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一 >
  •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第一

    疏文分三。初标题目二。初经疏名题。金刚般
    若经疏论纂要者。此题九字从宽至狭能所
    六重。一能所释。谓金刚等五字是所。疏论下
    四字属能二能所诠。谓经字属能。金刚等四
    字是所。三能所简有二。一简通。谓经通一代
    时教。般若唯局当部。二简别。般若犹通八部。
    金刚但属一经。五能所喻。金刚是能。般若属
    所。六能所纂。纂字属能。谓疏主也要字是所。
    谓正义也。若着并序二字。复加一重。二字是
    能。上皆所摄。然此七重不出教行人理。谓经
    及疏论并序五字是教。谓能诠能释能序也。
    般若通行谓观照也。纂字属人。疏主也。金刚
    要字属理。金刚喻实相。即真理。要字是正义。
    即道理。既知一题能所去着。须知题内义理
    浅深。金刚有三义。谓坚利明也。般若亦三义。
    谓实相观照文字也。经有三义。谓常贯摄也。
    疏亦三义。谓疏决布也。论者议也。亦三义。谓
    议理议智议行也。纂要亦三义。谓要义要行
    要文也。且金刚三义者。以万物。不能坏能坏
    于万物。复能有照用。可喻三种般若矣。坚喻
    实相。以其虽经多劫流迸六道。未尝生灭未
    尝亏缺。故云坚也。故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
    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利喻观照般
    若。谓此显时照诸法空。故言利也。故心经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
    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乃至云无智亦无得等。
    明喻文字般若。以文字能诠显彰。明实相观
    照令显现故。由斯三义似彼金刚。故举金刚
    以喻般若。然此般若诸佛众生悉皆有之。由
    彼在缠故不能利用。苟能闻教解悟内外熏
    力。则能断烦恼出生死。理智相冥能起大用
    与佛无异。其犹金在矿中不能随用。苟能出
    矿必能成器断物。故知此慧无不有之。故知
    此慧能建大义。今云般若盖大慧之梵音也。
    金刚即般若之正喻。法喻双彰故曰金刚般
    若也。若准经题。具足合云波罗蜜。即叹慧之
    功也。唐言彼岸到。此犹西域之风。若顺此方
    合云到彼岸。彼岸者即是涅??。为对生死之
    此故。号涅??为彼。意明般若是到彼岸慧。斯
    则慧之别相也。然到彼岸慧略有二意。所谓
    顿渐也。顿者。此慧显时。一刹那间照诸法空。
    即是到彼岸故。名到彼岸慧。以不历多时乃
    名为顿。渐者虽则顿照法空。且习以性成任
    运计执。所以策彼顿悟之慧。觉察妄情。损之
    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此则究竟到于彼岸亦名
    到彼岸慧。以历多时故名为渐。渐之与顿迟
    速虽殊。一种得名到彼岸慧。所以具足合云
    金刚般若波罗蜜。今略不言也。次明经字具
    三义者。然准诸家解释共有多义。谓涌泉出
    生绳墨结?之类。若佛地论中唯说二义。谓
    贯也摄也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化众生。且
    如来入灭二千余年遗风若存。得闻正法者。
    斯皆经之贯穿之义也。众生流浪莫知所从。
    得佛教门咸归正趣者。斯皆经之摄持之义
    也。具此二义故名为经。今以此二复加常义。
    以对三种般若。谓实相常观照贯文字摄也。
    然此一经罗什所译。句偈清润令人乐闻。至
    今长幼高卑盈于寰宇。靡不受持此经也。疏
    论纂要者。即此一卷疏文也。疏即青龙大云
    资圣尘外等疏。疏谓疏通理趣决择义相布
    致文言也。论即天亲无着智度。金刚仙功德
    施等论。一一论中任运议于理智行也。问既
    有疏论释经。何必更制斯疏。答以纂要故。即
    是纂他疏论之要义。而成此疏也。然纂要之
    设总有两意。一则上符圣旨。二则下协人心。
    意显诸说有不符圣旨不协人心者。且初意
    者。只如此经是空无相宗。有以法相行位广
    列而释。此则不符圣旨。失于宗故。故序云。或
    配入名相着事乖宗。有人闻是空宗便作一
    味无相道理解释。此亦不符圣旨。以宗虽无
    相义乃千端。既以一味解释。此则迷于末也。
    故序云。或但云一真望源迷?}。前则乖宗不
    迷?}。此则迷?}不乖宗。互有得失俱未圆畅。
    复有纵于僻见以之注释。宗?}俱失不足评
    量。故序云。其余胸谈臆注不足论矣。然其诸
    说虽各有舛的。以未兼畅故。皆判云不符圣
    旨也。今制此疏不添法相免乖于宗。随文释
    之不迷于?}。离前二过宛乎得中。此则超然
    独符圣旨。然今疏内皆用圣言。故序云。故今
    所述不攻异端。疏是论文乳非城内。况二菩
    萨师补处尊。补处如来师释迦佛。展转推本
    佛佛相承。降及无着天亲更无异说。故知此
    疏便是佛言。谤此疏者即同谤佛也。故序云。
    且天亲无着师补处尊。后学何疑。或添或弃。
    次下协人心者。且诸家章疏在理未当于文
    且繁。致令学人少敢措意。故转念者广通会
    者稀。故序云。致使口讽牛毛心通麟角。然今
    此疏撮其枢要直下销经。经疏相兼盈五十
    纸。不问缁侣尘俗可以留心。不唯上中下根
    可以学习。有斯两意所以述之。此则前智后
    悲。自他兼利也。故云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
    并序者。并谓共兼及也。序者叙也。叙述经疏
    之意故。又序者绪也。谓头绪也。意明此半纸
    之言是述疏入作之头绪也。二作者嘉号。京
    者都也大也。即士庶贵贱都会之大处也。然
    是西京非谓东北。以有大兴福寺。?拣故不
    言西也。沙门梵语此云勤息。即释众之通号。
    谓勤修诸行息烦恼故。述者明非制作。符上
    纂要之言。但是叙述先圣之旨。非别制作故
    也。例如夫子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
    我老彭。二序宗旨二。一序赞经旨二。一通明
    起教之缘二。一明迷真起妄二。一真空。言镜
    心等者。以要言之。上句即真。性离缘。下句即
    缘无自性。大约如此。若其委明应先略配后
    当广释略配者。此两句中镜像是喻。心色是
    法。本净元空通于法喻。以镜喻于心。以像喻
    于色。像是镜之所现。如色是心之所现。镜虽
    现像其像元空。即显镜本净也。心虽现色其
    色元空。即显心本净也。言本净者即是性净。
    通因果凡圣故。故华严云。非识所能识。亦非
    心境界。其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此略指配
    也。若广释者。镜即人间所用之镜。然有尘?
    不堪用者。有虽净而在匣者。有净无尘垢挂
    之高台万像斯鉴者。今取后者为喻。心者性
    相二宗所说各异。相宗说者。或以集起为心。
    唯第八识集诸种子起现行故。或以缘虑为
    心。通于八识俱能缘虑自分境故。然此所说
    但是有为生灭。非今所喻。性宗说者。即如来
    藏。本源自性清净心也。然今所明正是此心。
    以是迷悟根本凡圣通依世出世间皆不离此。
    所以起信论中立为大乘法体。故论云。摩诃
    衍者。一法二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
    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
    衍义。又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者心真如
    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
    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以真如门
    是通相故摄一切。生灭门虽是别相。以是即
    真如之生灭。亦摄一切。以此二门同依一心
    为源。则知万法不出此心。又如华严是圆极
    一乘。亦以此心。为一真法界之体。故彼疏说。
    统四法界为一真法界。谓寂寥虚旷冲深包
    博。总该万有即是一心。体绝有无相非生灭。
    乃至云。诸佛证此妙觉圆明。现成菩提为物
    开示等。然此一心有性有相。相则凡圣迷悟
    因果染净等异。性则灵灵不昧了了常知。然
    此性相不即不离。以相不离性故。只向同处
    异。性不离相故。只于异处同。性不即相故。未
    始有差别。相不即性故。未尝不殊异。盖缘性
    相一味。所以同异两存。其犹一水波湿。性相
    同异可知。然此灵心本非一切。能为一切心
    之名字亦由此立。今云净者但约毕竟空义。
    非是拣染名净。以但唯一心。贯通染净故。荷
    泽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一切诸法依此建
    立。既为得失之秘府。乃是升降之玄枢。称众
    沙门实为至矣。今所辨者即是此心。然前所
    说相宗二种。乃是此心之内生灭一门。对辨
    浅深故须料拣。和会通摄则实无所遗。本净
    者喻则可知。法中有二意。一则此心从本已
    来。性毕竟空故。二则现为烦恼所缠而无染
    故。此当起信论中真如门也。故大集经云。善
    男子。一切众生心性本净。心本净故。烦恼诸
    结不能染着。犹如虚空不可玷污。心性空性
    等无有二等。像即镜中所现万像。色即本净
    之心所现诸法。然所现法不出色心。今唯言
    色而不言心者。一为文句窄故。二为影在下
    故。三为以初摄后故。前二可知。后意者一切
    诸法不出五蕴。色之一字贯五之初。今言色
    者举初摄后也。故大般若中。每例诸法皆以
    色字为初。如云善现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故
    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等。由是文
    虽标色而意兼于心。色心既彰万法备矣。元
    空者喻则可知。法中有二意。一即本来是空。
    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
    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二即现见空。故色等
    诸法本来自空。迷人不知妄执为有。虽然执
    有未始不空。故中论云。诸法若不空即无道
    无果。又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然此一
    句亦是释疑。恐人闻说心性本净。复见论云
    是心则摄世间法等。便谓本具染等不合言
    净故。下句释云像色元空也。意云色等若实
    则污净心。色等既空凭何污心。如镜现秽像。
    秽像元空似有实无。云何染污。故云镜心本
    净像色元空也。无上依经云。清净有二义。一
    者自性清净。是其通相。二者离垢清净。是其
    别相。宝性论中亦有二义。一自性清净。谓性
    净解脱。二离垢清净。谓障尽解脱。魏译唯识
    论云。心有二种。一者相应心。所谓一切烦恼
    受想行等。二者不相应心。所谓第一义谛常
    住不变。自性清净心也。今所明者。即自性清
    净。及第一义谛心。故云本净。复次两句更互
    释成。以上句释下句。成色空义。以下句释上
    句。成心净义。色若不空心则不净。心若不净
    色即不空。由心净故色空。由色空故心净。以
    色心二法不相离故。当知由心净故方能现
    色。如镜净故方能现像。染则不能。又由色空
    故不能染心。如像空故不能污镜实则污也。
    上句下句法喻对明反覆相成。故云互释。疏
    梦识下二明妄有。即正当起信论中心生灭
    门。然此亦具法喻。以梦喻识。以梦中所现之
    物喻境。如人睡后作梦于无物处见物。喻心
    迷成识于无境处见境。然虽物依梦现。而梦
    物皆虚。虽境从识生。而识境俱妄也。梦者如
    常。人被睡盖所覆。心识昧略恍忽成梦。准切
    韵中。梦者心乱之貌。亦云寐见曰梦。意明心
    识昏乱见于异事。名之为梦。识者本净。一心
    忽然不觉。不觉是妄心性乃真。真妄和合目
    之为识。即是第八阿梨耶识也。故起信云。依
    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
    和合非一非异。名阿梨耶识。无初者初始也。
    意明此识无前际故。然真心妄识虽虚实有
    殊。若究其源俱无初际。然有两意。一则如佛
    顶经说。烦恼菩提二俱无始。谓自有此真心已
    来。便有此妄识。非谓真先妄后。亦非妄先真
    后。若言真先妄后。即应诸佛更起无明。若言
    妄先真后。何有无真之妄居然独立。由是故
    知二俱无始。此则梦喻不齐。却似金之与矿。
    若言矿先金后。即合所弃之矿炼之得金。若
    言金先矿后。应可纯净金器重生于矿。由是
    二物俱无初际。于法可知。问如论云。依如来
    藏故有生灭心。既言依真有妄。则是妄后真
    先。何得说之二俱无始。答不然。所言依者。明
    妄无自体依真而成。显本末之义。非先后之
    义。故起信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
    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
    是外道经说。二者谓妄体全空。都无生起之
    踪迹。故言妄无始也。故起信云。觉心初起心
    无初相即斯义也。若据此意梦喻正同。以梦
    生时无踪迹故。有兹两意。故云妄无初也。然
    上梦矿二喻之中。各取少分共况一识。无初
    之义方尽其理。梦则喻无初法。矿则喻无初
    时。若单用矿喻。则妄识有实。若唯取梦喻。则
    妄识有始。今既分取相似之处理极成矣。物
    者即梦中所现之物也。境者即是识中所变
    我法等境。成有者。且如梦中所见自他境界。
    觉来反想即定是无。正在梦时决定为有。若
    不然者。何有赞喜谤?厌苦欣乐等事耶。故
    知有也。如庄子中说。庄周梦为蝴蝶。都来妄
    却庄周。及乎睡觉梦除。何曾更有蝴蝶。为庄
    周时既不羡蝴蝶。为蝴蝶时亦不羡庄周。彼
    此各行互不相识。然准彼书意。以显生死齐
    平。今之所引意明执实之义。谓依于妄识。变
    起我法等相。悟来了达则诚知是空。若正迷
    时定执为有。若不然者。何有贪?爱恶取舍
    等事耶。故知是有。故成唯识论云。依识所变
    妄见我法。犹如幻梦。幻梦力故心似种种外
    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然虽梦中见种
    种事。推其根本唯一梦心。以梦心灭时梦事
    皆灭。法中亦尔。境虽无量原其根本唯一识
    心。识心灭时境界随灭。故起信论云。一切诸
    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即无一切
    境界之相。则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谅不虚
    哉。由是三界世间。一切有漏染法。皆从妄识
    而生。故名此识以为妄本。然一切有漏染法。
    生起微着次第。总有两重。一无始根本。二展
    转枝末。展转枝末即后逐妄科中所明。无始
    根本正当此段。言根本者即根本无明。言无
    明者。谓无妙觉之明故。以就通相言之。故当
    此识。然根本无明具有二义。所谓迷真执妄
    也。迷真者。即真心本不生灭。德相业用量过
    尘沙。日用不知如狂如醉。若贫女宅中宝藏。
    穷子衣内明珠。虽有如无枉受难苦。故华严
    云。于第一义不了。名曰无明。执妄者。妄即五
    蕴色之与心如幻如化。本无实体。众生认此
    为自身心。计虚为实故名执妄。故圆觉经云。
    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乃
    至结云。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然此
    二义递互相成。举一则兼未尝独立。但若执
    妄必须迷真。但若迷真必须执妄。譬如有人
    迷东必执西亦互相成立。思之可见。疏由是
    下二明习妄流转。即当妄法生起第二门展转
    枝末也。由是等者。由因也是此也。因此迷真
    成识。现起世间一切境界。缘此境界起惑造
    业受报无穷。此中惑业报应四字。但是三道。
    然此三法诸教之中。有名三障。障圣道故。或
    名三道。引心逦迤至业报故。或名三杂染。以
    性不清净故。又此三障更相由藉。由烦恼故
    起恶业。由恶业因缘故得苦果。初言惑者即
    烦恼也。品类即根本及随。根本有六。谓贪?
    痴慢疑恶见。随烦恼有二十。谓忿恨覆恼嫉
    悭乃至散乱不正知等。若以要言之。不出根
    本中三。谓贪?痴。即此三种便能成就三界
    世间。故华严云。由贪?痴发身口意。作诸恶
    业无量无边等。此惑因起由前无明迷平等
    理。妄认五蕴身心。即此身心是过患根本。故
    肇公云。约天地为高下。约日月为东西。约身
    为彼此。约心为是非。老子亦云。吾有大患为
    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知此身是一
    切过患根本。既执之为有。遂分自他。依此身
    心起诸烦恼。于一切顺情境上。起于贪心。于
    一切违情境上。起于?心。以护自身将为主
    宰也。于此二中不知是妄。任运而起。乃名为
    痴。此等烦恼究其所因。皆从根本无明而有
    也。次云业者。然业虽无量统唯有三。谓善恶
    不动也。由前贪?炽盛发动身口作诸恶业。
    即身三口四意三等十恶业也。或有稍知因
    果。贪来生荣乐之事。即翻恶为善。持不杀等
    五八十戒即善业也。或厌下苦?障欣上净
    妙利。修有漏禅定。名不动业。然此三种业虽
    胜劣不同。皆由迷心所造。俱有漏摄。故圆觉
    经中。结三业云皆轮回故不成圣道。由是则
    知前之三业皆依烦恼所成也。言报应者。应
    即是报。既有业种蕴在藏识。因缘会时必须
    受报。涅??经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
    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尚书云。天作孽犹可
    违。自作孽不可逭。由是有业必有报应。然若
    推诸业体相都无。及受报时未尝差错。恶因
    苦果善因乐果。如影如响的无差谬。然泛论
    果报六道不同。以类收之但唯三种。谓苦乐
    舍。由前恶业为因。则感三涂苦报。谓地狱饿
    鬼畜生也。由前善业为因。即感人天乐报。谓
    四洲六欲也。由前不动业为因。即感上界差
    别之报。即色无色界也。然于三界之中。所受
    苦乐之身。是别业正报。所居胜劣器界即共
    业。依报正报有生老病死。依报有成住坏空。
    器界空而复成。有情死而还生。无始至今联
    绵不绝。迷惑耽恋诚可悲夫。故法华云。三界
    无安犹如火宅。由是报因业感。业由惑成。惑
    因无明。无明无始一念妄有也。则知三界六
    道有情无情。究其所从皆因梦识而有袭习
    纶轮者。袭谓承袭即相续义。由惑发业业能
    招苦。次第相续故。习谓熏习即相[改-己+学]义。意明
    惑业念念[改-己+学]学念念熏习故。唯识云。由诸业
    习气二取习气俱故名为习。然此二义必互
    相资。谓相续故相[改-己+学]。相[改-己+学]故相续。故云袭习。
    故唯识云。前异熟已尽。复生余异熟也。譬如
    有人袭儒学文。由承袭于儒故。方能学习于
    文。又由学习于文故。方能承袭于儒也。相资
    之义岂不昭然。纶即纶绪也。谓众生业种虽
    复无边。终不一时受六道报。报有次绪故名
    纶绪也然有两意。一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故
    二如人种物润者先生故。轮谓轮转。谓生已
    复死死已还生。生死不停故名轮转。或天上
    死人间生。人间死畜生生等。故无常经云。循
    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然此二义亦互相资。
    由纶绪故轮转。由轮转故纶绪也。共犹搔茧
    抽丝。由彼丝轮转而不止故。使丝绪起之不
    绝。亦由丝绪起之不绝故。使丝轮转而不止。
    或可沦字其义亦通。即没溺义也。谓于生死
    大河。长受没溺故云沦。涅??经云。若有众生
    乐诸有为造作诸业。是人迷失真常。是名暂
    出还没。疏中且用轮字如向所说。惑业则言
    其袭习。报应则言其纶轮。然二二对辨亦互
    相资。谓由惑业袭习故。使报应纶轮。实由报
    应纶轮故。令惑业袭习。斯则乘因感果依果
    造因。因果相资以之不绝。此即十二因缘前
    前为因。后后为果之义。故唯识颂云。由诸业
    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已尽。复生余异熟。
    或曰。如是起惑造业受报轮转时劫长短耶。
    故次云。尘沙劫波莫之遏绝也。尘即碎十方
    世界之微尘。沙即??伽河中如面之沙。谓此
    河周四十里沙细如[麦*?D]。劫波者梵音此云时
    分。大劫小劫长时短时延促虽殊通名时分。
    莫之者犹不能也。遏绝者止灭也。意言六道
    众生起惑造业受生轮转已来。将一沙为一劫
    波。沙尽而劫波不尽。又将一尘为一劫波。尘尽
    而劫波无尽。尘沙有限劫波无穷。相续至今。
    不能止之灭之。故云莫之遏绝也。然此二段
    字句虽多。若论实事不过五字。谓心识惑业
    报。其余并是显叙真妄成立轮回之辞。意谓
    本是一心不觉成识起惑造业生死无穷。是
    故如来现身说教。故大科云起教缘也。疏故
    我下。二别明说教之意。如法华经云。我以佛
    眼观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入生死?M道。
    相续苦不断。乃至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等。文二。一叙说阿含之意二。一正叙。今初两句
    标佛现身也。故者所以义。我即指佛也。言满
    净者拣异分净。以佛无明永尽无念之极故。
    觉则觉悟者即指人。谓佛是觉悟之人也。若
    梵语菩提此翻为觉。斯则约法。梵语佛陀此
    云觉者。斯则约人。今此辨人故言觉者。亦可
    满字是总。浮觉为别。者字属人。即明如来是
    满净满觉之者拣诸圣人觉净未满。唯佛如
    来三障都尽三觉具圆。故号如来为满净觉
    者。若以此二。望众生二乘菩萨诸佛及本性
    料拣。有两种四句。一者众生不净。二乘菩萨
    分净。诸佛满净本性但净。二者众生不觉。二
    乘菩萨分觉。诸佛满觉本性但觉。今于此二
    四句中。皆当第三也。现相者。即化身相也。人
    中者。即现化之处也。唯向人中示相者。天上
    着乐无由发心。三涂极苦正当难处。唯于人
    中苦乐相兼。对苦必能发心。所以佛出现化。
    天上如病未发。岂须针艾。三涂似膏盲之病。
    不足医治。人中如小瘵所萦。堪可与药故佛
    出现。然如来现相总有四种。谓他受用报身。
    大化小化随类化身等。今明说此教者。即小
    化身也。然有八相。谓一从兜率天退。二入胎。
    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注】年十九。【本】六成道
    【注】年二十五。【本】七转法轮【注】经五十五年。【本】八
    入涅??【注】年八十。【本】此论现身但明成道之相。
    次明说法即转法轮相。佛成道之相。身长丈
    六紫磨金容。项佩圆光胸题?d字。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八部拥卫四众钦崇。巍巍峨峨光
    映日月。德相繁广不可具陈。此小化身其相
    劣弱。若望受用即云泥有殊。故法华经说。长
    者脱珍御服着弊垢衣。珍御之服以喻受用
    之身。弊垢之衣即况紫磨金体。盖以众生垢
    重。不堪见胜妙之身既不能见亦无所闻。则
    于众生都无利益。大悲接物故现小化。亦如
    法华经说。穷子见父踞师子牀宝几承足。富
    贵殊胜威德特尊。穷子见之窃作是念。此或
    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长者见
    子默而识之。乃至云。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
    饰之具。更着?弊垢腻之衣。右手执持除粪
    之器。以此方便得近穷子。此喻如来隐彼胜
    身现于劣相也。疏先说下正明设教。以此方
    佛事籍以音声。若无言教现相何益。教先说
    小后方说大。或曰此明般若何论小乘。答虽
    同佛言有深有浅。若不对辨安知浅深。然一
    代佛教不出大乘小乘。乃至圆宗亦大乘摄。
    其所宗者皆宗因缘。虽则同宗因缘。于中浅
    深有异。小乘即生灭因缘。大乘即无性因缘。
    无性因缘者如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
    是空。空即无性义也。今明小乘故云生灭因
    缘。生灭因缘者。诸法缘会即生。缘离即灭。既
    生既灭足知无常。然则不无生灭之法。以有
    法执故也。然佛出世先说小者有二对治。故
    说生灭对治凡夫外道执我。我是主宰义。既
    言生灭则知无主。无主无宰则无我也。说因
    缘对治外道自然之计。外道所执多执神我。
    有作受故兼执自然。既言因缘则非神我自
    然也。为治此二。是故先说生灭因缘。即佛初
    成道。始从鹿苑度五俱轮。次度舍利弗目连
    迦叶三兄弟等。于十二年间所说。即诸部阿
    含等经是也。今悟等者。佛说此法意令众生
    悟四真谛也。此有两种因果。谓集是世间因。
    苦是世间果。道是出世因。灭是出世果也。苦
    即三苦八苦。三苦谓苦苦坏苦行苦。八苦谓
    生老病死求不得五阴盛爱别离怨憎会。集
    即业惑如逐妄中说。灭即有余无余二种涅
    ??。入经可见。道即八正道。谓正见正思惟岐
    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谛者诚实
    义。如世间苦集。逼迫和合事无虚谬。名为实
    义。非谓不生不灭名实。即说苦定苦集定集
    等。以是义故四皆是也。故遗教经云。日可令
    冷月可令热。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即如
    佛于鹿苑为五比丘三转四谛法轮之例也。
    三转者。一示相转。示谓显示苦行相等。令其
    悟解。云此是苦此是集等。二劝修转。劝谓诫
    劝令其修断。云此是苦汝须知此是集汝须
    断等。三作证转。作证谓引已所作令其信受。
    云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等。意言我
    已知已断已修已证汝等学我。当知当断当
    修当证。如是说已。一类小根之人如言启悟。
    厌生死苦乐求涅??。发心进修作五停心等
    七种方便。断三界四谛下分别?惑。得初果
    证。乃至进修渐断三界俱生细惑。证余三果
    得阿罗汉。则令世间因亡果丧出世间因生
    果证。法华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
    老病死究竟涅??。是故疏云。先说生灭因缘。
    令悟苦集灭道。疏既除下二结判。我执者。即
    于五蕴总相计有主宰。名为我执。若一一推
    求。色等性中不见我体。名为我空。若见五蕴
    之法实有体性。名为法执。若了五蕴如幻如
    化从缘无性。名为法空。既除者已尽也。以小
    乘人闻说生灭因缘不执于我故。云既除我
    执。未达者。以未闻说无性因缘。犹计蕴法为
    实故。云未达法空。若具言之。合云既除我执
    已达我空未达法空未除法执。今则上执下
    空。文影略故入。除我执。便是已达我空未达
    法空。便是未除法执故也。疏欲尽下。二叙说
    般若意二。一总云大部二。一叙教释意。病根
    者喻法执也。如人有病令人不安。如木有根
    能生枝叶。意云二执如病。令诸众生不得安
    乐。若取法执为病。病即是根持业释也。若取
    我执为病。是病之根即依主释。今则病通二
    执。根喻法执。以能所依二体异故。我是能依
    法是所依。以能从所生故能非根。根唯局所
    也。由是凡夫有我执。必兼有法执。二乘有法
    执。不必具我执。又二乘无我执则未必无法
    执。菩萨无法执。则必无我执。如因迷杌方可
    见人等。般若即慧也。为显此法故遗言成教。
    教即文字。般若即观照实相二般若也。今约
    佛论故。通法教俱名般若也。此中意云。如来
    意欲尽众生有执之病根。方谈空宗之般若。
    然大乘教法无量无边。何故此中唯谈般若。
    谓正能破执大乘初门。二执若除真性自现。
    故唯谈此除其病也。故古德云。华严经如治
    国之法养性之药。般若教如定乱之将治病之
    药。二经既尔余可例知。心境等者。然佛初说
    小乘心境俱有。说大乘法相即境空心有。说
    般若教即心境俱空。今正明此故云齐泯。心
    即心心所法。境即诸识相分。心通能变能缘。
    境通本质影像。心境等亡故云齐泯。谓约遍
    计则都无所有。如绳上蛇。约依他则缘无自
    性。如麻上绳。由心故境由境故心。境灭心
    空心如境谢。然诸法虽多不出心境。心境
    既泯则一切皆泯也。心经亦云。无眼耳鼻舌
    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
    界等故云齐泯。即是真心者显非断灭。恐闻
    一切诸法泯之皆无。诸法既无应成断灭。故
    此显云即是真心。然此心与上心字不同。上
    是缘生忘心。即前梦识也。此是常住真心。即
    前镜心也。为拣别故。故特言真。以一切诸法
    皆依此心。若离此心无别有法。故经云。一切
    世界因果微尘因心成体。心之所现名曰依
    他。执之为实乃名遍计。依计既泯即是圆成。
    如绳依麻有蛇托绳生。绳蛇既亡则麻着矣。
    此是疏主出般若之密意。若据经文。即但言
    诸法皆空。不言即是真心。故下文云。离一切
    相即名诸佛。文虽不彰义实如此。若法性宗。
    即直于诸法空处显出真心。故圆觉经云。种
    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
    而有。乃至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故云即是
    真心也。垢净双亡者。上言心境染净已舍。文
    未显彰故重明也。意云非但无诸有漏心境
    之法。若于法中染净之法亦复不有。为对治
    垢染。方彰净法之名。所治之垢既亡。能治之
    净何立。如无悭贪布施亦遣等。则知若理若
    智若因若果。一切行位诸对治门悉皆不有。
    垢净并无故曰双亡。故心经云。无无明亦无
    无明尽等。一切清净者。此净与上净字不同。
    上即对染之净。此名真空曰净。以声闻怖空
    故言清净。清净即空义也。大般若中。或则云
    空或言清净。然万法虽多不出心境恐收不
    尽。又约垢净重明。斯则是法皆摄。竟无所遗
    故。言一切也。故大般若云。善现般若波罗蜜
    多清净故色清净。乃至诸佛无上菩提悉皆清
    净。又非谓泯却心境显真心了。然后亡垢净
    显真空。此乃文家成隔句对。若欲顺义。应云
    心境齐泯垢净双亡一切清净即是真心。理
    则明矣。谓真心之中。本无心境垢净等法。名
    之为空。非谓无于心法成于断灭。故唯识颂
    云。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
    执我法性。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
    性故。即唯识实性。然此与前迷真习妄。正为
    翻对。若无前意焉起此文。疏三千下。二显瑞
    彰会。三千即三千大千世界。如下所明。瑞即
    祥瑞焕明也。佛说此经之时。放大光明照三
    千界非不焕然。复现种种奇异之事。有此祥
    瑞故。云三千瑞焕。故大般若经第一云。尔时
    世尊于师子座上。自敷尼师坛结加趺坐。入
    等持王三昧。安祥而起。一一身分各放六十
    百千俱胝那庾多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乃
    至云令此世界六种变动盲者得视聋者得闻
    等。又云。其诸天人佛神力故。各见于佛正坐
    其前。咸谓如来独为说法。十六会彰者。然般
    若类有八部。谓大品小品放光光赞道行胜
    天王文殊问金刚。唐译六百卷。二百七十五
    品。总一十六分。前五无名后十一分有名。前
    六分品后十不分品。即初分七十九品。第二
    分八十五品。第三三十一品。第四二十九品。
    第五二十四品。第六胜天王般若。分一十七
    品。第七曼殊室利分。第八那伽室利分。第九
    能断金刚分。第十般若理趣分。第十一施波
    罗蜜多分。十二净戒十三安忍十四精进十五
    静虑十六般若。即大明度无极经四卷。同前
    五分。儒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二卷。即第
    九分。实相般若即第十分。道行小品各十卷。
    同第四分。光赞十卷。放光三十卷。大品三十
    卷。皆同第二分。然上诸本开合大部文势次
    绪事理一一皆同。但广略之异。唯仁王一本。
    不在八部之中。疏今之下。二别示今经二。初
    略标指如文。二广序赞二。一序叹幽玄二。一
    具序一经诠旨三。句偈下一正序。句有文句
    义句。今通此二。偈谓积句所成亦通此二。隐
    谓潜隐。即现在无文。如经中多无所断之疑
    文及其住名。略谓少也。即现虽有文而不广
    故。如经中唯有能断之文及有住义。旨谓意
    旨。趣谓旨之所归。彻理曰深难觉曰微。难觉
    有二意。一为文隐略故义趣难觉。二为彻理
    故甚深难觉然隐略深微之相。即下所云慧。
    即返流净用。约断执观空得名。般若正翻云
    慧。不云智也。下释题中广辨体相。三空者。即
    我空法空俱空也。如下经云。无我相人相等
    即我空也。我相即是非相等即法空也。离一
    切相即名诸佛。是俱空也。二空可知。俱空有
    三说。一别观人法名二空。同一刹那双观人
    法曰俱空。二即二执既遣。二空亦遣名俱空。
    三即能所遣时慧亦无住。即与本性相应。此
    时自无人法二相及非法相等名俱空。彻谓
    透彻。慧是能彻。三空是所彻。般若照时透过
    三空之表。即与本源相应。以本心源非空非
    有。为对人执方说人空。为对法执方说法空。
    为对二执方说俱空。即空是能对执为所对。
    所对之执既遣。能对之空亦除。空执两亡方
    契本性。若住空境未曰相应。所以疏中特言
    慧彻。由是四加行位菩萨。为取空相不名见
    道故唯识偈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
    有所得故。非真住唯识。今既彻于空相能所
    兼亡。即同唯识见道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
    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檀舍万行
    者。梵音檀那此云布施。舍谓舍摄万行。即菩
    萨所行之行。不唯于万。今举大数耳。以布施
    舍于三施。三施该于六度。六度包于万行。以
    本望末故。曰檀舍万行也。所以佛答修行。唯
    言布施。故弥勒颂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
    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住一十八下。约
    二论以叙叹。准无着论中。从佛正说已下。乃
    至经终分。为十八住处。谓第一发心住。乃至
    第十八上求佛地住。即是修大乘行人。从因
    至果安住之处。密示阶差者。谓隐密示现行
    人修行入位阶降差别之相。以经中都无十
    八住名。含有十八住义。以不显配故云密示。
    前后浅深不同故云阶差也。然阶差之相。在
    下正宗文前疏文具明。断二十七疑者。准天
    亲论。从佛答三问毕。便蹑迹断疑。乃至经终
    二十七段。谓第一求佛行施住相疑。乃至第
    二十七。入寂如何说法疑。潜通血脉者。潜谓
    潜?。通谓通流。血脉者喻也。以经中多分唯
    有能断之语而无所断之言。由是文起孤然势
    意断绝。及寻经旨皆有所因。文虽不彰理且
    连贯。以不明显故曰潜通。其犹人身血脉外
    虽不彰内宛流注。约喻显法故。曰潜通血脉
    也。此意见于逐叚叙疑之文。疏不先下。二反
    显不先遣遣者。即反显慧彻三空之义。谓二
    执为所遣。二空为能遣。又二空为所遣。俱空
    为能遣。以俱空遣二空。空病亦空。故云遣遣。
    如圆觉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
    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
    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曷契如
    如者。曷何也契合也。如如者。即上三空之表。
    本源真性也。二空破执执丧空明空病亦空。
    方契本元真性也。意云。若不先遣遣。即滞有
    滞空。何能契合真如本性。然此语势亦是御
    注序文。彼云咸归遣遣之旨。尽入如如之妙。
    疏故虽下。三顺结。如经中度四生即是策修。
    无生可度即是无相。行六度即是策修。不住
    相布施等。即是无相。如是类例遍于经中。然
    度生修行合是有相。今以无生可度无住布施
    无法可说无我修善。故顺经宗无相之义。一
    经前后无不谈此。故曰始终。又因心果心咸
    皆如是。斯则正策修时无相。正无相处策修。
    非谓前后始终皆尔。疏由斯下。二结叹四法
    幽玄三。一正结叹。若据前正叙叹中。约教义分
    能诠所诠。今于所诠之中。别开行果。即四法
    足矣。然教密如前句偈隐略。理密如前旨趣
    深微。行果二玄前文未显故宜别明。行玄者。
    夫菩萨行不出二种。谓随相行离相行也。随
    相即同前策修。离相即同前无相。玄者妙也。
    若二行抗行。或先或后不名为玄。二行同时
    不相妨阂。乃名为玄。若唯随相即同凡夫。若
    唯离相即同二乘。二行相资宛符中道。即观
    空而万行沸腾。涉有而一道清净。是菩萨行
    矣。果立者果即佛果也。此中佛果总有二种。
    所谓真身应身。应身有相。真身无相。玄者。若
    二身各异。相无相殊不名为玄。以相即无相
    无相即相。真应无阂故曰玄也。所以经中。若
    以相观佛。则是人行邪道。不以具足相发心。
    则堕断灭。以此真身应身不一不二故使然
    也。由斯者因此也。即正指说此一卷经。是密
    是玄也。此则结指前文之所明。标为后说之
    所以也。疏致使下。二示难了。致遂也使令也。
    由前四法幽玄之故遂令讽诵甚多而解者极
    少。口讽即读诵其文也。牛毛喻其多也。妙解
    经意乃名心通。麟者瑞兽。君圣则现。角者麟
    唯一角。喻悟者少也此有两重相望。以论多
    少。谓麟比牛而已少角比毛而又少。意谓读
    诵者多中之多。通悟者少中之少。疏或配下。
    三彰谬解。前四句即但不符圣旨。别作意度
    不得圆畅。虽非邪僻亦名谬解。后二句胸谈
    臆注正是邪谬。前言心通者少不通者多。此
    之三类即是不通之相也。此前两家皆先叙
    因。然后结过。配入名相者。谓有疏将法相名
    句。配入其中。此则贪着其事。好尚法相也。如
    下经云。凡夫之人贪着其事。乖宗者。以经宗
    无相真空。既以法相解之。宁契经旨。以不顺
    理名之为乖。但云一真者。但犹独也。以闻说
    此经是空无相宗。则首末作离心离境空无相
    道理一味销释。故云一真。望源迷派者。望谓
    瞻望。源谓水生之处也。迷谓昏迷。派谓流派。
    路分曰岐。水分曰派。意云。此经虽宗无相。而
    文义千差。今虽符大底宗源。而全乖差别义
    理。故云望源迷派已。斯言乃是晓公起信序
    文。今虽用之而意异彼。彼则以一心为源。随
    缘生灭为派。此则以经宗为源义理为派。故
    不同也。其余等者。前则各有一长。此乃都来
    邪僻。前则依人依教。此乃率意推胸率尔疏
    谬之言。故曰胸谈臆注不堪采览置之言外。
    故云不足论矣。就中此释宇内偏多。疏主云。
    予久志斯经。遍询诸疏亲见数十本。或假托
    金刚藏。或云志公或云傅大士。或云达磨或
    云五祖。或题自名。皆好纸好墨装饰甚华。其
    中文义总不堪采。如释舍卫国云卫者百灵
    卫护。举一例诸首末皆尔。苟有无限愚人。不
    能甄别宝为至妙。诚可悲哉。故云胸谈等。若
    将源派约迷不迷。前后相望有其四句。一迷
    源不迷派。即配入名相者。二迷派不迷源。即
    但云一真者。三源派俱迷。即胸谈臆注也。四
    源派俱不迷。即下不攻异端。是此疏也。疏河
    沙下。二引文结显。河沙珍宝者。即经云。如恒
    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沙宁
    为多不。乃至此福德胜前福德。三时身命者。
    即经云。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
    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乃至何况书写受持
    读诵为人解说。喻所下有二意。一即于此内
    外二财喻之不及。二即如下文云。我念过去
    无量阿僧只劫。于然灯佛前。乃至譬喻所不
    能及含兹二意故云喻所不及。岂徒然哉者。
    岂者可也。徒者空也。意云可空如此也。意谓
    此经句偈隐略有趣深微。寻波讨源卒难得。
    意。傥悟玄理随分受持。得福德多不可思议。
    既若如此非圣智不能造其源。常情之流岂
    合措意。此文意含两势。一验凡心不晓。二验
    持者福多也。疏且天亲下。二述造疏意二。一
    示疏论师承有据二。一示论师承斥他添削
    梵语提婆盘豆。此云天亲。是地前四加行位
    菩萨。即无着弟也无着。梵语阿僧?摇J浅醯?br> 菩萨。即天亲兄也。补处即弥勒菩萨。见在兜
    率天上次补佛处。号曰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以二菩萨依禀弥勒菩萨偈颂。造论解经。故
    云师补处尊。下悬谈广明。后学下斥其违论。
    即无着天亲之后。制疏之者也。何疑者责辞
    也。添即前云配入名相者。于本论外。加以大
    小乘法相行位故云添。弃即前云但云一真
    者。弃却两论别自解释也。不知彼人云我胜
    菩萨为。复不知菩萨所造论耶。若言不是我
    胜菩萨。亦非不知造论。但以志道参玄忘言
    取意。截径修进不务枝流。谁有心力寻于论
    文者。即应责之曰。寻论释经则推无心力。推
    胸率意心力何多。且者约截之辞。以不论所
    余截径而斥意云。今不论[仁-二+尔]有理无理。且论
    主是入位上流。复从弥勒所受义句。此盖佛
    佛相传展转师授。[仁-二+尔]之后学何得固违而自
    率意耶。一是凡圣愚智悬隔。二是师父之言。
    背智率愚悖师无礼。如父有所作子乃故违。
    岂合天道耶。故此引师以斥也。疏故今下二明
    今述解不攻异端。今初两句对非显。是故今
    者。由菩萨展转相授。所以今之述作不攻异
    端。攻谓攻击。异谓别异。端即端倪。即显诸家
    却是异端也。故云对非显是。故论语云。攻乎
    异端斯害也。已注云。善道有统故殊涂而同
    归。异端不同归也。疏是下二句出其因由。既
    用本论释经。不攻异端明矣。乳非下引经喻。
    涅??第十云。复次善男子。如牧牛女为欲卖
    乳贪多利。故加二分水。转复卖与余牧牛女。
    彼牧牛女得已。复加二分水。转卖与近城女
    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水。卖与城中女人。彼
    女得已复加二分水。诣市卖之。时有一人为
    子纳妇。当须好乳以待宾客。至市欲买。是
    卖乳者多索价数。是人答言。汝乳多水不直
    尔许之直。今我赡待宾客。是故当取。取已还
    家煮用。作麋而无乳味。然于苦味中千倍为
    胜。何以故。乳之为味诸味中最。善男子。我涅
    ??后。正法未灭余八十年。尔时是经于阎浮
    提当广流布。是时当有诸比丘。抄略是经分
    作多分。抄前着后抄后着前。前后着中中着
    前后。杂以世语错定是经。今多众生不得正
    见。如彼女人展转卖乳乃至成麋而无乳味。
    然彼经意以喻涅??。此借用之以喻般若。此
    中城内之言语稍漫通。今取最初新?k之乳
    未加水者。以为喻也。或曰。此中岂无疏主自
    语应同添水乳耶。答不然。虽有自言但是连
    合前后。或引文之端。皆从本义而非添也。疏
    纂要下。二示名题。义意在下。诸家至此皆略
    判经题。今务简削繁。下文委释。三解本文二。
    初偈文归请。将欲制疏恐未上符下合。故归
    请也。意云。法华经说。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
    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圣智尚难图度。
    凡心岂可测量。由是祈请加护冀无纰缪。于
    中前三句归敬三宝。后一句祈愿利生。初二
    字能归至诚。稽者稽也。首即头也。尚书云。稽
    首拜手。注云。稽首谓首至地也。拜手首至手
    也。今则屈头至地稽留少时。表敬之甚也。又
    礼有三种。谓下揖中跪上稽首。今则上礼表
    无慢心。然能归之人必具三业。表佛有天眼
    天耳他心知故。谓以身业归。表佛有天眼见。
    以口业归表佛有天耳闻。以意业归表佛有他
    心知。又圆满三业善故。成就三轮因故。以未
    归三宝之前。三业悉皆不善。今归三宝故三
    业皆善也。三轮者。谓神通轮记心轮教诫轮。
    因中身业归。果获神通轮。因中口业归。果获
    教诫轮。因中意业归。果获记心轮。据此即三
    业是因三轮是果。三轮之因依主释也。今言
    稽首即当身业。但举身业余者自具。谓称三
    宝名。及述所为事。即口业也。心不虔诚宁肯
    归礼。即意业也。牟尼下。正举三宝。谓佛法僧
    为福之田。三皆可宝故云三宝带数释也。然有
    三种。一住持即塑画等。像佛也。三藏教文法
    也。五众和合僧也。遵守遗言任持像法。名曰
    住持。二别相者。佛即三身。法即教理行果。僧
    即二乘菩萨。三同体者。觉照名佛轨持名法
    和合名僧。于中复有本性观行融通之异。皆
    一法上说之故云同体。于上三中。今所归者
    即别相也。五教之中当其始教以此经属始
    教故。今但取当宗之中能说般若为佛。所说
    般若为法。发起流通者为因故非余教。牟尼
    下佛也。梵音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
    故不住涅??。寂默故不住生死。又寂者现相
    无相。默者示说无说。此则即真之应也。大觉
    者。觉即是佛大拣余圣。余圣虽觉未名为大。
    二乘偏觉菩萨分觉皆非大也。唯佛如来一
    觉永觉无所不觉。如大梦觉如莲华开。迥超
    群圣故独称大。尊者具上九号为物所尊。下
    文广辨。能开下法也。于中能字属佛。开字通
    佛及法。谓在佛为能开。在法为所开。般若三
    空句五字。唯局法也。然于此中具教理行果。
    般若果也。以是到彼岸慧故。三空理也。句即
    教也理果合论行也。以慧照理是菩萨行故。
    发起下僧也。发起上士即须菩提。因兴三问
    故佛说之。流通上士。即是弥勒无着天亲也。
    逦迤解释方始弘传。上士者高上之士也。或曰
    上人。故马呜菩萨赞无常经归敬偈云。八辈
    上人能离染。或云大士。故大云疏云。如斯大
    士皆归命。斯皆通用故随人称。疏冥资下一
    句。祈愿利生也。冥?资助也。所述即此疏也。
    契合也。群机即一切众生也。然资助加护有
    二种。一即显加。谓现身说法有所见闻。二即
    冥加。但得智力无所视听。今于二中唯求冥
    加也。以制疏释经。唯籍智力但得冥助不须
    见闻。以此经云。若以色见声求是行邪道。为
    顺此教故不求显然。凡所设教皆契理契机。
    今不言契理者。以疏是论文已契理故。又疏
    主于二利中利他偏甚。今唯言契机者。悲增之相也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第一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