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五 >
  • 胜鬘宝窟卷下(之末)

    世尊此四圣谛下。此是第十。一谛章。上来前
    四章。通明量无量究竟非究竟。此下四章。就
    无量谛中更明取舍。谓三谛不究竟。一灭谛
    究竟。上四章为二。初明无量谛。次三章辨
    如来藏法身空义隐覆。今四章亦开为二章
    正论谛究竟非究竟非究竟。次两章。谓如来
    藏依持及清净隐覆。初二章论谛即二。第一
    对三谛非究竟。明灭谛是究竟。第二对昔依
    非究竟。今一灭谛依是究竟。问。何故一谛对
    今。一依对昔。答。前圣谛章。以对昔有量。明
    今无量。故一谛不复对昔。上来对今三谛非
    究竟。是故须对今三非究竟。明一灭究竟。上
    来未对昔依明今一依。是故对昔依非究竟。
    辨今依究竟。一谛章。以对今三非究竟。明今
    一灭究竟。是故一依不更对今三依非究
    竟。一依是究竟。就此一章。以二门释之。一
    来意门。从圣谛其空义隐覆上。已论昔谛非
    究竟。今无量究竟。今就无量谛中。自简三
    非究竟。一是究竟。故有一谛章来。又欲明佛
    教大宗舒卷之。佛法广说则八万四千。摄
    八万四千在于八谛。次摄八谛唯成一四谛。
    虽有四谛终归一谛。唯此一谛。是其真实。对
    多是故言一。若归一谛。则无覆多。无多亦
    不可言一。故法华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
    灭。大品云。是四谛平等。佛不能行。佛不能
    到。盖是佛法之大宗也。第二释名门。言一谛
    者。四谛之中其唯简取一苦灭谛。故名为
    一。此一非虚妄及异。故名为谛也。就文二。
    一对虚明实。二不思议下。对情显深。初中。前
    略。后广释之。此四谛三是无常一是常者。是
    其略也。此四者。牒上无作四也。上从一切如
    来乃至坏一切烦恼藏修一切苦灭道。此是
    广释无作四圣谛竟。故今牒之。所以云此四
    圣谛也。三是无常者。谓苦集道也。此之三谛。
    四义故无常。一相各异故。二因缘生故。三本
    无今有故。四已有还无故。灭谛翻此四。故名
    为常。然若通就理论之。则四谛同入真如。故
    悉名为常。此是差别无差别义。若无差别差
    别者。宜开四句。一苦集二谛。但是无常。二灭
    谛但是常。三道谛亦常无常。若是四谛中道
    常。此是因道。故名无常。若是佛果之道。称
    之为常。四泯上三门。归乎一相。言妄虑绝。
    不可说常无常也。故中论观如来品云。寂灭
    相中。无常等四也。即此章下文。若定执涅
    ??常。生死无常。是堕二见。故知理未曾常无
    常也。何以故下。第二广释。前问起发。何故三
    谛皆是无常。一谛是常。下解释之也。前解三
    谛有二。初正解。是故苦谛下。总结也。正解凡
    有六句。初三明是。后三辨非。三谛者牒前也。
    入有为者。苦集及道为三相所为。故曰有为。
    又有为是总。三谛是别。收别入总。故言入有
    为相。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故是无常。实无有
    法。倒有情所起。故名虚妄。言非谛者。非是
    真谛。言非常者。非是真常。言非依者。非是真
    依。有为刹那不住。不能作染净依持。故言非
    依。总结易知。下释一谛亦二。初释。后结。还
    翻上六。三句明非。三句明是。离有为相者。异
    上初句。不从缘集。故离有为。言是常者。此句
    正应名非无常。异前第二。非虚妄者。异上第
    三。言是谛者。对前非虚妄是真谛。涅??云。若
    法不真。不名实谛。此是就体为言。若智会
    前理。智亦名谛。是则二乘有苦谛。而无
    真实。今以境实为谛。如云诸佛菩萨有谛有
    真实。言是常者。对前第二明理是常。言是依
    者。对上非依。以是常住是可依。是故下结。结
    中少前二句。谓非常非依。有人言。从一苦灭
    谛。是第十一章。常住安隐一依。前明有虚妄
    法非是依。今明真依者。乃是金刚心外众苦
    尽处。离有为相。常住不变。此真依也。今明此
    中虽辨于依。为成灭谛。故不同此释。上来第
    一对虚明实。不思议下。第二对妄情显深。于
    下初言不思议者。总叹显深。绝凡圣境界。故
    名不思议。下别显之。别中有二。一理出情
    外。二凡夫识者二见颠倒下。有人言此文是
    颠倒真实章。既言二见颠倒及二乘。如七日
    婴儿。以二乘执苦无常。不见常乐灭理。亦是
    颠倒。一灭谛理。出此凡圣境界。称为真实。此
    释于今文及义并好。但后列十五章名。颠倒
    真实是一依之后。今乃明在一依之前。有此
    一好。未敢用也。今谓上明理出情外。此辨
    情不及理。初中有三。谓法。譬。合。三章各二。
    初二者。灭谛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者。出过
    凡也。亦非二乘智慧境者。过二乘。以出过凡
    圣境界。则释上不思议也。有人言。从是灭
    谛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是颠倒真实章。今
    且依前说也。但须知之。譬中二者。如盲喻
    不见众色。譬过众生心所缘也。色譬灭谛。盲
    喻凡夫也。七日婴儿不见日轮。第二譬过二
    乘境界。日喻灭谛。七日婴儿喻二乘也。七
    日婴儿。但见余色。不见日轮。二乘能观苦
    空。日轮既盛。翻有损眼之义。以譬常住。二乘
    所未宜知。凡夫全不见。如生盲。二乘分见。如
    婴儿婴儿有眼。而眼弱。日轮强。故不明了。
    又婴儿但见光。全不见轮。喻二乘但得事灭。
    不体法身本性寂灭。下合亦二。苦灭谛者。合
    前众色及日轮也。非凡心缘。合生盲不见。亦
    非二乘下。合婴儿不见日轮也。凡夫识者。上
    来第一理出情外。自下第二情不及理。又
    法。譬。合。明凡夫二乘不见本性寂灭谛。此
    下释不见所以。凡夫二乘并有过失。是故不
    见灭谛。就文为二。一双标二门。二双释二门。
    初中有二。一标凡夫过失章门。一切罗汉下。
    标二乘章门。凡夫章门有二。初二见章门次
    颠倒章门。二乘智是清净者。对凡夫二见颠
    倒。故目二乘为清净。边见者。此下广释章。
    二门即二。初释凡夫过失章门。次释二乘章
    门。初门中。前释二见。后释颠倒。前中初言边
    见者有三。谓标。释。结。断常二见乖于中道。
    故目为边。若以无见为断见。有见为常见。此
    则通于五见。今唯边见。为断常正是五见中
    之一也。释有二。一依我起边。二见诸行下。
    依法起边。依我起中。凡夫者出起见人也。于
    五受阴起见境界。我见妄想计着生见者。正
    明起见。明起见中有二。一起我见。二起断
    常。于五受阴前起我身中有我。则是身见。
    故经言六十二见。以身见为本。身见为本
    身见即是断常之因。是故前明起我见。妄想
    者。起我见所由。无我计我。所云妄想。执实
    有我。起决定心。名为计着。生二见者。此明
    从我见生边见。计即阴我。阴灭我灭。而生断
    见。离阴计我。阴灭我存。而生常见。是名下。
    第三结也。若望正道。凡夫有三重颠倒。本来
    无阴。而计有阴。一颠倒也。二于阴上。复计为
    我。二重倒也。三而于我上复起断常。谓三重
    倒也。故法华论解种种惊怖云无人法。谓人
    法即是颠倒惊怖也。见诸行无常。第二计行
    断。就法明断常。昔罗什法师云。断常有二。一
    执人断常。二计行断常。当罗什在世。未有
    此经。而解与经合。就依法中。初依生死涅
    ??二法。以起边见。二依色心而起边见。就初
    生死涅??法中有二。初别明于生死涅??起
    断常见。次总明起见过失。见诸行无常是断
    见者。依生死法起断见也。五阴集起。名为诸
    行。又中论行品云。五阴从行生。故名行见。此
    诸行无常灭坏。故断见。是断见非正见者。
    结以显非也。见涅??常是常见者。依涅??法
    起常见也。别论正是大涅??。通则三乘所
    得。皆是涅??。问。涅??实常。还见为常。应是
    正见。何故言是边见。答。涅??虽复是常。是因
    缘常。非定性常。取为性常。故是边见。是常见
    非正见者。结以显非。理实生死涅??中。皆起
    断常。但众生现见生死无常灭坏。多起断见。
    见涅??法无为永安。多起常见。故偏说之。妄
    想见故者。总明断常起之所由。妄想见故。起
    于断常。言妄想者。实非是常。横谓言常。故
    云妄想。宝性论云。不灭有为行。以离断见边。
    不取无为涅??。以离常见边。所以尔者。以生
    死即涅??。故无可灭。涅??即生死。故无别常。
    故论云。第一义谛。说生死法名为涅??。此二
    法不分别故。彼论云。无分别之人。不分别世
    间。不分别涅??。有人言。明此计非是念念
    生灭无常。乃言一切万法死后生见。净佛
    国土见。亦不应除也。于身诸根者。此就色心
    起边见亦二。初明边见。次明过失。然于色心
    得具起断常。于色法起常见者。如谓五大是
    常。及微尘之常。心法亦起断见。如受灭我灭。
    今此中就色明断。就心辨常者。并据显现为
    言耳。于身诸根。分别见坏。于续不见。起断见
    者。依坏色起断见也。眼耳鼻等。是身诸根现
    见尽灭。名见法坏也。于未来世。更有报起。名
    有相续。愚暗不见。谓之断。此是见坏。而不
    见续。故是断见。妄想见故者。明起见所由也。
    于心相续下。明依心计常。心法续起。明心相
    续。凡夫不知。谓是常然。愚暗不解。不知刹那
    间意识境界。显不解相。刹那是念。念念之中。
    前为意根。后为意识。意根意识。分齐各异。名
    刹那间意识境界。凡夫不解。故便起常见。犹
    如小儿。见旋火轮谓不断绝也。问。何故云意
    识境界起常见。不云五识起。答。意识多缘无
    量境界。故多计意识为常。五识各主一尘。代
    谢易知。故偏言意识。又五识托现五尘。不得
    循环长久在缘。意识通缘去来。或忆本事。
    故于意识通缘多生常见。又释。前已云心相
    续。此言意与识。于中不知随境生灭。故生常
    见。则六识通在其内。上来第一明起边见。
    下对显起见过失。此妄想见。牒上所辨断常
    二见。于彼义若过若不及者。正明过失。有人
    言。谓于前一苦灭义。断者太过。常者不及。
    问。前计我人等以为断常。何关灭事。而于灭
    事明过与不及。答。理不离事故尔。故起断见。
    谤无世事。以无事故。不得就之推求取实。名
    为太过。彼常见者。执取事相。不得舍事以
    取实义。说为不及。其犹世人。见绳为蛇。弃
    求绳。此是太过。留蛇取绳。便为不及。此亦如
    是。有人言。此断常妄见。于彼理灭定义。若
    过不及也。以断见谓诸法一向灭。不知理灭
    是有。故名太过。以常见谓诸法相续常。不知
    理灭。离相寂灭静。不可说常。故名不及也。
    有人言。色心皆有过与不及。于色法过者。
    现阴坏。谓是断。是为若过。不见后续。名为
    不及。见心相续。谓是常。名为若过。不知刹那
    相间。名为不及。有人言。有为诸法无常。计佛
    亦无常。故言若过。若不及者。涅??是真常。乃
    居金刚心外。向计现五阴无常身。即是涅
    ??。此去涅??太远。故言不及。今依文释。断为
    太过者。见诸根灭坏。即谓未来无复续
    起。故为太过。见心生灭相续。即谓凝然常。
    不知生灭。名为不及。无常谓常。无断谓断。名
    为异想分别。上来第一广明二见。颠倒众生
    下。第二次明颠倒。颠倒众生者。举倒见人也。
    见于五受阴。是倒见处。谓是有漏五阴也。
    无常常等。是倒见相。别就常倒中有三。一无
    常者。是倒所迷法。二言常者。是倒所建立。三
    言想者。是倒想也。体是真见。通名说想。又
    无为有。故名为想。常倒既尔。余三亦然。通
    而论之。于五阴同起四倒。别则迷色起于净
    倒。迷受起乐。迷识起常。迷想迷行起于我倒。
    问。五阴实是无常苦乐等。凡夫何缘计为常
    等。答。如杂心云。以其相似相续覆故。计之为
    常。威仪覆故。计以为乐。作业覆故。计以为
    我。薄皮覆故。计以为净。问。经中说生死法具
    有五义。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今此何故偏
    说四种。翻为四倒。答。此等离合故尔。若就生
    死无我法中。分二无我。则有五义。如成实
    说。众生空者。名之为空法。法体空者。说为
    无我。如维摩中。众生空者。说为无我。法体
    空者。名之为空。故彼经言。众生是道场。知无
    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由分此二。
    故有五义。翻对此五。倒亦应尔。言此今合
    故。但云四耳。问。凡夫起我倒。是何等我。答。
    是人我也。今明无我者。人无我也。又问。无我
    理通染净。今此何故偏说生死。以为无我。翻
    之为倒。答。然我无我。通局不定。凡有四种。
    一就解惑二情相对。生死有我。涅??无我。以
    着我故。世间受生。故说有我。离我不生。使
    证涅??。故说无我。故地经言。世间受生。皆以
    着我。若离着我。则无有生。斯文显矣。二就法
    相虚实相对。生死无我。涅??有我。生死之法。
    虚诳不实。又不自在。故名无我。涅??真实。
    具八自在。故说有我。故经说言。生死无常。
    无我乐净。涅??之法常乐我净。三据如理二
    俱无我。故经言。凡夫我空。乃至诸佛。生死法
    空。乃至涅??者。四就假用及实。以论生死
    涅??二俱有我。生死我者有其二种。一者世
    谛假名之我。谓五阴法和合为人。故经说
    言。众生佛性不离六法。六法者。所谓五阴及
    我。二实性之我。故经说言。二十五有有我
    不耶。佛言有我。我者所谓如来藏性。生死之
    中具斯二我。涅??亦尔。诸德和合。名之为佛。
    是其假我。穷其体实。即是性我。我无我义。通
    局如是。今据第二。故说生死一向无我。翻之
    宣说取我为倒也。一切阿罗汉下。上来明凡
    夫二见及颠倒。从此下释二乘上智。就文为
    二。初明二乘不见真实。从或有众生信佛语
    下。第二明有能信之人。净智者。对前凡夫二
    见及颠倒之垢。故名净智。于一切智境界者。
    一谛理是一切智之境界。及如来法身者。是
    佛界德。二乘虽有净智。本不见此二也。或
    有众生下。第二出能信之人。于中有三。一明
    地前以为正见。二何以故下。释正见。三是真
    子下。叹其正见。初句言或有众生者。泛举正
    见人也。能信者希。故言或有。所谓种性解行
    众生。亦通发心已上也。信佛语故者。正见所
    由。自未证法。依教生信。名信佛语。起常等
    想。是正见心。未有真智。故名为想。非颠倒
    见。辨正异邪。异前凡夫所起四倒。是名正见
    下。此结名也。何以故下。第二解释。何以故者
    问也。前于五阴起常等想。名为颠倒。今亦起
    常等想。何以故名正。下对释之。如来法身
    是常。举境显心。以法身既常。如常而解。是故
    非倒。常波罗蜜者。良以如来到常住彼岸。故
    称波罗蜜。问。佛德无量。何故偏举四耶。答
    佛德虽众。盖乃且据一门为言耳。于中略以
    七义释之。一简异凡夫。于有为中妄谓常乐
    我净。是故今就佛果德说真常乐我净。故经
    言。世间常乐我净有字无义。出世常乐我净
    有字有义。二治患不同。生死法中有四种患。
    谓无常苦无我不净。翻对彼故。宣说如来常
    乐我净。三翻倒不同。声闻闻说生死之法无
    常苦等。谓佛亦然。起四颠倒。翻对彼故。说佛
    常等。四除障不同。故立四种。言四障者。如宝
    性论说。一者缘相。谓无明地。障佛真净。对除
    彼故。说佛真净。二者因相。谓无漏业。障佛真
    我。对除彼故。说佛真我。三者生相。谓意生
    身。以此意生苦阴身故。障佛真乐。对治彼
    故。说佛真乐。四者坏相。谓变易死。障佛真
    常。对除彼故。说佛真常。五对治阐提等四种
    过故。果德佛说常乐我净。如宝性论说。一
    阐提谤法。对治彼故。说佛真净。二外道着我。
    对治彼故。说佛真我。三声闻畏苦。对治彼故。
    说佛真乐。四辟支舍心。舍诸众生。对治彼故。
    说佛真常。六酬因不同。故立四种。言四因
    者。如宝性论说。一者信心。除阐提谤法。得
    佛真净。二者波若。除外道着我。得佛真我。三
    者三昧。以空三昧。除声闻畏苦。得佛真乐。四
    者大悲常随众生。除辟支舍心。得佛真常。以
    斯四义。故立四种也。七摄论云。四种生死。一
    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
    生死。方便生死者。即是宝性论中缘相也。无
    明为感生之缘。故名为缘。即此缘是感生死
    家之方便。果从缘作。名方便生死。对治方
    便生死。故说于净德。因缘生死者。即宝性
    论中因相也。无漏业因缘。能感变易生死。
    果从因立名。故云因缘生死。对治彼故。说于
    我德。有有生死者。有生复有死。故言有有生
    死。即是宝性论中生相。此是当体立名。故言
    有有生死。对治彼故。说于乐德。问。宝性论直
    言生相。今何故言有生复有死。答。宝性论对
    第四坏相。故说第三为生。摄论对第四有死
    无生。故说第三有生有死。无有生死者。金
    刚心唯有于死。无复有生。故言无有生死。亦
    当体立名。即宝性论中坏相。坏相即是有死
    无生。对治此故。说佛真常。通称波罗蜜者。谓
    到彼岸事究竟。无极佛果为彼岸。智度论
    云。智度是真波罗蜜。菩萨因佛慧而得波罗
    蜜名。问。以何义故。名常乐我净。答依宝性
    论。净有二义。一本来自性清净。以同相故。言
    同相者。法华论云。三乘六道。同有真如法身。
    故云同相。二离垢清净。以胜相故。同相即是
    有垢真如。胜相即无垢真如。同相即法华论
    性净。胜相即方便净。我有二义。一离外道虚
    妄我执戏论故。二离声闻无我戏论故。乐有
    二义。一离一切烦恼习气。证一切法故。二离
    一切苦。灭一切意生身故。常有二义。一不灭
    一切诸有行。以离断见故。二不取无为涅
    ??。常见故也。于佛法身。上来举境显心。此
    明心称境。以佛法身是常等故。于佛法身起
    常等想。名为正见。问。前言诸行无常是为断
    见。见涅??常是为常见。今何故言于佛法身
    起常等。名为正见。答。前据执着。故是常见。
    今约信悟。故非常见。又前就正道。实不可说
    其常与无常。而众生于非常无常。横谓言常
    见。今明虽非常无常。无名相中强名相说。叹
    以为常。还如叹信解。故是正见。第三叹中。正
    见牒前。下叹有五。前四行益。后一法资也。行
    中真子一句。是总成人益也。有此正见。定能
    绍继。故名真子。如佛性论言。以四义释成佛
    子。一者因。谓是信心。二是缘。谓是波若。三
    是依止。谓三昧。四者成就。谓大悲。又彼论
    云。信因如父般若母。三昧依止如胞胎。大
    悲成就如乳母。菩萨由此四义名为佛子。此
    从佛口生等四种。应是彼四义也。从佛口生
    者。应是信心。从佛口教生信故。从正法生者。
    应是般若。证正法故。从化生者。应是三昧。
    以三昧修生。本无今有故。得余财者。应是大
    悲。以大悲功德财故。得之未尽。故名余财也。
    后三是起行益也。从佛口生。是闻慧也。教出
    佛口。依之生解。名从佛口生。从正法生。是思
    慧也。思从理起。名正法生。从法化生。是修慧
    也。行德先无。今时忽起。名为化生。得法余
    财。是法宝也。地上得理。是为正财。今得教
    资。说为余财。又解。得小分解。故言余财。又
    解。夫世间之财。父存之日所用。名曰正财。父
    没已后。子之所用。名曰余财。如来在世。自悟
    正法。傍以化人。名曰正财。佛灭以后。能信
    解正法。兼传以化人。名曰余财。又以法委寄。
    故言得法余财。广释佛子。如法华疏。世尊彼
    净智者。有人言。此文犹属一谛章。今所明者。
    从此已去是一依章。作二门释之。一来意门
    者。上来对三谛非究竟。明一灭谛究竟。今对
    昔依非究竟。一依是究竟。具如前辨。又上明
    一谛究竟。今显此一谛是究竟故。可以依凭。
    故有此章来也。二释名门者。此章名为常住
    安隐一依。非生灭故。名为常住。体离危?M。故
    云安隐。至理无二。目之为一。可以依凭。故称
    为依。泛论能依所依义。具如摄论。有能依
    非所依。约本识言之。是烦恼种子。约佛性言
    之。是生死妄想。二所依非能依。约种子言之。
    谓本识。约生死妄想言之。谓佛性。三亦能依
    亦所依。约生死言。即是本识。本识依如来藏。
    故是能依。复为种子所依。名为所依。四非
    能依所依即是法身。法身显时。不复名藏。
    故非是所依。法身无生死。不为生死。所依。今
    此中明一灭谛。为至人所依。故名一依。从
    圣谛至一依。凡六章经。言并涉谛。知谛是
    解行之本。宜以谛为其正宗。虽六章辨谛。有
    四义不同。初圣谛章。明二乘无知圣谛。佛
    则有之。叹谛甚深。出二种谛名体章。一
    释无作谛虚实。一依章。明一灭谛是可依。三
    处言并涉于谛。而此义不同。下二章。虽言不
    涉谛。并是论灭谛事。就文为二。第一明昔四
    依。第二明今一依。就昔四依为三。一者举胜
    说劣。二明昔说劣意。第三对劣显胜。言净
    智者。有人言。牒上地前正见众生。彼于佛身
    离四颠倒名为净智。罗汉辟支智波罗蜜者。
    对劣显胜。地前净智。望彼小乘罗汉辟支智。
    得为究竟智波罗蜜。不名罗汉辟支智为波
    罗蜜。第二句中。此净智者。牒上地前净智之
    者。虽曰净下。将胜况劣。地前菩萨。望彼二
    乘虽名净智。于一苦灭尚非境界。况彼二乘
    四依之智。今明不尔。依文释之。世尊净智者。
    牒净智也。一切阿罗汉辟支者。此约人明净
    智义也。智波罗蜜。即二乘满足无漏智。即四
    智究竟。为智波罗蜜。又利根声闻辟支。名波
    罗蜜声闻辟支也。又二乘地。度分段彼岸。
    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事讫。故名波罗蜜。惑障
    已尽。故云净智。又望凡夫。亦名净智。此净智
    者。牒上二乘无学果智。所以牒者。欲明校量。
    是故牒也。虽曰净智。于彼灭谛尚非境界。况
    四依智者。正校量也。明二乘无学果智。于一
    无作苦灭谛尚非境界。何况因中四依智耶。
    言四依智者。有人言。因中依四谛生智。故云
    四依智。所以因中称四依智者。至罗汉果唯
    正观一灭谛。故对果观一灭。故以因中为四
    依智。有人言。即是依法不依人。四依智。求
    法之始。凭理生智。法即四谛之法。了义是四
    谛之教。义是四谛之义。智四真之解。返于
    识着。起自外凡。来入内凡。为四依智。今以
    果况之。极果不知无边之灭。况四依智能知
    灭耶。问。二种释四依。以何为正。答。依四谛
    而生智。名为四依。此文无所出。故不用之。又
    依四谛而生智。名为四依。有滥上果。是故不
    用。又若用依四谛而生智。为四依智者。此非
    释初业义。依?酬记叭?奖恪N醋髭泄邸:笏?br> 方便。方作谛观。依成实念处。亦未作谛观。今
    文明三乘初业义。云何偏取谛观已上。方为
    初业。又举罗汉之终果。况罗汉之始因。故不
    应偏取谛观已上。宜以依法不依人四依为
    正意也。何以故。二释昔说劣意。若极果尚
    不知灭。况四依而能知耶。如来何故说四依。
    下释云。四依稚劣。因此得值诸佛菩萨说一
    乘经。为悟入一乘由渐。故须说之。三乘初业
    不愚法者。江南?F师云。三乘初业。即是干慧
    地。尔时即自知作佛。但厌苦情深。且取罗汉。
    故实有声闻。后方回小入大。复有人言。二乘
    初业。不愚于法。即成菩萨。故无复声闻。但取
    菩萨为声闻耳。故用无声闻义。即开善智藏
    法师。其人初执有声闻。于杨都兴皇寺正导
    有声闻义。而志公云。汝[言*呆][手*卖][托-七+史]于都亭头。
    法师解此语。昔在会稽灵嘉寺道有声闻义。
    灵嘉正在都亭头也。因此遂改无声闻。问。今
    为用有为用无耶。答。亦有亦无。不同两说。言
    亦有者。于缘有随缘有。言无者。就理明无。
    故法华论破无声闻义。明有声闻。不同开善。
    亦不同庄严。初业已知无声闻。且取罗汉为
    证。若初业已知无声闻。不应取证。若以取证。
    则不知无也。今总问。法华经三周明乘权乘
    实。辨声闻人未闻法华。自保究竟。若闻说法
    华。回心入大。方自知作佛。今此经云。三乘
    初业不愚于法者当觉当得。云何会通。答。有
    人言。声闻有二种。一者愚法。二不愚法。不愚
    法人。谓退菩提心声闻。愚法之人。谓本乘
    声闻。乘声闻。自保究竟。闻说一乘。方知作
    佛。不愚法人。自知作佛。今须难之。法华经
    云。舍利弗等一切声闻。皆自保究竟。闻说法
    华方知作佛。云何乃取舍利弗等一切声闻
    为愚法人耶。此一不可。又舍利弗等。即是退
    菩提心声闻。何处离此已外。更有不愚法人。
    此二不可也。江南诸成实论师释。有理教。
    若就道理。三乘人初业。即自知作佛。初业者。
    从四念处已上。即是三乘初业。此时已自知
    作佛。罗汉故自能知也。若就教中明义。三乘
    初业。乃至罗汉。不自知作佛。要待闻法华。
    自方知作佛。故此经据其不愚。法华据其
    教。故明其愚也。理是实说。教是方便说。问。
    若胜?是实说。法华据教为方便者。则胜?
    是了义经。法华名不了。讵可然耶。法华论
    云。此经正明因辨果。因则七处佛性。果则
    三佛菩提。岂可言其不了。又若法华据教说。
    则三根之人无有禀教之益。三周之说则有
    徒劳之弊。汝言胜?据理说三乘初业乃至
    罗汉自知作佛者。今捡胜?始终。及法华经
    论。以定其得失也。胜?一文云。罗汉辟支
    佛观察时。得不受后有。此是罗汉自谓究竟。
    自知作佛。若自知作佛。则知更受。不名
    不受后有。汝言初业不愚法自知作佛者。云
    何复言得不受后有智。而是究竟。次文云。罗
    汉辟支佛于四不颠倒境转。若三乘初业及
    阿罗汉自知作佛。即知佛常乐我净。云何于
    法身而起四倒也。问。若引前二文云。罗汉
    自保究竟。不知作佛者。今亦二文。初文云。
    彼前所得地。不愚于法。自知有余地。当得
    菩提。后文云。三乘初业不愚于法。当觉当得。
    答。前文后文。若未闻法华一乘等经。则自
    保究竟。若闻法华等一乘经。则知作佛。是
    以两文无相违背。故此胜?与法华同也。问。
    文云。不由于他。自知作佛。云何乃言闻法华
    等经。方知作佛。答。此言自知者。要闻他说。
    而自心证见。故言自知。如华严云。有所闻法。
    即自开解。不由他悟。又如舍利弗云。而今乃
    自觉。非是实灭度。身子闻经而称自觉。今亦
    然也。佛性论云。如来他身为五因缘。一为
    说无常苦。涅??寂静。令众生于三有中而生
    怖畏。二生怖畏已。令入二乘圣道。三入圣道
    已。生究竟涅??心。为破如是增上慢心。故说
    大乘法华真实教。令诸众生舍本所执。摄取
    慈悲波若方便。四摄已于无上乘而成就之。
    五成就已。授其无上道记。是名化身事。此五
    中第三正明二乘未闻法华自谓究竟之大证
    也。若二乘自知作佛者。则化身无五事。此
    又证法华经是化佛说。以化佛有此五事。余
    二佛无五事。又法华论解开示悟入中云。所
    言悟者。谓不知义。明一切二乘不知究竟唯
    一佛乘。又释。破十种人病中。阿罗汉有三种
    颠倒信。一者信有三乘。名颠倒信。道理无三
    种。有于三。名颠倒信。为破此病。明乘平等
    门。明三乘人同受大菩提记故。以此推之。当
    知二乘未闻法华。并是愚法。又龙树云。阿罗
    汉生三界外净土中。闻法华经。方乃作佛。亦
    是其证。以经论验之。故知未闻一乘。则自
    保究竟。若闻一乘。则自知作佛。问。约何位
    论初业。答。江南诸师云。虽有二文。并是初
    业已自知作佛。今不尔。有二种不愚。一者后
    业不愚。二者初业不愚。后业不愚。得罗汉果
    竟。值善友闻一乘经。回心信大。故不愚大法。
    故前文云。得不受后有智。彼前所得地不愚
    于法。二者初业不愚。即四依之人名为初业。
    闻一乘经回小信大。法华亦有二人。一果人
    不愚。谓身子等闻一乘经自知作佛。二因人
    不愚。谓发二乘心人闻法华经。回心信大。略
    举始经二种不愚。中间无定。问。小乘初业
    正据何位。答。谓小乘七方便等。故杂心云初
    则名始业。成实论以念处为初业。此以小乘
    为初业。于小乘初业中。于小乘初中值善
    友。闻大乘经。方知作佛。此四依者是世间法
    者。第三对劣显胜。有人言。彼二乘所依四谛
    是世间法者也。苦集是分段世间。灭道是变
    易世间。一依已下。简真异伪。言一依一切依
    上者。总以简之。一灭谛真依。过彼小乘有作
    四依。亦过大乘无作三依。名一切依上。下别
    简之。出世间者。过前世间有作四依。故名为
    上。复过大乘无作三依。故名上上。无作三依
    望有作四依。已名为上。一苦灭谛。复上于三
    依之上。故云上上。今评定之。此释有二失。
    一文烦误。所以然者。前已云一依者一切依
    上。谓出二乘有作四依上。复出大乘无作三
    依之上。故云一切。而后复云出世间上上。
    出有作之四。无作之三。故云上上。是为烦也。
    二相违失。前云一切依上。后复云上上。同是
    一灭谛依。不应有此二句若云上上。前复
    皆尔。若直云上。初后亦然。今明上辨佛说四
    依意。今是简彼四依胜劣不同。故有此章来
    也。此四依是世间法者。依法不依人等四依。
    此是依教寻理。本是凡夫。为世间法。世尊一
    依者。此明二乘果也。婆沙中正明小乘一谛。
    一谛即是一依。故小乘人亦明一谛一依义。
    小乘以灭谛一依为究竟。普胜一切法。故云
    一切依上。又因中依法不依人等四依。果中
    无复此四。唯作一灭。故云一依。问。因中四依。
    既称世间。果中一依。应是出世。何故直云一
    切依上。而不云是出世间。答。既云一切依上。
    即知是出世间。但为后大乘出世。是故不
    说。出世间上上第一义依所谓灭谛者。上来
    明小乘依。今对小依。以辨大依。从此文始。正
    是一依章。小乘一灭谛。已名为上。今大乘过
    于彼上。故云上上。以上上故。名第一义。所谓
    灭谛者。前对小明大。今出依体也。此释无前
    二失。复得大乘义分明。世尊生死依如来
    藏。江南诸师从此下是颠倒真实章。颠倒是
    生死。真实是一依。明本在因中。能为生死
    依作持建立。是为颠倒依于真实。今但存
    略故云颠倒真实。今谓此章实是颠倒真实
    章。但释颠倒真实。与南北义不同。若言生死
    是颠倒。如来藏是真实。与上空义隐覆是复
    何异。空义隐覆。亦明能覆是虚妄不实。所覆
    是实。又与下自性清净心烦恼隐覆此复何
    异。今所释者。依如来藏有生死。作此说者。名
    为善说。是不颠倒。若三种众生外道二乘空
    乱意菩萨。不依如来藏而有生死。作此说者。
    名曰颠倒。故真实。问。此章何故不属一依。
    答。一依章。对昔小乘依非究竟。明今常住一
    依究竟。今文乃对三种人不依如来藏有生
    死是颠倒。依如来藏有生死是不颠倒。故不
    属一依章。此章为二。一明真实。二者明颠倒。
    真实中为二。初略明真实。次广明真实。各有
    三句。初三者。一明依如来藏有生死。二以如
    来藏故说生死本际不可知。三明能如上说
    当于道理名不颠倒。问。此与上一依何异。答。
    上是境为智依今明染净依。又前亦得是显
    为显依。今亦得是隐为显依。境为智依。一实
    谛境。能生一实智。故境为智依。问。何以得知
    境为智依。答。上明二乘四依智。乃至二乘果
    智。依有量灭谛境。既非究竟故智亦非究竟。
    为对彼故。明无作灭谛是究竟。能生究竟智
    故。故境为智依。又前明显法为依者。灭谛
    显现为如来所证。故前云一切智境界及如
    来法身。又前是能生依。以境能生智故。后
    明依持名依。非佛性能生生死。就前释依。以
    依凭为依。就后释依。以依持为依。后以隐法
    为显依者。如来藏即是隐。能为生死显法作
    依。生死依如来藏者。为对外道小乘人及余
    大乘人。不依如来藏有生死故。今明依如来
    藏有生死。外道有二人。一执邪因。二执无因。
    执邪因中。一计人为因。次计法为因。计人
    为因者有二种。一计自在天为生死之因。二
    计神我为生死因。计法为因。或计世性。或计
    尘微。为生死因。言无因者。谓自然而有生
    死。今为对彼邪因无因。故说生死依如来藏。
    故如来藏为其本因。二小乘及余大乘人。但
    知依结业而有生死。此但得末。未穷本。今
    为对彼故。明依如来藏故有生死。又欲明一
    切众生有佛性义。故说依如来藏有生死。以
    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者。此是第二句释
    上依义。既明由如来藏有生死。如来藏本际
    无始不可知。依藏有生死。生死亦无始。本际
    不可知。若不依藏有生死。则不可无始来
    有生死也。有人言。佛性无始。生死有始。始应
    可知但与佛性合用。故云本际不可知。又
    释佛性无始。生死有始。背佛性故有生死。须
    见佛性。方了生死之始。唯佛能见其始。十
    地亦不知其始。故云本际不可知。问。龙树云。
    生死有始无始。皆是邪见。今何故偏言生死
    无始答。虽二俱邪见。但为破众生有始。故说
    无始。无始者。欲明其有因义。又中论中。佛
    说无始者。欲明空义。既其无有始。亦无中
    间。亦无有终。无中无终。故无生死。有言其
    无始者。欲明无有始。非谓有无始。是故无始
    辨生死实。不作此解。则是邪见。世尊如来
    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者。此第三句。能如是
    上说信依如来藏有生死。此是当理之言。名
    为善说。即是真实。若如外道二乘所说者。名
    不善说。又举能说是善。显所说不虚。世尊生
    死生死者。此第二广辨依相。就文亦三。一明
    能依所依不二。二明能依所依不一。三明重
    论不一。初文又二。前叙能依之相。次明能依
    即是所依。今前辨能依之相。上云生死依如
    来藏。又云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故今解释生
    死之义。有人言。生死生死者。总以标举生死
    非一。故重言之。又生死中。其有二种。一生
    死生死。凡夫所起。二涅??生死。如涅??说。住
    大涅??。能建大义种种示现。今为简后涅??
    生死。偏举初门。是故说言生死生死也。今明
    释生死中有三。谓标释结。初生死两字。标生
    死也。生死者。此三字将能解释。故牒之也。
    诸受根没者。释生死也。眼耳等六根生识。领
    纳六尘。故云诸受。又此六根。能容受识住。故
    名为受。此六能生识。故名根。没者死也。生分
    已谢。死分次起。故云次第也。不受根起者。虽
    有根相。不能生识领纳前尘。故云不受根。又
    不容受六识。故言不受根也。是名结也。问。
    此句何等为生。何等为死。答。有人言。诸受根
    没是死。次第不受根起是生也。今谓如前释
    也。诸受根。此叙生识领纳六尘。故是生。从
    没已下。释其死也。若受根前念灭。次念
    灭次念受生根。此犹是生也。今受根灭
    坏。次念生不受根。故名为死也。问。若其不
    受。亦应非根。云何言不受根起。答。成实论文
    云。同性不依时。皆名为根。是就体为言。然
    其实非根。论又云。根童子灭。非根童子在。名
    根。又一义就五受作之。诸受根者。谓五受
    根。五受者。忧喜苦乐舍也。若五根后所生
    受名苦乐。意根后所生受名忧喜。不苦不乐
    不忧不喜。通从六根后生也。明此诸受能
    生烦恼。故名受根。五受是根。名诸受根。众生
    若命未尽。受根常在。随何受念念不住。一
    一受根。随有几念。或多或少。同类异类。受受
    相续。不得断绝。四受心强。不得命终。命终之
    时。要在舍根。一报尽时。舍受灭尽。名没也。
    次第不定根起者。应言受根不起。此言无有
    受根次第续起。此云生者已死。故言是名生
    死也。世尊生死者。上明生死。今辨生死与如
    来藏不二。生死者。牒前生死也。此二法者。生
    死二法也。是如来藏者。明生死即是如来藏
    也。就理而言。若体性者。知生死即是涅??。
    仁王经云。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菩
    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故肇法师云。道远
    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华严
    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中论云。生死之
    实际。及以涅??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
    法华经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天亲释
    云。众生界即涅??界。不离众生界有如来藏
    性也。问。是相云何。答。如人夜中见绳为蛇。
    蛇是绳欤。亦知迷南为北。北是南也。有人
    言。此二法是如来藏者。此空如来藏耳。前
    明生死。此明死生也。若生便归死者。众生便
    成灰灭。谁得成佛。正以生者死。死者生。相续
    不断。至菩提乃尽。故得修行求于佛果。生死
    烦恼隐藏法身有成之理。故名如来藏。亦能
    生如来故名藏。今谓道理难知。且用前解。世
    间言说故有死有生下。此第二明不一义。亦
    先明生死。次辨不一。第一义中本来无有生
    死。何故圣人说有生死。是故今明于颠倒众
    生故有生死。佛随颠倒故说有生死。龙树云。
    于生死人有生死。于不生死人则无生死。
    死者诸根坏。前牒生死与藏不异。故须辨生
    死。今欲牒生死与藏不一。故须辨生死。前后
    有此二意异。故两处生死非生死义异也。又
    既随颠倒世间说有生死。故今示生死之相。
    诸根坏者。眼等诸根坏。五受中舍受根坏。生
    者新诸根起。由业烦恼力。未来还生。为起。五
    受根中是喜受根起。四识住中喜润故。亦是
    十二缘中识支也。非如来藏有生有死者。此
    正明不一义。颠倒故有生死。非如来藏体有
    生死。法华经云。无有生死若退若出天亲
    云。如来藏性清净。故法华经两句。还是此经
    初句。明众生界即涅??界。此是二不二义。如
    来藏体性清净无有生死故。是明不二二义。
    若不见法华论。释此二句便不分明。问。何故
    有不二二。二不二义。答。于佛未始二。六道
    常法身。于缘未始一。法身常六道。譬如病眼
    人。于空常见华。是故空成华。如不病眼人。知
    华常是空。以有此二义。故明二不二。不二二
    义也。若依前第二师。初明生死二即如来藏。
    此是空如来藏。今明非如来藏有生死。此明
    不空如来藏。今且依前释。离有为相者释成
    不一。以离有为故非死。常住不变。释离有
    为。约凡夫有三不变。一不为烦恼水渍变。
    二不为业风吹变。三不为生老死火烧变
    故。菩萨不变有二。一不为变易阴生所变。
    二不为变易阴灭所变。佛不变有四。以常故
    不生。以悼相故不死。清净故不病。不变故
    不老也。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也。
    结也。以体是无为常住。故能为众生作依持
    建立。是所依处名依。持者连持令不断绝。建
    立者始终令得成佛。三藏师意。依者即自性
    住佛性。不从缘有。名为自性体是常法。故名
    为住。以是常住。为生死作依也。持者即引
    出佛性。由有佛性。故得修行显出本有之法。
    故名为持。建立者即至得果性。以有佛性。
    故成果德。名为建立。世尊不离不脱下。第三
    重释不一。所以重明不一者。正欲成能依
    义。就文为二。一当相明所依。二断脱异外下。
    对能依辨所依。不离者。体是无为。不可离也。
    非烦恼系缚之法。不可断。非是有为。不可脱
    也。千变万化其体不改。故言不异也。出三乘
    地行外。故云不可思议。世尊断脱异外者。
    生死是断脱异法也。藏体异之。是故言外。而
    能为妄本。名有为法依持建立。有人言。断脱
    异外者。并目生死。断脱异。如上释。外者。生
    死出在理外。故名为外。分明不然。如上解
    也。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上明真实。今明颠倒。
    就文亦三。一破二乘及空乱意二种颠倒。明
    不颠倒。第二破外道颠倒。明不颠倒。第三总
    结颠倒人。明不知如来藏。初又三。一破其
    谓无如来藏。二破其七法有依持之义。三对
    显如来藏为正依。若无如来藏不得厌苦乐
    求涅??者。此第一破其不立如来藏为依持
    义。破意云。若不依真。妄不孤立。故无厌苦乐
    求涅??。如人睡时。若无报心。则无梦中向
    河求水。此亦如是。又此文是反解。反解者
    以无显有。若无藏不得厌苦求涅??。当知厌
    苦乐求涅??。要由于藏。又胜?为破小乘等
    人不知有佛性者。尚无厌苦求涅??之因。云
    何有离生死苦得涅??之果。是故应当信有
    佛性也。灵味淳师云。是理知厌苦求乐。故
    终能反。异于木石。由有佛性故尔。用此厌苦
    求乐之心为正因佛性。由之得佛。于时犹有
    光宅师。以厌苦求乐为正因。但厌苦求乐是
    功德性。极至金刚心得佛时则无。今谓文意
    悉不尔。但明有佛性。故得厌苦求乐。无佛性。
    不得厌苦求乐。不用厌乐以为佛性也。何以
    故下。第二破其七法自能作依持之义。小乘
    及余大乘人云。妄心自能造于善恶。何须依
    藏。下对破之。破中有三。一此六识及心法智
    者。牒小乘人七法。二此七法刹那不住者。第
    二正破。三不能种众苦下。正明不能起于染
    净。于此六识及心法智者。有人言。六识者。六
    是事识。及心法智是第七识。迷时名心。解名
    法智。第八名藏识。是阿利耶。此造疏人。不
    见摄论谓第七识名法智。摄论第八识名阿
    陀那。此云无解识岂得称法智耶。今所明者。
    六识不异旧。及心法智。能厌苦乐求涅??。
    何须佛性。此七法刹那不住者。第二破。以念
    念不住。故不能起于染净也。不种众苦者。明
    六七心不能种有生死苦也。不厌苦求涅??
    者。明六七心不能厌苦乐求涅??得解脱也。
    旧法师多作此释。今谓不尔。所以举此七法
    者。举六识。明不能起染净及以种苦。举心
    法智。明不能厌苦乐涅??。故楞伽说六七不
    受苦乐非涅??因也。六七不受苦乐者。犹是
    不种苦。非涅??因。犹是不厌苦求涅??也。
    待至后释。然经论中释染净缘起要有四别。
    一约缘不约佛性。二约佛性不约缘。三亦约
    缘亦约佛性。四不约缘不约佛性。一约缘不
    约佛性者。只由六七妄缘。不由如来藏。此小
    乘教及大乘教相中。彰染净缘中因果自招
    感故有。都不言由藏实而有。如是一切。二明
    约佛性不约缘。染净之兴。只由藏实。不言从
    缘而有。此如楞伽说。六七非受苦乐。非涅??
    因。藏识受苦乐。是涅??因。如是一切。今此说
    二同彼也。三明亦约缘亦约佛性者。此亦如
    楞伽说。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转。种种诸识
    浪。腾跃而转生。如海水起波浪。非异非不异。
    佛性亦尔。心俱和合生。亦非异非不异。如是
    一切。故知真妄和合。方起染净。海水起波
    浪非异非不异者。彰不可水外求波。波外求
    水。故言不异。而波息水静。故言非不异也。佛
    性亦尔。心俱和合生非异非不异者。彰佛性
    与六七妄心和合生时。不可真外求妄。妄外
    求真。故言不异。而妄尽真显。故言非不异。
    亦可在缘常静。故言非不异。法华论云。不即
    众生界。不离众生界。有如来藏性。故经言。佛
    性虽在阴界入中。而不同阴界入也。四不约
    缘不约佛性者。实相之外无缘故。无染净法
    可起。此如金刚波若论说。平等真法界。佛不
    度众生。以无佛为能度。无众生为所度。又如
    佛地论说。烦恼妄想中。无一法可灭。清净法
    中。无一法可增。泯上三门。归乎一绝。世尊如
    来藏者。此第二对邪显正。即是对颠倒明真
    实。举如来藏。明有如来藏故得厌苦乐求涅
    ??。有三。一如来藏者举法实体。二无前际
    下。辨能起染净所以。良由藏体无前际等。故
    能起染净。无前际。明本有义。以本有故。无始
    起修灭。能为染净因也。三种众苦下。正明
    能起染净。问。由佛性故得厌苦乐求涅??。此
    事可尔。若由佛法性种众苦者。岂非佛性力
    故令众生种生死苦。若言不由佛性力种生
    死苦。亦应不由佛性力乐求涅??。又若不由
    佛性力种众苦者。即是七法种苦。云何言七
    法一念不住不得种众苦耶。答。须解此章大
    意。此章为破外道二乘人不知有佛性。欲劝
    一切众生信有佛性。故说由佛性故得厌众
    苦乐求涅??。问。劝信之言有余。而释经意
    不足。若由佛性得种众苦。即是佛性令物受
    苦。此乃是同于魔性。何名佛性。答。此乃明
    有佛性众生。故得种众苦。非是佛性令其种
    苦。亦明佛性众生令其厌苦。非是佛性令其
    厌苦。如有海水风吹成浪。非是海水令其成
    浪者。亦应非佛性种苦及厌苦。但颠倒妄缘
    种苦及厌苦。则违前文。答。虽因风成浪。终
    由有海。虽因妄心种苦及厌苦。终由有佛性。
    故说佛性为本。故说由佛性故种苦厌苦也。
    如来藏乃至堕身见下。江南诸师及北土有
    师。并以此章属前。是明颠倒真实。今直简所
    依之藏不同阴内之我。明藏体绝离众相。故
    有此章来耳。今明上章。对破小乘及余大乘
    人不立如来藏境。今第二次破外道。上来辨
    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生死作依持。疑者云。
    若尔。与外道何异。龙树中论本住品云。众生
    身中有神我。名为本住。本住者神为诸根之
    本。苦乐等诸根。依神得住。又我本来已有。
    体是常法。苦乐等法依之得住。故名本住。若
    尔与如来藏异有得何。今欲简此义。故有
    此文来也。如来藏者。牒真实也。非我非众生
    非命非人者。正破外道也。问。我等四。有何异。
    答。经论释不同。如经云。观内无我。外无众
    生。内外和合无命。毕竟清净无人。阴非神主。
    名为无我。离阴亦无。名外无众生。阴与假名
    众生相续名命。无别命体。故言内外和合无
    命。诸阴和合宰用名人。无别人体。故名毕竟
    清净。智度论云。于五阴起我我所心。故名为
    我。五阴等众法和合生。故名众生。命根成就。
    故名受者命者。能行人法。故名为人。金刚波
    若论具释此四。可寻之。今明如来藏并异此
    四法。故不同外道也。此但明藏体一同人
    我。佛性正是人体。故须简人。不明是法体。
    略不辨不同法我也。问。颠倒真实与空义隐
    覆真实何异。答。前章明佛有二智。知能藏毕
    竟空。知所藏不空。故能藏覆所藏。此章明所
    藏之体空无诸相。而众生不了成三种颠倒
    众生。故成藏。然前章明能藏空所藏有。此
    章明所藏空能藏有也。亦得俱有。解此四句
    者。是人解如来藏者也。如来藏者下。第三
    明如来藏非三种众生境界。三种众生者。一
    堕身见众生。此是凡夫外道。于五阴身内而
    见有我。明名身见众生。颠倒众生者。二乘
    人也。于法身常乐我净。起无常等四颠倒也。
    空乱意众生者。初学大乘人。多习空观。妨乱
    真解。名空乱意众生。涅??云。十地菩萨为无
    我论之所惑乱。今文无乃非十地。但学大乘
    人。为空见惑。不知佛性。非境界者。总明如
    来藏非此三种人之境界也。如来藏非我人
    众生。横计我人众生。不识如来藏。如来藏非
    是无常无我。计无常无我者。不识如来藏。如
    来藏非空非有。若计空有者。亦不识如来藏。
    是故如来藏言亡虑绝不可思议。岂得言有
    如来藏一初。为生死作依持建立。若言有如
    来藏为生死作依持建立者。是有见众生。又
    若言有能藏所藏作有见解者。皆是能藏无
    所藏故。有所得众生。生死涅??皆是真实生
    死。所得人。众生与佛皆是众生。故中论云。
    若不受诸法。我当得佛涅??。当知是人。还
    为受所缚。故受此无受。无受还成受。即其
    证也。有人言。意散乱失空解众生。明真实法
    体即是空。此人不解。而于有解外别求于
    空。故失空解也。不得禅定。不得一心。名为
    乱意。故名散乱失空意众生。亦三种众生。
    出佛性论捡佛性论无差别品为四种人。为
    身见众生。故论法身。身见众生不了我我
    所。为对治此。故说法身。二为对二乘颠倒众
    生故。说名如来。二乘于常真如中。计无常等
    四倒。为对此故。说真如常。无有四倒。三为散
    动众生。说名真谛。始行菩萨有二种人。一见
    诸法。折之故空。二谓有实法。名之为有。第
    一人执空。第二人执有。故此二人并迷如来
    藏中道之法。为对此故。说于真谛。世尊如来
    藏者。第十三自性清净隐覆章。作三门释
    之。一来意门。所以有此一章来者。上颠倒真
    实章。明依如来藏说有生死。是真实说。三
    种众生不依如来藏说有生死。是颠倒。今次
    论能依所依染净之义。能依生死。此即是染。
    所依之藏。此即是净。净不应有染。染不应有
    净。此事难明。唯佛能了。今欲论此义。有此章
    来也。又前如来藏章中。但云不离烦恼藏是
    如来藏。未知云何不离。今此中正明如来藏
    客尘烦恼染。名为不离。故有此章来也。又
    近从颠倒章来。生疑者云。三种众生有如来
    藏。何因缘故非其境界。为释此疑。言三种众
    生虽皆有藏。以诸烦恼覆故。非其境界也。又
    上颠倒真实。明下情不及。今此自性清净难
    知。是佛境界。显唯上智能知。故次明也。又上
    释如来藏一名一义。此章明多名多义。所以
    然者。其此章明如来藏究竟。故其此广
    辨。又论佛法根本大事。大事谓佛性。佛性
    即自性清净心。此事应须论辨。故有此章也。
    第二同异门。此经始终明如来藏凡有六处。
    一如来藏章。明如来藏甚深。非三慧境竟。
    此明谛处说藏深。以藏深类谛深。二空义隐
    覆章。明佛知能藏是空。所藏非空。佛具空不
    空二智。此就一灭谛中辨空不空。为成一灭
    谛义。三颠倒真实章。明如来藏为一切染净
    作依持用义。四颠倒真实章。未明如来藏绝
    一切相。即是明所藏是空义。于缘不了。故成
    颠倒。即是能藏不空。五明如来藏有五藏义。
    六明如来藏自性清净为烦恼染。此明佛性有
    六条义乃圆足。第三释名门。藏体无垢。名自
    性清净。随缘相染。故云隐覆。问。既有自性清
    净心。何不立自性清净色。答。色从心变起。以
    心为本。所以云心。又色是形碍。心法不尔。故
    不立色也。问。何故经云佛性亦色非色也。
    又言妙色湛然常安住。答。若色性说色。亦得
    是色。故起信论云。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
    智性即色。但以无形碍。故不名色也。故起
    信论云。色体无形。故说名智。就文为二。一胜
    ?正说。二如来述成。胜?说中有二。第一总
    明五藏。二从此自性清净下。别释。第一总明
    五藏。如佛性论中说。一如来藏。以自性为义。
    一切诸法不出如来自性。无我为相故。二法
    界藏者。彼说正法藏。今言法界者。界即境界。
    即是因义。圣人四念处等。皆取此性作境故。
    三法身藏者。以至得为义。至者证也。一切圣
    人信乐正性。由此信乐。令诸圣人得如来功
    德。四出世间上上者。三由有倒见。不得圣
    法。具此三义。名之为世。此法无彼三义故名
    出世真实也。五自性清净藏。以秘密为义。若
    一切法随顺此性。则名为内。是正非邪。若违
    此理。则名为外。是邪非正。彼论辨五藏讫。
    引此经说五藏为证。如来藏自性义者。辨
    是藏此一切诸法体性也。法界藏以因为
    义者。辨此藏是圣人行境界。名为因也。法
    身藏以至得为义者。通辨依此藏能修因至
    得佛果。故名至得义。出世上上藏真实义
    者。辨此藏性不因缘相。故名真实也。自性
    清净藏秘密义者。甚深也。辨此藏无一相可
    取。而顺之大益。违之极损。故名秘密。如摄大
    乘论中辨五藏相义亦如是也。此等随义别
    分非体别有五也。此自性清净下。第二解释。
    就文为三。第一略释。第二何以故下。广释。第
    三唯佛世尊下。仰推于佛。初文中。一牒净心。
    二客尘烦恼。显随缘隐覆。此自性清净者牒
    第五。如来藏牒第一。但牒始终。余三略。而
    虽牒第一。为成第五。以第五正明自性清净
    不染故也。是以文牒第五无藏字。故知以第
    一成第五也。而客尘。凡言而者。返前述后
    之辞也。客尘烦恼者。是性成烦恼。望推本
    性净心之旧。故说之为客。又无始无明自心
    分别所作。无有真实。故名为客。坌污称尘。上
    烦恼者。现起烦恼也。净心为此二烦恼所染
    也。不思议者。性净而染。明下情不及也。如来
    境界者。辨唯上智能知也。何以故下。第二释
    也。何以故者问也。何以净心而染是不思议
    佛境界故耶。刹那善心下。对问释也。有人
    言。刹那善心不善心不为烦恼所染者。正解
    净义。刹那是念。念善心体。念恶心体。烦恼俱
    不能染。不能染故净。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
    恼者。释前不染。烦恼出自妄情。不及真识。故
    不触心。据真无妄。故不触烦恼。其犹世人见
    绳为蛇。蛇出妄情。故不触绳。绳体常净。亦不
    触蛇。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者。责遣染过。
    今明经言刹那善心不为烦恼染。汝净心无
    刹那。又正应触善心无染。云何亦举不善心
    耶。今就文为二。一者举现近?法无染而染。
    以况远细。二从自性清净下。正明细心不染
    染义。就初又二。第一明染无所染。二从世
    尊然有烦恼下。明不染染义。就文又二。一正
    明无染。二从烦恼不触心下。举不触释成无
    染。刹那善心非烦恼所染者。此借?显细也。
    善心是净。不善心是垢。善心之中无有贪?
    痴。是为净中无垢。无有染义也。刹那不善心
    亦非烦恼所染者。不善心者。即是贪?痴心
    也。当起贪?痴时。善心已谢。不善心既即
    是烦恼。是则唯垢无净。唯能染无所染。亦
    无染义。前句有净无垢。有所染无能染。不
    成染义。后句有垢无净。有能染无所染。亦不
    成染义。如帛与渥合时。可得名染。唯渥无
    帛。唯帛无渥。并不成染义。若善心与不善
    心两共合者。如渥帛合。可为染义。而二心
    未曾共俱。垢时无净。净时无垢。何得有染。故
    中论缚解品云。若谓五阴是可缚。五阴中余
    烦恼来缚者是亦然。昙影法师释云。心净时
    则无物来缚。心垢时则无可缚。此明心净
    时有所缚无能缚。心垢时有能缚无所缚。故
    罗什云。传吾业者寄在道融昙影僧?焙酢J?br> 彼论与此经同。又一意。夫论烦恼染心心不
    出二种。一者善心。二者不善心。善心者无贪
    ?心也。不善心者贪?心也。烦恼并无染此
    二心义。所以然者。当起善心时无不善心。但
    有所染无能染。不成染义。不善心即是贪?
    痴。云何有能染所染。不善心既即是贪?痴。
    则唯是能染无有所染。不尔。唯是所染无有
    能染。若有能所染。便一刹那中有二贪?痴
    心。而实不尔。此亦如中论缚解品。众生谓五
    阴身是缚。论云有身则不缚。若身是所缚。
    则无能缚。若是能缚。则无所缚。若有能缚
    所缚。便成二身。心不触烦恼者。第二举不触
    释成无染。善心不善心。通名为心。此二种心
    并不触烦恼。有善心时则无烦恼。一切无相
    触。如指端不自触。烦恼不触心者。善心不善
    心家二种烦恼并不触。有烦恼时无有善心。
    故烦恼不触善心。烦恼即是不善心。一体之
    法亦无相触。故烦恼不触不善心也。若就成
    论义。识想受三心未起善。行心中方起善不
    善。从行心中起不善。染前三心。然行心起不
    善时。前三心已灭。有能染无所染。当有前三
    心时。所染无能染。大意同前。云何不触法而
    能得染心者。此结无相染义。善不善心。竟无
    相触近义。云何得有相染耶。世尊然有烦恼
    有烦恼染心者。上来求烦恼染心义不可得。
    即是染无所染。而于众生宛然有烦恼烦恼
    染心。此是不染而染。如中论观染染者品。
    种种门求染染者不可得。而假名因缘有能
    染所染。问。云何是不染而染。答。前心是净。
    后心是垢。垢心起时障于净心。故名为染。自
    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上来举?。今
    是况细。三界?心染义。尚难可了知。自性清
    净心而为所染。岂易可知。虽本性清净。而
    于众生成颠倒不净。故名为客尘烦恼所染。
    虽为客尘烦恼所染。而常本性清净。故实无
    所染。难可了知。唯佛世尊下。此明唯佛能知。
    实眼者。佛有实眼。见此自性清净心为烦恼
    所染。了了分明。故如眼见。实知照于此理。
    一切善法皆从佛出。故为法根本。佛知一切
    法。为通达法。为正法依。佛能秉持此法。法由
    人弘。故为正法依。义此上来已释第一胜
    ?正说。自下第二如来述可。就文有二。一明
    胜?问佛。二如来随喜述成。前胜?问佛者。
    明理既深妙。故问佛取审也。佛即随喜者。第
    二明如来随喜述成。就文为二。一明随喜。二
    明述成。以胜?所说合理称机。故佛内心随
    喜。如是已下。发言诚述。初总述胜?自性清
    净心而有烦恼难可了知。有二法下。别述成。
    就文为二。一明述成二法难可了知。二从如
    此二法下。明有信受之人。初总明二法。次别
    明二法。初法中。自性清净心。言亡虑绝。故
    难可了知。第二法。若一向净而无染。若一向
    染而无净。此易可了知。以虽净而染虽染
    常净。故难可了知。汝及成就大法菩萨者。种
    性已上菩萨。馥公云。是大力之例。胜?之与
    齐位。故知同是法身人也。有人言登地已上
    菩萨也。有人言八地已上菩萨也。诸余声闻
    能信佛语者。谓信行菩萨。与教法相应。故言
    声闻。此在种性已前十信菩萨也。今依经是
    声闻也。举此等方能听信者。显成难知故也。
    又上明难可了知。恐其望岸而退。今欲劝物
    信受。故举此等人来也。馥师云。闻说入禅。
    以为听受。言外之旨非是所窥。名信佛。此
    一章义。若我弟子下。此是第十四真子章。略
    作三门释之。一来意门。前十三章经。明一乘
    法。今明于法信顺。有大利益。故次论之。又乘
    有三种。一乘体。二乘境。三御乘人。从初至一
    乘章。谓乘体。无边圣谛。谓乘境。今明真子。
    谓御乘人。约大品是乘乘人。约信受是行乘
    人。故有此章来也。又近从上自性清净章来。
    然子本从生为义。若能解行相资。必得成佛。
    故名真子。然若有能解上十三章经理若
    行。悉名真子。但今就自性清净心明真子者。
    以自性清净心最甚深难解。故偏就此以明真
    子。二释名门。于法信顺。堪绍佛业。故名真
    子。又行解非妄名真。从佛口生。从正法生。故
    名如来真子。如法华舍利弗领解章广说。又
    摄论意。佛子有五义。一以信心为种子。二以
    般若为母。三以禅为胎。四以忍为乳。五以佛
    为父。又如无量义经。以诸佛为父。方等经
    为母。生菩萨子。又如华严经第五十卷初广
    释。三定人门。此章佛自说。余皆胜?说。所以
    然者。信解深法。要须佛明。故须佛说。又胜?
    问佛。佛即随喜。因明能信之人。是故佛说。又
    胜?亲信人。自彰信益。义中不便。是故佛
    说也就文有三。一明信利益。二于我灭下。叹
    行功德。三信如来有如是下。结信利益。若
    我弟子者。泛举能信之人也。此中凡有四
    信。就文为二。第一明四位为真子。二随顺
    法智者下。偏释第三观解相。前四为二位。初
    二辨信位。次两明解位。如龙树云。佛法大海。
    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即其事也。初中信位有
    二。言随信者。是十信位。随教生信。故名随
    信。又此信心。随顺种性已上增上之信。故
    名随信。又随所有事皆信。叹信广也。如维
    摩云。所未闻。闻不疑。信增上者。十解菩萨。得
    证法明。信根坚固。名为增上。又上叹信广。今
    叹信深。如维摩云。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故名
    增上。依明信已随顺法智。上来明二种信。此
    下明二种解。此是解行地所成益也。名前上
    信以为明信。依彼信已。起解行中观解方便。
    此观顺于初地已上。成就法智。名随法智。第
    四名为究竟。今第三仰顺彼法智而观。故名
    随顺法智也。又顺法成智。名随顺法智。而得
    究竟。谓初地已上无生忍也。然初地未究竟。
    但望前三种。故说为究竟耳。于解中开二
    者。地前为顺忍。登地以为无生忍。有人言。但
    有三位。初二种信。为十信位。依明信已。第二
    在种性解行地。而得究竟。第三在初地已上。
    若随行以分。于一切位中。初信。次解。后行。
    即为三。若以四位者。信中开二。解中开二。
    如上释也。随顺法智者。第二偏释第三随顺
    法智。江南诸师有多释。一云。此中明二忍。一
    信忍。二顺忍。初信及增上。为信忍。随顺法智
    下明顺忍。依十地四忍明义。初三地为信
    忍。四五六地为顺忍。于初地为真乘之始。既
    会二乘以入大乘。故齐六地方进七地乃至
    十地。故略举二忍。文云而得究竟者。四地至
    六地。顺忍位极此。故云而得究竟。上随顺
    法智之言难解。故重牒而解释也。又将入初
    地。舍凡登圣。必须多修观解。方能起入。故
    须重辨。就文为二。前别。后结。别中有五。言
    五者。一观十八界。二观业报。三观罗汉眠。四
    观禅定。五观神通。十八界观名。江南琮师
    ?F师所说。此间有同者。初二观深。后三观
    净。观深中。初一观十八界。观察施设根者。
    根谓六根。根无定性。因缘故有。名为施设。如
    华严云。观眼无生无自性。说空寂灭无所有。
    大集经云。若有说言眼见色。乃至意能知诸
    法。是人转轮生死中。无量亿劫受诸苦。故
    知根无定性。意解境界者。意解者。观察中间
    六识。境界者。观察外六尘。此十八界。皆是因
    缘和合故有。无生故空。取上施设之言。通贯
    十八界也。有人言。此正作唯识观义。实无
    六尘境界。但是自心妄见有耳。故言意解境
    界。有人言。观察施设。此显所观分齐。意解
    境界。显能观心分齐。但想观相应。未能正证。
    故名意解境界。馥师云。信等五根为根是立
    行之本。施设为用。谓三乘立行施用。五根
    不同。为难知境界。解是禅定门。谓非青见
    青等。信解诸观。逐意回转。假想无定。亦为难
    知境界。观察业报者。观因果也。诸法虽空。而
    不失因果。如华严云。智慧分别无业相。善解
    因缘非无业。维摩云。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
    之业亦不败亡。故言观察业报也。古疏释。观
    有漏业为观。观无漏业得变易之报。此皆难
    知之理。无量寿经云行业果报不可思议。成
    论云业力甚深。此通明因果难知之义也。观
    察阿罗汉眠下。上来观察深。今是观净。又
    上观凡夫。今此观圣中。前观二乘。罗汉入
    无余时寂灭际。犹如醉人酒未消时。如眠不
    异。后出寂灭际。目之为觉。问。其人何时觉
    耶。答。其人内有佛性。外值诸佛说法华经。得
    回小入大。此时名觉。有人言。罗汉有二种。一
    有眠。二无眠。依电光定得罗汉。此是慧解脱
    人。未得四禅。不得发通。不得上界四大。是
    故有眠。若依四禅得罗汉者。得上界四大。是
    故无眠。今观察此事。故言观阿罗汉眠。有人
    言此语倒耳。未得罗汉果有眠。得罗汉果无
    眠。有人言。阿罗汉无明住地烦恼在故。所以
    名眠馥师云。罗汉四住已尽。犹如觉。余无
    明住地不了。名眠。此眠若觉便成大觉。是故
    观之。有外国僧字法智云。依梵本。此文不正。
    应言阿罗汉明。谓三明也。今此经本不同。
    有经本云阿罗汉眠。有经本阿罗汉眼也。
    观察心自在乐者。上观罗汉眠。是净果。此之
    二句。观净法因也。心禅乐。是其定也。心乐
    谓定果。神通称意。名心自在禅乐。此是定体。
    有人言。观察心自在乐者。总显也。禅乐者。重
    以简别。谓前心是禅。心自在乐。非余心也。所
    以作此释者。以后第五观别有自在通。故此
    中但明禅乐也。有人言。心乐禅乐者。此是定
    慧乐。实慧怡神。为心自在乐。智度论云。纳衣
    行乞食。动止心常一。一切诸法中。皆以等观
    入。斯乐非定乐。禅乐者诸禅妙受以为禅乐。
    精妙故须观察。观察罗汉辟支乃至圣自在
    通者。上一观定。今观慧也。圣智自在。通解
    诸法。名圣自在通。又解。神通转变。名圣自
    在。问。何故但明大力菩萨。答。从大力已上类
    然。但据初为言耳。此五种下。总结也。此五观
    皆能离相。故名巧方便观。第三人既作此观。
    当知初后亦然。自下第二叹信益中。初牒前
    四。后就叹益。于我灭后未来随信。牒上门。
    当佛在时。多善众集。非直能信。亦堪入证。未
    来恶时。信之者难。是故偏举。信增上者。牒前
    第二。依明信已随顺法智。牒上第三。自性清
    净心乃至而得究竟。牒上第四。问。牒第四中。
    何故牒自性清净心为烦恼所染。答。显所究
    竟法对之以彰人究竟也。馥师云。以五观尽
    烦恼显净心之故。云而得究竟。此明叹益。
    是究竟者入大乘道因者。此?佛果为大乘
    道。彼究竟者能入彼乘。名入大乘。与佛作因。
    名大乘因。非但第四入大乘因。前三亦尔。但
    据后为言耳。信如来者。是第三结信利益。既
    言信如来。亦信胜?。但佛述胜?。故言如
    来耳。不谤深义者。既信佛所说。离阐提障。故
    不谤深义。尔时胜?下。第十五胜?师子吼
    章。二门释之。一来意门。所以有此章来者。上
    十四章明说法。今明护法。又真子章末云有
    大利益不谤深法。此章明谤者有大衰损。无
    大利益故。今明救摄谤者是大利益。故涅??
    云。虽能如是种种说法。然不能作师子吼。不
    能降伏非法恶人。今日始能。故名师子吼。又
    通论之。说前十四章。大判而言。明自行。自
    行既成。得堪化益。故次论之。又胜?既见如
    来述成所说。显信者损益。故即发誓愿。若有
    不信之者摧伏令信。故次论也。二释名门。胜
    ?者。举能说之人也。师子吼者。美其所说也。
    问。何故此章偏题胜?。答。以此外化之益在
    人。故偏举之。问。何故此章名师子吼。答。如
    师子吼。有所摧伏。胜?如是外化之德。能摧
    恶人。是故就喻名师子吼。如经中说。世间师
    子哮吼之时。为十一事。一为破坏实非师子
    诈师子。二自试身力。三自净住处。四令诸子
    知其处所。五令群辈无怖畏心。六眠者得悟。
    七为一切放逸诸兽使不放逸。八令诸兽咸来
    依附。九为调伏大香象等。十为诸子。十一
    庄严诸眷属故。诸佛菩萨为师子吼。事亦同
    然。一为摧魔军。二示众十力。三开佛行处。四
    为邪见作归依处。五为安抚怖畏众生。六觉
    悟无明睡眠众生。七恶法者为作悔心。八开
    示邪见令诸众生知六师等不正师子。九为
    破坏富兰那等。十令二乘生反悔心。十一为
    令五住菩萨生大力心。习种性种合为一。住
    解行为二。净心为三。二地已上行迹为四。八
    地已上决定为五。胜?今日为师子吼。齐应
    具此。但今文中说降恶人为师子吼。即是向
    前十一章中。第一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事。
    此章有五。一胜?承力请说。二如来听许。
    三胜?正说。四胜?说竟礼佛。五如来述赞。
    胜?白佛更有余益我承佛威复说斯义。是
    初段。对前自利。?后化他以为余益。又对前
    佛说信者利益。今更摧不信者令信。故言更
    有余益利。又上佛明四位利益。今辨三善
    男子解法离谤。故是大益。既承佛威。将说
    契理。前显自利。今论利他。故云复说。佛言
    便说。是第二段。化德须陈。故言便说。胜?
    自下。是第三段。于中有二。一简取善人。二
    诸余下。偏就恶人以明化益。前中初言男子
    女人于甚深义等者。总举善人。前真子中有
    四。此合为三。初二为一。后二各各一。故有
    三种。三中初一。于义不谤。名离毁复。第二
    能出生正道。名生功德。第三能入诸佛果德。
    名入大乘。江南有人言。前真子章明信顺二
    忍。今章辨三忍。离自毁伤。即信忍。谓三地。
    生大功德。谓前五种巧便。为顺忍。四地至六
    地。入大乘道。谓无生忍。七地至十地。又总明
    三人具此三义。此之三人。一者离过。二生诸
    功德。已离过生德。故入大乘道也。何等已下。
    别列善人。从上至下。次第列之。前明四人。从
    劣至胜。谓修行次第也。今明说门次第。故从
    胜至劣者行相邻次摧恶人故。从胜向劣
    也。又佛说真子。从始至终。胜?所说。从终至
    始。此是相成之道。互文现意也。男子女人成
    深法智。是初地上究竟成也。随顺法智。是解
    行地随顺法智。于诸深法不自了下。是解行
    前随信信增。除此已下。总以简之。下对恶人
    明化益中。除此者除上三善人也。诸余众生。
    明三善人外总举恶人。于诸深下。别列恶人。
    于诸深法坚着妄说者。坚着。心邪也。妄说。谓
    口邪。违背正法。上明起邪。今明违正。习诸外
    道下。然恶人有二。一于佛法中起过。二于外
    道法中起过。上明佛法中起有所得过。今明
    于外道中起诸过失。既能损正增邪。不堪绍
    继。如腐种子也。当以王力者。降邪有二法。
    一以说法。二以威势力。说法力有二。一用濡
    语。二以苦言。威势力有二。一以显力。谓王力
    等。二以幽力。谓天龙力等。然降内邪。多用说
    力。降伏外邪。多以威力。今此恶人。难以理
    从。宜以威伏也。尔时胜?下。第四胜?致敬。
    所以须致敬者。一欲请佛述成。是故致敬。二
    上明用威伏物似非善。故须请述令化学之。
    又此经始末。胜?凡有三礼。初请佛应。佛遂
    应之。以见佛欢喜。是故致礼敬。次请佛摄受。
    欲明师资道成。是故致礼。今说经竟。致如
    来印可。故欲报佛恩。是故顶礼。佛言善哉
    下。第五赞述。就文为二。一叹现德。汝已亲近
    下。美其往因。现益德为二。初叹护正。降伏
    已下。叹其摧邪。护正摧邪。合理称机。故云
    善得其义。尔时世尊下。第三大段。次明流
    通。就文为四。一明如来为化既周还归舍卫。
    二时胜?下。明胜?瞻覩起恋仰心。三还入
    城下。胜?以法传化流通。四入只洹下。如来
    以法付属流通。又合四以为二。初一胜?
    流通。次佛流通也。胜?流通一国。佛流通十
    方。初中。世尊放光普照大众者。一示将别
    相故放光。又初放光明令胜?正说。今放光
    明使其流通。身升虚空者。初应从空而来。今
    说经竟还乘空而去。乘空而来。盖不来而来。
    来无所来。乘空而去。此是不去而去。去无所
    去也。去地七多罗树者。彰去分齐。前说经时。
    佛虽在空。去地不远。欲使空地交接。得申
    礼叹。今示说经既竟。将欲回还。故升空转高。
    多罗树。此无别翻。余处或翻为肘。从肘尽
    中指。七多罗树。则七十肘。亦言四十九尺。又
    言一多罗树。去地七仞。一仞七尺。一树合
    有四十九尺。七树合有三百四十三尺。林公
    云。从肘尽中指。名?惩铀蕉唷4朔轿廾?址??br> 处处多翻为肘。足步虚空还舍卫者。现胜神
    力。令物敬也。时胜?下。第二段。初标列敬
    人。合掌已下。明三业虔仰。初明身业。合掌者
    敬也。观无厌足者爱也。俗云。于君敬。于母
    爱。兼之者父也。今佛是慈父。故具二也。过眼
    境已。欢喜各叹如来功德。是口业。庆已遣
    过。故云欢喜。次口嗟盛德。目为称叹也。具
    足念佛。是意业也。佛色身及诸功德皆念在
    心。故云具足。第三段中。还入城传化方便。
    胜?住宫。与王别城。今欲化王。须诣王所。故
    入城中有。又解。胜?出城送佛。今送佛竟。
    还归入城。向友称叹。大乘者。王为地主。一
    为化易。二为化广。故云以上化下如风靡草。
    故前化王也。王及夫人各化男女者。各化
    同类也。而言化七岁男女者。此土八岁入礼。
    外国多以七为数。故云化七岁已上人也。如
    前高七多罗树等。天竺七岁许为沙弥。七是
    一数之满。尔时世尊下。第四段。就文有四。
    一佛入只洹。告念所付。二时天帝下。所付皆
    至。三向天帝下。佛为说经。以法付属次天
    帝阿难及大会下。四明大众闻法喜行。初段
    中。如来前身入只洹。次口言告命阿难。次心
    念帝释。即是三业。帝是主也。释是能也。能为
    天主。故名帝释。第二段中。时天帝忽然至
    者。圣心相鉴。故佛念时。天帝即至。阿难先在
    佛所。故不说之。第三段中。前为说经。说已告
    下。以法付属。前为说经者。为天帝阿难广说
    此经。令二人闻已。各于天上人间流通此法
    也。说已天帝下。第二付属流通。前为说令
    其解。今付属使其化他。又前说令其然灯。
    今付属令其传灯。又前为说生其智慧。今付
    属生其功德。又前为说明佛是善知识。今显
    菩萨是善知识也。就文有二。一劝发流通。二
    帝释白佛下。立经名字。持经之方。谓付属流
    通。初中。前付天帝。次付阿难。付阿难令人
    间化。付帝释令天上化。又付阿难付出家
    人。付帝释付在家人。付帝释中有三。汝当
    受持读诵此经者。直劝持也。男女人于恒沙
    下。叹益劝持。是故已下。结劝受持。叹益劝
    中。?x尸迦者。告命所付。此?x尸迦。帝释别
    称。如龙树说。过去时波罗奈国。有波罗门
    姓?x尸迦。聪明多智。与其同类三十三人。
    共修学福业。命终。?x尸迦得为天主。余三
    十二皆为补臣。佛知此事。从本以呼。名?x
    尸迦。三十三天者。浮荼不多罗经云。须弥楼
    山。山有九级皆四面。帝释居之。自下八级。
    级皆四面。并有四八三十二处。一处有一臣
    居之。三十二臣通天主合数三十三。更有余
    经云。有一龙王。名曰善住。若帝释行时。即便
    化出三十三头。当中帝释在上。前后两箱
    皆有两行。合有八行。行有四头。并有四八
    三十二臣。各在一头。天主并臣有三十三。即
    以此数名第二天。亦名三十三天。言为三十
    三天说者。第二天处一切诸天。劝帝释王普
    为广说。理实通劝诸天说也。此言三十三天
    者。中国音言悉怛梨余悉卫陵。此中唯取怛
    梨二字。为忉利天也。怛梨刀利。彼国音不同
    耳。此翻为三十三天也。于恒沙劫修菩提行
    行六波罗蜜。举劣显胜。若复听受乃至执经
    福多彼者。辨胜过劣。谓于三乘中大乘取相
    修行六波罗蜜。不如于此显实一乘教中听
    受读诵乃至执经。以此经中显彰一乘开示
    藏性。故少听受读诵执持福多于彼。执持
    者。于经深爱。欲披求理。如此执持。福多于
    彼。非是泛尔。何况为人。以劣显胜。自此尚
    多。况为他说。是故已下。结初受持。有人言
    于恒沙劫行六波罗蜜者。此是小乘教中说
    菩萨三阿僧只劫行有漏六波罗蜜。今标小
    劫。故言恒沙劫耳。今谓若小乘中六波罗蜜。
    及执三乘中别异大乘有所得六波罗蜜。并
    不及此经也。如涅??云。虽修一切契经诸定。
    未闻涅??。咸言一切悉是无常。闻此经已。虽
    有烦恼。如无烦恼。能多利益。晓了己身有于
    佛性。名之为常。一切诸定。似是中多劫修六
    度也。下付阿难。相显可知。第二列名教持之
    中。就文有五。初帝释请当何名经。问经名字。
    云何奉持。问持之仪式。二佛告下。叹经胜德。
    诫听许说。三帝释阿难受教。四此经叹如来
    下。题列经名。劝持付属。五帝释白佛下。顶受
    尊教。第二章有三。一叹教。二许说。三诫听。
    叹教中文别有二。初言此经成就无量德声
    闻缘觉不能究竟观察知见者。彰此法广。名
    不能穷。二?x尸迦下。显此法深。名不能尽。我
    今当下许说。谛听下。三诫听也。佛言已下。
    列名劝持又二。初列别名劝持。二复次?x尸
    迦下。列总名以付属。一一章中。皆初列名。对
    上初问。后教受持。对上后问。此教叹如来
    真实德者。是前如来妙色身等。如是持者。依
    止名字愠守不失。即名受持。后余类尔。不
    思议大受。是前恭敬等十受等。一切愿摄。
    是胜?复于佛前发三愿等。不思摄受。是前
    承佛说调伏等。说入一乘。是上佛告汝今更
    说诸佛所说摄受正法。无边圣谛。是前文中
    初观谛等如来藏。是前文中如来藏不离烦
    恼藏等。说法身者。是前若过恒河沙等。空义
    隐覆。是前文中如来藏智是空智等。说一谛
    者。是上此四三是无常一是常等。说一依者。
    是前文出世间上上依。颠倒真实。是前文中
    生死依如来藏等。自性清净隐覆。是前文中
    如来藏者。是法界藏等。说真子者。是前随信
    信增上等。胜?夫人师子吼者。是前文中更
    有余益复说斯等。自下第二别付帝释。良以
    帝释在家俗人。虑不在心。故别付之。又以帝
    释住寿多时。传其末法。故佛别付。先叹经胜。
    次以付属。乃至法住者。出其时分。释迦正法
    有五百岁。像法千载。末法万年。于此时中。汝
    当读诵。为人广说。帝释白下。奉教传持。第四
    大众闻法喜行。相显可知

    胜?宝窟卷下(之末)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