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四 >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7

    疏。二陈隋下。天台四教中二。先叙昔。后
    顺违。前中亦二。先师宗。后立教。师宗言陈
    隋者。故天台传云。陈隋二代。三帝门师。谓
    陈朝一帝。即是后主。隋有二帝。即文帝炀
    帝。炀帝为晋王时。即请为菩萨戒师。终
    于炀帝之时。故云陈隋二代。天台山名。举
    处辩人。僧名智?。而言智者。帝为立号。
    美其德也。承南岳者。故韦虚舟传云。自佛
    教东流。秘密斯阐。思大师之所证。智者大师
    之所弘。故思大师一见。便云。昔日灵山同
    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又入道场澄
    心云。非汝不证。非我不知。师资传芳。故
    并序耳。疏。立四教云下。正立中二。先正
    立四教。后通相料拣。前中四教。即为四别。
    每教皆有三节。一立名。二所证。三所被。其
    四教所诠。即四种四谛。一生灭四谛。二无生
    四谛。三无量四谛。四无作四谛。广如四谛
    品。今初。一三藏教者立名。至下当释。疏。此
    教明因缘下。辩所诠理。其因缘之言。通于
    四教。因缘故生灭。因缘故即空。因缘故假名。
    因缘故中道。因缘为主故。四教皆带之。言
    生灭四真谛理者。苦以逼迫为义。集以增
    长生死为事。道以除患为功。灭以累尽
    为名。有苦可知。有集可断。有灭可证。有
    道可修。迷则苦集生。而真道灭。悟则苦集
    灭。而正道生。有可生灭。故云生灭四谛。苦
    定是苦等。故得名真。疏。正教下明所被。鹿
    苑初转法轮。俱邻五人见谛成道等。但有小
    乘得道。未有大乘得道。故言傍化为菩
    萨。智度论云。佛于阿含中虽为弥勒授
    记。亦不说种种菩萨行。故菩萨为傍也
    疏。二者通教等者。文分为三。初正立。二引
    证三解妨。初中亦有三段。初名即以同释
    通。故法华云。我等同入法性。肇公云。三乘
    同观性空而得道也。即三兽度河。一水无
    二耳。疏。此教下。辩所诠。从缘生法。无性
    即空。非色败空。不要析破。故云即空。若
    约中论偈明四句。初教即因缘所生法。此
    教即我说即是空。第三亦名为假名。第四
    亦是中道义。故此云因缘即空。言无生四真
    谛者。第二种四谛也。谓解苦无苦。名为苦
    谛。解集无和合。名为集谛。解灭无灭。解道
    无道。四谛性空本无生灭。不同初教有可
    生灭。疏。是摩诃衍初门者。拣非深极。言
    初门者。以空遣有。未彰妙有中道义故
    疏。正为菩萨下。所被机。双明二空。故云正
    为菩萨。言傍为二乘者。初以空门遣荡
    小乘执心。令渐通泰。故云傍通。疏大品下。
    二引证。此双正名及所被机。既三乘当学
    故。是通教三同禀也。二乘既学即傍为也。云
    何欲得三乘。当学般若。如云了法无生
    名般若者。当声闻学无生。便云一切诸法
    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
    如是思惟。便于严土利他不生喜乐。但欲
    趣寂故成声闻乘。若闻无生。知从缘生故
    无生。从缘灭故无灭。无生无灭因缘之理。如
    是学者成缘觉乘。若闻无生。便知一切诸
    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即生灭而无生灭
    故。不碍于生灭。灭恶生善。悲智兼济。成菩
    萨乘。同学一无生而成三乘故。若欲成自
    乘。当学无生般若。又如无所得是般若。罗
    汉得之。实无有法名阿罗汉。缘觉得之不
    得缘相。菩萨得之心无?碍。以无所得能
    得菩提。故言三乘同禀般若。以此义推。则
    二乘人同学二空也。而云等者。具云欲得
    缘觉乘。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菩萨乘。当
    学般若波罗蜜。此明般若能成一切道果
    也。疏。然教理智断下。解妨难。谓有难云。此
    通别教名。皆智论中。共般若不共般若。以
    立。何不二名共教。三名不共教。而云通别
    耶。故今释云。通则上通别圆。下通二乘。远
    近俱通。共但共小。得近无远。故名通耳。别
    有二义。不名不共。次下当释。又言皆通
    者。上之八字。字各一义。一教通。二理通等。
    一教通者。三乘同禀因缘即空之教。二理通
    者。同见偏真之理。三智通者。同得巧度一
    切智。四断通者。菩萨界内惑断见思同也。
    五行通者见修无漏行同也。六位通者。从干
    慧地乃至辟支佛地。位法同也。七因通者。九
    无间同也。八果通者。九解脱二种涅??界
    同也。通义虽八。因教方知。故名通教。余教
    例知。疏三别教者下。文中分二。先正释。后不
    名下。通妨难。初中亦三。立名可知。此教下。
    二明所诠。因缘假名当中论第三句。无量
    四真谛理。即第三四谛。言无量者。苦有无
    量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集灭道各有无量
    相等。疏。的化菩萨下。三明所被机。即华严
    法界品意。疏。不名不共下。二通妨难。初牒
    疑情。谓有难言。既言别即不共。便是智论不
    共般若。何不名为不共教耶。疏。兼欲下。
    解释以别有二义。一不共二乘义。如上说。
    二历别不融。故名为别。若云不共不兼后
    义。故云兼欲拣非圆故。疏。以一因下。出非
    圆之相。一因迥出者。对他显别。不同通
    教。三乘通修。今一道出离。迥超二乘。亦离
    二边。以显中道故。一果不融下。当法明
    别。一果不融者。果别谓三德。三身各不融
    故。不能一德一切德等故。历别而修者。当
    体以明因别。修布施时。非戒等故。初地不
    知二地功德等故。疏。不德因果圆融者。因
    果互望不融。不能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故
    疏。四圆教下。文中亦二。先正立。后对前结
    成。前中又二。先释义。后引证。前中亦三节。
    释名可知。疏。此教下辩所诠。略无无作四
    谛之言。言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者。即论
    第四句。亦是中道义。而言不思议者。佛性
    中道故。又因缘即空故。不可作因缘思。即
    假故不可作空思即中道故不可作二
    思。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为不思议。因缘二
    谛。即真俗二谛。中道即第一义谛。三谛义
    也。又融二谛即是中道。不似通教多约真
    谛。别教多约俗谛。言事理具足者。通多约
    理。别多约事。圆中举事乃是即理之事。举
    理乃是即事之理。无理不明无事不具。
    言不偏不别者。不偏。谓非偏真。不滞一
    边故。不别者。谓不历别。必须融摄故。余
    如大意合离中辩。疏。但化下。三所被根
    也。最上利根。即圆融之机也。疏。华严经
    云下。引证。即晋经。今当七十三。经云。佛为
    说修多罗。名圆满因轮。偈中云。彼佛知众
    根将熟。而来此会化群生。显现神变大庄
    严靡不亲近而恭敬。佛以一音方便说法
    灯普照修多罗。无量众生意柔软。悉蒙与授
    菩提记。义则大同。名有小异耳。疏。别则教
    理等下。对前结成。谓别圆各有教等八事。
    别教八者。一教别。谓恒沙佛法。别教菩萨
    不通二乘。二理别者。藏识有恒沙俗谛之
    理也。三智别者。道种智也。四断别者。尘沙
    无知界外见修无明断也。五行别者。历劫修
    诸波罗蜜。自行化他之行也。六位别者。谓三
    十心伏无明。是贤位。十地发真断无明。是
    圣位。是谓别也。七因别者。无碍金刚之因
    别也。八果别者。解脱涅??四德。异二乘也。
    圆教八义者。一教圆。正说中道。言教不偏
    也。二理圆。中道即一切佛法也。三智圆。一
    切种智也。四断圆。不断而断。无明惑断也。
    五行圆。一行一切行也。六位圆。从初住一
    地具足诸地功德也。七因圆。双照二谛。自
    然流入也。八果圆。妙觉不思议三德之果。
    不纵不横不并不别也。故云圆则教等皆圆
    疏。又此四教下。第二通相料拣。于中三段。
    一立教所因。然依中论三观之偈。而用此
    偈。有三重不同。一则一教之中各成三观。
    如前大意合离中辩。二四句各配一教。如
    向立教中明三离合。用之。以成四教。如今
    文是。如云从假入空。义同因缘所生法。我
    说即是空。从空入假者。义同亦为是假名。以
    连第二空句故。从假入中者。义同亦是中
    道义。以连上假名句故。今合初二句。成初
    二教。通用四句。为别圆两教。从假入空析
    体异者。谓观因缘假有之法皆悉空寂。云
    何知空。若云色者唯五根五境及无表色。
    此十一色合成色蕴。色蕴故空。又于此中
    一一推征。谓一眼色。从八微生。假合成色。
    析至极微。都无实色。故曰色空。此名析法
    成藏教也。若云因缘所生。即无自性。举体
    即空。不须析破。如净名云。色性自空。非色
    灭空。体达此色。有来即空。故云体法明空
    通教起也。从空入假等者。即三观逦迤故
    成别教。谓先观真谛本来空寂。出观入俗
    涉有化生。净佛国土等。故云从空入假。由
    入俗。故又多流散。次观中道动寂无二。远
    离空有动寂二边。三观不在一时。故名别
    教。三观一心等者。即空即假即中。即一而
    三。则三而一。非先非后。非一非三。亦如
    前大意合离中第四义辩。疏。又此四教下。
    第二辩其所释。拣异余师。余师或云。般若
    是空教。法华是中道教。涅??是常住教。此是
    圆教。此是偏教。局定一经。今则不尔。故云
    一部之中容有多故。而言容有者。不必具
    多。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故彼师云。三藏但。
    谓明小故。方等对。谓呼净名等为方等教。
    对小说大。般若带。谓带小说大。华严兼。
    兼别说圆。法华无复兼但对带。唯说圆
    教。但者唯一教。对则具四。如净名云。诸仁
    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
    信也等。即藏教也。迦延章云。不生不灭是
    无常义等。即通教也。富楼章云。无以秽食
    置于宝器。无以琉璃同彼水精。大非小
    分。即别教也。如须菩提章云。不断?H怒痴
    亦不与俱。不坏于身而起一相。不灭痴
    爱起于明脱等。皆即圆教。故具四也。般若
    部中唯有三教。无前藏教。已被诃破。不为
    彼故。华严兼者。以寄位修行。行布罗列。兼
    斯一分故。法华唯此一事实故更无余教。而
    涅??十仙果证罗汉者。具于四教。若尔宁
    异方等。虽有四教而皆知常住。故得异
    前。垂入涅??。意欲普收。故得具四。如文
    有之。疏。又更以四种下。第三用四仪式。
    复成八教。谓一顿教。二渐教。三不定教。四
    秘密教。初即华严经。初成顿说故。二即始从
    鹿苑终至鹤林三乘一乘。并称为渐。若约
    化法顿教摄二。谓圆及别。渐教具四。谓藏
    通别圆。然此二教。本是刘蚪初立。以南中
    诸师加于不定。三教渐中初开有三。即是岌
    公。故云渐顿如岌公。后二即于不定教中
    开出。而与前不定不同。谓从一音异解中
    分成此二。净名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
    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
    力不共法。释曰。各闻不同。即所说不定。谓闻
    大者知彼闻小。闻小者知彼闻大。即名
    不定。故云若互相知名为不定。若闻小乘。不
    知彼人闻大。闻大乘者。不知此人闻小。
    即名秘密。故云互不相知。谓闻大不知彼
    闻小。小即于闻大者为秘密。闻小不知
    彼闻大。大即于闻小者为秘密。此之二教
    所说化法。俱通藏通别圆故。顿中唯二化法。
    余三具四教法。是故以化仪取法。华严之
    圆。是顿中之圆。法华之圆。是渐中之圆。渐顿
    之仪。二经则异。圆教化法。二经不殊。大师本
    意判教如是。又?圆教亦名为顿。故云圆
    顿止观。由此。亦谓华严名为顿顿。法华名
    为渐顿。以是顿仪中圆顿渐仪中圆顿故
    疏。此师立义下。第二辩顺违。复二。初聪
    明顺违。初顺。后但三藏教下。辩违。以
    名滥故。故静法与作四种过。一滥涉大乘
    失。以大乘亦有三藏。应名三藏教故。二大
    无三藏失。以彼不名三藏故。三特违至
    教失。彼云不得亲近小乘三藏学者。有小
    乘言拣异大乘故。明知三藏不唯属小。四
    有不定失。以小乘诸部有不立三故。如
    经量部。但立经律二藏故。有立五藏。成实
    三外立于杂藏及菩萨藏故。以有此四失
    故。总许其破。云名似小滥。正许初失。然下
    皆为通。疏。所以尔者下。别为会释。于中三
    段。初别释藏教难。文有四节。以通五难。
    谓上四失之外。第五云何不立小乘。难言四
    节者。一出三藏名之所据。通违至教之
    失。及滥涉大乘失。谓大小乘论同立此名
    故。滥涉之失不在于己。若有难言。智论之内
    小乘之名随自宗语。三藏之称随他宗言。
    非共名也。故今释云。智论是随他名。成论
    小乘。云何亦名三藏。岂随他宗耶。即由上
    义不违至教。以罗什译经多依智论。小乘
    三藏为欲成文。二言双举。小乘之过不在
    三藏。但责其心小耳。故诃小乘。不责所
    诠三藏。疏。初对旧医者。第二明立三藏
    所以。四教之初。敌对旧医之三故。须特立
    三藏。三又条然不同故。无滥涉大乘。所以
    偏从立号。亦犹五尘皆色。而色独得总名。
    故三藏虽通标总名。便为小乘别称。言
    旧医者。即涅??第二。新旧二医之喻。旧医
    即喻外道。戒定慧者。然各有二。一邪。二
    正。旧邪戒者。谓鸡狗等。正戒者。谓十
    善道。旧邪定者。九十五种所说鬼神之法。
    或能知世吉凶现神变相也。正者。即四禅
    四无量四无色发五通是也旧邪慧者。因
    身边见。发诸邪智拨无因果。食粪裸形等
    也。正者。即因身边见发诸世智。说有因
    果诸善法也。今佛说三藏教。所明戒定慧。
    即是新医从远方来。晓八种术。如来所说。
    一戒者。即五种得戒。发一切律仪无作有作。
    如五部?衬崾且病6?ㄕ摺<匆腊吮成崛?br> 九次第定等。发六神通是也。三慧者。即是
    生灭四谛。破身边二见六十二见。发真无
    漏。成十一智三无漏根是也。此戒定慧。一
    切外道尚不闻名。况有其分。故云初对旧
    医等。言三事条然不同者。上对旧医下
    对通别圆教。由不同故立三藏名。即由此
    义诸部多明三藏。从多立名。非不定失
    疏。通教融三故下。第三明后三不称三
    藏所以。即正通大无三藏失。谓大乘虽有
    三藏。各有融拂等义。故不立名。非无其
    体。言通教意融三者。融至空寂故。故法句
    经云。若说诸持戒。无善无威仪。戒相如
    虚空。持者欲迷倒。若学诸三昧。是动非坐
    禅。心随境界流。云何名为定。无智无得方。
    名真智般若。无知如智双寂等。皆是意融三
    也。疏。别教依一法性而显三者。以一法性
    统之。亦不得迢然有别。一一法门不离法
    性。故云。以知法性离五欲过故。随顺修
    行尸波罗蜜。以知法性无乱想故随顺修
    行禅波罗蜜。以知法性本有智慧光明无
    痴暗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等。疏。圆教
    三一无障碍者。即三而一。即一而三。非唯
    一体统之。一学之中摄三。皆尽。一行尚具
    一切。何况三耶。疏。所以不名小乘下。第四明
    不名小乘所以。通第五难。谓有难言。何以
    不名小乘。强立三藏而招多失。故今通云。
    以有大乘故。不得名小。彼教之中亦有菩
    萨。谓是大乘。大乘之中望之。皆称三藏小
    教。言六度菩萨者。谓三僧只耶别修六度。
    各有满时。皆是有漏未入见道。以无常狼
    伏贪爱羊。令烦恼脂消功德身肥。直至菩
    提树下。三十四心一时断结。以见谛十六心
    八忍八智。及非想一地修惑分为九品。各有
    九无间九解脱。成其十八。故有三十四耳。
    广如俱舍涅??等说。言成真佛者。大乘
    说此断惑成佛。乃是八相化身。小乘谓为实
    成故。属小教。故涅??中?此执实。以为
    二乘曲见。疏。故藏通别圆之义下。第二总释
    四教难。谓有难言。三藏教亦有通别圆义。乃
    至圆教亦有藏通别义。何以不得互名而
    局定耶。故今答云。四教虽皆四义互有余三
    义。傍不成本义。如三学大德禅师。虽有戒
    定慧但成禅义。以禅长故余但兼故。不
    尽妙故不名律法。余二亦然。言互有者。
    三藏教中亦通有无。常三乘同禀。亦别为
    菩萨说四弘六度。亦为菩萨说一切种智
    故。故藏教有三矣。通教有三者。亦说三藏
    故。应名三藏。亦说道种智故。应名别教。
    亦说一切种智。应名为圆教别教具三
    者。亦说三藏故。亦说无生空理故。亦说中
    道一切种智故。圆教亦说三藏故。亦说真
    空之理故。亦说历劫阶位修行故。亦应得
    有余三名。故总答云。虽则四教各傍兼有。
    ?定不成。云何不成。初藏教通等不成者。
    虽有同禀无常。二乘一生得发真断结。菩
    萨三只不证。故通义不成。虽为菩萨别说
    四弘六度。不诠别理不断别惑。由约生
    灭四谛而起于见。岂得称别。虽说一切种
    智者。菩萨因中不得即具种智。又此种智
    唯照二谛。不照中道。岂得称圆。是则?
    后三义不成。但成当教三藏义耳。通教三
    不成者。虽说三藏。一相无相故。又云。已
    得故虽说道种智。?照界内俗。非如来藏
    恒沙功德故。虽说一切种智。?照二谛。非
    照中道不思议二谛故。故?三教之义不
    成。但成通教义耳。别教三不成者。虽说
    三藏恒沙佛法。无量戒定慧。异生灭三故。
    虽说无生空理。是不可得空。非但是空二
    乘同见故。虽说中道一切种智。非初住发
    心即具一切种智故。故藏通圆三义皆不
    成。但成别义耳。圆教三不成者。虽说三
    藏。皆约真如实相佛性涅??故。虽有真空
    之理。即佛性真空。二乘不知。何况得入。虽
    说历别阶位法门。无不与实相相应。一
    摄一切故。是则藏通别三义皆不成。但圆
    教义耳。故云?其定实。余三不成。但成当教
    中义耳。疏。但判华严下。第三重通圆别二
    教。定其去取。以彼判诸经。云华严兼。谓
    兼别教。是则迷其行布。谓为别教。但取
    圆融。以为圆教。离成二教各失一边。合
    而融通方成了义。顺华严宗。由行布圆融
    二互相摄故。如前行位中辩。若与之者。则
    名异义同。故无大过。若夺之者。则失华严
    本意。故今不取。是故此段名定其去取。余义
    广在四教。要略已备。疏。三唐初海东中。先
    正立。后顺违。前中二。先正立。然后三乘共学
    下。解释。是则未明法空成别。非四谛十二
    因缘等别。具明二空为通不取三乘共学
    故。前二依天台而有小异。以不共释一
    乘。非合三为一。疏。然此下。辩顺违。先
    出义本。自言下。正辩顺违。良以自谦非
    摄一切故得无失。若有别理推在摄不尽
    中故。疏。四贤首弟子下。亦二。先正立。后顺
    违前中五。一总以标举。二论云下。引论为据。
    三言四教下。正明所立。四初教谓下。别示
    其相。五广如下。结广从略。彼疏又明。此所
    立教。依所诠法性。以显能诠。初教法性全
    隐。次一法性分显。三即分隐。四即全显。法性
    虽一显有不同。故成四耳。若约乘收其第
    二教即是小乘。三即三乘中大乘。四即一乘。
    此亦多同光宅四乘。疏。然今下辩顺违中。
    先别破。后结非。前中又二。先破初一。后破
    后三。今初。有邪正混杂过。若对教主下。遮
    救。恐有救言。若不识邪。安能知正。邪正
    对辩。则是?白分明。故今遮云。若欲尔
    者。应总分邪正。然后于邪正中。方可分其
    大小等耳。故为立式如此。方先分三教。
    于儒教中方辩九流七经。于道教中方
    论道德之别。于佛教中方论大小权实。
    则无混滥。不然即如西域先分内外。外中
    方分六师或十宗等。等者。等取内教之中
    分大小等。言六师者。净名云。一富单那
    (名也)迦叶(姓也)。二末伽梨(名也)俱奢梨(母名也)子。三删?
    夜(名也)?陈揠?母名)子。四阿蓍多(名也)翅舍钦婆罗
    (弊衣也)。五迦罗鸠驮(名也)迦旃延(姓也)。六尼?b陀(名也)若
    提(母也)子。此六各起一见。一起断见言。一切
    法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二末迦梨俱舍
    梨子。起常见言。一切苦乐不由行业。性自
    有之。三起自然见。执道不须修。八万劫苦
    尽。即自然解脱。如转缕丸于高山顶。旋尽
    自止。立解脱因。谓解脱为因。非因计因。
    是邪因也。拨道不须修。是邪见也。四即苦
    行外道。自拔头发。五热炙身。即得解脱。非
    道计道。亦戒取也。五起边见。执一切法亦
    有亦无。不同佛法因缘故有无性故无。由
    执有即定性之有。即是常见。执无即定性
    之无。即是断见。断常乖中。合成边见也。六
    谓一切苦乐果报。皆由过业不藉现缘。前
    世业尽即苦尽。纵现修道亦不能断。此人
    信有前世业为因。非邪见拨无现缘。即是
    少分邪见。道能尽苦拨无不能。道计非道。亦
    是邪见。六师之计。具如涅??。此六各起一
    见。如第六地引。疏。又依涅??为半满下。破
    后三教。然彼师之意。以真如有二分。具说
    二分为具分。唯说不变为一分。但明生
    空为半。具显二空为满。今难半满乃有
    二义。一若约第二义已称为满。不合唯得
    一分。若满中有一分义者。涅??满字亦唯一
    分。则亦未满故云不应复有一分之言。一分
    之言。意在第三教也。二有救言。涅??但约
    二空论半满。不约真如等者。则违涅??。
    涅??既云空者。所谓生死。不空者。所谓大般
    涅??。何得言唯约二空。而论半满。是知
    二空。犹是涅??半字。双照空不空。方为满
    耳。故彼经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
    空。菩萨见空及与不空。故疏云。岂彼不说
    妙有而诃空耶。故其所立下。总非也。疏。一
    波颇三藏者。据般若灯论序云。中天竺三
    藏。波颇蜜多。唐言朋友。学兼半满。博综
    群诠。丧我怡。神搜玄养性。游方在念。利物
    为怀。故能附?p传身。举烟召侣。[曰/月]冰霜
    而越葱岭。犯风雪而渡沙河。时积五年。
    途经四万。以大唐贞观元年岁次娶嘴。十
    一月二十日。顶戴梵文至于京辇。昔秦征
    童寿苦用兵戈。汉请摩腾远劳蕃使。讵
    可方兹感应道契冥符。家国休祥德人爰降。
    有司奏见殊悦帝心。其年有敕。安置大兴
    善寺。仍请译出宝星陀罗尼经。般若灯论庄
    严论等。疏。阿含具云阿爰摩。此云教也
    疏。此释名局下。辩顺违。以上立义各指一
    经。一经之中。皆有四谛观行等。诸如华严
    涅??皆有四圣谛品。广显其相。大乘等经
    非无观行等故。疏。二贤首所立等者。以下
    文依之。故今略指。然昔来更有耆?法师。
    立六种教。一因缘宗教。二假名宗教。三不
    真宗教。谓说诸法如幻化理。四真宗教。谓说
    诸法真空理故。五常宗教。说真理恒沙功
    德常恒等故。六圆宗教。如诸师今不序
    者。前四名即衍公四宗义。在立宗之初。第五
    同第五时。第六同诸师圆教。故略不引。又
    真宗说真空理。常宗说真理恒沙功德常恒。
    既真宗真理非常宗。应同无常。又三与四。
    但法喻之别。故并不引。上来此方立教竟
    第二序西域中。文分为二。先正序。后顺
    违。前中贤首起信论疏。初义理分齐中序
    之。于中二。一总序源由。二双释所立。今
    初。然真谛笈多波颇三藏。皆是西域。而躬
    亲在斯分教。故属此方所收。下二大德。本
    是西方分教。故云西域耳。那烂陀者。此
    云施无厌。然案唐三藏传。似智光乃戒贤
    弟子。而今云同时者。或恐名同人异。或是
    师资。不妨立义所宗复异。又准无行禅师
    书亦云。西方有二宗并行。一宗无着天亲。
    一宗龙树提婆。龙树之宗。玄标才举。则无
    着牵羊。翎羽暂腾。则陈那乱辙。则同时定
    有二宗。又案西域记。唐三藏初遇龙树宗
    师。欲从学法。师令服药求得长生。方能
    穷究。三藏自思本欲求经。恐仙术不成辜
    我夙愿。遂不学此宗。乃学法相之宗。若藏
    和上义分齐云。法藏于文明年中。幸遇中
    天竺国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唐言日照。于西
    太原寺翻译经论。躬亲问之。故有凭矣。疏。
    戒贤远承下。第二双释所立。即为二别。二
    中文皆有五。一师资相承。二所凭经论。三正
    显所立。四彰了不了。五结成所凭。今初。戒
    贤中初。师资相承中。弥勒位极此为上古。无
    着初地此为中古。护法难陀未有得圣之
    文。但是当时英彦。化世未久故云近踵。疏。
    依深密等者。二所凭经论。等取佛地等经
    瑜伽。等取对法显扬等法相之论。余并可
    知。疏。立三种教下。三正显所立。于中先总
    后别。总中以法相大乘为了。则显法性为
    不了。唐三藏师宗者。具如西域记及三藏传
    广说。疏。谓佛初下。别显三教。即为三别一
    一教中各有三定。一时定。谓有初时等故。
    二法定。谓有空等故。三经定。谓指阿含等
    故。三性等义至下当辩。疏。具说三性三
    无性等者。此有两重。一约三性。则初时约
    依他说有。二约遍计说空。三具说三性。
    则遍计是空。依圆是有。以为中道。二者约
    三性皆有。约三无性皆空。第一时中说三
    性皆有。第二时中总说诸法皆悉无性者。
    约三无性密意说耳。故唯识云。即依此三
    性。立彼三无性。初则相无性。次无自然性。
    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故。佛密意说一
    切法无性。谓若显了说。则双明三性三无性
    方是中道。故为尽理。疏。是故于彼下。第四
    明了不了。然二宗义别。下说十种。且就深
    密。略有四义。一约三性三无性。二约心境
    空有。三约一乘三乘。四约成佛不成佛。即
    五性一性义。此中且约三性空有。论了不
    了。前第三时合约三性三无性论。余二门
    义略不明之。下别会中。隐显而出疏。此
    依深密下。第五结成所凭。疏。二智光下。疏文
    亦五。同前标列。初师宗中文殊对弥勒。龙
    树对无着。青目清辩对护法难陀。护法难陀
    注唯识论。青目注中论。清辩亦注中论。造
    掌珍论。疏。依般若等下。二所凭经论。般若等
    经等取涅??法华等经。中观等论等取门
    论百论智论。疏。亦立三下。三正立可知。
    疏。又初渐下。第四明了不了。上约心境空
    有。以立三时之教。今约三性空有。以明了
    不了义。盖影略耳。言以彼怖畏此真空者。
    小乘闻空。谓无物为空。如空泽之空。则毕
    竟都无。恐成断灭。若必无者。何有因果生
    死涅??。徒事勤苦修有何益。故经云。宁
    起有见如须弥。不起空见如芥子许。故
    生惊怖。今存假名。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故存依他之假有。以接小心之劣机。疏。后
    时下。第三时教缘生即空者。缘生即依他。依
    他即空。不存依他空遍计也平等一味者。
    空有一味。非空外说有。有外说空。空有相
    即故无异味。见空即是见有。见有即是
    见空。空有二体既同。何要偏留依他但空
    遍计。疏。此三次第下。五结成所凭。般若灯
    论本颂。即中论五百偈。题云分别明菩萨释
    曰。分别即智。明即是光。人译异耳。释论称
    为般若灯者。照了般若。般若无此不可见
    故。又体即般若。照物如灯。大乘妙智经。未
    见经本。但依贤首引耳。或云即般若经。般
    若是智。摩诃是大。亦可妙故。又波罗蜜亦
    同妙义。疏。然此二三时下。第二辩顺违。然
    藏和尚起信疏。问云。此二三时可和会不。
    自答云。无会无不会。无会者。各各为人悉
    檀。悉檀者。智论云义宗也。诸佛说故。并是
    圣教。随缘益物。何须会之。故云无会。言
    无不会者。即可会也。今会此义有其二门。
    一约摄生宽狭。言教具阙。以明了不了。二
    约益物渐次。显理增微。以明了不了。初中
    二。一约摄生宽狭者。深密宗中。初唯为小。
    次唯为大。此二时中狭故非了。第三时中普
    为发趣一切乘者。宽故为了。二约言教具
    阙者。初唯说小。次唯说大。各有所阙故
    非了义。于第三时具说三乘。具故为了。第
    二门内亦有二意。初约益物渐次者。谓
    妙智经意。初唯益小故非了义。次虽通益
    大小。不能令趣寂二乘得大菩提故。非了
    义。第三时中普得大益。方为了义。二显理
    增微者。初说缘生实有。次说假有故非了
    义。第三时中显理至空。会缘相尽故。为了
    义。依此会释二宗。各有了不了义。此贤首
    意。谓约初门。则法相宗为了。法性宗非了。
    若约后门。则法性宗为了。法相宗非了。既
    皆二义了。二义不了。于理则齐。今观贤首
    之意。多明法性。何者。有二义故。一以摄
    生宽狭。对益物渐次。则摄生宽为了。不及
    益物唯大为了。以言教具阙。对显理增微。
    则言教具为了。不及显理相尽为了。思
    之可知。二者言中虽云各有二了有二不
    了。深密宗中二种了义。亦成不了。何者。如
    摄生中。以第二时唯摄大为不了。第三时
    具摄为了者。则得纯金。何如杂铁。纯菩萨
    众。何如凡小同居。法华唯为菩萨。何如昔
    日被三。是故应云唯摄大机为了。总摄
    三根为不了。又如言教具阙中。以第二时
    不具为不了。第三具说三乘为了者。言皆
    阙典。应为不了。杂以无稽。应当是了。纯
    卖真金。应为贫士。瓦木杂货。应为富商。
    法华唯说一乘。何如昔开三异。是故应云
    唯说一极方为了义。杂说三乘即为不了。
    上二本是法相宗为了。今皆成不了。后二
    又或法性是了。则四不了皆属前宗。四种了
    义皆在法性。恐法相者。是非心生故。疏不
    引之。乃别谓和会耳。疏文分二。先总明顺
    违。后各别会释。今初分三。初总非前立。谓
    既俱圣教。不可受一非余。二互相违。不
    可二文双取。故云不能。二深密经意下。
    会释二经。恐有问言。若并不许。其如二
    经。有文如何会释。故今为显二经之意。各
    有所为。不可偏执。偏执则互相违。三得斯
    意下。结成和会。若得经意二家俱得。受一
    非余则二家俱非故。离之则两伤。合之则
    双美。疏。然欲会二宗下。第二各别会释。于
    中三。初标列章门。次广会初二。后通略会
    释。今初十对。句各一对。皆先明法性。后辩
    法相。如云一乘三乘对。则一乘是法性。三
    乘是法相。余九例知。初二次下。广明。后八义
    分齐中具显。疏。且初二义下。第二广会初
    二也。于中二。先双标二义。后别显二相。
    所以双明者。以初二义互相成故。谓若立
    五性为了。则三乘为了之义自彰。以有声
    闻缘觉二定性故。则成二乘。有菩萨性成
    菩萨乘。不定性人通成三乘。无种性人三所
    不摄。则人天乘收。则五乘亦具。若以一性
    为了。则一乘义成。等有佛性。故名一乘无
    不成佛。故涅??云。佛性者名为一乘。疏。
    如法相下。第二别显二相者。先法相宗中
    二。先标所宗。后故深密三时教下。引文成
    立。总为二段。一明三乘为了。一乘为不
    了。后明五性为了。成前三乘。前中引其二
    经。初引深密。虽明有性无性意成三乘。
    言初皆不成者。小乘中说独佛一人有大
    觉性。余不说有故皆不成佛。次一向成者。
    是第二时中唯说一乘。一切众生皆得成佛。
    为一向成。尽成则太过。尽不成则不及。故皆
    方便并为不了。以初未堪闻大一向抑故。
    第二时中劝令欣佛。一向扬故。第三时中
    依理正说。有性皆成非不及也。无性不
    成非太过也。故称实为了。上明三乘是
    了之证。又初二卷下。证一乘是权。后引胜
    ?。亦但证一乘是权耳。疏。大般若下。第二
    明五性为了。成前三乘。则显一性一乘皆
    非了。也。于中总五段。引经而三论附出。即
    分为五。一引般若说有五性。虽无第五。
    前四既有。无性必然。前三可知。第四云虽
    未已入正性离生者。谓不定性人未入见
    道。则容不定。若入见道。则名正定聚。不
    容不定。如入声闻见道。终无回心作菩萨
    人。言离生者。见惑过患。如生食在腹。若
    入见道。能离彼生。故云离生。至下更释
    疏。深密第二下。引深密经。于中二。初指同
    前文。后又云一切趣寂下。证有趣寂。若有
    趣寂。则五性义成。疏。又十轮下。第三
    引十论。明定有三乘。以成五性。若无
    五性无三乘故。疏。故楞伽下。第四正明
    五性。庄严瑜伽二论例同。疏。善戒下。第
    五引善戒地持。立有二性以成前无性。故
    彼论云。种性有二。一有种性。二无种性。彼
    论释云。种性者。无始法尔六处殊胜。展转
    相续等。而言亦云者。全同楞伽。以前不
    引彼经所释故。今例释。不欲繁文耳。疏。
    若法性宗下。疏文亦二。先标所宗。后法华
    下。引证成立。长分十段。一引法华。双明
    一乘一性。二引涅??。明乘性相成。三重引
    法华。明无趣寂。四引涅??第九。明无无
    性。五引经释论。结成正义。六广引诸经。
    遮救定性。七引涅??。遮救无性。八引法
    华。遮救趣寂。九释胜?。会一乘方便。十
    以法华。结成破立。今初分二。先正立一乘。
    后立一性释成一乘。今初。十方佛土中等
    者。即第一方便品偈。上三句正立第四句释
    疑。言无二亦无三者。古有多说。大乘法
    师云。二即第二。三即第三。以菩萨乘胜故
    为第一。此即生公意。而未尽其旨。生公云。
    二者第二乘。三者第三乘。亦应无第一。第
    一不乖所以大故不无之。既无二三。一
    亦去矣。意云。今日一乘深有玄致。所以称
    大。所以大者。义理深也。昔三乘中大乘既
    未融。余二则立为权。若约悲智。万行不乖
    今日之一。故云不乖所以大故不无之。言既
    无二三一亦去者。昔说有三。二既不立。大
    岂独存。以不收二乘故。又权指故。亦同羊
    鹿。俱不得故。如光宅四乘中说。若天台等
    意无二者。无有声闻缘觉之二乘。无三者。
    总无昔日三乘。以皆非实故。宗说不同。任
    情去取。若望经意。但立一实为真趣。举
    二三皆悉不许。不论大小。如说世间此
    人独立。更无与比。非要别指张王二人。下
    句释疑。疑云。若唯有一。昔何说三。又华严
    经云。或有国土说一乘。或二或三或四五。
    如是乃至无有量。故今释云。若以如来方
    便。则多少皆得。十方国土及昔说有三。是
    方便耳。非真实也。又次下经云。但以假名
    字。引导于众生。疏。又云初以三乘等者。此
    引第二经。重成三皆是权。若具引者。经云。
    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
    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
    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
    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释曰。
    此文皆明先三是权。后一为实。纵饶会二
    归一。亦是三为方便。唯一为实耳。疏。以性
    唯一下。引其二文。明唯一性证成一乘。此
    句总以一性成一乘。若有多性容有多
    乘。既唯一性并同作佛故。唯一乘耳。疏。故
    云诸佛两足尊下。引证。初引第一未来佛
    章。故彼偈云。未来世诸佛。虽说百千亿。无
    数诸法门。其实为一乘。诸佛两足尊。知法
    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
    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
    说。今但引两句。显诸法无性。成一性义耳。
    然上三偈。诸释不同。今直解经文。初一偈明
    当佛开权终归一实。故云其实为一乘。次偈
    释说一乘所以。以唯一性故。谓若有二性
    容有二乘。既唯一性故说一乘耳。知法常
    无性者。知即能证知。法谓所证知。法即色
    心等一切法也。常无性者。所证理也。即是真
    如无性之理。觉诸法故。云何常无性。谓
    色心等。从本已来性相空寂。非自非他。非
    即非离。湛然常寂。故曰无性。而言常者。谓
    本来即无。非推之使无。故曰常无性耳。
    佛种从缘起者。然有二义。一约因种。因种
    即正因佛性。故涅??云。佛性者。即是无上
    菩提中道种子。此种即前常无性理。故涅??
    云。佛性者。即是第一义空。无性即空义也。缘
    即六度万行。是缘因佛性。起彼正因。令得
    成佛。是故说一乘者。唯以佛性起于佛性。
    更无余性故说一乘。称理说也。体同曰性。
    相似名种。故关中云。如稻自生稻不生余
    谷。此属性也。萌干花粒其类无差。此属种
    也。二果种性。关中云。佛报唯佛其理不差。
    即性义也。说法度人类。皆相似此种义也。
    果之种性。缘真理生。故云从缘。故释此偈
    云。佛缘理生。理既无二。是故说一乘耳。意
    云。证理成佛。称理说一。此中知法常无性
    偈。全同出现。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于
    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
    一切众生入涅??。皆同一性所谓无性。乃
    至云知一切法皆无性故。得一切智大悲
    相续救度众生。谓知无性。佛性同故。准于
    下经。以知无性。尚得一成一切皆成。况无
    不说一乘而度脱之。后偈又云。是法住法
    位等者。重释前偈。言是法者。即前所知之
    法。所以常无性者。由住真如正位故。由缘
    无性。缘起即真。由即真故。故上云无性。言
    法位者。即真如正位。故智论说。法性法界法
    住法位。皆真如异名。世法即如故。皆常住。谓
    因乖常理。成三界无常。若解无常之实即
    无常而成常矣。则常与无常二理不偏。故
    涅??经况之二鸟。今于道场证知一切世
    间无常即真常理。犹悬镜高堂万像斯鉴。
    二而不二不可言宣。以方便力假以言说。
    一尚假说况有二三。故知前偈即一性之文。
    疏中略要但引一句耳。疏。又第三下。此
    引药草喻品证一性义。故彼经云。众生住
    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
    碍。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
    中下性。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
    相离相灭相。究竟涅??常寂灭相。终归于
    空。今但略引二句。以此证知。则明三乘
    之人不知差别即一。唯佛究之无三无二。
    言解脱者。真解脱也。故第二经偈云。为灭
    谛故修行于道。离诸苦缚名得解脱。是人
    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
    未得一切解脱。释曰。一切解脱即真解脱。
    真解脱者即一解脱味。故无二味安有三
    乘。故又云。常寂灭相。即性净涅??。是上世
    间相常住也。故皆一性。疏。涅??亦云下。第
    二引涅??明乘性相成。非但唯一性。故
    说一乘。经明一性即一乘也。即第二十七经
    云。善男子。毕竟有二种。一者庄严毕竟。二
    者究竟毕竟。一者世间毕竟。二者出世间毕
    竟。庄严毕竟者。六波罗蜜。究竟毕竟者。一切
    众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为佛性。以是义
    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实
    有一乘。以无明覆故不能自见。释曰。以
    皆有佛性故唯一乘。又佛性者。即是第一义
    空之理。理能运载。即是乘义耳。疏。师子吼
    者名决定说者。亦即第二十七经。师子吼品。
    释曰。若不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则是
    野干鸣。设千万年在于佛法。终不能作师
    子吼也。疏。三十三又云下。引证佛性即是
    一乘。非但因同果亦同也。亦师子吼品。彼
    明海有八德。下具合之。此合第三一味之
    义。经中但加标云三者一味。释如疏文。一
    甘露者。正显一味。甘露以喻涅??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