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瑜伽部下 >
  • 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

    今欲利益一切有情令习世定及出世定速能
    舍离诸烦恼故。述此方便。颂曰
     求脱者积集  于住勤修习
     得三圆满已  有依修定人
    释曰。此初一颂总标六门。言求脱者。谓是求
    解脱人。积集者。谓能积集胜行资粮。于住勤
    修习者。于所缘处令心善住。名之为定。由不
    散乱不动摇故。问云何修习。谓得三圆满已
    有依修定人。圆满有三。一师资圆满。二所缘
    圆满。三作意圆满。有依谓是三定。一有寻有
    伺定。二无寻唯伺定。三无寻无伺定。修定人
    者。谓能修习奢摩他??#37474;舍那。若人能于解
    脱起愿乐心。复曾积集解脱资粮心依于定
    有师资等三而为依止有依修习。由习定故
    能获世间诸福及以殊胜圆满之果先作如是
    安立次第。故名总标。颂曰
     于三乘乐脱  名求解脱人
     二种障全除  斯名为解脱
     应知执受识  是二障体性
     惑种一切种  由能缚二人
     已除烦恼障  习气未蠲除
     此谓声闻乘  余唯佛能断
     若彼惑虽无  作仪如有惑
     是习气前生  若除便异此
    释曰。此之四颂释求解脱者。谓于声闻乘等
    有差别故。于三乘中心乐解脱。名求解脱。云
    何解脱。二种障全除。斯名为解脱。何者是
    二障。除之名脱。应知执受识是二障体性。
    识者即是阿赖耶识。执受者是依止义。谓是
    烦恼所知二障体性。此复云何。惑种即是烦
    恼障自性。一切种即是所知障自性。又一切
    种者。即是二障种子能缚二人。烦恼障种子
    能缚声闻。一切种子能缚菩萨。由与声闻菩
    萨为系缚故。云何此二解脱差别。谓声闻人。
    习气未除。断烦恼障而证解脱唯佛世尊能
    总除故。云何习气。彼惑虽无所作形仪如有
    惑者是名习气。此中应言。若惑虽无令彼作
    相如有惑者。此言作仪如有惑者。即是于因
    说果名故。彼谓声闻独觉未知。此是谁之习
    气。谓是前生所有串习之事。尚有余气。今
    虽惑尽所为相状似染形仪。名为习气。若能
    除断与此不同。应云若彼习皆无不作仪如
    惑。颂曰
     种植诸善根  无疑除热恼
     于法流清净  是名为积集
     能持乐听法  善除其二见
     但闻心喜足  是四事应知
    释曰。此之二颂释积集义。如经中说。此人先
    应修习多闻复听正法。诸见热恼已正蠲除。
    心之盖缠能正降伏。依此文义故说初颂。云
    何积集所有善根。谓能持正法故。以此为先。
    令其信等善法增故。云何无疑。谓乐听法故。
    由知法故已生未生所有疑惑悉能除灭。云
    何除热恼。谓除二见故。二见云何。一者欲令
    他识知见。二者自起高举见。谓作是念。如何
    令他得知。我是具德之人。是则名为令他识
    见。依此见故自欲高举。名自高见。此二能令
    心焦热故。名为热恼。云何法流清净。谓能除
    遣但闻法时心生喜足故。上之除字流入于
    此。于法流清净者。谓听法时心无散乱相续
    而流。心清净故盖缠止息。若听法无厌。更能
    进思勤修不息。方得名为法流清净。当知此
    据闻思修位。如次应知
    次有十六颂。释于住勤修习。初一总标余是
    别释。颂曰
     所缘及自体  差别并作意
     心乱住资粮  修定出离果
    言所缘者。有其三种
     外上及以内  此三所缘生
     应知住有三  自体心无乱
    释曰。言三种者。一外缘。二上缘。三内缘。外
    缘谓白骨等观所现影像。是初学境界。上缘
    谓未至定缘静等相。内缘谓从其意言所现
    之相为所缘境。自体谓是心无乱相。名之为
    住。心无乱者。于外等处三种缘时。随其所
    缘心无动乱。颂曰
     第一住相应  定心者能见
     于境无移念  相续是明人
     第二住相应  厌离心寂静
     专意无移念  相续是明人
     第三住相应  于前境凝住
     定意无移念  相续是明人
    释曰。此之三颂如其次第配外上内。言于境
    无移念者。谓于余境心无散乱。故名无移。相
    续者。坚守持心令不断绝。言明人者。或因
    自思。或从他教。于静虑法而起加行。是谓明
    人。应知如次是随法行及随信行种性。言厌
    离心寂静专意无移念者。谓于其境生厌离
    心。前唯观境未能生厌。今时专注心生厌离
    而不散动。于前境凝住者。谓于意言所现之
    境缘此境时其心凝定。故云定意无移念相
    续是明人。颂曰
     坚执及正流  并覆审其意
     转得心欢喜  对治品生时
     惑生能息除  加行常无间
     能行任运道  不散九应知
    释曰。于彼住中。差别有九。谓最初住。正念
    住。覆审住。后别住。调柔住。寂静住。降伏住。
    功用住。任运住
    此等并依阿笈摩经。随句次第而为修习。若
    于最初学缘境时。其心坚执名最初住。次于
    后时令其正念流注不断。名正念住。若依托
    此有乱心生。更覆审察缘境而住。名为覆审
    住。次于后时转得差别。名后别住。次于后时
    对治生起心得自在生欢喜时。名调柔住。于
    此喜爱以无爱心对治生时。无所爱乐其心
    安静。名寂静住。次于后时所有已生未生重
    障烦恼为降伏故。名降伏住。次于后时以加
    行心于所缘境无间随转一缘而住。名为功
    用住。次于后时于所缘境心无加行任运随
    流无间入定缘串习道。名任运住。此之九
    种心不流散。名之为住。应知以此不散之言。
    与坚执等皆相配属。颂曰
     励力并有隙  有用及无用
     此中一六二  四作意应知
     谓外内邪缘  ?重并作意
     此乱心有五  与定者相违
     于彼住心缘  不静外散乱
     掉沈心味着  内散乱应知
     应识邪缘相  谓思亲族等
     生二种我执  是名?重乱
     见前境分明  分别观其相
     是作意散乱  异斯唯念心
     于作意乱中  复有其乱相
     于乘及静虑  初二应除遣
    释曰。应知作意。有其四种。一励力荷负作
    意。二有间荷负作意。三有功用荷负作意。四
    无功用荷负作意。此中坚执不散。是励力荷
    负作意。初用功力而荷负故。次正流等六种
    不散。是有间荷负作意。中间数有乱心起故。
    无间加行。是有功用行荷负作意。入串习
    道。是无功用行荷负作意。如是摄已谓一六
    二。应知即是四种作意。又心散乱。有其五种。
    一外心散乱。二内心散乱。三邪缘心散乱。四
    ?重心散乱。五作意心散乱。外心散乱者。于
    住心境起缘之时。遂缘余事心流散故。内心
    散乱者。谓掉举等三于所缘境中间乱起故。
    邪缘散乱者。于修定时诸有寻求。亲识等事
    而生顾恋。?重心散乱者。有二我执令其心
    乱。于修定时有此二事。谓益及损。若身安隐
    名之为益。身体羸弱即是其损。或云我今得
    乐。或云我今有苦。或云是我之乐。或云是我
    之苦。此中我者。是执取义。言作意心散乱
    者。有其三种。于所缘相分明而住。是思察
    性。或从此乘更趣余乘。或从此定更趣余定。
    谓极分别思察定时。遂使心乱名心散乱。异
    斯唯念心者。此能对治初作意散乱。由不分
    别而缘于境。但有念心。此明成就心不忘念。
    此三散乱。初二应舍。第三由是从定趣定。希
    胜上故亦非是过。颂曰
     住戒戒清净  是资粮住处
     善护诸根等  四净因应知
     正行于境界  与所依相扶
     于善事勤修  能除诸过失
     最初得作意  次得世间净
     更增出世住  三定招三界
    释曰。住资粮者。谓戒即是无边功德所依止
    处。必先住戒。戒行清净无有缺犯。若求戒净
    有四种因。一善护诸根。二饮食知量。三初夜
    后夜能自警觉与定相应。四于四威仪中正
    念而住。何故善护诸根等令戒清净。由正行
    于境与所依相扶。善事勤修能除于过。初因
    即是于所行境行清净故。二于所依身共相
    扶顺。于受饮食离多少故。三于善事发起
    精勤故。四能除过失。进止威仪善用心故。由
    此四因戒得清净。如是应知。由三种定得三
    出离。缘外境时得作意住。缘上境时得世清
    净。缘内心时得出世净。住者即是永得出
    离。必趣涅??更不退转。已释于住勤修习。颂

     多闻及见谛  善说有慈悲
     常生欢喜心  此人堪教定
     尽其所有事  如所有而说
     善解所知境  斯名善教人
     由闻生意言  说为寂灭因
     名寂因作意  是谓善圆满
    释曰。圆满有三。一师资圆满。二所缘圆满。
    三作意圆满。此中初颂说师资圆满。意显其
    人善教圆满。证悟圆满。善语圆满。无染心
    圆满。相续说法加行圆满。此显教授师众德
    圆满。由此师故得闻正法有所证悟。次明所
    缘圆满说第二颂。尽所有事如事而说。善所
    知境名为善说。此明师资能说诸事穷尽无
    吝。故名所缘圆满。次明作意圆满说第三颂。
    此显以闻为因所起意言能与圣道涅??为正
    因故。缘此意言所有作意皆得圆满。此中因
    言显闻。即是意言之因。言寂灭者。即是涅??
    及以道谛。自体寂灭及能趣灭故。总言之寂
    因作意者。明此作意缘寂灭因。何谓所缘了
    法无性。如是缘时即是其因亦是寂灭故。此
    作意名为寂因。是一体释。又缘此作意亦名
    寂因。此别句释。颂曰(准如是释应云寂因作意旧云如理作意者非正翻也)
     谓寻求意言  此后应细察
     意言无即定  静虑相有三
     无异缘无相  心缘字而住
     此是心寂处  说名奢摩他
     观彼种种境  名??#37474;舍那
     复是一瑜伽  名一二分定
     ?重障见障  应知二种定
     能为此对治  作长善方便
    释曰。次明有依诸修定者。必有依托。谓依三
    定说寻求等。言寻求者。显是有寻。既言有寻。
    准知有伺。言细察者。显无寻唯伺意言无者。
    欲显无寻无伺。寻伺皆以意言为性。此据奢
    摩他法明其定义。说无异缘等。此明无差异
    义。但缘其字而心得住。名无异缘。亦名无相。
    但缘其字于观义相所有作意非彼相故。此
    住名奢摩他。奢摩是寂止义。他是处义。非独
    奢摩得尽于事。谓据其心寂止之处。心得凝
    住依止于定。此定即是凝心住处。故名奢摩
    他。异此便无。次据??#37474;舍那法明其定义说
    次一颂。谓依多境名为众观。所言彼者。谓与
    彼二俱相属着。即奢摩他及所缘字。是依奢
    摩他得??#37474;舍那依于字处。所有诸义起诸
    观故。于寂止处所有众义依仗于字。谓缘众
    义。而起观察名为众观。名一二分定者。或时
    但有寂处而无众观。或有众观而非寂处。或
    时俱有应知即是止观双运。又奢摩他??#37474;
    舍那有二种障。谓?重障及见障。应知二定
    是此对治。如次应配。何故此二名长善方便。
    能长善法之方便故。云何令方便法得善清
    净耶。颂曰
     此清净应知  谓修三种相
     寂止策举舍  随次第应知
     若心沈恐没  于妙事起缘
     若掉恐举生  厌背令除灭
     远离于沈掉  其心住于舍
     无功任运流  恒修三种相
     定者修三相  不独偏修一
     为遮沈等失  复为净其心
    释曰。为答前问。求净定者修三种相。云何为
    三。谓止举舍。复云何修。随次第应知。随其
    惑障生起之时。应次修习。在于何时复修何
    相。且辩策举相。若心沈恐没定者修三相。如
    下当知。若心沈没可修策举相。何者是耶。于
    妙事起缘令心喜为相。又寂止相者。若心掉
    举。或恐掉举。应修寂处。此云何修厌背令除
    灭。于所缘境极生厌恶。于自内心令过止息。
    舍相者。谓离沈掉。于何心中。谓心住舍。此
    舍相者。即是无功任运流恒修三种相。如是
    次第修三相时。诸习定者得清净相。又奢摩
    他等即是定者。于此三相不独修一。何以
    故。为遮沈等失。复为净其心。若但修止内
    心沈没。既沈没时便应策举。若因策举心
    掉散者。观不净境令生厌离。于此舍相正修
    习时。名为正定能尽有漏。由此遂令心极清
    净。应知此中皆是随顺正经文句。如理应思。
    颂曰
     出离并爱乐  正住有堪能
     此障惑皆除  定者心清净
    释曰。此明清净之益。依去尘经说。佛告诸?
    刍。若人欲求内心净。时有惑障现前不能除
    灭。欲断除者。先于不善业道。勿造大过息
    罪恶见。而求出家希求出离。若处中烦恼欲
    ?害意。起恶寻思障胜爱乐。能除此障说爱
    乐言。若有微细眷属寻思世间寻思不死寻
    思障其正住。对治此故说正住言。若有功用
    方入定者。此定即非堪任之性。若能除此显
    有堪任。能除于惑说堪能言。此显净定之人
    得四种胜益。云何修定人果。颂曰
     于此定门中  所说正修习
     俗定皆明了  亦知出世定
    此颂意显修习奢摩他??#37474;舍那者获现果
    故。若人能依所说定相修习之时。得诸世间
    胜果圆满及出世果。如前已说
    问曰。如上所说欲明何事。答曰
     显意乐依处  本依及正依
     世间定圆满  并了于出世
    释曰。略说义周。为会前事故说斯颂。如最初
    云。求脱者为显意乐圆满。积集者依处圆满。
    此明有心修定必须依托积集资粮故。于住
    勤修习者。显本依圆满。如经中说。佛告诸?
    刍。汝等先当依定能尽有漏。是我所说。若欲
    求出生死海者。离于正定无别方便。得三圆
    满者。显正依圆满。明师资承禀决定可依。有
    依修定人者。此显修习圆满。诸有智者如前
    所说。远离放逸正修行时。世间诸定悉皆圆
    满。及出世间咸能证悟。显得果圆满

    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