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五 >
  • 胜鬘宝窟卷下(之本)

    世尊不受后有智者。上来广明二乘有畏。从
    此下第二会之入大。以有畏者。终趣无畏。就
    文有二。第一牒前二种四智。二从彼先所得
    地不愚法下。会小入大。牒四智者。由佛四智
    究竟。二乘四智不究竟。是故会二乘以入佛
    乘也。不受后有智有二者。总牒大小二种四
    智。举后以牒。是故偏言不受后有智有二也。
    下别牒之。前牒佛智。罗汉辟支度生死下。牒
    二乘智。牒佛智中。前牒三事得智所以。一切
    尔炎无碍慧下。正牒智体也。得所以中。上有
    四无余。今具牒三事。前牒法身。次牒般若。后
    牒解脱。就法身中。初至出世。明其位极。余显
    德满。三事之中齐有此二。位极中。无上调御。
    对治胜也。佛善调御中极。故曰无上。降伏四
    魔。离过尽也。如来善断生死因。故降烦恼魔。
    亦能灭除生死果。故降伏阴魔及以死魔。内
    患既除。外无不伏。故降天魔。智度论云。得无
    生法忍。降烦恼魔。得法身。降伏阴魔。得无生
    法忍及法身。降伏死魔。得不动三昧。降伏天
    魔如大集经中。对四种功德。破坏四魔。一对
    四谛智以说。若知苦能坏阴魔。若断集坏烦
    恼魔。若为证灭坏死魔。若能修道坏天魔。
    二对四法印智以说。若能见苦坏阴魔。若见
    无常坏烦恼魔。若见无我坏死魔。若见涅??
    寂灭天魔。三对四念处智以说。若能观身坏
    阴魔。若能观受坏烦恼魔。若能观心坏死魔。
    若能观法坏天魔。四对三空门智及回向智
    以说。若观空坏阴魔。若观无相坏烦恼魔。若
    观无愿坏死魔。具足三法回向菩提坏天魔。
    此等悉是随相别德。若实论之。一一行通坏
    四魔。今显如来证穷后际。究竟降伏四魔。出
    一切世间位中极也。超过分段变易。名出一
    切也。下德满中。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应身
    也证得不思议法身。真如身也。就波若中。于
    尔炎地无碍自在。彰德满也。生智境界。名尔
    炎地。如来于此具知。名于一切无碍自在。于
    上无作无所得地。明位极也。佛望上更无
    所作。明其因圆。无所得地。彰其果极。亦可诸
    佛种智圆备。名无所作。一切智满。名无所
    得。就解脱中。十力勇猛。彰德满也。十力坚
    固。魔不能动。故得勇猛。升于第一无畏之地。
    明位极也。亦可前句明得十力。此明无畏。上
    来牒三事明得智所以。下牒智体一切尔炎
    无碍智观。牒上般若。般若是智体。故复牒之。
    不由他下。就前所牒明不受后有不由于他。
    简大异小。小乘四智由他教得。如来自证故。
    不受后有智师子吼者。正说智体。如来得此
    无碍智时。名不受后有。说无碍智。名不受后
    有智。道理决定。名师子吼。世尊阿罗汉下。
    次此牒二乘四智。于中亦二。一明二乘自谓
    四智究竟。世尊阿罗汉辟支佛观第一下。第
    二自谓涅??究竟。所以明此二者。前是智究
    竟。后是断究竟。前是菩提究竟。后是涅??
    究竟。又前是有为功德究竟。后是无为功德
    究竟。初文有三。一明其所得相。二作是念
    下。说其自观所得究竟。三罗汉辟支观察时
    下。结自谓究竟也。罗汉辟支。举得智人。度
    生死畏次第得解脱乐。是四智体。度生死畏
    者。度分段生死畏也。次第得解脱乐者。得有
    为无为解脱乐也。观四谛及九地。皆次第断
    次第得。初果见谛尽。二果六品尽。三果欲界
    尽。罗汉辟支三界尽。因尽果亡。是次第得解
    脱。脱生死之苦。故得无为之乐。作是念下。是
    四智相。出观有中。缘己所得。生究竟想。故言
    作是念。我离生死。不受生死。离生死现除苦
    因。不受生死当无苦果。又离生死现灭诸苦。
    不受生死当苦永息。又我离生死怖。不受生
    死苦。犹是得解脱乐。但前就得说。明得解脱
    乐。今就离过说。故云不受苦。世尊阿罗汉观
    察时。第三文也。?向作念。为观察时。为此观
    时。生得智想。是故名为得不受后有智观第
    一苏息处。有人言。此是牒大小两涅??。观第
    一处涅??者。牒上如来所得涅??。胜?观佛
    所得涅??。故名为观。如来所得苏息中极。名
    第一也。涅??地者。出其息处。有人言。还是二
    乘自知变易外有圆极第一涅??。今谓不然。
    上来明二乘自谓四智究竟。今明二乘自谓
    涅??究竟。故云第一苏息处涅??地。彼前所
    得地者。有人言。上第一苏息是大乘涅??。今
    牒小乘涅??。今谓不然。上明小乘自谓涅??
    究竟。今牒彼小乘涅??不究竟。欲明会入究
    竟。就文为四。一牒不究竟。会入究竟。二何以
    故下。问答辨释。三是故三乘即一乘者。结也。
    四得阿耨菩提下。就所会入一乘普摄众德。
    即显所入一乘是究竟也。彼前所得地者。有
    人言。二乘所得涅??。对后际大涅??。故名为
    前。有人言。彼前所得地者。谓干慧地性地。
    内凡之始。五根成立。便自知还原。必应作
    佛。名不愚于法。然因时本自知。非至果始自
    知。但厌苦情深。且取小果耳。有人言。犹是牒
    前句。故称为前。今谓不然。二乘自谓四智
    究竟。涅??满足。此是愚法之时。后值善友闻
    说一乘。得不愚法。愚在不愚之前。故名彼
    前得地也。不愚于法者。举所会人。声闻有
    二。一愚法人。二不愚法人。现在时中。种性声
    闻。执小迷大。名为愚法。退菩提心声闻。知小
    解大。名不愚法。问。愚法之人。何时得不愚
    耶。答。愚法之人。未来无余涅??之后。心想生
    时。值佛闻说法华。方得不愚于法。故法华化
    城品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自于
    所得生灭度想。我于余国作佛。为说是经。得
    入佛慧。不愚法者。不愚迷大乘究竟法也。问。
    前云谓四智究竟。后云不愚于法。自知不究
    竟。为是一人。为是二人。答。犹是一人。初自
    谓究竟名为愚法。后闻一乘经。回小入大。自
    知不究竟。名不愚法。今明本乘声闻。退菩提
    心声闻。并是愚法。所以然者。夫自知作佛。必
    不证罗汉。若证罗汉。则自谓究竟。不知作
    佛。二种声闻并证罗汉。自谓究竟。悉是愚法。
    此之二人。若闻一乘经。回小入大。自知作佛。
    皆是不愚法。于二人中。根性无量。或利或钝。
    入大早晚。若回小入大。并是不愚法人。问。二
    人何异。答。本乘声闻。昔不闻大乘。未发菩提
    心。无一乘种子。入无余后。值佛闻经。方乃发
    菩提心。退菩提心声闻。昔曾闻一乘发菩提
    心。有一乘种子。但中途退大乘取小。现在闻
    一乘经。续发菩提心。自知作佛。故二人为异。
    问。此之二人藉二种他。一者人他。谓佛菩
    提。二者法他。谓一乘。何故言不由于他。自
    知作佛。答。实由二种之他。但今言自知者。若
    明由他方知作佛者。则作佛义不分明。今欲
    明了了自知作佛。是故说不由他后当广说。
    问。何故明二乘之人了了自知作佛。答。欲明
    无二有一故也。所以然者。非但佛说道理有
    一无二。亦二乘之人自知有一无二。具斯二
    义。故有一无二义成。所以会入义显也。亦自
    知有余者。非直不愚大乘是究竟法。亦知自
    分有余非究竟故。必当趣菩提者。既知自分
    非究竟大乘是究竟故。必当舍不究竟入于
    究竟。何以故下。第二问答辨释。何以故者。问
    也。二乘与佛乘异。何由能得无上菩提。下对
    释之。彰彼二乘同入大乘。故得菩提。依法华
    论。三乘人法身无异。是故三乘同入一乘。又
    说一为三。故三是一也。问。大乘一乘。云何同
    异。答。有人言。大乘通因果。一乘唯是果。今
    明此中是异名。或名大乘。或名一乘。但显所
    入一乘是佛乘。故是究竟。是故三乘即是一
    乘者。第三结。是二乘入一乘。故三乘即是一
    乘也。问。何故或言二乘入一乘。或言三乘入
    一乘。答。若言二乘入一乘者。唯会别二乘以
    归一。故但说二乘入一也。若言三乘入一乘
    者有多意。一者非直会别二归一。亦会权大
    以入实。故具说三以入一也。二者然但会二
    而言三者。但二是三中之数。故通以举。言三
    而实二也。此如法华疏说。又如四卷楞伽说。
    三乘亦非乘。一乘亦非乘。最上摩诃衍。是名
    为大乘。彼说会二归一。及会权大以入实。故
    说三乘亦非乘。并复会实因以入果。故言一
    乘亦非乘。言非乘者。非究竟果乘也。摩诃衍
    名大乘。名究竟果大乘也。又一就理释之。三
    乘一衍。并非真乘。非三非一。中道之法。始
    是大乘。此如法华方便品同异门中说。得一
    乘者。第四明一乘并摄众德。显所入者是究
    竟。就文有三。初以一乘即摄众德。二得究
    竟法身即一乘下。以众德即一乘。三究竟无
    边不断下。显究竟一乘。德无不含。体是常住。
    一乘即众德中。初以一乘即菩提。次菩提即
    涅??。后以涅??即法身。所以但明三法者。以
    三法即三德。菩提即般若。涅??即解脱。后明
    法身。三法并即者。对二乘三法异体。二乘
    般若法身是有为。涅??是无为。是故今明三
    法同体。皆是无为。又菩提与涅??异者。菩提
    为智。涅??是断。菩提为果。涅??为果果。又涅
    ??云。生因所生。名曰菩提。了因所显。名曰涅
    ??。此明菩提为生因所生。名为始有。是方便
    净。涅??为了因所了。名为本有。是性净。又同
    体义分。一切诸德。圆通无碍悉名菩提。寂灭
    无为。通称涅??。得究竟法身。第二众德即
    一乘。亦开三别。初法身即一乘。二如来即法
    身。三复宗还明法身即一乘。初句如文。无异
    如来者。第二句。无异如来。明法身不异如来
    也。无异法身。明如来不异法身。如来即法身。
    结成无异。问。何故明人法不异。答。人闻乘是
    所乘之法。如来是能乘之人。谓人法异。是故
    今明人法不二。又叹一乘无义不摄。非但摄
    法。亦摄于人。又上来明三法相即。未明人法
    相即。是故今明人法即也。得究竟法身者。第
    三还复宗结。法身即一乘也。江南庄严?F师。
    用因为一乘。今不得释此文。竺道生。以果为
    一乘。而未见此经。玄与经合也。究竟一乘即
    是无边不断者第三。上来虽明人法相即。然
    众德不可具举。故总结之。一乘德无不摄。
    称曰无边。体是常住。目为不断。馥师以果
    为一乘。云法身常住。故云无边不断。有人
    言。以因为乘。总万行。故曰无边。相续成佛。
    故云不断。又旷该五乘。故曰无边。传化无尽。
    是不断义。今如前释。自上已来。广释罗汉有
    异义竟。从世尊如来无限齐时住下。第二广
    释有归。所以须广释。凡有四义。一者。前明
    能归。未显所归。故须辨之。二者。前说归佛。
    未说法僧。故须辨之。三者。说权归。未曾显
    实。故须辨之。四者。昔说别归。未说一体。故
    须辨之。问。上明二乘有怖无四智。今明二乘
    无究竟归。须归依佛。此二何异。答。略有三种
    义异。一自他异。二乘无四智。佛有四智。此论
    自德。三归。论化他德。二乘犹须归他。不能为
    他作归。佛则为他作归。不须归他。二人法
    异。四智中。但就人明。二乘人四智非究竟。佛
    究竟。三归中。明二乘法僧非究竟。一乘法僧
    是究竟。三者有无异。会二乘归一乘。无复二
    乘。会别体归入一体归。犹有三归。问。何故
    非类。答。三归是佛始终教门。昔为翻邪三。明
    别体正三。今对别体三。故明一体三。故始终
    皆明有三归也。三乘义则不尔。昔为众生未
    堪受一。故于一说三。以三乘调柔其心竟堪
    受于一。是故会三同归于一。则无复三乘。故
    与此非类。问。何故始终并说三归。答。昔说三
    归。凡有三义。一为翻邪三明正三。但邪三有
    二种。一者事天有邪三。如以自在天等为佛。
    所说教为法。行法人为僧。二者事人邪三。如
    迦?陈薜任?稹I?揖?任?āP写朔ㄕ呶?br> 僧。为翻此三邪。故以如来为佛。所说经为法。
    行法者为僧。二者治病说三。众生有烦恼病。
    以佛为良医。法为妙药。僧为看病人。具此三
    种。烦恼病差。为此义故。所以说三。三者为免
    三怖。如鹿为猎师所逐。得三跳故。则便免
    怖。众生为生死魔所逐。归依三宝。得免生死
    怖。今说一体三者。明昔三归异体是无常。
    法无常法故非究竟。如涅??云。如汝父母。
    各各异故。故是无常。今明一体三。即是常住。
    以常住故。即是究竟。故明一体也。二者此经
    意昔日以罗汉为僧宝。为他作归依处。今明
    罗汉犹自有怖。须归依他。不能为他作究竟
    归。唯佛究竟。不依于他。为他作依。小乘法义
    亦尔。非究竟。若究竟之法。则堪为物归也。
    是故今教亦明三归。问。对昔别体归。明今一
    体。亦得道对昔邪三别体。明今正三一体
    不。答。亦远有此义。但昔别体之三。已破邪
    三。今一体三。复破昔别体三。故义不同也。
    问。外道执别体邪三。以正三治之。亦得言外
    道自有一体三。今以一体正三治之以不。
    答。未见外道执。设有。治亦无妨。问。今明常
    住一体三归。为永废别体三归。为二种合用。
    答。实中具权实。一体则是实归。别体此是
    权归。须具识之。当时而用。权归之中。但有
    权归。无有实归。一乘三乘。义亦类之。昔三乘
    则无一乘之体。今一乘之体具有三乘之用。
    用识三体。方识一乘。此义不尽者。法华疏
    已说。前会四智中有二。一明会入。二明会入
    所以。今亦二。一正明会入。二何以故下。明会
    入所以。就初文又二。第一佛依是究竟。二从
    法者是说一乘道下。显法僧二归有究竟非
    究竟。若即佛果辨二归。便是究竟。不即佛果
    辨二归。不究竟。今泛举三归有究竟不究竟
    者。只欲显二乘人是不究竟僧归。以不究竟
    故。归依如来。趣入究竟。远释成前阿罗汉
    归依佛也。前明佛归。文别有三。一明归德。二
    无限悲无限安下。寄说显德。故下。第三结德
    属人。初中四句。初两自德。后二化他。就自德
    中。如来无有限齐时住。明时有二种。一有限
    时。日月岁等。二无限时。犹如虚空。佛果常
    住。出过时分也。故说如来无限时住。如来等
    觉后际等住者。明证涅??常住义也。涅??后
    际是所得。彼是法常。如来等之。故曰常住。
    又言等者。诸佛道同。故名为等住。今谓生死
    有三际。谓前际。中际。后际。生死后际既无
    边。如来与后际等住亦无边。故言后际等住。
    问。何故明此二住。答。前明法身常住。后明应
    身常住。应身常住者。常化众生。无休息时。故
    名常住。后释为佛性论云。世间有得四神足
    者。尚能住四十小劫。何况如来为大神足师。
    而当不能久住化物。又云。众生无尽。故化
    身常化物无尽。问。若以二住明二身住。则
    法身是自德。应身是化他。复何得言初二句
    是自德。后二是化他。答。前虽明二身住。未明
    利益。故说为自德。后两明利益。故说为化他。
    如来无限齐大悲下。第二化他德。无限大悲。
    是化他心。无限安慰。是化他行。亦可得前句
    是大悲无量。无限安慰是慈无量。心之与行。
    慈之与悲。不简彼此。有缘普益。又无缘慈
    悲等众生界等。故称无限。无限大悲下。第
    二寄说显德。就文为二。前就化他德。寄说以
    显。承言便故。后就自德。寄说以显。就化他德
    中。无限大悲。牒上初句。无限安慰。牒上后
    句。作是说者是名善说。言称佛德名善说也。
    又举说者是善。显所说得是实非虚也。若
    复说言下。第二明自德。若无尽法。牒上文中
    无限时住。常住法者。牒前文中后际等住。此
    当相显德。一切世间之所归者。佛具前德。
    为世归趣。亦名善说。显于自德义善同前。
    故言是名善说。是故下。第三结德属人。但就
    自德结以属人。不结化他德属人也。是故者。
    是佛具前无尽常住二种功德。为一切世间
    之所归故也。于未度世间。无依世间。为作归
    依。分段世间。名为未度。变易世间。名为无
    依。与后际下。正明如来与作归依。与后际等
    者。尽未来际为物作归依也。无尽归者。犹是
    前无尽法。常住归依者。犹是常住法也。问。无
    尽归依。常住归依。此二何异。答。无尽者据应
    身。以众生无尽。故佛出世无尽。为物作归依
    也。常住归依者据法身也。法身常住。是为
    真归。以具应二归者。谓是如来等正觉也。
    法者即是说一乘道。此下第二次明法僧二
    归有权有实。初明权归。谓不究竟。从归依第
    一义是归伏如来下。第二明实归。究竟也。
    就不究竟中有二。一当相以显二归非究竟。
    从若有众生如来调伏下。约能归显所归非
    究竟。前当相中有三。一举宗辨非究竟。二
    何故下。问答解释。是故二归下。第三结。辨
    宗中有二。一出法僧别。二此归依下。通辨
    二归非究竟。问。此中为明二乘所归趣处。但
    应论实。何须辨权。答。有三义。一举权显实。
    二欲令人舍权归实。三欲彰彼权归不真。终
    须通实。问。何故法僧归中。举权显实。佛不如
    是。唯彰实乎。答。理应义齐。但今为明佛中权
    者。即是实佛大悲之用。不须破之。故不别论
    佛权义也。法僧二归。通真及伪。伪妄须舍。所
    以论之。初言法者。有人言。标举权法。即是说
    一乘道。略示其相。此言不足。若具足应言说
    一乘为三乘法。如上文言。说大乘戒为?衬?br> 等。其义相似。亦可此言举实显权。真实之法
    说一乘道。则知三乘是权也。今谓此二解悉
    非。今言法者。牒昔教法也。近取则三乘法。远
    取五乘法。即是说一乘道者。一乘谓佛果也。
    五乘三乘之法。是佛果之因。故名为道。即是
    法华中。种种譬喻。种种说法。是法智为一佛
    乘故。是以一切诸法。为一乘家道也。僧者是
    三乘众者。僧者。标总权僧。是三乘众。略示其
    相。问。声闻缘觉。可是权僧。何者是大乘中
    权僧。答。如三藏中所辨。菩萨三僧只但修有
    漏六度成佛者是也。又若望一体归。大乘菩
    萨未与佛一体。故亦非究竟。问。僧既言三乘
    众。法何故不言三乘法。法既言一乘道。僧亦
    应言一乘僧。答。亦得如此。但互文显意也。但
    法据修会。故说一乘道。僧约未会。故说三
    乘众。此会未会亦是互说也。此二归依非究
    竟者。略明不真。非是真归。故非究竟。但是权
    归。故名少分。此就权实义门释也。又此二未
    成果德。故非究竟。但是因位。目为少分。何以
    故下。此是解释。何以故者问也。今言乖昔。是
    故致问。说一乘道法。此答释也。明法权中。
    一乘道得究竟身。于上更无一乘法事。一乘
    因道。得果德究竟法身。举所得身是究竟
    果。故知能得之因非究竟也。于上更无说一
    乘法者。于究竟法身上也。故显法身可得是
    究竟即显于说一乘道上更说得究竟法身。
    故知一乘道非究竟。三乘众者。牒前权僧。下
    辨其相。言有恐怖。明恶未尽。归如来等。明善
    未满。亦可怖者。对治未成。归如来等。彰果
    未尽。求出修学向三菩提者。释上有恐归依
    如来。以求出恐怖。故修学大乘善法。谓发
    菩提心。行菩萨行。故趣向无上菩提。是故下
    第三结。是前二归非真实。故非究竟归。是有
    限依。有限由是前之少分归耳。又二乘人。不
    能常住。不能无限。为物作归。故名有限。若有
    众生下。上来第一当相显二归依非究竟。今
    第二约能归显所归非究竟。就文亦三。一明
    能归。二明归依法僧者。辨所归。三是二归依
    下。牒所归彰未即佛果。故显非究竟二归
    也。若有众生者。泛举能归之人也。如来调伏
    归依如来者。释归法僧所以也。由如来调伏
    归依如来。是故归依法僧也。所言调伏者。佛
    未出世。众生归依外道及以天神。佛降伏故。
    得翻邪入正。故名调伏。得法津泽生信乐心
    者。由如来调伏归依如来。故得法津生乐
    心也。此即是能归之心。归依法僧者。以生信
    乐心。故归依法僧。即是所归依。是所归依
    是二归依者。重牒归依僧也。非此二归依是
    归依如来者。明此二归依。非即佛果。显非究
    竟也。问。何故举能归显所归。答。欲显二乘人
    随分得是归依也。归依第一义者是归依如
    来者。上来第一明不究竟归依。今第二明
    究竟归依。就文亦二。一举二归即佛果。二何
    以故下。问答解释。就前又二。一略辨。二此二
    归依第一义下。重辨。言归依第一义者。此言
    不足。若具应言法僧二归依是第一义也。言
    第一义者。非是空理名第一义。乃?果德为
    第一义。此文意正欲显法僧二归。是果德第
    一义。归依此第一义。即是归依如来也。此二
    归依第一义是究竟归依如来者。重论前也。
    显此法僧二归是果德第一义。即是究竟归
    依如来。何以故下。何以二归即佛归。故对问
    辨释中。初相望显无异。后正出即一。简除
    相似。无异如来者。法僧不异如来。无异二
    归依如来即三归依者。正明即一也。问。但应
    言如来即二归依。云何乃言即三归依。答。据
    如来德体以辨。故言即三。如来举体觉义为
    佛。举体轨义为法。举体和义为僧。又解。二归
    乃是三中之二。故通举言三。如涅??经言。世
    第一法缘于四谛。然实但缘一谛。就通以举。
    故言缘四。此亦如是。此中举佛归者。正欲辨
    即佛法僧是究竟。何以故说一乘道。此文来
    意。有远有近。远生者。从上罗汉有归怖大
    段第二会彼小果以入一乘。讫何以故下第
    三释会所以。何故问也。三乘皆是如来所
    说。何故上来会二入一。下释会意。明一乘道
    是佛实说。余二方便非实说。故会入一。于中
    初明一乘是实。若如来下。第二明二是权。即
    是大下。第三会权入实。明一实中。说一乘道
    如来无畏师子吼者。依实而说。内心不怯。故
    名无畏。所言决定。名师子吼。明二权中。若随
    彼欲而方便者。佛随小欲方便为说二乘法
    也。下会入中。即大无二。摄权入实。二乘入
    一。释无所以。以入一。是故言无也。一乘即
    是第一义乘。辨定所以。前入是其第一义
    乘也。又此即是法华中三轮之义。从初至师
    子吼。是根本法轮。若如来随彼下。是支末法
    轮。即是大乘下。是摄末归本法轮也。又此文
    近生者。上明三归究竟非究竟。何以故下。问
    解释。问意。云何如来昔说三归非究竟。今说
    一体归是究竟也。解释亦明三轮。初辨一体
    归。是根本归。随彼所欲。支末归依。即是大
    乘。摄末归本归依。无如来出世。但为明根
    本归依。为物不堪。故方便说支末归依。调
    柔心竟。然后方说摄末归本归依。又初为直
    往菩萨说。次为二乘。后为回小入大菩萨说
    也。世尊声闻缘觉下。此是第六说无边圣谛
    章。略作八门释之也。一来意门。上说法中有
    二。第一明一乘行。从此已去说一乘理。行所
    以得成。要由于理。故次行明理。行中有二。摄
    受明广大出生。一乘明无二收入。如上所
    明。前五章。人无异释。今就境中有八章经。
    但古今南北解释不同。或依章名次判文处。
    此则得于大章。而失钩锁相生之意。或但直
    明钩锁相生。而失大章之智。今具两用。方
    得释文。上明说行有出生收入。开之为二。今
    明乘理亦分为二。初四章经。总明有量无量。
    显无量是究竟。有量非究竟。一谛一依已下。
    重就无量谛中分别取舍。前三谛是虚妄非
    究竟。一苦灭谛是真实为究竟。此皆大判为
    言也。就前四章。即为四别。今前序其来意。
    初举无边圣谛者。通而言之。从经初五章始
    叹佛发心。终一乘之果。并是明大乘行。行不
    孤生。起必托境。故今明无边圣谛。出行境也。
    就别而言。举无边圣谛有量无量。有量之谛
    非究竟谛。无量之谛为究竟谛。以显一乘二
    乘究竟非究竟义。一乘依无量谛起。故是究
    竟。二乘依有量谛起。故非究竟。是以次明一
    乘。以明无量谛也。又此欲说佛法大事。佛
    法大事。所谓四谛。如来出世。初转四谛法轮。
    小乘之人执为究竟。今欲破之。明昔说四谛。
    此是不了义说。无量四谛。是了义说。令彼小
    乘识无量谛。更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得成佛
    也。从一乘章至此。凡夺四种四法。初明佛有
    四种功德。故有涅??。二乘无四种功德。故无
    涅??。次明二乘无四智。佛有四智。次明二乘
    无四无余。佛有四无余。今明二乘无四谛。佛
    有四谛。又一乘是佛果德。四谛是佛所证。前
    已明果。今次辨证。故有此章来也。又一乘依
    如来藏。要由见佛性。故得成一乘。如来藏由
    四谛而显。故须明谛也。第二释名门。今前释
    四谛名。余三名后当解。此章名为说无边圣
    谛。无分别中。善巧分别。故名为说。苦集灭
    道。审实不虚。故名为谛。又能生不颠倒实解。
    故名为谛。圣谓诸佛。就圣辨谛。故云圣谛。又
    此谛能生无漏圣解。目之为圣。故云圣谛。有
    量之谛。名曰有边。无量之谛。名曰无边。故云
    无边圣谛。第三名义门者。苦者逼恼为义。经
    云逼迫相。集者招集牵后义。经云能生长相。
    灭者离有为相续义。亦是已有还无。经云寂
    灭相。道者能除义。除谓除障。经云除障。又能
    通义。通至于灭。经云大乘相。第四出体门。
    二种生生果为苦谛体。一切烦恼漏无漏业
    为集谛体。五住惑无为灭谛体。常无常戒定
    慧为道谛体。第五约人门。经云。凡夫有苦无
    谛。苦集二种。凡夫有之。然不能解。是故无
    谛。寂灭无为。或有或无。凡夫之人。断惑则
    有。不断惑则无。道谛一向无。声闻有苦有谛。
    而无真实。有有量之苦。故云有苦。了达有量。
    是故有谛。未有大乘正观。故无真实。经言。菩
    萨有苦有实有谛。凡夫有一。谓有苦也。声闻
    有二。有苦有谛。菩萨有三。有苦有谛有实。经
    又言。菩萨之人。解苦无苦。而有真实。此据佛
    地诸菩萨也。问。何位菩萨。具有三耶。答。三
    藏言。从十解至十行菩萨。与声闻大同。十
    回已上。乃至诸佛。具三义也。第六渐顿门。
    若依杂心及此经。二乘渐渐见谛。初见苦。乃
    至后见道。若依成实。见道前渐见四谛。见
    道已去顿见四谛。有人言。十解菩萨与此经
    同。明渐见义。十行已去与成实同。至经文当
    更释也。第七料简门。问。四谛中道与菩提道
    何异。答。莫问大小乘。四谛中道。名为因道。
    即是无常。故云。集谛为因。苦谛为果。道谛为
    因。灭谛为果。无上菩提。谓果道也。即是常
    住。问。大品云。菩提即是道。道即是菩提。此
    明何义。答。菩提者。即是无上菩提果也。道
    者。谓因道也。此欲明因果不二。所以言即。但
    名字之中。菩提据外国音。道就此间说。前
    无漏业。因无明为缘。生三种意生身。此则
    无漏属集谛。今复用何为道谛耶。答。三乘无
    漏凡有二义。一为无明润牵生之义。名之为
    集。即无漏有进趣断惑之功。说之为道。第
    八大意门。华严经云。法界非有量。亦复非无
    量。牟尼悉超越。有量及无量。此意明约虚妄
    重轻。故分量与无量。虚妄重者。名为有量苦
    集。离重虚妄。名有量灭道。虚妄轻者。名无量
    苦集。离轻虚妄。名无量灭道。然虚妄本自不
    生。今则无灭。不生故未曾苦集。不灭故何
    有灭道。故非苦非集。非灭非道。岂是量无量
    耶。须深得此意。若定作量无量解。则成有
    所得。不识经之旨趣也。就文为二。初一章。明
    二乘依有量谛。若无智无圣无谛。佛依无量
    谛。故有此三法。次三章。于无量中说如来藏
    法身空义隐覆。故无量甚深。即显有量谛不
    说此三法。故有量非甚深。始终论之。有量无
    六法故。佛依无量谛故究竟。二乘依有量故
    不究竟。此章名无边圣谛。宜依章名以开文。
    又为二。前明有圣无圣。次明有谛无谛初
    又二。初明有圣法无圣法。次明有圣人无圣
    人。如涅??云。以何义故名圣人耶。有圣法故。
    有圣戒故。有圣定故。有圣慧故。常观诸法性
    空寂故。以是义故。诸佛菩萨为圣人也。是故
    前论圣法。次明圣人。圣法乃多。今正论慧。慧
    中四对明量无量智异。初一对显谛有渐至
    非渐至。第二金刚喻下一对显第一非第一。
    三以无二圣谛智下一对明思识不思议。四
    若坏一切烦恼藏下一对显究竟不究竟。初
    对中。前明观有量谛智渐至。后明观无量无
    渐至。问。此中约如来智以明无边谛。何须说
    彼二乘智耶。答。凡有三义。一举小以显于大。
    二欲简小取于大故。三欲令小入于大故。问。
    四对中。何故初明渐至非渐至耶。答。渐至无
    渐至。即是渐见四谛顿见四谛。二乘人渐见
    四谛。大乘顿见四谛。今欲明大小二种见谛
    不同。是故今初论有渐至无渐至义。前有四
    句。一初观圣谛者。明二乘中声闻缘觉初观
    圣谛。总以标举对后如来无作谛观。说彼为
    初。故经云。声闻见谛之始。佛见谛之终也。
    问。缘觉观十二缘。今此何故说言观谛。答。缘
    觉所观因缘。是苦集摄。故名观谛。又复缘觉
    就十二缘。作四十四智观。此亦是四谛观故。
    四十四者。十二因缘。次第相生。有十一对。一
    一对中。名观四谛。名四十四也。又须解。小
    乘法中。明悟道义。虽言为声闻说四谛。为缘
    觉说十二因缘。为菩萨说六度。此教有三
    耳。若入道断惑。终观四谛。若不观四谛。无断
    惑法。今据此义。故声闻缘觉同观四谛也。故
    智度论云。菩萨若证四谛。成辟支佛。二以一
    智断诸住地者。明二乘人。单用初一有作谛
    智。断四住地。不用无作断无明地。故名一智。
    一智者。灵味寺谅法师及馥师悉云。以一平
    等智断四住地。今不用。如向释也。第三以一
    智四者。明二乘人。单就初一有作智中。约境
    历分。故成四智。名一智四也。从断下。别列
    也。断者断集。知者知苦。功德者修道。作证
    者证灭。余经论中。前果后因。今依顺观所以
    前因后果。此则四智渐至。有人言。以一智者。
    上直言以一智断诸住地。犹未识是何智。为
    用有智断惑。为用空智断惑。是故释云。非用
    有智断。正用一空平等智断。故云一智也。四
    断智者。四住地烦恼断也。智乃非断。以智
    断烦恼。故说断知。此因智得断。果中说因。
    故名断智。如?酬妓稻哦现?F派骋嘣贫?br> 知。阿含亦云断知。故名善逝。此皆以惑断
    因智而得。故云断知也。功德作证者烦恼断
    处无。为功德也。声闻证此无为功德为果
    也。善知此四法义者。此第四显善知有量四
    谛义。上一智四明四智渐至。今明四缘渐至。
    无量中既言无渐至。故知有量有渐至。有人
    言。亦善知此四法义者。出空观缘四谛差别
    分明。故言善知四法义也。当在无生空平等
    理观时。不见四谛苦集之异。若得四谛空解
    者。识有中便分明。故云亦善知此法也。显
    无渐至中有二。一辨上上智无渐至。二从如
    是出世间上上智。此明无渐至者是上上智。
    如此翻覆相成说也。无有出世间上上智。四
    智渐至。四缘渐至者。对二乘人观有作圣谛。
    有四智渐至及四缘渐至。是故今明出世间
    上上智。无有四智渐至及四缘言。此对有明
    无也。而言上上智者。二乘观有作谛之智。对
    凡名上。对观有作之上。明观无作是上上智。
    又菩萨智慧是出世。佛智过彼。名上上智。如
    涅??经言。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
    故。得佛菩提。故名上上也。正对二乘也。无有
    出世间上上智。此明上上智无渐至义。无渐
    至者。明佛果起时。无有前得苦智。不得余三。
    故言无出世间上上智四智渐至也。及四缘
    渐至者。一切境界于佛心内显现。故言无四
    缘渐至也。以佛顿得四智。顿见四境故也。无
    渐至法者。总结一切诸佛同无渐至法。如是
    出世间上上智者。此出无渐至智断也。有人
    言。有二种四谛解也。其止得一种。是得智之
    渐。故云四智渐至。境是发智之缘。其止得一
    智之境。故亦云渐至。若金刚行满。照八谛佛
    心顿了。为无渐至。乃是出世上上智也。今不
    用此释。但二乘渐见四谛。佛顿见也。有人言。
    小乘宗有二。一次第见谛。二一时见谛。次第
    见谛。则有四谛渐至及四缘渐至。故有渐
    至法。一时见谛。无四智渐至及四缘渐至。无
    渐至法。今胜?评量道理无渐至。不用有渐
    至。即是对有渐至明无渐至。故言无有出世
    间上上智。四智渐至及四缘渐至。无渐至家
    凡有二种。见谛道前。次第见谛。故有渐至。见
    谛已去。空平等顿见四谛。无有渐至。见谛道
    前。从四念处至世第一法。名之为上。见谛已
    去。过于彼上。故云上上。今捡佛性论声闻有
    二种。一利根人。于一念中等观四谛。八十八
    惑一时俱断。皆名为见谛。若钝根人次第观。
    即初念见苦不见余三谛。但苦下四谛名为
    见谛。今明前解。以声闻为渐见。佛为顿见。以
    声闻多渐见谛也。第二对中。前明佛智是第
    一义。却明二乘非第一义。有人言。金刚心惑
    尽照圆。名金刚能断。如说得佛时。犹有首
    楞严定及金刚定。故说金刚心为金刚也。今
    明佛智是常。不为生灭所坏。类同金刚坚固。
    不为物坏。故云金刚喻者。又金刚无惑不摧。
    如云无明住地。佛菩提智断。又彻穷际。本非
    际不停。佛智亦然。彻穷无作谛理。非住有作
    四谛而停也。能灭无明。见第一义。故名第一
    义智。非声闻缘觉者。此明二乘无第一义智。
    初非之一字。对上是起。上明金刚喻者。是第
    一义智。今对彼是。故明二乘非也。须长牵非
    字向下。谓非声闻缘觉不断无明初圣谛智。
    是第一义谛智也。声闻缘觉不断无明住地。
    此句明二乘不断无明。谓断惑不尽。初圣谛
    智。此明二乘初观有作圣谛。谓见理未周。是
    第一义谛智者。结非也。不用二乘断惑不尽
    见理未周之智。为第一义谛智也。世尊以无
    二圣谛智断诸住地。此第三对。承言便故。前
    明二乘断障不穷。是可思议。第二明佛断尽。
    是不可思议。明二乘中以无二圣谛智断诸
    住地者。二乘但得一有作智。断四住地。不得
    第二无作智。故不灭无明。有人言。二乘无有
    作及无作二圣智。断五住烦恼。故无第一义
    智。诸住地者。总五住地。故言诸也。有人言。
    此语承前文。前云二乘既非第一义智。今何
    者是第一义谛智。是故言以无二圣谛智断
    诸地。无二者。是一实智。故能断五住惑。惑
    尽。故言以无二圣谛智断诸住地也。有人言。
    以之言用。谓用无作智观理尽。以境非二。故
    言无二也。后之二解。语虽小异。无二之言同
    约佛智也。世尊如来应等正觉。若依前门。
    无二圣谛。辨二乘不尽。今明佛尽。如来等觉。
    举能断之人。非声闻下。明能断智。就此智中。
    言非声闻缘觉境界者。对劣显胜。不思议空
    智。正明智体。断一切下。明能尽障。五住皆
    灭。名断一切。问。何故言不思议空智耶。答。
    佛乃双照有无。然断烦恼。要是实相之智。然
    实相实非空有。但对有故名之为空。问。但应
    言空智。何故言不思议。馥师云。佛智能照空
    照有。而非空非有。故名不思议空智。得此空
    智。故一切惑断。龙树云。空有三。一外道邪见
    空。二者但空。谓二乘空智。三者无所得空智。
    谓菩萨空智也。今是无所得空智。非二乘所
    知。故言不思议。问。何故言烦恼藏。答。四住
    及无明。摄一切烦恼皆在其内。故名为藏。又
    此惑能藏如来法身。故名为藏。世尊若坏一
    切烦恼藏。此第四对。承前便故。前明如来果
    德究竟。后明二乘果德不究竟。明佛智中坏
    一切烦恼者。牒前起后。究竟智者。正明其相。
    是名第一举境以结。初圣谛智下。第二明二
    乘果不究竟。初圣谛智。牒二乘智。非究竟者。
    正辨其相。向菩提者。显不究竟义。世尊圣义
    下。自上已来第一明有圣法无圣法。此下第
    二明有圣人无圣人。上二乘无圣法。佛有圣
    法。今亦应明二乘非圣人。佛是圣人。而文但
    明二乘无。即显佛是有。故不别明佛是圣人。
    就文有二。一明实无。二辨权有。初言圣义者。
    总以标举。穷极大圣义也。即是明佛有圣义
    也。圣者正也。以理正物。名为圣义。如涅??
    云。二乘之人名邪曲见。故非正义。又法华云。
    二乘之人。眇目矬陋。亦非正也。二者。法性为
    正。穷体法性。故名为圣。三者。圣以对凡为
    义。二乘苦法忍时。以断凡法。凡法未尽。则圣
    义不显。佛则五住顿尽。二死皆亡。始绝凡夫
    法。圣义方满。故称为圣。大圣不在二乘。是故
    言非也。声闻缘觉成就有量少分功德名为
    圣者。第二明权有。此文释疑故来。二乘若非
    是正。昔何故说名为圣耶。是故释云。二乘但
    有少分功德。故昔说为圣耳。有量功德者。有
    三界内治道断四住烦恼尽。所得无为名有
    量功德。有量以对圣无量。少分以对多分。若
    望法华五百由旬。但度三百。未度二百。故言
    有量。有量正约无为功德。少分约有为功德
    也。圣谛者。自上来明圣义竟。此第二次论于
    谛。就文为二。第一明二乘无谛。第二明佛有
    谛。言圣谛者。谓无作谛也。言非声闻缘觉谛
    者。境非彼法也。亦非声闻缘觉功德者。能观
    之智非彼德也。又解谛者。通四谛也。亦非声
    闻缘觉功德者。偏夺其道灭二谛。谓圣道不
    足。无为不满也。有人言。圣谛者非声闻缘觉
    谛。偏夺苦集也。谛名虽通四。下次明功德。别
    其灭道。故此偏其集苦。苦集相生。起因缘
    之原。此理幽玄。非二乘所了。谛名虽同前。理
    亦从智为体称。二乘智浅不能穷理。故云非
    其谛也。第二句云亦非声闻缘觉功德者。是
    夺其灭道。四卷?酬荚啤=?⒐Φ露瘛4蔚诩?br> 真谛。长行释云。恶是苦集。功德是灭道。今言
    非其功德。是夺灭道。夫修道证灭。是修功所
    得。二乘不尽其理。故复夺之。世尊此谛下。上
    夺二乘谛。今明谛唯属佛。经文应具明二句。
    一者对前二乘非圣。唯佛是圣。二者对前二
    乘非谛。唯佛是谛。今以文中略无初句。但
    明谛是如来。就文有三。一明如来有谛。二叹
    谛甚深。三出谛名义。初文又三。此谛谓无作
    四谛也。第二如来初觉智者。明此谛是如来
    圣谛。所以如来所知如来所说故。又此文来
    者。即是解圣。以如来知此谛。说此谛。是故
    佛名为大圣。即显二乘不能知此谛。不能说
    此谛。故不名圣谛。亦不名大圣。初觉者。依法
    华经有二种初。若据化身。伽耶初觉。若就报
    身。久久初觉。涅??师子吼偈云。世间皆处无
    明[谷-禾+卵]。无有智慧能得破。如来唯乃能初破。
    是故名为最大觉。然后明[谷-禾+卵]藏下。前是自
    觉。今是觉他。[谷-禾+卵]藏有二。一是四住。二是无
    明。四住烦恼。覆障众生。名四住[谷-禾+卵]藏。无明覆
    障。谓无明[谷-禾+卵]藏。所覆众生。名为世间。佛为四
    住[谷-禾+卵]藏众生。说有作谛。为无明[谷-禾+卵]藏众生。说
    无作谛。通名[谷-禾+卵]者。所化人为于无明缠覆。如
    鸟在[谷-禾+卵]。为[谷-禾+卵]所藏。故名为藏。故名为藏。问。
    何故偏言无明[谷-禾+卵]藏。答。正明二乘人犹在[谷-禾+卵]
    内。又简异为四住[谷-禾+卵]藏。说有量谛。是故下。第
    三结也。是故者。是无量谛。佛圣所知。故名圣
    谛。良以此谛。是佛大圣所觉所说。故名圣
    谛也。圣谛者说甚深义下。晚讲人从此是如
    来藏章。次此后明法身章。今不同也。依古旧
    犹是四谛。上正明佛有圣谛。此下第二举藏
    及法身叹谛甚深义。所以非别章者。此章名
    四谛章。释四谛义犹未竟。而复明如来藏及
    法身章者。则义成杂乱。是故举藏及身叹
    谛甚深。犹属圣谛章也。就叹谛甚深。更开三
    别。一举藏甚深叹谛甚深。二举藏类法身。
    三总举身藏权实劝信解二谛。此章既言涉
    于藏。即得释如来藏义。以二门释之。来意门
    者。上已明佛有圣谛。今就谛说藏深。欲举
    藏深叹谛深义。是故说如来藏也。又一乘由
    于藏成。故须藏。远而言之。由如来藏故。一
    切颠倒及不颠倒。其义得成。言由如来藏颠
    倒成者。众生失佛性。故轮转苦海。如涅??云。
    是一味药。随其流处成六道味。又如来藏为
    生死作依持建立。是故颠倒由藏而成。言不
    颠倒由藏成者。若无佛性。虽起大行大愿。不
    得成佛。如龙树云。铁无金性。虽复锻炼。终不
    成金。要由来有佛性。然后起大行大愿。然
    后成佛。如龙树云。如黄白石有金银性。由人
    功?冶。故有金银。故不颠倒法由藏而成。
    又颠倒由藏而成。故有苦集。不颠倒由藏而
    成。故有灭道。故四谛义成由如来藏。故就四
    谛明藏义也。又破二乘执。自谓究竟。故说如
    来藏。唯如来藏无有余乘。又为破外道。故
    说如来藏。如楞伽云。大慧。我说如来藏者。为
    诸外道执着于我。摄取彼故。令彼外道离于
    神我妄想见心执着之处。入三解脱门得成
    菩提。故说如来藏。又为断见众生。谓众生之
    性同于草木。尽在一期。无复后世。为破此故。
    是故今明如来藏。必当作佛。不同草木。尽
    在一期。故涅??云。佛性者。非如墙壁瓦石也。
    如法华常不轻菩萨。为令增上慢人。发菩提
    心。故说众生悉有佛性。又令众生知自身中。
    有于佛性。发菩提心。修行成佛。故说佛性。又
    令众生知他心身中悉有佛性。不行杀等十
    恶业罪。又于众生不起二乘等见。既唯有佛
    性。则无复二乘。故于众生不起二乘之见。
    又欲说波若。故说佛性。波若即是中道智
    慧。中道智慧者。令众生远离有无二见。令知
    生死之中。无虚妄我故。息其有见。有如来藏。
    息于无见。如摄论云。为破外道邪我。故说波
    若为我因。以如是等诸因缘故。说如来藏。此
    是佛法之大意也。第二释名门者。言如来者。
    体如而来。故名如来。依佛性论。藏有三种。一
    所摄藏。二隐覆藏。三能摄藏。所摄藏者。约自
    性佛性。说一切众生无有出如如境者。并
    为如如之所摄。故名藏也。则众生为如来
    所藏也。隐覆藏者。如来性住在道前。为烦恼
    隐覆。众生不见。故名为藏。前是如来藏众生。
    后是众生藏如来也。能摄藏者。谓果地一切
    过恒沙功德。住应得性时。摄之以尽。故能摄
    为藏也。第一句以实摄妄。第二句以妄摄实。
    第三句以实摄实。问。既得以实摄实。亦得以
    妄摄妄不。答。亦有。以一切烦恼并摄在五住
    之中。前文云断一切烦恼藏也。又此文中。
    出生如来。是故亦名如来藏。虽有诸义。今此
    文中如来在隐不现也。故名如来藏。三藏
    云。亦言如来胎。如来藏在烦恼之中。名如来
    藏。如来藏即是佛性。佛性有三。一自性住佛
    性。二引出佛性。三至得佛性。引出佛性。从初
    发意至金刚心。此中佛性名为引出。引出者。
    凡出五住。一出阐提。二出外道。三出声闻。
    四出缘觉。五出菩萨无明住地位。诸佛三身。
    即是至得佛性。以前二为本。此语出佛性
    论。就文为二。一就谛明藏。二从如来藏处说
    圣谛下。就藏明谛。初有四。第一言圣谛者说
    甚深义下。第一总标甚深。微细难知下。第二
    显甚深之相。何以故下。问答释。如来藏者
    如来境界。第四寄人显深。圣谛者说甚深义。
    第一文也。此文从上生。上结云是名圣谛。今
    续此文。即名明圣谛甚深。明圣谛甚深者。
    为成上佛有圣谛。二乘无圣谛。故有此文。言
    甚深者。此藏中出如来法身。微妙难知。又如
    来藏为烦恼所隐。非二乘所知。故言甚深也。
    又三义故甚深。一生死即如来藏。故甚深。如
    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法华论云。
    众生界则涅??界。不离众生界有如来藏性
    故。二众生身即法身。故甚深。如中论。如来身
    绝四句。众生身亦绝四句。维摩云。观身实相。
    观佛亦然。是故众生身即法身。故甚深。三明
    圣谛即一实谛。故甚深。深中之极。是故言甚。
    一实谛者。非苦非集非灭道。故名一实谛。
    又言圣谛者。通举八谛说甚深义。甚深有三。
    一则十地不能见。当体为甚深。此即是自性
    住佛性甚深。二者佛性即是极灭。隐而未
    彰。须万行了出。所了既深。能了亦深。是则
    道谛甚深。谓引出佛性甚深也。三者四谛俱
    深。谓苦集能覆甚深之藏。彰甚深之道。故苦
    集为深。如因缘之理。皆性下坠。唯佛能见其
    始。故极深。斯则四谛俱深。原由佛性。故将明
    八谛。举之致叹。微细者。第二显甚深相。细中
    之妙。故言微细也。非闻慧境。故言微细。非
    思慧境。故言难知。非世间修慧境界。故言非
    思量。非报趣生识智境界。以是真证智境
    界。故言是智者所知。又解。微细难知。此非闻
    慧境。非思量者。非思慧境。是智者所知。是修
    慧境。依胜天王波若经有四种慧。谓闻思修
    证慧也。证慧者是修慧后分。故从微细等。即
    是三慧。智者所知。是其证慧。一切世间不能
    信者。有三慧者不知。无三慧者不信。又亦得
    为三。初明非二乘所知。是智者所知。明唯佛
    能知。佛名智者觉者见者。一切世间。明凡夫
    不知。应有四句。一凡夫不知不信不见故。下
    以生盲者为譬。二二乘信而不知。菩萨知而
    未见。佛则知见了了。第三何以故下。解释
    甚深。何以故者。问也。四谛唯染净因果。此义
    浅?。何故言深。下次释之。以此谛处。说如
    来藏。是故言深。第四如来藏者如来境界下。
    寄人显之。是如来境。就胜显深。非声闻缘
    觉境者。就下显深。问。何故唯说非二乘境界
    耶。答。凡夫全不观谛。非彼境界。故不说凡
    夫。问。何故不言菩萨。答。地前菩萨能信。地
    上菩萨能知。是故不说。如来藏处说圣谛义
    下。第二就藏说谛。句别有三。初言藏处说圣
    谛者。如来藏不染而染为苦集谛。非净而净
    为灭道谛。故就藏处说圣谛矣。如来藏处甚
    深故下。第二以藏甚深。类显谛亦深。显就藏
    说谛之意也。将谛摄藏。藏即谛实。故谛深
    也。藏即谛实者。四谛通虚实。佛性即灭谛。故
    言藏即谛实。微细难知下。第三显甚深相。还
    同上非三界境界。是智者所知也。若于无量
    烦恼藏烦恼所缠者。若钩锁相生者。即是第
    二举藏类身。欲将身藏类谛。故有此章来也。
    既言法身。亦得释法身义。作二门释。一来意
    门。前明如来藏。藏义则隐。法身是显。藏义
    既隐。此则难明。法身居显。斯则易辨。欲以
    出缠易显之身。显彼隐时难明之藏。此则为
    成藏义。故辨法身也。二者就正道论之。言亡
    虑绝。身未曾隐显。但于颠倒众生不了。是故
    名隐。约缘了悟。所以言显。上已论缘迷成隐。
    今次辨了悟名显。是故名法身也。然如来藏
    之与法身。更无有二。只是隐显之名。隐法身
    故名如来藏。显如来藏故名法身。斯则隐于
    显。故明隐。显于隐。故名显也。隐于显故名
    隐。隐实无所隐。显于隐故名显。显亦无所显。
    故就正道未曾隐显。随缘迷悟。故称隐显耳。
    复须了迷悟之义。虽随缘迷名隐。然迷实无
    所迷。虽随缘悟名显。然悟实无所悟也。故华
    严云。如来深境界。有量齐虚空。一切众生
    入。真实无所入。入者悟也。对入辨出。出者迷
    也。入既无所入则知悟者无所悟。出既无所
    出。当知迷者无所迷。故知法实非隐非显。不
    迷不悟也。若言实有隐有显。有迷有悟。还是
    有所得义。涅??经云。有所得者。是魔眷属。非
    佛弟子。又须识无增减义。若隐名如来藏。则
    在隐不减。显名法身。则显亦不增。故经云。
    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又隐名如来藏。如来藏
    不减。颠倒生死不增。显名法身。法身不增。颠
    倒生死不减。故大品云。虽生死道长。众生性
    多。菩萨应如是正忆念。生死边如虚空。众生
    性亦如虚空。是中无生死往来。亦无解脱者。
    又波若云。无缚无脱。是名菩萨大庄严义。若
    有缚脱增减。则是二见。名为丑陋。不名庄
    严。若离缚脱增减。得于正观。名大庄严。须深
    得如是意。不尔。还成有所得。有所得易信
    易解。无所得则难信解。故此经云。一切世
    间所不能信。则其事也。第二释名门。所言
    藏法身者。经论不同。或明一身二身三身四
    身。如法华经论中说。今此中明法身者。即是
    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
    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
    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
    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
    法身。即此经下文。成就一切佛法。说名如来
    法身。问。若显名法身者。何故法华论云。法身
    者。谓如来藏性净涅??。答。经论不同。各有其
    义。法华论明三身次第义。隐时是真如法隐。
    故云自性清净心。即此法有体。故名为身。显
    时修因所得。故名为报。有应物之用。故称为
    化。今此经就隐显分之。隐为烦恼所藏。则
    身义未现。若出烦恼胎。身相便现。名法身。如
    世间云。在胎中之时。身相未现。但名处胎。出
    胎之时。身相方现。是故经论。义不相违也。于
    说如来藏如来法身不可思议下。第三总举
    身藏劝信二谛。初言于说藏者。举如来藏。如
    来法身者。举佛法身。此双牒藏身二句也。不
    可思议境界者。明藏身真实。则非余人所
    测。故不思议。唯佛所知。名佛境界及方便说
    者。明藏身权实也。问。何者是藏身权实。答。
    藏实者。谓真如佛性。藏权者。如说生死以为
    藏等。又说如来藏明众生有佛性者。此是真
    实。说有三乘等性者。此是方便。身实者。所谓
    诸佛法身。身权者。所谓化身。又如来藏及法
    身。有佛无佛。性相常住。非是说时便有。不说
    便无。故是身藏实也。及方便者。昔说无常教
    也。有人言。明佛善巧。能为众生说如来藏以
    为作无作二圣谛。名方便说。此师以所说身
    藏为真实。巧方便说名方便也。今谓不然。正
    以身权实。类谛亦有权实。有作为权谛。无作
    为实谛。心得决定者。于彼藏身权之与实信
    不疑也。信者。是决定义也。此则信解说二圣
    谛者。以前类后。若能信彼藏身权实。当知亦
    信谛权实也。如是难知难解下。第三广释二
    谛名义。就释二谛为四。一标二数。何等以
    下。第二列二名。从说作圣谛义者已下。第三
    广释二圣谛。从如是八圣谛已下。第四明开
    权显实。如是难知下。标二名。何等已下。列二
    数。权名有作。亦名有量。实名无作。亦名无
    量也。言作无作。从行立名。举小乘谛圣后。
    更有大乘观谛。可以修作。名为有作。以有作
    观智。?所观谛。故名有作谛。举大乘观谛
    圣后。更无余观可作。名曰无作。以无作观
    智。?所观谛。名无作谛。又释有边四谛。是二
    乘所观。其人未是究竟。方有所作。无边四谛。
    是如来所照。佛是究竟。更无所作。故作无作
    从人为别。又云。有为谛名作。以有为法是起
    作义。无为谛名无作。以无为法无起作故。故
    下文云。有为生死。无为生死。亦云有量无量
    者。二乘智力有限量。佛智无限量。边无边
    亦如是。二乘智有岸极为有边。佛智无岸极
    为无边。悉是随人为名。今以四义释之。一?
    细门。若说分段因果。及能治灭道。称为有量。
    若说变易因果。及能治灭道。称曰无量。二广
    狭门。若说苦集唯其分段因果。灭道唯是分
    段对治。故名有量。若说苦集该通分段变易
    两种因果。灭道该摄分段变易二种对治。故
    名无量。三浅深门。小乘所愿。唯知染净因果
    法相。此?酬甲谝病!跤炙导?睢Nㄖ??br> 谛。因缘假有。无性之空。此成论宗也。故名有
    量也。大乘所观。明空则本性寂灭。辨有则
    穷如来藏。故名无量。四总别门。小乘法中。虽
    观四谛。总相?知。名为有量。大乘法中。随别
    细知。名为无量。知一苦中。具知法界微尘
    数苦。集等亦然。故涅??经云。所说苦等中智
    所知。分别苦等有无量种。非诸声闻缘觉所
    知。我于彼经竟不说之。今且约行明作无作
    也。说作圣谛义者。三广释。释二即二。前释
    有作。次释无作。作中四。第一牒。二略释。
    三何以故下。广释。四是故下。结也。作圣谛
    者。牒也。是说有量。转名显示。第二略释也。
    何以故者。第三广释。何以故有作名有量。下
    对释之。明二乘人因他知故。不知一切。故名
    有量。文言非因他能知一切苦者。二乘是因
    他得悟之人。今明非是因他之人得知一切
    苦。故名有量。有人言。若观解中。未知万法唯
    心。谓心外有法。心依境起。名曰因他。若因他
    知者。非是一切。是有量也。今谓非无唯识之
    义。此法师安不得所。今如上释也。是故世尊
    下。第四结也。是二乘人。因他不知一切苦。故
    但知有为生死。不知别更有其无为生死因
    他不能知一切灭。故但知有余涅??。不知别
    更有其无余涅??也。有为生死无为生死者。
    此二生死立名。凡有四种。一者分段变易。如
    上所释。二者思议不思议。分段?近。易可测
    度。名可思议。变易微细。难可测度。名不思
    议。三有量无量。分段局在三有。名为有量。变
    易出于三有。乃至金刚。名曰无量。四有为无
    为。分段名曰有为。变易名曰无为。分段之因
    名为有漏。变易因名无漏。分段果名有为。变
    易果名无为。对界内有漏。语界外为无漏。然
    实是有漏。对界内有为。名界外无为。然实
    是有为。又出三界分段桎梏笼烦。名为无为。
    而有念念生灭。称为生死。如法华诸子出于
    火宅。到于空地。空地即是无为也。此以重苦
    为有为。轻苦为无为。如以重苦为苦。轻苦为
    乐。灭有为生死名有余。以其犹有无为生死
    故。灭无为生死名曰无余。以其无复余生死
    故。有人言。有为生死者。盖是从人以判名。凡
    夫学人。于三有中造有漏业起分段生。故曰
    有为。有为众生所受生死。名有为生死。无学
    人不造结业起分段生。名曰无为。无为圣人
    所受生死。名无为生死也。有人言。有为生死
    者。为之言作。犹是有作智所观生死。无为生
    死者。犹是无作智所观生死也。涅??亦有有
    余无余。有余涅??。是有量灭谛。有余不尽。
    无余涅??者。是无量灭谛。无复余果也。有
    人言。二乘方有所为。能知分段。故谓分段。名
    有为生死。如来无复所为。能照变易。故曰变
    易。名无为生死。此并从人得名。有人言。有漏
    业报得分段名有为。无漏因无明缘起变易
    名无为。此从因受名。有漏因感名有为。无漏
    因感名无为。依宝性论云。三种意生身。因无
    漏善根所作。名为世间。以离业烦恼所作。故
    亦名涅??。有人释此论云。约有为义。名有为
    生死。约无为义。名无为生死。无约世间名
    有为。名有余涅??。约无为涅??。名无余涅
    ??。今此论文者。三种意生身人。无复分段
    名为涅??。犹有变易名为世间。故此人亦是
    涅??人。亦是世间人。故有四句。一但生死非
    涅??。谓凡夫及学。二但涅??非生死。所谓佛
    也。三亦生死亦涅??。谓二乘人也。四俱非者。
    泯上三句。故华严云。生死及涅??。二俱不可
    得。此得无为涅??人。所感生死。名无为生死。
    未得无为涅??人。所感生死。名有为生死也。
    得无为人所得涅??。名无余涅??。未得无为
    所得涅??。名有余涅??。望后犹有大涅??在。
    故名有余。此是将后别前。故名有余。无余可
    知。有人言。从人别余无余。有余果人所证。
    故曰有余。无余果人所证。故曰无余。泛经
    论中。明余无余涅??。略为五对。一。唯就小乘
    说。因亡名有余。果尽名无余。二。唯就大乘
    说。因尽名有余。果尽名无余。如变易因尽为
    有余。变易果尽为无余。所以然者。金刚心断
    变易因尽。而变易果犹存。有余累故。曰有余。
    佛果为解脱道起。则无复因累。变易生死果
    亦亡。则无复果累故。故名无余也。问。若尔。
    小乘金刚心断分段因尽。分段果犹存。罗汉
    果作解脱道起。分段因既尽。分段果亦应无。
    答。不类。佛解脱道起。此是常智起。常智起。
    即是常身起。常身起。故无常身即谢。小乘解
    脱道起。此是无漏智。非是变易报。不得言智
    起。变易报亦起。分段报即谢。所以然者。无漏
    智是变易因故。文云无漏业因。无明为缘。感
    变易报。所以无漏起时。非变易报起。是故分
    段报不即无。问。要待佛果常身起。无常报方
    无者。亦应要待变易报起。分段报方无。答。非
    类。断分段因尽。而灰身灭智。分段报任运无。
    变易报方起。如人报谢。故天报起。不由天报
    起。故人报谢。佛果法身。与此非类。要由解脱
    起。解脱道是法身故。法身起。变易报方无。所
    以非类也。问。金刚心断变易因尽即名有余
    涅??者。亦应金刚心断变易因尽即是尽智。
    答。此是一类义。要由佛果起。方名尽智。要由
    佛果起。方名有余涅??。但约佛果望因尽义
    边为有余。望果尽义边名无余耳。非金刚心
    断惑尽。即名有余涅??。问。若尔金刚心断惑
    不尽。答。虽尽。要待解脱道起。证惑无处。始
    相离。故金刚心未得尽智名。问。若佛果起。
    变易因果即无。若今岂非生死断为断见。
    佛果起为常见。如下文见诸行无常为断见
    见涅??常为常见。答。有所得人。非此解者。
    则堕断常。今明悟变易因果。本来无生。故名
    为断。非前有法断。即今无也。三。菩提所得
    因果无处为有余。佛所得因果无处为无余。
    四。如摄大乘论及金光明。应化身为有余。法
    身为无余。故金光明云。是二身者。是假名有。
    念念灭故。名曰无常。此取其非究竟义为有
    余。法身究竟故名无余。五。大小相对。小乘中
    因果尽名有余。大乘因果尽名无余。佛性论
    云。二乘有三种余。一烦恼余。谓无明住地。二
    业余。谓无漏业。三果报余。即意生身阴。问。
    前具明四谛。今何故但云生死涅??。答。略论。
    苦灭二果。集道二因。集道易知。又举二死结
    苦集。举涅??结灭道。虽对举二种。意明二乘
    止度一死。止证一涅??也。说无作圣谛义者。
    第二释无作谛也。就文有三。一牒。二略释。三
    广释。说无量者。转名显示。第二略释。何以
    故者。第三广释。何故无作名为无量。次下
    释中。以一切释无量也。如来自力故知者。谓
    如来不从他悟。自力知故。能知一切也。问。何
    故云一切众苦。答。馥公云。凡有识知痛痒
    皆名为受。又释。变易之苦。无别外具。宜是
    受性。三谛随之。皆云受也。一切苦报。由因
    网得。名为受苦。受苦家集。名为受集。受苦
    家灭。名为受灭。受灭家灭道。名受灭道。今云
    受者。依?酬肌N蘼┪逡踔泵?逡酢S新┪逡?br> 名受阴。故名为受也。问。有漏五阴何故名
    受。答有二义。一为过去业烦恼受得。故名为
    受。二复能成受未来果报。故名为受也。经论
    中明四谛智。皆是知四谛。故名四谛智。而苦
    上言知。乃至道上立言修者。但苦智当相以
    彰。故名知苦。余三就知意以说。知集之意欲
    断。乃至知道之意欲修。故经论中差别说四
    谛智也。若就智功能。随提一谛智。则具四
    能。知苦智。知苦时。断迷苦烦恼名断集。未
    来苦果不起名舍。因果无处属已名证灭。苦
    智增名修道。乃至知道智亦具四能。唯有知
    苦知道之异也。如此四谛智各具四能者。所
    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等四智是也。如是八
    圣谛下。第四开权显实。就文为二。一者权实
    双举。第二偏释于实。权实各四。故云八谛。如
    来说四谛者。第二偏明于实。就文又二。一者
    略说。二者广论。前八之中。无作四谛。是佛所
    知。故言如来说四谛也。馥师云。虽有作无作
    者。其名目唯苦集灭道之四。此意离故成
    八。合成四也。如是四无作圣谛义者。此下第
    二广辨。无作四谛是如来谛。即是显如来唯
    说无量谛之所以。前开二门。次广释之。如是
    四谛如来究竟。第一章门。非罗汉下。第二章
    门。成上如来说四谛所以。所言事者。谛有三
    种。一者解究竟。所谓一切染净法相。自身染
    净因果。究竟解知一切四谛法相。二行究竟。
    于己谛事。苦集断尽。灭道修满。三说究竟。既
    如实悟。还如实说。佛具此三也。故云事究
    竟。二乘事不究竟亦有三义。一解不究竟。于
    四谛法知之不穷。二行不究竟。于己苦集断
    之不尽。于己灭道证之未圆。三说不究竟。
    既不如实悟。亦不如实说。是故二乘事不
    究竟也。何以故下第二释也。前释二乘非
    究竟。次释佛究竟。何以故者。问也。何故
    二乘谛不究竟耶。非下中上得涅??者。此答
    释也。有人言。此文是倒。若正。应言下中上
    法非得涅??。二乘随别渐观四谛。名下中上。
    以渐观故。不能究竟除苦断集证灭修道。故
    名非得涅??。所谓不得大般涅??。以不得故。
    名四谛事不究竟也。如来顿得涅??究竟尽
    原。始与无作名也。有人言。非二乘利钝中根
    人得究竟涅??。有人言。下中上者。七学为下。
    罗汉为中。辟支为上。此三随所灭处。皆是涅
    ??。有人言。下者声闻。中者缘觉。上者佛也。如
    涅??云。声闻之人。以小涅??而般涅??。缘觉
    之人。以中涅??而般涅??。诸佛如来。以上涅
    ??而般涅??也。明涅??体性平等。无三差别。
    良以大乘者。得涅??究竟。中下二乘。未得此
    理。故言事不究竟也。今明此文非倒。所言非
    者。非是下中上三法差别得大涅??也。何以
    故下。此释如来究竟涅??。前问。次答。问意。
    何故如来于无作谛事究竟。以一切如来下。
    第二对问解释。明四谛究竟。即四成别。知
    一切苦者。于苦究竟。断一切烦恼下。于集究
    竟。灭意生身阴下。于灭究竟。坏一切烦恼藏。
    修一切苦灭道者下。于道究竟。所以须示文
    处者。以此中文相交加。故宜应记之也。知
    一切未来苦者。佛断现在习尽。则未来报不
    起。故言知未来苦也。又苦果对于集因。则因
    在现。果在未来。有人言。苦轮通于三世。过去
    已谢。现事易知。未来无极。二乘方所应经。
    故别言之。馥师云。意生身苦。于二乘是未来。
    能知是苦。则无苦不知。断一切烦恼上烦恼
    所摄受一切集。五住根本性成者。是一切烦
    恼。五住所起。是上烦恼。此二烦恼。通摄分段
    变易因尽。故言摄一切集。有人言。所摄受一
    切集。是所润之业能招变易者也。断一切烦
    恼者。无明住地也。上者。恒沙及四住也。所摄
    受一切集者。明一切烦恼皆悉摄尽。总名集
    谛。灭一切意生身除一切苦灭作证者。上来
    略别释佛知苦究竟。断集究竟。今第三广释
    知灭究竟。就文有三。一略明知灭究竟。二非
    坏法故下。广明知灭究竟。一切苦灭。唯佛得
    证。下结佛知灭究竟。所以须示文处者。亦以
    文相交加故也。初地已上。变易之身。是意生
    身阴。然佛实具灭分段变易因果。但对二乘。
    故偏说灭变易耳。一切苦灭者。上但言灭意
    生身。恐畏疑灭苦不尽。故云一切苦灭作证。
    世尊。非坏法故名为苦灭者。第二广明知灭
    苦究竟。就文为二。一简非。二明是。非坏法下
    简非也。二乘得灭。名坏法灭也。昔教以身灰
    智断。是坏法之灭。今则妙有常住。无累湛然。
    非同此灭。问。小乘灭分段苦集。既是坏法灭。
    大乘灭变易苦集。何故非坏法灭。答。了变易
    因果。本自不生。则今所无灭。说此为灭耳。
    大品云。若法前有后无。诸佛菩萨则有过
    罪。即其证也。佛性论云。破三界谛得有余。
    破四种生死。思惟烦恼。得无余。此皆是坏
    法灭。与大品意同。所言苦灭者。第二明是。无
    始者。理灭本有也。非生因造。故云无作。若为
    生因造作。则是本无今有。故名为起。既非本
    无今有。故无起。若本无今有。则已有还无。
    故名灭尽。既非本无今有。则非已有还无。
    是故无尽。有尽故则是无常。今既离尽是
    故常住。自性清净者。未现之时。名为性净。
    显现之时。为方便净。故云自性清净。离一切
    烦恼藏者。本隐之时。有惑不能染。显现之时。
    无惑之可染。故云离烦恼藏也。有人言。无始
    无作者。显理灭不同于道。始生终作也。无起
    无尽者。显理灭不同于苦。始起终尽。离尽常
    性者。显前无起无尽。故离尽。以无起。故常
    住。自性清净。故离一切烦恼藏。上对苦明灭。
    今对集明灭。以自性清净故。非是对治故令
    烦恼灭也。此释对三谛明灭。故灭谛异三谛。
    世尊过于恒沙者。释此一章不同。凡有□
    □。一古旧释云。上来所说虽有藏身。并为成
    圣谛。此文如是法身章。下不离烦恼藏。是
    如来藏章。问。依后立名次第。前如来藏。后法
    身。今乃前明法身。后如来藏。何故尔耶。答。
    上已论藏身次第竟。今直说身藏体。故不相
    违。问。今何故不依章名次第。前藏后身。而前
    身后藏。答。谛是果。法身亦是果。欲接果。
    故灭果。明法身果。却明此果本由于藏。故
    次明于藏。故前章前藏后身。是一种次第。今
    前身后藏。复是一种次第。第二江南?F师等。
    从此文即明空义隐覆成上如来藏及法身章
    者。上举身藏。为明圣谛甚深。故在圣谛章内。
    今明在昔。所以未说。由于众生常我病重。出
    世之始。须说苦空。破物常我。未得早明甚深
    之理。是为空义隐覆于理。又是空教隐覆真
    智。故名空义隐覆真实。略同涅??涂乳之譬。
    彼释文云。过于恒沙者。谓五住烦恼数过恒
    沙。法身理隐在众惑之内。故云不离不脱。与
    惑识混然未得相异。故云不异。二乘不能思
    议。故名不思议。以是大觉真性。故云佛法。了
    因具足。烦恼断除。真性显现。是法身成就。今
    亦不同此说。凡有三意。一者此中未有空义
    隐覆之文。二者此文亦无无常隐覆之说。三
    者此文乃明法身不离不脱。不应就佛性释
    之。今所明者。如上说。上来明谛体相竟。今第
    二明法身体。二者若长观文意。此二犹属释
    灭谛文。但释灭谛体有三。初正明灭谛体。今
    次约灭谛明法身。次约法身明如来藏。所以
    然者。欲明灭谛法身如来藏。体一义异。约苦灭
    义。称为灭谛。即此苦出缠之义。名为法身。
    即此法身为烦恼所藏。名如来藏。故既灭谛
    体中。明此三法。又于灭谛明三法者。二乘之
    人苦灭之时。同于虚空无有法身。亦无如来
    藏。为对此义。故就苦灭明于身藏。又亦是对
    二乘明于四法。一者二乘坏法明灭。今明不
    坏。二者二乘但灭分段。不灭变易。今则一
    切俱灭。三对二乘灭谛无有法身。今明法身。
    四对二乘灭谛无如来藏。今则明有。以是义
    故。就灭谛中明此四法也。问。何故此章明小
    灭无四。大灭有四。答。灭谛是大乘究竟极地。
    是故须明大小差别。下辨其相。是诸佛同体
    义分。非今别体。故言不离。又对生死五阴
    成身。其体各别。故云不离。体真常住。不
    可因缘易脱使失。故云不脱。对众生五阴成
    身前后易脱。始终不变。名为不异。对众生身
    十时之异。故云不异。妙出情外。名不思议也。
    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者。上来解法身体。此
    正解法身名。以一切佛法成就。故名为法身。
    世尊如是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者。此
    第八如来藏章。约法身显藏。显时法身。本为
    烦恼所隐。名如来藏也。世尊如来藏智下。此
    是第九次明空义隐覆真实章。略以二门释
    之。一来意门。所以次明空义隐覆真实者。前
    明如来法身不离如来藏。但如来藏有其能
    藏所藏。所藏即是真实。能藏即是虚妄烦恼。
    今欲论能藏之法。成所藏义。故有此章来。次
    释章名者。妄法非有。名之为空。有空所以。故
    目之为义。空覆佛性。名隐真实。又虚妄之法。
    情有理无。以理无故。名为空义。以情有故。障
    覆实性。故名为空义隐覆真实。问。云何名
    为情有理无。为。五住常四绝。故名空义。四
    绝常五住。故称为隐覆。就人作之。六道常
    四绝。故名为空义。四绝常六道。故称为隐覆。
    三乘亦然。三乘常四绝。故名为空义。四绝常
    三乘。故名为隐覆。问。六道可尔。云何三乘亦
    然。答。下云二乘及大力菩萨。大力菩萨。即是
    大乘。本所不见。本所不见。本所不得。故知
    虽复四绝。于缘成三。名为隐覆。然无覆而覆。
    覆无所覆。是故三乘本来四绝。名为空义。此
    乃是佛法之大宗。得失之根本。可留心于其
    间哉。欲见此旨。当寻龙树正观论也。问。此是
    何等妄法覆真实耶。答。众生闻真实是所
    覆。烦恼为能覆。则谓能覆所覆。并是真实。
    是故今明能覆者。此是虚妄。非实有法。如空
    中华。以覆虚空。非实有法。是故说能覆之法。
    名之为空。又言空义隐覆者。约二乘人有四
    转倒。谓苦。无常。空。无我。四种转倒。俱覆
    真实。于四法中。略举其空义隐覆。又此四
    转倒法。并是虚妄。故名为空。问。但有众生
    覆义。亦有佛覆义耶。答。就教而言。亦有佛
    覆。若说无常。以覆佛常。故言是覆。昔说有
    量。覆佛无量。亦名为覆。然通有诸义。若就
    别。正以妄法覆真也。林公言。应言空义真实
    隐覆。以二乘执空为真实。故隐覆如来藏。就
    此章中。人二。文别有四。言人二者。一明佛有
    智不为空覆。二明余人无智。为空所覆。问。是
    中为明隐覆。但应明余人被覆。何须明佛耶。
    答。有二义。一对智辨愚。举不覆以显覆义。二
    欲使人舍愚求智。举于不覆也。言文四者。一
    略明如来有能知二藏之智。二从一切阿罗
    汉下。略明二乘及大力菩萨无二智。三有二
    种下。广释如来有二智。四从此二空智下。广
    释二乘大力菩萨无二智。初文中。如来藏智
    是如来空智者。如来智藏。名为藏空。知藏
    之智。绝离取相。故名空智。故言如来藏智。
    如来空智也。问。此文因何生耶。答。上云不
    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如来藏即是所知。今对
    所知。故明能知。知所藏义。名不空智。知能藏
    义。名为空智。故有此文来也。江南二释。一
    云。此文举智显境。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隐
    名如来藏。显名如来空智。谓众累脱尽。隐
    显不同。理常无二。随义生知。而同一常解。故
    云藏智是如来空智。又释。法身具万德。从此
    生解。是如来藏智。隐时未有万德。照此生解。
    为如来空智。今不同此解。第二段中。罗汉辟
    支大力菩萨。举无二智人。不见不得者。正明
    无二智。见者是解。得者是证。此智昔来。于藏
    于空。未解未证。名不见不得。又前明唯上能
    知。此显非下所测也。然小乘法中。凡夫学人。
    亦未见得。但据胜偏举罗汉辟支。胜尚不见。
    况劣见耶。大乘法中。外凡善趣。亦未见得。据
    胜偏举大乘大力菩萨也。二事覆故不见。一
    为烦恼覆。如涅??云。十住菩萨为无我轮之
    所惑乱。又言十住菩萨。见法有性。故不见佛
    性。此证菩萨无有空智。菩萨尚尔。况复二乘。
    地上分见犹名不见。地前故不足论。世尊有
    二种者。此第三段。就文有二。一者双标。二者
    双释。双标有二。种二种者。举其数也。如来
    藏空智。列其二名。照于二藏。故名二种如来
    藏智也。复有人言。空智者。能照之智离相。故
    名空智。如甚深妙智。以自空无诸相名为
    空。非是照空故名空智。此标能知之智也。有
    人言。如来藏。此是藏智。空智者。此是空智。
    则知真名藏智。知妄名空智。此则藏智与空
    智分为二也。今如前释。知二种藏名智。智体
    无相。故名空智。问。今明藏智空智。欲明何
    义。答。欲明佛知如来藏义。所以名如来藏者。
    有能藏所藏。故名如来藏。佛了了知能藏之
    法。从本已来。无生毕竟空。如大藏云。菩萨
    知众生所著虚。无毛发许所有。佛照能藏之
    法毕竟空故。名空如来藏智。佛知所藏中道
    佛性。具一切德。故名不空。此如涅??云。智者
    见空及以不空。空者二十五有。不空大般涅
    ??。以明佛照能藏所藏。故有空不空二智。问。
    二乘之人。可无不空智。二乘知空。应有空智。
    答。二乘人亦不知一切烦恼。从本已来。毕竟
    空。是故亦无空智。又空如来藏。即是明如
    来藏是中道义。空藏明烦恼毕竟空。故不可
    为有。不空藏具一切功德。故不可为无。非有
    非无。即是中道。故涅??经云。佛性者。是三菩
    提中道种子。中道种子者。此举隐时为言。故
    名种子。中道显现。即是佛也。故涅??经云。
    中道之法。名之为佛。得空不空二智。即是得
    于中道。故涅??经云。得中道故。名大法师。
    问。妄法云何名藏。答。以能藏故。问。云何名
    空。答。以妄法无所有故。问。真实之法。云何
    名藏。答。以前所藏故。问。知藏智空智。云何
    俱名空。答。以二智体无相及无性故。问。何故
    明二智体绝一切相。答。众生闻佛知空不空
    二智。则谓智体是有。故今明智体绝于四
    句。如云。波若波罗蜜。法不转倒。念想观
    已除。言语法亦灭。又如马鸣说。是真如法。从
    本已来。离一切相。谓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
    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
    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非一异俱相。如是
    一切妄心分别。皆不与真如相应。故说无相。
    问。云何名无性。答。如来藏中。恒沙佛法。同
    一体义分。如就诸德。说名为常。离诸德外。无
    别有一常性可得。我乐净等。类亦同然。又就
    常等。说为解脱。离常等外。无别有一解脱自
    性。法身波若。类亦同然。如是一切。是故诸
    德。皆无自性。无此性相。故说为空。问。世法
    缘集无性。则是无常。真法缘集。以何义故。
    非是无常。答。世法别体缘集。以别体故。可离
    可脱。可断可异。故是无常。如来藏中。虽具诸
    法。同体义分。以同体故。不离不脱。不断不
    异。故非无常。如世虚空。无为。无碍。无有。不
    动。同体义分。不可易脱。故非无常。问。上来
    所引马鸣说。乃是明如来藏离于性相耳。何
    关证佛智离于性相。答。如来藏显成于佛智。
    如来藏既离性相。当知佛智亦离性相。世尊
    空如来藏者。上双标。此下双释。标谓能照
    智。双释中。明智所照境。释二即二。前明空
    藏。次辨不空藏。空如来藏即是妄。不空如来
    藏即是真也。世尊空如来藏者。将欲释故前
    牒也。释有二种。一妄法中空无真实如来
    藏。此是互无空也。二妄法虚诳。故名为空。此
    当体明空。以此空义。能藏如来。故名空如来
    藏。若离若脱。此辨释其相。妄法别起。其体不
    一。是故言离。可以对治。因缘易脱。故名为
    脱。始终变改。目之为异。一切烦恼者。指示其
    体。烦恼业苦。皆是空藏。就本以说。偏言烦
    恼。世尊不空如来藏者。牒也。恒沙佛法体有
    不空。故名不空。过恒河沙。列其数也。不离
    脱等。辨其相也。言佛法者。指示其体。此佛本
    法。非果法矣。江南师释云。二种如来藏空
    智者。一是照隐。二者照显也。下两句。还释隐
    显。从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此释空如来
    藏。谓脱离众惑烦恼藏。无累故云空。蕴万
    德故云藏。此则法身也。此大意明法身显
    时。空无诸果。故言空如来藏。世尊不空如
    来藏者。此明隐时之藏。隐时未脱离异于烦
    恼。为不空如来藏。以其深隐。故云不思议佛
    法。以未脱众累。故云不空。隐而未彰。名之为
    藏。大意明随时佛性为烦恼所覆。故云不空。
    今谓此释二事不可。一者。正明如来藏空。
    云何乃明法身及如来藏空不空耶。二者文
    云一切烦恼。此乃明烦恼为如来藏。不应取
    于法身。次明不空如来藏。此明佛性具于万
    德。不应言具于众累。世尊此二空智者。上来
    第三广明如来有二智。此下第四广明余人
    无二智。文有三句。一举如来二智。二明有能
    信之人。三正明被覆之者。世尊此二空智者。
    总牒二智也。知空不空二种藏义。名二种空
    智。诸大声闻能信如来。寄人显深。佛智深故。
    唯大声闻能信如来。如来有此二智。能知二
    藏。有人言。诸大声闻。犹是前大力菩萨。受教
    得智。故名声闻。前据不见不得处同。故三
    人通举。今就不起转倒。能信有异。故别举
    也。有人言。地前菩萨。阿含行成。名大声闻。
    依教信佛。能知二藏。名信如来。今谓不同此
    二释。上来明大力菩萨。乃是初地。不应称为
    声闻。故不同第一。经自言是声闻。不应言
    地前菩萨。今明如身子等。大利根声闻。闻
    佛说教。则信佛也。一切阿罗汉下。第三明
    被覆之者。就文为二。一辨不得所以。二是故
    罗汉下。结不得也。罗汉辟支。举能覆人。言空
    智。是能覆心。所解不解不信。故名空智。又
    二乘智。随分离相。故名空智。又执着于空。于
    四不转倒境界转者。正明覆真也。如来藏
    性。常乐我净。说为四种不转倒境。二乘妄
    谓无常苦无我不净。目之为转。又于常等四
    境。转为无常等四。故名为转。又转之言起。于
    常起无常倒也。是故下。结也。是二乘人。于四
    不转倒转。故于如来藏不见不得。凡夫二
    乘。地前菩萨。智不见得。今偏说二乘者。二
    乘尚不见。何况凡夫。又二乘于如来藏起四
    转倒。过障深重。是故偏说。地前菩萨。信佛
    语故。起常乐相。无四转倒。问。空如来藏
    不空如来藏。二乘于何藏起倒。答。正于不空
    如来藏起四倒也。不空藏具常乐我净四德。
    而彼谓苦无常空无我也。故涅??经云。二乘
    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又于不空藏而见空。
    故是转倒。苦无常实非有。而见为有。又是
    倒也。一切苦下。明知苦灭有三。一略释。二
    广释。三总结。今是第三也。但上来就广中。即
    明空义隐覆。既明空义隐覆竟。即是于灭
    谛。是故今总结也。问。何故就灭谛体中。明空
    义隐覆真实。答。通别二义。言通义者。真实
    即是灭谛。此真为空义隐覆。故就灭谛明空
    义隐覆。言别义者。上灭谛体中明二法。一法
    身。二如来藏体。如来藏体。即是真实。此真实
    为空隐覆。故接于藏体明空义隐覆。坏一切
    烦恼藏者。上来明佛三谛究竟。今第四释佛
    知道谛究竟。悟烦恼本来不起。故名为坏。非
    前有今无。故称为坏也

    胜?宝窟卷下(之本)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