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集部全 >
  • 释摩诃衍论卷第8

    已说解释分。次说修行信心分
    就此分中则有七门。云何为七。一者能治
    所治契当门。二者信心品类分剖门。三者修
    行方便善巧门。四者广释魔事对治门。五者
    赞叹三昧功德门。六者两轮具阙益损门。七
    者劝劣向胜不退门。是名为七。能治所治契
    当门者。其相云何
    本曰。是中依未入正定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分
    论曰。言是中依未入正定聚众生者。即
    是所治。所谓所化之境界故。故说修行信心
    分者。即是能治。所谓能化之教法故。所化
    境界其量云何。谓摄二聚之众生故。云何为
    二。一者邪定聚。二者不定聚。是名为一。所
    以者何。此二众生皆悉未入正定聚故。言
    契当者其相云何。谓二众生中各契教说故。
    契相云何。谓欲邪定聚众生故说信心门。
    欲彼不定聚众生故说修行门。所以者何。
    进入次第其法尔故。谓未信人先起信故。其
    已信人直修行故。复次通利益故
    已说能治所治契当门。次说信心品类分剖门
    本曰。何等信心。云何修行。略说信心有
    四种。云何为四。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
    如法故。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
    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
    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四
    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
    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论曰。就此文中则有三门。云何为三。一者
    直问信心品类门。二者直问修行品类门。三
    者略答显示信心门。是名为三。言直问信心
    品类门者。所谓总问信心量故。如本何等
    信心故。言直问修行品类门者。所谓总问
    修行量故。如本云何修行故。就第三门中
    即有三门。云何为三。一者总答门。二者总
    问门。三者广答门。言总答门者。所谓总答
    其所说故。如本略说信心有四种故。言总
    问门者。所谓总问其所说故。如本云何为
    四故。就第三门中故有四种门。云何为四。
    一者信本令心平等门。二者信佛欣有功德
    门。三者信法精进修行门。四者信僧令心无
    诤门。是名为四。言信本令心平等门者。所
    谓乐信为自根本真如理法。由无明力种
    种差别。一切诸心皆悉会一令平等故。如
    本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故。言
    信佛欣有功德门者。所谓乐信无上大觉如
    来世尊。欣求所有无量无边一切功德故。如
    本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
    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故。言信法精
    进修行门者。所谓乐信三世诸佛。为自恩
    父为自恩母为自恩师。不能改坏不能
    生灭。虚空金刚不动轨则。有不可思议中
    不可思议殊胜利益。常恒转转于一切时
    于一切处。修行一切助道品故。如本三者
    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故。
    言信僧令心无诤门者。所谓乐信一切无
    量菩萨僧众以两胜行为自内德。若远若近
    随自闻时随自见时。随自思时往诣僧所。
    至心听受种种深法种种深经。种种深论种
    种深理。种种妙事不断绝故。如本四者信
    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
    求学如实行故故
    已说信心品类分剖门。次说修行方便善巧门
    本曰。修行有五门能成此信。云何为五。
    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
    者止观门。云何修行施门。若见一切来求
    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
    彼欢喜。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
    与无畏。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
    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
    他回向菩提故。云何修行戒门。所谓不杀
    不盗不?H。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
    离贪嫉欺诈谄曲?恚邪见。若出家者为折
    伏烦恼故。亦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
    少欲知足头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
    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当护讥
    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云何修行忍
    门。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亦当
    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故。云何修
    行进门。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
    强远离怯弱。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
    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是故应勤修诸功
    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复次若人虽修行信
    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为
    魔邪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种种
    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障碍。
    是故应当勇猛精进。昼夜六时礼拜诸佛。
    诚心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废。
    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云何修行止观门。
    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
    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
    顺?嘲仙崮枪垡骞省T坪嗡嫠骋源硕?褰?br> 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若修止者住
    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
    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
    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
    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
    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
    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
    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若
    从坐起去来进止所作。于一切时常念方
    便随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
    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
    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唯除疑惑不信诽
    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
    入。复次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
    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
    行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
    渐能生无量三昧
    论曰。就此文中即有五门。云何为五。一者
    总标答前所问门。二者通达总问所说门。三
    者略答建立门数门。四者略问广答散说门。
    五者赞叹三昧殊胜门。是名为五。言总标答
    前所问门者。所谓总答彼前问故。如本修
    行有五门能成此信故。言通达总问所说
    门者。所谓总问其所说故。如本云何为五
    故。言略答建立门数门者。所谓建立大门
    数故。如本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
    者进门五者止观门故。何故次第如是。谓
    修行六度次第法如是故。次就略问广答散
    说门中。故有五门故。故有五门应审观察。
    此五种门中各各具二门。云何为二。一者
    略问门。二者广答门。是名为二。如其次第
    不乱数量。应审思择。第一修行施门中。言
    云何修行施门者。即是略问门。所谓开问。
    故后后诸门应如是知。就广答门中即有
    三种施。云何为三。一者财物施。二者随应施。
    三者教法施。言财物施者。所谓若有众生
    来到我所乞我所有。则便不疑随时随处。
    皆悉施与无所顾惜故。何等物名为财物耶
    有几种物。所谓有二种财物故。云何为二。
    一者内物。二者外物。是名为二。就内物中亦
    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无色。二者有色。言
    无色者。则是心识。言有色者。即是诸根。若
    有众生来到我所。乞我心识。则便不惜随
    时施与令彼欢喜若有众生来到我所。随
    其所用乞我一一有色妙根。则便不惜随
    时施与令彼欢喜。是名为二种内财物。就
    外物中亦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有识。二
    者无识。言有识者。即是妻子奴婢等类。言
    无识者。则是宫殿舍宅衣服严具等类。若有
    众生来到我所乞此等物。即便不惜随时
    施与令彼欢喜。是名为二种外财物。如本
    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
    自舍悭贪令彼欢喜故。已说财物施。次说
    随应施。云何名为随应施耶。谓或有众生
    五根坏失不能具足。或有众生病苦无量
    不得安隐或有众生其心愚痴不能明了。
    行者尔时以贤士。则随其所应随其所当。
    随其所宜随其所用。能善拣择能善分别。
    除彼苦恼令欢喜故。是故说言随应施焉
    如本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
    无畏故。已说随应施。次说教法施。云何名
    为教法施耶。谓有众生若时不时若亲不
    亲。若贵不贵若愚不愚。若夫不夫若女不女。
    若恶不恶若人不人。如是等类来到我所。
    欲求法时则便不惜。发起无量无边广大
    圆满大慈悲心。决断彼疑。分除烦恼徐增
    智慧。摄取彼人不堕恶道。令到无上大菩
    提故。是故说言教法施焉。如本若有众生
    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
    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故
    已说修行施门。次说修行戒门。就此门中
    则有四门。云何为四。一者建立戒相标宗
    门。二者成就戒品胜处门。三者具足戒行不
    轻门。四者守护不令诽谤门。是名为四。言
    建立戒相标宗门者。所谓建立十种清净防
    转戒故。如本云何修行戒门所谓不杀不
    盗不?H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远离贪
    嫉欺诈谄曲?恚邪见故。言成就戒品胜处
    门者所谓若为具足戒品。常当远离散乱
    杂处。常当亲近寂静胜处。安住其中不
    舍离故。如本若出家者为折伏烦恼故亦
    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故。言具足戒行不
    轻门者。所谓修行种种妙行起深信心。不
    得轻贱如来所制师母戒故。如本修习少
    欲知足头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
    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故。言守护
    不令诽谤门者。所谓护持佛眼睛戒。终不
    破失具足自利。种种放逸讥嫌众生。不令
    发起妄想过罪。具足利他圆满庄严大觉
    海故。如本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故
    已说修行戒门。次说修行忍门。就此门中
    即有二门。云何为二。一者显示略忍伏我
    门。二者显示广忍无我门。是名为二。言显
    示略忍伏我门者。所谓若有众生。造作恶
    阿世耶之境令恼我心。行者尔时其心能忍
    不动恼故。如本云何修行忍门所谓应
    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故。言显示广忍无
    我门者。所谓或有众生。以饮食衣服等种
    种财物。施与我所利益欢乐。或有众生。以
    剑杖等种种怖相来到我所。损灭我依正
    令不得自在。或有众生。以?恶诽谤等种
    种秽语。若远若近毁嫌于我。或有众生。以
    正住等种种之德赞叹我身。于如是等种
    种事中。其心平等坚固不动。如须弥故。如
    本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故故
    已说修行忍门。次说修行进门。就此门中
    则有二门。云何为二。一者通示修行精进
    门。二者别释修行精进门。言通示修行精进
    门者。所谓于诸种种妙事其心转胜。勤欲
    精进终不息故。如本云何修行进门所谓
    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
    故。就别释修行精进门中故有二门。云何
    为二。一者无障修行精进门。二者有障修行
    精进门。言无障修行精进门者。所谓行者
    作如是念。我从无始过去时来。唯受虚妄
    不实身心。都不能受金刚不坏之身心者
    无余因缘。唯妙行中不勤行故。我若懈怠
    如前不行。向未来去。亦复受都无有利
    益虚妄身心。无出离期。我自身尚不得出
    离都失自利。何况救济所余种种有苦众
    生具足利他。作是念已。即便发起大精进
    心。修行行因之海。庄严满德之果。建立两
    利无阙偏故。如本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
    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是故应勤修
    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故。言有障修
    行精进门者。所谓若有众生。有无始过去
    之余业障故。为魔外道及恶鬼神之所恼
    乱不能修行。或有众生。为现在世种种事
    务之所牵缠不能修行。或有众生。为一
    切诸种种病苦之所逼恼不能修行。如是
    等诸众生虽耳听闻轨则尊辞。眼中观见
    文教说相。而不能勤修行生厌求心。然若
    其心勇猛精进。发起种种胜妙方便。存堪任
    心。业障之海渐渐波息。功德之岳弥弥峰高。
    八风不飘。九结不缚故。如本复次若人虽
    修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
    故为魔邪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
    种种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
    障碍。是故应当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
    佛诚心惭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常不休
    废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故
    已说修行精进门。次说修行止观门。就此
    门中即有四门。云何为四。一者总标总释
    止轮门。二者总标总释观轮门。三者略释决
    择随顺门。四者广释决择止轮门。是名为四。
    言总标总释止轮门者。谓止虑知之心。碍
    散乱之思。安住于一中寂静性。不出于一
    切境界相。随顺定标陀阿罗观义故。如本云
    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
    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故。言总标总释观
    轮门者。谓明拣择因缘之道理。审分别无
    常之形相。能善通达能善遍知。随顺观标陀
    阿罗观义故。如本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
    生灭相随顺?嘲仙崮枪垡骞使省Q月允?br> 决择随顺门者。谓定随时彼观则顺观随时
    中彼定即顺。具足具足不离转故。如本云何
    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
    故故。就广释决择止轮门中即有四门。云
    何为四。一者成就止轮因缘门。二者直示修
    行止轮门。三者修行止轮得益门。四者拣入
    不入分际门。是名为四。就第一成就止轮
    因缘门中。即有十五种。云何为十五。一者
    住处寂静因缘。二者独一不共因缘。三者所
    居方善因缘。四者衣服具足因缘。五者饮食
    具足因缘。六者结界护净因缘。七者舍宅造
    立因缘。八者言语不出因缘。九者坐像造立
    因缘。十者坐其座中因缘。十一者出入时节
    因缘。十二者知识善友因缘。十三者印知邪
    正因缘。十四者植善林树因缘。十五者字轮
    服膺因缘。是名十五种大因缘言住处寂静
    因缘者。谓若为修彼止轮门。居山林等空
    闲处中。远离散乱聚落处故。所以者何。散
    乱处中彼止轮门难成就故。言独一不共因
    缘者。谓若为修彼止轮门。一界内中二人
    共住不得理故。所以者何。互动烦故。言所
    居方善因缘者。谓若为修彼止轮门。居止
    东西之两方中。南北方中不得居故。所以者
    何。有觉轮故。言衣服具足因缘者。谓若为
    修彼止轮门。必当用三种衣故。云何为
    三。一者黄色。二者赤色。三者白色。如是三
    衣一时用故。所以者何。?巢媛蕹娌荒苋?br> 故。言饮食具足因缘者。谓若为修彼止轮
    门。必当用干练伽摩伊陀耶。所余谷等不
    能用故。所以者何。彼伽摩伊陀耶有仙性故
    复次若无用婆尼罗等故。受用时节唯用自
    中。无有定故。言结界护净因缘者。谓若为
    修彼止轮门。离自居室一俱卢舍量中。诵
    一百十遍大神呪。其相云何。谓即诵呪言
    [口*怛][口*侄][口*他]那罗帝 婆叉尼 阿摩[口*耶]迦陀帝
    婆婆阿阿婆婆[口*弥]陀 ??夷恰≮?且镣?br> 帝 奄奄奄奄帝 哆跋陀陀[口*耶] 摩那尸只
    帝 奢陀尼筏 叉罗尼鸠诃阿诃鸠多[口*尸]
     奄[呪-几+可]陀陀帝 摩诃伽耶帝 摩诃阿伽耶
    帝 键多尼 阿罗罗罗罗罗罗罗罗罗
    罗罗阿帝娑婆呵
    若诵此呪已讫。即便结界护净。所以者何。
    种种毒类不能入故。言舍宅造立因缘者。
    谓若为造修定舍宅。当具十事。云何为十。
    一者门户事。唯向东方非余方故。二者高
    下事。东方渐高西方渐下故。三者方角事。于
    一方中各一丈故。四者品重事。重十重故。
    五者作物事。唯用五种非余种故。云何为
    五。一者金二者银三者铜四者铁五者松木。
    是名为五。六者户塌事。等其地量无差
    别故。七者户重事。重十户故。八者户枢事。
    无音声故。九者壁墙事。其高一丈重十重
    故。十者出入事。彼诸户中各诵呪故。其相云
    何。谓若为出。即诵呪言
    喃[口*摩][口*夜]帝 摩诃鸠?衬呛恰“⒙奁盘帷⊥?br> 陀阿伽度 般枳阿枳尸 遮娑[言*尼]诺帝
     婆枳摩?衬Α∑盆啄Π⒛恰“⒛鞘?啄?br> 尸枳 娑婆呵
    若此神呪诵一千遍。即便顺时皆悉开通。若
    为入时。即诵呪言
    南无喃枳那 南无筏尸陀 南无?阿帝
     南无?阿?o那 南无键陀尼娑婆呵
    若此神呪诵一千五百遍已讫。即便顺时皆
    悉开闭。言言语不出因缘者。谓若为修彼
    止轮门。于一切时于一切处不出言故。所
    以者何。随其言说心识出故。言坐像造立
    因缘者。谓若为造修定坐像。当具五事。云
    何为五。一者作物事。用松木故。二者高量
    事。如自身半不增减故。三者方角事。于一
    方中各四尺故。四者方向事。唯向东方非
    余方故五者坐上具事。唯用黄陀罗帝及黄
    坐具故。是名为五。言坐其座中因缘者。谓
    若为修彼止轮门。当具十事坐其座中。云
    何为十。一者足等事。两膝末中其两母指。
    互相契当令无差故。二者膝等事。两膝平摄
    令无差故。三者腰端事。其腰端直无[田*戈][出*面]
    故。四者手累事。两手相对右手为下左手为
    上。左手为下右手为上。经一日已互互易
    变不忘失故。亦复其手置根上故。五者颈
    端事。其颈之质端直不动定建立故。六者面
    端事。其面相貌不仰不俯令平相故。七者
    口相事。其口之相不[病-丙+黄]不狭开中间故。八
    者鼻相事。出其气息令无差违不出一
    故。九者眼相事。其眼根量不上不下平等舒
    故。十者止眼事。置其眼处安置大虚空字
    轮中。恒不离故。是名为十。言出入时节因
    缘者。谓若为修彼止轮门。唯用辰及午之
    二时。此余时中不出入故。言知识善友因
    缘者。谓若为修彼止轮门。深智慧人以为
    友故。言印知邪正因缘者。谓若为修彼止
    轮门。随至像量须金刚印。即便了知邪
    及正故相。其云何。谓即诵呪言
    坦?A[口*他][口*曼]那邬陀帝 婆罗枳陀尼 遮[口*尸][口*弥]
    哆耶 掩阿尸帝那娑婆呵
    若此神呪诵四千六百五十遍已讫。即彼像
    中付二字轮。谓若邪人付邪字轮。若正直人
    付正字轮。以之为别。言植善林树因缘者。
    谓若为修彼止轮门人。自室前中植二种
    大吉祥草故。云何为二。一者松木。二者石
    榴木。是名为二言字轮服膺因缘者。谓若
    为修彼止轮门人。必当服[囗@(王/(王*王))]字轮而已。
    服何处耶。谓方寸处故。以何义故必付此
    轮。谓此字轮三世诸佛无量无边一切菩萨。
    大恩师长大恩父母大恩天地大恩海故。此
    因缘故。为修止人当付此轮。如是因缘虽
    有无量。而今此摩诃衍论中。明第一因缘。
    不明余者。举初摄后故。如是而已。如本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故
    已说成就止轮因缘门。次说直示修行止轮
    门。就此门中则有七门。云何为七。一者存
    心决定门。不生不灭。真空理中其心定故。如
    本端坐正意故。二者不着身体门。能善通达
    此身空无。其本自性不可得故。如本不依
    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
    风故。三者不着心识门。能善通达虑知之
    心。自性空无无所有故。如本乃至不依见
    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故。
    自此已下作其身心空无因缘。如本以一
    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
    随心外念境界故。四者不着不着门。能遣
    之心亦遣除故。如本后以心除心故。五者
    集散会一门。摄散动心置一中故。如本心
    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故。六者显示
    正念门。显示诸法唯一心故。如本是正念
    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
    相念念不可得故。七者不离恒行门。如是定
    心于一切时于一切处。常恒相续不舍离
    故。如本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所作于一切
    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故
    已说直示修行止轮门。次说修行止轮得益
    门。谓若有人能修此定。渐渐转转。竭烦恼
    海崩业障岳。入真如定达一切法到不
    退故。如本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
    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
    信心增长速成不退故
    已说修行止轮得益门。次说简入不入分际
    门。就此门中即有二意。云何为二。一者入
    趣意。二者不入意。言入趣意者。所谓或有
    众生趣入深法心无所疑。或有众生闻甚
    深法。其心决定不生不信。或有众生闻甚
    深法。即便尊重不生诽谤。或有众生无重
    业障。或有众生无我慢心。或有众生无懈
    怠心。如是六人入佛种性决定不疑。是名
    入趣意焉。言不入意者。所谓若有众生此
    六相违。永断绝三宝之种子。决定不疑。是
    名不入意焉。如本唯除疑惑不信诽谤重
    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故
    已说略问广答散说门。次说赞叹三昧殊
    胜门。就此门中则有二门。云何为二。一者
    体大无边殊胜门。二者眷属无尽殊胜门。是
    名为二。言体大无边殊胜门者。修此三昧
    通达一切无量诸佛法。同体一相无差别
    故。如本复次依此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
    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
    名一行三昧故。言眷属无尽殊胜门者。所
    谓即是真如三昧。能为一切无量无边金刚
    三昧作正根本。而能出生增长故。如本当
    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
    量三昧故

    释摩诃衍论卷第八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