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藏 > 经集部二 >
  • 坐禅三昧经卷上

     导师说难遇  闻者喜亦难
     大人所乐听  小人所恶闻
     众生可愍伤  坠老死?M路
     野人恩爱奴  处畏痴不惧
     世界若大小  法无有常者
     一切不久留  暂现如电光
     是身属老死  众病之所归
     薄皮覆不净  愚惑为所欺
     汝常为老贼  吞灭盛壮色
     如华?枯朽  毁败无所直
     顶生王功德  共释天王坐
     报利福弘多  今日悉安在
     此王天人中  欲乐具为最
     死时极苦痛  以此可悟意
     诸欲初软乐  后皆成大苦
     亦如怨初善  灭族祸在后
     是身为秽器  九孔常流恶
     亦如那利疮  绝治于医药
     骨车力甚少  筋脉缠识转
     汝以为妙乘  忍着无羞耻
     死人所聚处  委弃满塜间
     生时所保惜  死则皆弃捐
     常当念如是  一心观莫乱
     破痴倒黑暝  执炬以明观
     若舍四念止  心无恶不造
     如象逸无钩  终不顺调道
     今日营此业  明日造彼事
     乐着不观苦  不觉死贼至
     匆匆为己务  他事亦不闲
     死贼不待时  至则无脱缘
     如鹿渴赴泉  已饮方向水
     猎师无慈惠  不听饮竟杀
     痴人亦如是  ?バ拗钍挛?br>  死至不待时  谁当为汝护
     人心期富贵  五欲情未满
     诸大国王辈  无得免此患
     仙人持呪箭  亦不免死生
     无常大象蹈  蚁蛭与地同
     且置一切人  诸佛正真觉
     越度生死流  亦复不常在
     以是故当知  汝所可爱乐
     悉应早舍离  一心求涅??
     后舍身死时  谁当证知我
     复得遇法宝  及以不遇者
     久久佛日出  破大无明暝
     以放诸光明  示人道非道
     我从何所来  从何处而生
     何处得解脱  此疑谁当明
     佛圣一切智  久违乃出世
     一心莫放逸  能破汝疑结
     彼不乐实利  好着弊恶心
     汝为众生长  当求实法相
     谁能知死时  所趣从何道
     譬如风中灯  不知灭时节
     至道法不难  大圣指事说
     说智及智处  此二不假外
     汝若不放逸  一心常行道
     不久得涅??  第一常乐处
     利智亲善人  尽心敬佛法
     厌秽不净身  离苦得解脱
     闲静修寂志  结跏坐林间
     捡心不放逸  悟意觉诸缘
     若不厌有中  安睡不自悟
     不念世非常  可畏而不惧
     烦恼深无底  生死海无边
     度苦舡未办  安得乐睡眠
     是以当觉悟  莫以睡覆心
     于四供养中  知量知止足
     大怖俱未免  当宜?ゾ??br>  一切苦至时  悔恨无所及
     衲衣树下坐  如所应得食
     勿为贪味故  而自致毁败
     食过知味处  美恶都无异
     爱好生忧苦  是以莫造爱
     行业世界中  美恶无不更
     一切已具受  当以是自抑
     若在畜兽中  ?m草为具味
     地狱吞铁丸  燃热剧迸铁
     若在薜荔中  脓吐火粪屎
     涕唾诸不净  以此为上味
     若在天宫殿  七宝宫观中
     天食苏陀味  天女以娱心
     人中务贵处  七馔备众味
     一切曾所更  今复何以爱
     往返世界中  厌更苦乐事
     虽未得涅??  当?デ蟠死?br> 学禅之人初至师所。师应问言。汝持戒净不。
    非重罪恶邪不。若言五众戒净无重罪恶邪。
    次教道法。若言破戒。应重问言。汝破何戒。若
    言重戒。师言如人被截耳鼻不须照镜。汝且
    还去。精?ニ芯?盎?鞲!?芍趾笫赖婪ㄒ?br> 缘。此生永弃。譬如枯树虽加溉灌不生华叶
    及其果实。若破余戒。是时应教如法忏悔。若
    已清净。师若得天眼他心智。即为随病说趣
    道之法。若未得通应当观相。或复问之。三毒
    之中何者偏重。?H欲多耶。?恚多耶。愚痴多
    耶。云何观相。若多?H相为人轻便。多畜妻妾
    多语多信。颜色和悦言语便易。少于?恨亦
    少愁忧。多能技术好闻多识。爱着文颂善能
    谈论。能察人情多诸畏怖。心在房室好着薄
    衣渴欲女色爱着卧具服饰香华。心多柔软
    能有怜愍。美于言语好修福业。意乐生天处
    众无难。别人好丑信任妇女。欲火炽盛心多
    悔变。喜自庄饰好观彩画。悭惜己物侥幸他
    财。好结亲友不喜独处。乐着所止随逐流俗。
    乍惊乍惧志如猕猴。所见浅近作事无虑。轻
    志所为趣得适意。喜啼喜哭。身体细软不堪
    寒苦。易阻易悦不能忍事。少得大喜少失大
    忧。自发伏匿。身温汗臭薄肤细发。多皱多白
    剪爪治须。白齿趣行喜洁净衣。学不专一好
    游林苑。多情多求意着常见。附近有德先意
    问讯。喜用他语强颜耐辱。闻事速解所为事
    业。分别好丑愍伤苦厄。自大好胜不受侵
    陵。喜行施惠接引善人。得美饮食与人共
    之。不存近细志在远大。眼着色欲事不究
    竟。无有远虑知世方俗观察颜色逆探人心。
    美言辩慧结友不固。头发稀疏少于睡眠。坐
    卧行立不失容仪。所有财物能速救急。寻后
    悔惜受义疾得。寻复喜忘惜于举动。难自改
    变难得离欲。作罪轻微。如是种种是?H欲相。
    ?恚人相。多于忧恼。卒暴怀忿身口?[麸-夫+黄]能
    忍众苦触事不可。多愁少欢能作大恶无怜
    愍心喜为鬪讼。颜貌毁悴皱眉眄睐。难语难
    悦难事难可。其心如疮而宣人阙。义论强梁
    不可折伏。难可倾动难亲难沮。含毒难吐受
    诵不失。多能多巧心不懒堕。造事疾速持望
    不语。意深难知受恩能报。有能聚众自伏事
    人。不可沮败能究竟事。难可干乱少所畏难。
    譬如师子不可屈伏。一向不回直造直进。忆
    念不忘多虑思惟诵习忆持。能多施与小利
    不回。为师利根离欲独处少于?H欲。心常怀
    胜爱着断见。眼常恶视真实言语说事分了。
    少于亲友为事坚着。坚忆不忘多于筋力。肩
    胸姝大广额齐发。心坚难伏疾得难忘。能自
    离欲喜作重罪。如是种种是?恚相。愚痴人
    相。多疑多悔懒堕无见。自满难屈?x慢难受
    可信不信非信而信。不知恭敬处处信向。多
    师轻躁无羞搪突。作事无虑反教浑戾。不
    择亲友不自修饰。好师异道不别善恶。难受
    易忘钝根懈怠。诃谤行施心无怜愍破坏法
    桥触事不了。?目不视无有智巧。多求??望
    多疑少信。憎恶好人破罪福报。不别善言不
    能解过。不受诲喻亲离憎怨。不知礼节喜作
    恶口。须发爪长齿衣多垢。为人驱役畏处不
    畏。乐处而忧忧处而喜。悲处反笑笑处反悲。
    牵而后随能忍苦事。不别诸味难得离欲。为
    罪深重。如是种种是愚痴相
    若多?H欲人不净法门治。若多?恚人慈心
    法门治。若多愚痴人思惟观因缘法门治。若
    多思觉人念息法门治。若多等分人念佛法
    门治。诸如是等种种病。种种法门治
     第一治贪欲法门
    ?H欲多人习不净观。从足至发不净充满。发
    毛爪齿薄皮厚皮血肉筋脉骨髓肝肺心脾肾
    胃大肠小肠屎尿?⑼俸估峁?e脓脑胞胆
    水微肤脂肪脑膜。身中如是种种不净。复
    次不净渐者。观青瘀膖胀破烂血流涂漫臭
    脓?n食不尽骨散烧焦。是谓不净观。复次多
    ?H人有七种爱。或着好色。或着端正。或着仪
    容。或着音声。或着细滑。或着众生。或都爱
    着。若着好色当习青瘀观法。黄赤不净色等
    亦复如是。若着端正。当习膖胀身散观法。若
    着仪容。当观新死血流涂骨观法。若着音声。
    当习咽塞命断观法。若着细滑。当习骨见
    及干枯病观法若爱众生。当习六种观。若都
    爱着。一切遍观。或时作种种更作异观是名
    不净观。问曰。若身不净如臭腐尸者。何从生
    着。若着净身。臭腐烂身亦当应着。若不着臭
    身净身亦应不着。二身等故。若求二实净俱
    不。可得。人心狂惑为颠倒所覆。非净计净。若
    倒心破便得实相法观。便知不净虚诳不真。
    复次死尸。无火无命无识无有诸根。人谛知
    之心不生着。以身有暖有命有识诸根完具
    心倒惑着。复次心着色时谓以为净。爱着心
    息即知不净。若是实净应当常净。而今不然。
    如狗食粪谓之为净。以人观之甚为不净。是
    身内外无一净处。若着身外。身外薄皮举身取
    之才得如奈是亦不净。何况身内三十六物。
    复次推身因缘种种不净。父母精血不净合
    成。既得为身常出不净。衣服牀褥亦臭不净。
    何况死处。以是当知。生死内外都是不净(此下
    经本至二门初)
    复次观亦有三品。或初习行。或已习行或
    久习行。若初习行当教言。作破皮想。除却
    不净当观赤骨人。繁意观行不令外念。外
    念诸缘摄念令还。若已习行当教言。想却皮
    肉。尽观头骨不令外念。外念诸缘摄念令还。
    若久习行当教言。身中一寸心却皮肉。系意
    五处。顶额眉间鼻端心处。如是五处住意观
    骨不令外念。外念诸缘摄念令还。常念观心
    心出制持。若心疲极住念所缘舍外守住。譬
    如猕猴被系在柱极乃住息。所缘如柱。念
    如绳锁。心喻猕猴。亦如乳母。常观婴儿不令
    堕落。行者观心亦复如是。渐渐制心令住缘
    处。若心久住是应禅法。若得禅定即有三相。
    身体和悦柔软轻便。白骨流光犹如白珂。心
    得静住。是为观净。是时便得色界中心。是
    名初学禅法得色界心。心应禅法即是色界
    法。心得此法身在欲界。四大极大柔软快
    乐。色泽净洁光润和悦。谓悦乐。二者向者
    骨观白骨相中光明遍照净白色。三者心住
    一处是名净观。除肉观骨故名净观。如上三
    相皆自知之。他所不见。上三品者初习行先
    未发意。已习行三四身修。久习行百年身学
     第二治?恚法门
    若?恚偏多。当学三种慈心法门。或初习行。
    或已习行。或久习行。若初习行者当教言。慈
    及亲爱。云何亲及愿与亲乐。行者若得种种
    身心快乐。寒时得衣热时得凉。饥渴得饮食。
    贫贱得富贵。行极时得止息。如是种种乐愿
    亲爱。得系心在慈不令异念。异念诸缘摄之
    令还。若已习行当教言。慈及中人。云何及中
    人而与乐。行者若得种种身心快乐。愿中
    人。得系心在慈不令异念。异念诸缘摄之令
    还。若久习行当教言。慈及怨憎。云何及彼而
    与其乐。行者若得种种身心快乐。愿怨憎得。
    得与亲同。同得一心。心大清净。亲中怨等广
    及世界。无量众生皆令得乐。周遍十方靡不
    同等大心清净。见十方众生皆如自见。在心
    目前了了见之受得快乐。是时即得慈心三
    昧。问曰。亲爱中人愿令得乐。怨憎恶人云何
    怜愍复愿与乐。答曰。应与彼乐。所以者何。
    其人更有种种好清净法因。我今云何岂可
    以一怨故而没其善。复次思惟。是人过去世
    时或是我亲善。岂以今?更生怨恶。我当忍
    彼是我善利。又念行法仁德含弘慈力无量
    此不可失。复思惟言。若无怨憎何因生忍。生
    忍由怨怨则我之亲善。复次?报最重众恶
    中上无有过是。以?加物其毒难制。虽欲烧
    他实是自害。复自念言。外被法服内习忍行。
    是谓沙门岂可恶声纵此变色憋心。复次五
    受阴者。众苦林薮受恶之的。苦恼恶来何由
    可免。如刺刺身苦刺无量。众怨甚多不可
    得除。当自守护着忍革屣。如佛言曰
     以?报?  ?还着之  ?恚不报
     能破大军  能不?恚  是大人法
     小人?恚  难动如山  ?为重毒
     多所残害  不得害彼  自害乃灭
     ?为大瞑  有目无覩  ?为尘垢
     染污净心  如是?恚  当急除灭
     毒蛇在室  不除害人  如是种种
     ?毒无量  常习慈心  除灭?恚
     是为慈三昧门
     第三治愚痴法门
    若愚痴偏多。当学三种思惟法门。或初习行。
    或已习行。或久习行。若初习行当教言。生缘
    老死无明缘行。如是思惟不令外念。外念诸
    缘摄之令还。若已习行当教言。行缘识识缘
    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
    爱缘取取缘有。如是思惟不令外念。外念诸
    缘摄之令还。若久习行当教言。无明缘行行
    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
    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如是思惟不令外念。外念诸缘摄之令还。问
    曰。一切智人是有明。一切余人是无明。是
    中云何无明。答曰。无明名一切不知。此中无
    明能造后世有。有者无无者有弃诸善取诸
    恶。破实相着虚妄。如无明相品中说
     不明白益法  不知道德业
     而作结使因  如火钻燧生
     恶法而心着  远弃于善法
     夺众生明贼  去来明亦劫
     常乐我净想  计于五阴中
     苦习尽道法  亦复不能知
     种种恼险道  盲人入中行
     烦恼故业集  业故苦流回
     不应取而取  应取而反弃
     驰?逐非道  蹴株而躃地
     有目而无慧  其喻亦如是
     是因缘灭故  智明如日出
    如是略说。无明乃至老死亦如是。问曰。佛法
    中因缘甚深。云何痴多人能观因缘。答曰。二
    种痴人。一如牛羊。二种种邪见。痴惑?蔽
    邪见痴人。佛为此说当观因缘以习三昧
     第四治思觉法门
    若思觉偏多。当习阿那般那三昧法门。有三
    种学人或初习行。或已习行。或久习行。若初
    习行当教言。一心念数入息出息。若长若短
    数一至十。若已习行当教言。数一至十随息
    入出。念与息俱止心一处。若久习行当教
    言。数随止观转观清净。阿那般那三昧六
    种门十六分。云何为数一心念入息。入息至
    竟数一。出息至竟数二。若未竟而数为非数。
    若数二至九而误更从一数起。譬如算人一
    一为二二二为四三三为九。问曰。何以故数。
    答曰。无常观易得故。亦断诸思觉故。得一心
    故。身心生灭无常相似相续难见。入息出息
    生灭无常易知易见故。复次心系在数。断诸
    思诸觉。思觉者。欲思觉。恚思觉。恼思觉。亲
    里思觉。国土思觉。不死思觉。欲求净心入正
    道者。先当除却三种?思觉。次除三种细
    思觉。除六觉已。当得一切清净法。譬如采
    金人先除?石砂。然后除细石砂。次第得
    细金砂。问曰。云何为?病。云何为细病。答
    曰。欲?恼觉是三名?病。亲里国土及不死
    觉是三名细病。除此觉已。得一切清净法。问
    曰。未得道者结使未断。六思觉强从心生乱。
    云何能除。答曰。心厌世间。正观能遮而未能
    拔。后得无漏道。能拔结使根本。何谓正观
     见多欲人求欲苦  得之守护是亦苦
     失之忧恼亦大苦  心得欲时无满苦
     欲无常空忧恼因  众共有此当觉弃
     譬如毒蛇入人室  不急除之害必至
     不定不实不贵重  种种欲求颠倒乐
     如六神通阿罗汉  教诲欲觉弟子言
     汝不破戒戒清净  不共女人同室宿
     欲结毒蛇满心室  缠绵爱喜不相离
     既知身戒不可毁  汝心常共欲火宿
     汝是出家求道人  何缘纵心乃如是
     父母生养长育汝  宗亲恩爱共成就
     咸皆涕泣恋惜汝  汝能舍离不顾念
     而心常在欲觉中  共欲嬉戏无厌心
     常乐欲火共一处  欢喜爱乐不暂离
    如是种种呵欲觉。如是种种正观除欲觉。问
    曰。云何灭?恚觉。答曰
     从胎中来生常苦  是中众生莫?恼
     若念?恼慈悲灭  慈悲?恼不相比
     汝念慈悲?恼灭  譬如明?不同处
     若持净戒念?恚  是人自毁破法利
     譬如诸象入水浴  复以泥土涂坌身
     一切常有老病死  种种鞭笞百千苦
     云何善人念众生  而复加益以?恼
     若起?恚欲害彼  未及前人先自烧
     是故常念行慈悲  ?恼恶念内不生
     若人常念行善法  是心常习佛所念
     是故不应念不善  常念善法欢乐心
     今世得乐后亦然  得道常乐是涅??
     若心积聚不善觉  自失己利并害他
     是谓不善彼我失  他有净心亦复没
     譬如阿兰若道人  举手哭言贼劫我
    有人问言。谁劫汝。答言。财贼我不畏。我不
    聚财求世利。谁有财贼能侵我。我集善根诸
    法宝。觉观贼来破我利。财贼可避。多藏处。劫
    善贼来无处避。如是种种呵?恚。如是种种
    正观除?恚觉
    问曰。云何除恼觉
     答曰众生百千种  诸病更互恒来恼
     死贼捕伺常欲杀  无量众苦自沈没
     云何善人复加恼  谗谤谋害无慈仁
     未及伤彼被殃身  俗人起恼是可恕
     此事世法恶业因  亦不自言我修善
     求清净道出家人  而生?恚怀嫉心
     清冷云中放毒火  当知此恶罪极深
     阿兰若人兴嫉妒  有阿罗汉他心智
     教诫苦责汝何愚  嫉妒自破功德本
     若求供养当自集  诸功德本庄严身
     若不持戒禅多闻  虚假染衣坏法身
     实是乞儿弊恶人  云何求供养利身
     饥渴寒热百千苦  众生常困此诸恼
     身心苦厄无穷尽  云何善人加诸恼
     譬如病疮以针刺  亦如狱囚考未决
     苦厄缠身众恼集  云何慈悲更令剧
    如是种种呵恼觉。如是种种正观除恼觉
    问曰。云何除亲里觉
    答曰。应如是念。世界生死中自业缘牵。何者
    是亲何者非亲。但以愚痴故横生着心计为
    我亲。过去世非亲为亲。未来世非亲为亲。今
    世是亲过去非亲。譬如鸟栖暮集一树晨飞
    各随缘去。家属亲里亦复如是。生世界中各
    各自异心。缘会故亲缘散故疏。无有定实因
    缘果报。共相亲近。譬如干沙缘手团握。缘捉
    故合缘放故散。父母养子老当得报。子蒙怀
    抱养育故应报。若顺其意则亲。若逆其意是
    贼。有亲不能益而反害。有非亲无损而大益。
    人以因缘故而生爱。爱因缘故而更断。譬如
    画师作妇女像还自爱着。此亦如是。自生染
    着染着于外。过去世中汝有亲里。今世于汝
    复何所作。汝亦不能益过去亲。过去亲不益
    汝。两不相益。空念之为是亲非亲。世界中不
    定无边。如阿罗汉教新出家恋亲弟子言。如
    恶人吐食更欲还?n。汝亦如是。汝已得出家。
    何以还欲爱着。是剃发染衣是解脱相。汝着
    亲里不得解脱还为爱所系。三界无常流转
    不定。若亲非亲。虽今亲里久久则灭。如是十
    方众生回转。亲里无定是非我亲。人欲死时
    无心无识。直视不转闭气命绝如堕?坑。是
    时亲里家属安在。若初生时先世非亲今强
    和合作亲。若当死时复非亲。如是思惟不当
    着亲。如人儿死。一时三处父母俱时啼哭。诳
    天上父母妻子。人中亦为诳。龙中父母亦
    为诳。如是种种正观除亲里觉
    问曰。云何除国土觉。答曰。行者若念是国土
    丰乐安隐多诸好人。恒为国土觉绳所牵。将
    去罪处觉心如是。若有智人不应念着。何以
    故。国土种种过罪所烧时节转故。亦有饥饿
    身疲极故。一切国土无常安者。复次老病死
    苦无国不有。从是间身苦去得彼处身苦。一
    切国土去无不苦。假有国土安隐丰乐。而有
    结恼心生苦患。是非好国土。能除杂恶国土
    能薄结使令心不恼。是谓好国土。一切众生
    有二种苦。身苦心苦常有苦恼。无有国土无
    此二恼。复次有国土大寒。有国土大热。有国
    土饥饿。有国土多病。有国土多贼。有国土王
    法不理。如是种种国土之恶心不应着。如是
    正观除国土觉
    问曰。云何除不死觉。答曰。应教行者。若好家
    生。若种族子才技力势胜人。一切莫念。何
    以故。一切死时不观老少贵贱才技力势。
    是身是一切忧恼诸因缘。因自见少多寿若
    得安隐。是为痴人。何以故。是谓忧恼因依
    是四大。四大造色如四毒蛇。共不相应。谁得
    安隐者。出息期入是不可信。复次人睡时欲
    期必觉。是事难信。受胎至老死事恒来。求死
    时节言常不死。云何可信。譬如杀贼拔刀注
    箭常求杀人无怜愍心。人生世间死力最大。
    一切无胜死力强者。若过去世第一妙人无
    能脱此死者。现在亦无大智人能胜死者。亦
    非软语求。非巧言诳可得避脱。亦非持戒精
    进能却此死。以是故当知。人常危脆不可怙
    恃。莫信计常我寿久活。是诸死贼常将人
    去。不付老竟然后当杀。如阿罗汉教诸觉所
    恼弟子言。汝何以不知厌世入道。何以作此
    觉。有人未生便死。有生时死者。有乳哺时。有
    断乳时。有小儿时。有盛壮时。有老时。一切时
    中间死法界。譬如树华华时便堕。有果时
    堕。有未熟时堕。是故当知。勤力精进求安
    隐道。大力贼共住不可信。此贼如虎巧覆藏
    身。如是死贼常求杀人。世界所有空如水泡。
    云何当言待时入道。何谁能证言汝必老可
    得行道。譬如?M岸大树上有大风下有大水
    崩其根土。谁当信此树得久住者。人命亦如
    是。少时不可信。父如谷子。母如好田。先世因
    缘罪福如雨泽。众生如谷。生死如收刈。种种
    诸天子人王智德。如天王佐天鬪破诸阿须
    伦军。种种受乐极高大明。还没在黑?。以
    是故莫信命活言。我今日当作此。明后当作
    是。如是正观种种除不死觉。如是先除?
    思觉。却后除细思觉。心清净生得正道。一
    切结使尽。从是得安隐处。是谓出家果。心得
    自在。三业第一清净不复受胎。读种种经多
    闻。是时得报果。如是得时。不空破魔王军。
    便得第一勇猛名称。世界中烦恼将去。是不
    名健。能破烦恼贼灭三毒火凉乐清净。涅??
    林中安隐高枕。种种禅定根力七觉清风四
    起。顾念众生没三毒海。德妙力如是。乃名
    为健。如是等散心。当念阿那般那学六种法
    断诸思觉。以是故念数息
    问曰。若余不净念佛四等观中。亦得断思
    觉。何以故。独数息。答曰。余观法宽难失故。
    数息法急易转故。譬如放牛。以牛难失故守
    之少事。如放猕猴易失故守之多事。此亦如
    是。数息心数不得少时他念。少时他念则
    失数。以是故初断思觉应数息。已得数法当
    行随法断诸思觉。入息至竟当随莫数一。出
    息至竟当随莫数二。譬如负债人债主随逐
    初不舍离。如是思惟。是入息是还出更有
    异。出息是还入更有异。是时知入息异出息
    异。何以故。出息暖入息冷。问曰。入出息是
    一息。何以故。出息还更入故。譬如含水水暖
    吐水水冷。冷者还暖暖者还冷故。答曰。不
    尔。内心动故有息出。出已即灭。鼻口引外则
    有息入。入故息灭。亦无将出亦无将入。复次
    少壮老人。少者入息长。壮者入出息等。老者
    出息长。是故非一息。复次脐边风发相似相
    续。息出至口鼻边。出已便灭。譬如[梦-夕+??]囊中
    风开时即灭。若以口鼻因缘引之则风入。是
    从新因缘边生。譬如扇众缘合故则有风。是
    时知入出息因缘而有虚诳不真生灭无常。
    如是思惟。出息从口鼻因缘引之。而有入息
    因缘心动令生。而惑者不知以为我息。息者
    是风。与外风无异。地水火空亦复如是。是五
    大因缘合故生识。识亦如是非我有也。五阴
    十二入十八持亦复如是。如是知之逐息入
    息出。是以名随。已得随法当行止法。止法者
    数随心极住意风门念入出息。问曰。何以故
    止。答曰。断诸思觉故。心不散故。数随息时心
    不定心多剧故止则心闲少事故心住一处故
    念息出入。譬如守门人门边住。观人入出。止
    心亦尔。知息出时。从脐心胸咽至口鼻。息入
    时从口鼻咽胸心至脐。如是系心一处。是名
    为止。复次心止法中住观。入息时五阴生灭
    异。出息时五阴生灭异。如是心乱便除却。一
    心思惟令观增长。是名为观法。舍风门住离
    ?观法。离?观法知息无常。此名转观。观五
    阴无常。亦念入息出息生灭无常。见初头息
    无所从来。次观后息亦无迹处。因缘合故有。
    因缘散故无。是名转观法。除灭五盖及诸
    烦恼。虽先得止观烦恼不净心杂今此净法
    心独得清净。复次前观异学相似行道念息
    入出。今无漏道相似行善有漏道。是谓清净。
    复次初观身念止分。渐渐一切身念止。次行
    痛心念止。是中非清净无漏道远故今法念
    止中。观十六行念入出息。得??法顶法忍。法
    世间第一法苦法忍乃至无学尽智。是名清
    净。是十六分中初入息分。六种安那般那行。
    出息分亦如是。一心念息入出若长若短。譬
    如人怖走上山若担负重若上气。如是比是
    息短。若人极时得安息欢喜。又如得利从狱
    中出。如是为息长。一切息随二处。若长若
    短处。是故言息长息短。是中亦行安那般那
    六事。念诸息遍身。亦念息出入。悉观身中诸
    出息入息。觉知遍至身中乃至足指遍诸毛孔
    如水入沙。息出觉知从足至发遍诸毛孔亦
    如水入沙。譬如[梦-夕+??]囊入出皆满。口鼻风入出
    亦尔。观身周遍见风行处。如藕根孔亦如鱼
    网。复心非独口鼻观息入出。一切毛孔及九
    孔中。亦见息入息出。是故知息遍诸身除诸
    身行。亦念入出息。初学息时。若身懈怠睡眠
    体重悉除弃之。身轻柔软随禅定心受喜。亦
    念息入出。除懈怠睡眠心重。得心轻柔软。
    随禅定心受喜。复次入息念止中竟。次行痛
    念止已得身念止。实今更得痛念止实受喜。
    复次已知身实相。今欲知心心数法实相。是
    故受喜。亦念息入出爱乐。亦念息入出是喜
    增长。名为乐。复次初心中生悦是名喜。后遍
    身喜是名乐。复次初禅二禅中乐痛名喜。三
    禅中乐痛名受乐受诸心行。亦念息入出。诸
    心生灭法。心染法心不染法。心散法心摄法。
    心正法心邪法。如是等诸心相名为心行。心
    作喜时亦念息入出先受喜。自生不故作念
    心故作喜。问曰。何以故故作喜。答曰。欲治二
    种心。或散心或摄心。如是作心得出烦恼。是
    故念法心作喜。复次若心不悦劝勉令喜。心
    作摄时亦念息入出。设心不定强伏令定。如
    经中说。心定是道心散非道。心作解脱时亦
    念息入出。若意不解强伏令解。譬如羊入苍
    耳。苍耳着身。人为渐渐出之。心作解脱诸烦
    恼结亦复如是。是名心念止作解脱。观无常
    亦念息入出。观诸法无常生灭空无吾我。生
    时诸法空生。灭时诸法空灭。是中无男无女
    无人无作无受。是名随无常观。观有为法出
    散亦念息入出无常。是名出散。诸有为法现
    世中出。从过去因缘和合故集。因缘坏故散。
    如是随观是名出散观。观离欲结。亦念息入
    出。心离诸结。是法第一。是名随离欲观。观尽
    亦念息入出。诸结使苦在在处尽。是处安隐。
    是名随尽观。观弃舍亦念息入出。诸染爱烦
    恼身心五阴诸有为法弃舍。是第一安隐。如
    是观是名随法意止观。是名十六分
     第五治等分法门
    第五法门治等分行。及重罪人求索佛。如是
    人等当教一心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有三种
    人或初习行。或已习行。或久习行。若初习行
    人。将至佛像所。或教令自往谛观佛像相好。
    相相明了。一心取持还至静处。心眼观佛
    像。令意不转系念在像不令他念。他念摄之
    令常在像。若心不住。师当教言。汝当责心。由
    汝受罪不可称计。无际生死种种苦恼无不
    更受。若在地狱。吞饮洋铜食烧铁丸。若在畜
    生。食粪?n草。若在饿鬼受饥饿苦。若在人中
    贫穷困厄。若在天上失欲忧恼。常随汝故令
    我受此种种身恼心恼无量苦恼。今当制汝。
    汝当随我。我今系汝一处。我终不复为汝所
    困更受苦毒也。汝常困我。我今要当以事困
    汝。如是不已心不散乱。是时便得心眼见佛
    像相光明。如眼所见无有异也。如是心住。是
    名初习行者思惟。是时当更念言。是谁像相。
    则是过去释迦牟尼佛像相。如我今见佛形
    像。像亦不来我亦不往。如是心想见过去佛。
    初降神时震动天地。有三十二相大人相。一
    者足下安平立。二者足下千辐轮。三者指长
    好。四者足跟广。五者手足指合缦网。六者足
    趺高平好。七者伊尼延鹿[跳-兆+专]。八者平住手过
    膝。九者阴马藏相。十者尼俱卢陀身。十一者
    一一孔一一毛生。十二者毛生上向而右旋。
    十三者身色胜上金。十四者身光面一丈。十
    五者皮薄好。十六者七处满。十七者两腋下
    平好。十八者上身如师子。十九者身大好端
    直。二十者肩圆好。二十一者四十齿。二十二
    者齿白齐密等而根深。二十三者四牙白而
    大。二十四者颊方如师子。二十五者味中得
    上味。二十六者舌大广长而薄。二十七者梵
    音深远。二十八者迦兰频伽声。二十九者眼
    绀青色。三十者眼睫如牛王。三十一者顶发
    肉骨成。三十二者眉间白毛长好右旋。复次
    八十种小相。一者无见顶。二者鼻直高好孔
    不现。三者眉如初生月绀琉璃色。四者耳好。
    五者身如那罗延。六者骨际如钩锁。七者身
    一时回如象王。八者行时足去地四寸而印
    文现。九者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十者膝圆
    好。十一者身净洁。十二者身柔软。十三者身
    不曲。十四者指长圆纤十五者指纹如画杂
    色庄严。十六者脉深不现。十七者踝深不现。
    十八者身润光泽。十九者身自持不委陀。二
    十者身满足(三月受胎二月生)。二十一者容仪备足。二
    十二者住处安(如牛王立不动)。二十三者威振一切。
    二十四者一切乐观。二十五者面不长。二十
    六者正容貌不挠色。二十七者?如频婆果
    色。二十八者面圆满。二十九者响声深。三十
    者脐圆深不出。三十一者毛处处右旋。三十
    二者手足满。三十三者手足如意(旧言内外握者是)。三
    十四者手足文明直。三十五者手文长。三
    十六者手文不断。三十七者一切恶心众生
    见者皆得和悦色。三十八者面广姝。三十九
    者面如月。四十者众生见者不怖不惧。四十
    一者毛孔出香风。四十二者口出香气众生
    遇者乐法七日。四十三者仪容如师子。四十
    四者进止如象王。四十五者行法如鹅王。四
    十六者头如磨陀罗果(此果不圆不长)。四十七者声分
    满足(声有六十种分佛皆具足)。四十八者牙利。四十九者(无汉
    名故不得出也)。五十者舌大而赤。五十一者舌薄。五十
    二者毛纯红色色净洁。五十三者广长眼。五
    十四者孔门满(九孔门相具足满)。五十五者手足赤白如
    莲华色。五十六者腹不见不出。五十七者不
    凸腹。五十八者不动身。五十九者身重。六
    十者大身。六十一者身长。六十二者手足
    满净。六十三者四边遍大光光明自照而
    行。六十四者等视众生。六十五者不着教化
    不贪弟子。六十六者随众声满不减不过。六
    十七者随众音声而为说法。六十八者语言
    无碍。六十九者次第相续说法。七十者一切
    众生目不能谛视相知尽。七十一者视无厌
    足。七十二者发长好。七十三者发好。七十四
    者发不乱。七十五者发不破。七十六者发柔
    软。七十七者发青?沉鹆??F呤?苏叻⒔?br> 上。七十九者发不稀。八十者胸有德字手足
    有吉字。光明彻照无量世界。初生行七步发
    口演要言。出家勤苦行菩提树下降伏魔军。
    后夜初明成等正觉。光相分明远照十方靡
    不周遍诸天空中弦歌供养散华雨香。一切
    众生咸敬无量。独步三界还顾转身如象王
    回。观视道树初转法轮。天人得悟以道自证
    得至涅??。佛身如是感发无量。专心念佛不
    令外念。外念诸缘摄之令还。如是不乱。是时
    便得见一佛二佛乃至十方无量世界诸佛色
    身。以心想故皆得见之。既得见佛又闻说法
    言。或自请问。佛为说法解诸疑网。既得佛念。
    当复念佛功德法身。无量大慧。无崖底智。
    不可计德。多陀阿伽度(多陀秦言如阿伽度言解亦言实语又言诸余圣人安隐
    道来佛如是来复次更不来后有中也)阿犁(鲁迷反)呵(阿犁秦言贼呵言杀佛以忍
    辱为铠精进为坚牢禅定为弓智慧为箭杀?x慢等贼故名杀贼)三藐(无灼反)三佛陀(三藐
    秦言真实三佛陀言一切觉觉苦因习涅??因道正解见四实不可转了尽无余故言真实觉一切)?伽(除夜反)
    遮罗那(?伽秦言明遮罗那言善行明三明也行清净之行以之独成无师大觉故言明善行也)三
    般那(秦言满成)宿伽陀(秦言善解亦名善自得又言善说无患)路伽惫(皮拜
    反路加秦言智智者知世因知尽道故名世智世智知世也)阿耨多罗(秦言无上善法圣智
    示导一切大德无量梵魔众圣莫有及者何况能过佛尊德大故言无上)富楼
    沙昙藐(富楼沙秦言大丈夫昙藐言可言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时软美语有时苦切语或以亲教以
    此调御令不失道故名佛为可化丈夫调御师法也)舍(赊音)多(都饿反)提婆魔[少/兔]
    舍喃(奴甘反秦言天人师尽能解脱一切人烦恼常住不退上法)佛婆伽婆
    (过去未来现在行不行知行尽不尽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一切了了知故名佛婆伽婆言有大名声复次婆名女根婆名
    吐永弃女根故女根吐也)
    尔时复念二佛神德三四五佛乃至无量尽虚
    空界皆悉如是。复还见一佛。能见一佛作十
    方佛。能见十方佛作一佛。能令一色作金银
    水精?沉鹆??K嫒艘饫窒ち罴??6?蔽?br> 观二事。虚空佛身及佛功德。更无异念。心
    得自在意不驰散。是时得成念佛三昧。若心
    驰散念在五尘。若在六觉者。当自?悦憧死?br> 其心强制伏之。如是思惟人身难得佛法难
    遇。故曰众明日为最。诸智佛为最。所以者何。
    佛兴大悲常为一切故。头目髓脑救济众生。
    何可放心不专念佛而孤负重恩。若佛不出
    世。则无人道天道涅??之道。若人香华供养。
    以骨肉血髓起塔供养。未若行人以法供养
    得至涅??。虽然犹负佛恩。设当念佛空无所
    获。犹应勤心专念不忘以报佛恩。何况念佛
    得诸三昧智慧成佛。而不专念。是故行者。常
    当专心令意不散。既得见佛请质所疑。是
    名念佛三昧除灭等分及余重罪

    坐禅三昧经卷上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