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瑜伽部下 >
  •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2佛宝品第二

    佛宝品第二

     佛体无前际  及无中间际
     亦复无后际  寂静自觉知
     既自觉知已  为欲令他知
     是故为彼说  无畏常恒道
     佛能执持彼  智慧慈悲刀
     及妙金刚杵  割截诸苦芽
     摧碎诸见山  覆藏颠倒意
     及一切稠林  故我今敬礼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无为体自然  不依他而知
     智悲及以力  自他利具足
    此偈略明佛宝所摄八种功德。何等为八。一者
    无为体。二者自然。三者不依他知。四者智。五
    者悲。六者力。七者自利益。八者他利益。偈言
     非初非中后  自性无为体
     及法体寂静  故自然应知
     唯内身自证  故不依他知
     如是三觉知  慈心为说道
     智悲及力等  拔苦烦恼刺
     初三句自利  后三句利他
    此偈明何义。远离有为。名为无为。应知又
    有为者。生住灭法。无彼有为。是故佛体。非初
    中后。故得名为无为法身。应知偈言。佛体
    无前际。及无中间际。亦复无后际故。又复
    远离一切戏论虚妄分别。寂静体故。名为自
    然。应知偈言寂静。故不依他知者。不依他因
    缘证知故。不依他因缘证知者。不依他因缘
    生故。不依他因缘生者。自觉不依他觉故。如
    是依于如来无为法身相故。一切佛事无始
    世来。自然而行常不休息。如是希有不可思
    议诸佛境界。不从他闻。不从他闻者。不从师
    闻。自自在智无言之体而自觉知偈言自
    觉知故既自觉知已。然后为他生盲众生。令
    得觉知。为彼证得无为法身。说无上道。是故
    名为无上智悲。应知偈言既自觉知已。为
    欲令他知。是故为彼说无畏常恒道故无畏
    常恒道者。明道无畏是常是恒。以出世间不
    退转法。如是次第又拔他苦烦恼根本。如来
    智慧慈悲及神力如是三句刀金刚杵譬喻
    示现。又以何者。为苦根本。略说言之。谓三有
    中生名色是。又何者为烦恼根本。谓身见等。
    虚妄邪见疑戒取等。又名色者。是彼所摄所
    生苦芽。应知如来智慧慈悲心等。能割彼
    芽。以是义故。说刀譬喻。偈言佛能执持彼
    智慧慈悲刀故。割截诸苦芽故。又邪见疑
    所摄烦恼。见道远离。以世间智所不能知。稠
    林烦恼不能破坏。如世间中树林墙等。彼相
    似法以如来力能破坏。彼以是故。说金刚杵
    喻。偈言及妙金刚杵故。摧碎诸见山覆藏颠
    倒意及一切稠林故。此六种句如来庄严智
    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中次第显说应知。
    应云何知。彼经中言。文殊师利。如来应正遍
    知不生不灭者。此明如来无为之相。又复次
    说无垢清净琉璃地中帝释王身镜像现等。
    如是乃至九种譬喻。皆明如来不生不灭。又
    言。文殊师利。如来应正遍知。清净法身亦复
    如是。不动不生。心不戏论。不分别不分别无
    分别。不思无思不思议。无念寂灭寂静。不生
    不灭。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嗅不可尝。不可触
    无诸相。不可觉不可知。如是等句。皆说寂静
    差别之相。此明何义。明佛一切所作事中。远
    离一切戏论分别。寂静自然。次说余残修多
    罗。彼中说言。如实觉知一切法门者。此明如
    来不依他故证大菩提。又复次说如来菩提
    有十六种。是故经言。文殊师利。如来如是如
    实觉知一切诸法。观察一切众生法性不净
    有垢有点奋迅。于诸众生大悲现前。此明如
    来无上智悲。应知文殊师利。如来如是如实
    觉知一切法者。如向前说。无体为体。如实
    觉知者。如实无分别佛智知故。观察一切众
    生法性者。乃至邪聚众生。如我身中法性法
    体法界如来藏等。彼诸众生亦复如是无有
    差别。如来智眼了了知故。不净者以诸凡夫
    烦恼障故。有垢者以诸声闻辟支佛等有智
    障故。有点者以诸菩萨摩诃萨等依彼二种
    习气障故。奋迅者能如实知种种众生可化
    方便。入彼众生可化方便种种门故。大悲者
    成大菩提得于一切众生平等大慈悲心。为
    欲令彼一切众生如佛证智。如是觉知证大
    菩提故。次于一切众生平等转大法轮常不
    休息。如是三句能作他利益故名为力。应知
    又此六句次第。初三种句谓无为等功德。如
    来法身相应示现自利益。余三种句所谓智
    等示现他利益。又复有义。以有智慧故证得
    第一寂静法身。是故名为自利益。又依慈悲
    力等二句转大法轮示现他利益。已说佛宝。
    次明法宝

    究竟一乘宝性论法宝品第三

    论曰。依彼佛宝有真法宝。以是义故次佛宝
    后示现法宝。依彼法宝故说四偈
     非有亦非无  亦复非有无
     亦非即于彼  亦复不离彼
     不可得思量  非闻慧境界
     出离言语道  内心知清凉
     彼真妙法日  清净无尘垢
     大智慧光明  普照诸世间
     能破诸?苏稀 【豕厶安_痴
     一切烦恼等  故我今敬礼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不思议不二  无分净现对
     依何得何法  离法二谛相
    此偈略明法宝所摄八种功德。何等为八。一
    者不可思议。二者不二。三者无分别。四者净。
    五者显现。六者对治。七者离果。八者离因。
    离者偈言
     灭谛道谛等  二谛摄取离
     彼各三功德  次第说应知
    此偈明何义。前六功德中初三种功德不思
    议不二及无分别等。示现彼灭谛摄取离烦
    恼。应知余残有三句。净显现对治。示现彼道
    谛摄取断烦恼因。应知又证法所有离名为
    灭谛。以何等法修行断烦恼名为道谛。以此
    二谛合为净法。以二谛相名为离法。应知偈言
     不思量无言  智者内智知
     以如是义故  不可得思议
     清凉不二法  及无分别法
     净显现对治  三句犹如日
    此偈明何义。略明灭谛有三种法。以是义故
    不可思议。应知以何义故不可思议。有四义
    故。何等为四。一者为无。二者为有。三者为
    有无。四者为二。偈言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
    无。亦非即于彼。亦复不离彼故。灭谛有三种
    法。应知者。此明何义。灭谛非可知。有三种法。
    何等为三。一者非思量境界故。偈言不可得
    思量。非闻慧境界故。二者远离一切声响名字
    章句言语相貌故。偈言出离言语道故。三者
    圣人内证法故。偈言内心知故。又灭谛云何
    不二法者。及云何无分别者。如不增不减经
    中如来说言。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以不二
    法故。以无分别法故。偈言清凉故。何者是二
    而说不二所言二者。谓业烦恼。言分别者。所
    谓集起业烦恼因及邪念等。以知彼自性本
    来寂灭不二无二行。知苦本来不生。是名苦
    灭谛。非灭法故名苦灭谛。是故经言。文殊师
    利。何等法中无心意意识行。彼法中无分别。
    以无分别故不起邪念。以有正念故不起无
    明。以不起无明故。即不起十二有支。以不起
    十二有支故。即名无生。是故圣者胜?经言。
    世尊。非灭法故名苦灭谛。世尊。所言苦灭者。
    名无始无作无起无尽离尽。常恒清凉不变自
    性清净。离一切烦恼藏所缠。世尊过于恒沙。
    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毕竟成就。说如
    来法身。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所
    缠。名如来藏。如是等胜?经中广说灭谛应
    知。又以何因得此灭谛如来法身。谓于见道
    及修道中无分别智三种日。相似相对法应
    知。偈言。彼真妙法日故。何等为三。一者日
    轮清净相似相对法。以远离一切烦恼垢故。
    偈言清净无尘垢故。二者显现一切色像相似
    相对法。以一切种一切智能照知故。偈言大
    智慧光明故。三者对治?相似相对法。以起
    一切种智对治法故。偈言普照诸世间故。又
    以何者是所治法。所谓依取不实事相。虚妄
    分别念。生贪?痴结使烦恼。此明何义。愚痴
    凡夫依结使烦恼。取不实事相。念故起于贪
    心。依?恚故起于?心。依于无明虚妄念故
    起于痴心。又复依彼贪?痴等虚妄分别。取
    不实事相。念起邪念心。依邪念心起于结使。
    依于结使起贪?痴。以是义故。身口意等造
    作贪业?业痴业。依此业故。复有生生不断
    不绝。如是一切愚痴凡夫。依结使烦恼集起
    邪念。依邪念故起诸烦恼。依烦恼故起一切
    业。依业起生。如是此一切种诸烦恼染业染
    生染。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不如实见一实性
    界。如彼如实性。观察如实性而不取相。以
    不取相故。能见实性。如是实性诸佛如来平
    等证知。又不见如是虚妄法相。如实知见。
    如实有法真如法界。以见第一义谛故。如是
    二法不增不减。是故名为平等证智。是名一
    切种智。所治障法应如是知。以起真如智对
    治法故。彼所治法毕竟不复生起现前。偈言
    能破诸?苏暇豕厶安_痴一切烦恼等故。又
    此得灭谛如来法身。因于见道中及修道中
    无分别智。广说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等。修多
    罗中言。须菩提。真如如来真如平等无差别。
    如是等应知。已说法宝。次说僧宝

    究竟一乘宝性论僧宝品第四

    论曰。依大乘法宝。有不退转菩萨僧宝。以是
    义故。次法宝后示现僧宝。依彼僧宝故。说四偈
     正觉正知者  见一切众生
     清净无有我  寂静真实际
     以能知于彼  自性清净心
     见烦恼无实  故离诸烦恼
     无障净智者  如实见众生
     自性清净性  佛法僧境界
     无阂净智眼  见诸众生性
     遍无量境界  故我今敬礼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如实知内身  以智见清净
     故名无上僧  诸佛如来说
    此偈明何义。偈言
     如实见众生  寂静真法身
     以见性本净  烦恼本来无
    此偈明何义。以如实见本际。以来我空法空
    应知。偈言正觉正知者。见一切众生清净无
    有我。寂静真实际故。又彼如实知无始世来
    本际寂静无我无法。非灭烦恼证时始有。此
    明何义。此见自性清净法身。略说有二种法。
    何等为二。一者见性本来自性清净。二者见诸
    烦恼本来寂灭。偈言以能知于彼自性清净
    心见烦恼无实故离诸烦恼故。又自性清净
    心本来清净。又本来常为烦恼所染。此二种
    法于彼无漏真如。法界中善心不善心俱。更
    无第三心。如是义者难可觉知。是故圣者胜
    ?经言。世尊。刹尼迦善心。非烦恼所染刹尼
    迦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烦恼不触心。心不
    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
    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
    可了知。如是等圣者胜?经中广说。自性清
    净心及烦恼所染应知。又有二种修行。谓如
    实修行。及遍修行。难证知义。如实修行者。
    谓见众生自性清净佛性境界故。偈言无障
    净智者如实见众生自性清净性佛法身境界
    故。遍修行者。谓遍十地一切境界故。见一切
    众生有一切智故。又遍一切境界者。以遍一切
    境界。依出世间慧。见一切众生乃至畜生有
    如来藏应知。彼见一切众生有真如佛性。初
    地菩萨摩诃萨以遍证一切真如法界故。偈言
    无阂净智眼见诸众生性遍无量境界故。如
    是内身自觉知。彼无漏法界无障无阂。依于
    二法。一者如实修行。二者遍修行。此明何义。
    谓出世间如实内证真如法智。不共二乘凡
    夫人等应知。此明何义。菩萨摩诃萨出世间
    清净证智。略说有二种。胜声闻辟支佛证智。
    何等为二。一者无障。二者无碍。无障者。谓如
    实修行。见诸众生自性清净境界。故名无障。
    无阂者。谓遍修行。以如实知无边境界。故名
    无阂。此明何义。偈言
     如实知见道  见清净佛智
     故不退圣人  能作众生依
    此偈明何义。又依初地菩萨摩诃萨证智。清
    净见道不退地乘。能作见彼无上菩提清净
    胜因应知。偈言如实知见道见清净佛智故。
    此初地证智。胜余菩萨摩诃萨布施持戒等
    波罗蜜功德。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依如实
    见真如证智。是故能与一切众生天龙八部
    声闻辟支佛等作归依处。偈言不退圣人能
    作众生依故
    问曰。以何义故。不明归依声闻僧宝。答曰。菩
    萨僧宝功德无量。是故应供。以应供故。合应
    礼拜赞叹供养。声闻之人无如是义。以是义
    故。不明归依声闻僧宝。此明何义。偈言
     境界诸功德  证智及涅??
     诸地净无垢  满足大慈悲
     生于如来家  具足自在通
     果胜最无上  是胜归依义
    此偈明何义。略说菩萨十种胜义。过诸声闻
    辟支佛故。何等为十。一者观胜。二者功德胜。
    三者证智胜。四者涅??胜。五者地胜。六者清
    净胜。七者平等心胜。八者生胜。九者神力胜。
    十者果胜。观胜者谓观真如境界。是名观胜
    偈言境界故。功德胜者。菩萨修行无厌足不
    同二乘少欲等。是名功德胜。偈言功德故。证
    智胜者。证二种无我。是名证智胜。偈言证智
    故。涅??胜者。教化众生故。是名涅??胜。偈言
    涅??故。地胜者。所谓十地等。是名地胜。偈言
    诸地故。清净胜者。菩萨远离智障。是名清
    净胜。偈言净无垢故。平等心胜者。菩萨大悲
    遍覆。是名平等心胜。偈言满足大慈悲故。生
    胜者。诸菩萨生无生故。是名生胜。偈言生于
    如来家故。神力胜者。谓三昧自在神通等力
    胜。是名神力胜。偈言具足三昧自在通故。果
    胜者。究竟无上菩提故。是名果胜。偈言果胜
    最无上故。此明何义。有黠慧人。知诸菩萨功
    德无量修习菩提。无量无边广大功德。有大
    智慧慈悲圆满。为照知彼无量众生性行稠
    林。犹如初月。唯除诸佛如来满月。菩萨摩诃
    萨。知诸声闻乃至证得阿罗汉道。少智慧人
    无大悲心。为照自身。犹如星宿。既如是知。欲
    取如来大满月身。修菩提道。而当弃舍初月。
    菩萨起心礼拜供养。其余星宿声闻辟支佛
    者。无有是处。此复何义。明为利益一切众生
    初始发起菩提之心。诸菩萨等已能降伏不
    为利益他众生身为自利益修持无漏清净禁
    戒乃至证得阿罗汉果声闻之人。何况其余。
    得十自在等。无量无边功德菩萨摩诃萨。而
    同声闻辟支佛等少功德人。无有是处。以是
    义故。经中偈言
     若为自身故  修行于禁戒
     远离大慈心  舍破戒众生
     以为自身故  护持禁戒财
     如是持戒者  佛说非清净
     若为他人故  修行于禁戒
     能利益众生  如地水火风
     以为他众生  起第一悲心
     是名净持戒  余似非清净
    问曰。依何等义为何等人。诸佛如来说此三
    宝。答曰。偈言
     依能调所证  弟子为三乘
     信三供养等  是故说三宝
    此偈明何义。略说依三种义。为六种人故说
    三宝。何等为三。一者调御师。二者调御师法。
    三者调御师弟子。偈言依能调所证弟子故。
    六种人者。何等为六。一者大乘。二者中乘。三
    者小乘。四者信佛。五者信法。六者信僧。偈言
    为三乘信三供养等故。初释第一义。第一第
    四人归依两足中最胜第一尊佛。示现调御
    师大丈夫义故。偈言依能调故。为取佛菩提
    诸菩萨人故。偈言为大乘故。为信供养诸佛
    如来福田人故。偈言信佛供养故。以是义故。
    说立佛宝。偈言是故说佛宝故。已释第一义
    第一第四人。次释第二义。第二第五人归依
    离烦恼中最胜第一法。示现调御师所证功
    德法故。偈言依所证故。为自然知不依他知
    深因缘法辟支佛人故。偈言为中乘故。为信
    供养第一妙法福田人故。偈言信法供养故。
    以是义故。说立法宝。偈言是故说法宝故。已
    释第二义第二第五人。次释第三义。第三第
    六人归依诸众中最胜第一诸菩萨僧。示现调
    御师弟子于诸佛如来所说法中如实修行不
    相违义故。偈言依弟子故。为从他闻声闻人
    故偈言为小乘故。为信供养第一圣众福田
    人故。偈言信僧供养故。以是义故。说立僧宝。
    偈言是故说僧宝故。是名略说依三种义。为
    六种人故。诸佛如来说此三宝。偈言依能调
    所证弟子为三乘信三供养等是故说三宝
    故。又为可化众生令次第入。以是义故。依于
    世谛示现明说立三归依。此明何义。偈言
     可舍及虚妄  无物及怖畏
     二种法及僧  非究竟归依
    此偈明何义。法有二种。何等为二。一所说法。
    二所证法。所说法者。谓如来说修多罗等名
    字章句身所摄故。彼所说法证道时灭如舍
    船筏。偈言可舍故。所证法者。复有二种。谓依
    因果二种差别。以依何法证何法故。此明何
    义。所谓有道有为相摄。若为有为相所摄者。
    彼法虚妄。偈言及虚妄故。若虚妄者彼法非
    实。若非实者彼非真谛。非真谛者即是无常。
    若无常者非可归依。又复若依彼声闻道所
    得灭谛。彼亦无物犹如灯灭。唯断少分诸烦
    恼苦。若如是者则是无物。若无物者云何为
    他之所归依。偈言无物故。僧者凡有三乘之
    人。三乘人中依声闻僧常有怖畏。常求归依
    诸佛如来求离世间。此是学人所应作者。未
    究竟故。犹进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所言怖畏者。云何怖畏。以阿罗汉虽尽有
    漏而不断一切烦恼习气。彼于一切有为行
    相。极怖畏心常现在前。是故圣者胜?经言。
    阿罗汉有恐怖。何以故。阿罗汉于一切无行
    怖畏想住。如人执剑欲来害己。是故阿罗汉
    无究竟乐。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如众生无
    依彼彼恐怖。以恐怖故则求归依。如是阿罗
    汉有怖畏。以恐怖故归依如来。故彼若如是
    有怖畏者。彼人毕竟为欲远离彼怖畏处求
    无畏处。以是义故依远离彼怖畏之处。名为
    学者当有所作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
    畏之处。是故声闻法僧二宝是少分归依。非
    究竟归依。偈言二种法及僧非究竟归依故。
    此明何义。偈言
     众生归一处  佛法身彼岸
     依佛身有法  依法究竟僧
    此偈明何义。如向所说。诸佛如来不生不灭
    寂静不二。离垢法身故。以唯一法身究竟清
    净处故。又三乘之人无有救者。无归依者。
    以唯有彼岸无始本际毕竟无尽。是可归依
    恒可归依。所谓唯是诸佛如来故。如是常恒
    清凉不变故可归依。圣者胜?经中广说应
    知。问曰。以何义故佛法众僧说名为宝。答
    曰。偈言
     真宝世希有  明净及势力
     能庄严世间  最上不变等
    此偈明何义。所言宝者有六种相似。依彼六
    种相似相对法故。佛法众僧说名为宝。何等
    为六。一者世间难得相似相对法。以无善根
    诸众生等百千万劫不能得故。偈言真宝世
    希有故。二者无垢相似相对法。以离一切有
    漏法故。偈言明净故。三者威德相似相对法。
    以具足六通不可思议威德自在故。偈言势
    力故。四者庄严世间相似相对法。以能庄严
    出世间故。偈言能庄严世间故。五者胜妙相
    似相对法。以出世间法故。偈言最上故。六者
    不可改异相似相对法。以得无漏法世间八
    法不能动故。偈言不变故。问曰。依何等法有
    此三宝。而依此法得有世间。及出世间清净
    生起三宝。答曰。为彼义故说两行偈
     真如有杂垢  及远离诸垢
     佛无量功德  及佛所作业
     如是妙境界  是诸佛所知
     依此妙法身  出生于三宝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如是三宝性  唯诸佛境界
     以四法次第  不可思议故
    此偈明何义。真如有杂垢者。谓真如佛性未
    离诸烦恼所缠。如来藏故。及远离诸垢者。即
    彼如来藏转身到佛地得证法身。名如来法
    身故。佛无量功德者。即彼转身如来法身相
    中。所有出世间十力无畏等。一切诸功德无
    量无边故。及佛所作业者。即彼十力等。一切
    诸佛法自然常作无上佛业。常不休息常不
    舍离。常授诸菩萨记。彼处次第有四种法不
    可思议。是故名为如来境界。何等四处偈言
     染净相应处  不染而清净
     不相舍离法  自然无分别
    此偈明何义。真如有杂垢者。同一时中有净
    有染。此处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者。信深因
    缘法声闻辟支佛于彼非境界故
    是故圣者胜?经中。佛告胜?言。天女。自性
    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
    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
    染亦难了知。天女。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
    菩萨摩诃萨乃能听受。诸余声闻辟支佛等。
    唯依佛语信此二法故。偈言染净相应处故。
    及远离诸垢者。真如非本有染后时言清净。
    此处不可思议。是故经言心自性清净。自性
    清净心本来清净。如彼心本体。如来如是知。
    是故经言。如来一念心相应慧。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故。偈言不染而清净故。佛无量
    功德者。谓前际后际于一向染凡夫地中。常
    不舍离真如法身。一切诸佛法无异无差别。
    此处不可思议。是故经言。复次佛子。如来智
    慧无处不至。何以故。以于一切众生界中终
    无有一众生身中而不具足如来功德及智慧
    者。但众生颠倒。不知如来智远离颠倒起一
    切智无师智无碍智。佛子。譬如有一极大经
    卷。如一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一切所有
    无不记录。若与二千世界等者。悉记二千世
    界中事。若与小千世界等者。悉记小千世界
    中事。四天下等者。悉记一切四天下事。须弥
    山王等者。悉记须弥山王等事。地天宫等
    者。悉记地天宫殿中事。欲天宫等者。悉记
    欲天宫殿中事。色天宫等者。悉记色天宫殿
    中事。若与无色天宫等者。悉记一切无色界
    天宫殿中事。彼等三千大千世界极大经卷。
    在一极细小微尘内。一切微尘皆亦如是。时
    有一人出兴于世。智慧聪达具足成就清净
    天眼。见此经卷在微尘内。作如是念。云何如
    此广大经卷在微尘内而不饶益诸众生耶。
    我今应当勤作方便破彼微尘出此经卷饶益
    众生。作是念已
    尔时彼人即作方便。破坏微尘出此经卷饶
    益众生。佛子。如来智慧。无相智慧。无阂智
    慧。具足在于众生身中。但愚痴众生颠倒想
    覆。不知不见不生信心。尔时如来以无障阂
    清净天眼。观察一切诸众生身。既观察已作
    如是言。奇哉奇哉。云何如来具足智慧。在
    于身中而不知见。我当方便教彼众生觉悟
    圣道。悉令永离一切妄想颠倒垢缚。令具足
    见如来智慧在其身内与佛无异。如来即时
    教彼众生修八圣道。舍离一切虚妄颠倒。离
    颠倒已见如来智。与如来等饶益众生故。偈
    言不相舍离法故。及佛所作业者。同一时一
    切处一切时。自然无分别。随顺众生心。随
    顺可化众生根性。不错不谬随顺作佛业。此
    处不可思议。是故经言。善男子。如来为令
    一切众生入佛法中故。无量如来业作有量
    说。善男子。如来所有实作业者。于彼一切世
    间众生。不可量不可数。不可思议不可知。不
    可以名字说。何以故。以难可得与前众生故。
    以于一切诸佛国土不休息故。以一切诸佛
    悉平等故。以过一切诸世间心所作事故。以
    无分别犹如虚空悉平等故。以无异无差别
    法性体故。如是等广说已。又说不净大?沉?br> 璃摩尼宝珠譬喻言。善男子。汝依此譬喻。应
    知如来业不可思议故。平等遍至故。一切处
    不可呵故。三世平等故。不断绝三宝种故诸
    佛如来虽如是住不可思议业中。而不舍离
    虚空法身。虽不舍离虚空法身。而于众生随
    所应闻名字章句为之说法。虽为众生如是
    说法。而常远离一切众生心所念观。何以故。
    以如实知一切众生诸心行故。偈言自然无
    分别故。依此妙法身出生于三宝者。偈言
     所觉菩提法  依菩提分知
     菩提分教化  众生觉菩提
     初句为正因  余三为净缘
     前二自利益  后二利益他
    此偈明何义。此四种句。总摄一切所知境界。
    此明何义。初一句者。谓所证法应知。以彼证
    法名为菩提。偈言所觉菩提法故。第二句。菩
    提依菩提分知者。以诸佛菩提功德能作佛
    菩提因故。偈言依菩提分知故。第三句菩提
    分教化者。以菩提分令他觉故。第四句众生
    觉菩提者。所化众生觉菩提故。此四种句次
    第不取相。依此行故。清净菩提出生三宝应
    知。偈言所觉菩提法依菩提。分知菩提分教
    化众生觉菩提故。以一句因三句缘故。如来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得菩提者。十力
    等诸佛如来法。三十二种诸佛如来作业。依
    如来业众生闻声。依彼法故。得清净因缘出
    生三宝应知。是故偈言初句为正因余三为
    净缘故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二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