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五 >
  •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四

    二悲泣下。请式。科云请法。即法式也。三世
    尊下。因请往赴二。初分科。胜?等者。胜?夫
    人也。即舍卫国波斯匿王女。末利夫人所生。
    为??国妃。其后父母遣书云。佛出我国。神
    通自在。普益众生。胜?执书。对使说偈云。仰
    惟佛世尊。普为世间出。亦应愍我等。速来至
    此处。即说此偈时。佛于空中现。复说偈赞云。
    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等。今韦提哀请佛
    即降赴。其事相类。故云不异。二知韦下随释
    五。初神通二。初消文。如来之心寂而常照。无
    数河沙世界众生若干种心。悉知悉见。非同
    小圣作意方知。他心及以身如意通皆无记
    通也。二问前下。释妨二。初出妨。此难重出。
    问不异前。答不同彼。言二解者。一灭即今嫌
    佛之恶。二生以后行法之善。何以故。若佛入
    彼频婆之室。即令世王谓佛朋父还谋国政
    怨嫌既重。后不行法。故不穷往。母无斯事故
    佛亲赴。二时韦下。色身。三坐百下。坐座。四
    目连下。眷属。五普雨下雨华。四伤叹请法二。
    初分科。今向世尊下。明请往生之因者。即二
    意中第二请示往生净土之因。经云。唯愿佛
    日教我观于清净处文也。初明供养问往生
    因者。即第一意问往昔生中。何罪为因。生此
    ?世恶逆之子。应知此二语同意别。分二。初
    我有下。供养问往生因。经自绝璎珞。举身投
    地。号泣向佛。即三业供养。绝璎投地是身。号
    泣是口。以二显意。?世之因已略如前。疏今
    但出调达之缘。二浊恶下。正问生处。二今向
    下。请往生因。第二正说分二。初泛科悬解二。
    初科三段。二如来下解初文。二初放下。重科
    广释二。初总别分科。酬前生处者。前韦提请
    云。惟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佛今放光照其
    净土。令彼见之。以酬前请。酬前净业者。前请
    云。惟愿教我观于清净业处。今示三种净业
    十六妙观。即教彼观净业处也。近答等者。以
    韦提希于酬生处中因光见土。乃再请云。教
    我思惟教我正受。此在正宗。故云近答。若酬
    序中所请。即是远答。二随科解释二。初酬二
    问二。初酬前生处二。初答其生处三。初尔时
    下放光普示。二或有下示土差别。三时韦下。
    的示生处。二思惟下。见土更请因。此请净土
    正助二因。初教我思惟。若不思惟不成愿乐。
    有愿之思。乃成业因。惟愿世尊。教我修于
    净土愿思。令成业因。此请事善助道之业也。
    次教我正受离邪倒想。领纳所缘名为正受。
    此请世尊教我修行净土观法。即正观也。二
    微笑下。酬前净业二。初总别分科。初业共凡
    夫等者。今三种福是圆助道与正观合。皆如
    来行故。云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但以三种有
    通有局。初孝养等通于大小及以博地。故云
    初业共凡夫。次归戒等唯通大小凡夫无分。
    故云次共二乘。若菩提心等专在大乘。不通
    凡小故云不共之法。二何以下。随科解释二。
    初三种净业。答思惟三。初正明净业三。初光
    照频婆得道二。初释微笑二。初问。二答二。初
    解有下答放光。观法得果者。无生法忍是圆
    三观习果故也。二微笑下。答微笑。恶业之报
    害命。絷身。而为获果及净土缘。如来心了善
    恶因果交互万差。欲表内心是故微笑。二阿
    那下释阿那含。二去此下。举果劝修因二。初
    问。大本小本俱云极乐去此十万亿刹。刹即
    大千故云河沙。何言不远。二解云下。答有二
    意。初以佛力故。令修观者欲见即见。故此文
    云汝当系念谛观彼国。故知佛力加欲见者。
    令观成见。后文云。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
    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故般舟
    见佛而论三力。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
    本功德力。次意即是光中现土即目覩见也。
    其二种见皆由感应。虽远而近。然若心性不
    具尘刹。则佛无应现之理。生无感见之功。故
    此经谈是心是佛。观迷此意则非妙宗。三第
    一下。正示往生因二。初正示三。初共凡夫业。
    此经正被顿修之机。虽修佛行。父母师长岂
    不孝事。轮王十戒岂不止行。但能修之心。一
    一称性。何妨所修慈孝之善。共于凡夫。二第
    二下。共二乘业。圆顿行者岂违小乘出家之
    式。三归众戒威仪等事。但受持之心合于一
    体。依于毕竟而所行之法共于二乘。三第三
    下。大乘不共业。依无作境起无缘誓。名发菩
    提心。实相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
    终理一。信此因果方名为深。读诵大乘修三
    智解。运圆乘行。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为劝
    进。此三种业得前前者不得后后。得后后者
    必得前前。故今行人能修前二。前二不能修
    于大乘。故云余二不及是言大乘。二佛告下
    结叹。既是佛业验是圆修。故大经中复有一
    行。名如来行。虽云一行而具五行。今亦如是
    虽是佛业而具三种。二谛听下。叹其所问。谛
    听等者。诸经诫听皆有此语。莫不令人生于
    三慧。而须按教明慧偏圆。能听所听。能思所
    思。能念所念。若作生灭解者。即三藏三慧。无
    生解者通教三慧。无量无作别圆可知。今令
    韦提等生圆三慧若不尔者。安能此座即证
    法忍。三即得下。略付阿难经如执明镜等者。
    观法如镜修之如执。观成土现如见面像。是
    知外有三种净业。内备十六妙观。乃得见也。
    此虽略付净业。意说妙观。初住初地者。圆住
    别地俱破无明。是无生忍位。妙玄一实位云。
    若入初住正破无明。是明圆教无生忍位。今
    意在圆。引仁王五种忍位者。用显无生居三
    忍上。若依别教十信伏忍。十住信忍。十行去
    顺忍。十地无生忍。妙觉寂灭忍。若约圆位五
    品伏忍。六根清净信顺二忍。初住至等觉名
    无生忍。妙觉名寂灭忍。然别初地即圆初住。
    故引仁王以证今位。行者应知。如来将说十
    六观法。预彰所说是圆妙观。故云一切众生
    观于极乐观成即得无生法忍。是故韦提闻
    说十六随语观成。说讫即证此之妙位。经示
    此观是取初住径捷之门。故不可云想事而
    已。二初明下。明十六妙观。答正受二。初分
    科。二汝是下。随释二。初明韦提见土之由。经
    未得天眼等者。问阿那律天眼最胜。但见大
    千。岂有得天眼者越十万亿土见安养乎。答
    此语未得分真菩萨天眼。非二乘也。故大经
    二十二云。菩萨所得清净天眼。异于声闻缘
    觉所得。以是异故。一时遍见十方世界现在
    诸佛。大论亦同此说。韦提实大菩萨者。此显
    韦提本住法身。为欲发起净土观法故示同
    凡。此会即得无生忍者。即者方将也。此会闻
    观将证法忍。非谓前文说无生忍是韦提证。
    前文乃是通说未来众生修十六观能得无生。
    人见示同凡夫之言。便谓前文是韦提证。须
    知即得非已得也。既云实大菩萨。乃是久证
    无生。如来据迹言是凡夫心想羸劣。劣想凡
    夫修之得忍。显兹妙观能革下。凡顿成圆圣。
    异方便者。十六观法奇异方便也。故起信论
    云。修多罗说有胜方便。系念极乐令生彼国。
    非直观名方便者。谓彼依正有二方便。能令
    此土凡夫得见。一者修观正受方便令心眼
    见。二佛神力示现方便能令目击。既得见之
    由。有其二种。故云非直观名方便。佛力令见
    亦是方便。韦提乃得二种之见。一者将有随
    文作观之见。二者已蒙佛力示现见也。故云
    韦提见土之由。二韦提下。为未来请见土之
    法二。初请。韦提先领示现方便而为请由。
    是故经云。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然
    复正请观法方便。乃以众生而为请缘。故经
    云。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
    云何当见极乐世界。五苦者。疏有二释。初以
    五道非乐释。二以五罪招报释者。地狱烧煮
    苦。饿鬼饥虚苦。畜生屠割苦。人间八种苦。天
    上五衰苦。次释者。圣意多含更明五恶招于
    二报。名出大本无量寿经。今云大经是也。疏
    文先列三五之名。次五恶下。释出三五。杀至
    饮酒五恶因也。如大经下。释五痛即华报也。
    五烧下。释五烧即果报也。然其二报并无五
    相。各称五者皆从五种恶因而立。故彼五文。
    后皆结云。是为一大恶一痛一烧。乃至总云。
    五大恶五痛五烧。故知二五皆从因立。二答
    二。初列观分科二。初列观。义例云。夫三观者。
    义唯三种。一者从行。唯于万境观一心。万境
    虽殊。妙观理等。如观阴等即其意也。二约法
    相。如约四谛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为圆观。
    三托事。如王舍耆?名从事立。借事为观以
    导执情。如方等普贤其例可识。问今十六观
    于三种中属何义邪。答既不撮乎。法相入心
    成观。信非附法。又非借彼事义。立境立观。验
    非托事明矣。如来直谈十六观行修证之门。
    正当从行也。问义例三种。皆是理观今之十
    六历依正事何预三种邪。答托事附法二种
    三观有事有理。且置未论从行三观以何义
    故。不得历事。既言从行。必四种行。常坐一种
    纵直观理。余三三昧岂不兼事。如般舟三观
    历念佛事。方等三观历持呪事。法华三观历
    诵经事。请观音三观历数息事。觉意三观历
    三性事。此等历事若非从行摄属何邪。般舟
    三昧初观足下千辐轮相。次第逆缘至肉髻
    相。彼观相时即用三观。彼是从行今那独非。
    况义例云。唯于万境观一心。岂今依正不唯
    一心。经文具列十六境相。大师但于首题示
    圆三观。令将此观观十六境。正是万境虽殊
    妙观理等。又今三观。并诸历事三观。若非从
    行等者。那云三观义唯三种。问今经但于像
    观示。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文皆无观理
    之语。则知佛外皆是事观。纵将此义例观十
    五。斯是行人用理观意。据经现文但是事观。
    答若自依经修观入证。何须四依解说经意
    制立观法。大师深得佛旨。故于首题以妙三
    观释能观观。以妙三身释所观佛。而云观虽
    十六言佛便周。今依大师用三妙观观十六
    境。岂是行人自用观意。应知四种三昧无不
    于事观三谛理。但般舟等依定散善事。觉意
    纵任善恶等事。是故偏得历事之名。若常坐
    等直于三道之事。而观三谛。不兼修善及纵
    恶事。故受理名。今经观法岂可异于四三昧
    邪。故知十六正是从行历事观理也。应知十
    六皆用三观为想相之法。三观微故且观落
    日及以清水。三观渐着乃观地树座像佛身。
    下去诸境皆须三观。二就十下分科。以十六
    观三类分之。六属依报者。日标送想之方。冰
    表琉璃之地。虽此土物意显彼邦。是故六观
    皆彼依报。七属正报者。座为三圣亲依。像类
    三圣真体。是故七观皆名正报。三辈之人自
    此之彼。修因托质事相不同。是故此三自为
    一类。二第一下。随科解释三。初六观观依报
    六。初日观二。初立意分科。先作日观意令系
    心。凡心暗散何能明见净土妙境。故令专想
    落日之形。一事系心想之不已。其心则定。心
    若静细种种观法皆可造修。系心之法须落
    日者。欲令定想趣于西方。是向弥陀所居处
    故。二随解释二。初佛告下。总劝修观。经韦提
    希汝及众生者。韦提希等是现在机。一切众
    生是未来机。故知修观不专佛世。况复韦提
    是发起者。正为今人请正受法。是故我佛劝
    众生修。修法如何。专系一处所谓西方。二云
    何下。正明日观三。初举所观境。经文意者谓。
    昔曾见者。或现前见日欲没相。为所观境。盖
    以此观所被周遍。唯除生下。双目俱盲。既不
    识日故莫能想。若曾有目即今盲者。亦可修
    之。况现有目见日分明。修之越易。即以所见
    落日为境。想之令起观中之日。二当起下。正
    教观察。释题观字明妙三观。题目是总。经文
    是别。岂不以总而贯于别。今想落日。而能想
    之观随解而进。三藏事定能想所想无非生
    灭。通教事定能想所想皆如幻化。别知能想
    元是佛性。于想能所次第观中。圆人妙解知
    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日之心
    缘于即心之日。令本性日显现其前。斯乃以
    法界心缘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岂不
    即空假中。圆人六根常所触对。尚须念念即
    空假中。岂今修观顿废此三。此犹总示。若别
    论三观成日功者。以根境空寂故。心日无碍。
    以缘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
    故。当处显现。此之三观同在一心。非一非三
    而三而一。不可思议。以其圆人凡修功行皆
    悉如是。若不尔者非是圆人修事观也。通人
    必。以如幻之心。修诸事定。以验圆人用即中
    心成其事观。既以妙心观于落日。此心坚住
    能于本性显现日相。不唯闭目能见开目亦
    皆明了。若如此者则日观成也。疏出二义二。
    初教令下除疑。大本下卷云。若有众生以疑
    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修习善
    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
    常不见佛。不闻法。不见僧。于彼国土而受胎
    生。此人宿世无有智慧。疑惑所致。乃至生彼
    宫殿无有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
    宝。故作此观令除疑惑者。经云。不了佛智则
    生疑惑。疏云。故作此观令除疑惑。即显此观
    能了佛智。若其不用一心三观观落日者。则
    迷佛智。那名此观能除疑惑。日观既尔余观
    例然。故知大师依乎佛智立今观法。然十六
    观属顿教故。原始要终皆用佛智。若凡小善
    乃于临终回向佛智。作众恶者须依佛智求
    灭罪障。此等亦名了于佛智不生疑惑。既有
    乘种生彼速得见佛闻法预于海众。不生边
    地及胎宫也。二障者下。灭障即五逆重罪也。
    彼经散善力弱。故逆谤不生。故彼经云。若有
    众生闻其名字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
    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
    诽谤正法。若依今经修正观者。下至日想即
    能灭除五逆重罪。是知逆罪得生必由修观。
    下辈自论者。下品下生观云。除八十亿劫
    生死之罪。今言六十者。恐六字误。问既用法
    界以为心境。显法界日。令闭目开目常得见
    日。即是观行见法界理。当中三品。今何判位
    在名字初。属下下品。答理观事定相即修者。
    心虽不二。事杂凡情。故未伏惑。事定可成。理
    观忘情。伏惑方发。故别惑初伏名观行位见
    法界理。深伏乃名相似位见。分断方得真见
    法界。今之行者观日观冰及观琉璃。虽用法
    界心境而观。而惑全未伏。凡情尚浓方得名
    字见法界日。非观行位。作此判者。盖约钝根
    于日等观。且得定心假想之益。故在名字也。
    若利根者法界日显便能圆伏。及任运除二
    种?惑。岂非日观历九品邪。问今用理解想
    日现前。纵未断惑事定已成。据下经说。下下
    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顷称彼佛
    名。心虽相续终不可类见日定心。因何同在
    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众恶。临终苦逼
    得遇善友为说妙法。虽不能念彼佛三身。怖
    地狱故。苦切称名具足十念。既绝后恶即乘
    此念。托彼莲中名下下品。今论始行乐习三
    昧亲善知识。闻法了心。本具净土依正诸法。
    标心具修十六观法。故先观日令心坚住。望
    后诸观此当末品。彼人虽即不成事定。而能
    十念称佛不散。亦为定摄复兼临终勇决之
    力。故得预于第九品也。是故行相虽少不同
    品位无别。三是为下结。二水观二。初分科二。
    二随释三。初举所观境。即以曾见大陂池水
    为所缘境。二见水下。正明起观。既禀圆宗知
    能想心具七大性。故以具水之心托彼即心
    之水。观于本性令水现前。并及诸相皆于心
    性观令显现。经文为四。初作水想。妙心既运
    性水即生专想澄清令心不散。二既见下。变
    水成冰。性具之法转变自由。故可令水。而作
    坚水。三见冰下。变冰为琉璃。冰想若成琉璃
    可识。四此想下。观琉璃成地。心藏具法。有何
    边涯。无妙观缘隐而不发。今依佛语顺性想
    之。宝地光明种种奇相随心出现。此自六段
    初成地莹彻。二下有下。宝幢光明。三琉璃下。
    地上庄严。四一一下。宝光楼阁。五于台下。华
    幢乐器。六八种下。风乐演法。疏实无时节等
    者。大本云。彼无四时不寒不热。及无日月常
    有光明。寄于此土四方四维。有八种风。故亦
    顺此对有八风。然彼八风不同此土令物生
    长及以衰落。但鼓自然之乐演乎妙法之音
    耳。三是为下结。三地观二。初分科。二随释
    四。初渐想者。转于冰想用表琉璃。虽复观地
    种种庄严。未称彼佛胜应所居。良以三观尚
    微犹兼假想故。于彼地名为粗见。二若得下。
    实观。妙观功着三昧有成。见彼胜身所依之
    地。庄严之相岂可具陈。应了同居横具三土
    其相非少。如诸经说。凡小善行回向求生。纵
    依大乘仍是散善。故感养净相犹劣。若今
    顿教心观。妙宗所见净相永异他部。如修妙
    观于同居秽。尚见尊特及实报土。岂净同居
    身土一[既/木]。故今地想妙三昧成。见庄严事不
    可具说。三佛告下。明利益。疏云。前水是想
    者。盖托此方水成冰事。表彼宝地。但是假想
    故名粗见。今成三昧实见彼地则名实观。言
    假想不能灭罪。斯是大师顺经策进。令其行
    者速成三昧。非是假想全不灭罪。何以知然
    日观尚类下品下生灭罪之数。岂粗见地全
    不除愆。四作此下。显邪正。观与经合则称性
    见。名为正观。见相乖经是发魔事。故名邪观。
    下去皆然。四树观二。初分科。二随释三。
    初结前生后。二正明观行。问日观水观皆先
    立境。地树等观何不云邪。答别论水日有曾
    见相。可指为境。地树已下。非曾覩对。将何为
    境。若通论者皆得有境。何者诸观皆用教所
    示相。忆持在心为所缘境。仍了能观本具此
    法。托境想成令性具法发明心目。是故心观
    及所发相一一皆三。故知通论皆得有境。此
    文为五。初观宝下。树体者下之庄严及生法
    等。皆是能依。今一一树八千由旬。即所依体。
    二一一下。庄严相。琉璃具云吠琉璃邪。此
    云不远。谓西域有山去波罗奈城不远。此宝
    出彼。故以名之。玻璃正云?坡致迦。其状少
    似此方水精。然有赤白者。三诸天下。明生法。
    生即众生诸天童子也。以生对诸庄严之事。
    皆称为法。释迦?忱阗ご嗽颇苁つδ帷U??br> 末尼。此翻离垢。言此宝光净不为垢秽所染。
    又翻增长。谓有此宝处必增其成德。旧云翻
    为如意随意。此皆义译也。色中上者。谓摩尼
    之光间杂众宝色像殊妙最上无过也。阎浮檀
    金。阎浮具云染部捺陀。此是西域河名。近阎
    浮捺陀树。其金出彼河中。此则河因树立称。
    金由河得名。如帝释瓶者。帝释具云释迦因
    陀罗。此云能主。言其能为天主。言瓶者。释论
    第十五云。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贪穷一心供养
    满十二岁。求索富贵。天愍此人自现其身。而
    问之曰。汝求何等。答我求富贵。欲令所愿皆
    得。天与一器名曰德瓶。而语之言。所须之物
    从此瓶出。其人如已。应意所欲无所不得。
    今此妙华涌出诸果。如彼天瓶出种种物。
    故以喻之。四有大下。现佛国。非独现一大千
    十方佛刹。亦于中现树观。若发转观佛土亦
    应不难。五观见下结观。虽因光盖见十方土。
    然从树起故。须结末而归其本。三是为下结。
    此乃结树当第四观。五池观二。初疏科。二释
    经五。初明池体。体义同树。二一一下。明池
    相。支派金渠底沙莲华。皆是八池奇妙之相。
    三其摩下。明随心。论其宝水称适人情。自然
    上树然后流下。故上生经明兜率宫有水。游
    梁栋间与此同也。四其声下。明利益。即水声
    说法增人观慧也苦空等是说小诸度相好是
    说大又赞念佛法僧则令人深观三宝也。说
    法既分大小。验此三宝亦赞别体同体之殊。
    涅??经中琉璃光菩萨欲来此土先放光明。
    非青现青。文殊言。此光明者即是智慧。大师
    引此立有分别色。若心若色唯是一色。今水
    声说法光明化鸟。岂不彰于有分别色。色能
    造心色具于心。唯是一色耶。须知万法唯心。
    尚兼权教他师皆说。一切唯色但在圆宗。独
    从吾祖以变义兼别具唯属圆故。五是为下
    结观。疏释八德而对五入。并前说法即声入
    也。虽成六入无非妙境。故令行者速证无生。
    六总观二。初疏科二。经文四。初明总观二。初
    观宝楼二。初众宝下。正明观楼。二其楼下二
    处乐声。即楼中天作及空裹自鸣。此乐音中
    皆诠三宝微妙观门。二此想下。结成总观。最
    初系念且寄此土。落日及冰以为方便。次观
    彼国地树池楼。应知此四得后后者必得前
    前。故楼观成四事都现。是故至此得总观名。
    虽云总见若望后观此犹约略。故曰粗见。二
    是为下结。三若见下。明利益。除无量亿劫极
    重恶业者。华座中云除五万亿劫罪。前地观
    除八十亿劫。然其灭罪多少之数。皆是佛智
    如量言之。非是初心所能思议。但可信奉而
    已。四作是下。显观邪正二。七观观正报二。初
    分科二。随释四。初敕听许说。二说是下。佛现
    身相。三时韦下。为未来请。四第四下。酬请
    广明二。初别从酬请列五。韦提因覩三圣乃
    为未来请三圣观。如来酬请须示五门。何者
    既欲观佛。佛必坐座故先观座。又真佛难观
    要须想像使心流利。是故答三陈兹五观。而
    独标佛者以主包徒也。二初华下。通就所观
    释七。具论正报。须依前科照于七境。文七。
    初第七华座观二。初疏科二。经文五。初成座
    法用及辩相。子科分二。初佛告下。明法用谓
    观法之用也。以由理具方有事用。能想之心
    何法不具。依圣言境就性而观。华座庄严不
    现而现。一令其下。辩相。即法用所成华座众
    相也。文四。初华色数量。二一一下。华间殊光
    三释迦下。华台宝网。甄叔迦者。此云赤色。
    西域有甄叔迦树。其华赤色形大如手。此宝
    色似此华因以名焉。四于其下。宝幢庄严。须
    弥山者。此云妙高。亦曰安明。夜摩天者。具云
    须夜摩。此云善时。以彼天光明无昼夜之别。
    故曰善时。应知能观三观转深所发胜相渐
    大。如前宝树止高八千由旬今之华座台土
    宝幢自如万亿须弥。验其座体极为高大。故
    知妙境随观增明矣。二一一金色下。明能随
    机利物。座观若成。十方佛事随观皆覩。三是
    为下。结观。四佛告下。明由愿力成。彼佛因中
    作菩萨比丘。名为法藏。于世自在王佛所。发
    四十八愿。取此净土摄诸众生。今愿力成。故
    令所依华座若此。五若欲下。明未来利益。二
    第八佛菩萨像观二初分科。二法界下。随释
    三。初泛明诸佛法身从心想生。欲想佛身须
    知观体。体是本觉起成能观。依体立宗斯之
    谓矣。须知本觉乃是诸佛法界之身。以诸如
    来无别所证。全证众生本性故也。若始觉有
    功本觉乃显。故云法身从心想生。又复弥陀
    与一切佛。一身一智应用亦然。弥陀身显即
    诸佛身。诸佛相明即弥陀体。是故泛明生诸
    佛身以为观察。弥陀观体。疏约三义释此经
    文。初释初八句二。初约感应道交释二。初明
    佛入生心。报佛法性身者。满足始觉名为报
    佛。究显本觉名法性身。始本既冥能起应用。
    然须能感应方现前。今论三观净心念佛。方
    名能感。故云众生心净法身自在。此二道交
    是为入义。复以白日升天喻始合本。影现百
    川喻应入净想。二即是下。相随物现。三十等
    者。牒经是故汝等已下文也。明佛下释义。由
    法报冥故。应用自在。有净心感悉能示现。前
    明佛菩萨者。即指诸佛是法界身之文也。而
    言菩萨者。以法界身通分证故。故兼菩萨意
    明前虽显示法身入心。未明随观现身之相。
    今明观佛相好佛以相好随心观现。故云此
    显能随也。二又法下。约解入相应释。前明感
    应道交。恐谓佛体异众生体感召方入。今?
    此见。故云佛身无所不遍。既法界无外岂少
    异众生。若尔佛体本遍全是众生色心依正。
    何故经云入众生心。然虽全是而众生迷背。
    是故佛体成出离义。今得观解契合佛体。是
    故佛体入观解心。故得名曰解入相应。斯乃
    始觉解于本觉。是故本觉入于始觉。问解入
    相应释之方的。此义即足。何须前约感应释
    邪。答今之心观非直于阴观本性佛。乃托他
    佛显乎本性。故先明应佛入我想心。次明佛
    身全是本觉。故应佛显。知本性明。托外义成
    唯心观立。二释相假。是今观门故感应释阙
    之不可。二是心下。释中二句二。初作是别明
    二。初约能感能成释作。作有二义一净心能
    感他方应佛。故名是心作佛。言佛本是无者。
    法身妙绝无有色相迭相见故心净故有者。
    众生净心依于业识熏佛法身。故见胜应妙
    色相也。二三昧能成己之果佛。故云亦因等
    也。复名是心作佛。初作他佛次作己佛。二是
    心是下。约即应即果。释是。是亦二义。一心即
    应佛。故名是心是佛。向闻等者佛体无相。心
    感故有。是则心佛及以有无。条然永异。经泯
    此见。故言心是应佛。心外无佛。二心即果佛。
    故名是心是佛。即亦无佛之因一句也。既心
    是果佛。故无能成三昧之因也。众生心中已
    有如来结加趺坐。岂待当来方成果佛。初是
    应佛二是果佛。此乃消释经疏之文。若论作
    是之义者。即不思议三观也。何者以明心作
    佛故。显非性德自然有佛。以明心是佛故显
    非修德因缘成佛。应知外道诸句三教四门。
    所有思议不出因缘及自然性。故佛顶经明
    乎七大皆如来藏循业发现。一一结云。世间
    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
    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彼云世间该于九界。
    今于一念妙观作是能泯性过。即是而作。故
    全性成修则泯一切自然之性。即作而是。故
    全修即性则泯一切因缘之性。若其然者何
    思不绝。何议不忘。既以作是绝乎思议复以
    作是显于三观。以若破若立皆名为作。空假
    二观也。不破不立名之为是。中道观也。全是
    而作则三谛俱破。三谛俱立名一空一切空。
    名一假一切假也。全作而是则于三谛俱非
    破非立。名一中一切中也。即中之空假名作。
    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圆应。能
    成我心三身当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则全惑
    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故知
    作是一心修者乃不思议三观。十六观之总
    体一经之妙宗。文出此中义遍初后。是故行
    者当用此意修净土因。不可不知。故今略释。
    二始学下。作是共释二。初约始终释。若论六
    即皆作皆是。今辩修证作是须分。始则名字
    观行相似三位。修而未证。故且名作。终则分
    证究竟任运真觉。得名为是意存拣滥。故有
    此释。二若当下。约当现释。以现释是。以当释
    作。为令即心见佛法体。以此现因而证当果。
    故以心佛同体名心是佛。观生彼果名心作
    佛。意在即心念佛及令慕果修因。故有此释。
    三正遍下。后二句。三智融妙名正遍知。无量
    甚深故喻如海。斯乃究竟圆明大觉。与我心
    体无二无别。今依顿教即三惑染修圆净心。
    能生诸佛正遍知海。此约他释心生也。若依
    此心能成当果。此约己佛释心生也。二多陀
    下。偏观弥陀并示观法二。初令偏观。经是
    故应当者。上已明示心感诸佛。心即诸佛以
    是义故。知可即心而观弥陀。心尚能作诸佛。
    岂不感于弥陀。心尚即是诸佛。岂不即是弥
    陀。应知弥陀与一切佛不多不少。诸佛乃即
    一之多。弥陀乃即多之一。一心系念谛观彼佛
    者。即一心三观也。但云谛观那云三观。以所
    观境列三号故。显于能观知是三观。何者多
    陀阿伽度。此云如来。阿罗诃。此云应供。三藐
    三佛陀。此云正遍知。此之三号即召三德。今
    就所观义当三谛。正遍知即般若。真谛也。应
    供即解脱。俗谛也。如来即法身中谛也。以三
    德为三谛三一圆融不一不异。此谛与观名别
    体同绝思绝议。此乃复见弥陀观体。当以此
    观观像观真。疏释三号其文可见。问像观文
    中示心作佛。示心是佛。复以三号显于三谛。
    妙观既立。可用此法观下诸境。其落日观至
    华座观。佛既未示三观之式。何得行人预用
    兹观。答佛对当机示观前后。全由圣意非凡
    所知。灭后之人欲修观行。所用法则须凭四
    依。大师释题能观之观。既论三观。题目是总
    经文是别。岂不以总而贯于别。况云观佛十
    六俱包。今依天台修习教观。不凭智者更托
    何人。如般舟三观妙门。普贤六根悔法。皆于
    定内见圣方宣。而大师教人。预习精熟方入
    道场。何不疑之。那独责此且禀斯宗者。若闻
    若思不离三观。须于动静用空假中立一切
    行。若其然者。今何不用空假中心。想乎日冰
    及地树等种种相邪。如心想日以何力故日
    想现前。般舟经云。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
    见心。心者不知心。心有想则痴。心无想则泥
    洹。彼经初心以佛相为境。故言心作佛等。今
    之初心既先观日。岂不得云心作日心自见
    心等耶。止观以彼经此文。示于中观。中观若
    立三观自成。如此观日方依此疏修日观也。
    况一切法皆是佛法。何得依报非佛法邪。二
    想彼下。示观法子科分经为四。初观佛像二。
    初正明像观。既是具足三号之像。理合于像。
    照空假中如见此方泥木之像。尚须体达性。
    若虚空三身宛然四德无减。观中宝像岂可
    不然。若于像观不达三谛。次观真佛宁见三
    身。二见像下。因像见土像。观既成心眼开发。
    广见依报地树诸相。应知树等出过前树无
    数倍也。何者以今宝像必称华座。座像高胜
    树合覆之。皆由妙观转深故。使所观愈胜。二
    见此下。观二菩萨。三圣设化动静必俱。一主
    二臣非并非别表乎。三法三一妙融真身既
    然像合相似。观二足佛令妙观成三。三此想
    下。像放光二。初明光照诸树。二一一下。明树
    皆三像。四此想下。行者闻法二。初明因定闻。
    二行者下。明与经合。此文疏有二释。初须定
    与教合。二须散与定合。初义者。谓出定忆持。
    定中闻法须与经中所说符契。故云令与教
    法相应。次意者。谓心虽出定对彼五尘须息
    爱憎。净乎身口三业。若尔虽不住定亦闻法
    音故。云出定入定常闻妙法。言与十二部经
    教合者。以十二部总称修多罗同名为经。三
    藏分之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故名
    经为定。与修多罗合。是与定合。经若不合名
    妄想者。若定不合经若散不合定皆是发于
    魔事。全非像观禅定。故名妄想。若已合名?
    想见极乐界者。谓以经验定无差。出定与在
    定相似。得名?想见彼国界。问见此妙事那
    名?想。答以像望真须分?妙。此想乃是佛
    观方便。岂可全同。真佛观邪。三作是下。明
    修观利益像想。若成真观可获故。于现身得
    念佛三昧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四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