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四 >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46

    第六施藏。疏如月光王施头等者。即贤愚经
    第五卷说月光王施头。二十八经中因说如来
    受波旬请却后三月当般涅??。舍利弗闻便
    白世尊。不忍见佛入般涅??。当先涅??。
    佛便许之涅??讫。佛告阿难。舍利弗非但
    今日不忍见我入般涅??先取灭度昔亦
    如是。阿难请佛为说其事。佛便广引经文
    浩博今略意引。佛告阿难。过去久远无量无
    数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此阎浮提有一国王。
    名旃陀婆罗脾(晋言月光)统阎浮提八万四千国。
    第一夫人名须摩檀(晋言华施)一万大臣其第一
    者名摩诃旃陀(晋言大月)有五百太子。大者曰
    尸罗跋陀(晋言戒贤)王所住城名跋陀耆婆(晋言
    贤寿)广说庄严王思善因广行大施。告令
    国内悉令大舍。时边远有一小国王。名曰
    ?衬λ寄恰P纳?刀使阙?馊恕F蛉⊥跬?br> 无肯从者。后复广诏云。得月光王头分国
    半治以女妻之。有婆罗门名劳度叉。应诏
    乞头月光王。国先有变怪。大月大臣复得
    恶梦。城神遮之不令得入。时首陀天托梦
    令知月光睡觉。诏令见已。大月大臣思以
    五百七宝头换之。不得心裂七分死于王
    前。王许其头却后七日。而遍告国内。国内
    皆至擗地请留。王不受之。言我计死所经
    地狱。一日之中舍身无数竟无所益。今日施
    头持是功德。誓求佛道当度汝等。言讫入
    园系发于树。树神以手搏婆罗门。王语
    树神。我此树下已舍九百九十九头。今当
    满千。汝莫遮我无上大道。树神依之。婆罗
    门斩下王头。地六震动施头之声声遍天下。
    时?衬ο弁跷糯擞镆严灿痪?敌倪?阉馈?br> 时婆罗门嫌头腥臭。掷地脚踏人又呵之。回
    来在道无施给者饥饿委悴。闻?衬ο弁?br> 已复命终。懊恼愤愤心裂七分吐血而死。王
    及婆罗门堕阿鼻地狱。其余人民感激死者
    皆得生天。月光王者我身是也。?衬ο弁醪?br> 旬是也。劳度叉者调达是也。其树神者目连
    是也。大月大臣者舍利弗是也释曰。此即世
    尊本行故云贤行。此明世尊无不能舍。则
    令施心须成恐无巧慧不善筹量故。云未
    全可准。夺万姓之欢施二人之死向引已具。
    疏若不尔下。成上须量之义。菩萨能施。而不
    施者明是不宜即善量也(八中)疏不自安处
    求胜乐者。初发心住已会此文。疏非有处
    所者与理冥故者。即明净土四句之义。谓
    有质不成无质不成等。如世界成就品。疏
    十万等殊者。十万即阿弥陀经。从此西方十
    万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故。等者。等于余
    土远近之数。疏若约通论未来法可以意
    得者。未来未至故非有处所。缘会当成圣
    智所知故。非无处所未来故非内。由心
    故非外。未至何有远近。疏异生果中此最
    胜故者。上五圣居故。疏已得上品杂修静虑
    者。谓漏与无漏间杂而修故名杂修。俱舍
    贤圣品论云前说上流杂修静虑为因能往
    色究竟天。先应杂修何等静虑(一问)由何等
    位知杂修成(二问)复有何缘杂修静虑(三问)偈
    云。先杂修第四(答第一问)成由一念杂(答第二问)为
    受生现乐及遮烦恼过(答第三问)释曰。初句明夫
    欲杂修必先修第四静虑。由第四静虑最
    堪能故。二答成位。谓阿罗汉或是不还。成
    由一念杂者。谓彼必先入第四静虑。多念无
    漏相续现前。从此引生多念有漏。后复多念
    无漏现前。如是旋环后后渐减。乃至最后二
    念无漏。次引二念有漏现前无间。复生二
    念无漏名杂修定加行成满。次复唯有一
    念无漏。次复引起一念有漏。无间复生一念
    无漏。中间有漏前后无漏以相间杂故名杂
    修。此一念杂名根本成修第四已乘此势
    力亦能杂修下三静虑。答何缘云杂修静
    虑。总有三缘。一为受生生净居天故。二为
    现乐受现法乐故。三为遮烦恼过。若不还
    一修由前三缘。若罗汉修除受生一。从此
    第六明净居处何唯有五。论颂云。由杂修
    有五。生有五净居。释曰。由杂修第四有五
    品故。一下品有三心。初起无漏次起有漏。
    复起无漏。二是中品亦同上修三心。并前
    成六。三是上品四上胜品。五上极品。亦皆同
    初各起三心。三五便成一十五心。如次五
    品感五净居。应知此中无漏势力。熏修有
    漏感五净居非无漏感。今善现天是第四
    品。第五善见是极上品。故障至微。疏一旦背
    恩如小儿故者。即智论文审谛观此身终
    毕归死处。难御无反复背恩如小儿。疏故
    智论云由无我故下。亦同此卷已前亦引。
    第七慧藏。疏今初以四谛慧等者。疏文有四。
    一料拣句数开合。二释如实知义。三随文
    解释。四结弹古义。今初有二。一摄十为五。
    后三即为三。故今初言以四谛慧等者。即
    无作四谛也。故下四谛差别门中云。若约菩
    萨能观皆无作也。二收此五下。摄五为二
    自有四门。一凡圣差别。二又若后三就果下。
    四谛差别门。三又初二流转下。是流转还灭
    门。四又前是所知下能所知见门。于四门中
    前三皆约所知。后一方具能所。四谛之义已
    见本品。疏前有灭道下。此通妨难。谓有难
    言。初二流转即五蕴有支而皆有四谛。谓色
    灭色道等灭道即是还灭。何言流转。后有苦
    集亦然。故今通云。前五阴等中有灭道者。
    于蕴等中方始修道期得灭耳。若已证灭
    则无蕴等言后有苦集者。即三乘中亦以
    四谛。则有苦集既是还灭何得有之。故今
    答云。虽是圣人苦集未尽。无余涅??方始
    尽故。疏又前是所知下。第四门中二。先正明。
    后人中有法下通妨。经云声闻法如实知。缘
    觉法如实知等。何言但是能知之人。故为此
    通。谓三乘圣人历前诸法成三乘耳。历于
    四谛下。示其以法成人之相。其四谛之法
    遍在前七。所缘有支即无明有爱。能如实知
    诸法故名菩萨。疏皆言如实知下。第二总
    释如实知可解。疏十中前七下。第三随文
    解释。于中二。先解前七。后解后三。前中先
    总后别。总中云。无明与爱有漏性下释妨。谓
    有问言。无明与爱此是烦恼。云何而言七皆
    是苦。故为此通。明三义是苦缘生是集。七
    皆缘生无性。是灭七皆无性。结是理灭。显灭
    为道者显无性理。言从诠显者。释上显灭
    为道。谓缘生之法是显灭之诠。若不从缘不
    知无性故。亦如修行止观显得灭理故。
    次结云此则总说及就理灭。疏若别说者下。
    历色等七一一别明四谛之相可以思准。
    言由他言说等皆瑜伽意义皆可知。不正思
    惟亦涅??意六地当明。谓无明触为缘等
    者。亦瑜伽意。大般若等皆说眼触。眼触为
    缘所生诸受等。如眼根境识三和合名触。
    若以明为缘不成有支。由无明迷而受诸
    受。乐受生爱故是爱因。疏十二支中唯举二
    下。释文略妨。先牒从发业下。解释略引
    三文。唯识生引门说。无明发业。爱能润业
    能引有。二但举无明能润有。三但举于爱
    已摄取有。二从痴下。引净名释。三从涅??
    下。引涅??经证。即是北经当三十四。南
    经三十二明二十一对诤论之中。此当第十
    四有心数无心数义。此文稍略。若具引者经
    云。善男子。我于经中作如是说。圣人色阴
    乃至识阴。皆是无明因缘所出。一切凡夫亦
    复如是。从无明生爱当知是爱即是无明。
    从爱生取。当知是取即无明爱。从取生有。
    是有即是无明爱取。从有生受。当知是受
    即是行有。从受因缘生于名色无明爱取有
    行受触识六入等。是故受者即十二支。善男
    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
    来说无心数。释曰。此中有三。先明圣人五
    阴从无明生。二例凡夫。三就凡中明心法
    展转相生更无别数。此中即三世十二因缘
    隐显互论。文中先列后结。列中先明过去之
    因从无明生。言从无明生爱。当知是爱即
    是无明者。谓无明之心对境染着。即名为
    爱。是故此爱即是无明。言从爱生取当知是
    取即无明爱者。即前爱心取着境界。即名为
    取体性不殊。是故此取即无明爱。言从取
    生有。当知是有即是无明爱取者。前取心起
    业名有。是故此有即无明等。次论现果。云
    从有生受。当知此受即是行有者。此?识
    支。以之为受。识支即是现报之体。从因缘
    得故名为受。即前有支转为此受。是故此
    受即前行有。亦应即前无明爱取。就近言
    之耳。言从受因缘生于名色者。受增为名。
    所托识立以之为色。从受生于无明爱取有
    行者。从现报受起后因也。从受因缘生于
    爱触识六入等者。从现报色转。起未来生
    老死也。亦应宣说名色即是受。乃至宣说
    六入即受。而文略耳。以下经云是故受者
    即十二支故。故此末句即是总结。无别受
    外心法。向前即于过去无明爱等。向后即于
    名色等故。受即十二支。以今疏引但引初
    段。证无明爱是十二支本。其即无明爱等。等
    字等余经文。然其彼经本意为明无别心
    法。非成无明及爱是有支本。故疏结言亦
    似斯义。疏又约三际无明为本下。即瑜伽
    论。至下六地当广分别。今且略释无明横
    起是本可知。不了第一义谛名无明故。
    言爱取为际者。即现在所起。若更起爱取
    则有未来生老死支。若不起者当苦不生。
    有无由之故名为际。言是二中间有识等
    五者。是无明支后爱取支。前中间五果。言
    及生老死者。即爱取支。后望未来世未起
    爱取支。前为中间耳。以未来更起展转无
    穷故。疏今悟无明下。出爱取为际之由。义
    如上释。疏后三约净下。第二释后三段。于
    中三。初案文释。二又知声闻即是知苦者。
    会通四谛。以前标云以四谛慧照十法故。
    三前释通因下。会通二释。虽因果云异亦
    不殊四谛之意也。疏若定以前二为分段
    下。第四结弹古义。即刊定记释。疏先叙之。
    后则小乘三果下。示其过相。后之三乘通
    因通果。今为变易则三果已受变易。变易
    入无余竟方始受之。何得三果便受变易。
    又此三果非此所知。三果是分段故。言直往
    七地等者。回小入大初地已上容受变易。
    直往菩萨八地已上方受变易。今总为变易
    故。七地已还非此所知。亦可直往七地已前
    应受变易各有二过。疏文影略耳。然分段
    变易者。胜?经云。有二种死。何等为二。谓
    分段死。不思议变易死。分段死者。谓虚伪凡
    夫。不思议变易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
    菩萨意生身。乃至究竟无上菩提。释曰。据
    此明知小乘三果。七地已还未受变易
    也。四变易义前已广说。疏亦显所知之相者
    所知者即下性相。要显所知方识能知耳。
    疏知相知性下。此中有三。一知相。二知
    性。三知无障碍。无障碍有二。一上性相无
    碍。二以性融相重重无碍。即四法界是此所
    知。言无知之知者。是菩萨能知也。即般若
    无知对缘而照耳。疏又二段中。含前五类等
    者。谓前以如实知。一一历前五类之法。在
    文昭著。今明文中义含前法故疏具示。疏
    自色已上种智已还者。大品略列八十余科。
    大般若更广。谓色为首是五蕴初故。次历四
    蕴。次历十二入十八界。次眼等触等所生诸
    受。次四念住四谛四禅八解脱陀罗尼十地
    五眼十力大慈大悲四等相好无忘失法一切
    种智四果菩萨行无上菩提。释曰。上即所历
    也。疏现见诸法犹如聚沫等者。举五蕴不
    实破坏之义。以难不坏释意前已频有。疏
    皆已无得等为少方便者。疏以无得释
    少方便。下经云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若准
    大般若。亦以无生为方便。无住为方便。无
    依为方便。皆般若相也。然为方便略有二
    意。一为入有方便。令有无所得等。二为
    入空方便亦不住无得。故今正取为入有
    方便。疏亦如上酥无不入者。解深密经叹
    真实智无不入也。第八念藏。疏十一分教
    今当略释者。即第五演教也。文中三。一释
    总名。二各有二相下释相。三料拣通局。二
    中先总明。后修多罗者下别释之。此一部
    分二。先辨二相。其长行缀缉等者。次下当
    知。二然更有下。辨异名。便彰三相。于中二
    先列四名。亦如初卷。后言法本下。别释。于
    中二。一正述远公释。二以彼立下。为出所
    以。即立三相。以五中后三即三修多罗相
    故。于中先列。后总。不异前下释。于中二。一
    正释三相总不异前二相中总也。余二可
    知。然其后二下。遮破会通。以刊定记自立
    两重总别。如第一疏钞不许立三。彼第一
    疏中破云。隋远法师虽说修多罗总别略三。
    初顺涅??。二无圣教亦乖正理。三违杂集。
    杂集论云。修多罗者。谓长行缀缉略说所
    应说义。彼自释云。略说所应说义即是长行
    缀缉。曾无先略标举后广释之相。言略者
    总之异名。谓修多罗一分是总。余十一分是
    别。今修多罗依藏部。中总相业用而立其
    名。余藏部名依藏部中别相业用。所以者
    何。修多罗业用能贯摄故。故余藏余部所诠
    所化。由此贯摄彼方成故。故涅??云。始从
    如是我闻终至欢喜奉行皆修多罗摄。释
    曰。此即彼之立破。今疏知其所立但是总相
    更不叙之。言违杂集故。为辨相却用杂
    集故云不违。此成别相故云长行缀缉。是
    十一所不摄者。恐义未显故引涅??。贤首
    品示之以总长行缀缉即是总相。总相何得
    拣偈颂耶。疏其略说所应说义。通略相
    修多罗。即杂集论文而为两段。出别略之
    据。只用上贤首品一文双证二义。如云
    尔时文殊师利说无浊乱清净行大功德已
    者。但是长行缀缉。若云欲显示菩提心功德
    故即略示相。标下文之所说故。次明不
    违成实可知。从斯则通十二分者。明略
    相通也。不同别相十一不摄。疏若十二分
    中修多罗下。双结藏部二修多罗通局之
    异。此文正为刊定立二总别。彼云但藏部立
    名各有两重总别。一谓三藏十二部为总名。
    修多罗等为别称。二谓修多罗为总号。?宠?br> 耶应颂等为别目。自古相传唯辨前门不
    论其后。释曰。其后一总别彼为挺拔。今正
    破之。彼意云。既契理合机名修多罗。则律
    与论皆有契合。岂不得名修多罗耶。故今
    示云。二藏有契合者即十二部中修多罗耳。
    此约义该何须更立两重总别。则三藏修
    多罗唯局总相。十二分中却分三相故。从总
    相立于经藏拣异二藏也。疏但开杂集下。
    结示远公之据。疏有不晓下。结弹。刊定违
    杂集言却在彼已余十二分文并可知。然
    随一一分便引当经为证。则显此经具十
    二分耳(二中)疏涅??云。佛昔为诸比丘等者。即
    十五经云。长行具云何等名为只夜经。佛告
    诸比丘。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
    四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何等
    为四苦集灭道。如佛昔日为诸比丘说契
    经竟。下全同疏。疏后等字有二。一等余偈。
    更有一偈云。若能见四谛。即得断生死。
    诸有既已尽。更不受诸有。是名只夜经
    是也。二等取余经文。疏如记弥勒者。涅??
    云。何等名为授记经。如有经律如来说。时
    为诸天人受佛记别。汝阿逸多未来有王名
    曰穰?摇5庇谑鞘蓝?煞鸬馈:旁幻掷铡?br> 是名授记经。四伽陀。涅??中引诸恶莫作
    偈。二相即是二意立偈(五中)疏二因事方说知
    本末故。涅??云。何等名为尼陀那经。如诸
    经偈。所因根本为他演说。如舍卫国有一
    丈夫。罗网捕鸟得已笼系。随与水草而复
    还放。世尊知其本末因缘。而说偈言。莫轻
    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疏七
    本事二相中。瑜伽八十一但有初相。云本
    事者。说佛前际所有事。后际所生事。杂集
    但有后意论。云本事者。谓宣说圣弟子等
    前世相应事。疏八本生等。一说如来者。涅??
    云。如佛世尊本为菩萨时。修诸苦行。所谓
    比丘当知。我于过去作鹿作罴作獐作兔
    作粟散王转轮圣王龙金翅鸟。如是等行
    菩萨道时舍所可爱身。疏九方广可知。所
    引杂集皆第十一。开总菩萨藏相应言为四。
    并总为五余即可知。疏此之十二于大小
    下。第二料拣通局。于中三。一拣通局大
    小。次通会。后拣十二互有互无。今初言涅
    ??第三云护大乘者受持九部者义引经云。
    若有比丘。供身之具亦常丰足。复能护持所
    受禁戒能师子吼演说妙法。谓修多罗只夜
    授记伽陀忧陀那伊帝目多伽?陀伽?撤鹇?br> 阿浮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为他广说利
    益安乐诸众生故等。疏法华第一即是方便
    品。后偈下半云。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
    下引瑜伽小唯十一。疏然诸经下会通可知。
    疏然契经等下。料拣互有互无余可知。第
    九持藏可知。第十辨藏。明七辨十地广明。
    第四会竟
      升兜率天宫品第二十三(第五会)。疏。菩萨大乘藏
    经者。或单名菩萨藏经。唯一卷。亦名礼佛
    忏悔随喜等。后广说回向等功德。先明七宝
    布施满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后
    云行此回向功德胜前功德等。即引无量
    果乃是义引耳。疏回向心为大利故。即暗
    引净名佛道品。普现色身菩萨之偈。偈云。
    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如所说修行。回
    向为大利。言故行后明之者。回前行故。疏
    亦有三义者。一约处名兜率天宫会。二约
    人名金刚幢菩萨会。三约法名十回向会。
    疏处此说下。此句征。从表位下答。答有六
    意。一前行在夜摩。今回向超前故居兜率
    上。但约次第。二取知足天名。三约天主说
    之。四再就知足释之。前约自利足。此约
    利他足。五约中道说之。六约均平释。言又
    生此天而修三福者。即涅??三十二。应言修
    施戒者得上下天身。修施戒定得兜率天
    身。疏三约功用满等者。故第八地初有总
    明方便集作地分。集前七地为八地方便。
    四十地初有方便作满足地分是也。疏未必
    起神境通等者。此亦即前第十二经初。各
    随其类为现神通。余说四会等例可知
    (大文二中)疏或可第二段明回向者。以初约位。
    是十住三明十度全同十行。故二配回向。四
    配十地则竖位具足。以第二段中神通不坏
    等亦有回向意。第四段普入佛刹等亦有十
    地体势故为此配。由二三前却二四不显
    故。前正释后三通诸位(正报中)疏情动于中
    故形于言等者。即子夏诗序。具云。情动于
    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
    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
    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第五观佛胜德。疏而
    此文义兼广者。以离世间品初叹佛有名无
    释。今文有释无名。四纸余经次第具释二
    十一德。故云文义兼广。四纸余经文广。其中
    句义该收诸论异释无遗故云义广。由此
    故于此中引于诸论。将论释经将经证论
    故云随便。古人亦引诸论在离世间。既
    无经文论无凭据。由此无名。故古德同迷
    藏和尚以下总结十句分为十段。刊定以
    十六三业配之。并如下引今并不用。疏离
    世间品名妙悟皆满者。上释经中总句。此
    下会其总句异名。然摄论本论即无着所造。
    世亲无性二俱有释。唐三藏俱译皆有十卷。
    此并当第五。今依无性释。所知相中因云。
    若欲释大乘法。略由三相。一由说缘起。
    二由说从缘所生法相。三由说语义。论曰。
    说语义者。谓说初句后以余句分别显示。
    或由德处。或由义处。释中云。已得在已圆
    满饶益故名为德。未得在已随顺趣求故
    名为义。论曰德处者。谓说佛功德即二十一
    种殊胜功德。释中云最清净觉即是初句。由
    所余句开显其义疏。亲光释云者。亲光即
    佛地经论主。二本摄论不解总句。此菩萨解
    自有三释。疏便以义拣断释之。然此三释
    有其二意。一别释总句。一释正字。二释最
    清净字。三释等字。彼无等字义符今经。二
    者于所觉法影略出之。一为无为为所应
    觉境。二云一切为所应觉境。三以如所有性
    等为所应觉。故小异也。又一为与无为总
    明所觉不出二故。二一切法曲尽差别故。
    三如所有等通能所故。其如所有性等今当
    略说。即杂集论第十一云。事边际所缘者。谓
    一切法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彼疏释云。事
    边际等者。事有二种。一是自相事。二是共相
    事。初能缘心尽法分量。后能缘心如诸经中
    所有共体俱称边际。此中事即是境。就文
    分三。初标章。次开二义。后别释。此上是初
    二段下即别释。论云尽所有性者。谓蕴界处
    为显所知诸法体事。唯有尔所分量边际。
    是故建立蕴界处三。彼疏释云。谓尽有为无
    为诸法自相。论云。如所有性者。谓四圣谛十
    六行。真如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
    我涅??寂静等。空无相无愿。彼疏释云。此中
    略明四种共相。第一谛门。谓四圣谛。第二行
    门。谓十六行及真如。第三邬陀南门。谓一切
    行无常至寂静。第四解脱门。谓空无相无愿。
    本论举境不举能了。论云。由如是等义差
    别门。了所知境故名如所有性。疏先释通
    名次别释此初也。谓由如是四谛十六行等。
    是尽所有性中差别义。其能缘心如诸法中
    所有差别。皆悉了知故。名如所有性。论或
    以谛门了所知境。彼疏云。谓即前所说诸
    蕴界处。随其所应了知是苦乃至是道。彼
    疏释四差别即为四段此初文也。谓总观
    前尽所有性中蕴界处。有漏者观于苦集。其
    无漏者观其灭道。故云随其所应。论云或
    以行门了所知境。说一一谛各有四行。及
    一切法无有差别皆真如行。彼疏云。前谛
    及法门约所缘得称。此下就能缘得称。即
    是四谛各别有四行即是。前总作谛解而
    了蕴等。今约一一谛中。别作四相解。而起
    四行。及一切法作总相。真如缘而起真如
    行。即名了无常及真如等行解名行。即前
    十六行是缘安立行处。后真如行是缘非安
    立行。论或以诸法邬陀南门了所知境。即
    诸行无常乃至涅??寂静。彼疏邬陀南门者。
    旧为忧陀那讹也。正翻为说。义当无问自
    说。随义作名。亦总略义。或名标相义。谓一
    切行无常是有为标相。涅??寂静是无为标
    相。论或解脱门了所知境。谓空无相无愿
    如是等。彼疏云。谓离系涅??称为解脱。空
    定诸心所是趣入涅??所依之门。此中即以
    空等三空门。以了前境即了所知诸法是空
    及无相。释曰。二性之义已略备矣。其尽所有
    唯是世谛。其如所有通于二谛。则显如来自
    相共相。若教所说。若法本性。无不证知如
    实觉故。故疏中但云双照二谛平等觉故。然
    二谛平等则二性无碍。无所不收。既无不
    知即是遍义。疏谓双照下。疏释第二义。彼
    经无正等下会四。经文言有影略。总皆含具
    于中。先例四别。后妙者微妙下会释。疏妙
    正遍最名义俱别。所拣异故者。妙拣取相。
    正拣于邪。遍拣不周。最拣未极。如初会说
    余义可了。疏今各句句配属者。以论中三节
    各一时并举。谓第一列经二十一句。第二本
    论一时立二十一德之名。第三释论次第一
    时牒释故。今各配摘成二十段。疏中文各
    有二。先释名义。后释经文。今初不二现行。
    先释名义中具指经论及释三段可知。但
    无性释论中先牒本论功德之名。后方指经
    如此段云。谓于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者。
    此即开示不二现行。下皆准此。世亲则先牒
    经。今疏皆先牒经。后引本论立名故。释名
    义中。且分为二。一牒经立名。二引释论。
    释初中其即观察如来五字。是疏义加。顺于
    此经观佛德故。余皆是彼论文。今初不二现
    行。先牒经立名可知。疏无性二释下。即第
    二引释论释。于中三。初无性释。二会二论。
    三无性生起。今初第一释内又三。初是论释。
    二此约离所知障下。疏取下生起中意以
    出德体。三非如下疏释论。第二释中此释二
    处下。疏会二义。疏世亲同于后释者文全
    同也。然世亲有四。一牒经名。二自解释。三
    举本论帖。四重释。如此段云。此中不二现
    行者(一牒经)谓二现行中无有是故名不二现
    行(二释义)即是于所知一向无障碍转功德(三举
    本论帖)非声闻独觉智亦有障亦无障故(四重释也)文
    多如此。疏亲光下。会亲光释一同此消
    文。疏无性生起云下。第三段此是无性释论。
    总毕重复牒初生起次第。而不晓者谓为
    再释。今亦摘其生起为二十段。句句别配
    此即蹑前总句生此别中第一句也。故前
    释云。此经约离所知障不染无知。即所知
    障体拣异染污无知耳。疏文中二下。二释
    文双用二论。初广利乐是亲光意。离所知
    故即无性意。下离烦恼即唯亲光意。若约
    亲光不二现行。双离二障双异凡小。疏定
    慧庄严生物善根者。释经以佛庄严至安住
    善根。言定慧者。即法华第一云。佛自住大
    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故。疏能住所住二俱广大者。所住即法界身
    遍一切处故。广大智称法身等。彼真性如
    日光合空。疏具上二义下。结归总句兼例
    下文。疏第二智慧下。第二德中亦二。先牒经
    立名。后无性下引释论释。于中又二。一
    明无性生起。即无住涅??五字是疏。余皆
    是论。二然无相法下。疏取释论释。然疏双
    用二释论文消经及本论名。理无不尽。而
    文或取舍无性具云谓此真如有圆成相。无
    遍计所执相。由此道理明无二相。无有无
    相是实有故。无有有相所执无故。最胜清
    净能入功德者。谓即真如最胜清净一切法
    中最第一故。远离一切客尘垢故。于此真
    如自觉能入。亦令他入。是故说名最胜清
    净能入功德。世亲释云。趣无相法者。谓清净
    真如名无相法。趣谓趣入即是于有无无
    二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功德。谓此真如非
    是有相。诸法无性以为相故。亦非无相自
    相有故。于此无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故。
    释曰。观上二论以对疏文昭然可见。疏遍
    住物身心真如性者。如有偈云。我今解了
    如来性。如来今在我身中。我与如来无差
    别。如来即是我真如。疏为欲得上下。第二引
    释论释但有生起义在释文之中。疏文中
    下。释文为二。从多而言。前段即释经。后段
    即释论。在文易了。而取论意。若具引释
    论者。无性论云。谓不作功用于诸佛事有
    情等中能无间断。随其所应恒正安住圣
    天梵住。非如声闻要作功用。方能成办利
    有情事。非如外道虽有所住而非殊胜。天
    住谓四种静虑。梵住即是悲等无量。圣住即
    是空无相等。世亲云。谓住佛所住无所住
    处(性空也)谓此住中常作佛事无有休息(大悲也)
    今用二论以释经文。疏大悲性空是佛家
    故者。大悲是利他家。性空是自利家故。法华
    经明大悲为室净名云毕竟空寂舍。况二相
    导真实家也。故双安住从故能不住下。即上
    大悲般若所辅翼故。疏如上佛住下。无性生
    起也。疏一切诸佛下。蹑上生起以为问端。
    故今答云和杂而住此亦释经。从一切诸
    佛下。释论此但标名。文中别释三事。皆
    先牒名举释论释。后随经别解。初中放大
    已下是。疏二中普使之言下是。疏三中先明
    下是。疏此德世亲但配属而已。疏利他之中
    下。无性生起。谓已惯习下。释功德名。全是
    无性论文。从故论?为修治者。是疏释。又
    已到下。复是无性论释。疏将属经故结云
    二文互显。从文中下。疏取释论意以释经
    文。疏由有上能治下。无性生起。从谓教证
    下是无性释。疏显示如来下。生起谓世八风
    下释即疏取意略释兼会亲光。以色等五尘
    是魔境故。至释文中方出释论。文中言不
    以无信生盲等而不现者。即第一回向中
    意。疏如有颂云。即无性论。疏由依前方便
    下。生起。从谓十二下。即疏取论意释。无性
    具云谓契经等十二分教名所安立。安立彼
    自相共相故。如是安立非诸愚夫觉所行
    故。出世间故。此所安立不可思议即是功德。
    疏云以上加行下生起。谓于三世下释义。即
    无性释。然前更有文云。谓于三世平等法
    性能遍游涉。谓于三世平等下。全同彼论。
    故下经下。证成以游三世。经不明显故以
    余义文中具之。疏显上利益下生起。义在
    文中易故不释。无性云。谓随所化遍诸世
    界示现两身利乐彼故。疏第十一下以于
    上十方下。生起。诸于诸境下。释义全无性
    论。文中二疑亦是论文。论但有两句云非
    于诸法自不决定能决他疑(此反释也)非离决
    定能断疑(顺也)疏但用上句。若准梁论。具
    四无碍智能自决疑。具四无碍辨能决他
    疑。疏菩萨智光月者。即五十九经偈。疏亦可
    属上现受用身者。此文通二势。上约属十
    一为自断疑。亦通第十其身流布一切世
    间。则别断他疑方属第十一。以属后为
    正故云亦可属前。疏深入缘起疑见亡故
    者。故净名云。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
    边无复余习。宝积偈云。说法不有亦不无。
    以因缘故诸法生故。由见因缘能断疑故。
    疏由所化生性有差别者。即生起也。谓入种
    种下。释义二论易故但以经属论而已。今疏
    释意以成就大觉属所知。即随种种心行
    差别化之。究竟至于一切智故。如释文中。
    故以法华开示悟入意释耳。疏由即于前下。
    生起。谓圣声闻下释义。皆无性意。疏如求度
    者远劫采薪者。即大庄严论第九。因说供
    养声闻得无量福。何况如来。便引此缘。昔
    有一人因缘力故发心出家。往至僧坊值
    佛不在诣身子所。身子观其无少善根。诣
    诸比丘。比丘先问谁不度汝。云舍利弗。如
    是展转皆不度之。如来大慈至僧坊门为
    说偈云。一切种智身。大悲以为体。佛于三
    界中见诸受化子。犹如牛求犊爱念无休
    息。以手摩顶。其人悲泣。具说不度因缘。佛
    说偈云。身子舍利弗。彼非一切智。亦不
    解体性。不尽知中下。彼识有齐限。不能
    深解了。无有智能知微细之业报。遂牵入
    僧坊与度得道。身子问云。我观此人无少
    善因。云何与度便得道耶。佛言。汝智微浅。此
    人过去无量劫前为一贫人。入阿兰若。山林
    取薪为虎所逼。以怖畏故称南无佛。种子
    今熟故吾度之得罗汉耳。故上云微少善根
    种子所随。疏。则第十一是自断疑者。若准
    无性世亲。皆十一断他疑。今顺亲光故为
    此说。疏由上善巧别知下。生起。此上是疏蹑
    前生后。无性但云即于所化有情邪正俱行
    中。所应现相不可分别耳。义在文中。疏而
    无性云下。会通释论。然无性具云。谓随有
    情种种胜解现金色等。虽现此身而无分
    别。如摩尼珠等及箫笛等。广说如彼如来
    密经。释曰故疏断之则顺今文。疏瞿波观
    佛毛孔即七十五经。疏。第十五中从为欲引
    发下。生起。从言等所求下。是疏释经义
    在释文。于中言此所求智即是无量菩萨
    所依者。即无性释。而言道下是疏释经。疏
    谓由无量菩萨至获得妙智。皆无性释。本论
    此下更有文云。异类菩萨摄受付嘱。展转相
    续无间而转。由此证得一切菩萨等所求智。
    释曰。此即疏中所成之智。谓依此智化生令
    生。成于此智故菩萨皆求。疏为遮所化下。
    生起。从由满诸度下。疏取意答前疑也。从
    言无二者。即无性菩萨以彼经文会于本
    论。从平等有二下。释义二义皆无性论。论
    云。依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果位成满故即前
    意也。论云。或平等者无减无增。于法身中
    波罗蜜多一切成满。其中无有或增或减。非
    如于彼菩萨地中波罗蜜多有增有减。释
    曰。即后意也。二中前义平等属于法身。后义
    平等属于诸度。然依法身是所满。诸度是能
    满。下亲光法身即是波罗蜜多。世亲同无性
    前义。疏和合识破即起信意。前文已有下复
    重明。疏以外人闻下。生起。谓一切如下释
    义。此是疏家总释经中不间杂义。疏但经云
    如来解脱下。会经论异。于中第一引二
    释论明本论同经。故云胜解名为解脱。云
    何胜解得名解脱。胜解于境印持为性。如
    于大地作黄金解便成黄金。一作多解便
    为多矣。斯则不思议作用解脱。如净名云
    得是解脱能令须弥入芥子等。二又胜解
    下。通能所化可知。三亲光下明离障解脱。
    四观今经下总收诸论。五加佛自离障者。
    以亲光但令众生离故。疏所以名不间杂
    下。随难别释。即是释经于中先问。后故所
    属不同下。释所属不同即无杂义。如千灯
    各异重重皆遍。是无间义。如光光涉入故上
    总言如冥室千灯。疏上则心有高下。即净
    名经意。螺髻语舍利弗。仁者心有高下。不
    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今指上化
    土是随心高下。今见受用是依佛慧。疏由
    疑上如来妙智下。生起。此但发挥前义耳。
    疏言方处者。即下疏略会彼本论及经。从
    此无中边略有四义下。总会论以释其义。
    初之四释皆无性意。然此四意者。一以世
    界为喻。二佛身满世界中。上二皆用世界。
    三法身遍佛地中。四以契中道故。然疏取
    意义则已周。若具无性之文云。谓如世界
    无中边。佛地亦尔。功德方处无有分限。或
    复世界方处无边。诸佛三身即于其中称
    世界量。平等遍满以法身即住如是诸世界
    中非余处故。或法身等于佛地中。平等遍
    满无中无边无有分限。或此法身等遍一
    切处。为诸众生现作饶益。然非自性无中
    无边。释曰。以疏四段对之可知。则亲光意
    同后一。疏以无碍智身无所依故者。即
    引出现品。成大圆镜智是无依义智。故彼
    文云。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又依方便立。
    方便依智智依慧。无碍慧身无所依。然无碍
    慧即根本智。收根本智收大圆镜故。余转
    依等义如十地说。四智之义已如前说。疏因
    惑为种下。释法身清净。清净字两遍用之。
    故云悉已。谓七识在因四惑相应。但能领
    揽内缘内熏而成种子。今无四惑即此七
    识能生自在。更不内熏故云尔也。疏总上
    诸义则有十身者。一就觉他翻明自觉是
    菩提身。二成就法身及显如如即法身。三
    四智即智身。四庄严妙好即相好庄严身。五
    无能映夺即威势身。六无数功德即福德身。
    七或现菩萨等即意生身。八令生离惑即是
    愿身。及九变化身。十业行所成现于世间。即
    力持身。故云具十。疏以上言无中边相
    下。生起。谓此法界下。释义即无性释。疏以
    斯则法界言下。疏会二论以就经文。常即
    前无性意。清净即亲光意。疏如来亦尔下。善
    友七事略无次第义无不具。前三通诸教。
    四从此已下即法华意。则于一佛乘分别
    说三。为权覆实会三归一示真实相。即以
    实覆虚上即法说周意。五着弊垢衣即信解
    品意。谓不说十莲华藏之相。故云脱珍御
    服而说三十二相等。为着弊垢衣。久证菩
    提示以三十四心断结等。为执除粪器。六
    即安乐行品轮王解髻明珠喻。一乘圆旨
    喻若明珠。昔为权覆如在髻中。开权显实
    为解髻与珠。七意亦通。疏谓于上利乐下。
    生起。从深密佛地下。疏辨开合。于中六。一
    约经论开合。二亲光开。三无着义合。四世亲
    下二论皆开。五同显无尽下。疏断开合。六今
    文下显今经意。虽合具无性二利义故。前
    段中已显常随不舍者。谓无性即自利。无
    尽虚空下。二句明二利无尽。今显极于法
    界。中已有利乐无尽。从为顺二论下释文。
    疏降老死怨者。净名云。譬如胜怨乃可为
    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今借
    用之。疏。如涅??说纯陀施福者。经云我今
    所供养虽复微少下。佛令汝具足檀波罗
    蜜。为果多也。疏则是如来最清净觉者。以
    在最后故复结之。句句亦皆合结也。疏。上
    所引下总显用文之意。兼结弹古人。疏若
    别配属义成偏近者。五弹贤首以后十结
    句科上二十一德之经。彼云然此所现佛法
    界身岂有限量。今且依下结文分为十门。
    于中二。先显十门之德。后如是下正结
    十门之名。前中即为十段。然案后结文少
    不次第。从初至清净善根来超明第十见
    佛示现不可思议自在神力门。彼约晋经与
    今小异。恐寻不晓会取今经。今经即至功
    德善根悉已清净为第一段神通自在第二
    已去全依今经。谓第二从色相第一下。却
    明第一如是信解门。第三获一切智放大光
    下。第二观察正觉门。第四示现色身不思议
    下。明入智慧门。第五恒以佛日普照法界下。
    第四入功德海门。第六以大慈悲现不可说
    无量佛身下。明第七正念现前观察门。第七
    以智慧月下。明第五普至虚空智慧门。第八
    放光明网普照十方下。即第八观察如来诸
    业相好门。第九为大法王如日普照下。却明
    第六如是而知众生福田门。第十清净第一
    离垢光明下。却明第九如是观佛普现世间
    门。释曰。此即贤首解为十门。以其总名收
    其别义。皆不尽理故云偏近。况结中不出
    内德外相。内德不出福智。如何摄得前文。
    诸德又刊定记科为十六三业。而段段之中
    三业多阙。亦消文不尽。故皆偏近。依今之
    释一句无遗矣。疏句各一位者。初信位。二
    增长是住位。三清净是行位。四成熟是向位。
    五调伏是地位。疏亦称五号者。一世尊。二
    善逝。三如来。四应供。五正遍知。然寻常略
    举下三。今加上二故为五德。疏有云下。叙
    刊定破经二未必然也总非。三谓初请入下。
    出其正理。彼破意云。谓入殿即坐。坐竟方
    叹。故合回文。今明初入殿竟。次即叹处请
    坐。后方受请。于理何失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六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