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瑜伽部上 >
  • 瑜伽师地论卷12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

    本地分中三摩?涠嗟氐诹???/p>

    复次。云何修习所缘诸相作意。谓即于彼彼
    诸相。作意思惟。以思惟故。能作四事。谓即
    修习如是作意。又能远彼所治烦恼。又能
    练此作意及余。令后所生转更明盛。又即
    修习此作意时。厌坏所缘。舍诸烦恼。任持
    断灭。令诸烦恼远离相续。是故修习如是
    所缘诸相作意
    复次由四因缘。入初静虑乃至有顶。谓因
    力。方便力。说力。教授力。云何因力。谓曾邻
    近入静虑等。云何方便力。谓虽不邻近入
    静虑等。然由数习无间修力。能入诸定。云
    何说力。谓于静虑等增上缘法多闻任持。乃
    至广说。即依此法。独处空闲。离诸放逸。勇
    猛精进。自策励。住法随法行。由此能入
    静虑等定。云何教授力。谓于亲教轨范师所。
    成于随一余尊长所。获得随顺初静虑等。
    无倒教授。从此审谛作意思惟。能入静虑及
    诸余定。如是显示四观行者。谓具因力者。
    方便力者。若利根者。及钝根者
    复次有四得静虑者。一爱上静虑者。二见
    上静虑者。三慢上静虑者。四疑上静虑者。云
    何爱上静虑者。谓如有一先闻静虑诸定功
    德。而不闻彼出离方便。于彼一向见胜功
    德。勇猛精勤。由此因缘。入初静虑或所余
    定。如是入已。后生爱味。云何见上静虑者。
    谓如有一。从自师所或余师所。闻诸世间
    皆是常等。如是方便入初静虑乃至有顶。能
    得清净解脱出离。彼依此见。勇猛精勤。由
    是因缘。入初静虑或所余定。如是入已。能
    自忆念过去多劫。遂生是见。我及世间皆是
    常等。从定起已。即于此见。坚执不舍。复于
    后时。审思审虑。审谛观察。谓由此故当得
    清净解脱出离。云何慢上静虑者。谓如有一
    闻如是名诸长老等入初静虑乃至有顶。闻
    是事已。遂生?x慢。彼既能入静虑等定。我
    复何缘。而不当入。依止此慢。勇猛精勤。由
    是因缘。入初静虑及所余定。如是入已。后
    生?x慢。或入定已。作是思惟。唯我能得如
    是静虑。余不能得。彼依此慢。复于后时。
    于诸静虑。审思审虑。审谛观察。云何疑上静
    虑者。谓如有一为性暗钝。本尝乐习奢摩
    他行。由此因缘。入诸静虑或所余定。如是
    入已。复于上定勤修方便。为得未得。于
    四圣谛。勤修现观。性暗钝故不能速证
    圣谛现观。由此因缘。于余所证。便生疑惑。
    依此疑惑。复于胜进。审思审虑。审谛观察。
    复次。云何爱味相应静虑等定。谓有钝根。或
    贪行故。或烦恼多故。彼唯得闻初静虑等所
    有功德。广说如前。爱上静虑于上出离。不
    了知故。便生爱味。恋着坚住。其所爱味。当
    言已出。其能爱味。当言正入。云何清净静
    虑等定。谓有中根或利根性等。烦恼行或薄
    尘行。彼从他闻初静虑等爱味过患及上出
    离。勇猛精进。入初静虑或所余定。如是入
    已。便能思惟诸定过患。于上出离。亦能了
    知。不生爱味。云何无漏静虑等定。谓如有
    一是随信行。或随法行。薄尘行类。彼或先时
    于四圣谛。已入现观。或复正修现观方便。
    彼先所由诸行状相。入初静虑或所余定。今
    于此行此状此相。不复思惟。然于诸色乃
    至识法。思惟如病如痈等行。于有为法。心
    生厌恶。怖畏制伏。于甘露界。系念思惟。如
    是方能入无漏定
    复次。云何顺退分定。谓有钝根下劣。欲解
    勤精进故。入初静虑或所余定。于喜于乐。
    于胜功德。不堪忍故。从静虑退。如如暂
    入诸定差别。如是如是还复退失。乃至。未
    善调练诸根。云何顺住分定。谓有中根或利
    根性。彼唯得闻诸定功德。广说如前。爱味
    相应。于所得定。唯生爱味。不能上进。亦
    不退下。云何顺胜分定。谓有亦闻出离方
    便。于所得定。不生喜足。是故于彼不生
    爱味。更求胜位。由此因缘。便得胜进。云何
    顺决择分定。谓于一切萨迦耶中。深见过
    患。由此因缘。能入无漏。又诸无漏名决择
    分。极究竟故。犹如世间珠瓶等物。已善简者
    名为决择。自此已后。无可择故。此亦如是。
    过此更无可简择故。名决择分
    复次。云何无间入诸等至。谓如有一得初
    静虑乃至有顶。然未圆满清净鲜白。先顺次
    入乃至有顶。后逆次入至初静虑
    复次。云何超越入诸等至。谓即于此已得
    圆满清白故。从初静虑无间超入第三静
    虑。第三无间超入空无边处。空处无间超入
    无所有处。乃至广说。逆超亦尔。以极远故。
    无有能超第三等至。唯除如来及出第二
    阿僧企耶诸大菩萨。彼随所欲入诸定故
    复次。云何薰修静虑。谓如有一已得有漏
    及与无漏四种静虑。为于等至得自在故。
    为受等至自在果故。长时相续入诸静虑。
    有漏无漏更相间杂。乃至有漏无间无漏现
    前。无漏无间还入有漏。当知齐此薰修成
    就。若于是处是时是事。欲入诸定。即于
    此处此时此事能入诸定。是名于诸等
    至获得自在。等至自在果者。谓于现法乐
    住。转更明净。又由此故。得不退道。又净修
    治解脱胜处及遍处等胜品功德能引之道。
    若有余取而命终者。由此因缘。便入净居。
    由软中上品修诸静虑有差别故。于一切
    处受三地果。如前有寻有伺地已广分别。
    修习无寻唯伺三摩地故。得为大梵。由软
    中上。上胜上极品。薰修力故。生五净居。当
    知因修清净静虑定故。生静虑地。不由习
    近爱味相应。既生彼已。若起爱味。即便退
    没。若修清净。还生于彼。或生下定。或进上
    定。先于此间。修得定已。后往彼生。何以故。
    非未离欲得生彼故。非诸异生未修得
    定能离欲故。又非此间及在彼处入诸等
    至乐有差别。唯所依身而有差别
    复次。已说修习作意相差别。云何摄诸经宗
    要。谓八解脱等。如经广说。八解脱者。谓如
    前说。有色观诸色等。前七解脱。于已解脱。
    生胜解故。名为解脱。第八解脱。弃背想受
    故名解脱。云何有色观诸色。谓生欲界。已
    离欲界欲。未离色界欲。彼于如是所解脱
    中。已得解脱。即于欲界诸色。以有光明
    相。作意思惟。而生胜解。由二因缘。名为有
    色。谓生欲界故。得色界定故。又于有光
    明。而作胜解故。问观诸色者。观何等色。复
    以何行。答欲界诸色。于诸胜处所制少色。
    若好若恶若劣若胜。如是于多。乃至广说。
    何故修习如是观行。为净修治能引最胜
    功德方便。何等名为最胜功德。谓胜处。遍
    处。诸圣神通。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虽先于
    彼欲界诸色已得离欲。然于彼色未能证
    得胜解自在。为证得故。数数于彼思惟胜
    解。云何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谓生欲界。已
    离色界欲。无色界定不现在前。又不思惟
    彼想明相。但于外色而作胜解。若于是色
    已得离欲。说彼为外。由二因缘。名内无
    色想。谓已证得无色等至。亦自了知得此
    定故。不思惟内光明相故。余如前说。云何
    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谓如有一已得舍念
    圆满清白。以此为依。修习清净圣行圆满
    名净解脱。何以故。三因缘故。谓已超过诸
    苦乐故。一切动乱已寂静故。善磨莹故。身作
    证者。于此住中。一切贤圣多所住故。云何
    空无边处解脱。谓如有一于彼空处已得
    离欲。即于虚空思惟胜解如是。识无边处
    解脱。于彼识处已得离欲。即于是识思惟
    胜解。无所有处解脱者。谓已得无所有处。
    于识无边处思惟胜解。有顶解脱。更不于
    余而作胜解。乃至遍于想可生处。即于是
    处应作胜解
    复次。先已修治作意胜解。后方能起胜知胜
    见故名胜处。此胜当知复有五种。一形夺
    卑下故名为胜。谓如有一以己胜上工巧
    等事形夺他人置下劣位。二制伏羸劣故
    名为胜。谓如有一以己强力摧诸劣者。三
    能隐蔽他故名为胜。谓瓶盆等能有覆障。
    或诸药草呪术神通有所隐蔽。四厌坏所
    缘故名为胜。谓厌坏境界舍诸烦恼。五自
    在回转故。名为胜。谓世君王随所欲为处
    分臣仆。于此义中。意显隐蔽及自在。胜前
    解脱中胜解自在。今于胜处制伏自在。观
    色少者。谓诸有情资具等色。观色多者。谓
    诸宫殿房舍等色。言好色者。谓美妙显色。
    一向净妙故。与此相违。名为恶色。言劣色
    者。谓声香味触不可意色。与此相违。当知
    胜色。此四显色。有情资具宫殿等摄。言胜
    知者。谓数数隐蔽所缘胜解。有如是想
    者。谓有制伏想也
    复次。由诸遍处于胜解事生遍胜解故名
    遍处。言无二者。谓诸贤圣无我我所二差
    别故。言无量者。遍一切故。何故遍处。唯
    就色触二处建立。由此二种共自他身遍
    有色界常相续故。眼等根色。唯属自身。香
    味二尘。不遍一切。声声有间。是故不说。
    如是有色诸遍处。定色界后边。于无色中。
    空遍一切故立遍处。识所行境遍一切故。
    亦立遍处
    复次修观行者。先于所缘思惟胜解。次能
    制伏。既于制伏得自在。已后即于此遍一
    切处。如其所欲而作胜解。是故此三如是
    次第。八色遍处。善清净故。能引贤圣胜解神
    通。及于诸事转变神通。如其胜解。随所转
    变。皆能成就。又能变作金银等物。堪有所
    用。由识遍处善清净故。便能引发无诤愿
    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由空遍处善清净故。
    随其所欲皆转成空。譬如世间凡铁金师。
    初和泥等未善调练。解脱位亦尔。如善调
    练。胜处位亦尔。如调练已随欲转变。遍处
    位亦尔
    复次。三三摩地者。云何空三摩地。谓于远离
    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心住一缘。
    当知空性略有四种。一观察空。谓观察诸
    法空无常乐。乃至。空无我我所等。二彼果
    空。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三
    者内空。谓于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我慢
    等一切僻执。四者外空。谓于五欲空无欲
    爱。如说我已超过一切有色想故。于外空
    身作证具足住。乃至广说。此中缘妙欲想。名
    为色想。此想所起贪欲断故。说为外空。又
    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时作意思惟外空。
    或时作意思惟内空。由观察空或时思惟
    内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证会。设复于此
    内外空性。不证会者。便应作意思惟无动。
    言无动者。谓无常想。或复苦想。如是思惟。
    便不为彼我慢等动。由彼不为计我我
    慢乃至广说动其心故。便于二空心俱证
    会。云何无愿心三摩地。谓于五取蕴。思惟
    无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缘。云何无相心三
    摩地。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诤。心住
    一缘。如经言。无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乃
    至广说。云何名为不低不昂。违顺二相不相
    应故。又二因缘入无相定。一不思惟一切
    相故。二正思惟无相界故。由不思惟一切
    相故。于彼诸相不厌不坏。惟不加行作
    意思惟。故名不低。于无相界正思惟故。于
    彼无相不坚执着。故名不昂。此三摩地略
    有二种。一者方便。二方便果。言方便者。数
    数策励。思择安立。于彼诸相。未能解脱。由
    随相识。于时时中。扰乱心故。彼复数数自
    策自励。思择安立。方能取果。解脱随相。于
    此解脱又解脱。故不自策励思择而住。是故
    名为极善解脱。若数策励。思择安立。方得
    住者。虽名解脱。非善解脱。又晓了果。晓了
    功德者。谓烦恼断究竟故。现法乐住究竟故。
    又复灭道俱应晓了。即此二种。随其次第。
    名晓了果晓了功德。又谛现观阿罗汉果。俱
    应晓了。于见道位中。名晓了果。于阿罗汉
    果。名晓了功德。若于此处无有彼物。由
    此道理观之为空。故名空性。即所观空。无
    可希愿。故名无愿。观此远离一切行相
    故名无相。何故此中先说空性。余处宣说
    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后方说空。谓若无无
    我。无常苦观终不清净。要先安住无我之
    想。从此无间方得无愿。是故经言。诸无常
    想。依无我想。而得安住。乃至广说。彼于无
    常。观无我已。不生希愿。唯愿无相专求
    出离。故此无间宣说无相
    复次云何有寻有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寻伺
    相应。云何无寻唯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唯伺
    相应。大梵修已为大梵王。云何无寻无伺三
    摩地。谓三摩地。寻伺二种。俱不相应。修习
    此故。生次上地乃至有顶。唯除无漏诸二
    摩地。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相。谓于寻伺。心
    生弃舍。唯由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胜解。又
    唯一味平等显现
    复次云何小三摩地。谓或由所缘故。小观
    少色故。或由作意故小。小信小欲小胜解
    故。云何大三摩地。谓或由所缘故大。观多
    色故。而非无边无际观诸色故或由作意
    故大。上信上欲上胜解故。而非无边无际信
    欲胜解故。云何无量三摩地。谓或由所缘
    故。无量无边无际观诸色故。或由作意故。
    无量无边无际信欲胜解故。此中大心三摩
    地者。谓于一树下想诸天光而生胜解。
    乃至广说。无量三摩地者。谓四无量。云何于
    一树下想诸天光而生胜解。谓于欲界极
    厌坏已得初静虑。为令此定善清净故。更
    修方便。又闻诸天身带光明。便思惟彼身
    光明相遍一树下乃至大地大海边际。发生
    胜解。由三摩地。后后转增。有差别故。令
    所生起而有差别。云何作意得成唯二。谓
    随胜解分齐。施设作意故。云何作意唯二
    为缘修成唯二。谓即由此作意力故。施设
    所修定有差别。圆满清净转增胜故。云何
    以修唯二为缘行成唯二。谓如如善修
    定转增胜。如是如是施设所感生有差别。
    云何以行唯二为缘补特伽罗建立唯二。
    谓此因缘所生有情。施设高下胜劣差别。问
    初二静虑诸天光明有何差别。答如末尼珠
    外有光明内无光明。初静虑身亦复如是。
    外放光明内则不尔。譬如明灯外发光明
    内自照了。第二静虑身亦如是。若内若外俱
    有光明。是故经说彼地已上唯一种身。非
    于下地
    复次云何建立四无量定。谓诸有情有三品
    故。一者无苦无乐。二者有苦。三者有乐。如
    其次第。欲与其乐。欲令离苦。欲令其乐
    永不相离。于彼作意。有四种故。如其次第。
    建立四种。谓由与乐作意故。拔苦作意故。
    乐不相离随喜作意故。建立前三。即于此
    三欲与乐等。为欲令彼不乐思慕不染污
    作意故。?恚不染污作意故。贪欲不染污作
    意故。建立于舍。经言以慈俱心。乃至广说。
    现前饶益故名慈俱。饶益相故名慈善友。其
    饶益相略有二种。一欲利益。二欲安乐。此
    二种相。一切无量之所显示。无怨者。离恶
    意乐故。无敌者。离现乖诤故。无恼害者。离
    不饶益事故。广者。所缘广大故。大者。利益
    安乐思惟最胜故。无量者。果无量故。如四大
    河众流杂处。善修习者。极纯熟故。设有问
    言。慈俱等心有何等相。故次答言。胜解遍满
    具足而住。胜解遍满者。增上意乐胜解周
    普。义具足者。圆满清白故。住者。所修观行日
    夜专注时专注故。问如经言。善修习慈极
    于遍净。乃至广说。此何密意。答第三静虑。
    于诸乐中其乐最胜。忆念此乐。修习慈心。
    慈最第一故。说修慈极于遍净。忆念空
    处。修习悲心。亦最第一。以修悲者乐欲拔
    苦。无色界中。远离众苦断坏等苦。彼都无
    故。是故忆念无边空处。修悲等至。作如是
    念。当令一切有苦有情。到无众苦及所依
    处。修喜定者。亦常忆念无边识处。庆诸有
    情所得安乐。作如是念。当令一切有情之
    类受无量乐。犹如识处。识无限量。是故忆
    念识无边处。修习喜定。为最第一。修舍定
    者。亦常忆念无所有处。作如是念。无所有
    处无漏心地最为后边。舍最第一。如阿罗汉
    ?刍一切苦乐不苦不乐现行位中皆无染
    污。当令一切有情之类得如是舍。是故忆
    念无所有处。修习舍定为最第一。如是一
    切皆是圣行。唯圣能修。故经宣说觉分俱

    复次。云何一分修三摩地。谓于此中。或唯
    作意思光明相。或唯作意思惟色相。而
    入于定。如是二种随其次第。或了光明或
    覩众色。云何具分修三摩地。谓俱思惟而入
    于定。亦了光明亦见众色。如是修习光明
    定者。定难差别。有十一种。所谓疑等。如经
    广说。问此谁难耶。答三摩地相。相有二种。
    谓所缘相。及因缘相。用彼为依住三摩地。
    若退彼相便不能住。此中最初于所显
    现光明色相。不善知故。便觉有疑。方便缓
    故。有不作意。如于众色不欲见者。或闭
    于目。或复背面。此观行者。于诸色中不欲
    作意。亦复如是。由不善守根门等故。有
    身?重。多习睡眠。或多觉悟。便增?杆??br> 见众色。设有所见而不圆满。为此二事极
    作功用。力励思惟。故有太过勇猛精进。由
    有太过策励过故。还极下劣。如急捉持
    斥?鸟者。彼唯思求光明之相。此与见
    色若俱生时。??一得二。便生踊跃。犹如有
    人得二伏藏。遍于诸方?H然并见不祥之
    色便生大怖。犹如有人两边旋转卒起。彼
    于行时或复住时。于世杂类起种种想。如
    是外想。与定为难。或复因其所修习定。
    谓己为胜。观他为劣。便自高举。如是亦得
    名种种想。或多言论。或久寻思。令身疲劳。
    心不得定。如是多言与定为难。若从定
    生光明之相及见色时。便舍内修相续作
    意愿乐。于外谛视众色故。极思察与定为
    难。如是诸难。随其所应障三摩地。所缘境
    相及因缘相。或有遇此退失所缘因缘相
    故。如其次第二相俱没
    复次云何喜俱行三摩地。谓初二静虑诸三
    摩地。云何乐俱行三摩地。谓第三静虑诸三
    摩地。云何舍俱行三摩地。谓第四静虑已上
    诸三摩地
    复次云何修定为得现法乐住。谓于四种
    现法乐住。方便道中所有修定。及未圆满清
    净鲜白诸根本地所有修定。为显修习未曾
    得定。是故世尊说初静虑前方便道。云何修
    定为得智见。谓诸?刍。于光明相。?@?タ?br> 到审谛而取。如经广说。当知此在能发天
    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此中天眼于诸色境
    能照能观说名为见。能知诸天如是名字如
    是种类。乃至广说。如胜天经。是名为智。云
    何修定生分别慧。谓谛现观预流果向方便
    道中所有修定。或为修习诸无碍解。云何修
    定为尽诸漏。谓阿罗汉果方便道中所有修

    复次云何五圣智三摩地。谓我此三摩地是
    圣无染无执。广说如经。此中示现五行相
    智。谓自体智。补特伽罗智。清净智。果智。入
    出定相智。圣者。善故名圣。又无漏故名圣。
    无染者。显善圣性。无执者。显无漏圣性。非
    凡夫所近者。谓诸佛及圣弟子所亲近故。
    是聪?彼?拚摺N郊幢怂?圃薰省J侵畲??br> 同梵行者。常不诃毁者。谓一切时常称赞
    故。非如世间初静虑等为背下地修方便
    故。先以静相而称赞之。为趣上地修方
    便故。后以?相而复呵毁。寂静者。所治烦
    恼永寂静故。微妙者。自地烦恼不爱味故。
    得安隐道者。所得之道无退转故。证心一趣
    者。已得无寻无伺地故。现在安乐者。能得
    现法乐住故。后乐异熟者。引无余依涅??
    乐故。正念而入者。善取能入三摩地相。无
    忘失故。正念而出者。善取能出三摩地相。
    无忘失故
    复次云何圣五支三摩地。谓诸?刍。即此身
    内离生喜乐。广说如经。离生喜乐者。谓初
    静虑地所摄喜乐。所滋润者。谓喜所润。遍滋
    润者。谓乐所润。遍充满者。谓加行究竟作意
    位。遍适悦者。谓在已前诸作意位。由彼位
    中亦有喜乐时时间起。然非久住。亦不圆
    满。于此身中。无有少分而不充满者。谓在
    加行究竟果作意位。譬如黠慧能沐浴人。或
    彼弟子者。当知喻于修观行者。铜器瓦器
    或蚌蛤器者。喻为离欲生喜乐故教授教
    诫。细沐浴末者。喻能顺彼出离寻等。水浇
    灌者。当知喻于寻清净道。沐浴抟者。以喻
    于身。带津腻者。喻喜和合。腻所随者。喻乐
    和合。遍内外者。喻无间隙喜乐和合。不强
    者。喻无散动。不弱者。喻无染污亦无爱
    味。又于第二喻有差别。山者喻于无寻伺
    定。尖顶者。喻于第二静虑。无寻无伺于所
    缘境一味胜解。泉者。喻于内等净支。水轴
    者。谓水傍流出。水索者。谓水上涌出。此二种
    喻。如其次第。显示喜乐。滋润等言。如前解
    释。无不充满者。当知喻于无间相应。又
    于第三喻有差别。如??#37474;罗等。离喜之乐。
    彼相应法。及所依身。当知亦尔。水喻离喜
    无寻伺定。喜发踊跃。由无彼故。喻花胎藏
    没在水中。又于第四喻有差别。清净心者。
    谓与舍念清净相应。超过下地诸灾患故。
    鲜白者。谓性是善。自地烦恼无爱味故。何
    故复以长者为喻。谓彼所作皆审悉故。不
    放逸故。思惟筹量观察胜故。于增减门无
    不知故。证得清净第四静虑者。亦复如是。
    凡有所为审谛圆满无诸放逸。于一切义
    无不了知。其性捷利。八经九经以为喻者。
    由坚致故。显蚊虻等不能侵损。首足皆覆
    者。若有二失容可侵损。谓衣薄故。有露处
    故。今此显示二失俱无。此定亦尔。其心清净
    鲜白周遍。一切散动所不能侵。堪忍寒暑
    乃至他所呵叱恶言。及内身中种种苦受。又
    于第五喻有差别。于所观相?@?タ业降取?br> 当知已如前释。谓审观察三世诸行。于能
    观察又复观察。是此中总义。何等名为圣三
    摩地。云何建立五支差别。谓四静虑中所有
    圣贤心一境性。及于安立审谛观察。如是
    名为圣三摩地。依于四种现法乐住。建立
    四支。依审观察缘起法故。又为断除余结
    缚故。建立第五。当知此由二因缘故。建
    立五支。复次。云何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当
    知善故。及无漏故。说名为圣。有五道支名
    此定因。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
    具有三种。所谓正见正精进正念。此中薄伽
    梵总说。前七道支与圣正三摩地。为因为
    具随其所应。差别当知。谓由前导次第义
    故。立五为因。于三摩地资助义故。立三
    为具。云何正见等前导次第义。谓先了知世
    间实有真阿罗汉正行正至。便于出离。深
    生乐欲。获得正见。次复思惟。何当出离居
    家迫迮。乃至广说。从此出家受学尸罗。修
    治净命。是名正语正业正命。此正见等。于
    所对治邪见等五。犹未能断。还即依止此
    五善法。从他闻音。展转发生闻慧正见。为
    欲断除所治法故。又为修习道资粮故。
    方便观察。次依闻慧。发生思慧。复依思慧。
    发生修慧。由此正见。于诸邪见。如实了知
    此是邪见。于诸正见。如实了知此是正见。
    乃至正命。如实知已。为欲断除邪见等故。
    及为圆满正见等故。发勤精进。若由此故。
    能断所治。集能治法。令其圆满。是名正念。
    此念即是三摩地分故。亦兼说正三摩地。若
    是时中。舍邪见等。令不复生。修正见等。令
    得圆满。即于如是方便道中。亦能弃舍邪
    精进念。兼能修满正精进念。若于是时。于
    彼诸法。能断能满。即于此时。圣正三摩地。
    亦得圆满。此中由慧为导首。于增上戒。先
    自安处。次闻他音。如理作意。及增上戒学。
    二为依止。于方便道中。发生增上心学。及
    增上慧学。此中正念。名增上心学。正见正精
    进。名增上慧学。如是三学。于修圣正三摩
    地时。皆得圆满
    复次。云何金刚喻三摩地。谓最后边学三摩
    地。此三摩地最第一故。最尊胜故。极坚牢故。
    上无烦恼能摧伏故。摧伏一切诸烦恼故。
    是故此定名金刚喻。譬如金刚其性坚固。诸
    末尼等不能穿坏。穿坏一切末尼宝等。此
    定亦尔。故喻金刚
    复次。云何五现见三摩鉢底。谓诸?刍。即于
    此身等。广说如经。已见谛者修此等至。是
    故名为现见等至。是诸修道所断烦恼制伏
    对治。断灭对治。及观察断。当知此中总略体
    性。初不净观。方便念住。以为依止。为令欲
    贪不现行故。观察内身种种不净。第二不
    净观。即彼念住以为依止。乃至。观察骨人
    之相。为令彼贪不现行故。观察此身种种
    不净。当知齐此名具观察一切不净。最极
    通达者。是青瘀等观。品类次第极逾越义。
    初不净观观察内身现前安住种种不净。后
    不净观。通达法性。观察此身有如是法有
    如是性。乃至广说。观识流转者。观察此识
    生灭相续。或观生身展转相续。谓?观察行
    缘识等。或观刹那展转相续。谓细观察若
    有贪心离贪心等品类差别。荏苒过度彼彼
    日夜。刹那腊缚。牟呼栗多。于其中间。非一
    众多种种心识异生异灭。观察有学未离欲
    者俱住二世。已离欲者惟住他世。阿罗汉
    果俱无所住。如是名为观察。于断胜处等
    至遍处等至。如前已说
    复次。云何无想三摩鉢底。谓已离遍净欲。未
    离上欲。求出离想作意为先。诸心心法灭。
    问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观想如病如痈
    如箭。入第四静虑。修背想作意。于所生
    起种种想中。厌背而住。唯谓无想寂静微
    妙。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渐次离诸所
    缘。心便寂灭。于此生中。亦入亦起。若生于
    彼。唯入不起。其想若生便从彼没
    复次。云何灭尽三摩鉢底。谓已离无所有处
    欲。暂安住想作意为先。诸心心法灭。问以
    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若诸圣者。已离无所
    有处欲。或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于定。
    或依灭尽相而入于定。依非想非非想处
    相而入定者。谓于此上心深生厌舍。非想
    非非想处进趣所缘皆灭尽故。心便寂灭。依
    灭尽相而入定者。亦复如是。将欲趣入灭
    尽定时。有二种法。多有所作。谓奢摩他。??br> 鉢舍那。云何奢摩他。云何??#37474;舍那。云何此
    二多有所作。谓于此义中八次第定名奢摩
    他。所有圣慧名??#37474;舍那。于此二中随阙
    一种即不能入灭尽等至。要具此二方能
    趣入。是故此二多有所作。问入灭定时云
    何次第灭三种行。答此有二种。谓行时住时。
    若于行时。亦起言说。于初静虑有此作用。
    有语行故。若于住时。从第二静虑已上次
    第定力。彼三种行次第而灭。当知出时。由
    逆次第次第而起。问灭尽定中。诸心心法并
    皆灭尽。云何说识不离于身。答由不变坏
    诸色根。中有能执持转识种子阿赖耶识。不
    灭尽故。后时彼法从此得生。问入灭定时。
    无有分别。我当入定。我当出定。正在定
    时。心寂灭故。远离加行。将出定时。心先灭
    故。亦无作意。云何能入云何能出。答先于其
    心善修治故。若有诸行诸状诸相。能入于
    定。能出于定。于彼修习极多修习。由修习
    故。任运能入。任运能出。云何出灭定时。触
    三种触。一不动触。二无所有触。三无相触。谓
    出定时。多由三境而出于定。一由有境。二
    由境境。三由灭境。由此三境。于出定时。
    如其次第。触三种触。缘于有境。而出定时。
    无有我慢扰动其心。谓此为我而起我慢。
    或计未来我当有等。乃至广说。是故说言
    触不动触。缘于境境而出定时。无贪所
    有无?所有无痴所有。是故言触无所有
    触。缘于灭境而出定时。于一切相不思
    惟故缘无相界。是故说言触无相触。如是
    已说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二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