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四 >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34

    第七正行甚深。疏二何故下。疏文有二。先
    总彰大意。二前四下别释经文。疏。杂集第七
    说诸烦恼等者。解妨。问既分根本随惑。
    云何皆名为随。故为此通。故彼论云。随
    烦恼者。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有随烦
    恼非是烦恼。释曰。非烦恼者。所谓忿等。但
    随本惑名随烦恼。而非根本名非烦恼。
    而贪嗔痴名随烦恼者。心法由此随烦恼
    故。随恼于心令不离染。令不解脱。令不
    断障。故名随烦恼。如世尊说。汝等长夜为
    贪嗔痴。随所恼乱心恒染污。释曰。论意云。
    一切烦恼根本随惑随逐众生。令心心所随
    顺染污。故皆名随。是以疏云随他生故。他即
    众生。由惑随生故生随惑。正是经意。谓诸
    行人心随贪等。疏。通释贪等如九地中者。
    指广在余。然九地中释其别相。若随名释
    如唯识第六云。云何为贪。谓于有有具染着
    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谓由爱力取
    蕴生故。释曰。有谓后有三有异熟之果。有具
    谓彼惑业中有及器世间。论云。云何为嗔。
    于苦苦具增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
    恶行所依为业。谓嗔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
    业。不善性故。释曰。苦谓三苦。苦具谓一切
    有漏。无漏但能生苦者。谓邪见等谤无漏
    故亦能生苦。论云。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
    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谓
    由无明起疑邪定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
    招后生杂染法故。释曰。独头无明多迷谛
    理。相应无明亦迷事相。谓于谛等生犹豫
    故。论云。云何为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
    能障不慢。生苦为业。谓若有慢于彼有
    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
    故。然根本有六。疑及恶见。此中不说者。以
    解教人多无于疑及恶见故。后七随惑中。
    然唯识随惑总有二十。颂云。随烦恼谓忿。恨
    覆恼嫉悭。诳谄与害?x。无惭及无愧。掉举
    与昏沈。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不
    正知。此二十中有其三品。谓初忿等十各别
    起故。名为小随烦恼。无惭等二遍不善故。
    名为中随烦恼。掉举等八遍染心故。名大
    随烦恼。今唯小随为成十故但举其七。略
    无恼害及?x三事。亦?x属慢摄。恼害嗔收
    故。而言覆者。谓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
    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
    悔恼不安隐故。忿谓依对现前不饶益境
    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取为业。谓怀忿
    者。多发暴恶身表业故。恨谓由忿为先怀
    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
    谓结恨者。不能贪忍恒热恼故。嫉谓徇
    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
    戚为业。谓嫉妒者。闻见他荣深怀忧戚不
    安隐故。悭谓耽着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
    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论悭吝者。心多
    鄙涩畜积财法不能舍故。诳谓为获利
    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
    业。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
    故。谄谓为网[曰/月]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
    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谓谄曲者谓网
    [曰/月]他。曲顺时宜矫设方便为取他意。或
    藏己失。不任师友正教诲故。然谄诳并
    以贪痴一分为体。悭唯贪一分。嫉恨忿三
    以嗔一分。覆以贪痴一分为体。恐失利
    誉。是贪。不惧当苦是痴。余可例知。疏法
    是法药要在服行者。净名云。应病与药令
    得服行。服与不服非医咎者。即遗教经
    八大人觉复云汝等比丘于诸功德。常当
    一心舍诸放逸如离怨贼。大悲世尊所欲
    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当勤而行之。若于
    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闲处静室。念所
    受法勿令忘失。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
    空死后致有悔。我如良医如病说药。服
    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
    之不行非导过也。此皆劝行。疏。十行品
    云。如说能行等即第十真实行。疏。智论云。能
    行说为正等者。即第六论文。故疏如说修行
    方得佛法者。即第三地经。疏。远离贡高轻慢
    等者。即瑜伽论三十八云。听法由六种相。
    远离贡高杂染。由四种相远离轻慢杂染。
    由一相远离怯弱杂染。言六相者。一应时
    听。二殷重听。三恭敬听。四不为损害。五不
    为随顺。六不求过失。言四相者。一恭敬
    正法。二恭敬说人。三不轻正法。四不轻说
    人。言一相者。不自轻蔑。具上诸义方名
    善听。疏。求悟解等者。论云。由五相故无散
    乱心。一求悟解心。二专一趣心。三聆音嘱
    耳。四扫涤其心。五摄一切心。疏文具足。具
    此五心方名审谛。疏。言非但者。要兼修
    行此下。牒经广释。一句显一章大意。于中
    二。先立理。后引证。前中亦二。先正释。后此
    明不行为失下拣滥。以人多言此章毁于
    多闻。令人守愚不习教理故为此拣。于
    中有三。初正拣非毁多闻。但责闻而不
    行。不令行而不闻。次若无多闻行无依故
    者。返立。无闻无解依何而行。后是以不行
    为失下结成上义。多闻不行调达等是。是经
    所诃。多闻而行身子等。是经所不责。善星
    是佛之子。调达是佛之弟。并解十二部经。不
    依修行生身陷入阿鼻地狱。阿难身子多
    闻行故亲得授记。疏。故自利利他下。结要
    多闻。但应下通伏难。谓有难言。一切经论
    皆说无言。商主天子经云。无有不毁语言
    而得道者。涅??二十六云。若知如来常不
    说法。是名具足多闻者。又涅??二十云。宁
    愿少闻多解义理。不愿多闻于义不了。
    故为此通。涅??但令解义不毁多闻。商主
    等经但令莫着。岂当不许众生闻教。疏
    婆沙四十二云下。第二引证。总引二论三
    经。而文分二。先引一论二经。证须多闻。
    净名即第二答普现色身菩萨之偈下。经即第
    三地经。前文已引。疏上单显闻下。二双引
    闻行。先引涅??即第二十五高贵德王菩萨
    品第七。功德云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
    涅??微妙经典。作是思惟。何法能为大般涅
    ??。而作近因。菩萨即知有四种法。为大涅
    ??而作近因。若言勤修一切苦行是大涅
    ??近因缘者。是义不然。所以者何。若离四
    法得涅??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者亲
    近善友。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惟。四
    者如法修行。善男子。譬如有人身遇众病。
    若冷若热虚劳下疟众邪鬼毒到良医所。良
    医即为随病说药。是人至心善受医教随
    教合药。如法服之服已病愈身得安乐
    有病之人喻诸菩萨。大良医者喻善知识。
    良医所说喻方等经。善受医教喻善思惟
    方等经义。随教合药喻于如法修行三十
    七助道之法。病除愈者。喻灭烦恼。得安乐
    者喻得涅??常乐我净。故云涅??四事双美
    闻行故。疏。智论云。多闻广智等者。然彼论
    第六总有四偈。此第一偈。次偈云。多闻辩
    慧巧言语。美说诸法转人心。自不如法行
    不正。譬如云雷而不雨。博学多闻有智慧。
    讷口拙言无巧便。不能显发法宝藏。譬
    如有云无雷雨。不广学问无智慧。不能
    说法无好行。是弊法师无惭愧。譬如不
    云无雷雨。此上以行为雨。以辩为雷。以
    闻智为云。初偈总具故今引之。次一阙
    行。次偈阙辩行。后偈三俱阙故。云弊法师
    疏。恐繁且止者。即智论次前云。有智无多
    闻。是不知实相。譬如暗夜中有目无所见。
    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
    有灯而无目。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
    闻无智慧是名人中牛。及余诸经其文甚
    广。疏。又此九偈亦可别对随贪等义者。一
    溺水喻随贪。爱水故。二喻随悭。不自食
    故。三喻随嫉。是内病故。四喻随谄。数他德
    故。五喻随嗔及忿。违王之法受饥寒故。
    六喻随覆。若掩耳偷铃欲人不闻故。七
    喻随痴。盲无见故。八喻随慢。恃己惯故。
    九喻随诳。无德说德故。第八助道甚深。疏。
    谓断惑证理等者。谓以智慧剑杀烦恼贼
    故。无分别智方证如故。言导行者。智论云。
    五度如盲人般若为有目故。能明见夷途
    开道万行。御心中道至一切智城故。余行
    得智皆成彼岸。般若究竟成菩提果。疏。结
    成前难者。此下亦有三重问意。初言前难
    云智为上首。及今非唯一法成佛。不合偏
    赞。今有偏赞其故何耶。此直问所以也。二
    为要假多下。带疑问也。三若随一得成者。
    结成相违难也。疏。谓智为上首下。上??br> 答意。此下委释初。释印初。二终无唯以下。
    释印后。三从释其中间下。释中间。总有
    五意。前四即四随。后一统摄。今初。随心令喜。
    即下随乐。亦世界悉檀。二随时生善即下随
    宜。亦为人悉檀。三所治蔽殊故。即下随治亦
    名对治悉檀。四入门不同即下随义。亦名第
    一义悉檀。悉檀此云义宗。即智论中意。诸
    佛说法不离此四故。疏。又智论云。般若必
    具一切行下。即第五意。般若统摄诸行。今
    赞一般若即是赞余。余是般若中余故。但
    赞余已赞般若。疏。称悦其心者。谓前人乐
    行布施即劝布施。乐行持戒即劝持戒
    等。随顺世界顺意乐故。言附先世习者。
    心未必乐但夙世曾作。劝则易成。如昔曾
    坐禅今劝坐禅即易得定。乐约现欲。宜
    约有根。亦犹锻金之子。宜令数息等。随
    治可知。随义谓随以何法得入第一义故。
    有人因禅悟道。有人因慧悟道。六度万
    行皆为入理之门户故。疏。然并通四随略
    举一治者。会经文也。?空戮咚氖汀5??br> 一者盖是略耳。故引涅??以证有四之义。
    谓如一布施有乐施者。劝之即随乐也。昔
    曾修行能生度善即随宜也。因施见理解
    财如梦。心事俱舍即随义也。疏。涅??悭
    者之前不赞布施者。即三十四经。迦叶菩
    萨品。佛告迦叶。我于余经中说五种众生。
    不应还为说五种法。为不信者不赞正
    信。为毁禁者不赞持戒。为悭贪者不赞
    布施。为懈怠者不赞多闻。为愚痴者不
    赞智慧。何以故。智者若为是五种人说是
    五事。当知说者不得名为具足知诸根力。
    不得名为怜愍众生。何以故。是五种人闻
    是事已生不信心恶心嗔心。以是因缘于
    无量劫受苦果报。今疏引之以成今文。应
    具四义。言是随乐者。彼不乐故。亦是不
    宜赞故。疏。仍前渐具等者。即前如是次第
    修渐具诸佛法。由仍此言。显智得为上首
    疏。二正明所用不同者。行本防护与乐别
    故。故须兼具前意释印初义。此意释印后
    义。疏。然摄论第九下。引论成经通于前
    后。疏。通说则此二皆能防外养内者。谛察
    法理养内德也。进防懈怠众魔不入防外
    敌也。疏。澄清四海喻上定也。明鉴万机喻
    上慧也。戴恩仰则喻依赖也。疏。招果无
    极。如慈一定得十五果。三地当明。第九一
    道甚深。疏。同观心性者。即正道之一。是唯
    一之一法性不并真故。万行齐修者。义兼
    正助。千佛同辙今古不易之一道也。即明流
    类相同为一。非一二三四数之一也。疏。谓
    因道既一等者。疏中有二。先释文。后拣滥。
    今初。先释总句。亦有三重问意。一直问
    所以故云云何现见。二为果异故下带疑。
    三若双存下辨相违难。疏。下别辨十事
    下释所谓下经文。在文易见。今当略示异
    相言一界有染净等者。略有十义。等字
    等于余九。二大小。三所依。四形状。五体性。
    六庄严。七清净。八佛出。九劫住。十劫转变。
    此即世界成就品十门中八。不取起具因缘。
    以将因同难果异故。不等无差别门。今
    难差别门也。为欲满十故加染净及与
    大小。大小即分量故。亦形状开出染净。即
    对清净开出。通余八门如娑婆为染安乐
    为净等。小如娑婆一三千界。大如法华富
    楼那国。如一恒河沙三千界量等。下之九
    门。多如世界成就品。二居人善恶等异者。
    等取或唯地上。或唯地前。或通此二。或三
    乘一乘等也。疏。三诸乘等别。或有国土说
    一乘。或二或三或四五。如是乃至无有量。
    或广略者。如释迦如来广制戒学。迦叶即
    略。乃至有佛梦中说法。四或三学调摄。即
    用前乘教等调摄众生。或戒调练。或定以
    柔伏。或慧以摄御。言强软者。即胜?意。已
    如上引。净名亦云。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
    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言。是地狱。是畜
    生。是饿鬼。是愚人行处。是身邪行。是身邪
    行报等。譬如象马[怡-台+龙]戾不调。加诸楚毒乃
    至彻骨然后调伏。疏。或寿有?短者。如
    佛名第七说梵声佛寿十亿岁。月面佛寿一
    日一夜。智度论说须扇多佛朝现暮寂。阿弥
    陀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只劫。释迦寿量不
    满百年等。疏。光明或色相不同者。如十定
    品。或见如来放黄金色光。或见如来放白
    银色光等。言或常放具阙者。释迦则具。谓
    常光一寻放眉间光照万八千佛土等。若
    普明佛常放光明无前后别。以常光故
    疏。随染净土居人异故现通亦殊者。谓随
    见胜劣多少不同故。如普现如来国土。其
    中众生皆悉成就自然神足等。则佛为彼现
    必异此方。疏。一多少者。或菩萨多声闻少。
    或反此。或俱多俱少。故上世界成就品明佛
    出云。或化多众生。或调伏少众生等。佛名
    经说弥留胜王佛初会声闻八十亿百千那
    由他等斯即多也。言二会数者。如佛名经
    第七云。弥留胜王佛四会说法。华胜佛一会
    说法。声德佛三会说法。放焰佛十会说法。或
    一经多会说。如华严般若。或一会说多经。
    如无量义法华。弥勒世尊。龙华三会。七佛
    说法会数不同。三凡圣大小。或唯集声闻
    等。或唯集菩萨。或三乘同会等。九化仪
    如教体中。而言等者有二。一瞪视等。二化
    仪前后。或先小后大。先大后小。或显密不
    同。顿渐等异。并如教摄中说。疏。十法住久
    近者。如法华说华光佛正法住世三十二小
    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若光明佛正法
    像法各住二十小劫。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寿无量千万亿阿僧只劫。正法住世亦倍寿
    命。像法住世复倍正法。则正法二无量千万
    亿阿僧只劫。像法亦尔。疏。若约一佛十事
    下。二拣滥也。恐人误谓一佛一因而有多
    果。故为此拣。明此是多佛同修一因。何以
    见果种种差别耳。一佛证一而果异者。如
    前已明。谓文殊问德首云。如来所悟唯是
    一法。云何乃说无量诸法现无量刹化无
    量众生等。故云德首已明。疏。第二答中
    下。疏文有二。一略叙答意。二广征释。前
    中印其因同释其果异。异自在物。同是佛
    同。疏。何者诸佛因果俱同异下。第二广征
    释也。于中有二。一?俊6?汀=癯酢N氖庀?br> 以因同用难于果异。今明果亦有同。何
    以不知。因亦有异故。互为不说。故云俱
    有同异。是则以佛就机因果俱异。废机说
    佛因果俱同。然果同因异相隐。因同果异相
    显。故文殊以显难其所隐。使物齐明成乎
    一道。疏。谓同满行海下。二释相也。于中有
    四。初通释四义。二结成同异。三引证同异。
    四别彰果同。今初。一同满行海者。二利行
    也。二将此同因下。辨异因相。亦用上来二
    利行也。然法相宗。自受用身及受用土自利
    行成。若他受用变化身土利他行招。然则利
    他亦能随机而取异果。诸佛皆尔。亦得言
    同。若法性宗。二利皆成同因异因。利他不
    圆安得真报。自利不足岂能利他。故随二
    行并成自果俱能利他。但随所宜化类差
    别故取异果耳。疏。是则约佛即同能随异
    下。第二结成同异。上直指因果同异之相。
    今此融通会释。然有五句。此句唯约佛。既
    将同因回成异因故即同。果能为异果。二
    约机同处而见异者。唯约生说。心自异故。
    三以生就佛者。犹如四心同观一境。一境
    不差成本同义。四以佛就生者。如虽一
    境令四心见殊。成能异义。五以佛望佛
    者。佛佛皆能随机见异。即是同义。结云犹
    如锦窠常同常异者。融上五句不离同异
    无碍。疏。瑜伽三十八下。三引证同异。除意
    明随机故一句。是疏释论。余皆论文。疏。就
    果同中下。第四别释果同。以难见故。于中
    二。先正释。后故成唯识下引证。即第十论。
    于中四种身土文分为三。初释证自性身
    土。既同所证明是体同。如一室之空。二自
    受用如千灯光同照室内。三余二身土。即
    他受用及变化者。正证于前亦相似名同。而
    随机见异。疏文有二。先?俊:笫汀=癯酢>?br> 随机见异中。有共不共者。共为异故名
    共。非是同义。不共随化别故上二皆异。然
    共不共亦相似名同。令其各见共不共差
    即随机见异。疏。所化共者下。第二释也。于
    中三。初释共义。二释不共。三双结。今初。
    言佛各变者。如今释迦化身。若一类众生。
    昔与阿[门@(人/(人*人))]弥陀药师宝集。皆悉有缘。应受
    其化。所化之者身不可分。在贤劫时阎浮
    之处。则阿[门@(人/(人*人))]如来化一佛身为释迦文。阿
    弥陀佛亦化一身为释迦文。药师琉璃光
    亦化一身为释迦文。宝集如来亦化一身
    为释迦文。同在迦?称刑崾飨乱皇背煞稹?br> 令诸众生但谓是一释迦文佛。如五盏灯同
    照一物共发一影。实有多光各发一影。而
    相杂故谓之为一。如其一人属于五佛。如
    上所明。若百千人同属五佛。亦如是见五
    佛为一。疏。于不共者唯一佛变者。第二释
    不共。设见十方百千化佛。亦是一佛化现
    诸身耳。疏。诸有情类属佛异故者。第三双
    结释。释成就上来共不共义。上来皆是论
    文。唯属佛异故一句义引彼论具云。诸有情
    类无始时来。种性法尔更相系属。或多属一。
    或一属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不尔多佛
    久住世间。各事劬劳实为无益。一佛能益
    一切生故。释曰。不尔已下即彼论文弹余
    师义。然应更有或多属多。或一属一。文无
    者略。又彼论云无始时来种性法尔。今虽
    取彼共不共义。但约结缘不必法尔。然摄
    论中有三师义。一云皆共。一一皆度一切
    等故。二云不共。以类本来相属别故。如慈
    氏释迦同事底沙佛。佛见释迦所化先熟为
    之入定。令其七日忘下一足。说偈赞佛
    超于弥勒。九劫先成。岂非别耶。三云有共
    不共。若一向共。何用多佛。若一向不共。不
    应历事多佛。愿度一切。不应以己所化
    众生付嘱后佛。今唯识论。即第三正义。略
    弹共家不弹不共。偈中。疏。略明四一者。
    上以因一难于果异。今此具明因果一相
    疏。然体同义异者。通妨。恐有难云既取初
    义体同为一。则一佛证时一切皆证。若约
    出现实如所难。佛见众生皆以证竟。今约
    现事故为此通。以体就能有证未证。千灯
    一室所照同空。以灯就空空体无二。以空
    就灯有照未照。随灯各取各属本灯。佛义
    亦尔。疏八识心王等俱不可知者。以非佛无
    心但深妙玄奥难知相耳。故出现品云。如
    来心意识俱不可得。但以智无量故知如来
    心耳。既云知如来心则非无心矣。彼有
    十相。一一皆云是为如来心第一相等。诸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今取佛佛之心皆
    不可知故名一耳。疏。前中即随本异因等
    者。如众生宜以直心土化。菩萨即将直心
    因取直心土等。即随诸众生。应以何国
    起菩萨根。而取佛土等。故云得如是佛
    土。谓染净等土相不一故。疏。答意云。众生
    不见岂得云无者。即同净名经云。尔时舍
    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
    净者。我世尊本行菩萨道时。意岂不净而
    是佛土不净若是。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
    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对曰。不也世
    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舍利弗。众生罪故。
    不见如来佛国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
    此土净。而汝不见。即其义也。疏。亦有三义
    初则净意乐地者。此中三义对前三义。由初
    他受用身地前不见。此辨登地则见下。二
    例知。疏。既揽同成异亦称体成益者。既是
    如来将其同因以取异果故。令圆机即应
    见真故。云称体成益。疏。若顺今经亦可
    此二通佛及刹者。上取晋经意。无分别是
    无差别。故但属刹。无憎爱约心。故但属
    佛。今直案文。佛具无分别无憎爱。以无分
    别智心平等故。刹亦无分别无憎爱。以境
    但无心即无分别。何有憎爱。是则佛字两
    用。佛无分别佛刹无分别等。疏。次半偈明异
    自在物者。此明见异之因。因心及业故。下
    半正明见异。第十佛境界甚深。疏。十信观
    圆便造佛境者。此明来意。亦辨在后之义
    疏。始信终智皆托佛境者。文殊主二法
    门。一主信故。善财初见便发信心。二主智
    故。善财后见便见普贤。始入之信亦信佛
    境。能度之智亦证佛境耳。故文殊说。疏。并
    非因位作用所及者。结也。此结分齐境。亦
    非下位所知者。通结二境。疏。然有三义
    者。正释第四句而实无所入言。仍取第三
    句释之。故皆有证入之言。此三别者。初一
    以理对悟说。二以理对事说。谓生是事与
    理非即故有入言。与理非异故无所入。三
    正约心境契合说。谓正冥境时不作入解
    故。疏。即广之深下。总结一偈意。疏。一殊胜
    等者三义并在偈中。疏。无若干者。即净名
    第三。其无碍慧无若干也。疏。六答法问。疏
    有二释。前释但融二境。后释境智双融。前
    中揽理成事者。是依理成事门。理彻事表
    者。是真理即事门。但用此二即显无别。此
    影略明耳。亦应云理依事显。即事能显理
    门。事彻理源。即事法即理门。疏。是故事
    则不待坏而恒真等者。成上二句。此成前
    句。以事全揽理。非色灭空。色性自空故。下
    句成下理彻事表故。不待隐而恒俗也。疏。
    非直广大下。结。谓生生称真则一一广大。
    理非事外是谓甚深。又理遍于生故云广
    大。即生即理故曰甚深。此即结归。初总偈
    中深广义。疏。又法界是所证下。第二释融
    境智也。则究竟无差别言有其两向。向上
    融二界。通向下融能所了。故云究寻其本
    亦无差别。即能所契合同一法界。疏。以一
    切差别下。通妨。谓有问云。上问说法。今答
    智了。岂得同耶。故今答云。所了之声是佛
    法轮声摄故。随其类音为说法故。出现品
    云音声实相即法轮故。贤首品亦云能令三
    界所有声。闻者皆是如来音故。上疏云随
    性随相皆悉了知。了相差别。随宜用之。
    了性体融。一摄一切。疏。八知即心体者。此句
    标示。上智即对所证之法明能证之智。今
    直语灵知真心异乎木石者。通能所证也
    疏。了别则非真知下。双会南北宗禅以通
    经意。此句即遣南宗病也。谓识以了别为
    义。了见心性亦非真知。净名云。依智不依
    识。谓分别名识。无分别名智。今有了别之
    识故非真知。真知唯无念方见。疏。瞥起亦
    非真知者。此释第二句。遣北宗之病也。北
    宗以不起心为玄妙故。以集起名心。起
    心看心是即妄想。故非真知。是以真知必
    忘心遗照言思道断矣。故胜天王般若。问
    云。云何菩萨修学甚深般若通达法界。佛
    告胜天王言。大王即是如实。世尊。云何如
    实。大王。即不变异。世尊。云何不变异。大
    王。所谓如如。世尊。云何如如。大王。此可智
    知非言能说。离相无相远离思量过觉
    观境。是谓菩萨修行甚深般若了达甚深
    法界。释曰。但以无念心称此而知。即同佛
    知见。经云如实即无念。是用无念心见
    闻觉知觉知一切事法。心常寂静即如来藏
    疏。心体离念非有念可无者。双会二宗释
    第三句。以北宗宗于离念。南宗破云。离念
    则有念可离。无念即本自无之。离念如拂
    镜。无念如本净。今为会之。起信既云心体
    离念。亦本自离。非有念可离。亦同无念
    可无。即性净也。非看竟方净。若无看之看。
    亦犹无念念者则念真如也。疏。众生等有
    惑翳不知下。释第四句。即用法华开示悟
    入佛知见意。谓开除惑障显示真理。令悟
    体空证入心体也。大意然矣。此有多释。已
    如前引。今更略举禅门释之。北宗云。智用
    是知。慧用是见。见心不起名智。智能知。五
    根不动名慧。慧能见。是佛知见。心不动是
    开。开者开方便门。色不动是示。示者示真
    实相。悟即妄念不生。入即万境常寂。南宗云。
    众生佛智妄隔不见。但得无念即本来自性
    寂静为开。寂静体上自有本智以本智能
    见本来自性寂静名示。既得指示即见本
    性佛与众生本来无异为悟。悟后于一切
    有为无为有佛无佛常见本性。自知妄想无
    性。自觉圣智故是菩萨。前圣所知转相传授。
    即是入义。上二各是一理。前之略释是疏本
    意。余如别说。疏。即体之用。故问之以知
    下。会违。谓前问问知。今答性净都无知
    言。何以会通。故为此会故。水南善知识云。
    即体之用名知。即用之体为寂。如即灯
    之时即是光。即光之时即是灯。灯为体光
    为用。无二而二也。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亦
    是水南之言也。若能虚已下劝修。即可以
    神会。难可以事求也。能如是会非唯空
    识而已。于我有分也。疏。九答证问。疏文有
    三。初标举。二释相。三结示。疏。非业系故
    下释相。于中有三。初经中七字。示三德体。
    二无住处下八字拂三德相。三以第四句
    辩三德功能。疏。由无用故下释第四句。
    合上体相不二故。功用普周也。三是谓三
    德下。结示三德。广义已见玄中。下出现品
    复当重解释。此但撮略对文耳。疏。因何而
    现下。疏文有三。初来意可知。二所现有十
    下。释文。三又此亦可下。重会前文。二中持
    戒即人天胜劣等者。如第二地。疏。说法即
    近报净居。聪明利智等者。皆智论文。论第
    十三引育王经云。育王常供养众僧。有一
    比丘。口内馨香。育王怀疑试而验之。方知
    本有。问其所因。比丘答云。迦叶佛时说法
    之果。复闻说法果唯尔耶。答。此是华报。问
    云。果报云何。因说偈云。大名闻端正。得乐
    及恭敬。威光如日月。为一切所爱。辩才有
    大名。能尽一切结。苦灭得涅??。如是名为
    十。此即说法之果也。疏。又此十亦可配
    十甚深者。重会前文不为此释则现事无
    由。理必合耳。但文影略故致亦可之言。初
    来意有三。初一通对前后辨来。谓欲成妙
    位是后十住故。前品明解即是对前。二又
    前明入理下。此及第三俱是对前二。即以
    行对行。但理事不同。三即以愿对行。则二
    品全别故。前品具解行二义。此品具行愿
    二义故。疏。次释名中二。先正释。后得斯意
    下。辨行功能。疏。文殊心故下。覆成上二。
    然即贤首品初生起之意寻文可知。疏四解
    妨中。有二。一唯愿无行妨。二辨所行非真
    妨。前中二。先问后答。于中又二。先列。后
    结。前中略有六重。一事理无碍行。二以愿
    导智下。悲智无碍行。三遇违顺境下。止观双
    流行。四又对于事境下。三观一心行。五又所
    造成行下。十度齐修行。六皆愿利生下。四弘
    誓愿行。六中前三各有三义。初中三者。一
    历缘造修事行也。二触境不迷理行也。三双
    达事理。即事理无碍行也。第二行中含三
    行者。一大悲行。二初对悲行。总为智行。三
    悲智双运行。四中有五别。明空假中为三。
    四三观不次第为一行。五三观一心为一
    行。三五六者并文处可知。三观如前后说
    疏。沤和涉事者。沤和俱舍罗此云方便善巧。
    即肇公宗本论文。论云。沤和般若者大慧之
    称也。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沤和
    功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
    力也。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
    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不厌
    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证。是为一念之力
    权慧具矣。一念之力权慧具矣。好思历然
    可解。疏。二陈所问中。文二。先总科。二此
    十一中下。料拣。自有三意可知。三中以善
    修七觉下。解妨。谓有问云。其初意中二四
    与六此三明因。如何今十皆得名果。故为
    此通。以约相显望菩提涅??此三为因。是
    初十成故得称果。皆言下。释云何得言。
    从初十望后下。重通复难。问。初十既因。何
    以前科云智首举德征因。答意可知。则智
    首总问因果之德。文殊总举历缘巧愿。则皆
    成矣。疏。今十句下。疏文分三。初依总别科
    释。二先果后因释。三当句对惑释。今初。则
    十一段皆是所成之果。兼含料拣中第三意。
    初十为能成。下十为所成。从后倒牒十果。
    案次释文。谓第一无过失三业。得第十一
    超胜尊贵果。第二不害三业。得第十能为饶
    益果。三成第九。四成第八。五成第七。六成
    第六。七成第五。八成第四。九成第二。十成
    第三。唯后二前却耳。亦可如次犹涉境无
    染故成众慧。智为先导成就法器。其中加
    字已当释文。如云无恚害以恚释害。以
    涉境释于无染。约体释于清净等。细寻历
    然。疏。又由后十下。二先果后因释。以初十
    句为果。后之十段百句为因。故云永无失
    等唯佛不共。永无失等者。等下九句不害
    业等。言不共者。即十八不共法。谓一身业
    无误失。二无卒暴音。三无种种想。四无不
    定心。五无忘失念。六无不择舍。七欲无退。
    八念无退。九精进无退。十定无减。十一智
    慧无减。十二解脱无减。十三身业智为先
    导随智而转。十四语业智为先导随智而
    转。十五意业智为先导随智而转。十六知
    过去无着无碍。十七知未来无着无碍。十
    八知现在无着无碍。广如别章。今以十句
    通摄十八。谓初二即初三。一由三业无过
    害故。次二即次三。由有念定慧故。不可
    毁坏故。三皆云无。五六即七八九。七即定
    慧解脱。三种无减故称殊胜。八九即后三。
    三世无着无碍故云清净无染。十即十三十
    四十五。智为先导随智而转。故疏云永无
    失等唯佛不共。今约分分故为后因。疏。又
    后十句下。三当句对惑释。以破六根本惑
    成斯十句。疑摄三句。贪摄于二。余四各一
    故。六摄九。疏。初一异熟果者。俱舍显相颂
    云。异熟无记法。有情有记生(二)等流似自因
    (三)离系由慧尽(四)若因彼力生是果名士
    用(五)除前有为法有为增上果。释曰。初二
    句异熟果相。但是无覆无记。不通非情。从
    善恶感名有记生。次句等流果相。似于同
    类遍行自因。次句离系果相。由慧尽者。慧
    则择也。尽则灭也。谓此择灭离系所显故。将
    择灭释离系果。次二句士用果相。若法因
    彼势力所生。如因下地加行心力上地有
    漏无漏定生。及因清净静虑心力生得变
    化无记心等离系。名为不生士用。为因道
    力证得亦得士用果名。后二句增上果相。有
    为法生余法不障是增上果故。唯有为除前
    已生有为之法。谓果望因或俱或后必无前
    果后因故云除也。除此前外余诸有为为
    增上果。论云。增上之果。问。士用增上二果
    何殊。答。士用果名唯对作者。增上果称通
    对所余。如匠所成对能成匠。俱得士用增
    上果名。对余非匠。唯增上果。非匠不造故
    非士用。瑜伽三十八云。习不善故乐住不
    善等为等流果。或似先业后果随转。释曰。
    此有二义。释于等流。后义果似于因。即俱
    舍意。如杀生因等得短寿果。前义即于后
    果之上行因似因。如前世杀生今亦好杀
    等。瑜伽又云。以道灭惑名离系果。四人工
    等事由此成办稼穑财利等果为士用果。
    若眼识等是眼根等增上果。身分不坏是命
    根增上果。二十二根各起自增上果。当知
    一切名增上果。余例可知。然上所引俱舍
    即是根品。彼论以六种因成斯五果非今
    所要。疏。瑜伽具释者。第六回向初当广释
    之。即有八种异熟。今开成十句。今生处具
    足总明义当财位果。二即种族果。三亦财
    位。四即大色果。五人种性果。非不男等。六
    信言果。意由念具故。七名誉果。八义当寿
    命。离过修行无夭逝故。九大力果。十亦大
    力。智力觉悟故。疏。无畏下随难重释。疏。又
    此十事下。约法。言生在佛家者。菩提心家
    故。等者等于余句。谓二种族即具佛种性。
    谓自性住性习所成等。三明家即真如为家。
    亦四家故。四家如七地。四明见佛性。如
    见色故。故涅??云。佛性有二。一色。二非
    色。如来所见为色故。五相谓有悲智等为
    菩萨相故。余之五句经自约法可知。疏。又
    具足下。重释具足之言。上约横具为具足。
    今约竖说之。疏。即是种性者。谓种性位。由
    于习种合于性种方名种性也。性种即自
    性住性为正因。性即是涅??第一义空性也。
    习即新熏修成之性。决于佛因称为种性。
    引证可知。言无性摄论者。即第八论释因
    缘云。诸菩萨因缘。即有言闻熏习。是无分
    别智及如理作意。释论中云。因即能作因缘
    义。有言者。大乘言音。闻谓听闻。由此引功
    能差别说名熏习。以此为因。所生意言顺
    理清净。名如理作意。疏。摄论广说者。即第
    七论。瑜伽四十五。明内外各有六方便此
    即内六。疏。瑜伽起信等论者。前第一经疏中
    已引起信。今略引瑜伽。即七十七菩萨地
    品中。彼论亦引深密。慈氏问世尊。如来说
    四种所缘境事。一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
    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事边际所缘境事。
    四所作成办所缘境事。几奢摩他所缘境事。
    几??#37474;舍那所缘境事。世尊答云。初一??#37474;
    舍那所缘境事。次一奢摩他所缘境事。后二
    是俱所缘境事。释曰。初一即事。二即是理。故
    无分别智缘三四通事理故用二为能缘。
    则是以事对观义也。故前第一经疏中已为
    出意。但不顺无分别智证如中义耳。广
    如彼说。今取一义故不言是非。以明十
    重。从?至细。自浅暨深故。初二止观别行。
    一即瑜伽奢摩他品。二即??#37474;舍那品。下八
    皆双运品。而三正是双运。对第四双遮。此
    为双照。若取别义双照皆观。双遮皆止。上
    四以理事为能成。止观为所成。五融于心
    境即合前三四二门。以初二事理即三四所
    融故。绝事理即第四门中境。无碍即第三
    门中境。泯止观即第四门止观。无碍止观即
    第三门止观。合上二重止观与二重之境
    明非一异。不坏二相故不一。二体无异故
    不二。故虽融心境方是事理无碍之门。但
    言相融不说。何者。是止是观者此通三意。
    一但融上二重止观即是此门止观。二者照
    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即是于观不取诸
    相即名为止。三者不碍心境而一味成即
    观上止。不坏一味而心境成即止之观。后
    五即事事无碍门中止观。六是一多相容不
    同门。七是诸法相即自在门。八即合前即入
    义。当同时具足门。九即因陀罗网境界门。十
    即主伴圆明具德门。欲显后后深于前前
    故合即入耳。余可思准。此亦一处明示止
    观。兼广演玄言。疏。皆约流转以明者。由善
    巧义通还灭故。总释善巧乃有三义。一知
    理。二知事。三云加能摄无尽。正是事事无
    碍兼于事理无碍。故大品云。一切法趣色。色
    尚不可得。云何当得有趣非趣。一切同归
    于空。诸法之空不异色。空故即事理无碍
    意。今取一摄一切。即事事无碍。善巧开此
    为二便有四义。瑜伽五十六七广说。三科
    善巧。多约相说。即第二义。疏。第八十王敬
    护是增上果者。即有力增上。由己具德令
    彼护故。疏。由本愿力为依救等。即瑜伽。前
    意行以昔修故。言由本行力为第一等者。
    即第二意果似昔因。既为第一故是行果
    疏。佛地论第七有五重者。一修善因得乐
    果故。二离恶摄善故。三此世他世益故。四
    世出世益故。五福德智慧益故。上之五重各
    先义后利。疏。一言蔽诸者。即论语云。诗三百
    一言以蔽诸。曰思无邪。包曰蔽犹当也。谓
    归于正诸之也。疏。四十一位者。此约行修
    有障等。第四十二即妙觉位。是所求故。无
    障非行故。疏。不同权小谈有藏无者。小乘
    谓唯佛一人有大觉性。权即五性。谈其有
    者。藏其无者。在有佛性中故。又云。通别类
    异。通即皆有。别则有有佛性有无佛性
    疏。以是至德行本者。即外典意。故孝经。夫子
    语曾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民用和睦上
    下无怨。汝知之乎。注云。至德者孝悌也。要
    道者体乐也。故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当
    行孝无始终也。言行本者。俗典以孝为
    百行之本。下引佛教证。菩萨戒亦云。孝养
    师僧父母孝名为戒。亦名制止。疏。然二乘
    之染非真染等者。即涅??第二南经哀叹品。
    佛诃三修比丘云。汝诸比丘。勿以下心而
    生知足。汝等今者虽得出家。于此大乘
    不生贪慕。汝诸比丘。身虽得服袈裟染衣。
    其心犹未得染大乘清净之法。汝诸比丘。
    虽得行乞身经历多处。初未曾求大乘法
    食。汝诸比丘。虽除须发。未为正法除诸
    结使。汝诸比丘。今当真实教敕汝等。我今
    现在大众和合。如来法性真实不倒。是故
    汝等。应当精进摄心勇猛摧诸结使。释曰。
    此以小乘。方大尚未能除所知无明。染法
    空法常住妙法故云尔也。疏。五受之一者。
    一善来。二上法。三三归。四八敬。五羯磨。多
    释不同。多依此五。疏。归要三者前归敬序
    中已广说竟。言至下当明者。即明法品。前
    是抄广故此指下。疏。和尚此云亲教者。
    是昔时梵语。即龟兹已来梵言。正云邬波
    陀耶。此云亲教。疏。戒有二种等者。依比
    丘戒则五戒十戒八戒皆为方便。五众之最
    为最胜法。若菩萨戒为具足。则比丘戒亦
    为方便。超二乘上为最胜法。愿所成者明
    是佛果。疏。杨枝五利者。一明目。二除痰。三
    除口气。四辨味。五消食。新经有十义。疏。
    朝中嚼杨枝。净秽不相杂。此两句语全是无
    行禅师。于西域寄归之书。南海寄归传亦
    广说之。疏。三苦八苦亦皆除灭者。由三涂
    苦灭故生老病苦亦灭。由断此惑不造十
    恶业故。无怨憎会苦。由断分别欲贪故。
    无求不得苦及爱别离苦。从此唯有死及取
    蕴。至金刚无间道根本智断彼二苦。虽有
    漏善法此时犹在行苦所随。由被胜智照
    同法性。于解脱道不待择灭。任运弃舍功
    归无间。上约法相说。取正体无分别智名
    为根本。以望加行得名。虽通诸位而见道
    金刚二处最显故略举之。又有约法性以
    本觉为根本智。以与始觉为根本故。此唯
    约解脱道。证理时与根本冥合乃名获得
    本觉根本。从此永无死及取蕴。虽断惑证
    理立二道名然。同一刹那获智亦尔。是故
    无间道断见修二障种时。即是解脱道时
    断也。疏。一约入真见道之慧等者。亦有二
    义。例同断苦。断身病之苦牒前所断。及烦
    恼病是此所断。谓一切下。出所断体。?重
    即是种子。分别拣于俱生。亦为身病远因者。
    非近因故。如房色过度是身病近因。由贪
    故尔即为远因。言一刹那中顿断者。至初
    地中广释。顿证三界四谛真如。至十回向
    中释。疏。二约金刚心顿断一切诸烦恼病
    者。即俱生也。此上所转舍。依上解下结成前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四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