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释经论部上 >
  • 金刚仙论卷第六

    须菩提如来说忍辱波罗蜜者。此??量分中
    第八经文。此所以来者。前段经。明以恒沙身
    命布施不如受持此经一四句偈为人演说其
    福不可教。应云彼人取初心中舍身命布施。
    是有漏之因故。所以不及持经之福。论主应
    如是释。而所以云彼舍身命苦身心故者。为
    欲生起此经故。作是说。序疑者意。云何疑者。
    彼人舍恒沙身命。是取相心故。因不清净。所
    得果报不出三界。亦不清净故。得福少者。诸
    菩萨等。依此经修行。舍身命者。因亦应不清
    净。若因不清净。所感果报亦不清净。同于苦
    果。如似忍辱仙人。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尔时
    身心苦恼。引此为难。故以经答。明前舍恒沙
    身者。在于地前。是凡夫人。未得无我之解。未
    断身见等或。故有取相心。无忍波罗蜜。当
    舍身时。情生苦性。以此舍身难。以为法故。
    虽难能舍。复谓无为法身。因于人天有为果
    报。有此分别故。所得因果。俱不清净。今明忍
    辱仙人乃是初地菩萨。解法身是为。已得
    无生忍度。成就离取相心。舍身命时。心无烦
    恼。故不以为难。以是义故。因是清净。果亦
    清净。此之二人。既凡圣位殊。何得以凡夫舍
    身有苦。难于圣人。依经修行舍身者。亦使有
    苦。为除此疑故。故次明也
    如来说忍辱波罗蜜者。明如来说依经修行。
    谓菩萨等已证初地。出生忍波罗蜜故。无
    有取相之心。舍身之时无故。言如来说忍
    辱波罗蜜也。即非忍辱波罗蜜者。明此初地
    所得忍波罗蜜。非地前凡夫二乘所境界。
    故言即悲忍辱波罗蜜。此明地前凡夫未得
    初地忍波罗蜜真无我解。犹有取相之舍。
    身有苦。不得以此比类引之为难也。何以故
    知。如我往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应生?恨。
    明忍辱仙人得初地无生。会真无我解。离二
    种烦恼。何者为二。一者无始妄想我见俱生
    烦恼。既有此我见故。便成就三不善根及三
    善根性。后时遇缘则起也。二者?恨等堕烦
    恼也。此言何以故  释上何以得知。我
    于尔时。已证初地忍波罗蜜。波[垢-口+ㄒ]功德。非
    是地前凡夫。故言何以故也。故引如我昔为
    歌利王。以答之。歌利王者。此幡恶王也。明
    如来因地时曾现作外通仙人。在山学通。
    为王射猎问鹿因缘。仙人说语答。王不正
    敬。即为割截身体。节节分解。不生?恨者。
    以得初地无生真无我解一体平等心。不见
    彼是恶王我为能忍。故不生?恨。以是故知。
    忍波罗蜜唯在初地上法也。不得以地前舍
    身有苦是其不如。难于忍波罗蜜亦使
    是劣也。我于尔时无我相等者。明仙人离于
    我见俱生烦恼也。此我相等四句释不异上
    第六段中。故不更释也。无相者。明此菩萨既
    证初地真如无我一体心成故。不见彼是恶
    人能割之者我为菩萨是受割之人。彼此隹
    夷氓然平观。故言无相也。得云无相者。何但
    无有我相。乃至亦无无我相也。又复解云。以
    此菩萨既道证初地。得一体悲心成故。冥然
    无分别。不见有彼以。义异恶人恶人异我。
    故言无相也。乘此复生疑难。此云菩萨不见
    能割所割二乘之异名无相者。为有心故言
    不见。为无心故不见。若无心故不见者。菩萨
    云何而得修行利益众生故。答亦非无相。
    明此菩萨解彼此无二时非是念无心。正是
    初地以上转胜真解无漏之心。既此解。
    难不见众生与己身有异。而能以慈悲心。广
    度众生。但利众生。不自利益也。如十地经说。
    一切动心忆想皆悉尽灭者。无有障法想。非
    无治法想。此亦如是。无有障想。故言无想。非
    无治想故。言亦非无相也。故不应难言菩萨
    得一体平等解无心修行度众生也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等相。
    应生?恨者。释无我人一。何以得知。我于
    往昔。彼歌利生割截身时。离我等根本烦恼
    也。即释云。我于尔时。若有我等者。应生
    ?恨故。以离我见之惑。得无我解。此以离?
    恨。故证无我见根本或也。又念遇者五百
    世作忍辱仙人至无寿者相。何故复引此来
    也。欲明忍波罗蜜有二种。一者地前。二者地
    上。非但今者初地中得忍波罗蜜成就能离
    二种障烦恼。于往昔五世作忍辱仙人。
    在于地前性地中时。此以得相似忍。深伏烦
    恼。为王割截身体已。不生?恨。况复今日在
    初地中。得真无我。忍行成就。而复生于?恨。
    故引此仙人为证也
    是故须菩提菩萨离一切相发菩提心。此
    文所以复来。明是故者。以是初地以上得真
    如实智平等无我之解。忍波罗蜜成就。能忍
    苦行。于天上菩提。不生退转故。以是地前
    未得无生忍波罗蜜成就。见苦行若。于无
    上菩提。喜生退转故。是故劝励地前诸小菩
    萨。应当离一切法中所相之菩发三菩提心
    也。言发三菩提心者。劝地前人。发初地以上
    三菩提也也
    何以故者。问何以故。劝地前人。发初地不取
    相真无我解三菩提心。故答若心有住则为
    非住。明若心于色等有为五欲法中。有取相
    心。住者之倒者。则住世间有为法中。非住出
    世间无为法中也。则为非住者。明既住世间
    法中。则为非住于初地不住道真无漏解出世
    间法也。不应住色等生心者。不着果报。应生
    无所住心者。不应报恩阙不论。不着自身
    也。是故佛说菩萨心不住色布施者。是故怀
    取相心者。住于世间。不能住于出世不住道
    中。故上第四如实修行分中。佛说不着三事
    行于布施。故云心不住色布施也
    因前不住世间不见三事。乘生疑难。若菩萨
    得出世无我平等解故。不住三事。复不见施
    者等三。若尔菩萨出于世间。众生没在世间。
    复言不见众生。若尔菩萨云何有施能利益
    众生也。故答云。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
    如是布施。明若取相心施。尚不能自利。况能
    利他也。安以不取相心行施。故能利益一切
    众生。如我上说。如是不取相心而行布施。得
    福德无量也
    覆生疑难。若言为利益众生行布施者。则还
    是取众生相。云何上言菩萨于平等理中。不
    见我为菩萨彼是众生相也。故答世尊一切
    众生相即是非相。此明一切众生相者五阴
    所成假名名字虚妄众生但有名用也。即是
    非相者。明此虚妄众生及以五阴中本来空
    寂。求定实神我众生及以定实我所不可得。
    故言即是非相。此明人无我空也
    乘复有疑。若一切众生。本来无我我所。空故
    不可得。即是非相者。如来。何故于处处经中。
    说有众生。如此经中说卯生等众生。以此来
    验。故知实有众生。那得道言众生即非众生
    也。若尔正可无定实神我众生可度。故言一
    切众生即是非相。然非无五阴所成虚假众
    生。何故不度也。故答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
    众生。明如来依世谛道中说有众生。非谓有
    定实众生。此正以五阴法来成彼虚假众生。
    此五阴法。自体本来空寂故。此五阴所成假
    名众生亦空。故云即非众生也。此明五阴因
    缘法体空乃至假名亦无也。故亦无虚假众
    生可度也
    此一段经。凡以五偈释。能忍于苦行一偈。作
    上问答意释疑也。能忍于苦行者。初二句释
    经中忍辱波罗蜜。此明初地菩萨忍有二种。
    一能忍打骂割截之恼。二得无生忍。能忍说
    法生灭之患。故云能忍于苦行也。何故能忍。
    故下句云。以苦行有善。有善者。得忍波罗蜜
    等无漏功德真如证智理之解。故言以苦
    行有善也。彼福不可量者。释经即非波罗蜜。
    明初地所得忍波罗蜜非二乘凡夫之所恻
    度。故云不可量也。如是最胜义者。成上不可
    量。明初地菩萨得忍波罗蜜会二无我第一
    之法。于住前凡夫二乘所不能及。故言最胜
    义也
    第二偈释经仙人为歌利王所割无二种烦恼
    忍不生?也。离我及急相者。此一句明菩萨
    昔曾为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虽二种烦
    恼。一离我见俱生烦恼。二离?恨等容尘烦
    恼。离我者。离我人见等根本惑也。及恚相者。
    离?恨等容尘烦恼惑也。此明初地菩萨永
    断四住及习气皆尽也。实无于苦恼者。释经
    中无相。苦本由于着我我所。菩萨既离我我
    所。何恼之有。故云实无于苦恼也。苦乐有
    慈悲悲者。释经中亦非无相。共乐者此明
    菩萨从发心以来。恒在心念。我何时当得慈
    悲成就。身如地水火风。能实益众生。是故菩
    萨既会初地无生。得一体心成。故能以慈悲
    实益称本愿心。故共乐也。明何故无苦。以有
    忍波罗蜜第一之乐。何故得此第一之乐。以
    得一体慈悲心相应故也。如是苦行果者。如
    是慈悲第一之乐。是初地所得。苦行果者。不
    因地前故。成上持经之福胜也。此二行偈说
    何义以下。此一段长行论中有。二从初至慈
    悲心相应故如是说。释前二偈也。虽此苦行
    同于苦果。而此苦行不疲?痴摺B壑鹘???br> 疑家所引舍身无苦。先略领疑意故。言虽此
    苦行同于苦果也。明忍辱仙人为歌利王割
    截身时。此苦行虽似同前舍身。而此苦行不
    疲?场R韵扇吮桓罱厥辈灰钥嘈形?喙省S?br> 此舍身苦行。情无厌?场S谖奚掀刑帷P牟煌?br> 转也。以有羼提波罗蜜名为第一者。明仙人
    所以能于舍身无?场S谄刑岵煌苏摺R缘么?br> 初地羼提波罗蜜成就故。不生苦恼。不同地
    前人舍身生苦。那得之为难。此释偈中初句
    也。彼[垢-口+ㄒ]有二种义者。释偈中第二句以苦行
    有善。解经中波罗蜜义。一者波罗蜜清净善
    根体者。初地真如证智清净善根万德之体。
    二者彼[垢-口+ㄒ]功德不可量者。明即此证智体上
    有万功德之用也。此万德用非二乘凡夫恻
    量境界。故言不可量也。此句解波罗蜜义竟。
    乘作非波罗蜜义也。如经即非波罗蜜者。即
    乘举第二句经来结。然后解作非波罗蜜义
    也。是故为得第一法者。是初地忍辱波罗蜜。
    非地前凡夫二乘恻量境界义故。说地前人
    未得无我之解。但为得初地忍波罗蜜第一
    法故。此苦行尚胜彼舍身。何况仙人已证初
    地。离于我相及?恚相。而当不胜前舍身也。
    此句结胜前舍身。即释第二偈上句离我及
    ?恚相也。又此行无苦者。释偈中实无于苦
    恼也。不但无苦。及有乐以有慈悲故者。释偈
    中其乐有慈悲也。如经结也。此明慈悲心相
    应故如是说者。论主自言。我何故作偈云实
    无于苦恼共乐有慈悲。释此经中无相亦非
    无相也。以得一体慈悲相应故。舍身时无苦
    而有乐故。得说偈中二句为释故。云如是说

    若有菩萨不离我相等者。此长行论中第二
    将欲作第三偈。释经中菩萨应离一切相主
    心不住色有施故。先玄举凡夫菩萨未得无
    我解于苦行生厌。复欲退菩提心。为劝此人。
    令修不取相不退之行。故作此生起。如经等。
    举所劝经结也。此明何义者。此问向论主生
    起举经结中为明何义也。即释云。未生第一
    菩提心者有如是过。明未证初地第一菩提
    心者。喜见苦行若有退菩提心过也。为防此
    过者。为防退转过故。即作第三偈。释经中防
    过之意云。为不舍心起。此第三偈。明为初地
    不舍菩提心故。起地前不取相行。释经中是
    故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菩提心等。不舍
    心者。谓初地不舍菩提心也。明地前菩萨未
    发初地无我心者。见苦行苦。苦有退失。今
    言为者。教地前菩萨为初地不舍菩提心故。
    起地前方便不取相行。趣于地上真无生忍
    坚固解故。之为不舍心起也。修行及坚固
    者。上句云起。此言修也。明初地无生之解永
    不退转不可组坏。名为坚固。所以修地前方
    便行者。为证初地无生坚固之解。故云修行
    及坚固。上句云为不舍心起。此言修行及坚
    固。义一名也。为忍波罗蜜者。释前二句。然
    前二句。释义已尽。所以有此四句?转相释
    名为成偈故也。此第三句还释成初句明初
    地所以得不舍菩提心者。以其得忍波罗蜜
    成就故。不见苦行苦。不舍菩提心也。忍波罗
    蜜犹是初地无生之解也。习彼能学心者。此
    第四句。释上第二句。习者修习也。彼着。彼
    于初地无生坚固解也。能学心者。是初地前
    方便行也。明为彼初地平等无上坚固解故。
    习地前方便能学心也。此能学心即是修行
    故。言习彼能学心也。此义云何等。一段长行
    论。略有二意。从初至摄六波罗蜜故。此释前
    偈也。为何等心起行相而修行者。问偈中第
    二句也。为何等心不舍相者。问偈中初句也。
    若作次第。从初句问亦得。此作二问竟。以下
    半偈答云。为忍波罗蜜习彼能学心也。又第
    一义心者。提偈前生起中第一心来也。已入
    初地得羼提波罗蜜者。属当下半偈中忍波
    罗蜜。以为已入初地第一义心也。答向二问
    竟也。此名不住心者。此忍波罗蜜。是初地不
    住道心也。如经以下。重举经结也。何以故者。
    问此经中何故云应离一切相发三菩提心。
    故言何以故也。即释云。亦不住生心义故。示
    于色等法中不取著者。能证初地菩提心义
    故。此释经中何以故若心有住则为非住也。
    若心住于色等法彼心不住佛菩提者。此明
    于色等法中取著者。不能证初地菩提心也。
    此释经中不住色生心乃至心不住色布施
    也。此明不住心行于布施者。此结次前所释
    二句经也。此经文说不住心起行方便者。此
    向来经文明若能起此不着心者。便得与初
    地为方便因也。以揎波罗蜜摄六故者。如上
    第四如实修行分中以一摄六。义可知也
    云何为利益众生而不名住于众生者。此
    是偈中第二意。论主将作第四偈释经故。先
    作生疑之意。即举断疑经来结。后方以偈释
    之也。此第四偈。明离众生相及五阴事也。释
    经中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等一
    段经。修行利众生者。此一句偏释为利益一
    切众生应如是布施。此中有疑。若不见三事。
    不取众生相。云何行施。因义得成也。故答云。
    修行利众生。明菩萨虽不见三事不取众生
    相。然非不为利益众生行于布施。因义得成
    故。下句云。如是因当识。如是因者。初地檀波
    罗蜜即走了因行也。因义既成。劝人识知

    乘复生疑者。为利益众生行布施者。即走取
    众生相。故下半偈答云。众生及事相远离亦
    应知。此释经中一切众生相即是非相。远离
    者不取众生相也。亦应知者。明非但离众生。
    亦远离五阴事相也。以此即知。初地菩萨利
    众生行诸度者。非取相行也。利益是因体
    者。释上半偈。彼修行利众生非取众生相事
    者。释下半偈。何者是众生事者。作问生起第
    五偈。此第五偈还成前第四偈。释经中何以
    故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云何成第四
    偈。上直云远离众生及事定实之相。未知此
    众生五阴何故无有定实所以而离。故此偈
    正出也。假名者。假名名字众生也。及阴事者。
    五阴相事也
    又复生疑。上云离众生相者。正可无定实众
    生可度。非无虚妄众生。何故不度。故答云。如
    来离彼相。此五阴所成众生。其性不实犹如
    幻炎。本来寂静故。亦无五阴所成虚妄众生
    而可度也。诸佛无彼二者。不异前第二句。然
    阐陀论法。一句两句乃至三句。释义虽尽。要
    须成偈。故重举来也。以见实法故者。明如来
    何故离假实二种相者。以见真如实法第一
    义谛证于佛果。无此二相。故知众生及与五
    阴。体是虚妄。本来寂静。以不实故。如来远
    离。若是实者诸佛应取也
    此说何义等。一段长行论。从初至人无我。
    释偈中初句。成前第四偈也。名相众生及
    彼事者。谓初句中假名五阴事也。云何彼
    修行离众生事相者。问前第四偈中言菩萨
    修行利益众生时云远离众生相及五阴事相
    之义竟云何也。故释云。即彼名相想非相。
    明假名众生即体虚妄。故云非相也。以无彼
    实体故者。此假名众生所以空者。明假名
    法中求实众生体不可得也。以是义故众生
    即非众生者。举经来结也。以何等法者。以何
    等法来成此众生。而言众生体空也。即答谓
    五阴法名众生。明以五阴和合即此法上假
    得众生名也。若五阴和合得众生名者。便有
    众生。何故言空也。释云。彼五阴无众生体。明
    此众生虽为五阴众生。而此五阴中从本以
    来无实众生可得也。自前论释人无我空也。
    以无实故者。明因缘法无我也。所以五阴中
    无众生体者。以此五阴如幼如化即体自空。
    此明能成五阴体空故所成众生亦不实也。
    如是明法无我人无我者。结二无我名也。何
    以故者。何以得知此众生五阴体空不实也。
    释云。一切诸佛离一切相等。明诸佛离故证
    众生五阴体空也。此句明彼二相不实者。此
    句论向语佛所离二句。明以二相不实故如
    来离也。即以偈中下三句结成也。此说何义
    者。问此偈下三句说何等义也。即释云。若彼
    二实有者。诸佛如来应有彼二相。明若彼众
    生五阴实有不空者即是第一义谛诸佛如来
    应有此二相。而诸佛离故。明知此二不实也。
    复精释何以故若此二是实便如来万德中应
    有。以诸佛如来是见真如实谛之人。而不见
    此二人。又复离之。故证众生五阴假实俱空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等。此一段经。是校量
    分中第九经文。此所以来者。犹远释第六段
    圣人无为法得名。是法不可取说者。受持此
    经言教。则无福德中疑也。然??量分初以来
    已广释云。假令三千恒沙七宝及舍身命施
    人福德虽多。犹不如受持此经一偈之福。虽
    复如是??量如是广释。大众生疑心犹故未
    尽。复因前舍恒沙身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
    更复生疑。如是上虽广解所证法身之体绝
    于名相言诠所不及。又云十二部经言教法
    中无所诠证法。若然此能诠之教犹与所诠
    法身。条然有别。而此言教则还为非法。何得
    受持一偈言教能得法身。胜于舍无量身命
    之福。直尔生疑不信也。既有此疑。如来亦应
    更引喻??量。而所以不更??量者。因此言上。
    恐复生疑。疑终不尽。然假使如来无量劫住。
    广引舍内外身财??量。亦复不及持一偈之
    福。故如来置答。直劝其言。但信我语。勿复生
    疑。我是一切智人。终不诳汝。故经答云如来
    是真语者乃至不异语者。明赞如来说四法
    等。皆悉不虚。劝人信我诚言。故次明也。须菩
    提如来是真语者。明如来是一切智人。证得
    果头十力无畏诸功德等。如已所证。还为人
    说。如实不虚。故云真语者也。如来为小乘
    人。说四谛法。此声闻人。观四谛理。断三界
    结。得小乘果证。然虽非究竟之实。当其分有
    观境除得不谬。故云实语也。如语者。明如来
    为诸菩萨。设真如佛性。是其大乘自说而
    说如理不谬。故名如语也。不异语者。明如来
    说三世之事。称法虚实。终无差错。故云不异
    语也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所说法者。如来自说。我
    亦因受持此经言教法故。证果头无为法身。
    既证还为人说。终不虚妄。汝等应当生信。
    句复疑也。所得法者。谓证法也。所说法者。
    谓言教法也。既闻此说。复乘生疑难。若如来
    言我证得此法。还为人说。劝我生信者。此所
    证法即是可取可说。因于名相。若尔还后同
    我前疑。上言证法无名相不可取说者。此言
    则坏也。有如此疑难。以答言无实。明今言
    所得所说者。依世谛名相道中。言有得有说。
    非真如理中有名相故可说也。然真如之理。
    从本以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无得无说
    也。何得闻言有得有说便使证法同于名相
    可取说也。证法既非名相。若谓证法同于名
    相可得可说者。此则不实也。覆生疑难。若证
    法一向无名相。何故如来前言。我是真语实
    语者等。劝使受持能诠经教。今复云。前说无
    实。此二言相违。若尔还同前第二疑。条然离
    于证法。有能诠言教。此言教则是非法。设受
    持读诵。无所利益。上云言教是法有其因义。
    此语则坏也。故云无妄语。明如来实证真如。
    还说真如法。此言教从证法中来。是彼一分
    故。不云一向非法。而此言教既说真如。故受
    持此经教。还能证真如。有此大利益事。故不
    妄语也。论曰此中有疑等。论主将作偈释经。
    先略序生疑之意。复举经略申断疑之义也。
    凡有三行偈。释此一段经。初偈作问答意。释
    疑。总举四语。以劝信。上二句释前疑问。下二
    句释。举四语来。劝信之意也。果虽不住道。而
    道能为因者。果谓证法果。道者言教道也。此
    一句应云言教之道不住证法果中也。而此
    教道。还能与证法作因。言教显出证果。故为
    因也。上难云。证法无名相。言教是名相。此名
    相法。云何能与无名相法作因邪。故答以诸
    佛实语。此明诸佛是一切智人具四种实语。
    说心当理。但信勿疑也
    有人乘生疑难。如来所智境界。有无量无边。
    何故唯说四语。故答彼智有四种。此明依于
    四境但云四语。然此四境虽名狭。而义广论。
    法虽无量。不出佛果小乘大乘及三世有为
    法等。以此四名。摄法皆尽故。略明斯四也。此
    本偈两句。与下第二偈。为章门别释。备文在
    于下偈也。此义云何至有四种实但。释下本
    偈为乘生第二偈也。第二偈正释四种智境
    也。实智及小乘者。此一句合释二语。实智者
    释经真语也。小乘者。释经实语也。说摩诃衍
    法者。此是胡音。汉翻名大乘。释经如经也。及
    一切授记者。释经不异语也。以不虚说故者。
    是疾转义。遍上四句之下。皆言以不虚说故
    也。明如来既有四种实语。凡有所说。皆不虚
    妄海。汝等大众于我言不说持经功德。但生
    深信。勿是怀疑。故明四种语是实以成不虚
    也说
    此明何业等。一段长行论。大意有二。从初
    至不颠倒。次第释偈。以经结之。复言设难已。
    又次第广解具难也。以如来实智不妄说佛
    菩提至次第说四语。并解偈中四偈也。如经
    以下。并以经来结四语也。不妄说小乘等者。
    所以提此句来。论主假设难云。如来所说大
    乘。理是真实。果是究竟。可名实语。为小乘
    人。说于四谛。理非究竟。虽证罗汉。果未满
    足。然诸大乘经中复广破小乘云非是真实。
    云何而言。说于四谛。名为实语也。释云。说小
    乘苦谛等唯是谛故。明如来说四谛等法。小
    乘人依教修行。得性空人无我解。断四住烦
    恼。证罗汉果。但于小乘为实。故言唯是谛故
    也。不妄说授记者。复假设一难云。此三世之
    法。流动不实。体是虚妄。云何言。说三世事
    者。名不异语也。释云。一切过去未来现在授
    记故如彼义如是说不颠倒故。如彼义者。如
    彼三世法。虚则如虚而说。实则依实而记。故
    不颠倒也
    经复言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所说法等者。此是
    长行论中第二意。将欲作下第三偈释故。先
    举此经来。作问生起云何。故如是说也。第三
    偈随须彼实智说不实不虚者。释经中所得
    法所得说法无实也。随须彼实智者。释经中
    如来所得法所说法无妄语。明如来难以音
    声言教。说于证法。而证法恒无名。故能诠言
    教非即证法。然言教虽非证法。非不因证有
    说假教得证。以此言教能与证法作因故。言
    随须彼实智也。既不实不虚者。释经中无实
    无妄语也。明真如证法绝于名相。若取音声
    名相。同于证法。此言虚妄。故云说不实也。然
    虽声教非证。非不同。证有说。还假教会理。言
    教是法。故言说不虚也。如闻声取证对治如
    是说者。问前经中如来自言。我是真语者等
    四种实语。复言取得法所说法无实无妄语。
    此之二经何故相违。故即以下半偈答。如闻
    声取证对治如是说也。答意恐畏众生寻声
    取证。谓真如法即同声教。是其名相。作如此
    意。对治此取着。故教言莫如所闻声取证法
    也。对治如是说者。对治如声取证故。或是
    不实。或说不虚也
    此义云何等。一段长行论释有二意。从初至
    依字句说故。释上半偈。解经中所得法以下
    经文也。诸佛所说法乃至不能得彼证法。释
    偈中初句也。何以故至是故无妄语。释偈第
    二句也。若尔何故说如来所得法所说法者。
    作难。若如所闻声取于证智。是不实者则证
    法一句不可说。何故如来自云我所得法所
    说法也。即释云。以依字句说故。明证法无名
    相。不可得说。然非不依于言教玄谈前理也。
    何故如来前说是真语者。复言所说法无实
    无虚妄语者此是长行论中第二意难。执如
    来经中相违之言。设难。举下半偈来。释解问
    答意。不异偈中也
    须菩提譬如有人入?则无所见等。有二段
    经文。此是大段中第八分。明一切众生有真
    如佛性。此段中明一切众生有真如性。即因
    以为名也。以何次第起。因上第六段中一切
    圣人皆以真如无为法得名。生第八疑。乃至
    第七段中广释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
    疑者云。应言一切众生皆以真如无为法得
    名。何故但言一切圣人以无为法得名也。所
    以应然者。如上第三段经常心中言。者菩萨
    有众生想。即非菩萨。明者菩萨于一切众生
    不起我心者。不名解真如菩萨。要解一切众
    生平等有真如佛性我者。乃名菩萨。然此菩
    萨证初地时。解一切众生如我身。以一切众
    生真如佛性。我身所有真如佛性。平等无二
    无差别故。取众生如我身。又处处经中道。一
    切众生皆有佛性。若一切众生与圣人真如
    理同者。何故一切众生有取着心者。不以真
    如清净得名。独诸佛菩萨无取着心者。以真
    如清净得名也。故知圣人以真如法得名者。
    可有佛性。一切众生不以真如得名。则无佛
    性。若众生本无佛性。圣人修行因缘。后时始
    得。无佛性则是本无今有便是无常
    又复若真如佛性一切众生平等有之。何故
    有人得见。有人不见也。有如此疑故。引入?
    等喻来答。答意云。真如佛性虽复一切众生
    有之平等。明诸佛菩萨修行断惑故能见性。
    一切众生未能修行断惑故。所以不见也。然
    见惟断惑者。以真如清净得名。若不见性未
    断惑者。以不真如清净得名也。明凡圣二人
    虽复有之平等。以见不见差故。不应以一切
    众生等共有之。设使皆以真如清净得名。为
    除此疑。故次明也。如人入?则无所见。此一
    故经有二种喻。喻愚智二人。明有修行断惑
    者。能见佛性。以无为法得名。不修行未断惑
    者。则不能见性。以不能见性故。不以无为法
    得名也。譬如人入?则无所见者。作喻也。若
    菩萨心住于事。亦复如是等者。合喻也。喻凡
    夫二乘诸小菩萨。有四住习气无明之?。行
    取相之行。不能见真如佛性也。二乘人既证
    真无漏解。所以亦名取相者。然二乘人虽不
    取有为法相。而取无为涅??相也。如人有目
    见诸色等者。作喻也。若菩萨不住于事亦复
    如是等。今喻也。譬初地以上。断四住习气。
    稍遣无明。行不取相。明智得真无漏。能见佛
    性等常无常理也。论曰复有疑等。此中论
    主将欲偈释于此经。略书疑者之意。生起下
    偈也。者圣人以无为法得名者。提前第六段
    中生疑处经也。彼真如一切时一切处有者。
    执第三段经为难也。并举此两经。然后下设
    二难。云何不住心得佛菩提。则非不住者。
    君三世众生等有真如佛性者。一切众生应
    皆以无为法得名。云何唯诸佛菩萨有不住
    心者得佛菩提。有不住心者。得佛菩提。以无
    为法得名。而一切众生有住者心无不住心
    者。不得佛菩提。不以无为法得名也
    若一切时一切处有真如。何故有人能得有
    不得者。此重牒经故。设第二得见不见难。依
    下论可知也。为断此二疑难故。略引入?喻
    经。申断疑意。下作偈释也。凡此二偈释斯一
    段经。初一偈作问答意释疑。上既有疑问于
    前。故偈答言。时及处实有。时者。谓三世时。
    佛性之体乃无三世。众生有三世。故逐众生。
    云三世也。处者。三世中一切众生处。此表异
    木石无情物也。实有者。此三世众生实有此
    佛性。如疑者意不异也。而不得真如者。明疑
    难云若时处众生实有真佛性者。何故不得
    也。故第三句云。无智以住法。无智者明二乘
    凡夫未得初地无漏智也。何故无智。以心住
    法故。住法者。明地前凡夫二障在怀。故有取
    着之心也。以凡夫二乘取着行故。不能
    见真如佛性也。余者有智得者。明入地以上
    菩萨及诸佛如来得出世胜解。能见此佛性

    长行论云。此义云何以下至是故能得。论主
    此中凡作三问答。释前一偈。依论可知也。以
    是义故。诸佛如来清净得名。是故住心不得
    佛菩提者。并诘得名不得名之由也。第二偈
    通释经中?明二喻并。合也
    ?明愚无智者。?明两字。双举二喻。以为章
    门。下次第合喻。愚者单合上?字。即释何故
    名愚。以其无智故。此一句中。下三字释。合?
    喻竟。明者如有智者。明者。还牒上句中明字
    喻。合有智者故。言如有智也。对法及对治等。
    自下半偈。释第二喻经。对法者。举初入?法。
    喻所治法也。及对治者。举喻中明合中智法
    喻二也。得灭法如是者。得者。得明智能治法。
    灭者。灭愚?所治法。如有日光明对治能灭
    于?也。以不取相布施之解。对治心住于事
    取相愚心故。言对治法及对治得灭法如是

    此义云何彼?明喻者相似法故者。?明愚
    智法喻义有相似。故以况也。?者示现无智。
    日光明者示现有智等。一一别合二喻。此释
    上半偈也。有目者。明何义者。向虽通解?明
    二喻。犹未出喻来之意。今将以下半偈。释第
    二喻经。结作能治取治之义。故提经来。问
    曰有目者明何义也。即答得言对治及对治
    得灭法如是也。如是次第者。光明对法及后
    明对治也。又有目者以下。次第提经。解脱
    治。后以经结也
    复次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法门
    受持读诵修行者。此是第八段中第二经文。
    此经所以来者。前段经。明一切众生皆有真
    如佛性。引?明二喻。譬修行者见不修行者
    则不能见。难云。修行者见。未知依何等法门
    修行。以何方便。以何为因。而得见真如佛性
    也。有如此问。故引经答。明依此金刚般若及
    诸大乘经受持读诵三种修行成就胜业。以
    此方便万行为因。能见佛性。故次明也
    就此一段经中有二。一明三种修行。二明校
    量功德复拘锁入下第九利益段中。何者三
    种修行。一者受修行。谓从他边受也。二者持
    修行。内自诵持不令妄失。三读诵修行。更
    广读众经。亦名修行。此三种修行皆摄在闻
    慧。不通思修二慧。故经言若善男子善女人
    能于此法门受持读诵修行也
    因前三种修行。乘复生疑。如来虽说受持读
    诵修行能见佛性。未知此依经修行人。为决
    定能见。为当不见也。故答则为如来悉知悉
    见悉觉是人也。悉知者。以佛智知。悉见者。以
    佛眼见。悉觉者。以一切种智了了觉也。明如
    来自云。我是一切智人了了知见。依此法门
    三种修行。得见佛性。决定无疑也。因此复生
    疑。上虽明三种修行者能见佛性。未知见此
    性时。得几许功德。为多为少。有如此疑问。故
    答言。皆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聚。明修行见性
    成道证无为法身时。果头所得功德不可限
    量。非算数所知。何得疑云得几许功德为多
    为少也。此是因中说果也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
    身布施主为人广说。举此舍身喻来。??量持
    经功德。上第七段中。以广明??量功德。所以
    此中复明??量功德者。上疑云。受持读诵修
    行此经。能见佛性。未知见佛性时所得功德。
    为多为少。前以法说。明得无量无边功德聚。
    虽有此答。犹未显多福之义。故复引世间少
    分譬喻。??量以答此义。明依经修行见性功
    德。非算数法。不可限量。舍身福德是有为取
    相数量法故。虽多不如。此明多分无量。非少
    分经
    前??量分中。以明舍身譬喻。有何胜。故此中
    复明。凡有二种胜。一以所舍身。二时劫长远。
    有此二胜故重明也。若复有人。闻此法门。信
    心不谤等。明直尔闻经信心不谤。尚胜舍身
    福德。无量阿僧只。何况有能书写读诵如说
    修行为他演说者。其福转多无量阿僧只也。
    此一段经。凡以三偈论释。初一偈与前后二
    段经论中五偈为本。上一句生此一段中第
    二偈。第二句生中此一段。第三句义生下利
    益分经。正与下利益分论中三偈为本。第四
    句通结上三句二本以为修行也。于何法修
    行者。问依何法门修行。能见佛性也。覆问修
    行见性得何等福德也。复成就何等者。又问
    为直以受持此经故能见佛性。复成就何等
    胜行。能断惑见性也。如是说修行者。上问。云
    何修行能见佛性。名为修行。故云如是说修
    行也
    此初一偈。总生两段经。与五偈为本也。于何
    法修行者。提偈中初句问来也。示现修行者。
    答上问。明示现依此经教受持读诵三种修
    行。生下第二偈也。此第二偈。答前偈上句于
    何法修行。正释经中三种修行受持读诵等
    经文也。名字三种法者。犹是经中三种修行。
    故第二句指出其事。谓受持读闻广说。即是
    名字中三种闻慧也。上虽云三种闻慧体。未
    知修之方法竟复云何。故下半偈云。修从他
    及内得闻是修智。修从他者。从他诸佛菩萨
    善知识边闻法。即受修行也。及内者。既受他
    受得内自诵持不令妄失。即是持修行也。依
    西国。诵法有三种。一大声。二小声。三默诵
    也。得闻者。明闻不但受诵。名为闻慧。但能转
    读众经。亦名闻慧。此是读诵修行也。是修智
    者。以此三种闻慧智通。结为三种修行闻慧
    智也。此说何义至受持读诵故。释上半偈。以
    也结也。彼修行云何得以下至为得修行故。
    作问生起以下半偈来答。然后次第解释也。
    向说名字及以修行等。牒前生后偈也。第三
    偈答初偈第二句得何等福德。释经中??量
    经文。此为自淳熟者。此牒前三种修行。明三
    种闻慧成已自行之德也。余者化众生者。明
    广为他说成利他之行也。前已明。此何故复
    重举来也。将欲以喻??量故举。前自行外化
    持经见性之时得几许福也。今明见性会无
    为法身时。得无量无边功德。不可限量。虽不
    可限量。且引三时舍恒沙身。比持经功德。犹
    不及少分。故重来也。以事及事大者。事谓所
    舍身事也。时谓劫数多也。明于多时中舍无
    量身故。云以事及时大也。福中胜福德者。明
    舍身持经二种福德也。此二种福中。持经之
    福胜舍身之福劣。故云福中胜福德也。此义
    云何至广说法故。上半偈也。得何等福德以
    下说未问??量义。以下半偈答次第解释。然
    后以经结之。依论可知也

    金刚仙论卷第六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