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释经论部下 >
  • 十住毘婆沙论卷第二_地相品第三

    地相品第三

    问曰。得初地菩萨有何相貌。答曰
     菩萨在初地  多所能堪受
     不好于诤讼  其心多喜悦
     常乐于清净  悲心愍众生
     无有?恚心  多行是七事
    菩萨若得初地。即有是七相。能堪受者。能
    为难事修集无量福德善根。于无量恒河
    沙劫往来生死。教坚心难化恶众生。心不
    退没。能堪受如是等事故名为堪忍。无诤
    讼者。虽能成大事而不与人诤竞。共相违
    返。喜者。能令身得柔软心得安隐。悦者于
    转上法中心得踊悦。清净者。离诸烦恼垢
    浊。有人言。信解名为清净。有人言。坚固信
    名为清净。是清净心于佛法僧宝。于苦集
    灭道谛。于六波罗蜜。于菩萨十地。于空无
    相无作法。略而言之。一切深经诸菩萨及其
    所行一切佛法。悉皆心信清净。悲者。于众
    生怜愍救护。是悲渐渐增长而成大悲。有人
    言。在菩萨心名为悲。悲及众生名为大
    悲。大悲以十因缘生。如第三地中广说。不
    ?者是菩萨结未断故名为行善心少于
    ?恨。如是菩萨在于初地。心不畏没故名
    为能有堪忍。乐寂灭故名为不好诤讼。
    得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悲故名为心
    多喜。离诸烦恼垢浊故于佛法僧宝诸
    菩萨所心常清净。心安隐无患故名为心
    悦。深愍众生故名为悲。心常乐慈行故名
    为不?。是名菩萨在初地相貌。问曰。何
    故不说菩萨于初地中有此七事而言
    多。答曰。是菩萨漏未尽故。或时懈怠于此
    事中暂有废退。以其多行故说为多。于初
    地中已得是法。后诸地中转转增益。问曰。
    初欢喜地菩萨在此地中名多欢喜。为得
    诸功德故欢喜为地。法应欢喜。以何而欢
    喜。答曰
     常念于诸佛  及诸佛大法
     必定希有行  是故多欢喜
    如是等欢喜因缘故。菩萨在初地中心多
    欢喜。念诸佛者。念然灯等过去诸佛阿弥
    陀等现在诸佛弥勒等将来诸佛。常念如是
    诸佛世尊如现在前。三界第一无能胜者。
    是故多欢喜。念诸佛大法者。略说诸佛四
    十不共法。一自在飞行随意。二自在变化无
    边。三自在所闻无碍。四自在以无量种门
    知一切众生心。如是等法后当广说。念必
    定诸菩萨者。若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记入法位得无生法忍。千万亿数魔之
    军众不能坏乱。得大悲心成大人法。不
    惜身命为得菩提勤行精进。是念必定
    菩萨。念希有行者。念必定菩萨第一希有行
    令心欢喜。一切凡夫所不能及。一切声闻
    辟支佛所不能行。开示佛法无碍解脱及
    萨婆若智。又念十地诸所行法。名为心多
    欢喜。是故菩萨得入初地名为欢喜。问曰。
    有凡夫人未发无上道心。或有发心者未
    得欢喜地。是人念诸佛及诸佛大法。念必
    定菩萨及希有行亦得欢喜。得初地菩萨
    欢喜。与此人有何差别。答曰
     菩萨得初地  其心多欢喜
     诸佛无量德  我亦定当得
    得初地必定菩萨念诸佛有无量功德。我
    当必得如是之事。何以故。我以得此初
    地入必定中。余者无有是心。是故初地菩
    萨多生欢喜。余者不尔。何以故。余者虽念
    诸佛。不能作是念。我必当作佛。譬如转轮
    圣子生是转轮王家。成就转轮王相。念过
    去转轮王功德尊贵。作是念。我今亦有是
    相。亦当得是豪富尊贵。心大欢喜。若无转
    轮王相者无如是喜。必定菩萨若念诸佛
    及诸佛大功德威仪尊贵。我有是相必当作
    佛。即大欢喜。余者无有是事。定心者深入
    佛法心不可动。复次菩萨在初地念诸佛
    时。作是思惟。我亦不久当作利益诸世间
    者及念佛法。我亦当得相好严身成就
    佛不共法。随诸众生所种善根心力大小
    而为说法。又我已得善法滋味。不久当如
    必定菩萨游诸神通。又念必定菩萨所行之
    道。一切世间所不能信。我亦当行。如是念
    已心多欢喜。余者不尔。何以故。是菩萨入
    初地故。其心决定愿不移动求所应求。譬
    如香象所作唯有香象能作。余兽不能。是
    故汝所说者。是事不然。复次菩萨得初地
    无诸怖畏故心多欢喜。若怖畏者心则不
    喜。问曰。菩萨无何等怖畏。答曰
     无有不活畏  死畏恶道畏
     大众威德畏  恶名毁?栉?br>  系闭桎梏畏  拷掠刑戮畏
     无我我所故  何有是诸畏
    问曰。菩萨何故住初地无不活畏。答曰。有
    大威德故。能堪受故。大智慧故。知止足故。
    作是念。我多修福德。有福之人衣服饮食。
    所须之物自然即至。如昔劫初大人群臣士
    民请以为王。若薄福德者。虽生王家以
    身力自营。衣食尚不充足。何况国土。菩萨
    作是念。我多修福德。如劫初王自然登位。
    我亦如是。亦当复得如是事故。不应有
    不活畏。复次人虽薄福有堪受力。勤修方
    便能生衣食。如经说。以三因缘得有财
    物。一者现世自作方便。二者他力作与。三者
    福德因缘。我能堪受难成之事。现世亦有
    方便力故。不应有不活畏。有智之人少设
    方便能得自活。能求佛道智慧分今已有
    之。是智慧利能得自活也。不应有不活
    畏。复次菩萨作是念。我住世间。世间有利
    衰毁誉称讥苦乐。如是八事何得无也。不
    应以不得故有不活畏。复次是菩萨以知
    足故好丑美恶随得而安。不应有不活畏。
    若不知足者。设得满世间财物。意犹不足。如说
     若有贫穷者  但求于衣食
     既得衣食已  复求美好者
     既得美好者  复求于尊贵
     既得尊贵已  求王一切地
     设得尽王地  复求为天王
     世间贪欲者  不可以财满
    若知足之人。得少财物。今世后世能成其
    利。是菩萨乐布施故。具足智慧故。多能发
    起不贪善根。若不乐施若多作众恶。以悭
    贪愚痴因缘故。增益悭贪不善根。无厌足法
    属于悭贪。是故菩萨多发不贪善根故知
    足。知足故无不活畏。复次无死畏者。多
    作福德故。念念死故。不得免故。无始世界
    习受死法故。多修习空故。菩萨作是念。若
    人不修福德则畏于死。自恐后世堕恶道
    故。我多集诸福德。死便生于胜处。是故不
    应畏死。如说
     待死如爱客  去如至大会
     多集福德故  舍命时无畏
    复作是念。死名随所受身。末后心灭为死。
    若心灭为死者。心念念灭故皆应是死。若
    畏死者心念念灭皆应有畏。非但畏末后
    心灭。亦应当畏前心尽灭。何以故。前后心
    灭无有差别故。若谓畏堕恶道故畏末
    后心灭者。福德之人不应畏堕恶道。如先
    说。我当受念念灭故。于末后心灭。不应
    有死畏。复作是念。我于无始世界往来生
    死受无量无边阿僧只死法。无有处所能
    免死者。佛说生死无始。若人于一劫中死
    已积骨高于雪山。如是诸死不为自利
    不为利他。我今发无上道愿。为欲自利
    亦为利他故。勤心行道有大利故。云何
    惊畏。如是菩萨即舍死畏。复次作是念。
    今此死法必当应受无有免者。何以故。劫
    初诸大王。顶生喜见照明王等有三十二
    大人相庄严其身。七宝导从天人敬爱。王
    四天下常行十善道。是诸大王皆归于死。
    复有蛇提罗诸小转轮王。自以威力王阎
    浮提。身色端正犹如天人。于色声香味触
    自恣无乏。所向皆伏无有退却善通射术。
    是诸王等霸王天下人民眷属皆不免死。
    又诸仙圣迦叶?x瞿摩等行诸苦行得五神
    通。造作经书皆不免死。又诸佛辟支佛阿
    罗汉。心得自在离垢得道。皆为死法之所
    磨灭。一切众生无能过者。我发无上道心
    不应畏死。又为破死畏故。发心精进自除
    死畏亦除于他。是故发心行道。云何于死
    而生惊畏。菩萨如是思惟无常即除死畏。
    复次菩萨常修习空法故。不应畏死。如说
     离死者无死  离死无死者
     因死有死者  因死者有死
     死成成死者  死先未成时
     无有决定相  无死无成者
     离死有死者  死者应自成
     而实离于死  无有死者成
     而世间分别  是死是死者
     不知死去来  是故终不免
     以是等因缘  观于诸法相
     其心无有异  终不畏于死
    无恶道畏者。菩萨常修福德故。不畏堕
    恶道。作是念。罪人堕恶道。非是福德者。我
    乃至一念中。不令诸恶得入。而于身口意
    常起清净业。是故我得无量无边功德成
    就。如是大功德聚。云何畏堕恶道。复次菩
    萨一发心为利安一切众生故。大慈悲所护
    故。住四功德处。得无量功德。度一切恶道。
    何以故。是心胜一切声闻辟支佛。如净?衬?br> 经中。迦叶白佛言。希有世尊。善说菩萨以
    是萨婆若多心能胜一切声闻辟支佛。我
    成就如是大功德。住如是大法。云何当畏
    堕于恶道。复作是念。我无始已来。往来
    生死堕诸恶道受无量苦。不为自利亦不
    利他。我今发无上大愿。为欲自利亦为利
    他。先来堕恶道无所利益。今为利益众
    生故。设堕恶道不应有畏。复次实行菩萨
    发如是心。假令我于阿鼻地狱一劫受苦
    然后得出。能令一人生一善心。积集如是
    无量善心。堪任受化令发三乘。如是教恒
    河沙等众生声闻乘。恒河沙等众生辟支佛
    乘。恒河沙等众生发大乘。然后我当得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尚不应退没。何况我
    今修集无量无边功德远离恶道。菩萨如
    是思惟。何得有恶道畏。复次如叫唤地狱
    经中说。菩萨答魔言
     我以布施故  堕在叫唤狱
     所受我施者  皆生于天上
     若尔犹尚应  常行于布施
     众生在天上  我受叫唤苦
    菩萨如是等种种因缘。能遮恶道畏。无有
    大众畏者。成就闻慧思慧修慧故。又离诸
    论过咎故。是菩萨建立语端所说无失。能
    以因缘譬喻结句不多不少无有疑惑。言
    无非义无有谄诳。质直柔和种种庄严。易
    解易持义趣次序。能显己事能破他论离
    四邪因具四大因。如是等庄严言辞。大众
    中说无有所畏。无恶名畏呵骂畏者。不贪
    利养故。身口意行清净故。无有系闭桎梏
    考掠畏者。无有罪故。慈愍一切众生故。
    忍受一切众苦恼故。依止业果报故。我先
    自作今还受报。是菩萨以如是等因缘故。
    无有不活等畏。复次乐观一切法无我。是
    故无一切怖畏。一切怖畏皆从我见生。我
    见皆是诸衰忧苦之根本。是菩萨利智慧故。
    如实深入诸法实相故则无有我。我无故
    何从有怖畏。问曰。是菩萨云何无有我心。
    答曰。乐空法故。菩萨观身离我我所故。如说
     我心因我所  我所因我生
     是故我我所  二性俱是空
     我则是主义  我所是主物
     若无有主者  主所物亦无
     若无主所物  则亦无有主
     我即是我见  我物我所见
     实观故无我  我无无非我
     因受生受者  无受无受者
     离受者无受  云何因受成
     若受者成受  受则为不成
     以受不成故  不能成受者
     以受者空故  不得言是我
     以受是空故  不得言我所
     是故我非我  亦我亦非我
     非我非无我  是皆为邪论
     我所非我所  亦我非我所
     非我非我所  是亦为邪论
    菩萨如是常乐修空无我故。离诸怖畏。所
    以者何。空无我法能离诸怖畏。故菩萨在
    欢喜地。有如是等相貌

    净地品第四

    问曰。菩萨已得初地。应云何修治。答曰
     信力转增上  深行大悲心
     慈愍众生类  修善心无倦
     喜乐诸妙法  常近善知识
     惭愧及恭敬  柔软和其心
     乐观法无着  一心求多闻
     不贪于利养  离奸欺谄诳
     不污诸佛家  不毁戒欺佛
     深乐萨婆若  不动如大山
     常乐修习行  转上之妙法
     乐出世间法  不乐世间法
     即治欢喜地  难治而能治
     是故常一心  勤行此诸法
     菩萨能成就  如是上妙法
     是则为安住  菩萨初地中
    菩萨以是二十七法净治初地。信力增上
    者。信名有所闻见必受无疑。增上名殊
    胜。问曰。有二种增上。一者多二者胜。今说
    何者。答曰。此中二事俱说。菩萨入初地。得
    诸功德味故信力转增。以是信力筹量诸
    佛功德无量深妙能信受。是故此心亦多亦
    胜。深行大悲者。愍念众生彻入骨髓故名
    为深。为一切众生求佛道故名为大。慈心
    者。常求利事安隐众生。慈有三种。后当广
    说。修善心无倦者。善法名可亲近修习能
    与爱果。修如是法时心不懈堕。善法因缘
    名四摄法十善道六波罗蜜菩萨十地等及
    诸功德。喜乐妙法者。常思惟修习深得法
    味久则生乐。如人在花林与爱色相娱乐。
    常近善知识者。菩萨有四种善知识。后当
    广说。此中善知识者。诸佛菩萨是。常以正心
    亲近能令欢悦。惭愧名为喜羞耻。恭敬名
    念其功德尊重其人。柔软名其心和悦同止
    安乐乐观法者。法名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空
    无相无作等。以正忆念常观此法。无著者。
    著名心归趣三有。是众生所归。有人言。五
    欲诸邪见是所归趣。何以故。众生心常系着
    故。菩萨利智心无贪着。一心名贵重佛法
    心无余想。求多名闻者。佛说九部经。能
    尽推寻修学明了若少不尽。不贪利养者。
    利名得饮食财物等。养名恭敬礼拜施设牀
    座迎来送去。菩萨应以是事施与众生不
    自贪着。奸欺名斗秤邪伪衣物不真。谄名心
    不端直。诳名五邪命法。一名矫异。二名自
    亲。三名激动。四名抑扬。五名因利求利。
    矫异者。有人贪求利养故。若作阿练若着
    纳衣。若常乞食若一坐食。若常坐。若中后不
    饮浆。受如是等头陀行。作是念。他作是
    行。得供养恭敬。我作是行或亦得之。为
    利养故改易威仪名为矫异。自亲者。有人
    贪利养故。诣檀越家语言。如我父母兄弟
    姊妹亲戚无异。若有所须我能相与。欲有
    所作我能为作。我不计远近能来问讯。我
    住此者正相为耳。为求供养贪着檀越。能
    以口辞牵引人心。如是等名为自亲。激动
    者。有人不计贪罪欲得财物。作得物相
    如是言。是鉢好若衣好若户钩好若尼师檀
    好。若我得者则能受用。又言。随意能施此
    人难得。又至檀越家作是言。汝家羹饭饼
    肉香美。衣服复好。常供养我。我以亲旧必
    当见与。如是示现贪相。是名激动抑扬者。
    有人贪利养故语檀越言。汝极悭惜。尚不
    能与父母兄弟姊妹妻子亲戚。谁能得汝
    物者。檀越愧耻?a仰施与。又至余家作是
    言。汝有福德受人身不空。阿罗汉常入出
    汝家。汝与坐起语言作是念想檀越或生
    是心。更无余人入出我家必谓我。是名为
    抑扬。因利求利者。有人以衣若鉢僧伽梨
    若尼师檀等资生之物。持示人言。若王王
    等及余贵人与我是物。作是念。檀越或能生
    心。彼诸王贵人尚能供养。况我不与是人。
    因以此利更求余利故名因利求利。是故
    应当远离如此谄伪。不污诸佛家者。何
    等为污诸佛家。有人言。若人发求无上道
    心已。后回向声闻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继
    三宝种。是名污诸佛家。是义不然。何以故。
    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诸无漏根力觉道。亦是
    佛子。云何言污诸佛家。如经说。佛告比丘。
    汝是我子。从我心生口生得法分者。又声
    闻人言谛舍灭慧处。名诸佛家。何以故。从
    是四事出生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诸
    佛家。是故若人虚妄悭贪狂乱愚痴。是污佛
    家。若正行此四。则不污诸佛家。有人言。六
    波罗蜜是诸佛家。从此生诸佛故。若违此
    六事。是污佛家。有人言。般若波罗蜜是诸佛
    母。方便为父。是名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
    诸佛。若违此法是污佛家。复次偈中自说
    污不污相。所谓不毁戒不欺佛。若受佛戒
    不能护持则欺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
    戒时生佛家中。破戒则欺诸佛。名污佛家。
    问曰。必定菩萨有破戒耶。答曰。不断烦恼
    是事可畏未久入必定菩萨或有破戒。如
    大胜佛法中说。难陀故破戒。我说此事犹
    以为畏。但以经有此说。信佛语故心则信
    受。若受戒不破不欺诸佛。名为不污佛
    家。复次戒名三学。戒学心学慧学。破此学
    名污佛家。如法受戒而后毁破名为欺佛。
    如是二句各有义趣。欺佛者。空自发愿不
    如说行。欺诳众生是名欺佛。复次一切法
    中不如说行。名为欺佛。坚住萨婆若不
    动如大山者。是菩萨一切发愿求萨婆若
    种种因缘。乃至大地狱苦心不移动。如须弥
    山王吹不可动。常修转上法者。从初发心
    常求索胜法。入初地中更修上法。如是展
    转心无厌足。乐出世间法不乐世间者。
    世间法名随顺世间事增长生死。六趣三
    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诸烦恼有漏
    业等出世间法名随所用法能出三界。所
    谓五根五力七觉八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
    足空无相无作解脱门戒律仪多闻无贪恚痴
    善根厌离心不放逸等。是菩萨利根故。不
    乐世间虚妄法。但乐出世间真实法。即治
    欢喜地。难治而能治者。治名通达无碍。如
    人破竹初节为难余者皆易。初地难治治已
    余皆自易。何以故。菩萨在初地。势力未足
    善根未厚。修习善法未久故。眼等诸根犹
    随诸尘心未调伏。是故诸烦恼犹能为患。
    如人势力未足逆水则难。又此地中魔及魔
    民多为障碍故。以方便力勤行精进。是故
    此地名为难治。如是信力转增上为首。不
    乐世间法为后。修此二十七法。治菩萨初
    欢喜地。是故说菩萨应常修行此法。修行
    名一心不放逸。常行常观除诸过恶。故名
    为治。如人所行道路治令清净。是诸法不
    但修治初地。一切诸地皆以此法。问曰。汝
    已说得初地方便及净治法。菩萨云何安
    住而不退失。答曰。常行成就。如是信力转
    增上等法。名为安住初地。菩提名上道。萨
    ?拭?钚摹I罾制刑峁拭??刑崛?省8?br> 次众生名萨?省N?谏?藜?刑峁拭??br> 提萨?省I戏ㄕ摺P诺确?芰钊顺煞鸬拦?br> 名为上法

    释愿品第五

    已说入初地方便及净治法。菩萨因愿故得
    入诸地。又成就信力增上等功德故安住
    其地。今当分别此愿
     愿供养奉给  恭敬一切佛
     愿皆守护持  一切诸佛法
    此是诸菩萨初愿。从初发心乃至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于其中间所有诸佛。尽当
    供养奉给恭敬。供养名花香璎珞幡盖灯明
    起塔庙等。奉给名衣服卧具所须之物。恭敬
    名尊重礼拜迎来送去合掌亲侍。复次以
    小乘法教化众生名为供养。以辟支佛法
    教化众生名为奉给。以大乘法教化众生
    名为恭敬。是第一愿。护持一切诸佛法者。
    菩萨作是念。一切过去未来现在十方三世
    诸佛法我应守护。问曰。过去诸佛已灭法亦
    随灭。未来诸佛未出法亦未有。尚无初转
    法轮。何况余法。云何当得守护。正可守护
    现在诸佛法。以诸佛现在故。答曰。过去未
    来现在诸佛法。皆是一体一相。是故若守护
    一佛法。则为守护三世诸佛法。如经说。佛
    告诸比丘。?称攀?鸱ǔ黾沂芙渥乓鲁?#37474;
    禅定智慧说法教化亦如我也。是故汝难不
    然。是第二愿也。复次
     诸佛从兜术  退来在世间
     乃至教化讫  永入无余界
     处胎及生时  出家趣道场
     降魔成佛道  初转妙法轮
     奉迎诸如来  及于余时中
     愿我悉当得  尽心而供养
    诸佛始从兜术天上退下世间。终至无余
    涅??。于其中间入胎时大设供养。及生
    时出家趣道场。降魔王成佛道转法轮
    奉迎如来。余时者。现大神通人天大会广
    度众生。尔时当以华香幡盖伎乐歌颂称
    赞。出家受法如说修行。以第一供养之具
    供养诸佛。是第三愿。复次
     愿教化众生  令悉入诸道
    教名教他以善法。化名远离恶法。我当
    以此二法令无量阿僧只众生。住声闻辟
    支佛道。是第四愿。复次
     愿一切众生  成就佛菩提
     有人向声闻  辟支佛道者
    是人修集声闻辟支佛法未入法位。我当
    教化令趣佛道。有人不向声闻辟支佛道。
    我当教化令向无上佛道。有人向无上佛
    道者。我当示教利喜令其功德转更增益。如
    是教化一切众生。是第五愿。复次
     愿使一切法  信解入平等
    一切法者。凡所有法。度法非度法。摄觉意法。
    非摄觉意法。助道法非助道法。圣道所摄法
    非圣道所摄法。应修法不应修法。应近法不
    应近法。应生法不应生法。生法不生法。现在
    法非现在法。因缘生法非因缘生法。因缘法
    非因缘法。从思惟生法不从思惟生法。?法
    细法。受法不受法。内法外法。内入所摄法非
    内入所摄法。外入所摄法非外入所摄法。五
    阴所摄法非五阴所摄法。五受阴所摄法非
    五受阴所摄法。四谛所摄法非四谛所摄法。
    助世法非助世法。依贪法依出法。颠倒法非
    颠倒法。变法非变法。悔法非悔法。大法小法。
    受处法非受处法。可断法不可断法。知见法
    不知见法。有漏法无漏法。有系法无系法。
    有净法无净法。有上法无上法。有觉法无觉
    法。有观法无观法。可喜法不可喜法。相应
    法不相应法。有分别法无分别法。行法无行
    法。有缘法无缘法。有次第法无次第法。可见
    法不可见法。有对法无对法。可见有对法不
    可见无对法。有相法无相法。可行法不可行
    法有为法无为法。险法非险法。有本法无本
    法。有出法无出法。众生法非众生法。苦者法
    非苦者法。恼法非恼法。有法非有法。逆法非
    逆法。乐报法非乐报法。苦报法非苦报法。忆
    生法非忆生法。智首行法非智首行法。信首
    行法非信首行法。思惟首行法非思惟首行
    法。愿首行法非愿首行法。色法非色法。教法
    非教法。变化法非变化法。如意游行法非如
    意游行法。欲本法非欲本法。因善法非因善
    法。因善根法非因善根法。定法非定法。身法
    非身法。口法非口法。意法非意法。有对触生
    法非有对触生法。意触生法非意触生法。恶
    法非恶法。善法非善法。能生法非能生法。念
    念灭法非念念灭法。摄聚法非摄聚法。明分
    法非明分法。因法非因法。缘法非缘法。因
    缘法非因缘法。因生法非因生法。有因法非
    有因法。一法异法。灭法非灭法。摄根法非摄
    根法。共心法非共心法。心法非心法。心数法
    非心数法。共触五法非共触五法。共得十六
    法非共得十六法。细法?法。回向法非回向
    法。善法不善法。无记法见谛所断法思惟所
    断法不断法。学法无学法。非学非无学法等。
    无量千万种诸法。皆令入空无相无作门平
    等无二。以信解力故。是第六愿。复次

    十住?称派陈劬淼诙?/p>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