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集部全 >
  • 成实论卷第8三报业品第一百四

    三报业品第一百四

    问曰。经中佛说三种业。现报生报后报业。何
    者是耶。答曰。若此身造业即此身受。是名
    现报。此世造业次来世受。是名生报。此世
    造业过次世受。是名后报。以过次世故
    名为后。问曰。中阴报业在何处受。答曰。二
    处受。次第中阴业在生报处受。以生有差
    别名中阴故余中阴业。在后报处受。问曰。
    是三种业为报定耶。世定耶。答曰。有人言
    报定。现报业必现受报。余二亦尔。虽有此
    言。是义不然。所以者何。若尔者。非但五逆
    名为定报。而六足阿?酬妓滴迥媸嵌ūāS?br> 盐两经中亦说不定。有业应受地狱果报。
    是人修身戒心慧故能现受报。是故此三种
    业应当世定。现报业不必现受。若受则应
    现受非余处。余二亦如是。问曰。何等业能
    受现报。答曰。有人言。利疾业受现报。如于
    佛诸圣人及父母等起善恶业。是则现报。若
    业不利而重。是则生报。如五逆等亦利亦
    重则受后报。如转轮王业若菩萨业。又有人
    言。是三种业随愿得报。若业愿今世受。
    是即现受。如末利夫人以自食分施佛。愿
    现世为王夫人。余二业亦如是。又随业
    熟则先受。问曰。过去业云何名熟。答曰。具
    足重相是名为熟。问曰。颇有一念起业次
    念受报耶。答曰无也。渐次当受。如种渐次
    生牙。业法如是。问曰。若处胎中及睡眠
    狂乱等人能集业不。答曰。此等有思则能集
    业。但不具足。问曰。若离此地欲能起此地
    业不。答曰。有我心人皆集此业。若离我
    心则不复集。问曰。阿罗汉亦礼敬修福等。
    此业何故不集耶。答曰。以众生心故诸业
    则集。阿罗汉无我心故。诸业不集。又阿罗
    汉心无漏。无漏心者不集诸业。又经中说。
    断罪福业名阿罗汉。是人不集罪业福业
    及不动业。故业受毕新业不造。问曰。学人
    集诸业不。答曰。亦不集也。所以者何。经说。
    是人散坏诸业不积不集灭不然等。有论
    师言。是学人有我慢故诸业亦集。但以无
    我智力不必受报。问曰。是三种业于何界
    可造。答曰。三界中一切处可造。问曰。不定
    业有耶无耶。答曰有。若业或现报或生报或
    后报。是名不定。如是业多。问曰。若知此三
    种业得何利耶。答曰。若能分别是三种业
    则生正见。所以者何。现见有恶行者而受
    富乐善者受苦。于中或生邪见。谓善恶无
    报。若知此三业差别则得正见。如说偈。
    行恶见乐为恶未熟。至其恶熟自见受
    苦。行善见苦为善未熟。至其善熟自见
    受乐。又分别大业经说。不断杀者得生天
    上。是人若先世有福若将命终时发强善
    心。能如是知则生正见。是故应知此三种业相

    三受报业品第一百五

    问曰。经中佛说三种业。乐报苦报不苦不乐
    报业。何者是耶。答曰。善业得乐报。不善业
    得苦报。不动业得不苦不乐报。此业不必
    定受。若受则受乐报非苦等。余二亦尔。问
    曰。是诸业亦得色报。何故但说受耶。答曰。
    于诸报中受为最胜。受是实报色等为具。
    又于缘中说受。如说火苦火乐。或有因中
    说果。如人施食名施五利。亦如言食钱
    等。问曰。从欲界至三禅中。得受不苦不乐
    报耶。答曰得受。问曰。是何业报。答曰。是下
    善业报。上善业则受乐报。问曰。若尔何故第
    四禅及无色定中说耶。答曰。彼是自地。所以
    者何。彼中但有是报更无异受。以寂灭故。
    问曰。有人言。忧非业报。是事云何。答曰。何
    故无耶。问曰。忧但从想分别生。业报不应
    是想分别故。又若忧是业报业报则轻。故
    非报也。又此忧离欲时断。业报不尔。离
    欲时不断。是故忧非业报。答曰。汝言忧从
    想分别生故非报者。乐亦是业报是乐二种。
    一乐二喜。喜亦从想分别生不应名报。
    汝言业报则轻。是忧重过于苦。所以者何。
    忧是愚人。所有智者则无。是故难除。亦能深
    生热恼。又四百观中说。小人身苦君子心忧。
    又此忧要以智断。身苦乐亦能除。又忧能生
    三世中恼。所谓我先有苦今苦当苦。又忧是
    诸烦恼住处。如经中为烦恼处。故说十八
    意行。以五识中不生烦恼故。又经中说。以
    忧为二箭。以受苦重故。如人一处重被二
    箭。则受苦倍增。如是痴人为苦所逼。更
    增忧患以恼身心。故甚于苦也。又愚者常
    忧。所以者何。是人恩爱乖离怨憎合会。所求
    不得等故常忧。恼又此忧从二因生。一从
    喜生。二从忧生。若失所爱物是从喜生。
    如经中说。佛问波斯匿王。汝爱迦尸?x萨
    罗国耶。又说。诸天乐色贪色。是色若坏则
    生忧恼。是名从喜生。从忧生者从所憎
    事生。亦从嫉妒等生。未离欲者嫉妒等结
    常恼其心。如说天人多悭嫉结。又多众生
    忧恼他人。故得忧恼报。如说随种生果。
    故知忧是业报。汝言离欲时断故非报者。
    是事不然。须陀洹未离欲亦断地狱等报。
    可以地狱等报为非报耶。故不可以离
    欲时断便名非报。问曰。不苦不乐报业名
    不动。此业是善应受乐报。何故受不苦不
    乐报耶。答曰。是受不动故实乐。以寂灭故
    名不苦不乐。又经中说乐受中贪使。彼中贪
    于彼受中使故知是乐

    三障品第一百六

    问曰。经中说三障。业障烦恼障报障。何者是
    耶。答曰。若诸业烦恼及报。能障解脱道故
    名曰障。问曰。何者能障。答曰。施戒修善回
    向三有。此能障道。又定受报业是亦为障。
    如经中说。若此人必定集受报业。则不入
    正位。是名业障。又若人烦恼厚利增上。常
    在心中。是烦恼障。又若人烦恼不可除遣。
    如不能男等欲亦名烦恼障。又若地狱等
    罪恶生处。及随所生处不能修道。皆名
    报障。问曰。有人不先明悉前人。不知其善
    则不布施。谓彼人若由我施得造诸恶。我
    则有分。如梵志等诸出家人。故出家人不
    应布施。以新业系障解脱故。答曰不然。
    他作罪福于我无分。所以者何。罪福因缘
    中有多过咎。何者如众生是杀因缘。若无
    众生何所杀耶。然则死者应当有罪。又
    如富者是盗因缘。美色是邪?H因缘。他人
    是妄语等因缘。伪称等是欺诳因缘。买者
    亦应有罪。又受者为施者因缘。亦应得
    福。若人造井池等用者皆应得福。然则不
    应自为福德。而实不然。是故因缘中不应
    有罪福。又受者福分应当消尽。则人不应
    从他受施。所以者何。以福德分贸饮食
    故。又施者应罪多而福少。所以者何。讵
    有几所婆罗门能为善者。多以三毒浊心
    深着五欲不勤修善。是故施者应罪多福
    少。又梵志等自称善人修行法者。是人不
    能正观诸法禅定摄心。若离禅定心难
    调伏。是故施者施未离欲人应得罪多。又
    人供养父母供给妻子亲属知识皆应得
    罪。则无有人得福分者。而实不然。是故
    罪福不在因缘中。又持戒等法亦利益他。
    是人不杀生故施一切命。则持戒者得大
    罪分。以不杀故前人得寿。所作众恶尽。应
    是持戒者分。故求福者便当杀生不应
    持戒。又人说法令他修福。修福因缘后得
    富贵。富贵则?x逸。?x逸则造诸恶。此诸恶说
    法者皆应有分。又施因缘令他人富。以富
    因缘所作诸罪亦应是施者分。然则梵志不
    应受施。亦不应与。而今梵志但受不与。故
    知此为邪道。又如诸王如法治民亦应有
    罪。又若子为罪而父母有分。则应不生
    子。又良医疗疾亦应得罪。以其得命为
    诸罪故。又天降时雨生长五谷。天应得
    罪。以多济育恶众生故。又施食者亦应
    得罪。受者或食不消乃令至死。亦未离
    欲人以着味故施者应罪。然则施者常应
    令受者自立誓言今食汝食要不为恶然
    后当与。若不如是则施者两失。问曰。经中
    亦言。若比丘食檀越食着檀越衣入无量
    定。以是因缘故此檀越得无量福。若以是
    因缘而得福者。云何不得罪耶。答曰。若是
    比丘食檀越食着檀越衣入无量定。檀越
    施福自得增长不得定福。如田良故所收
    必多薄则收少。如是福田良故施报则大。薄
    则福少。不以受者为福为罪而施者得分。
    是故不以罪福因缘而得罪福。彼虽为因
    缘而罪福。要由自起三业。问曰。未离欲人
    心不自在必贪着有。故出家人不应行施。
    答曰。若尔则出家人持戒等皆有福德。是亦
    应舍而实不可。是故布施亦不应舍。但勿
    回向三有当为泥洹。又但应远离烦恼诸
    不善业。所以者何。是诸业因时可防。果时无
    可如何。是故诸佛常于因时教化说法。不
    如阎王于果时方化诃责。问曰。是三业障
    中何障最重。答曰。有人言。报障最重。以不
    可化故。有人言。以随人故一切皆重。问曰。
    何者可转。答曰。皆可令灭。若可转者不名为障也

    四业品第一百七

    问曰。经中佛说四种业。黑黑报业白白报业
    黑白黑白报业不黑不白无报业。为灭尽诸
    业故。何者是耶。答曰。黑黑报业者。随以何
    业生苦恼处。如阿鼻地狱及余苦恼无善
    报处。若畜生饿鬼少分。与此相违名第二
    业。随以何业生无苦恼处。如色无色界及
    欲界人天少分黑白杂名第三业。随以何
    业生苦恼不苦恼处。若地狱畜生饿鬼人天
    少分。第四业名无漏能尽三业。若业二世所
    呵今呵后呵。是人为罪堕在黑?。无有名
    闻故名为黑。及二世苦毒今苦后苦。故名
    为黑。问曰。是业何者能生纯苦恼处。答曰。
    相次为恶心无有悔间无有善能消恶
    业。是名能生纯苦恼处。又以邪见心而造
    诸恶。又于重人为恶。所谓父母及余善人。
    又于众生为恶无所遗惜。如杀众生若
    尽夺财物。若闭牢狱而复断食。若重考掠
    令无余乐。如是等业生纯苦处。白白报业
    者。若人纯集诸善。无有不善。此二业势力
    最大余无能胜。若受黑业报时不容白报。
    受白业报时不容黑报。所以者何。一切众
    生皆集善不善。业力相障故不得并受。如
    负二人物强者先牵。第三业弱善不善杂
    故。并受报互相胜故。问曰。有人言。若不善
    业受恶道报是名初业。色界系善名第二
    业。欲界系天人中杂受报业。是名第三业。
    无碍道中十七学思是第四业。此义云何。答
    曰。佛自说此业等相。谓若人起罪身口意
    行。受苦恼身生苦恼处。所受诸受皆不随
    意。故知随令众生生纯苦处。是名初业。
    色无色。界则纯受乐。欲界天人亦有纯受
    乐者。如经说有乐人亦有六触入天所
    觉诸尘无不随意。是第二业。黑白杂行是
    第三业。一切无漏业皆是尽诸业以相违
    故。非但十七学思名第四业。问曰。无漏
    实白。何故名不白耶。答曰。此白相异不同
    第二业白。是白最胜无相待故。如说转轮
    圣王成就清净过人天眼。实是人眼胜余
    人故名曰过人。此业亦尔。胜余白业故说
    不白。又有人言。应说名非黑白报业。此则
    无过。又泥洹名非白。是故此业应名非白。
    又亦应说非黑非白。所以者何。泥洹名无
    法。此业为泥洹。故名不黑不白。又世间贵
    重有漏善业故名为白。以第四业能舍此
    业故名不白。又此业无黑相故亦无白相
    可得。又报白故业名白。是业无报故不名白

    五逆品第一百八

    次身受报故名无间。若现受则轻苦恼报少。
    以其重故。次第疾堕阿鼻地狱。三逆由福
    田德重故名为逆。所谓破僧恶心出佛身
    血杀阿罗汉杀父母。以不识恩养故名
    为逆。此逆罪但人道中能起非余道中。以
    人有别知故。问曰。杀余圣人得逆罪不。
    答曰。杀圣人者多堕地狱。若杀阿罗汉必
    应当堕。若人打佛而血不出亦得重罪。以
    欲害世尊故。问曰。若人作一逆罪则堕
    地狱。若作二三亦于一身尽受报不。答曰。
    是罪多故又受重苦。于是中死还生是中。
    问曰。破僧罪中云何为重。答曰。若非法知
    非法。是法知是法。如是心作则名为重。若
    非法谓法。法谓非法。是不如先。又若人于
    佛所破僧自称大师天人中尊是亦为重。
    问曰。若凡夫可破非是圣人。何名重罪。答
    曰。障碍正法故名重罪。问曰。破僧法
    为几时。答曰。法不久住不经一宿。是中梵
    王等诸天。舍利弗等诸大弟子。即还和合。
    有人言。是五百比丘先世障他得道善根
    因缘。今得此报。又凡夫人心轻躁故易可
    破坏。若但得世间空无我心尚不可坏。
    况无漏耶。以恶欲在心故造破僧因缘。故
    求福者应舍恶欲

    五戒品第一百九

    佛说优婆塞有五戒。问曰。有人言。具受则
    得戒律仪。是事云何。答曰。随受多少皆得
    律仪。但取要有五。问曰。离系缚等何故不
    名为戒。而但说不杀等耶。答曰。是眷属故。
    问曰。何故不说断?H。而但说不邪?H耶。答
    曰。白衣处俗难常离故。又自?H其妻不必
    堕诸恶趣。如须陀洹等亦行此法。是故不
    说全断?H欲。问曰。离两舌等何故不名
    为戒。答曰。是事细微难可守护。又两舌等
    是妄语分。若说妄语则已总说。问曰。饮酒
    是实罪耶。答曰非也。所以者何。饮酒不为
    恼众生故。但是罪因。若人饮酒则开不善
    门。是故若教人饮酒则得罪分。以能障定
    等诸善法故。如植众果必为墙障。如是
    四法是实罪。离为实福为守护故。结此酒戒

    六业品第一百一十

    业有六种。地狱报业畜生报业饿鬼报业人
    报天报不定报业。问曰。何者是耶。答曰。
    地狱报业。如六足阿?酬悸ヌ糠种泄闼怠?br> 又杀生等罪皆为地狱。如经中说喜杀生
    者生地狱中。若得为人则受短命。乃至邪
    见亦如是。问曰。已知十不善道受地狱报。
    亦生畜生饿鬼及人道中。而汝但说生地狱
    及人中。今当别说。何业但受地狱报耶。答
    曰。即此罪业最重者受地狱报。小轻则受畜
    生等报。又若具足三种邪行。则为地狱。
    余不具足业。为畜生等。又故作重罪则为
    地狱。又破戒破见人所造恶业则为地狱。
    又深心为恶心坏行坏。是人造恶则为地
    狱。又造不善业以不善助则为地狱。又若
    于贤圣造不善业则为地狱。又起不善业
    不善修集。如人起不善业后赞快乐不欲
    舍离则为地狱。又以憎恚心而造罪业则
    为地狱。若为财物则受余报。又以邪见心
    起不善业则为地狱。又破戒者所作罪业
    则为地狱。又无惭愧者所作罪业则为地
    狱。又恶性人所作罪业则为地狱。譬如湿
    地小雨成泥。又常行不善者所作恶业则
    为地狱。又若无急缘而造恶业则为地狱。
    又若人不得空无我分。深染着故。所造罪
    业则为地狱。又若人不修身戒心慧所造
    恶业则为地狱。又若凡夫人所作罪业则
    为地狱。所以者何。是人不知阴界诸入十
    二缘等。以不知故。不应作而作。应作而不
    作。不应语而语。应语而不语。不应念而
    念。应念而不念。是人所作罪业虽少亦为
    地狱。又若不见不善中过。是人则能起重
    罪业受地狱报。又若人为罪不依于善。
    则为地狱。如负债人不依恃王债主则
    得便。又若人善业劣弱所作少罪亦为地
    狱。如人身中火势微少。得难消食则不能
    消。又若人但行不善无善业杂则为地狱。
    如人为贼轻重悉系。又若舍离一切善根。
    如象战时不护惜手。是人作罪则为地
    狱。又若行小法受学小师。是人作罪则为
    地狱。如贫贱负债为富贵所牵。又若人常
    长不善如负债日息。犹如屠儿猎师等业
    则为地狱。又若覆藏罪则为地狱。如疮内
    漏。又若人不善久住心中。不能疾灭则为
    地狱。如被治毒即能杀人。又若人自作不
    善亦以教人。开多众生苦恼门故则为地
    狱。如诸国王及多知识人行恶邪行令多人
    学。如富兰那等。又若所作业多恼众生。如
    烧林等。又教他人令堕非法如田猎等。
    又若人以恶业活命。如贼魁脍屠猎师等。
    又毕竟破戒人所作罪业则为地狱。至死不
    舍故名毕竟。如偈说。毕竟破戒人。如藤?
    树枝。是人身造恶。自令怨得愿。又无事而
    忿。以此忿心而为罪业则为地狱。若有事
    而忿罪则不尔。又以?起业是结重故则为
    地狱。如经中说。?为重罪而易除灭。又若
    恶心成性则为地狱。若以因缘而起罪业
    是则轻微。又若纵逸人所造恶业则为地狱。
    若为知识所护则得生天上。如莎婆魁
    脍临命终时。舍利弗到其所。是人即以恶
    眼视舍利弗。不能令异呼小来前。更以气
    嘘之。见舍利弗光色益荣便生念言。此人
    胜我不可杀也。即以净心七反上下视舍
    利弗。以此因缘七生天上七生人中。后得
    辟支佛道。又如鸯掘魔罗多起罪业。将欲
    杀母。佛为善知识故即得解脱。又如施
    越以火坑毒饭欲中害佛。佛为善知识故
    亦得解脱。如是等人虽有恶业不堕地
    狱。故说若纵逸人所作恶业则为地狱。又
    若断善根不可复治。如调达等。犹如病人
    死相已现。是人作罪则为地狱。又若人不
    数为善。将命终时善心难生。是人心悔故
    堕地狱。又若临死时起邪见心。是人以先
    不善为因邪见为缘故堕地狱。如是多有
    诸业为地狱报。又论师言。一切不善皆是地
    狱因缘。是不善之余生畜生等中。如经中
    说。佛语比丘。汝等所见众生身邪行口邪行
    意邪行者。当知便为见地狱人。问曰。已
    知地狱报业畜生报业。何者是耶。答曰。若
    人杂善起不善业故堕畜生。又结使炽盛
    故堕畜生。如?H欲盛故生于雀鹆鸳鸯等
    中。?恚盛故生于?蛇蝮蝎等中。愚痴
    炽盛故生猪羊等中。?x逸盛故生于师子
    虎狼等中。掉戏盛故生猿猴等中。悭嫉
    盛故生狗等中。如是等余烦恼盛故生种
    种畜生中。若有少施分者。虽生畜生于
    中受乐。如金翅鸟龙象马等。又口业报多
    堕畜生。如人不知不信业果报故起种
    种口业。如言是人轻躁犹如猿猴。则生猿
    猴中。若言贪[女*戾]如鸟语如狗吠。?如猪
    羊声如驴鸣行如骆驼自高如象。恶如逸
    牛?H如鸟雀。怯如猫狸谄如野干。便如
    ?羊多毛如牛。起如是等恶口业故。随
    业受报。又众生以贪乐故发种种愿。如
    乐?H欲则生鸟等中。若闻诸龙金翅鸟等
    有势力故愿生其中。又经中说。若于迮
    狭处死。愿得宽处则生鸟中。若渴死求水
    故生水中。饿死贪食故生厕等中。又从愚
    痴起轻微业。以杂善故生于蚤虱虫蚁等
    中。又若教他人令堕邪法。则生无智处。
    盲生盲死作死尸中虫。又行杂业故生畜
    生中。如经中说。诸畜生随种种心。得种种
    形。又若起应食草业如人妄语自呪誓言。
    若食此食令我食草。或言食土。如是等。
    又若人恶口骂言汝何不食草食土。是人随
    语受生食草土等。又人行不净施得草
    等报。又若人?债不偿。堕牛羊獐鹿驴马
    等中偿其宿债。如是等业堕畜生中。问曰。
    已知畜生报业。以何业故堕饿鬼中。答曰。
    于饮食等生悭贪心。故堕饿鬼。问曰。若人
    自物不与。何故得罪。答曰。是悭人。若人从
    乞以贪惜故。则生忿怒。以此罪故生
    饿鬼中。又此悭人若人从乞有而言无。以
    妄语故堕饿鬼中。又此人久来修集悭结。
    见他得利生悭妒心故堕饿鬼。又此悭人
    见他行施则憎恚施主言。此乞者。以惯
    得故必当复来从我乞。又从久远来修集
    悭心。既自不施亦遮他与。又若共有物。
    如寺中僧物及天祠中诸婆罗门物。有人独
    惜不欲与人。故堕饿鬼。又若人劫夺坏
    他饮食故。生无饮食处。又若人无布
    施福。随所生处报无所得。兼有呵骂乞
    者业故。于中受苦。又此悭者见人饥渴
    无怜愍心。故所生处常受饥渴。如以慈悲
    得生天上。如是以恚恨故生恶道中。又
    深着亲属爱乐住处。故堕迦陵伽等饿鬼
    中生。以贪爱是生因缘故。如是等。如业报
    经中广说。问曰。已知三恶报业。以何业故
    生人天中。答曰。若布施持戒修善等业。上者
    生天中下者生人中。有利根者则生人中。
    以能行人法故名为人。又杂善业故生人
    中。此业有上中下。一心不一心净不净等。
    何以知之。以人有种种差品不同故。如经
    中说。杀生则短命。盗窃则贫穷。邪?H则家
    不贞良。妄语则常被诽谤。两舌则眷属不
    和。恶口则常闻恶声。绮语则人不信受。贪
    嫉则多?H欲。?恚则多恶性。邪见则多愚
    痴。?x慢则生下贱。自高则矬短。嫉妒则无威
    德。悭则贫寒。?则丑陋。恼他则多病。杂心
    布施则嗜不美味。非时布施则不得随意。
    疑悔则生边地。行不净施则从苦得报。非
    道行?H则得不男形。人中有如是等杂不
    善业。善业亦与此相违。如不杀得长寿等。
    人道中有如是等种种不同。故知是杂业报。
    又以愿故得生人中。有人不乐放逸亦
    不多欲。好乐智慧发人身愿。则生人中。又
    若人好乐供养父母及诸所尊。亦知供养
    沙门婆罗门等喜为事业。亦好修福则生
    人中。于人中若净业因缘生郁单越。又若
    人憎恶田宅舍庐我所差别。生郁单越。
    又若人正行白业不恼他。取财而以布施。
    亦不贪着。自持戒行。又不破戒。前后眷属。
    则生郁单越。是善小劣生拘耶尼。又小不
    如生弗于逮。天报业者是施戒善上净故生
    天。又若人得智慧分折伏诸结故生天上。
    又亦随杂业故有差别。如人中说。又以愿
    故若闻天上受乐因缘。所作善业皆愿往
    生。如八福生处中说。若行慈悲喜舍。则生
    梵世乃至有顶。是中禅定有差品故报亦差
    别。若不善断睡眠调戏等。是人身光则浊。
    若善除灭光则明净。又上善业报则生天。
    以诸所欲随念即得故。若离色相得无色
    定。则生无色处。如是等名天报业。不定报
    业者。下善不善业。是业或地狱饿鬼畜生人
    天中受。问曰。余四道中可得受善业报。地
    狱云何。答曰。若小地狱中暂有停息。如从
    火地狱得脱。遥见树林心喜往趣入此林
    中。凉风动树刀剑未堕。尔时暂乐。或见咸
    河谓是清水。驰走往趣亦得暂乐。如是等
    是地狱中善业报分。是名不定报业

    七不善律仪品第一百一十一

    七不善律仪。谓杀盗邪?H两舌恶口妄言绮
    语。若人于此七事若具足若不具足。皆名
    不善律仪人。问曰。何者成就不善律仪。答曰。
    成就杀不善律仪。谓屠杀等。成就盗者谓
    劫贼等。成就邪?H谓非道行?H及?H女等。
    成就妄语谓歌舞伎儿等。成就两舌谓喜
    谗谤及读诵谗书遘合国事等。成就恶
    口谓狱卒等。亦以恶口自活命等。成就绮
    语谓合集言辞令人笑等。有人言。诸王宰
    将治王事者。常成就此不善律仪。是事不
    然。所以者何。若人作罪相续不息。是名成
    就不善律仪。王等不尔。问曰。云何得此不
    善律仪。答曰。随行恶业时得。问曰。为从
    所杀众生得此律仪。为从一切众生得
    耶。答曰。从一切众生得。如人持戒于一切
    众生得善律仪。不善律仪亦如是。若随杀
    众生得二种无作。一杀罪所摄。二不善律仪
    所摄。于余众生得不善律仪所摄。问曰。是
    不善律仪几时成就。答曰。乃至未得舍心
    则常成就。问曰。若人从下软心得不善律
    仪。若贪等心得。是人常如是成就为更得
    耶。答曰。随心随烦恼因缘。更得此不善律
    仪。念念常得于一切众生得起七种。是七
    种有上中下故有二十一种。如是念念常
    于一切众生边得。问曰。是不善律仪云何得
    舍。答曰。随受善律仪时舍。死时亦舍。又
    发深心从今日更不复作。尔时亦舍。有论
    师言。转根时舍。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不能
    男等亦得成就。比尼中亦说。若比丘转根
    不失律仪。当知不以转根故舍。问曰。五
    道中何道众生成就不善律仪。答曰但人成
    就不在余道。有人言。师子虎狼等常以恶
    业活命亦应成就

    七善律仪品第一百一十二

    七善律仪不杀乃至不绮语。问曰。于非众
    生数得是善律仪不。答曰得。但要因众生。
    是善律仪三种。戒律仪禅律仪定律仪。问
    曰。何故不说无漏律仪答曰。无漏律仪在
    后二中摄。故不别说。有论师言。更有断律
    仪。谓离欲界时得善律仪。以断破戒等恶
    故名曰断。而实一切律仪皆三中摄。问曰。诸
    外道等得此戒律仪耶。答曰得。此人亦以
    深心离诸恶故。戒师教言。汝从今日不应
    起杀等罪。问曰。余道众生得此戒律仪不。
    答曰。经中说。诸龙等亦能受一日戒。故知应
    有。问曰。有人言。不能男等无戒律仪。是事
    云何。答曰。是戒律仪从心边生。不能男等
    亦有善心。何故不得。问曰。何故不听作比
    丘耶。答曰。是人结使深厚难得道故。又此
    人不在比丘中。亦不在比丘尼中。是故不
    听。又彼中亦遮余人。如睐眼等。是人亦得
    此善律仪。问曰。比尼中遮逆罪者贼住者
    污比丘尼等。不听作比丘。是诸人等亦有
    善律仪耶。答曰。是人若为白衣或得善律
    仪。如不遮此人修行布施慈等善法。如是
    若有世间戒律仪者。有何咎耶。但以是人
    为恶业所污亦障圣道。是故不听出家。问
    曰。为从可杀等众生得善律仪。为于一切
    众生得耶。答曰。皆于一切众生边得。若不
    尔。律仪则有分。有分则不具足。又此律仪
    则可增减。亦同尼延子法。谓百由旬内不杀
    生等有此等过。是故律仪无有分别。若有
    人言。我于此人离杀。此人不离是人不得
    此戒律仪。有论师言。若分别布施行慈心
    等。有福德戒亦可尔。如持一戒亦得戒
    福。如是于一众生亦得律仪。问曰。是戒律
    仪二种。一尽形。二一日一夜。尽形者。若比
    丘优婆塞。一日一夜者。如受八戒。一日一
    夜是事云何。答曰。是事无定。若一日一夜。
    若但一日或但一夜。若半日或半夜。随能受
    时得出家。则但应尽形。若言我但一月二
    月。若但一岁则不名得出家法。五戒亦尔。
    问曰。若得善律仪还破失律仪不。答曰不
    失。但以不善法污此律仪。问曰。但于现在
    众生得戒律仪。为从三世众生得耶。答
    曰。皆于三世众生所得。如人供养过去所
    尊亦有福德。律仪亦尔。是故一切诸佛同一
    戒品。是律仪无量。如于一众生得起七种。
    从不贪等善根起故。亦从上中下心起故。
    故有多种。如一人一切众生边亦如是。念
    念常得故有无量。问曰。戒律仪几时可得。
    答曰。有人受一日戒是初律仪。即日受优婆
    塞戒是第二律仪。即日出家作沙弥。是第三
    律仪。即日受具足戒。是第四律仪。即日得
    禅定。是第五律仪。即日得无色定。是第六律
    仪。即日得无漏。是第七律仪。随得道果
    处更得律仪。而本得不失。但胜者受名。如
    是则福德益增。以此戒律仪于一切众生
    念念常得。故说一日戒律仪。四大宝藏不
    及十六分中之一。禅律仪无漏律仪随心
    行。戒律仪不随心行。问曰。有人言。入定时
    有禅律仪。出定则无是事云何。答曰。出入
    常有。是人得实不作恶法。与破戒相违常
    不为恶。善心转胜故应常有。问曰。若禅无
    色中无破戒法。以何相违名善律仪。答曰。
    法应如是。诸仙圣人皆得善律仪。若以破
    戒相违故有律仪者。则但应从可恼众生
    所得善律仪。有如是咎。是故不然

    八戒斋品第一百一十三

    八戒斋名优婆娑。优婆娑秦言善宿。是人善
    心离破戒宿故名善宿。问曰。何故正说离
    八事耶。答曰。此八是门。由此八法离一切
    恶。是中四是实恶。饮酒是众恶门。余三是放
    逸因缘。是人离五种恶是福因缘。离余三
    种是道因缘。白衣多善法劣弱。但能起道
    因缘故。以此八法成就五乘。问曰。是八分
    斋但应具受为得分受。答曰。随力能持。有
    人言。此法但斋一日一夜。是事不然。随受
    多少戒。或可半日乃至一月有何咎耶。有
    人言。要从他受是亦不定。若无人时但心
    念口言我持八戒。是戒五种清净。一行十善
    道。二前后诸善。三不为恶心所恼。四以
    忆念守护。五回向涅??。能如是斋则四大
    宝藏不及其一分。天王福报亦所不及帝
    释说偈。佛诃之。若漏尽人应说此偈。偈言
     六斋神足月  奉行于八戒
     此人获福德  则为与我等
    受此斋法应泥洹果。故漏尽人应说此
    偈。受斋法中系缚桎梏。皆应放舍。亦断一
    切不善因缘。是名清净。问曰。转轮圣王好
    受斋法。谁教之者。答曰。大德天神曾见佛
    者。教之令受

    八种语品第一百一十四

    八种语。四种不净四种净。四不净者。若人见
    言不见。不见言见。不见谓见问言不见。
    见谓不见问则言见。如是事倒心倒。故名
    不净。四种净者。若见言见。不见言不见。见
    谓不见问言不见。不见谓见问则言见。事
    实心实。故名曰净。闻觉知亦如是。问曰。见
    闻觉知有何差别。答曰。有三种信。见名现
    在信。闻名信贤圣语。知名比知。觉名分别。
    三种信慧。此三种慧或皆是实。或皆颠倒。上
    人不起不净。但起净语。是故下人所用则
    名不净。上人所用故名为净。有人言。是义
    中诸正智人皆名为上。不但得道故凡夫人亦有净语

    九业品第一百一十五

    九种业。欲界系业三种。作无作非作非无作。
    色界系业亦如是。无色界二种及无漏业。身
    口所造业名作。因作所集罪福常随。是心
    不相应法名为无作。亦有无作。但从心生。
    非作非无作者即是意。意即是思。思名为业。
    是故若意求后身。此亦名意业。亦名为思。
    思念后身故名为业。问曰。若尔则无无漏
    思。答曰。若以此为思则无无漏也。问曰。
    是无作虽从身生当有多少差别不。答曰。
    若一切身分皆起作业。因此则集多无作
    得大果报。问曰。是无作在何处。答曰。业道
    体定集无作。或有或无余则待心。若强心
    则有软心则无。又此无作亦从愿生。若人发
    愿我要当布施若起塔寺。是人定得无作。
    问曰。是无作几时得几时失。答曰。随所作
    事在。若起园林塔寺等施。随施物不坏。尔
    时常随。又随心不息。如人发心我应常
    作此事。若会同若衣施。如是等事在心不
    息。尔时常得。又随命未尽。如人受出家
    戒尔时常得。问曰。有人言。但欲界中从作
    生无作。色界中无是事云何。答曰。应在二
    界。所以者何。色界诸天亦应能说法礼佛
    及僧。如是人等云何不从作业生无作耶。
    又有人言。隐没无记无无作。是事不然。隐
    没无记是重烦恼。是烦恼集则名为使。但不
    隐没无记无无作。所以者何。是心下软不能
    起集。如华能熏麻非草木等。有人言。过
    梵世上无有能起作业心。所以者何。觉观
    能起口业。彼无觉观但用梵世心能起口
    业。是事不然。众生随业受身。若上地生不
    应用梵世中报。故知以自地心能起口业。
    又汝说彼无觉观。后当说有。问曰。圣人断
    结未尽。能起作业不。答曰。圣人不能起
    实罪业。问曰。狗等众生音声是口业不。答曰。
    虽无言辞差别。从心起故亦名为业。又若
    现相若号令若箫竹等音皆名口业。是身口
    业要由意识能起。非余识也。是故人有自
    见身业自闻口业。以意识所起业相续不断故自见闻

    十不善道品第一百一十六

    经中佛说十不善业道。谓杀生等。五阴和合
    名为众生。断此命故名为杀生。问曰。若此
    五阴念念常灭。以何为杀。答曰。五阴虽念
    念灭还相续生。断相续故名为杀生。又是
    人以有杀心故得杀罪。问曰。为断现在五
    阴故名杀生耶。答曰。五阴相续中有众生
    名。坏此相续故名杀生。不以念念灭中有
    众生名。问曰。有人依官旧法杀害众生。或
    为强力所逼强杀众生。自谓无罪。是事云
    何。答曰。亦应得罪。所以者何。是人具足杀
    罪因缘。以四因缘得杀生罪。一有众生。二
    知是众生。三有欲杀心。四断其命。是人备
    此四因。云何无罪。盗名若此物实属此人
    而劫盗取。是名为盗。是中亦有四种因缘。
    一是物实属他。二知属他。三有劫盗心。四
    劫盗取已。问曰。有人言。伏藏属王。若取此
    物则于王得罪。是事云何。答曰。不论地中
    物。但地上物应属王。所以者何。给孤独等
    圣人亦取此物。故知无罪。又若自然得物
    不名劫盗。问曰。若一切万物皆共业所生。
    劫盗何故得罪。答曰。虽从共业因生。因有
    强弱。若人业因力强。又勤加功此物则属。问
    曰。若人于塔寺众僧所夺取田宅等物。从
    谁得罪。答曰。虽佛及僧于此物中无我所
    心。亦从得罪。以是物定属佛僧。于中生恶
    心若劫若盗。是故得罪。邪?H名若众生
    非妻与之行?H。是名邪?H。又虽是其妻
    于非道行?H。亦名邪?H。又一切女人皆有
    守护。若父母兄弟夫主儿息等。出家女人为
    王等守护。问曰。?H女非妇与之行?H。云何
    非邪?H。答曰。少时为妇。如比尼中说是
    少时妇乃至以一?遮故。问曰。若无主
    女人自来求为妻者。是事云何。答曰。若
    实无主于众人前如法来者。不名邪?H。问
    曰。若出家人取妇免邪?H不。答曰不免。所
    以者何。无此法故。出家法常离?H欲。但罪
    轻于犯他人妇。妄语者。若身口意诳他众
    生。令虚妄解。是名妄语。佛为重罪故说
    众中定问名为妄语。乃至一人问时亦名妄
    语。岂须众人耶。又随所欲诳人。于此人
    得罪。若人语他人言我语某甲如是事。事
    虽不实不名妄语。又妄语随想。若见无见
    想。问言不见。无妄语罪。如比尼中说。问
    曰。若人事倒不见言见。云何非妄语耶。答
    曰一切罪福皆由心生。是人于不见事中
    而生见想。是故无罪。如于实众生中无众
    生想。非众生中生众生想。不得杀罪。问曰。
    如实有众生生众生想。乃得杀罪。如是若
    见生见想则应无罪。非不见见想而得无
    罪。答曰。是罪因心因众生生。是故虽有
    众生无众生想则不得罪。以无心故。若
    无众生有众生想。以众生无故亦不得
    罪。若有众生有众生想。因缘具故得杀生
    罪。若于见事中生不见想。问言不见。是
    人想不倒故不欺众生。虽为事倒亦名为
    实。若不见事中而生见想。问言不见。是
    人想倒欺诳众生。事虽不倒亦名妄语。两
    舌名若人欲别离他而起口业。是名两
    舌。若无别离心。他闻自坏则不得罪。若善
    心教化令离恶人。虽为别离亦不得罪。
    若不以结使浊心。虽复口言亦不得罪。恶
    口名若人苦言无所利益但欲恼他。是名
    恶口。若怜愍心为利益故苦言无罪。如无
    事加恼是则有罪。依方针灸虽苦非罪。苦
    言亦尔。诸佛贤圣亦为此事。如言痴人等。
    又若无结使浊心。虽为苦言不名为罪。
    如离欲人等。若以善心苦语中起烦恼。即
    时得罪。绮语名若非实语义不正。故名为
    绮语。又虽是实语以非时故亦名绮语。又
    虽实而时。以随顺衰恼无利益故亦名绮
    语。又虽言实而时亦有利益。以言无本末
    义理不次亦名绮语。又以痴等烦恼散心
    故语名为绮语。身意不正亦名绮业。但多
    以口作亦随俗。故名曰绮语。余三口业皆
    杂绮语不得相离。若妄语而非苦言。亦不
    别离。则有二种妄语绮语。若是妄语亦欲
    别离。而不苦言则有三种妄语两舌绮语。
    若妄语苦言不欲别离。亦有三种妄语恶
    口绮语。若妄语苦言亦欲别离则具四种。
    若无妄语苦言亦不别离。但非时语无益
    语无义语。则但是绮语。是绮语微细难可
    舍离。但有诸佛能断其根。是故但有诸
    佛独称世尊。言则信受。余无及者。问曰。
    已说七种业道。何用复说三意业耶。答
    曰。有人言。谓罪福要由身口。非但从心。
    是故说心亦是业道。是三种意业力故起
    身口恶业。是三种虽重。以意业微细故在
    后说。虽一切烦恼能起恶业。此三但为
    恼众生。故名不善业道。若中下贪不名
    业道。是贪增上深着他有。方便欲恼能起
    身口业。故以贪嫉为业道。恚痴亦尔。又若
    说痴即说一切烦恼。此中但为能起身口
    侵恼众生故说三种。问曰。何故名痴为
    邪见耶。答曰。痴有差别。所以者何。非一
    切痴尽是不善。若痴增上转成邪见。则名
    不善业道。一切不善皆由此三门。若人为
    财利故起不善业。如为金钱残杀众生。
    或以?故。如杀怨贼。或有不为财利亦
    不?恚。但以痴力不识好丑故杀众生。
    问曰。经说恶道因缘有四。随贪随恚随
    怖随痴行。故堕诸恶道。今此中何故不
    说随怖起恶业。耶。答曰。怖是痴所摄。若
    说随怖即是随痴。所以者何。智者乃至失
    命因缘尚不起恶业。又是事先已答。谓烦
    恼增长能起身口业。尔时名不善道。是三多
    起不善故。问曰。何故名为业道。答曰。意即
    是业。于此中行故名业道。先行后三中后
    行前七。中三业道非业。七业亦业亦道。问
    曰。亦有鞭杖及饮酒等诸不善业。何故但说
    十耶。答曰。此十罪重故说。又鞭杖等皆是眷
    属先后。饮酒非是实罪。亦不为恼他。设令
    他恼亦非但酒也。问曰。是不善道为在
    何处。答曰。悉在五道。但郁单越无邪?H以
    三事起以贪欲成。余以三事起亦以三事
    成。问曰。圣人能起不善业不。答曰。亦起意
    不善业不起身口。又意业中亦但起?心
    不起杀心。问曰。经中说学人亦呪人言灭
    令汝断种。此事云何。答曰。亦有经说阿罗
    汉呪。是漏尽人烦恼根断尚不起心。况当
    呪耶。言学人呪亦应如是。又圣人于
    不善业得不作律仪。云何当作不善。又
    此圣人不堕恶道。若能起不善则亦应堕。
    问曰。若诸圣人今世不造不善业。故不堕
    恶道。过去世中有不善业。何故不堕。答曰。
    是圣人心。中实智生时。诸恶道业皆已羸
    劣。犹如败种不能复生。又三毒二种。一能
    得恶道。一则不能。入恶道者圣人断尽。
    以业烦恼故得受身。圣人虽有诸业烦恼
    不具足。是故不堕。又是人依大势力。所谓
    三宝能消大恶。如人依王债主不恼。又是
    人智慧明利能消恶业。如人身中火势盛故
    难消能消。又此人有多方便。或念诸佛或
    念慈悲诸善业。故得脱诸恶。如多方诈贼
    依诸险难则不可得。又此圣人知得解脱
    道。如牛王行如鸟依空。又长夜修习诸善
    法故不堕恶道。如经中说。若人常修身戒
    心慧。有地狱报业能现轻受。又如偈说。
    行慈悲心无量无碍。诸有重业所不能及。
    又此圣人心不善业不能坚固。如一?v水
    堕热铁上。又此圣人善业深远如桓殊罗树
    根。又此圣人善多恶少。少恶在多善中则无
    势力。如一两盐投之恒河不能坏味。又此
    圣人富信等财。如贫穷人为一钱受罪。富
    贵者虽为百千亦不得罪。又入圣道故得
    为尊贵。如贵人虽罪不入牢狱。又如虎
    狼犬羊及尊卑共诤大者得胜。又此圣人心
    宿圣道。诸恶道罪不能复恼。如王宿空舍
    余人无能入者。又此圣人行自行处。恶道
    罪业不能得便。如鹰?喻。又圣人系心四
    念处。故诸恶道业不能得便。如圆瓶入
    ?。又具二种结。故堕恶道随业受报。圣
    人断一种故不堕恶道。又此人常受善业
    报。故诸恶道业不能得便。又如先六业
    品中说地狱业相。圣人无因缘故不堕恶道

    成实论卷第八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