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五 >
  •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二十四_菩萨品之第三

    (大众问品第十七)

     释本有今无偈
     释世若无佛非无二乘得二涅??义
     释?钔勇薜檬芗且?br>  出佛自受纯陀供以化佛受大众供事
     佛说十三偈谓假 使乌鸱同一树义
      菩萨品之第三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至)重为分别令得除断
    案。僧亮曰。次答三乘若无性。云何而得说
    也。上再说因果经体已同。屡劝?行。而未明
    ?法。将说五行。而是?本。更以十问。释疑劝
    信。所以然者。经之因果。理致幽远。纯陀先
    知。时众犹故有疑。文殊知疑。而不能决。更以
    事问也。疑谓。从缘得法。皆是无性。三乘成
    果。皆从缘得。若佛是常。二乘亦常。二乘无
    常。佛亦无常。故云无差别也。若二乘是常者。
    云何乐实未生。而名为受乐耶。僧宗曰。从此
    讫最胜无上道。悉为广叹也。经之为益。不出
    因果。前七问中。四问因益。三问果益。一周明
    义。因果两益。竟于前文。此下文殊。腾纯陀
    疑。以为广叹。以得解者。由此经也。宝亮曰。
    纯陀所疑。与迦叶所问。意同而辞异也
    佛言善男子云何疑心(至)声闻缘觉无有差别
    案。法瑶曰。上明三宝。有时而盛。有时而
    衰。似非常住。致生疑惑。是以纯陀。示同有
    疑。文殊申述。扣发大圣也。将显三乘佛性。同
    归一致。是以三宝。可得而不灭。如其不尔。是
    则三乘无性。岂同湛然也。僧宗曰。疑谓。本无
    今有。无常法。如来既是本无今有。就事而求。
    应是无常。而开宗言常。是故疑也。又迦叶上
    问三乘无性。便是应无。如其有性。则应见用。
    二大士之言。辞异有同。佛下引偈。以答两家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至)亦有差别亦无差别
    案。僧亮曰。本有今无者。本有烦恼。而无涅??
    也。本无今有者。本无般若。而有烦恼也。若谓
    佛三世。皆有烦恼者。无有是处也。是故缘虽
    同。而所以为异也。有烦恼故无常。无烦恼故有常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案。僧亮曰。迦叶为请法之主。以上义隐。须
    明问以广之也
    佛言善男子谛听谛听(至)业报因缘令乳色一
    案。僧亮曰。长者譬先佛也。牛譬行人。色异
    譬三乘也。一人譬今佛也。三乘成佛。报先佛
    之恩。如祠祀也。得大涅??一器也。色白譬我
    乐净也。寻便惊怪。至皆同一色。将释所由。假
    为惊辞。怪因异而果一也。是人思惟者。谓八
    万行因果不应异也
    善男子声闻缘觉菩萨亦尔(至)所以者何同尽
    漏故。案。僧亮曰。合前而乳色一
    而诸众生言佛菩萨(至)解悟乳相由业因缘
    案。僧亮曰。合先怪而后悟
    复次善男子譬如金矿(至)以断无量亿烦恼故
    案。法瑶曰。前譬明缘因佛性同耳。此明正
    因果佛性也。明三乘同有此性。?道断结。陶
    冶成佛。此理非是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也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如是说者多有过咎
    案。僧亮曰。将问差别。先难无差。谓因亦是
    有。果亦是有。有义不异。有何差别。众生有
    性。似如己有。致此难也
    若诸众生皆有佛性(至)如来涅??而不般涅??
    案。僧亮曰。谓若是先有。得便应同。不应有异也
    善男子诸佛世尊所得涅??(至)大般涅??名为
    善有。案。僧亮曰。唯佛乃得。故非先有也。若
    非先有。则二难俱释也。名为有者。有为不善
    也。三事无为。名为善有也
    世若无佛非无二乘(至)出现于世开示三乘
    案。僧亮曰。唯佛具善有耳。非佛得者。非善有
    也。乃有一佛者。善有难成。旷劫乃就也。开示
    三乘者。三非实有。非先究竟也。法瑶曰。此明
    二乘不得涅??义也。涅??若极。菩萨近之。无
    佛之世。尚无得者。况二乘耶。而云二乘得者。
    是不实也。僧宗曰。根有大小。悉有广狭。世无
    大心众生。为说常果。令作佛者。非无权说二
    乘得二灭也。以其志小。权说引接。得知虚果
    未极。何容责使同佛涅??耶。又释若世间。都
    无作佛理者。非无二乘得二涅??。理既不尔。
    故知二乘权设小果。何得同佛耶。无量劫乃
    有佛出者。释上句也。谓圆解难固。常倒易生。
    无善感佛。不得恒现。善机希有。所以时一出
    世。背化失机。动经劫数。云何说大耶。致教唯
    以三乘级引。故知。小果权施。而非实也
    善男子如汝所言菩萨二乘(至)是故名为大般
    涅??。案。僧亮曰。上已总答。更引昔说。别答
    前难。昔说伊字之譬。及解脱是色。而声闻非
    色。已说三事善有之义也
    迦叶言如佛说者我今始知(至)亦有差别亦无
    差别。案。僧亮曰。称佛二。说而领解也
    迦叶言云何性差别(至)杂诸烦恼亦如是。案。
    僧亮曰。上已说佛及二乘有异。未说人人各
    异。故重问也。声闻如乳者。因有远近。声闻菩
    萨。于佛亦尔也
    迦叶复言狗尸那城(至)目楗连等速成佛道
    案。僧亮曰。上说声闻凡夫因有近远。而欢喜
    旃陀罗。在千佛数中。而不说声闻。是则因近
    而更远。何耶
    佛言善男子或有声闻(至)以发速愿故与速记
    案。僧亮曰。行有内外。偏行者迟。遍行者
    速。而声闻偏行外行也。所以然者。先有小心。
    须偏行以去之。凡夫不尔。是故速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商人(至)护正法者为授远记
    案。僧亮曰。此下说凡夫。知声闻志小。自轻
    已行。若与速记。必有深失。下合譬中。说其事
    也。商人譬佛。珠譬得记之行也。市卖者。譬授
    记之辞也。颇梨珠者。譬生死行也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至)所得眷属不可阻坏
    案。僧亮曰。次答云何诸菩萨。而得不坏众也。
    因上声闻护法庄严眷属。眷属是佛外果。即
    以外果劝进也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至)以是义故名为肉眼
    案。僧亮曰。答云何为生盲。而作眼目导也。次
    以内果劝信。若不识常果。不知身是常因。对
    因不见。名生盲也。下不知手足等事。名为无
    眼者。常是未能见之者。是障外之事。名无眼者也
    复次善男子如来常为(至)以是义故名为父母
    案。僧亮曰。次答云何示多头唯愿大仙说
    也。以说劝信。谓说者是佛。佛有大慈。是众生
    父母之言。不可不信也。所以者何以下。一
    音所说。各各得解证慈也
    复次善男子如人生子(至)而为众生叹说妙法
    案。僧亮曰。次答云何说法者。增长如月初。
    初说无常。后则说常。似如欺人。不慈众生。非
    父母义。明不正也。故以父母教婴儿。为譬也
      大众问品第十七
    案。僧亮曰。事已究竟。佛欲涅??。大众请佛。
    以为品名。次答云何复示现究竟于涅??也。
    下讫猗卧五事。是现涅??义也。前后各一事。
    寄不食不病。证佛不灭而应灭。以显涅??是
    示现也。中间闻三事。示一切事讫也。知佛
    常住。明现在化讫也。说有余无余。未来教讫
    也。为文殊等受记。菩萨事讫也。五种究竟。故
    现灭也。法瑶曰。上增长如月初者。先明浅近
    无常之说也。此言其终极常乐教言示现者。
    明实不灭。显常住之义也。僧宗曰。答第二十
    六问也。亦名随喜品。下文大众。闻佛说常。咸
    皆随喜。又云。纯陀成道。我亦随喜也。偈前长
    行。末是答问也。偈中明不灭示现之义乃显也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至)充满具足持至佛前
    案。僧宗曰。意在催供也。宝亮曰。古佛道
    法。过中不餐。其时既至。不容发言。故放光以
    显意也。智秀曰。此下长行中。有十事。此即
    第一。是经家述纯陀蒙光。即知其事。起办
    供也
    尔时有大威德天人(至)前至佛所奉其所施
    案。僧亮曰。光明重催。知供时必至。所以感而
    从也。智秀曰。第二事也
    尔时天人及诸众生(至)听诸比丘受此供养
    案。僧亮曰。佛已不受。不敢复请。故仰??大
    悲。听诸比丘受也。智秀曰。第三事也
    时诸比丘知是时故(至)如西方安乐国土。案。
    智秀曰。第四经家述诸比丘。亦知时而起也
    尔时纯陀住于佛前(至)最后具足檀波罗蜜
    案。智秀曰。第五重请佛住
    尔时一切菩萨摩诃萨(至)所设供具则为唐捐
    案。智秀曰。第庆纯陀也
    尔时世尊欲令一切(至)自受纯陀所奉设者
    案。僧亮曰。化佛不食。表释迦亦然。以显不灭
    而现灭也。自受纯陀所设者。为应见者。有此
    说耳。非定尔也。僧宗曰。法身无像。应化何
    殊。自受纯陀者。示请主有人。显彼无宿愿之
    异耳。智秀曰。第七事也
    尔时纯陀所持粳粮(至)一切大众亦复如是
    案。智秀曰。第八事。叙纯陀与大众愿遂。一切
    欢喜也
    尔时大众承佛圣旨(至)所食之物亦无差别
    案。智秀曰。第九事。叙大众承佛旨。故能有涅
    ??之念
    是时天人阿?罗等(至)无上调御盲无眼目
    案。智秀曰。第十事。向叙怀念。今述发言也
    尔时世尊为欲安慰(至)此则是诸佛最上之誓
    愿。案。僧宗曰。此中说十三偈。无指的文也。
    正应各除前后四偈。取中央偈也。大意。明佛
    法身圆极。应而不灭也。前四偈。一往慰喻。后
    四偈。令其安心有在。不应愁恼。即是答上示
    现究竟涅??义也。上言示现。明如来久已成
    佛。入伊字圆德涅??。说此妙义。令大众开解
    即示现。又一义。既妙本不灭。是则应迹。无时
    不化。但一应不现。亦言灭也。宝亮曰。唱有十
    三偈。誓唯十二。不知所以而然也。或是偈之
    零落。不尔者。十三字误。应为十二也。智秀
    曰。偈中分为四阶。第一有一行半。明久能现
    入涅??。其实长存也。第二次有一行。明得涅
    ??。故久无饥渴之苦也。第三次有十四行半。
    广举诸譬。明今非实灭。示现灭也。即此十四
    行中。复有三意。前一行半劝也。中十二行。正
    显偈旨也。最后一行。结劝意也。第四有四行。
    举三宝长存。明涅??相也。有三意。初两行劝。
    次一行举三宝。劝求常果也。后一行举诸佛
    誓愿。结成所以劝意也
    若有比丘比丘尼(至)观了三宝常者是?钔勇?br> 案。昙纤曰。次答问云何勇进者。示人天魔
    道也。明若能随佛发前誓愿。是即天道。不解
    一体三宝。常乐我净。是名魔道。?钔勇拚摺<?br> 是杀者。魔之异辞也
    若有能知三宝常住(至)无有娆害能留难者
    案。智秀曰。次答云何知法性。而受于法乐也。
    明三宝是真法性。有能知者。则永受安乐也
    尔时人天大众阿?罗等(至)鼓天伎乐以供养
    佛。案。僧亮曰。以此答云何知法性。受于
    法乐也。时会知佛常住。是知法性受安乐也。
    谓现在化道已讫。应现灭也
    尔时佛告迦叶菩萨言(至)皆知如来是常住法
    案。僧亮曰。欲令人说异见。显如来密力。皆
    是知法性受乐之事也。有两翻。此第一先问
    迦叶也。宝亮曰。就迦叶答中五事。第一见诸
    佛甚多。第二见所坐甚小。而能容也。第三见
    大众各随佛说十三偈。第四见大众各心念
    言。唯我独得供养释迦。第五见纯陀之供。虽
    复??佟6?愦笾谝?br> 尔时世尊告纯陀言(至)摩诃萨等之所围绕
    案。宝亮曰。纯陀自见一事。并前合为六事
    也。此明现在事毕。从得道已来。所化可利益。
    有缘得益者。讫于此矣
    佛告纯陀汝先所见(至)菩萨所行具足成办
    案。宝亮曰。上已广略两重明常。复答二十余
    问竟。乃结果云。纯陀住十住地。所作成办。
    当知理教可征也。何应指说陀罗尼呪。而顿
    有六万四千人。得无生忍者。故知。昔教定是
    方便。今教定是真实。若昔纯不数。以方便唱
    云。有人得道者。则下愚入道之心不勤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说是大乘大涅??经
    案。僧亮曰。追答第二十七问。明未来事讫。
    为开邪正两门。十恶为魔道。十善为天道。使
    改恶行善。故言未来事讫也

    大般涅??经集解卷第二十四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