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毘昙部三 >
  • 阿毘昙毘婆沙论卷第18杂揵度爱敬品下

    杂?b度爱敬品下

    世尊说无学成就戒身。乃至广说。问曰。何故
    作此论。答曰。此是佛经。佛经中说无学成就
    戒身。虽作是说而不分别。佛经是此论根本。
    今欲广解佛经故而作此论。复次所以作论
    者。先说有余身涅??界无余身涅??界。涅??
    当言学无学非学非无学。如此皆说无为阿
    罗汉果。今说有为阿罗汉果故而作此论。云
    何无学戒身。答曰。无学身戒口戒及净命。如
    余处无学支中说。正业即是此中无学身戒。
    正语即是口戒。正命是净命。问曰。如身口戒
    外更无净命。云何立此三名耶。答曰。以净不
    净相对故。而立三名。七不善业。从贪?痴生。
    从贪生者。是名邪命。从?痴生者。身业是邪
    业。口业是邪语。从贪生者。不复更作。是正命
    从?痴生。不复更作。身业是正业。口业是正
    语。复有说者。或有为命故。或以游戏故。或以
    怨心故。起七不善业。若为命故。是名邪命。若
    不为命。起身业是邪业起口业是邪语复有说
    者。或有为命故。行于种种医方呪术。或有为
    余事故。余如前说。复有说者。或为四种爱
    故。行诸恶行。或为余事者。若为四种爱。行诸
    恶行。是名邪命。余如前说。复有说者。若行谄
    诳等五事。是名邪命。若为余事。余如前说。复
    有说者。或有遮罪。或有性罪。若作遮罪。是名
    邪命。若作性罪。余如前说。所以者何。遮罪难
    除者故。复有说者。有根本不善业。有方便不
    善业。若行方便不善业。是名邪命。若行根本
    不善业。余如前说。所以者何以方便业难除
    者故。与上所说相违。是名正命。无学成就戒
    身。乃至广说。问曰。如学非学非无学。亦成就
    戒身。何以但说无学耶。答曰。或有说者。此是
    如来教化有余略胜之说。复有说者。说最胜
    义故。所以者何。若以法而言则无学法胜。若
    以人而言则无学人胜。广说如上。无学法胜
    学法。复有说者。世尊或称誉叹说最胜弟子。
    或称中者。或称下者。称最胜者。如偈说
     阿罗汉最乐  以无渴爱故
     亦断于我慢  坏裂无明网
    称中者如赞七善人。经中所说。称下者如池
    喻经说。此中唯说称誉赞说最胜弟子。问曰。
    云何是尸罗义耶。答曰。冷义是尸罗义。所以
    者何。破戒能令身心热。持戒能令身心冷。复
    有说者。学习义是尸罗义。所以者何。数数修
    习善福故
    云何无学定身。答曰。无学空三昧。无相三昧。
    无愿三昧。问曰。定体是一。云何说三耶。答
    曰。以三事故说三。一以对治。二以期心。三以
    境界。以对治故说空。空是我见近对治法。问
    曰。身见有二种。一行于我。二行我所。空有二
    种。一行于空。二行无我。此行与彼何行作近
    对治耶。答曰。无我行。对于我见。空行对我所
    见。复次无我行对五我见。空行对十五我所
    见。复次无我行对己见。空行对己所见。复次
    无我行对我亲爱。空行对我所亲爱。复次阴
    非是我。是无我行。阴中无我是空行。复次眼
    入非我。是无我行。眼入中无我是空行。乃至
    意入说亦如是。复次性空是无我行。无所行
    是空行。以期心故说无愿。无愿者不愿于有。
    问曰。若以期心。不愿于有。名无愿者。亦期心
    不愿圣道。而言无愿耶。答曰。期心不愿于阴。
    而圣道依阴。期心不愿于世。而圣道在世。期
    心不愿于苦。而圣道依苦。期心不愿增长。而
    圣道依于增长。问曰。若然者。圣人何以修道
    耶。答曰。欲至涅??故。所以者何。圣人观察。
    除于圣道。更无有法能至涅??。是以修道。以
    境界故说无相。无相者。无十相。无十相故言
    无相。十相者。谓色声香味触男女三有为相。
    涅??无如是相。而彼定缘之。复次阴是有相。
    彼定缘阴不生。复次前后法是有相。彼定缘
    无前后复次若法有上中下。是名有相。彼定
    缘无上中下。复有说者。以行故说三。彼空定
    行于二行。谓空无我行。无愿定行于十行。谓
    苦无常行。集谛四行道谛四行无相定行于
    四行。谓灭谛四行。复有说者。以对治故说三。
    空行是我见近。对治。无愿是戒取近对治。无
    相是痴近对治
    云何无学慧身。答曰。若智若见。若明若觉。若
    现观。乃至广说。评曰。此说可尔。但此中说正
    慧身。不说分别慧身。此文应如是说。云何无
    学慧身。答曰。尽智无生智不摄无学慧是也。
    云何无学解脱身。答曰。无学正观相应解
    脱。此解脱是大地。是尽智无生智。无学正
    见相应解脱
    云何无学解脱知见身。答曰。尽智无生智是
    也。问曰。何故说尽智无生智是无学解脱知
    见身耶。答曰。以是解脱人身中生故
    问曰。无学慧身。无学解脱。知见身。有何差
    别。答曰。无学苦智集智。是无学慧身。所以者
    何。此二智缘缚法故。无学灭智道智。是无学
    解脱知见身。所以者何。缘无缚法故。复次无
    学苦智集智灭智。是无学慧身。所以者何。此
    三智缘于解脱。不缘缘解脱。无漏智无学道
    智。是无学解脱知见身。所以者何。此道智缘
    于解脱。亦缘缘解脱无漏智解脱有二种。谓
    有为解脱。无为解脱。有为者苦集智所缘。无
    为者灭智所缘。智解脱无漏见。是道智所缘。
    是故道智是无学解脱知见身。以道智缘三
    智故。复有说者。慧或对治邪慧。或对治无
    知。若对治邪慧。是无学慧身。若对治无知。
    是无学解脱知见身。如邪慧无知。利钝愚智
    亦如是。戒身在六地。谓未至中间根本四禅。
    余身在九地。问曰。佛辟支佛声闻。此五种身。
    为有差别不耶。答曰。若以地以体。则无差别。
    若以根者。则有差别。利根者说胜。中根者说
    中。下根者说下。如佛告诸比丘。一究竟非众
    究竟。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
    是佛经。佛经说一究竟。非众究竟。佛经虽说
    一究竟。而不分别。为以发心故言究竟。为以
    事成故言究竟。佛经是此论所为根本。诸佛
    经所不说者今欲说故而作此论
    问曰。究竟有二。何以世尊唯说一耶。尊者波
    奢答曰。一究竟谓发心究竟无二发心究竟
    一事成究竟。无二事成就究竟。世尊亦说一
    谛。无有二谛。谓一苦谛。无第二苦谛。乃至一
    道谛。无第二道谛。复有说者。唯一究竟。无二
    究竟。谓事成究竟。发心究竟者。皆为事成故
    发心。复有说者。诸外道等。各各自于所行法
    中。生究竟想。佛作是说。唯善说法中。有究竟
    法。恶说法中。无究竟法。复有说者。此中不说
    第一究竟。但欲说诸外道过失。诸外道等。断
    见者非于常见。常见者非于断见。佛作是言。
    若常见者是究竟。断见应非。若断见者是究
    竟。常见应非。然常断俱非究竟法。是故欲说
    外道过故说一究竟。非众究竟
    如说一究竟非众究竟。乃至广说。究竟名为
    何法。答曰。世尊或说道究竟。或说涅??究竟。
    云何说道究竟。如偈说
     若不知道  是聪明慢  未到究竟
     不调而死
    不知道者。谓不见八道也。是聪明慢者。外道
    愚小自谓聪明。而生?x慢未到究竟者。虽复
    发意。不到究竟。不调而死者。如有烦恼而生
    有烦恼而死。如偈说道究竟。云何涅??究竟。
    如偈说
     到究竟无畏  无说亦无悔
     能尽于有箭  此身是后边
    到究竟者。究竟有二种。一发心究竟。二成事
    究竟。是到第一事成究竟也。无畏者。善修空
    三昧。深解缘起法故。不畏恶道及生死苦。无
    说者不如诸外道说邪智邪见无义之言也。
    无悔者善除戒取生毕竟智故。能尽于有箭
    者。以善修圣道。能令有爱已尽永灭寂静住
    不流法中。此身是后边者。已尽其因故更不
    生。更不生故。此身是后边也
     此是最究竟  无上寂灭道
     能尽一切相  出要到不死
    此是最究竟者。说事成究竟也。寂灭者离三
    火故。道者智所立处。无上者无所依故。能尽
    一切相者。显现断一切业断一切烦恼相。出
    要者除诸烦恼。得清净故。到不死者毕竟到
    不灭法故
    如数目?b连婆罗门。往至佛所而白佛言。沙
    门瞿昙所化弟子。一切尽到究竟耶。世尊告
    言。婆罗门此事不定。或有到者有不到者。此
    中说涅??是事成究竟有发心有发心究竟。
    有事成有事成究竟。云何发心究竟。乃至事
    成究竟。答曰。或有说者。世俗道是名发心非
    究竟。圣道名发心亦名究竟。世俗道所断是
    名事成不名究竟。无漏道所断。是名事成亦
    名究竟复有说者。果中间道。是名发心不名
    究竟。根本沙门果道。是名发心亦名究竟。果
    中间道所断。是名事成不名究竟。根本果道
    所断。是名事成亦名究竟。复有说者。学道是
    名发心不名究竟。无学道。是名发心亦名究
    竟。学道所断。是名事成不名究竟。无学道所
    断。是名事成亦名究竟
    如世尊说。有诸外道梵志。乃至广说。问曰。何
    故作此论。答曰。此是佛经。佛经中说。有诸外
    道梵志。作如是论。我断诸取。乃至广说。佛经
    虽作是说而不分别。佛经是此论所为根本。
    诸佛经中所不说者。今阿?酬季∮?倒识?br> 作此论
    此中问三事。一问诸外道实不断诸取。何
    以佛说诸外道言断诸取。二问如诸外道不
    施设断诸取。何以言诸外道施设断欲取戒
    取见取。三问如诸外道施设断欲取戒取见
    取。不施设断我取。于此三种问中。尊者迦旃
    延子。先答中者。问曰。如诸外道。不断诸取。
    何以言断欲取戒见取。乃至广说。答曰。或有
    说者。此是世尊小小说法之言。此言应当违
    逆。不应随顺。所以者何。世尊说法。不以无
    因缘。亦不以少因缘。诸佛所说。尽有因缘。非
    无因缘。尽有所为。非无所为。尽有所化。非无
    所化。若他人无缘者。佛终不说。复有说者。世
    尊现少分断故。作如是说。此言亦应违逆。不
    应随顺。所以者何。如凡夫人。断欲界戒取见
    取。乃至断无所有处戒取见取。凡夫亦断初
    禅地我取。乃至断无所有处我取。是故此言
    亦不中用。然佛世尊。广说诸法。乃至广说此
    说。是真实义。佛未出世时。外道异学。得名誉
    利养。后佛出世。蔽于外道。犹如日光蔽于
    荧火。外道弟子。归伏世尊。外道利养。转转
    减少。时诸外道。尽集一处。而共议言。沙门瞿
    昙。未出世时。世间所有名誉利养。皆归我等。
    瞿昙既出。如是等事。转转减少。然彼瞿昙。无
    有实德。但形容端正。善于经论。我等形容粗
    足相况。然彼所说经法难及。我等今当作何
    方便得彼经法。若当得者。世间利养。还归我
    等。作是议言。如我众中苏尸摩纳等。聪明利
    根兼有念力。必能受持沙门瞿昙所说经法。
    今可遣往为彼弟子。沙门瞿昙必为此人广
    说经法。彼诵读已。当为我等而来解说。时诸
    外道作是议已。即便喻遣苏尸摩纳等。汝当
    往诣瞿昙沙门所求为弟子。乃至出家于佛
    法中所闻经法。而能受持。是时如来以十力
    四无所畏。于大众中。广为人天。解说诸法。有
    诸外道。在大众边。彷徉而行。以窃法故。心怀
    恐怖。以恐怖故。受持者少。忘失者多。以是义
    故。当知世尊广说诸法。诸外道等。唯诵断三
    受。忘断我受。复有说者。世尊说法。或有满足。
    有不满足。其所为事。无不满足。如经说。四念
    处于念处义。便为满足。如说一念处。名不满
    足。如说众生住身身观者。如爪甲上土。不
    住身身观者。如大地土。如说五盖七觉支六
    界。此说亦是不满足。如说十盖十四觉支十
    八界。是名满足。以是事故。其所为事。无不
    满足。说法有满足不满足。有诸外道异学受
    佛法名者。乃至广说。为作证故。而引佛经。如
    经说。有诸外道梵志。诣诸比丘所集会堂。作
    如是语。诸长老。如汝师瞿昙。为诸弟子。作
    如是说。当断五盖。于四念处。安止其心。修
    七觉支。我等为诸弟子。亦说如是法。乃至广
    说。彼诸外道。与盖俱生俱死。犹不识盖。何况
    知见念处觉支。尚不闻香。况知其味。然佛广
    说诸法。乃至广说。如摩?b提梵志。来诣佛所。
    被郁多罗僧。以手摩此。如病如痈。如箭如
    疮之身。作如是言。沙门瞿昙。此身无病。即是
    涅??。彼梵志身无疹病。常得饮食身无病故。
    言身无病。得饮食故。言是涅??。彼梵志犹尚
    不识四大调适无病。何况结尽涅??。复有说
    者。无病是道。涅??是道果。彼梵志尚不识无
    病道。何况无病道果。然佛广演说法。乃至广
    说。彼所问者今当说之。何故外道梵志。不施
    设断我取。答曰。如经本说。外道梵志。长夜着
    我着众生。乃至广说。复有说者。外道异学。于
    我取心生恐怖。如人在于山岸上立怖畏于
    下。彼亦如是。复有说者。畏舍己见。随逐他
    见。外道异学。以我见为己见根本。而不欲舍。
    复有说者。畏断我命故。复有说者。畏为同梵
    行者所轻贱故。前所问者今当说之。如诸外
    道。不知断诸取。何以言断诸取耶。答曰。此是
    世尊随世言说。为作证故而引佛经。如说有
    诸众生见灭断坏。实义中无有众生。为随外
    道世俗言。说有众生。此亦如是乃至广说
    有二智。一断智。二知智。乃至广说。问曰。何
    故作此论。答曰。前说外道异学。施设断诸取。
    不施设断我取。虽作是说。不分别为是断智
    为是知智。今欲说故而作此论
    有二智。谓断智知智。云何知智。若知见明觉
    现观是也。智对无智。见对邪慧。明对无明。
    觉对邪见。现观对邪观。复有说者。此中说无
    漏知智。所以者何。无有世俗道能现观者。以
    是事故唯说无漏知智。复有说者。此中亦说
    有漏无漏知智。何以知之世俗智亦有知见
    明觉现观相故。问曰。世俗道无现观义。云何
    言现观耶。答曰。现前观了了是现前观义。世
    俗道亦能现观故。问曰。若然者。为说何等世
    俗知智耶。答曰。除虚现观相应慧。所谓无量
    初第二第三解脱八胜处十一切处。除如是
    等观相应慧。诸总相别相观者。去缘中愚者。
    去物体愚者。诸余实观。如闻思修??顶忍世
    第一法。如是等也。问曰。何以定知世俗慧是
    现观也。答曰。如说现前观了了义是现观义。
    世俗慧亦能了了现观。何以知之。如城喻经
    说。我未成三菩提等。亦能生是现观。以是事
    故。知世俗慧能作云何断智。答曰。若一切
    爱恚痴断。一切烦恼断名为断智。问曰。如断
    无所缘智有所缘。何以说断名智耶。答曰。或
    有说者。以断是智果故。断名为智。如阿罗汉。
    是智果以智名说。如天眼天耳是通果。以通
    名说。如六入是业果。以业名说。如此六入是
    本业。如是断是智果。故说名断智。问曰。如修
    道中断是智果见道中断是忍果。何以说名断
    智耶。答曰。彼是世俗智果故。若以世俗道。离
    欲界欲。乃至离无所有处欲。彼欲界乃至离
    无所有处。是世俗智果。问曰。世俗道有功处
    可尔。世俗道于非想非非想处无功。非想非
    非想处。见道所断。尽是忍果。云何彼断复是
    断智耶。尊者僧伽婆修答曰。有二断智。一是
    慧果。二是智果。彼是慧果。评曰。不应作是
    说。所以者何。世尊说二智。一是断智。二是
    知智。不说断慧。复有说者。断智是无漏知智
    功用果。所以者何。如须陀洹。以无漏道当得
    斯陀含果。第六无碍道。当通证三界见道所
    断及欲界修道所断六品结。斯陀含以无漏
    道。当得阿那含果。第九无碍道。当通证三界
    见道所断及欲界修道所断。阿那含当得阿
    罗汉果金刚喻定。当通证三界见道修道所
    断断。是金刚喻定功用果。以是事故。断是无
    漏知智功用果。尊者佛陀罗测说曰。当言断
    法。所以者何。此是诸圣道第一所应。第一毕
    竟。第一胜法故。尊者瞿沙说曰。此当言断舍。
    所以者何。舍弃一切生死法。得此断故。复次
    从智种中生故言断智。如瞿昙姓中生名瞿
    昙。彼亦如是。复有说者。彼断虽无所缘而住
    智相。如过去未来眼。虽不能见。而是见相。如
    过去未来受。虽无所觉。而是受相。乃至慧说
    亦如是。如是断虽无所缘。而是智相。是故名
    断智。问曰。如断身见一结。亦名断智。何以说
    一切结。尽名断智耶。答曰。断一身见。亦是
    断智。此中说断一切结尽断智。不说渐渐断

    复次世尊或说智是知智。或说智是断智。云
    何智是知智。如偈说
     此贤年少者  欲饶益世间
     爱能生诸苦  能知是聪明
    多求王此论根本。曾闻有王名曰多求。受性
    暴恶为人轻躁。多劫人民种种财货。是时人
    民普共集议。退其王位。以其次弟立以为王。
    时多求王。至国边邑。编草作屣。以自存活。
    是时弟王问诸臣言。我有大兄今何所在。诸
    臣答曰。闻在边邑。编草作屣。以自存活。王
    闻此言。心生愁恼作是思惟。唯有一兄勤苦
    如此。我今何用在此王位。即遣使往追命使
    还封一村落。是时人民亲附者众。所得封邑不
    供食用。复更封与二村三村。乃至半国犹故
    不足。是时其兄以半国人力。兴兵杀弟自立
    为王。尔时帝释作是思惟。今此国王不识恩
    义。作如是恶。我当往诳而苦恼之。尔时帝释
    自化其身。作婆罗门像。顶戴螺髻身着?衣。
    左执军[土*迟]右把法杖。往诣王所以语告言。赞
    美于王在一面立。时王问言。大婆罗门从何所
    来。婆罗门言。我从大海外来。王复问言。大
    海之外有何奇事。婆罗门言。我见一国。人民
    炽盛。丰乐无极。王复问言。如我今日。多诸兵
    众。若当讨[罩-卓+讨]。为可得不。婆罗门言。往必可
    得。王复问言。谁当为我导引在前婆罗门言。
    我当导引。王复问言。若可尔者。后更几日当
    示我路。婆罗门言。却后七日言已便去。时王
    日日下算计所期日。至七日旦处处推求先
    婆罗门而都不见。以不见故心生愁苦。坐于
    静室。时释迦菩萨。在彼王国内。婆罗门村中
    生有小因缘来诣王城。闻王愁苦无能止者。
    是时菩萨。语诸臣言。我能去王心中愁苦。是
    时诸臣。便将菩萨。诣其王所。尔时菩萨。为其
    国王。说众义经偈
     追求五欲  若获得时  以称意故
     必生欢喜
    乃至尽说染欲品偈。是时菩萨诵此偈已。心
    生厌离得离欲爱。以离欲故。复说此偈
     能行说为正  不行何所说
     若说不能行  不名为智者
    菩萨说此一偈。半为帝释。半为国王。若不能
    行不应许他。若许他者便应即行。而不行者。
    是不善事。汝亦应当筹量。彼人为能去不能
    去。复于何时曾见有人从大海外来。而信其
    言耶。是时国王。于菩萨所。心生欢喜。便说此

     此贤年少者  欲饶益世间
     爱能生诸苦  能知是聪明
    以此偈说智是知智
    云何说智是断智。如说。佛告比丘。我今当说
    智所知法智成就智者。云何智所知法。答曰。
    五阴是也。问曰。如智知一切法。何以但说知
    五阴耶。答曰。若作是问者。如下章答。所以唯
    知苦。此中应尽说之。评曰。不应作是说。所以
    者何。此中说断智。不说知智。知五阴不知一
    切法故。问曰。若然者应作此论。如五阴是二
    智所知。谓知智断智。何以世尊。舍知智说断
    智耶。答曰。或有说者。以因此五阴得断知智
    故。下答知灭等。是中尽应说。云何为智。答曰。
    一切结尽。乃至广说。问曰。如佛说一切尽是
    名断界。此中何以说一切结尽是断智耶。答
    曰。此是如来教化有余略胜之言。复有说者。
    若说结尽。当知尽说一切有漏行断。如上说。
    若过去者。一切尽灭耶。彼中答者。此尽应说。
    云何成就智者。答曰。漏尽阿罗汉是也。问曰。
    如学人处处有智。何以唯说阿罗汉是智人
    耶。答曰。或有说者。此是如来有余之说。乃至
    广说。复有说者。以胜故如上答。无学人胜学
    人。此中应广说。复有说者。学人随其所知。不
    悉舍有。无学人。随其所知。悉能舍有。此中亦
    说。云何为说。答曰。一切结尽。谁尽一切结。
    唯是无学人。复有说者。此文应如是说。云何
    知智。答曰。若知见明觉现观等。乃至广说。亦
    如说贤年少等。乃至广说。云何断智。答曰。一
    切结尽。亦如说我今当说法智。乃至广说
    若归佛趣彼何归趣。乃至广说。问曰。何故
    作此论。答曰。为非归处生归处想故。欲显真
    实归趣处故。而作此论。如偈说
     多有归趣  山川树林  园观塔庙
     以畏他故  此归非安  此归非胜
     其所归趣  不能免苦  若归趣佛
     法及众僧  于四圣谛  能以慧见
     此趣是安  此趣是胜  此趣能免
     一切众苦
    是故为非归趣作归趣想。欲现真实归趣处
    故。而作此论。复有说者。为止众生愚归趣故。
    众生或谓归佛者谓归趣如来父母所生之身
    头足等分。为止如是意故。若归趣佛者。当归
    趣佛菩提。无学法者。若归趣法者。谓归善
    不善无记法及诸比丘所行。是应作是。不应
    作法。若归趣法者。当归趣爱尽涅??法。若
    归趣僧者。谓归趣四性出家之人。欲令
    众生于此法中得决定。若归趣僧者。当归趣
    学无学法。是故欲止众生愚归趣故。而作此

    问曰。若归趣佛。彼何归趣。答曰。佛者实有
    此法。以有此法故。施设作如是语如是名如
    是想名为佛。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如是说。
    佛者实有此法。以有此法故。施设作如是语
    如是名如是想。名为佛耶。答曰。或有说者。佛
    不但有名施设作如是语如是名如是想名
    为佛。而无其实。为止如是意故。而作是说。佛
    者实有此法。乃至广说。若归趣者。归趣如是
    无学佛菩提法。问曰。若无学菩提法。是真实
    佛者。此经云何通。如须达居士所问。云何名
    佛。彼答言。佛者有释种子。以信出家。剃除须
    发。身着染衣是名为佛。答曰。此是说佛所依。
    若说所依。当知亦说依者。问曰。若无学菩提
    法。是真佛者。何故恶心出血。而得逆罪耶。答
    曰。或有说者。以心憎恶无学菩提法故。是以
    恶心出血。而得逆罪。复有说者。坏无学菩提
    所依故。若坏所依。则坏依者。是故得逆罪。若
    归趣法。彼何归趣。答曰。若归趣法则归趣爱
    尽离涅??。若归趣僧。彼何归趣。答曰。僧者实
    有此法。乃至广说。是名为僧
    问曰。云何为归。云何为趣。归趣是何义耶。答
    曰。归者。是灭谛道谛少分。趣者。是口语。复
    有说。趣者。能起口语心是也。复有说者。信
    可此法。是名为趣。评曰。如是说者好。能起口
    语心及共有法五阴体是趣。云何是归趣义。
    答曰。救护义是归趣义。问曰。若救护义是归
    趣义者。提婆达多。亦归趣佛法僧而堕恶道。
    不为救护耶。答曰。若归趣者。不破戒行。不
    越分界。能作救护。若归趣者破于戒行。越
    于分界。不为救护。如人畏于怨家归趣于王
    求其救护。王语彼人。若在我国。不越分界。
    我能为汝而作救护。若越我分界。我则不能
    为汝救护。如是众生。畏恶道故。归趣于佛。佛
    作是言。若归趣我。不应破于戒行越于分界。
    若破戒行。越于分界。我则不能为汝救护。
    是故救护义。是归趣义。复有说者。随尔所归
    趣。则有尔所救护。以归趣因缘故。得出恶
    道。
    问曰。若归趣佛者。为归趣一佛。为归趣恒河
    沙等诸佛。若归趣一佛者。云何不是分归趣
    耶。若归趣恒河沙等诸佛者。何以但言归趣
    一佛耶。此经复云何通。如说。我为?称攀??br> 子。我为尸弃弟子。或有乃至我为释迦牟尼
    佛弟子。评曰。应作是说。归趣恒河沙等诸佛。
    问曰。若然者。何以言归趣一佛耶。答曰。此文
    应如是说。我归趣诸佛。而不说者。若归趣一
    佛。当知亦归趣诸佛。言我为一佛弟子者。随
    其见真谛处。言我是彼佛弟子
    问曰。若归趣法者。为归趣自身诸阴灭。为归
    趣他身诸阴灭。为归趣自他身诸阴灭耶。若
    归趣自身诸阴灭者。云何不是分归趣耶。若
    归趣余者。云何救护义是归趣义。答曰。若
    归趣者。归趣自身他身。问曰。若然者。云何救
    护义是归趣义耶。答曰。虽于我无救护。而性
    是救护。是故救护义是归趣义。问曰。若归趣
    僧者。为归趣一佛僧。为归趣诸佛僧。若归趣
    一佛僧者。云何不是分归趣耶。若归趣诸佛
    僧者。何以言归趣一佛僧耶。此经复云何通。
    如说。佛告贾客。汝当归趣未来世僧。评曰。应
    作是说。归趣诸佛僧。问曰。若然者。何以言归
    趣一佛僧耶。答曰。此文应作是说。归趣诸佛
    僧。而不说者。若归趣一佛僧。则为归趣诸佛
    僧。此经云何通者。以现前无僧宝故。复有说
    者。以僧宝难得故。所以者何。有佛出世而无
    僧宝
    问曰。何处有此归趣耶。答曰。若与戒俱者。
    唯人中有。若不与戒俱。余趣悉有。问曰。有
    受戒而不受归趣者。是人为得戒不。答曰。或
    有说者。不得。所以者何。若欲受戒。应先受归
    趣故。复有说者。若以自大慢心。而不归趣者。
    是人不得戒。若人不知。为先受戒。为先受
    归趣。若不受归趣而受戒。是人得戒。而与
    戒者得罪
    问曰。若不求归趣。为得归趣不耶。答曰。不
    得。问曰。若不得者。或有在母腹中初生小者。
    而亦受归趣。此云何通。答曰。此为随顺戒故。
    此人本前生时。能施他人受戒具。若在腹中。
    若初生小时。父母为其受归趣。后若长大作
    非法事时。人便呵言。汝在母腹中及初生小
    时。已受归趣。今者何为作非法事。其人闻已。
    即远恶修善。是故为随顺戒。为受归趣。而实
    不得。复有说者。欲令信佛诸天为拥护故。问
    曰。若他人为求受归趣者。是人为得不耶。答
    曰。不得。问曰。若不得者。佛涅??时。阿难白
    佛。拘尸城诸某甲人等。归趣世尊。亦归法僧。
    此言云何通。答曰。或有说者。佛威神力故。般
    涅??时。令拘尸城诸力人等他人为求而得
    于戒。复有说者。尊者阿难入拘尸城。为多力
    人授归趣戒。而还白佛。世尊复有如是最后
    弟子众。复有说者。得如迦尸女罗恶不能
    言者是也。如说。若归趣佛。不堕恶道。问曰。
    诸归趣佛。尽不堕恶道耶。答曰。此为得不
    坏信者。作如是说。复有说者。为深心归趣者。
    作如是说
    问曰。如法宝胜佛。何以归趣时。先归趣佛。后
    归趣法耶。答曰。或有说者。佛于教法中尊故。
    是以先归趣佛。复有说者。犹如病人。先依附
    医。然后服药。佛如明医。法如良药。僧如授药人

    阿?酬?称派陈劬淼谑??/p>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