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五 >
  •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六

    故荆?云。胜兼两处劣唯鹿园。若其似位
    全不见者。法华四信何故见于实报土邪。有
    余那见圆满相海。通教案位受接之人为见
    何相。若非尊特合身不成。今经明说无量寿
    佛身量无边。与大论云色像无边。有何异邪。
    彼云无边既称尊特。此何独非。况疏专引彼
    论此文。以证身量无边之义。验今佛身的是
    尊特。不须疑也。问若是尊特合是常身。何故
    法华疏中。判观无量寿佛经。云实有量而言
    无量。答此乃刊正钞中错引彼疏。彼疏并云
    实有量而言无量。如阿弥陀与金光疏及此
    疏同。盖以小大二弥陀经不专尊特被于顿
    机。故彼佛现三十二相通被众机。大机虽见
    尊特常身。其惯习小人洎诸凡夫。虽因回向
    得生彼土。未宜尊特说常住理。故以应化说
    无常法。成其小果。是故佛寿虽不可数。终归
    有量。娑婆生彼多是此机。以别圆似位人难
    及故。三疏约此。故判弥陀在有量中。若观无
    量寿佛经纯被圆人。明说佛身全法界起。应
    既有本。生即同法。的类释论法性尊特。正
    当无量之无量也。故释签云。教分二身为机
    劣故。暂现生身。今机不劣岂对生身。问大本
    中云。生我国者身皆具足三十二相。彼国人
    民既具此相。佛身理合超胜于人。故知常身
    有八万相。般舟经云三十二相。盖借释迦为
    初心观境耳。答般舟经云。菩萨用是念佛。故
    当得生阿弥陀佛国。当念如是佛身。有三十
    二相悉具足。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在比丘僧
    中说经。经指弥陀有三十二相。何文言借释
    迦为境。况止观无文辅行不说。岂得自言成
    于己见。又彼人民三十二相。故佛常相须八
    万者其义不然以同居土佛应同人。只净由
    土人。皆有于三十二相。故佛常身须现此相。
    但于同中相相皆胜。秽土佛身虽异凡鄙。亦
    同上人。故应此方所有相法。故三十二同轮
    王相。亦于同中而分明昧。三十二相既同彼
    人。验是彼土常身常相。是知八万别为大机
    现尊特相。更何所疑。问一等尊特。以何因缘
    相分三品。答悉檀因缘故。盖一类机应以藏
    尘尊特之相得四益者。故佛称机而为现之。
    应以八万尊特之相。应以三十二尊特之相
    得四益者。佛皆称机而为现之。仍须了知此
    之相海。别教则用别修缘了成就此相。即修
    成之尊特。故名报身。圆教能了二修即性修
    德无功。乃性具之尊特。故名法身。已在此观
    开章中说。须知华严华藏尘数之相虽多。此
    以兼别故犹带修成。此论八万既唯圆顿无
    非性具。故三圣观疏皆示云观于法身。行者
    当须以教定理。就理明观于观显相。无得但
    以多数斥少使胜成劣。实在精学然后勤修。
    欲罢不能故兹辩析。四第十观音观二。初疏
    科略释带果行因者。观音三昧经云。观音昔
    已成佛号正法明。今为菩萨修净土行。斯乃
    带昔果德行今因行。顶有化佛表带果也。二
    依科列经三。初结上。二正观菩萨身三。初正
    观身相。子科十一。初次复下身量。应云十八
    万亿。今云八十者。翻过佛身二十万亿。故知
    误也。问如释迦丈六人身八尺。今佛身六十
    万亿菩萨十八。菩萨之身何太卑邪答净土
    胜应不可以秽土劣应例也。亦如妙音身量但
    四万二千由旬。佛身六百八十万由旬。佛身
    之量去菩萨更多。二身紫下身色。三顶有下
    肉髻。四项有下项光。五举身下身光。六顶有
    下天冠。七观世下面色。八眉间下毫相。九臂
    如下臂相。十手掌下手相。十一举足下足相。
    二其余下与佛同异。肉髻是相。无见顶是好。
    此之相好表于极果。今作因人故不及佛。三
    举利劝修子科二。初佛告下举观利劝二。初
    约修观明灭罪。二如此下约称名况获福。二
    若有下示观次第。身相既多先观何相。故今
    示云先观肉髻次观天冠。以此二种能别表
    示观音德相。何者。肉髻降佛表现行因。冠有
    化佛表昔成果。别相若显其余通相则易可
    明。行者观于冠髻毫面身色光明。一一须用
    心作心是。而为能观。说在像前用在此处。既
    云作佛是佛。岂不能作观音是观音邪。作
    髻作冠是髻是冠。皆可为例。不独以佛例观
    菩萨。亦须例于普杂三辈。岂唯以前例后。亦
    合以后例前。以今行人览经始末。方修观故。
    大师得意乃于释题总示三观。若也不于十
    六处用。则令大师虚说。亦见行者谩修。当遵
    佛言勿背祖法。专用妙观显乎胜相。以此妙
    观为见佛本。迥出余因。至彼土时速证法忍。
    三作是下结观邪正。五第十一势至观二。
    初分科叙意二。初分科。二叙意二。初略无下
    约当门明阙真观。观佛真身乃立观云正观佛
    身等。观音中云正明观菩萨身。今势至观但
    云因光神力制二种名。及云与观音辩同异。
    何不例上各立观法。故疏出意云略无观法
    当不异上。以大势至与观世音身量大小皆
    悉同等。此令行者辩异之后。用观音观观势
    至身。何须别立。二所以下兼观音明无像想。
    观成见佛真法身后。观二侍者。岂须更修像
    想方便邪。二依科列经三。初因光神力制二
    名。子科二初遍示诸光。二但见下正立二名。
    光照十方。故立无边光为名。令三途人得佛
    十力。故立大势至为名也。行者应知即举身
    光名智慧光。以是邻极色心不二。若不尔者。
    焉得色相名为法身。二明与观音同异子科
    三。初此菩下正明同异。二此菩下更示行坐。
    观音行坐岂不动地集佛等邪。但于势至观
    中说耳。若不然者。何得云除顶上宝瓶。余与
    观音等无有异。三作此下结成观相。经云色
    相疏称法身。若非全色是心色由心造。安令
    色相即名法身。此乃三谛一境之法身。发我
    三观一心之般若。相冥见相则三脱圆彰。故
    云佛法界身入心想中。疏云。念佛三昧解入
    相应。非此相应不发胜相。三除无下灭罪以
    劝修。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者。以二菩
    萨唯有顶上化佛宝瓶。二种有异余相皆同。
    同异分明名具足见。六第十二普往生观二。
    初疏科二。初对杂辩异。二普中下就普分科。
    二经文二。初作自身往想。上来诸观先依次
    正先主次徒。虽皆观成未为普总。又未想身
    生彼亲见。故今令想身终生彼一时普见。非
    独所观境界顿足。亦乃往生心想成就。可类
    前文依报之观。初地树池等别观。至楼观成
    四事总见。名为总观。然但能总依报四事。今
    想生彼普见普闻依正诸相。故名普观。问上
    品上生乘金刚台。上品中生乘紫金台。上品
    下生入金莲华。今三圣观成方修普观。合是
    上品上生之者。何故同彼上品下生邪。答十
    六观人对九品位义有多途。今且一往以三
    圣观及普观成。当上中品杂及三辈四观成
    者。方是上上故上中品终时虽见坐紫金台。
    此台到彼成大宝华。经宿则开。此文亦云生
    极乐界于莲华坐作开合想。莲华开时见佛
    满空。及说妙法。正合上品中生之相。若上品
    下生华开七日乃得见佛。仍于众相心不明
    了。故知此文与上中品生相正齐。若其以品
    对别圆位。至三品观方得委论。二无量下明
    三圣来现。上想终后生于彼土见佛菩萨。今
    想未终三圣常来入我心想。良由当念即是
    来际。故能预想将生之事。复由生佛体不别
    故。故令三圣不来而来。斯乃三观一心作是
    双运。致令心佛往彼来此。故知观体不可言
    思。七第十三杂明佛菩萨观。今评此观略有
    二意。一为前观佛及菩萨胜相不成者。乃令
    舍大而观丈六。二为观前胜相已成之人。令
    其更观胜劣化用遍十方界。使品位增进。若
    谓不然。前观既成修后诸观有何益邪。疏从
    前意故作拂疑生重释。以观成者。自知经意。
    是故大师从初意示。释此为二初分科。二随
    释二。初佛告下观丈六像。经若欲等者。行人
    于前依正诸观修虽不入。求生之意弥加敦
    督。名为至心。故令此人舍胜观劣。未观二侍
    前想弥陀。故云先当观于一丈六像。行人欲
    托彼土莲池。故令观像在池水上。应知胜身
    既心作心是。岂今丈六非作是邪。圆人作为
    皆了唯心。全具而变全变是具。具变不二。故
    观佛相胜劣皆然。二明弥陀变现子科二。初
    示化主随物二。初如先下劝常修观。二阿弥
    下拂去众疑。疏二。初所观下示相问疑。二前
    闻下示疑明破。胜身观法修虽不成。而且得
    知广大无量。今闻观小顿违前说。宁免轻疑。
    为拂此疑。故说弥陀。神通如意能大能小皆
    全法界。但以重心观令成就。勿疑身谢不生
    西方。二明补处同生二。初观世下明劣应同
    众生。佛应既随万物。补处亦同众生。二但观
    下仿胜身论观法。前明观音胜身观法。先想
    冠髻则令众相次第皆明。势至观中髻有宝
    瓶。其余身相不异观音。以此二种是二大士
    身之别相。令修观者但观别相。别相若显同
    相则明。疏释首相虽通两说。然头首之首手
    足之手皆是别相。悉可以别而显于通。应知
    观佛丈六之身。先观白毫方彰众相。备如前
    疏约释迦说。三后三观明三辈往生四。初立
    观所由。此中二义。初即杂观观劣应者。位在
    中下。令识三品进修胜观登于上品。次义
    即是前观胜应。及修杂想了随机化。在八九
    信。今令此人以妙三观。分别九品。即大本三
    辈。事理穷深登第十信。既云此下三观观往
    生人有二义。乃是修前观法行者观于九品
    往生之相。非是凡小求生之者。读今三辈经
    文改转行业。纵通此义亦是傍兼。非今增进
    观行意也。二释会经论二。初会论即无量寿
    经论。今云往生论是也。天亲所造有十七成
    就。至第十六大义门成就中。偈云。大乘善根
    男。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长
    行释云。故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一者体。
    二者名。体有三种。一二乘人。二女人。三诸根
    不具足人。无此三种过故名离讥嫌也。名亦
    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
    不具三种名故。此十七成就俱明彼土果报。
    故无二乘等悉约彼土。非是此方二乘等不
    得生也。恐惑者不晓。故和会解释之。分二初
    会二乘二。初会不生。且据彼论二乘种不生
    句。并于此经小戒得生。以具足戒及沙弥戒
    等是小乘种故。二说相违而为诘问。今以住
    小回心以会释之。坚住小道志趣无余。不求
    净土。故云正处。若回小向大转小乘业。作净
    土因故云要由。经就现今向大时说。是以得
    生。论就本始住小时说。是故不生。然论说彼
    土无二乘人。由在此身因转故也。二何故下
    释证果云。垂终回小向大方生彼国。何故中
    辈三品行人生彼复证小乘果邪。今释意者。
    回心故得生。惯习故证小。知大证小不执偏
    真而为究竟。不久证大也。二问论下会女人。
    复举论偈女人根缺不生之文。并于此经韦
    提侍女得生之说。而为诘问。今约彼此会释
    二说。论就转报。是故彼土无有女人及根不
    具者。若名若体。经就此土修净业者。故有善
    心一切得往。故大弥陀经薜荔多蠢动?蜚
    皆得往生。故知经论无少相违。二问大下会
    经二。初对经双问。逆罪得生即下品下生文。
    二释有下立义双释二。初悔有轻重。上即利
    根下即钝根。俱舍云。愚智所犯轻重不同。愚
    作罪小亦堕恶。智为罪大亦脱苦。如团铁小
    亦沈水。为鉢铁大亦能浮。涅??云。智者有
    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
    一者作罪。二者覆藏。如阿?世王杀父害母。
    至涅??会身疮肿热。生重惭愧悔过自责。耆
    婆劝往佛所。佛为说法得无根信。文载涅??
    梵行品。此经明逆罪得生净土者。即同?王
    上根利智能重心忏也。彼经不生者。下根愚
    人至于临终不能重悔也。二二者下约行有
    定散。大本就此者。指上散善力微也。此经明
    观者。即观佛三昧。问若定力得生下下品。云
    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若不能念者
    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
    念。此与大本散心十念理应无别。答此虽造
    恶已曾修观故。使临终善友劝称十念。定心
    则成。亦是法行乘急戒缓人也。修观故乘急。
    造恶故戒缓。由乘急故得值善友。纵现世不
    修三昧。亦是宿种今熟。故得往生。所以华开
    见二大士说实相法。自非定善孰至此乎。故
    十疑论云。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并是
    宿善业强始遇知识等。当知作此解释方合
    此中定善之义。若本不修三昧之者。则属前
    悔有轻义也。三依品定位二。初通示九品二。
    初就三下示三中具九。经文显示三辈各三。
    二判九品属三二。初上品下约位判。虽分九
    品。以义定之不出三位。即内凡外凡及悠悠
    者。然习种解行及十信名。乃是别教地前凡
    位。以为今经往生位者。略有三意。一别位次
    第对品显故。二别具四观收机广故。三九品
    多判所观人故。若以九品判今能观圆观位
    者。则以三贤对今十信。彼之十信对今五品。
    悠悠即对名字人也。以名字位通修未修故。
    应知疏用此之三位。判九品人其意深细。不
    可?心。今试略言盖一切善若能回向。皆净
    土因。仍一切恶若能忏愿。亦净土因。故种种
    善修之浅深。无非九品。其一一恶约忏功力。
    亦皆九品。故上上品善通下下品。下下品恶
    通上上品。三心六念或闻或修。未能伏惑属下
    三品。以此伏惑入中三品。能破二惑方预上
    三。如五逆罪临终十念为能消功。属下下品。
    ?王重悔得无根信。即是上辈三品所摄。岂
    非五逆随于忏功自分九品。中间七品若善
    若恶若修若忏。随功浅深一一皆须明于九
    品。若据经文下三唯恶。中下世善。中中中上
    即小乘行。上三唯大。疏则纯用大乘三位。判
    九品者。以中三品回向大乘故。下三品人依
    大灭罪故。故九品行一一成大。随一品行若
    至三贤。皆上三品。若至十信皆中三品。全未
    伏惑即下三品。应知经为收机尽故。故以大
    小善恶分其九品。盖约增胜高下互显也。大
    师得意乃约三位判乎九品。则何机不摄。何
    行不深。乃由妙解大小观行善恶之业全修
    即性。一一具于四种净土。但能回向随功能
    显四种乐邦。如是说者。多约一行随功浅深
    历于九品。亦自有人节节改行历于九品。若
    以三位定其高下。改与不改皆悉不滥。问今
    十六观既是圆修。为一一观皆通九品。为须
    节节改观入品。答虽俱圆观。而所托境随其
    宜乐有改不改。合有二途。若就现文。多从改
    观历于九品。以初心人虽了根尘皆是法界。
    而心想羸劣胜境难观。是故如来设异方便。
    先观落日于西定心。疏云。除五逆罪下辈自
    论。故知妙观想落日成当下下品。次以三观
    想水结冰。合在下中。转想琉璃粗见彼地可
    对下上。若得三昧见彼宝地及宝树宝池。虽
    五品初而五住圆伏。名得三昧。品当中下。总
    见依报五品中心合当中中。华座观成五品
    后心即中上品。此之三品虽成三昧能伏五
    住。见惑未断事识犹存。未可即观胜妙身相。
    故修三观观于宝像。像想现前见思俱尽。所
    以尽者。以事定力深能伏思。见断即登圆第
    七信。即上下品。事识既尽。全依业识可观三
    圣真法之身。及普观成在八九信。即上中品。
    故难思相法界光明。十方佛事悉能洞见。后
    修杂观及三辈观成。当第十信。即上上品。内
    外尘沙任运除尽。故随机应相。及差别行业
    观察明了宣示无穷。此约修者从微至着。三
    圣观成后修杂想及三辈观。故当如此。若观
    胜相不成就者。始依杂观观丈六身。此人或
    在下。之三品。或沾中辈。今观九品。必能进功
    从劣观胜求预上流。是故疏云。令识三辈往
    生。舍于中下修习上品。此从节节改观次第
    入品。如是说也。有因改观超品位者。不可定
    判。此上皆从次第改境修观者说。其不改者
    十六境中宜乐何境。即用妙观修之不舍。乃
    从名字修成观行。入相似位历乎九品。然十
    六中佛境最宜。从劣观胜成于九品。故疏令
    观释迦毫相。以为初心入门之渐。杂观令观
    一丈六像。经虽不云从一相入。据理合然。若
    般舟经则从足下千辐轮相。次第上观至顶
    肉髻。故知但解今家住前三位以判九品。于
    境于行改与不改。次比自成也。非独今经九
    品如此。法华五品其义亦然。解一千从矣。二何
    以下以经验。以无生忍位在别圆初地初住。
    非别十向圆第十信。何能见佛便登此位。上
    上既尔诸品例知。复以造罪验下三品。以别
    圆教内外凡位不造众恶。既约罪说。知是未
    入外凡人也。类此似尔者。经不明示。故以得
    悟及造罪等。比类验之。此乃大师尊经谦己。
    近人判解不逊者多。二别明上三二。初上品
    下约三位定。上以三品判于九品下至悠悠。
    今则别明上辈三品。故约种性以分三位。璎
    珞经明六种性。一十住习种性。二十行性种
    性。三十向道种性。四十地圣种性。五等觉性
    六妙觉性。问今此上品是出假位。合在秽土
    利益有情。何故求生净土邪。答大论四十三
    正有此说。故彼问云。菩萨法应度众生。何以
    但至清净无量寿佛国土中。答曰。菩萨有二
    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佛
    功德乐多集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国
    土。好多为众生者。无佛法众处赞叹三宝之
    音。故知一等断惑菩萨而好乐不同。故有二
    别。又论第四十五云。菩萨有二。有先自成就
    功德。然后度众生。有先成就众生然后自成
    就功德者。故知今十向菩萨求生净土。乃是
    先自成就功德人也。故十疑论明未得无生
    忍已还要须常不离佛故须求生。二一得下
    约二义求。上上生已即悟无生法忍。上中经
    七日得不退转。上下经三。小劫住欢喜地。得
    无生忍证念不退。即欢喜地也。四随文解释
    三。即十六中后三观也。疏前标云。此下三观
    观往生人。若但读文不名为观。必须览经所
    诠之相入一念心。用空假中微妙之观。照于
    心性本具净土因缘果报。生佛咸然三无差
    别。诸佛净土因果已满。能应众生。众生由具
    净土因果。能感诸佛。感应缘起不一不异。一
    一融妙相相宛然。随品随功感佛感土。观之
    不已。则难思俗谛净土因缘自然明了。明了
    之位大判有三。若相似明当上三品。若观行
    了即中三品。名字观解属下三品。论断伏等
    虽有高下。而皆了知一切善恶回向忏悔。皆
    通九品。或共不共或超不超。或改不改或进
    或否。状类万差难以言具。若不尔者。岂得名
    为观于三辈往生人邪。初第十四上品生
    观三。初上品上生二。初分科。二随释三。初标。
    二释四。初明生因。经有二段。初段既云发三
    种心即便往生。知此三心是一人发。次段乃
    云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据此合是三人
    各修成三种行。然修之在人。或别一行或兼
    余行。或具足修。但能位至别教道种圆第十
    信。即得名为上品上生。言至诚等三心者。此
    与起信论中三心义合。彼云。一者直心。正念
    真如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
    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今初至诚疏以
    专实释之。非念真如。岂名专实解于深心。疏
    虽三义而不相舍。求高深果须契深理。欲契
    深理须厚乐善根。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二
    经证成三种深义。不出彼论乐集一切诸善
    行也。经回向发愿心疏虽不解。义当彼论大
    悲拔苦之义。盖以真如实念趣果善心。二心
    功德善巧回向。愿生净土速证法忍。广拔一
    切众生苦恼。然此三心顺于三法。何者。初念
    真如平等一性。次二即是自行化他二种修
    义。既是修二性一。乃就圆融三法而发心也。
    今此三心一念中修。见思尘沙任运先去。入
    第十信。故当此品。若此三心但能圆伏即中
    三品。若全未伏当下三品。文在此中义该下
    八。经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者。以无缘慈不害
    物命。知性离非心具诸戒。读诵方等者。随文
    成观也。修行六念者。涅??疏云。前三念他后
    三念自。戒施是自因生天是自果。戒是止善
    施是行善。天有近果远果。远即第一义天也。
    安心下释念义。谓念同体三宝一心戒施第
    一义理。悉不为二边所动。故通名念。经回向
    发愿等者。总论不杀等皆须善巧回向。愿生
    净土。证无生后广度含识。经具此功德者。或
    全或分皆得言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者。上一一行修之成就。至道种位长时弥善。
    下至七日或唯一日。皆得预于上上品生也。
    此等悉须约于断伏及全未伏。分下八品。若
    不尔者。岂令初修六念等人。三惑尚炽便登
    极品邪。须知九品难将法定。只可随功。此
    去科节经疏分明。钞不标也。上品中生明生
    因云不必受持方等经典善解义趣等者。是
    义持人不乐读诵。但于经中取一句偈深穷
    旨趣。于绝言思深广之理。心不惊动。又复其
    心安住中道。不为二边之所惊动。了达因果
    皆是实相。名为深信。虽不遍习或闻大教赴
    机异说。知显一理不生疑谤。此一种因亦通
    九品。但今此观位至圆教八九信位。故当此
    品。若第一义解全未伏惑。只在下品三品摄
    也。如常不轻不专读诵。但以一句礼拜授人。
    深知义故多年不懈。此以第一随喜品行。始
    从名字历于五品至六根净。故知读诵等四
    品行皆可从于名字修之至六根净。若证分
    真无偏修者也。生后利益中。疏云名之深妙
    精进等者。以闻众声说第一义。能成趣理不
    思议观。既顿泯绝情尘微碍。是故进趣其疾
    如风。比余事行杂而且滞。故此精进最称第
    一。疏牒阿耨不退。释云道种菩提等。以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翻为无上正等觉。斯是行
    人心之本性所求之果。于此不退其位有三。
    若破见思名位不退。则永不失超凡之位。习
    种性也。伏断尘沙名行不退。则永不失菩萨
    之行。当性种性及道种性也。若破无明名念
    不退。则永不失中道正念。圣种性也。上中生
    者此土已得性种菩提。到彼一劫始得无生
    圣种不退。今于七日所得菩提不退转者。义
    当道种菩提不退也。通名地者凡圣所依皆
    名地故。四种授记一往现前者。净名大疏出
    四受记。谓未发心记密记现前记无生记。言
    一往现前者。以现前记通于凡圣。今无生位。
    佛就一往通名现前耳。上品下生亦信因果
    不谤大乘。同上中品故名为亦。彼以解了第
    一义谛而为别行。此以但发无上道心而为
    别行。究理摄生标心虽异。从凡入圣历位无
    殊。谓依无作四谛妙境。发四誓愿名为真正
    发菩提心。未度苦者誓令得度。阴入皆如故。
    未解集者誓令得解。尘劳本净故。未安道者
    誓令得安。即惑成智故。未证灭者誓令得证。
    即生成灭故。发此道心亦通九品。名字中发
    自有静散。即下三品。观行五位即中三品。相
    似既分三般种性。即上三品。今习种发故当
    此品。此心深运分真可阶。岂不能至上上品
    邪。约位判之无法非九。生后利益中。经虽
    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
    了了见者。以此品人位当习种。见思虽破尘
    沙未除。故于众相心不明了。过三七日。进入
    性种侵断尘沙。故八万相一一分明。自此三
    劫游历十方。供佛闻法进入道种。登于初地。
    此地即得百法明门。言百法者。如百法论所
    出名数。今于此法皆证三谛。乃以百法而为
    明达三谛之门。三谛若明。则了一切。是故论
    云。增长智慧思惟种种法门义。明此义故心
    大欢喜。故名欢喜地也。中品上生明生因中。
    但言众戒。斯乃略举三学之初也。若据生彼
    闻赞四谛。便成罗汉三明八解。以果验因不
    专持戒。合修小乘理观事禅。但未证果犹在
    贤位。于临终时闻赞方等。回心向大愿生净
    土。然回向心须至别教七信已上圆教观行
    四五二品。方是中品上生人也。若其小行已
    至忍位及世第一。但案位回即当此品。若在
    ??顶及外凡者。须猛利回超入此品。大约小
    乘并世间善。从回向心深浅高下判于九品。
    生后利益疏二。初正释经文。四谛者。既是共
    二乘行。由宿习故而闻生灭无生二种四谛
    也。生灭者。苦则三相迁移。集则四心流动。道
    则对治易夺。灭则灭有还无。无生四者。苦无
    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生相。次
    三明者。过去宿命明。现在漏尽明。未来天眼
    明。此三名明。复得名通。余三但得名通者。婆
    沙云。身通但是工巧。天耳但是闻声。他心缘
    他别想而已。是故非明。宿命知过去苦生大
    厌离。天眼知未来苦生大厌离。漏尽正观断
    惑。是故此三称明。大论问通明何别。答直知
    过去等名通。知过去等因缘行业名明。次释
    八解脱。一内有等者。内色即内身骨人也。为
    修八色流光故存骨人。欲界结使难断故。以
    不净心观外色也。位在初禅能脱自地及下
    欲界。二者下位在二禅。二禅内净故坏灭内
    身骨人。欲惑难断。故犹观外不净之相。三者
    下除外不净相。但于定中练八色光明。清净
    皎洁故名净也。住在三禅。四空处者。若灭
    根本四禅及三背舍等色。一心缘无边虚空
    而入定。即观此定依阴入故有。无常苦空虚
    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受着。五识处者。若舍
    空缘识入定。即观此定虚诳不实。而不受着。
    六无所有处者。若舍识缘无所有入定时。乃
    至而不受着。七非非想处者。若舍无所有处
    缘非非想入定时。乃至而不受着。八灭尽等
    者。背灭受想诸心数法也。诸佛弟子患厌散
    乱心。欲入定休息以涅??法安着身中。故云
    身证而想受灭也。前三等者。位在色界能离
    自地五欲也。中四等者。位在无色界皆展转
    离下地。然前三亦离下。中四亦离自地。互现
    说耳。后一可知。亦名下背舍因称解脱果名。
    二释会下释诸疑妨三。初会小乘不生疑。疏
    与释论取法华意会于今经及往生论。论云
    不生。据决定性。入无余者。今经云生。是退菩
    提。取小乘者。疏前会云。正处小行不生要由
    垂终发大心故生。若无宿种。岂能垂终回小
    向大。故知与前义不相反。仍释伏疑既因回
    心向大得生。何故至彼却证小果。故释云。无
    漏道熟等。以退大既久习小功深。是故彼佛
    称习说小且令证果。或接下再出经论引小
    之意。今经释论说至彼土证小果者。意欲别
    接小乘求生。其若生已。咸慕大乘必不证小。
    然虽出此意前义为正。二中品下释中不及
    下妨。以下下品生彼闻法。应时即发菩提之
    心。中上生彼何故只证无学果也邪。以大小
    故难第四品不及九品。解云下以登地速而
    为答也。中上顺习虽证小果。不逾十劫必入
    初地九品恶重十二大劫。方得出胎。虽发大
    心更经多劫。方阶法忍。故以速证比彼为
    胜。三大本下通中不出家难。彼明中品云虽
    不能行作沙门。故云不明出家。长时始终者。
    谓尽形出家者。就短时者。谓一日一夜也。是
    知若据短时大本约义亦有。若论长时此经
    约说亦无。此乃二经事同也。中品中生修因
    中。疏云十戒者。释经持沙弥戒也。金银生像
    者。南山云。胡汉二彰。谓胡言生像此翻金银
    也。善见云生色似色。似即像也。此谓金则生
    是黄色银则可染似金。故云生像。若尔生像
    此方之言何谓胡语邪。答谓五竺之北胡地
    言音有涉汉者。故谓生像胡人重译又却入
    汉。故存胡音。中品下生修因中。经云孝养父
    母行世仁慈。此凡夫善不能伏惑。岂预中辈。
    疏前判位中辈人常别教十信。即圆五品。斯
    由垂终善友广说阿弥陀佛随顺本性取极乐
    国。及谈法藏称理发愿。行者闻已解悟大乘。
    发回向心求生净土。经虽不云发回向心。既
    闻广说岂不回心。特是影略。临终发心心猛
    利故。能入别圆外凡初位。通伏顿伏。故令
    世善当此品位。大师唯就大乘三位对于九
    品。深有其致。生后利益中过一小劫成阿罗
    汉。问到彼证小皆顺本习。今此行人本习世
    善。是人天因非声闻行。至彼那得阿罗汉
    邪。答孝养仁慈大小基址。何教不谈。而其
    阿含偏论此善以果验因。是依三藏行孝顺
    等。虽行世善心在无常。既久标心无漏道
    熟。故证小果。第十六下三品人造罪轻重值
    缘得灭。为往生因。须知经意为易解故。以三
    业等恶灭。为下三品因。回向凡小为中三品
    因。以大乘诸善为上三品因。此乃上下互相
    显映为观法境。若称实观依义而说。大小善
    恶逐回向心随灭罪力。浅深阶位各论九品。
    今之三人闻法称佛。虽业障灭全未伏惑。位
    在名字故属下三。若灭罪心利入别圆外凡。
    即中三品。能至内凡即上三品。?王悔逆得
    无根信。是其类也。下品上生经云虽不诽方
    等经典者。此品不谤显罪犹轻。至下一品云
    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则谤经等一切恶业无
    不造作。故言具也。圆顿教说罪无轻重悔则
    皆灭。如仙预杀诸婆罗门。地狱三念知谤方
    等。心生改悔即生佛国。下品中生经偷僧只
    物盗现前僧物者。所盗之物不出四种常住。
    一常住常住。谓众僧厨库寺舍众具。华果树
    林田园仆畜等。以体通十方不可分用故。二
    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体通十方唯局
    本处。三者现前现前谓僧得之物。四十方现
    前。如亡五众轻物。若未羯磨从十方僧得罪。
    若已羯磨望现前僧得罪。则属第三现前现
    前盗前二种。名偷僧只物。盗后二种名现前
    僧物。不净说法者。但求名利非益物也。无有
    惭愧者。屏处为恶不。惭于天。显露为恶不愧
    于人。惭愧犹羞耻也。下品下生疏释修因中
    二。初称无下明念佛灭罪。二引大论问答二。
    初问云下约少时责。二是心下约猛心答。此
    猛利心从二缘发。一值善友二为苦逼心怖
    恶道耳听佛名。是故牢强至诚称念。既境胜
    心猛故时少功多。能超百年悠悠愿力若此
    二缘猛心不发。此人乃是合堕地狱也。二明
    利益二。初疏科。二释经二。初夫人悟道。经豁
    然大悟逮无生忍者。以凡夫心闻十六观。即
    闻即修顿入圆住。盖由了知依正应色即报
    即法非纵非横三一融妙。全心作佛全心是
    佛。能所既忘思议泯绝。三德秘藏当念顿开。
    是故名为豁然大悟。悟通观行及相似位。是
    故特云逮无生忍。显此大悟的在分真。若十
    六观非妙宗者。岂令当机顿入圆位。经文结
    益显此观门非偏非渐。信不可用事相销文。
    二明侍女发心。经文但云。发无上正等觉心。
    是何位邪。经示夫人无生忽后。别云发心验
    非真发。净名疏云。苦萨柔顺忍方有发义。故
    多约相似明发心位。名字观行亦有发义。去
    无生远故下得论。大段第三流通分。金光明
    疏云。流名下澍通名不壅。欲使正法之水从
    今以澍当。圣教筌[罩-卓+弟]不壅于来世。是故此下
    举名举益劝人修习。若不尔者。安令法水下
    澍不壅。疏二初总别分科。二随科解释。今经
    两处流通观道。初于王宫佛自嘱劝。次回灵
    鹫阿难备述。初文自四。初列名教持二。初阿
    难问二。初当何下问经名。疏云言义非一等
    者。经文别示三种净业十六妙观。未审以何
    而为总目二。初法下问持法。二如来答二。
    初佛答前问。观之一字心观妙宗也。极乐三
    圣实相圆体也。此从宗体而立此名。净除业
    障极至五逆。生诸佛前该于九品。此名从用
    总此三义即是释名。此四既圆即当教相。故
    示二名五章意足。信今释题冥符佛旨。二汝
    当下答后问。无令忘失即是念心。念心能成
    欲等四法。良以欲进巧慧一心。若其忘失皆
    不成就。佛令不忘则具五法。受持之功于兹
    尽矣。二举益劝修三。初明生善灭恶二。初次
    明下直明生见佛善。能见弥陀及二菩萨真
    法之身。生善极也。以深比浅何善不生。二善
    男下况显灭生死罪。闻名是闻慧。忆念是修
    慧。举闻之劣况其修胜。行者应知前无忘失。
    亦是忆念然属方便。今之忆念乃是正修。名
    同义异善须分别。二明身胜友胜二。初念佛
    下喻白莲明身胜。分陀利者此云白莲华。涅
    ??云。水生华中分陀利最为第一。显修圆观
    超余一切修道之人。即七方便也。二观音下
    类补处明友胜。二圣本修圆念佛定。今为补
    处。行者今修亦是此定。位虽高下所修法同。
    故可为友。其犹世人道术之交。岂分贵贱。三
    当坐下明得果起行。事相解释。菩提树下坐
    金刚台。此处成佛名为道场。事本表理。今观
    本性弥陀觉体。此体即是所坐道场所生佛
    家。理一义异名场名家。此理为场坐必得果。
    此理为家生必起行。果即分果行即真修。此
    观本期分证之果无功用行。欲以病行及婴
    儿行度众生故。修念佛观求生净土。生彼速
    获故云当坐。三结名下结名付嘱。经好持者。
    好即妙也。以不纵横绝思议心。方能受持此
    经章句。别文既妙。是故能持经之总名。上以
    三一融妙释者。意在于此此寄阿难嘱今人
    也。四欢喜下众闻欢喜。言三义者。一遇人。二
    闻法。三得果。文出大论义归此经。人既是佛。
    佛必具足四无碍智。谓法义词及以乐说。说
    观佛法离于错谬。故名清净。今遇此人宁不
    欢喜。法是观法。一十六门曲尽其妙。能令凡
    心入深三昧。离虚设故名为清净。闻如是法
    岂不欢喜。果即修观克获之果。韦提希等闻
    法即修登分真果。侍女诸天得相似果。目连
    阿难同佛化机。或能增道莫测浅深。各以离
    惑名为清净。得如是果岂不欢喜。此三相由。
    得果由法法由人说。彼众欢喜具兹三义。我
    于今日虽面不覩金容。而为妙智所被。又得
    闻此微妙观法。但未获果。是故阙于第三喜
    耳。二崛山流通二初耆山下佛步空还。前赴
    请时从崛山没。于王宫出。今步虚空还于崛
    山。二俱神通前隐后显者。前欲施化化法未
    成。故但密往。今宣妙观当机已益。欲使同遵
    此法。是故现变彰灼而还。二次阿下阿难重
    述。王宫机悟崛山未知。故遣重宣普令信受。
    阿难所述即是佛言。是以文云闻佛所说皆
    大欢喜。理合同前三义故喜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六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