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毘昙部四 >
  • 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第37辩业品第四之五

    辩业品第四之五

    如是建立表与无表及成就已。于中律仪三
    种差别云何而得。颂曰
     定生得定地  彼圣得道生
     别解脱律仪  得由他教等
    论曰。静虑律仪与心俱得。若得有漏近分根
    本。静虑地心静虑律仪。尔时便得彼心俱故。
    从无色界殁生色界时。随得彼地中生得静
    虑。即亦得彼俱行律仪。无漏律仪亦心俱
    故。若得无漏近分根本静虑地心。尔时便得
    此复二种。谓由加行及离染故。由加行者如
    得胜进加行道摄。由离染者如得无间解脱
    道摄。彼声为显前静虑心。复说圣言简取无
    漏。六静虑地有无漏心。谓未至中间及四根
    本定非三近分如后当辨。颂言定生得定
    地者。此言有失以定地言总摄此地所有诸
    法律仪。亦是此地所收是则得律仪。由得律
    仪故若作是说便无所成。经主此中应自思
    择。故但应说得静虑言。别解脱律仪由他教
    等得。能教他者说名为他。从如是他教力发
    戒故。说此戒由他教得。此复二种。谓从僧
    伽补特伽罗有差别故。从僧伽得者谓?刍
    ?刍尼及正学戒。从补特伽罗得者谓余五
    种戒。诸?衬我?称派呈λ怠S惺?值镁呓?br> 法。为摄彼故复说等言。何者为十。一由自
    然谓佛独觉自然。谓智以不从师证此智时
    得具足戒。二由佛命善来?刍。谓耶舍等由
    本愿力佛威加故。三由得入正性离生。谓五
    ?刍由证见道得具足戒。四由信受佛为大
    师谓大迦叶。五由善巧酬答所问谓苏陀夷。
    六由敬受八尊重法谓大生主。七由遣使谓
    法授尼。八由持律为第五人谓于边国。九由
    十众谓于中国。十由三说归佛法僧。谓六十
    贤部共集受具戒。此中或由本愿力故。或阿
    世耶极圆满故。或薄伽梵威所加故。随其所
    应得具足戒。如是所说别解律仪。应齐几时
    要期而受。颂曰
     别解脱律仪  尽寿或昼夜
    论曰。七众所依别解脱戒。唯应尽寿要期而
    受。近住所依别解脱戒。唯一昼夜要期而受。
    此时定尔何因故然非?衬我?嘤σ謇怼7?br> 一切智者能测量其实。谓有何因别解脱戒。有
    于众内执三衣等。礼众求师审问遮难。白四
    羯磨为先故得。或有但籍补特伽罗教命等
    缘为先故得。或有得戒不籍外缘。此等必应
    有决定理。佛知而说非余所量。又以何因造
    无间者。后虽悔愧修诸善业。于因果理能定
    信知。而于身中戒无容发故。佛遮彼出家受
    具。定知别有顺受戒身。以受尸罗能救恶趣。
    非所受戒于无间生。必定能招所应受果。亦
    非于后无招果能。又非彼人非佛悲境。理应
    定有律仪种性。唯依此处余处不生。是故
    不应征其所以。有余师说。世尊觉知戒时边
    际但有二种。一寿命边际。二昼夜边际。重说
    昼夜为半月等。故佛但说二受戒时。何法名
    时非离诸行。但光?位四洲不同。如次应知
    立为昼夜。此中经部作如是言。二边际中尽
    寿可尔。于命终后虽有要期。而不能生别解
    脱戒。依身别故别依身中。无加行故无忆念
    故。一昼夜后或五或十。昼夜等中受近住戒。
    何法为障令彼众多。近住律仪非亦得起。彼
    如是说岂不违经。遍览诸经曾不见说过昼
    夜受近住律仪。汝等何缘以己劣慧贬量诸
    佛一切智境。数言五夜等受近住律仪。以佛
    经中唯说昼夜故。对法者亦作是言。近住律
    仪唯昼夜受。必应有法能为障碍。令过昼夜
    彼戒不生。故佛经中唯说昼夜。然彼复说应
    共寻思。为佛正观一昼夜后理无容起近住
    律仪。故于经中说一昼夜。为观所化根难
    调者。且应授与一昼夜戒。依何理教作如是
    言。过此戒生不违理故。复减于此何理相违。
    谓所化根有难调者。已许为说昼夜律仪。何
    不为调渐难调者。说唯一夜一昼须臾。以难
    调根有多品故。由此知有近住定时。若减若
    增便不发戒。世尊观见故唯说此。是故经部
    与正理师无诤理中横兴诤论。依何边际得
    不律仪。颂曰
     恶戒无昼夜  以非如善受
    论曰。要期尽寿造诸恶业得不律仪非一昼
    夜如近住戒。所以者何。以此非如善戒受故。
    谓必无有立限对师受不律仪。如近住戒我
    一昼夜定受不律仪。此是智人所诃厌业故。
    虽亦无有立限对师我当尽形造诸恶业。而
    由发起坏善意乐。欲永造恶得不律仪。非起
    暂时造恶意乐。无师而有得不律仪。故不律
    仪无一昼夜。然近住戒功德可欣。由现对师
    要期受力。虽无毕竟坏恶意乐。而于一昼夜
    得近住律仪。故得不律仪与得律仪异。此俱
    实有已广成立说一昼夜近住律仪。欲正受
    时当如何受。颂曰
     近住于晨旦  下座从师受
     随教说具支  离严饰昼夜
    论曰。近住律仪于晨旦受。谓受此戒要日出
    时。此戒要经一昼夜故。诸有先作如是要期。
    我当恒于月八日等决定受此近住律仪。若
    旦有碍缘斋竟亦得受。言下座者谓在师前
    居卑劣座身心谦敬。身谦敬者或蹲或跪曲
    躬合掌唯除有病。心谦敬者于施戒师心不
    轻慢于三宝所生极尊重殷净信心。以诸律
    仪从敬信发。若不谦敬不发律仪。此必从师
    无容自受。以后若遇诸犯戒缘由愧戒师能
    不违犯。谓彼虽阙自法增上由世增上亦能
    无犯。受此律仪应随师教。受者后说勿前勿
    俱。如是方成从师教受。异此授受二俱不成。
    具受八支方成近住。随有所阙近住不成。诸
    远离支互相属故。由是四种离杀等支。于一
    身中可俱时起。以诸远离相系属中或少或
    多相差别故。受此戒者必离严饰?x逸处故。
    常严身具不必须舍。缘彼不能生其?x逸如
    新异故。受此律仪必须昼夜。谓至明旦日
    初出时。经如是时戒恒相续。异此受者唯生
    妙行不得律仪。然为令招可爱果故亦应为
    受。又若如斯尽昼夜受。具制屠猎奸盗有情。
    近住律仪深成有用。言近住者谓此律仪近
    阿罗汉住以随学彼故。有说。此近尽寿戒
    住。有说。此戒近时而住。如是律仪或名长养。
    长养薄少善根有情令其善根渐增多故。何
    缘受此近住律仪。必具八支非增非减。颂

     戒不逸禁支  四一三如次
     为防诸性罪  失念及?x逸
    论曰。八中前四是尸罗支。谓离杀生至虚诳
    语。由此四种离性罪故。次有一种是不放逸
    支。谓离饮诸酒生放逸处。虽受尸罗若饮诸
    酒。心则放逸毁犯尸罗。醉必无能护余支故。
    后有三种是禁约支。谓离涂饰香?乃至食
    非时食。以能随顺厌离心故。厌离能证律仪
    果故。何缘具受如是三支。若不具支便不能
    离性罪失念?x逸过失。谓初离杀至虚诳语
    能防性罪。离贪?痴所起杀等诸恶业故。次
    离饮酒能防失念。以饮酒时能令忘失应不
    应作诸事业故。则不能护余远离支。后离余
    三能防?x逸。以若受用种种香?高广牀座
    习近歌舞。心便?x举寻即毁戒。由远彼故心
    便离?x。谓香?等若恒受用。尚顺?x慢为犯
    戒缘。况受新奇曾未受者。故一切种皆应舍
    离。若有能持依时食者。以能遮止恒时食故。
    便忆自受近住律仪。能于世间深生厌离。若
    非时食二事俱无。数食能令心纵逸故。由此
    大义故具受三。有余师言。离非时食名为斋
    体。余有八种说名斋支。涂饰香?舞歌观听
    分为二故。若作此执便违契经。契经说离非
    时食已。便作是说。此第八支我今随圣阿罗
    汉学随行随作。若尔有何别斋体而说此八
    名斋支。?称派呈ψ魅缡撬怠@敕鞘笔呈钦?br> 亦斋支。所余七支是斋支非斋。如正见是道
    亦道支。余七支是道支非道。择法觉是觉亦
    觉支。余六支是觉支非觉。三摩地是静虑亦
    静虑支。所余支是静虑支非静虑。经主于此
    谬作是责。不可正见等即正见等支。若谓前
    生正见等为后生正见等支。则初刹那圣道
    等应不具有八支等。非?称派乘嫡??绕?br> 体即是正见等支。亦非前生正见等为后生
    正见等支。然于俱生正见等八。唯一正见有
    能寻求诸法相力说名为道。以能寻求是道
    义故即此正见。复能随顺正思惟等故名为
    支。所余七支望俱生法能随顺故说名为支。
    非能寻求不名为道。实义如是。若就假名。余
    七皆能长养正见。故思惟等亦得道名。见名
    道支亦不违理。是则一切亦道亦支。余随所
    应皆如是说。由此类释斋戒八支。经主于中
    何凭说过。为唯近事得受近住。为余亦有受
    近住耶。颂曰
     近住余亦有  不受三归无
    论曰。诸有未受近事律仪。一昼夜中归依三
    宝。说三归已受近住戒。彼亦受得近住律仪。
    异此则无除不知者。由意乐力亦发律仪。岂
    不三归即成近事。如契经说佛告大名。诸有
    在家白衣男子。男根成就归佛法僧。起殷净
    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
    慈悲护念。斋是名曰邬波索迦。此不相违受
    三归位未成近事。所以者何。要发律仪成近
    事故。于何时发近事律仪。颂曰
     称近事发戒  说如?刍等
    论曰。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
    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尔时乃发近事律仪。
    称近事等言方发律仪故。以经复说我从今
    者乃至命终护生言故。若离称号但受三归
    成近事者。自称我是近事等言便为无用。依
    何义故说护生言。别解律仪护生得故。然有
    别诵言舍生者。此言意说舍杀生等。略去杀
    等但说舍生。彼虽已得近事律仪。为令了知
    所应学处故。复为说离杀生等五种戒相。令
    识坚持如得?刍具足戒已。说重学处令识
    坚持勤策亦然。此亦应尔。是故近事必具律
    仪。非受三归即成近事。颂曰
     若皆具律仪  何言一分等
     约能持故说
    论曰。经部于前所说义理心不生喜。复设是
    难若诸近事皆具律仪。何缘世尊言有四种。
    一能学一分。二能学少分。三能学多分。四能
    学满分。岂不由此且已证成。非唯三归即成
    近事。谓若别有但受三归即成近事。如是近
    事非前所说四种所收。应更说有第五近事。
    此于学处全无所学。亦应说为一近事故。佛
    观近事非离律仪。故契经中唯说四种。虽诸
    近事皆具律仪。然约能持故说四种。谓虽具
    受五支律仪。而后遇缘或便毁缺。其中或有
    于诸学处能持一分。乃至或有具持五支故
    作是说。能持先所受故说能学言。不尔应言
    受一分等。故此四种但据能持。经主此中作
    如是说。如是所执违越契经。如何违经。谓无
    经说自称我是近事等言便发五戒。此经不
    说我从今者乃至命终舍生言故。经如何说
    如大名经。唯此经中说近事相。余经不尔故
    违越经。然余经说。我从今时乃至命终舍生
    归净。是归三宝发诚信言。此中显示已见谛
    者由得证净。举命自要表于正法深怀爱重。
    乃至为救自生命缘。终不舍于如来正法。非
    彼为欲说近事相。故说如是舍生等言。未审
    此中经主说意。为欲劝励我国诸师。受持外
    方经部所诵。为受持佛所说契经。然有众经
    不违正理。外方经部曾不受持。有阿笈摩越
    于总颂。彼率意造还自受持。经主岂容令我
    国内善鉴圣教诸大论师。同彼背真受持伪
    教。且经所说我从今时。乃至命终舍生等者。
    何理唯说得证净人。非诸异生亦立此誓。诸
    异生类将受律仪。亦有如斯坚固意乐。乃至
    为救自生命缘。终不亏违所受学处。如斯誓
    受世现可得。然此文句大名经中。现有受持
    不违正理。故不应舍所诵正文。设大名经无
    此文句。于我宗义亦无所违。非我宗言说此
    文句。究竟方发近事律仪。由说自称我是近
    事。请持护念便发律仪。以自发言表为弟子。
    如大迦叶得具足戒世尊既说邬波索迦。应
    具受持五种学处。彼说我是邬波索迦。必具
    律仪何劳致惑。如称我是国大军师。彼必具
    闲兵将事业。依如是喻智者应思。如是分明
    无过理教。若不忍受知奈之何。又经主言。约
    持犯戒说一分等。尚不应问况应为答。谁有
    已解近事律仪必具五支。而不能解于所学
    处持一非余。乃至具持名一分等。由彼未解
    近事律仪受量少多故应请问。凡有几种邬
    波索迦能学学处。答言有四邬波索迦。谓能
    学一分等犹未能了。复问何名能学一分。乃至
    广说此全无理。唯对法宗所说理中应问答
    故。虽知近事必具律仪而未了知。随犯一种
    为越一切为一非余。由有此疑故应请问。诸
    部若有未见此文。于此义中迄今犹诤。若异
    此者佛经数言。邬波索迦具五学处。谁有于
    此已善了知。而复怀疑问受多少。设许尔者
    疑问相违。谓彼本疑受量多少。而问有几能
    学学处。答学一分等岂除本所疑。故彼义中
    不应问答。经主于此不正寻思。于诤理中怀
    朋党执。翻言对法所说义中。问尚不应况应
    为答。有余师说。由别契经证离律仪亦成近
    事。如契经说齐何名为邬波索迦尸罗圆满。
    谓有近事能断杀生能离杀生乃至饮酒。故
    知近事有阙律仪。彼于此经甚迷义意。此经
    意说无漏尸罗。以此中无尽寿声故。又如经
    说齐何名为邬波索迦信根圆满。谓有近事
    于如来所住有根信乃至广说。不可说有邬波
    索迦此信不成即全无信。如此经说信圆满言
    但约无漏。故知所说戒。圆满言非据有漏。但
    据无漏说如是言。是故不应引此经说。证有
    近事不具律仪。无漏戒中无离饮酒。故此所
    释。理必不然。此难不然。此经显说无漏戒
    体有胜能故。谓佛显示无漏戒力。能令所受
    近事律仪。乃至遮戒亦定无犯。故此经约无
    漏尸罗说离饮酒亦无有失。故契经说见圆
    满者。终不故思犯诸学处。或此经说尸罗圆
    满。欲显尸罗遍清净义。谓于五戒全无毁缺。
    方名尸罗遍清净者。依遍清净立圆满名。若
    决定无离戒近事。便违经说。或有一类具信
    非戒邬波索迦。此不相违此说近事不能具
    足。持五戒者名为具信非具尸罗。或此具言
    显可赞义。如言此剑磨已具色。非此未磨色
    全非有。戒亦应尔可赞名具。戒具众德立
    可赞名。与此相违名不具戒。若阙律仪亦名
    近事。?刍勤策阙亦应成。然经主言何缘不
    许。由佛教力施设不同。虽阙律仪而成近事。
    ?刍勤策要具律仪。此率己情无经说故。彼
    前已说唯大名经说近事相余经不尔。今应
    定说世尊于何说离律仪而成近事。曾闻经
    部有作是执。亦有无戒勤策?刍。彼执便同
    布剌??等诸外道见非佛法宗。一切律仪品
    类等不。品类非等有三品故。下中上别随何
    故成。颂曰
     下中上随心
    论曰。八众所受别解脱戒。随受心力成上中
    下。由如是理诸阿罗汉。或有成就下品律仪。
    然诸异生或成上品。此中上座作是拨言。如
    是所宗违正理教。若必尔者是则应无勇猛
    正勤修持禁戒。世尊亦说轨则所行皆得圆
    满。于微细罪见大怖畏。此但为持如先所得
    令不毁坏。故应发起勇猛正勤。非由修持令
    下中品转成中上。亦非由起勇猛正勤。便舍
    下中得中上戒。由此即释所引契经。亦但就
    持如先所得。能于毁犯微细罪中见大怖畏
    故作是说。不言由此令戒渐增。又彼所言诸
    有为法刹那不住。故所受戒由众缘力及阿
    世耶。从下生中从中生上此亦非理。所受律
    仪依殊胜缘方得生故。谓所受戒必托受缘。
    得已无容数数重受。若先受已后离受缘。泛
    遇余缘可更得者。先未受戒泛遇余缘。亦应
    可得无差别故。虽诸有为皆托缘起。而戒必
    托。殊胜缘生。故彼所言定不应理。依何义说
    邬波索迦彼先归依佛法僧宝。亲近承事所
    尊重师。便获尸罗故名近事。或能习近如理
    所为。坏恶事业故名近事。或能亲近事佛为
    师故名近事。分同诸佛得净尸罗善意乐故。
    如有颂言
     居远而近佛  由勤勇归礼
     有悲离恶想  故名为近事
    今应思择。无智世间所事种种诸天神众。为
    诸近事应礼彼天。如礼世尊为不应礼。何缘
    于此?H尔生疑。以于世间现有一类。事邪天
    爱染习其心。乐率己情作诸事业。不依理教
    妄作是言。邬波索迦应礼天众。佛听许故。谓
    佛听许供养天神。故契经言供养天者名奉
    佛教。又随念故谓世尊说应随念天故应礼
    天。如说随念佛法僧宝。又不遮故。谓无经
    遮邬波索迦礼诸天众。又有恩故。谓彼诸天
    承奉合仪能与恩福。又能损故。谓彼天神承
    奉失仪能为大损。故诸近事应礼天神。略叙
    彼宗所说如是此皆非理。且彼所言佛听许
    故。应礼天者佛意不然简别说故。谓彼经说
    诸净施主。于诸应受祠祀天神。于时时间应
    以三事无倒供养以礼承奉。彼于施主必起
    善心。哀愍护念令无损恼。一于时时应施严
    净。二于时时应施供具。三于时时应施颂愿。
    以标三事为决定因。证知世尊除三事外。凡
    所施作皆非所许。非标数名便显定义。如说
    地动不犯等言。谓如经言四因缘故大地震
    动。非不更有四因缘外地动因缘。又如经言
    诸阿罗汉。能于五处毕竟不犯。非不更有余
    不犯处。又如经说在家出家于五处中应数
    观察。非不更有余处应观。如是等言其类非
    一。此亦应尔非决定因。此救不然如动地等。
    余经说有不可得故。此标定数非于余经。有
    不定言如动地等。以此为证知此经中标列
    数名显决定理。除此余理无容有故。或应
    所说蕴处界等如此数名皆成不定。或如所
    说蕴处界等。动地因等数亦应定。何缘一类
    标列数名。所显义中或定不定。以于余处除
    此所明或不见余或见余故。若一切处以言
    说同执事皆等便成大过。若谓经说供养等
    言。即已显成应礼拜者。则佛应遣诸天神
    众。亦应礼拜能祠施主。如彼经言诸天神众。
    既被供养及承奉已。应反供养等以报施主
    恩。是故此中但据随彼所乐欲事。皆正供承
    名供养等非申礼敬。诸天神众于近事边无
    敢希求礼敬事故。如国君主于诸?刍。定
    无希求礼敬事者。惧损功德及寿命故。如契
    经说?成趁盘臁G氪竽苛?崂?拥任灏偈?br> 众。至自宫中。设供养已请施颂愿。复请从今
    诸出家者及近事等。至我寺中一切皆应施
    我颂愿。我等眷属亦从今时每以专诚护持
    正法。令佛弟子出家在家。于一切时恒无恼
    害。时二大圣许其所请。遍告一切出家在家
    诸有受持佛禁戒者。从今以去至天寺中皆
    应如法施天颂愿。然未曾令合掌敬礼。由此
    等证定知世尊于此经中非许礼敬。言随念
    故应礼天者。亦不应理迷经义故。谓经意说
    应作念言。彼诸有情成就信等。从此舍命已
    得上生四大王天及余天众。我亦成就信等
    善法亦应同彼当得生天。令随念天与己同
    德。非令礼敬名随念天。故引此经于彼非证
    言不遮故。应礼天者亦不应理义已遮故。经
    唯许三事供养天神。岂不此定言已遮礼敬。
    又准略说?宠鸵?幸嘁岩逭诶裉焐窆省N?br> 佛曾说略?宠鸵?嬷钇?刍。我随文句所遮
    制者皆不应行。所开许者汝等应行。若非所
    遮非所开许顺秽违净皆不应行。顺净违秽汝
    等应行。既执如来不遮近事礼诸天众。亦不
    曾见开许近事礼诸天神。岂不此应第三聚
    摄。然诸近事若礼天神。如是所为顺秽违净。
    理应是佛所不许行。是则还成佛已遮制言
    不遮故。因不极成何缘礼天顺秽违净。以若
    近事乐礼天神。便与外道等无差别。爱乐
    邪徒所作业故。又若近事礼敬天神。则应爱
    重赞天邪论。便与爱乐敬天邪徒同禀尸罗
    作诸劳侣。由此方便习近邪师。堕恶趣因渐
    坚增盛。从此展转乃至多生亦乐多行如是
    邪行。又若礼敬诸邪天神。因此便憎如来
    圣教。以无不敬邪天神者。闻佛功德生愤恚
    心。乍可处中心无憎爱。又于过失礼敬持心
    必定怨嫌敬功德者。何缘信奉大力天神而
    说名为敬过失者。以彼礼敬恒乐于他。摧伏
    背恩害谄诳等。有过失境为增上故。由此唯
    有无闻愚夫。于彼天神深生敬爱。若诸贤圣
    唯于断灭远离寂静。大智悲等众德集成。诸
    佛世尊深生敬爱。依如是义故有。颂言
     贫贱有希怖  愚类敬天神
     富贵无??求  智人唯敬佛
    又若近事礼敬天神。引多有情作大衰损。谓
    事天者咸作是言。邬波索迦深闲佛教。现来
    礼敬我所事天。必于天神有怀敬信。善哉我
    等无倒归依。又诸世间乐观察者。推寻佛教
    未究其真。覩此便生如是僻执。佛教应似世
    间书传。不能决定辩真义理。乃令如是解佛
    教人。还来归依诸天神众。引如是等无量有
    情。令增邪执名大衰损。近事如是礼敬天神。
    违净顺秽佛所遮止。故不应言不遮止故。又
    不遮止非应作因。如佛不遮?刍舍戒。以曾
    无处佛作是言。?刍不应舍所学戒。非于舍
    戒佛曾不遮。则诸?刍法应舍戒。故不应说
    邬波索迦应礼天神。佛不遮故言有恩故应
    礼天者亦不应理闻有怨故。传闻热病老死
    等苦。亦有是彼天神所作。不应定说于世有
    恩。又婆罗门长者居士。于?刍众佛说有恩。
    供给命缘令无乏故。岂?刍众应礼施主。既
    不应礼一切有恩。故所立因有不定失。又诸
    含识皆悉受用。自业所招诸异熟果。是故所
    说所事天神于世有恩有不成失。由此亦破
    能损故因。一切有情皆依自业。说谁有力能
    损于谁。又彼于他既能为损。谁有智者爱敬
    己怨。世有善人能益他者诸蒙益者应敬彼
    人。是诸天神性多愤恚。恒乐损恼他诸有情。
    如嫉己怨不应敬礼。故彼所说成相违因。又
    见世间归敬天者。天神于彼有时作衰。亦有
    有情不敬天者。天神于彼不能为害。故彼所
    说非敬天因。若谓如王亦不应理。世间依属
    法应尔故。非诸近事系属天神。自是邪徒相
    率归附。世间君主众所依投。非出家人皆应
    致敬。是故近事不应敬礼一切天神。理极成立

    阿?炒锬ニ痴?砺劬淼谌???/p>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