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四 >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3

    第三扶昔大义不欲掩人者。谓晋译微言。
    幽旨包博。玄义全盛。贤首方周。故讲得五云
    凝空六种震地。而刊定记主师承在兹。虽
    入先生之门。不晓亡羊之路。徒过善友
    之舍。犹迷衣内之珠。故大义屡乖。微言将
    隐。破五教而立四教。杂以邪宗。使权实
    不分。渐顿安辨。析十玄之妙旨。分成两重。
    徒益繁多。别无异辙。使德相而无相即相
    入即用之体。不成德相不通染门交彻
    之旨宁就。出玄门之所以。但就如明。却令
    相用二门无由成异。以缘起相由之玄旨。
    同理性融通之一门。遂令法界大缘起之法
    门一多交彻而微隐。如斯等类其途实繁。非
    是重古轻今。不欲欺诬亡殁。今申上古
    之义。新疏翻多。有同刊定之文。皆是古义
    今同用耳。第四剪截浮词直论至理者。且文
    华尚犹翳理。繁言岂不乱心。科文过碎已
    杂尘飞。重叠经句但盈纸墨。等闲会于梵
    语。无益经文。次第数于经文。更无理观。
    如烟郁火云翳长空。今并剪而削之。若
    长风卷雾。然经多十句。若过半已上。难者
    则具而释之。难则曲尽而非繁。易则略陈
    而不阙。若五六句已下难者。则摘句而释
    之。易则不释。若文义全易者。大科而已。若
    文易意难者。总相收束。文难意易者。但细消
    文。若文义俱难者。先出意而后释。使质而
    不野。简而必诣。是本心也。第五善自他宗
    不妄破斥者。谓昔人所引经论及破他义。
    无问性相多不穷于始末。辄引辄破。或
    多用法相。而复尽呼为权。引权释实。又不
    分通局。疑误后学。或以昔正为非。或复以
    权为实。今亦反此。若破若引。先示彼义。
    使性相无亏。尽其意态。后申此理。对决分
    明。使学者不滞迹迷宗。不谬非古义。亦
    无劳周览。更复傍求。第六辨析今古新旧
    义殊者。谓探玄本记但释晋经。大旨虽同在
    言有异。但引彼疏须观所释。如发心品
    晋经云。以是发心即得佛故。唐经云。以是
    发心当得佛故。即当既别。岂得将昔之
    即。释今之当。其类皆尔。然昔人十行已前。
    多依贤首新修略疏。回向已下并用探玄。三
    地已下多唯古录。二经小异舛互相参。文亦
    非一。第七明示法相显经包含者。然性之
    与相。若天之日月易之乾坤。东夏西方。分
    宗开教。学兼两辙。方曰通人。是以释经。
    事须明示。然此经法相。名义兼广。或有名
    无义。或有义无名。昔人苟见一名。广引论
    释。随名解义。义乃无穷。如释净行品百四
    十一愿。以诸门料拣。释梵行品四果。广引
    婆沙。问明品。贪?全抄唯识。十行品三倒
    广据诸宗。虽则皆是法门。而甚深观行翳
    于名相。今皆略陈而已。古人若有义无名。
    则莫知所以。今则引诸经论。以名管之。
    使经中法相昭彰于众论。至如兜率品二
    十一种功德。则有义无名。离世间品初则有
    名无义。今于兜率品。广引经论而释之。
    至离世间品略陈而已。又如离世间品具
    舍诸位。一一位内摄义无遗。或名异义同。
    或前后广略。然于四十二位次第无差。今并
    具引六会经文。对前释之昭然可见。使
    七卷之经句句有据。翻验昔解臆说尤多。
    然性相二宗。法相有同有异。如五眼十眼
    六通十通等。并各示之使无余惑。如初卷
    叹德。释以十身。则法性宗之法相也。释智
    入三世广引四智。即法相宗之法相也。以
    众海解脱之门。释众海之名目。法性宗之
    法相也。以九门之六度释经十度。即法相
    宗之法相也。如十通十忍会六通五忍。十
    身十智融三身三智。十门涅??。以会通四
    种涅??。十种佛智。而一智融于四智。即性相
    二宗无违之法相也。触类非一。又诸经疏所
    明法相。多是傍来。如法华经。但云如来知
    见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斯乃
    通赞佛智深远。逢力一字立十力章。无所
    畏字立四无畏章。禅立四禅。定立八定。解
    脱三昧并立章门。若此之流千章万章。释
    一卷经亦不得尽。若为成种智之境。应
    须更学多门。取法华玄宗。但示众生等
    有知见。先所出内是子所知。非是十章五
    章能尽斯妙。若华严经有异于此。如十
    度十力。一经数十处明故。须总撮一章顿
    晓玄旨。如十地品内以法相为观门不
    了三聚。岂知离垢之名。不晓八禅宁知
    发光之行。四地道品。成无生之慧光。五地诸
    谛。穷真俗以化物。六地般若要观缘生。星
    罗十门月满三观。研穷性相般若现前。
    七地穷一切菩提分法。权实双行。八地七
    劝该罗。方见无功之道。九地居法师之位。
    药病须知。不得四十辩才。何以广能化物。
    得第十地方尽种智之深玄。四十二位之昭
    彰并称观行。九会五周之因果。佛道方圆故。
    若相。若性。若因。若果。无不成观。无不契
    真。依经修行并是圣意。若不了法相。岂唯
    不知圣旨。亦非弘阐之人。寻文自知。第
    八广演玄言令悟心要者。谓经多有玄言妙
    旨。昔不广明。或指在别章。或略陈不具。
    今应具者毕在疏文。文易意深。广申体势。
    如始成正觉。以诸宗始成而会之。智入三
    世。以二智三智四智而释之。如幻喻中引
    兔章以尽之。如影之喻。分三影以别之。第
    七回向刹平等出诸句以拣之。第八回向历
    境起愿。以横竖位次而彰之。三天偈赞
    离相回向。以般若等深经中百等论玄妙而
    通之。九会五周皆以性相而广之。普贤三
    昧。穷妙中之妙。出现一品尽玄中之玄。至
    如法界华藏之深观旨归关脉之妙章。尽关
    键之幽微。穷义理之分齐。如关中系表三玄
    格言。有美斯经必尽其奥。亦有指别章
    者。皆非正要。知与不知无乖弘赞耳。第
    九泯绝是非不妄破斥者。昔人胜负气高是
    非情厚。上古妙义用而不言。先贤小瑕广申
    破斥。如娑婆形如虚空。便云良由译人不
    闲经论。谬预译场。误累圣教。一朝至此。
    先师在其译内。斧凿太深。纤芥在于珠中。
    何须击破。又如十行品内释不住中流。广
    申异释。晋经失旨致古释枝辞今文分明
    何须叙昔。若斯之类。其事颇多。终日是非。
    岂合大道。凡破义者。其犹毒蛇螫手不得
    不斩。毒树生庭不得不伐。若邪解乱
    辙。事须决之。若易知其非。略而不述。若
    似正不正。则并决分明。如欲识真金须
    明?石。盖不获已情忘是非。设有破斥
    须存礼乐。不得自尊己德。下视先贤。须
    知草?k者难。因循者易。纵有举非显是。
    不是自?自媒。故今疏文是非全少。第十均
    融始末首尾可观者。然造疏大体。皆初重
    后轻。若更广开门庭。消文疏略。至于弘阐。
    圣旨多沈。今以大经九会始末深玄。逢义即
    明不拣初后。但初已释。后不重明。故义科
    章门落落星布。使初中后善始末可观也。略
    述制疏有斯十意。故忘躯灵境。仰述玄猷。
    本意皆为众生得同普贤诸佛耳。第三二
    句回向众生者。前之二句作疏所为。为于
    众生。此段通回归依之益。及所成德。制疏
    之功。傥一句冥合圣心。尽为众生得大觉
    圆明涅??常乐也。将释下。第三开章释文。
    十门之内。前八义门。后二正释以经题目即
    是文故亦可。九门皆义。题目通于一部
    文故。十门生起。如是次第者。夫圣人设
    教。言不虚发。动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
    斯典。故受之以教起因缘。二者。因缘既兴
    有所起教。佛教虽广不出三藏十二分教。
    未委此经三藏教中何藏教摄。故举藏教
    之总名。含摄华严之别教。故受之以藏教
    所摄。三已知此经修多罗摄。具十二分。然其
    藏教皆通权实。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未知
    圆义浅深宽狭。故受之以义理分齐。四
    既知圆教包博冲深。未审此经被何根
    器。故受之以教所被机。五知甚深义理
    正被圆机。未知其诠何为体性。故受之以
    教体浅深。六能所文义已知该罗。未审所宗
    尊崇何义。故受之以宗趣通局。七既知旨
    趣冲深。未委能诠文言广狭。故受之以部
    类品会。八既知部类广则无尽略乃百千。未
    知传译何年有何感应。使宗承有绪。知胜
    益可归。故受之以传译感通。九大旨既陈
    随文解释。先明总目包尽难思。故受之以
    总释名题。十总意虽知在文难晓。使沈隐
    之义彰乎翰墨。宗通之理见乎百千。故受
    之以别解文义。疏。因缘者下。疏文有二。一
    生起大意。二先因后缘下。开章别释。前
    中有三。一正释。二引证。三解妨。今初。先
    法。次若须弥下喻。后今摇如来下合。如来
    合山。智慧合海。此文意出智论。今转势
    用之。智论中问曰。佛以何因缘说般若波
    罗蜜经。诸佛不以无事及小事因缘而自
    发言。譬如须弥山王。不以无事及小事因
    缘故动。今以何等大因缘故。说般若波罗
    蜜经。此中论意。即以说般若为动须弥。今
    开须弥。约能说人。智海通能所说。动能说
    之佛智。说如来之智海。并即不共般若。又
    于经中广说佛身及与佛智。故佛身及智
    并通所说。疏故下经下。二引证也。疏。出
    现本为下。三解妨也。有伏难云。非一缘等。
    乃明出现之缘。今将证说。岂为惬当。故
    今通云。出现本为一大事因缘。一大事因缘。
    即华严佛智。明知出现之缘。即华严缘也。疏。
    先因后缘各开十义者。此下第二开章别
    释。于中二。初双标。二双释。双标可知。疏。
    因十义下双释先因中亦三。初列。次释后
    因。上十义下。结属会释。疏。言法尔者下释
    也。即为十段。今初。法尔。疏文分四。一正释。
    二引证。三结释。四解妨。初文可知。疏。故不
    思下。引证。此即第四十七经。第五大那罗
    延幢勇健法云。佛子一切诸佛能于一身
    等。乃至已下中间。应云法界众生靡不皆
    闻一一音声演尔所修多罗藏。一一修多罗
    演尔所法。一一法有尔所文字句义。如是演
    说尽尔所劫。尽是劫已复更演说尽尔所
    劫。如是次第乃至尽于一切世界微尘数
    劫。尽一切众生心念数量。未来际劫犹可
    穷尽。如来化身所转法轮无有穷尽。所谓智
    慧演说法轮。断诸疑惑法轮。照一切法法
    轮。开无碍藏法轮。令无量众生欢喜调伏
    法轮。开示一切诸菩萨行法轮。高升圆满大
    智慧日法轮。普然照世智慧明灯法轮。辩
    才无畏种种庄严法轮。如一佛身以神通力
    转如是等差别法轮。一切世法无能为喻。
    如是尽虚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处。有不可
    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一一世界中念念
    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化身。一一化
    身皆亦如是。所说音声文字句义。一一充满
    一切法界。其中众生皆得解了。而佛言音无
    变无改无有穷尽。是为第五大那罗延
    幢勇健法。今疏略引耳。上钞中尔所字。经中
    皆是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字。疏。斯则
    处以毛端下。三结释也。结释经文。成初正
    说。于中初二句正结。后处则下。覆释。法界
    齐起为顿。如月入百川。非从东向西等。
    故长时不断曰常。无间断故。既常既遍故
    不待别因。疏。但随见闻下。四解妨。有伏
    难云。既横竖该罗。说穷时处。何有初成之
    始九会之终。故为此通。于中二。先正解妨
    可知。后令寻于此下。重通再难。难云。略
    本至少。安穷无尽之理。故为此通。以见理
    圆融故。少见能穷无尽。有法喻合。以一处
    下。释成上义。时处既一多相即法。岂一不
    含多。疏。二酬宿因等者。疏文分五。一标举
    章门二何以下。蹑前起后。三夫根深下。??br> 因深广。四深大云何下。释成深广。五宿因虽
    多下。开章别释。于中先标章。后别释可知
    疏。三顺机感者。文中分六。一标章。二蹑前
    起后。三其犹下。约喻显相。四故兜率下。引
    经证成。五广显下。指略在广。六然此下。拣
    定于机。言今之闻者是未来机者。望说经
    时是未来故。故发菩提心品中。十方法慧
    同白佛言。我等悉当护持此法。令未来世
    一切菩萨未曾闻者皆悉得闻。亦是未来机
    也。疏。四为教本者。文三。初标章。次总彰大
    意。然后亦有二下。开章别释。大意中。初
    二句立理。故出现品云。譬如大海潜流四
    天下地。有穿凿者无不得水。彼喻佛智普
    入一切众生身中。今借用之。斯即喻也。
    非本无以垂末者。法说。如无海本不能流
    末。无其本月。则无月影入于百川。无有
    法身。岂能垂于应化。故无有根本之法。何
    有随宜之谈。后将欲下。两句正释。为本之
    义。故天台指为乳教。乳是酪等诸味本故
    疏。出现品云。如日初出先照高山者。彼文
    云。譬如日出先照须弥山等诸大山王。次
    照黑山次照高原。然后普照一切大地。日
    不作念我先照此后照于彼。但以山地有
    高下故。照有先后。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
    是。成就无边法界智轮。常放无碍大智光
    明。先照菩萨摩诃萨等诸大山王。次照缘觉
    次照声闻。次照决定善根众生。随其心器
    示广大智。然后普照一切众生。乃至邪定
    亦皆普及。为作未来利益因缘。令成熟故。
    而彼如来大智日光。不作是念。我当先照
    菩萨大行。乃至后照邪定众生。但放光明
    平等普照。无碍无障。无所分别。释曰。始成
    便说华严。是照菩萨山王。此明是先大
    后小。疏。二为摄末之本者。于中二。初标名
    也。为华严未有未之可摄。以法华摄末归
    本归华严故。故为本也。疏。如日没时还
    照高山故者。二义取出现经意以证。而无
    此文。即是法华所明。先小后大及三时五
    时之教。后后胜于前前。法华涅??唯闻一
    极。为照菩萨。疏。无不从此法界流下。二双
    证上二。先引摄论。后引法华。初引摄论。
    无不从法界流。即证开渐之本。无不还归
    此法界故。即证摄末之本。此乃义证教。谓
    论所明。报化身等。皆从法身生。还归于法
    身。法身等即义。今以法身类于华严故。云
    以义证教也。疏。法华亦云下引法华证。故
    下。吉藏引此立三种法轮。第一名根本法
    轮。第二名枝末法轮。第三名摄末归本法
    轮。文中便引便释。三节具也。疏。斯则法华
    亦指此经以为本矣者。结成本义。若自立
    为本。恐义未明。法华指此为本。本义方显。
    始见我身入于佛慧。即华严。亦令得闻
    法华入于佛慧。岂非指初为本。又法华第
    一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亦是从本流末。
    即指华严为一乘。分别说昔之三。三即鹿
    野四谛等。若也。不指华严为本。鹿野之
    前。以何为一乘耶。疏。五显果德者。疏文
    分二。初总明大意。有法喻合可知。后然果
    德有二下。开章别释。于中亦二。先正释可
    知。后然依正无碍下。融通于中三。初约用
    互在。以明六句。次约体相即。以明四句。后
    随举一门下。双结体用。疏。然依正无碍。通
    有六句。至其文非一者。初二指事令晓。
    余但列名。然相即相入相在之义。义分齐
    中即当广明。而相入各有分圆。若约圆说。
    应言刹中有刹。今欲显胜。举尘毛之分。
    以摄刹身之总也。言其文非一者。谓第六
    经。法界普明慧菩萨偈云。佛刹微尘数。如是
    诸刹土。能于一念中。一一尘中现。第一
    句也。成就品云。一一尘中难思刹。随众
    生心普现前。一切刹海靡不周。如是方便
    无差别。亦第一句也。现相品云。如来一一毛
    孔中。一切刹尘诸佛坐。菩萨众会共围绕。演
    说普贤之胜行。回向品云。一毛孔中悉明。
    见不思议数无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
    礼一切世间灯。僧只品云。于一微细毛端
    处。有不可说诸普贤。如一毛端。一切尔。如
    是乃至遍法界。皆第二句也。又云。于一微
    细毛孔中。不可说刹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诸
    刹。诸刹不能遍毛孔。现相品云。如来安
    坐菩提座。一毛示现多刹海。一一毛现悉亦
    然。如是普周于法界。亦第三句也。普贤
    偈云。如于此会见佛坐。一切尘中亦复然。
    佛身无去亦无来。所有国土皆明现。现相
    品云。一切刹土微尘数。常现身云悉充满。
    普为众生放大光。各雨法雨称其心。亦第
    四句也。又云。一一尘中无量身。复现种种庄
    严刹。一念殁生普令见。获无碍意庄严者。
    即第五依内现依正也。僧只品云。一微尘
    中悉能有不可言说莲华界。一一莲华世界
    中。贤首如来不可说。亦第五句也。世界成就
    品云。一毛孔内难思刹。等微尘数种种住。
    一一皆有遍照尊。在众会中宣妙法。即第
    六正中现正依。现相品云。一切诸佛土。一
    一诸菩萨。普入于佛身。无边亦无量。成就
    品云。一切刹土入我身。所住诸佛亦复然。汝
    应观我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皆第六
    句也。疏。又有四句等者。第二约体相。相即
    明四句也。相即互亡。故无有二。一佛即
    刹者。佛体即是法性土故。废己从他。佛体
    虚故土外无佛。法性无二故。二刹即佛
    身者。刹体即是法性身故。废他从己。刹
    体虚故佛外无刹。法性无二故。由性无二
    故。以性融相故。身刹相即三俱者。谓有身
    有土不坏相故。若无身无土无可相即
    故。四泯者。谓佛即刹故非佛。刹即佛故非
    刹。以互夺故。疏。随举一门即摄一切者。三
    双结体用。以即入二门无二体故。体外无
    用。唯相即故。用外无体。唯相入故。无有
    镜外之明明外之镜故。言并如下说者。即
    指义分齐中。疏。六章地位者。疏文二。初
    总彰大意。后开章别释。前中二。先顺明来
    意。后夫圣人下。立理反成。圣人之大宝曰位
    者。即周易下系辞云。夫天地之大德因生。
    圣人之大宝曰位。注曰。夫无用则无所
    宝。有用则有所宝也。无用而常足者莫
    妙乎道。有用而弘道者莫大乎位。故
    曰圣人之大宝曰位也。疏。若无此位行
    无成者。即反成须位也。疏。此亦二种下。二
    开章别释也。于中三。一正释。二会融。三引
    证。初中先释行布。言行布者。行位分布。
    阶降浅深。如第二会明信。三明住。四明行。
    五明向。六明地。七明等妙。前非是后。后
    非是前。故言行布。后释圆融。言圆融者。
    圆满融通。疏释有二。初正释。二引证。前中
    自有二义。一者疏云。一位即摄一切位故者。
    此总辩相摄。谓四十二位之中。随举一位。
    即摄一切。如初发心住即摄余九住及摄
    行向地等。二者疏云。一一位满即至佛故者。
    此别明五位互摄。如初住摄于初行初回
    向初地。第二住摄第二行第二回向第二地
    等故。第十住满。则十行满十向满十地
    满故。十住满称灌顶位。第十地满时。亦
    称灌顶。而成佛故。十行智度圆。十地
    智度满。海幢比丘顶出诸佛说法。灌顶住
    后。即明佛者。即其事也。前唯约理行圆融。
    此兼明行证相似。疏。初地云下。二引证也。
    文即为三。一云。一地之中具摄一切诸地
    功德者。此约当地之中。自互相摄。一地
    摄十地。以一例诸位位皆然。上正引文。二
    云。信该果海者。此明五位互摄。贤首品中。
    乃至则得灌顶而升位等。此即义引为证。
    三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者。正明以初摄后。
    通于二义。若住满成佛。即是当位。以初摄
    后。若究竟成佛。即异位相望。以初摄后。如
    四十二字门。初阿字门具后荼字也。上来
    总有三义。一举一位。总摄五十二位。二举
    一位摄五位。三举初摄后。复应有后摄
    初。初后摄中。中摄初后。一摄一切。一切摄
    一。一摄一。一切摄一切。如理思之。上云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即是正引经文。梵行品
    云。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
    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
    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
    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今略引耳。疏。
    然此二无碍下。会融也。于中二。初辩定其
    相。二正明会融。前中有二对。行布圆融。以
    教对理。以相对性。下正圆融。但融相性。
    初对。谓约能诠教道。则行布不同。约所诠
    之理。则圆融无碍。第二对。就所诠中。约相
    则深浅不同。约性则融通无二。言德用者。
    即德相业用也。疏。相是性之相故下。正明
    融会。文有三番。第一番。直明无碍。第二
    番。则互相成。谓无量本是约相行布。圆融本
    是一理平等。今圆融既不碍行布。故成无
    量之德。下句反此可知。第三番。从无量为
    一故。融通隐隐下。明相成而不失本相。无
    量为一故。融通而不失本相故。隐隐然似
    有二。一为无量故能重重。不失一相
    故能涉入。疏。故世亲。以六相圆融下。第三
    引证。此引论证。即总别同异成坏。由此
    故得举一全收。至下广明。次云上下之文
    非一者。双引经疏。若望经则唯是下文。若
    望疏文。通指一经上下耳。疏。七说胜行
    者。疏文亦二。先明大意。后开章解释。前中
    初二句依教正释。后二句引外事证。即
    论语第二。彼下二句云。不患莫己知求为
    可知也。包氏注曰。求善道而学行之则人
    知己。今引证此。求为可知。及所能立。皆是
    行也。上两句行成得位。下两句行成得名。
    今为证位故。但引前耳。疏。行亦二种下。开
    章释也。先释后融。前中明顿成中。先正明。
    后引证。言一断一切断等者。等取一障一
    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故。普贤行品。
    初说十句。若成此十。则顿成五十二种
    胜行。一念?心起。百万障门开。故偈中云。
    不可说诸劫。即是须臾顷。莫见修与短。究
    竟刹那法。皆以圆融也。故妙严品云。一法
    门中无量门。无量千劫如是说。所演法门广
    大义。普运光天之所了。疏。二遍成诸行
    下。释行布从始迄终。故云乃至。则五位所
    行。皆此摄也。菩提心为始。体即三心。谓一
    直心。正念真如法故。即是大智无所执着。
    二深心。乐修一切诸善行故即是大愿。谓
    四弘等。三大悲心。救护一切苦众生故。七
    十八云。菩提心灯。大悲为油。大愿为炷。光
    照法界。光即直心。炷即深心。油即大悲
    心。多以三心为体。上求下化。照理起行。不
    出此故。言相者。即无相为相。同法界相。
    无分量相。无齐限相也。言功德者。无德
    不收故。发心品十种大喻。百门较量。亦不
    及少分。七十八卷。广以喻叹。亦不能尽。
    贤首品云。若有菩萨初发心。誓求当证佛
    菩提。彼诸功德无边际。不可称量。无与
    等。发心品云。发心功德不可量。众智共说
    无能尽。又云。菩萨发心功德量。亿劫称扬不
    可尽。以出一切诸如来。独觉声闻安乐故
    等。皆发心功德也。又云。欲见十方一切佛。
    欲施无量功德藏。欲灭众生诸苦恼。宜应
    速发菩提心。此上三事。皆是发菩提心。为
    万行之本。故首明之。即此发心。便名为行
    疏。此二无碍下。第二融通可知。疏。八示真
    故下。文亦有二。先总明。后别释。文含多
    义。不异分齐中教因总该故。此略举义深
    理要。故别为一门。疏。九开因性者。文亦先
    总后别。总中先蹑前起后。良以下。总相解
    释。于中有三。初明因义。本有恒沙性德。本
    觉佛智无二体故。以此为因。二但相变下。
    覆彼因义。是以须开。所以相变体殊者。
    迷真如以成名相故。情生智隔者。失正智
    而成妄想故。上对约境。下对约心。五法具
    矣。三今令下。正明开义。知心空寂。则名
    相泯而真体合。达本无住。则妄想亡而正
    智生。真本不可以功成。要亡功而本就。深
    源不可以行得。必行尽而源成。若寂照双
    流。则因性开矣。性即知见。知见性相并皆显
    现。故谈已下结成开义。疏。亦有二下。别释。
    以言显示令其知有者。唯明示义。如示贫女
    宅中宝藏。未见未得。二使其修行者。
    义通开示。不知令知。名之为悟。未证能
    证。称之为入。显现之言。对于开义。如下破
    尘下。引经证成。经云。如有大经卷。量等
    三千界。在于一尘内。一切尘亦然。有一聪
    慧人。净眼悉明见。破尘出经卷。广饶益众
    生。佛智亦如是。遍在众生心。妄想之所缠。
    不觉亦不知。诸佛大慈悲。令其除妄想。如
    是乃出现。饶益诸菩萨等。即其义也。疏。
    唯以一大事因缘故者。即引他经。大乘法师。
    但云事物体事事义。道理随应皆得。今略释
    之。无二无三故名为一。佛因佛果故称为
    大。因果干能。令物解脱。并称为事。言因
    缘者。如来因此缘此。故出现耳。又因缘者。
    属于大事。正因佛性为因。缘因佛性为缘。
    了因所了为因。生因所生为缘。斯则大事。
    通因通果。因缘但语于因。因即种性之义
    故。彼经云。佛种从缘起。万行为缘起。斯佛
    种成菩提故。疏。所谓开示下。义引彼经。
    具云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
    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
    (无上义)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
    示(同义)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
    众生悟(不知义)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
    生入(因义)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广释如
    别。略释如下。疏。众生等有故言唯一者。随
    难而解。唯解一字耳。疏。十利今后者。文
    中亦二。先蹑前总辩。后此亦下。开章别明。
    又分为三。初约时分二。可知。次此益复二
    下。约行分二。后又此利益下。对前成异。
    二中。疏云。终竟不销等者。等取余句。余
    句云。要穿其身出在于外。何以故。金刚
    不与肉身杂秽而同住故。于如来所。种
    少善根。亦复如是。要穿一切有为诸行烦恼
    身。过到于无为究竟智处。何以故。此少善
    根。不与有为诸行烦恼而共住故。疏。二令
    起行成证入故下文二初证释后。良以有作
    下。释成。今初。疏云。乃至深入如来等者。中
    间经云。随顺一切如来境界。具足一切诸菩
    萨法。安住一切种智境界。远离一切诸世间
    法。出生一切如来所行。通达一切菩萨法
    性。于佛自在心无疑惑。住无师法。深入如
    来无量境界。故云乃至。疏。又此利益下。
    先对前辩异。所以辩异者。亦为拣滥
    故。利今后义似顺机感。机感亦有二世
    机故。故上文明约行分二。已是异。前但
    约时故。又顺机多约于所。利益多约于能。
    又顺机但是别义。利益通于十义。即总别之
    异故。对前九别。成斯十益也。于中二。先别
    对前。后亦可已下。通申本义。今初。文中。
    此十种益出于指归。但次第不同耳。彼次
    第云。一见闻益。二发心益。三起行益。四摄位
    益。五速证益。六灭障益。七转利益。八造修
    益。九顿得益。十称性益。此依从浅至深。
    自利利他等。而为其次。今疏顺前九门。展
    转相生。后能成前。以为次第耳。然见闻
    等。实通十因。欲显别义。随便逐胜。以别
    配耳。一以法尔常说遍说。便能触目对境。
    一切时中常如法见。所引经文如前总中。
    又出现品云。佛子。譬如雪山有药王树名
    曰善见。若有见者眼得清净。若有闻者耳
    得清净等。佛子。如来应正等觉无上药王亦
    复如是。能作一切饶益众生。若有得见如
    来色身。眼得清净。若有得闻如来音声。耳
    得清净等。又云佛子。我今告汝。设有众生。
    见闻于佛。业障缠覆不生信乐。亦种善根。
    无空过者。乃至究竟。入于涅??。上虽明
    见佛。佛是华严佛。故舌根尝法味。故贤首
    品云。此法希有。甚奇特。若人闻已能忍可。能
    信能受能赞说。如是所作甚为难等。兜率偈
    赞品云。设于念念中。供养无量佛。未知真
    实法。不名为供养。若闻如是法。诸佛从此
    生。虽经无量苦。不舍菩提行。一闻大智慧
    诸佛所入法。普于法界中。成三世导师。明
    知。见闻其益深矣。疏。发心益者。若不闻此。
    不能发心。设有发心不得尊胜。以初发
    心时便成正觉等故。义如前引。疏。造修
    益者。谓闻此普法。便能造修一行一切行
    故。如前引出现品云。多劫修行。不闻此法
    非真修故。疏。顿得益者。如下六千比丘。言
    下获于十眼。善财童子一生便能顿圆诸
    位。法界品初。菩萨顿证等。并如教迹中引。
    疏。灭障益者。即一断一切断。如随好品天
    鼓教云。汝等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以等法界三业悔过。结云。若如是知。
    是真实忏悔。一切罪恶悉得清净。说此法
    时。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世界中。兜率
    陀天诸天子。得无生法忍。又诸天子以香
    华等供佛而成大益。又云。其诸香云。普雨
    无量佛刹微尘数世界。若有众生。身蒙香
    者。其身安乐。譬如比丘入第四禅。一切业
    障皆得销灭。若有闻者。彼诸众生于色声
    香味触。其内具有五百烦恼。其外亦有五
    百烦恼。贪行多者二万一千。?痴等分亦
    然。了知如是悉是虚妄。如是知已。成就香
    幢云自在光明清净善根等。皆灭障益也。
    疏。摄位益者。如前位中具明。疏。起行益
    者。如普贤行品云。菩萨摩诃萨。得闻此法
    少作方便。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
    一行一切行故。如前行中具引。疏。称性益
    者。谓依此普法。一切众生无不皆悉称其
    本性。佛果海中旧来益竟。故出现品云。如来
    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
    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皆同一性。
    所谓无性。若不称性。岂得然也。疏。转利
    益者。如第一重地狱天子得益竟。展转成
    三重之益。后二即转利益也。如上灭障即第
    二重。亦是转利益。所望处别。故为灭障。第三
    重云。若有众生见其盖者。种清净金辋转
    轮王位一恒河沙善根。佛子菩萨住此转轮
    王位。于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世界中
    教化众生。乃至云。若有暂得遇斯光明。必
    获菩萨第十地位。以先修行善根力故。皆
    转利益。疏。速证益者。如前教迹中辩。一
    生圆旷劫之果中说。疏。故前九因皆为
    今益者。结也。疏。亦可一一门皆成十益者。
    此第二意却是正意。上但随宜耳。疏。因上十
    义故。此教兴下。第三结属。会释也。此上结
    属。下会释经文。彼经具云其说法者。同名
    法慧。悉以佛神力故。世尊本愿力故。为欲
    显示佛法故。为以智光普照故。为欲开
    阐奥义故。为令证得法性故。为令众会
    悉欢喜故。为欲开示佛法因故。为得一
    切佛平等故。为了法界无有二故。说如
    是法。十因举二。故有等言。疏。因缘相参
    者。神力是缘。余皆是因。故。云相参。今略举
    二。即有因缘。以疏对彼。因缘易知。故云
    可以意得。疏。第二明说经缘等者。疏文分
    二。先引例总明。后今有十缘下。开章别释。
    前中谓六成就中。信闻二种属于阿难。在佛
    灭后结集时安。不为经缘。余四成就。为经
    缘起。说必依时。要有方处。人通说听。即佛
    及众四义足矣。问智论云。说时方人令生
    信故。何以今言为缘起耶。答六中初二。
    唯属证信。后四义有两兼。阿难引之为生
    物信。当时无此教不得兴。故为缘起。今十
    缘中具有此四。疏。今有十缘下。开章解释
    中。先列后释。疏。今初。依时依文分四。一
    大意。二开释。三融会。四广如旨归。一句出
    法源。今初二。先拂迹显实。后就德显圆。
    前中疏。夫心冥至道。则浑一古今者。此约
    人显实。心与理冥契。则无今古之相。故
    肇公云。古今通始终。同穷本极末。浩然大
    均。生公法华疏云。古亦今也。今亦古矣。疏。
    法界无生等者。就法显实也。有生则属三
    世。便即有时。无生则无三世刹那。安有时
    分。故出现品云。真如离妄恒寂静。无生无
    灭。普周遍等。疏。下经偈云。下引经证。略举
    人证耳。即兜率宝幢偈也。彼具云。众生如
    是说。某日佛成道。如来得菩提。实不计
    于日。法界品云。菩萨智慧妙法轮。远离一
    切分别网。超越一切障碍山。不可以生死
    长短。染净劫数显示等。其文非一。疏。况无
    涯之说等者。二就德显圆。无涯之说。竖约
    长时。故旨归云。常恒之说。前后际而无涯。
    念劫圆融者。约一念即不可尽。一念即无
    量劫。无量劫即一念等。故云尔也。念即多
    劫。何定时之长短哉。疏。今以无时之时。略
    显十重时别者。此下第二开章解释也。就中
    三。初上二句标。次初唯下释。后于下结。二释
    中初唯一念者。谓于一刹那顷。遍无尽之
    处说无边法。二尽七日者。谓初成道一七日
    中。自受大法乐。大法乐者。所谓智慧寂静
    乐。第二七日。顿说此经。何以初成便说此
    经。此经胜故。若以初成表胜。初七最初何
    故不说。论云。思惟行因缘行故。因者能说之
    智。缘者所化之机。将欲说所得妙法以逗
    物机。故云思惟行行。疏。三遍三际者。谓尽
    前后际各无边劫。常恒周遍。演说此经。初
    无暂息上三易故。疏。但列名而已。疏。四
    摄同类劫下。以义稍隐故并加字。旨归但
    云。四摄同类。五收异类劫。六以念摄
    劫。七劫念重收。八异类界时。九彼此相
    入。十以本收末。今加一字。义则易见。故并
    不释。唯释第十耳。言摄同类者。于前无
    边劫各摄同类。如长劫唯摄长劫。短劫唯
    摄短劫等。疏。五收异类劫者。谓长劫摄短
    劫等。疏。六以念摄劫者。于一念中即摄
    无边同异类劫。念念皆尔。疏。七劫念重收
    者。此上念所摄劫中。各以念成劫。一一念
    亦各摄诸劫。是则念念既其不尽。劫劫亦复
    不穷。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也。疏。八异
    类界时者。上之七重。且约一类世界。如今
    娑婆一类。今辩树形江河形等。无边异类之
    刹。刹既同处。而有不同时亦同时。而各别
    分齐。尽彼时分常说此经。疏。九彼此相入
    者。即彼异类界。所有时劫。亦各别相收。或同
    异类界时。互相摄入。若念。若劫。重重无尽。
    同前四五六七。于彼诸时。常说此经。疏。
    谓以非劫为劫者。第十难见故。以此句释
    之。以非劫为本。劫即为末。言非劫者。离
    分限故。如华藏世界。以非劫为劫。劫即非
    劫。念等亦尔。以时无长短离分限故。以
    离时分说彼劫故。以时无别体依法上
    立。法既融通时亦随尔故。离世间品云。菩萨
    摩诃萨知一切劫即是非劫。而真实说一切
    劫数。是为第六无碍住。故云非劫为劫。于
    前无量时劫。常说华严。疏。又此十种随一
    圆收者。此下。第三融会也。于中三。初此上
    二句。正融会。二依此说时则无始终下。通妨
    难。此上牒疑情。既无始终。何有初成之始
    九会之终。亦随见闻下。会释也。故疏指前
    通。又此一部。即是无边法海。以下皆结通
    无分齐故。一部即是一切说故。疏。若依此时
    下。三显胜能。于中又三。初拣他显胜。次而
    余教下。会他显胜故。或说下。再通妨难。难
    云。彼有三七六七等殊。云何不出于此。故
    今通云。皆是此经之时。随见闻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