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阿毘达磨大毗婆沙论 >
  • 阿毘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_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三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三

    何故此法。不应言无色界系耶。答入正性
    离生。先现观欲界苦为苦。后合现观色无
    色界苦为苦。圣道起先辨欲界事。后合办
    色无色界事。若入正性离生。先现观无色界
    苦为苦。后合现观欲色界苦为苦。圣道起
    先办无色界事。后合办欲色界事。如是世
    第一法。应言无色界系。然入正性离生。先
    现观欲界苦为苦。后合现观色无色界苦
    为苦。圣道起先辨欲界事。后合办色无色
    界事。是故世第一法。不应言无色界系。
    此中入正性离生。先现观欲界苦为苦。后
    合现观色无色界苦为苦者。谓见道中。先别
    现观欲界苦谛。为苦行相。后合现观色无
    色界苦谛为苦行相。问见道位中。具观四
    谛。何故但说观苦谛耶。答见道位中。先观
    苦谛。以相?显是故偏说。问四种行相。皆
    现观苦。何故但说苦行相耶。答理应具说
    而不说者。当知此中是有余说。有说此文
    但应作如是说。先现观欲界苦。后合现观
    色无色界苦。不应言为苦。而复言为苦者
    有何意耶。答四行相中。苦最居首故且说苦
    类显余三。有说以苦行相久远所传。过去
    如来应正等觉。皆于谛首标苦名故。有说
    以苦行相。唯属苦谛故偏说之。非常行相
    通属三谛。空非我行相属一切法故。有说
    此苦行相。能违诸有能弃生死。胜余行相
    顺厌心故。乃至婴儿虽得种种上妙饮食。
    适欲食时有人语言。此食有苦即便弃舍。
    是故偏说。有说以苦行相易可信受。谓内
    外道老少愚智皆信有苦。是故偏说。有说苦
    相?显易以智知才说即了。是故偏说。如
    智于所知。觉于所觉。行相于所行。根于根
    义。能缘于所缘。应知亦尔。问何故行者。见
    道位中。先现观欲界苦。后合现观色无色界
    苦耶。答?细异故。谓欲界苦?易可观察
    故先现观色无色界苦。细难可观察故后
    现观。如习射人先射?物后射毛端。此亦
    如是。问若尔色界苦?无色界苦细。何故
    行者俱时现观。答以观行者。于定不定二界
    差别起现观故。谓欲界苦不定界摄故别现
    观。色无色界苦俱定界摄故合现观。如定不
    定界。修不修界。离染不离染界。应知亦尔。
    有说欲界苦于观行者。现为逼恼犹如重
    担故先现观。色无色界苦。于观行者。则
    不如是故后现观。有说欲界苦是观行者现
    所执受故先现观。色无色界苦。则不如是
    故后现观。有说欲界苦于观行者现生痛
    恼故先现观。色无色界苦不尔故后现观。
    有说欲界苦行者现见故先现观。色无色界
    苦不尔故后现观。问若色无色界苦不现
    见者。行者云何于彼现观。答现见有二种。
    一执受现见。二离染现见。彼观行者于
    欲界苦具二现见。于色无色界苦但有离
    染现见。犹如商人有财两担。一自担之。二
    使人担。于自所担。具二现见。谓轻重现见
    及财物现见。于他所担唯有一种财物现
    见。此亦如是。有说欲界苦近故先现观。色
    无色界苦远故后现观。如近远与身俱不
    与身俱。在自身在他身亦尔。有说欲界
    苦有三种。谓善不善无记故先现观。色无色
    界苦。但有二种。谓善无记故后现观。有说
    修观行者将入圣时。必成就欲界异生性。
    不成就色无色界异生性。现观法尔于成
    就者先起。于不成就者后起。有说见欲界
    苦时断二种结。谓不善无记故先现观。见
    色无色界苦时唯断无记结故后现观。如
    不善无记。有异熟无异熟。生二果生一果。
    无惭无愧相应。无惭无愧不相应。当知亦尔。
    有说如异生位。谤苦谛时。先谤欲界苦。
    后谤色无色界苦。今入圣位信苦谛时。亦
    先信欲界苦。后信色无色界苦。如谤信迷
    悟疑决。应知亦尔。是故于欲界苦先别现
    观。于色无色界苦后合现观
    圣道起先办欲界事。后合办色无色界事
    者。谓见道中。先别办于欲界所应作事。后合
    办于色无色界所应作事。问现观办事。有何
    差别。有作是言。此无差别现观即是所办
    事故。故有说者。亦有差别且名即差别。谓
    此名现观。此名办事。复次通达所缘是现
    观。断诸烦恼是办事。复次现观者谓智现
    观。办事者谓事现观。复次现观者谓智遍知。
    办事者谓断遍知。如智遍知。断遍知智作
    证。得作证。明解脱道道果。应知亦尔。复次
    现观者。谓无间道所作。办事者。谓解脱道
    所作。如无间道所作。解脱道所作。断系得证
    离系。得除过失修功德。出下贱入胜妙。
    舍无义得有义。尽爱膏油受无热乐。应
    知亦尔。复有说者。刹那是现观。相续是办
    事。如刹那相续入数。入应知亦尔。若入正
    性离生等者。反举非理。顺成是义。问如于
    色界苦非先现观。而世第一法是色界系。如
    是于无色界苦。虽非先现观。何妨世第一
    法是无色界系。答以色界中有遍缘智。能
    缘自地及缘上下。故于色界苦。虽非先现
    观而世第一法。得是色界系。无色界中无
    遍缘智。虽缘自上而不缘下。故世第一法
    非无色界系
    复次入无色定。除去色想。非除色想能知
    欲界。若缘此法起苦法智忍。即缘此法起
    世第一法。问此中复次理不应说。应但说
    言入无色定除去色想。乃至广说。所以者
    何是一门故。有余于此以义正文应作是
    言。何故此法不应言无色界系。答入无色
    定除去色想。乃至广说。所以者何。此于所
    问义是根本答。故应作是说。而不说者。有
    何意耶。答夫设言论法有二种。一者方便。
    二者根本。先所说者。是方便言论。今所说者。
    是根本言论。根本异方便故。复次言方便
    法在前故。应如文说。有作是说。论道有
    二。一者开纵。二者遮夺。此中前门。是开纵
    论道。后门是遮夺论道。由此本文于义无
    失。有余师说。此中前门显苦法智忍但缘
    欲界。后门显世第一法与苦法智忍同一
    所缘故。彼定非无色界系。以无色定有除
    色想。必不缘下有漏色故。除色想定。在四
    无色及彼上三近分地摄。问有多处说。除色
    想言。谓此处说入无色定。除去色想。乃至
    广说。大种蕴说。云何除色想。谓有?刍。
    起如是胜解。乃至广说。波罗衍??。亦作是

     诸有除色想  能除一切身
     于内外法中  无有不见者
    众义品中。亦作是说
     于想有想非即离  亦非无想非除想
     如是平等除色想  无有染着彼因缘
    如是诸说。义有何异。答此蕴中说。不缘下
    地流转诸色名除色想。大种蕴说。遣积集
    色令不现前名除色想。波罗衍??众义品
    说。断色界爱名除色想。有说此处除色想
    者通四念住。大种蕴说除色想者。唯身念
    住。波罗衍??众义品说。除色想者。唯法念
    住有说此处除色想者。在七地摄谓四无
    色上三近分大种蕴说。除色想者。在第四
    静虑摄。波罗衍??众义品说除色想者。亦
    在七地摄。谓未至中间四静虑。空无边处近
    分。有作是言。大种蕴说除色想者。是不共
    唯内道有故。余三是共。有余师说。此蕴所说
    除色想者。是共内外道俱有故。余三是不
    共。如是名为诸说义异
    于此义中。复有分别。问何缘世第一法。非
    无色界系耶。答非田等故。谓无色界于世
    第一法。非田非器非地。不能生长世第一
    法。故于彼无。复次若地有余顺决择分。彼
    地可有世第一法。无色界无余顺决择分。
    是故无有世第一法。复次若定。容有遍观
    三界四谛善根。彼定可有世第一法。于无
    色定无此善根。是故无有世第一法。复次
    若定容有缘一切法无我行相。彼地可有
    世第一法。无色定中无此行相。是故无有
    世第一法。复次若地。能修现观边世俗智。彼
    地可有世第一法。无色地中无如是事。故
    彼无有世第一法。复次若地有见道。可有
    世第一法。无色界中无有见道。是故无有
    世第一法。问因论生论。何故无色界无见道
    耶。答如前所说无世第一法因亦为此证。
    复有别义。谓无色界奢摩他增故。要??#37474;舍
    那增地。能有见道。有余于此双遮二界。谓
    欲界极?故。无色界极细故。俱无世第一
    法。复次欲界善根极羸劣故。无色界善根极
    沈昧故。俱无世第一法。复次欲界极喧动故。
    无色界极寂静故。俱无世第一法。复次若
    地。有遍缘智及断结道。彼地容有世第
    一法。欲界虽有遍缘智。而无断结道。无色
    界虽有断结道。而无遍缘智。是故俱无世
    第一法。问颇有二圣者。同生一处。于世第
    一法。一成就。一不成就耶。答有。谓一依初
    静虑。入正性离生。一依第二静虑。入正性
    离生。彼俱命终生第二静虑。依初静虑者。
    不成就世第一法。越地舍故。依第二静虑
    者。犹成就世第一法。生自地故。问颇有二
    阿罗汉。俱在欲界于世第一法。一成就。一
    不成就耶。答有。谓一依初静虑。入正性离
    生。一依第二静虑。入正性离生。彼俱命终。
    生第二静虑中。有未离欲界。俱得阿罗汉
    果。依初静虑者。不成就世第一法。越地
    舍故。依第二静虑者。成就世第一法。生自
    地故
    世第一法。当言有寻有伺。乃至广说。问何故
    作此论。答虽已说彼在色界系。而未分别
    彼在何地。今欲分别。如已知人所居国邑。
    而未知彼所居宅等。此亦如是故作斯论。
    复次为令疑者得决定故。谓先说言。世第
    一法。唯色界系。然色界中。有三种地。一有
    寻有伺地。二无寻唯伺地。三无寻无伺地。
    而未显示世第一法定在何地。有诸善根
    唯在有寻有伺地。如词无碍解。有诸善
    根。唯在无寻无伺地。如净解脱。后四胜处。
    前八遍处。有诸善根。在有寻有伺。及无寻
    无伺地。如喜无量。有说。亦如初二解脱。前
    四胜处。勿有生疑。世第一法。唯在一地。或
    在二地。今成立彼定在三地。故作此论。世
    第一法。当言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
    伺耶。答应言或有寻有伺。或无寻唯伺。或
    无寻无伺。问何故显示世第一法在三地
    耶。答为止余部执。此善根唯在一地。谓或
    有执。世第一法。唯有寻有伺。有相有警觉。
    非等引属异生缘诸行。唯有寻有伺者。思
    ?k转故。有相者缘名起故。有警觉者。有
    功用故。非等引者相续转故。属异生者。异
    生得故。缘诸行者。缘有为故。为止彼执。
    显此善根。通在三地。云何有寻有伺。答若
    依有寻有伺三摩地。入正性离生。彼所得世
    第一法。谓依未至及初静虑。入正性离生
    者。所得世第一法。问此中依言。欲显何法。
    有作是说。此俱生定说名为依。谓世第一
    法。相应定以依声说。此俱生依。有成文证。
    如智蕴说。若依空三摩地。入正性离生。彼
    于苦法智忍相应定。以依声说。此亦如是。
    有余师说。此等无间缘定。说名为依。谓增
    上忍相应定。以依声说。如是说者。即彼三
    地。说名为依。后所说依。应知亦尔。云何无
    寻唯伺。答若依无寻唯伺三摩地。入正性离
    生。彼所得世第一法。谓依静虑中间。入
    正性离生者。所得世第一法。云何无寻无伺。
    答若依无寻无伺三摩地。入正性离生。彼所
    得世第一法。谓依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入正
    性离生者。所得世第一法
    若依未至定。入正性离生。彼修一地。见道
    一地。世第一法。二地现观边世俗智。若依初
    静虑。入正性离生。彼修二地。见道一地。世
    第一法。三地现观边世俗智。若依静虑中
    间。入正性离生。彼修三地。见道一地。世第
    一法。四地现观边世俗智。若依第二静虑
    入正性离生。彼修四地。见道一地。世第一
    法。五地现观边世俗智。若依第三静虑。入
    正性离生。彼修五地。见道一地。世第一法。
    六地现观边世俗智。若依第四静虑。入正性
    离生。彼修六地。见道一地。世第一法。七地
    现观边世俗智。有余师说。若依初静虑。入
    正性离生彼修二地。见道二地。世第一法。
    三地现观边世俗智。若依静虑中间。入正
    性离生。彼修三地。见道三地。世第一法。四
    地现观边世俗智。所以者何。以彼三地。皆一
    地故。一随眠故。此中善法互为因故。依
    余地如前说。评曰彼不应作是说。所以者
    何。若作是说。则依静虑中间。入正性离生
    者。应得二地世第一法。谓有寻有伺。及无
    寻唯伺。若尔便违此文。所说云何。有寻有
    伺。若依有寻有伺三摩地。入正性离生。彼
    所得世第一法。云何无寻唯伺。若依无寻
    唯伺三摩地。入正性离生。彼所得世第一法。
    勿有此过。是故前说于理为善。问何故见
    道。修自他地。世第一法。唯修自地耶。
    答见道无漏解脱离系。世第一法不如是
    故。复次见道虽在地而不堕界。世第一法
    在地亦堕界故。复次见道由三缘故修。一
    因长养故。二同办事故。三同对治故。因长养
    者。谓六地见道。展转为因。同办事者。谓上
    地见道。所应作事。下地见道。亦能办之。同
    对治者。谓上地见道。所对治惑。下地见道。
    亦能对治。修道亦以如上所说三缘故修自
    地他地。因长养者。谓九地修道。展转为因。
    又如法智离欲界染。亦修类智。此但由一
    缘谓因长养故。同办事者。谓上地修道所
    应作事。下地修道亦能办之。又如苦智所
    应作事。乃至道智。亦皆能办。同对治者。谓上
    地修道所对治惑。下地修道亦能对治。又如
    一念此智现前。能于未来修无量念。世第
    一法。非因长养。诸地不能互为因故。亦非
    同办事。于烦恼断。不能证故。亦非同对
    治。以不能永断诸烦恼故。复次世第一法。
    系属相续。见道不如是故。复次世第一法。
    能办异熟。见道不如是故。复次世第一法。
    为爱所系。见道不如是故。复次世第一法。
    有垢有过。有毒有刺。有染有浊。见道不
    如是故。复次世第一法依异生身。异生身
    法不修他地。见道唯依圣者身。圣者身法
    修自他地故。问世第一法。与现观边诸世
    俗智。同是有漏。何故彼智。自他地修。世第一
    法。唯修自地。答现观边世俗智。是见道眷
    属。依见道修。如见道修自他地。彼智亦尔
    世第一法。不如是故。复次现观边世俗智。
    依圣者身。圣者能修自地他地。世第一法。
    不如是故。复次现观边世俗智。依随信
    随法行身。彼能具修自地他地。世第一法。
    不如是故。复次现观边世俗智。有冤敌
    无势力。有冤敌故。自他地修。无势力故
    依他力修。世第一法。无冤敌有势力。无
    冤敌故。唯修自地。有势力故。依自力修。
    复次现观边世俗智。不用功得。随见道力。
    自他地修。世第一法。用功而得。是故唯能
    修于自地
    问何故六地。所起见道。上能修下。下不修
    上。答上地法胜。现在前时。则能修下。下地
    法劣。现在前时。不能修上。如劣朝胜非
    胜朝劣。此亦如是。复次下地力劣依上而
    修。如力劣人依附强者。上地力胜不依下
    修。如力胜人不依附劣。复次下地属上故。
    上能修下。上地不属下故。下不能修上。
    如人属他受他驱使。不属他者他不能
    役。复次若依上地。入正性离生。彼于下地
    已得离染故能修下。若依下地入正性离
    生。彼于上地未得离染。设已离染不得自
    在。以不依彼入正性离生故。由此下地不
    能修上。复次若于上地。入正性离生。彼
    于下地已得故能修。若依下地入正性离
    生。彼于上地未得故不修。设已得者而不
    自在。以不依彼入正性离生故。复次下地
    求上故上修下。上地不求下故下不修上。
    复次下地能断上故。上能修下。上地不断
    下故下不修上。复次下能办上事故。上须
    修下。上不能办下事故下不修上。复次
    犹如六种守护法故。谓三十三天。惧阿素
    洛。安布六军而自守护。一依海住龙。二坚
    手天。三持?天。四恒?x天。五四大王众天。六
    三十三天。若阿素洛。从自宫出。欲与诸天
    兴战诤时。依海住龙。先与战诤。若龙能胜
    阿素洛者。余五天军无事而住。若不能胜。
    坚手天军即助其力。若二能胜。余四天军无
    事而住。若不能胜。持?天军复助其力。若
    三能胜。余三天军无事而住。若不能胜。恒
    ?x天军复助其力。若四能胜。余二天军无事
    而住。若不能胜。四大王军复助其力。若五
    能胜。三十三天无事而住。若不能胜。三十
    三天与前五军。相助战诤。令阿素洛退败驰
    走。如是见道。为欲对治见所断惑安布六
    地。一未至定乃至第六。第四静虑若依未至
    定入正性离生。未来唯修一地。见道即能
    永断见所断惑。其余五地无事而住。若依初
    静虑入正性离生。未来便修二地。见道相
    助永断见所断惑。其余四地无事而住。若
    依静虑中间入正性离生。未来便修三地。
    见道相助永断见所断惑。其余三地无事而
    住。若依第二静虑入正性离生。未来便修
    四地。见道相助永断见所断惑。其余二地
    无事而住。若依第三静虑入正性离生。未
    来便修五地。见道相助永断见所断惑第四
    静虑无事而住。若依第四静虑入正性离
    生。未来便修六地。见道相助永断见所断
    惑。故依上地能修于下。依彼下地不能
    修上。复次犹如依山六重池故。谓从山
    顶乃至于下。有六泉池连次流注。其最上
    水流遍六池。第二遍五第三遍四。乃至第六
    唯遍一池。如是六地所起见道。上能修下
    下不修上
    问颇有世第一法。或寻相应非伺。或伺相应
    非寻。或寻伺俱相应。或寻伺俱不相应耶。
    答有寻相应非伺者。谓未至定初静虑伺。伺
    与自性不相应故。伺相应非寻者。谓寻及
    静虑中间除伺。余心心所法。寻伺俱相应
    者。谓未至定初静虑中除寻伺。余心心所
    法。寻伺俱不相应者。谓静虑中间伺。及上
    三静虑心心所法。并一切随心转色。心不相
    应行。问颇有世第一法。非有寻有伺。非无
    寻唯伺。非无寻无伺耶。答有。谓未至定初
    静虑伺。彼非有寻有伺。所以者何。如品类
    足说。云何有寻有伺法。答若法寻伺相应。
    彼伺虽寻相应而非伺故。亦非无寻唯伺。
    所以者何。如品类足说。云何无寻唯伺法。
    答若法伺相应非寻。彼伺唯寻相应非伺故
    亦非无寻无伺。所以者何。如品类足说。云
    何无寻无伺法。答若法寻伺不相应。彼伺
    唯伺不相应非寻故。问颇有世第一法。寻
    伺不相应。非非伺耶。答有。谓静虑中间伺。
    彼虽寻伺不相应。而非非伺。所以者何。伺
    自性故。问颇有世第一法。在有寻有伺地
    与伺相应非寻耶。答有。谓寻彼唯与伺相
    应故。问颇有世第一法。在无寻有伺地。是
    相应法。非伺相应耶。答有。谓静虑中间。伺
    彼与自性。不相应故。问颇有世第一法
    在有寻有伺地。而有三种。谓有寻有伺。无
    寻唯伺。无寻无伺耶。答有有寻有伺者。谓
    未至定。及初静虑。除寻伺。余心心所法。无
    寻唯伺者谓寻。无寻无伺者。谓随心转色。心
    不相应行。问颇有世第一法。在无寻唯伺
    地。而有二种。谓无寻唯伺。无寻无伺耶。答
    有无寻唯伺者。谓静虑中间除伺。余心心所
    法。无寻无伺者。谓彼地伺。及随心转色。心
    不相应行
    世第一法。当言乐根相应。乃至广说。问何
    故作此论。答虽已说彼依地差别。而未分
    别与何相应。今欲分别。如已知人所居宅
    等而未知彼朋友伴侣。此亦如是。故作斯
    论。有作是说。虽已显示世第一法通在三
    地。而未说彼通在六地。今显彼与三根相
    应。欲令知彼通在六地。分明现见如掌中
    果。由是因缘故作此论。世第一法。当言乐
    根相应。喜根相应。舍根相应耶。答应言或
    乐根相应。或喜根相应。或舍根相应。先已说
    彼非欲界系。即知不与忧苦相应。是故唯
    依三根作论。虽总说彼三根相应。而未
    显示相应差别。故应复说差别之相。云何
    乐根相应。答若依第三静虑。入正性离生。
    彼所得世第一法。然第三静虑。世第一法。
    或乐根相应。或不相应。乐根相应者。谓除乐
    根。余心心所法。不相应者。谓即乐根。及随心
    转色。心不相应行。今且说余心心所法。故
    说彼与乐根相应。云何喜根相应。答若依
    初二静虑。入正性离生。彼所得世第一法。然
    初二静虑世第一法。或喜根相应。或不相应。
    喜根相应者。谓除喜根。余心心所法。不相
    应者。谓即喜根。及随心转色。心不相应行。今。
    且说余心心所。故说彼与喜根相应。云何
    舍根相应。答若依未至第四静虑。入正性离
    生。彼所得世第一法。问何故不说静虑中
    间。答此文应作是说。若依未至静虑中间
    第四静虑。入正性离生。彼所得世第一法。
    而不尔者。有何意耶。答已说未至应知。
    亦说静虑中间。所以者何。以未至声亦
    显彼故。俱是未至根本地故。如大种蕴说。
    大种依何定灭。答依四或未至故。然此三
    地。世第一法。或舍根相应。或不相应。舍根相
    应者。谓除舍根。余心心所法。不相应者。谓
    即舍根。及随心转色。心不相应行。今且说彼
    余心心所。故说彼与舍根相应。问颇有世
    第一法。不与乐根喜根舍根相应耶。答有。
    谓彼随心转色。心不相应行。问颇有世第一
    法是相应法而不与乐喜舍根相应耶。答
    有。谓即三根。以彼不与自性他性根相应故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称派陈劬淼谒?/p>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