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一 >
  • 仁王经疏卷下_受持品第七

    受持品第七

    将释此品。略有二义。一释品名。二正释文。释
    品名者。依智度论。由信力故。闻而奉行为受。
    由念力故。久久不失为持。此品正明十三法
    师受持般若。又令他受。名受持品
    经。尔时月光(至)般若波罗蜜。释曰。第二依
    文正释。前五品中。辨正宗讫。故下二品。依教
    奉持。于中有二。初明受持。后明付属。此即初
    也。于一品内。文别有三。初问答正说十三法
    师。次佛告波斯下。付王受持。后时诸大众下。
    明时众得益。前中有二。初月光王请。后大牟
    尼如来正说。请中有二。初观瑞疑念。后发言
    陈请。此即初也。文有三节。一观释迦五种神
    变。二见台上宝满佛。是一切佛化身主者。若
    准梵网经。是卢舍那佛。或云卢招那。亦云卢
    折罗。此云照也。以报佛净色。遍周法界故。又
    日月灯光。遍周一处。亦卢舍那。一也。或可义
    翻名宝满。此佛化千叶释迦佛。及百亿叶上
    化佛。故言化身主也。三复现千华叶世界上
    佛者。即是千华叶上千佛。及一一叶上百亿
    佛。其中如上诸佛。各各说般若波罗蜜。此当
    梵网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
    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
    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问此上宝满佛。于
    三身中。何身所摄。有说。自受用身。此说不
    尔。自受用土。无法众故。有说。他受用身。此
    亦不然。诸微尘众。听佛说故。今解。于化身中
    本末差别。非受用身(更勘无上依经大乘同性经。?陈?崮鞘湾取S泻尾畋鹨?
    经。白佛言(至)不可以识识。释曰。自下第二
    发言陈请。初赞。后请。此即赞也。若依本记。
    过言说故不可说。过想心故不可解。过觉观
    故不可以识识。此当智度论说言语道断心
    行处灭。依解深密经。云心言路绝
    经。云何(至)开空法道。释曰。第二请也。开谓
    开发。道即圣道。于人法境。开发空慧。名空法
    道。此中问意。诸佛所说甚深般若。难说难识。
    云何诸善男子。于此经中。明了觉解。依何观
    门。为诸众生。开法空道
    经。大牟尼言(至)为大法王。释曰。第二如来
    正说。于中有三。初总标。次善男子其法师下。
    别释。后善男子如是诸菩萨下。总结。前中有
    三。初总标。次别叙。后劝供。此即初也
    经。从习忍(至)依持建立。释曰。第二别叙。依
    谓所依。持谓摄持。为众所依。能摄持众建立正法
    经。汝等大众(至)而以供养。释曰。第二劝供应知
    经。善男子其法师者。释曰。第二别释十三
    法师。文别有二。初谍总名。后次第别释。此即初也
    经。习种性菩萨。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十
    三法师。分为十三。此即第一释习种性。文别
    有五。一标位列名。二辨类差别。三行业不同。
    四举劣显胜。五入位时分。此即第一标位列
    名。谓十三法师中。第一法师名习种性菩萨
    经。若在家(至)比丘尼。释曰。第二辨类差别。
    略辨四众。一婆差。二优婆差。三比丘。四比
    丘尼。言婆差者。或云优婆塞。皆讹略也。正言
    邬波索迦。此云近事男。邬波斯迦。此云近事
    女。索是男声。斯是女声。谓彼恒时亲承善士。
    故名近事。广释如前。比丘及比丘尼。亦如前释
    经。修行十善。释曰。第三行业不同。文别有
    三。初修十善。次修不净忍。后住在佛家。此修
    十善。谓不杀生等十善业道。或可十信。十种
    信心。虽有两说。本记意存十信
    经。自观己身(至)分分不净。释曰。第二修不
    净忍。自有三种。一观六大不净。二观诸根不
    净。三观三界不净。此观六大。谓诸有情六界
    成身。所谓四大及空界也。色界有漏识。皆是
    有漏。可破坏故。名为不净。六界别观。故言分分
    经。复观十四根(至)菩提心。释曰。第二诸根
    不净。谓于二十二根中。复观十四根。以为不
    净。所谓眼等五根。有五识情。或可有情数摄。
    名五情根。五受根者。苦乐忧喜舍。及男女意
    命。皆是有漏。有无量过。故说十四皆为不净。
    信等五根。及三无漏。皆唯善性。过中不说。故
    观行者观十四根。即发无上菩提心也
    经。常修三界(至)忍观门。释曰。第三观三界
    不净。谓三界系法。皆有漏故。亦是不净。问
    曰。四静虑及无色界。亦有净法。如何说为不
    净邪。解云。不净自有多种。如瑜伽第二十六
    卷说。有六种不净。一朽秽不净。自有二种。一
    依内不净。谓发毛等。二依外不净。谓青瘀等。
    二者苦恼不净。谓苦触所生受。三下劣不净。
    所谓欲界。四观待不净。如待无色胜清净事。
    色界诸法便似不净。待菩迦耶。寂灭涅??。乃
    至有顶。皆似不净。五烦恼不净。谓三界中所
    有一切结缚睡眠随烦恼缠。六违坏不净。谓
    五取蕴。无常无恒。不可保信。变坏法性。具说
    如彼。由此静虑无色。皆名不净
    经。住在佛家。释曰。第三住在佛家。文别有
    二。初明住在佛家。后修六和敬。此即初也。谓
    空无我佛所住处。名为佛家。此习种性。初证
    空理。故名为住
    经。修六和敬(至)波罗蜜道。释曰。第二修六
    和敬。谓住佛家故。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
    同见同学八万四千波罗蜜。为六和敬
    经。善男子(至)有退有进。释曰。第四举劣显
    胜。文别有二。初举劣。后是定人下。显胜。前
    中有二。初上释劣位。后虽以下。释通伏难。前
    中有三。初法。次喻。后合。此即法说。谓习忍
    以前十信菩萨。有退有进。故名劣位
    经。譬如轻毛随风东西。释曰。第二举喻。可知
    经。是诸菩萨亦复如是。释曰。第三合喻。可知
    经。虽以十千劫(至)名不定人。释曰。第二释
    通伏难。文有两节。初牒三伏难。后而不可下。
    标宗。略答十善菩萨。有其三义。一以十千劫
    行十正道。发菩提心。当入习忍位。三亦常学
    三伏忍。以具三义。谓应不退。如何说言有退
    有进。故作此言。虽有三事。而不可字名。是习
    种性。是名不定人
    经。此定人者(至)圣人性故。释曰。第二显其
    胜位。文别有二。初明证理。后明离过。此即初
    也。谓十住位。初证生空理。由此证得圣人性
    故。名为定人。亦是不退。问此种性菩萨。为如
    此经。定不退耶。或有即耶。解云。设尔何失。
    若广分别。如前已说
    经。必不起(至)无有是处。释曰。第二离过。有
    其四重。一不起五逆。所谓杀父母罗汉。出佛
    身血。破和合僧。二不起六重。如优婆塞经第
    四卷受戒品说。一杀生。二偷盗。三?H荡。四妄
    语。五沽酒。六谤说在家出家四众过失。广说
    如彼(余经或说四重八重。四重者。一贪嫉。二悭。三嗔。四谤。三宝藏言八重者。即菩萨八重。前四重上加
    僧四重。即名八重。言十重者。前六重上加贪等四。名为十重。今此说六犯。即失戒法。名为重法。过中极重。名为
    重也)三者不起二十八轻。亦如优婆塞经受戒
    品说。一不供养父母师长。二耽乐饮酒。三污
    恶不能瞻视病苦。四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
    宜。而与空遣还者。五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
    先宿诸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起奉迎礼拜问
    讯。六若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毁所
    受戒。心生?x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七月月
    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八四十
    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九受招提僧众具
    牀座。十疑水有虫故便饮之。十一险难之处
    无伴独行。十二独宿尼寺。十三为于财命。打
    骂奴婢童仆外人。十四若以残食施于比丘
    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十五若畜猫狸。十六
    畜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
    受戒者。十七若不贮畜僧伽梨衣鉢盂锡杖。
    十八若为身命。须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种
    处。十九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称卖物。一说
    价已。不得前劫。舍贱趣贵。斗称量物。仕前互
    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二十若于非处非时
    行欲。二十一?估反卖。不输官税。盗弄去者。
    二十二若犯国制。二十三若得新谷果[?`/瓜]菜
    茹。不先奉献师供养三宝。先自受用者。二十
    四僧若不听说法赞叹。辄自作者。二十五道
    路若在诸比丘前沙弥前行。二十六僧中付
    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者。二十七若
    养蚕者。二十八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住瞻
    视。为作方便。付属所在。而舍去者。四不起谛
    法。谓定位者。不谤佛法。经书言非佛说
    经。能以一阿僧只(至)僧伽陀位。释曰。第四入
    位时分。梵音阿僧只劫。此云无数劫。谓日月
    岁数。不可数故。名阿僧只。或三灾等劫。不可
    数故。乃至大小乘宗。三大阿只。名阿僧只。今
    于此中。依日月岁数。非三灾等。僧伽陀位者。
    相传释云。性种性。或云离着。谓证人空而不
    执着我有情等。此意说云。一僧只修行习忍。
    始入性种性
    经。复次性种性。释曰。第二性种性。文别有
    三。初标位列名。次辨观差别。后入位时分。此
    即初也。初学名习。数习成性故。十行乃名性
    种性也
    经。行十慧观。释曰。第二辨观差别。于中有
    五。一行观行。二灭障。三知俗。四练观。五修
    行。此即初也。言行十慧观者。谓四念处三善
    根及三世观。如前教化品中说
    经。灭十颠倒。释曰。第二灭障。言灭十颠倒
    者。谓四念处观除四颠倒。三善根观除其三
    毒。或三世观除三世执。定有过去因。有未来
    果。及现在因果执。皆不顺理。并名颠倒
    经。及我人知见(至)不可得。释曰。第三知俗。
    谓我人知见者。依世俗说。分分假伪。而非实
    有。但有名即是名假。但有受即受假。但有法
    即法假。由此道理。实不可得。故知我人等者。
    皆世俗有
    经。无定相(至)修道空观。释曰。第四练观无
    定相者。总标我法。无其定相无自他相故者。
    别释我法无自他相。此即两释。一云。无自相
    者。显无我相。无他相者。显无法相。一云。无
    自相者。无人我法我相。无他相者。无人我法
    我二种我所相。修护观门者。如上观门。未得
    名?。已得名护。已上文意义趣难了。有诸异
    说。恐繁不述
    经。亦常行百万(至)念念不去心。释曰。第五
    修行。谓此位中。观渐胜故。行诸波罗蜜常不离心
    经。以二阿僧只(至)波罗陀位。释曰。第三入
    位时分。波罗陀者。若依本记。翻名守护。谓道
    种性位。其行坚牢。不失自性。名守护位。此明
    十行以二僧只行正道法。得住十回向也。若
    依本记。配属十行。名道种性。便违经说伏忍
    圣胎三十人
    经。复次道种性。释曰。第三道种性。文别有
    三。初标位列名。次辨观差别。后入位时分。
    此即初也。地上圣道之种性故。名道种性。故
    上经云。修行上伏忍。进入平等道。名为道种性
    经。住坚忍中(至)无生无灭。释曰。第二辨观
    差别。于中有二。初辨观差别。后受报胜劣。前
    中有三。初总标观相。次别叙十观。后举胜简
    劣。此即初也。住十坚心名住忍。谓此位中观
    一切法。皆是无生。生既不成。便无住灭。是观空义
    经。所谓五受(至)不可得故。释曰。第二别叙
    十观。所谓五受三界二谛。言五受者。有漏五
    蕴贪等所取。名五受蕴。由观彼故。得五分法
    身。观三界得三空忍。观二谛得无常无生二
    忍。广如前说。如是十法。无自他相。及如实
    性。不可得故。皆说为空
    经。而常入(至)心心寂灭。释曰。第三举胜简
    劣。谓此位中虽行十忍。而满分中简前九忍。
    而行第十真谛忍观。即说无生忍观。名为第
    一义谛观也。心心寂灭者。寂谓寂静。灭谓除
    灭。即彼心行。念念寂静。灭除散动。故名心心寂灭
    经。而受生三界。释曰。第二受报胜劣。文别
    有三。初标。次征。后释。此即总标。虽心寂静。
    而受生三界果报
    经。何以故。释曰。第二征也。谓外诘云。已得
    寂灭。如何能受分段报耶
    经。业习业报(至)顺道生。释曰。第三正释。谓
    由旧业熏习力故。而受三界分段生死。能为
    圣道之所依止故。名顺道生。或可为化有情。
    受六道身。随顺圣道故。言顺道生。虽有两释。
    前说为胜。如上所说。种性菩萨。不生恶道故
    经。复以三阿僧只劫(至)正位。释曰。第三入
    位时分。言平等圣人地名。谓入初地圣道。离
    能所取相。或可初地双证二谛。故言平等阿
    ?嘲现隆4嗽撇煌恕N匠醯匾焉稀Vだ聿煌恕C?br> 不退。谓三阿僧只修诸度故。当入圣位。当住不退
    经。复次善觉菩萨摩诃萨。释曰。第四善觉。
    文别有五。一标位列名。二辨修差别。三以四
    下。入藏时分。四无三界下。明受生差别。五常
    修下。登位分齐。此即第一标位列名。准上可知
    经。住平等忍(至)不去心。释曰。第二辨修差
    别。文别有二。初显二智别相。后如是善男子
    下。重显二智同异。前中有二。初立二章。后入
    无相舍下。别释二章。此即初也。言平等忍者。
    第一章明其实智离有无相。名平等忍。言修
    行四摄念念不去心者。立第二方便智。谓以
    四摄化众生。名方便智
    经。入无相舍(至)贪烦恼。释曰。自下第二别
    释二章。于中有二。初释实智。释上平等。后无
    量下。显方便智。释上四摄。前中有三。初总标
    实智。灭三界贪。次别释实智。证三无为。后显
    无为。离有无相。此即初也。离三轮舍。无贪性
    故。能灭三界贪欲烦恼
    经。于第一义(至)为法性无为。释曰。第二别
    释实智。证二无为。文别有三。初法性无为。
    次择灭无为。后非择灭无为。此即初也。此有
    两名。一者法性。二者虚空
    经。缘理而灭(至)无相无为。释曰。第二择灭
    无为。谓缘真如灭一切烦恼等相。所显真如。
    为择灭无为。此有三名。一者择灭。体即是智。
    择谓简择。择所得灭。故名择灭。二数缘灭。数
    谓慧数。慧数所得。名数缘灭。三智缘灭。择之
    与智。其义一也
    经。住初忍时(至)无相无为。释曰。第三非择
    灭无为。谓住信忍中。第一下忍。永断一切分
    别烦恼。故能于无量未来法中。得非择灭。无
    相无为。此有三名。一非择灭。二非数缘灭。三
    非智缘灭。准上应知。然此二灭。有差别者。萨
    婆多宗。由智断障。名为择灭。灭不由智。名非
    择灭。依经部宗。有漏智断。名非择灭。无漏智
    断。名为择灭。今依大乘。大同经部。具如别
    章。问岂不虚空及非择灭非无漏智境。如何
    无相智得证三无为。解云。诸宗不同。萨婆多
    宗。不许无漏智缘二无为。依大乘宗于真如
    上。假安立故。许缘无失
    经。无相无为(至)无无相故。释曰。第三显三
    无为。离有无相。意显三种其性皆空。然释
    此文。诸说不同。一云。释无相有其三句。初
    无自他者遣其有相。无无者遣其无相。言
    无相故者双遣。亦有无相。或有说者。具遣
    四句。无自他相。遣有相。无无者。遣无相。
    言无相者。遣第三句亦有亦无相。及第四
    句非有非无相。今解。无自他者遣我相。即显
    生空理无。无无相者。显法空理非无。相故言
    无无。非有相故言无相
    经。无量方便皆现前观。释曰。第二显方便
    智。文别有二。初总标六种。后别释六种。此即
    初也。亦非一故名无量。非内证智故名方便
    经。实相方便(至)不颠倒。释曰。自下第二别
    释六种方便。即分为六。皆有二段。先牒。后
    释。此释第一实相方便。缘第一义故名实相。
    起巧功能名为方便。问与根本智。有何差别。
    解云。如成唯识云。根本智内证自体。不变影
    像。此后得智。缘真如境变影而缘。不能亲证
    于第一义谛。不沈等言。诸说不同。若依本记。
    凡夫名沈。没生死故。二乘名出。出生死故。三
    十心至十地已还名不转。佛地名不颠倒。十
    回向中。学此法也。此说不然。所以者何。彼释
    如是善男子下方属初地。已上诸文属十回
    向。不当经意。故今不依。今解不然。一云。初
    二如上十住行可转。十回向犹有颠倒。初地
    离前四位。故说四不。一云。沈谓?干颉<词?br> 定障。出即掉举。即是慧障。转者疑等余惑颠
    倒。即是我见等倒。入初地时。离上四过。故说四不
    经。遍学方便(至)一切学。释曰。第二遍学方
    便。依本记云。俗中有真非证。真中有俗非不
    证。有说。五乘中不取人天及二乘故非证。有
    大乘故非不证。如成实论。广学诸异论。遍知
    圣者意。又善戒经。遍学五明论等。而不分别
    证不证。虽非证不证。而能学一切法。有本云
    一切学者谬
    经。回向方便而向萨婆若。释曰。第三回向
    方便。谓求大菩提。不同二乘。求住小果。名非
    住果。不同凡夫无求住果。名非不住。求趣菩
    提。名向萨波若
    经。魔自在(至)四魔所不动。释曰。第四魔自
    在方便者。接引方便也。非道行佛道者。即维
    摩云。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
    后令入佛道也。魔不动者。即维摩中。在欲而
    行禅。令魔心愦乱。不能得其便也。言四魔者。
    一烦恼。二阴魔。三者死魔。四者天魔。前四魔
    上。更加无常无我不净苦。别名八魔也。又
    释谓虽行魔事。巧便自在。故名魔自在方
    便。故维摩云。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
    便力。教化众生。现作魔。又佛道品云。若菩萨
    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云何菩萨行于非
    道。答曰。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患。乃至云示
    有妻妾?榕?6?T独胛逵?倌唷J俏?腥?br> 通达佛道。具说如彼
    经。一乘方便(至)一切行故。释曰。第五一乘
    方便。谓理体无二。故说一乘。于一乘法。巧知
    众生差别相。名为方便。不二相者。释上一乘。
    于中通达一切行相者。释其方便。又金光明
    经云。法界无分别。为度众生。分别说三乘。又
    法华云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具说一乘。义如别章
    经。变化方便(至)净佛国土。释曰。第六变化
    方便。言变化者。变易异名。故显扬及唯识。依
    此说变易生死。名变化生。此明地上菩萨。由
    愿力故。于净土中。受变易生。不受三界分段
    之身。故名变化方便
    经。如是善男子(至)实智照。释曰。第二重显
    二智同异。于中有三。初结上异相。次举喻显
    非一异。后以一切行成就者。显行成就。此即
    初也。文别有二。初显实智相。后显方便智。此
    即初也。谓于初地。根本智生。创觉生法二空。
    故言初觉智。即此觉智。于有无相。而不二
    故。是实智照故。前文言无自他相。无无相故也
    经。巧用不证(至)方便观。释曰。第二显方便
    智。言巧用者。总标四用。谓即彼地后得智。四
    用巧妙。名为巧用。不证等者。别显四用。不证
    者。不同外道证四静虑以为涅??。不沈者。不
    同凡夫沈没生死不出者。不同二乘出离生
    死。不到者。不同地前菩萨不到初地。或可不
    到者谬也。应言不倒。谓地前菩萨犹起颠倒。
    为简彼故。故言不倒。是方便观者。结上四用。
    皆后得智
    经。譬如水之与波不一不异。释曰。自下第
    二举喻。显非一异。文别有二。初明二智不一
    不异。后类显诸行。亦体非一异。谓上二智同
    一刹那。二用别故不一。同一慧故不异。譬如
    水之波。体相别故不一。波即水故不异
    经。乃至一切行(至)不一不二故。释曰。第二
    类释。诸行亦非一异。谓如二智不一不异。如
    是乃至一切八万四千波罗蜜行。诸禅定门。
    及陀罗尼门。展转相望。皆非一异
    经。而一一行成就。释曰。第三显行成就。谓
    此位中。二智成故。余一切行。悉皆成就
    经。以四阿僧只(至)功德藏门。释曰。第三入
    藏时分。谓于此地。无漏观成。摄藏一切诸功
    德门。由斯别立功德藏门。理应诸位。应有此
    门。以非初故。故不别立。此中意说四阿僧只
    行诸行故。入此藏门。有释。此文准上下文。应
    置一切。净土已后方说此文。所以者何。四劫
    满当入后位故
    经。无三界业(至)毕竟故不造新。释曰。第四
    受生差别。文别有二。初明不生三界。后明生
    于净土。此即初也。谓入初地。断分别我见。不
    造三界业。故毕故业而不造新。问地上菩萨
    不受分段身。诸处所说十王报。以何业受。西
    方诸师。自有两释。一云。地上菩萨皆受变易。
    故受十王皆是化身。不尔十处应不见王。变
    易妙身非彼境故。一云。有一论师。名调伏光。
    依解深密。作如此说。八地已上所现王身。唯
    是变化。七地已前。故起烦恼。资三界业。受分
    段身。此则实身。受十王报。故无有失
    经。以愿力故(至)一切净土。释曰。第二以愿
    力故。生于净土。有解。从多分说。若烦恼资。
    或生三界。如调伏光说
    经。常修舍观(至)常授与人。释曰。第五登位
    分齐。文别有二。初明登位。后明宝施。此明登
    位鸠摩伽。若依本记。翻为胜恶魔。初地离五
    怖畏。过二乘魔也
    经。以四大宝藏常授与人。释曰。第二宝施。
    诸说不同。一云。三藏及杂藏。施诸众生。一
    云。依胜?经。四种宝藏。一者无价。菩萨乘
    也。二者上价。缘觉乘也。三者中价。声闻乘
    也。四者下价。人天乘也。若依地持。四摄益
    物。名四宝藏
    经。复次德慧菩萨。释曰。第五德慧菩萨。文
    别有三。初标位列名。次辨观差别。后入位时
    分。此即初也。谓具律仪等三种戒德。与慧俱
    生。故名德慧
    经。以四无量心。释曰。第二辨观差别。文别
    有三。初显地别行。次辨除障。后位分齐。此即
    初也。为欲对治嗔烦恼故。修四无量。义如上说
    经。灭三有嗔等烦恼。释曰。第二辨除障也。
    由修慈故。能灭三界嗔等烦恼。然嗔烦恼。诸
    宗不同。若依萨婆多。唯在欲界。依经部宗。嗔
    通三界。依大乘宗。瑜伽等说。同萨婆多。今依
    此经。同经部说。或可此经随转理门。或可此
    文言总意别。谓三有中。欲界有嗔。故言三有。
    嗔等据实。不通上界
    经。住中忍中行一切功德。释曰。第三位分
    齐也。谓信忍住。通在三地。此当第二。故名中
    忍。谓此位中。无量为首。通修诸行
    经。以五阿僧只(至)化一切众生。释曰。第三
    入位时分。?陀波罗。若依本记。翻为满足力。
    谓五大劫行大慈观。常现前故。智力满足。化
    诸众生故。亦入?陀波罗位。亦云离?。亦名无畏
    经。复次明慧道人。释曰。第六明慧菩萨。文
    别有三。初标位列名。次辨观差别。后入位时
    分。此即初也。谓此位中。行三明观。故名明慧
    经。常以无相(至)三明观。释曰。第二辨观差
    别。文别有三。初显地别行。次辨位除障。后明
    满足。前中有二。初标三明观。后释其行相。此
    即初也。三明观者。一宿命智明。二生死智明。
    三漏尽智明。广如序品
    经。如三世法(至)心心寂灭。释曰。第二释其
    行相。知三世法者。标三明。知三世法。无来
    无去无住处者。别显三明所行之境。谓未来
    未有。过去已灭。现在不住。不同萨婆多宗三
    世皆有实体。心心寂灭者。所缘无故。能缘之
    心。念念寂灭
    经。尽三界痴烦恼。释曰。第二辨位。除障知
    三世故。能除三界迷三世愚
    经。得三明一切功德观故。释曰。第三明德
    满足。谓除三世愚故。能得随顺三明诸功德观
    经。常以六阿僧(至)一切法。释曰。第三入位
    时分。伽罗陀者。此云度边。谓此位中。离于边
    鄙下贱诸见。故云伽罗陀。虽有此释。未勘诚
    文。谓六大僧只集无量明故。入伽罗陀位。以
    无相行。受持诸法
    经。复次(至)圣觉菩萨。释曰。自下第七法师。
    文别有三。初标位列名。次显地别行。后行位
    时分。此即初也。言尔炎者。此云智母。谓此位
    中。生法二空。能生圣道。故名智母。言圣觉达
    者。即所生圣智。前之三地。行施戒修。相同凡
    夫。于此位中。起道品观。初证圣觉。达二空
    理。名圣觉达
    经。修行顺法忍。释曰。第二显地别行。文别
    有三。初修忍法位。次起五神通。后灭障分齐。
    就初位中。文复有二。初属顺忍。后辨住位。此
    即初也。谓顺忍中。有其三位。谓下中上。此第
    四地。于三忍中。位在初忍。顺圣道故。名为修
    行。顺法忍也
    经。逆五见流(至)住须陀洹。释曰。第二辨其
    住位。言须陀洹者。有其二义。一逆流。二修
    习。于此地中。起道品观。逆五见流。集无量德
    故。名住须陀洹位。依瑜伽等翻为预流。预者
    入也。流即流类。初入圣流。故名预流。问是不
    五见分别起者。入初地时。皆已永断。如何此
    云依第四地。逆五见流。解云。据实分别五见。
    初地位断。今断习气。名断五见。若不尔者。疑
    但分别烦恼所摄。唯见所断。如何此云五地
    所断。故知此约习气而说
    经。常以天眼(至)身通达。释曰。此即第二起
    五神通。于此位中。未至究竟。故六通中除漏
    尽通。而智度论及下文中。说菩萨漏尽者。依
    未尽位。假说漏尽。故不相违
    经。念念中灭三界一切见。释曰。此即第三
    灭障分齐。谓此位中配须陀洹。故说能灭三界诸见
    经。亦以(至)不离心。释曰。第三行位时分。以
    七大劫。行五神通。及波罗蜜故。于满分中。如
    上功德。常不离色也
    经。复次胜达菩萨。释曰。次辨第八法师。文
    别有三。初标位列名。次显地别行。后修行时
    分。此即初也。谓能了达二三谛。故名胜达。亦
    名胜慧。或可此地真俗双行。如是难事此地
    能胜。故名胜达
    经。于顺道忍以四无畏。释曰。第二显地别
    行。文别有三。一行四无畏。二辨除障。三入位
    分齐。就地数中。文别有二。初总标四数。后
    次第别释。此即初也。谓第五地依顺道忍。起
    四无畏。于外四难。心无怯惧。故名无畏
    经。观那由他谛(至)一切智人。释曰。第二次
    第别释。释四无畏。即分为四。此即第一一切
    智无畏。谓于二境无所不知。一观那由他谛。
    谓二三谛及八谛等。其数甚多。名那由他。二
    观内道论。即五明中。内明论也。外道论者。因
    明论及声明。药方即是医方。工巧究术。并是
    工巧明论。此四明论虽通内外。今依一相。且
    说外言。我是一切智人者。自唱德号。于四无
    畏。皆有二义。一执迹生疑。谓外疑难佛。问阿
    难从何所来。或问外声是何声等。若一切智。
    何谓发问。二自唱德号。我是一切智。随顺世
    间故。作此慰问
    经。灭三界(至)我相已尽。释曰。第二漏尽无
    畏。亦有二事。一执迹生疑。谓外难言。世尊或
    时爱语罗睺。呵骂提婆。如何漏尽。二自唱德
    号。我漏已尽。顺世间故。示现爱嗔(或有本云我相已尽谬也)
    经。知地地有所出故名出道。释曰。第三释
    出苦道无畏。亦有二事。一执迹生疑。谓外难
    言。以诸圣道。不能尽苦。见阿罗汉。蛇蜇等
    苦。似不尽故。二自唱德号。谓诸罗汉断未来
    苦。故言断苦。非谓现苦无故说断
    经。有何不出故名障道。释曰。第四惑能障
    道无畏。亦有二事。一执迹生疑。谓须陀洹等。
    虽有爱等。而有圣道故。欲不能障道。三自唱
    德号。虽不能障预流果等。而能障碍那含等
    道。上来且释佛四无畏。今此文中。说第五地
    菩萨无畏。无畏之相。寻即可知
    经。逆三界疑。释曰。第二除障。此约习气。故
    说除疑。据实已断。唯分别故
    经。修集无量(至)入斯陀含位。释曰。第三入
    位分齐。谓此地中。已灭三界疑等惑故。修集
    无量胜分功德。由此便入斯陀含位。斯陀含
    者。此云一往来。谓断欲界六品惑尽。有三品
    故。于人天中一往来。名一往来
    经。复集行(至)不去心。释曰。第三修行时分。
    谓于此地。八劫修行诸陀罗尼。及四无畏。常
    不去心
    经。复次常现真实。释曰。次释第九法师。文
    别有三。初标位列名。次辨观差别。后明修行
    时分。此即初也
    经。住顺忍中。释曰。自下第二辨观差别。文
    别有五。一配忍分齐。二作地别观。三辨取除
    障。四辨观行相。五立果差别。此即初也。谓顺
    忍中。上品取摄。故言住顺忍中
    经。作中道观。释曰。第二作地别观。谓入无
    相观。离于有无。及常断等。或依十二缘生
    观。离断常故。名中道观也
    经。尽三界集因集果一切烦恼故。释曰。第
    三辨所除障。言集因者。总标三烦恼。及业
    名为集谛。言集业者。别释罪等诸业。一切烦
    恼者。别释根本随惑等诸烦恼。或可集因
    者。发业烦恼。一切烦恼者。润业烦恼
    经。观非有非无(至)而无二。释曰。第四辨观
    行相。言一切者。真如一味相。即是一相。名为
    无相。是以无量义经云。一相即无相也。而无
    二者。结上一相及无相。皆无有无等二相也
    经。证阿那含位。释曰。第五立果也。谓此地
    中。虽断三界一切烦恼。而微细者。犹现在前。
    是取解深密等云。第七地来诸菩萨众。犹起
    三界贪等烦恼。是故此中。立阿那含。阿那含
    者。翻为不还。据实六地菩萨。亦生欲界。如智
    度论。今一相配。故言不还
    经。复作九阿僧只劫(至)一切佛土。释曰。第
    三修行时分。乐谓愿乐。谓于此地。九阿僧只
    集中道观。随愿乐力。生诸佛土
    经。复次玄达菩萨。释曰。辨第十法师。文别
    有三。初标位列名。次入位时分。三常行三空
    下。辨观差别。此即标名。玄谓玄远。达即通
    达。远至功用后边。名之为玄。创入无生忍。名
    为达也
    经。十阿僧只劫中修无生法乐忍。释曰。自
    下第二入位时分。文有五别。一入位分齐。二
    辨所灭分辨。三住身分齐。四具诸德。五立果。
    此即第一入位分齐。语五忍中。第四无生忍。
    有其三品。此即下品。此地菩萨十僧只。修下
    无生忍
    经。灭三界习因业果。释曰。第二所灭分齐。
    于此位中。灭三界中业果细习
    经。住后身中。释曰。第三住身分齐。住分段
    生死中。最后一身。至第八地。即成变易报也
    经。无量功德(至)皆满足。释曰。第四显具诸
    德。谓六神通。尽无生智。乃至五分法身。悉皆
    具足。如是诸德。皆如上说
    经。住第十地(至)梵天位。释曰。第五立果也。
    谓十三法师中。住第十法师位。于四果中。第
    四果也。梵天位者。梵者净也。已住清净行位故
    经。常?三空(至)弘化法藏。释曰。第三辨观
    差别。谓此地中。空等三昧。已得圆满。具足百
    万三昧。又以如来?多罗藏等三藏圣教。弘化众生
    经。复次等觉者。释曰。次辨第十一法师。文
    别有三。初标位列名。次辨观差别。后千阿僧
    只下。?行时分。此即初也。者谓假者。谓第八
    地。于一切或时。真俗双观。名等觉者
    经。住无生忍中。释曰。自下第二辨观差别。
    文别有三。初明有无观。次辨十力观。后显登
    位差别。前中有二。初配属忍位。后正明有无
    观。此即初也。谓于三品无生忍中。住中品忍也
    经。观心心寂灭(至)无知知。释曰。第二辨有
    无观。文别有三。初别释有无。次合释有无。后
    双结有无。前中有二。初寂而常用。后用而常
    寂。此即初也。此地中。观心心寂灭者。念念皆
    空故。心心寂灭。此显常寂静义。言无相相无
    身身无知知者。显常用义。谓常寂故离一切
    相。而依俗故示现无相。似常空寂故色身。而
    依俗故常用色身。以常寂故无知。而依故恒能照
    经。而用心(至)无住之住。释曰。第二用而常
    寂。初之二句。显其有用。?磁乱严隆O猿<乓?br> (有本任于无任之任者谬)
    经。在有(至)常万化。释曰。第二合释有无。言
    在有常?空者。释上用而常寂。处空常万化
    者。释上寂而常用
    经。双照一切法故。释曰。第三双结。谓俗不
    离真。寂而常用。真不离俗。用而常寂
    经。知是处非处。乃至一切智。十力观故。释
    曰。第二明十力观。谓此位中。学十力观。举
    初后二。显中间八合。有十力观。十力差别。义
    如别章
    经。而能发摩诃罗伽位。化一切国土(有本无登字)
    释曰。第三登位差别。摩诃罗伽。若依本记。翻
    为大圣。即佛法之大将。或云无功用位。或翻
    大力。或翻龙象
    经。千阿僧只劫(至)见佛三昧。释曰。第三?
    行时分。此结住自位经尔所劫。从此以后。功
    难成故。时分渐多
    经。复次慧光神变者。释曰。次辨第十二法
    师。文别有三。初标位列名。次辨观差别。后万
    阿僧只下。明入位时分。此即初也。谓第九地
    四无碍智。化诸有情。或起六神通。名为慧光
    及神变者
    经。住上上无生忍。释曰。自下第二辨观差
    别。文有四节。一配忍三品。二明灭心心相。三
    四眼见法观。四生净土。此即第一配忍三位。
    谓无生忍有其三品。此即上品。而言上上者。
    前上是胜义。后上顺品数。谓此第九地。得四
    辨等。故言胜也
    经。灭心心相。释曰。第二明灭心相。于此位
    中。除灭心心有执相故。名言胜也灭心心相。
    有说灭见分相分二相。故言灭心心相。今解。
    灭心自性。名为灭心。若灭心上差别。名灭心

    经。法眼见一切法三眼色空见。释曰。第三四
    眼观门。谓法眼见一切法病药等种种别相。
    三眼见色空者。谓肉眼见?色。天眼见?细。
    慧眼见色空。据实慧眼观诸法空。今对肉天
    二眼。故但说见色空也。若依本记。法眼见一
    切真如也。余如前说
    经。以大愿力。常生一切净土。释曰。第四常
    生净土
    经。万阿僧只(至)佛华三昧。释曰。第三入位
    时分。薄伽梵位。此云世尊。具诸德故。亦说九
    地名世尊。佛华三昧亦复如是。似佛定故。名
    为佛华
    经。复次观佛菩萨。释曰。次辨第十三法师。
    文别有四。一标位列名。二登住时分。三善男
    子下。诸位相对辨差别相。四常?下。明入位
    住定。此即第一标位列名。谓此位中。二种观
    佛。一眼见者。唯他受用。二定心见。通观三身
    经。住寂灭忍者(至)住金刚台。释曰。第二登
    位时分。文有四节。一配五忍。二迳时分齐。三
    辨所?德。四显登住位。言住寂灭忍者。配五
    忍位。谓寂灭忍。自有二种。一者下品。二者上
    品。今第十地。即是第五寂灭忍中。位下品忍
    也。言从始至迳百万阿僧只劫者。总计从习
    种性。至灌顶忍。迳百万阿僧只劫也。言?百
    万阿僧只劫功德者。辨所?德量。言登一切
    法解脱者。就当得位。即是妙觉。住金刚台者。
    金刚三昧。正明等觉如来。或可解脱自有两
    种。一者等觉。二者妙觉。今此金刚虽非妙觉
    解脱果摄。而成等觉解脱。故名登一切法解脱
    经。善男子(至)一切烦恼。释曰。自下第三诸
    位相对。辨差别相。文别有五。一伏断差别。二
    信见差别。三顿渐差别。四常无常异。五等无
    等异。此即第一伏断差别。文别有二。先伏。后
    断。此即伏也。谓从习忍。至顶三昧。皆名为伏
    一切烦恼者。伏义宽故。通名为伏。依本记云。
    皆名伏者。从十信至金刚末。断阿赖耶识。一
    刹那在。故说为伏一切烦恼。广说如彼
    经。而无相信(至)照第一义谛。释曰。此显第
    二断义狭故。初地已上无漏信位。方能欲断。
    言无相者。即是无漏也。无有漏相。故名无相。
    谓无相信。为无间道。断灭一切烦恼。生解脱
    道。照见第一义谛
    经。不名为见。所谓见者。是萨婆若。释曰。第
    二信见差别。文别有二。初正释信见。后引说
    证成。此即初也。除佛已前。但说为信。不名为
    见。所谓见者。是一切智
    经。是故(至)不见不觉(有本云。唯佛所知者谬)。释曰。第二
    引说证成。知见觉三。异名同体。虽通因果。皆
    得此名。今从胜说。故唯在果
    经。唯佛顿解。不名为信。渐渐伏者。释曰。第
    三渐顿差别。唯佛顿解。不名为信。渐渐伏者。
    所以者何。顿断一切二障尽故。但名为见。不
    名信者。亦不名为渐渐伏者
    经。慧虽起灭(至)无生无灭。释曰。第四常无
    常异。或可无碍。与解脱异。即依此文。自有
    两释。一真谛三藏立如是义。佛果功德。菩提
    涅??。皆无生灭。故通伏难。以三宗义。谓外难
    云。无间道时。慧有生灭。如何能生无生灭智。
    故作此言。金刚时慧虽有生灭。能证知无生
    灭理。由斯胜慧。证理深故。此心若灭。便能证
    得累尽涅??。亦能证得无生无灭。常住菩提。
    故前经言。萨云若觉非有非无。湛然清净。常
    住不变。同真际。等法性。二慈恩三藏。作如是
    说。金刚时慧虽有生灭。而能证解无生灭理。
    故能证得果尽涅??。亦能证得常住法大菩
    提也。前经所说常住不变者。就胜说故。且说
    实相。而非观照
    经。入理尽金刚三昧(至)等无等等。释曰。第
    五等无等异。或可无间与解脱异。文别有三。
    初法。次喻。后合。此即法说。谓入理尽金刚三
    昧。清净无染。同道后真如际等。于道前法性
    真如也。言而未能等无等等者。谓佛世尊下
    不及故。名为无等。与诸佛齐。故名为等。金刚
    已还无能等。无等等也
    经。譬如有人(至)无不斯了。释曰。第二举喻。可知
    经。住理尽三昧。亦复如是。释曰。第三合喻。应知
    经。常?一切(至)佛慧三昧。释曰。第四入位
    住定。谓此位中。一切六度。及四摄等。行已满
    足。具功德藏。入婆伽度。住佛慧三昧。梵音婆
    伽度。此云世尊。即十号中之一位也。住此位
    中。观三身三昧。方得圆满
    经。善男子如是(至)等无有果。释曰。就依请
    正说十三法师。文别有三。初标。次善男子下。
    别释。后善男子下。结叹。上来已释两段讫。此
    即第三结叹胜德与佛无异
    经。佛告波斯(至)般若波罗蜜。释曰。自下第
    二付王受持。文别有四。一赞用劝持。二大王
    是般若下。赞名劝持。三大王我今下。释劝所
    由。四大王今下。称名付属。初中有二。前略赞
    劝持。后大王下。广赞劝持。略中有五。一应时
    劝持。二劝持所由。三结属诸王四外人征诘。
    五如来释。此即初也。谓我正法灭时。受持一
    部仁王般若
    经。大作佛事(至)般若波罗蜜。释曰。第二劝
    持所由。有其三种。一大作佛事。谓灭恶生善。
    二国土安立。三万姓快乐。或可初一内护。后
    二外护。如是利益。皆由般若
    经。是故付属(至)清信女。释曰。第三结属诸王
    经。何以故。释曰。第四外人征诘
    经。无王力(至)解其义理。释曰。第五始来正释
    经。大王吾今(至)帝王欢喜。释曰。自下第二
    广赞劝持。文别有二。初总标。除难福生。后问
    答分别。别释七难。此即初也。三千大千世界
    分齐。义如常释。言七福者。如本记说。返前七
    难。以为七福。七福者。一万姓爱重国王。二四
    海宾伏。三怨敌退散。四国王自受已身。五四
    方歌赞。六百姓丰乐。七未来入善道
    经。云何为难。释曰。第二问答分别释七难。
    文别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经。日月失度(至)为一难也。释曰。第二答也。
    就答七难。即分为八。此即第一日月失度难
    也。谓时节转异。多令饥饿。数量转异。多刀兵
    起。色相转异。多疾病也
    经。二十八宿(至)为二难也。释曰。第二星宿
    变怪难
    经。大火烧国(至)为三难也。释曰。第三大火
    焚烧难
    经。大水漂没(至)为四难也。释曰。四大水漂没难
    经。大风吹杀(至)为五难也。释曰。第五大风
    吹杀难
    经。天地国土(至)为六难也。释曰。六亢旱不熟难
    经。四方贼来(至)为七难也。释曰。第七恶贼
    侵逼难。广释七难。具如本记
    经。大王是般(至)龙宝神王。释曰。第二赞名
    劝持。文别有二。初赞名殊胜。后劝持王供养
    也。此即初也。然此八名。诸说不同。一云。八
    中初一显实相般若。是诸凡圣心神体故。第
    二明观照般若。生诸国王慧解心故。后六辨
    文字般若。有六胜因。护国土故。一云。此能与
    凡圣为依。故名神本。能生王位。故譬父母。能
    护身命。故譬神符。能治邪魔。名辟鬼珠。能满
    诸愿。故名如意珠。令国安隐。名护国珠。明显
    因果。名天地镜。法中最胜。威力难思。名龙宝
    神王。本记云。六识名心。第七名识。第八名
    神。此经能与凡圣八识为依。故名为本。能生
    世出世国王。故譬父母。外道魔王不能降伏。
    故喻神符。能除不活等五种怖畏。名辟鬼珠。
    能摄利众生。名如意珠。能降七难。名护国珠。
    能显所知。名天地镜。道前道后。清净不异。名
    龙宝神王。广说如彼
    经。彼佛告(至)以经置。上。释曰。第二劝王供
    养。文别有二。初示供养法。后别示行住供养。
    此即初也。法有六事。一九色幡长九丈。二九
    色华高二丈。三千枝灯高五丈。四九玉箱。五
    九玉巾。六七宝案。言九色者。依本记云。白黑
    黄赤青。此是五尘色。并四大色为九。四大色
    者。地依灰色。水依颇梨色水精。火作光色火
    珠。风作烟色
    经。若王行时(至)罪过不生。释曰。第二行住
    供养。文别有二。初行时供养法。后住时供养
    法。此即行时也
    经。若王住时(至)如事帝释。释曰。第二住时
    供养。如经可知
    经。大王我今五眼(至)七难安起。释曰。第三
    释劝所由。文别有二。初明三世诸王福有兴
    衰。后明未来护持。大作利益。此即初也
    经。若未来世(至)往护其国。释曰。未来护持。
    文别有三。一标章举数。二次第别释。三结释
    劝供养。此即初也
    经。一金刚吼(至)往护其国。释曰。自下第二。
    次第别释。文显可知
    经。是大力士(至)而供养之。释曰。第三结释
    劝供。是五大力士者。结五菩萨。五千神王等
    者。释成利益。当立像形下。劝供养。劝供养
    法。如五神王因缘经中说。雷电吼菩萨因缘
    中。教人作读经写经法。法用者。应作一团屋。
    八面安壁。外?随力庄严。今其精好。八角之
    中。开小门通人入出。于其室内。置八面牀。留
    小空地。拟人行处。八壁内外。香泥涂饰。一一
    壁上。各量身坐当两眼前。以开两吼。使得见
    经。正当二手。复开二孔。得容二手。来去捉
    经。欲读经时。安经壁外经架案上。壁内壁外。
    并烧好香。香汤豆面。以浴身手。及将濑口。善
    须看风。若也东风。即东壁外安置经卷。在壁
    内向东读经。使风吹口气。随风西去。不熏经
    卷。以口有番气。故作此屋。写经类赞。法用如
    前(更勘)
    经。大王吾今三宝(至)一切诸王。释曰。第四
    称名付属。文别有三。初总明付属。次就胜列
    名。后如是一切下。结劝应持。此即初也
    经。?x萨罗国(至)波提国。释曰。第二就胜列
    名(或有经本。列十五国。阙沙陀卫国也)然十六大国名号。大集月藏
    分第十六。大?称派骋话俣??摹h笠舨煌??br> 不可和会(勘)
    经。如是一切(至)波罗蜜。释曰。第三结劝应持
    经。时诸大众(至)愿不生彼国。释曰。第三时
    众得益。于中有五。一明?罗得益。二显人王
    获益。三辨梵天等益。四解余众获益。五释菩
    萨获益。此即初也。时诸大众即总句。阿?轮
    下。显利益也。谓彼?罗闻说七难。身怖声
    悲。发愿不生彼恶国土。即是厌恶欣善益也
    经。时十六国王(至)出家?道。释曰。自下第
    二人王获益。于中有二。初总明诸王舍俗入
    道。后明?道起观差别。此即初也。以国付弟。
    即是舍俗。出家?道。即是入道。广释在家过
    失出家胜利。如文殊问经第二卷
    经。观四大(至)胜出相。释曰。自下第二别明
    ?道。起观差别。于中有二。初明诸观。后是为
    下。结成证得。前中有四。一明八胜处二明十
    遍处。三显初地相。四辨九地相。此即初也。观
    地水火风能造四大。青黄赤白所造四色。名
    八胜处。所缘境胜烦恼。故名胜处。出离贪欲。
    故名胜出。相谓体相。或是相状。或是行相。是
    八胜处行解相也。依大般若。与此稍异。彼云。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小。二内有色想观外色
    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小。四内无色想观外
    色多。内无色想观外诸色青黄赤白。复为四
    种。名八胜处。依璎珞经。八名复异。四大同此
    经。四色同般若经。有色等四。不说青等以为
    四色。或可此经。同璎珞经。义亦无违
    经。四大四色(至)入行相。释曰。第二明十遍
    处。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处识处。名十遍
    处。亦十一切入。即是处所缘宽广。无有间隙。
    故名遍处行相。即是十一切入行解相也。言
    不用者。乘语故也。故以不说八解脱者。此三
    科法。是下中上三根人观。此中唯有中上二
    根。无下根故。以是不论
    经。三十忍是初地相。释曰。第三明初地相。
    地前三十心。名三十忍。即是初地方便相也。
    初地即用第一义谛为体
    经。第一义谛九地相。释曰。第四明九地相。
    初地证如境智平等。名第一义。与后九地。作
    其因相。名九地相。故摄论云。若于初地。达法
    界时。速能通达。后一切言如地颂有。如。作破
    初节。余节速能破。得初地真智。诸地疾当成
    经。是故大王(至)般若波罗蜜。释曰。此即第
    二结成证得。文有两节。初明舍凡入圣。后明
    舍分段入变易。言是故大王者。结所告人。言
    舍凡夫身者。谓舍地前凡夫身也。言入六住
    身者。谓入初地至第六地住地身也。此上即
    舍凡入圣。言舍七报身者。谓舍七地分段报
    身也。故智度论云。七地未舍虫身肉身。言入
    八法身者。谓入八地已上变易法身。故前偈
    云。未度报身一生在。进入等观法流地。言一
    地行般若波罗者。此法身万行俱也。或可通
    说。十地万行俱也
    经。十八梵天王同无生境。释曰。自下第三
    梵天等益。等言等取阿须轮也。于中有二。初
    明得益。后显供养。此即初也。谓梵天等。随其
    根性。证得三乘真实观门。问观人法无生空
    理。以为境也。前说?罗。得厌世益。今此?罗
    得三乘观。与前异故。与梵天同。故与梵天一
    处合说
    经。复散华供养。释曰。自下第二别释供养。
    文有三别。初总标供养。次别列华名。后正显
    供养。此即初也。供养有二。一财。二法。今此
    文中。显法供养
    经。空华(至)三十七品华。释曰。第二别列华
    名。空华显人空。法性华明法空。此二种华。表
    伏忍也。地前仰学二空观故。圣人华表信忍
    也。初入圣法无漏信故。顺华表顺忍也。四
    五六地顺无生故。无生华表下中品无生忍
    也。证解无生最是初故。法乐华表上品无无
    忍也。四辨自在说法乐故。金刚华表下品寂
    灭忍也。金刚三昧破诸结故。此上七华表大
    乘法。缘观中道华表缘觉法。证解缘生中道
    观故。三十七品华表声闻法。道品观中得自在故
    经。而散佛上(至)大菩萨众。释曰。第三正显
    供养。由前梵等。得三乘观。以三乘华。散佛等上
    经。其余一切众证道迹果。释曰。第四明余
    众益。文有三段。初明得益。次列华名。后正供
    养。此即初也。是前众余。故名余众。道迹是
    向。果即是果。又解。道迹有学。果即无学。通
    三乘也。前得三乘观。此证三乘果。故有差别
    经。散心空华(至)妙觉华。释曰。第二别列华
    名。心空华者。四空也。三学之中名为心学。心
    树华者。缘生观也。十二缘生名为华树。六波
    罗蜜华者。十地行也。此上三华。如次显彼三
    乘法也。妙觉华者。佛果行也。因中说果。名妙觉华
    经。十千菩萨念来世众生。释曰。第五明菩
    萨益。于中有二。初明十千菩萨得三昧益。后
    显十亿菩萨现成佛益。前中有二。初明能证
    人。后辨所证定。此即初也。谓此皆是地上菩
    萨。得同体大悲。怜念未来恶世众生也
    经。即登(至)金刚三昧。释曰。第二明所证定。
    于中有三。初明缘果定。次显缘义定。后显得
    余定。此即初也。谓佛果德妙穷真俗。故云妙
    觉。照理圆尽。故曰圆明。不沮坏故云金刚。今
    此菩萨证得缘三之定。从所缘为名也
    经。世谛三昧(至)第一义谛三昧。释曰。第二
    缘义定也。于中有二。初明三定。后显三胜。此
    即初也。知有漏定。名世谛三昧。知无漏定。名
    真谛三昧。知非安立真如。名第一义谛三昧
    经。此三谛(至)王三昧。释曰。第二显三胜也。
    此三统摄一切三昧。有大胜用。故名为王。智
    度论云。三昧王三昧
    经。亦得(至)一切行三昧。释曰。第三得余定
    也。无量三昧者。四无量定也。七财三昧者。缘
    七财定也。一信二戒三惭四愧五施六闻七
    慧。如璎珞经说。广释如集异门论第十六卷。
    二十五有三昧者。证解二十五有定也。四人
    四恶趣四空及四禅梵王六欲天无想及那
    含。是名二十五有。广如涅??三十四。及智度
    论说。又解。对治二十五有定。名二十五有三
    昧。故涅??云。无垢三昧。能对治地狱有。乃至
    得我三味。能对治非想非非想有。广说如彼。
    一切行三昧者。总摄诸行定也
    经。复有现成正觉。释曰。第二十亿菩萨现
    成佛益。谓此皆是第十地菩萨。闻经力故。登
    金刚座。坐金刚定。现成佛故

    嘱累品第八。将释此品。略有二义。一释
    品名。二正释文。释品名者。嘱谓付嘱。累即重
    累。如来重付嘱此经。累代流行。故名嘱累品
    经。佛告(至)我诫敕汝等(有本无等字者脱也)。释曰。自下
    第二正释经文。前品已明劝学流通。故此品
    明付嘱流通。于中有二。初明付嘱诫劝。后
    尔时无量下。依教奉持。前中有二。初累标付
    属诫敕。后广释付嘱诫劝。此即初也。诫谓诫
    劝。即标七诫。敕谓教敕。明其付嘱。等言等取
    余大众也
    经。吾灭度后(至)信女时。释曰。第二广释付
    嘱诫劝。于中有二。初明付嘱。后五浊下。广明
    诫劝。前中有二。初明付嘱时。后正明付嘱。此
    即初也。言八十年等者。释此经文。诸说不同。
    一云。佛灭后一百年内。五人住持。一迦叶二
    十年。二阿难二十年。三未田地二十年。三人
    持法。经六十年。见佛在世。以行法故。持法不
    灭。第四商那和?二十年持。第五优婆鞠多
    亦二十年。此上二人。各二十年。商那和?以
    不现见佛化故。威仪法灭。言八百年者。正法
    五百年内。二十五师住持佛法。并是圣人相
    传。佛法不灭。第六百年马鸣菩萨。第七百年
    龙树菩萨。二人持故。佛法不灭。八百年中持
    法人小。故言法灭。言八千年者。像法末法。众
    生行邪法。故像末二法灭。涅??云。末世有十
    二万大菩萨。善持我法不灭。就凡所见。故
    言灭耳。有说。此云八十年者。正法五百年内
    后八十年。八百年者。像法一千年中后八百
    年。故言八百年。八千年者。末法一万年中取
    后八千年。故八千年也。虽有此说。未见诚文。
    故不可依。然此正像末法。意趣难了。故今略
    以五门分别。第一释名。二出体性。三时分长
    短。四四灭法之相。五会释违文广如别记。言
    无佛至信女时者。显上唯举八十年八百年
    八千年意。以此时中三宝沈没弘法人希。是
    故唯举八十年等无佛法时。今言无少有名
    无。亦有令无名无
    经。此经三宝(至)读诵解义者。释曰。自下第
    二正明付嘱。文别有二。初付法令持。后付众
    令化。此即初也。谓此恶时付王四众。皆令受
    持读诵解义
    经。为三界众生(至)化一切众生。释曰。第二
    付众令化。谓与三界众生。开三行化也。言三
    行者。一者空行。二七贤行。三十善行。有说。
    付嘱有二。初付嘱令解。后为三界下。付众令
    化。开空慧道者。无漏慧也。七贤行者。七方便
    观。十善行者。十善业道。此即从胜向劣行也。
    或可信行等七贤行也。问何故前品唯付诸
    王。今此品中通付四众。解云。前品付嘱护持。
    故唯付王。此品付嘱令解教化众生。故通四
    部众也
    经。后五浊世(至)灭破吾法。释曰。自下第二
    广辨七诫。文别有二。初广辨七诫。后尔时十
    六下。依教奉持。此即第一广辨七诫。即分为
    七。一诫诸灭法过。二诫坏四部行。三诫约因
    禁不依法。四诫自毁。五诫使役。六诫自咎。七
    诫谬信。此即第一诫诸灭法过。文别有三。初
    明灭法人。次明作下。辨灭法过。后当知下。
    结成过。此即初也。文有三节。初五浊世者。灭
    法时分。即五浊时。此五浊义。略以三门分别。
    一别释名。二出体。三立五所由。第一释名。略
    有二种。一者总名。二者别名。言五浊者。即是
    总名。五是标数。浊是滓秽美。故俱舍论第十
    二云。劫减时将末。寿等鄙下。如滓秽故。说名
    为浊。又顺正理三十二云。云何浊义。极鄙下
    故。应辨舍故。如滓秽故。总言五浊者。带数释
    也。言别名者。一者寿浊。二者劫浊。三烦恼
    浊。四者见浊。五有情浊。瑜伽三十四云。如于
    今时。人寿短促。极长寿者。不过百年。昔时不
    尔。是名寿浊(文殊问经云。十岁而生。二十三十乃至千年。有长短故。此谓命浊也)。如于
    今时。渐次趣入三灾中劫。现有众多饥馑疫
    病刀兵可得。昔时不尔。是名劫浊。如于今时。
    有情多分习非法贪。不平等贪。执持刀剑。执
    持器杖。鬪讼诤竞。多行谄诳诈伪妄语。摄受
    邪法。有无量种恶。下不善法。现可了知。昔时
    不尔。是名烦恼浊(经云。多贪嗔痴。名烦恼浊)。如于今时。有情
    多分为坏正法。为灭正法。造立众多像似正
    法。灵推求邪法邪义。以为先故。昔时不尔。是
    名见浊(经云邪见戒见取。见取。常见。断见。有见。无见。我见。众生见。是名见浊也)。如于
    今时。有情多分。不识父母沙门婆罗门。不识
    家长可尊敬者。作义利者。作所作者。今后世
    罪。不见怖畏。不修惠施。不作福业。不受斋
    法。不受净戒。昔时不尔。是名有情浊。地持五
    浊。亦同瑜伽(经云。善恶众生。下中上众生。胜劣众生。第一不第一众生。是名众生浊)第
    二出体。寿浊。即以命根为性。劫浊。众生浊。
    谓以五蕴为性。烦恼浊。除五见。一切烦恼为
    性。见浊。即用五见为性。第三立五所由者。如
    顺正理云。岂不寿劫有情浊三。互不相离。见
    浊即用烦恼为性。五应不成。理实应然。但为
    次第显五衰损。极增盛时。何等名为五种衰
    损。寿命衰损。时极短故。二资具衰损。少光泽
    故。三善品衰损。欣恶行故。四寂静衰损。展转
    相违。来喧诤故。五自体衰损。非出世间功德
    器故。为欲次第显此五种衰损不同。故分五
    浊。显宗亦同。又俱舍论第十二云。由前二浊。
    如其次第。寿命资具极致衰损。由次二浊。善
    品衰损。以耽欲乐自在行故。或损在家出家
    善故。由后一浊。衰损自身。身量色力。念智勤
    勇。及无病故。广如别章。次比丘等者。辨灭法
    人。有其四类。一四部众。言比丘比丘尼四部
    弟子者。标别显总。二天龙八部者。即八部众。
    此亦标别显总。三鬼神众。四王等贵众。后自
    恃齐高贵(或有本云。自是高贵者。谬也)灭破吾法者。灭法胜
    缘。由高贵故。能成诸过也
    经。明作制法(至)佛塔形。释曰。第二辨灭法
    过。文别有二。初制四福。后立四邪。此制四
    福。一制出家。二制行道。三制造像。四制造
    塔。如经可知
    经。立统官(至)都非吾法。释曰。第二立四邪
    教。一立统官。制众安籍记僧。不依僧法过。二
    比丘地立白衣高坐。此即失高下相。此有两
    释。一云。于僧地中。白衣高坐。二云。同处比丘
    下立。白衣高坐。三兵奴为比丘。便违福田尊
    贵之相。四受别请者。失福田相。是外道法。非
    吾法也。是故比丘应供法行经云。若我弟子
    有受别请者。是人定失一果二果三果四果。
    不名比丘。是其不得国王地行。不得饮食国
    王水。有五百大鬼。常遮其前。是比丘七劫不
    见佛。佛不授手。不得受檀越物。五千大鬼常
    随其后。言佛法中大贼。诸比丘应作次第请
    僧。七佛法如是。次第僧中。有佛化僧四道果
    僧菩萨僧七贤僧凡夫僧。欲使四方檀越得
    如是僧故。莫别受请。具说如彼。又梵网经云。
    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已。而此利养属十
    方僧而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入已。又云。次
    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
    罗汉。不如一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者。是外
    道法。七佛无也。具说如彼。居士请僧福田经。
    大意亦同
    经。当知尔时(至)不久。释曰。第三结过。应知
    经。大王(至)是汝等作。释曰。第三灭坏四部
    行。文别有四。一标过名。二辨过相。三显其
    累。四结过重。此即初也。坏乱四部所行正

    经。自恃威力(至)弟子。释曰。第二辨过相也。
    谓制四部所行正理
    经。百姓疾病(至)破国因缘。释曰。第三显其
    果也。由制四部。现感恶报
    经。说五(至)不尽。释曰。第四结过重也。如理
    可知
    经。大王(至)非法之行。释曰。第三诫约囚禁。
    不依法律。文别有四。一总标过失。二别显过
    相。三非法等。明非法囚禁。四当知等者。结过
    重。此即初也
    经。横与佛法(至)作诸罪过。释曰。第二别显
    过相。如经可知
    经。非法非律(至)如囚禁法。释曰。第三非法
    囚禁
    经。当尔之时法灭不久。释曰。第四结成过重
    经。大王(至)灭破三宝。释曰。自下第四诫约
    自毁。文别有三。初自毁。次起恶。后招报。就
    自毁中。先法。后喻。此即初也。如经可知
    经。如师子身中虫(至)非外道也。释曰。第二举
    喻重释。释此喻相。如莲华面经。佛告阿难。
    譬如师子。命终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陆。所
    有众生。不敢食彼师子身肉。唯师子身自生
    诸虫。还自?n食师子之肉。阿难。我之佛法。
    非余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破我三大阿
    僧只劫。积行勤苦所集佛法。解云。彼经但喻
    出家比丘。不同此经通喻道俗
    经。坏我佛法(至)至于百岁。释曰。第二明起
    恶。恶有三种。一坏法得罪恶。二正教不行恶。
    三恶增寿减恶
    经。其坏佛教(至)连祸纵横。释曰。第三招报。
    于中有三。初法。次喻。后合。此即法说。于中
    有三。初明现报。次显生报。后辨后报。此明现
    报。有其五种。一坏佛教。二无孝子。三六亲不
    和(父母兄弟夫妻)。四天神不佑等。五灾怪不绝
    经。死入地狱饿鬼畜生。释曰。第二显生报也
    经。若出为人兵奴果报。释曰。第三辨后报
    也。广辨三报。具如别章
    经。如响如影(至)火灭字在。释曰。第二举喻。
    喻有三种。初之二喻。喻其现报。如有声形。响
    影必逐。有现业处。报定同时故。后之一喻。喻
    生后报。如人夜书。火灭字在现业虽灭。二报
    仍在。或可前二通喻三时。若有三业。必有果
    随。如声形处。必有响影
    经。三界果报亦复如是。释曰。第三合法。应

    经。大王(至)如兵奴法。释曰。第五诫使役也。
    文有四别。一横制。二使役。三摄录。四示过。
    横制有三。一能制人。二横制诫。三属当白衣。
    是兵奴法也
    经。若我弟子(至)是兵奴法。释曰。第二使役
    也。文有三节。一立籍。二强使。三显非佛弟
    子。是兵奴法
    经。立统官摄僧(至)兵奴之法。释曰。第三摄
    录也。文有四节。一官摄。二典摄。三僧摄。四
    属是狱囚。兵奴法也
    经。当尔之时佛法不久。释曰。第四示过也
    经。大王(至)非佛法僧。释曰。第六诫自咎也。
    破国等缘。自作自受。非佛法僧
    经。大王(至)常所行道。释曰。第七诫谬信也。
    文有四别。一示善。二示恶。三谬信。四示过。
    此即示善。此经乃是七佛法器。十方诸佛常
    所行路。故应流通
    经。诸恶比丘(至)破国因缘。释曰。第二示恶
    也。诸恶比丘求名利故。于王等前。自说破法
    破国因缘。比丘自说。名为破法。教王令作。
    名为破国
    经。其王不别(至)不依佛法。释曰。第三谬信
    也。王等不知求名利故。信受谄言。横作法制。
    不依佛诫
    经。是为破佛(至)正法不久。释曰。第四示过
    也。信他谄语。不依信佛言。定是破佛国因缘。
    法灭不久也
    经。尔时十六(至)失光不现。释曰。自下第二
    大众奉持。于中有二。初人王伤感。后天王嗟
    叹。前中有二。初明伤感。后显受持。此即初
    也。十六大王闻佛七诫未来恶事。悲泣出声。震动三千。诸光不现也
    经。时诸王等(至)当如佛教。释曰。第二受持
    佛教。依如佛诫。不敢违逆
    经。尔时大众(至)是无佛世。释曰。第二天王
    嗟叹。谓天王等。嗟叹恶时。无佛出世。是空虚也
    经。尔时无量(至)阿须轮王。释曰。自下第二
    大众奉行。于中有二。初明能受人。后显所受
    法。此即初也。文有三节。一是菩萨。二是声
    闻。三是杂品
    经。闻佛所说(至)波罗蜜。释曰。第二结所受
    法。闻佛所说二护因缘。顶戴受持。奉行此法也

    仁王经疏卷下(末)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