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瑜伽部下 >
  • 摄大乘论释论卷第6入应知胜相胜语第三

    入应知胜相胜语第三

    论曰。如此已说应知相。入应知相云何可见。
    多闻所熏习依止。非阿梨耶所摄。如阿梨耶
    成种子。正思惟所摄似法似义所生。似所取
    物有见意言。释曰。如此等应知相如应得
    入。显示此故入应知相。多闻熏习为依止者。
    谓大乘法所熏身故。非阿梨耶所摄者。谓对
    治阿梨耶识故。如阿梨耶识成种子者。如阿
    梨耶识为染法因。此为净法因亦尔。故正思
    惟所摄者。谓正思惟自性故。似法似义所生
    者。谓为法义相而生故。似所取物者。谓如色
    等体故。有见者亦似见体故。即是成立相及
    见二识
    论曰。于中何人能入应知相。大乘多闻熏习
    相续已故。得亲近无量出世诸佛故。一向信
    解善集善根故。善满足福智资粮诸菩萨
    释曰。何人能入应知相者。如此相类中。若
    入所有方便。今当显示。大乘多闻所熏者。为
    离声闻乘等多闻故。得亲近无量出世诸佛
    者。过数量诸佛出世皆得现前亲近故。一向
    信解者。于大乘中决定信解。不为恶知识之
    所动坏故。即此次前所说三因缘中。善集善
    根故。名为善集福智资粮菩萨。复次福智资
    粮云何得次第满足。由因力善友力思惟力
    依持力故。于中前二句为二力。如其数应知
    彼正思惟力即是一向信解。此以大乘熏习
    为因。此一向信解即是修行正行。由修行正
    行故则得聚集善根。由此正思惟力故得善
    具足福智资粮。有此次第由此善具足福智
    资粮故。得入菩萨初地。此是依持力
    论曰。于何处入即于彼有见似法及义意言。
    大乘法相所生中故。释曰。入如是相此入
    行相。今当显示。意地分别名意言。此意言种
    类以大乘法为因生故。大乘法相所生者。攀
    缘所说法故
    论曰。信解行地中。见道中。修道中。究竟道
    中。一切法唯识随闻信解故。如理通达故。对
    治一切障故。无障碍故。释曰。何处得入于
    信解地中得入。由但闻一切法唯有识。即起
    增上信解名为得入故。于见道中得入。今当
    显示。如理通达者于意言分别中。如理通达
    故。云何如理通达。非法非义无能取无所取。
    若如此名通达意言分别故。于修道中得入。
    今当显示。对治一切障故者。观此意言非法
    非义无能取无所取时。能对治一切障。此
    名修道中得入。究竟道中得入。今当显示。无
    障碍故者。住最清净智处故。最微细障灭
    故。名究竟道中得入故
    论曰。何缘得入善根力持故。三种练治心故。
    灭除四处故。法义为所缘故。奢摩他??#37474;舍
    那常修正修无放逸等故。无量世界中无量
    人道众生。刹那刹那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是为第一练治心。释曰。何缘得入。如
    所说善根力持等有八处相应。于中若常修
    者一切时作故。善修者恭敬作故。若作如此
    相类即是不放逸。于中对治三种退屈心故。
    有三种练治心。菩萨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第一甚深宽大难可证得心则退屈。为对
    治此故。有第一练治心云云。又云云故有第
    二练治心
    论曰。由专心故能行施等诸波罗蜜。我已得
    此专心。由此故我修诸波罗蜜当得圆满。不
    足为难。是为第二练治心。释曰。由此意故
    施等波罗蜜即得现行者。于中意者谓信及
    欲。菩萨于波罗蜜中。信知实有故功德
    故。可得故。此是菩萨信。由信故喜乐修行名
    欲。菩萨得此信欲意故。修行六波罗蜜。进趣
    圆满不以为难
    论曰。虽彼有碍善者善法具足已。即于死时
    随所念欲一切具足身。彼时得生。况我此最
    胜善无碍善。于彼时一切具足何为不得。是
    名第三练治心。此中有偈
     在于人道中  无量诸众生
     念念得菩提  故除退屈心
     善心人专意  能行布施等
     胜人得此意  亦能行施等
     善人于死时  随心得果报
     既有灭位善  果报云何无
    释曰。复次菩萨于诸佛甚深宽大言教中。起
    推寻时作思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难可
    证得。一刹那心断已乃得即生退屈。为对
    治此故修第三练治心。况我此最胜善者。况
    我于一切十地中。善具足福智资粮故。无障
    碍善者。谓心烦恼微细难破。如金刚三摩提
    能破此障。此三摩提后出离一切障碍。依止
    转已。于此云何不得。此显出离障碍。与死无
    异故。一切具足者。谓得一切种智故。善根
    力持故。三种练治心者。善根不薄少故。菩
    萨由有此力。则能三种练治心令不退屈。于
    中第二练治心如所练治今当显示。由此念
    故离诸障碍。悭等波罗蜜障无故。满足波罗
    蜜不以为难。由此满足故得成菩提。第三练
    治心。今当显示。于中有碍善者谓世间善
    故。名为有碍善。我此无碍善。此善不得成
    佛无有是处。此义以偈显示。偈言故除退屈
    心者。谓不令下劣心得住。云我不能得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善心者。谓非恶无记心故。
    由有无记施故。如有人散漫心行施。外道等
    以不善心行施。又复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者。此善最胜胜人得此意。亦能行施等
    者。于中得专心时。有如是相。能修施等六波
    罗蜜。谓得灭悭等障碍心。胜人者最上故。谓
    诸菩萨。施等者。谓摄取戒及智波罗蜜等。
    随心得果报者。乃至得非想非非想处果报
    故。灭善者灭障碍故。果报云何无者。谓得佛
    身故
    论曰。远离声闻辟支佛思惟故。思惟则灭。于
    大乘中一切疑无疑故。邪意及疑则灭。于闻
    思法中离我我所执故。法执则灭。现前住
    安立一切相。思惟不分别故。则灭分别。此中
    有偈
     安立及自住  所有现前相
     一切不分别  智人得胜觉
    释曰。此中论本为显四处灭故。于中灭思惟
    者谓灭声闻等思惟故。邪意及疑灭者。谓于
    大乘甚深宽大法中。邪意及疑应灭除故。邪
    意者诽嫌意及心动摇。惑者疑心故。一切疑
    无疑故者。于此大乘中为安立法相故。说有
    三性。所谓一切法无性无生无灭。本来静
    寂自性涅??。如是等一切法无所有门。此就
    分别性故。若说幻焰梦光影像响水月变化。
    此就依他性故。若说真如实际无相第一义
    法界空等门。此依成就性故。于此诸法中一
    切邪意及惑不生故。于闻思法离我我所执
    故者。此中为显除灭法执故。灭除法执者。谓
    于法中若闻若思。乃至不令我我所得入故。
    现前住安立一切相思惟不分别故者。谓行
    者修无分别智时。在正思惟位。灭此等一切
    寂静心分别也。于现前住色等及静心所有
    安立骨锁等。于此一切所缘相中。不念不分
    别时。名入无分别方便。若分别则不得入。此
    现前安立偈者。为显最后灭义故
    论曰。因何入云何入。闻熏习所生正思惟所
    摄故。似法及义。显现有见意言。释曰。此中
    显示以此入如此入故。于中闻熏习所生者。
    闻熏习为因故。即此入道理。如前所说即是
    大乘闻熏习所生。应知成就性所摄故
    论曰。有四种求谓名义自性差别。假说相求
    释曰。此中为显示如此入故。四种求者如
    论本说。谓名义自性差别等所说
    论曰。复有四种如实知。谓名事自性差别。假
    相说中如实知。彼自性差别不可得故。菩萨
    如是如实为入意言唯识故修行。于彼似字
    义意言中。知彼名字。唯是意言。知彼名所依
    义。亦唯意言。即知彼名自性及差别唯是假
    相说。是时证得唯有意言。则于名及义自性
    差别假相说中。不见有性差别义相。故由四
    种求及四种如实知。于彼似名及义意言中。
    得入唯识。释曰。四如实知者。如论说名事
    自性差别假说中。如实知。其自性及差别故
    者。谓各有自性差别。作如是假说故。名自
    性差别假说者。义不可得故。即是知彼名自
    性及差别唯是假说者。以彼名字无有自性
    及差别故。即能于彼名字自性及差别唯是
    假说中。忍受故。若如是知是谓求。若知不
    可得名为如实知
    论曰。此唯识观入何法。似何法入谓入唯量
    故。相及见为二故。种种相故。名义自性差别
    但假立。自性差别六种事无事故。为能取及
    所取体而住故。一时似种种相事生故。如?
    中绳似蛇。譬如绳中蛇。是妄以不有故。若
    见实义则无有妄。蛇智则灭唯绳智在。若细
    分析绳亦不实。以色香味触相故。于中依止
    色等智故。绳智亦得。除灭如是如是。彼似
    字及义六种相意言。如蛇智以知彼六种相
    无实义。此唯识智亦须除灭。由成就性智故
    释曰。此中问所入法及入譬。唯量者唯识
    量故。有相及见为二者。此显相及见二识故。
    此似相显现为因为住处为相为影显现故。
    唯是一识种种相生。非速疾故。次第而生。如
    此三种得入唯识。一时似种种相义生故者。
    谓似名句味身种种相义生故。彼亦似依名
    所目义种种相生故。于中入三性观以绳譬
    显示。六种义中自在者。谓于名等六种义中
    自在言。自在者谓除灭故
    论曰。此菩萨如是入似义相意言故。得入分
    别性。入唯识故得入依他性。云何入成就性
    若灭离唯识想。彼闻法熏习所生意言。是时
    菩萨灭离义想。似一切义无有生处故。是故
    似唯识显现亦不得生。即住不分别一切义名
    中。正证法界相应而住。是时菩萨于能缘所
    缘平等平等无分别智生。即是菩萨入成就
    性。释曰。入似义相意言故者。谓所有义唯
    是分别故。如是即入分别性。入唯识故者。此
    之意言唯识所摄。得入依他性。似一切义无
    有生处者。谓无有似义生种类故。唯识种类
    亦不得生。何以故。若起唯识分别时则成义
    故。次后得证真如。此如不可言说。唯内自知
    故。是时菩萨能取所取平等。平等无分别
    智生者。谓能缘智所缘真如二法其体平等。
    犹如虚空。谓无有能取所取体而住。以不
    分别能取所取故。名无分别即是得入成就
    性。所言住无分别一切义名中者。谓有何名
    有几种。此名差别以偈中显示
    论曰。此中有偈
     法人及法义  若广若略性
     不净净究竟  是名境差别
    释曰。于中法名者。谓色受及眼如是等。人名
    者谓佛法爱。及信行法行如是等。复有法
    名者谓修多罗等。义名者谓依法所显义。总
    名者如言众生。别名者即彼众生各各有
    名。性名者谓字本。不净名者谓凡夫等。净名
    者谓学人。至究竟名者谓所缘通相法。又略
    说十种名字。是菩萨攀缘。所谓法名者眼等。
    人名者我等。复法名者十二部言教。义名者
    即彼十二部言教义。总名者一切法有为无
    为等。别名者色受等及虚空等。性名者阿字
    为初诃为最后。不净名者凡夫等。净名者见
    谛等。至究竟名者通相法为境。二智所缘。谓
    出世智及彼后得智缘一切法。真如故一切
    法种种相故。如于十地中一切义通相缘智
    所缘故。如是等诸名。是诸菩萨境界故
    论曰。此菩萨如是入唯识故。得入应知相。由
    入应知相故。即得入欢喜地。善通达法界得
    生如来家。得一切众生平等心。得一切菩萨
    平等心。得一切佛平等心。此即是菩萨得见
    道。释曰。得生如来家者。由佛种不断故。得
    一切众生平等心者。如自身欲入涅??。于一
    切众生亦尔。由此心故名一切众生平等心。
    得一切菩萨平等心者。由同得深净心故。得
    一切佛平等心者。由住此位时得诸佛法身。
    得法身故即得一切佛平等心。复次一切众
    生平等心者。得自他平等故。如自身欲尽诸
    苦。于彼亦尔。一切菩萨平等心者。谓同诸菩
    萨得深净心作利益众生事。得一切佛平等
    心者。见诸佛法界与己无差别故
    论曰。复次何故入唯识观。为缘通相法故。出
    世奢摩他??#37474;舍那智故。彼后得种种相识
    智故。灭有因相阿梨耶识一切因相种子故。
    增长得触法。身种子故。转依止故。出生一切
    佛法故。为得一切智智故。入唯识观。释曰。
    奢摩他??#37474;舍那智者。即奢摩他??#37474;舍那
    名为智故。于中有因相。阿梨耶识一切因相
    种子灭者于中有相者。即是因缘。谓阿梨耶
    识中所有一切染法种子。复言相者为显示
    即此种子。为所缘相故。如是说已。即得显示
    此诸种子因果俱灭
    论曰。复次彼后得智。于阿梨耶识所生一
    切识性相中。由见如幻等故。自然不复颠倒。
    是故犹如幻师于幻事中。菩萨于诸相中设
    说因果。一切时亦得无倒。释曰。若无分别
    智灭障碍出生佛法者。此后得智复何所用。
    无分别智不能说彼因果法。何以故。无分别
    故。是故须后得智。说彼因果法。一切时不颠
    倒。如幻师于所幻事。阿梨耶识一切所生者。
    此等皆以阿梨耶识为因。一切识性相中者。
    谓以识性为因故。如所幻事。后得智于中不
    颠倒说亦不倒
    论曰。于此入唯识观中。有四种三摩提。为
    四种通达分依止。云何可见。由四种求义故。
    下品无尘忍得明三摩提。为暖行通达分所
    依止。若增上忍增明三摩提。为顶行通达分
    所依止。由四种如实知故。得入唯识决定尘
    无所有。此入真实义一分三摩提。是顺谛忍
    所依止。此三摩提最后唯识想除。是无间三
    摩提世第一法所依止。应如是见此诸三摩
    提。是正位边应知。释曰。一切处入真实时
    得通达分。今此中亦显示通达分善根依止
    者。是通达分因故言依止。下品无尘忍得明
    三摩提者。谓于无尘中薄少乐欲。显示无尘
    智名明。得明三摩提者。显示无尘智所依止
    三摩提故。增上无尘忍者。此中忍还是彼欲
    故。明增三摩提者。显示增上无尘智名明。言
    三摩提者。显示是无尘智所依止故。顺谛忍
    所依止者。法无我名谛。于彼无我随顺忍故。
    此顺谛忍云何成。以决定无别外物故。能取
    亦不有。应知住疾利随顺忍时。得此乐欲正
    位边者谓正位时
    论曰。如是入地菩萨。入唯识故得见道。云
    何发起修道。随所成立说十地。一切修多罗
    摄取现住事通相法为缘。出世间及后得奢
    摩他??#37474;舍那智。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劫
    数习故。为转依止得三种佛身故修行。释
    曰。随所成立说者。谓若为成立故说。十地
    经中诸地故。通相法为缘者。谓一相缘非句
    别缘故。出世者无分别智故。彼后得者谓成
    立智。此亦不可说为世间。何以故。非世间
    积习故。亦非一向出世间。以随顺世间行故。
    是不可定说一相故。为转依止者。由此通相
    攀缘智故。得转依故。为得三种佛身者。谓令
    我当得三种佛身故修行
    论曰。声闻入正位。菩萨入正位。此二有何差
    别。声闻正位有十种差别。与菩萨正位异应
    知。一所缘差别。大乘法为缘故。二住持差
    别。大福智资粮住持故。三通达差别。通达人
    法无我故。四涅??差别。摄取无住着涅??故。
    五地差别。依十地出离故。六清净差别。烦
    恼断及佛净刹故。七得一切众生与自身平
    等心差别。起成熟众生行不休息故。八生差
    别。生如来家故。九化现差别。佛集轮中一
    切时化现所摄故。十果差别。十力无畏不共
    佛法等无量功德果成就故。释曰。涅??差
    别者。由菩萨摄取无住着涅??故。声闻不
    尔。清净差别者。由菩萨灭烦恼及习。并净佛
    土故。声闻不尔
    论曰。此中有偈
     推寻名及义  各各互为客
     推寻二唯量  二施设亦然
     从此生实知  三分别无义
     若见彼非有  即入三无性
    释曰。如真实入。此中说偈。推寻名及义各各
    互为客者。名于义为客义于名亦为客各别
    相故。推寻者。谓应于静心中见故。推寻二
    唯量二施设亦然者。义无有自性及差别故。
    即应知自性唯是施设。差别唯是施设故。从
    此生实知者。谓于此中如实知故。由四种寻
    思为因故。得四种如实知。三分别无义中
    见者。于三种分别无有义中见故。谓名分别。
    自性分别。差别分别故。彼非有即入三无性
    者。义无所有故分别亦无。何以故。若所分
    别义是有。分别可得缘彼而生。由彼义不有
    故。分别亦不得有。应知此义故。入三者谓入
    三性。于中由见名义互为客故。得入名义各
    异分别性。若见名自性施设差别施设唯见
    分别。即得入依他性。即此能分别识亦不见。
    即得入成就性。此名三种入
    论曰。复有教授偈。如观行差别论说
     菩萨静心中  得见其心影
     灭除于义想  但观于自想
     如是心住内  知所取非有
     即无能取者  故证无所有
    释曰。为令得入观故。复说此教授偈。菩萨见
    心影者。见彼似法义影唯是自心。何人见谓
    菩萨。何处见谓静心中。灭除于义想。但观于
    自想者。谓于静心中义想不起。知唯是自心
    为法义相显现。如是心住内者。若心如是得
    住于义无所有中。即是心住于心中。知所取
    非有者。谓解知所取义无所有故。即无能取
    者。由所取义不有故。则能取心为能取者。亦
    不可得故。证无所得者。既无能取所取。已
    即说名为证真如。以真如不可得故
    论曰。复有入正位别偈。如大乘经庄严论中
    所说
     菩萨具满无边际  福德智惠之资粮
     法中思量善决已  则了义类意言生
     彼知诸义唯意言  即住似义唯心中
     如是正证法界已  是故远离二种相
     以知心外无有他  故得知心亦非有
     智者了知二俱无  即住无二法界中
     智者无分别智力  平等顺行常普遍
     所依稠密罪恶聚  如大伽陀拔众毒
     牟尼善说诸正法  安心有根法界中
     已知念行唯分别  智者疾至德海岸
    释曰。复有入正位偈。如线庄严论中说。若有
    最极难知者。彼中显示于中无边际者。谓极
    难度彼岸故。如言无边。言说非无有边。但以
    多故得名无边。此亦如是。何者为资粮。谓福
    德智慧。于中施等三波罗蜜是福德资粮。般
    若波罗蜜名智慧资粮。精进波罗蜜若为智
    慧精进是智慧资粮。若为福精进是福资粮。
    如是禅波罗蜜亦二种。于中若缘四无量禅
    名福资粮。余名智资粮。谁有此资粮。谓菩
    萨法中思量善决故者。由依三摩提后力故。
    思量诸法得善决定非余。则了义类意言生
    者。谓了知诸义皆以意言为因故。即住似义
    唯心中者。由知彼诸义唯意言故。即此自心
    似义而现故。如是正证法界已。是故远离二
    种相者。知自心似义而现已。即于离能取所
    取真如中得证。又复如所入证。今当显示以
    知心外无有他故。得知心亦非有者。谓离心
    外无有所攀缘义。彼不有故。能缘之心则亦
    不有。菩萨知彼二不有故。即住无二法界。谓
    离心及义故。无分别智力者。离分别智力故。
    平等顺行者。于平等中顺行故。见修多罗等
    一切诸法平等。犹如虚空故。普遍者。于若内
    若外诸法中。如是见故。常者一切时故。所
    依稠密罪恶聚者。此诸染法因名稠密。以难
    可观解故。罪恶聚者。即是染法熏习自性
    为体故。牟尼善说诸正法安心有根法界中
    者。谓以意安住有根心中。若攀缘彼心真如。
    此是有根心。谓缘如来正说。具足无阙总为
    一相应知此即是无分别智。已知念行唯分
    别者。住此有根心已。为欲正说故。于彼后
    得智中所忆念义。亦知此忆念行唯是分别
    故。由此无分别智及后得二种智故。诸菩萨
    疾至佛果彼岸。此等诸偈总集义者。初偈明
    资粮道。第二偈义明方便道。第三偈义明后
    见道。第四偈义明修道。第五偈义明究竟道。
    此释入应知相竟

    摄大乘论释论卷第六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