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一 >
  • 仁王般若经疏卷中三_菩萨教化品第三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菩萨教化品第三

    前品依空护佛果。即方便智实智。此品依五
    忍十地化众生。即实智方便故言教化品。前
    品非无因为成其果。此品非无果为成其因。
    又起如幻教迹化如幻众生。故云教化品。就
    此品中分为二段。初问二答。初问中三初问
    十地自利行相。二问利他行化相。三问所化
    众生德行相貌
    白佛言世尊护十地行菩萨云何行可行云何
    行化众生以何相众生可化 初段中护十地
    者牒所修十地位也。言云何行可行者问何
    等行法可依之修行成十地得自行。第二问
    云何行化众生者。问菩萨行化用何等法化
    众生。第三问言以何相众生可化者。问所化
    众生之体相
    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
    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下
    名为诸佛菩萨修般若波罗蜜 佛言下第二
    答前三问即为三段。初从五忍是菩萨法下。
    说十四忍具足答初问自行。从白佛言云何
    菩萨本业清净乃至诸鬼神现身修行般若答
    前第二外化行问。从佛告大王汝先言下竟
    品答第三问。就前自行中有二。初略说五忍
    明自行体。善男子下第二广分别十四忍显
    自行相。就前略中有二意。初生起二立五忍
    意。初生起者伏忍上中下即是得圣方便行。
    二信忍上中下即是入圣之初门。三顺忍上
    中下即是顺无生果之近缘。四无生忍上中
    下即是向果之功能。五寂灭忍上下即是因
    果合说。就立五忍意有三段。初五忍是菩萨
    法表五忍属人。二伏忍上中下出五忍位。名
    为诸佛菩萨下第三结释初文。可知第二出
    位中伏忍上中下者。习忍下性忍中道种忍
    上在三贤位信忍上中下初地下。二地中三
    地上。顺忍上中下四地下五地中六地上。无
    生忍上中下七地下八地中九地上。寂灭忍
    上下十地下佛地上
    善男子初发相信恒河沙众生修行伏忍于三
    宝中生习种性十心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
    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是为菩萨能少
    分化众生 善男子下第二广分别十四忍。
    开五忍为十四忍。初明习种性名习忍。即有
    三段初标修忍人。二别列十种心。三是为菩
    萨下明化众生功能。文言初发相信恒河沙
    众生修行伏忍者。解云。无量恒河沙世界人
    天。二乘修行种种功德聚集作一分。正与信
    心菩萨等也。文言于三宝中生习种性。三宝
    道理即是果报立志远大故。不怯弱于三宝
    ?ゲ呃?<词切畔耙磺兄种侵?拘允??br> 已超过二乘一切善地一切诸佛菩萨长养十
    心为圣胎也次第起于干慧性种性有十种心
    所谓四意止身受心法不净苦无常无我也三
    意止三善根慈施慧也三意止所谓三世过去
    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也 超过二乘地
    者此是大乘之解故过二乘。成大乘法身种
    子名为圣胎也。次第二明中忍性种性文有
    三。初总举性种十心。二所谓下别列十心。三
    是菩萨下明中忍功能。云次第起于干慧者
    小乘法中习种之外前。别有干慧地未得理
    解润心故。今此对初地真解名种性为干慧
    地也。第二别列十心中。四意止是四念处。三
    意止即三善根。不贪善根即是施。不?善根
    即是慈。不痴善根即是慧。下文释谓慈施慧。
    三意止者过去无明行名因忍。三因五果现
    在名因果忍。未来生老死名为果忍
    是菩萨亦能化一切众生已能过我人知见众
    生等想及外道倒想所不能坏复有十道种性
    地所谓观色识想受行得戒忍知见忍定忍慧
    忍解脱忍观三界因果空忍无愿忍无想忍观
    二谛虚实一切法无常名无常忍一切法空得
    无生忍 是菩萨亦能化一切众生者第三明
    中忍功能。观五阴无我故已过我人等想。观
    三世因果非常非断故外道等不能破坏。此
    经性种性在十解十行。依华严十住为习种
    十行为性种。依华严十解为十住一名发心
    住(乃至)十灌顶住。十行者一名欢喜行(乃至)十
    名真实行。第三道种性明上忍有三。初总明
    五阴观。二别明十坚心。三是菩萨下结上忍
    功能化众生。十坚者五分法身.三空忍.观二
    谛虚实一切无常忍.一切法空得无生忍
    是菩萨十坚心作转轮王亦能化四天下生一
    切众生善根又信忍菩萨所谓善达明中行者
    断三界色烦恼缚能化百佛千佛万佛国中现
    百身千身万身神通无量功德常以十五心为
    首四摄法四无量心四弘愿三解脱门是菩萨
    从善觉地至于萨婆若以此十五心为一切行
    根本种子又顺忍菩萨所谓见胜现法 是菩
    萨下结上忍功能化众生德。十坚心结自利
    德。作转轮王下结化他德。此经明名道种性。
    华严名十回向一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
    回向(乃至)十名法界无量回向。此经作金轮
    王故化四天下。依下文上品十善铁轮王化
    一阎浮提。习种铜轮王化二天下。除东北二
    方。性种性银轮王化三天下除北方。此处经
    文略耳。又此四王在阎浮统领余三天下与
    佛相似。又信忍下明信忍有三种。一想信轻
    毛菩萨二久信三贤是三证信初地已上。就信
    忍文有四初标信忍名德。又信忍菩萨出名。
    所谓善达明中行者出信忍德。断三界下第
    二断障。能化百佛下第三明所化国土。初地
    现百身二地现千身三地现万身。常以十五
    心为首下第四起胜修。初出德内。善达明中
    行者总标信忍等三位。善者善觉忍此在初
    地。达者是观达忍在二地。明者是明慧忍在
    三地。三昧照明名为明慧。断三界色烦恼缚
    者。初二三地观色谛无相。不取着色法故离色
    缚。道理亦观心谛无生。文隐显从多说耳。第
    三所化国土中(乃至)万佛世界。此明神通化
    益。依他经摄报果中初地化百佛世界。二地
    化千佛世界三地化万佛世界。现身等亦尔。
    依愿智果皆言不可数。第四起胜修行者初
    地行布施摄令生信。爱语摄令生解。利行摄
    令起因。同事摄令得果。亦名同事谓苦乐事
    同也。言四无量心者是利他心。此具三缘一
    众生缘缘假名众生与乐。二法缘缘五阴法
    数。三名无缘缘诸众生五阴无所得。一慈是
    与乐心也。二悲是拔苦心。三喜是庆物心。四
    舍是平等心。缘境无限故名无量。四弘誓愿
    者是利他愿。未度苦令度苦未解集令解集。
    未得安道令得安道未得涅??令得涅??。三
    解脱门者是无漏三三昧。离缚名解脱。通人
    至果名之为门。婆娑云一名无愿能厌生死。二
    名无相能乐涅??。三名空定观生死涅??。二
    俱无相如地持菩萨分品说。依下偈文初地
    作四天王。二地作忉利天王。三地作夜摩天
    王。初地名欢喜二地名离垢三地名明地。此
    三地同在信忍位。第三解顺忍文有四。初总
    标顺忍菩萨名。二见胜下举顺等三位。三能
    断下明离障分齐。四现一身下明现土起用
    化生。初总标可知等二明位者。见者。是第四
    炎地。下文云名炎慧地。胜者是第五难胜地。
    下文云名胜慧忍。现法者是第六现前地。下
    文云名现法忍。第三明离障分齐
    能断三界心等烦恼缚故现一身于十方佛国
    中无量不可说神通化众生又无生忍菩萨所
    谓远不动观慧亦断三界心色等习烦恼故现
    不可说不可说功德神通 文云断三界心烦
    恼缚者。此之三位能观三界心谛无生无所
    得。不取心相知心无生故能断迷心烦恼。通
    论亦断迷色惑。今从多故但断迷心耳。此是
    无名相中说。不可定以一文为执。而讲者须
    深知此意。第四现土中文云现一身于十方国
    化众生者。依地经摄报果炎地菩萨能现一亿
    身。能化一亿佛国众生等。难胜地摄报果能
    现千亿身。化千亿世界众生等。现前地摄报
    果能现百千亿身化众生亦尔。此约阶位为
    言若愿智果中皆不可计知。依此经四地为
    兜率天王。五地为他化乐天王。六地为化乐
    天王。若依六天次第应五地为化乐天王。六
    地为他化天王。此文误也。第四明无生忍。就
    文有四初总标忍名。二所谓下出位。三亦断
    下治障。四现不可说下现土。初文可知。第二
    出位中言远者远行地。不动者不动地。观慧
    者善慧地。七地下文远达忍。八地下文等观
    忍。九地下文慧光忍。三明治障云亦断三界
    心色等习烦恼等者。此三位深证心色无生
    故。能断色心等习。依地论七地断细相习障。
    八地断无相行障。九地断不能利益众生障。
    四明现土。经云现不可说神通者。依地论七
    地摄报果中。现百千亿那由他身化众生亦
    尔。八地摄报果现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
    身化众生等亦尔。九地现十阿僧只百千佛
    土微尘数身化众生亦尔。依经下文七地为
    初禅王。八地为二禅王九地为三禅王。此等
    皆是菩萨无生自在。不可定执也
    复次寂灭忍佛与菩萨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
    下忍中行名为菩萨 第五明寂灭忍。寂者是
    定灭者是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名寂灭
    忍。文有五初明位地分齐。二入金刚三昧下
    明行差别。三共观下明因异果。四尽相无相
    下彰果异因。五善男子一切众生下叹果殊
    胜。初文云佛与菩萨同用此忍者。是法云
    地菩萨。依地论断于诸法中不得自在障为
    无碍道。佛者一切智一切种智依止。智体圆
    满名解脱道。前之四忍断生死未尽不得寂
    灭之名。第二明行差别。入金刚三昧下忍中
    行名菩萨者。此定坚固永不退名金刚三昧。
    无碍道因位所摄名下忍。依地经摄报果得
    十不可说佛土微尘三昧等
    上忍中行名为萨婆若共观第一义谛断三界
    心习无明尽相为金刚尽相无相为萨婆若超
    度世谛第一义谛之外为第十一地萨云若觉
    非有非无湛然清净常住不变同真际等法性
    无缘大悲教化一切众生 上忍中行名为萨
    婆若者解脱道果位所摄名为上忍位。萨婆
    若者此云一切智。此忍因果位别唯分上下二
    品。前之四忍同是因位故各分三品。此无差
    别中作差别名岂可定执。此处五忍是通因
    果无碍解脱皆名为忍。不同小乘唯见道无
    碍八忍。第三明因异果中。共观第一义者与
    佛同观实谛名共观也。断三界心习无明者依
    地论此断微智障名心习无明。观空谛究竟
    无碍道中断心习无明尽亦断色习。文略不
    论耳。言尽相为金刚者能破生死因果究竟
    名为尽也。第四明果异因文云尽相无相为
    萨婆若者非但尽相亦尽无相。所谓缘观
    并[穴/俱]境智俱寂始是圆满显现故名尽相无
    相。萨婆若者云一切智证中道一实谛故云
    出二谛之外。十地是学果佛十一地是无学
    果。绝相非有备德非无离染故清净离苦故
    常乐。会于无德绝妄名法身也。故云同真
    际等法性。无缘大悲教化一切众生者是应

    乘萨婆若乘来化三界善男子一切众生烦恼
    不出三界藏一切众生果报二十二根不出三
    界诸佛应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外无众生
    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藏
    者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佛之所说大王我常
    语一切众生断三界烦恼果报尽者名为佛
     乘萨婆若乘来化三界者是化身又前是化他
    心后是化他身。第五叹德殊胜文有六。一明
    所化三界二诸佛应身下明能化应身三从三
    界外下明三界摄生周尽。四我言三界外别
    有一众生界藏下明非邪显正。五大王下叹
    果异因。六众生本业下举因显果。初明所化
    三界文言烦恼不出三界者是集谛。三界有
    二种一分段二变易文言果报二十二根不出
    三界者此明苦谛。二十二根者眼等六根苦
    乐忧喜舍五合为十一。男女命三为十四。信
    进念定慧五为十九。三无漏根未知根已知
    根无知根为二十二根二十一根不出分段三
    界无知根在无学出分段三界。不出者不出
    四住习气三界二十二根义如别章。第二明
    能化文言诸佛应化法身亦不出三界者谓所
    化众生故言不出三界。若举实而言三界本
    来清净何出不出。第三明三界摄生周尽。文
    云三界外无众生者分段变易二种三界外更
    无生死众生可化也。第四非邪显正。文言三
    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者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
    佛之所说者。若依旧说流来义即同外道大
    有所说。二种生死外别有生死众生藏者。即
    是旧说无明义也。是外道邪说非佛正说。第
    五叹果异因中言我常语一切众生断三界烦
    恼果报尽名为佛者断尽分段变易二种也
    自性清净名觉萨云若性是众生本业是诸佛
    菩萨本所修行五忍中十四忍具足 自性清
    净者烦恼既尽体无暇?家病4耸嵌系乱病C?br> 觉萨云若者此云一切智是其智德也。第六
    举因显果文云众生本业是诸佛菩萨本所修
    行。十三忍是菩萨修名因行。第十四忍是佛
    德名显果。上来至此答自利行竟
    白佛言云何菩萨本业清净化众生佛言从一
    地乃至后一地自所行处及佛行处一切知见
    故本业者若菩萨住百佛国中作阎浮四天王
    修百法门二谛平等心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
    千佛国中作忉利天王修千法门十善道化一
    切众生若菩萨住十万佛国中作炎天王修十
    万法门四禅定化一切众生 白佛言下答第
    二利他行相问文有二初腾前问月光去前问
    既远今更重发起。云何菩萨本业清净者十
    地是菩萨本业。菩萨以慈悲智慧于生死涅
    ??二处无染名本业清净也。佛言下正答问。
    以显利他行相有三。初略答前问二若菩萨
    住。百佛下广答。三散无量下庆蒙法利供养
    赞叹。初文言从一地至后一地谓从初地至佛
    地也。言自所行处者谓是因地及佛行处谓
    果地也。无缘之照因果并[穴/俱]。故云一切智见
    也。若菩萨住百佛下第二广答十地为十别。
    就初地文有五句。一住百佛下明所化国土。
    二作阎浮王下明摄位。谓作人中四种轮王
    及四天王。依地经初地作铁轮王璎珞经云
    修行十信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善有三品。
    上品善铁轮王化一天下中品善粟散王。下
    品善人中王。十住铜轮王十行银轮王十回
    向金轮王初地已上琉璃宝璎珞初地百宝璎
    珞七宝相轮四天王万子为眷族十住为铜轮
    王。若尔十住位已过初地岂可以一经执为
    定解。故彼经云是诸地无名无相。但应化故
    言有。三从百法门下辨所解法门此乃一念
    解百法门也。四二谛已下明自行证理真俗
    无相名平等心。五化一切众生明利他行相。
    二地至十地例有四句。二地四者初若菩萨
    住千佛下明所化土。二作忉利天王下明增
    上生相。地经云二地作金轮王。璎珞与此经
    同作忉利王。修千法门下明所解法门。四十
    善道化一切众生下明利他行相。三地四者
    初若菩萨住十万下明所化土。二作琰魔天
    王下明增上生相。故地经云作忉利王璎珞
    经同此经作琰魔天王。三修十万法门下明
    所解法门。四禅定化一切众生下明利他行
    相以禅定益物也
    若菩萨住百亿佛国中作兜率天王修百亿法
    门行道品化一切众生 四地四者初若菩萨
    住百亿下明所化土。二作兜率下明增上生相
    故地经云作琰魔天王。璎珞经同此经为兜
    率天王。三修百亿法门下明所解法门。四
    道品化一切众生下明利他行相以道品化众
    生也
    若菩萨住千亿佛国中作化乐天王修千亿法
    门二谛四谛八谛化一切众生 五地四者初
    若菩萨住千亿下明所化土。二作化乐天王
    下明增上生相故地经作兜率天王璎珞经亦
    同此经为化乐天王。三修千亿法门下明所
    解法门。四二谛下明利他行相真俗二谛。又
    有作四谛无作四谛为八谛亦可修八法。为
    八谛。谓无常苦空无我为四。常乐我净为四
    故有八也。又云八谛者相谛差别谛说谛成
    谛事谛生谛尽无生智谛令入道智谛菩萨及
    成就如来智谛。觉有为法相续故善知生谛。
    觉烦恼灭故善知尽无生谛。此之八名与璎
    珞经十六谛中八名相似。未详所出
    若菩萨住十万亿佛国中作他化天王修十万
    亿法门十二因缘智化一切众生 六地四者
    初住十万亿佛国下明所化土。二作他化天
    王下明增上生相。地经云作化乐天王。璎珞
    经同此经云作他化天王。三修十万亿法下
    明所知法门。四十二缘下明利他行相。自知
    十二教化令知
    若菩萨住百万亿佛国中作初禅王修百万亿
    法门方便智愿智化一切众生 七地四者初
    住百万亿下明所化土。二作初禅王下明增
    上生相。地经作他化天王。璎珞经千色光慧
    璎珞作梵天王。三修百万亿法门下明所知
    法门。四方便智下明利他行相以二智化众

    若菩萨住百万微尘数佛国中作二禅梵王修
    百万微尘数法门双照方便禅通智化一切
    众生 八地四者初住百万下明所化土。二
    作二禅梵王下明增上生相。地经云作梵王
    王一千界。璎珞经梵师子璎珞光光天王。三
    修百万下明所知法门。四双照方便下明利
    他行相。以神通化众生也
    若菩萨住百万亿阿僧只微尘数佛国中作三
    禅大梵王修百万亿阿僧只微尘数法门四无
    阂智化一切众生 九地四者初住百万亿下
    明所化土。二作三禅王下明增上生相地经
    作梵王王二千界璎珞云作净居天王。三修
    百万亿下明所知法门。四四无碍智下明利
    他行相以四辨化众生也
    若菩萨住不可说不可说佛国中作第四禅大
    静天王三界主修不可说不可说法门得理尽
    三昧同佛行处尽三界源教化一切众生如佛
    境界是故一切菩萨本业行净若十方诸如来
    亦修是业登萨婆若果作三界王化一切众生
     十地四者初住不可说下明所化土。二作
    第四禅王下明增上生相地经云作大自在天
    王王三千界璎珞经作大净居天王。三修不
    可说下明所知法门。四得理尽三昧下明利他
    行相。以三昧化众生以金刚定照穷佛性名
    理尽。同佛眼见名同佛地又同寂灭忍名同佛
    行处善断有顶种名尽三界源。佛地有三初
    十方诸如来下明自得萨婆若果。二三界王
    下明增上生相。三化一切下明化益行相。第二
    广答利他问竟
    尔时百万亿恒河沙大众各从座起散无量不
    可思议华烧无量不可思议香供养释迦牟尼
    佛及无量大菩萨合掌听波斯匿王说般若波
    罗蜜今于佛前以偈赞曰 尔时百万亿下大
    段第三。大众庆蒙法利供养文五。初设供养。
    二今于佛前下明月光赞佛所说十一地行相
    能利众生。三时诸大众闻月光下明众闻月
    光所赞获益无量。四佛告诸得道下明佛赞
    月光起行长久所说不虚。亦云发月光本行。
    五是十四法门下牒上法门结欢修学。亦云
    三世凡圣同修。初供养先华后香赞十四婆
    若。就行门是菩提心华大乘戒香。第二赞中
    先经家序列后正偈赞。合五十九偈。以赞诵
    上事就五十九偈大分有三。初有六行总颂
    上义。二十善下四十五行别颂十四忍功德。
    三从三贤下八行重结叹上五忍等功德也。
    就六行总颂中有四。初三句叹佛三业初一
    句叹身业次一句叹意业后一句叹口业
    世尊导师金刚体心行寂灭转法轮八辩洪音
    为众说时众得道百万亿时六天人出家道成
    比丘众菩萨行五忍功德妙法门十四正士能
    谛了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源佛众
    法海三宝藏无量功德摄在中 八辩者依梵
    摩喻经。一最好二易了三调和四柔濡五不
    误六不妄七尊慧八深远。洪者大音也。第二
    从时众下一行半明众获益无量。天无出家
    法今言出家者必依佛出生死家。人有剃除
    须发出家成比丘众。天有舍俗入道成菩萨
    僧。第三从五忍下两行总叹五忍功德。五忍
    行深妙法门。十四圣人穷证不虚名谛了习
    性道种调心学观名三贤。十圣者十地也。等
    觉以下会真名圣。此十三人同在因位为造
    修未息名忍中行。佛居果位穷证实相名尽
    源。第四佛众下一行叹一体三宝。佛是佛宝
    众是僧宝法是法宝。一体三宝包含蕴蓄称
    之为藏。无德不备故云摄在其中。又分前六
    行为二。初五行叹三宝后一行结叹也。前五
    行为三初三句叹佛次三句叹僧次两行叹法。
    十善菩萨下第二有四十五行别颂上十四
    忍。就中分六段初二行颂上伏忍前方便第
    二习种下有七行颂伏忍上中下功德。第三
    从善觉下有十行颂信忍上中下功德。第四
    从炎慧下八行颂顺忍上中下功德。第五从
    远达下十行颂无生忍上中下功德。第六从
    灌顶下八行颂寂灭忍上下功德
    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中下品善
    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习种铜轮二天下银
    轮三天性种性道种坚德转轮王七宝金光四
    天下 十善菩萨即是第一颂外凡夫。发一
    念菩提心故破无始有轮故云长别三界苦轮
    海也。十信虽未出三界已发大心求出三界。
    已能离三恶道文总言长别也。璎珞经尔时住
    前名信根菩萨。亦名假名菩萨。亦名名字菩
    萨。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上品善铁轮王
    中品粟散王。下品人王中具足一切烦恼。此
    经中下品善粟散王此明其胜王也。习种下
    七行第二颂上地前伏忍三十心为二前两行
    别叹三品为三种轮王
    伏忍圣胎三十人十信十心十坚心三世诸佛
    于中行无不由此伏忍生一切菩萨行本源是
    故发心信心难若得信心必不退进入无生初
    地道教化众生觉中行是名菩萨初发心善觉
    菩萨四天王双照二谛平等道权化众生游百
    国始登一乘无相道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德
    行名为地初住一心足德行于第一义而不动
     伏忍下第二五行总叹三品。三十心为二
    初一行列伏忍三十心三世诸佛下四行叹伏
    忍功能。圣胎者与十圣为胎也。十信十心十
    坚心诵上三十心也。第二叹伏忍功能中四
    行分为三。初三句明伏忍能生一切诸佛贤
    圣次三句明发心功能。次一行总结前三句
    为二。初句明三世诸佛此举所生人。下二句
    出能生之本。次三句即为三。初句明发心难
    次句明第七住不退次句明不退方便所证
    道。第三教化众生下两句通结因果化行。善
    觉下十行第三诵信忍分为二。前八行诵上
    三地三忍下二行结叹。前八行为三。初四行
    诵上初地信忍下品次二行诵上二地信忍中
    品。次两行诵上三地信忍上品。前四行为二。
    前一行半叹初地菩萨能统化之功德。第二
    有两行半明入地功能前二句叹其智慧即为
    三别。初句明摄报果增上生次明地中观行。
    证会无生达真化俗为双照悲智并行故云平
    等。次明地中化国土广狭。第二功能中有五
    句即为五别。初句越凡得圣入一乘无相道
    次句明入地心所入胜利名为住。次句明生
    成佛智名为地次句结满地心。次句明心相
    无生悟理不动故云于第一义而不动。第二
    段有两行诵上二地即为四初句释地名
    离达开士忉利王现形六道千国土无缘无相
    第三谛无无无生无二照明慧空照炎天王应
    形万国导群生忍心无二三谛中出有入无变
    化生善觉离明三道人能灭三界色烦恼 开
    士者菩萨大士也。忉利者地中王。次句明所
    化土广狭。次句无缘者无有内心缘也。无相
    者无有二谛相离此缘相名第三谛。又云无
    缘知心无缘无相者色无相此二体空名第三
    谛。此次句无无者即无真俗二谛故云无无
    也。无生者即是初地无生无二照者无有真
    俗二见故云无二照也。第三明慧下两行颂
    上三地信忍上品即为四别。初句释地名出
    地中王次句明所化土次句明信忍上品入三
    谛照境穷尽色心空谛名三谛中。次句出
    有入无者明三地菩萨缘有化生而不执即
    是出有即有知空名入无。神通改易故云
    变化生也。善觉离明下两偈总诵上信忍初
    句诵前三位。觉是初地离是二地明是三地
    也故云三道人第二句叹断德。能灭三界色
    烦恼者明地断障此处是变化色烦恼也
    还观三界身口色法性第一无遗照炎慧妙光
    大精进兜率天王游亿国实智缘寂方便道达
    无生照空有了胜慧三谛自达明化乐天王百
    亿国空空谛观无二相变化六道入无间法现
    开士自在王无二无照达理空 身口色者变
    化色也观色同法性故无遗照。炎慧下第四
    段八行诵上四地已上顺忍。就八行有二段。
    前六行颂上顺忍后两行总颂结止。前六行
    有三两行诵下品次两行颂中品次两行颂上
    品前两行即为四句。初句名精进者四地
    精进增上次句明地中王所化土也。次明
    实智者四地化令证他故名实智也。清净不
    着即是方便道也。此之实智是方便实地称
    实故言缘实也。实智观空方便智照有故
    言达无生照空有了。胜慧下二行四句即为
    四别。初句地名自达三明也。次句明地中
    王所化土也。次句空空者以空遣空故言空
    空也。无二相者无二谛相也。次句明六道化
    生也。法现下颂六地四句即为四别法现即
    是现前地。开士即是地中人名为大士亦名
    开士。自在王即摄报果。无二无照即理空

    三谛现前大智光照千亿土教一切炎胜法现
    无相定能洗三界迷心惑空慧寂然无缘观还
    观心空无量报 三谛者即是第三谛现前者
    即是大智现前也。照千亿土下即是所化土。
    炎胜下二行四句即总诵上结句。初句四字
    颂上三地名炎是四地胜是五地现是六地。
    下三字难胜地功能次句断障故云能洗洗迷
    心惑。次句明实智息缘缘观并[穴/俱]故云寂然
    无缘观。次句还观心空非不观色从多分言
    观心空。无量报者方便智无量功德报也
    远达无生初禅王常万亿土教众生未度报身
    一生在进入等观法流地始入无缘金刚忍三
    界报形永不受观第三义无二照二十一生空
    寂行三界爱习顺道定远达正士独谛了 远
    达下第五段有十行偈颂上七地已上无生忍
    分为三段。前五行颂上七地无生忍下品。次
    三行颂上八地无生忍中品。次两行颂上九地
    无生忍上品。前五行中即为十句。初远达者
    七地名远达地。大品名深入无生即是地中
    行。初禅王即是地中王借相解义初禅王也。
    次句万亿者明所化土分齐故言万亿土。一
    生在者地前有分段生初地已上但有变易
    生。今言七地一生在者借相解义故言报身
    一生在。又解七地功用生即是变易生故云
    一生在。八地已上无有功用生但有无功用
    变易生也。双观故言等无功用水故言法流。
    始入者背功用相生故言始入。息相坚固故
    言无缘金刚忍。离三界习故言不受。又云不
    受未来分段报故云界报形永不受。八地已
    上更受二禅身者是变易也。得中道第一义
    故云无二照。从初地至七地已来地别三生
    故云二十一生。达法无所有故言空寂行。三
    界爱习者三界无明习也。独谛了者七地菩
    萨了功用无相故言独谛了
    等观菩萨二禅王变生法身无量光入百恒土
    化一切圆照三世恒劫事返照乐虚无尽源于
    第三谛常寂然 等观下三行六句颂上八地
    即为六别。初句明二禅王者明利他人。八地
    菩萨忘功息相双观二谛遍修万行。入大法
    流水齐观空有故云等观。第二句明八地已
    上得大法身名利他身也。第三句名入百恒
    土者是利他行。第四句圆照恒劫者明利他
    智。第五句八地已上得反照智苦乐并虚而
    世间人多以苦实乐虚。今此八地菩萨观虚
    实平等尽于无尽源也。又解反照乐受性苦
    名为虚。无始皆苦名无尽源。第六句中道第
    一义谛不迁故云常寂然也
    慧光开士三禅王能于千恒一时现常在无为
    空寂行恒沙佛藏一念了 慧光开士下二行
    偈四句颂上九地初句三禅王者明利他人。
    第二句一时者明利他身。第三句叹无功用
    行。第四句叹无功用智教故云一念了
    灌顶菩萨四禅王于亿恒土化群生始入金刚
    一切了二十九生永已度寂灭忍中下忍观一
    转妙觉常湛然等慧灌顶三品士除前余习无
    明缘无明习相故烦恼二谛理穷一切尽 灌
    顶菩萨下第六段有八行颂上寂灭忍有两
    段。初五行颂十地寂灭忍下品后三行颂寂
    灭忍上品。前五行十句灌顶者在十三法师
    上。即是诸师顶盖故名灌顶。言五地王者欲
    界及四禅王也。亦可是五净居王也此是明
    利他人。第二句于亿恒土者明益他行。第三
    句明金刚心初达坚固故云始入金刚一切
    了。第四句明二十九生者十地应三十生。何
    故但说二十九生者留一生佛地方尽。第五
    句言下忍观者结十地菩萨明因分齐。第六
    句一转妙觉者明得果分齐。第七句等慧灌
    顶三品士者总颂结前八九十地。同得净土
    故云三品士。等即八地慧即九地灌顶是十
    地。第八句下三句明离障分齐。除前余习无
    明缘者八地已上唯断无明色心等习烦恼
    故云除前余习无明缘也。无明习相故烦恼
    者是诸旧烦恼四住地是客烦恼。能所并[穴/俱]
    境智俱寂故云理穷一切尽
    圆智无相三界王三十生尽等大觉大寂无为
    金刚藏一切报尽无极悲第一义谛常安稳穷
    源尽性妙智存 圆智无相下第二三行颂佛
    地上忍即为六别。圆智者境尽智无名圆智
    即是一切种智。三界王者无上法王亦十三
    王外佛是法轮王。三十生尽者十地各三生
    尽也因成果熟故言等大觉。大寂无为即上
    忍言金刚者无惑之金刚也。言一切报尽者
    分段变易俱尽也。言无极悲者明其恩德即
    是无缘大悲。第一义谛常安稳者涅??佛性
    理中精最名为第一。深有所以名为义知一
    切法不二之相故言常安稳。穷源尽性者因
    尽名穷源见终名尽性种智常凝故名云妙智
    存。上来四十五行别颂五忍竟
    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一切众生
    暂住报登金刚源居净土如来三业德无极我
    今月光礼三宝法王无上人中树覆盖大众无
    量光常口说法非无义心智寂灭无缘照人中
    师子为众说大众欢喜散金华百亿万土六大
    动含生之生受妙报天尊快说十四王是故我
    今略叹佛 三贤十圣下大段第三。八行总
    结五忍中有三。初两行明净土分齐第二一
    行叹如来三业功德后之五行叹三业益物。
    初句云三贤十圣住果报者住分段变易报土
    也。又三贤住分段同居报土十圣住实报无
    障碍报土。第二句云唯佛者无一人住常寂
    光土。第三句云暂住报者前二士皆是生灭
    无常。第四句云金刚源者唯佛一人居纯清
    净土。第三一行叹三业功德中上半口业叹
    下半身业叹文相显可知。就后五行叹三业
    利益中初行言法王无上人中树者明身光益
    物。如来无上法王道王大千阴覆一切。喻如
    世间树故云覆盖大众。第二行初句叹口说。
    如来说常无常一切法皆深有所以故云非无
    义。下句叹意业寂如来大寂三昧不缘而照
    因缘相绝故云无缘照。第三行明师子吼说
    除疑令众生欢喜。第四行身通六动令众生
    得果。第五行结叹天尊快说者佛出世人天
    之表故云天尊快说。十四王者习种铜轮性
    种银轮道种金轮王十地名十。即为十三佛
    为三界王合前十三为十四王也。是故我今
    略叹者月光自谦慧光微薄不能广叹如来智
    故云略叹佛也
    时诸大众闻月光王叹十四王无量功德藏得
    大法利即于座中有十恒河沙天王十恒河沙
    梵王十恒河沙鬼神王乃至三趣得无生法忍
    八部阿须轮王现转鬼身天上受道三生入正
    位者或四生五生乃至十生得入正位证圣人
    性得一切无量果报 时诸大众下第三明大
    众闻法得益。长行有三段初明诸天人得益。
    乃至下第二三趣获利。三生下第三得道延
    促不同获益迟疾。初明天王得无生忍。就别
    七地已上名无生忍。就通初地已上名无生
    忍。三趣得益生者无生通上下。三趣者人天
    神三趣也。非三途三途不堪不受道故。八部
    者四天王住下有四修罗王。一罗睺阿修罗
    王二?衬χ识嗦薨⑿蘼尥跞?憷?⑿蘼尥?br> 四?陈リA阿修罗王。须弥山下复有四大阿
    修罗一恐[少/兔]二富楼摩三婆罗呵四兜牟楼故
    云八部阿修罗也。出三藏记也。三生下第三
    明入道延促有四句。三生四生五生十生经
    历不同延促有异。闻法已后更经三四等生
    得入也。所言正位者有二义。一人空正位十
    解已上得人空二法空正位初地已上得无生正位

    仁王般若经疏卷中三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