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四 >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17

    序曰。大方广下。第四别叹此典旨趣玄微。于
    中二。先总叹。后别叹。今初。先二句标其深
    广。后视之者下。成上二句。既为秘藏故视
    之不见。称为性海。安测边涯。挹者。珠丛
    云。以器斟酌于水也。故文选头陀寺碑云。
    盖闻挹朝夕之池者。无以测其浅深。仰苍
    苍之色者。难以知其远近。故今测量者。以
    管窥天用蠡酌海也。序曰。有学无学志绝
    窥觎下。第二别叹。于中三。初约人叹。二约
    法叹。三约处叹。初中二。先对劣显胜。后当
    体显胜。前中初句通三乘。后句别说。然二
    乘在座如聋如盲。三乘菩萨积行多劫。不
    能测故。窥者。左传云。谓举足而视觎者。珠
    丛云。谓有所冀望。后最胜种智下。当体显
    胜。上句约果满。以满二严成种智也。下
    句云普贤文殊等者。纳因圆。普贤之行文殊
    之愿。二皆圆也。亦得行愿通上二圣。序
    曰。一句之内下。第二约法叹。于中上句约
    能诠深广故。一句之义竭海墨而不尽。后
    一豪之中下约所诠。事事无碍故。一豪之中
    置刹土而非隘。序曰。摩竭提国下。三约处
    叹。举摩竭者。九会本故。不起觉场而周
    遍故。举普光者。近菩提场。又说信门该于
    果海。故云爰敷寂灭之理。序曰。缅惟奥义
    下。第五传译古今感庆逢遇。于中二。先明
    前译多阙。后明今译多具。今初。缅者远也。
    惟者思也。六代。即晋宋齐梁陈隋也。言惟
    启半珠未窥全宝者。即涅??圣行品。雪山童
    子闻化罗刹。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惊而愿
    视。唯见罗刹。问罗刹云。大士。汝于何处
    得是过去离怖畏者。所说半偈。大士。汝于
    何处而得如是半如意珠。释曰。欠下半偈
    义未全故。若得闻下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即全宝也。今明先译既多阙略。为半宝也。
    序曰。朕闻其梵本下。第二明今译多具。即全
    宝也。文中有六。一邀迎。二正译。三感征。四
    事毕。五赞益。六庆遇。今初。事如玄谈。序曰。
    粤以证圣元年下。第二证译也。月旅姑洗者。
    正当三月。言亲受笔削者。则天躬自刊削。
    言笔削者。汉书卫青传云。削则削。笔则笔。
    削谓删去。笔谓增益。有云理书勘受削而注
    之。良以古人书竹木简。以刀削故序曰。遂
    得甘露流津下。三感征也。十四日是辛酉。
    庚申即十三日。壬戍即十五日。前后一日各
    有感征。谓则天于十三日夜梦。见遍天之
    内皆降甘露。十四日覃开译经。十五日天
    降甘雨。覃者。尔雅云。及延也。郭璞注云。谓
    蔓延相被及也。式开下成上征祥。此二句亦
    可通上二瑞。皆一味之泽。亦可式开实相
    成上甘露。不死之药况实相之常住故。一
    味之泽成上膏雨。一云一雨无异味故。式
    者用也。序曰。以圣历二年下。第四事毕己
    亥取于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首。涉五
    年缮写方毕。缮者。说文云补也。珠丛云。治
    故造新。皆谓之缮。序曰。添性海之波澜下。
    第五赞益。于中二。先明益教理。大波曰澜。
    玄言曰。廓者张小使大。郑玄注。礼云。疆者
    界也。说文云。域者封也。谓玄言既加。添足
    性海。开廓法界矣。后大乘顿教下。二辩益
    物机。序曰。岂谓后五百岁下。第六庆遇也。于
    中先庆遇。后发愿。今初。前句约恶时得闻。
    是一幸也。后一句约恶处得闻。此二幸也。
    初言后五百者。如来灭后有五五百年。第
    一五百年解脱坚固等。今当第四五百年。故
    云后也。在三五之后故。故金刚经中。于后
    五百岁信受者难得。言俄启珠函之秘者。
    即智论第六十四云。般若是如意珠。舍利如
    函箧。舍利之中虽无般若。而为般若所熏
    故。得一兴供养千反生天。今用此事。则如
    来如函。华严经是如意珠也。序曰。所冀阐扬
    沙界下。二发愿。于中二。先雨句横遍沙界。
    ?相遍也。尘区者。明微细遍。遍微尘中之
    区域故。后并两曜而长悬下。二句明竖穷
    长悬永布故。两曜即日月。喻如来根本后得
    智也。序曰。一窥宝偈下。第六总彰序意。赞
    理自谦。于中三。先两句正制序由。以披寻
    ?味庆喜深故。毛诗注云。复谓反复。珠丛
    云。复谓重审察。即是南容三复白圭。疏中已
    引二虽则无说无示下。赞理离言要假言显。
    无说无示。则净名目连章之文。不二之门。即
    净名不二法门品。亦如疏说。因言而显言者。
    若无文殊赞默之言。安知无言之为妙。故
    寂灭之相假以言诠。言大千之义者。即出
    现品。尘含经卷喻。疏中已引。故大千经卷
    潜尘无益。聪慧者开便能益物。今假言显
    义。当开尘示于经卷有成益也。三辄申
    下。谦己结成。上己略释序竟。其中有与理
    相应者。随时取舍耳。疏。第十别释文义者。
    疏文分二。先总科。后释经。前中三。谓标彰。
    列名。解释。疏。初本部三分者下。解释十重
    三。初分中分二。先明序正。后流通。有无下。
    别释流通。于中三。一序昔说。二序昔义。三
    申今解。疏。此上七解下。二会昔义也。复会
    前七师融成四句。一即第七师。三即前六
    师。二四义加。二唯正宗者。意取悟入显理。
    为正宗故。故河西道郎云。若因初分以得
    悟。则初分为正。若因后分以得悟。则后分
    非傍即斯义也。疏。今依具三下。第三申今
    正解。谓上显义理包含。纵成四句。依文释
    义三分可依。若无流通。序正安立。若唯有
    正起尽不明。若约无言如何解释。就疏文
    四。一立取源由。二所以三者下。辩三之相。
    三非唯一部下。例成前义。谓会品之文尚须
    三分。何况一部不立三耶。四虽六解皆通
    下。辩定流通。于中三。先取正义。次辩前顺
    违。后结正释。疏。初之一解下。二辩前顺违。
    出前不取五释所以。疏。令正宗中阙证入
    者。此即光统以法界品为流通。法界是证
    入因果众海大问。新众远集。佛自入定。众海
    顿证。判为流通。已抑经文。况正宗中但有
    信解行三而无证入。疏。第三但属善财一
    相者。此即裕公以法界后偈为流通。但是
    善财五相之中。显因广大相之一半。故非一
    部流通。疏。后二偈下。但言有云。即刊定记
    主意用此义。言但结偈中佛德者。以普贤
    向赞如来。言不能尽。故总结云。刹尘心念
    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
    系。无能尽说佛功德。若将此结叹佛德。判
    为流通。则一部之中无菩萨德。疏。十行等
    末类有此偈者。上以义破。此以文破。彼非
    经终而有此偈。故今此偈。非是一部用为流
    通。但当会当品流通意耳。言十行末偈者。偈
    云。菩萨功德无有边。一切修行皆具足。假使
    无量无边佛。于无量劫说不尽。何况世间天
    及人。一切声闻及缘觉。能于无量无边劫。赞
    叹称扬得究竟。释曰。法界偈末。结佛德无
    尽。此结十行菩萨之德不可尽耳。而言十
    行等者。等取十向十地。十向末云。一切众
    生由可数。三世心量亦可知。如是普贤诸佛
    子。功德边际无能测。一毛度空可得边。众
    刹为尘可知数。如是大仙诸佛子。所住行
    愿无能量。此结回向行愿无尽。十地末云。
    十方国土碎为尘。可于一念知其数。豪末
    度空可知量。亿劫说此不可尽。而言此
    者。明此上十地德无尽耳。是知位位品品德
    德之末。皆结无尽。故非一部之流通也。疏。
    经来未尽未必在后者。破第五师言未必
    者。容许后有但不必定耳。如?陈?谀瞧?br> 末。或随好品末等。既不必有。故难取定。疏。
    眷属流通但约义故者。即第六师以约义
    理。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根本法轮摄彼眷
    属故云摄群经为眷属。何必将彼为此流
    通。此中有序不用彼序。何独用彼为此流
    通。疏。故依远公。三结归正义。疏。古云此九
    会中大位问答总有五番者。疏意存四故举
    古释。以第五无大位问答故。于中二。先叙
    昔。后古德以善财下。密示今意。意有其二。
    故但为四。一五无大位问故。二第五属流
    通故。故云今既判入流通。则前唯四。第四
    应名依人证入成德分。疏。兼取流通以为五
    分者。顺于古义。第一分中既摄一部序分。
    不于正宗之内分为五分。故取流通为第
    五分。理亦无违。但无大位之问。故疏合为
    四耳。疏。三以文从义科谓据现文但有其
    四。四位大问故。就第二分中。有差别平等
    二义。故分为五周因果。疏。初五位明因。后
    八相明果者。且依一相。以八相是应现故。
    故属果摄。若克实而言。成如来力下四门。
    方是其果。前一百九十六门。皆属因摄。若
    以八相为果。果有一十九门。余皆属因。
    言名出世因果者。品名离世间故。言亦名
    成行因果者。废于位名意在行故。疏。四前
    后[袖-由+聂]叠科者。虽有十重总为二分。从后倒
    [袖-由+聂]节节。除后就前分二故。疏。初位前十信
    行者。以四十二位明义。十信未成位。但
    为住因。故仁王?十住为十信。故取能成
    信?所成住故。疏。五前后钩锁科者。即是
    新意。文中二。初总标。二正释。疏。一第一会
    为依报因果下。第二正释也。然文有十节。
    谓一经初五品。二?陈?谀瞧贰H??畔氯?br> 品。四问明至住处。有二十三品为一节。五
    不思议至随好三品为一节。六普贤行品
    为一节。七如来出现品为一节。八离世间品
    为一节。九入法界品为一节。初后不重用。
    但合有八重因果。以第九离世间及第十法
    界。各自为一重因果。故得为十。疏。五取不
    思议品下。此一因果。疏文有四。初正明。二解
    妨。三引证。四结成。初文可知。疏。以不思
    议等与前为果下。二解妨。谓有问言。差别
    圆融二义非一。如何前差别果。得为圆融
    果耶。故通意云。虽不思议等经文是一。所望
    异故。果别于因。成差别因果。果自圆融。得
    成圆融之果。言圆融者。以一一德周法界
    故。三十六门。门门之中。含十句故。所说之
    相难测量故。品名标为不思议故。疏。然有
    六义下。三引证。证成不思议等三品。为普
    贤行之果。普贤行品。是不思议等因。疏。一因
    果相属科中多先果后因者。五周因果。所信
    证入二果居先。差别因前。亦先有果。故云
    多先果也。今亦先果后因。为例同也。而言
    因果相属科者。即前第三以文从义科也。谓
    从因果相属之义。科成五故。疏。二四十八
    后未有证成等者。若不思议至随好。唯属
    差别果。因果既终。合有现瑞证成。今却无
    证。普贤行品既唯属出现之因。既未说果。
    何得有证。明知普贤行竟有证结属前来
    不思议等故。疏。三普贤品初无别发起者。
    若不属前此品之初。应合别有发起。既无
    发起明是属前。疏。四以义等者。果德难思。
    不可但为差别果故。疏。五前虽有问等者。
    即第二会初之问。而复问者。欲显不思议下
    难思。是圆融因果之初故。疏。六第二会初已
    有三业等者。前若无果。要用不思议等为
    差别果。前既已有此不思议等全属于后。
    前段差别因果亦足。疏。由斯六义下第四结
    也。三通释中。疏。成佛涅??亦因现故者。此
    遮外难。恐有难云。离世间品自有因果。那
    得总为出现家因。故为此通。疏。由离世
    间下释为出现因义。疏。八离世间等者。当
    会自成因果。九全合两会为一因果。十
    以入法界当会自成因果。然第八会虽不
    钩前。前出现品已曾钩此第十因果不钩
    第八会。第八会已曾钩第九。故并得名钩
    锁因果。疏。其善财已下等者。善财历事为
    因。普贤说佛德为果故。疏。六随品长分科
    者。不约会分总为直科。三十九品以为十
    分耳。疏。二现相品下。明佛果无涯大用分
    者。现相品大用在义可知。普贤三昧言大
    用者。同加普贤不来而至。一多延促皆无
    碍故。毛光赞德无不周故。成就华藏。皆说
    如来遍净法界遍应刹海。令依正相入尘
    含法界。皆无涯大用也。疏。十善财下善友教
    证分者。若据标云随其本会科。会各一分。
    只成九分。欲显圆十故开后一。据实合
    有十会表圆。或经来未尽。且案文释耳
    疏。若开诸龙及三乘会等者。前为百二十
    分。则诸龙三乘。皆属善财会。以初至福
    城本为善财故。故不别开诸乘等会。今约
    虽至福城。城中善财等二千四众尚未出
    城。先说普照法界修多罗。利益诸龙及三
    乘人故别乘之。余可知。疏。上来十例各显
    一理。然亦无尽者。第二正释经文。于中
    三。初总结前义二依三分。三依四分消
    经。疏。若依常用下。二依三分略科。于中
    二。先总科三分。后序中就文分二下。别释
    二序。于中三。初总科。二结通者。文在第五
    卷末。彼文有三。初结此界。次结华藏内。后
    结华藏外。次然此二序下。总指在余。三初
    证信者。下文分为三。初立序原由。二立序所
    以。三略释序文。今初。文略言阿难请问等
    者。智论第二云。佛涅??时。于拘尸那国娑罗
    双树间。北首而卧一心欲入涅??。阿难亲
    属爱心。未除未离欲心。心没忧海不能
    自出。尔时长老阿泥楼豆语阿难言。汝是守
    佛法藏人。不应如凡夫自没忧海。一切有
    为法是无常相。汝莫忧愁。又佛首付汝法。
    汝今愁闷失所付事。汝当问佛。佛涅??后。
    我等云何行道。一谁当作师。二恶性车匿
    云何共住。三佛经初首作何等语。四如是种
    种未来要事应当问佛。阿难闻是事已。心
    闷小醒得念道力助。于佛末后所卧牀边。
    以是事问佛。佛告阿难。若今现在若我过
    去。复自依止念处。莫依止余。乃至广说身
    受心法。以除世间贪爱。又云。从今日后解
    脱戒律经。是汝大师。如解脱戒经说。身口意
    业应如是行。又车匿比丘如梵天法治。若
    心软后应教迦旃延经。即可得道。复次是
    我三阿僧只劫所集法宝藏。是藏初首。应
    作如是说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
    国土。某处树林中。是我法门初首。应作如
    是说。何以故。三世诸佛法经首皆称是语。
    今我经初。亦应称此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等
    语。故云如智度论。疏。及大悲经说者。案大
    悲经第五云。佛告阿难。我今以是正法宝
    藏付嘱于汝。勿令毁灭。阿难白佛言。我今
    云何修行法眼。乃至复云云何结集法眼。佛
    告阿难。我灭度后。有诸大德比丘僧众。集
    法?衬崾薄1酥畲蟮履??纫蹲钗?鲜住0?br> 难。彼诸大德诸比丘众。应如是问。世尊何
    处说大阿波陀那。何处说摩诃尼陀那。乃至
    云何处说声闻藏缘觉藏菩萨藏。阿难。时诸
    比丘如是问已。汝应答言。如是我闻。一时
    佛在摩伽陀国菩提树下。初成正觉。如是
    我闻。一时佛在伽耶城。如是乃至云。如是
    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阿利罗
    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乃至云佛说经已。一
    切大众皆大欢喜顶戴奉行。阿难。汝应如是
    结集法眼。余可例知。上皆原由。即出其原
    本事由。疏。若?其所以意有六焉者。第二立
    序所以也。疏。今废我从闻下。上智论文。此下
    生公意成上论义。疏。若准佛地论下。第三
    略释序文。于中二。先引二论开合不同。后
    然信闻二事下。料拣通局。谓如是我闻。唯经
    初有而义通九会。为如是法义我皆得闻。
    时主俱通者。会会之初。皆云尔时世尊等。处
    众俱局者。摩竭非忉利天等处局。十佛刹菩
    萨列名异故。新旧菩萨亦不同故。疏。随相
    则尔等者。一会即一切会。何有众等而不通
    耶。疏。上来略依三分。下第三用四分科以
    释文。疏文有二。先总明。后就第一下别释
    于中二。第一序昔。疏。若以义从文且分为
    三下。第二辩今。已闻中。疏。如是一部经义
    等者。疏文有二。先序昔解。二明去取。前中
    又二。先合释信闻。后离释信闻。前中二。先
    总明。后如是等言依四义转下。别释其相。
    一言依譬喻者。如有说言。富贵如?成趁拧?br> 如是所传所闻之法。如佛所说。此则以佛
    所说如?成趁拧N医袼??绺还笕恕T蛞?br> 佛说为喻也。亦有说言。如是文句如我昔
    闻。此则以昔闻喻今闻也。故云譬喻。故有
    释如是云。两法相似谓之如。一法无非谓
    之是。相似即譬喻耳。疏。二依教诲者。谓如
    是当听我昔所闻。此即传法者之教诲也。
    亦有云即佛教诲。谓如是是我佛说。应当谛
    听。如有人言汝当如是读诵经论。疏。三
    依问答者。谓众问言。汝当所说昔定闻耶。故
    此答言。如是我闻。疏。四依许可者。谓结集
    时诸菩萨众咸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
    说。传法菩萨便许可言。如是当说。如我所
    闻如是说言。我当为汝。如是而思。如是而
    作。如是而说等。又许可者或信可言是事如
    是。谓如是法。我昔所闻。此事如是。齐此当
    说。定无有异。由四义故。经初皆置如是
    我闻。然上总意遍此四义。非别义也。疏。余
    更有释意不殊前者。刊定记。别开有九意。一
    以总释为一义。次用上四别。如次成五
    义。六以许可中第二释云又许可者或信可
    言为第六意。此是大乘法师。重释第四许
    可。非别义也。设有异释大同许可。又引
    功德施论。为第七释云。如是我闻者。显示
    此经是佛世尊现觉而演非自所作。此亦同
    佛地总意耳。八引长耳三藏依三宝释。若
    大乘法师用之乃是离释如是。下文当引。
    九引梁朝云法师。云如是我闻者。将传所
    闻之法。先当标举一部。谓如是经教。我于
    佛所闻者。此亦全同佛地总意。故云更有
    异释。意不殊前。疏。若离释者下。第二离释
    信闻。于中有二。先依智论合如是二字通
    释。是信顺之辞。然论具云。佛法大海信为
    能入。智为能度。如是者即是净信也。若人心
    中有清净信。是人能入佛法。若无净信。当
    知是人不入佛法。不信者言是事不如
    是。是不信相。信者言是事如是。是信相。疏。
    故肇公云者。此下肇公释。但是用智论意。
    非是别理。是以疏言故肇公云也。复有人
    于肇上加云。信为入法之初基。智为究竟
    之玄术。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
    由信故所说之法皆可顺从。由顺从故说
    听二途师资建立。此亦后人傍于智论肇公。
    复后加言。则虽多亦非异理故。疏。收其异
    义。立为别释。意同言异并略不存。后人不
    知重重因循。皆列为异解。疏。有云圣人说
    法下。此下自狭之宽以释。此第一最局唯取
    如故。即刘虬洼无量义经释。疏。若云如斯之
    言。此下即梁武帝释。此约能诠而通诠事
    理。疏。有云如者当理之言者。通能所诠含
    于事理。理者道理非唯真如。即生公释法华
    经。疏。此明说事如事下。此即于生公解释
    中。傍出远公约法以释。意明生公即远公
    意。然彼具云。一约法解。阿难道彼如来所说。
    如于诸法故名为如。说理如理说事如事。
    说因如因说果如果。如法之言是当道理。
    故曰如是。良以乖法名为非故。如法之言
    得称为是。其言虽多但是道理之言耳。故
    不异生公。疏。融云如是者。感应之端也。谓
    以如字为佛应。是字为机感故渐宽前。从
    经以感应下。通妨难。恐有难云如即是应。
    是即为感。何不名为感应我闻。故为此通。
    有引此为注法华释者。注是刘公用融公
    义耳。疏。上来诸释下。第二申今去取。于中
    二。先且总许。后正申去取。前中言更有诸
    释。言异意同者。谓长耳三藏。就三宝释云。一
    就佛。三世诸佛共说不异。故名为如。以同
    说故称之为是。此大同梁帝。二约法。云诸
    法实相今古不异。故名为如。如来为说故称
    为是。此同刘公。圣人说法但为显如。三约
    僧。释云以阿难闻望佛所教所传不异。故
    名为如。永离过非故名为是。此同佛地总
    意。故云言异意同。又宝公约离五谤释云。
    第一句如是。此经离执有增益谤。故云如
    是。第二句如是。此经离第二执无损减谤。
    第三句如是。此经离第三执亦有亦无相违
    谤。第四句如是。此经离第四执非有非无愚
    痴谤。第五句如是。此经离第五执非非有非
    非无戏论谤。此上五谤。当理之言即皆摄尽。
    又真谛三藏约二谛释。既离有无。则离俱
    及俱非等。故亦不异前释。故云言异意同。
    略序数条更有多释。亦言有异意则大同。
    恐繁不序。疏。若依生物之信下。第二正申
    去取。于中文二。先总取三义。后以宗拣定。
    中文并可知。言敌对外道阿优者。百论云。
    外道立阿优为吉。智论云。梵王昔有七十
    二字。以训于世教化众生。后时众生福德
    转薄。梵王因兹吞?n却七十字。在口两角。
    各留一字。是其阿优。亦云阿呕。梵语轻重
    耳。余可知。疏。若华严宗下。第二以宗拣定。
    即约教以释。上通诸教。今先举圆宗。后应
    随教门下。依五教以释。既如是为当理之
    言。明于二谛。则小乘人法为俗。生空为真。
    始教之中四重真俗抗行。终教事理真俗二
    相交彻。如真谛所解。四顿教则真俗两亡。亡
    言绝虑方称当理。如无常经。应以生老病
    死定可厌等。称为当理之言。异此所明不
    得称是等。余教可知。疏。二我闻者释闻成
    就等者。疏。文有三。初总明立意。次我即阿
    难下。略释。后云何称我下。解妨重释。于中
    有二。先征释我闻。后释所闻。前中先征释
    我。诸蕴假者通于诸教。后此用何闻下。征闻
    重释。通于我闻。于中先征。后若依大小乘
    下。约教别释。于中三。初法相二无相三法
    性。初法相中含于小乘及与始教。于中二。
    先王释。后解妨。今初言小乘三者。萨婆多
    宗自有三义。一法救论师。耳闻非识。谓虽
    自分识依根方闻。然闻体是根非是于识。
    如闻既尔。见等亦然。故杂心云。自分眼见
    色。非彼眼识见。非慧非和合。不见障外
    色故。二妙音师。识闻非耳根无觉故。三成
    实师。和合能闻。上三并如俱舍界品。及婆沙
    第十三说。言大乘三者。一耳闻非识。如杂
    集第二云。耳界有何相。谓能闻声。瑜伽三
    十五云。数数于声。作意至能闻故。二识闻
    非耳。梁摄论云。闻有三义。一闻体谓耳识。
    二闻资粮谓音声。三闻果谓即闻慧。唯此耳
    识以为正闻。三和合能闻。佛地论云。闻谓耳
    根发识领受声尘。瑜伽论云。闻谓听闻即是
    耳根。发生耳识闻受教故。疏。然或具四缘
    八缘者。通释大小乘和合闻义。上言和合。
    但合根识。今取具缘。故云四八。然其四八
    是生识缘。若取能闻兼所发识。则或五或
    九故。疏。云等言或四者。即是小乘。一空二
    根三境四作意。故智论云。尔时耳根不坏。声
    在可闻处。作意欲闻。情尘意合即耳识生。
    随耳识生即意识生。方能分别种种因缘。方
    得闻声。释曰。声在可闻处即空。二即作意
    情即是根故。中论内?六根品。为六情品。
    古云。根含识义目之为情。尘即是境。意即
    意根加此为五发生耳识。言随耳识生即
    意识生。即同时意识分别。非是缘也。若
    约分别声尘。则同时意识。亦是缘也。种种
    因缘得闻。总结上也。言八缘者。于前四上
    复加于四。谓一空二根三境四作意。五根本
    依第八识。六染净依第七识。七分别依第六
    识。八种子。种子为因缘依诸有为法皆托
    此依。离此因缘必不生故。分别依者即第
    六识。染净依者即第七识。根本依者即第八
    识。根即同境依故。唯识第四云。由此五识
    俱有所依。定有四种。谓五色根六七八识。
    随阙一种必不转故。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
    依别故。如有偈云。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
    八。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若加等无
    间。于前各加一。释曰。眼九缘者。复加于明。
    ?中无见故。耳已除明。七更除空。此三合
    中知故。后三即六七八。六识五缘。更除
    染净及与分别。分别即所发识。染净即所依
    根。第七识或三或四。四谓除染净。染净即
    所发识故。前六识中约为根故除。此第七中
    约为识故。复除第八。第八即总故。或三者
    更除于境。境即根故。言三者即第八。但有
    种子作意及根。或四即更加境。此上诸释因
    便故来。疏。虽因耳处下。第二解妨。此有二
    妨。一有问言。现是耳闻。云何言我闻。故为
    此通。明我为总。总该眼耳等诸根故。即佛
    地论文。二有问言。一切佛教诠于无我。阿难
    已是入理圣人。那同凡夫而称我闻。故此
    通云法虽无我是牒问意。后言语便易下。
    即是通释。于中先显正。后非邪慢下拣非。
    此中通是二论之意。谓智论第一有三复次。
    以释无我说我。一云复次世间法中说我。
    非第一义中说。以是之故。诸法空无我。世间
    法故虽说于我。无实体故。二云复次世间
    语言有三根本。一邪二慢三名字。前二不净。
    后一是净。一切凡夫具三种语。见道学人
    具二种语。谓慢名字。诸圣人具一种语。谓
    名字。内心不计实法。随世间人共传是
    语。诸佛弟子顺俗故说我无咎。三云复
    次若人着无我相。诸法是实余皆妄语。是
    人应难。此一切法实相无我。云何言如
    是我闻。今诸佛弟子。知一切法空无所有。
    是中心不着。亦不着诸法实相。何况无
    我中心有所著。以是义故。不应难言
    何以说我。释曰。上三复次。一随世间故。
    三破邪见故。三不着无我故。二者依
    瑜伽论第六云。略由四义故称我闻。一
    为世间语便易故。二为随顺世间故。三为
    断除决定无我怖畏故。四谓宣说自他得
    失。令生决定信解心故。显扬第九。杂集十
    三。皆同此说。释曰。此与智论大同。瑜伽第
    一智论略无易故不出。二即智论第一。三即
    智论第三。谓着无我。即无我怖者。谓若定无
    我为谁修学。若不说无我。着即令怖不着。
    故不说无我。此怖自除。四即第二。谓随世
    流布。即能令他生决定信解之心。已知二论
    言异意同故。今疏明含于二论。取其言同。
    言语便易。即瑜伽第一意。随顺世间。即瑜
    伽第二智论第一。非邪慢心而有所说。即智
    论第二意中。所拣二语。然大乘法师傍智
    论意。立三种我。一妄执我。即此邪我。二者
    假施设我。谓大涅??乐净常我。除二乘倒。
    强施设故。此亦即是智论名字中收。而智论
    于世间假名。此依出世法假名。三世流布
    我。正同智论三语之中名字我耳。然此中更
    有问言。为佛说法而言我闻。为不说法而
    言我闻。即本质影像之义。已见教体中。故
    疏不问。疏。若依无相下。第二无相宗含于
    三教。谓始教顿教实教。谓若但云我既无我
    闻亦无闻。即大乘初门为始教意。若云能所
    双寂无闻不闻。亦无我不我。离念顿显即顿
    教意。其从缘空故。向上成前二教无我所以。
    二者向下成不坏假名。即不闻之闻。为实教
    意。谓事理无碍故。闻即不闻无二义故。故智
    论云。闻者云何闻。用耳根闻耶。用耳识
    闻耶。用意识闻耶。若耳根闻耳根无觉知。
    故不应闻。若耳识闻。耳识一念不能分别。
    故不应闻。若意识闻。意识亦不能闻。何
    以故。先五识识五尘。然后意识识。意识
    不能识现在五尘。唯识过去未来五尘。若
    意识能识现在五尘者。盲聋人亦应识色
    声。何以故。意识不破故。答曰。非耳根能闻。
    亦非耳识亦非意识。是闻声事。从多因缘
    和合故得闻声。不得言一法能闻声。何
    以故。耳根无觉故不应闻声。识亦无色无
    对无处。故亦不应闻声。声无觉亦无根。
    故不能知声。释曰。此上皆明相离不能
    闻。下云尔时耳根不坏等。即辩和合能闻。
    已如前法相宗中引。今明和合而闻。闻即无
    闻。皆实教意。若刘公注法华云。阴入非主
    为我。听受非情曰闻。深照缘起悟解法
    空。若斯人也顾命之所因。然后传而无执。
    物我同致。释曰。此初亦始教意。从深照缘
    起下。即实教意。然皆属无相宗摄。又言不
    闻闻者。即涅??十九。十地品中当引大意。
    但明事不碍理故不闻。约理不碍事故为
    闻。疏。若约法性下。第三约法性宗辩而
    但明圆教中意。言以我无我不二之真我
    者。含两经意。一者净名云。于我无我而不
    二。是无我义。二者涅??云。无我法中有真
    我。是故敬礼无上尊。正当今意。即口顺世
    间。心造真境。真自在我。疏。根境非一异之
    妙耳者。以根与境共为缘起。因根说境因
    境说根。互相融即故曰非异。两相历然故
    曰非一。斯为妙耳。何所不闻。疏。然阿难所
    不闻经下第二释不闻难。谓有问言。阿难
    是佛得道夜生。年满二十方始出家。年至
    三十如来方命以为侍者。自三十年前如来
    所说。阿难不闻。何以经初皆言我闻。故为
    此答。答有四意。大为两节。前三带权。后一
    显实。一或云展转闻者。自有数说。一报恩
    第六云。阿难所不闻经。从诸比丘边闻。或
    有诸天向阿难说。二依涅??四十云。我涅
    ??后。阿难比丘所未闻者。弘广菩萨当广
    流布。阿难所闻自能宣通。三智论第二云。迦
    叶阿难于王舍城结集三藏。是时长老大迦
    叶谓阿难言。佛嘱累汝令持法藏。汝应
    报佛恩。佛在何处最初说法。佛诸大弟子
    能守护法藏者。皆已灭度。唯汝一人在。汝
    今应随佛心怜愍众生故。集佛法藏。是
    时阿难礼众僧已坐师子牀时大迦叶说
    此偈言
     佛圣师子王  阿难是佛子
     师子座处坐  观众无有佛
     如是大德众  无佛失威神
     如夜无月时  虚空不清净
     如大智人说  汝佛子当演
     何处最初说  今汝当布现
    是时长老阿难。一心合掌向佛涅??方。如是
    说言。佛初说法时。尔时我不见。如是展转
    闻。佛在波罗柰。佛为五比丘。初开甘露门。
    说四圣谛法。苦集灭道谛。阿若?x陈如。最初
    得见道。及八万诸天。闻是得见道。以是等
    文明是传闻。故云或展转传闻。疏。或如来
    重说者。报恩经第六明阿难佛命为侍者。阿
    难从佛请求三愿。一者不受佛故衣。二者
    不受佛别请。三者所未闻法更请重说。如
    来将入涅??前。更为阿难重说。疏。或得
    深三昧自然通达者。金刚华经云。阿难得法
    性觉自在王三昧故。如来前所说经。皆能忆
    持。与亲闻无异涅??亦云。阿难多闻士。若
    在若不在。自然能解了常与无常义。法华
    得受记竟云。世尊甚希有。令我念过去。无
    量诸佛法。如今日所闻。我今无复疑。安住
    于佛道。方便为侍者。护持诸佛法。既云得
    记竟。方悟亦带方便。据方便为侍者。即密
    显实矣。疏。上皆就迹而说下。显实。于中上
    一句是结前。此下正显实义。言如不思议
    境界经斯良证者。彼经云。尔时复有千亿菩
    萨现声闻形。亦来会坐。其名曰舍利弗目
    犍连。乃至云阿难提婆达多跋难陀等。而为
    上首。皆已久修六波罗蜜。近佛菩提。为化
    众生于杂染土现声闻形。释曰。是大菩萨
    方便显本。故为实说。如法华五百弟子品
    云。诸比丘谛听。佛子所行道。善学方便故。
    不可得思议。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
    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即其文也。又阿难
    章中云。方便为侍者。护持诸佛法。即大权
    明矣。后去取中。疏。但随机教别者。此亦含
    多义。一成上诸说。但随机教故。二者即约
    三种阿难受持三藏。故云随机教别见闻不
    同。三种阿难。即大乘集法经说玄中。已引金
    刚仙论。及真谛般若疏。引?王忏悔经等。
    并同此说。疏。第二标主时处下。释一时中
    文二。先唯就一时说。后感应合说。今初。言
    亦随世假立者。谓佛法中时不可得。中论
    云。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物尚无所
    有。何况当有时。今随世俗说有一时。智
    论意同。言拣异余时者。谓趣举一时耳。疏
    即法王启运嘉会之时者。即肇公语意亦可
    知。启者开也。嘉者善也。易云。元者善之长
    也。享者嘉之会也。谓佛开大运演说真乘。
    即嘉善之会也。疏。亦可机教一时下。二感应
    合释。即生公意可知。疏。佛者主成就下。疏
    文有二。先略释。后义见下指广。前中若言
    菩提但称为觉。若云佛陀此云觉者。然觉
    有三。一自觉。谓双觉事理。如睡梦觉。如莲
    华开。此拣凡夫。二者觉他。拣异二乘。三者
    觉满。拣异菩萨。故云自他觉满之者。若禅
    观说。亦云离心名自觉。离色名觉他。色心
    俱离为觉满。以依起信心体离念。名为本
    觉故。题中总有此义释之。疏。真身无在而
    无不在故次辩之者。总显大意。言无在者。
    体相寂寥离能所故。无不在者。体圆遍故。
    故下经云。譬如虚空遍至一切色非色处。
    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虚空无身故如来亦
    尔。遍一切法。遍一切众生。遍一切国土。非
    至非不至。何以故。如来身无身故。为众生
    故示现其身。又无在即体。无不在即用。体用
    无碍故为真身。此亦净名身子答天女意。
    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也。疏。为表所说下。
    释处所。以表自心中所证。非是随宜故不
    移证处。疏。第三别明时分中分二。先蹑
    前生起。谓说法时及成佛时。双标二时。后
    此教胜下。双释二时。于中二。先明说时。后
    释成佛。前中三。初释其所以。次初言尚总
    下。二假问征起此有二征。一征初近远。二
    征初通局。疏。略为三解下。第三解释。此上
    总标三义。即为三别。三解之中初之一解征
    初远近。近在一念。答初通局。局初五会。第
    二解初在二七之后而通九会。第三解取
    前师。即一念之初。取后第二师通于九会。
    就初解中三。初正明时分。二遮伏难三会
    论文。初中明九会。分为三时。非总初也
    疏。以只园身子皆后时故者。出后时所以。只
    园在后者。佛成道后在王舍城。因长者为
    子娶妻。至于此城。闻佛发心方造精舍。
    故知在后。身子等在后者。案报恩经初度
    五人。次度耶舍门徒五十人。次度优楼频螺
    门徒五百。次度伽耶门人三百。次度那提门
    人二百。次度?子门徒一百。次度目连门
    徒一百。合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十二游
    经初成道第一年度五比丘。第二年化迦叶
    兄弟三人。第五年度身子目连。五人者。一[打-丁+可]
    邻。二?湿?。亦云马星跋提。三摩诃男。四
    十力迦叶。五拘利太子。二是母亲。三是父亲。
    释曰。既身子等在后。今第九会有此等五
    百。及只园则在后矣。疏。常恒之说下。第二
    遮伏难。总有四难。一云华严教旨时处圆
    融。要历三时。岂通玄趣。故此释云。常恒之
    说。说无息时。后时不谈。岂名常说。二有难
    云如来圆音。顿演何要。三节方尽幽微。故此
    通云。虽能顿演表法浅深故须三节。三有
    难云。若表三节。三七日中一七一节。足得
    成表。何要后时。故此答云。三七未有声闻。
    不得显于不共之教。故须后时。故疏云亦
    显二乘绝见闻故。四有难云。处历秽土时
    不相融。岂顺华严圆融之旨。故此答云。正
    为融于异时及与秽土。即一刹那即是净
    故。故疏。云虽异处别时亦不相离等。疏。若
    尔世亲下。第三会论文。言思惟行因缘行
    者。因谓自所得法。缘谓所化之器。欲将
    已所证法为众生说。名为行因缘行。故法
    华经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
    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
    度等。是也。彼思不得一乘机。今思即得
    一乘机为异耳。余文可知。疏。二顺论释可
    知。疏。三约实圆融。即贤首国师意。于中四。
    初正释。二应机出现下。立理。谓若机熟不
    应便为失人。未熟而应虚心有待。二俱失
    时。疏。只园身子下。三通妨难。谓有问言。若
    初成顿说。初成未度身子等众。何处得有
    五百罗汉。故今答云。九世相收。次有难云。只
    园身子等纵许九世相融。一念一时何有重
    会。前时后时方有重故。故今通云。重会之
    言。亦犹灯光涉入如点灯盏。似有前后
    光。无前后而相涉入。今重会义但似灯光。
    一时之中不妨两会。法则有重。时不重也
    疏。故法界放光下。第四引文为证。于中有
    三。初引法界品文。证是初成。法界品内见
    坐道场初成正觉。明知法界同初会时。二
    故此经十地下。引十地经。证无二七故。三
    故诸经论下。后会诸教时。明二七言非为
    楷定并随机故。密迹三乘玄中已说。普曜
    说十二因缘。而三乘俱益。十二因缘通三
    乘故。三乘既益明通说三。疏。法华过三七
    日方云说小者。经云。我始坐道场。观树亦
    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初欲说
    一而无一机。次念说权诸佛皆赞。乃至云舍
    利弗当知。我闻圣师子。深净微妙音。称南
    无诸佛。复作如是念。我出浊恶世。如诸佛
    所说。我亦随顺行。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
    柰。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
    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法轮。便有涅??音
    等。疏。时既不定下。结成随宜。疏。约佛就机
    下。会于权实。劝令善知。疏。上显时分下。
    第二释成佛义。于中二。初结前总标。二小
    乘已下。别明五教。一小乘三十四心者。如
    婆沙八十二说。俱舍根品云。传说菩萨三
    十四心便成佛故。言三十四心者。见道一十
    六心。谓八忍八智离有顶贪有十八念。谓
    断有顶惑。有九无间九解脱道。如是十八
    足前十六。成三十四。一切菩萨决定。先于
    无所有处。已得离贪。方入见道。不复须
    断下地烦恼。唯断有顶一地之惑。但三十
    四心一坐成佛。疏。五分法身初圆者。即戒定
    慧解脱解脱知见。如十藏品。是实非化。拣
    异大乘。疏。大乘之中下。第二始教。疏。据实
    即古今情亡下。第三终教。古今情亡即观行
    意。但当无念为始成故。心无初相。即起信
    论云。菩萨地尽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其
    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
    竟究觉。今疏杂其语用。疏。无念而照名之
    曰正者。若唯无念寂而失照。若但照体照
    而失寂。并称不正。正在双行。疏。见心常住
    称之曰觉。即上所引起信论文。得见心性
    心即常住名究竟觉。疏。始本无二目之为
    成者。起信云。谓始觉同本觉。无复始本之
    异。名究竟觉即是成义。疏。约法身下。第四
    顿教意。言无成无不成者。经云譬如世界
    有成坏。而其虚空不增减。一切诸佛成菩
    提。成与不成无差别。既无有成何有不
    成。又体湛寂故曰无成。不碍随缘故无不
    成。即成终教意。疏。若依此经下。第五圆教。
    言以十佛法界之身云者。即成正觉等。十佛
    义并如前。言念念初初为物而现者。即体
    之应。应无尽时生感即成。念念机感念念
    成矣。成既不已故曰初初。一成一切成者。
    事事无碍故。故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于
    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故如来成。即
    众生成矣。况佛佛平等一切成佛。又于一
    处成即一切处成。故十地中第十愿云。愿于
    一切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离
    一毛端处。于一切毛端处。皆悉示现等。又云。
    如于此处见佛坐。一切尘中亦如是。佛身
    无去亦无来。所有国土皆明现等。无成不成
    义不异前疏。一觉一切觉者。若觉一法一
    法之中一切具足。无觉者远离觉所觉故。无
    不觉者。朗鉴在怀亦不存于不觉相故。余可知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七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