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五 >
  •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二十七_圣行品第十九

    (圣行品第十九)

     出求戒方便 释菩萨五支戒
     释世教戒正法戒 释性重戒息讥嫌戒
     释不折戒等九戒 结持戒果
      圣行品第九
    案。僧亮曰。次答问我今请如来。为诸菩萨故。
    须为说甚深微妙诸行等也。前品已说病行。
    请其余者。故名等也。五行者。上虽说病行
    对治烦恼。未说行相及行次第。今说之也。何
    者要自无缚。能解人缚。故圣行在初也。若解
    人缚。功由四等。故次说梵行。四等广济。事须
    神通。神通之道。四禅为胜。故次说天行。神道
    接物。或愚或智。故次说婴儿行也。如是四行。
    若在学也。对治烦恼。名为病行。若在无学名
    如来行。以如来能说能行故也。法瑶曰。所以
    次明五行者。前二乘凡夫。发无上道心。此心
    非不远行五行。即前问中。微妙诸行等也。师
    子吼广明佛性。即前问中。安乐性也。安乐性
    为正因。微妙行为缘因。非此二因及前发心。
    何由而得近无上道。是以此答云何而得近
    最胜无上道也。行虽无量。五实总也。圣行慧
    照。以谈内也。梵行彼物。以论外也。以此二
    行通十地矣。婴儿行病行者。是权智方便之
    所示同也。此行唯八住以上耳。又病行者。苦
    行也。唯菩萨能行。二乘有病。而不能行。为
    病行也。天行经不说。故不说也。僧宗曰。前来
    所辨。论因论果。结经名字。显流通。皆前略后
    广。经体所明。文理圆备。除惑灭罪。功胜余
    经。是以从未发心以下十九问。广叹经力。亦
    备讫前文矣。从此已下。明依经造行。终期极
    果。即答前第三十三问也。宝亮曰。此下竟十
    功德。通答第三十三问也。五行正明行体十
    功德。更广行以理有。此两明立行之方法也。
    夫万行虽众。而以自行化他两门收矣。令离
    之为五。就圣行之中。出天行也。梵行中。出婴
    儿行也。唯病行无体。不的有所属。智秀曰。犹
    是广?现病品中迦叶及诸天等。所谓因果
    之义。上已广果。果由因得。因宜更显。自此以
    下。讫十功德。重明因义。即是广因义之中
    第二意也。由业趣果。亦乘果接化。皆是行之
    义也。言五行者盖一方之数耳
    尔时佛告迦叶菩萨(至)所谓大乘大涅??经
    案。法瑶曰。大判辨圣行始终。有三翻。第一从
    出家已下。明修戒也。第二从不净观已下。明
    修定也。第三四谛已下。明修慧也。僧宗曰。就
    辨五行之义。前三各有体也。从二就功用立
    义。若通而为论。三行之名。皆可名圣也。若别
    谈功用。取偏显立称。余义则没而不说也。圣
    者正也。戒定慧为体。谓正直之路。无邪曲也。
    夫自行化他。乃行之通也。今就戒定智慧。自
    行之体中。出化他之德。谓天行梵行者也。天
    者言净。梵亦净也。云何为异。此二名者。就果
    立称。下文言天者。谓第一义天。又经论并云。
    各有旨也。梵以对欲界重?得名。天者以对
    人为称。经云梵名涅??。是道欲到也。虽从果
    立称。而天行以四禅为体。广前定也。梵行以
    四等为体。广前慧也。戒用浅劣。略而不广。以
    此三行能治病故字之病行。示同婴儿。即称
    婴儿行也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至)得闻如是大涅??经
    案。僧宗曰。大分圣行可为六段。第一明戒。
    第二明定。第三明慧。此三段明体既竟。第四
    叹经。第五辨弘通。第六佛引昔日苦行。为证
    也。宝亮曰。大判圣行。有四段。第一明戒。第
    二明定。第三明慧。第四叹经辨流通也。智秀
    曰。大分圣行中。为两段。第一至无垢藏王。正
    明圣行体。第二讫品。以行由经立。故叹经也。
    前已列五行名。此下辨圣行。行由经得。故显
    闻经。以为根本
    闻已生信信已应作(至)复有方等大乘经典
    案。僧亮曰。戒定智慧。以信为始。故先显信
    也。思惟者。金刚长寿。以善业为因。善业所
    说。自归身中未来三宝也。诸佛世尊者。谓等
    为众生。作归依处。说自归也。无上道者。经
    云。知法名佛。知离名法。知无为名僧。僧法自
    悟者。无上佛大正法。离非法也。众善普集。体
    是无为。诸佛同得。故名大众正行僧也。复有
    方等者。谓大乘之中。广说此义也。僧宗曰。说
    明戒中。有八科。第一明出家戒。即为戒体。
    第二明非但具出家戒。亦具五支诸戒。备十
    善等也。第三明从此渐胜。乃至能得上住无
    漏道共戒也。第四明非但止得道定共戒而
    已。亦于微细律仪。精持不犯者。既备前四
    科诸戒。然有行而无愿。则?A生退没故。第五
    广明诸愿。下有九重愿也。虽有行愿。若非善
    巧方便。则留住生死故。第六明回向。以我之
    善。回与众生。共向佛果也。既备上众德。功行
    转深。必登初地。第七有三翻。释不动名也。第
    八结释所以得圣行之名也。宝亮曰。辨戒中
    有六段。第一辨求戒方便。第二正明戒体。第
    三论戒之深浅。第四发愿以防戒。第五明回
    向。第六结果也
    我今当为爱乐贪求(至)牛羊鸡犬猪豕之属
    案。僧亮曰。求欲出家之方便也。此下有三思
    惟。此第一就闻慧中思惟也
    复作是念居家逼迫(至)剃除须发出家学道
    案。僧亮曰。第二就思慧中思惟。应出家也
    复作是念我今定当(至)护戒之心犹如金刚
    案。僧亮曰。第三修慧中思惟。决定出家也。宝
    亮曰。第二正明持戒体
    善男子譬如有人带持浮囊(至)敬重坚固等无
    差别。案。僧亮曰。海譬生死。浮囊譬戒。罗刹
    譬烦恼经文自合也。僧宗曰。第一科
    菩萨若能如是竖持(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戒。案。僧亮曰。戒有五分身业口业。五戒十
    戒。二百五十戒。是根本三乘通行也。余四
    者。是菩萨戒也。觉者。觉三善也。念者。念无
    相念也。正法戒者。无漏由其内解不可师授
    也。僧宗曰。第二科也。宝亮曰。五枝戒者。戒
    体也。根本业戒者。小乘四重戒也。菩萨虽心
    为先。亦不遗身口也。前后眷属者。从第二篇
    以下也。是四重之余也。觉清净者。三毒等。悉
    犯菩萨戒。此明不起也。正念者。谓四十轻戒。
    亦不犯也。回向者。即上四戒也
    迦叶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至)白四羯磨然后
    乃得。案。僧宗曰。第三科明前二戒。犹是
    有漏。此发无漏心边道共戒也
    复次善男子有二种戒(至)与性重戒等无差别
    案。僧亮曰。性重戒者。以犯四重。譬如拆石。
    不可还合。退失圣照。亦致世讥。但内障重
    故。从重受名也。讥谦戒亦如是也。僧宗曰。第
    四科明乃至微细不犯也。宝亮曰。第三明或
    浅深也。夫有作罪者。运三毒而起也。岂有一
    罪而非性。若云。俗人违法而无罪者。便是
    圣人为出家者。作罪因缘。理岂然乎。此皆是
    性也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是名菩萨摩诃萨护持
    禁戒。案。僧亮曰。行愿相助。成持戒也。僧宗
    曰。第五科行。必须愿也。宝亮曰。第四发愿。
    以防戒也
    菩萨摩诃萨护持如是(至)具足成就波罗蜜戒
    案。僧亮曰。第六明若方便。故不滞生死也。
    善戒者。异外道也。不缺者。不犯轻微戒也。不
    折者。谓不破四禁也。大乘者。离小心也。不退
    者。若得八住。备三不退也。随顺戒者。菩提戒
    也。毕竟者。成佛乃得也。又言毕竟不起心相
    也。波罗蜜者。到无相彼岸也。宝亮曰。第五
    列诸戒。愿物同我。终不独?也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是名菩萨摩诃萨?习
    圣行。案。僧亮曰。初地也。说圣行果。明戒分
    所得非直一戒。便获此地。下云。四魔不能动。
    明戒始终之能耳。僧宗曰。第七科结果也。今
    初地实云欢喜。而称不动者。正言不为怖畏
    所动。不堕者。既登初住。无还凡理也。不退
    者。不起二乘心也。第二释不动云。不为贪恚
    所动也。第三释不动云。不为四魔所动。理推
    不应尔。但菩萨舍寿之时。不以死苦移念故
    耳。宝亮曰。第六结果也。戒定慧悉结在初地。
    夫不?则已。?则俱?。岂容但戒而无定耶。
    所以结有前后者。逐义势耳。尔时戒心坚固。
    所以结之不动耳。定以静摄安忍。即结堪忍
    也。慧以照了离畏。即结无畏也。戒是定因。
    因定发慧。以次第也
    善男子云何名为圣行(至)以是义故须名圣行
    案。僧宗曰。第八科结圣行名也。有圣法举
    无漏法体也。常观空者。举法界之境。以成圣义也

    大般涅??经集解卷第二十七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