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一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下

    知所学法如是修已。何相名成能修学者。种
    行具修成十二住。总摄一切菩萨皆尽。此后
    方得无上菩提第十三住成圆满果。颂曰
     种姓胜解行  极喜增上戒
     增上心三慧  无相有功用
     无相无功用  及以无碍解
     最上菩萨住  最极如来住
    一种姓住。犹未发趣无上菩提。于余住中唯
    有因转。相如前说。二胜解行住。从初发心乃
    至初地。由前修相于自住中虽已得净为得
    净故而修正行。起分别慧励意修作。成苦迟
    通行勉励说法。随力亦能现正觉等利益安
    乐。于前诸行或未普学。诸相未成。意乐未净。
    三极欢喜住。即是初地。如前白品并十大愿
    皆现圆满。由此转名净胜意乐。超过异生地
    证正性离生。生如来家成佛真子。绍隆佛种
    得诸平等。离诸诤害获实证净。知于菩提我
    已邻近。证二空理成二妙智。生大欢喜行十
    法净修住。谓信.慈悲.惠舍.无倦.知诸论.解
    世间.修惭愧.坚力持.供养诸佛。于九住法专
    精求趣。多为轮王王此洲界。调伏悭垢。乃至
    愿我恒处最尊为有情依作诸义利。或乐精
    进净信出家。瞬息须臾证百三摩地。以净天
    眼于诸佛国见百如来。变化住持皆能解了。
    神力能动百佛世界。身亦能往放大光明普
    令他见。化为百类利百有情。若欲留身得百
    劫住。见前后际各百劫事。证百法门。化为百
    身。身皆能现百菩萨眷属。四增上戒住。即第
    二地。由前住中十意乐住净得入此住。性戒
    具足。少邪业道诸恶犯戒亦不现行。况中上
    品。能善了知业道因果。自及劝他行诸净业。
    于有情苦得大哀愍如实观照。广见诸佛善
    根清净。多为轮王王四天下。止息犯戒。一切
    威力过前十倍。五增上心住。即第三地。由前
    作意解了通达。复由十净心得入此住。能通
    达诸行有情大菩提。亦正推求脱苦方便诸
    烦恼缠无障碍智。净法界中无分别慧。辨此
    智见胜三摩地。于菩萨藏精进多闻。不惜身
    命舍诸所爱。无有师长不誓承事。教誓皆行。
    身誓受苦。但闻一颂胜得大千充满妙宝。闻
    佛一句法能引正等觉净菩萨行。胜得释梵
    护世等果。设有告言。我有一句法能引正等
    觉净菩萨行。汝若能投大火坑者。当为汝说。
    菩萨欢喜踊跃言能。正使火坑等三千界。为
    闻法故我从梵天尚能投入。况小火坑。为求
    佛法尚应久处大地狱中。况余小苦。闻已便
    能法随法行。能引住世间静虑等至等。复还
    弃舍随愿受生。多作释天帝化他令断欲贪。
    威力过前百千之数。六觉分相应增上慧住。
    即第四地。由前求多闻成十法明得入此住。
    得十成熟智。修菩提分法能断萨迦耶见等
    一切执着。离诃毁业修赞美业。心转调柔功
    德隆盛。安住寻求修治地业。圆满意乐胜解
    界性。圣教怨敌不能倾动。多作苏夜摩天王
    化除萨迦耶见。威力过前俱胝之数。七诸
    谛相应增上慧住。即第五地。由前十平等清
    净意乐得入此住。以十方便观察诸谛。正毁
    诸行悲愍有情。摄受资粮勤修正愿念慧行
    等。皆得增长离异作意。以诸方便成熟有情。
    一切工巧皆能引发。多作珊都使多天王化
    舍一切内外邪法。八缘起相应增上慧住。即
    第六地。由前十种法平等性得入此住。觉
    悟缘起生解脱门。一切邪想皆不能动。为益
    有情摄受生死。智.悲.随逐无所著智.般若波
    罗蜜多住现前。证得无量胜三摩地。意乐不
    坏余不能夺。多作妙化天王化除一切增上
    慢等。威力过前百千俱胝之数。九有功用无
    相住。即第七地。由前十种妙方便慧所引世
    间进道胜行得入此住。达佛境界无间缺修。
    一一刹那证十度等菩提分法。有加行行一
    切圆满极。净住前导犹名有染工巧智满超
    二乘三摩地境。念念能入灭尽定能现菩萨
    甚希奇业。多作他化自在天王能授二乘现
    观方便。威力过前俱胝百千之数。十无功用
    无相住。即第八地。由前十种入一切法第一
    义智得入此住。以前所修四如实智。今得清
    净成无生忍。断四灾患爱甚深住。蒙诸如来
    觉悟劝导授与无量引发门智神通事业。悟
    入无量分身妙智得十自在。随受胜利。多作
    初静虑天王。创入此住第一刹那。所有福智
    一切威力。过前诸住所得一倍。第二刹那过
    前二倍。至十地满运运增长。说不能尽。十一
    无碍解住。即第九地。由前于甚深住不生喜
    足。复于智殊胜性爱乐随入。起智加行宣说
    诸法。说法所作皆如实知。成大法师具无碍
    解。多作第二静虑天王。十二最上成满菩萨
    住。即第十地。前无碍解遍清净已堪为法王
    受法灌顶。得离垢等无量等持作佛所作。得
    一切佛相称法座身诸眷属。得大光明证利
    有情佛事妙智逮得无量解脱陀罗尼门神
    通大念等无数功德。多作过色究竟大自在
    天王。菩萨道满资粮周备。从佛大云堪领广
    大微妙法雨。自如大云同现等觉。普雨法雨
    殄息尘埃。令善稼穑生长成熟。此一一住所
    断所修所证功德非余住无。依各圆满故别
    建立。胜解行住趣无相修。所作狭小有缺不
    定。次后六住获无相修。所作广大无缺决
    定。后之四住圆证清净领受修果。所作无量。
    胜解行住信等第六心。信生不退不断善根。
    十住第七心居位不退不作二乘。至极喜住
    所证不退永无忘失。至无功用无相住修行
    不退。任运进修皆求种智广行利乐。故留诸
    惑助愿受生。由此不说断烦恼相。生有五种。
    一除灾生。由愿自在为大鱼等济诸饥乏。为
    大医药救诸疾病。为大善巧善和诤鬪。为大
    国王如法息苦。为大天神断邪见行。为火为
    水为乘为船为种种物息除灾患。二随类生。
    愿自在力于傍生等恶类中生彼所行恶而
    自不行。彼不行善而自行之。如入酒肆能立
    其志。入诸?H舍示欲之过。为说正法除彼过
    失。三大势生。禀性生时寿量形色族姓贵富
    最为殊胜。能除众生轻慢等过。四增上生。
    受十王果自在化导随所应生。五最后生。此
    生资粮已极圆满。如慈氏等生婆罗门大国
    师家。如释迦等生刹帝利大国王家。能现等
    觉作诸佛事。复以四相摄受有情。一者顿普。
    初发心位普顿摄受一切有情。皆为眷属随
    力饶益。二者增上。若为家主。劝识恩惠孝养
    父母。妻子等所随时愍给。仆隶等所终不逼
    切而能堪忍。病等瞻疗爱语慰喻犹如自身。
    不生贱想。若为国王。不行刀杖以法理化财
    利饶益。依本土田而自食用不行侵掠。视诸
    众生如父如子。所言诚谛不行欺诈。劝舍诸
    恶教修诸善。三者摄取。平等无傥不希名利
    秉事。徒众等无染摄受于自义利。正教修
    习。非邪加行而陷逗之。四者随时。诸有情类
    下中上品。长短少时方堪净故随应成熟
    而行摄受。此十三住七地所摄。一种姓地。
    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此之三地即初
    三住。四行正行地。即次六住。五决定地。即第
    十住。堕在第三决定中故。六决定行地。即第
    十一住。七倒究竟地。即第十二第十三住。
    因果二中皆究竟故。此前所说诸菩萨行。虽
    有无量不过四种。一波罗蜜多行。则六十度。
    二菩提分行。三十七品四寻思等一切妙行。
    三神通行。即六神通。四成熟有情行。即所
    调伏界调伏方便界无量。如上所说若所学
    处.若所学法.若能修学.皆菩萨行。勇猛炽然
    依前修学不见行相。是名为行。此所行法云
    何名深。胜空者言。妙理玄邈不可思议。二
    乘不能晓。凡夫所不测。故名为深。如应者
    言。真谛智境超言议道。非喻所喻微妙难
    知。备三无上具七大性。体业利乐一切殊
    胜。白法溟海妙宝泉池。非大菩提为法界主
    无由相称。故所修学皆名为深。应勤趣证。或
    此一切诸菩萨行真如实相难可圆证。智慧
    观照难可获得。诠教文字难可悟说。万行眷
    属难可成就。有空境界难可通达。以慧为首
    余性或资皆名般若。故并名深。云何名时。胜
    空者言。若依世俗。信学修证求照达空。若依
    胜义。悟法体空修行般若。事绪究竟总名为
    时。如应者言。无上菩提广大深远。非少积
    因可能证获。于前所说十二住中。若日夜等
    时分算数。一一住中经多俱胝百千大劫。或
    过是数方证方满。若以大劫超过一切算数
    之量。总经于三无数大劫方得证满。经初无
    数大劫于一行中修一行。故证极喜住。经第
    二无数大劫于一行中修一切行。证无功用
    无相住。以意乐净决定勇猛。后经第三无数
    大劫一切行中修一切行。证如来住。此常精
    进非不尔者。若上勇猛如翘足等。或有能转
    众多中劫或多大劫。决定无转无数大劫。故
    知因位决定经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方证菩
    提。五种彼岸皆能到故。此意即说修五般若
    三劫分位。或随自心变作分限事绪究竟总
    立时名。若达空时唯正智证。既修学位通摄
    所余。独觉利根尚经百劫。况求作佛无多劫

    经曰。照见五蕴等皆空。赞曰。此显由行甚
    深般若得正慧眼。达空名照。谓色受等诸有
    为法。皆有三世.内外.?细.劣胜.近远。积聚
    名蕴。此五。谓色.受.想.行.识。等言等取处等
    诸法。胜空者言。前破能观执显能观空。今破
    所观执显所观空。若痴所蔽迷胜义理。于蕴
    等中妄执为有。如处梦者见境现前。若正了
    知胜义谛理。不生执着。如梦觉位了境非有。
    故行般若便照性空。如应者言。虽修一切皆
    行般若。证真遣妄由慧照空。故此偏说。此
    中空言即三无性。谓计所执本体非有相无
    自性。所以称空。诸依他起。色如聚沫。受喻浮
    泡。想同阳焰。行类芭蕉。识犹幻事。无如所执
    自然生性。故亦名空。圆成实性因观所执空
    无方证。或无如彼所执真性。故真胜义亦名
    为空。据实三性非空非不空。对破有执总密
    说空。非后二性都无名空。说一切空是佛密
    意。于有及无总说空故。如世尊说
     相生胜义无自性  如是我皆已显示
     若不知佛此密意  失坏正道不能往
    又此空者即真如理。性非空有因空所显。遮
    执为有故假名空。愚夫不知执五蕴等定离
    真有。起相分别。今推归本体即真如。事离于
    理无别性故。由此经言。一切有情皆如来藏。
    一切法等皆即真如。说有相事则无相空。
    令诸有情断诸相缚。眼类有五。一肉眼。非定
    所生大造净色。二天眼。因定所起大造净色。
    三慧眼。照理空智。四法眼。达教有慧。五佛眼。
    前四觉满总得佛名。今在因位慧眼达空明
    了瞩观。故名照见。然此空性资粮位中听闻
    思惟。多唯信解。在加行位方纯修观。虽皆名
    照犹带相故而未证真。住十地中起无漏观。
    通达真理方实照空。至如来位照见圆满。知
    离言境假名为空。虽此空言通空我法。逗舍
    利子唯说法空。我执久亡不假空故。或复我
    执依法执生。但观法空我随空故。此所说空
    虽体无异。而依事显亦有差别。如大经中或
    说十六。谓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
    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
    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
    性空或说十七。加无所得空。或说十八。又加
    自性空。或说十九。别加所缘增上及互无空。
    或说二十。于十八中离无散空为散空.无
    变异空。离相空为自相空.共相空。释初颂

     能食及所食  此依身所住
     能见此如理  所求二谛空
     为常益有情  为不舍生死
     为善无穷尽  故观此为空
     为种姓清净  为得诸相好
     为净诸佛法  故菩萨观空
     补特伽罗法  实性俱非有
     此无性有性  故别立二空
    经曰。度一切苦厄。赞曰。胜空者言。此上略
    说破二执显二空能度众苦。既照性空离诸
    分别。如蛾出[雨/虫]永离缠裹。便度苦厄疾证涅
    ??。虽依胜义无度无得。随世俗中有度有得。
    如应者言。由照性空能越生死显先修益。第
    三练磨心也。谓观转依深妙难证。若生退屈
    应练磨心。世间有情行?施等。于命终位尚
    招胜果。况我今修无障妙善。当来不证度苦
    转依。如彼行慧已度苦厄。舍?重依得无?
    重。我亦应尔。励已增修不应自轻而生退屈。
    度者越也脱也。苦谓三界有情及处。即业烦
    恼所生所起。理实有漏无非是苦。此略有三。
    诸有漏法性堕迁流逼迫不安。皆名行苦。世
    间诸乐必归坏尽缘合缠忧。俱名坏苦。性已
    逼迫更增楚切。难忍重生皆名苦苦。此苦即
    厄灾难义故。苦或八苦。住胎出胎俱受逼迫。
    众苦根本名生苦。时分朽坏名老苦。大种衰
    变名病苦。寿命衰没名死苦。不爱现前名
    怨憎会苦。所爱乖离名爱别离苦。所希不
    遂名求不得苦。诸有漏行名略摄一切五取
    蕴苦。厄谓八难及诸危怖小三灾等。由未照
    空。境相拘缚心起分别。发烦恼业五趣苦生。
    既见三种无性为空。或照蕴等即真如空。分
    别不生。恶果随灭。故诸苦厄皆能越度。如有
    颂言
     相缚缚众生  亦由?重缚
     善双修止观  方乃俱解脱
    据实照空亦度惑业。体宽现果唯说度苦。即
    此空相资粮位中闻思等照。初十心位第六
    心后信心不退。不断善根便永伏度极重苦
    厄。故经颂言
     若有成世间  增上品正见
     虽经历千生  终不堕恶道
    至十住中第四住后?无明等皆始不行。方
    能伏度恶趣苦厄。生贵住说除灭烦恼永尽
    无余。舍离生死能出三界。缘起经说。外道异
    生诸行。皆以四愚为缘。内法异生若放逸者
    福不动行。三愚为缘。不放逸者所有诸行。我
    不说以无明为缘。故知此后伏离恶趣一切
    苦厄。第七住后更不退位伏离二乘所应苦
    厄。至通达位初证真空后能永度三恶趣
    八处无暇贫疾等种一切苦厄。或有亦能永
    离三界分段苦厄怖烦恼故。有八地后方离
    此厄。七地已前留烦恼故。第十地终照空圆
    满。一切有漏种子永除。变易死等苦厄皆尽。
    至如来位利乐众生。或时示现非实如是。此
    观自在犹未成佛由照空故当必皆除。劝示
    发心言度一切
    经曰。舍利子。赞曰。胜空者言。生由法立。法
    即生因。此广生空。法空后显。如应者言。下
    陈机感者名。述理垂喻。示彼胜行除四处也。
    义段有三。初舍利子等。总告彰空。次是故等。
    别结所空。后以无所得故。释成空理。梵云舍
    利。唐曰春?。由母辨才指喻为号。显彼所生
    故复称子。母因能论子假为名。树正摧邪少
    闻多解。昔杨知见最初悟入。今演性空呼而
    垂喻。唯说胜教以统法显是理皆空。独告上
    人以摄机即时众咸告。彼虽秉告而未悟空。
    先劝练磨方除四处
    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赞曰。谓四大种及此所造。即十色处及
    法处色。性皆变现总立色名。胜空者言。下
    广法空。大经说言。所以者何。色自性空。不由
    空故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
    空。空即是色。此破二种执。色不异空空不异
    色者。破执世俗所取色外别有真空。不悟真
    空执着诸色妄增惑业轮转生死。今显由翳
    所见花色目病故然。非异空有故。依胜义色
    不异空如圣教说。因缘生法我说空故。色即
    是空空即是色者。破愚夫执要色无位方始
    有空。于色于空种种分别。今显依胜义色本
    性空。迷悟位殊义彰空色。如何色灭方乃见
    空。如翳见花自性非有。岂要花灭彼始成空。
    故于色空勿生封执。应除倒见究竟涅??。由
    此二句经作是言。色自性空非色灭空。如应
    者言。若依胜义诸法皆空都无有者。初虽可
    尔理未必然。真俗相形俗无真灭。色空相待
    色灭空亡。故非本来色体空也。胜空者言。
    据实此空非空不空。翻迷对色悟说色空。非
    此空言即定为空。空亦空故。如应者言。若
    因缘色自本都无。应诸愚夫先来智者。是
    则凡圣互是圣凡。自处师资实为谁迷。胜空
    者言。烦恼成觉分。生死即涅??。尘劳之俦
    为如来种。诸众生等本来寂灭。岂非愚夫先
    即智者。如应者言。若许色事有异空理。可舍
    色迷而求空悟。既空本色。智即为愚。求智舍
    愚岂非颠倒。且厌生死求趣涅??。苦乐不殊。
    求之何用。愚夫生死已得涅??。圣者更求
    极成邪妄。胜空者言。俗事迷悟求圣去凡。
    真理色空何成取舍。如应者言。若许事别亦
    说即空。俱胜义中自成矛?J。应未悟者知色
    即空。其已悟者不悟空色。精勤圣者可愍可
    伤。懈怠愚夫可欣可乐。如世尊言。云何菩萨
    随顺会通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若诸有情于
    佛所说空性经典。谓一切法皆无自性皆无
    有事无生无灭皆如幻梦。于是等法不能解
    了。菩萨为彼如理会通。应告彼言。此经不说
    一切诸法都无所有。但说诸法所言自性都
    无所有。故说诸法皆无自性。虽有一切所言
    说事依止彼故诸言说转。然彼所说可说自
    性。据胜义谛非其自性。故说诸法皆无所有。
    彼一切法所言自性理既从本都无所有。当
    何所生当何所灭。故说诸法无生无灭。又如
    幻梦非如显现如实是有。亦非一切幻梦形
    质都无所有。如是诸法非如愚夫言说串习
    势力所现如实是有。亦非一切诸法胜义离
    言自性都无所有。由此悟入一切诸法非有
    非无。犹如幻梦其性无二。故说诸法皆如幻
    梦。如是菩萨普于一切诸法法界。不取少分
    不舍少分。不作损减不作增益。无所失坏。若
    法实有知为实有。若法实无知为实无。如是
    开示是名菩萨随顺会通方便善巧。此经意
    说。一切愚夫如言所执实有可说诸法自性。
    如实幻梦皆无自性。都无有事无生无灭。非
    无圣智真俗谛境离言法性。非如幻梦形质
    亦体都无名无性等。达所执无名悟非有。达
    圣境有名悟非无。故言菩萨不取少分不舍
    少分无知为无有知为有。若依胜义法体都
    空无少有者。作此会通便非善巧。称悟非无
    不舍少分。亦徒施设乃为损减失坏正理。由
    此故知。此经意破先执色有故说色空。空者
    无也。非法性空。愚夫所执当情色相本性非
    有。若执非空及色灭无方成空体。既成二倒。
    故应双遣显色事理非如所执。勿起妄情生
    颠倒见。妄情既断所执色亡。故断依他遣计
    所执。如翳既灭不见空花。二乘外道执实
    作用因缘生法性都非有。故圣说言。因缘生
    法我说皆空。非谓依他如幻之色亦皆空也。
    故有颂言
     虚妄分别性  由此义得成
     非实有全无  许灭解脱故
    圣教又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亦不从
    共生非不从二生。虽无所执作用因缘。而有
    功能缘可得故。此若无者应无俗谛。俗谛无
    故真谛亦无。依谁由谁而得解脱。或此空者
    即法性空。若执遍计所执诸色及依他色定
    异真有。真俗定别极成迷乱。今显二色性即
    空如无相无为非诠智境。应舍二执求趣真
    空。故摄归空双除妄见。法性之色体即真相。
    不异即空。此复何惑。圣说二谛各有浅深。彼
    互相形皆有真俗。有俗俗俗。有俗俗真。有真
    真真。有真真俗。即俗真俗。真亦俗真。有俗有
    真俗无真灭。既非无色而独有空。亦非色空
    定不异即。故真空与色非异非不异。非即非
    不即。今遮定异等唯说不异即。此不异即言
    亦非不异即。辩中边说
     无二有无故  非有亦非无
     非异亦非一  是说为空相
    今说色空互相显者。令义增明破疑执故。前
    说观自在教练磨心。今说色空等令除四处。
    一者二乘作意狭劣欣厌不乐利他。二者于
    大乘中颠倒推求及起疑惑。三者于闻思等
    言我能然种种法执。四者现前安立骨琐色
    等乃至菩提执着分别。今说色等不异即空。
    令舍二乘劣作意等得无分别出世行成
    经曰。受想行识等亦复如是。赞曰。恐彼疑
    执唯色不异空。唯色体即空余法不尔故。以
    受等亦例同色。能领纳境起苦乐舍名受。能
    取于境有相.无相.小.大.无量.无少所有分
    齐名想。思造善恶无记分位及余心所等迁
    流名行。心意识三皆能了别并通名识。谓四
    识住及能住识。如色而领。如领而知。如知而
    作。如作而了。故色受等如是次第。然由世执
    我事有五。谓我身具.我受用.我言说.我造
    作.我自体。今显是蕴唯法功能。无实自性非
    我我所故。唯说五不减不增。愚夫不知为破
    我执于非蕴中假说为蕴。遂执为有。故今对
    破并说为空。二十论云。说无有情我。但有法
    因故。等者。等取下处界等五种善巧。然大经
    言。色空乃至菩提亦空。设有一法过涅??者。
    我亦说为如幻如化。故此等言通摄一切。胜
    空如应二皆准释。大经次言。受想行识自性
    空。不由空故。乃至广说。受想行识即是空。空
    即是受想行识何以故。此但有名谓为菩提。
    谓之为空。此但有名谓之为色受想行识
    经曰。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赞曰。前告法体空。今告法义空。
    是诸法者。指前对空色受等法。本无今有名
    生。暂有还无名灭。障染名垢。翻此名净。相广
    名增。翻此名减。胜空者言。依世俗谛。许色
    等有。可有生等。依胜义谛。色等本空。如何空
    中更有生等。故生灭等空相皆无。如应者言。
    遍计所执及依他上自然生法本性空无。法
    性色等体即空理。皆无如彼二乘等执生等
    位别。故说空相不生灭等。又若有执有为迁
    流定有生灭。无为在缠出缠位别实有垢净。
    未证真位及证真已有为无为互有增减。如是
    定执皆所执故体相都无。宁如彼执有为生
    灭.无为垢净.通二增减。如见阳焰执为实水。
    此水本空何有生等。非无阳焰似水生等。又
    设难言。若摄归性依他色等皆即空如。彼有
    生灭此亦应尔。今义答言。如太空中色虽生
    灭而空相无。如是依他虽有生灭真空不尔。
    复有难言若一切法皆即真空。空相遍在贪
    等垢染信等净中。如应垢净。今义答言。如太
    空中有色染净空相不尔。如是诸法虽有垢
    净而空相无。故有颂言
     非染非不染  非净非不净
     心性本净故  由客尘所染
    或有难言。若法皆真无别相者。甘露圣教既
    有增减。真空应尔。今义答言。如太空中色
    相增减空相不然。如是圣教虽有增减而空
    性无。皆由事理体相别故。若一切法唯真如
    空。如何得有生灭等事。以上总说非但色体
    不异即空。色上生等诸差别义亦不异即空。
    今遮通别且略举三。而实空相亦不一等。大
    经次言。如是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菩萨
    如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见生灭不见
    染净。何以故。但假立客名别别于法而起分
    别。随起言说如如言说如是如是生起执着。
    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如是等一切
    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着
    经曰。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赞曰。胜
    空者言。上以色等体义总对于空明不异
    即。恐义不明。令观纯熟别结空中所无之
    法。乘前起结说是故言。此言通下诸所无法。
    如应者言。三乘通修五种善巧。谓蕴.处.界.
    缘起及谛。随彼所应为远近观。由二乘等皆
    随执有。今对说无。所执空中体义俱寂。故所
    执蕴其性都无。然佛方便于有为中施设为
    蕴。破五我事渐令入真说为善巧。非谓实有。
    故经颂言
     如星翳灯幻  露泡梦电云
     诸和合所为  应作如是观
    有为之法尚非定蕴。所执蕴等何理成真。法
    性空如故非蕴相。是故空中都无五蕴。大经
    次言。复次舍利子。诸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
    多时。应如是观。菩萨但有名。般若波罗蜜多
    但有名。色受想行识但有名。乃至广说
    经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赞
    曰。此说空中无十二处。胜空者言。佛权方便
    说有处等引令入真。既入真已依真实义故
    说皆空。如应者言。唯由根境能与六行为生
    长门。说为处义。然以世间相见.问讯.涂香.
    受膳.侍给.分别故。佛说处次第如是。因位眼
    耳不至能取。鼻舌身三至方能取。意即八识。
    果俱不定。眼耳用胜。天得通名。变化非真。唯
    欲色界。下地诸识有依上者。业.缘.通.定.法
    力皆生。诸位随应用有胜劣。如次九八七五
    缘起。色谓显.形.表。声谓执受.不执受.俱大
    种所生。香谓俱生.和合.变异。味谓苦.酢.甘.
    辛.咸.淡。触谓四大及此所造。法谓无对色及
    余心所.不相应.无为。初五唯二。余通异熟.
    长养.等流。异熟唯欲色。后二通三界。色.声.
    有表.意.法通三。十色皆唯无记及善。即离
    依有假立造名。一切皆通有漏无漏。二十颂

     依彼所化生  世尊密意趣
     说有色等处  如化生有情
    此说佛为妄执有我久沈生死不肯趣求。非
    处法中说之为处。如遮断见密说化生。引令
    入真除舍我执。二乘等不了方便言说。执为
    实有。今显所执性本都无。因缘法中既非实
    处。法性空理亦无处相故。乘前义而结处
    无。大经次言。眼处但有名。乃至法处但有名。
    眼处空乃至法处空
    经曰。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赞曰。此说空
    中无十八界。胜空者言。眼界.色界.眼识界.
    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
    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
    意识界名十八界。今举无初后例中间十六
    界。世俗故说有。胜义故皆无唯有假名。自性
    空故。如应者言。由根及境能持六识。彼复自
    持因果性义名之为界。前处次第识界随生。
    故十八界次第如是。能取于境是六内界相。
    眼等所取是六外界相。依根缘境似境了别是
    六识界相。此中意界即心意识。心谓第八识。
    持种受熏趣生等体。善无覆性。能变身器为
    有情依。有三位名。一我爱执藏位名阿赖耶。
    此翻为藏。能藏所藏执藏义故。二善恶业果
    位名?巢ュ取4嗽埔焓臁I撇簧埔邓?屑?省?br> 三相续执持位名阿陀那。此云执持。能执持
    身不失坏故。意谓第七识。染执我相为有漏
    依。净常平等。性善有覆。亦三位名。一我执相
    应位名有覆末那。缘阿赖耶执为我故。二法
    执相应位名无覆末那。缘?巢ュ戎次?ü省?br> 三思量性位但名末那。缘阿陀那等起思量
    故。能缘所缘短长平等。故七八识各有三名。
    初二名皆有漏。后一名通无漏。识谓余六。如
    自名显。皆通三性。至佛位中转异熟识名圆
    镜智。九喻影像于中现故。随应初地转二末
    那名平等智。能具十种平等性故。三乘见位
    转第六识名妙观智。随应具足十胜用故。转
    前五识名成事智。起十化业满本愿故。因多
    分别以识为主。果皆决断标智为名。此前八
    识即七心界。四智唯善。并法界摄。三照有空
    具真俗智。成事照有俗智非真。圆镜平等恒
    不动摇。初恒遍观名一切智。妙观成事有时
    间断。虽此四智皆具众德。而随相增起摄不
    定。然佛说法有略广门。于蕴义中略说色识。
    处界随广。蕴广心所。处界皆略。为愚三故。蕴
    说有为。处说二取。界增取体。机欲待故。破我
    能持施设为界。二乘等不了便执为实。所执
    都无。余非实界。故乘前义亦结此无
    经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
    死尽。赞曰。胜空者言。上无远观。下无近
    观。此无独觉邻近所观。故契经言。为求独觉
    者说应十二缘起法。又说。无明乃至老死唯
    有假名。自性空故今说为无。尽者空也。空
    亦空。故说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十二缘
    起有空俱无。例余皆尔。今影显之。如应者言。
    慈氏尊说此于染净皆有顺逆。杂染顺观依
    于生死流转法说。逆依世间加行法说。清净
    顺观依于根本断障法说。逆依断已重观法
    说。杂染顺观者。初知体性具十二支。一无明。
    谓迷内外愚。二行。谓福非福不动。三识。谓异
    熟识。四名色。谓五蕴。五六处。谓六根六触能
    对境之胜劣。七受能领境之苦乐。八爱。谓
    三界贪。九取。谓烦恼。十有。即行至受六支种
    子由爱取润能有后有。十一生。谓苦果现起。
    十二老死。谓衰变终没。次观由痴发起邪行。
    能集当来随业果识。五蕴相起诸根圆满。触
    受境界种子感果。耽着希求。烦恼滋长。润前
    业等。五趣苦生老死忧悲之所随逐。故契经
    言。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识等五支因无
    次第。依当起位说为后缘。杂染逆观者。依
    初习位安立谛说。谓老死苦.老死集.老死
    灭.老死趣灭行。乃至随应历观诸谛。由老死
    支苦谛所摄。于缘起中先逆观察。以三种相
    观老死支。一细因缘。二?因缘。三非不定。感
    生因缘名细。谓爱.取.有。生自体名?。谓生
    支。由此二生而有老死。当来老死细生为因。
    现法老死?生为因。除二生体余定无能与
    老死果。名非不定。虽观老死苦谛。至爱于后
    际苦并彼集谛未为喜足。遂复观察后集因
    缘现在众苦。谓遍逆观受触六处名色与识。
    观未来苦是当苦谛。观彼集因是当集谛。观
    未来世苦之集谛由谁而有。知由从先集所
    生起识为边际现法苦有。既知从先集所生
    起。不应复观此云何有。由识名色譬如束芦
    展转相缘无作者等。是故观察齐识退还。如
    是顺逆观察苦集。唯十支已。次观灭谛。始从
    老死乃至无明。云何一切皆当灭尽。谓由不
    造无明为缘新业行故彼苦方灭。次更寻求
    证此灭道。忆昔师授于缘起法世间正见念
    智现前。如是数观令见增长。是名杂染顺逆
    观察。清净顺观者。由先已集正见资粮。能于
    诸谛渐次获得有学无学清净智见。能无余
    断无明及爱。诸无明触为缘生受亦复随断。
    于现法中证慧解脱。受.相应心.贪爱烦恼得
    离系故证心解脱。无明断故应生诸行识乃
    至受皆不得生。是故经言。无明灭故行灭。乃
    至触灭故受灭。彼受不生无由起爱。由斯复
    说。受灭故爱灭乃至愁叹忧恼皆灭。唯有识
    等清净鲜白住有余依般涅??界。名为证得
    现法涅??后有漏尽住真常迹。名无余依般
    涅??界。清净逆观者。既断灭已还逆观察。由
    谁无故老死无。由谁灭故老死灭。知由无作
    缘生种子现行二生无故老死无。无常缘生
    二生灭故老死灭。如是乃至知由无作缘生
    发起缠随眠三无明无故行无。无常缘生三
    无明灭故行灭。是名清净顺逆观察。有依顺
    染不说生支。机欲待故。说逆唯九。以业为识
    非集缘故。或观十一。无明无因智种阙故。
    世尊如是方便施设令独觉等获自菩提。而
    彼不了妄执有实染净缘起。今说彼无令舍
    执着。于杂染品唯说无无明乃至无老死。于
    清净品唯说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各但
    无顺而例无逆。举无初后例中亦无。故第六
    地虽作此观。尚执有实流转还灭。第七地中
    方除生灭障。生者顺染。即此所无无明乃至
    老死。灭者顺净。即此所无无明尽乃至老死
    尽。其所无者。谓无所执作者常住二种缘
    生。非无功能缘起灭理。以契经言不坏世谛
    入于胜义。无造受者业不亡故。依他既非定
    缘起相。真理亦非无明等灭。故并无之。若善
    恶业一切都无。契经唯应说法非有。何容繁
    长言亦非无。待因缘故诸法成立。自事既重
    故应详究
    经曰。无苦集灭道。赞曰。胜空者言。前无独
    觉近观。此无声闻近观。故契经言。为求声闻
    者说应四谛法。又说。四谛唯有假名。自性空
    故。然上兼下此亦余境。于缘起中亦修谛
    观。故缘起后方说谛无。如应者言。胜?经
    说安立四圣谛非安立四圣谛。如是八圣谛
    非二乘所知。分段生死名苦。烦恼及有漏业
    名集。择灭名灭。生空智品名道。?显施设浅
    智所知名安立谛。变易生死名苦。所知障及
    无漏有分别业名集。自性清净无住涅??名
    灭。法空智品名道。微隐难知非?浅境名非
    安立谛。总合说者。有漏逼迫皆苦。招感后
    有名集。故无记法皆非集谛。此即略说生死
    果因。四种涅??名灭。无漏有为为证灭路名
    道。此即略说出世果因。如疗病者知病.病因.
    病除.除法。观生死苦.苦因.苦灭.灭法亦然。
    唯圣知实名为圣谛。或随观察二空真如不
    作别观名非安立远观四谛各有四行。谓无
    常.苦.空.无我.因.集.生.缘.灭.静.妙.离.道.
    如.行.出。由苦谛行能除四倒故有通局。为入
    真门。近加行观不唯观苦。观非安立方入真
    故。于非苦等中佛说为苦等。声闻等不了如
    言起着。今破彼执故说为无。依他定非苦集
    等相。真理何由有彼差别。由此并无。故第五
    地虽作此观尚执有实染净?相。第六地中
    方除染净障。染者有漏。即此所无苦集二谛。
    净者无漏。既此所无灭道二谛
    经曰。无智亦无得。赞曰。胜空者言。上无声
    闻近观。此无菩萨近观。能证道名智。所证境
    名得。有能证智可有所得。证智非有所得亦
    空。如契经言。为求菩萨者说应六波罗蜜多
    法。唯言无智得。总合说故。若法非空。初有所
    行后可有得。法既非有。初无所行后何有
    得。故大经言。一切智空乃至无上菩提亦空。
    如应者言。菩萨真观唯非安立。故总说近
    亦无智得。如有颂言
     依识有所得  境无所得生
     依境无所得  识无所得生
    无分别智证真如位。心境冥合平等平等。能
    取所取一切皆无。后得智中离诸相缚无虚
    妄执。亦离二取。复有颂言
     由识有得性  亦成无所得
     故知二有得  无得性平等
    余位执种犹未断。故观不分明谓有二取。破
    实能取故说无智。破实所取复言无得。又于
    二法俱遮二取。别遮二取说为无得。能所得
    故。遮有妙用故言无智。照断能故。此释皆除
    遍计所执。依他幻事非定智得。真如体寂都
    无二相。故依三性皆说为无。非真智生一切
    非有。说智及智处俱名般若。真无相取不取
    相故
    经曰。以无所得故。赞曰。胜空者言。前说是
    故空中无色等者。虽结成上色不异空无生
    灭等。而未释色等无之所由。今显空中无法
    所以。若色等中体少是有。应依胜义有少所
    得。既都无得故本皆空。如大经言。自性空故
    一切皆空。如应者言。辩中边言。菩萨正修
    十善巧观。一蕴二处。三界。四缘起。五处非
    处。六根。七世。八谛。九乘。十有为无为。由舍
    利子渐悟大乘故。此俱无三乘通.别.近.远.
    加行.根本六种。二真观位证法事理。所执六
    相都无所有。依他圆成非定六相。故以无得
    通释上无。如大经言。色等诸法无所得。故甚
    深般若亦无所得
    经曰。菩提萨?室腊闳舨?廾鄱喙市奈蘖G碍
    无?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
    涅??。赞曰。胜空者言。上破二执广显二
    空。下叹二依彰获二利。此叹因依断障染利。
    依即前说行之异名。?者障。碍者拘。恐者畏。
    怖者惧。未依慧悟。滞色等有拘溺众苦畏惧
    恒生。有虚妄颠倒及生死梦想。由斯欣乐究
    竟涅??。既依般若达色等空。便无拘碍.苦
    畏.倒.想。以色生死即涅??故。何假虚求究竟
    圆寂。故依般若一切远离。如应者言。下彰
    依学德叹获胜利。离苦圆证也。此叹菩萨因
    位修益。菩萨常时缘说文字学起观照。寻观
    实相修持眷属。不妄求知一切境界。名依般
    若。?谓烦恼障。不得涅??故。碍谓所知障。不
    得菩提故。或?即碍。俱通二障。恐怖者谓五
    怖畏。一不活畏。由分别我资生爱起。二恶名
    畏。行不饶益有??望起。三死畏。由有我见失
    怀想起。四恶趣畏。不遇诸佛恶业所起。五
    怯众畏。见已证劣他胜所起。颠倒者谓七倒。
    一想。二见。三心。四于无常谓常。五于苦谓
    乐。六于不净谓净。七于无我谓我。于后四
    种妄想分别名想倒。忍可.欲乐.建立.执著名
    见倒。心倒者谓烦恼。此有三。一根本。谓愚
    痴。二体性。谓边执见一分.戒禁取.见取及
    贪.萨迦耶见。三等流谓余烦恼。梦想者未真
    智觉恒处梦中。由斯佛说生死长夜。梦由想
    起故名梦想。前之七倒由妄想生。处梦而行
    故名梦想。或前诸倒皆生死因。此梦想者即
    生死果。如处梦中多瞩身境。故偏于果标梦
    想名。梵云涅??。唐言圆寂。即体周遍性湛然
    义。虽真如性无二无别。依缘尽证说有四种。
    一自性清净涅??。谓一切法实相真如。二无
    住处涅??。谓大悲慧常所辅翼。出所知障清
    净真如。三有余依涅??。谓集谛尽所显真如。
    四无余依涅??。谓苦谛尽所显真如。有处依
    初说。诸凡圣平等共有。一切有情无生灭等。
    本来涅??。有依第二说。诸菩萨住无。所住。及
    声闻等不得涅??。有依后二说。三乘者同得
    解脱。此中总说。由诸菩萨依般若故。悟三无
    性。及因我法二空所显一切空故。其心不为
    二障所碍五怖所恐七倒所缠梦想所惑。便
    能究竟契证涅??。或诸菩萨由依般若。胜解
    行位资粮道中。渐伏分别二障现行。于加行
    道。能顿伏尽。亦能渐伏俱生二障。心无?碍。
    见道位中。断分别执随愿速满。无有恐怖。于
    修道位。解行广增断诸颠倒。远离一切生死
    梦想。当无学道究竟涅??。四位所彰从增说
    故。又极喜住。一切恶趣诸烦恼品。及所知障
    在皮?重皆悉永断。能令烦恼皆不现行。心
    无?碍。最初证得无漏智故。无功用无相住。
    一切能障无生法忍诸烦恼品。及所知障在
    肤?重皆悉永断。一切烦恼皆不现前。无有
    恐怖。因从果名。果已断故。最上成满菩萨住。
    一切烦恼习气随眠。及所知障在骨?重皆
    悉永断。入如来住。名为远离颠倒梦想。即是
    二障三住所断。由斯佛位究竟涅??
    经曰。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赞曰。胜空者言。上叹因依
    断障染利。下叹果依得菩提利。三世者去来
    今。诸佛者非一故。梵言佛陀。此略云佛。有慧
    之主。唐言觉者。得谓获证。阿云无。耨多罗云
    上。三云正藐云等。三又云正。菩提云觉。末
    伽名道。此不名也。无法可过故名无上。理事
    遍知故名正等。离妄照真复云正觉。即是无
    上正等正觉。大智度论说。智及智处俱名般
    若。三世觉者由依此故证智达空名得正觉。
    或唯空性说名菩提。如来妙体即法身故。如
    应者言。出生死而慧悟。如从梦觉。契法性而
    敷阐。喻若花开。成真俗智具自他觉。慧行
    俱满。标以佛名觉慧圆满虽更不修。然持不
    舍济有情类。故亦说佛依于般若。或依即修。
    佛由因位依行般若得正觉故。此彰五法。一
    净法界。即佛法身真如涅??。具真性相微妙
    功德。由观空理所得果故。余之四智谓有为
    德。即是所证受用佛身。修自利因所得果故。
    为大菩萨所现净相广大佛身。名他受用。为
    二乘等现净秽相不定佛身。名为变化。俱利
    他因所宜现故。自受用身具百四十不共实
    德。谓诸如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随好.
    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
    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一切种妙智。
    及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四无
    量.三解脱门.三无生忍.三十七种菩提分法.
    五眼.六通.四无碍解.无诤愿智.恒住舍性.
    十八佛不共法.乃至一切智.种智无量功
    德。说不能尽。他受用身及变化身亦具有此
    相似功德故。有为功德四智所摄。以智为主
    名菩提智。法身真如名菩提断。如契经言。菩
    提智菩提断俱名菩提。由此故知皆称菩提。
    假者名佛。即总假者证得别法。故说诸佛依
    得菩提。如是总摄诸功德尽。智断圆满名无
    上觉。异生邪智。简名正觉。二乘分智。简名
    等觉。菩萨缺智。简复名正觉。唯佛圆证独
    得全名。金刚分言。一切诸佛从此经出。一切
    如来从此经生。是故三佛俱是菩提。理趣分
    说。信学此经速能满足诸菩萨行。疾证无上
    正等菩提。故三菩提皆由此得
    经曰。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咒
    是无上呪是无等等呪。赞曰。胜空者言上
    已别显因果二依断得二利。下文总叹般若
    胜用。乘前起结名曰故知。妙用无方曰神。无
    幽不烛曰明。最胜第一名无上。无类可类名
    无等等。大师秘密妙法纪纲。显正摧邪除恶
    务善。灵只敬奉贤圣遵持威力莫加。故名为
    呪。如应者言。梵云陀罗尼。此曰总持。略有四
    种。一者法。以略教含广。二者义。以略义含
    广。三者能。得菩萨无生法忍。慈氏尊说
     壹胝蜜胝吉胝?冲竦?丁履反)鉢陀腻莎诃
    四者呪。大经中说
     纳慕薄伽筏帝(一)鉢剌坏波罗弭多曳(二)??br> 侄他(三)室[口*丽]曳(四)室[口*丽]曳(五)室[口*丽]曳(六)室
    [口*丽]曳细(七)莎诃
    此呪神力广说如经。念慧二能具含万德。顺
    此古说总立呪名。此乘前结法义二持起下
    呪持。说故知也。由此总持出过异生.声闻.
    独觉.菩萨四道。或文字妙用.观照圆鉴.眷属
    胜益.实相无喻。或四皆通。故此般若名神等
    呪。或此般若是大神者。乃至是无等等者之
    所说呪。劝诸学者皆于此经修十法行。慈氏
    颂言
     谓书写供养  施他听披读
     受持正开演  讽诵及思修
     行十法行者  获福聚无量
     胜故无尽故  由摄他不息
    经曰。能除一切苦。赞曰。前明具德。此明破
    恶。信学证说皆除众苦。故大经言。能于此经
    行十法行。一切障盖皆不能染。虽造一切
    极重恶业。而能超越一切恶趣。假杀三界一
    切众生。终不由斯堕于地狱.傍生.鬼界。设住
    一切烦恼丛中。而犹莲花终不为染。常与一
    切胜事和合。于法.有情得无碍智。能善悟入
    诸平等性。自他忿等皆能调伏。现世怨敌咸
    起慈心常见诸佛得宿住智。所闻正法总持
    不忘。诸胜喜乐恒现在前。常勤精进修诸善
    法。恶魔外道不能稽留。四天王等常随拥卫。
    终不横死枉遭衰患。诸佛菩萨恒共护持。令
    一切时善增恶减。于诸佛土随愿往生。乃至
    菩提不堕恶趣。速能满足诸菩萨行。疾证无
    上正等菩提。随心所愿无不成办。所以王城
    四众才诵念而魔伏。天宫千眼始受持而怨
    溃。况复深衷恳己因植果圆。不拔五趣以为
    师。跨十方而为主未之有也
    经曰。真实不虚。赞曰。除疑劝信重说此言。
    何有弃大宝轮王之位。处寂林而落饰。称慈
    父法王之尊。践众道而提誉。对诸龙象导彼
    天人。诳诱群生诚为未可。所以经言。如来
    是真语者乃至不异语者。故应信奉勿起惊疑
    经曰。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呪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
    莎诃。赞曰。前说法义二持虽劝信学。欲令
    神用速备更说呪持。佛以大劫慧悲难修誓
    行加略文字。意趣深远教理幽。广不易详赞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下

     贞应三年(甲申)正月十五日为助先师真归上
     人余业敬雕摸毕兼以此功令故权大僧都
     重信荡流转妄执趣菩提正道及自他群类
     同开真解矣       愿主性如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