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集部全 >
  • 菩提资粮论卷第3

     复有余师意  诸觉资粮者
     实舍及寂智  四处之所摄
    又一论师作是念。一切菩提资粮皆实处舍
    处寂处智处所摄。实者不虚诳相。实即是戒。
    是故实为尸罗波罗蜜。舍即布施。是故舍处
    为陀那波罗蜜。寂者即心不浊。若心不浊。
    爱不爱事所不能动是故寂处为羼提波罗蜜
    及禅那波罗蜜。智处还为般若波罗蜜?忱?br> 耶波罗蜜。遍入诸处以无精进。则于诸处无
    所成就。是故?忱嬉??廾鄢删椭钍隆J枪?br> 一切资粮皆入四处。问如经说。以慈资粮得
    无碍心。以舍资粮得断憎爱。于中慈悲有何
    差别。答
     大悲彻骨髓  为诸众生依
     如父于一子  慈则遍一切
    若入生死?M道。堕地狱畜生饿鬼诸趣。在恶
    邪见网。覆愚痴稠林。行邪径非道。犹如盲
    ?。非出离中见为出离。为老病死忧悲苦恼
    诸贼执持。入魔意稠林。去佛意远者。菩萨
    大悲。穿于自身皮肉及筋。彻至骨髓。为诸
    众生而作依处。令此众生得度如是生死旷
    野险难恶路。置于一切智城无畏之宫。譬如
    长者唯一福子而遭病苦。爱彻皮肉入于骨
    髓。但念何时得其病愈。悲亦如是。唯于苦
    众生中起。慈者遍于一切众生中起。又复慈
    故于诸众生得无碍心。悲故于生死中无有
    疲厌。又慈于善人中生。悲于不善人中生。又
    菩萨慈增长故不着己乐。则生大慈。悲增长
    故舍诸支节及命。则生大悲
     若念佛功德  及闻佛神变
     爱喜而受净  此名为大喜
    若念佛功德者。于中何者是佛功德。谓诸佛
    世尊无量百千俱致劫中。聚集善根故。不护
    身口意业故。五种应知中断疑故。四种答难
    中无失故。三十七助菩提法教授故。十二分
    缘生中因缘觉故。教九教故。四种住持具足
    故。得四无量故。满足六波罗蜜故。说菩萨
    十地故。出世五众成满故。四无畏十力十八
    不共佛法具足故。无边境界故。自心自在转
    故。无厌足法故。得如金刚三摩地故。不虚说
    法故。无能坏法故。世间导师故。无能见顶故。
    无与等故。无能胜故。不可思法故。得大慈
    大悲大喜大舍故。百福相故。无量善根故。无
    边功德故。无量功德故。无数功德故。不可分
    别功德故。希有功德故。不共功德故。如是等
    名。念佛诸功德
    化诸众生故。起神通变现。随所应度众生。随
    众生身。随其形量长短宽狭。随其色类种种
    差殊。随其音声清净分别。诸佛世尊以种种
    希有神通。如其所行如其信欲。以彼彼方便
    差别神变。而教化之。闻此事已爱喜受净。名
    为大喜。于中心勇名爱。爱心遍身名喜。喜
    心觉乐名受。于受乐时念正觉者大神通德。
    其心不浊名净。彼心净时喜意充满名为大
    喜。彼登少分乘者。虽亦有喜。以不共故得
    大喜名。问菩萨应舍众生。为不应舍。答
     菩萨于众生  不应得舍弃
     当随力所堪  一切时摄受
    菩萨摩诃萨常念利乐诸众生等。若为贪?
    痴所恼。登于悭吝破戒恚恨懈怠乱心恶智
    之道。入于异路。此等众生所不应舍。于一切
    时说施戒修。随力所能应当摄受。不应舍弃
     菩萨从初时  应随堪能力
     方便化众生  令入于大乘
    此登大乘菩萨于众生中。随所堪能从初应
    作。如前方便波罗蜜中所说方便。应当精
    勤以诸方便教化众生置此大乘。问何故菩
    萨但以大乘教化众生。不以声闻独觉乘也。

     化恒沙众生  令得罗汉果
     化一入大乘  此福德为上
    若教化恒河沙等众生。得阿罗汉果。此大乘
    福。胜过彼声闻等乘教化福。以种子无尽故。
    此所有种子。能为余众生等。作菩提心方便。
    亦以出生声闻独觉故。此福胜彼。此福胜者。
    大乘于声闻独觉乘为上故。又菩提心。有无
    量无数福德故。又由大乘。三宝种不断故。是
    故欲求大福。应以大乘教化众生。不以余乘。
    问诸摩诃萨岂唯以大乘教化众生。不以声
    闻独觉乘耶。答
     教以声闻乘  及独觉乘者
     以彼少力故  不堪大乘化
    若中下意众生。舍利他事阙于大悲。不堪以
    大乘化者。乃以声闻独觉乘。而化度之。问
    若有众生。不可以三乘化者。于彼应舍为不
    舍也。答
     声闻独觉乘  及以大乘中
     不堪受化者  应置于福处
    若有众生。喜乐生死憎恶解脱。不堪以声闻
    独觉及大乘化者。应当教化置于梵乘四梵
    行中。若复不堪梵乘化者。应当教化置于天
    乘十善业道。及施等福事中。不应舍弃。问若
    有众生喜乐世乐。于三福事无力能行。于彼
    人所当何所作。答
     若人不堪受  天及解脱化
     便以现世利  如力应当摄
    若有众生。专求欲乐不观他世。趣向地狱饿
    鬼畜生。不可教化令生天解脱者。亦当愍彼
    智如小儿。如其所应现世摄受。随己力能以
    施等摄之。愍而不舍。问若菩萨于此似小儿
    相诸众生所。无有方便可得摄化。当于彼人
    应何所作。答
     菩萨于众生  无缘能教化
     当起大慈悲  不应便弃舍
    若菩萨于喜乐罪恶可愍众生中。无有方便
    能行摄化。菩萨于彼当起子想兴大慈悲。无
    有道理而得舍弃。问已说于众生中应须摄
    受。未知摄受方便云何。答
     施摄及说法  复听闻说法
     亦行利他事  此为摄方便
    诸菩萨为摄受众生故。或以布施为摄方便。
    或受他所施。或为他说法。或听他说法。或行
    利他。或以爱语。或以同事。或说诸明处。或教
    以工巧。或示现作业。或令病者得愈。或救拔
    险难。如是等名为摄受众生方便。当以此诸
    方便摄受众生。不应弃舍。问以如是等摄受
    方便。摄众生已成就何利。答
     所作益众生  不倦不放逸
     起愿为菩提  利世即自利
    此中菩萨作愿利益世间者。发如是意。凡利
    世间事我皆应作。立此誓已。于诸众生所作
    事中。不应疲倦不应放逸。又当作念。若利
    世间即是自利。是故菩萨于利乐众生因缘。
    不应弃舍。问已说菩萨常应利乐众生。不应
    行舍。于诸法中为舍不舍。答
     入甚深法界  灭离于分别
     悉无有功用  诸处自然舍
    法界者。即是缘生。是故先说。如来若出不出。
    此法界法性常住。所谓缘生。又如先说。阿
    难陀。缘生甚深证亦甚深。是故入此甚深法
    界菩萨。灭一切有无等二边。摄取方便智已。
    即断诸动念戏论分别。离诸取相。诸心意识
    行处皆不复行。乃至行佛行菩提行菩萨行
    涅??处皆亦不行。则于诸法无复功用。于诸
    法中。得寂静复寂静心无分别心。是名第
    一义舍。此即菩萨无分别也。已说出世间舍。
    我今当说世间舍
     利名赞乐等  四处皆不着
     反上亦无碍  此等名为舍
    于利养名闻赞叹安乐等中无所系着。与此
    相反无利无名毁苦等中亦不退碍。舍离爱
    憎处中而住无复分别。此名第二说世间舍。
    问若菩萨于诸法中。作第一义舍者。为菩提
    故如然头衣。如是勤行云何可得。答
     菩萨为菩提  乃至未不退
     譬如燃头衣  应作是勤行
    虽于诸法应如是舍。而菩萨决定修行如然
    头衣。乃至未得不退转菩提菩萨。为菩提故
    应当勤行。于中菩萨有五种不退菩提因缘
    应知。何者为五。如华聚等经中说。若闻具足
    大愿诸菩萨及佛世尊名号故。若愿生彼佛
    世尊国土故。是为二种因缘。受持及说般
    若波罗蜜等深经故。是为第三因缘。修习现
    前住等三摩提及随喜得者故。是为第四因
    缘。此四因缘说未得忍菩萨不退转。若此菩
    萨住菩萨不动地已得无生忍。说为究竟决
    定不退转。问若此四种因缘中。随以一因
    缘。菩萨得不退转者。先说如然头衣应当勤
    行。彼云何成。答
     然彼诸菩萨  为求菩提时
     精进不应息  以荷重担故
    虽复四因缘中随一因缘菩萨皆得不退。而
    精进不应休息。由先作是言。我当令诸众生
    皆得涅??。以荷如是重担故。于其中间精进
    不息。问何故于其中间精进不得休息。答
     未生大悲忍  虽得不退转
     菩萨犹有死  以起放逸故
    于四因缘中随何因缘。得不退转菩萨。彼未
    生大悲乃至未得无生忍。中间受业力死生
    者。由入放逸故。是以菩萨应当勤行如然头
    衣。为得无生忍故。于其中间精进不息
    问菩萨复有何死。答
     声闻独觉地  若入便为死
     以断于菩萨  诸所解知根
    如前所说四种因缘。随何因缘得不退转。此
    菩萨未有大悲未得忍。未过声闻独觉地。或
    以恶友力怖生死苦故。或受生中间故。或劫
    坏时间?嫌菩萨毁谤正法故。失菩提心。起
    声闻独觉地心已。或于声闻解脱。若独觉解
    脱作证。彼断菩萨根。所谓大悲。是以诸菩萨
    及佛世尊。名为说解知死。问此应思量菩
    萨。为畏住泥犁。为畏堕声闻独觉地。答
     假使堕泥犁  菩萨不生怖
     声闻独觉地  便为大恐怖
    菩萨设住泥犁。与无数百千苦俱。不比堕声
    闻独觉地怖畏。问何故如此。答
     非堕泥犁中  毕竟障菩提
     声闻独觉地  则为毕竟障
    设入泥犁。于正觉道。不能作毕竟障碍。住泥
    犁时。乃至恶业尽边。于菩提道暂为障碍。菩
    萨若堕声闻独觉地。则毕竟不生故。声闻独
    觉地。于正觉道乃为障碍。由是义故。菩萨入
    于泥犁。不比堕声闻独觉地怖畏。问其怖如
    何。答
     如说爱寿人  怖畏于斩首
     声闻独觉地  应作如是怖
    经中佛世尊作如是说。如爱寿人怖畏斩首。
    菩萨欲求无上菩提。怖畏声闻独觉地。亦应
    如此。是故菩萨虽入泥犁。不比堕声闻独觉
    地怖畏。问已说未得无生忍诸菩萨障碍法。
    此菩萨云何得无生忍。答
     不生亦不灭  非不生不灭
     非俱不俱说  空不空亦尔
    此中菩萨观缘生时作是念。有缘生法但施
    设。如无生中有生。是故生者自体不成。自体
    不成故生则非有。如生自体非有。彼灭为二。
    二俱无体如生灭。彼不生不灭为二。亦二俱
    无体。彼生灭二种中。生不生灭不灭亦不
    有互相违故。空亦如是。如有者无自体故。彼
    不空及空不空亦尔。问若作是念。以缘生故
    诸法无自体者。何故复作是念。亦无有缘生
    法。答
     随何所有法  于中观不动
     彼是无生忍  断诸分别故
    如是菩萨如实观缘生时。得离诸法自体见。
    离自体见故。即断取法自体。得断法自体时
    作是念。非无内外法。而无法自体。虽有缘生
    法。但如苇束幻梦。若法从缘生。彼自体不
    生。作是观已。若沙门若波罗门。所不能动而
    不取证。彼以乐观无生法。断诸分别故。说名
    无生忍。此菩萨即住菩萨不动地。偈言
     既获此忍已  即时得授记
     汝必当作佛  便得不退转
    得此无生忍故。即于得时非前非后。诸佛现
    前授记作佛。汝于来世。于尔所时某世界某
    劫中。当为某如来应正遍知。此名菩萨不退
    转。问从住初地乃至七地诸菩萨。皆决定向
    三菩提。何故不说为不退转。唯说住不动地
    菩萨。为不退转。答
     已住不动诸菩萨  得于法尔不退智
     彼智二乘不能转  是故独得不退名
    此谓所有信等出世间善根。诸声闻独觉乃
    至住第七地菩萨。不能障碍令其退转。故名
    不退转。非余十种菩萨为三菩提于诸法中
    不退转也。已说不退转因缘。此中又得殊胜
    授记。大乘中说四种授记。谓未发菩提心
    授记共发菩提心授记。隐覆授记。现前授记。
    是为四种授记。于中未发菩提心授记者。其
    人利根具增上信。诸佛世尊以无碍佛眼观
    已。而为授记。共发菩提心授记者。成熟善
    根种菩提种先已修习。其根猛利得增上行。
    但欲解脱诸众生故。即发心时入不退转。无
    堕落法离八不闲(谓八难也)。此人或闻自授记。于
    六波罗蜜不发精进。如其不闻更发精进为
    令不闻。欲使他人闻其授记。断疑心故。佛
    以威神隐覆授记。若菩萨成熟出世五根。得
    无生忍。住菩萨不动地。彼即现前授记。是为
    四种授记。彼得无生忍菩萨已决定故。诸佛
    世尊现前授记。又别有密意授记。以为第五。
    如法华经说
     我等皆随喜  大仙密意语
     如授记圣者  无畏舍利弗
     我等亦当得  成佛世无上
     复以密意语  说无上正觉
    以何义故。说此别语授记。有论师说。为令未
    入决定声闻乘者发菩提心故。又已发菩提
    心初业菩萨等。畏流转苦。欲于声闻涅??取
    灭度者。为令牢固菩提心故。又有异佛土菩
    萨。于此聚集。授记时到。以相似名。为彼授记
    故。诸师如是分别别语授记。于中实义唯佛
    世尊。乃能知之
     菩萨乃至得  诸佛现前住
     牢固三摩提  不应起放逸
    诸佛现前三摩提得已而住者。谓现在诸佛
    现其前住三摩提也。三摩提者。平等住故。
    菩萨乃至未得此三摩提。其间不应放逸。以
    未得三摩提。菩萨犹堕恶趣。未离不闲故。是
    故为得此三摩提。不应放逸。若得三摩提。彼
    诸怖畏皆得解脱。此三摩提有三种。谓色攀
    缘。法攀缘。无攀缘。于中若攀缘如来形色
    相好庄严身。而念佛者。是色攀缘三摩提。若
    复攀缘十名号身十力无畏不共佛法等无量
    色类佛之功德。而念佛者。是法攀缘三摩
    提。若复不攀缘色。不攀缘法。亦不作意念佛。
    亦无所得。远离诸相空三摩提。此名无攀缘
    三摩提。于中初发心菩萨。得色攀缘三摩提。
    已入行者法攀缘。得无生忍者无攀缘。此等
    名得决定。自在故
     诸佛现前住  牢固三摩提
     此为菩萨父  大悲忍为母
    此所说三种现。在佛现前住三摩提。摄诸菩
    萨功德及诸佛功德故。说名诸菩萨父。大悲
    者。于生死流转中。不生疲倦故。又于声闻独
    觉地险岸。护令不堕故。说名为母。忍者。得忍
    菩萨。于诸流转苦及诸恶众生中。不厌流转。
    不舍众生及菩提。以不生厌。是故此忍又为
    诸菩萨母。更有别偈说
     智度以为母  方便为父者
     以生及持故  说菩萨父母
    以般若波罗蜜生诸菩萨法故。佛说般若波
    罗蜜为菩萨母。诸菩萨法从般若波罗蜜生
    已。为巧方便所持。不令趣向声闻独觉地险
    岸。以是持菩提故。说巧方便为菩萨父。问菩
    萨以几许福能得菩提。答
     少少积聚福  不能得菩提
     百须弥量福  聚胜乃能得
    菩提者。谓一切智智。彼智与无应知等。应
    知与虚空等。虚空无边故应知亦无边。以有
    边福不能得无边智。是故少少积聚福。不能
    得菩提。云何得百须弥量福。聚集乃能得

    菩提资粮论卷第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