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释经论部上 >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卷上

     稽首能悟真实法  离诸分别及戏论
     欲令世间出淤泥  无言说中言说者
     一切异道之所作  不能坏于诸想见
     彼难坏见金刚断  故我归心此法门
     诸句义中秘密义  世间智慧莫能测
     开喻我等及群生  彼菩萨众今敬礼
    佛所说法咸归二谛。一者俗谛。二者真谛。俗
    谛者。谓诸凡夫声闻独觉菩萨如来。乃至名
    义智境业果相属。真谛者。谓即于此都无所
    得。如说第一义。非智之所行。何况文字。乃至
    无业无业果。是诸圣种性。是故此般若波罗
    蜜中说不住布施。一切法无相。不可取不可
    说。生法无我无所得。无能证无成就。无来无
    去等。此释真谛。又说内外世间出世间。一切
    法相及诸功德。此建立俗谛。如是应知
    如是我闻者。显示此经是世尊现觉而演。非
    自所作。一时者。说此经时。余时复说无量经
    故。在舍卫城等说处也。辩处何义利益众生。
    云何利益。令知此地佛曾游止。心净尊崇种
    福因故。一切经首列众者。何示现。如来大威
    德故。又结集者证已所传无异说故。诸大乘
    经中广说。世尊菩萨功德。须菩提于彼已生
    净信。是故言希有等。此中世尊者。谓何能永
    蠲夷四魔畏故。善逝者。于第一义一切法皆
    无所得。自证知故。如来者。三无数劫福智圆
    满。如是而来成正觉故。应者。诸烦恼怨已永
    害故。正者。不颠倒义。等者遍及满义。故名正
    等觉。护念有二种。如来摄受令悟真实护念
    也。又令转化无量众生。第一护念也。已知护
    念。何故付嘱。为有未能见真实者。此亦有二。
    彼诸菩萨普于世间当成如来独尊体相。如
    是赞美付善知识俾其瞻护。令已生佛法住
    及增长付嘱也。为未生胜法付之令生。第一
    付嘱也。复以何因。舍见真者赞于未见。哀彼
    未得胜智善品。诱劝其心令勇进故。善男子
    善女人发菩萨乘等者。谓所护念付嘱菩萨
    趣向佛乘。应云何住等。云何住者。于何相果
    心住愿求。云何修行者。当修何行而得其果。
    云何降伏其心者。降何等心使因清净。诸法
    先因而后果。何故先说果先赞果德。令彼欣
    求而修因故。谛听者。心专一境。善者于如理
    义生信无疑。思念者。敬持不忘。应如是住等
    者。如其次第于如是果而住其心。修如是行
    克证彼果。降如是心即因清净
    此中显示菩萨果四种利益相应之心。何者
    为四。一无边。二最上。三爱摄。四正智。云何
    无边心。经曰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如是等言
    众生类。谓禀息风含情觉者。此复云何。所谓
    卵生诸鸟等。胎生诸人等。湿生诸虫等。化生
    诸天等。如是四种各多族类。此诸众生住于
    何处以何为体。经曰若有色若无色。有色者。
    谓有形。无色者。无有形。三界众生此皆摄尽。
    有形者。谓欲界二十依止处。色界十七依止
    处。无形者。谓无色界。此复几种。经曰。若有
    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有想者。谓空无
    边处识无边处。起空想识想故。无想者。谓无
    所有处离少想故。名为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者。谓有顶所摄。众生之聚。如是一切我皆摄
    受。云何最上心。经曰。我皆令入无余涅??而
    灭度之。无余涅??者何义。谓了诸法无生性
    空。永息一切有患诸蕴。资用无边希有功德。
    清净色相圆满庄严。广利群生妙业无尽。云
    何爱摄心。经曰。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
    生得灭度者。此义云何。菩萨慈爱一切众生
    同于己故。众生灭度即我非他。是名爱摄。若
    第一义入初地等。诸菩萨无众生想。以众生
    不可得。如预流人不起身见。非彼菩萨见一众
    生是我所度。云何正智心。经曰。若有众生想
    即不名菩萨等。名何等耶。所谓凡夫。何以故。
    以必迷于第一义。起我想众生想命想取者
    想故。若证真实第一义者。众生等想决定不
    生。此中以般若力证第一义。一切众生皆不
    可得。大悲心故恒逐众生。处于生死随宜诱
    度。如是四种利众生果。应以俗谛而住其心。
    此四种心圆满果因。次应显示。是故经言。复
    次须菩提。菩萨不住于事行于布施如是等。
    此布施名中具六波罗蜜。施有三种摄于六
    故。何等为三。一者资生施。二者无畏施。三者
    法施。此中资生施。摄檀那波罗蜜。无畏施摄
    尸罗羼提二波罗蜜。于未作已作恶不生怖
    畏故。法施摄余三波罗蜜。精勤不倦引诸神
    通。如无所得为人说故。或彼一切诸波罗蜜
    为他开演。皆成法施。事等是何。云何不住
    事者。自身此身常有苦乐等无边事故。不住
    者谓于是中心无爱着。无所住者不望报恩。
    不住色等者心不??求可意诸境。复以何义
    不住彼耶。心存于己不能惠施故。若有??求
    退失菩提故。复次不住于事者。依资生施说。
    谓惠施者于所施财不应爱着。爱而行施心
    必生苦。或复施已还追悔故。无所住者。依无
    畏施说。谓诸菩萨修戒忍时。不应生心求彼
    果报。不住色等者。依法施说。法施有二果。谓
    现生他生。于此二中不应贪着。现生果者。谓
    所资用色等五境。此复云何。说法之人众所
    瞻敬。以妙色等妓乐香花饮食衣服而供养
    故。他生果者。依法境说。云何此中而亦不住。
    若诸菩萨证真实时。乃至法身亦无得故。云
    何修行六波罗蜜因得清净。经曰。须菩提菩
    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想如是等。此义云
    何。谓诸菩萨第一义中。施者受者及以施物。
    名义智境诸想不生。是即伏心因以清净。或
    曰有施者等可生福聚。三事并妄福于何有
    祸哉斯言第一义故不住于想。俗谛故行施。
    如是福聚难可度量。如十方虚空广遍无尽。
    前因行处应赞其福。此说者何降伏于心。想
    不生故。不生于想施方净故。由清净因福无
    边故
    自下一切修多罗问答遣疑。持正法福德威
    力。此威力成就一切法修行。修行任运果因
    清净相。一切众生如来藏性佛境界。见佛法
    身法界相。无住涅??观察有为。世尊说已
    圣者须菩提疑曰。若菩萨施时法亦不住。云
    何以相好故行于施耶。百福相等功德法聚
    名为世尊。若不住法云何得成诸佛体相。为
    遣此疑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相成就
    见如来不不也世尊如是等。相成就者是无
    常故。如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相非相即
    非虚妄。非虚妄者所谓真实。以真实故名曰
    如来。诸相若存是虚诳矣。如经应以诸相非
    相而见如来。即相征求无所得故。若能远离
    众果??望。乃至法身亦无所得。然恒如是行
    不住施。即于佛身速致成满
    须菩提复疑曰。若三种施皆无所得为清净
    因。了相空性为真实果。于后世中谁其信乐。
    将无空说同乎石女。是故问言。颇有众生于
    未来世。后五十岁。法欲灭时闻此等经生实
    想不。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是
    等后五十岁者。人寿百龄开为二分。初分五
    十教力增强。后渐衰减。佛涅??已名未来
    世。此中正法将灭之时教力渐微。是故说为
    后五十岁。菩萨摩诃萨其义云何。于菩提处
    有决定心菩萨也。于一切众生誓兴利益摩
    诃萨也。云何复名有尸罗者。过去生中见无
    量佛咸供养故。供养有三种。一者给侍左右。
    二者严办所须。三者询承法要。能守护故名
    曰尸罗。谓能善守六情根故。彼复有三。一能
    离尸罗。离于十不善业故。二能作尸罗。作于
    菩提分业故。三能趣尸罗。趣于第一义谛故
    云何复名有功德者。种无贪等三善根故。质
    直柔和及智悲等。是名功德。云何复名有智
    慧者。了知生法二无我故。如是了知离于八
    想生法。各有四种想故。离生想者。经曰是诸
    菩萨无我想无众生想无命想无取者想。此
    义云何。有主宰用名之为我。谛观诸蕴无彼
    体相故。无我想安住常性名曰众生。诸蕴无
    常相续流转。无有一法是安住性故。无众生
    想。如有经说。汝今刹那亦生亦老亦死故无
    命想。诸蕴循环受诸异趣名为取者。是中无
    人能取诸趣。舍于现蕴而受后蕴。如去故衣
    而着新衣。然依俗谛。譬如因质而现于像。质
    不至像而有像现。由前蕴故后蕴续生。前不
    至后而后相续。是故菩萨无取者想。此谓了
    知生无我性离法想者。经曰无法想亦无非
    法想。无想亦无非想。此复云何。第一义法本
    不生故无法想。以不生故亦无有灭故。无非
    法想。法非法分别离故无想。此言无想但显
    想无。非谓有法而名非想。复次虽第一义离
    一切想。而随世间言语想说。是故菩萨亦无
    非想。此谓了知法无我性。云何但说有尸罗
    等持戒种善。能起深信智慧见真生于实想。
    一切功德此俱摄故。复以何义言知见。彼令
    诸菩萨心勇励故。彼作是言。我今信解如来
    知见。应更专勤修诸善法。何故知见二俱说
    耶。为欲开显一切智故。此复云何。一切智者
    于诸境界朗然现觉。非如比智见烟知火。不
    能照了诸相差别。亦非如肉眼见?近物。细
    障远处则不能知。但随说一或如彼故。若诸
    菩萨起我等想及法等想。有何过失。因此生
    于我等执故。云何我等想生我等执。若生此
    执有其想故。云何法等想生我等执。我我所
    蕴中起法非法想。非于无我土木等故。经曰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此何义耶。舍二边故。
    法有性相尚不应取。何况非法本无性相。复
    次无分别者。善如法尚不取。况不善非法。或
    念言不善不应取。何故不取善。若善法亦不
    取者。佛何故三无数劫积集资粮。是故经言。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
    况非法。此义云何。如欲济川先应取筏。至彼
    岸已舍而去之。世尊亦尔。欲度苦流假资粮
    筏。超一切果登涅??岸。乐因尚离何况苦因。
    如象胁经说。若出生死证涅??界。爱非爱果
    法非法因一切皆舍
    复次疑曰。若证时法非法皆舍。何故世尊以
    一念相应正智。现觉诸法有所说耶。为遣此
    疑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如是等此
    明何义。显示世尊证于真实无法可取。言诸
    法者。顺俗名言非第一义。若法非法皆无所
    取。即依俗谛说名菩提非有实物。如说大梵
    诸佛如来证菩提者。谓无所得。若无所得。云
    何世尊有诸能事。如来本愿普利群生。我成
    正觉离诸分别不由作意。乃至众生生死未
    尽。随其种类欲乐不同。形相言音差别应现。
    于诸法性皆无所得。是得菩提亦名法身。菩
    提法身无所得故。虽无动念仍先誓力。无边
    色像以严其身。十方国土周行不碍。凡有见
    闻靡不蒙益。圣者须菩提。以菩提无生故。密
    意答言。无有少法如来所得。非于无生而不
    现证。如经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
    法非非法。此义云何。无生者。非是法亦非非
    法。法非法分别境故。不可取不可说者。无能
    取说故。证无所得故。如经以无为相说名圣
    人。无为者。无所得义。无为相者。无所得自性
    义。圣人者。见真实义
    须菩提复念言。有尸罗等于经深信其福几
    何。是故广明持法威力。经曰须菩提于意
    云何。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乃
    至为他人说。如是等为他说者。谓于二谛有
    所得无所得。理善能开演不颠倒故。其福胜
    彼。无量阿僧只者。非心所量无量也。六十位
    数所不能及阿僧只也。福德聚即非福德聚
    者。财施虽多比持经福即为少故。持经福多
    二门成立。谓教及理。云何为教如有经言。施
    中最者所谓法施。今此宝施是财施摄。云何
    为理。财施虽获富饶之果。住于生死无常败
    坏。法施能成究竟功德。永断一切生死苦因。
    如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此经出。诸佛
    如来从此经生。云何出生。依此法门心无所
    得。证无生理妙菩提故。又说诸法无生等义。
    是语律仪。从此生于众德身故。由身律仪相
    圆满业生化身故。复以何义。则施唯得大财
    位果。非诸佛因。经曰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
    佛法。其义云何。诸法体性空无所有。此若开
    显是佛法身。见有性者于法未悟。依此密意
    说非佛法。若知法无性觉故名佛。此法佛有
    余人无。是名佛法。由持正法了法无性行于
    财施。不能如是法施福多。以斯义故
    复次疑曰。若所证法无有性者四圣果云何
    得成。不见世间无物有果。为遣此疑。经曰须
    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
    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是等。何故名
    为须陀洹。以预于无得流故。云何无得。于色
    等境皆无得故。十有五念为见道。乘此向果
    名彼果向。第十六念说为住果。人天二别极
    七返生。何故七生余七结故。七结者何。谓欲
    贪及?色无色爱掉慢无明。从此复断欲界
    中修所断惑。乃至五品名斯陀含向。是中复
    说二种家家。谓天及人。天家家者谓于天趣
    或于一天。或二三天。诸家流转而般涅??。人
    家家者。谓于人趣或于此洲。或余洲中。诸家
    流转而般涅??。尽第六品名住此果。更一来
    生此世间故。如是次第复断二品一生为间。
    当般涅??。是即名阿那含向。九品永离名住
    此果。更不还生于欲界故。如是复断初禅地
    欲。乃至有顶第九品无间道时。一切说名阿
    罗汉向。此无间道亦名金刚喻定。以能永坏
    诸惑随眠。至解脱道名尽智。与漏尽得同时
    生故。如是名住阿罗汉果。应作自他利益事
    故。应为一切有贪著者所供养故。如是四人
    皆不作念我能得果。何以故。在证时无所得
    故。如经实无有法名须陀洹。乃至实无有法
    名阿罗汉。何故不欲得果念耶。若是念生有
    我等取。离身见者无彼取故。是故先说以无
    为相说名圣人。无为相者。空性相义。须菩提
    述己所得证无是念。曰如来说我无诤行第
    一我是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如是等。此
    义云何。若须菩提行于无诤不悟即空。何故
    如来赞言第一。言第一者悟即空故。如经以
    须菩提实无所行。诤者是何。所谓烦恼。离彼
    烦恼名无诤定。须菩提住于此定。障及诤皆
    不与俱故。随俗言无诤行无诤行也。复次疑
    曰。若预流等不得自果。云何世尊遇然灯佛
    获无生忍。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取不。须菩提
    言不也世尊如是等。此明何义。显示昔遇然
    灯佛时。以悟无生无法可取。言获忍者。以俗
    谛故。如说得菩提者谓无所得。复有经说。文
    殊师利我坐道场。无得而起金刚场。经又作
    是说。我所有法皆不可得。若声闻独觉及以
    如来。或曰。言语不能取于证法。非智不取。此
    说违经。经说第一义非智之所行。何况文字
    故。复次智所知境名所诠境。是二差别智之
    所证。名初不行。何义须说语不能取。斯或太
    简应具说。牙齿手足诸身分等不能取故。复
    次有余经中世尊自释。然灯佛所得无生智
    不取于法。如彼经言海慧当知。菩萨有四。所
    谓初发心菩萨。修行菩萨。不退转菩萨。一生
    补处菩萨。此中初发心菩萨见色相如来。修
    行菩萨见功德成就如来。不退转菩萨见法
    身如来。海慧一生补处菩萨。非色相见。非功
    德成就见。非法身见。何以故。彼菩萨以净慧
    眼而观察故。依净慧住依净慧行。净慧者无
    所行非戏论不复是见。何以故。见非见是二
    边远离二边。是即见佛。若见于佛即见自身。
    见身清净见佛清净。见佛清净者。见一切法。
    皆悉清净。是中见清净智亦复清净。是名见
    佛。海慧我如是见然灯如来。得无生忍。证无
    得无所得理。即于此时上升虚空高七多罗
    树。一切智智明了现前。断众见品超诸分别。
    异分别遍分别。不住一切识之境界。得六万
    三昧。然灯如来即授我记。汝于来世当得作
    佛号释迦牟尼。是授记声不至于耳。亦非余
    智之所能知。亦非我?该啥嘉匏?酢H晃匏?br> 得亦无佛想。无我想无授记说授记想。乃至
    广说。言无想者。显是智证而无所取。想者心
    法非是语故。当知此中说智之境。是故言以
    净慧眼而观察故。复次无生忍者是心法。非
    语法故。复次证于无得无所得者。以法无性
    无能取得。此无得理有可得耶。都无所得岂
    智能取。复次断众见品。超诸分别见品分别
    智法非语。复次不住一切识之境界。不言不
    住一切语境故。无所取是智境界。云何余师
    固谓遮语
    复次疑曰。若智亦不能取诸佛法。何故菩萨
    以智取佛土功德而兴誓愿。为遣此疑。经曰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成就庄严佛国土。
    是人不实语如是等。众妙珍绮悦可于心名
    为庄严。彼有体相色等性故。第一义中斯不
    可得。说非庄严也。而依俗谛以智成就是名
    庄严也。菩萨应如是不生。有住心者我作我
    成就。如是住心不应生故。不应住色等生心
    者。于色等果不应求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者。以智成就而不住。彼如是心应生故。复次
    疑曰。若不取一切法。云何诸佛取遍满自在
    身耶。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
    须弥山王如是等。此喻显示彼相似法自在
    之身。其义云何。如须弥山由共业力。虽无分
    别而生大体。如来亦尔。于无量劫修诸福行。
    虽获大身不由分别。如来何故。同须弥山无
    分别耶。第一义中山及色身无体性故。是形
    相者。皆有为故。如经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
    为身。非谓有身名为大身
    复次显示受持正法。其福甚多。是故此中重
    说譬喻。经曰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
    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如是
    等此之胜喻何不先举。以诸凡夫未见真实。
    先为广说不生信解。渐次闻之乃生信故
    复次受持福多。以十三种因而得成就。所谓
    处可恭敬故。人可尊崇故。一切胜因故。彼义
    无上故。越外内多故。胜佛色因故。超内施福
    故。同佛出现故。希能信解故。难有修行故。信
    修果大故。信解成就故。威力无上故。世尊何
    故。?@?ニ荡酥钜蛳嘁?R灾钪谏?凶噬??br> 求财位果。不持正法断诸苦因。此中处可
    恭敬者。经曰复次须菩提。随所有处说是法
    门。乃至一四句颂。当知此处即是支提如是
    等。人可尊崇者。经曰当知是人成就最上希
    有之法如是等。一切胜因者。经曰当何名此
    法门。乃至名为般若波罗蜜如是等。此义云
    何。诸佛菩萨以般若波罗蜜。于世出世最胜
    了知。今此法门如是教故。云何知然。如经即
    非波罗蜜故。此复云何。智功德岸无能量者。
    复次非彼岸者。谓三界法智能称量知不坚
    固第一义本性无生。是故说言非波罗蜜。彼
    义无上者。即如是义无有上故。如经须菩提
    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如是等。此义云
    何。以般若波罗蜜中无法可得。是故如来亦
    不能以文字而说。唯此分量说名菩提。如有
    经言空中鸟迹不可得。菩提性亦复如是。言
    菩萨者。于无得中能觉了故。越外多者。经曰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如是等。此
    中举大千界微尘数多。为欲对显受持之福。
    云何显耶。比持经福即非多故。如经是诸微
    尘如来说非微尘。非微尘者显非多义。若以
    非多名非微尘者。云何复说是名微尘。依自
    分限。是一大千微尘数故。越内多者。经曰所
    有世界如来说非世界等。此中世界者。谓众
    生界。大千界中一一众生。出息入息微尘刹
    那皆亦多故。非世界等如微尘说胜佛色因
    者。经曰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如是等。此
    明何义。显示法身无相为体。如经三十二相
    即是非相非相者。非法身相是名相者。是佛
    色身丈夫之相。受持等福是法身因。非诸相
    因。是故此福最为殊胜。超内施福者。经曰若
    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乃至其
    福胜彼无量阿僧只。此何所因是财施故。舍
    身尚尔况外物耶。云何名为同佛出现。佛兴
    于世薄福难逢。此经亦然。预闻者少。如经尔
    时须菩提。闻此法门深生信解。悲泣雨泪扪
    泪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是等。须菩提阿罗
    汉人。随佛觉悟于此正法。昔尚不闻。是故希
    有同于佛现。希能信解者。经曰若复有人。得
    闻此经生于实想。当知成就最上希有如是
    等。实想者。谓闻此法门是无边福因。以为实
    故。复次谓闻难得同于佛兴。以为实故。复次
    谓闻此说一切法无生无所得等。以为实故。
    若一切法无生。何故言当生实想。虽生实想
    不坏无生。如经实想者。即是非想。是故当知
    生实想者。依俗谛说第一义。即非实想。复次
    俗谛名实想者。俗谛之想。是人虽信诸法无
    生。而不舍俗谛法故。以是当得最上希有。难
    有修行者。经曰我今得闻如是法门信解受
    持不足为难如是等。信修果大者。经曰是诸
    众生无复我想众生想命想取者想如是等。
    此义云何。以于此经信及行故。了生无我性。
    不生我等想。何以故。有所取我是中乃生能
    取想故。彼能取想。随俗言说第一义即是非
    想。何以故。诸佛世尊证法无我。远离一切分
    别想故。诸佛体相名为大果。信解成就者。经
    曰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如是
    等。此中不惊者。谓于诸法无生之理。心不惊
    愕趣生道故。不怖者。谓于诸法无和合相心
    不怖惧。而于世俗和合相中。相续分别执为
    实故。不畏者。心不如是永决定故。复次不惊
    等者。如其次第。谓闻法时思惟时修习时心
    安不动。众生等想已远离故。威力无上者。经
    曰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须菩提此第
    一波罗蜜。如来说彼无量诸佛亦如是说如
    是等。云何名第一。无与等者故。云何无与等
    一切佛法中威力最胜故。一切诸佛同演说
    故。以如是等十三种因。持经之福多于宝施。
    复次疑曰。若一切佛法中般若波罗蜜最为
    上者何用勤苦行余度耶。为遣此疑。示现般
    若摄持余度。经曰须菩提如来忍辱波罗蜜
    即非波罗蜜如是等。非波罗蜜者。远离此分
    别心故。云何无分别。经曰。如我昔为歌利王
    割截支体我于尔时无我想无众生想无命想
    无取者想。如是等此义云何。若有我等想。即
    见有自他。他来犯己必生?恨。若谓无分别
    想是愚痴心。痴心作因?念还起。于彼王所
    孰能不校。以不校故证知无想。亦非无想。无
    想者所谓无我等想。无自他想及?恨想。非
    无想者。谓非愚痴。何故愚痴名为无想。不能
    观察是应作是不应作故。复次无想亦非无想
    者。离于想无想染着分别故。此已说被虐害
    时摄持忍辱。复欲显示余时摄持。经曰。又念
    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如是等。此显往
    昔未遇恶王。已于多生断我等想。皆由般若
    摄持力故。复欲显示摄持菩提。经曰。菩萨应
    离一切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离
    诸想得菩提故。如说坐于菩提座永断一切
    想。云何离想耶。经曰。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
    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生无所
    住心者。云何住菩提而发心耶。以住菩提故
    无所住。如经何以故如是住者。即为非住。此
    义云何。如是住者俗谛故。非住者第一义故。
    复次言住菩提即是非住。如有经说。菩提无
    住处是故非住。是住菩提之异名也。已说般
    若摄持忍辱。摄持余度其相云何经曰。是故
    佛说菩萨心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
    布施。三施摄六如前说故。五波罗蜜离于施
    物施者受者。三种分别。即是般若波罗蜜相
    故。持余度其义得成。如说五波罗蜜。若离般
    若如阙目者而无导师。为显示彼方便故。经
    曰。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或念
    言若不住法而行施者。云何为利益众生。是
    故经言。一切众生想即是非想为利益者。俗
    谛言说第一义即是非想。何以故。以众生想
    取诸众生。计与蕴异或不异等。第一义中皆
    不可得。如经是诸众生即非众生。此显远离
    智及所知二种分别。言非想者显智无性。非
    众生者。所知无性彼二无性。如来证了诸想
    永除。证无性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卷上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