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一 >
  •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卷第二

    二约教释佛者。四教佛也。佛本无四。从所说
    教故有四佛当分之身。通而言之。本唯一佛。
    以境本则三藏如来于色相上四见不同。以
    本迹则本是圆佛垂为三迹。以真中则四教
    各二。而有三双感应之别。以体用则其体本
    一而用有四云云。得是诸意。四佛同异之论
    无壅矣。今且从当分以明。谓佛者翻名曰觉。
    觉有自他。亦曰觉满。能觉世出世间因果之
    法。所谓苦集道灭是也。身寿八十等者。示同
    人法。虽出乎人而未离乎人。犹劣应而已。三
    十四心即八忍八智九无碍九解脱。总不出
    智断二德。能破见思者也。树下成佛。所谓木
    菩提树。简异七宝故也。即三藏佛示成道相。
    带丈六像现尊特身者。通被衍门利钝二机
    故。所见相胜劣不同。所谓合身尊特者是而
    实一佛机见有异。非谓大边存小名之为带。
    言合言共亦义云尔。旧多错解故略示之云
    云。一念相应者。谓不同藏以三十四心渐修
    顿断。今以智则一念相应与空无间。而断有
    前后。则正使先已断尽。至果但尽余残习气
    而已。有异乎藏者。大小教门为机设化不同
    故也云云。别佛相者。唯现巍巍堂堂尊崇特
    胜之身。受佛记者。亦曰受佛职。即色究竟天
    受佛职者是也。此与华严应相全同。而位次
    升降有异。在彼则以究竟果位升之。是为一
    化应相之始。此当别教教道始断一十二品无
    明。以权教行位降之。则止受佛职而已。一往
    似同而实大异虽异而同。未易定判。更当详
    之云云。圆佛相者。不同前三。故曰隐前唯示
    不可思议如虚空相。要亦不离常所现相。以
    圆机一故。得以称性同虚空等法界。唯依心
    现。不可以言言。不可以识识。如是体了是谓
    究竟法身。故曰吾今此身即是法身。记复遮
    之曰。非如太虚名为圆佛。政恐学者因言错
    会故也。此深有意。宜可思之。像法决疑下。引
    证四佛中。言或见莲华台等证别佛者。岂非
    应相全同华严而位次升降之异。余三证义大
    略可知。本迹中以三佛为迹。一佛为本者。此
    约体用本迹言之。若以法华开显部旨。所谓
    本是圆佛垂为三迹。又曰。若得实意。方知四
    佛体用同殊。与今对论。固不可同日而语云
    云。约四佛明观心者。不出以四句三观摄今
    四佛。即于一念圆见三身。既见自心心佛不
    二觉境斯契。亦托佛观心之旨也云云。释住
    者。谓佛具三身。住处有八云云。大率西竺论
    家分别名义。类多如此。然亦无可不可。以今
    言之。佛本无住。无住之住有事有理。理住即
    第一义空。事住则如上分别。然则与向何以
    异邪。苟曰无住无不住。则无在无不在。但本
    其实神其化。则可限其数定其量。则未之敢
    闻。分别如此。义不可尽云云。约教释住者。不
    出依四教。门由体析巧拙次不次等。入证二
    理以为所住故。从能入门则有四。依所住理
    则唯二。二则真中之别。四乃即离之殊。而言
    有涅??秘藏异者。谓涅??则从真空得名。秘
    藏则以三德受称。由此分别。理当有归。权实
    而论。义不一概也云云。二释城者。其文稍长。
    今随节释之。初翻华梵如文。天罗下。示本缘
    也。绍王位下。明斑足被摈之由。其国始号不
    害。而卒以日杀一人。安得不毒流天下反为
    国人所摈弃邪。罗刹辅翼下。明普明为班足
    所取。其说有二。一以启信之端。所以成班足
    之德。一为起教之本。所以设法施之会。为今
    般若之发起也。普集千王下。酬愿立国。称王
    舍之始也。又城中下。出王舍异称。释凡四义。
    亦可拟四悉。成因缘释也云云。力盈二字恐
    作力盖。或可作名盈。字之误也。又靡伽陀下。
    翻名异。前未必正翻。各随义译也。兼出其国
    有十二城。而佛住有多少。为报生法二身恩
    有轻重故也。如文云云。亦犹法华云观树及
    经行。为报地树二恩是也。故知吾佛圣人凡
    一出处要必有以。不徒然也。又舍下。约分
    字释。谓王即王城。舍者有六精舍。故得其名。
    如文云云。三释山者。谓耆?崛山此翻灵鹫。
    凡三义。故曰云云。佛何故下。示佛多于二处
    说法。以其山城俱胜故也。准论释云云。今说
    般若。亦于其处以其胜一也。然于余处说经。
    岂必不胜邪。故知偏强之说。一往云尔。列同
    闻众。谓比丘等三乘之别。同闻如来一音之
    教。故曰同闻。而设化有权实。得益有浅深。故
    有发起影响当机结缘四种之别云云。问诸
    经列众。或云三乘人天或比丘等四。今何特
    异云发起等耶。答中或有言三乘从人列也。
    言发起等以类言也。若从人列经亦言之。但
    今先以类论。故言一者影响二者发起等。然
    言人而不言类。则众故多端不一而足也。言
    类而不言人。则类必统摄。虽有诸四众而义
    必通收。要不出权实浅深故也。今约一众而
    开四类。则众众皆四。有何一众而不摄耶。何
    一机而不辩邪。此特言类不言人之所以也。
    又曰比丘比丘尼等各有四义者。则以人从
    类言也。论三乘等列次前后可知。言菩萨心
    胜形劣者。若论形服未必劣于声闻。今以出
    家形服比之故也。初释声闻众。与者共义。据
    论作七一义解。谓比丘等虽多不同。而所依
    时处等七无不一故。如文。若委明同异。具如
    妙记云云。然以后世论之。使无法以一之。而
    人情各异。又安得而共邪。而云和合为众亦
    浪语耳。通号中言大罗汉者。大亦云多云胜。
    故兼三义释之。亦取摩诃衍多含意也。委如
    别释翻。释比丘为五义者。本唯三名。谓乞士
    等因三名也。应供等果三义也。以因配果义
    如常释。今加二义。于文非要。分字之释殊乖
    梵语。未详所自。置之可也云云。明于位中简
    学无学者。依成论释。言罗汉二种。谓行之与
    住。行谓所行位在学人。住即当果。以分二异。
    又曰五戒贤者皆行阿罗汉。是即学位。学于
    无学之行云尔。亦不全同果向之别。信如所
    明无定论也。释罗汉中翻释三义。谓不生杀
    贼应供。以果对因其义弥显。此藏通意也。若
    从圆极义释。则不生等皆约中道。故曰非但
    不生等。谓无漏涅??亦皆不生故也。供应反
    之。谓以慈悲之德应彼所求。即供应义也。有
    为功下。凡八科法门叹声闻德。或作六科。则
    后二为总。开合异耳。如后出云云。诸经叹德
    多以辞句叙述叹之。而此特异举诸法门叹
    者。是彰人必有德德必在人以德显人之意
    也。下去例尔。又曰亦可叹三人者。文本在声
    闻。今取般若部旨故。二乘亦通后教。二释异
    者。多应三假之名义该别圆故也。有为举智
    德下。约智断释。若论二德。断证必俱就境以
    论。道灭本一。今作异释。亦一往云尔。如常
    论。当约二种解脱分之云云。次约十智叹者。
    谓一法智等即于欲界九品界系思中。修四
    行观发无漏智。如是一一谛下所发。是为四
    法智。于上二界界系法中。各修四行观。是
    为四比智。比谓比前所发智也。通总而言。共
    为一比一智。及他心世智为四。更加后四谛
    智及尽无生共为十。若只合前后四谛为八。
    加尽无生智。则十数亦足。当知只是开合异
    耳。五苦智下。重明十六行观。不过广上文耳。
    于集智中文似差互。尽无生智中引论释可
    知。以次更加如实成十一智。约大教论。非关
    开显。唯在于佛不及二乘。仍对学无学明增
    减之异。如文。次叹三根中。先对智辩。次随
    释者。谓于见道前以信等九根成就信法两
    行。至见道中向未知根。今知无漏故名欲知。
    如是次第历于思惟无学二道。转名知根知
    已等。十六心行。前释谛智已明。今复列之何
    邪。然向所明但是举类叹德。非专约行。若约
    行次应在智前。今言心行。义当后果。亦复何
    咎。但疑缺一今字云云。亦委如签释况十六
    行之言复该众义故不一途。如疏云云。又心
    行云者。义有即离。今简即从离。亦且一往。以
    十六行法相在小故也。三假叹德言法假等
    者。先指体释名。谓受名在初。想行从之。识为
    受主故。通得名受。而曰自实无体藉他方有
    者。言所以假也。止观所谓无主而生是也。又
    曰一虚二实相形得名者。释虚实也。而曰只
    实而虚。合云实虚从通结示云尔。惟其实虚。
    此实所以为幻。幻故成于通义。三假之中各
    有三观。准上别约三观说也。法假即虚者。谓
    法以虚故不实。不实故空。是为空观。空即假
    实者。对假名实。实而非实。实处即空故。一色
    一香本当于假。以体空故无非般若。以即理
    故空只是假。即假观也。观字是中者。惟其中
    有非空非假之体。而有能空能假之用。故空
    假为方便得入中道。以中夺边故二边但有其
    名不名为观。由中实故始得言之。此并约法
    假明也。其次二观类推可解云云。若约三假
    明圆观者。圆无别圆。但依次第融归一心即
    空假中。自然亡照。于是得矣。智论下。引喻释
    成为三。初立二喻。如狗临井喻意可知。叱应
    作吠。相影二字恐倒。众生亦尔下。合也。仍该
    三义。谓法假等。如文云云。又一切法但从
    名字和合名为身等。更无余名者。无别名也。
    亦应作法。所谓三界无别法。唯一假名是也。
    诸皆即事为名为分等可知。三空等下。释叹
    三昧德也。由假达空故。次叹三空。亦因果次
    第。谓法假故空等。对义可知云云。故大论下。
    引论明三十七品为趣涅??门。则道品为能
    趣。趣于所趣涅??之门。又谓涅??门有三。则
    三空。又为趣涅??门。是应立两重门义。谓外
    门则道品是也。内门则三空是也。是则如来
    大寂灭乐三德堂奥尤为深邃也。言空门者
    下。牒释也。谓观诸法无我。我所则去。其蔽
    者。从因缘和合而有。则了法缘主当处即空
    也。无有作受则称本自空也。由三义故名曰
    空门。无相门者。谓观身虽空领上空门。而有
    相在对治相着。以修无相故。如说屈伸俯仰
    等。皆所谓相也。相本无实而动转者风。风依
    于识则有所作。识若灭者念念无故何有于
    相哉。无相则无我。而见有男女等相。是有我
    心在无智慧故。妄见有骨锁连持等相。所谓
    皮骨覆机关动作。如木偶是也。事见列子云
    云。无作门者。凡所作相依于无相。无相亦无。
    所作安有。故曰无相亦无是名无作。是三空
    门为诸禅中要。若无此定不名三昧。易多退
    失故。说唯三种人能到涅??。谓持戒观空精
    进。有是三者则三十七品思过半矣。由初门
    故得三解脱。则第二门从而可造。其去秘藏
    不遥矣。四谛十二缘下。总结叹可知。若以谛
    缘自为二科。殆似烦重。况后叹缘觉文亦有
    是句何乎。今得以申析之。然谛缘度等以藏。
    则利钝各禀。开合之异。今是通乘。故得会而
    为一。则有同别也。如疏云云。又曰四谛钝根
    者观下。兼后因缘利钝者观。则有通有别。及
    出大经。各通四教。则随文用与义不一揆也。
    二列缘觉众。言大仙缘觉者。标位有三。谓一
    者独觉等。本列缘觉而以大仙云者。即所谓
    以外况内。取其悟同得以称之。二因缘觉。即
    今所列同闻是也。虽出佛世与彼独悟无生。
    何以异焉。非断非常等。凡约三义释。通而言
    之。以缘生故非断。以缘灭故非常。非断非常。
    所叹之德尽矣。三小辟支佛亦云独觉。于其
    两间有同有异。以类同故出无佛世。以根异
    故小大则殊。大不制果故唯无学。此仍住因
    犹学人耳。支佛根性颇不易明。大略如此云
    云。料简二重。初问该二意。谓三乘若一向异
    不应两处各明谛缘。次列菩萨。仍名罗汉。若
    一向同则三乘何别。答言。于一境上取悟自
    差。谓通约谛缘本同一境。而随机异解取悟
    不一。故譬之三兽度河等云云。故大经下。引
    同证别。以境同故通观因缘。以证别故得菩
    提异。亦应兼出四种四谛。如上云云。良由下。
    结旨酬答可知。次问意以大仙缘觉本出无
    佛世。今何列在同闻众耶。以经无独觉之名
    故。通以缘觉为问。答谓缘觉佛世亦有。但在
    声闻数摄。今言缘觉出无佛世者。此约独觉
    云尔。列菩萨众为五。翻译名义云云。大道心
    者。以今言之。则实智方便智诸功德皆成就
    也。大士亦曰开士。谓能任持大事开通法道
    也。约教中言心胜道卑者。菩萨先人后己。笃
    于为物故胜声闻。此当藏三只百劫。未论断
    惑故劣于罗汉。通虽异藏。而教无变造之诠。
    故说留习。习不独生故。说扶愿。所以异也。十
    地行圆当知如佛者。以第十地亦名菩萨故
    得如名。谓与当教佛齐也。非成不成者。谓以
    无作心观不二境。则诸行无作故非成。一念
    圆证故非不成。今此下。结判前所列菩萨义。
    今此正当衍教初门。则是共行十地至第八
    地。有兼通含别之义。以正兼接故云密兼。非
    显密之密也。若据大品三种发心。则又三教
    各诠之义应通。二说可也。皆罗汉者。明菩萨
    位也。三只菩萨既未断惑不名罗汉。至果方
    得称之。又本行云者。文有二意。一约菩萨至
    果得名。二约如来正施小化一往俯同印证
    云尔。至后二味乃当废斥。何皆之有。于三教
    菩萨。约位格量如文。又引大品文证。谓是菩
    萨别立忍名。是亦褒扬菩萨引进二乘之意。
    然前于声闻明皆罗汉。则无间于学无学。今
    于菩萨有收有简。此何意耶。答中以菩萨形
    无定准为释。今谓是固一说。而不无余意。前
    约声闻。唯学无学则进有学以至无学故皆
    名之。今明菩萨既涉别圆则有后位可望。故
    约真似对论收简。疏不云者略耳。问若下。释
    重明所以。谓今明菩萨形服既通。或同凡小
    未免混滥。故复更明则知进退有在。谓贵小
    乘者。使知大小德齐。所以进小乘也。取名相
    者。悟凡圣道越。所以退凡夫也。故重明之。次
    出余意。实智功德下。凡十一科。于中先叹智
    德。有实智有方便智。实智照空。即般若之体。
    方便智照有。即般若之用。如维摩明实慧方
    便缚脱四句。与今近之矣云云。向者明位下。
    重出明位叹德共别所以。今约通教七八以
    对二智。则七地无生忍位故当实智。过此则
    权智也。不约被接义释。更复何乎。行独大乘
    者。叹以别在菩萨所乘也。二乘无分故云独
    大云云。四叹眼者。具应明五眼。而有进否之
    异。菩萨在因行位未圆则唯四眼。未至极果
    故无佛眼。然以如佛义推。通亦应具。若圆顿
    初心虽是肉眼。以解胜故名为佛眼。今于十
    信云者。则复以似证进之尔。次叹通者。准眼
    例之。故唯五通。让极果故。不至于六。进否如
    上云云。三达者下。于六通中明达三世谓之
    三明。文误一来字。十力者。具列如智论。于中
    不厌生死力者。惟其具余九力。抑由无我故。
    于生死而不厌倦。则力莫大焉。二乘无是力
    故不免怕怖。求出离也。四无量心者。谓其缘
    心广大故称无量。本是梵行。今叹菩萨。是亦
    菩萨德也。纵具前三。而未能舍未善也。惟能
    彼已无着。斯其为行至矣。故注云云。余诸法
    相名义。如法界次第可知。金刚灭定者。叹断
    德也。对前诸科多皆属智。是为智断二德。智
    谓以智断惑。断谓因断会证。所谓无碍道断
    言智德也。解脱道证言断德也。又曰。智德实
    断断。谓以智则实有所断。断德不断断。谓不
    断则已断必有证。亦由断故证。此理尤难明。
    又断之为言断也(上音)断而不续是为断义。亦
    无能所可得圆觉。所谓首已断故无能断者。
    故譬之如金刚。定能碎烦恼而自体不动。即
    其理也。首楞严。此翻健相。谓其自性勇健。偏
    能降魔制敌故也。复有千万亿下。三列杂类
    众。凡为四。一人。二士。三天。四贤。分科翻译
    可知。贤众文误。作人正释五戒者。谓离(去音)杀
    盗?H等。但防身口而不言意业。举末可以知
    本也。饮酒一戒通防二业者。略不言意。对上
    云尔。亦义如上释此当人乘。未论小大防不
    防义。若离对十善则天乘也。因引提谓波利
    文者。即佛初成道未转法轮。且为二人符其
    本习。说五戒法。故有今问答之文。具明五戒
    不四不六广大包涵无乎不在。则有五星等
    八事一一主对云云。以不杀下。以五戒配五
    方。则东方属木。木主仁。仁以养生为本。故不
    杀配之。余戒类此。如诸文云云。若约圆顿教
    旨。得意持犯无非圆乘。具如光明疏释云云。
    然此一经说时在初而非初教。以其三宝未
    备非出世教本故。亦既施小兼收旁摄可也。
    昔人不达立为人天初教。致为今家七义所
    破。具在玄文。亦委如别章云云。邻圣曰贤。又
    曰假名行人者。一往贤圣对释。故曰邻圣。迹
    而言之。方当近事。尚未得为观行中人。故以
    假名称之。犹名字也。皆行阿罗汉者。以此冠
    下。则无学行位及十地等皆所修法。故知迹
    虽同凡。本皆罗汉及菩萨等。若此进退未易
    评量。要之但是预佛嘉会。其为本迹莫得而
    议也。十地有三种下。皆经论所出不同。自非
    一家教旨区以别之。孰得明其用与浅深哉。
    谓三种者。一者三乘共行十地。此当通位。如
    常列释。二如大论明干慧有二种。一者声闻
    干慧地如前共行是也。行位功德全同三藏。
    故曰声闻。独为涅??。其所习行皆为自度。但
    在通别。或习观佛三昧正观也。不净观等助
    观也。然皆初心浅行未得禅定理水。虽有薄
    慧未能相应故。名干慧等云云。于菩萨下。二
    明菩萨干慧等十地。即文所谓于菩萨初发
    心。乃至未得顺忍者。是以别言之。则同十信
    外凡。此下二类并通别相间而言。对文可见。
    乃至菩萨地者。初欢喜地至法云地。皆名菩
    萨。借别名通是也。由是言之。别立忍名本当
    别位。而借以名通。以其在菩萨则各有忍德
    胜于二乘。是亦衍门陶汰之意也。使不以借
    位名之。则混而无辨。余如玄义止观等文。故
    知一家借义其有旨哉。佛地等者。亦由前诸
    菩萨于因地自他功德满足故。至果时成就
    种智。得以佛地名之也。若别圆十地始终本
    是菩萨。不与二乘人共。其位历然不须借也。
    但就别自论则犹存教道。故有隔历之说。唯
    圆证道一向圆融故。注云云以别之耳。又曰
    回向五分法身者。若论回向本当地前。今反
    列其后。以叹回向者。疏约别接申之。使不滞
    于空令归于中。即回向义也。言具足下。对前
    偏真五分未足。今为满足故也。五分不出三
    身。谓前四分功德身也。知见智身也。以是共
    严性德法身。则三身宛足。其旨弥显也。回向
    为善利者。今略出其二。谓回自向他回因向
    果。果必至极则回事向理义该之矣。叹清信
    女亦具十地功德。于此始开十地三生之说。
    不出始中终历于十地共成三十生。所谓增道
    损生是也。与夫一地具诸地功德。又曰初地
    不知二地举足下足。及今所引善入出住。义
    不一向。乃知圆顿法门理不可尽。叹居士德
    中。言七贤有二者。并如文。然于地前凡有所
    行。莫不谓之调心顺道。使心不调则道不顺。
    道不顺则圣无由入。斯言尽矣。此大乘七贤
    名相稍别未检。外国称积财至亿为居士。与
    夫净名富有七净财者。相去远矣。今见世人
    多尚称之。不几于滥且渎乎。德行具足者。谓
    德即是行。亦成德之行。今且从初释义亦可
    此句为总。下诸功德为别。谓二十二品通言
    凡八科道品有四云云。唯对位一种除七觉
    八正属于见道。余品在前。故但成二十二也。
    十一切入等诸科名相。具如法界次第云云。
    问八解脱者。谓有观有证。今犹在贤观而未
    得。何遽叹邪。答中前七从观。虽未证灭。从多
    为言耳。又问解脱何义者。谓以弃背舍去为
    义。始于弃色无色。弃心无心。心色两忘终。于
    灭尽但有缘心。亦应舍去。惜乎小教止是耳
    矣。至于诸无可舍舍者为谁。能所双绝无法
    当情。固非所及也。又问遍等三处何别者。答
    以见有所弃即所弃为解脱。而见有一切胜
    境界者。即能胜为胜处。不唯能胜。而又能
    广唯心所变。一切处无非青等。其为境界何
    如哉。是安得不以为胜而作圣解乎。过是斯
    为善矣。三慧者。谓从闻思修次第增进。为入
    道之渐。而悉能发慧。故通得其名。以次对
    位可知。与夫观音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者。异
    矣云云。十六谛四谛等。约谛观门叹。有通有
    别。谓世出世间因果之法。总而为四。谓苦集
    灭道。别分四种。则生灭无生无量无作。约真
    中巧拙以论。一皆审实故称为谛。若委分别。
    义不可尽。今依疏释。谓于忍位中有上中下
    遍观等异。凡十六谛行。从行言之。则曰观门。
    从所观境。则曰谛门。并指如上说云云。四三
    二一品观者。不出以四善根叹居士德也。自
    ??至世第一。而有逆数顺除之异。逆数则前
    前加于后后。顺除则后后减于前前。如文可
    知。或约四果从后向前。非此中意。故从前释
    得九十忍者。旧说凡三释。并不用。今取经正
    别结文。自二十二品下诸法相共成八十一
    数。兼四禅等九。恰得九十忍。幸有明文数义
    足用。何必其他。而通称忍者。无他亦安之而
    已。既曰调心方法。有何一法而非忍乎。列天
    数中。言以万数(上音)万者。只是万万成亿耳。余
    三本不同。总别开合具略之异。对证可知。五
    喜乐天者。文兼二说。谓五支者。即四禅所发
    支林功德。非关天数。若云后五净者。即五那
    含天是也。而言喜乐者。亦义言之尔。此乃三
    果圣人散迹诸天。本无定所。楞严所谓如今
    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
    故。世间?人所不能见是矣。以次四禅附列
    于此。委如俱舍云云。天定功德定等。如疏节
    释。即修报二义也味谓味着禅定。但于根本
    定上有所味着是也。若于禅无着。则曰净禅。
    如六行观八圣种等云云。有小五欲者。谓执
    手笑视等。即其义也。若言六欲。从处言之。四
    信成就者。谓信三宝及戒。是为四不坏信。亦
    净信也。复有五道。下总列。中或但列人天。则
    受道之器。或通明五道。则没修罗。以于鬼畜
    无定形故。若言三善三恶及四趣等。则六道
    数足云云。又六道中言先后者。先有天人三
    恶次之。修罗则或有无故。先后不定。或于此
    经无缘种故。不在所列之数。列他方众。云他
    处异见者。谓于他方众会而见有异。或虽见
    有去来。而无去来之迹。或见彼众不起于座
    而来此土。成就化事等。此皆随缘异见。总彰
    不异议化也。复有变十方净土者。变犹法华
    变净之变表净三土也。接所现净相。虽无分
    别。而一往约事。且从示现报土为言。故曰非
    寂光之净。盖寂光净相唯极智所见。非余下
    地及化众所到也。且曰。现百亿高座者。华严
    应相也。及华上者。即树下千百亿化身也。其
    实皆华藏境界不动不离而升而游。故曰云
    云。八部大众各坐宝花者。总彰主伴不思议
    化事也。佛及大众各说般若者。盖般若有二。
    谓共不共。共如此经。不共即华严。虽共不共
    异。皆般若也。既皆般若亦无非华严。故知佛
    化融通初无彼此。人情自生异见耳。于中疏
    出八部。以四王各领二众为八。而诸经又以
    天龙等为八。其实皆护法众也云云。坐九级
    座者。据疏只应改劫作级。谓层级也。今经本
    既已正自不须更改。况劫字未必训级。虽略
    可也。然以今所集众各若干数已不思议。况
    皆来集会各坐此座。而其会广九百五十里。
    亦只约世谛说耳。若不思议岂直若干数量而
    已。如维摩丈室容三万二千师子座。校此殆
    不容以广狭优劣论也。以是知佛化但可作
    不思议会。若以凡情分别。几何而不为诞乎。
    虽然要且未免痴人说梦。问诸经下。问列众
    可知。答中谓三界果报可由业论。其如见佛
    有缘无缘之异。未必一向以善恶分。故曰云
    云。以例闻法不闻法等。亦应可见。今以大经
    一文正之。则戒缓未必为障。乘缓斯为障尔。
    以次二句。则缘无缘之说。乃得其正焉。应更
    分别乘戒各有三品互论缓急等四句。如文。
    佥犹皆也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卷第二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