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一 >
  • 仁王经疏卷上_序品第一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序品第一

    将欲释经。四门分别。一说经之意。及释题目。
    二辨所诠宗。能诠教体。三显教所依。所为有
    情。四翻译时代。依文正释
    言说经意及题目者。详夫实相深妙。非四智
    无以证其源。观察幽微。寄三藏乃可开其辙。
    是故法王大圣。三般若以标宗。□□开士。四
    悉檀而演奥。无相之旨。??在兹乎。然则□□
    多方。入理非一。为成二护。故说此经。序等三
    分。略说诸经之仪。或八品之义。广显此经之
    宗旨。题云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者。
    一部之通名。序品第一者。品内之别目。都名
    虽一。其义有四。理必归真。意存护国。一佛说
    者。所请法王。自他觉满。开示妙法。故言佛
    说。二仁王者。能请国王。仁者忍也。善恶含
    忍。王者往也。众所归往。故名仁王。三护国
    者。请说所为。四般若波罗蜜经者。辨能护
    法。般若名智。波罗蜜者云到彼岸。谓由智力
    到涅??岸。经者素怛览。此云契经。契谓契合。
    契当道理。合有情机。经亦二义。一者贯穿。二
    者摄持。贯穿法相摄持有情。故名为经。就能
    所请及能所护。以称经因。序谓由序。起正说
    之由致。品谓品类。或是义类。我闻等义类相
    从。摄义各别。名之为品。八品之内。此品最
    初。名为第一。故言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序品第一
    第二辨所诠宗能诠教体者。自有两门。先辨
    教体。后显宗旨。然出教体诸宗不同。萨婆
    多宗。?酬季闵帷<熬?称派场=杂辛剿怠R?br> 说音声。二名句文。虽有两说。而无别判。新翻
    俱舍第一。具申两释。亦无别判。正理第三
    叙两师说。亦同俱舍。兼有问答。故正理第三
    卷颂曰。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彼体语或
    名。此色行蕴摄。论云。有说。佛教语为自性。
    彼说法蕴。皆色蕴摄。语用音声为自性故。有
    说。佛教名为自性。彼说法蕴。皆行蕴摄。名不
    相应行为性故。问语教异名。教容是语。名教
    别体。教何是名。彼作是释。要由有名。乃说为
    教。是故佛教体即是名。所以者何。诠义如实。
    故名佛教。名能诠义。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
    名为体。举名为首。以摄句文。显宗第三亦同
    正理。解云。西方诸师传作此释。俱舍正理各
    有所归。所以者何。令物生喜。音声为胜。若依
    诠法。名等即强。故知所对皆有准据。由斯两
    说。皆是正义。依大婆沙百二十六。具申两说。
    评家正义以声为体。故彼论云。问如是佛教
    以何为体。为是语业。为是名等。答应作是说。
    语业为体。问若尔次后所说当云何通。如说
    佛教名何法。答谓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
    次第安布。次第建立。答后文为显佛教作用。
    不欲开示佛教自体。谓次第行列安布建立
    名句文身。是佛教用。有说。佛教名等为体。问
    若尔此文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佛教云何。答
    谓佛语言唱词评论语音语路语业语表。是
    谓佛教。答依展转因。故作是说。如世子孙展
    转生法。谓语起名。名能显义。评家释云。如是
    说者语业为体。佛意所说。他所闻故。具说如
    彼。问定不正理依评家义。答正理师意。理
    长为正。故别生理。名等为正。又解。众贤具申
    两家问答。非自判定。是故不违评家正义。若
    依经部以声为体。就彼宗中。有三师说。一云。
    十二处中声处为性。离声无别名句字故。一
    云。法处相续假声以为自性。唯是意识所缘
    性故。一云。通用假实二声为体。前二义故。若
    依大乘。诸教不同。有处唯声。如维摩等。佛以
    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又大界经云。
    如来一语说法中。演说无量契经海。如是等
    教。诚证非一。有处但用名等为体。如成唯识
    云。若名句文不异声者。法词无碍境应无别。
    有处合说声及名等以为自性。如无垢称云。
    或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有处能诠所
    诠合说为体。如瑜伽八十一云。谓契经体。略
    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如
    是二种。总名一切所知境界。显扬亦同。所以
    如是诸教异者。三藏解云。据实皆名句文身
    声及文义合说为体。而诸圣教各据一义。故
    不相违。所以者何。以假从实。用声为体。离
    声无别名句等故。以体从用。名等为体。能诠
    诸法自性差别。二所依故。假实相藉合说为
    体。随阙一种。说不成故。生解究竟必由文义。
    是故诸说互不相违。依此经文。唯有两门。一
    法数门。以名句等四法为体。故下文云。是经
    名味句。乃至千佛万佛。说名味句。又下经云。
    名味句音声果。文字记句。一切如故。二归真
    门。以真如为体。故下经云。法本如重颂如乃
    至论议如。若广分别。如解深密经第一卷记。
    言所诠宗者。诸说不同。略作三释。一云。此经
    三种般若。以为宗旨。谓所观空理。即是实相。
    能证之智。即是观照。能诠圣教以为文字。是
    故观空品中。说三般若。一云。此经宗明二谛。
    所以者何。观空品中。明自利行。教化品中。明
    利他行。菩萨观门不出二行。如是二行不出
    二谛。以真谛故。无能所护。以世谛故。能所二
    护。自他行成。言二谛者。一者真谛。是其空
    理。二者世谛。即是有门。二谛品中当广分别。
    一云。此经世尊自判。三法轮中无相为宗。故
    解深密经作如是说。初为发趣声闻乘者。说
    四谛轮(如四阿含经)次为发趣菩萨乘者。说无相轮
    (诸般若等)。后为发一切乘者。说了义教。具如彼说。
    问此无相轮。三性中遣何等此三无性中。依
    何无性。解云。西方诸师。分成两释。一者清辨
    其遣三性。以立为空。即说空理。以为无相。
    具如掌珍。二者护法但遣所执。以为无相。如
    深密等。三无性中。清辨护法。皆依三种无自
    性。亦以为无相。由斯真谛慈恩三藏各依一
    宗。真谛三藏。如其次第。具遣三性。立三无
    性。一遣分别性。立分别无相性。二遣依他。立
    依他无生性。三遣真实性。立真实无性性。于
    一真如。遣三性故。立三无性。具如三无性论。
    是故真谛大同清辨。而差别者。清辨菩萨立
    而无当。真谛师意存三无性。非安立谛。二慈
    恩三藏。但遣所执。不遣二性。情有理无。理有
    情无。二义别故。又三无性如其次第。即说三
    性。为三无性。故三十唯识言。即依此三性。立
    彼三无性。具如成唯识深密经等。是故清辨
    护法二菩萨。各依自宗。以释此经。问如何得
    知此经具说三种无性。解云。如解深密经
    云。或如经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
    来寂静。自性涅??。依何密意。世尊自说。一切
    诸法皆无自性者。具依三种无自性密意。说
    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等者。唯依
    相无自性性说。或可亦依相及胜义无自性
    说。问若尔如何第二无相。名为不了。解云。据
    实具说三种无自性性。理无浅深。以隐密相。
    言一切法无自性等。而不分别配三无性。深
    密经等。广显三种无自性性。是故第三法轮
    门中。加无自性性四字。意显别有三无性理。
    由是名为了不了义。非理浅深名了不了。若
    广分别。如广百论第十卷中。有三师释。一瑜
    伽学徒立依他有。二清辨菩萨说依他空。三
    护法菩萨双破两执。故彼论中云。第一瑜伽
    学徒。以理标宗云。分别所执法体是无。因缘
    所生法体是有。由斯感果。轮回三有。或修加
    行。证三菩提。乃至广说。为证此义。引经颂
    云。遍计所执无。依他起性有。妄分别失坏。随
    增减二边。第二清辨释此经云。名是遍计所
    执。义是依他起性。名于其义非有故无。义随
    世间非无故有。不可引此证有依他。次瑜伽
    学徒破彼释经。文有三节。初总据非理。次
    别显四失。后结破违经。初总破云。此释不然。
    义相违故。次四失者。一若名于义非有故无。
    义亦于名是无何有。二又于其义所立名言。
    既因缘生。如义应有。三若妄所执能诠性无。
    妄执所诠其性岂有。四名随世俗有诠表能。
    汝不许为依他起性义亦随俗假说有能。何
    不许为遍计所执。后结假云。世俗假立能诠
    所诠。无应并无。有应齐有。如今经说一有
    一无。故汝所言不符经义。次清辨为证己义。
    复引经言。由立此此名诠于彼彼法。彼皆性
    非有。由法性皆然。次瑜伽学徒。破此经云。经
    意不说名于义无。但说所诠法性非有。辨诸
    法性皆不可诠。名言所诠。皆是共相。诸法自
    相皆绝名言。自相非无。共相非有。此中略说
    所诠性无。非谓能诠其性实有。故颂但说彼
    非有言。不尔应言此性非有。次清辨为证依
    他性无。复引经中所说略颂。无有少法生。亦
    无少法灭。净见观诸法。非有亦非无。次瑜伽
    学徒又破此说。此颂意显遍计所执自性差
    别。能诠所诠。其体皆空。无生无灭。离执净
    见。观诸世间。因缘所生。非无非有。故此非证
    依他是无。次清辨菩萨。引经证成依他性空。
    故契经言。诸法从缘起。缘法两皆无。能如是
    正知。名通达缘起。若法从缘生。此法都无性。
    若法都无性。此法非缘生。次瑜伽学徒。会彼
    经云。如是二经。说缘生法。虽无自性。而不相
    违。以从缘生法有二种。一者遍计所执。二者
    依他起性。此中意明遍计所执自性非有。不
    说依他。若说依他。都无自性。便拨染净二法
    皆无。名恶取空。自他俱损。次清辨云。此妄分
    别。谁复能遮。得正见时。自当除遣。第三护法
    菩萨。双破空有两执。建立中道。依他起性。非
    空非有。故彼复云。如是等类。随见不同。分隔
    圣言。合成多分。互兴诤论。各执一边。既不能
    除恶见尘垢。讵能契当诸佛世尊所说大乘
    清净妙旨。未会真理。随已执情。自是非他。深
    可怖畏。应舍执着空有两边领悟大乘不二中
    道。广说如彼。问护法宗。如成唯识不遣依他。
    如何此中。说依他起非空非有。解云。护法正
    言。如成唯识。不遣依他。而今欲成圣天论
    意。故立中道。而不相违。一云护法正宗。立中
    道义。而成唯识。述瑜伽宗。故亦不违
    第三显教所依所为有情。亦有二门。一显教
    所依。二所为有情。言所依者。圣教虽众。要唯
    三藏二藏十二部经。言三藏。一素怛缆。此云
    契经。义如上说。二?衬我?4嗽频鞣?5鞣??br> 语七种非故。或调三业。令不造恶。亦名调伏。
    三阿?炒锬ァ4嗽贫苑āN蘼┦サ蓝跃彻?省?br> 名为对法。或名摩怛尸迦。此云本母。分别法
    相。能生智故。名为本母。言二藏者。如摄大
    乘。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
    一声闻藏。二菩萨藏。言十二部者。如解深密。
    所谓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譬喻。
    本生。本事。方广。希法。论议。至二谛品。当广
    分别。此经一部。三藏之内。是契经藏。二藏之
    内。菩萨藏收。十二部中。且初部摄。若广分
    别。具如别章。言所为者。有其二义。一就三
    乘。如解深密三法轮中。一为发趣声闻乘者。
    说四谛轮。二为欲发趣菩萨乘者。说无相教。
    三为发趣一切乘者。说第三轮。故知此经为
    菩萨说。若依五性。为菩萨性及不定者。故说
    此经。五姓之义。具如别章
    第四翻译时代依文正释。即有二门。一翻译
    时代。二依文正释。言翻译时代者。此经一部。
    准下经文。自有两本。一者广本。故下散华品
    云。尔时十六大国王。闻佛所说十方亿偈般
    若波罗蜜经。散华供养。故知此经。亦有广本。
    二者略本。梵本虽一。随译者异。乃成三本。一
    者。晋时秦始元年。月支国三藏法师昙摩罗
    密。晋云法护。翻出一卷。名仁王般若。二者。
    秦时弘始三年。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秦言童
    寿。于常安西明阁逍遥园别馆。翻出一本。名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三者。梁时承圣三年。
    西天竺优禅差国。三藏法师波罗末陀。梁
    云真谛。于豫章宝田寺翻出一卷。名仁王般
    若经。疏有六卷。虽有三本。晋本创初。恐不周
    悉。真谛一本隐而不行。故今且依秦时一本
    (依费长房三宝录三译皆言一卷。然费学七入藏目录。即云两卷)
    经。如是我闻。释曰。自下第二判文正释。于
    一部内。即其八品。自有两判。一依本记。大分
    为四。一发起分。即初序品。二正说分。谓次五
    品。三王得护国分。即受持品。四流通分。即嘱
    累品。今判此经。依佛地论。大分为三。初之
    一品。名教起因缘分。次有五品。名圣教所说
    分。后有二品。名依教奉行分。显已闻等。即是
    教起所因所缘。故名教起因缘分。正显圣教
    所说法门。品类差别。故名圣教所说分。显彼
    时众闻佛圣教。欢喜奉行。故名依教奉行分。
    即当旧说序正流通。序谓由序。起正说之由
    致。正即正宗。辨所诠之宗。义。通即流通。摄
    末代之胜益
    就序分中。文别有二。初明证信序。后尔时十
    号下辨发起序。然此二序。有三差别。一者名
    别。一名证信。亦名通序。二名发起。亦名别
    序。说我闻等。令物生信。名为证信。诸经皆
    同。名为通序。以放光等发起正宗。名为发起。
    随部各别。名为别序。二者时别。一名经前序。
    未说经时。先发起故。二名经后序。说经以后
    方始诸故。三者人别。一名如来序。于诸经中
    佛发起故。二名阿难序。由阿难请方始说故
    就证信中。略有四门。一说事缘起。二说事之
    意。三辨事多少。四随事别释。言缘起者。如
    智度论第二卷云。佛涅??时。于俱第那竭国
    萨罗树间。北首而卧。将入涅??。尔时阿难亲
    爱未除。未离欲故。心没忧海。不能自出。尔时
    长老阿[少/兔]楼豆。语阿难言。汝等是守护佛法
    藏者。不应如凡人没忧海。诸有为法。皆是无
    常。汝何忧愁。又佛世尊手付汝法。汝今愁闷。
    失所闻事。汝当问佛。佛涅??后。云何修行。
    谁当作师。恶口车匿云何共住(长含经第四卷阐??比丘云何共住)。
    佛诸经首。作何等语。阿难即以此事问佛。佛
    告阿难。行四念处。戒经为师。车匿比丘如梵
    法治(长阿含第四增一阿含三十六。皆云。梵法治者。即是不共语也。广说如彼)。佛诸经首
    皆称如是我闻等语。依集法经及涅??后分。
    大同智论恐繁不述。大悲经说。是忧波离教
    阿难问。所以经论说不同者。二人共教各据
    一义。亦不相违。说事意者。略有二种。一为
    断疑。二为生信。言断疑者。真谛记云。微细律
    说。阿难比丘。当升高座出法藏时。身即如佛。
    具诸相好。若下高座。还复本形。众见此瑞。遂
    有三疑。一疑大师释迦如来。以慈悲故。从涅
    ??起。更宣深法。二疑诸佛他方来。三疑阿难
    转身成佛。今欲除遣三种疑故。亦说如是我
    闻等语。明其阿难亲从佛闻。非关慈悲从涅
    ??起。亦非余佛从他方来。又非阿难转身成
    佛自说经也。言生信者。妙智度论云。说时
    方人。欲令众生心生信故
    事多少者。自有三说。一者真谛七事记中。开
    为七事。一如是者。标所闻法。一部文理。决定
    可信。二言我者。出能闻人。即是阿难。三言闻
    者。亲奉音旨。四一时者。显所闻法。善会时
    机。五佛世尊。出能说师。六住处者。显说有
    处。七大比丘。显非独闻。然此七事总唯四意。
    初如是者。明所闻法。次我闻者。辨能闻人。次
    二证所闻法。后二证能闻人。广说如彼。二依
    龙猛大智度论。开为六事。一信。二闻。三时。
    四主。五处。六众。世亲灯论。然说六事。故彼
    颂言。前三明弟子。后三证师说。一切修多罗
    法门皆如是。三依亲光佛地论中。摄为五事。
    一总显已闻。二教起时分。三别显教主。四显
    教起处。五教所被机。随事别释者。虽有七
    六五事不同。且依五事。以释此经。于中同异。
    至文对辨。言如是我闻者。即是第一总显
    已闻。释有三义。一者。总释如是我闻。二者。
    别释如是我闻。三者。申其合说之意。言总释
    者。谓传佛教曼殊室利及阿难等。皆作此言。
    如是所说。甚深句义。我昔曾闻。言别释者。先
    释如是。后解我闻。言如是者。此地诸师虽
    有多释。且述西方三藏及论说。西方三藏。略
    有三说。一真谛三藏云。言如是者。是决定义。
    有其二种。一文。二理。文是能诠。理即所诠。
    阿难所传。文理决定。如佛所说。故曰如是。二
    长耳三藏释有三义。一就佛释。三世诸佛所
    说无异。故名为如。以同说故。称之为是。二依
    法解。诸法实相。故名为如。如如而说。故称为
    是。三依僧辨。阿难所传不异佛说。故名为如。
    永离过非。称之曰是。三菩提留支略为四义。
    一者发心如是。谓自念言。我当如是发菩提
    心修诸善行。二者教他如是。教前人言。汝当
    如是发菩提心修诸善行。三者譬喻如是。是
    人威德炽盛。如日光明。智慧深广。犹如大
    海。面貌端正。犹如满月。四者决定如是。我如
    是见闻等。今言如是者。但取第四决定如是。
    传法者言。我从佛闻所说理教。我之所说。不
    多不少。不错不谬。决定如是。不谬传之失。故
    曰如是。依诸论说。亦有三释。一依功德施。般
    若论云。如是我闻者。显示此经是世尊现觉
    而演。非自所作。二依龙猛。智度论云。如是
    者。即信也。佛法大海中信为能入。智慧能度。
    其信顺者。言是事如是。其不信者。言此事不
    如是。广说如彼。三依亲光。佛地论中。为四义
    故。第一云。如是总言依四义转。一依譬喻谓
    当所说如是文句。如我昔闻(此即以今喻古)二依教诲
    谓告时众。如是当听我昔所闻。三依问答。谓
    有问言。汝当所说昔定闻耶。故此答言如是
    我闻。四依许可。谓结集时。诸菩萨众。咸共请
    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彼言。
    如是当说如是我闻。又如是言信可审定。谓
    如是法。我昔曾闻。此事如是。齐此当说。定无
    有异(此依信可释经中所说如是言者。是文殊阿难信可审定之言。谓如是经法。我昔闻此事。如是此经中
    所明之义。我今当说定无为异也)。又佛地论有三师释。一云第
    四。一云四中唯依后二。一云总依四义而说。
    广如彼论。别释我闻者。先释我相。后解其
    闻所言我者。传法文殊及阿难等。五蕴身上。
    假立为我。耳根发识。能闻所说。故名为闻。故
    佛地论云。我谓诸蕴世俗假者。闻谓耳根发
    识听受。废别就总。故言我闻。问佛法中。无人
    无我。如何诸经皆说我闻。解云。此义诸说不
    同。依龙猛宗。如智度论第一。说四悉檀中。世
    界悉檀故说。有我。第一义悉檀故说无我。问
    岂不中论说实相门中。非我非无我。如何智
    度论中。说为无我。答不相违。世界悉檀即说
    为我。第一义中。说为无我。各各为人。或我无
    我双遣二执。亦得说言非我非无我。故中论
    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非
    我非无我。若偏对我。即说无我以为实相。若
    双遣执。非我非无我。以为实相。各据一义。故
    不相违。依弥勒宗。瑜伽第六。由四因故。依诸
    蕴中。假说为我。一为世间言说易故。二欲随顺
    诸世间故。三为断除决定无我诸怖畏故。四
    为宣说自他得失。令其决定信解心故。广释
    四因。如杂集论第十三说。所言闻者。自有
    二义。一依法相。二就唯识。依法相者。诸说不
    同。萨婆多宗。耳闻非识。法教论师。识闻非
    耳。成实亦同。譬喻论者。和合能闻。如大婆
    娑第十三说。今依大乘龙树菩萨。自有两释。
    一耳闻非识。二和合能闻。如智度论。虽有两
    释。和合为正。正释闻中。说和合故。依弥勒
    宗。自有三说。一云耳闻非识。杂集论云。耳界
    何相。谓能闻声。又瑜伽云。数于此声至能闻
    故。一云识闻非耳。佛地论云。闻谓耳根发识
    听受。又瑜伽释论云。闻谓听闻。即是耳根发
    耳识。闻言教故。又解。二论耳闻识非发识。耳
    根是闻体故。一云。二论和合能闻。根识和合。
    是闻体故。故杂集云。问为眼见色。为识等耶。
    答非眼见色。亦非识等。以一切法无作用故。
    由有和合。假立为见。耳等亦尔。广说如彼。所
    以如是诸论异者。为显闻声最胜依故。瑜伽
    等说耳为闻。就分别义故。佛地等云识为闻。
    为显诸法无作用故。智度论及杂集等。和合
    为闻。各据一义。互不相违。依唯识理。以解闻
    者。自有二释。故佛地云。有义如来慈悲本愿
    增上缘力。闻者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虽
    亲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强缘。名为佛说。由耳
    根力。自心变现。故名我闻。有义。闻者善根本
    愿增上缘力。如来识上文身相生。此文义
    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为佛说。闻者识心
    虽不取得。然似彼相。分明显现。故名我闻。解
    云。佛地二师所说。初即那伽犀那。那伽此云
    龙。犀那云军。即是龙军论师也。不许佛果有
    色声等。第二师义。许佛果中具色声等。护法
    等宗。皆依后释。问曰。阿难如来成道日生。经
    二十年方为侍者。前所说经。皆非亲闻。如何
    诸经皆说我闻。答依报恩经。释有三义。一者。
    阿难从他诸天。及诸比丘边传闻。二者。佛入
    世俗心。令阿难知前所说经。三者。前所说经。
    佛重为说。佛善巧力故。于一法句中。演无量
    法。能以无量法。为一句义。佛粗示其端。阿难
    盖已得知。速利强持力故。问曰。阿难既是声
    闻。如何能持大乘经典。答阿难有三。一者阿
    难陀。持声闻法。二者阿难贤。持缘觉法。三者
    阿难海。持摩诃衍。第三阿难持大乘经。故不
    相违。如金刚仙论。及真谛所引?王忏悔经
    说。第三申其合说意者。佛地论云。应知说此
    如是我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谓如是法。我
    从佛闻。非他展转。显示闻者有所堪能。诸有
    所闻。皆离增减异分过失。非如凡夫无所堪
    能。诸有所闻。或不能离增减异分。结集法时。
    传佛教者。依如来教。初说此言。为令众生恭
    敬信受。言如是法我从佛闻。文义决定无所
    增减。是故闻者。应正闻已。如理思惟。当勤
    修学
    经。一时。释曰。第二教起时分。西方诸师略
    有三释。一菩提留支云。时有多种。谓念日
    夜。寿等百藏。及一切时。今一时者。正是如
    来说此经时。二长耳云。时有三种。一迦罗
    时。此云别相时。如来戒律大戒时。出家时。
    国王得闻。余不合闻。二三摩耶时。此云破邪
    见时。谓五部阿含。九分达摩。不简黑白。一切
    得闻(五部阿含。是长。增一。中。杂。有部。言九分者。一分别说戒。二世间。三因缘。四界。五同随得。六名
    句文。七集定。八集业。九诸蕴。一分有六千偈。六九五十四。合五万四千偈。如真论部集记第一说)。三世
    流布者。如说一时佛在恒河岸。一时在申恕
    林。今言一时。但依后二。或唯第三。真谛三藏
    说有十时。恐繁不述。今依诸论。亦有三说。一
    功德施。般若论云。言一时者。说此经时。余时
    复说无量经故。二依龙猛。智度论云。时有二
    种。一迦罗时。通假及实。内外通用。二三摩耶
    时。唯假非实。经云一时。依三摩耶说。以破实
    时。说假时故。具说如彼。三依亲光。佛地论
    中。时有三种。一者。说听究竟。总名一时。故
    彼论云。言一时者。谓说听时。此就刹那相续
    无断。说听究竟。总名一时(此即总说一会说法。说听究竟。总名一时)。
    若不尔者。字名句等。说听时异。云何言一
    (此即反解。若不就其说听究竟。名一时者。如初说字次名后句。乃至颂品部等说听时异。云何言一)。二者。
    一刹那顷能持能说能领能受。故名一时。故
    彼论云。或能说者。得陀罗尼。于一字中一刹
    那顷。能持能说一切法门。或能听者。得净耳
    根。一刹那顷。闻一字时。于余一切法。皆无障
    碍。悉能领受。故名一时(初也。已上得陀罗尼耳根功德。一刹那顷。能持能说
    能领能受。故名一时也)。三者。共相会遇。名为一时。故彼论
    云。或相会遇。时分无别。故名一时。即是说
    听共相会遇。同一时义(感圣赴机。更相会遇。名一时也。或可为四。开说听异
    为二时故)问一及时。其体是何。答一是数。时即时
    分。萨婆多宗。及经部宗。无别有法。即用五蕴
    为性。处界门中有为为性。今依大乘。自有两
    释。一龙猛宗。数及时等。皆无有体。非蕴处界
    三科所摄。故智度论云。数时等法。实无所有。
    阴入持所不摄故(持即界也。持自性故)。又彼论云。时方离
    合一异长短名字。凡人心着。谓是实有。广说
    如彼。二弥勒宗。数时即是有为法上分位假
    立。二十四不相应中。数及时也。五蕴门中。行
    蕴所摄。界处门中。法处法界。意识境故。佛地
    论云。时者即是有为法上假立分位(约法相释)。或是
    心上分位影像(约唯识释)。依色心等。总假立故。是
    不相应行蕴所摄。问何不别显如下处等。但
    说一时。答昼夜时分。诸方不定。不可别说。又
    义不定。或一刹那。或复相续。不可定说。是故
    总相。但说一时
    经。佛。释曰。第三别显教主。智度论云。说佛
    法人。有其五种。一佛自说。二弟子说。三神仙
    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为简余四。故标佛
    也。自觉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广如余处。
    然诸经首标名不同。乃有四种。自有经初唯
    置佛名。如涅??等。自有经初唯婆伽婆。如大
    品等。自有经初双标两号。如无上依等。或有
    经文。二号俱无。如多心等。所以如是诸本异
    者。多心经等。于一部中。别银流行。故不标
    名。余之三句。西方三说。一依真实论。一切经
    初唯应说佛。故彼论云。问大师十号经中。何
    故不列余九。而独称佛。答有十义故。一觉胜
    无敌。二不由他悟。三离二无知(一解脱障无知。二一切智障无
    知)。四已过睡眠。五譬如莲华。六自性无染。七
    具足三义(三义者。一假名佛。即六神通。二寂静佛。惑不生故三真实佛。即真如也)。八具
    于三德(一法身。二般若。三解脱)。九具三宝性。十自知令他
    知。佛具十义。余名不尔。故诸经首皆称佛也。
    广如本记。二依佛地论。一切经初安薄伽梵。
    谓具六德。破四魔故。故彼论云。薄伽梵声。依
    六义转。一自在义。永不系属诸烦恼故。二炽
    盛义。是炎猛智火所烧经故。三端严义。妙
    三十二大士相等。所庄饰故。四名称义。一切
    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五吉祥义。一切世
    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六尊贵义。具一切德。
    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故。如
    有颂言。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
    如是六种义差别。应知总名为薄伽。四魔怨
    者。烦恼魔。蕴魔。死魔。自在天魔。问佛具十
    种功德名号。何故如来教传法者。一切经首。
    但置如是薄伽梵名。答谓此一名。世咸尊重。
    故诸外道。皆称本师。名薄伽梵。又此一名。总
    摄众德。余名不尔。是故经首皆置此名。金刚
    仙论亦同佛地。广说婆伽婆。如涅??经首。及
    智度论。三依真谛。一切经初皆令双标佛婆
    伽婆。故七事记云。佛婆伽婆有其四句。一是
    佛非婆伽婆。即声闻二乘观。世谛证无余涅
    ??。在自位中。得名为佛。不修功德行。故非婆
    伽婆。二是婆伽婆非佛。即是菩萨。修功德故
    名婆伽婆。既在因位。智慧未满。不得名佛。三
    非佛非婆伽婆。即是凡夫。不修功德。故非婆
    伽婆。不修智慧。故不名为佛。四是佛亦婆伽
    婆。即是佛世尊。智慧满故。名为佛。功德具
    足故。是婆伽婆。若但佛。恐滥二乘。若单婆
    伽。婆滥菩萨及转轮王。若合说者。即是如来。
    故诸经首皆标两号。虽有三解。今依此经。同
    真实论。唯名佛也
    经。住王舍城耆?崛山中。释曰。第四说经
    处也。国名摩竭提。或云摩竭陀。亦言嘿偈
    陀。又作摩伽陀。皆梵音讹转也。正言摩竭陀。
    此云善胜国。或云无恼害国。一云。摩伽星名。
    此云不恶。陀者处也。名为不恶处国。亦名星
    处国。依法华论。如王舍城胜余城。耆?崛山
    胜余山。以佛在胜处说故。显此法门胜也。今
    先解城。后解其山。真谛云。律?称派匙杂腥?br> 释。一云。婆薮王子。初共人民造舍。即为鬼神
    坏之。唯留王舍。如是至七。太子教言。但更造
    舍。悉题王舍。于是遂得不毁。因此立名。为王
    舍城。二云。轮王出世相承住此。故名王舍。三
    云。四天王共修罗钻乳海。得为甘露。于此山
    中起舍。七日守之。然后乃分之。因此立名为
    王舍城。依智度论。亦有三释。一云。摩伽陀
    王。初生一子。一头两面四臂。后大成人。有大
    力势。治阎浮提之天下。取诸国王一万八千。
    置此五山中住。因此立名为王舍城。一云。摩
    伽王先所住城中失火。一烧一作。如是至七。
    国人疲役。王即更求住处。见此五山周匝如
    城即作宫殿。于中止住。故名王舍城。一云。往
    昔世时。此国有王。名曰广车。出游畋猎。遇见
    五山周匝峻固。种种严妙。即舍本城。于此中
    住。以王先于此住。故名王舍城也。具说如彼。
    善见论云。此城最大。纵广三百由旬。有八亿
    万户。八万聚落。若广分别。如西域传。耆?崛
    山者。音讹略也。正言??栗陀罗矩吒山。唐云
    鹫峰。又云鹫台。此山既栖鹫鸟。其形又类高
    台。故以名鸟。旧云鹫头。或云鹫岭。或云灵鹫
    者。皆一义也。依智度论。释有二义。一云。山头
    似鹫。故云鹫头。一云。鹫居山顶。故名鹫头。
    谓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诸死人。诸鹫常来
    食之。还在山头。时人遂名鹫头山也。又别记
    云。灵者仙灵也。此鸟有灵。知人死活。人欲死
    时。导类彼家。待其送林。则飞下食。而以能
    悬知故。号灵鹫也。又真谛七事记云。律?称?br> 沙说。释迦本行菩萨道时。为化物故。受鹫鸟
    身。其父母老。而眼失明。为报恩故。求食供
    养。王舍城中有一长者。入山见之。因问供养
    有何功德。鹫鸟如法为说。长者大喜言。汝是
    山中善神。从今以去。尽我余年。当供养汝。一
    切诸鸟因此皆得供养。鹫语诸鸟言。汝等当
    报施主恩。诸鸟不得其意。日日盗他财物遣
    饷长者。诸人失物。向王陈诉。王问长者。长者
    依事奉答。王闻惊物遂入山。是鹫为说法。王
    大欢喜。后送供养。此山因灵鸟所居。故名灵
    鹫山也
    经。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释曰。自下第五
    教所被机。于中方二。初别叙赞德。后他方下。
    总结集会。就别叙中。有十二众。一声闻。二
    缘觉。三菩萨四优婆塞。五优婆夷。六居士。七
    色天。八欲天。九人王。十杂类。十一他方。十
    二变化。虽有十二。总摄为三。初十此方。次一
    他方。后一变化。就声闻众。文别有四。一标类
    辨数。二略明行位。三别赞德。四总结德。此即
    第一标类辨数。与大比丘众者。标别异类。类
    有十二。此即第一明声闻众。简于余乘。故曰
    声闻。成实论云。闻法得悟。故曰声闻。佛地论
    云。闻佛言音。而入圣道。故曰声闻。又瑜伽论
    八十二云。从他听闻正法言音。又能令闻他
    正法声。故曰声闻。今言比丘众者。七中别称。
    简尼等六。故言比丘。举比丘名。显声闻众。文
    有四节。一与。二大。三比丘。四释众也。佛身
    兼彼。目之为与。又与是共。诸比丘众。七义共
    故。名之为与。故智度论云。一处。一时。一心。
    一戒。一见。一道。一解脱。是名为共。此经与
    者。即彼共也。所言大者。依智度论。释有三
    义。一大。二多。三胜。众中上故。诸障断故。王
    等敬故。名为大也。数甚多故。名之为多。能破
    九十六种外道异论。故名为胜。依佛地论。大
    有四释。一者利根故大。二者无学故大。三者
    回向大故大。四者众多故大。具说如彼。言比
    丘者。此云乞士。金刚仙云。比丘是梵语。此方
    义译或云破恶。或云怖魔。又本记云。在因名
    怖魔乞士破恶。至果转怖魔为杀贼。改乞士
    为应供。说破恶为不生。又瑜伽第二十九。?
    刍有五。一乞丐?刍(释云常行乞士)。二自称?刍(犯重失戒。而自
    称言我是?刍)。三名想?刍(虽剃发染衣。而未有戒。但有名想也)。四破坏烦恼
    ?刍(得果圣人)。五白四羯磨比丘(凡夫持戒人也)。今此比丘。即
    是五中。第四第五人也。所言众。梵音僧伽。
    此云和合众。谓理事二和。故名众也。佛地论
    云。并出家僧。故名为众。智度论云。众多比
    丘。一处和合。故名为众。广说如彼。八百万亿
    者。辨数也。问如何不说比丘尼众。答有二义。
    一者略故。二就胜故
    经。学无学皆阿罗汉。释曰。第二略辨行位。
    言学无学者。如俱舍论第二十四云。谓八人
    中。四向三果。皆名有学。为得漏尽常乐学故。
    第八阿罗汉名为无学。所应?学。此无有故。
    学无学体。皆是无漏戒定及慧。云何涅??。非
    学无学。于异生身。亦成就故。依经部宗。大同
    大乘。勘今依大乘诸论不同。若依集论。通于
    异生。名为有学。故彼第二云。求解脱者。所有
    善法。是有学义。十界四处诸蕴一分。是有学
    义。于诸学处。已得究竟者。所有善法。是无学
    义。谓诸异生所有善不善无记法。及诸学者
    染污无记法。诸无学者无记法。并无为法。是
    非学非无学义。八界八处全。及余蕴处界一
    分。是非学非无学。广如杂集。若依瑜伽。唯取
    圣人所有善。法名学无学。故六十六云。谓预
    流等出世有为法。若世间善法。是名为学。云
    何无学法。谓阿罗汉出世有为法。若世间善
    法。是名无学。谓除先所说学无学法。所余预
    流。乃至阿罗汉。若堕一切异生相续。彼增上
    所有诸法。皆名非学。名非无学。然彼二文犹
    未尽理。学无学者。所有灭定。皆是非学非无
    学摄故。瑜伽六十二云。又此等至皆言非学
    非无学。非所行故。似涅??故。阿罗汉者。行位
    通名。梵音阿罗汉。翻含多义。萨婆多宗。释有
    四义。一名应供应受世间胜供养故。二名杀
    贼。害烦恼贼令无余故。三名不生。生死法中
    不复生故。四名远恶。远离诸恶不善法故。广
    如婆沙第九十四。依经部宗。断惑尽故名阿
    罗汉。如成实论。今依大乘。释有三义。故成
    唯识第三卷云。此中所说阿罗汉者。通摄三
    乘无学果位。皆已永害烦恼贼故。应受世间
    妙供养故。永不复受分段生故。智度论云。亦
    同法华论中十五义释。恐繁不述。问第四果
    具三义故。可名罗汉。余阙三义。如何说言皆
    阿罗汉。依本记云。趣寂声闻不受教故。名为
    无学。回向声闻趣菩提故。名为有学。又解。阿
    罗汉者。具有四义。一离凡。二杀贼。三故应
    供。四破因缘。通论四果。皆有四义。是故言皆
    阿罗汉。有云。转根等故。名为有学。无所求
    果。名为无学。今解罗汉。自有二种。一行阿罗
    汉。即是学人。二住阿罗汉。第四果故。成实论
    云。阿罗汉二种。谓住及行。又下经五戒贤者
    行阿罗汉等。或可分有应供等义。故名阿罗
    汉。是故此中通名阿罗汉
    经。有为功德无为功德。释曰。自下第三别
    赞功德。即分为八。一有为无为德。二十智差
    别德。三三根差别德。四十六观门德。五三假
    观门德。六三空观门德。七四谛观门德。八缘
    生观门德。此即第一有为无为德。萨婆多宗。
    即下所说十智等德。皆是有为。四相所迁故。
    自性出体。即用大地慧为自性。共有出体。
    随其所应。四蕴五蕴以为自性。无为功德即
    灭谛无为。或非择灭。亦名断德。谓断一切事
    中无知。得非择灭。亦断德摄。如俱舍云。诸一
    切种诸冥灭等。赞佛德故。今依大乘。有为功
    德。?相分别。大同萨婆多宗。于理无违。无为
    功德。即是真如择灭无为。及非择灭。所以者
    何。本来清净涅??。即六无为中非择灭摄。又
    大乘宗。择灭无为。即真如上离障所显。更无
    别体。如是无为。非相所迁。故名无为。识心所
    变。据实生灭。似无为故。亦是无为
    经。无学十智有学六智。释曰。第二十智差
    别德。然此中十智。诸教不同。萨婆多宗。以十
    种智。摄一切智。故俱舍论二十六云。智有十
    种。摄一切智。一世俗智。二法智。三类智。四
    苦智五集智。六灭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
    尽智。十无生智。如是十种智。总有二种。有漏
    无漏。性差别故。如是二智。相别有三。谓世俗
    智法智类智。前有漏智。总名世俗。多取瓶等。
    世俗境故。后无漏智。分法类别。三中世俗。遍
    以一切有为无为。为所缘境。法类二种。如其
    次第。以欲上界四谛为境。法智类智。由境差
    别。分为苦集灭道四智。能缘他心等为境界
    故。名他心智。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断集。
    我已证灭。我已修道。由此所有智见明觉解
    慧光观。是名尽智。我已知苦。不应更知。广说
    乃至我已修道。不应更修。由此所有。广说乃
    至是名无生智。如何无漏智。可作如是知。迦
    湿弥罗诸论师说。从二智出。后得智中。作如
    是知。故无有失。由此后得二智别故表前观
    中二智差别。有说。无漏智亦作如是知。依经
    部宗。成实论十智品云。知现世法。是名法智。
    知过未法。名曰比智。余智大同。今依大乘者。
    依此经约位差别。且说三种。一在无学。具足
    十智。二在?位。唯有八智。除尽无生。若在见
    道。唯有六智。谓四谛智。及法类智。此约现
    起。若通成就。亦得世俗。三类智边。世俗智
    故。有处说十。如显扬论。意同俱舍。或说十
    一。如智度论。加如实智。谓能如实知诸法
    故。或说十三。如集论等。然今此中说十智义。
    故依显扬。说十智相。故显扬第二云。论曰
    智者谓十种智。广说如经。一法智。谓于内共
    了现见所知诸义境界无漏之智。二种类智。
    谓于不共了不现前所知义无漏之智。三他
    心智。谓?所生?果。能知他心。及心法智。及
    诸如来知诸众生。随其意解随其随眠。教授
    教诫转起妙智。四世俗智。谓世间慧由依此
    故。如来为诸众生。随其意解。随其随眠。演说
    妙法。五苦智。谓于有漏诸行之中。无常苦空。
    离我思惟若智若见。明了觉悟。慧观察性。六
    集智。谓于有漏诸行因中。因集生缘思惟若
    智若见。余如前说。七灭智。谓于有漏诸行灭
    中。灭静妙离思惟若智若见。余如前说。八道
    智。谁于能断有漏诸行无漏道中。道如行出
    思惟若智若见。余如前说。九尽智。谓苦已知。
    集已断。灭已?。或缘尽境。或复为尽。若智若
    见。余如前说。十无生智。谓苦已知。不复当
    知。集已断。不复当断。灭已证。不复当证。道
    已?。不复当?。或缘无生境。或为无生。若智
    若见。余如前说。依此十智。分别经中十智等
    义。亦同前说。广辨十智。义如别章
    经。三根。释曰。第三三根差别德。言三根者。
    依本记云。一自性根。谓凡夫。二引取根。谓十
    信至十地三得果根。谓如来。今解不尔。一
    未知当知根。二者已知根。三者具知根。然此
    三根。对见修道及无学道三位别者。诸宗不
    同。萨婆多宗。三无漏根。见道修道及无学道。
    三位差别。谓十五心名为见位。亦名未知当
    知根。第十六心。乃至金刚三昧。名为修道。亦
    名已知根。得尽智后。名为无学。及具知根。外
    国师说。十六心皆是见道。亦名未知当知根。
    余如前说。若广分别。如正理第九。婆沙一百
    四十二说。今依大乘智度论说。或十五心名
    为见道。或十六心名为见道。若依成唯识等。
    见道多种。一无相见道。二三心见道。三二种
    十六心。四九心见道。然此三根位差别者。如
    成唯识第七卷说。未知当知根体。位有三种。
    一根本位。谓在见道。除后刹那。无所未知。可
    当知故。二加行位。谓??顶忍世第一法。近能
    引发根本位故。三资粮位。谓从为得谛现观
    故。发起决定胜善法欲。乃至未得顺决择分
    所有善根。名资粮位。能远资生根本位故。于
    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乐舍。为此根性。加行
    等位。于后胜法。求证愁戚。亦有忧根。非正善
    根。故多不说。前三无色。有此根者。有胜见道
    傍修得故。或二乘位。回?大者。为证法空。地
    前亦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彼皆菩萨。此根
    摄故。余二根位寻即可知。有顶虽有游观无
    漏。而不明利。非后三根。若广分别。义如别章
    经。十六心行。释曰。第四十六观门德。依本
    记云。十六心者。地前三十心。合为四心。登地
    为十。金刚与佛。合为十六心。今解不尔。谓缘
    四谛。起十六行相。行相即用慧为自性。而言
    心行者。心之行故。名为心行。非心即行也。此
    十六行。如俱舍论第二十六。论曰。有余师说。
    十六行相。名虽十六。实事唯七。谓缘苦谛。名
    实俱四。缘余三谛。名四实一。如是说者。实亦
    十六。谓苦圣谛有四行相。一非常。二苦。三空。
    四非我。待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
    故空。违我见故非我。集圣谛有四相。一因。二
    集。三生。四缘。如种理故因。等现种故集。相
    续理故生。成办理故缘。譬如泥团轮绳水等
    众缘和合。成办瓶等。灭圣谛有四相。一灭。二
    静。三妙。四离。诸蕴尽故灭。三火息故静。无
    诸患故妙。脱众灾故离。道圣谛有四相。一道。
    二如。三行。四出。通行义故道。契正理故如。
    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若广分别。如大婆
    沙七十九。今依大乘说十六行。如瑜伽四十
    四及集论等。若依辨中边论。唯有七种。分别
    七种。广如唯识或苦法忍等十六心。为十六
    行。义亦无失
    经。法假(至)名假虚实观。释曰。第五三假观门
    德。依本记云。三种三假别教因成等。成实论
    宗。因生缘成相续三假也。通教名受等。大品
    等云。法假受假名假也。通宗如今义(解深密等三性三无
    性也)一真实。二依他三名字。法假则真实之法。
    受假则妄相。依他之心。受纳前境。名假则一
    切名相。与大品相应三空即三假空。名为三
    无自性。今解不尔。如大般若。一者法假。谓能
    成五蕴。从缘生故。二者受假。谓蕴所成相续
    假者。受五蕴故。三者名假。谓彼二名无实体
    故。遣三虚假观实相理。名虚实观
    经。三空观门。释曰。第六三空观门德。言三
    空者。一空门。二无相门。三无愿门。萨婆多
    宗。空无我行。名为空门。灭下四行。名为无
    相。余十种行。名为无愿。此三亦名三三昧也。
    依经部宗勘。今依大乘佛地论云。遍计所执
    生法无我。说名为空。缘此三摩地。名空解
    脱门。相谓十相。即色声香味触男女生老死
    (亦名生住灭也)。则是涅??无此等相。故名无相。缘此三
    摩地。名无相解脱门。愿谓愿求。观三界苦。无
    所愿求。故名无愿。缘此三摩地。名无愿解脱
    门。智度论第六云。知一切法实相。所谓毕竟
    空。是名空三昧。知是空已。不观诸法若空不
    空。若有若无等。是名无作三昧。一切法无有
    相。一切法不受不着。是名无相三昧。复次十
    八空。是名空三昧。种种有中心不求。是名无
    作三昧。一切诸相破坏不忆念。是名无相三
    昧。具说如彼
    经。四谛十二缘。释曰。第七四谛观门德。第八
    缘生观门德。就四谛门。两门分别。一释名。二
    出体。释名有二。先通。后别。言四谛者。即是
    通名。四是标数。谛是实义。真义。如义。不颠
    倒义。无虚诳义。如大婆沙。若依大乘。如所说
    相不舍离义。由观此故。到究竟。清净义是谛
    义。如瑜伽说。言别名者。一苦。二集。三灭。四
    道。逼迫名苦。生长名集。寂静名灭。出离名
    道。广如婆沙俱舍正理。第二出体。萨婆多
    宗五取蕴是若谛。有漏因是集谛。彼择灭是
    灭谛。学无学法是道谛。依经部宗。诸名色是
    苦谛。业烦恼是集谛。业烦恼尽是灭谛。止观
    是道谛。依大乘宗亦同经部。故不繁述。广如
    别章。言十二缘者。谓无明行乃至老死。三
    除中愚。于境不了。故名无明。福等三业迁
    流造作。名之为行。眼等八识。了别境界。故名
    为识。想等色等召表质碍。故曰名色。眼等
    六根。生长心等。名为六处。苦等三触。触对前
    境。故名为触。苦等三受。领顺违等。名之为
    受。自体等贪。贪染自境。故名为爱。欲等四
    取。执取境等。名之为取。行识等种。能招生
    等。故名为有。识等五法。本无今有。名之为
    生。即彼五法。衰变灭坏。故名老死。若具分
    别。义如别章
    经。无量功德皆成就。释曰。第四总结德也
    经。复有八百万亿大仙缘觉。释曰。第二辨
    缘觉众。于中有三。初标数辨类。次赞其功德。
    后总结功德。此即初也。八百万亿者。举其总
    数。大仙缘觉者。显类差别。依本记云。自然
    朗悟。故名大仙。今解。仙者常乐寂静。如居山
    者。故名大仙。是故瑜伽释云。常乐寂静。不欲
    杂居。无师独悟故名独觉。然彼仙人。有其三
    种。一佛。二独觉。三五通。如大婆沙一百八十
    三。今对五通。故名大仙。问佛众会中。有缘觉
    不。若言有者。大严经说如何会释。彼第一云。
    一生补处菩萨。将欲下生。有天子下阎浮提。
    告辟支佛言。仁者应舍此土。何以故。十二年
    后。当有菩萨。降神入胎。是时五百辟支佛。闻
    天语已。从座而起。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化
    火烧身。入于涅??。若言无者。此经所说八百
    万亿大仙缘觉。复如何通。答诸说不同。一云。
    秘密即有。显现即无。故智度论云。佛法二种。
    一者秘密。二者显现。初转法轮。有三乘人。各
    得其果。是秘密众。今此经中。依秘密说。故言
    有也。大严所说。依显现众。故不相违。一云。
    独觉自有二种。一者。本性独出无俱。二者。先
    是声闻。后成独觉。如五百仙人一时出者。如
    旧婆沙四十二说。解云。二经各据一人。亦不
    相违。有说。独觉自有二种。一麟角喻。独出无
    二。当知如佛。二者部行。多人并出。此有二
    种。一是缘觉性。如五百仙人。二是声闻种性。
    亦是五百仙人。故新婆沙第三十云。五百仙
    人者。多是声闻种性解云。既说多言。故知此
    经八百万亿仙人者。或是声闻种性。或是缘
    觉种性。而言出无佛世者。依多分说。又杂集
    论十三云。独觉乘补特伽罗者。谓住独觉法
    性若定不定性。是中根自求解脱。乃至或
    未起顺决择分。或先已起。或先未得果。
    或先已得果。出无佛时也。唯内思惟圣观
    现前。或如麟角。或复独胜部行。若先未
    起。亦未得果。方成麟角。余名部行。广如彼

    经。非断非常。四谛十二缘皆成就。释曰。第
    二别赞功德。非断非常者。于四谛中。集谛是
    因。苦谛是果。十二缘生展转相生。如是因果。
    皆离断常。又解因果相续不绝。如成唯识。因
    灭故非常。果生故非断。非断非常即因果中
    道。四谛缘生。义如上说
    经。无量功德皆成就。释曰。第三总结德也
    经。复有(至)摩诃萨。释曰。第三显菩萨众。文
    别有四。一标数辨类。二略辨位地。三别赞功
    德。四总结功德。此即初也。然诸菩萨名有二
    种。一者通名。有十六种。一名菩萨。二名摩诃
    萨。乃至十六名为法师。二者别名。谓曼殊室
    利。及弥勒等。今言菩萨摩诃萨者。即十六名
    中。前二名也(此十六名。广如瑜伽显扬等论也)又此二名。若具
    梵音。应言菩提萨?誓???省N?媛怨省5?br> 言菩萨摩诃萨也。菩提名觉。萨?拭?星椤;?br> 精进义。故摄大乘无性释云。言菩萨者。菩提
    萨?饰??稻场9拭?腥?4泳车妹?H绮痪?br> 观等。或即彼心为求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
    萨。亲光三释。故佛地云。所言菩萨摩诃萨者。
    谓诸萨?省G笃刑峁省4送ㄈ?恕N?蛉〈蟆9?br> 复须说摩诃萨言。又缘菩提萨?饰?场9拭?br> 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菩提。利有情故。
    又萨?收摺J怯旅鸵濉>??旅颓蟠笃刑帷9?br> 名菩萨。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
    复说摩诃萨言(广释菩萨。义如大品及大智度论等)
    经。皆行阿罗汉。释曰。第二略辨行位。释阿
    罗汉义如上说。而诸菩萨名阿罗汉。有其三
    义。一者。阿罗汉回心向大。仍本名说阿罗汉。
    二者。十地诸菩萨众。皆受应供。三者。佛果名
    阿罗汉。大地菩萨行阿罗汉。亦名阿罗汉。此
    义分别。如成唯识
    经。实智功德(至)金刚灭定。释曰。第三别赞
    功德。即分为十。一方便真实二智功德。二行
    独大乘功德。三四眼功德。四五通功德。五三
    达功德。六十力功德。七四无量功德。八四辨
    功德。九四摄功德。十金刚灭定功德。或可分
    为十一。方便。真实。二智别故。或可分为十
    二。金刚。灭定。二种别故。虽有三说。且依初
    释。此即第一二智功德门。然此二智诸说不
    同。一云。正体智名为实智。缘实境故。后所得
    智名为方便。善巧方便化众生故。一云。正体
    后得名为实智。能缘真俗二境实故。以加行
    智名为方便。为能引生正体智故。言行独大
    乘者。赞第二德。依本记云。出二乘也。大乘有
    二。一十信至十解。是不定。犹退为二乘。二十
    行至十地。是定。故言行独大乘。今解不尔。四
    谛缘起。大小共行。六波罗蜜。唯菩萨行。故言
    行独大乘。或可生空大小共观。法空唯大。不
    通小乘。故言行独大乘。或可般若有二。一大
    小共行。二唯菩萨行。故言行独大乘。言四眼
    者。赞第三德。于五眼中。肉。天。法。慧。唯除佛
    眼。未成佛故。形肤名肉。照嘱名眼。肉即是
    眼。故名肉眼。天眼有三种。一者报得。谓四
    天王等。及色界眼。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二佛
    菩萨报得眼根。净人眼故。亦名天眼。三者四
    种静虑所生眼根。亦名天眼。此即?得。观诸
    法门。名为法眼。了达空相。名为慧眼。即此四
    眼在佛身者。转名佛眼。五中肉眼。以色为体。
    天眼一种。通色及心。见现在色。即是眼根。知
    未来者。唯是心故。法慧二眼。用慧为体。佛眼
    即用四眼为体。或可是慧。观如来藏。是慧用
    故。此五眼义。广如别章。言五通者。赞第四
    德。于六通中。唯除漏尽。菩萨未断烦恼尽
    故。于所缘中。无拥滞故。名之为通。大婆沙
    云。于自所缘。无倒了达。妙用无础。故名为
    通。一神境智证通。谓等持。由此能为神变事
    故。诸神变事。说名为境。二天眼智证通。殊胜
    名天。此眼殊胜。故名为天。色界大造净色眼
    摄。远见无碍。故名天眼。三天耳智证通。天
    义同前。色界大造净色耳摄。远闻无碍。故名
    天耳。四他心智证通。知他心故。名他心智。诸
    瑜伽师。意乐加行。欲知他心。非他心所。是故
    但三他心智名。以心为先。亦知心所。五宿住
    随念智证通。诸过去生有漏五蕴。名为宿住。
    随念势力而能知彼。故名随念。谓此聚中。虽
    有多法。而念力增。故说随念六漏尽智证通。
    漏谓烦恼。尽即灭尽。烦恼灭尽。故名漏尽。或
    可漏尽身中起故。名漏尽通。或可缘漏尽故。
    名漏尽通。若出体者。萨婆多宗。六通皆以智
    慧为体。如婆沙等。今依大乘。六通皆以定慧
    及相应法为体。如显扬等。若广分别。具如别
    章。言三达者。赞第五德。即是三明。达解无
    碍。故说为明。故大婆沙一百二云。通达解了。
    故说为明。一宿住随念智证明。通达解了前
    际法故。二死生智证明。通达解了后际法故。
    三漏尽智证明。通达解了涅??性故。皆说为
    明。若出体者。萨婆多宗以慧为体。于六通中。
    宿住天眼漏尽为性。如次对治前后中际三种
    愚故。俱舍云。三明不增不减。真假分别。漏尽
    一明通假及真。余二是假。唯有漏故。有无漏
    智。皆名漏尽。俱在漏尽身中生故。真名无漏。
    假名有漏。胜劣相形。故说真假。第四学无学
    分别。唯在无学。学有?故。依婆沙立三之意。
    稍异俱舍。如婆沙一百二云。今依大乘。佛地
    论同俱舍。故佛地云。无学利根所得三通。除
    染不染三际愚故。故说三明。有义。明者心慧
    为性。慧能除?。故说为明。有说。无碍善根为
    性。翻无明故(解云。大乘皆通无漏。于理无违许后得智是无漏故)问通之与
    明。有何等异。答智度论第二卷云。真知过去
    宿命事。是名通知过去因缘行业。是名明。真
    知死此生彼。是名天眼通。知诸行因缘。证会
    不失。是名明。真知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
    漏尽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明。此三明。
    大阿罗汉。大辟支佛所得。故知通明胜劣差
    别。言十力者。赞第六德。自有两释有说。十
    力唯佛非余。谓处非处。乃至漏尽。有说。菩
    萨亦有十力。如智度论二十八云。佛有十力
    四无所畏。菩萨有不。答有。何者是。一发一切
    智心坚深牢固力。二大慈力。三大慧力。四
    具足精进力。五具足禅定力。六具足智慧力。
    七不厌生死力。八无生忍力。九具足解脱力。
    十具足无碍智力。其如彼说(或有经本四无所畏。多分无有。故
    不可依)言四无量者。释第七德。所谓慈。悲。喜。舍。
    于此义中两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就释名
    中。先通。后别。四无量者。即是通名。依萨婆
    多。如大婆沙八十一说。彼云。问何故名无量。
    无量是何义。答如是四种。是诸贤圣广游戏
    处。故名无量。复次如是四种。能缘无量有
    情为境故。生无量福故。引无量果故。故名无
    量。广说如彼。俱舍正理。同大婆沙第四复次。
    故不繁述。依大乘宗。如显扬第四。以其三义。
    释无量名。一广。二大。三无量。广者。于见所行
    作意故。大者。于闻所行作意故。无量者。于觉
    知所行作意故。如是三义。遍缘一方。乃至十
    方无边器世间。及有情世间。故名无量。言别
    名者。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萨婆多宗。如俱
    舍论第二十九说。慈名与乐。悲名拔苦。喜名
    欣慰。舍名平等依经部宗。如成实论四无量
    品。慈名与嗔相违善心。悲名与恼相违善心。
    喜名嫉妒相违善心。此三皆是慈心差别。能
    令此三平等。故名为舍。具如彼说。今依大乘。
    如显扬说。一慈无量者。于无苦无乐众生。欲
    施乐具。悲者。于有苦众生。欲拔苦具。喜者。
    于有乐众生。随喜彼乐。舍者。谓舍俱心不染
    意乐。言出体者。萨婆多宗。慈悲无量。自有两
    说。一云。俱以无嗔善根而为体性。而差别者。
    慈对治断命嗔。悲对治捶打嗔。一云。慈以无
    嗔善根而为体性。悲以不害善根为性。对治
    害故。喜无量性。亦有两说。一云善根为性。
    一云。忻为自性。舍有一释。谓以无贪善根为
    性。共者出体。四蕴五蕴。以为体性。广如婆沙
    八十一等。依经部宗。如成实论。四皆是慧。故
    成实云。是四无量。皆是慧性。今依大乘。集
    论杂集。四种皆以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
    心法以为自性。显扬第四。慈以无?善根。
    为体。悲以不害善根为体。喜以不嫉善根为
    体。舍以无贪无?善根为体。皆是怜愍众生
    法故。于此四中。慈唯无?。次二无量。无?一
    分。舍是无贪无?一分。又复与彼相应等持
    诸心心法。并彼眷属。皆是四无量体。若广分
    别。具如别章。言四辨者。释第八德。亦名四无
    碍解。谓法。义。词。辨。于所诠法。于所诠义。诸
    方言词。于正道理。一一法中。通达无滞。如
    次名为法义词辨四种无碍。广如婆沙俱舍
    论等。若依大乘。瑜伽四十五。于诸法中。一切
    异门。一切异相。一切释词。一切品别。一一法
    中。尽所有性。如所有性。依?所成。无所滞
    碍。无退转智。如次名为四种摄大乘论。无
    性释曰。由法无碍。自在了知一切法句。由义
    无碍。自在通达一切义理。由词无碍。自在分
    别一切言词。由辨无碍。遍于十方。随其所
    宜。自在辨说。广如杂集第十四等。若出体性。
    萨婆多宗。四辨皆用慧为自性。如婆沙等。今
    依大乘。通用定慧。及彼相应心心所法。以为
    自性。如杂集等。言四摄者。释第九德。二门分
    别。一释名。二辨业。释名有二。先总。后别。言
    四摄者。即是总名。以四种法。摄取众生。故名
    四摄。别名有四。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四
    同利。依成实论四法品云。布施者。衣食等物。
    摄取众生。爱语者。随意语言。取彼意故。利行
    者。为他求利。助他成事。同利者。如共一船。
    忧喜是同。大品经云。财法二种。摄取众生。名
    为布施。以六波罗蜜。为众生说。名为爱语。教
    化众生。令行六度。名为利行。以神通力。种种
    变化。入五道中。与众生同事。名为同事。具说
    如彼。若广分别。如大般若及大智度论七十
    一等。第二释业者。如庄严论第八卷云。问四
    摄业云何偈曰。令器及令信。令行亦令解。如
    是作四事。次第四摄业。释曰。布施者。能令于
    法成器。由随顺于财。则堪受法故。爱语者。能
    令于法起信。由教法义。彼疑断故。利行者。能
    令于法起行。由如法依行故。同利者。能令彼
    得解脱。由行净长时。得饶益故。广如彼论
    (或有本云。说四弘愿。诸众生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多分无故。不可依也)。言金刚灭定者。
    释第十德。谓第十地末后一念。能灭二障。故
    言灭定。而言金刚灭定。自有二义。一能断定。
    无物不破。犹如金刚。如智度论等勘。二所灭
    烦恼坚固难断。犹若金刚。此定能灭。故言金
    刚灭定。故唐本经。名为能断金刚。又十轮经
    第二颂云。云何破相续如金刚烦恼。长行云。
    摧灭一切诸众生类贤如金刚相续烦恼。有
    说灭定者。即灭尽定。八地以上。及诸如来。皆
    得灭定。七地以下。或得未得。伏非想惑。不决
    定故。余义同异。具如别章
    经。一切功德皆成就。释曰。第四总结功德
    应知
    经。复有千万亿五戒贤者。释曰。自下第四
    明优婆塞众。文别有四。一标数辨类。二辨行
    位。三别赞德。四总结德。此即初也。言五戒贤
    者者。举法标人。由持五戒。故言五戒贤者。故
    婆沙云。邬波索迦。有五学处。谓离杀生。离不
    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饮诸酒。旧经多
    云优婆塞优婆夷者。讹略也。若依诸法最上
    王经。云优婆塞迦优婆斯迦。慈恩三藏所译
    诸经。皆云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此云近事男
    近事女。故顺正理三十七云。依何义说邬婆
    塞迦。彼先归佛法僧实。亲近奉事所尊重
    师。便获尸罗。故名近事。或能习近如理所为。
    坏恶事业。故名近事。或能亲近事佛为师。故
    名近事。分同诸佛。得净尸罗善意乐故。又
    大婆沙一百二十三云。问何故名邬波索迦。
    答亲近?事诸善法故。有亲近承事诸善士
    故。有说。亲近?事精进行故。有说。近承事诸
    佛法故。具说如彼。然此五戒。初三护身业。次
    一护语业。后一通护身语二业。理实不通身
    业所摄。如俱舍等。今辨护用。是故通护二业。
    于理无违。此身语业。一一皆用表及无表。以
    为自性。萨婆多宗。表即色声二处所收。无表
    皆是法处所摄。无见无对色。意识境界故。经
    部表业以思为体。无表即是非色非心不相
    应行。如成实论。今依大乘宗。表即色声二处
    所摄。无表于能发业思种子上假立。无表色
    法处所摄。萨婆多宗要具五戒。经部。大乘。
    一分二分。乃至具五。萨婆多宗唯人趣摄。大
    乘。经部。通于鬼等。勘

    仁王经疏卷上(本)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