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集部全 >
  • 成实论卷第15止观品第一百八十七

    止观品第一百八十七

    问曰。佛处处经中告诸比丘。若在阿练若
    处。若在树下若在空舍。应念二法。所谓止
    观。若一切禅定等法皆悉应念。何故但说止
    观。答曰。止名定观名慧。一切善法从修生
    者。此二皆摄。及在散心闻思等慧亦此中
    摄。以此二事能办道法。所以者何。止能遮
    结。观能断灭。止如捉草观如?刈。止如扫
    地观如除粪。止如揩垢观如水洗。止如
    水浸观如火熟。止如附痈观如刀决。止如
    起脉观如刺血。止制调心观起没心。止
    如洒金观如火炙。止如牵绳观如用[利-禾+戋]。
    止如镊镊刺观如剪刀剪发。止如器钾观
    如兵杖。止如平立观如发箭。止如服腻
    观如投药。止如调没观如印印。止如调
    金观如造器。又世间众生皆堕二边。若苦
    若乐。止能舍乐观能离苦。又七净中戒净
    心净名止。余五名观。八大人觉中六觉名
    止。二觉名观。四忆处中三忆处名止第四
    忆处名观。四如意足名止四正勤名观。五
    根中四根名止慧根名观。力亦如是。七觉
    分中三觉分名止。三觉分名观。念则俱随。
    八道分中三分名戒。二分名止。三分名观。
    戒亦属止。又止能断贪观除无明。如经中
    说。修止则修心。修心则贪受断。修观则修
    慧。修慧则无明断。又离贪故心得解脱。
    离无明故慧得解脱。得二解脱更无余
    事故但说二。问曰。若止观能修心修慧。
    修心慧故能断贪及无明。何故定说止能
    修心能断贪爱。观能修慧能断无明。答曰。
    散心者诸心相续行色等中。此相续心。得止
    则息故说止能修心。从息心生智。故说观
    能修慧。以生观已后有所修皆名修慧。
    初慧名观后名为慧。若经中说修止断
    贪。是说遮断。何以知之。色等外欲中生贪。
    若得止乐则不复生。如经中说。行者得
    净喜时舍不净喜。若说无明断是究竟断。
    何以知之。无明断故贪等烦恼断灭无余。
    经中亦说离贪故心得解脱是名遮断。离
    无明故慧得解脱是毕竟断。有二种解
    脱时解脱不坏解脱。时解脱是遮断。不坏
    解脱是毕竟断。问曰。时解脱是五种阿罗汉
    无漏解脱。不坏解脱是不坏法阿罗汉无漏
    解脱。何故但说遮断耶。答曰。此非无漏
    解脱。所以者何。时解脱名但以上力少时
    遮结。而未能永断。后则还发故非无漏。
    又此解脱名时爱解脱。漏尽阿罗汉无所可
    爱。问曰。若尔则无圣所爱戒。答曰。以诸学
    人漏未尽故我心时发。是故于戒生爱。非
    阿罗汉我心永灭而生爱也。问曰。瞿提阿罗
    汉于时解脱六返退失。恐第七退故以刀
    自害。若失有漏不应自害。故知时解脱不
    名有漏。答曰。此人退失所用断结禅定。于
    此定中六返退失。第七时还得此定。便欲
    自杀。尔时寻得阿罗汉道。是故魔王谓。
    学人死绕尸四边遍求其识来。白佛言。世
    尊。云何汝弟子未漏尽而死。佛言。此人
    已拔爱根得入泥洹。问曰。若断贪名遮
    断者。经中说。从贪心得解脱。从恚痴心
    得解脱。又说断贪喜故心得好解脱。又说
    从欲漏心得解脱。如是皆应名遮解脱
    非实解脱。答曰。是中亦说无明断。故知是
    毕竟解脱。若说断贪或是遮断或毕竟断。
    若不生真智则是遮断。随生真智是毕竟
    断。无有用止能毕竟断贪。若然者。外道亦
    能毕竟断贪。而实不然。故知但是遮断。问
    曰。经中说。以止修心依观得解脱。以观修
    心依止得解脱。是事云何。答曰。行者若因
    禅定生缘灭智。是名以止修心依观得
    解脱。若以散心分别阴界入等。因此得缘
    灭止。是名以观修心依止得解脱。若得
    念处等达分摄心。则俱修止观。又一切行
    者。皆依此二法得灭心解脱

    修定品第一百八十八

    问曰。汝言应修习定。是定心念念生灭。云
    何可修。答曰。现见身业虽念念灭。以修习
    故有异技能。随修习久转转便易。口业亦
    尔。随所习学转增调利坚固易忆。如读
    诵等。当知意业虽念念灭亦可修习。如
    火能变生水能决石风能吹物。如是念念
    灭法皆有集力。久随习烦恼则随炽盛。
    如人世世修习?H心则成多欲。恚痴亦尔。
    如经中说。若人随念何事心则随向。如常
    随欲觉心则向欲。二觉亦尔。故知此心虽
    念念灭亦可修习。又修名增长。现见诸法
    皆有增长。如经中说。行者以邪念故。欲等
    诸漏未生。则生生者增长。谓从下生中从
    中生上。如种牙茎节花叶果实。现见皆
    从因渐次增长。定慧等法亦应如是。又现
    见勋麻其香转增。是香及麻念念不住而
    有勋力。故知念念灭法亦可修习。问曰。麻
    是住法花香来勋。无有住心。以念念灭智
    而来修习云何为喻。答曰。无有住法一切
    诸法皆念念灭。此事先成故非难也。又若
    法不念念灭则无修习。即体常住修何所
    益。若法念念灭。以下中上法故有修习。
    问曰。诸花到麻能勋。智不及心故无修习。
    答曰。先业喻中是事已明。所谓后业不到先
    业。先语不待后语。而身口业亦有修相。
    是故汝言不到不修。不名为难。又现见因
    果虽不同时。亦得从因有果。如是心法
    虽念念灭亦有修习。又如种得水虽不
    到牙等。亦能令牙等滋茂。如是智慧修习
    先心后心增长。问曰。若麻念念灭则异麻生。
    是麻为勋生。为不勋生。若不勋生终无有
    勋。若勋生者复何用久勋。答曰。以因勋故。
    如种得水则牙滋茂。如是因先花合而异
    麻生。是则勋生。汝言何用久勋。如汝经中
    说。因火合法微尘黑相灭赤相生。若初火合
    法灭黑相者。不应更生黑相。若初火合法
    生赤相者。复何须后火合法。若初火合时
    黑相生。赤相终不应生。若第二时赤相生。
    复何须久与火合。若汝意谓赤相渐生。心
    亦如是。有何咎耶。坏等亦尔。又诸法虽有
    因缘。亦次第生。如受胎等渐渐成身。如种
    根等亦渐次生。如是定慧等法虽念念灭。亦
    以下中上法次第而生。又修法微细异心相
    续。如羽毛??微卵则渐变。掌肌软故斧柯
    微尽。心亦如是。定慧妙故渐次修习。又修习
    法时到乃知。如偈中说。一分从师受一分因
    友得。一分自思惟。一分待时熟。若人虽复
    终日读诵。不能明了。如时熟者如以多华
    一时勋麻。不如少华渐渐久勋。膏润水浸
    漯墙壁等皆亦如是。现见种根牙等增长
    微细尚不能见。日日所长如毫末许。小儿
    等身酥乳等熟亦复如是。故知修法微妙
    难觉。问曰。或见有法一时顿集。有人先不
    见色见即染着。亦有少时多所通达。何故
    但说渐次修习。答曰。皆是过去曾修习故。
    知积习以渐此事已明。又非但发心能有
    所成。如经中说。若于善法不勤修习。而
    但愿欲不受诸法。于诸漏中心得解脱。是
    人所念终不从愿。以不能勤修善法故。
    行者若能勤修善法。虽不发愿亦于诸漏
    心得解脱。以从因生果不须愿故。犹如
    鸟雀要须抱卵。不以愿故禽从[谷-禾+卵]出。又
    不以愿故灯明清净。要须备具清油净炷。
    无物触动其明乃净。又非但愿故能得嘉
    谷。必须良田好种时泽调适农功具足乃有
    所获。又不但愿故身得色力。要服良药肴
    膳等缘。乃得充满。如是非但愿故能得漏
    尽。要须真智乃得解脱。何有智者知从因
    生果。而舍其因从余求果。又修习法现
    见果报。如经中佛说。且置七日我教弟子。
    乃至须臾修习善法。于无量岁常得受乐。
    又诸比丘尼语大德阿难。我等善修念处。觉
    异于初。又经中佛告诸比丘。若人无谄曲
    心来至我所。我朝为说法。令夕得利。夕为
    说法。令晨得利。又若人得阿罗汉道。无他
    人与亦非非人与。但修正因故获斯利。又
    无上佛道尚以积习善法故得。况余事也。
    如经中说。佛语比丘。我依二法得无上
    道。一者乐善无厌。二者修道不倦。佛于
    善法终无齐限。又诸菩萨虽不得定亦不
    懈?场K?哉吆巍H舨晃?圃蛭匏?瘛N?br> 善亦不相伐。不为善者终无安隐。思量
    此已则勤精进修习善法。若发精进或得
    或失。不精进者永无得望。是故应勤修
    习。勿生懈?场S种钦呔烤贡赜?馔选H衾?br> 修习更无方便。是故智者当勤修习。勿生
    厌?场S中姓吣睢P姓?斜赜泄?āK?br> 未便得不以为忧。又行者应念。我已曾
    得修习果报。以众生昔来皆得一切诸禅
    定故。我今正修亦必当得。故不厌?场S终?br> 行者佛为作证。我今正行故知必得。又我得
    道因缘具足。谓得人身诸根完具。明识罪
    福亦信解脱。遇善知识。具此等缘。云何不
    得修习果报。又正行精进终不唐弃。故不
    厌?场S址衬斩舷肝⒛丫酢H缈陆ゾ N抑?br> 烦恼亦当有断。但以细故不能尽觉。故知
    修善精进为最。又少智尚能断诸烦恼。如
    少光明亦能除?。如是但得少智则为事
    办。故不厌?场S志枚?殉伞K?降枚āH舻?br> 定已则余功未几。是故虽不速得。终不厌
    ?场S中姓哂δ畹枚ㄉ跄选H缥羝腥?;?br> 深厚。精勤六年尔乃逮得。及余比丘得定亦
    难。况我凡夫薄福钝根而能疾得。如是念
    已不生疲厌。又诸行人必应为者。所谓修
    定。更无余业。故得与不得要当修习。又修
    习者。虽不得定亦名得身远离。身远离已
    定则易得。又若勤修定则不负佛恩。亦以
    行远离故得名行者。又修习善久则成
    善性。乃至转身善常随逐。故能常与善人
    相遇。是为大利。又常修善者。或于现身
    而得漏尽。若死时得。若命终已化生善
    处。于彼间得。如闻法利中说。又行者内心
    发勇猛相。作如是念。我若不坏烦恼阵者
    终不空返。又行者依?x慢心生如是念。他
    人有信等善根故能得定。我今亦有何为不
    得。如昔菩萨从阿罗逻等仙人闻法。作如
    是念。是人有信等善根。故能得法。我今亦
    有何故不得。又行者知烦恼劣弱智慧力强。
    断之何难。如说比丘成就六法能以口风
    吹散雪山。况死无明。又行者生念。我于宿
    世不修定。故今不能得。今若不勤后复不
    得。故应勤习。又常修定故心得住处。如瓶
    转不止必得住处。又行者生念。我若常勤
    精进。若得不得后必不悔。故应一心勤修诸定

    道谛聚智论中智相品第一百八十九

    真慧名智。真者谓空无我。是中智慧名为
    真智。假名中慧名想非智。所以者何。经中
    说。如刀能割。圣弟子以智慧刀能断结缚
    使缠一切烦恼。不说余法。不以不实能断
    烦恼。故知智慧为实。问曰。汝但说慧能断
    烦恼。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以想亦能断诸
    烦恼。如经中说。善修无常想。故能破一切
    欲染色染及无色染一切戏调?x慢无明。
    答曰不然。慧断烦恼以想名说。佛二种语。
    一实语。二名字语。如经中说慈断?恚。而
    是慈法实不断结。但智能断如说智刀断
    诸烦恼。故知慈能断结。是名字语。又慧义经
    中说。解知故名慧。解知何事。谓色无常如
    实知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实知无常。是
    名智慧。又说。圣弟子定摄心者如实知见。
    是故知第一义缘名为智慧。又智慧喻中
    说智刀慧箭等。是喻皆示断除烦恼。但真
    智慧能断烦恼。故知智慧为实。又偈中说。
    行者见世间一切诸天人退失真智故贪着
    于名色。世间多见虚妄常乐净等。名失真
    智。若见真实空无我等名得真智。故知智
    慧为实。又经中佛说。若人失财名失少利。
    若失智慧名失大利。又说。于诸利中财是
    少利。慧为最利。又说。于诸明中日月明小
    慧明第一。若慧非实。佛以何故作如是说。
    又经中说。慧根是圣谛摄。又说。苦集智等当
    知真实。缘第一谛是名智慧。又说。于诸法
    中智慧为上。又说。无上正遍知亦说慧眼。
    故知其实。又佛十力皆是智性。故知智慧为
    实。缘第一义。问曰。若尔则无世间智慧。答
    曰。实无世间智慧。何以知之。世间心缘假
    名。出世间心缘空无我。所以者何。世间即是
    假名。出于假名名出世间。问曰。汝说不然。
    所以者何。经中说。识何所识。谓识色声香
    味触法。如是阴界入等皆以识识。今是识
    皆应名出世间。是故汝言世间心但缘假
    名不能缘实。是事不然。又意识亦能实缘。
    以能缘受想行等故。又佛说二种正见。世
    间出世间。见有福罪等名为世间。若圣弟
    子缘苦习灭道。无漏念相应慧名出世间。
    又偈中说。得世上正见。虽往来生死乃至
    百千世。常不堕恶道。又经中说。邪行者得
    生善处。是人罪业未成。善缘先熟。或临
    死时正见相应。善心现前。故生善处。又十
    善道中亦说正见。汝云何言无世间智。又
    佛自说有三种慧。闻慧思慧修慧。闻慧思慧
    皆是世间。修慧二种。又佛生念。罗睺罗比
    丘未能成就得解脱慧。又说。五法能令
    未熟解脱心熟。此皆是世间智慧。又经中
    说。有人能出而不能观。有人能观而不能
    渡。得世间智故名能出。未见四谛故不
    能观。若见四谛而未得漏尽。故名不
    渡。又佛自说。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又说。
    宿命智生死智皆是有漏。又说。法住智泥洹
    智。如是等经中说。故当知有有漏智。答曰。
    若有有漏智慧。今应当说有漏无漏智差别
    相。问曰。若法堕有是名有漏。异则无漏。答
    曰。何法名堕有。何法名不堕有。是事应
    答。若不能答则非有漏无漏相。汝言有世
    间心缘非假名。谓识诸尘等。是事不然。所
    以者何。佛说凡夫常随假名是义。以一切
    凡夫心不破假名。故常随我相终不得
    离。虽见色亦不离瓶等相。故凡夫心不
    缘实义。虽缘受想等法。亦见是我我所。故
    知一切世间心皆缘假名。汝言有诸世间智
    慧。谓二种正见等。今当答心有二种。痴心
    智心。缘假名法是名痴心。若但缘法。谓空
    无我是名智心。如解无明经中说。无明者不
    知先。不知后。不知先后。不知业。不知
    报。不知先后业报。如是等处处如实不知
    不见不解。痴妄黑?故名为无明。如实不
    知者。谓不知空无我。是凡夫心常在假名
    缘假名故名为无明。缘空名智。今若一切
    世间心皆缘假名。缘假名心名为无明。何
    得言有世间智慧。问曰。如汝说智慧相。
    缘假名名无明者。今阿罗汉应有无明。亦
    有缘瓶等心故。答曰。阿罗汉无缘瓶等
    心。所以者何。初得道时已坏一切假名相。
    故但为事用故说瓶等。不着见慢。有三种
    语。一从见生。二从慢生。三从事用生。凡夫
    若说瓶若说人。是语皆从见生。学人虽无
    我见。以失正念故。于五阴中以我慢相
    说是人是瓶。如差摩伽经中说。事用生者。
    谓阿罗汉如大迦叶见僧伽梨言。是我物。
    天神生疑。佛释之言。此人永拔慢根烧尽
    因缘。云何有慢。但以世间名字故说。故知
    阿罗汉无瓶等心。问曰。若无世间智慧说
    二种正见等。经当云何通。答曰。此皆是想
    以智名说。佛能通达诸法实相。随可度众
    生立种种名。如智慧以受等名说。所谓受
    者于诸法得解脱。亦说善修无常等想能
    破一切烦恼。亦说第四不黑不白业能尽诸
    业。所谓学思。又说。以意断诸贪着。又说。信
    能度河一心度海。精进除苦慧能清净。又
    说。眼欲见色眼实无欲。但心欲见以眼名
    说。问曰。若世间智实是想者。何故名智。
    若无因缘说名为智。则一切想皆应名智。
    亦可说有二种想。一缘世谛。二缘第一义
    谛。答曰。不然。想有种种差别。有想极痴乃
    至不识世间善恶。有想次痴能别善恶。有
    想小痴能缘骨相等。不离假名则不能
    坏诸阴相。此想能顺坏阴相智。故佛说
    智。又此想能与实智作因。故名为智。世间
    有因中说果。如说食金施人五事女为
    戒垢。好岸渠乐法伏人乐。又七漏经中说。
    用断等漏因名漏。又说。以食为命。草为牛
    羊。亦说衣食等物皆是外命。若夺人财即
    是夺命。此皆说因为果。如是智因说智故
    无咎也。问曰。诸念处及??等中。心能缘
    实法是无漏耶。答曰。无漏心能破假名。是
    故随心能破假名。从此以来名为无漏。
    问曰。齐何处心能破假名。答曰。随能具足
    见五阴生灭相。尔时得无常想。无常想能
    令行者具无我想。如说圣弟子以无常想
    修心。则能住无我想。以无我想修心能速
    得解脱贪恚痴等。所以者何。若无我想修
    心则能住苦想。以我想故虽苦不觉。是故
    若法无常无我亦苦。智者则能深生恶厌。
    故无我想能具苦想。问曰。汝何故坏次第
    说。经中说。若无常即是苦。苦即是无我。故无
    常想能具苦想。苦想能具无我想。答曰。经
    中说。无常想修。圣弟子心能住无我想。故无
    常想能具足无我想。又如是说亦有道理。
    所以者何。说我者为成后世故说我是常。
    是故若见五阴无常。即知无我。如经中说。
    若人说眼是我则无道理。所以者何。眼有
    生灭。若眼是我我即生灭有如是过。问曰。
    此二经当云何通。答曰。苦想二种。一从无
    常想生名坏苦想。一从无我想生名行苦
    想。是故二经亦不相违。问曰。若尔者念处
    ??等法中有无常想。此法皆应是无漏答
    曰。念处等中若是无漏有何咎耶。问曰。
    凡夫心不应是无漏。亦凡夫心有妄念等。
    云何当是无漏。答曰。此人非直是凡夫。
    是人名行须陀洹果。问曰。行须陀洹果在
    见谛道中。念处等法不名见谛。答曰。行
    须陀洹果有近有远。住念处等中名远行
    者。见谛名近。何以知之。佛于斧柯喻经
    中说。若知若见故得漏尽。知见何法。谓此
    色等此色等生。此色等灭。若不修道则不
    得漏尽。修之则得。如抱卵喻。又行者常
    修道品烦恼微尘。虽不数觉尽已乃知如
    斧柯喻。又行者常修三十七品。欲缚结缠
    易可散坏。如海舡喻。故知从念处来修
    习道品。皆名初果者。又若一念若十五念
    中。不得修习。当知此是远行须陀洹者。
    问曰。初说知此色等此色等生此色等灭。是
    初果道。后三喻是三果道。是故不名行初
    果者。答曰。若卵不抱则坏。抱则成就。如是
    从念处来初发修习。若不能成不名为
    行。能成则是学人名不烂坏能堪受者。是
    故若于念处等中烂坏。则名凡夫。若修习
    成则名行初果者。犹在[谷-禾+卵]中。若得出[谷-禾+卵]
    名须陀洹。故知在念处等中名远行者。又
    郁伽长者供养众僧。天神示言。此是阿罗
    汉。乃至此是行初果者。若在见谛道。云
    何可示。当知是远行者。又经中佛说。若无
    信等五根。是人名住外凡夫中。是义说有
    内外凡夫。若不得达分善根。名外凡夫。得
    名为内。是内凡夫亦名圣人。亦名凡夫。因
    外凡夫故名圣人。因见谛道故名凡夫。如
    阿难语车匿言。凡夫不能念色空无我受
    想行识空无我。一切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
    寂灭泥洹。尔时车匿来入法位。亦说凡夫
    不能念此。问曰。若近若远俱名行者。有何
    差别。答曰。若见灭谛名真行者。若在远分
    善根。见五阴无常苦空无我。而未见灭。是
    名名字行者。所以者何。如经中说。比丘问
    佛。何名见法。佛言。因眼缘色生眼识。即
    共生受想思等。是一切法皆无常败坏不可
    保信。若法无常即是苦。是苦生亦苦住亦苦
    数数起相亦苦。乃至意法亦如是。若此苦灭
    余苦不生。更无相续。行者心念。是处寂灭
    微妙。谓舍一切虚妄贪爱尽灭。离寂泥洹。
    若于此法中心入信解。不动不转不忧不
    怖。从此已来名为见法。故知行者。若以无
    常等行观见五阴。名远行者。若见灭谛名
    近行者。如车匿答诸上座。我亦能念色等
    无常。而于一切行灭爱尽。泥洹心不能入
    通达信解。若如是知不名见法。又说。行者
    若于此法以软慧信忍名信行者。过凡夫
    地入正法位。不得初果终不中夭。若以
    利慧信忍是名法行。见此法已能断三结。
    名须陀洹。明了无余名阿罗汉。故知见灭
    名近行者。问曰。行者何故不尽见灭。答曰。
    经中说。诸法无性。从众缘生是法甚深。一
    切爱尽寂灭泥洹。是处难见。佛观十二因缘
    灭。故成无上道。又法印中说。行者若观五
    阴无常败坏虚妄不坚固。亦名为空。而名
    知见未净。此经后说。行者作如是念。我所
    见所闻所嗅所尝所触所念。以此因缘
    生识。是识因缘为常无常。即知无常。若从
    无常因缘生识云何当常。是故见一切五阴
    无常从众缘生。尽相坏相离相灭相。尔时行
    者知见清净。以说灭尽名知见净。故知见
    灭名见圣谛。又先法住智后泥洹智。故见
    灭谛名得圣道

    见一谛品第一百九十

    问曰。汝说但见灭谛名行果者。是事不
    然。所以者何。经中佛说。我及汝等不能如
    实见四谛。故久处生死。今见是四谛身因
    缘断生死根尽。更不受有。当知见四谛
    故名行果者。非但见灭。又佛说。上法所谓
    四谛。是故行者应悉知见。又说。若人法服毁
    形正信出家。皆为见四谛故。若人欲得须
    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道。皆为见四谛故。若
    得阿罗汉辟支佛佛道。皆已见四谛故。故
    知非但见灭谛也。又佛自说。四谛以次第
    得。又转法轮经中说。我观此苦此苦因此苦
    灭此苦灭道。于是中生眼智明觉。如是
    三转皆说四谛。又经中说。鲜净白叠投之
    池中即时受色。此人如是。即于一坐见四
    真谛。又说。行者净心正观苦谛乃至道谛。
    如是见故。从欲漏有漏无明漏中心得解
    脱。又诸经中说。圣谛处尽皆说四谛。不但
    说灭。又佛说四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皆
    为四谛故。有行者法应遍见四谛。犹
    如良医应知病知病因破病破病药。如
    是行者欲脱诸苦。应知苦苦因苦灭苦灭
    道。若不知苦何由当知苦因苦灭及苦灭
    道。故知非但见灭。答曰。诸有说四圣谛利。
    皆于阴界入等中说。谓知此色等色等生
    灭。故得漏尽。又佛自说。我于色等阴中。
    不如实知味过出离。终不自谓得无上道。
    若如实知则自知得道。又城喻经说。我若
    未知老死老死生老死灭老死灭道。乃至诸
    行诸行生诸行灭诸行灭道。不自说我得无
    上道。若如实知自说得佛。如是等见若是
    得道见者。则十六心不名得道问曰。我不
    说此名得道见。是思惟时。答曰。四谛中亦
    如是说。亦可说是思惟时。若不尔应说因
    缘。见四谛名得道时。见五阴等为思惟
    时。问曰。断烦恼智名为得道。思惟五阴等
    不断烦恼。答曰。我先已说五阴等智亦断
    烦恼。如说知见色等故得漏尽。又说。见
    世间集则灭无见。见世间灭则灭有见。又
    佛自观因缘得道。又甄叔伽经中说种种
    得道因缘。有人观五阴得道。或观十二入
    十八界十二因缘等得道。故知非但以四
    谛得道。若汝意谓虽有是说不以此观
    能断烦恼。亦可说言虽观四谛不断烦
    恼。又要当以真谛得道。而解四谛中说。生
    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
    得苦。取要言之。五阴为苦。又说。苦因
    所谓贪爱。常随喜乐处处受身。观如是等
    不应尽漏。此皆世谛。非第一故。问曰。虽
    观生死等不应尽漏。略说五阴皆苦。是
    中有智能破烦恼。答曰。余三谛云何。故知
    汝自忆想分别。又观五阴皆苦。是散乱心不
    应得道。问曰。若不以四谛得道。当以何
    法得道。答曰。以一谛得道。所谓为灭。如
    经中说。妄名虚诳实名不颠倒。一切有为
    法皆虚诳妄取。故知行者随心在有为法中。
    皆非真实。如经中说。诸有为法虚诳。如幻
    如焰如梦如假借等。如法句经中说。虚妄
    系世间似如有坚实。实无见如有。正观则
    皆无。如实无男女法。但五阴和合强名男
    女。凡夫倒惑谓之实有行者观此五阴空
    无我。故即不复见。如法印经中说。行者观
    色无常空虚离相。无常者。谓色体性无常。
    空虚者如瓶中无水名曰空瓶。如是五阴
    中无神我。故名为空。如是观者者亦名为
    空。亦名知见未净。以未能见五阴灭故。
    后乃见灭。所谓行者作如是念。我所见闻
    等。故知见灭诸烦恼尽。问曰。何故见灭则
    烦恼尽非余谛耶。答曰。行者尔时苦想决
    定。若未证灭相。于有为法中苦心未定。
    如人不得初禅喜乐。于五欲中不生厌
    想。又如未得无觉观定。于觉观定不以
    为患。行者亦尔。未证泥洹寂灭相时不得
    行苦。当知见灭谛故苦想具足。苦想具足
    故爱等结断。问曰。若见灭谛故苦想具足。
    应见灭谛后烦恼方断。所以者何。见灭谛
    已苦想具故。答曰。非后时断。随于灭中得
    寂灭相。即时苦想具足。后当现前。如经中
    说。行者于集生相。法知尽灭相。即于法中
    得法眼净。又人于诸阴中常有我心。虽观
    诸阴无常苦等。未得永灭。若见灭谛以无
    相故我心永灭。问曰。若见灭谛则我心尽。
    何故佛观前人柔软心等为说四谛。不但
    说灭。答曰。此中有顺道行。何者以无常
    想无我想具足故。得此苦观以其近道。是
    故合说。问曰。若得道时断身见者。何故复
    说戒取疑耶。答曰。行者得道现见诸法皆
    空无我。即不复疑。不同凡夫闻思等观。
    若见道谛则知唯此一实更无余道。是故
    说三。问曰。若得道时见谛所断诸烦恼尽。
    何故但说三结尽耶。答曰。一切烦恼皆以
    身见为本。如佛问比丘。人以何事因何
    事。见何事故生如是见。唯有此身死则断
    灭。如是等一切见。比丘白佛。佛为法王
    唯愿解脱。佛言。人以色因色见色是我。故
    起此见。乃至识亦如是。当知因见我故
    生诸烦恼。所以者何。若有身见则谓此我
    若常无常。若定见常则是常见。定见无常
    则是断见。若我是常则无业无报无苦解
    脱。我若无常亦无业无报及苦解脱。不以
    修道而得泥洹。若以此见为胜。即是见
    取。谓能得度即是戒取。自见中爱他见中
    恚。以此见自高即是?x慢。皆以不如实知
    故起此结。即是无明。是故身见断故见谛结
    断。问曰。若身见断余亦断者。何故别说戒取
    疑耶。答曰。以其胜故。行者现见法相则无
    有疑。此疑疑我为有为无。亦疑此道得
    清净不。令见苦谛则我见断。亦知唯此
    一道更无有余。是故说断身见名真见苦
    断戒取故名修行道。于知所知法中无
    疑。若以正智知所知法。即断集证灭名
    具四谛。故说此三示无疑相。此疑从我
    道生。如经中说初得道相。谓见法得法
    知法达法。度诸疑网不随他教。于佛法
    中得无畏力安住果中

    一切缘品第一百九十一

    问曰。何智能一切缘。答曰。若智行界入等
    名一切缘。所以者何。若说诸入诸界法。物
    事有诸缘诸尘可知识等。皆尽诸法若智
    能缘。名一切缘。问曰。此智不知相应共生
    等法。答曰。能知若缘入等。是名总相智。总
    相智故能缘一切。所以者何。若说十二入
    则更无余法。故知此智亦缘自体。问曰。经
    中说。二因缘生识。是故不应有自缘智。又
    诸智无有因缘譬喻能缘自体。如指端不
    能自触。眼不能自见。答曰。汝说二因缘
    生识此事不定。亦有无缘生智。非一切皆
    从二因缘生。又第六识于自阴中都无所
    缘。无现法故是识不能缘色等法。若能
    缘者盲人亦应见色。此人尔时心心数法。
    在去来中。去来无法为何所缘。但遮计神
    故如是说。若诸识生皆由此二非四因缘。
    或有识生无二因缘。如经中说。六入因缘
    触而实无触。以六入为因缘。若生则不
    出于六入。为遮第七入故。如是遮四因
    缘。故佛说二。又于过去未来虚空时方等
    中知生。而此法实无。此即是无缘知。问曰。
    若然者以此因缘过去未来等法应有。若无
    云何生知。于兔角龟毛蛇足等中终不生
    知。答曰。于作中知生。如见人去则忆
    去时。若闻人语。则忆语时。如是等过去中
    无作是故不然。问曰。今于过去为何所
    忆。答曰。忆无所有。汝言何故不忆兔
    角等。若法生已而灭是则可忆。若本来无何
    所忆耶。如法先名众生今虽过去亦名众
    生。如是先于此法生忆。故即此心还忆。非
    异心也。又是人先取此法相。此法虽灭而
    能生忆想分别法。若法于此人心生。此法
    失灭后意识生。能知此事是名相缘识。又
    是相能与后缘相识作因缘。兔角等识无
    相为因。是故不生。又亦应有缘兔角等
    识。若无云何能说。问曰。兔角性非可识。
    所以者何。终不生长短黑白等念。故过去
    法亦如是。所以者何。我等不能以过去法
    令现在前。如圣人知未来事。言此事当尔
    此事不尔。答曰。圣智力尔。法虽未有而能
    预知。如圣人能坏石壁入出无碍。此事亦
    尔。无而能知。又以忆力故。知如眼识不能
    分别男女。若眼识不能意识亦不应能。而
    意识实能是事亦尔。又如我等于先所用
    已灭事中生知。圣人亦尔。于无法中而能
    生知。又如说提婆达多无有一识能识四
    字。而亦能识。是事亦尔。又如诸数量别异合
    离此彼等。是中虽无现法亦能生识。又如
    人身不可以一念遍知。亦不可以分分
    识知。虽分分不知一念不知。而亦生人知。
    是事亦尔。汝言无有因缘譬喻能知自体。
    此中有说意能自知。言行者随心观而去
    来无心。故知以现在心缘现在心。若不尔
    终无有人能识现在心相应法。问曰。经中
    说。若能以慧观一切法无我。即得厌离苦。
    是道为清净。此智慧除自体及共生法余一
    切法缘。答曰。此智但有漏缘非无漏。所以者
    何。此偈中说即厌离苦。故知但缘苦谛。又
    为坏我见修无我智。我见五受阴缘。当知
    无我亦缘受阴。是五受阴无常故无我。如经
    中说。若无常即是无我。若无我即是苦。又
    佛语比丘。断非汝所有法。比丘言得已。世
    尊。佛问。汝云何得。世尊色是非我所。受想
    行识非我所。佛言。善哉善哉。当知但受阴
    中生无我心。又经中说。诸所有色若过去未
    来内外?细近远大小。皆应知非我非我
    所。如是实以正慧观。又说。观色无我受
    想行识无我。观色无常虚妄如幻诳无智
    眼。为怨为贼无我无我所。又佛说。于此
    坐中有愚痴人。在无明[谷-禾+卵]无明所盲。舍
    离佛法生此邪见。若色无我受想行识无我。
    云何无我起业。而以我受故。知无我但缘
    受阴。又经中无处说无我智缘一切法。处
    处皆说五受阴缘。问曰。佛自说一切法无
    我。故知有为无为此智皆缘。非但缘五受
    阴。又说十空缘一切法。空即无我。又说诸行
    无常苦。一切法无我。若无我智但缘苦谛。
    何故不说诸行无我。以说一切法无我故。
    当知若说行则说有为。若说法即通一切。
    又说谁于一相法及别异相法智慧现在前。
    如明眼见色。唯诸佛世尊正智得解脱。能
    于一相法及别异相法。智慧现在前如明眼
    见色。以无我想故。诸法一相。故知无我
    缘一切法。非但缘苦。答曰。一切二种。一
    摄一切。二摄一分。摄一切者。如佛说我
    是一切智人一切名十二入。摄一分者。如
    说一切然。而无漏无为不可得然。又如来
    品中。说如来是一切舍者一切胜者。不可
    舍持戒等法。但为恶法说一切舍。不可
    胜余诸佛。但为余众生故说一切胜。又说。
    云何比丘名一切智。谓如实知六触入生
    灭。是名总相知一切法。非别相智。佛总别
    悉知名一切智。是比丘总知诸法无常等。
    故名一切智其名虽同而实有异名摄一
    分。又佛言。若法入修多罗随顺比尼不
    违法相。是法应受。又说。若人言此是佛
    语。是人语正而义非。智者于中应说正义。
    语此比丘。是语应与何义相称。复有说者
    义正而语非。是正义中应置正语。如是等
    经佛悉听之。又有了义不了义经。此是不了
    义经。何故于一事而说一切名。应知其
    意。又世间人于一事中亦说一切。如言为
    一切祠一切与食。亦说此人一切皆食。故
    知虽说一切无我。当知但为五受阴说。
    非一切法。汝说十空。此中不得有无为
    空。所以者何。无人于无为中生我想。故
    设有余空亦无所害。汝亦以苦智与空相
    应。是故空非一切法缘。问曰。世间空缘一
    切法。非无漏空。答曰。无世间空。一切空皆
    是无漏。又问。法印经中说。空是世间空。答
    曰。是出世间空。非世间空。又问。是中说知
    见未净。故知是世间空。答曰。我先说无漏
    心能破假名。是故从破假名来。名无漏心。
    后见灭谛离增上慢。名知见净。是故无
    世间空。汝说如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
    如是应有行者具足无我想。时法相具足
    故于无我说法名字。如见品中说。若人不
    见苦是即为见我。苦如实见苦。即不复
    见我。如实者。谓见无我。是故说一切法无
    我。但缘苦谛说无我行。汝说佛现前见一
    相异相。此亦应有以界入等为一。故说一
    相有何咎耶

    成实论卷第十五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