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四 >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85

    第二末会疏。今初夫圆满教海下。此文有二。
    先标。后故非顿下释。前标有三对。今疏释有
    二。一出三对之由。二明该罗等义。今初。若
    无顿证法界。岂显此经圆妙。若无善财渐
    进众生如何趣入。若无本会佛为其主。何有
    末会皆得成经。若无末会善财成益。岂显
    本会顿证之实。然此一对语出肇公维摩注
    序。彼以不思议中以分本末云。此经所明
    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
    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
    则以不二为言。凡此众说皆不思议之本
    也。至若借座灯王请饭香土手接大千
    室包干象。不思议迹也。然幽关难辩圣应
    不同。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
    迹虽殊不思议一也。今但借其言不取其
    义。自以二会为本末耳。非人无以证法者。
    法无废兴弘之由人故。非法无以成人者。
    不证性原岂名菩萨。故中论云。以法知有
    人以人知有法。离法何有人离人何有
    法。疏。故前明不异渐之顿下。第二明该罗
    等义。三对为三。一明渐顿该罗。二互不异
    即该罗义。其多门而众人同契。即不异渐之
    顿相也。上不坏多门入法身等。十种别故
    即是渐义。众人同契即是顿义。或一人证
    多。或多人同证故即顿也。一人历位即是渐
    相。而圆修故不异顿也。二前即不异末之本
    等者。本末交映也。虽卷而恒舒即不异末
    之本相也。卷谓不离只园。而恒舒者而罗身
    云于法界也。言虽舒而恒卷者。谓虽罗
    形于法界。而未动足于只园。是不异本之
    末也。本末无碍下结第二门。三今托人进修
    下释人法融会也。语则不似前二但似
    结成。今会意亦具矣。谓托人修进者。人融法
    也。使大教弘通法成人也。言即斯本意
    者。语则正结第三意。则通结上二成总
    显会意也。疏。二会数开合中二。先局。言
    二诸乘人会者。即初至福城东会也。后若
    约能所下明通。于中三。一标数。就第三
    会开五十三成五十五。二虽人有五十四
    下。次释成上义。言五十四者。善财初遇文
    殊从德云至瞿波。有四十人寄于三贤十
    圣。摩耶已下天主光等有十一人。已五十二
    及弥勒普贤故五十四。举此五十四者。乃
    成会违。一向都望人五十四。兼比丘诸乘
    二会则合有五十六会。若望善财并见
    五十四人。即合自有五十四会。何以惟五
    十三。故下释云。文殊一人四会说故。故虽五
    十四人有五十五会。若尔一人四会。即五十
    四中加三成五十七。何言五十五。故次下
    云。德生有德同一会故。又减其一遍友不
    成会。又减其一人亦五十五。若取遍友
    成一会故。善财有五十六兼前五十六。为
    遍友不成主伴。但标五十五耳。疏是以唯
    就能化下结成通义。疏若约主伴下开成
    百一十。下有三释。正义一人当两故。故前
    案定为五十五。从若约散说下三约教结
    成。疏三会主多少。如上开合应自知之。
    疏四定会名义者。谓无佛说而称经会者。
    以本统末故。言滥觞者滥泛也。觞杯也。
    谓江出岷山。初出之源但可泛一杯而已。
    所出虽少源在于此。故虽千里万里而云
    江出岷山。故虽散在诸方而云经会。疏若
    尔下解妨可知。疏五二位统收者。别有三
    圣圆融观。大意此已尽矣。但普贤所信所证。
    虽是一理而约生约佛位分染净异。故分
    之成二。疏又理开体用等者。此即三圣观中
    会归经题。理开体用。即大方广。大即体性
    包含。方广业用周遍。故智分因果。即佛华
    严。佛是果智。华即因故。疏先以二门各自圆
    融者。初融文殊信解智三。后依体起行下。
    融普贤所信及行并所证三。疏是以文殊三
    事下。总结上三。虽开两段义有三重。一
    二圣三事各自圆融。二二圣三事各对圆融。
    三总融二圣。谓初三事既自圆融。次以三事
    各对圆融故。其六法但成一味。而言文殊三
    事融通隐隐者。信智圆融不坏相故。普贤
    三事涉入重重者。以理融事。事不泯故。若
    二不二成?陈?谀恰T蛭氖馐腔?稀F障褪?br> 大方广。冥合为佛。为佛已竟无二味故。故
    前本会下引文证成。非情见故。疏六分五
    相有三。初双标。二二皆下双会。三具依下正
    释。疏照前行等唯一圆智者。行即寄位修行
    等取次二。四其后四相下。此立别理则不
    坏。依五相中三。一总为寄位修行。二今
    从下且为五相却归前释。三此五下别义料
    拣。言五行者一历位上升故云高行。二同
    入一实故为大行。三具上高大成补处因
    故名胜行。四般若绝相故称为深。五一一
    称性故云广也。疏不出二十类者。此二十
    类摄五十四人菩萨摄五。一文殊。二观自
    在。三正趣。四弥勒。五普贤。二比丘摄五。一
    德云。二海云。三善住。四海幢。五善见。三尼
    唯一。即师子?股辍K挠牌湃?ㄒ弧<疵髦?br> 居士。五优婆夷摄五。一休舍。二具足。三不
    动。四婆须蜜。五贤圣。六童男摄三。一自在
    主。二善知众艺。三德生。七童女摄二。一慈
    行。二有德。八天唯一。即大天是。九天女亦
    一。即天主光。十外道亦一。即是遍行。十一婆
    罗门摄二。一胜热。二最寂静。十二长者摄
    九。一解脱。二法宝髻。三普眼。四优鉢罗华。
    五无上胜。六?瑟胝罗。七坚固解脱。八妙月。
    九无胜军。十三先生唯一。即遍友。十四医人
    亦一。即弥伽。十五船师即婆施罗。十六国
    王摄二。一无厌足。二大光。十七仙人唯一。
    谓?衬况纳场J?朔鹉肝?σ?蛉恕J?欧?br> 妃唯瞿波。二十诸神摄其十。一安住地神。二
    婆珊婆演底夜神。三普德净光夜神。四喜目
    观察夜神。五普救众生妙德夜神。六寂静音
    海夜神。七守护一切城增长威力夜神。八开
    敷一切树华夜神。九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
    生夜神。十岚?衬崃稚瘛<丛猜?夤省6???br> 摄五十四。疏四约相辩异不出菩萨五生
    者。即瑜伽四十八品中辨。一息苦生亦名除
    灾。如为大鱼等即饥世救苦海中救苦等。
    二随类者随一切类故。三胜生。亦名大势
    生。谓形色族姓富贵等。四增上生。从初地
    至十地。为诸王等。五最后生。即最后身菩
    萨。今小不同者意将彼义摄此友故。摄论
    第六明胜生亦名最胜生。谓诸世间安乐生
    处。应知此是说法功德。疏通即前四各具五
    生者。向就第四约相有五。今通于前果因
    及义亦各具五耳。疏于中菩萨有六者。
    即二十类中就最后而辨异也。等取文殊
    及普贤也。疏三现相者。如大天等。四表义
    者。如山表位如海表悲等。疏叉前依佛法
    界流等者。约表说法也。疏比丘义如常者。
    古有五义。一曰怖魔。初出家时魔宫动故。
    二言乞士。下从居士乞食以资身。上从诸
    佛乞法以练神故。三名净戒。持戒渐入僧
    数应持戒故。四云净命。既受戒已所起三
    业以无贪故。不依于贪邪活命故。五曰破
    恶。渐依圣道灭烦恼故。新云?刍。?刍草
    名具五德故。疏于我无我得不二解等者。即
    释经诸世间主雨供具云等。以主即自在义。
    既我无我不二方为自在。此即净名迦旃延
    章。五非常义前三地已引。即于我无我而不
    二。是无我义。无我法中有真我故。二约表
    者。诸佛显扬皆依般若等者。文殊表般若。
    若无般若不能说故。已是一义。究竟下又
    表所说。虽复千差究竟至于一切种智故。
    放光还入智顶。后句即法华意。疏若无爱见
    而修则无疲矣。即净名问疾品意。前文已引。
    疏一眼具斯四用故称无碍者。正是上第三
    义也。第六十二经疏表顺福分善者。十信
    为顺福分善。三贤为顺解脱分善。所修善根
    顺趣解脱故。四加行位名顺决择分善。顺
    趣真实决择分故。决择即是道义。如十地。
    今表十信故是顺福。疏不别演说故非别
    会者。以刊定记开此诸乘人会为两会。谓
    三摄诸龙会。四摄诸乘人会。故今遮其谬
    释。自下第三摄善财会。疏唯初信内有三会
    者。问此摄善财何以笼前二会。答以通末
    会为五相故。故初二会是十信收。而善财
    中自具五相。最初信位义兼前二故。就此
    序。疏三示方不同此段有四。一总辨类殊。
    二别释南义。三对类料拣。四叙昔顺违。今
    初即总收诸友以为三类。言地前多在南
    者。以正趣一人从东方来不言南故。言地
    内无方者。从婆珊婆下有十善友皆无南
    故。言地后兼二者。瞿波指于摩耶。但云此
    世界中有佛母即不云南。摩耶指天主光。
    云此世界三十三天。天主光指遍友。言迦
    ?陈蕹怯型?邮Α1橛阎钢谝铡T拼擞型?br> 子。众艺指贤圣。云此摩竭提国有优婆夷。
    此上五会皆无南也。贤圣指坚固解脱长
    者。即云南方有城名为沃田彼有长者。坚
    固指妙月。但云即此城中有一长者。妙月
    指无胜军。即云于此南方有城名为出生
    彼有长者。无胜军指最寂静。亦云于此城
    南方有一聚落名之为法彼有婆罗门。
    最寂静指德生有德。亦云于此南方有城
    名妙意华门。德生指于慈氏。亦云于此南
    方有国名海岸。文殊普贤二俱无方地。后
    三相有十三会。五会有南八会无南故云
    兼二。疏然南方者下第二别释南义。疏南
    方之明万物相见者。即周易说卦中义。易曰。
    离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
    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于此也。疏
    北主于阴显是灭义者。亦周易意说。卦
    云。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坎也。万物之所
    归也。世尊金棺下引内教证义。如前引
    余可知。疏此五义中下第三对类料拣。对
    前三类亦可思之。疏有人唯取下四叙昔顺
    违。即苑公意于中三。一叙其所立故。彼疏
    序云。善财询友表随顺以南行。二非前下
    叙其破古。谓正明之义既出周易故是此
    方耳。三宁知西域下今疏破之。此有二意。
    一则正斥其破。既未寻西域内外典诰。安
    知西方无正明义。亦如今人相承。皆云此
    方立于四时。西方但明三际。及见西域记。
    彼亦立其四时。但以正月十六为春首耳。
    是以未能周览无信凡情。二况通方下为
    其立理。小乘教说。虽非我所制例于余
    方所不应行者。亦不应行名曰随方??br> 尼。况于大乘。况华严通方之说。一说一切
    说随类随方一时普应。何但义求。疏无此二
    缘不叹者。略者如休舍优婆夷及天主光后
    诸善知识。疏婆须达者以此文中复有须
    达长者。故释此一拣异初会精舍之主。疏
    财多属依者。亦有法财故云多也。疏今初
    由已发心故下疏文有三。一总出说因也。
    二此菩提心下问。三古有多释下释。于中
    四。一叙其上古。二有云古不足依下叙其
    下古。破昔自立。三然此师下破其下古。
    有二意。一纵破显不异昔。下古即刊定
    记也。二又以此文为证下。夺破显其引证
    难凭。以违余文故。四贤者云下叙其中
    古。以为正义。于中亦四。一正叙昔义。二
    若尔下叙昔成立。于上三生之中揩定。今
    解行生为是何位故先自问。从谓以在信
    下自答。三此之一解下疏辩顺违。于中先
    正许顺理。后但更有下疏正其释。以向古
    释复似违前故。谓前定三生今生但是解
    行而非证入。及至后释即言寄地。即是地
    位岂非证耶。故今正之。一时顿具即是第
    三证入生故。亦成渐顿得交彻故。四地狱
    天子下。疏引经文证成正义。结弹刊定。于
    中又二。一正证。二何以善财下弹昔。于中
    三。一正弹其释。二又定初地下审定其释。
    三无得管见下结其有违。疏余皆所起之
    惑者。上来初释第一句。愚迷下释第五句。
    魔王下释第七句。童蒙下释第八句。今余即
    二。三四六句。然三界下释第二三句。略不
    释四六二句。四望于五。五是发业之本。四
    是润业之爱。六通发润。即六地中无明所覆
    爱水为润。我慢溉灌生名色芽也。言苦集
    者。初三及八即是苦果。余五皆集略无有
    业含在魔王及后二偈行邪之中。疏失正行
    邪者。由前无明而起行故。又前三句即起
    业之惑。亦业俱之惑。第四句即所起之业。
    后偈初句即覆业烦恼。由于前二迷我我
    所。以我对所而生三惑。一于未得处而
    生谄诳。二于不可得处而生于嫉。三于已
    得处便生悭?x。后之三过。在覆业中疑惑
    弊眼。即正能造业。疑于有果无果。不见未
    来故造恶业。不见现苦故造善业。故下
    三恶即恶业果。诸趣即通善业。疏驰骤三
    界者。书云。尧舜安车夏殷步骤。言其道不
    及前。今以一乘为安车。安车牛车尚异二
    乘羊鹿。岂况三界步骤。疏。初四颂求悲智定
    摄利他乘者。总相释也。初偈是悲二是智三
    定四即四摄然下四段皆明乘义。今当别配。
    初偈有五。一愿行相扶如轮致远。二一切佛
    法皆依大悲。犹如众辐以凑一毂。三信心
    不退如轴居心。四坚忍不动如辖贯定。五
    诸功德宝而为庄校。即通五度。末句结求可
    知。第二偈三义。一总持摄法如箱摄物。二
    慈愍覆荫如张?腋恰H?谋缪莘ㄈ缑??br> 铃。第三偈三义。一梵行严洁如净茵蓐。二三
    昧适神如侍?榕?H?ㄒ艟?锶缁鞴纳??br> 第四偈三义。一四摄益物无尽如藏。二功德
    圆净如宝庄严三牛有羁鞅离过引车。人
    有惭愧拒恶崇善。疏。次三求十度自行乘
    者。初偈四度。一施为行首如轮为车本。二
    戒能妨非诸行皆净故如涂香。三内忍贪
    嗔外忍违顺。则万行端严也。四精进坚牢
    策万行故。次偈三度。一禅能摄散如箱持
    物。亦能空心如四周箱中空为用。二三二
    度共为轭者。般若观空方便涉有。有方便
    慧解。有慧方便解。此二相资共成一观。犹
    如一轭二头交彻可以引行故。于余处名
    为父母。具上三度调伏不退。后偈三度。一
    愿令行满故喻于轮。然初施轮是行之首。
    此之愿轮以导于行故有二轮。慈氏云。如
    龙布密云必当霔大雨。菩萨发大愿决定
    修诸行。行愿相扶故有二轮。二即力度。力
    有二种。一思择力故有总持。二修习力故
    有坚固。如车坚固能持是有力义。三智度
    决断无行不成。如有巧智令车成就。故云
    闭门作车出门合辙。疏次四求二利灭障
    乘者。初偈三义。一普贤之行周匝庄严一乘
    之体。二悲不伤物故云徐转。三上二无缘。
    故所向无怯。不畏众生难化万行难修故。
    次偈三义。一般若证理。如金刚坚。断迷理
    惑如金刚利。二方便善巧依根本成。犹如
    幻化断迷事惑如车之巧。三具斯二道二
    障皆亡。云一切无碍。次偈即无缘慈与乐
    即慈普被。称广大无缘故净。如车中虚则
    无不载。故如虚空等法界也。后偈断三
    杂染降魔制外。皆取二轮摧坏之义。疏后
    四求运载广大乘者。初偈取车备体庄严义。
    二取中虚普益义。三取安稳速疾义。四取
    不动普益义。疏上四三贤等配文甚显。疏
    法无人弘虽慧莫了。即暗用上经须弥顶上
    偈赞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
    人说虽慧莫能了。疏。涅??二十者。此是?
    王寻路而来如来遥叹。经云。尔时佛告诸大
    众言。一切众生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近
    因缘者莫若善友。何以故。阿?世王。若不
    随顺耆婆语者。来月七日必定命终堕阿鼻
    狱。是故近因莫若善友疏乃至广说以为
    全分者。即涅??二十六。说第四功德谓亲近
    善友。广引舍利弗等。非是众生真善知识。
    我是众生真善知识。广引昔事见佛成益。
    最后云。常修恶业以见我故即便舍离。如
    阐提比丘因见我故。宁舍身命不毁禁
    戒。如草系比丘。以是义故阿难比丘说半梵
    行名善知识。我言不尔。具足梵行乃名善
    知识。是故菩萨修大涅??。具足第四亲近善
    知识。释曰。此言顺于西域。若顺此方。应言
    善知识是半梵行。我言不尔。善知识是全梵
    行故。疏义引耳。疏文有二势下。疏文有二。一
    对前料拣。二就此诸句下随文别释。于中
    先释总句。后余九下释别句。于中三。初横
    释次竖释。后双结。疏则摄众魔为侍者。即净
    名问疾品。文殊问言。此室何以空无侍者。广
    答空竟云。又仁所问何无侍者。一切众魔
    及诸外道皆吾侍也。所以者何。众魔者乐生
    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外道者乐诸见。菩
    萨于诸见而不动。释曰。此中但用摄魔耳。
    言不溺实际之海者。对于小乘已见七地。
    疏大圣此中下。总显文意。疏人能行此是人
    善友者。然贤首有三义。一者人善知识。二
    者法善知识。三者合辩。疏上列五即皆是人
    故。结云人能行此即人善友。二法善友彼
    有六位。一人天法。二小乘法后四即四教法。
    故今疏通云教理行果皆善友也。三合辩
    者彼亦有六。谓于上六法各说一门而授
    机故。疏意不存第三。第三不异初门故。疏
    设有实过尚取法亡非者故。什公常说偈云。
    譬如淤泥中而生青莲华。智者取莲华勿
    观于淤泥。即其事也。疏况权实多端生熟
    难测者。亦涅??第六经四依品云。如?罗果
    生熟难知。谓内怀腐烂外现律仪此为外
    熟内生。内具深法。外示毁禁之相。为内熟
    外生。是则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又说有迦
    罗迦果。镇头迦果。二果相似。迦罗迦果则恶
    药人。镇头迦果则好益人。喻善友恶友外相
    相似故难知也。其权实多端通于诸经。此
    经须婆胜热无厌等逆行此为权示。岂得
    为非故难测也。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
    体。是以大贤。缩德露疵舍光匿曜不
    可知也。疏然此德义就事就表通皆具之
    者。就事即约德云身上。就表即约初住法
    门。亦具定等四义。疏善财求法不懈等者。
    即暗用净名第三菩萨行品如来为众香菩
    萨说法中不尽有为之义。经云。何谓不尽
    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
    智心而不废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于
    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
    种诸善根无有疲厌。志常安住方便回向。
    求法不懈说法无吝等。今但要二句耳。疏
    ?王之遇耆域者已如向引。净藏之化妙
    严。即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净藏净眼为
    王现变。王乃发心诣佛得益。王自述云。
    世尊。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今得
    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疏谓令不
    观种姓者。即菩萨戒不得观法师种姓。经云
    若佛子。初始发心未有所解。而自恃聪明
    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
    福饶财七宝。以自?x慢而不谘受先学法
    师经律。其解法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诸
    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无不尽解。而
    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谘受
    先学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疏不耻
    下问。即论语云。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不
    耻下问。疏宁可少闻便证入故者。暗用涅
    ??高贵德王菩萨品。彼文具足云。宁愿少
    闻多解义理。不愿多闻而于义不了。大文
    第二古德科判从一至十者。初总为一。谓
    各一位故。二依远公分之为二。初亲近善
    友。后告示下听闻正法。其系念思惟及如说
    修行并在文中。就初近善友于中有四。一
    闻善友。二求善友。三见善友。四请问法要。
    就初闻善友中亦四。一列国名是通处。二
    山等是别处。三善友名。四教往诣。二求善友
    于中有三。初闻心喜。二礼足辞去。三渐行
    访友。三见善友中二。先往见。后设礼退住。
    四请问中三。一白已发心明已有机。二
    而未知等正问行法。三我闻等叹德请说。
    近善友竟。二闻正法于中有二。先叹发心。
    后正为说法。说法中二。初说证量法门。后
    仰推等说教量法门。此上科文诸位多同少
    有不同者。三辩法师分为三分具如疏
    文。就中有人云别说有三。一约人。二约法。
    三合辩。初约人者。初闻名等为方便。二
    正见人为法界。三问法等彰其胜德。二就
    法中三者。一言教为方便。二智眼所得
    为法界。三通明业用以显其德。三人法合
    辩亦具三法。初闻名至处为方便。次见人
    得法为法界。后说往因及推胜等以显其
    德。释曰。虽有此三辨公本科但是后合耳。
    四衍法师等分为四量。一闻名等是教量。二
    依教寻求是信量。三见彼依正是比量。四
    闻彼所说是现量。此四即是闻思修证也。
    更有开为五。于上第四现量之中。开出自
    分胜进二位。余同前辩。更有分五亦如疏
    辩。六依意法师等分作六分。一明求诣心
    行。二明见敬谘问。三赞说已知以授善
    财。四说已未知。五更示知者劝令往诣。
    六辞退奉行。若依五台论亦作此释。或有
    一师分之为七。于前六中第二内先致
    敬。后谘问法要。八或分为八。于前七中
    第三之内。先赞发心。后说已法。九或分为
    九。于上八中第五段内。先示已劝往。后教
    问叹德。十或分为十。于上九中第六段内。
    先致敬。后辞去。上十种科中。前五约位科。
    后五约会科。文并通在今疏。从其要当存
    其三释。取六释文而名小异者。随稳便故
    将抄中六对疏。自知就疏六中前之四段。
    各可为二。一中二者初念前友教。二趣求
    后友。二中二者先见敬。后谘问。三中二者先
    称赞。后授法。四中二者先谦己知一。后推
    胜知多。下别科多然。后二不开还成十段
    以表无尽。疏今此正明初发心住者。如入
    空界慧住空性。得位不退故名为住。疏若
    善财略友云何领者。初谓经家之略及观
    新译普贤行愿品梵本亦具。乃是译人略耳。
    疏后所谓下。别牒前问者向者善财若不具
    问。此云何牒故疏前云友云何领。疏亦即为
    满者。上释由了为无为非一非异方能当
    满。今意云了非一异即已穷究故。故为即
    满。疏今由胜解于境忍可者。谓唯识解信
    云。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前已
    频引今离用此言耳。疏文殊般若明一行三
    昧等者。然文殊有文殊问及文殊说经。今
    之所用即大般若中曼殊室利分。总收彼二
    经皆入大部故。又彼意云欲入一行三昧。
    先亲近解般若者。听闻谘受然后能入。言
    一行者。一法界行亦无一故。又云。法界一相
    系缘法界不动法界。疏以本解性闻熏之
    力者。净行品已说十信满心入此初住。由信
    满故明决定住菩提心。三心之中解心增故
    即是住体。言开发者发心有二。一者发起
    通于十信。二者开发在于初住亦如前释。
    又高齐大行和尚宗崇念佛云。四字教诏。谓
    信忆二字不离于心。称敬两字不离于身
    口。彼论云。往生净土要须有信。信千即千
    生。信万即万生。信佛名字不离心口。诸佛
    即救诸佛即护。心常忆佛口常称名。身恒常
    敬始名深信。任意早晚终无暂住阎浮
    之法。此策初心最为要也。疏以如为佛则
    无境非如者。大品法尚答常啼云。诸法如
    即是佛。金刚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既以如
    为佛一切法皆如也。何法非佛耶。疏又若报
    下。然修念佛三昧多约渐修。谓先为化身
    观。次报。后法。今则一时耳。疏诸盖诸取者盖
    即五盖取。谓二取故上经云。不见十力空如
    幻虽见非见。如盲覩分别取相不见佛。
    究竟离着乃能见故。疏最初善友先明念
    佛法门下。此明次第上问也。五十五友法门
    不同而初说者何耶。从以是下答其先说之
    意。略有二意在文可知。若更进论有其十
    义。一如疏引智论。二依佛方能成胜行
    故。三功高易进以奖物故。四观通浅深能
    遍摄故。五消灭重障为胜缘故。六双兼人
    法易加护故。七十地菩萨皆念佛故。八三
    宝吉祥经初说故。初此念佛海云听法。善住
    依僧为次第故。九即心即佛为一境故。十
    为表初住缘佛发心乐供养故。第十即疏
    中第二意也。疏今初无边智慧下。然其推胜
    略有二意。一通指诸菩萨行。如今总中但
    云菩萨无边智慧等。二就其一门但知少
    分。如下别说二十一门。我唯得一等下。诸
    善友多约后义。疏释此总乃含二义一即
    下。诸门是别就一门知少分意。二及所不
    说即有通该诸德之意。疏二别中有二十一
    门下。疏文分五。一总释文意。二古德下叙
    古释。三克实下辩顺违。四又此诸门下别
    释由致。五然其念佛下开章别释。于中三。
    一标所念二且寄下约三身以辨。三若约
    十身下约十身释。二中有三。一明所念差
    别。二会释经文。三以能念收束。今初可知。
    疏今此二十一门下。第二会释经文。中三。初
    标。二智光下别会并可知。三然上就所念下
    结成。疏然约能念下第三约能念收束。然古
    人已有五门云。一称名往生念佛门。二观像
    灭罪念佛门。三摄境唯心念佛门。四心境无
    碍念佛门。五缘起圆通念佛门。此之五门初
    二名扃。又但称名亦阙念义。第五一门名
    则尽善及其释义。但事理无碍故今改之。
    故初一门兼摄前二。此中第五方是性起圆
    通事事无碍义故。疏若约十身下即第三别
    约十身。言各二门者。初二即愿身初门愿
    生兜率天宫。后门愿周法界。三四二门即
    智身。前门十力智。后门了法智。五六二门即
    法身。前门法普周一切等无差别。后门体
    不可见不妨大用。七八二门即力持身前门
    持令多劫。后门持令常见。九十二门意生
    身。前门随意生刹。后门随意生世。十一二
    两门化身。前门化周诸境。后门化故示灭。
    十三四二门即威势身。前门无住。后门普周。
    皆威势故。十五六二门即菩提身。前门一毛
    多佛成菩提。后门一念遍刹成菩提。十七
    八二门福德身。前门放光演法。后门随乐现
    形。十九二十二门。即相好庄严身。前门应化
    相好。后门华藏刹中相好。第二十一门该于
    十身。故等空法界。亦与离世间十佛相当
    并如前会。第二海云寄治地住。谓常随空
    心净治八万四千法门。清净洁白治心地
    故。疏初依教正观下。疏文分二。先显意。后
    释文。前中二。先对文释。后对前释。前中有
    二。皆外典中意。一论语云。温故而知新可
    以为师矣。二又前即学下。亦论语云。学而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怠谓疲怠。罔谓罔
    然无所得也。今并反上。故学而能思。思而
    能学。疏然思前下。第二对前释。即涅??经
    意。于中有二。先正立理义合属前。以涅
    ??四事是涅??近因。谓一亲近善友。二听闻
    正法。三系念思惟。四如说修行。故知后二即
    属前二。此即远公分为二意也。疏今以前义
    下。第二明今疏将后二属后会意。谓思修
    二门即前会之义。今为后会进趣故。故依
    教趣求。言后义属前友指来者。即是前会
    指示后友。后友依正等合属后会。由前友
    指来故属前会名为钩锁。所指是主能指
    是伴。又思修属前此约位判。今从会判。故
    属后也。疏又此十心多同治地自分十心恐
    繁不会者。彼十心者。所谓利益心。大悲心。安
    乐心。安住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同己
    心。师心。导师心。今此一即大悲。二即利益。
    三即安乐四安住心。离恶法住善法故。五
    即怜愍。六即守护。令离碍故。七即同己。遍
    法界故。八即摄受。法界虚空皆往摄故。九即
    师心。见诸佛故。十即导师心。入种智故。
    疏次前念佛下生起次第。疏一纪已周者十。
    二年为一纪故。周十二辰故。过十千劫者
    十信满十千劫入正定故。十二住者已见
    十住品。疏智海十义如十地说者。海有十德。
    表十地故。言今是悲海者故。此十德与十
    地小异。取称法故。即前十种悲心一即利
    益心。利益宽广故。二即大悲心。大悲甚深无
    能测故。三即安乐心。始于世乐种种与故。
    四即安住心。谓恶行众生令住善行故。即
    是众宝。五怜愍心。悉包纳故。六摄受心。种种
    外道摄令正信。如水多色同在海故。七守
    护心。已发心者皆守护故。是为无量众生依
    住。八同己心。谓摄菩提大愿。众生如己身
    有为大身故。九即师心。谓于大乘道。习进
    趣者推之如师。师必谘受大法雨故。十
    导师心。谓具功德者敬之如佛。故湛无增
    减。以斯十悲对斯十喻有如符契。故上
    叹十心即是法说。今此海喻喻前十心弥
    复相当。疏二忘诠求旨为见佛亲因者。此中
    唯有四句。一广二多三深四胜。初二即前第
    一开出。三即第二。四即第六。一海众色故为
    殊特。余六句不出深广故但举四。又余
    之六句余处容有。故牒此四显其奇特。问
    既叹奇特何名忘诠。离前十相更求过
    此。即忘诠求旨意也。由此忘求故得见佛。
    疏以深观心法海等者。法海即是悲海。而法
    名通对上自心观心。即心华开敷观大悲
    法。即二利行发。疏普诠诸法故者。此有三
    义。此一约深。二普诠诸法约广。上二直就
    所诠三即从益立称。既一法中见一切法。
    则其一眼见十眼境。所见之中已有能见。能
    见之中有所见矣。以一法中有一切故。广
    如?陈?谀瞧贰J柘茸芟运?址ǘ嗾摺<?br> 海墨书而不竭。然入大乘论引此经文
    云。是海幢下。说法门全同于此喻相小异。云
    大海水尽以磨墨。积大纸聚犹如须弥山。
    四天下草木持以为笔。三千世界水陆众生
    悉为法师。于一刹那顷所受法门犹不能
    尽。此约书文不尽。彼约领多不尽。疏旋转
    者。如下弥伽。然此十句文并可知。亦即治
    地中胜进十法。谓诵习多闻虚闲寂静等。但
    有开合可以意得。疏具斯四义名无上宝。
    存以梵音者。以具梵音经题云楞伽阿跋多
    罗宝经。阿之言无。跋多罗云上宝。即此方之
    言。又多罗亦是宝义则译人双存。楞伽正是
    难往之义。上之四义前二。即无上宝。后二明
    于难往高显。伽王之所居。故即得通者不
    难往故。疏表此住中观一切法如虚空无
    处所故者。彼具云此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
    法。所谓观一切法无常。二一切法苦。三空。
    四无我。五无作。六无味。七不如名。八无处
    所。九离分别。十无坚实。释曰。皆有一切法
    言。今但举三八二句以顺住空。然余八亦
    是空义。第三善住寄修行住。谓巧观空有
    增修正行故。疏显此住中善观众生等十
    种界故者。彼经云。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
    法。何等为十。所谓众生界法界世界。观察地
    界水界火界风界。观察欲界色界无色界是。
    疏今初有十二句。初一他心等者。且顺文
    配。若约开合取之即具十通。一他心。二三
    皆宿住以殁生言故。疏云兼于三明十通
    知过去殁生亦宿住故。四即未来际劫智通。
    五即天眼。六合二通言语即分别一切众生
    言音智通。音声即天耳通同一天耳开出故
    今合之。七八九三皆一切法智通。七断疑智。
    八知根智。九知时智。十及十一并一切法灭
    尽智通。前句刹那尽。后句长时流转尽。十二
    神足即无体性。及无量色身通。亦俱神境开
    出故。故此文中通十通义。疏百二十刹那等
    者。此广俱舍颂文。颂云。百二十刹那。为怛
    刹那量。腊缚此六十。此三十须臾。此三十昼
    夜等。疏亦有处说昼初分时等者。智论等
    文。弥勒下生经亦说。谓释迦修难行苦行
    得成菩提。弥勒修安乐行而得菩提。谓昼
    夜三时礼拜忏悔等。谓日初分时日中分时
    日后分时。夜初分时夜中分时夜后分时。合
    为六时是也。黑分白分即西域分黑白。
    黑前白后故。正月十六为正朝一时即二月。
    二月为一时。四时亦同此方春夏秋冬等
    者。等取三际并如偈赞品。即西域记第二
    言仁王九百生灭等者即第二经。疏言十八
    变即是瑜伽三十七文。颂云。振动及炽然。流
    布并示现。转变及往来。卷舒众像入。十同
    类往趣。隐显作自在。制他施辩才忆念及
    安乐。放大光明等。转余有情物。令成余
    物故。名能变神通。谓一振动。二炽然。三流
    布。亦名遍满。四示现。亦名显示。五转变。六
    往来。七卷。八舒。九一切色像入身。十所往
    同类。十一隐。十二显。十三所作自在。十四
    伏他神通。十五施他辩才。十六施他忆念。
    十七施他安乐。十八放大光明。此十八名
    转变。后三句明能变。今文辩相义并可知。
    疏非戒不能治心地故者。上约此中法门
    释。此句约表位释。然德云是定。海云是慧。
    此中明戒显三学为初故。疏有二十句下。
    案文解释在相可知。此二十戒亦即第十
    回向。二十梵行。但彼约自能清净方能益
    他故。先护重首明不破不缺等行。此彰菩
    萨本为利他。故先明大悲后显无垢。名或
    小异。今当略会。一大悲戒。即彼第二十无
    恚梵行。恚是悲障有悲故无。二波罗蜜戒。
    即第十一。三世诸佛所行梵行行佛之道
    故。三大乘戒。即第十七。无比梵行余乘无对
    故。四菩萨道相应戒。即第十八。无动梵行不
    动二利故。五无障碍戒即十三。无着梵行
    由见真如成圣道故。故无障碍。六不退堕
    戒。即第十五。无灭梵行顺理而持。常不退
    灭故。七不舍菩提心戒。即第十六。安住梵行
    心常诣理故。八常以佛法为所缘戒。即十四
    无诤梵行。事理具足无非佛法何所诤哉。
    则常缘佛法性矣。九于一切智常作意戒。即
    第七诸佛所赞梵行。称理持戒动契圣心。
    是缘佛智佛何不赞。十如虚空戒即第九无
    所得梵行。不得能所自在持故。十一一切
    世间无所依戒。即第八无所依梵行。不依现
    世名闻利养。不求当世人天果故。十二无
    失戒。即第五无失梵行。定心持戒吉罗不犯
    故。十三无损戒。即第六无能蔽梵行。鹅珠草
    系。不能蔽之令有损故。亦不损他。十四
    无缺戒。即第十二不缺梵行。不犯十三等
    无残缺故。十五无杂戒。即第三不杂梵行。
    不念破戒种种因缘。闻环钏声亦不染故。
    十六无浊戒。即第十九无乱梵行。定共相应
    故无浊乱。十七无悔戒。即第十二无碍梵行。
    犯罪追悔是障碍故。十八清净戒。即第十增
    益菩萨清净道梵行。不同小乘唯事净故。
    十九离尘戒。即第四无点梵行。不犯堕罪
    无尘点故。二十离垢戒。即第一不破梵行若
    犯四重十重。犹如破器无所复用最垢重
    故。若依上释即为凭据。亦同智论十戒如
    回向品会。疏达里鼻茶。新译为达罗比吒。唐
    言持富饶。亦顺生贵之义。疏以三世圣教
    法云雨一切故者。约表位说。即彼经云。此
    菩萨应劝学十法。所谓了知过去未来现在
    一切佛法。二修习三圆满各三为九。十了知
    一切诸佛平等是也。第四弥伽疏寄生贵住
    者。生佛法家种性尊贵故。疏今初所以师礼
    资下。征释所以上征问。后以菩提下答。先
    正释以敬法重人故。二故法界下引证。一
    引论。二又发心毕竟下引经。即涅??三十
    七至迦叶赞佛。前来已引今当更引。具云发
    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
    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初发已为天
    人师。胜出声闻及缘觉。如是发心过三界。
    是故得名最无上。今略引三句耳。上引他
    经。若当经中其文繁博。下慈氏中。发心功德
    品上下。善友亦广称赞。疏况未说不别立礼
    之所以。言不乖重法者。以师礼资义似自
    轻。升座方说不乖重法。言重法者。涅??第
    六云。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应供养恭敬
    礼拜。犹如事火婆罗门等。如第二天奉事
    帝释。佛言我于经中覆相说。是不为学声
    闻人。但为菩萨。释曰。由后义故。故下通
    难。云为僧敬俗事不便故。即约声闻不轻
    佛法。若是菩萨常不轻。是四众皆礼故为重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五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