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三 >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36

    第三发光地所以来者。前戒此定义次第故。
    又前三地寄同世间施戒修法前二施戒竟。
    今此显修故。深密云。前位能持微细戒品。
    未得圆满世间等持等至。及圆满闻法总
    持。为令得此因说此地。令勤修学。此则
    具前二意。言发光者。智论四十九名为光
    地。本论及金光明十住婆沙等。皆名明地。光
    之与明眼目殊称。皆略无发字。仁王名明
    慧。慧亦是明义旨皆同。今统收下经及诸经
    论。总有三义。立发光名。一以初住地十种
    净心为能发。胜定闻持为所发光。以安住
    地竟。方始闻法修得定故。故瑜伽四十八
    云。由闻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显示
    故名发光地。由内心净能发光明。是故说
    名增上心住。既言由内心净能发明知以
    十净心为能发也。摄论金光明经意皆同
    此二以闻持为能发。胜定为所发。以闻法
    竟。静处修行方发定故。瑜伽亦说等持为
    光明故。此约地中释之。三以胜定总持。并
    为能发。彼四地证光明相。以为所发。故下
    论云。彼无生慧此名光明。依此光明故名
    明地。此约地满释。唯识亦云。成就胜定大
    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谓由得胜定
    发修慧光。由得总持教法发闻思光。彼无
    边慧即是三慧。故上本分论云。随闻思修照
    法显现。谓就此慧中。四地证法为所照。三
    慧光明为能照。三慧是彼证智光明之相。余
    诸经论言虽少异。并不出此故。十净心唯
    是能发。证光明相唯是所发。胜定一种通能
    所发。是以此地偏得增上心名。若所离障
    通约三慧故。本分论云。?相于闻思修诸
    法忘障。唯识名?钝障。谓所知障中俱生
    一分。令闻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胜定总
    持。及彼所发殊胜三慧。入三地时便能永
    断。由斯三地说断二愚及彼?重。一欲贪
    愚。此障胜定及彼修慧。二圆满陀罗尼愚。此
    障闻思慧。及障彼圆满陀罗尼故。若约所
    证。唯就总持名证胜流真如。唯识云。谓此
    真如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极为胜故。梁摄
    论云。从真如流出正体智。正体智流出后
    得智。后得智流出大悲。大悲流出十二部经。
    名为胜流法界故。下经中。能舍身命求此
    善说。其所成行。亦唯禅及求法。其所得果。亦
    法及禅。梁摄论云。通达胜流法界。得无边
    法音果。金光明云。三地发心得难动三昧果。
    下文四无量五神通等。皆定所摄。次正释文
    总分三分。初赞请分。二正说分。三重颂分。
    今初六偈分二。前三庆前后三请后。前中
    初偈集经者序。后二偈发言赞能所说。于
    中善哉是总。第八句是结。别明能说有二
    前偈有慈后偈有悲。故云利益。所说亦二。
    前偈教相故云律仪。后偈证相故云微妙。真
    实者契理故。无异者千圣同辙故。无差别者
    理贯事故。后三请。后中二。初二偈大众请。
    前偈总请三地之法。谓如彼教法相应三智
    之业。后偈别请十度行法。以地地通有故。
    慈悲是愿道谓道力。佛清净行即无漏智。末
    后一偈上首请。第二正说分中。先明地行。后
    辨地果。前中四分。一起厌行分。二厌行分。三
    厌分。四厌果分。此地修禅厌伏烦恼。亦厌
    于禅故名厌地。设忻大法亦为厌故。正住
    地心住于八禅。故但名厌。初入地心观修
    彼行。名厌行分。趣地方便起彼厌行。地满
    心中得无量等。是厌之果。亦可初一是入
    心。余三是住心。今初分中有三。初结前起后。
    二何等下征列十心。三菩萨以是下。结行入
    位。初中标起云十种深心。论经云深念心。
    则异前二地。单云深心。谓更以十心念前
    十深心故。瑜伽云。若菩萨先于增上戒住
    已。得十种清净意乐。复由余十净心意乐
    作意思惟。成上品故。入增上心住。二征列
    中十心义分四对。初二一对根本建立。次三
    一对方便发修。次三一对修已成就。后二一
    对德用自在。此四对中皆前离过。后明成
    善。初言净心者离过也。论云依彼净深念
    心。谓依二地净心。起此趣地净心故。瑜伽云。
    一者作意思惟。我于十种净心意乐已得清
    净故。二安住心者。依不舍自乘及前十故。
    此二依前。故云根本建立。后八依前起后。
    次第二对方便发修者。论云志求胜法起善
    方便。三地胜定总持。名为胜法。于中前二
    句离过。一悬厌当欲。二离于现贪。后一造
    行进善。若不胜进则名为退。故异第二。若
    准瑜伽。所修对治不复退失。故下颂云不
    害。若失对治则有害故。第三对中。初一离
    过。谓自地烦恼不能坏。故名坚固心。自地
    即第二。以初十心未增。未入三地故。后二
    成善。初句体成。依等至八禅出入自在。故
    云明盛。后句用成。即依前句禅定自在力。
    虽生下地而不退失。故云勇猛。故下经
    云。于禅能出能入者。即明盛也。又云不随
    禅解脱力生者。是勇猛也。地满方成。今此
    作是思惟。即得入地故。瑜伽。十心。皆有
    作意思惟之言。第四对中。初句自行离过。依
    欲界生烦恼不能染故。论名快心。晋经
    名胜心。皆以有智故不染烦恼。今言广
    者。兼不乐?小故。后句利他自在。依利众
    生不断诸有。故云大心。此广大二心。与
    前后有异。三结行入地。谓于前十心作意
    思惟。便入增上心住。第二佛子菩萨摩诃萨
    住第三下。厌行分中有三。一修行护烦恼
    行。以观有为可厌患故。二见如是下修行
    护小乘行。求一切智。深念众生舍?劣心
    故。三菩萨如是厌离下。修行方便摄行。欲
    摄众生。不离无障碍智究竟方便等故。又
    此三段摄前三位。初及第二一半摄修行住。
    次护小乘?心。下摄无恚恨行。以慈悲故。
    后段摄等一切佛回向。思惟佛智度众生
    故。今初二十句分二。初十观无常即知有
    为体性。后十观无救者即人彰过。今初分
    三。初显观时。谓住地已拣前趣入。次观一
    切下。总辨所观。言如实相者此有二义。一
    事实。谓无常等。二理实谓即不生等。今文
    具二。后所谓下别示其相。文有十句。初总
    余别。总云无常者。论云是中命行不住故。
    谓命行二字是所无常法。不住二字是无常
    义。相续名命迁流名行。命举于内行通内
    外。故下别中分出依正。别中九句。初五句。
    云何此无常。即前命行。后四句何者是无常。
    即前不住。初中有二义。一随事前三内报
    以显无常。后二外报以显无常。二据义。五
    句以苦等四观共显无常。初句即苦。论云
    依身转时力生三种苦故。谓三苦依三受。
    三受依触生故。依身转方能生苦。即是无
    常。二即不依饮食力。形色增损故。三不
    安隐者依不护诸恶力横夭寿等。四败坏
    者。依世界成。力成必灭故。五不久住者。此
    句依无我。谓资生依主无有定力。属于五
    家。非一处住不定。我所反显我无。后四何
    者是无常。然无常有二种。一者少时无常即
    刹那生灭。二自性不成实无常。谓三世缘生
    俱无自性故。不成实体。即下三句。一非从
    前际生者。过去已灭故。二非向后际去者。现
    在即灭。无容从现转至未来故。三非于现
    在住者。念念迁谢求其住相不可得故。约
    三世迁灭。求生等相皆不可得。即入不生
    不灭是无常义。此中三世约相续门。如因
    前身有今身等。若依生灭门。则应从未
    来藏流入现在。迁至过去。二门不同也。第
    二又观下明其无救。初句总显。言此法者
    即前无常。今又观之。不出生老病死。如四
    方山来无逃避处。无能救者。别有九句约
    生老病死。初四约死以显无救。此相显故
    所以先明。一无依者。于无常未至中无所
    依告救令不至。二与忧者无常既至无能
    救者。意地惧死所以怀忧。三与悲者。生阴
    转坏死相现前。于此中间弥增涕泗。四苦
    恼同住者。正舍寿时四大分散。在于五根
    苦恼事中。其力虚弱。更以忧悲随逐则忧
    苦转增。心生热恼。次二约资生事不知是
    苦。妄生乐想。对治不入故无救也。谓五追
    求资生境有顺违。故爱憎所系。六于受用
    时苦多乐少。云愁戚转多。谓受而不散众
    祸皆集。用而毁损如损身命。故曰苦多。七
    于身老时。盛年壮色不可救令停积。后二
    约病。初一病因。谓八于少壮时具乐等三
    受。故贪等常烧不容法水。炽然难救。九于
    年衰时众患所缠。如树将朽。日夜增长无
    能令免。然病通始终。老时多故论偏说老。
    老即病缘故。论云后三句皆明身患事也。何
    故不在初说。示身数数患事可卒加故。如
    幻不实总结前九。第二护小乘行有三十
    句。前十句护小心。后二十句护?心。今初
    先总。后见佛下别。总中初结前。谓先观无
    常已厌有为。次观无救故倍增厌离。趣佛
    智慧明其生后正护小心求佛大智故。别
    中十句分二。前五摄功德大。即求佛菩提。
    后五清净大。即求涅??果。菩提是德修成
    名摄。涅??本有离障称净。此二无碍。菩提
    菩提断。俱名菩提。智相智性皆名佛智。今
    初。一神力摄功德大。智用不测故。二无比
    德学地无等故。上二妙用自在。三大义德。利
    他无量故。四无讥嫌德。自行难得故。五不
    同德外道无杂故。显上二利不同外道。无
    利勤苦。上三德行圆满。后五中义摄有三。谓
    离惑苦得涅??故。一无恼者。即离惑习无
    明不杂故。二无忧者离苦。苦依根本亡故。
    忧悲随尽。三得涅??有二义。一得体。谓无
    忧畏城。亦是无余涅??。二得用。谓能建大
    事。亦无住涅??。即后二句。不住生死故云
    不复退还。不住涅??故能救无量苦难。由
    俱不住。方是世间涅??胜事。以斯为业。则
    翻有为之业矣。第二菩萨如是见如来智
    下。护?劣心有二十句。前十悲其沦溺。后
    十决志慈济。前中二。先牒前标后。谓见佛
    智胜利。伤物不得有为过患。愍物处之。此
    是牒前则起悲心是为生后。二何等下正
    显悲行。文有十句。初总余别。总由孤独无
    依故生哀愍。少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
    独。今众生上远慈尊。又无方便下不利物。
    又阙善心。故云孤独。既孤且独何所依救。
    别有九种孤独无依。初二依欲求众生。一
    已得心无厌足。故贫穷无依。经云知足之
    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未必无
    财方曰贫也。二未得他财求无休息故。
    三毒火然此即多欲。多欲之人多求利故烦
    恼亦多。初求生贪不遂生?。非理为痴。次
    三依有求众生。一闭苦果狱。二集因覆障。
    三无观察道。由生八难不闻法故。由上
    三故安能得灭。后四依梵行求众生行。前
    三小乘。一行小因不求大因胜善之法。二
    保执小果不求菩提。为失佛法。当知此
    辈皆是增上慢人。三不得大般涅??。长随
    变易生死。后一外道虽求解脱。以行邪故
    失于方便。又上总别十句。亦可通为五对。
    一无亲无财。二有惑有苦。三有障无治。四阙
    因失缘。五顺流背灭。第二菩萨如是下决
    志救度中。初结前生后。作是念不正显救心。
    文有十句。初总余别。别分为三。初三何处
    救度。谓三道中一脱业结。二净惑染。三度
    苦果。次五以何行度。谓授三学。初二正授。
    一着戒善处。二劝住定慧三昧地故。定慧
    合说。为四地已去方是慧地。此地定增故。慧
    是定中之慧耳。后三明授法利益。初二戒
    益。一将受戒者。令除疑生信。众生受佛
    戒便同大觉。固应欢喜。二已受者令知持
    犯。见其胜益安固不动。后一定慧益。灭除
    沈掉故云调伏。后一度果。云何救度成。令
    得有余无余涅??故。上皆论意。更有一理
    授行五句中。初三是戒。初着戒处。次由持
    戒得心不悔。故云安住。后由不悔得心
    欢喜。次一授慧故云知见。后一授定故云调
    伏。然三学对于三道。有通有别。别则戒无
    业结。慧能断惑定度苦果为别。对前次故
    先说慧。然犹附论。若直就经文。对前十类
    生此十心。一救孤独故。二脱贫穷故。三
    净三毒故。四度有狱故。五着无覆障处
    露地坐故。六住善观察故。七得善法欲生
    欢喜故。八知见性相同佛法故。九调伏
    诸根不随流故。十应令涅??得解脱方便
    故。论非无理。未若此顺经文。第三修行
    方便摄行。谓修摄生方便之行。故下经云。
    以何方便而能拔济。即知不离佛智等故。
    佛智等即是摄生之方便也。文分为四。一发
    起摄行之因。二作是思惟下。思求方便摄行。
    三便作是念下。思得摄生方便。四菩萨如是
    下依思修行。今初分二。先牒前二行以为
    三因。后欲依下。依前三因以明发起。今
    初。一如是厌离一切有为。是牒护烦恼行
    为离妄想因。二如是愍念一切众生。是牒
    护?心为不舍一切世间因。三知一切智
    智有胜利益。是牒护小心为发精进因。谓
    既知佛智胜益。则修行彼道以趣入故。然
    三因之中初后是智。中一是悲。悲智为因能
    求方便。后发起者既思三因。欲将有益之
    智救可愍之众生。故说经者为此发起故。
    论云此言示现发起方便摄行故。第二思求
    方便者。亦只思前众生。堕有为惑业苦中。
    欲令永灭得大涅??。未知方便故思求
    之。今经阙一业字。论经具有。问前决志救
    中。知授三学灭业惑苦。今何故言以何方
    便。答今但思其能授智慧耳。若尔前护小
    中。已知如来智慧有大势力。及上因中。云
    知一切智有胜利益。今何更思。答前知智
    胜欲令物得。今亦思其令得摄生方便。下
    乃知之。要自得佛智方令他得。第三思得
    摄生方便中。方便有五。自古皆将配位。论
    虽无文于理无失。言有五者。一佛无碍
    智。二八地如实觉。三四地无行慧。四三地禅
    定。五亦三地多闻。然此五中从微至着。则
    后后起于前前。故今观求逆寻其本展转
    相因。并云不离。此五之中多闻唯能起佛
    智。唯所起中间三种通能所起。论依此义
    摄五为三。一佛智穷尽果海。名证毕竟尽。
    二以中三皆有。下从他起上能起。他渐增
    至佛。故摄为一。名起上上证毕竟尽。三
    以闻慧为彼中间起行所依。名彼起依止
    行。以其闻慧未是证行。不得名起。而忘
    躯求闻亦得称行。已知大旨。次略释文。
    一佛智名无障碍解脱者。无二障故是离
    障解脱。具十智力权实无碍故。是作用解
    脱。此是究竟摄生方便。二此智要依如实觉
    者。八地得无生忍。觉一切法如实性故。若
    觉实性方能尽惑。于事理无碍故。佛智由
    起。论释一切法云。如来所说一切法者。因
    音声忍方得无生。寻于能诠悟所诠故。
    释如实觉云。随顺如实觉者。因于顺忍得
    无生故。三此觉不离无生慧者。欲觉一切
    法。一切法不出二种。一者自相。谓色心等
    殊。是有为法体故名为行。二者同相。色心
    虽殊同皆生住异灭所迁。举初摄后故。但
    名生。今四地菩萨了自及同。皆缘生无性
    成无分别慧。故云无行。无生下一行字是
    慧行相。以无行无生为慧行相。若如是行。
    则得八地觉法自性也。四此慧不离禅等
    者。谓此无生慧非定不发。言禅善巧者。得
    三地满胜进分禅故。出入自在亦不染禅。
    故名善巧。决定者。于他四地决能发也。观
    察智者。论云自智慧观故。谓即三地禅中之
    智。非前所发四地无生之慧。彼四地之慧。此
    中名光明。依此光明故名明地。故四地证
    慧。由三地禅中修慧而发。五此禅不离善
    巧多闻者。此中修慧由后闻慧方得起故。
    三节皆慧而慧不同。言善巧多闻者。不取
    闻相故。然佛智之因乃通十地。而偏举三
    者。此地闻修近所行故。四地是慧增之首
    故。八地无功用之初故。第四依思修行。上既
    逆推本由多闻。今则顺行。先求闻慧而起
    闻行。文中二。初结前标后。后日夜下正起
    求行。于中分二。先明求法行。后菩萨如是
    下明求行因。今初文有十句。闻法者无慢
    心故。二喜法者无妒心故。三乐法者。无折
    伏他心问义故。此三约听闻时。四依大乘
    教自见正取不忘失故。此拣求小不名
    善故。自见正取者不由他悟故。五随自读
    诵故。六为他解说故。七顺所闻法静处思
    义故。此三约已得法自他利时。八到法者。
    依定修行到究竟故。九住出世间智故。十
    顺佛解脱行故。上之后三皆约修行。然后
    二拣不同世间之行。若望后厌分正修此
    十。皆是闻慧。若望依思而行此十。皆名为
    行。于中初日夜常闻。以显勤行喜法等九。
    显正修行。又此十句。若约所受唯教与义。
    闻约教成修依于义。思通教义。第二求行因
    中二。初常勤求因。二菩萨如是下正修行因。
    以前十句有此二故。今初论云彼常勤行
    以何为因。示现恭敬重法毕竟尽故。于中
    分六。一总明轻财重法。二是故菩萨下双
    舍内外。三无有恭敬下内财敬事。谓心则恭
    敬舍慢。身则承事忘苦。四若闻一句下。况
    舍外财。五若闻一偈下轻位重法。人天王
    位终是无常。句偈教义法王为果。一句一
    偈。约闻教法净菩萨行。约闻义法。六若
    有人言下甘苦重法。以一句之法能尽苦
    源。地狱多劫诚可甘也。二正修行因中。初
    结前。后如其下正显因相。谓静处思惟正
    观。为修行之因也。然论经但云正观无修
    行字。故是思慧为修行因。若顺今经。此一
    段文乃是后文标举耳。大文第三此菩萨得
    闻法下。明厌分者。前明闻思。今显修慧。即
    五种方便中。第四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也。论
    云云何厌分。是菩萨闻诸法已。知如说行
    乃得佛法入禅。无色无量神通彼非乐处。
    于中不染必定应作故。谓不乐不染即是厌
    义。其无量神通是厌之果。皆修行力乘便举
    来。经文七相。一依何修。二云何修。三何处
    修。四何故修。五何时修。六何所修。七何为
    修。束此七相大为三段。初四修行。次二证
    入后一入意。今初。此菩萨得闻法已。即依
    何修。以依正法故。即了相作意。次摄心安
    住。即云何修。摄散住法是修相故。即摄乐
    作意。次于空闲处。即何处修。空闲通于事
    理。则无处非修即远离作意。次作是思下
    即何故修。要必修行方证得故。即胜解作
    意。然口言者通于说听故。瑜伽云。非但
    听闻文字音声而得清净也。瑜伽三十三明
    修行八定皆有七种作意。一了相作意。谓
    了欣厌相故。二胜解作意。谓正是修行。三
    远离作意。谓与断道俱。四摄乐作意。谓少
    分触证喜乐。五观察作意。谓重观试练。六加
    行究竟作意。谓心得离系。七加行究竟果作
    意。谓无间证入。上修行中已摄其四。前修
    行因中有观察作意。后二作意在证入中。七
    中前五通贯八定。下八定中各有后二故。此
    总修下亦总发。然皆即妄即真圆融自在。又
    任运而发不同欣厌故。下论云三昧地故。
    得不退禅。不退即无漏定也。又释内净云。
    修无漏不断三昧故。故知一一皆同鸟迹。
    第二佛子是菩萨下。证入中分二。初结前。
    即何时修证。谓在三昧地时是修行时。正修
    行竟是证入时。论经云。住此明地因如说
    行故。今经阙如说行言。若但云住地。岂初
    安住即得此禅。但前已有修行之言故今
    略耳。后即离下即何所修。修何所证谓证八
    定。八定之义广如别章。略以四门分别。一
    入意。二释名。三体性。四释文。即当辨相。
    今初下。经云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染着。
    论云。以何义故入禅。无色无量神通为五
    种众生故。一为禅乐?x慢众生故入诸禅。
    谓得世禅恃以生慢。二为无色解脱?x慢
    众生故入无色定。谓外道证此以为涅??。
    恃以生慢。菩萨示入八禅。一一过彼故摄
    伏之。三为苦恼众生入慈悲无量。令安善
    处永与乐故入慈无量。应解彼苦令不受
    故入悲无量。四为得解脱众住。故入喜舍
    无量。谓喜其所得自离动乱故。五为邪归
    依众生故入胜神通力。令正信故又示入
    禅定示定寂静。超欲等过令物仿故。善
    自调练知纯熟故。寄位次第法应尔故。尚
    不同二乘自为。岂与凡外而同年。然无量
    神通即是厌果。论主并举者。欲显皆为顺
    法故。云何顺法。为顺菩萨大悲化生法故。
    二释名者。先通后别。通中先释四禅。禅那
    西音此云静虑。静谓寂静虑谓审虑。故瑜
    伽三十三云。于一所缘系念寂静。而审思
    虑故名静虑。是以静能断结虑能正观。诸无
    色定有静无虑。虽能断结不能正观。欲
    界等持有虑无静。虽能正观不能断结。
    故唯色界独受斯称。次无色定者。婆沙百四
    十一云。此四地中。超过一切有色法故。违
    害一切有色法故。色法于彼无容生故。俱
    舍云。无色谓无色。若大众部及化地部。亦许
    有色细故名无。俱舍论中广破有色。次释
    别名者。初四禅者。一有寻有伺静虑。二无寻
    无伺静虑。三离喜静虑。四离乐静虑。俱舍
    定品云。初具伺喜乐。后渐离前支即斯义
    也。无色别名至文当释。三体性者。婆沙云。
    四静虑有二种。一修得。俱舍论云是善性摄
    心一境性。以善等持为自性故。若兼助伴
    五蕴为性。二生得随地所系。五蕴为性。皆
    有色者定共戒故。无色体性。但除于色余
    义同前。故俱舍云无色亦如是。四蕴离下
    地。大乘宗中亦无异辙。若会相归性。则八
    定支林一切皆空。若事尽理现皆如来藏。泯
    绝无寄则定乱两亡。若事理圆融一即一切。
    第四释文。初明四禅后说四空。四禅之中
    虽支有多少。论主并勒为四。一离障二对
    治。三利益四彼二依止三昧。四中后三是支
    初一非支。虽后后所离是前前支。望于当
    地并皆非支。然四禅通说有十八支。谓初
    三各五。二四皆四。为欲恶难除。第二禅喜
    深难拔故。初三各五。初三不然故二四唯
    四。其间除重则唯有十。谓一觉二观。此唯
    初禅。三舍四念。此通后二。五喜局于前两。
    六乐该于前三。七者一心遍于诸地。八内
    净唯二。九正知唯三。十舍受唯四。若分二乐
    则有十一。若内净无别体。则唯有九。此等
    皆为顺益于禅故。立支名故。瑜伽十一云。
    诸静虑中。虽有余法然此胜故。于修定者
    为恩重故。偏立为支。今初初禅一即离欲
    恶不善法者。此明离障。以一即离贯于下
    三。然诸论说大同小异。若?酬祭胛逵??br> 名为离欲。断十恶故名为离恶。除五盖故
    名离不善法。若智论八十八云。离欲者。谓
    离五欲恶不善法。谓离五盖。五盖将人入
    恶道故名恶。障善法故名不善法。若辨盖
    欲之相。广如智论十九。及瑜伽十一。杂集
    第八。断欲恚害恚即是恶害即不善法。瑜
    伽三十三亦合恶不善法。彼论云。离欲者欲
    有二种。一烦恼欲。二事欲。离亦有二。一相
    应离二境界离。言离恶不善法者。烦恼欲
    因所生种种恶不善法。即身口恶行。此意则
    总弃欲界诸恶不善。已明离障。二有觉有
    观者。此有二支。是修行对治。新译名寻伺。
    皆初?后细。俱舍云。寻伺心?细。智论云譬
    如振铃。?声喻觉细声喻观。瑜伽十一。以
    寻求伺察不净慈悲。治欲界欲恚害障。又五
    盖中。有欲恚害不死亲里国土等觉。今对
    恶觉起善觉察。又智论四十四云。小乘以
    欲恚恼觉为?。亲里国土等觉为细。又唯
    善觉为细。于摩诃衍准皆?则觉空为
    细。三离生喜乐者。是修行利益。庆离欲恶
    等是故生喜。身心猗息及得解脱之乐。故
    名为乐。由此名利益支。瑜伽三十三云。离
    者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
    为因为缘无间生故。已获加行究竟果作
    意故。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义。故得大轻
    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故。四住初禅者。是彼
    二依止三昧。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
    性。为彼对治及利益支之所依止。依止定力
    寻等转故。其所离障以无行体。非是支故
    不为彼依。而言初者。欲界上进此最初故。
    而言住者即安住义。瑜伽云。安住者。谓于
    后时由所修习多成办故。得随所乐得
    无艰难。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四禅。此
    句大旨不殊。第二禅中。一灭觉观是所离
    障。觉观?动发生三识。乱于二禅。如净水
    波动则无所见故。初禅能治为此所治。则
    病尽药亡。二内净一心无觉无观者。是修
    行对治。言内净者。小乘是信能净心相离
    外散动定等内流。大乘即揽三禅三支以
    成故。显扬十九瑜伽六十三。皆云内净。以
    舍念正知为体。以此三法尚为喜覆。力用
    未胜但能离外寻伺。故合名内净。言一心
    者释于内义。唯缘法尘不同初禅有三识
    故。故身子阿?酬荚啤S?绲刂行男辛?Α3?br> 禅地中心行四处。谓无鼻舌识。二禅已上心
    行一处。唯意识身缘法尘故。无觉无观释
    于净义。不同初禅有觉观故。前灭觉观
    显于所治。此复言无显能治无故非重也。
    本论释一心云。修无漏不断三昧行一境
    故。欲异世间是如实修故。不断者相续一
    心。行一境者对缘一心。由此即名三昧无
    漏。三定生喜乐。此二支是修行利益。初禅庆
    背欲恶故名离生。今庆觉观心息故名定
    生。如净鉴止水故身心适悦。若智论意。即
    从初禅定生。欲界无定故。初但云离二禅。
    虽离初禅烦恼。初禅有定故。又初禅离欲
    大障故。四住第二禅。即彼二依止三昧。第三
    禅中。一离喜者是所离障。谓二禅利益支。喜
    心分别想生动乱。三禅转寂故须除遣。如
    贫人得宝生喜失则深忧。莫若双绝喜忧。
    方为快乐。二住舍有念正知三支。是修行对
    治。一住舍者。即是舍数拣非舍受故。诸经
    论皆名行舍。行心调停舍彼喜过。故显扬
    云住舍者。于己生喜不忍可故。平等正直
    无动安住。二有念者。于喜不行中不忘明
    记故。三正知者。或时失念喜行。于此分别
    正知而住。谓住于舍。瑜伽三十三大同于
    此。上三即前内净渐修转胜。至此别开深细
    寂静故。能治下地喜踊浮动。三身受乐下是
    利益支。于中初身受乐。正显支体。正对二
    禅喜心浮动。是故但言身受于乐。设心受乐
    亦名身受。故瑜伽云。由舍念正知数修习
    故。令心踊跃。俱行喜受便得除灭。离喜寂
    静最极寂静。与喜相违心受生起。彼于尔
    时色身意身领纳受乐及轻安乐。是故说言
    有身受乐。又初禅喜乐。如土石山顶而有
    池水。二禅喜乐如纯土山顶而有池水。三禅
    之乐。如纯土山在大池。内乐遍身外身在
    乐中。是故心乐亦名身受。次诸圣所说能舍
    有念受乐者。释成胜义。谓下诸地。无如是
    乐及无间舍。上地有舍而复无乐故。诸佛
    及佛弟子说第三禅。具有能舍及念正知。而
    复受乐故。诸乐中三禅乐胜。此瑜伽意。不
    应别解。文中略牒尚阙正知。但有舍念已
    殊上下。四住第三禅。即彼二依止三昧。第
    四禅中。一断乐先除苦喜忧灭者。即是离障。
    三禅胜乐于此为害。如重病人。观妙音乐
    为障四禅故。须除遣故云断乐。得此定
    者。即于尔时所有苦乐。皆得超越故。总集
    说先除苦等。先之一字总贯下三。二禅先
    除苦受。三禅先灭喜受。初禅先灭忧受。并
    今断乐则已灭四受。依禅次第应先明忧。
    为对前乐先言除苦。瑜伽十一云。何故苦
    根初禅未断。答彼品?重犹未断故。若尔
    何不现行。答由其助伴相对忧根所摄诸
    苦彼已断故。若初静虑已断苦根。是则行者。
    入初静虑及第二时。受所作住差别应无。
    由二俱有喜及乐故。此意明不断?重
    故。异二禅而无现行。故立乐支。若依小
    乘。初二禅之乐。但是轻安而非乐受。三是
    乐受故不同也。二不苦不乐者。是利益支。余
    禅皆先明治。今此先明益者。乘前总无四
    受。便举不苦不乐明五受。内唯有于舍。
    是不动故。若尔前来亦灭忧喜。此何不言
    不忧不喜。答五受明义无别不忧不喜。三受
    明义。苦乐摄于忧喜故但对之。又此正断
    于乐故宜对之。三舍念清净。此二是对治
    支。三禅舍念与乐受俱。此断乐受故云清
    净。然其能治大同三禅。但所治喜乐故分二
    别。喜心浮动常须正知。乐受深细但须舍
    念。若远显清净者。瑜伽云。从初静虑一切
    下地灾患已断。谓寻伺喜乐入息出息。是故
    此中舍念清净鲜白。由是此禅心住无动。此
    论略举六事。应兼无苦及忧故。俱舍等。明
    此禅中离八灾患。然四禅虽曰不动。而犹
    有舍受。未名无受。瑜伽十一云。又无相者。
    经中说为无相心定。于此定中舍根永灭。
    若非无相乃至有顶。皆有舍受。四住第四
    禅。即彼二依止三昧。然入上色定。其身相
    状如处室中。入下四空如处虚空。第二
    四空空处等。名同心一境性。有何差别。俱
    舍定品显此差别。由离下地染故立四名。
    谓离第四禅。立空无边处。离空无边处立
    识无边处等。差别既尔。从何得名。彼次颂
    云。空无边等三名从加行。立非想非非想昧
    劣故立名。谓修定前起加行位厌坏色
    故。作胜解想思无边空。加行成时名空无
    边处。厌空想识厌识想无所有。准此可
    知。其第四空由想昧劣。谓无下地明慧胜
    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故前三
    无色加行受名。第四无色当体受称。以前
    三近分加行位中。唯缘空等。入根本位。亦
    缘余蕴故。从加行受名。第四非想加行根
    本。同一所缘故。当体受称。瑜伽论中亦同
    于此。加行等想空识等殊。至文当辨。然此
    四空亦各有四。谓离障等。而经文中。但各
    三句义含于四。谓初段离障具对治义。问若
    有治等为有支不。答准杂集等论。诸无色
    奢摩他一味相故无有皮分建立。若依璎
    珞本业。四无色定各有五支。谓想护止观一
    心。经论相违云何会通。论依相似不同四禅
    觉观等异。又慧用劣名无支分。经就相似
    同皆有五。如初空定厌下色相。起于空想。
    即今对治护彼色相。令不现前。若超色想
    即名为止。是今离障空无边行。照了分明即
    是观义。是今利益一心。即是彼二所依故。五
    支显然。岂得判无违经依论。今初空处。谓
    观虚空作无边行相。能灭色想。心安空定。
    名空无边处。文中三句。初句含二义。一明
    离障。二明对治。言离障者。曲有三句。谓
    离三有对等色。论云。超一切色想者。过眼
    识相。此明超可见有对。二灭有对想者。耳
    鼻舌身识和合想灭故。此灭不可见有对。三
    不念种种想者。不念意识和合想故。意识
    分别一切法故说名种种。此灭不可见无
    对。意识虽缘非色之境。今但取缘色自有
    种种。皆云想者。小乘以在色欲修起此定。
    未舍色形故不言灭色。但言灭想想取
    色相。故偏灭之。大乘之中决唯灭想。若超
    色相说无色者。后灭空识应无识空。问
    香味之想初禅已离。色声触想二禅已除。今
    云何言空定灭耶。远公答云。香味二想虽
    尽初禅。今云灭者治有四种。一坏对治。谓
    方便道观下有漏无常等故。二断对治。谓
    无碍道正断下过。三持对治。谓解脱道为
    首。及后一切无间解脱持彼无为。不令失
    坏。四远分对治。谓解脱为首。及后一切无
    碍解脱。远令前障毕竟不起今此空定据第
    四治色声触三。云二禅虽灭者。二禅已上
    乃至四禅。当地虽无得借。初禅三识之心
    见闻觉触。是故乃至第四犹有此想空定灭
    之。此上所释约次第修。若于色界顿修空
    定。则六识行境并皆得灭。故论上言意缘
    一切法亦无拣故。已明离障云何对治。前
    三句中不念之言。含于对治。谓不分别色
    等境故。何以不念见无我故。约菩萨实治
    故云无我。若依有漏但厌苦?。以为加行。
    顺正理云。谓若有法虽与色俱。而其自体
    不依属色。诸有于色求出离者。必应最
    初思惟彼法。谓虚空体虽与色俱。而待色
    无方得显了。外法所摄其相无边。思惟彼
    时而能离色。此即加行之相也。二入无边
    虚空者。是修行利益。谓三色想绝。则入空
    理廓尔无边故。三住虚空无边处者。是彼二
    依止三昧。瑜伽云。由已超过近分加行究
    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
    说言空无边处具足安住。准瑜伽意。四义之
    中离障是超下地对治。是加行究竟作意利
    益。是胜解作意。彼二依止。是加行究竟果作
    意。前三为近分后一是根本。后之三定一
    同于此。又此四义初何所超。次云何能超。三
    超前何缘。四超何所证。二识无边处。心缘
    内识作无边行相。故以为名。初超虚空无
    边处。是明离障。彼何所障外念为?故。云
    何对治。见彼外念?分别过患故。二入无
    边识。是修行利益。前明舍外今辨缘内。正
    理云。谓于纯净六识身能了知中。善取相
    已安住胜解。由假想力。思惟观察无边识
    想。由此加行。为先得入根本。后依止可
    知。三无所有处者。即内外皆无也。初超无
    边识是明离障。何过须超。事念?故。云何
    对治。见?念事分别过患。次入无少所有
    者。修行利益。前以舍外缘内故为?。念既
    无所取能取亦无。故内外俱无。斯为利益。
    正理云。见前无边行相?动起此加行。是
    故此处名最胜舍。以于此中不复乐作无
    边行相。心于所缘舍诸所有。寂然而住。瑜
    伽云。从识处上进时离其识。外更求余境
    都无所得。此意明识既为?。识外复无故
    无所有后住无所有处。是彼二依止。四非
    想中。无下七地明了之想。有昧劣想故以
    为名。超一切无所有处。是所离障。云何对
    治。无彼无所有以见?念分别过患。故
    为能治。既寂无所有云何名?。犹有无所
    有想故经阙一句论经则具。彼云知非有
    想非无想安隐即修行利益。即入非有想非
    无想处行。是二依止。瑜伽云。先入无所有
    处定。超过一切有所有想。今复超过无所有
    想。故言非想。又言非无想者。非如无想
    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唯有微细想。
    缘无想境转故。即于此处起胜解。则超近
    分而入根本。此中所以不出三界者。由
    缘无相境。即是细想。外道不了谓为涅??。
    未能无缘岂离心境。况计此为我复生爱
    味故。法华喻头上火然。若知此患更求上
    进。求上进时求上所缘。竟无所得。无所
    得故灭而不转。则得灭受想定也。若未得
    此定厌想为先。后想不行即入无想定。然
    婆沙百四十一。显扬第三及诸论皆明。而文
    言浩博。上引二论文略义显。今更约第一
    义修略示四空。谓观色即空心安于空。是
    空处定。次知空色不出于心。是识处定。次
    心境两亡为无所有。次亦亡无所有想。缘
    无想住名非想非非想。若不缘此无想。则
    诸漏永寂。第三入意但顺化众生法不同
    凡小有爱味等。如前已释。大文第四佛子
    此菩萨心随下。明其厌果。即前八定之所等
    引。故名为果。文分为三。初四无量即行方
    便果。次五神通即行功用果。三此菩萨于诸
    禅下总结自在。今初所以先明者。凡夫味
    定三界轮回。二乘上升多皆趣灭。菩萨因定
    发生慈悲。广利有情成菩萨性。然入之所
    以前论已辨。为对生死涅??分四为二。准
    瑜伽等。四种无量为四有情。谓缘求乐众
    生兴慈。有苦兴悲有喜随喜。有惑不染。
    复应此四通缘一切。以智导之则无所著。
    此四皆缘无量境。故名四无量。若总相说。
    皆以定慧而为其体。若别明之。慈即与乐
    无?为体。拔苦不害庆他不嫉。自他舍惑
    即是善舍。文中二。初别显慈行。后住悲下
    类显余三。初中有十二句。心随于慈。此句
    为总。随有二义。一心不趣寂动皆合慈。二
    以此慈心随逐于物如犊逐母。次十句别。
    慈之种类总有其三。初有七句八义。众生
    缘慈。次一法缘后二无缘。缘谓缘念。初缘假
    者欲与其乐。次缘人空。但有蕴等善恶行
    法。以用教化。后缘众生体空。欲令悟入。初
    一通凡次一通小。后一唯大。今初八义曲
    复有四。初四与乐正显行相。广者与欲界
    乐。欲境广多故。大者与同喜乐。谓初二禅
    喜受俱。故高出名大。无量者与不同喜乐。
    三禅已上离苦离喜故。深故名无量。不二
    者三乐平等与故。上皆论意更有一理。广则
    无乐不与。大谓菩提涅??。无量谓穷来际。
    不二者无一不与故。次二治障。不爱之冤
    亦与其乐。故无怨障。是爱之亲亦与其乐。
    非是偏情故无对碍。中人无爱不爱故非
    障也。次一清净。谓无身心不调五盖等障。
    是行清净慈。后一摄界慈定。起于色界正
    果。慈之余势起欲界习果。皆无苦恼之事。
    故修慈经说修慈。有十五利。谓卧安觉安。
    天护人护。眠无恶梦寤常欢喜。水不能漂
    火不能烧。刀不能伤毒不能害。常生善
    处镇受快乐。正报梵世残报人王。远果作
    佛皆慈之果。然此中有多种果。初现报果。常
    生下后报果正报梵世望上。生报望下正报。
    残报人王即是习果。又初七用果。水不漂
    等是增上果。常生下异熟果。残报等流果。作
    佛是离系果。修一慈心。三报不断五果俱
    圆。无费一毫而功报无极。幸诸后学思而
    修之。次遍至一切处即法缘慈。横遍十方
    竖通三界。彼中所有一切诸法。皆能缘念。然
    法有二种。一缘圣凡五蕴之法。二者众生
    所有分别。作业之法。此即所化差别故。涅??
    云。缘利众生法名为法缘。后二句无缘者。
    无缘有二。一自体无缘。竖穷法空云尽法
    界。二遍至无缘。显空无分齐。横尽虚空。末
    句。云遍一切世间者。总结上慈成无量义也。类三可知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六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