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毘昙部三 >
  • 阿毘昙毘婆沙论卷第19杂揵度无惭愧品第五

    杂?b度无惭愧品第五

    云何无惭云何无愧如此章及解章义。此中应
    广说优波提舍。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以此
    二法所行相似故。世人见行无惭言是无愧。
    见行无愧言是无惭。此二法实异。人谓是一。
    欲说其定体亦说差别故。而作此论。复有说
    者。以此二法能坏世人。世尊亦说。有二黑法
    能坏世人。谓无惭无愧。复有说者。以此二法
    行不善法时势力最胜。如说。与何缠相应。此
    心淳是不善谓无惭无愧。复有说者。以此二
    法令众生有种种差别相。如说。若世无此二
    法。则众生无种种差别相谓猪羊鸡犬等。复
    有说者。阿?酬家源硕?ㄒ恍闹锌傻谩J枪?br> 尊者迦旃延子。欲说其体及差别相故。而作
    此论。云何无惭。答曰。若无惭无惭分。乃至广
    说。如是等尽说一无惭体。而文有种种。问曰。
    虽说无惭体。亦应说其所行。答曰。如不善所
    行。无惭所行亦如是。所以者何。与不善法相
    应故。问曰。此为何所缘耶。答曰。缘于四谛。复
    有说者。先说所行。未说其体。问曰。若然者。
    体是何耶。答曰。自身即是其体。何以知之。如
    说。自身法。是自相似法。是总相。诸作是说。
    先说是所行者。应作四句。初句者。无惭行。余
    所行是也。第二句者。行无惭所行无惭相应
    法是也。第三句者。无惭行无惭行是也。第四
    句者。即是无惭行。余行相应法是也。若不尔
    者。除上尔所事。如无惭行作四句。余行亦应
    作四句。复有说者。先说所缘。未说其体。未说
    所行。如说。无惭无惭分。无恶贱无恶贱分。是
    缘苦集谛。如说。不尊重不善尊重。不避他不
    善避他。是缘灭道谛
    云何无愧。答曰。无愧无愧分。无愧他。乃至广
    说。如是等。尽说一无愧体。而文有种种。问曰。
    若然者。所行云何。答曰。如不善法所行。无愧
    所行亦如是。余如无惭说。问曰。所缘云何。答
    曰。缘四圣谛。广说如无惭。诸作是说。先说是
    所行者。亦应作四句。初句者。无愧行余行是
    也。第二句者。无愧相应法行无愧行是也。第
    三句者。无愧行无愧行也。第四句者。即无愧
    行余行相应法是也。若不尔者。除上尔所事。
    如无愧行作四句。余行亦应作四句。复有说
    者。先说所缘。未说其体。未说所行。如说无愧
    无愧分。不愧他。不数数愧。无羞无羞分。不羞
    他。是缘灭道谛。如说行恶不畏。行恶不怖。不
    见恶事可畏怖。是缘苦集谛
    问曰。无惭无愧。有何差别。何故复作此论。答
    曰。以此二法相似故。虽说其体相。而故须说
    差别。不避他是无惭。不见恶事可畏怖是无
    愧。复次不尊重是无惭。不见恶事可畏怖是
    无愧。复次不恶贱烦恼是无惭。不恶贱恶行
    是无愧。复次自于身作恶是无惭。于他身作
    恶是无愧。复次若于一人前作恶不羞是无惭。
    于多人前作恶不羞是无愧。复次造智者所
    呵责因时不羞是无惭。造智者所呵责果
    时不羞是无愧。是名差别。问曰。如此恶法。何
    以不名为使耶。答曰。此所行?使性微细。复
    次此习气不牢固。如烧桦皮。使习气牢固。如
    烧?彝勇弈尽8创未瞬荒茏粤ⅰJ鼓茏粤ⅰ8?br> 次此依于使。无惭依贪欲。无愧依无明。使是
    根本。以是事故。不名为使
    云何为惭。云何为愧。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
    此论。答曰。此二法所行相似。世人见行于惭
    名之为愧。见行于愧名之为惭。此二法实异。
    人谓是一。欲说其定体亦说差别故。而作此
    论。复有说者。惭愧是无惭无愧近对治。先说
    无惭无愧。今说惭愧是彼近对治。复有说者。
    此是佛经。佛经中说。有二白法守护世人。所
    谓惭愧。若世人无此二法。则谓不施设父母
    兄弟姊妹男女眷属。有众生种种形差别。谓
    猪羊鸡犬驴马狐狼等禽狩。以有此二法故。
    施设有父母兄弟姊妹男女眷属。亦应有猪
    羊等种种形差别。佛经虽说惭愧。不分别其
    体亦不说差别。佛经是此论所为根本。彼中
    所不说者。今欲说故而作此论
    云何为惭若惭惭分。乃至广说。如是等语。尽
    说惭体。如上所说。问曰。惭体如此。所行云何。
    答曰。如善法所行。此亦复尔。与一切善法相
    应故。问曰。为缘何法。答曰。缘一切法。诸作
    是说。先说是所行者。应作四句。初句者。惭行
    余行是也。第二句者。惭相应法行惭所行是
    也。第三句者。惭行惭是也。第四句者。即惭
    相应法行余行是也。若不尔者。除上尔所事。
    如是余行。亦应作四句。复有说者。此说所
    缘。如说。惭惭分恶贱恶贱分。此缘苦集谛。尊
    重善尊重。避他善避他。能制恶事。是缘灭道

    云何愧。答曰。若愧愧分。愧他。乃至广说。如
    是等语尽说愧体。问曰。若已说体。所行云何。
    答曰。如诸善法所行。此亦复尔。乃至广说。若
    作是说。先说是所行者。应作四句。初句者。愧
    行余行是也。第二句者。愧相应法行愧所行
    是也。第三句者。愧行愧是也。第四句者。即
    愧相应法行余行是也。若不尔者。除上尔所
    事。余行亦应作四句。复有说者。此说所缘。如
    说。愧愧分愧他。羞羞分羞他。是缘灭道谛。如
    说。见可恶事是可怖畏。是缘苦集谛
    问曰。惭愧有何差别。何故复作此论。答曰。以
    此二法相似故。虽说其体相。故须说差别。避
    他是惭。见恶事可畏是愧。余答与上相违。是
    惭是愧。有无惭与惭相似。有惭与无惭相似。
    有无惭与无惭相似。有惭与惭相似。无惭与
    惭相似者。不可惭事而惭。惭与无惭相似者。
    不可惭事。而不惭。无惭与无惭相似者。可惭
    事而不惭。惭与惭相似者。可惭事而惭。愧说
    亦如是
    界者。无惭无愧在欲界。惭愧在三界。若是无
    漏不系。如法身论说。信力乃至慧力。是学无
    学非学非无学。惭愧力是非学非无学。复有
    说者。惭愧是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人者。凡夫
    人有圣人亦有。以有此法故。当知是有漏无
    漏。云何增上不善根。云何微不善根。乃至广
    说。问曰。何故说增上不善根。不说中耶。答曰
    或有说者。彼作经者意欲尔。乃至广说。复有
    说者。应作是问。云何增上不善根。云何中。云
    何微而不说者。当知此说有余。乃至广说。复
    有说者。已说初后。当知亦略说中间。复有说
    者。已说在此二中根。所以者。何若说上。当
    知中分在微分中。若说微。当知中分在上分
    中。复有说者。若易见易知者则说。中法难见
    难知。是故不说。复有说者。若是世现见者
    即说。若不现见则不说。世尊必知二法。谓上
    与微。何以知之。如说。利根者谓央掘魔罗。钝
    根者谓萨波达婆。而不说中者。复有说者。若
    说于中则文重不便。若不说中则文轻便
    云何增上不善根。答曰。不善根能断善根者。
    乃至广说。问曰。断善根者是邪见。何以言是
    不善根耶。答曰。或有说者。不善根断善根方
    便时势胜。所以者何。一切内外法。方便时功。
    胜于成时。如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发菩提
    心。此心能荷负三阿僧只劫善行。使不散坏。
    亦无留难。此心甚难。后得尽智。三界善根。未
    来中修。未足为难复有说者。邪见所以能断
    善根。皆以不善根力。不善根。能令善根羸劣
    微薄。更无势力。亦令因缘多诸留难。然后邪
    见能断善根。复有说者。此文应如是说。不善
    根。能断善根。何等不善根。答言邪见相应痴。
    不善根。亦断欲界欲时。最初灭者是也。问曰。
    断欲界欲。不应言亦。所以者何。即是一答故。
    答曰。或有说者。此答前所说。何等邪见。能断
    善根。答言离欲界欲时初灭者
    云何微不善根。答曰。断欲界欲时。最后灭者。
    彼灭已得名无欲
    问曰。不善根断善根时。为一种断。为九种断。
    若一种断者。此说云何通。如说。云何微善根。
    答言。善根断时最后灭者。彼灭得名善根断。
    若九种断者。此文云何通。如说。云何增上不
    善根。断欲界欲时。最初灭者。云何以一种不
    善根。断九种善根。答曰。或有说者。一种断。
    问曰。若然者。此文云何通。如说。云何微善根。
    答言断善根时最后灭者。彼灭得名善根断。
    答曰。此以现在不行故。作如是说。如上上善
    根。先不现在前。后得不成就。乃至第八善根
    亦如是。彼下善根。于一时得二种现前。不行
    亦得不成就。所以者何。若断下下善根时。于
    下下善根。一时得二种。一不现前行。二得不成
    就。于八种善根。得不成就。不得不现前行。本
    已得故。以次第得不现前故。而作是说。断善
    根时。最后灭者。彼灭得名善根断。以一时
    得九种不成就故。而作是说。断欲界欲时。最
    初灭不善根。以是义故。此二说善通。复有说
    者。九种断。问曰。若然者。此说云何通。如说。
    断欲界欲。最初灭者。乃至广说。答曰。有多名
    九种。有因九种。有对治九种。有报九种。有善
    根断九种。因九种者。如下下善根。乃至能为
    上上善根作因。上上与上上作因。不为余者。
    对治九种者。如下下对治道断上上烦恼。上
    上对治道断下下烦恼。报九种者。如施设论
    所说。修行上上杀生。生阿?炒蟮赜?小W??br> 者。生热地狱中。乃至转转减者。生畜生饿鬼
    中。善根断九种者。如下下邪见断上上善根。
    乃至上上邪见断下下善根。若以断善根邪
    见。则有九种。若以离欲邪见则有一种。所以
    者何。断善根九种邪见时。尽从离欲一种中
    起故。下下邪见。断上上善根。上上邪见。断下
    下善根。以尽从一种中起故。此二说善通
    问曰。断善根体是何耶。答曰。是不成就不隐
    没无记心不相应行行阴所摄。所以者何。邪
    见断善根。非如刀之断木。若断善根邪见。在
    彼身中时。成就善根得则灭。不成就善根得
    则生。以无善根得故。名断善根。复有说者。能
    断善根邪见。则是其体。若作是说。当知断善
    根体是染污法。余义如上顶退中说
    问曰。何处断善根。答曰。阎浮提。弗婆提。瞿
    陀尼。能断善根。尊者僧伽婆修说曰。唯阎浮
    提能断。非余方。所以者何。如阎浮提人。于善
    分猛利。于不善分亦猛利。问曰。若然者。此文
    云何通。如说。阎浮提成就诸根。极多有十九。
    极少八。如阎浮提。弗婆提瞿陀尼亦如是。彼
    作是答。此文应如是说。弗婆提瞿陀尼。极多
    十九。极少十三。阎浮提如先说。评曰。不应作
    是说。如前说者好。如此文义。阎浮提。极多十
    九。极少八。弗婆提瞿陀尼亦如是
    问曰。为男子能断善根。为女人耶。答曰。如施
    设论所说。以三事胜故。能断善根。女人三事
    不如。一男子造业胜于女人。二男子欲有所
    作胜于女人。三男子能令诸根利胜于女人。
    是故男子能断。女人不能。问曰。若然者。此文
    云何通。如说。若成就女根。必成就八根。彼作
    是答。此文应作是说。若成就女根。必成就十
    三根。评曰。不应作是说。如是说者好。男子女
    人。俱能断善根。如此文义。若成就女根。必成
    就八根。若女人作断善根方便。重于男子。如
    旃遮婆罗门女谤于世尊
    问曰。为爱行人能断善根。为见行人能断善
    根耶。答曰。见行人能。非爱行者。所以者何。
    爱行人。于烦恼法。不坚固。于出要法。亦不坚
    固。见行人。行恶坚固。是故见行人。能断善
    根。非爱行人。问曰。黄门般吒。无形二形。能
    断善根不耶。答曰。不能。所以者何。见行人
    能。彼是爱行。多恚人能。彼是多欲。复有说
    者。彼心轻躁故。不能断善根
    问曰。断何界善根耶。答曰。欲界善根。问曰。
    若然者。此说云何通。如说。若人杀折脚蚁子。
    无有悔心。当言此人断三界善根。答曰。此文
    应如是说。此人当言断三界中善根。而不说
    者有何意。答曰。欲令三数满故。成就欲界善
    根。不成就色无色界善根。若断欲界善根。则
    三界善根不成就。以是义故。为满三数故。作
    如是说。复有说者。以色无色界善根依欲界
    善根故。复有说者。若此不断。彼则生长。若此
    断者。彼则干萎。复有说者。复更得不成就故。
    所以者何。令彼转更远故。问曰。为断生得善
    根。为断方便善根耶。答曰。断生得善根。非方
    便。所以者何。方便善根。先已不成就故
    问曰。为缘有漏邪见断善根。为缘无漏邪见
    断善根耶。答曰。有漏缘。非无漏缘。所以者
    何。无漏缘使。其性羸劣。有相应使。无缘使
    故。有漏缘使。其性强盛。有缘使相应使故
    问曰。为自界缘邪见断善根。为他界缘邪见
    断善根耶。答曰。自界缘者。所以者何。如前所
    说故
    问曰。为谤因邪见断善根。为谤果邪见断善
    根耶。答曰或有。说者。谤因者能。所以者何。
    如说。杀折脚蚁子无有悔心。当知是人断善
    根者。复有说者。谤果者能断善根。所以者何。
    如说。若决定言无善恶果报。当知是人断三
    界善根。评曰。俱能断善根。如是说者好。所以
    者何。谤因者如无碍道。谤果者如解脱道。谤
    因者与成就得俱灭。谤果者与不成就得俱
    生。是故俱能断善根。问曰。何故以折脚蚁子
    为喻耶。答曰。以无过于人故。杀无过者。犹无
    悔心。况有过者。是故引以为喻。问曰。住戒人
    断善根时。为先舍戒后断。为俱耶。答曰。或
    有说者。先舍戒后断善根。所以者何。彼人身
    中。有一邪见生。舍戒后一邪见生。断善根。喻
    如猛风吹树。先折其枝叶。后拔其根。彼亦如
    是。评曰。应作是说。若舍彼能生戒心。当知戒
    亦舍
    问曰。善根还相续时。为九种一时相续。为一
    一种续耶。答曰。或有说者。一一种续。复有说
    者。地狱中死。还生地狱中。三种相续生畜生
    饿鬼中。六种相续生人天中。九种相续生。
    评曰。如是说者好。一时九种相续次第现在
    前。喻如病人。一时除病。渐渐生力。彼亦如

    问曰。善根为断者多。为相续者多耶。答曰。随
    其所断。还有尔许相续。若断欲界善根。还欲
    界善根相续。若断生得善根。还生得善根相
    续。问曰。若断善根。于现法中。还能令相续不
    耶。答曰。如说。此人于现法中。不能还令善根
    相续决定。地狱中生。地狱中死。还能令善根
    相续。问曰。何等人地狱中生时相续。何等人
    死时相续耶。答曰。或有说者。若于中阴中乃
    至死时。受邪见报。以报尽故。死时善根还相
    续。若中阴中不受邪见报者。则生时善根还
    相续。所以者何。如邪见与善根相妨。报亦复
    尔。复有说者。或有以因力断善根者。或有以
    缘力断善根者。若以因力断善根者。死时相
    续。若以缘力断善根者。生时相续。复有说者。
    或有自力断善根者。或有他力断善根者。若
    以自力断善根者。死时相续。若以他力断善
    根者。生时相续。复有说者。或以常见。或以断
    见。若以常见。死时相续。若以断见。生时相续。
    尊者瞿沙说曰。生地狱中时。不无报现在前。
    彼作是念。我自作此业。当受此报。若受彼报。
    亦作是念。是时善根还相续。复有说者。现法
    中能令善根还相续。尊者佛陀提婆。作如是
    说。何等人于现法中。能令善根还相续。何等
    人转身。答言。若得如是善知识多闻。能为是
    人说次第法语如是言。若于我有信敬心。于
    诸梵行者。亦应生信敬心。若能生信敬心者。
    当知是人于现法中。能令善根还相续。何等
    人转身者。断善根人。有作无间罪者。有不作
    者。若不作无间罪。是人现法中。还令相续。若
    作无间罪。是人转身。或有破见破戒。或有破
    见不破戒。若破见不破戒。是人现法。若破见
    破戒。是人转身。破其心破方便。当知亦如是。
    问曰。若现法能生善根者。彼所说云何通。如
    说。此人于现法。不能还生善根。答曰。此说断
    善根作无间罪者。若于现法。还相续者。是名
    成就善根亦现在前。若死时生时。还相续者。
    是名成就不能令现在前。若于现法。还相续
    者。不必生地狱中。问曰。若于现法中。还令相
    续者。能得正决定不耶。答曰。或有说者。不
    能所以者何。以彼身中曾断善根故。使善根
    羸劣。善根羸劣故。不能得正决定。而故能生
    达分善根。复有说者。能生达分善根。得正决
    定。乃至能得阿罗汉果。如优仇吒婆罗门居
    士。曾断善根。尊者舍利弗。还令其人生于善
    根。得正决定。是故当知能生达分善根。乃至
    亦能得阿罗汉果
    问曰。杀断善根人。杀折脚蚁子。何者罪重耶。
    答曰。或有说者。若住等缠。其罪亦等。是为折
    脚蚁子断善根人其量正等。复有说者。杀折
    脚蚁子罪多于彼。所以者何。折脚蚁子。不断
    善根。彼人断善根。如是说者。呵责断善根
    者。若以杀生。杀折脚蚁子罪重。若以得罪。杀
    人罪重。所以者何。若杀于人。则得边罪。若
    杀折脚蚁子。不得边罪。问曰。于何处受断善
    根邪见报耶。答曰。于阿?车赜?堋H绨⒙藓?br> 所趣。最上到于涅??。断善根者所趣。最下到
    阿?秤?br> 问曰。诸断善根尽住邪定聚耶。答曰。如是。若
    断善根。尽住邪定。颇有住邪定不断善根耶。
    答曰有。如阿?世王是也。复有作四句者。或
    断善根非邪定。或邪定不断善根。乃至广作
    四句。初句者。富兰那等。自言是佛六师是也。
    第二句者。阿?世王是也。第三句者。提婆达
    多是也。第四句者。除上尔所事
    问曰。为不起断九种善根。为数数起断九种
    善根耶。答曰。或有说者。不起断诸善根。如
    见道中不起。彼亦如是。复有说者。或有断一
    二三善根而起已复断。评曰。不应作是说。如
    说不起者好。云何欲界增上善根云何微。乃
    至广说。问曰。何故问欲界系善根。不问色无
    色界耶。答曰。或有说者。作经者意欲尔。乃至
    广说。复有说者。此问初起方便入法。如问
    欲界。当知亦问色无色界。亦不说者。当知
    此问有余。复有说者。先说不善根。谁是不善
    根近对治。所谓欲界善根也。是故问之。复有
    说者。若易见易施设者则问。色无色界增上
    善根。虽易见易施设。而微者。难见难施设。所
    以不问。复有说者。欲令经文便故。色无色界
    增上善根。虽易显现。而微者难见。若显现者。
    经文烦乱。所以者何。无断善根法故。欲界有
    断善根法故。若说微者。则经文不烦是以问

    云何欲界系上上善根。答曰。菩萨得正决
    定时。见道边所得等智。如来得尽智时。得欲
    界无贪无恚无痴善根。问曰。何故见道边等
    智。得尽智时善根此二法等而论耶。答曰。或
    有说者。此不等论。但欲说见道边等智。于见
    道边等智胜者。得尽智时善根。于尽智时善
    根胜者。所以者何。如辟支佛所得见道边等
    智则胜声闻。如佛所得见道边等智则胜辟
    支佛。辟支佛得尽智时善根则胜声闻。佛得
    尽智时善根则胜辟支佛。以是义故欲说见
    道边等智于见道边等智胜故。乃至广说。复
    有说者。此二法等而论之。俱能摧伏过于有
    顶而得之故。所以者何。摧伏出过见道所断
    有顶。得见道边等智。摧伏出过修道所断有
    顶。得尽智时善根。以是义故等而论之。复有
    说者。欲说转胜法故。如辟支佛得见道边等
    智。则胜声闻得尽智时善根。菩萨得见道边
    等智。则胜辟支佛得尽智时善根。问曰。若然
    者。云何言声闻辟支佛有增上善根耶。答曰。
    以身胜故说增上。如在辟支佛身中。则胜声
    闻如在佛身中。则胜辟支佛。复有说者。有二
    道。见道修道。若以见道力得佛亦胜。若以
    修道力得佛亦胜。复有说者。此中亦不说胜。
    亦不说等。但说二种善根
    问曰。如菩萨得正决定已。得此等智。何以言
    得正决定时耶。答曰。或有说者。此文应如是
    说。菩萨得正决定已。得此等智。而不说者。有
    何意。答曰。此中得决定已。言得决定时。已来
    言来。如说。大王从何处来。广说如上。复有说
    者。得决定时。得此等智。所以者何。此智苦
    比智时修。从苦比忍决定。得苦比智时故。集
    比忍集比智灭比忍灭比智亦如是。同于所
    缘未休息故。问曰。何故言此智是见道边耶。
    答曰。以二事故。一从见道中得。二从见道后
    边得。行人见道中得。故言见道中。见苦集灭
    最后得。故言后边。问曰。如此法体。是四阴五
    阴。何以说名为智耶。答曰。此中智分多。从多
    分故。说名为智。如见道亦体是五阴。以见分
    多故。说名见道。四道通金刚喻定。此智亦如
    是。问曰。见苦边欲界等智。见集边欲界等智。
    此二何者为胜。答曰。以见集边等智在胜身
    中故胜。所以者何。见集时其道转净。胜见苦
    时。问曰。欲界见苦边等智。色界见苦边等智。
    何者为胜。答曰。色界者胜。所以者何。以色界
    法胜于欲界法故。欲界系见集边等智。色界
    系见苦边等智。何者为胜。答曰。欲界者。以在
    胜身中修故胜。色界者。以界胜故胜。问曰。见
    苦边欲界等智。见集边色界等智。此二何者
    为胜。答曰。色界者。以二事故胜。一以界胜。
    二以在胜身中故胜。如以苦问集。以苦问灭。
    以集问灭。当知亦如是
    问曰。何故法智边不修此智耶。答曰。以非田
    非器故。乃至广说。复有说者。此智以见道后
    边得故。名见道边智。若当法智边亦修者。此
    智当言见道中智。复有说者。此智能摧伏出
    过有顶。然后得之。如苦比智现在前。此智便
    修。是时名摧伏出过见苦所断法。见集见灭
    说亦如是。复有说者所作已竟。不作方便时。
    得此等智。如苦法智现在前。此智则修。是
    时名于苦已竟不作方便。集比智灭比智。说
    亦如是。法智当多有所作。虽知欲界苦。未知
    色无色界苦。虽断欲界诸行集。证欲界诸行
    灭。未断色无色界诸行集。未证色无色界诸
    行灭。复有说者。若苦比智现在前时。此智修
    见苦所断爱毕竟灭。集比智现在前时。此智
    修见集所断爱毕竟灭。灭比智现在前时。此
    智修见灭所断爱毕竟灭。法智分时。见苦集
    灭所断爱。不毕竟灭。是以不修。问曰。道比智
    边。何以不修此智耶。答曰。或有说者。非其田
    器故。乃至广说。复有说者。此智是见道眷属
    随从见道边。比智是修道故。复有说者。见
    道边等智。依坚信坚法身。道比智。依信解脱
    见到身。复有说者。见道边等智。是向道所得。
    道比智。是果道所得。复有说者。所作已竟。不
    作方便。是时此智修。道比智当多有所作。为
    作何等。谓当得未曾得道。舍曾得道。所断结
    使。同一味一时得八智。修十六行。复有说者。此
    智见道边得故。言是见道边等智。若谛有边
    名者。是处便修。三谛有边名非道谛。如说此
    身苦边此身集边此身灭边。不说此身道边。
    问曰。因论生论。何故佛经不说道边耶。答曰。
    有能尽知苦尽断集尽证灭。无有能尽修道
    者。佛于道尽得修。不能尽得行修。复有说者。
    若谛以世间道出世间道能见者说边。无有以
    世间道见道谛者。如世间道出世间道。有味
    无味。有爱出要。系不系。当知亦如是。复有说
    者。前无有际。无始以来。或曾以世俗道。见于
    三谛。彼世俗道。亦言我是道。后若以真实道。
    见道谛时。世俗道。惭羞舍去。如村落中。未立
    主时。自贵者多。后若立主诸自贵者。惭羞舍
    去。彼亦如是。复有说者。见道边等智体。是
    有苦谛。是有。是有果。说名为边。苦集谛。
    是有是有果。灭谛虽非有是有果。道谛非有
    有。亦非有果故。复有说者。三谛有无量过
    患无量功德。苦集谛是无量过患。灭谛是无
    量功德。道谛亦无无量过患。亦无无量功德
    故。复有说者。凡夫于无始生死已来。于三谛
    曾已有功。后若得正决定时。皆见道边等
    智。亦欲证此法。犹如与欲法。我亦当知。苦乃
    至证灭。然无有凡人曾修圣道者。复有说者。
    见苦时。不见真道。见集灭时。亦不见真道。见
    道谛时。乃见真道时。世俗道言我非道。是中
    应说乌孔雀等喻。复有说者。见道谛时。断缘
    道谛道使。非三谛。是故世俗道于三谛。自言
    是道。后见道谛。而便退还。是故不修。界者。
    在欲色界。问曰。何故无色界中无耶。答曰。非
    其田器故。乃至广说。复有说者。若地有见道。
    则有见道边等智。无色界无见道故无。如是
    因论生论。何故无色界无见道耶。答曰。非其
    田故。乃至广说。复次若有缘一切法无我行
    是中则有见道。无色中无缘一切法无我行。
    故无见道。复次若地有达分善根。则有见道。
    无色界无达分善根故。无见道。复次若地有
    忍有智。复次若地有法智分比智分。复次见
    道法。决定应尔。若依下地。得正决定。则上地
    不修。无色中。若有见道边等智者。依第四禅。
    入见谛道。彼则无用故不修。地者。七地中有。
    谓欲界未至中间根本四禅。若依未至禅。得
    正决定。彼一地见道修。二地见道边等智修。
    若依初禅。得正决定。二地见道修。三地见道
    边等智修。若依中间禅。得正决定。三地见道
    修。四地见道边等智修。若依二禅。得正决定。
    四地见道修。五地见道边等智修。若依三禅。
    得正决定。五地见道修。六地见道边等智修。
    若依四禅。得正决定。六地见道修。七地见道
    边等智修。依者。依欲界身。或有说者。依色界
    身。所以者何。如来展转曾有色界身。亦能作
    所依故。辟支佛声闻亦如是。报者。后当广说。
    行者。行十二行。苦边者。行苦四行。集边者。行
    集四行。灭边者。行灭四行。缘者。欲界缘欲界
    苦。色界缘色无色界苦。缘集灭说亦如是。复
    有说者。此是总缘。如缘欲界苦者缘色界苦
    者。此总缘苦谛。乃至灭谛说亦如是。评曰。此
    是别缘非总缘。如前说者好。念处者。苦集边
    是四念处。灭边是法念处。智者。是等智。定者
    不与定俱。根者总而言之。与三根相应谓喜
    乐舍根。三世者是未来世。缘三世者。若苦集
    边者缘于三世。灭边者不缘世。善不善无记
    者。是善缘善。不善无记者。缘欲界。苦集者。缘
    三种。色界苦集边者。缘善无记。灭边者。唯
    缘善。三界系者。是欲色界系。缘三界者欲界
    苦集者缘欲界系。色界苦集边者。缘色无色
    界系。灭边者。缘见不系是学无学非学非无
    学者。是非学非无学。缘学无学非学非无学
    者。是缘非学非无学。见道断修道断不断者。
    是修道断缘。见道修道不断者。若苦集边者
    缘见道修道断。若灭边者缘不断。缘名缘义
    者。若苦集边者是缘名缘义。若灭边者是缘
    义。缘自身他身不缘身者。若苦集边者。缘自
    身他身若灭边者。不缘身。问曰。此智为依凡
    夫身。为依圣人身耶。若依凡夫身者。何以不
    名凡夫法。若依圣人身者。此法终不起现在
    前。若起者。云何不二道俱现在前。或有说者。
    应作此论。不依凡夫身。亦不依圣人身。评曰。
    不应作是说。云何名善根。不依凡夫身。不依
    圣人身。实义者当言依圣人身。问曰。圣人不
    起现在前。何以言依圣人身耶。答曰。虽不起
    现在前。以时而言。应在圣人身。复有说者。依
    坚信坚法身。彼坚信坚法人。不起所期心故。
    不现在前。问曰。如坚信坚法身虽智忍所依。
    云何复是此智所依耶。答曰。彼有二种身。一
    种得见道。亦在身中成就。亦现在前。即此身
    得此智。不在身中成就。不现在前。第二身得
    等智。在身中成就。亦现在前。即此身得见道。
    不在身中成就。不现在前若此身得见道。在
    身中成就现在前。得是智。不在身中成就。不
    现在前。如此身坚信坚法起现在前。若此身
    得是智。在身中成就现在前。得见道不在身
    中成就。不现在前。若起期心。坚信坚法。亦能
    起此身现在前。是闻思修慧者。欲界者是思
    慧以胜故。非是闻慧。以欲界非离欲地非定
    地非修地故非修慧。若欲修时。堕思慧中。若
    色界是修慧。非闻思慧。所以者何以胜故非
    闻。以色界是离欲地定地修地故非思慧。若
    欲思时。堕修慧中。为在意识五识者。在意地
    非五识身
    问曰。得须陀洹果舍见道。亦舍见道边等智
    不耶。答曰。不舍。所以者何舍无漏时异。舍有
    漏时异。无漏法以三时舍。谓退时。得果时。转
    根时。有漏法亦三时舍。谓退时。离地离界时。
    善根断时。彼时非退。不离地界。不断善根故
    不舍。复次修道与见道。二事相妨。一不得俱
    成就。二不俱现在前。修道与见道边等智。一
    事相妨。不俱现在前。得俱成就。问曰。若不舍
    者。于修道中。起现在前不耶。答曰。不起现在
    前。以是事故。先作是说。修道于见道边等智。
    一事相妨。成就不现在前。以不妨成就故不
    舍。妨现在前行故。不现在前。复次以是见道
    眷属不离见道故。修道中不现在前。复次以
    依坚信坚法身故。依余身不起现在前。复次
    以不离向道故。不依余身现在前
    问曰。此为有报无耶。答曰。有报。问曰。此报
    为在何处。答曰。若欲界者。报在欲界。若色界
    者。报在色界。若在初禅。报在初禅。乃至若在
    四禅。报在四禅。问曰。如声闻可尔。所以者何。
    声闻当在色界身故。佛辟支佛。云何可尔。答
    曰。彼亦有展转凡夫时身在色界受报。问曰。
    若然者。云何圣人身作因。凡夫身受报耶。答
    曰。若然者有何过。有圣人身作因凡夫身受
    报。如恶道有二种因。一见道所断。二是修道
    所断。六种烦恼。如此圣人身作因。凡夫身应
    受报无过。彼亦如是。复有说者。佛辟支佛。亦
    有声闻阴界入展转色界身分。而受此报。评
    曰。不应作是说。如是说者好。以是有漏善根
    故言有报。而此报不熟。未曾有受之者
    得尽智时。三界善根未来修问曰。为修几
    耶。答曰。若生欲界。得阿罗汉。则三界善根未
    来世修。若生初禅。则八地修。乃至若生非想
    非非想处。则一地修。问曰。此善根为是生得。
    为是方便耶。答曰。是方便非生得。为是闻思
    修慧者。若欲界者。是闻思慧。若色界是闻修
    慧。若无色界是修慧。问曰。如欲界是闻思慧
    色界是闻修慧。闻思慧羸劣。云何未来世修
    耶。答曰。以他力故。未来世修。非自力。为是
    意地是六识身。是意地非五识身。所以者何
    方便善在意地。生得善在五识问曰。若唯在
    意地者此说云何通。如说。漏尽阿罗汉。成就
    六识支。几过去成就。几未来成就。几现在成
    就。为有耶。为无耶。若有者谁有耶。云何有
    耶。答曰。有若阿罗汉。初起善眼识现在前。一
    支过去。六支未来。一支现在。彼灭已不舍。
    若善耳识现在前。二过去。六未来。一现在。彼
    灭已不舍。乃至善意识现在前。六过去未来。
    一现在。此云何通。答曰。此中所说者。最初得
    阿罗汉清净身所得善根。不取无始生死已
    来者。复有说者。此说阿罗汉六常住法。问曰。
    阿罗汉六常住法体性是何。答曰。或有说者。
    体性是念慧。何以知之。答曰。依佛经故。佛经
    中说阿罗汉。若眼见色。以念慧力住于舍。心
    不生忧喜。乃至意知法。广说亦尔。复有说者。
    若取回转相应共有体。是四阴五阴。此是六
    常住体性。乃至广说。已说体性所以。今当说。
    何故名常住。云何常住义。答曰。阿罗汉。常住
    此法。未曾远离。故名常住。问曰。一切阿罗
    汉。尽有此常住法不。答曰。或有说者。不尽有。
    若阿罗汉。是非时解脱。得种智者。此有常
    住法。评曰。应作是说。一切阿罗汉尽有。所以
    者何。一切阿罗汉。常有念慧故。界者。是欲界
    色界。地者五地。谓欲界四禅
    问曰。以何等故。得阿罗汉果。三界善根。未来
    世修。非余时耶。答曰。阿罗汉。必须世俗出定
    入定心。复次当于尔时。不满解脱。得满足故。
    学人解脱。乃至金刚喻定不名满足。若得尽
    智乃名满足。犹如农夫灌田。一畦满已复流
    一畦。若诸畦已满更不复流。彼亦如是。复有
    说者。是时心得自在。首系解脱?。是时所
    修善根。如贡上法。犹如国王登位首系?
    时。一切万姓。贡上珍宝。彼亦如是。复次是时
    能折伏未曾折伏烦恼。力士诸善根。皆称善
    故修。犹如大众集会一处。若能扑未曾有力
    士者。大众称庆。彼亦如是。复有说者。是时能
    破未曾破烦恼怨家。诸善根如迎法故修。犹
    如有人能破怨家归国之时多人出迎。彼亦
    如是。复有说者。无有前际。无始已来。诸善根
    身。常为烦恼身所覆蔽沈没。不能自免。欲
    界烦恼尽时。不得止息。乃至非想非非想处。
    八种烦恼断时。犹不得止息。若九种烦恼尽
    时。是时乃得止息。如束绢法。九处约之。若
    断一约乃至八约。其束不散。若九约都断然
    后乃散。彼亦如是
    时解脱阿罗汉。是时二种慧修。谓尽智无学
    正见尽智。行十四行。无学正见。行十六行。若
    依未至禅。三十法智修。三十比智修。乃至第
    四禅亦如是。若依空处。三十比智修。非法智。
    乃至无所有处亦如是。非时解脱阿罗汉。是
    时三种慧修谓尽智无生智无学正见。尽智
    无生智有十四行。无学正见有十六行。若依
    未至禅。有四十四法智修四十四比智修乃
    至第四禅亦如是。若依空处。有四十四比智
    分修。非法智乃至无所有处亦如是
    诸心过去。一切彼心变易耶。乃至广说。问曰。
    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于世中愚言无过去
    未来现在世是无为法。为止如是意欲明过
    去未来是有法故。而作此论
    诸心过去。一切彼心变易耶。心变易有二种。
    一随世变易。二法变易。过去染污心有二种
    变易。一随世变易。二法变易。不染污心。唯
    一种变易。谓随世变易非法也。未来现在染
    污心。是法变易非随世也。不染污心非法变
    易。亦非随世变易。诸心过去一切彼心变易
    耶。答曰。诸心过去一切彼心变易。若为染污
    者。有二种变易。不染污者。有一种变易。谓随
    世变易。颇心变易。彼心非过去耶。答曰。有未
    来现在欲恚相应心。为明此义引佛经为证。
    如说佛告比丘。若伺贼以锯截汝支节。是时
    心变易。口不应恶言。若心变易。口出恶言。是
    汝留难。以是义故。恚相应心。是名变易。如说
    若比丘?H欲变心。以是义故。欲相应心。是名
    变易。问曰。一切染污心尽是变易。何以唯说
    欲恚相应心是变易。不说余使相应心耶。答
    曰。或有说者。此说有余。乃至广说。复有说
    者。应说余使相应心。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
    余。复有说者。若正是佛经所说。此中则说。此
    二心正是佛经所说。是故说之。如是因论生
    论。何故世尊说欲恚相应心是变易。不说余
    使相应心耶。答曰。以欲能变身恚能变境界。
    所以者何。若于境界生爱。所有心心数法驰
    骋缘中。是时此身犹无情物。若于境界生恚。
    犹不能以面向之。何况正视。复有说者。此二
    能变身。能变生处。欲心能变身者。或有众生。
    起贪欲缠。能变男形使灭。女形使生。或有
    众生。起?恚缠。能使人身灭。使成蛇身。此中
    应说外道来作比丘喻。曾闻有尼?b子。来诣
    佛法出家时。诸比丘在其人前。说恶法中种
    种过患。其人闻已。于佛法生大?恚。以?恚
    故人身即灭。便成蛇身。云何欲心能变生处。
    如世尊说。告诸比丘。有游戏失念天。彼天若
    快意游戏受乐之时。身体疲?承脑蚴?睢R?br> 失念故于彼命终。云何恚变生处。世尊亦说。
    有恚害意天。彼诸天心怀恚时。以恶眼相视。
    恶眼相视故恚心转盛。恚心转盛故。于彼命
    终。?恚复能变生处。如以恚心打他他人即
    死。复有说者。欲能变时。恚能变形。欲变时
    者。以欲故有婴孩少壮男女等时差别。恚变
    形者。以恚故。锯截他手足耳鼻种种身分。以
    此二法能坏时坏形故。是以说之。复有说者。
    以此二法能生憎爱种种过患故。是以说之。
    复有说者。此二法。速能令身色变异。是以
    说之
    若心有染一切彼心变易耶。乃至广说。问
    曰。何故作此论。答曰。先说?H欲心变易。或谓
    唯?H欲心是变易非余。今说三界欲心尽是
    变易故。而作此论
    若心有染。一切彼心变易耶。答曰。若心有染。
    一切彼心变易。若过去心。有二种变易。若未
    来现在。有一种变易。谓法变易。颇有心变易
    彼心非有染耶。答曰。有过去欲不相应心。若
    染污。有二种变易。不染污一种谓随世变易。
    未来现在恚相应心。如说。伺贼以锯截汝身
    体。乃至广说。如是心。是法变易非有染。问
    曰。现在心至过去名变易。未来心至现在。何
    以不名变易耶。答曰。若变易心。更不变易。故
    名变易。未来心至现在。复当变易。至过去故
    不名变易。复有说者。若所作变易。随世变易。
    是名变易。现在心。虽有随世变易。无所作变
    易。所以者何。犹有所作。复当变易。至过去
    世故。问曰。何故名伺贼耶。答曰。昼伺其便。
    夜则偷劫。问曰。何故以锯为喻耶。答曰。以刀
    截人。有入时痛出时不痛。有出时痛入时不
    痛。以锯截人。出入俱痛。是以为喻。若心有恚
    一切彼心变易耶。答曰。若心有恚一切彼心
    变易。如前所说。尽应说之。颇变易一切彼心
    非有恚耶。答曰。有过去恚不相应心。未来现
    在欲相应心。如是一切烦恼相应心。随相应说

    阿?酬?称派陈劬淼谑??/p>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