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瑜伽部上 >
  • 菩萨善戒经卷第6供养三宝品第十七

    菩萨地供养三宝品第十七

    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来。供养如来
    凡有十种。一者供养色身。二者供养塔。三者
    现见供养。四者不现见供养。五者自供养。六
    者他供养七者利益供养。八者最胜供养。九
    者清净供养。十者受持供养。供养色身者。菩
    萨摩诃萨若见佛色身而供养之。是名供养
    色身。供养塔者。若菩萨摩诃萨为如来故造
    作塔庙形像龛窟。修治已坏朽故之塔。若见
    新塔花香供养。是名供养塔。现见供养者。
    菩萨摩诃萨若现见如来形像时。如见此佛
    见十方佛亦复如是。是名现见供养。不现见
    供养者。菩萨摩诃萨若供养现在诸佛及佛
    塔庙得信解心。我今现见作是供养。亦得供
    养过去未来佛。何以故。一切如来同一法性
    故。以是故则得供养去来诸佛。若我供养
    现在佛塔。亦得供养去来佛塔。何以故如是
    诸塔同一法性故。若供养一佛则已供养十
    方诸佛。若供养一塔则已供养十方佛塔。造
    作龛窟补治故塔供养塔时亦复如是。是名
    不现见供养。又复不现见供养者。若不见佛
    不见佛塔。心想念言。此是如来此是佛塔。一
    切佛一切塔一切窟一切像亦复如是。是名
    不现见供养。复有不现见供养者。若菩萨佛
    涅??后。为如来故建立塔庙造作龛窟。若一
    若二乃至无量随力能作。是名不现见供养。
    如是无量福德果报。摄取无量梵福德果。菩
    萨摩诃萨以是因缘于无量劫不堕恶趣。亦
    能庄严菩提之道。菩萨摩诃萨不现见三宝
    而设供养。胜于现见供养之者。不可称量不
    可为比。所得果报不可宣说。愚痴之人现见
    之后而设供养。智慧之人虽不现见而能供
    养。是名不现见供养。自作供养者。菩萨摩诃
    萨若供养佛及供养塔。手自经理不令他作。
    是名自供养。他供养者。若佛若塔欲供养时。
    聚集多人和合共作非独自作。多人者。所谓
    父母妻子宗亲眷属僮仆。若王大臣婆罗门
    长者。邻比知识内人外人男女贫富受苦受
    乐。若师和上。若同师同和上。若同住同法
    同学同国同名同姓。乃至邪见及?钔勇蕖J?br> 名他供养。复有他供养者。菩萨摩诃萨若
    财富自在。以慈悲心惠施众生。临施之时作
    是愿言。众生贫苦??诟5隆=袷苁┮盐业?br> 劝令供养三宝。以是供养三宝因缘破坏贫
    穷多获福德。作是愿已惠施众生。施众
    生已教令供养佛法僧宝。是名他供养。利
    益供养者。菩萨若于佛及佛塔。奉施衣服
    饮食卧具医药房舍恭敬礼拜。复以种种杂
    华涂香末香散香伎乐幡盖灯明供养。又叹
    如来无量功德。五体投地右?三匝至无量
    匝。兼复奉献金银琉璃颇梨珂贝车磲马瑙
    及身璎珞锺铃之属乃至一钱一线一米。
    是名菩萨利益供养。最胜供养者。菩萨若于
    佛及佛塔。所设供养。利益供养。常恒供养。
    好物供养。现见供养。不现见供养。自供养。
    他供养。至心供养。喜心供养。至心忍乐供
    养三宝。以如是等供养回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是名最胜供养。清净供养者。菩
    萨若于佛及佛塔手自供养非以?x慢轻贱心
    故。令他执作无有放逸。?バ木??列木?br> 心。非为国主生信敬故。非以当得国王大
    臣长者居士所供养故。非以自显己之功德
    而供养也。所作形像不以雌黄鸡子罗差胶
    油酥等涂地。不烧胶香熏香供养。颇迦
    花等亦不供养。一切臭华虽有好色亦不供
    养。乃至种种臭秽之物不以供养。离如是
    等诸供养者。是名清净供养。受持供养者。
    菩萨若于佛及佛塔。若自出财若从他求。
    若作像若作塔。若一若二。若乃至百千无量
    万亿。一一塔中一一像前恭敬礼拜。以好华
    香伎乐灯明璎珞幡盖而供养之。亦不以此
    供养因缘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求于佛
    道。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住不退地故。菩萨住
    是不退地已。于诸佛土受身无碍。菩萨摩
    诃萨不自出财不求他财。作是愿言。若阎浮
    提所有众生。有能供养佛法僧宝。从四天下
    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十方无量无边世界所有
    众生。以上中下供养三宝。我当至心随其欢
    喜。复作是愿。以是因缘令诸众生悉得成就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庄严无上
    菩提之道。是名如法作供养。菩萨摩诃萨修
    集慈心如[声-耳+牛]牛顷。悲喜舍心亦复如是。一
    切有为无常无我无乐无净。深观涅??功德
    微妙。念佛法僧施戒天等。乃至不见法界之
    中有微分相可得宣说。至心趣行六波罗蜜。
    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是名如法作供养。若有
    比丘常乐喜见恭敬供养金塔金像银塔银像
    颇梨真珠车磲马瑙璧玉塔像。不喜乐见供
    养恭敬泥木塔像。当知是人不名如法作供
    养。是如法作供养名无上供养无胜供养最
    上供养。如是供养胜诸供养。能得无量无胜
    之果。菩萨摩诃萨供养三宝为六事故。一
    者福田无胜故。二者知恩报恩故。三者胜于
    一切一足二足多足无足故。四者难遇如优
    昙鉢花故。五者无师和上自然得成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故。六者能令众生获得世乐
    出世乐因故法僧亦尔。菩萨欲受菩萨戒时
    当观和上。若具八法乃从受戒一者具足优
    婆塞戒沙弥戒大比丘戒。二者能致供养。
    三者善能观察持戒毁戒相貌。四者得舍
    摩他?称派崮恰N逭叽刃牧??磺小A??br> 能舍己乐以施众生。七者无畏。八者不说
    非法不听非法。说非法者呵责谏喻。能忍一
    切?杌俅蚵钅蘸Φ瓤嗵安_痴等毁禁之人及
    懈怠者。处众说法不辞疲劳。不谬解义亦不
    误说。发言柔软初不?犷。常念众生欲令安
    乐。有疑辄请不怀耻辱。善知方便教化众生。
    知诸众生烦恼对治。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无
    有贵贱尊卑之异六根具足威仪庠序。不信
    谗言细行净行。不自矜高轻蔑于人。不为利
    养外现谄曲。舍除贪妒悭吝之心。若自得利
    先推他人。其心常一无有放逸。见他得利欢
    喜如己。知足少欲唯畜六物。六物之外随得
    随施。恒劝前人随犯发露为示忆念善知悔
    法。善能瞻养病苦之人。终不宣说声闻法藏
    菩萨藏过。若有具足如是法者任为和上。菩
    萨摩诃萨既受戒已。和上若病应为给使若
    不病者应随教作。应生虔重恭敬之心。迎
    逆礼拜立侍左右。奉施衣食卧具医药随顺
    法语。随法而作无有动转。随所犯罪诚实而
    说。若听法时作佛想法想比丘僧想。难想眼
    想。大智因想。大光明想。得大果报想是大涅
    ??无上道因想。得常乐想。得舍摩他?称派?br> 那想。如是想者即是真实法想。是名具足听
    法功德又听法时应至心听信心听。不应念
    言我今不应从破戒者。斯下种姓根不具足。
    不正语者弊性之人而问法也。离如是念至
    心听法。菩萨摩诃萨受菩萨戒有二种。一
    者智二者愚。若作如上思惟观者。是名愚痴。
    不增善法不得大智。菩萨修集四无量心慈
    悲喜舍。四无量心有三种。一者众生缘。二者
    法缘。三者无缘。众生缘者。菩萨摩诃萨修
    集慈心。谛观一切三聚众生一者受乐二者
    受苦三者受不苦不乐菩萨摩诃萨修集慈
    心。观受乐者令其增长。观苦众生灭苦生乐。
    观不苦不乐者断除苦乐令得涅??。是名众
    生缘。法缘者菩萨摩诃萨唯观法相不作众
    生相。若我修慈无众生者。唯得离苦谁得受
    乐。是名法缘。无缘者舍众生相及以法相增
    长慈心。是名无缘。如慈余三无量亦复如是。
    菩萨摩诃萨若因众生修无量心。当知是心
    不异外道。亦与声闻辟支佛共。菩萨摩诃萨
    四无量心合则为悲。是故菩萨名为大悲菩
    萨观察受苦众生有百一十。为除是苦修集
    大悲。何等百一十。一种生苦。复有二种。一者
    求不得苦。二者得已失苦。复有三种一者苦
    苦二者行苦。三者坏苦。复有四种。一者爱别
    离苦。二者怨憎会苦。三者死苦。四者五阴
    不灭苦。复有五种。一者欲因缘苦。二者?
    因缘苦。三者睡眠因缘苦。四者掉悔因缘苦。
    五者疑因缘苦。复有六种。一者恶道因苦。
    二者恶道果苦。三者多求苦。四者守护苦。五
    者得无厌苦。六者失苦。复有七种。一者生苦。
    二者老苦。三者病苦。四者死苦五者爱别离
    苦。六者怨憎会苦。七者求不得苦。复有八种
    一者寒苦。二者热苦。三者饥苦。四者渴苦。五
    者不得自在苦。六者自作苦。如尼?b子。七者
    他作苦。如王事等。八者久威仪苦。复有九种。
    一者身贫穷苦。二者他贫穷苦。三者亲爱坏
    苦。四者失财物苦。五者病苦。六者破戒苦。七
    者邪见苦。八者现在苦。九者他世苦。复有十
    种。一者有食无器苦。二者步涉无乘苦。三者
    求诸璎珞华香不得苦。四者求觅伎乐游戏
    不得苦。五者求于光明不得苦。六者求给使
    人不得苦七者求浆不得苦。八者求衣不得
    苦九者得不用苦。十者见来求苦。复有九
    种。一者一切苦。二者大苦。三者一切自苦。四
    者不如法住苦。五者转苦。六者不得自在苦。
    七者害苦。八者随逐苦。九者一切行苦。一切
    苦者。由往昔因得现在苦。大苦者。如诸众生
    无量世中受地狱苦。一切自苦者。如地狱畜
    生饿鬼人天中苦。不如法住苦者。如作谋议
    欲害于他事不成就反受其祸如贪饮食后受
    大苦。如念贪欲?恚痴苦。如因身口意恶业
    受苦。如因毁戒受于忧苦。转苦者。如现在王
    身转至他世为奴仆苦。如现父母兄弟妻子
    转至他世为怨憎苦。如现在巨富转至他世
    受贫穷苦。不得自在苦者。如欲得长命欲得
    端正。欲得上族。欲得富贵。欲得身力。欲得
    智慧。欲除怨敌。不得如意苦。害苦者。如世中
    人求破贫穷不能破苦。出家之人求坏烦恼
    不能坏苦。如事难苦。兵革起苦。行旷路苦。截
    手脚苦。闭系打缚苦。驱摈出外苦。一切行苦
    者。因苦受苦离乐受苦。一切诸受未断故苦。
    不能出家苦。不能寂静苦。不得菩提苦。多生
    思觉苦。凡夫苦。四大苦。三界苦。烦恼苦。是
    名百一十苦。菩萨观察如是等苦增长大悲。
    如是大苦因十八种而得增长。何等十八。一
    者愚痴苦。二者受果报苦。三者行苦。四者常
    苦。五者生苦。六者自作苦。七者他作苦。八者
    破戒苦。九者邪见苦。十者过世苦。十一者
    大苦。十二者地狱苦。十三者人天苦。十四者
    转苦。十五者受苦。十六者不知苦。十七者
    增长苦。十八者懈怠苦。菩萨常以四事因缘
    名为大悲。一者谛观众生受苦因缘甚深难
    解。二者无量世中修集。者三至心修集。
    四者以至心故为于众生不惜身命。以是四
    事因缘故。能为众生劳谦忍苦受于苦身。是
    故菩萨名净大悲。净大悲者名如来地。菩
    萨摩诃萨观是百一十事。一切菩萨皆悉修
    集。为众生故增长大悲。如是菩萨能观众生
    及以法相生于大悲。不能观察无缘之相生
    于大悲。是故不得名为大悲。如来能具如是
    三种故名大悲菩萨修集大悲故。得身寂静
    得心寂静。以是身心寂静因缘故。能破众生
    所有烦恼。住于净地一子之地。于诸众生
    爱之如子。以大悲因缘故。为诸众生?バ锌?br> 行心无悔退。如声闻道悟四谛时受无漏乐。
    菩萨修悲亦复如是。菩萨修悲但为众生。不
    为自身。修悲因缘。菩萨乃至不惜身命及外
    财物。修悲因缘舍身受身。终不毁失如来禁
    戒。难得三昧即能得之。难得智慧即能得之。
    是故如来于经中说。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住在何处。当言住于大悲。无量无边不
    可称计。故名大悲。菩萨修集是无量心得现
    在乐。能令众生远离苦恼。得无量无上功德
    之聚。庄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地三十七助道品第十八
    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惭愧。惭愧有二种。一
    者性。二者因缘。性者。菩萨摩诃萨自知所作
    非法。怖畏恶报而生惭愧。因缘者。菩萨若于
    自所作恶。恐人知故而生惭愧。性惭愧者。非
    因缘得如菩萨性。菩萨修惭愧者从因缘得。
    如八正道因缘。惭愧有四种。一者不应作而
    作生于惭愧。二者应作不作生于惭愧。三者
    心自生疑而生惭愧。四者于覆藏罪恐他知
    故而生惭愧云何名为菩提萨?省H?收摺C?br> 为勇健无所畏惧。菩萨之性性有健力。以性
    健故能调烦恼不随其心。能忍众苦种种恐
    怖。虽有恐怖不能倾动。菩萨所有善法庄严。
    是名性勇健力。是故名为菩提萨?省F腥??br> 勇健力有五因缘。一者种种生死苦。二者众
    生种种行诸恶业。三者于无量世利益众生
    受无量苦。四者至心坚持菩萨禁戒。五者至
    心听受深法。菩萨摩诃萨有五因缘。为诸众
    生受大苦切心无愁恼。一者有大勇健力故。
    二者修集无愁故。三者?ド品奖憬【??省?br> 四者智慧力健故。五者专念修悲心故。云何
    菩萨解世书籍。菩萨善知世间方术。知字知
    句知辞知义。心口和合专念受持。是名菩
    萨知法知义。知法知义故能为他说。以说因
    缘故法智义智而得增长。是名闻慧思慧。以
    是闻思慧因缘故。助菩提法而得增长。云何
    名为菩萨知世。世有二种。一者众生世。二者
    器世。菩萨摩诃萨观众生世。是故经说。世间
    苦行受于生死。不知生死不得解脱。如来善
    知众生世间。是故经说。众生有五浊。一者命
    浊。二者众生浊。三者烦恼浊。四者见浊。五者
    劫浊。如今人寿不满百年。是名命浊。如今众
    生不能孝养父母师长和上沙门婆罗门等。
    不随义行。不畏现在及未来世。不乐惠施。不
    喜福德。不乐受斋持戒精进。是名众生浊。如
    今众生因烦恼故杀害父母。于母姊妹及余
    亲属强作非法。为与众生作恶因缘。受畜弓
    箭刀杖牟槊。多有众生妄语两舌恶口无
    义语。有如是等无量诸恶。不善烦恼起时。是
    名烦恼浊。如今众生非法见法法见非法。非
    法说法法说非法。以见说故破坏正法增
    长邪法。无量众生修集邪见。是名见浊。如
    恶时恶众生有三种内恶劫起。一者饥馑内
    劫。二者疫病内劫。三者刀兵内劫。是名劫浊。
    是名菩萨知众生世间。复次菩萨知器世间。
    菩萨善知器世成坏因缘。是故经说。迦?钛印?br> 如来善知世间。知世间因。知世间灭。知世间
    道。知世间味。知世间苦。知世间解脱。迦??br> 延。六入五阴及四大等。名为人身。以人身故
    随世作相。名之为我。名为众生。名为寿命。
    名为士夫。名为某甲。如是名字性无真实因
    烦恼故众生说言我见我闻我知。见闻知者
    亦无真实。流布如是名姓饮食受苦受乐长
    寿短寿。是名流布流布者。名为相不名真
    实。如来善知众生世间器世间故。名如来
    善知世间。菩萨若见于已年长福德胜者。应
    起奉迎礼拜问讯安施牀座。若见年德与己
    等者。先意问讯谦下软语执手共座。不生?x
    慢我胜于彼。若见年德于己少者。先意软语
    劝以福德。教行善法心不轻慢。设其有罪终
    不讥刺。随所须物任以给施。菩萨悉于上中
    下众生。先意软语善法教化。以食以法而摄
    取之。身口意业善思惟等悉向众生。常作是
    念。愿我莫与一切众生作恶因缘。于诸众生
    不作怨想。常生亲想无?恚心。设有?者不
    以在意。若他?打当观法界。身口意业常自
    凝重。具足十四事。所谓六方便。四恶知识。
    四善知识。如善生经说。常能利益今世后世。
    能求财物。得已能护。营生富足。能作福德不
    贪不悭。不作幻术诳惑世人。持戒惭愧。有
    人寄附不令生疑。众生见者如见真实。常近
    善友治国理民劝以十善。见则言见。闻则言
    闻。觉则言觉。知则言知。是故菩萨。名知世
    间。云何名为菩萨学四依。菩萨依义不依于
    字。菩萨听法不为依字唯为依义。菩萨摩诃
    萨依法不依人。知法非法。知如是法是佛所
    说是长老说是众僧说。若是非法。虽闻佛说
    心不生信。复有是法非佛所说非长老说非
    众僧说。虽非佛说长老僧说。是法相者闻则
    信受。菩萨摩诃萨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依了义者。不可动不可移。了义经者不生疑
    心。菩萨若于了义经中生疑心者则可移动。
    菩萨依智不依识。何以故。修智慧者名净智
    故。是故菩萨解甚深义。虽于深义未得解了
    终不生谤。是名菩萨成就四依。菩萨成就如
    是四依。了了能知世道出世道。菩萨复有四
    道。以四道故知一切法界得无碍智。四道者
    即是四无碍智。知一切法界。名法无碍智。若
    知一切法性无碍智无颠倒智。名义无碍智。
    菩萨若知一切诸法种种名字。名辞无碍智。
    菩萨若知一切法界一切法名一切法义说不
    可尽。名乐说无碍智。菩萨具足四无碍智。知
    阴入界方便十二因缘方便是处非处方便。
    菩萨具足四无碍智。了了自知菩提之道。复
    能为人分别广说。云何名为庄严菩提。庄严
    菩提有二种。一者功德庄严。二者智慧庄严。
    如自利利他品中说。菩萨若在初阿僧只劫。
    修集如是二庄严者。名下庄严。在第二阿僧
    只劫修。名中庄严。在第三阿僧只劫修。名上
    庄严。云何菩萨修集三十七品。菩萨具足四
    无碍智得方便智。以方便智故修集三十七
    品。亦未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知二
    乘所修道品。知二乘者如初品说。云何名知
    菩萨所修三十七品。菩萨观身循身观。作
    是观时不着身相不作空相。亦知是身不可
    宣说。是名观身第一义。为流布故说名为
    身。如身余三十七品亦如是。菩萨摩诃萨
    观是身时不作苦不作集不作灭不作灭因缘
    道何以故。法界不可说故。菩萨若能如是知
    苦集灭道。是名第一义修集三十七品。为流
    布故说苦集灭道。菩萨若知不以觉观观三
    十七品。是名舍摩他。菩萨若知法界真实不
    可宣说。是名?称派崮恰F腥?崮λ?兴闹帧?br> 一者第一义舍摩他。二者期舍摩他。三者真
    实舍摩他。四者离烦恼怨舍摩他。菩萨具足
    四舍摩他知一切法界。为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故。菩萨?称派崮怯兴闹帧R徽吖菜闹?br> 舍摩他行。二者远离颠倒。三者分别无量法
    界。四者知法界无碍。菩萨修集是四种?称?br> 舍那。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云何名为
    菩萨摩诃萨善方便。善方便者有十二种。内
    六种外六种。内六种者。菩萨常于一切众生
    起大悲心。真实了知一切诸行。常乐系念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乐为众生转于生死。真
    知烦恼不坏烦恼。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バ蘧??J敲?诜奖恪M饬?终摺D芰钌偈?br> 得无量福。有功德者能令增长。坏佛法者能
    令生信。已有信者能令增长。未淳熟者能令
    淳熟。已淳熟者能令解脱。是名外方便。云
    何少施得无量福。若有众生于菩萨所闻说
    法已。以一把食施于饿狗。施物既少福田又
    薄。以能回向菩提道故。所得福报不可称量。
    有德增长者。若有众生先受八斋。菩萨复为
    分别解说。教令回向无上菩提。若有众生深
    着邪见。一月不食昼断夜食。菩萨即为讲宣
    正法破其邪心。教令受持八戒斋法。菩萨为
    破苦不善斋。教令受持善法斋戒。若有众生
    欲求解脱不知方便。菩萨为说中道实义离
    于二边。若有众生欲得天身投渊赴火。菩萨
    为破如是现苦。为说持戒现世受乐后受天
    身。若有众生为寂静故。读诵解说四?惩拥洹?br> 菩萨即以十二部经。教令分别思惟其义。复
    次菩萨以世所有上妙香华供养三宝。亦教
    众生复令供养。自向十方无量诸佛发愿供
    养。亦教众生向十方佛发愿供养。复次菩萨
    常修念佛乃至念天。亦教众生令修六念。复
    次菩萨身口善业。若多若少悉施众生。亦以
    是法教化众生。复次菩萨常作是愿。一切众
    生所有苦事。悉集我身莫令他受。亦以此法
    转教众生。复次菩萨若有过去现在世罪。悉
    向十方诸佛忏悔。亦以此法教众生行。复次
    菩萨自能修集四无量心。亦教众生行四无
    量。有功德者能令增长。坏佛法人能令生
    信。已生信者能令增长。未淳熟者能令淳熟。
    已淳熟者令得解脱。菩萨摩诃萨为是四法
    修集六事。一者随他。二者无障。三者不动。
    四者心相似。五者报恩。六者清净。随他者。
    菩萨若为众生说法。先以软语随彼心语。随
    身口意任力惠施。令彼恭敬生欢喜之心乐
    法之心然后为说。随诸众生上中下根说易
    解法。时节说。次第说。不颠倒说。利益说。怜
    愍说。若须神通应感化度为示神足。略能
    说广。广能说略。能破疑网。施其忆念。能广
    分别出入定处。若有众生不解如来甚深空
    义。即为开示分别演说。若有众生诽谤方
    等大乘经典。即为说法令其调伏。若有众生
    作如是言。如来所说无一切法无一切物。一
    切诸法无生无灭。犹如虚空如幻如梦。如热
    时焰干闼婆城。如水中月。如呼声响。以是
    不解法性因缘故生于怖畏。生怖畏故而生
    诽谤。言非佛经是邪见说。菩萨摩诃萨善巧
    方便。渐渐为开修多罗义。随意而言非一切
    法无。以一切法不可说故。名为无法。以不可
    说性无所有故。名为无物。若初无不可说无
    不可说性。云何可说有生有灭。是故说名无
    生无灭。若无生灭即名虚空。如虚空中有无
    量色有无量业。诸色诸业无有障碍。所谓行
    住屈申俯仰。若无如是诸色诸业名虚空者。
    是则虚空不可宣说。若因虚空有诸色诸业
    可宣说者。不得说言虚空之性不可宣说。若
    彼虚空不可说者。诸色诸业云何可说。菩萨
    摩诃萨得圣智已。乃知法界不可宣说。尔时
    菩萨破坏邪相。言一切法有一切法可说。菩
    萨初以如是圣智教于众生。众生得已自见
    法性。不可宣说犹如虚空。是故如来说一切
    法同于虚空。如幻性相非有非无。圣人亦说
    非有非无。幻若定有。以何因缘有时可见有
    时不可见。若定无者。云何令人见种种相。实
    无之法不应生相。一切法界亦复如是。于诸
    凡夫说有名相。有名相故不得言无。第一义
    性不可说故不得言有。是故法界如幻有二。
    是故菩萨于诸法界。不取不舍不增不减。实
    则知实亦说是实。是名菩萨善随方便。无障
    者。菩萨摩诃萨见来求。者作如是言。善男子。
    汝今若能供养三宝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
    者。所须之物。若衣若食牀卧病药。华香璎珞
    幡盖伎乐。田宅屋舍仆使乘用。资生之物悉
    当与汝。若有众生恐畏忧惧。菩萨语言。汝
    今若能供养三宝乃至婆罗门者。我当给汝
    衣食所须乃至一切资生之具。亦当救汝忧
    惧之事。若有病者亦复语言汝今若能供养
    三宝乃至婆罗门者。我当为汝求觅良医瞻
    病好药衣食乃至资生之具令汝病愈。如是
    众生若能信受菩萨语者。菩萨当作种种方
    便必令如意。若不受者。菩萨尔时则修舍心。
    若有信受。菩萨不为称意作者得罪。菩萨先
    教供养三宝父母师长持戒精进。为调令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先受语后不受者。
    以怜愍故则现?呵非实恶心。若不施物不
    为作使非实嫌恨。为调伏故。是名无障不动。
    心相似者。菩萨若得自在之身。若王大臣多
    有眷属。先唱是言。若我境内及家中人。其有
    不能供养三宝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毁戒懈
    怠。我当断其衣服饮食。打骂系缚闭之牢狱。
    若杀若摈。嘱付大臣使令鉴察。知谁持戒
    知谁毁戒。谁能供养父母三宝。谁不供养父
    母三宝。尔时众生以怖畏故。远离诸恶修
    集善法似菩萨心。是名相似方便。报恩者。
    菩萨若受檀越衣服饮食卧具病药房舍。若
    多若少。或遭恐怖有人救解。或遭病苦有疗
    治者。或闻说法破坏疑心。菩萨摩诃萨以念
    恩故。悉教是等行于善法。是名报恩。菩萨说
    法众生闻已。即能供养三宝父母师长沙门
    婆罗门等。持戒精进。是名报恩寂静者。菩萨
    摩诃萨安住毕竟菩提地中。修集寂静菩提
    之道生兜术天。当知不久下阎浮提得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众生闻已悉发愿言。如是
    菩萨成佛之时。我等当于是佛法中出家学
    道。尔时菩萨下阎浮提。托生刹利婆罗门家。
    为众生故舍五欲乐。出家学道修行苦行。为
    苦行者生于恭敬。破苦心故。修苦行已。得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坏声闻缘觉菩提心故。
    既成道已默然而住。释梵天王来劝请故。梵
    天启请。为令众生于正法中生尊重故。尔时
    世尊即以佛眼观诸众生然后说法。佛眼观
    者为破恶名故。所谓众生说言。如来但为梵
    王劝请非为怜愍。若以佛眼观于众生转法
    轮者。为破众生邪恶轮故。转法轮已集众
    制戒。为令众生得解脱故。是名菩萨寂静
    方便。为令众生得信心故。未入佛法者令
    得入故。未熟众生令得熟故。已熟众生得解脱故

    菩萨善戒经卷第六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