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阿毘达磨大毗婆沙论 >
  • 阿毘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30大种蕴第五中大造纳息第一之四

    大种蕴第五中大造纳息第一之四

    问如是四食。几牵当有令现在前。几持今
    有令相续住。有作是说。一牵当有令现
    在前。谓意思食。三持今有令相续住。谓余
    三食。或有说者。二牵当有。谓意思识。二持
    今有谓余二食。有余师说。三牵当有。谓触
    思识。一持今有。所谓段食。如是说者。四食尽
    牵当有令现在前。尽持今有令相续住
    问诸食于有。几未生令生几生已长养。有
    作是说。诸食于有。一未生令生。谓意思食。
    三生已长养。谓余三食。复有说者。二未生令
    生。谓意思识。二生已长养。谓余二食。有余
    师说。三未生令生。谓触思识。一生已长养。
    所谓段食。如是说者四食于有。皆未生令
    生生已长养。问何食于何法食事偏增。答
    段食养色根大种胜故。于色根大种食事
    偏增。触食养心心所胜故。于心心所食事
    偏增。思食养后有胜故。于诸后有食事偏
    增。识食养名色胜故。于诸名色食事偏增
    问如说牵有义是食义等。此言为是因义。是
    缘义耶。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是因义者。外
    香味触于内诸处五因皆无。云何为食。若
    是缘义者除内自性。余法皆是此增上缘。何
    故但说四种为食。有说。是因义。问若尔外
    香味触于内诸处五因皆无。云何为食。答
    外香味触为觉发因。令内香等得成食事。
    内香味触于内诸处。有因义故说之为食。
    谓眼唯以触处为食。耳鼻舌身色声亦尔。
    香用香处触处为食。味以味处触处为食。
    触处唯以触处为食。心心所法三食为食。
    此中因义如理应思。有说。是缘义。问若尔
    除内自性。余法皆是此增上缘。何故但说四
    种为食。答于内诸处增上缘法。有亲有疏。
    有近有远。有合不合。有在此生。有在余
    生。诸亲近合。在此生者。说之为食。疏远不
    合在余生者不说为食。故食唯四。此四皆
    于内十二处能为食事。然有增微如前所

    问何故色处不立为食。有作是说。无食相
    故。有说。色处取时?重若于取时细轻者
    名食。要微细转滋养身故。有说。色处不至
    而取。食唯至取。非身不合成食事故。有说。
    色处至变坏位食事方成。谓水所浸烂。火
    所熟变。风所动摇。然后方成食。所作事非
    色未变。得名为食。故色非食香等不尔。
    有余师说。若色是食。眼见色时应除饥渴。
    若然施主所费则为唐捐。有余复言。若色是
    食。诸出家者眼见色时应犯远离非时食
    法。或有说者。若色是食则色界天应受段
    食取诸色故。当知后三所说乖理。香触亦
    有如斯过故。应知前四所说者好。问若色
    非食经云何通。如世尊言。长者汝所施食。
    色香味具甚为妙好。答色虽非食。为欲发
    起施主思故佛作是说。谓佛赞美所施食
    时。施主便发殊胜思愿。快哉如来赞受我食。
    我当必获殊胜福利。问若赞色具色非食
    者。亦赞香等俱应非食。彼既是食此亦应
    然。答佛于此中不欲简别是食非食。但
    欲发起施主思愿说此契经。若此赞说即
    是食者触非所赞便应非食
    问段食是何义。答分段而食故名段食。问若
    尔所饮吮等非段食耶。答从多分说是故
    无过。复有说者。饮吮等时亦作分段。有余
    师言。从初而说。谓劫初时人受用地味。皆
    作分段而吞?n之因名段食
    问佛说段食。有?有细云何应知?细差
    别。答集异门说。段食?细互相观待而可了
    知。谓水族中小为大食。传相观待?细得
    成。如底民耆罗耆罗所食是?。底民耆罗
    所食为细。底民耆罗所食是?。底民所食为
    细。底民所食是?。大鱼龟鳖及末羯罗失
    兽摩罗等所食为细。大鱼鳖等所食是?。余
    水行虫所食为细。诸陆族中象马驼等所食
    是?。羊鹿猪等所食为细。羊鹿猪等所食是
    ?。兔猫狸等所食为细。兔猫狸等所食是?。
    余陆行虫所食为细。空行族中诸妙翅鸟所
    食是?。鹅雁孔雀鹦鹉舍利命命鸟等所食
    为细。鹅雁孔雀等所食是?。余空行类所食
    为细。有作是说。若诸有情以草木等而为
    食者所食是?。以饼饭等而为食者所食
    是细。有余师说。以饼饭等而为食者所食
    是?。以酥油等而为食者所食是细。有余
    复说。面门吞?n诸食是?。脐毛孔入诸食
    为细。谓胎藏中诸有情类食从脐入。唯诸菩
    萨食从一切毛孔而入。有作是言。若食?n
    已有等流者此食是?。无等流者此食为
    细。如苏陀味香为食等
    问触思识食有?细不。若有者何故契经唯
    说段食有?细。若无者何故段食有?细
    非余耶。答触思识食亦有?细。界地相待
    故。谓欲界是?色界为细。色界是?。无色
    界为细。初静虑是?。第二静虑为细。乃至
    无所有处是?。非想非非想处为细。问若尔
    何故契经不说。答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
    义有余。有说。契经举初显后。已说段食有
    ?细当知余食亦有?细有说。段食由四
    因缘。有多少故?细可知。余食不尔。一追
    求故。二积集故。三受用故。四等流故。追求故
    者。谓诸有情追求段食。有多有少。所求多
    者是?所求少者为细。积集故者。谓诸有
    情积集段食有多有少所集多者是?所
    集少者是细。受用故者。谓诸有情受用段食
    有多有少。所受多者是?所受少者是细。
    等流故者。谓诸有情段食等流有多有少。等
    流多者所食是?等流少者所食是细。有说。
    段食观待诸处可说?细余食不尔。谓香
    味触观待色声可说为细。观待意法可说
    为?触思识三意法处摄。此于诸处唯细
    非?无异观待不说?细
    问于何界有几食。答欲界具四段食偏增。
    色界有三。触食偏增。无色亦三。下三无色思
    食偏增。非想非非想处识食偏增。有说。非想
    非非想处亦思食增。一思能感八十千劫寿
    量果故。问于何趣有几食。答地狱具四。识
    食偏增。问地狱之中有何段食。答饮?铜
    汁。吞热铁丸。以为段食。问夫为食者有所
    滋益。此物入身烧?舌?咽喉胸腹。从下
    出已焰赫转增举身?魅弧T坪蚊?场4鹚湮?br> 烧恼而有食相。初入身时暂除饥渴故。傍
    生具四。随一偏增。种类处所有差别故。鬼
    趣具四。思食偏增。曾闻一时尊者满愿为乞
    食故。将入布色羯逻伐底城。于城门前忽
    然见一老饿鬼女。问言汝今何为住此鬼女
    反问尊见我耶。尊答如是。鬼女便曰。我夫
    入城希此城中有长者等痈肿溃烂。当因
    挤搦收取脓血还共食之。为是我今于此
    住待。复问汝夫入来久近。鬼女答曰。饥渴所
    迷不忆我夫入城久近。然唯记此城边大
    河。七移城南七移城北。于今未还。尊者愍
    伤悒然舍去。如是鬼女饥渴多时。希望所持
    身相续住。故知鬼趣思食偏增。人及欲天皆
    具四食。然彼种类段食偏增。色无色天如界
    中说
    问于何生有几食。答卵生具四。触食偏增。
    有说思食增。云何知然。如集异门说。海中
    有兽时出海滨。于沙??中产生诸卵。以沙
    埋覆还入海中。彼在卵[谷-禾+卵]。忆念母故身不
    烂坏。谓忆念母先孚??时所有触故。若忘
    其母身便烂坏。有余师说。若母忆念卵中
    子者卵则不坏。母若忘之彼卵便坏。此不
    应理。所以者何。勿以他食能持自命。是
    故前说于理为善。胎生具四。段食偏增。湿
    生具四。触食偏增。化生具四。随一偏增。种
    类处所有差别故
    所说食声有二差别。一世俗。二胜义。世俗者
    如世间言。有残食瓶无残食瓶。又如世间
    说城邑食。所谓此食出吉祥城此食出??br> 叉翅罗城。此食出奢羯罗城。此食出寂静
    宫。如是等又如赞者说诸食名。谓剌雉多
    食。牟地多食。佛所赞食。四方食等。又如经
    说。顺食逆食。言顺食者。如世尊言。?刍当
    知一切有食。谓天暴雨其滴洪澍诸山。?
    谷最先盈满。?谷满已小沟涧满。小沟涧满
    已。大沟涧满。大沟涧满已。小江河满。小江河
    满已。大江河满。大江河满已。大海盈满。言
    逆食者。如世尊言。?刍当知一切有食。大
    海有食。谓大江河。大江河有食。谓小江河
    小江河有食。谓大沟涧。大沟涧有食。谓小
    沟涧。小沟涧有食。所谓?谷。?谷有食。谓
    天暴雨。胜义食者。谓此四食真实资益诸有
    情故
    问诸段皆食耶。答应作四句。有段非食。谓
    以段为缘。不能长益诸根大种。有食非
    段谓。以触思识为缘。而能长益诸根大种。
    有段亦食。谓以段为缘。而能长益诸根大
    种。有非段非食。谓以触思识为缘。不能
    长益诸根大种。如段食有四句。如是识思
    触食各有四句。皆应广说。如是差别成十
    六句。问不能长益诸根大种便非食耶。答
    如是。所以者何。前说长益是食相故。问今
    现见有食已痛逼。乃至或令舍于身担。云
    何长益是食相耶。答虽所饮食有损有益。
    但今说食谓益非损。益有二时。一初食时。
    二消化时。或有消化时损。初食时益。如食
    美毒此亦名食或有初食时损。消化时益。
    如服苦药此亦名食。由此二种随于一
    时作食事故。皆得名食。故说长益名为
    食相。有说彼类食已初虽不安。后变吐时
    还能为益。故先所说食自相成。经说?刍如
    是四食。能令部多有情安住。及能摄益求
    有有情。问此经所说部多求有二种有情云
    何差别。答住本有名部多。住中有名求
    有。于六处门求当有故。有说圣名部多。
    异生名求有。彼类多求当来有故。有说。无
    学名部多。学名求有。彼容希求当来有故。
    问部多有情亦可摄益。求有有情亦可安住。
    如何但说能令部多有情安住。及能摄益求
    有有情。答此契经文俱应作二种说。而不
    说者当知此义有余。有说。此中欲以种种
    文种种说庄严于义令易解故。有说。此中
    欲现二门二略。乃至广说。有说。本有安住
    最经多时。圣与无学求暂安住。于此义显
    说安住言。余不如是不说安住
    经说?刍如是四食。是众病本。是痈疮本。是
    毒箭本。是老死因。是老死缘。问食亦能为安
    乐根本。如世尊说。道依资粮涅??依道。由
    道乐故得乐涅??。道之资粮食为上首。何
    故说是病等本耶。答为止有情食段欲故。
    彼由贪食起诸恶行招感剧苦。是故世尊
    作如是说。设诸段食唯现乐因。智者尚应
    不生耽嗜。以起恶业招当苦故。况为现
    身众病本等。是故智者不应染着。佛为此
    故说是契经
    经说?刍应观段食如旷野子肉。应观触
    食如新剥皮牛。应观思食如火坑炎炭。应
    观识食如三百利?。问云何?刍应观段
    食如旷野子肉。答譬如夫妻唯有一子。面
    貌端正怜爱情深。值国饥荒欲诣他土。行
    至旷野遂绝?粮。前路尚遥不食数日。皆
    困将死。其夫窃念。路远粮绝命在须臾。我等
    三人理不俱济。岂得相守俱丧。此中今若一
    人充食。则死一存二犹胜俱亡。若以我供
    虑妻志?q悲恨自绝不能出难。若以妻
    供恐儿失母亦不存活。便为两失。然所爱
    子我等所生。夫妻若存子容可得。宜舍子
    命度兹旷野。作是念已悲不自胜。妻便怪
    之前问其故。夫乃具以所念告之。妻闻哽
    咽闷绝擗地。良久乃稣号哭呼天称冤酷
    毒夫乃徐喻久而许之。于是夫妻抱子呜唼。
    失声悲叫何期苦哉。涕咽多时乃尽子命。破
    析为脯充路资粮。每欲食时夫妻相哭。称
    言子子雨泪而食。食已嗟惋自责自咎。然彼
    夫妻自初筹议。乃至食已随路行时。曾无欢
    情唯念爱子。如是行者住空闲处。终不
    放逸正思惟妻。生一可爱妙善法子。心常
    念之初无舍离。厌生死境趣涅??方。于长
    时修资缘匮乏。为持圣道所依苦身。舍所
    专修入城乞食。与不放逸正思惟俱。自舍
    空闲乃至食已。曾无染着欢乐之心。唯念
    所舍专修之法。?刍如是于段食中。应观
    如前旷野子肉。若于段食已断遍知者。于
    五欲爱亦断遍知。同一制伏一对治故。若五
    欲爱已断遍知。则无一结未断遍知。能系
    缚彼还生欲界。此依离欲爱得不还果。顺
    下分结尽密意而说。问云何?刍应观触食
    如新剥皮牛。答假如其牛有过于主。欲令
    苦故生剥去皮。其牛尔时以无皮故。随所
    住止若地若空。所有诸虫竞来唼食。为去
    虫故揩触蕃篱草木壁等转增苦痛。彼牛
    尔时宁有少乐。触与未触皆受大苦。如是
    诸有宁有少乐。生与未生无不皆苦。?刍
    如是应观触食。犹如所说新剥皮牛。若
    于触食已断遍知者。便于三受亦断遍知。
    诸受以触为缘生故。如经言触缘受。若
    于三受已断遍知。则所作已办故应思择
    求断触食。此依越有顶得阿罗汉果。一切
    结尽密意而说
    云何?刍应观思食如火坑焰炭。答如近
    城邑有大火坑。无焰无烟焰炭盈满。有不
    愚稚非?智人见已念言。此大火坑焰炭盈
    满。我若堕者必死无疑。作是念已便起思
    愿。求欲远之即便舍去。诸有痴幼顽无智人
    见已念言。此坑之中红赫可爱。便即投趣受
    苦命终。如彼智者见大火坑怖而远避。如
    是诸圣于后有思深生厌舍。如无智者投
    大火坑受苦丧命。如是异生起后有思。受
    无边苦失于慧命。?刍如是应观思食。如
    上所说焰炭火坑。若于思食已断遍知者。
    便于三爱亦断遍知。以彼三爱是起因故。
    如契经说。业为因故生。爱为因故起。若于
    三爱已断遍知。则所作已办故应思择求断
    思食。此亦依越有顶得阿罗汉果一切结
    尽密意而说
    问云何?刍应观识食如三百利?。答假
    如有人于日初分被百?[矛*(替-曰+贝)]。日中分时亦
    百?[矛*(替-曰+贝)]。于日后分亦百?[矛*(替-曰+贝)]。如是日日受
    三百?。乃至尽寿。其人尔时举体皆疮。无
    少完全如芥子许。如是行者于日日中。恒
    为三百异境所引。如利?心于所专修。而
    为侵害乃至尽寿。令所修习多诸疮疣。?
    刍如是应观识食。如上所说三百利?。若
    于识食已断遍知者。则于名色亦断遍知。
    以识是彼名色缘故。如契经说识缘名色。
    若于名色已断遍知。则所作已办故应思择
    求断识食。此依越有顶得阿罗汉果一切
    结尽密意而说
    问余食亦如三百?不。若亦如三百?者。
    何故但说观识食耶。若不如三百?者。何
    故唯识食如三百?非余食耶。答余食亦
    应如三百?。如以此观识食。亦应以此
    观余三食。而契经但说观识食者。当知此
    是有余之说。有说。此经示最后边。显前所
    说诸食亦尔。有余师言。心性刚强最难调
    伏。佛为呵责以三百?而为譬喻。余食自
    以余门说喻。有说此经随显胜说。是故无
    过。前三喻中理有通者皆以此释。如契经
    说。此吠罗摩婆罗门。以如是诸妙饮食。布
    施摩诃娑罗婆罗门众。有以饮食布施赡
    部林中异生。此获施福果大于彼。问此契
    经中为说何等。名为赡部林中异生。有作
    是说。赡部洲中诸有腹者皆此所说。有说。诸
    有外仙已离欲染是此所说。有言此是近佛
    菩萨。理不应然。诸有布施近佛菩萨所获
    施福。胜施俱胝阿罗汉众。如是说者。此说
    已得顺决择分善根异生。其德胜彼婆罗门
    故。此经复言。若以饮食布施赡部林中异
    生。有以饮食施一预流。此获施福果大于
    彼。由此已断诸恶见故。三结尽故。离见所
    断恶趣因故。作有边际故。得预流果故。此
    经复言。若以饮食施百预流。有以饮食
    施一一来。此获施福果大于彼。离修所断
    恶趣因故。薄贪嗔痴故。得一来果故。此经
    复言。若以饮食施百一来。有以饮食施
    一不还。此获施福果大于彼。由此已断顺
    下分结故。越欲界生故。得不还果故。此经
    复言。若以饮食施百不还。有以饮食施
    一阿罗汉。此获施福果大于彼。由此已断
    一切结故。越有顶生故。得阿罗汉果故。此
    经复言。若以饮食施百阿罗汉。有以饮食
    施一独觉。此获施福果大于彼。自能觉故。
    此经复言。若以饮食施百独觉。有以饮食
    施一如来。此获施福果大于彼。自能遍觉
    故。亦能觉他故。此经复言。若以饮食奉施
    如来。有造僧伽蓝施四方僧众。此获施福
    果大于彼。以僧伽蓝无障碍故。问施佛功
    德胜于施僧。此中施福皆先举劣后举其
    胜。何故此中先佛后僧。答即以是故先佛后
    僧。所以者何。若声闻僧便不摄佛。若四方
    僧则亦摄佛。是福田僧?刍僧故。若唯施佛
    但佛应受。僧众不受故福为劣。若施僧众。
    僧众与佛俱应纳受故福为胜。无障碍故。
    获福无限故。虽所举先佛后僧。而犹得名
    先劣后胜
    问所得果胜亦由胜思。何故世尊唯赞田胜。
    答世尊所化有二差别。一信慧具足。二有信
    无慧。于信慧具佛不赞田。彼自能知田非
    田故。于信无慧佛则赞田。彼不能知田
    非田故。然彼施果。或有欲令思胜故胜。或
    有欲令田胜故胜。而实果胜俱由二种。由
    此得成四句差别。谓有由田不由思胜。
    或有由思不由田胜。或有俱由二种故
    胜。或由二种俱劣故劣。问佛施舍利子。舍
    利子施佛。此二施福何者为多。答诸有欲
    令果由思胜者。彼说佛施福多。以佛施
    思于现前位。舍利子等尚不能知。何况能
    及。诸有欲令果由田胜者。彼说舍利子施
    福多。以佛福田三界中最胜故
    问预流果向为可施不。若可施者。前经何故
    不说。若不可施余经所说复云何通。如说
     四向与四果  是真福田僧
     具戒慧等持  施者获大果
    有说可施。谓衣服等非诸饮食。问若可施
    者。前经何故不说。答前所引经说施饮食。
    非衣服等是故不说。有说。此向亦可施食。
    但有摄取而无受用。谓?澈锹拗杏腥爰?br> 道者。余人为受所施食分。或将食时有入
    见道。施主以食置其膝上。或复安置曼荼
    罗中。问前所引经何故不说。答彼经唯说能
    受用者。此据摄取故不相违。有余师言。此
    向不可施是故前经不说。问若尔者所引经
    颂当云何通。答彼颂欲显补特伽罗由道
    差别成福田义。谓显成就无漏道者施获
    大果名真福田。不说尔时能受他施。前问
    可施不可施者。意问能受不能受故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称派陈劬淼谝话偃??/p>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