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五 >
  •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二十二_月喻品第十五

    (月喻品第十五 菩萨品第十六)

     释月有六事。以譬法身
     释日及岁星譬
     释未发菩提心。为作菩提因缘事
     释一阐提不受道事
      月喻品第十五
    案。法瑶曰。从见月不现。至譬如日出众雾悉
    除。答云何如日月大白问也。上长寿金刚。明
    法身体相。名字功德品。结经名也。经之大体。
    以涅??为极致。下竟解脱。皆明大涅??义耳。
    从四种人竟四到。明弘经人。即是长寿金刚
    缘因也。从二十五有有我不耶。竟共圣行鸟
    喻明佛性。即是金刚长寿正因也。一周大明
    因果义讫。今复明长寿金刚。应感无方之能
    也。僧宗白。上鸟喻。遍就六行。以明圆理。今
    月喻。遍明法身真应之德也。宝亮曰。犹答
    第十二问未竟。更偏明常乐我三德也
    佛复告迦叶譬如有人(至)为化众生示有生灭
    案。僧亮曰。月譬有六事。此第一明虽生不
    生。成前品未应物之迹。广常义也。问曰。在前
    而先答月者。以月事广故也。法瑶曰。明一应
    之迹始终也。僧宗曰。此譬中有五重。第一举
    今一化始末。第二明非但于此。乃遍十方也。
    第三寄月食。辨示有出身血事。而实不可伤
    也。第四显寿之?短。随感而应也。第五明如
    来是众圣之王。能为物益也。须弥障故不见
    者。有四天下。而须弥处中。日月运行。周回旋
    转也
    善男子如此满月余方见满(至)是故名为常住
    不变。案。僧亮曰。第二事。广上生灭义也。从
    初至十五日。广生义。自下广灭义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满月(至)如来常住无有变异
    案。僧亮曰。第三事。普应六道。随感而现。
    亦是广生中事也。在在处处者。既大小之器
    不同。月形亦异。譬六道既殊。迹亦不一也。百
    由旬者。向举水器。明随处而现。此明去来随
    人也。僧宗曰。犹是第二事
    复次善男子如罗睺罗(至)分别法句如彼医子
    案。僧亮曰。第四事。为制戒故。示有出身血
    等也。法瑶曰。明果报必受也。僧宗曰。第三事
    也。宝亮曰。此示制戒。凡有三意。第一明法身
    无损。犹如满月。虽有其事。而无所伤。第二所
    以无伤。引二人共鬪。本无杀心。虽死无罪。第
    三举医譬。明有此示现。必有利益也
    复次善男子如人见月(至)是故如来常住无变
    案。僧亮曰。第五事。显现涅??及业报等也。
    法瑶曰。前示行恶止善也。此示行善制戒也。
    僧宗曰。第四事。月实不蚀。似损月。取譬涅??
    复次善男子譬如明月(至)故言如来譬如明月
    案。僧亮曰。第六事。佛之功德。略如彼也。
    僧宗曰。第五事也。法瑶曰。既示行善。制戒止
    恶。今明乐法众生。从教无厌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日出(至)即是诸佛真实法性
    案。僧亮曰。答日问也。有二譬。初取长短
    为喻。次以损益为譬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众星(至)犹如世人不见昼星
    案。僧亮曰。答太白星问也。法瑶曰。譬法身
    玄妙。寂寞绝于视听之表。于情为隐。唯见丈
    六。谓之为极。二乘之谓言无。故二乘不见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阴?(至)不为诸垢之所染故
    案。僧亮曰。总以日月。譬三宝灭也。法瑶
    曰。譬佛在世人。谓体尽丈六。是则无有常住
    法身。今明涅??之后。故异上耳
    复次善男子譬如黑月(至)如彼日月无有灭没
    案。僧亮曰。答慧星问也。谓佛不并兴。若
    辟支出世。真佛灭度。人生倒见。谓不祥也。僧
    宗曰。黑月者。以?罗手障。令不见也。又言
    水精白银为月。以水精边故。如黑月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日出(至)一切诸恶无间罪业
    案。僧亮曰。已证佛常。六行已显。今说经功
    德。及闻经之益。劝人受持。通答二问。云何未
    发心。而名为菩萨。至犹如阎浮金。无能说其
    过也。法瑶曰。前日月太白慧星等譬。广上
    长寿金刚品也。今次广上名字功德品也。一
    经耳者。起一闻之功。终藉此慧。众恶消除。不
    言一经历耳。烦恼便尽也。正显此经功能。灭
    恶生善。齐法身也。竟良医譬。皆明经力也。僧
    宗曰。经之置品。乃出自后人。随义类而标之
    耳。谓菩萨品名应在此初。相承。仍旧辄改
    为难。付之来哲也。宝亮曰。若经生历死。发心
    之者。名发心菩萨。今言未发心者。就一生
    之中作论也。此生中。未经发心。但见涅??经。
    改恶?善。起弘护之心。便名发心菩萨也。将
    欲广答此问。故先借日月之光。以譬涅??经
    也。智秀曰。此下有三意。第一从此讫答二难。
    广显经力也。第二次因迦叶举其前问。即是
    正答所问。第三后广释除阐提之义也
    是大涅??甚深境界(至)正法不断僧宝不灭
    案。法瑶曰。此明思慧思惟常住三宝之心
    是故应当多?方便(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案。法瑶曰。此明?慧也。以勤学故。得近无
    上道。故言不久
    是故此经名为无量功德所成。案。法瑶曰。
    此经正明佛是常住。常住犹三慧而成。今以
    此三。苞一切行尽。故言无量功德之所成也
    亦名菩提不可穷尽。案。法瑶曰。因既无量。
    果亦无穷。以因果俱无量故。故称大
    以不尽故故得称为(至)身无边故名大涅??
    案。法瑶曰。有般若智光故。法身无边。以此二
    事。名为大涅??也
      菩萨品第十六
    复次善男子如日月光(至)是故复名大般涅??
    案。道生曰。虽未发心。而得为菩提之因。与
    大权无异。若闻佛性信解。则是菩提心发。乃
    为因耳。若生诽谤。岂为因耶。僧亮曰。众生受
    道。必由内信。信之微者。无过四重五逆。善根
    不断。由如毛发。藉此微善。感涅??光。成菩提
    因。得名菩萨。不畏大众。如彼真金。无过可说
    也。作菩提缘者。菩萨以发心为因。住前三十
    心是初发心之因。即日未有此心。而有重恶
    所障。以经力故。得作菩萨也。法瑶曰。向明能
    灭诸恶。此明能生诸善。发菩提心也。僧宗曰。
    善根未断。必有丝发许也。经有缘发之力。能
    令感悟。深自改悔。上求佛慧。下度众生。令未
    发心作菩萨也。入毛孔者。将明此经力能除
    ?。称为光也。善以感教。教善相扶。义如入
    也。所益未深。称毛孔也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云何能断一切烦恼
    案。僧亮曰。夫有三障。则不受道。若闻皆作
    菩提因者。则善恶无差也。如来何故。说四依
    义者。若一经耳。以是耳识所得。已为菩提因
    者。何故。昔云依智不依识耶。云何断一切烦
    恼者。夫不退菩萨。要伏断烦恼。若不解义。云
    何伏结耶。宝亮曰。两难各有两关。便成四也。
    初关一往且非今旨也。若三种罪人闻经。便
    为菩提因者。治戒破戒。复有何殊。第二关。即
    以四依品结难也。谓治戒者。闻经亦为菩萨。
    破戒者。亦尔者。何用四依出世。治破戒耶。又
    如佛言。第二难亦两关。初关即引上鸟喻品
    云。若能归依一体三宝者。虽有烦恼。如无烦
    恼。若果一闻此经。便能决信。即令烦恼根虚
    者。佛四依品中。自说恒沙佛所发心。闻经尚
    不解义。云何一闻经耳。便断烦恼。第二关。即
    以理征。结成难也。谓解惑相违也。彼之积德。
    犹尚未解。而此之经耳。云何除惑耶。智秀曰。
    有两难。第一云。若三种罪人。心不乐向。而以
    经力。强令发心者。何须依四依人耶。第二若
    果发心。便是得理。即能遣惑者。云何彼云三
    恒河沙佛所发心。犹未解义。此彼二说。未可
    解也
    佛言善男子除一阐提(至)以是义故名为大事
    案。僧亮曰。除一阐提者。具三障故也。云何
    为具。谓不见因果。烦恼障也。说无因果。业障
    也。世世积恶。今成阐提。报障也。其余众生。
    闻是经者。谓四重五逆。虽有恶业。闻经生信。
    必久种功德。非无因也。凡夫下劣。不得闻者。
    谓不应经耳。闻亦不生信也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未发菩提心者得菩
    提因。案。僧亮曰。谓此二人。既有业障。应障
    发心。云何得发耶。僧宗曰。二难既通。今广明
    经力发心之由
    佛告迦叶若有闻是大涅??(至)大乘妙典真佛
    所说。案。僧亮曰。见罗刹像者。以有障故。虽
    复闻经。不即发心。由经发梦。梦见业果。惧苦
    发心。经之力也。忆念菩提者。发心有强弱
    也。强者生人中。弱者生三涂。虽受罪报。菩提
    之心不绝也。法瑶曰。诽谤经者。将绝之时。谤
    对相现。方生怖惧。临终之时。其心愦乱。谓之
    梦也。罪对切人。可怖可惧。有过罗刹也。宝亮
    曰。大论经教。有二时明义也。经言。以下下
    智。断上上烦恼者。应以昔经。治三种罪。而今
    涅??之教。方云能除此惑。则于理相反。云何
    为中耶。经言下下智。断上上惑者。此据真无
    漏道。断通为语。今所释两经。正明伏道也。夫
    起惑之与生善。本在有漏心中。若心重心轻。
    善恶俱尔也。昔经明理不圆。解亦微??9室?br> 轻善伏于轻惑。今经所明。理既周足。信解深
    胜。故以增上之善。得抑上上之惑。所以知如
    此者。如戒律中。若犯第二篇。则于二十人中
    忏方灭。犯第三篇以去。直对手而除。乃至突
    吉罗罪。责心而遣。若寻此为言。则应轻罪。须
    多人而灭也。今则不然。故知。昔经理浅。生善
    则劣。止伏轻惑。今经理深。生福增上。能伏
    重惑。寻此而推。昔经不能令人得道。明矣
    复次善男子如虚空中(至)一阐提辈立菩提因
    案。僧亮曰。手疮者。阐提以耶见为手。有善
    则坏。取譬疮也
    复次善男子如马齿草(至)密致犹如金刚不容
    外物。案。智秀曰。雨降无甄。密致者不受。阐
    提如是。岂法雨之咎耶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如是所说有何等义
    案。僧亮曰。引昔说作恶不悔偈。证阐提不
    可化也。僧宗曰。更问昔偈。广彰其恶。先举可
    畏。欲显后偈无畏义也。宝亮曰。此下答第十
    五问。明三种罪人。闻涅??经。改悔?善。能为
    人天之福田也。本时有恶。恒畏大众。今改往
    ?来。则无惧矣。此答中说三偈。初一行作造
    恶于众有畏之偈
    佛言善男子不见者谓(至)?M恶道者谓诸行也
    案。宝亮曰。佛自广释也
    迦叶复言如佛所说(至)如王夷坦道是义何谓
    案。僧亮曰。引昔作罪能悔之偈。证四重可
    化也。上说发心。今说除恶也。僧宗曰。此答云
    何于大众得无畏。言依经改悔。广?诸善。众
    恶消灭。如王夷坦道也。宝亮曰。此第二偈。政
    明恶时不畏大众。说其本乃恶。今依经改悔
    者也
    佛言善男子见所作者(至)何以故诸佛法尔
    案。僧亮曰。至无至处者。无至名无始。从无始
    已来。尽发露也。又无至名涅??。以发露能至
    涅??也。膏油俱尽者。言佛由行。得自然相好。
    亦与人俱灭耳。若有菩萨以下。不信二人。用
    发露功德。回向菩提。即名菩萨也。为阐提毁
    訾。言无因果。然诸菩萨。不以彼恶。不舍而不
    救也。宝亮曰。从有生死际。至涅??以来。所作
    恶业。尽皆发露。作此心而悔。则无罪而不灭
    也。猕猴捉水中月者。为阐提作喻。夫水中之
    月。月之影也。猕猴譬阐提。月譬涅??。水譬有
    漏相善。水中月譬涅??影也。无水则无月影。
    缘有佛说有漏之善。善本资向涅??。气分相
    关也。凡夫?相善。故遏重惑。得人天报。无
    大?苦。颠倒谓乐。犹如阐提。见生死中。五欲
    之乐。谓为真实也
    作恶不即受如乳即成酪犹灰[雨/复]火上愚者轻
    蹈之。案。僧亮曰。作恶方便。及阐提之恶。不
    即受报。阐提生报。非现报也。如乳即成酪
    者。乳有现果。明不如此。愚者轻蹈者。愚人见
    现在。不见未来。以非现报。而轻造之。将出阐
    提之行。先说偈也。僧宗曰。还释作恶之人。所
    以造罪。以不见后世故尔。若使前念为恶。后
    念受报。谁敢为恶。以不见后世故。如灰覆火。
    愚人所践。不觉烧也。宝亮曰。第三偈。明不依
    经悔者也
    一阐提者名为无目(至)流转生死无有穷已
    案。僧亮曰。无目者。谓但见现在。不见未来
    也。不见罗汉道者。罗汉能断未生。而此人不
    见也。宝亮曰。譬如王使者。乃应出是罗汉似
    阐提。而但将菩萨来对。明此罗汉坚信大乘。
    一向拨法华以前经。云非实而是方便。言中
    乃以阐提也。王使譬菩萨也。善谈论者。明菩
    萨四辨也。奉命他国者。舍法身之地。应生死
    也。宁丧身命。终不匿王说者。乃可为外道所
    弊。终不唱佛是无常也。譬如莲华者。喻行人
    也。既协信作罪。若见涅??日者。其信心必增明也
    复次善男子如优鉢罗华(至)何以故非法器故
    案。僧亮曰。答问云何处浊世不污如莲华。
    与二人为譬虽有重罪。不障发心。不为罪行
    污也。法瑶曰。明菩萨能于众无畏。必忘身命。
    宣弘常住。而恶之世。耶见诽谤其说。而执解
    不从。不改其?]。是处浊世不污。如莲华也。
    夫能不从外耶者。皆由自己肉眼伏累。不
    归烦恼污其内心也。故处烦恼。不能染也。
    四种莲华。生淤泥中不为彼淤泥所污。答处
    世不污也。次下句。虽有烦恼。终不为所污。以
    知如来性相力故。至譬良医。答烦恼不染也

    大般涅??经集解卷第二十二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