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中观部 >
  • 般若灯论释卷第10观业品第十七

    观业品第十七

    释曰。今此品者。亦为遮空所对治。令解业果
    无自体义故说
    阿?酬既搜浴1擞谇捌分兴抵钚辛髯?V谏?br> 及人等亦皆流转者不然。而彼验中立义言。
    诸行若常若无常者。是断常过故。有流转者
    不然。而说诸行毕竟无有流转。彼先作此说
    故。我今此中说常无常。无如是过。而有诸行
    流转。作是说者。欲令物解。第一义中定有如
    是内诸入诸行生死与业果合故。此若无者。
    不见诸行与业果有合。譬如石女儿。今有诸
    行与业果合故。而有生死。是故我今观察业
    果。其义如阿?酬贾泄闼怠9时速恃浴W曰ど?br> 口思。及彼摄他者。慈法为种子。能得现未果。
    所言思者。谓能自调伏远离非法。与此心相
    应思故名为思摄他者。谓布施爱语救护怖
    畏者。以如是等能摄他故。名为摄他。慈者谓
    心心即名法。亦是种子。种子者亦名因。为谁
    因耶。谓果之因。是何等果。谓是现在未来之
    果。云何名心为种子耶。谓能起身口业故。名
    为种子。云何名非法。违法故名为非法。非法
    者谓恶及不善等。云何名无记。谓违法非法
    名为无记。无记者有四种业。一者报生。二者
    威仪。三者工巧。四者变化。又无记者。不记善
    不善故。名为无记。又无记者。不起善不善果。
    亦名无记。有如是等差别。俱舍论中亦有二
    种。其义云何。故论偈曰
     大仙所说业  思及思所起
     于是二业中  无量差别说
    释曰。云何名大仙。声闻辟支佛诸菩萨等亦
    名为仙。佛于其中最尊上故。名为大仙。已到
    一切诸波罗蜜功德善根彼岸故。名为大仙。
    复次前偈列名。今当别释。其义云何。故论
    偈言
     如前所说思  但名为意业
     从思所起者  即是身口业
    释曰。云何说思但是意业。谓思与意相应名
    为意业。复次此思于意门中得究竟故。名为
    意业。非身口业。云何名从思所起。谓知已知
    已作作者名思所起业。此业有二种。谓身及
    口。若于身门究竟。口门究竟者。名身业口业。
    说二业已。次说无量种差别。云何名无量种
    差别耶。故论偈言
     身业及口业  作与无作四
     语起远离等  皆有善不善
    释曰。语起者。谓以文字了了出言。名为语起。
    云何名远离。谓运动身手等。运动者。谓起念
    言。我当作此善业。从初受善业思。后受善业
    思。所起之人。若作善业。若不作业。远离无作
    色体恒生。不远离者。亦如是念言。我当作此
    不善业。若身若口若意从初不善业刹那所
    起之人。若作恶业。若不作从不善因。名不远
    离。无作色体恒生。云何名作无作色。以身口
    色令他解者名为作色。不以身口色令他解
    者名无作色。故论偈言
     受用自体福  罪生亦如是
     及思为七业  能了诸业相
    释曰。云何名受用自体。谓檀越所舍房舍园
    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资身具等。云何名福。
    谓捞漉义。见诸众生没溺烦恼河中。起大悲
    心。漉出众生。置涅??岸故名为福。非福者。谓
    作种种不善之事。能令众生入诸恶道。云何
    亦是受用自体。谓违背福故。名为非福。解福
    非福已。次解思义。以何法故。名之为思。谓
    功德与过恶。及非功德与过恶。起心所作意
    业者名思。彼论如是以七种业说为业相。乃
    至坐禅诵经听闻记念等。亦名为业。皆摄在
    七种中故。而不别说。有此业故。见业与果合。
    与果合者。谓于五趣中有五阴起相。是故品
    初说业与果合为出因者。第一义中有生死
    义得成。以有缚有解故。有生死体。论者言。今
    此业者。为一起已乃至受果已来恒住耶。为
    一刹那起已即灭耶。是皆不然。其过如论偈

     若住至受果  此业即为常
     业若灭去者  灭已谁生果
    释曰。若业自体起已无间不坏。后方有坏者
    不然。堕常过故。阿?酬既搜浴H绨沤吨裎?取?br> 于后与果已即坏。是故无过。论者言。竹苇等
    一一刹那随坏不住。后时相似相续断者。于
    世谛中说坏耳。若第一义中说业如竹苇等
    相续至受果者不然。若言有业法自体先后
    俱不坏者。难令物解汝非无过。阿?酬既搜浴?br> 初未得坏因故不坏。后时得坏因来方坏。有
    何过耶。论者言。此义不然。汝立有坏因者。而
    彼物不是坏因。与此物异故。是因故。譬如余
    物。如阿含中说。身及诸根等一刹那起已不
    住。汝义与经相违。若汝欲避此过。而受起已
    无间即坏者。是亦有过。业若灭者。即无自
    体。若汝意谓。业正灭时能与果者。而此灭时
    名半灭。半未灭能与果者不然。同前所答过。
    若汝言不可说灭已与果不灭与果者。此名
    不可说业。若不可说业于第一义中能与果
    者不然。不可说故。譬如欲生时。汝所见者不
    能坚固。出因不成。亦违汝义
    阿?酬既搜浴S邢嘈?省N乙逦尬ァT坪沃???br> 故论偈言
     如芽等相续  而从种子生
     由是而生果  离种无相续
    释曰。此谓从芽生茎。乃至枝叶花果等各有
    其相。种子虽灭由起相续展转至果。若离种
    子芽等相续则无流转。以是故其义云何。故
    论偈言
     种子有相续  从相续有果
     先种而后果  不断亦不常
    释曰。云何不断。谓有种子相续住故。云何不
    常。谓芽起已种子坏故。内法亦尔。如论偈

     如是从初心  心法相续起
     从是而起果  离心无相续
    释曰。此谓慈心不慈心名为业。此心虽灭而
    相续起。此相续果起者。谓爱非爱有受想
    故。若离心者果则不起。今当说相续法。其
    义云何。故论偈言
     从心有相续  从相续有果
     故业在果先  不断亦不常
    释曰。云何不断。谓相续能起果故。云何不常。
    不至第二刹那住故。此中作验。第一义中有
    如是业果与众生名字诸行合诸有欲得胜果
    众生。如来为说得果方便故。此若无如来不
    说得乐果方便。譬如虚空花?。今说有方便
    者。其义云何。故论偈言
     求法方便者  谓十白业道
     胜欲乐五种  现未二世得
    释曰。法者谓果法。方便者谓得果法。因因者
    谓白业。果者谓现在未来得五欲乐。得何等
    果。谓得报果依果。白谓善净。能成就福德因
    缘者。从是十白业道生。十者谓不杀不盗。不
    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无益语。不
    嫉。不恚。不邪见等。名十白业。亦名十善业
    道。皆从身口意生。云何名胜果。谓于人天趣
    中得最胜人天。其义云何。故论偈言
     人能降伏心  利益于众生
     是名为慈善  得二世果报
    释曰。以是故佛说有此得果方便。如所说者
    其义得成。论者言。汝说业果有相续故。而以
    种子为喻者。则有大过。如论偈说
     作此分别者  得大及多过
     是如汝所说  于义则不然
    释曰。云何不然。此谓如汝向分别有种子相
    续相似法体者不然。何以故。种子有形有色
    有对。是可见法得有相续。今思惟是事尚不
    可得。何况心之与业无形无色无对不可见。
    刹那刹那生灭不住。欲与为验者。是验不成。
    又从种至芽者。为灭已相续至芽。为不灭相
    续至芽。若灭已至芽者。芽则无因。若不灭而
    至芽者。应从初种子常生于芽。若尔者。一种
    子中则生一切众芽。是事不然。有大过故。正
    量部人谓阿?酬既搜浴H缛晁?怠S腥讼嘈?br> 能起天等相续业者。是义不然。何以故。种性
    别故。譬如荏婆子不生?罗果等。若善心次
    第能起善不善无记心。无记心次第能起善
    不善心。不善心次第能起善无记心者。义皆
    不然。乃至欲界系心次第能起色界无色界
    系心。及起无漏心。无漏心复展转起欲界色
    界无色界系心。亦如上说芽起者。今悉不然。
    如前所立验中已总破故。有作善者。是亦不
    然。我今当说顺业果报正分别义。是何分别。
    如前分别种子相续相似者。如我所说。无彼
    过故。过垢不能染。说何等耶。谓说正分别义。
    是谁说耶。如阿含经中偈言。诸佛及缘觉。声
    闻等所说。一切诸圣众。所共分别者。分别何
    等。故论偈言
     不失法如券  业如负财物
     而是无记性  约界有四种
    释曰。此谓不失法在。如债主有券主。虽与财
    而不散失。至于后时子本俱得。业亦如是。能
    得后果。业虽已坏由有不失法在。能令行人
    得胜果报。亦如债主既得财已。于负债人前
    毁其本券。如是如是。不失法能与造业者果
    已。其体亦坏不失法者有几种耶。约界有四。
    云何为四。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及无漏界。不
    失法者是何性耶。是无覆无记性。无覆者亦
    名不隐没。无记此谓不说善不善故名为无
    记。此不失法。何道所断。故论偈言
     不为见道断  而是修道断
     以是不失法  诸业有果报
    释曰。此谓见苦集灭道所不断。何时断耶。谓
    修道进向后果时断。复次见苦所断不善业。
    虽断由此不失法在。见苦时不断者。是不失
    法。能与果故。如目犍连被外道辱。离波多
    比丘被梵摩达王十二年禁。目犍连等虽获
    圣果。由不失法在故。受宿不善业报。故论偈

     若见道所断  彼业至相似
     则得坏业等  如是之过咎
    释曰。此不失法。若为见道所断。若共业俱至
    后世者。是则有过。有何过耶。若不失法同见
    道所断。随眠烦恼业亦俱断者。即坏业果。坏
    何等果。谓坏见道所断不善业果。是义应知。
    修道若不断者。圣人应具足有凡夫业。以是
    故烦恼业为见道断。不失法不为见道断。是
    故言如业见道断不失法修道进向后果时
    断。彼度欲界向色界时。度色界向无色界时
    断者亦如是。故论偈言
     一切诸行业  相似不相似
     现在未终时  一业一法起
    释曰。相似者。谓同类业。于现在命终时。有一
    不失法。起总持诸业。不相似者。谓业种差别。
    如欲界业色界业无色界业。有无量种。复次
    有几种业为不失法持耶。故论偈言
     如是二种业  现在受果报
     或言受报已  此业犹故在
    释曰。二业者。谓思及从思生。或有人言。业受
    报已而业犹在者。以不念念灭故。又如前说
    无量种差别者。亦一一有一不失法起持故。
    何故不失法与果已犹在而不更数数与果
    耶。谓已与果故。如已了之券。已还财讫纵
    有券在更不复得。不失法亦如是。已与果故
    更不数数得果。此不失法于何时灭耶。故论
    偈言
     度果及命终  至此时而灭
     有漏无漏等  差别者应知
    释曰。此谓修道时断者。如前命终时。相似不
    相似业。共有一不失法持者是也。如须陀洹
    等度果已灭阿罗汉及凡夫人死已而灭。此
    不失法复有差别。云何差别。由漏无漏业别
    故。不失法亦有漏无漏。彼如是故。不失法亦
    从种种业起。能令众生受方土受趣受色受
    形受信受戒等差别果。与果已然后方灭。以
    是故。其义云何。故论偈言
     虽空而不断  虽有而不常
     诸业不失法  此法佛所说
    释曰。空者谁空。谓诸行空。如外道所分别。有
    自性法者无也。而业不断者。有不失法在故。
    云何为有。有谓生死。生死者。谓诸行于种种
    趣流转故。名为生死。云何不常。业有坏故。云
    何名不失法。谓佛于处处经中说。作此分别
    者应尔。以是故。如我先说业与果合为出因
    者。义非不成。论者言。汝所说者。是皆不然。
    今为汝说正业因缘。其义云何。如论偈说
     业从本不生  以无自性故
     业从本不灭  以其不生故
    释曰。我宗中业无有生。如是种子相续者。第
    一义中亦无有生。是故汝所立譬喻无体。而
    有阙譬喻过。诸业云何不生。以无自性是故
    不生。今且答正量部人说种子有相续过。汝
    谓有业与果合而无断常过者。云何无过。谓
    由有不失法在。我今推求毕竟无故。如上偈
    说。业从本不生。是不失法第一义中亦不成。
    若有业生者。为业故可有不失法。业既无体。
    不失法亦无体。因不成故。违汝义宗。云何违
    耶。谓业与果合者。翻成世谛。令物解故。如汝
    前谓阿?酬既擞兄肿酉嘈??摺4艘宀蝗弧?br> 如阿?酬既讼茸髦肿酉嘈?┯髡摺S泻我?br> 耶。今为汝说。此阿?酬既擞腥缡且狻N街肿?br> 相续。展转因果随起不坏故。而以种子相续
    不断不常为喻者。如是欲得汝先说种性别
    故为因者。因义不成。由有心及心数法相续
    起无别故。又汝出因非一向有别过云何非
    一向。今现见有别相续能起别果。云何知耶。
    如牛毛生莞角生设萝(似荻而坚中生于陆地突厥西胡用为箭?尔雅云
    [竺-二+(嶙-山)]坚中盖竹之类也)。正量部人言。阿含经中佛如是说。
    有不失法。以此法故。不断不常。诸体得成。彼
    言以业不起。不失法亦不起。为出因而道。我
    因义不成者。此语不然。论者言。如佛所说。若
    无起者彼即无坏。汝今欲得受此义者。成就
    我所欲。然汝宗中不受此法故。若汝立自宗
    义。谓无起无坏者。其义不成。复次汝立诸法
    有自体者。决定应受。业无自体。若诸法有自
    体者。即为有过。其过云何。如论偈说
     业若有自体  是即名为常
     而业是无作  常法无作故
    释曰。此谓有自体者。即为是常。若常即是不
    可作业。何以故。常法不可作故。亦无变坏相。
    复次若业是无作。有何过耶。其过如论偈说
     若业是无作  无作应自来
     住非梵行罪  今应得涅??
    释曰。梵者谓涅??。若行涅??行者。名为梵行。
    住此行者名住梵行。翻此者名不住梵行。何
    等是住梵行。谓作善业已而得涅??名住梵
    行。何等是住非梵行。谓不作善业者名住非
    梵行。若此业不作自得涅??者。一切行非梵
    行人皆应得涅??。非独行梵行者得涅??。有
    如是过咎。然于世谛作瓶作绢等。亦有是
    过。其过如论偈说
     破一切世俗  所有言语法
     作善及作恶  亦无有差别
    释曰。此谓如世间言。彼是造罪众生。彼是造
    福众生者不然。以汝言不作罪福自然得故。
    其过云何。如论偈说
     以有业住故  而名不失者
     亦应与果已  今复更与果
    释曰。住者云何。谓自体在故。更与果者。由业
    住故。虽与作者果已如有券在已偿之债重须
    偿故。业亦如是。由有体在还得与果。阿?酬?br> 人复言。第一义中有如是诸业。彼因有故。此
    业若无而有因者不然。譬如龟毛衣。今有业
    因。谓诸烦恼。是故如所说因。第一义中定
    有诸业。论者言。此语不善。如论偈说
     烦恼若业性  彼即无自体
     若烦恼非实  何有业是实
    释曰。性者谓因。此说烦恼是业因。譬如泥为
    瓶体。如是烦恼为业体。云何非实。谓烦恼无
    自体故。云何无自体。谓先所观察已遮起法。
    亦遮诸体有自体。此谓烦恼非是业因。以是
    故因义不成。及违汝义。云何违耶。谓于世谛
    中以烦恼为业因。非第一义。是故言违。复次
    如先观烦恼品中偈说。爱非爱颠倒。而为所
    起缘。彼既无自体。故烦恼非实。先已广遮故。
    阿?酬既搜浴5谝灰逯杏腥缡欠衬铡R杂泄?br> 故非无而受果。譬如聋者耳根果及耳识。今
    有此烦恼果。云何名果。果谓业也。如是第一
    义中有烦恼故。非因义不成。亦非违义。如我
    所欲之义得成。复次有业。以有果故非无。如
    虚空花。由有业果是身非无业而有果。以是
    义故。当知有业。论者言。是义非也。汝不正思
    惟邪见所恼。虚妄分别作是说耳。其过如论
    偈说
     说业及烦恼  而为诸身因
     业烦恼自空  身从何所有
    释曰。何处说耶。谓诸论中诸贤圣等约世谛
    说。若于第一义中观察者。是皆不然。如我宗
    中先已说方便故。此谓诸法上中下贵贱好
    丑等种种果报无有自体。如说业及烦恼无
    自体。身亦无自体。以是故。烦恼为业因业
    为身因者。是皆不然。所说之过。今还在汝。
    所立譬喻。皆亦不成。复次阿?酬既搜浴5谝?br> 义中有如是业有受果者故。此若无则无彼
    受者。譬如虚空花?。今有业故有受果者。其
    义云何。故论偈言
     为无明所覆  为爱结所系
     而于本作者  不一亦不异
    释曰。明所治者。名为无明。覆者谓翳障慧
    眼。云何为名。名谓众生。何故名众生。谓有情
    者数数生故。云何名爱。爱谓贪着。着即是结。
    与谁为结。谓系众生。云何名系。谓与贪等相
    应故。如无始经中所说。众生为无明所覆。爱
    结所系。于无始生死中往来受种种苦乐。如
    是诸众生等。自作恶不善业。还自受不善果
    报。此受业果者。即是我所欲得作者。然此作
    者。不可说一异故。是有受果者。由第一义中
    有彼业故。论者言。汝所说者。义皆不然。此论
    初已来一切诸法皆已观察。无有从缘起果。
    亦无不从缘起果。以是故。其义如论偈说
     业不从缘生  不从非缘生
     以业无自体  亦无起业者
    释曰。此谓业等无起业有三种。一谓业。二谓
    果报。三谓受果者。今推求业无起故。作者亦
    无起。作及作者先皆已遮。无有实体。如我所
    说无业及无作者方便。其义云何。如论说

     无业无作者  何有业生果
     既无有此果  何有受果者
    释曰。以是故。汝言第一义中有业有受果者
    其义不成。亦违汝义。云何违耶。谓翻以世谛
    令物解故。阿?酬既搜浴2ξ抟滴薰?摺J切?br> 见过。能障慧眼。彼说中论是真实见者不然
    论者言。汝语非也。其义云何。如论偈说
     如佛神通力  现作化佛身
     于是须臾间  化身复起化
     此初化身佛  而名为作者
     化佛之所作  是即名为业
    释曰。此谓作者与化相似。展转从缘起。无有
    我体故。而此所作业者。亦如化人无有自体。
    譬如化佛复起于化。如是身口业等所作之
    事。虽无有实而可眼见。应如是知。烦恼者名
    为三毒。九结。十缠。九十八使等。能起身业口
    业意业。分别今世后世善不善无记苦报乐
    报不苦不乐报。及起现报生报后报等。如是
    诸业一一皆空。设有所作。亦无自体。其义云
    何。如论偈说
     业烦恼亦尔  作者及果报
     如干闼婆城  如幻亦如焰
    释曰。此谓业等从因缘和合生。如幻化无实
    但可眼见。是世谛中有非第一义。复次欲得
    善趣。及欲得涅??者。亦是世谛所说。如汝谓
    我拨无业果是邪见过者。过亦无体。阿?酬?br> 人言。彼虽欲得于世谛中有一切法。而于第
    一义中诽谤无一切法者。还不免过。论者言。
    如经中偈说。有体既不成。无体亦不成。又如
    经偈说。有者是常见。无者是断见。是故有及
    无。智者不应依。汝言拨无业果者。我不欲尔。
    以是故汝先谓。我不免过者。我无此过。复次
    汝闻第一义中诸体无自体。业果及业果合
    作者及受者。皆空无体。而谓虚住梵行空无
    所获者。是愚痴心。为欲开发愚痴障故。以业
    等有而令物解。云何解。谓解如佛以神通
    力现作化佛等事故。此品初与外人所说过。
    而以业果无自体义令众生解。是品义意以
    是故。如梵王所问经说。佛告梵王。若无业无
    果者。即是菩提。如是菩提无业无果。得菩提
    者亦无业无果。彼得授记及圣种性亦复如
    是。若无业无业报者。彼圣种性亦不能起身
    口等业。复次如观缘品中说。所有诸物体皆
    无有自性。已遮眼等非是异处及自在等有。
    何以故。眼等不从赤白众缘起。众缘亦不能
    生眼入等。亦如观本际品。已遮生死本际无
    自体故。如无第二头。不可说第二头眼有病。
    如观行品偈说。大圣说空义。令离诸见故。若
    复执有空。诸佛所不化。此已遮诸见及无明
    等烦恼故说空。若复执空。云何可化。亦如
    以水救火。若水中有火起者。则不可救。如观
    苦中已遮苦四义不成。亦遮外万物等四义
    不成。何以故。苦不名自作法不自作法。以无
    自体故。何有人作苦。若说有我法各异相。当
    知是人不得法味。若言诸法是善是不善是
    无记是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别异者。是人
    于甚深寂灭法中。为无义利。如本住中已遮。
    本住不可得故。亦遮三世无有戏论分别。以
    是故诸法则空。如作作者中说。决定有作者。
    不作决定业。决定无作者。不作无定业。何以
    故。决定业无作。是业无作者。如刀不自割。指
    不自触。以是故定作者无作。作者亦无业。如
    是先后俱等不可得故。复次若无作等法。则
    无有罪福。罪福等无故。罪福果报亦无。若
    无罪福果报。亦无涅??。以是义故。于世谛中
    说有诸业。非第一义。如梦所见不应于中妄
    生忧喜。如幻所作。而无实体。如干闼婆城日
    出时现。但诳人眼而无所有。如佛告诸比丘。
    生死无际。诸凡夫人不解正法故。为说生死
    长远。又如佛言。诸比丘为欲尽生死故。应随
    顺行。亦如无上依经说。佛为怜愍世间住于
    乱慧无因恶因诤论者故。于世谛中说有诸
    法。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命者。复次佛婆伽
    婆见彼众生生死相续未起对治故。说生死
    长远。所以者何。为欲尽彼生死际故。建立众
    生。于勤精进善观察者。了彼生死及与涅??
    无少差别可得。以是故无有生死。亦无涅??。
    又如观缘中说。是作缘中无。非缘中亦无。彼
    中遮作不可得故。亦不与缘合而言有作不
    然。如观三相中。已遮生故。若生等不成。则无
    彼有为。有为法无故。何得有无为。又如遮去
    与去者。若谓去法即是去者。作者作业是即
    为一。若言去法异于去者。则离去者而有去
    法。亦离去法而有去者。二俱有过。如观圣谛
    亦说。第一义中空无体义。如彼偈说。诸佛以
    是故回心不说法。佛所解深法众生不能入。
    何以故。第一义中无有空执。若言空者。是执
    着相。如遮见中已遮边等四见。若说有边。则
    无后世。若说无边。亦无后世。何以故。第一义
    中诸法空故。如偈说。何处。何因缘。何人起诸
    见。若言有见起者不然。如遮合中言。物果不
    从缘合不合生。以果无故。合法亦无。如遮成
    坏。有体不生体。亦不生无体。无体不生体。亦
    不生无体。亦破三时无有相续。以是等义应
    知如遮缚解无有自体。以无众生往来阴界
    诸入五种推求无往来者。以是故第一义中
    不说离生死外别有涅??。如宝胜经偈言。涅
    ??即生死。生死即涅??。实相义如是。云何有
    分别。如遮有无中。已遮诸法若有若无。若有
    人言。见有见无见自他性。是则不见真实道
    理。如金光明女经中说。无明体相本自不有
    妄想因缘和合而生。善女当观诸法如是。何
    处有人及以众生。本性空寂无所有故

    般若灯论释卷第十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