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瑜伽部下 >
  • 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第7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二

    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二

    随烦恼者。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有随
    烦恼非烦恼。谓除烦恼所余染污行蕴所摄
    一切心法。此复云何。谓除贪等六烦恼。所
    余染污行蕴所摄忿等诸心法。又贪?痴名
    随烦恼心法。由此随烦恼随恼于心令不离
    染令不解脱令不断障故。名随烦恼。如世尊
    说。汝等长夜为贪?痴随所恼乱心恒染污。
    缠有八种。谓?干蛩?叩艟俣褡骷点ノ薏?br> 无愧数数增盛。缠绕于心故名缠。由此诸缠
    数数增盛缠绕一切观行者心于修善品为障
    碍故。修善品者。谓随修习止举舍相及彼所
    依梵行等所摄净尸罗时。此复云何。谓修止
    时?干蛩?呶?稀S谀谝?蛎还省P蘧偈钡?br> 举恶作为障。于外引散乱故。修舍时嫉悭为
    障。由成就此于自他利吝妒门中数数摇动
    心故。修净尸罗时无惭无愧为障。由具此二
    犯诸学处无羞耻故
    暴流有四。谓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
    流。随流漂鼓是暴流义。随顺杂染故。初是习
    欲求者。第二是习有求者。后二是习邪梵行
    求者。能依所依相应道理故。见暴流是能依。
    无明暴流为所依。由有愚痴颠倒推求解脱
    及方便故
    轭有四种。谓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障碍离
    系是轭义。违背清净故。此亦随其次第习三
    求者相应现行
    取有四种。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执取
    诤根执取后有是取义。所以者何。由贪着欲
    系缚耽染为因。诸在家者更相鬪诤。此诤根
    本是第一取。由贪着见系缚耽染为因。诸出
    家者更相鬪诤。此诤根本是后三取。六十二
    见趣是见取。各别禁戒多分苦行是戒禁取。
    彼所依止萨迦耶见是我语取。由见取戒禁
    取诸外道辈更相诤论。以于是处见不一故。
    由我语取诸外道辈互无诤论。于我有性皆
    同见故。然由此取诸外道等与正法者互有
    诤论。由彼不信有无我故。如是执着诤论根
    本。复能引取后有苦异熟故名为取
    系有四种。谓贪欲身系?恚身系戒禁取身
    系此实执取身系。以能障碍定意性身故名
    为系。所以者何。由此能障定心自性之身故
    名系。非障色身。何以故。能为四种心乱因
    故。谓由贪爱财物等因令心散乱。于鬪诤事
    不正行。为因令心散乱。于难行戒禁苦恼为
    因令心散乱。不如正理推求境界为因令心
    散乱。由彼依止各别见故。于所知境不如正
    理种种推度妄生执着。谓唯此真余并愚妄。
    由此为因令心散动。于何散动。谓于定心
    如实智见
    盖有五种。谓贪欲盖?恚盖?干蛩?吒堑?br> 举恶作盖疑盖。能令善品不得显了是盖义。
    覆蔽其心障诸善品令不转故。问于何等位
    障诸善法答于乐出家位觉正行位止举舍
    位。于乐出家时贪欲盖为障。希求受用外境
    界门。于彼不欣乐故。于觉正行时?恚盖
    为障。于所犯学处同梵行者正发觉时。由心
    ?恚不正学故。于止举两位?干蛩?叩艟?br> 恶作盖为障。如前所说。能引沈没及散乱故。
    于舍位疑盖为障。远离决定不能舍故
    株杌有三。谓贪?痴。由依止贪?痴先所串
    习为方便故。成贪等行心不调顺。无所堪能
    难可解脱。令诸众生难断此行故名株杌。所
    以者何。对治道犁难可破坏。约此义故立为
    株杌。于无量生串习贪等以成其行。坚固难
    拔犹株杌故
    垢有三种。谓贪?痴。由依止贪?痴故。毁犯
    如是尸罗学处。由此有智同梵行者。或于聚
    落或闲静处见已。作如是言。此长老作如是
    事行如是行。为聚落刺点染不净。说名为垢。
    以贪?痴能现犯戒不净相故
    烧害有三。谓贪?痴。由依止贪?痴故。长时
    数受生死烧恼。故名烧害。由于无始生死流
    转因贪?痴数被生死苦烧害故
    箭有三种。谓贪?痴。由依止贪?痴故。于有
    有具深起追求相续不绝。于佛法僧苦集灭
    道常生疑惑。故名为箭。于诸有财三宝四谛。
    随爱疑门能射伤故
    所有有三。谓贪?痴。由依止贪?痴故。积畜
    财物有怖有怨。多住散乱故名所有。由多积
    集所有资具恒与怖等共相应故
    恶行有三。谓贪?痴。由依止贪?痴故。恒行
    身语意恶行。故名恶行。由贪?痴能引杀生
    等诸不善行故。又即依此贪?痴门。广生无
    量恶不善行故。建立三不善根。所以者何。以
    诸有情爱味世间。所有为因行诸恶行贪求
    财利。行恶行故分别世间。怨相为因行诸恶
    行。由怀?恚不忍他过多行恶故执着世间。
    邪法为因行诸恶行。由怀愚痴起颠倒见。因
    祠祀等行诸恶故。是故此贪?痴亦名恶行。
    亦名不善根
    漏有三种。谓欲漏有漏无明漏。令心连注流
    散不绝故名为漏。此复云何。依外门流注故
    立欲漏。依内门流注故立有漏。依彼二所依
    门流注。故立无明漏。令心连注流散不绝是
    漏义
    匮有三种。谓贪?痴。由依止贪?痴故。于有
    及资生具恒起追求无有厌足。常为贫乏众
    苦所恼故。故名匮。以贪?痴能令身心恒乏
    短故
    热有三种。谓贪?痴。由依止贪?痴故。不如
    正理执着诸相执着随好。由执着相及随好
    故。烧恼身心。故名为热。不如正理妄执相好
    烧身心故
    恼有三种。谓贪?痴。由依止贪?痴故。随彼
    彼处爱乐耽着。彼若变坏便增愁叹。种种忧
    苦热恼所触。故名为恼。由于色等诸可乐事
    深爱着已。彼若变坏是诸有情。便为种种愁
    叹等苦所恼乱故
    诤有三种。谓贪?痴。由依止贪?痴故。执持
    刀杖兴诸战诤种种鬪讼。是故贪等说名为

    炽然有三。谓贪?痴。由依止贪?痴故。为非
    法贪大火所烧。非法贪者。谓随贪着不善业
    道。又为不平等贪大火所烧。不平等贪者。谓
    非法非理贪求境界。又为邪法大火所烧。邪
    法者。谓诸外道恶说法律。以非法贪等能发
    身心炽然大火。如火炽然故名炽然
    稠林有三。谓贪?痴。由依止贪?痴故。于诸
    生死根本行中广兴染着。令诸有情感种种
    身流转五趣。令诸有情处生死本行大树稠
    林难可出离。是故贪等说名稠林
    拘碍有三。谓贪?痴。由依止贪?痴故。顾恋
    身财无所觉了乐处愦闹。得少善法便生厌
    足。由此不能修诸善法故名拘碍。依贪?痴
    顾身财等。拘碍有情不得自在修诸善故。又
    此顾恋身等。即依五种心拘碍说。何等为五
    谓顾恋身顾恋诸欲乐相杂住。阙于随顺
    教诫教授。于诸善品得少为足。拘碍心故名
    心拘碍。诸如是等烦恼义门差别无量
    邪行者。谓贪?二烦恼。迷境界及见起邪行。
    修道所断见道所断。随其次第。贪?二种缘
    少净相及相违相为境界故。名迷境界虽亦
    缘。有情起于贪?。然依境界门起故。亦名迷
    境界。慢迷有情及见起邪行。以于下劣等起
    计己胜等行于有情门邪解转故。萨迦耶见边
    执见邪见。迷所知境起邪行。依增益损减门。
    如其所应。见取戒禁取迷诸见起邪行。由于
    诸见过失取为第一及戒禁清净故。疑迷对
    治起邪行。于诸谛中成二解故。无明迷一切
    起邪行。又十烦恼皆迷苦集起诸邪行。是彼
    因缘所依处故。所以者何。苦集二谛皆是十
    种烦恼因缘。又为依处。是故一切迷此因缘
    依处起诸邪行。又十烦恼皆迷灭道起诸邪
    行。由此能生彼怖畏故。所以者何。由烦恼力
    乐着生死。于清净法起悬崖想生大怖畏。又
    诸外道于灭道谛。妄起种种颠倒分别。是故
    十惑皆迷灭道起诸邪行
    界云何。谓除?余一切通三界系。?唯欲界
    系。缘违损境生故。又贪于欲界与乐喜舍相
    应。如于欲界于初二静虑亦尔。于第三静虑
    与乐舍相应。已上唯与舍相应。贪于欲界与
    乐相应者。谓在五识身。与喜相应者在意识
    身。与舍相应者在一切处。于相续末位所以
    不与忧苦相应者。由此欣行转故。?与苦忧
    舍相应。苦相应者在五识身。忧相应者在第
    六识。所以不与喜乐相应者。由此戚行转故
    ?能逼恼自相续故名戚行。与舍相应者于
    一切处。如前说。慢于欲界与喜舍相应。于初
    二静虑与乐喜舍相应。于第三静虑与乐舍
    相应。已上唯舍相应。慢于欲界乐不相应者
    以五识无故。若尔于初二静虑。云何与乐相
    应。与意地乐相应故无过。云何于彼有意地
    乐。由说彼地有喜乐故。如经言。云何为喜。
    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踊心适心调
    心安适受受所摄。依于转识者即依意识。于
    三摩?涠辔挥嗍段薰省T坪挝?帧N揭炎??br> 者依阿赖耶识。摄受所依所依怡悦安适受
    受所摄此经意说。乐受依初二静虑生时。与
    如是心心法聚相应。由欣踊行还令此聚皆
    得踊悦。又令所依阿赖耶识。自体安乐怡适。
    由此乐受作二事故。体虽是一建立二种。若
    喜若乐。是故说此相应慢与乐喜相应。如慢
    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亦尔。邪见于
    欲界与忧喜舍相应。于色无色界随所有受
    皆与相应。云何邪见于欲界与忧喜相应。谓
    先造妙行恶行者。见此无果生欣戚故。所以
    不与苦乐相应者。由一切见皆在意地故。疑
    于欲界与忧舍相应。于色无色界随所有受
    皆与相应。所以欲界非喜相应者。不决定心
    若未息灭喜不生故。色界中疑疑上静虑者。
    由喜乐定力所引持故。亦得随转。是故于彼
    亦与喜乐相应。无明有二种。谓相应不共相
    应无明。一切烦恼相应故。若于是处随所有
    受皆得相应。不共无明于欲界与忧舍相应。
    于上界随所有受皆得相应。喜乐相应不相
    应理应如疑说。何故诸烦恼皆与舍相应。以
    一切烦恼堕中庸位方息没故。所以者何。烦
    恼生起展转相续渐渐微薄。势力将尽堕处
    中位。于此位中必与舍受相应
    又贪于欲界在六识身。如贪?无明亦尔。贪
    于色界在四识身。彼无鼻舌识故。于无色界
    唯在意识身。如贪无明亦尔。慢见疑于一切
    处唯在意识身。由彼于称量等门转故。又贪
    ?慢于欲界缘一分事转。如于欲界于色无
    色界亦尔。慢缘一分事转者。随于一分高举
    生故。所余烦恼于一切处遍缘一切事转
    众云何。谓二众烦恼。见道所断众。修道所断
    众。欲界见苦所断具十烦恼。如见苦所断见
    集灭道所断亦尔。若迷此起邪行即见此所
    断。问若缘此为境即迷此起邪行耶。答不必
    尔。缘无漏为境。烦恼唯于有漏事随增故。
    若是处是彼因缘及所依处。彼迷此起邪行。
    是见苦所断如见苦所断见集灭道所断亦
    尔。随其所应色界见四种所断。各有九烦恼
    除?。如色界无色界亦尔。如是见道所断烦
    恼众。总有一百一十二。欲界修所断有六烦
    恼。谓俱生萨迦耶见边执见。及贪?慢无明。
    何等名为修所断。俱生萨迦耶见。谓圣弟子
    虽见道已生。而依止此故我慢现行。如经言。
    长老駄索迦当知。我于五取蕴不见我我所。
    然于五取蕴有我慢我欲我随眠。未永断未
    遍知未灭未吐。犹如乳母有垢腻衣。虽以卤
    土等水浣濯极令离垢。若未香熏臭气随转。
    复以种种香物熏坌臭气方尽。如是佛圣弟
    子。虽以见道永断分别身见之垢。若未以修
    道熏习相续。无始串习虚妄执着习气所引
    不分别事我见随转。复以随道熏习相续彼
    方永灭。俱生边执见者。谓断见所摄。由此见
    故于涅??界其心退转生大怖畏。谓我我今
    者何所在耶。贪等烦恼修道所断者。谓除见
    品所摄。色界修道所断有五除?。如色界无
    色界亦尔。如是修道所断烦恼总有十六
    断云何。谓如此差别断。由此作意断从此而
    得断。如此差别断者。谓遍知故远离故得对
    治故。遍知者。谓彼因缘事遍智自体遍智过
    患遍智。彼因缘事遍智者。谓知烦恼随眠未
    永断故。如是等如前说。自体遍智者。谓知此
    烦恼生已极恼乱心性。过患遍智者。谓知此
    烦恼能引自害。能引害他。能引俱害。能生
    现法过。能生后法过。能生现法后法过。能令
    有情受此所生身心忧苦。远离者。虽彼暂生
    而不坚执。由彼因缘事遍智等三种遍智。于
    彼已生一切烦恼。心不坚执方便远离。得对
    治者。谓未生者令不生故。已生者令断故得
    对治道。为令未生已生烦恼不生永断。修治
    道故。问何等作意能断耶。答总缘作意观一
    切法。皆无我性能断烦恼。总缘作意者。谓
    合缘一切法共相行作意。问若唯总缘诸法
    无我智能断烦恼者。何故显示无常等行。答
    非为断烦恼故修习彼行。但为修治无我行
    故。由依无常行引得苦行。依止苦行引无我
    行。如经言。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是故建立
    此无我行为无上。无上有三种。谓智无上行
    无上解脱无上。智无上者。谓无我智。得此智
    已更无所求故。行无上者谓乐。速通行一切。
    行中最第一故。解脱无上者。谓无。学不动解
    脱。于一切解脱最为胜故。此三无上如其次
    第。依止见修无学道说。问从何而得断耶。答
    不从过去已灭故。不从未来未生故。不从现
    在道不俱故。然从诸烦恼?重而得断为。断
    如是如是品?重。生如是如是品对治。若此
    品对治生。即此品?重灭。平等平等犹如世
    间明生暗灭。由此品离系故。令未来烦恼住
    不生法中。是名为断
    复次烦恼增上所生业云何。谓若思业若思
    已业。总名业相。又业有五种。谓取受业作用
    业加行业转变业证得业。取受业者。谓眼等
    能见色等。作用业者。谓地等能任持等。或复
    诸法自相所作。谓所有色质碍变坏如是等。
    加行业者。谓意解为先起身业等。转变业者。
    谓金师等造庄严具等。证得业者。谓圣道等
    证涅??等。今此义中意多分别加行业。颇亦
    兼有证得作用二业。思业云何。谓福业非福
    业不动业。思已业云何。谓身业语业意业又。
    此身语意三业或善或不善。不善者即十不
    善业道。谓杀生不与取欲邪行。妄语离间语
    ?恶语绮语。贪欲?恚邪见。善者即十善
    业道。谓离杀生乃至离杂秽语无贪无?正
    见。今于此中唯以业道显身等业者。为随顺
    经就胜而说。彼方便等亦身等业所摄故。前
    三中四后三业道。随其次第是身语意业相。
    又杀生等应以五门分别其相。谓事故意乐
    故方便故烦恼故究竟故杀生。等事者。谓有
    情数非有情数。如其所应依此处所起杀生
    等。意乐者。谓于此事起此想意乐。及起当作
    此业道意乐。方便者。谓此作用或自或他发
    身语意。烦恼者。谓贪?痴。如其所应或总
    或别。究竟者。由彼彼方便如是如是业道
    圆满。或于尔时或于后时。于此义中杀生事
    者。谓有情数。意乐者。谓此想及必害意方
    便者。谓为害故如刀杖等。烦恼者。谓贪等。
    究竟者。谓彼众生由方便故。或无间死或
    后时死。不与取等事及究竟当广分别。余如
    理应思。不与取事者。谓他所摄若有情数非
    有情数。究竟者。谓取为己有。欲邪行事者。
    谓非所行女。或虽所行非分非处非时非量。
    及不应理一切男及不男究竟者。谓两两交
    会虚。诳语事者谓。见闻觉知不见不闻不觉
    不知意乐者谓。别异想欲别异说究竟者。谓
    时众及对言者领解。离间语事者。谓诸有情
    若和合若不和合。意乐者。谓即于彼起乖离
    及不和合意。究竟者。谓所破领解。?恶语事
    者。谓诸有情能为损害。究竟者。谓发?恶
    言。绮语事者。谓能引摄不饶益义。究竟者。
    谓正发此言。贪欲事者。谓他所摄资财。意乐
    者。谓起此想及爱乐。方便者。谓思量筹度
    欲为己有。究竟者。决定执为己有。?恚事
    者。谓诸有情能为损害。究竟者谓决定加害
    等。邪见事者。谓实有义。意乐者。谓于实有
    起非有想。及彼欲乐。究竟者。谓决定诽谤。
    如经言故思造业。云何名为故思造业。略有
    五种。谓他所教敕故思造业。他所劝请故思
    造业。无所了知故思造业。根本执着故思造
    业。颠倒分别故思造业。他所教敕故思造业
    者。犹如有一。虽不欲乐因他强力之所教敕
    发起故思行不善业。他所劝请故思造业者。
    犹如有一。虽不欲乐因他劝请因他引导。执
    为利益发起故思行不善业。无所了知故思
    造业者犹如有一。不了德失无所执着。随欲
    所作发起故思行不善业。根本执着故思造
    业者。犹如有一。为贪?等诸不善根缠蔽其
    心。猛利执着发起故思行不善业。颠倒分别
    故思造业者。犹如有一。依不平等因见爱乐
    邪法。为求当来可爱异熟发起故思行不善
    业。于此五中根本执着故思造业。颠倒分别
    故思造业。此二种若作若增长非不受异熟。
    所以者何。前三故思作业虽作不增长。轻
    故不必受异熟。后二故思作业若作若增长。
    重故必定受异熟。作者。谓起造诸业令其
    现行。增长者。谓令习气增益。于阿赖耶识
    中长养异熟种子故。如经言。决定受业者云
    何决定。谓作业决定。受异熟决定。分位决
    定。作业决定者。由宿业力感得决定异熟相
    续。于此生中必造此业。何以故。应造此业期
    限决定故。终不越限必造此业。乃至诸佛世
    尊大神通力。亦不能为障令其不造。随因决
    定力果相续转变故。受异熟决定者。如先所
    说故思造业。分位决定者。谓现法受等分位
    决定业。如由此业于现法中必定受异熟。由
    此业必受。生异熟由此业必受后异熟又十
    不善业。道异熟果者于三恶趣。中随下中上
    品受傍。生饿鬼那落迦异熟。等流果者。各随
    其相于人趣中感得自身众具衰损。谓从恶
    趣没后生人中。由杀盗等各随其相。感得自
    身众具衰损。所谓寿命短促常贫穷等如其
    所应。增上果者。各随其相感得所有外事衰
    损。谓杀生等各随其相。感稼穑等外事衰
    损所谓外具乏少光泽。是杀生增上果如是
    等。如经言。于一切十不善业道修习。多修习
    故生于那落迦傍生饿鬼。是彼异熟果若得
    来此人同分中。由杀生故今得短寿。不与取
    故乏少财物。欲邪行故妻不贞良。由虚诳
    语故多被诽谤。离间语故亲友乖离。?恶语
    故恒闻不如意声。由绮语故言不威肃。由
    贪欲故贪转猛盛。由?恚故?转猛盛。由邪
    见故痴转猛盛。诸邪见者痴增上故。是彼等
    流果。由极修习杀生业故。一切外事乏少光
    泽。不与取故多遭霜雹。欲邪行故多诸尘坌。
    妄语故多诸臭秽。离间语故高下险阻。?
    恶语故其地咸卤硗确秽恶。绮语故时候乖
    变。贪欲故果实??佟2_恚故果味辛苦。邪
    见故果味辛苦。或全无果。是彼增上果。又十
    善业道异熟果者。谓于人天趣中受人天异
    熟。等流果者。谓即于彼处各随其相感得自
    身众具兴盛。增上果者。谓即于彼处各随其
    相感得外事兴盛。如不善业道建立异熟果
    等三种差别。如是有漏善业道。于人天中三
    果差别。如其所应亦当建立。又善不善业于
    善趣恶趣中感生异熟时。有二种差别。谓招
    引业圆满业。招引业者。谓由此业能牵异熟
    果。圆满业者。谓由此业生已领受爱不爱果。
    复次或有业。由一业力牵得一身。谓由一业
    力长养一生异熟种子故。或有业由一业力
    牵得多身。谓由一业力长养多生异熟种子
    故。或有业由多业力牵得一身。谓由多业刹
    那数数长养一生异熟种子故。或有业由多
    业力牵得多身。谓多刹那业更相资待。展转
    长养多生异熟种子故。问若一有情成就多
    业。云何次第受异熟果耶。答于彼身中重者
    先熟。或将死时现在前者。或先所数习者。或
    最初所行者。彼异熟先熟。如经言有三种业。
    谓福业非福业不动业。福业者。谓欲界系善
    业。非福业者。谓不善业。不动业者。谓色无
    色界系善业。问何故色无色系善业名不动
    耶。答如欲界中余趣圆满善不善业。遇缘转
    得余趣异熟。非色无色系业。有如是事。所受
    异熟界地决定故。是故约与异熟不可移转。
    名为不动。又定地摄故说为不动。问如经中
    说。无明缘行。若福非福及与不动。云何福及
    不动行缘无明生耶。答有二种愚。一异熟愚。
    二真实义愚。由异熟愚故发非福行。由真实
    义愚故发福及不动行。由异熟愚发非福行
    者。由彼一向是染污性。无明合时必不容受
    信解异熟行相正见故。由真实义愚发福不动
    行者。真实义即四圣谛。于彼愚痴名真实义
    愚。未见谛者虽起善心。由彼随眠所随缚故。
    亦名愚痴。由彼势力于三界苦不如实知。便
    能发起后有因性福不动行。非已见谛者能
    发此业。无真实义愚故。是故彼业说因此生。
    复次杀生业道贪?痴为方便。由?究竟。如
    杀生?恶语?恚业道亦尔。杀生贪为方便
    者。为皮肉等故。?为方便者。为除怨等故。
    痴为方便者。为祠祀等故。由?究竟者。离
    无慈悲必不杀害他有情故。?恶语等如理应
    知。不与取业道贪?痴为方便。由贪究竟。
    如不与取欲邪行贪欲亦尔问贪欲等云何用
    贪等为方便。答前说贪欲业道于他资财决
    定执为己有为性。若即于此资财先起余贪。
    加行追求欲为己有。即立此为贪方便。若先
    起?余勿有。此是?方便。若先起痴。谓于
    他物取为己有无有过失。是痴方便。如是所
    余如理应知。虚诳语业道贪?痴为方便。于
    三种中随由一究竟。如妄语离间语绮语
    亦尔。邪见业道贪?痴为方便。由痴究竟
    复次如经言有共业。有不共业。有强力业有
    劣力业。云何共业。若业能令诸器世间种种
    差别。云何不共业。若业能令有情世间种种
    差别。或复有业。令诸有情展转增上。由此业
    力说诸有情更互相望为增上缘。以彼互有
    增上力故。亦名共业。由此势力诸有情类展
    转互为诸心心法变异生因。是故经言。如是
    有情与余有情互相见等。而不受用不易可
    得。云何强力业。谓对治力强补特伽罗故。思
    所造诸不善业。由对治力所摄伏故。令当受
    那落迦业转成现法受。应现法受业转令不
    受。所以此业名强力者。由能对治业力强故。
    此能治业望所治业其力强胜。令彼所感诸
    苦异熟转变灭故。又故思所造一切善业望
    不善业。对治力强皆名强力。依此业故薄伽
    梵说。我圣弟子能以无量广大之业善熏其
    心。诸所造作有量之业。此业不能牵引不能
    留住。亦不能令堕在彼数。又对治力劣补特
    伽罗。故思所造诸不善业望诸善业皆名强
    力。又故思造业异熟决定。不断不知名强力
    业。此中意说。一切善不善业无有差别。但异
    熟决定。诸圣道力所不断者。皆名强力业。又
    欲界系诸不善业性皆是强。众多烦恼随烦
    恼等为助伴故。又先所串习名强力业。以数
    熏习于相续故又依强位名强力业。由处盛
    年所造诸业猛利执着净信所发故。又不可
    治者。所造诸业。名强力业。由无涅??法者所
    有诸业。非对治力所能伏故。又由田故发强
    力业。谓害母等业。又由心加行故发强力业。
    谓于无上菩提发强大愿等。此所生业其力
    猛盛名强力业。复次由九种因发强力业。谓
    田故事故自体故所依故作意故意乐故助伴
    故多修习故与多众生共所行故。由此九因
    发强力业田者。谓具大功德堪为福田。事者。
    谓所施物多而精妙。自体者。谓戒胜于施修
    胜于戒如是等。所依者。谓已离欲者作诸福
    业。作意者。谓猛利净信俱行作意意乐者。谓
    希求涅??所有意乐助伴者。谓更广修习余
    福业事共相摄受。多修习者。谓数数修习或
    数数寻思。与多众生共所行者。谓自作教他
    见作随喜。与此相违是劣力业
    如世尊说。若有说言。彼彼丈夫补特伽罗。随
    如是如是业若作若增长还受如是如是异
    熟。若有是事便不应修清净梵行。亦不可知
    正尽诸苦作苦边际。若有说言。彼彼丈夫补
    特伽罗。随如是如是顺所受业若作若增长。
    还受如是如是顺所受异熟。若有是事便应
    修习清净梵行。又亦可知正尽诸苦作苦边
    际。如是经言有何密意。此中佛意为欲遮止
    如是邪说。谓乐俱行业还能感得乐俱行异
    熟。苦俱行业还能感得苦俱行异熟。不苦不
    乐俱行业还能感得不苦不乐俱行异熟。故
    作是说。若有说言。彼彼丈夫补特伽罗。随如
    是如是业若作若增长。还受如是如是异熟。
    若有是事便不应修清净梵行。亦不可知正
    尽诸苦作苦边际。何故便不应修清净梵行。
    以诸烦恼极猛利者要由智慧自励自策。与
    忧苦俱护持禁戒。若于当来受彼异熟时。还
    与忧苦俱者护持禁戒应无义利。又于他妻
    等与喜乐俱毁犯禁戒。若于当来受彼异熟
    时。还与喜乐俱者精勤远离即为唐捐。是故
    说言。若有是事便不应修清净梵行。何故亦
    不可知正尽诸苦作苦边际即由如是修习梵
    行招苦异熟故。是故世尊为遮如是外道邪
    说。乐俱行业还受乐异熟。苦俱行业还受苦
    异熟。不苦不乐俱行业还受不苦不乐异熟。
    异熟因异熟果决定相似故说是经。又为开
    许如是正说。谓乐俱行业。顺乐受者还受乐
    异熟顺苦受者还受苦异熟。顺不苦不乐受
    者还受不苦不乐异熟。苦俱行业。顺乐受者
    还受乐异熟。顺苦受者还受苦异熟。顺不苦
    不乐受者还受不苦不乐异熟。不苦不乐受
    俱行业。顺乐受者还受乐异熟。顺苦受者还
    受苦异熟。顺不苦不乐受者还受不苦不乐
    异熟。乐俱行业有二种。谓善不善。随其所应
    顺当来世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还能感得
    乐等异熟。如是苦俱行业。不苦不乐俱行业。
    各有二种。随顺乐等感乐等异熟。随其所应。
    如是名为此经密意

    大乘阿?炒锬ピ蛹?劬淼谄?/p>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