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瑜伽部下 >
  • 成唯识论卷第8

    如是四缘依十五处义差别故立为十因。
    云何此依十五处立。一语依处。谓法名想所
    起语性。即依此处立随说因。谓依此语
    随见闻等说诸义故。此即能说为所说因。
    有论说此是名想见。由如名字取相执着
    随起说故。若依彼说便显此因是语依处。
    二领受依处。谓所观待能所受性。即依此
    处立观待因。谓观待此令彼诸事或生或
    住或成或得。此是彼观待因。三习气依处。谓
    内外种未成熟位。即依此处立牵引因。谓
    能牵引远自果故。四有润种子依处。谓内外
    种已成熟位。即依此处立生起因。谓能生
    起近自果故。五无间灭依处。谓心心所等无
    间缘。六境界依处。谓心心所所缘缘。七根依
    处。谓心心所所依六根。八作用依处。谓于所
    作业作具作用即除种子余助现缘。九士
    用依处。谓于所作业作者作用即除种子
    余作现缘。十真实见依处。谓无漏见除引自
    种于无漏法能助引证。总依此六立摄受
    因。谓摄受五办有漏法具摄受六办无
    漏故。十一随顺依处。谓无记染善现种诸行
    能随顺同类胜品诸法。即依此处立引发
    因。谓能引起同类胜行及能引得无为法
    故。十二差别功能依处。谓有为法各于自果
    有能起证差别势力。即依此处立定异因
    谓各能生自界等果。及各能得自乘果故。
    十三和合依处。谓从领受乃至差别功能依
    处于所生住成得果中有和合力。即依此
    处立同事因。谓从观待乃至定异皆同生
    等一事业故。十四障碍依处。谓于生住成得
    事中能障碍法。即依此处立相违因。谓彼
    能违生等事故。十五不障碍依处。谓于生
    住成得事中不障碍法。即依此处立不相
    违因。谓彼不违生等事故。如是十因二因
    所摄。一能生二方便。菩萨地说牵引种子生
    起种子名能生因。所余诸因方便因摄。此说
    牵引生起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中。诸因缘
    种。未成熟位名牵引种已成熟位名生起
    种。彼六因中诸因缘种皆摄在此二位中
    故。离有现起是能生因如四因中生自
    种者而多间断。此略不说。或亲办果亦
    立种名。如说现行谷麦等种。所余因谓初
    二五九及六因中非因缘法。皆是生熟因缘
    种余故总说为方便因摄。非此二种唯属
    彼二因余四因中有因缘种故。非唯彼八
    名所余因彼二因亦有非因缘种故。有寻
    等地说生起因是能生因余方便摄。此文意
    说六因中现种是因缘者皆名生起因。能亲
    生起自类果故。此所余因皆方便摄。非此
    生起唯属彼因余五因中有因缘故。非唯
    彼九名所余因彼生起因中有非因缘故。
    或菩萨地所说牵引生起种子。即彼二因。所
    余诸因即彼余八。虽二因内有非能生因
    而因缘种胜显故偏说。虽余因内有非方便
    因而增上者多显故偏说。有寻等地说生起
    因是能生因余方便者。生起即是彼生起因
    余因应知即彼余九。虽生起中有非因缘
    种而去果近亲显故偏说。虽牵引中亦有
    因缘种而去果远亲隐故不说。余方便摄
    准上应知。所说四缘依何处立。复如何摄
    十因二因。论说因缘依种子立。依无间灭
    立等无间。依境界立所缘。依所余立增
    上。此中种子即是三四十一十二十三十五
    六依处中因缘种摄。虽现四处亦有因缘而
    多间断。此略不说。或彼亦能亲办自果如
    外麦等亦立种名。或种子言唯属第四。亲
    疏隐显取舍如前。言无间灭境界处者应
    知总显二缘依处非唯五六。余依处中亦
    有中间二缘义故。或唯五六余处虽有而
    少隐故略不说之。论说因缘能生因摄。增上
    缘性即方便因。中间二缘摄受因摄。虽方便
    内具后三缘而增上多故此偏说。余因亦有
    中间二缘然摄受中显故偏说。初能生摄进
    退如前所说因缘必应有果。此果有几依
    何处得。果有五种。一者异熟。谓有漏善及不
    善法所招自相续异熟生无记。二者等流。谓
    习善等所引同类或似先业后果随转。三
    者离系。谓无漏道断障所证善无为法。四者
    士用。谓诸作者假诸作具所办事业。五者
    增上。谓除前四余所得果。瑜伽等说习气
    依处得异熟果。随顺依处得等流果。真见依
    处得离系果。士用依处得士用果。所余依处
    得增上果。习气处言显诸依处感异熟果
    一切功能。随顺处言显诸依处引等流果
    一切功能。真见处言显诸依处证离系果
    一切功能。士用处言显诸依处招士用果
    一切功能。所余处言显诸依处得增上果
    一切功能。不尔便应太宽太狭。或习气者
    唯属第三。虽异熟因余处亦有此处亦有
    非异熟因而异熟因去果相远。习气亦尔
    故此偏说。随顺唯属第十一处。虽等流果余
    处亦得此处亦得非等流果而此因招胜行
    相显。随顺亦尔故偏说之。真见处言唯诠
    第十。虽证离系余处亦能此处亦能得非
    离系而此证离系相显故偏说。士用处言唯
    诠第九。虽士用果余处亦招此处亦能招增
    上等而名相显是故偏说。所余唯属余十
    一处。虽十一处亦得余果招增上果余处
    亦能而此十一多招增上。余已显余故此偏
    说。如是即说此五果中若异熟果牵引生起
    定异同事不相违因增上缘得。若等流果牵
    引生起摄受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因初后缘
    得。若离系果摄受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因
    增上缘得。若士用果有义观待摄受同事不
    相违因增上缘得。有义观待牵引生起摄受
    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因除所缘缘余三缘
    得。若增上果十因四缘一切容得。傍论已了
    应辩正论
    本识中种容作三缘生现分别除等无间。
    谓各亲种是彼因缘为所缘缘于能缘者。
    若种于彼有能助力或不障碍是增上缘。
    生净现行应知亦尔。现起分别展转相望容
    作三缘无因缘故。谓有情类自他展转容
    作二缘除等无间。自八识聚展转相望定
    有增上缘必无等无间。所缘缘义或无或
    有。八于七有。七于八无。余七非八所仗
    质故。第七于六五无一有。余六于彼一切
    皆无。第六于五无。余五于彼有。五识唯托
    第八相故。自类前后第六容三余除所缘
    取现境故。许五后见缘前相者五七前后
    亦有三缘。前七于八所缘容有能熏成彼
    相见种故。同聚异体展转相望唯有增上诸
    相应法所仗质同不相缘故。或依见分说
    不相缘。依相分说有相缘义谓诸相分互
    为质起如识中种为触等相质。不尔无色
    彼应无境故。设许变色亦定缘种勿见分
    境不同质故。同体相分为见二缘见分于
    彼但有增上。见与自证相望亦尔。余二展
    转俱作二缘。此中不依种相分说但说现
    起互为缘故。净八识聚自他展转皆有所缘
    能遍缘故。唯除见分非相所缘相分理无
    能缘用故。既现分别缘种现生。种亦理应
    缘现种起。现种于种能作几缘。种必不由
    中二缘起待心心所立彼二故。现于亲
    种具作二缘与非亲种但为增上。种望亲
    种亦具二缘于非亲种亦但增上。依斯内
    识互为缘起分别因果理教皆成。所执外缘
    设有无用况违理教何固执为。虽分别言
    总显三界心及心所而随胜者诸圣教中多
    门显示。或说为二三四五等如余论中具广
    分别。虽有内识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
    相续。颂曰
     19由诸业习气  二取习气俱
       前异熟既尽  复生余异熟
    论曰。诸业谓福非福不动。即有漏善不善思
    业。业之眷属亦立业名。同招引满异熟果
    故。此虽才起无间即灭无义能招当异熟果。
    而熏本识起自功能。即此功能说为习气。
    是业气分熏习所成简曾现业故名习气。
    如是习气展转相续至成熟时招异熟果。
    此显当果胜增上缘。相见.名色.心及心所.本
    末。彼取皆二取摄。彼所熏发亲能生彼本识
    上功能名二取习气。此显来世异熟果心及
    彼相应诸因缘种。俱谓业种二取种俱是疏
    亲缘互相助义。业招生显故颂先说。前异熟
    者谓前前生业异熟果。余异熟者谓后后生
    业异熟果。虽二取种受果无穷而业习气
    受果有尽。由异熟果性别难招等流增上
    性同易感。由感余生业等种熟。前异熟果
    受用尽时复别能生余异熟果。由斯生死轮
    转无穷何假外缘方得相续。此颂意说由
    业二取生死轮回皆不离识心心所法为
    彼性故
    复次生死相续由诸习气。然诸习气总有三
    种。一名言习气。谓有为法各别亲种。名言有
    二。一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二显
    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随二名言所
    熏成种作有为法各别因缘。二我执习气。
    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
    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
    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
    等自他差别。三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
    种。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果
    业。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业。随二有
    支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应知我
    执有支习气于差别果是增上缘。此颂所言
    业习气者应知即是有支习气。二取习气。应
    知即是我执名言二种习气。取我我所及
    取名言而熏成故皆说名取。俱等余文义
    如前释
    复次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
    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所引生众苦名
    苦。惑业苦种皆名习气。前二习气与生死
    苦为增上缘助生苦故。第三习气望生死
    苦能作因缘亲生苦故。颂三习气如应当
    知。惑苦名取能所取故。取是着义业不
    得名。俱等余文义如前释。此惑业苦应知
    总摄十二有支。谓从无明乃至老死如论
    广释。然十二支略摄为四。一能引支。谓无明
    行。能引识等五果种故。此中无明唯取能
    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即彼所发乃名为
    行。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
    支。二所引支。谓本识内亲生当来异熟果摄
    识等五种。是前二支所引发故。此中识种
    谓本识因。除后三因余因皆是名色种摄。后
    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后三种。或名色种总摄
    五因于中随胜立余四种。六处与识总别
    亦然
    集论说识亦是能引识中业种名识支故。异
    熟识种名色摄故。经说识支通能所引业种
    识种俱名识故。识是名色依非名色摄故。
    识等五种由业熏发虽实同时。而依主伴
    总别胜劣因果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或
    依当来现起分位有次第故说有前后。由
    斯识等亦说现行因时定无现行义故。复
    由此说生引同时润未润时必不俱故。三
    能生支。谓爱取有。近生当来生老死故。谓
    缘迷内异熟果愚发正能招后有诸业为
    缘引发亲生当来生老死位五果种已。复
    依迷外增上果愚缘境界受发起贪爱缘
    爱复生欲等四取。爱取合润能引业种及所
    引因转名为有俱能近有后有果故。有处
    唯说业种名有此能正感异熟果故。复有
    唯说五种名有亲生当来识等种故。四所
    生支。谓生老死。是爱取有近所生故。谓从
    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诸衰
    变位总名为老。身坏命终乃名为死。老非
    定有附死立支。病何非支。不遍定故。老
    虽不定遍故立支。诸界趣生除中夭者将
    终皆有衰朽行故。名色不遍何故立支。定
    故立支。胎卵湿生者六处未满定有名色
    故。又名色支亦是遍有。有色化生初受生
    位虽具五根而未有用尔时未名六处支
    故。初生无色虽定有意根而不明了未
    名意处故。由斯论说十二有支一切一分
    上二界有。爱非遍有宁别立支。生恶趣者
    不爱彼故。定故别立。不求无有生善趣
    者定有爱故。不还润生爱虽不起然如彼
    取定有种故。又爱亦遍。生恶趣者于现我
    境亦有爱故。依无希求恶趣身爱经说
    非有。非彼全无。何缘所生立生老死所引
    别立识等五支。因位难知差别相故依当
    果位别立五支。谓续生时因识相显。次根未
    满名色相增。次根满时六处明盛。依斯发
    触因触起受。尔时乃名受果究竟。依此
    果位立因为五。果位易了差别相故总
    立二支以显三苦。然所生果若在未来为
    生厌故说生老死。若至现在为令了知
    分位相生说识等五。何缘发业总立无明
    润业位中别立爱取。虽诸烦恼皆能发润
    而发业位无明力增。以具十一殊胜事故。
    谓所缘等广如经说。于润业位爱力偏增。
    说爱如水能沃润故。要数溉灌方生有芽
    且依初后分爱取二。无重发义立一无明。
    虽取支中摄诸烦恼。而爱润胜说是爱
    增。诸缘起支皆依自地有所发行依他无
    明如下无明发上地行。不尔初伏下地染
    者所起上定应非行支。彼地无明犹未起
    故。从上下地生下上者彼缘何受而起
    爱支。彼爱亦缘当生地受若现若种于理无
    违。此十二支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
    与爱取有或异或同。若二三七各定同世。如
    是十二一重因果足显轮转及离断常。施
    设两重实为无用。或应过此便致无穷。此
    十二支义门别者九实三假。已润六支合为
    有故。即识等五三相位别名生等故。五是
    一事。谓无明识触受爱五余非一事。三唯是
    染烦恼性故。七唯不染异熟果故。七分位中
    容起染故假说通二余通二种。无明爱取
    说名独相不与余支相交杂故余是杂相。
    六唯非色。谓无明识触受爱取余通二种。皆
    是有漏唯有为摄。无漏无为非有支故。无明
    爱取唯通不善有覆无记。行唯善恶。有通善
    恶无覆无记。余七唯是无覆无记。七分位中
    亦起善染。虽皆通三界而有分有全。上地
    行支能伏下地。即?苦等六种行相有求
    上生而起彼故。一切皆唯非学无学圣者
    所起。有漏善业明为缘故违有支故非有
    支摄。由此应知圣必不造感后有业于
    后苦果不迷求故。杂修静虑资下故业
    生净居等于理无违。有义无明唯见所断。
    要迷谛理能发行故。圣必不造后有业故。
    爱取二支唯修所断。贪求当有而润生故。九
    种命终心俱生爱俱故。余九皆通见修所断。
    有义一切皆通二断。论说预流果已断一切
    一分有支无全断者故。若无明支唯见所
    断。宁说预流无全断者。若爱取支唯修所
    断。宁说彼已断一切支一分。又说全界一
    切烦恼皆能结生。往恶趣行唯分别起烦恼
    能发。不言润生唯修所断诸感后有行皆
    见所断发由此故知无明爱取三支亦通见
    修所断。然无明支正发行者唯见所断。助者
    不定。爱取二支正润生者唯修所断。助者不
    定。又染污法自性应断。对治起时彼永断故。
    一切有漏不染污法非性应断。不违道故。然
    有二义说之为断。一离缚故。谓断缘彼杂
    彼烦恼。二不生故。谓断彼依令永不起。
    依离缚断说有漏善无覆无记唯修所断。
    依不生断说诸恶趣无想定等唯见所断。
    说十二支通二断者于前诸断如应当知。
    十乐舍俱。受不与受共相应故。老死位中
    多分无乐及容舍故。十一苦俱非受俱故。
    十一少分坏苦所摄。老死位中多无乐受依
    乐立坏故不说之。十二少分苦苦所摄。一
    切支中有苦受故。十二全分行苦所摄。诸
    有漏法皆行苦故。依舍受说十一少分。除
    老死支如坏苦说。实义如是。诸圣教中随
    彼相增所说不定。皆苦谛摄取蕴性故。五亦
    集谛摄业烦恼性故。诸支相望增上定有余
    之三缘有无不定。契经依定唯说有一。爱
    望于取有望于生有因缘义。若说识支是
    业种者行望于识亦作因缘。余支相望无
    因缘义。而集论说无明望行有因缘者依
    无明时业习气说。无明俱故假说无明实是
    行种
    瑜伽论说诸支相望无因缘者依现爱取
    唯业有说。无明望行爱望于取生望老死
    有余二缘。有望于生受望于爱无等无间
    有所缘缘。余支相望二俱非有。此中且依
    邻近顺次不相杂乱实缘起说。异此相望
    为缘不定。诸聪慧者如理应思。惑业苦三
    摄十二者无明爱取是惑所摄。行有一分是
    业所摄。七有一分是苦所摄。有处说业全
    摄有者应知彼依业有说故。有处说识业
    所摄者彼说业种为识支故。惑业所招独
    名苦者唯苦谛摄为生厌故。由惑业苦即
    十二支故此能令生死相续
    复次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
    有识。因谓有漏无漏二业正感生死故说为
    因。缘谓烦恼所知二障助感生死故说为
    缘。所以者何。生死有二。一分段生死。谓诸
    有漏善不善业由烦恼障缘助势力所感三
    界?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
    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谓诸无漏
    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
    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
    名变易。无漏定愿正所资感妙用难测名
    不思议。或名意成身随意愿成故。如契经
    说。如取为缘有漏业因续后有者而生三
    有。如是无明习地为缘无漏业因有阿罗汉
    独觉已得自在菩萨生三种意成身。亦名变
    化身。无漏定力转令异本如变化故。如有
    论说。声闻无学永尽后有云何能证无上菩
    提。依变化身证无上觉非业报身故不违
    理。若所知障助无漏业能感生死。二乘定
    性应不永入无余涅??。如诸异生拘烦
    恼故。如何道谛实能感苦。谁言实感。不尔
    如何。无漏定愿资有漏业。令所得果相续
    长时展转增胜假说名感。如是感时由所
    知障为缘助力非独能感。然所知障不障
    解脱。无能发业润生用故。何用资感生
    死苦为。自证菩提利乐他故。谓不定性
    独觉声闻及得自在大愿菩萨。已永断伏烦
    恼障。故无容复受当分段身。恐废长时
    修菩萨行遂以无漏胜定愿力。如延寿法
    资现身因令彼长时与果不绝。数数如是
    定愿资助乃至证得无上菩提。彼复何须所
    知障助。既未圆证无相大悲。不执菩提有
    情实有无由发起猛利悲愿。又所知障障
    大菩提。为永断除留身久住。又所知障为
    有漏依。此障若无彼定非有。故于身住有
    大助力。若所留身有漏定愿所资助者分段
    身摄二乘异生所知境故。无漏定愿所资助
    者变易身摄。非彼境故。由此应知。变易生
    死性是有漏异熟果摄。于无漏业是增上果。
    有圣教中说为无漏出三界者。随助因说。
    颂中所言诸业习气即前所说二业种子。二
    取习气即前所说二障种子。俱执着故。俱等
    余文义如前释。变易生死虽无分段前后异
    熟别尽别生。而数资助前后改转。亦有前尽
    余复生义。虽亦由现生死相续而种定有。
    颂偏说之。或为显示真异熟因果皆不离
    本识故不说现。现异熟因不即与果。转识
    间断非异熟故。前中后际生死轮回不待
    外缘既由内识。净法相续应知亦然。谓无
    始来依附本识有无漏种由转识等数数熏
    发渐渐增胜。乃至究竟得成佛时。转舍本
    来杂染识种。转得始起清净种识。任持一切
    功德种子。由本愿力尽未来际起诸妙用
    相续无穷。由此应知唯有内识。若唯有
    识何故世尊处处经中说有三性。应知三
    性亦不离识。所以者何。颂曰
     20由彼彼遍计  遍计种种物
       此遍计所执  自性无所有
     21依他起自性  分别缘所生
       圆成实于彼  常远离前性
     22故此与依他  非异非不异
       如无常等性  非不见此彼
    论曰。周遍计度故名遍计。品类众多说为彼
    彼。谓能遍计虚妄分别。即由彼彼虚妄分别
    遍计种种所遍计物。谓所妄执蕴处界等
    若法若我自性差别。此所妄执自性差别总
    名遍计所执自性。如是自性都无所有。理
    教推征不可得故。或初句显能遍计识。第
    二句示所遍计境。后半方申遍计所执若我
    若法自性非有。已广显彼不可得故。初能
    遍计自性云何。有义八识及诸心所有漏摄
    者皆能遍计。虚妄分别为自性故。皆似所
    取能取现故。说阿赖耶以遍计所执自性妄
    执种为所缘故。有义第六第七心品执我
    法者是能遍计。唯说意识能遍计故。意及
    意识名意识故。计度分别能遍计故。执我
    法者必是慧故。二执必与无明俱故。不说
    无明有善性故。痴无痴等不相应故。不见
    有执导空智故。执有执无不俱起故。曾
    无有执非能熏故。有漏心等不证实故一
    切皆名虚妄分别。虽似所取能取相现而
    非一切能遍计摄。勿无漏心亦有执故。如来
    后得应有执故。经说佛智现身土等种种
    影像如镜等故。若无缘用应非智等。虽
    说藏识缘遍计种。而不说唯故非诚证。
    由斯理趣唯于第六第七心品有能遍计。识
    品虽二而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遍计
    不同故言彼彼。次所遍计自性云何。摄大乘
    说是依他起遍计心等所缘缘故。圆成实性
    宁非彼境。真非妄执所缘境故依展转说
    亦所遍计。遍计所执虽是彼境。而非所缘
    缘故非所遍计。遍计所执其相云何。与依
    他起复有何别。有义三界心及心所由无
    始来虚妄熏习。虽各体一而似二生。谓见
    相分。即能所取。如是二分情有理无。此相说
    为遍计所执。二所依体实托缘生。此性非
    无名依他起。虚妄分别缘所生故。云何知
    然。诸圣教说虚妄分别是依他起。二取名
    为遍计所执。有义一切心及心所由熏习
    力所变二分从缘生故亦依他起。遍计依
    斯妄执定实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此二方名
    遍计所执。诸圣教说唯量唯二唯种种。皆
    名依他起故。又相等四法十一识等论皆说
    为依他起摄故。不尔无漏后得智品二分应
    名遍计所执。许应圣智不缘彼生。缘彼智
    品应非道谛。不许应知有漏亦尔。又若二
    分是遍计所执。应如兔角等非所缘缘。遍
    计所执体非有故。又应二分不熏成种后
    识等生应无二分。又诸习气是相分摄。岂非
    有法能作因缘。若缘所生内相见分非依他
    起二所依体例亦应然。无异因故。由斯理
    趣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
    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颂言分别缘
    所生者应知且说染分依他。净分依他亦圆
    成故。或诸染净心心所法皆名分别能缘虑
    故。是则一切染净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摄。
    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
    显此遍常体非虚谬。简自共相虚空我等。
    无漏有为离倒究竟胜用周遍亦得此名。然
    今颂中说初非后。此即于彼依他起上常
    远离前遍计所执。二空所显真如为性。说
    于彼言显圆成实与依他起不即不离。常
    远离言显妄所执能所取性理恒非有。前言
    义显不空依他。性显二空非圆成实。真如
    离有离无性故。由前理故此圆成实与彼
    依他起非异非不异。异应真如非彼实性。
    不异此性应是无常。彼此俱应净非净境。
    则本后智用应无别。云何二性非异非一。
    如彼无常无我等性。无常等性与行等法
    异应彼法非无常等。不异此应非彼共相。
    由斯喻显此圆成实与彼依他非一非异。
    法与法性理必应然。胜义世俗相待有故。
    非不证见此圆成实而能见彼依他起性。
    未达遍计所执性空不如实知依他有故。
    无分别智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
    他起性如幻事等。虽无始来心心所法已能
    缘自相见分等。而我法执恒俱行故不如实
    知众缘所引自心心所虚妄变现。犹如幻
    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所成
    非有似有。依如是义故。有颂言
     非不见真如  而能了诸行
     皆如幻事等  虽有而非真
    此中意说。三种自性。皆不远离心心所法。
    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
    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
    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
    花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依他起
    上彼所妄执我法俱空。此空所显识等真性
    名圆成实。是故此三不离心等。虚空择灭
    非择灭等何性摄耶。三皆容摄。心等变似
    虚空等相。随心生故依他起摄。愚夫于中
    妄执实有此即遍计所执性摄。若于真如
    假施设有虚空等义圆成实摄。有漏心等定
    属依他。无漏心等容二性摄。众缘生故摄
    属依他。无颠倒故圆成实摄。如是三性与
    七真如云何相摄。七真如者。一流转真如。谓
    有为法流转实性。二实相真如。谓二无我所
    显实性。三唯识真如。谓染净法唯识实性。四
    安立真如。谓苦实性。五邪行真如。谓集实
    性。六清净真如。谓灭实性。七正行真如。谓道
    实性。此七实性圆成实摄。根本后得二智境
    故。随相摄者流转苦集三前二性摄。妄执
    杂染故。余四皆是圆成实摄。三性六法相摄
    云何。彼六法中皆具三性。色受想行识及无
    为皆有妄执缘生理故。三性五事相摄云
    何。诸圣教说相摄不定。谓或有处说依他
    起摄彼相名分别正智圆成实性摄彼真如
    遍计所执不摄五事。彼说有漏心心所法变
    似所诠说名为相。似能诠现施设为名。能
    变心等立为分别。无漏心等离戏论故但
    总名正智不说能所诠。四从缘生皆依他
    摄。或复有处说依他起摄相分别遍计所执
    唯摄彼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彼说有漏心
    及心所相分名相余名分别。遍计所执都无
    体故为显非有假说为名。二无倒故圆成
    实摄。或有处说依他起性唯摄分别遍计所
    执摄彼相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彼说有
    漏心及心所相见分等总名分别虚妄分别
    为自性故遍计所执能诠所诠随情立为
    名相二事。复有处说名属依他起性义属
    遍计所执。彼说有漏心心所法相见分等
    由名势力成所遍计故说为名。遍计所执
    随名横计体实非有假立义名。诸圣教中所
    说五事文虽有异而义无违。然初所说不
    相杂乱。如瑜伽论广说应知。又圣教中说
    有五相此与三性相摄云何。所诠能诠各
    具三性。谓妄所计属初性摄。相名分别随
    其所应所诠能诠属依他起。真如正智随其
    所应所诠能诠属圆成实。后得变似能诠相
    故。二相属相唯初性摄妄执义名定相属故。
    彼执着相唯依他起虚妄分别为自性故。
    不执着相唯圆成实无漏智等为自性故。又
    圣教中说四真实。与此三性相摄云何。世
    间道理所成真实依他起摄三事摄故。二障
    净智所行真实圆成实摄二事摄故。辩中边
    论说初真实唯初性摄共所执故。第二真实
    通属三性。理通执无执杂染清净故。后二
    真实唯属第三。三性四谛相摄云何。四中一
    一皆具三性。且苦谛中无常等四各有三性。
    无常三者。一无性无常。性常无故。二起尽无
    常。有生灭故。三垢净无常。位转变故。苦有
    三者。一所取苦。我法二执所依取故。二事相
    苦。三苦相故。三和合苦。苦相合故。空有三
    者。一无性。空性非有故。二异性空。与妄所
    执自性异故。三自性空。二空所显为自性
    故。无我三者。一无相无我。我相无故。二异相
    无我。与妄所执我相异故。三自相无我。无
    我所显为自相故。集谛三者。一习气集。谓
    遍计所执自性执习气。执彼习气假立彼名。
    二等起集。谓业烦恼三未离系集。谓未离障
    真如。灭谛三者。一自性灭。自性不生故。二
    二取灭。谓择灭二取不生故。三本性灭。谓真
    如故。道谛三者。一遍知道。能知遍计所执
    故。二永断道。能断依他起故。三作证道。能
    证圆成实故。然遍知道亦通后二。七三三
    性如次配释。今于此中所配三性或假或实
    如理应知。三解脱门所行境界与此三性
    相摄云何。理实皆通随相各一。空无愿相如
    次应知。缘此复生三无生忍。一本性无生
    忍。二自然无生忍。三惑苦无生忍。如次此
    三是彼境故。此三云何摄彼二谛。应知世俗
    具此三种胜义唯是圆成实性。世俗有三。
    一假世俗。二行世俗。三显了世俗。如次应
    知即此三性。胜义有三。一义胜义。谓真如
    胜之义故。二得胜义。谓涅??胜即义故。三行
    胜义。谓圣道胜为义故。无变无倒随其所
    应故皆摄在圆成实性。如是三性何智所行
    遍计所执都非智所行。以无自体非所
    缘缘故。愚夫执有圣者达无亦得说为凡
    圣智境。依他起性二智所行圆成实性唯圣
    智境。此三性中几假几实。遍计所执妄安立
    故可说为假。无体相故非假非实。依他
    起性有实有假。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为
    假有。心心所色从缘生故说为实有。若无
    实法假法亦无。假依实因而施设故。圆成
    实性唯是实有。不依他缘而施设故。此三
    为异为不异耶。应说俱非无别体故妄执
    缘起真义别故。如是三性义类无边。恐厌
    繁文略示纲要

    成唯识论卷第八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