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五 >
  • 胜鬘宝窟卷上(之末)

    二释名门者。体如而来。故名如来。又如诸
    佛。故名如来。问。体如而来。故名如来。此是
    应身可有来义。真如法身云何有来。答。如本
    隐今显。亦得称来。德不虚称。故云真实。古注
    云。圣应除惑。功德之实也。理极莫过。名为
    第一。深有所以。目之为义。修功所得。故名功
    德。又即功为德。如灯有破暗显物之功。即以
    此功为灯家之德。故名功德。美其实德。故名
    为叹。次分齐门者。就此一章。大开为二。第一
    叹佛功德。第二请护。所以有此二者。佛有胜
    德。是故揄扬。欲发心愿求。是以请护。就初叹
    佛又开为二。一者别叹。二者总叹。如来广德。
    非别不彰。故前别叹。非别能尽。故须总叹。
    又前正明叹。后辨叹所不能叹。乃穷称叹之
    美。就别叹中有四义三义二义一义无义。所
    言四义者。一叹应身。二叹法身。三叹解脱。四
    叹波若。面覩金容。故前叹应身。本故次叹法
    身。法身清净。无诸非法。故次叹解脱。解脱得
    成。功由波若。故次叹波若。所言三义者。应
    身真身。并属法身。次叹解脱。后叹波若。此三
    次第者。生死有三。谓报及业与烦恼以为次
    第。法身对报。解脱对业。般若对于烦恼。亦成
    次第。所言二义者。虽有三德。不出二义。解脱
    一德。累无不尽。法身波若。德无不圆。所言一
    义者。累无不尽。不可为有。德无不圆。不可为
    无。名为中道。是故经云。佛性名为中道种
    子。中道之法名之为佛。说中道故名大法师。
    此三种中道必有次第。由佛性本是中道。中
    道未现名种子。中道显现目之为佛。还为众
    生说中道法名大法师。次言无义者。经云。
    远离二边。不着中道。如后文说敬礼难思议。
    心行灭故不可思。言语断故不可议。故如来
    之德。舒之则遍乎法界。卷之则虑绝言亡。若
    体斯意者。方可识此中文也。今且就三德释
    之。初两偈叹法身。次一偈叹解脱。后一偈叹
    般若。涅??经三法。以解脱为初。法身为次。般
    若为后。今法身为端者。正以仰对金容。就迹
    寻本也。但解三德不同。江南有其三释。第
    一云法师云。举法身对生死色。举般若对生
    死中心。生死色心被缚。佛地法身般若无
    累。故举解脱对彼有缚。第二藏法师云。法身
    当体。举解脱对昔有余涅??。举般若对昔无
    余涅??。第三?F法师云。法身当体与第二不
    异。但万德不出智断。举解脱明断。举般若明
    智。北土诸师云。夫涅??以对生死。生死有
    三。一果报身。二业。三烦恼。对生死报身故说
    法身。对生死故说解脱。对生死烦恼故说
    般若。今明可具此诸义也。初叹法身二偈。四
    门释之。一卷舒门。二出正解门。三同异门。四
    详得失门。卷舒门者有四义三义二义一义
    无义有义。所言四义者。初偈叹应身。如来色
    无尽一句。叹色报身。智慧亦复然。叹智慧身。
    一切法常住。叹如如身。楞伽经中有此四
    身。言三义者。初有五句。叹佛色身。智慧亦复
    然。叹佛智慧。一切法常住。叹余戒定等诸功
    德法。言二义者。前别叹色智。后总美众德。谓
    总别一双也。言一义者。虽有总别不同。望后
    解脱波若。皆属叹法身。故是一义。又一义者。
    如肇公云。本迹虽殊。不思议一。故一义也。
    又一义者。即寂而动。故真即是应。即动而寂。
    故应即是真。故肇师云。岂近舍丈六。远求
    法身者哉。言无义者。即寂而动。虽真而应。即
    动而寂。虽应而真。虽真而应。故真非定真。虽
    应而真。故应非定应。非真非应。虑绝言亡。称
    为无义。虽非真应。而真应宛然。故是无义而
    有义。故称有义也。第二正释门者。古旧释次
    第相生。如来妙色身者。既面覩金容。故前叹
    妙色。一从妙因所生。二由妙本所垂。是故称
    妙也。世间无与等者。无物与之齐。故言无等。
    无物可比。故言无比。出情识之外。故言不思。
    超言说之境。称为不议。此皆自近之远有五
    叹也。言自近之远者。妙微语过世间。亦有无
    等语能过出世间。虽过世间。于出世中有二
    乘菩萨可得比类。是故今明于出世中亦无
    比类。犹言可思可议。是故今明心不能思。口
    不能议。有此妙身。是故今敬礼。又上三句辨
    叹。下一句明敬。自有敬而不叹。叹而不敬。今
    则具足。又三句辨口业。下句明身业。心通二
    处。如来色无尽者。上虽五叹。恐物有尽极。未
    必能一切处一切时常应。是故今明能应物
    无尽。所以无尽者。由本无尽。故应常不尽。
    由群生无尽。故垂形不穷。故有无尽叹也。
    智慧亦复然者。上叹色形。今美智慧。叹色有
    六。一微妙。二无等。三无比。四不思。五不议。
    六不尽。今叹智慧义亦应然。但略示智同于
    色。色既无尽。则智亦无尽。无尽者。无量无边
    之智慧也。所以偏叹色智者。形则无伦。智则
    无尽。盖是物之欣要。故偏说之。问。上覩金
    容。可叹妙色。未明智慧。云何叹智。答。将一
    色类智。既有绝妙之身。必有超群之智。又前
    赴感中具明色智。知感即应。故是智无不
    周。普放净光。故形色无比。上既双覩。故今
    俱叹。一切法常住者。上虽叹色智。恐未必具
    于余德。是故今明具一切德。故下文说。成就
    一切佛法。名如来法身。问。若尔。法身摄一切
    德。何故复有波若。答。若作法身名说。无非法
    身。余二亦尔。故下文说智慧身自在。则波若
    中有法身。今法身中亦有波若。故云智慧亦
    复然。解脱亦有法身。故云是故礼法王。若
    就别义者。摄论云。法身是众德所依。如身根
    为众根所依。是故法身具一切德。虽具众德。
    未必是常。故云常住。所以常者。如来藏中过
    恒沙佛法。显成今德。是故为常。若是无常。不
    足归依。以是常住。故可归依。今佛异昔佛。故
    明常住佛。今归异昔归。故归依常住。古旧之
    释判其真应者。一行半叹应身。常住已下叹
    法身。今用此意。第三同异门。初偈及第二偈
    下半。人无异释。有人言。如来色无尽者。此叹
    报身。报身其有常色。常故无尽。智慧亦复
    然者。此叹智慧报身之中不出功德智慧。以
    智慧同色常住。故言亦复然。第四详论得失
    门。且前问后家若言无尽是常住义者。下句
    复云一切法常住。文则为烦。又下归依章中。
    明无尽归。常住归。若无尽即是常住者。文则
    不应两出。又即言不巧。世间云。绝伦之貌。
    无尽之才。若以常释无尽。则于叹不巧。是故
    应用初师之说。次论法身有色无色。古今论
    诤。有人言。法身有色。泥洹经云。妙色湛然
    常安稳。不随时节劫数迁。涅??云。舍无常
    色。获得常色。地论云。如来相好庄严为实报
    身。又菩萨广劫修作相好之因。而何无果。以
    文义推之。当知法身有色。破无色者云。若言
    色是碍义。故佛果无色者。亦应心是缘义。
    应说佛果无心。佛遂有无缘之心。应有无碍
    之色。问。无碍云何名色。答。若尔。佛无缘云
    何有知。次江南云?F藏等悉云。佛果无色。故
    涅??云。愿得如来无色主身。文殊十礼经
    云。无色无形相。无根无住处。不生不灭故。敬
    礼无所观也。破有色者云。若言佛果有色者。
    应架芎隆之屋。带楚之裳。难意云。法身既
    有无碍之色。应处无碍之宅。应着无碍之
    衣也。肇公注净名。至人空洞无像岂国土之
    有恒。竺道生着法身无净土论。明法身无净
    土。此皆用无色义也。通初家难云。色与心此
    二非类。?心可研习为妙心。?色不可研
    习为妙色。是故佛果则无色有心。问。若尔经
    云何言舍无常色。答。盖是妙有炳然。故言
    色耳。二家各执。互成诤论。今依龙树一言决
    之。中论法品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
    法实相中。无我非无我。亦应云。诸佛或说色。
    或说于非色。诸法实相中。非色非无色。又非
    色非不色。不知何以目之。叹美为色。亦非心
    非不心。不知何以目之。叹美为心。故色与无
    色。义不相违。又若言有色异心。有心异色。则
    成二见。经云。诸有二者无道无果。又若言有
    色有心。则名有所得。有所得者。无四无碍。
    有色无色。此虽一句之经。乃是佛法大事。悉
    须用龙树意通之。则无所滞着也。降伏心过
    恶者。第二叹解脱。前既明法身。则无非法故
    次明解脱。又前既对生死之报以明法身。今
    对生死之业故次明解脱。降伏心过恶者。断
    意地烦恼。除其因患。谓心解脱也。及以身四
    种。叹离果患。身有生老病死四种之缚。佛
    悉断尽。故言身四种。色难已穷。心滞复尽。便
    到佛果难伏之地。如来生不能生。老不能老。
    病不能病。死不能死。故云难伏地。佛能伏于
    众累。不为众累所伏。以能伏众累。不为众累
    所伏。便是自在法王是故致敬。有人言。身四
    种者。分段之身。四大所成。以为四种。如六种
    成人。是业果义。言难伏地者。谓金刚心。金刚
    能灭众惑。不为众惑所侵。故言已到。馥师
    以无明住地为难伏地。无始无明最为大力。
    唯佛能除。二乘不断到之言度。谓已过此累
    也。此实是断。而言伏者。如降伏四魔。难伏已
    伏。则高升累表。于法自在。故称法王。有人
    言降伏心过恶。则是远离意三邪也。及与身
    者。身三杀盗?H也。及四种者。离口四过。但举
    身则兼口。言四则兼意三。盖是偈要略之巧
    也。知一切尔炎者。第三叹般若。障累得除。功
    由般若。故次叹之。又叹法身无感不应。赞
    解脱则无累不除。美般若则无境不照。问。上
    云智慧亦复然。已叹智竟。今何故复叹。答。上
    略叹。今广叹。又上叹为成法身。今别叹般若
    也。释此不同。有人言。知者。叙其能照之智
    也。尔炎者。一切境界。是其所照境也。揽智慧
    以成身。纵任达观。故言智慧身自在也。一切
    万境。秉在佛心。无不练知。故言摄持一切法。
    妙德过人。堪可致敬。言是故今敬礼。此不
    分智释也。初句境智一双。次句体用一双。下
    句能持所持一双。有人言。初句叹智能照尽
    有无。故云知一切尔炎。一切即是有无二谛
    境。次句叹智用随心。故云自在。第三一句。
    摄理在心。记持不忘。如镜在高台。万像皆
    现。故云持一切法也。初句明智体。次句明智
    用。此二句明遍知。今辨常知也。古注云。照得
    其会。理宣于解。为摄持。有人言。初有两句。
    叹于空慧。摄持一切法。叹于有慧。即权实
    二智。亦是一切智。一切种智也。有人言。知一
    切尔炎。此叹一切智也。尔炎谓智母。以能生
    智故。又亦名为智境。则五明等法。能生智解。
    故智母。为智所照。名智境也。智慧身自在
    者。叹无碍智也。于诸法中。不假方便。任运
    能知。故云自在也。摄持一切法。叹清净智也。
    如实法性。谓一切法也。明证在心。故曰摄持。
    此三智出地持文。法华嘱累品亦明三智。谓
    如来智。佛智。自然智。即是地持三也。一切
    智。谓知世谛诸法。以无碍智。于世谛法知
    之自在也。三清净智。证第一义。又即是法华
    经三智。谓佛智。自然智。如来智。敬礼过称量
    下。有人言。上来别叹。今是结叹。亦云总叹。
    正叹者。叹应身法身般若解脱四德也。今明
    结叹前四也。即成四别。敬礼过称量者。结
    叹前应身。过于称量境界也。敬礼无譬类者。
    结叹前真身非譬类所及也。敬礼无边法者。
    结前叹解脱自在。离于系缚无边表也。敬礼
    难思议者。结前叹般若。内智深远。下地不测
    也。今明不然。前已四叹。今更结者。便是烦
    重。又摄德不尽。今明所以有此文来者。上但
    略叹三德。人情谓如来理极于此。故今明如
    来体与虚空同量不可穷尽。上所叹者。略叹
    少分耳。又上来叹如来德。人谓佛德可叹。今
    明叹所不能叹。乃穷称叹之美。故有此文来
    也。又上叹四德。此一一德。具过称量等四义。
    世间之物。可称其重轻。量其长短。佛德过
    称之故言过称量也。世间之物。可以譬况。
    可以类取。佛德不尔。故云无譬类。世间之物。
    有其边表畔齐。佛德不尔。故称无边法。世间
    之法。可以心思。可以口议。佛德不尔。故言敬
    礼难思议也。问。云何名为难思议。答。夫欲礼
    佛。须精识佛。龙树中论云。如来在世时。不言
    有与无。亦有及亦无。非有及非无。灭后亦尔。
    佛既绝乎四句。不可作四句而礼。若作有而
    礼。佛非是有。此则谤佛。又是礼有。不名礼
    佛。下三句亦然。问作绝四句而礼。是礼佛
    不。答亦非礼佛。所以然者。大品云。行亦不
    受。亦行亦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
    受。不受亦不受。则知五句皆舍。而般若即是
    佛。龙树云。若如法观佛。般若及涅??。是三
    则一相。其实无有异。故知般若绝五。佛亦如
    之。问。所礼之佛既绝五句。能礼之人其义云
    何。答。须识不二二义。二不二义。若不二而
    二。师弟宛然。二而不二。则尊卑寂灭。故维
    摩云。普于一切国。供养诸如来。诸佛及以身。
    无有分别想。此意明上半即是不二二义。下
    半即是二不二义也。礼佛既尔。念与归依。义
    亦如是。此虽一句之经。乃是佛法大事。不
    可不留心也。哀愍覆护我下。第二明请护。上
    叹如来累无不尽。德无不圆。有堪护之德。是
    故今请佛覆护。又上来叹佛德。今发菩提
    心。佛既有胜德。故发心求佛也。又上通叹佛
    德。今欲请佛为师。己为弟子。结师徒也。又胜
    ?将欲请佛为师。就佛受戒。故请护也。建此
    四意。使万类学之。就文开为四段。初请护。
    二许护。三明请护事。四与护事。此四即次第
    宜生起之。请护有四。初句正请护。次明所护
    事。三明护时节。四请摄受。哀者悲也。愍者慈
    也。愿佛内运慈悲之心。外以事来覆护于我。
    慈阴令我善增为覆。大悲使我离恶为护。令
    法种增长者。出覆护之事。胜?上来叹佛之
    善。能为未来法身种子。名为法种。愿佛覆护。
    令得增长。增长者。横阔为增。竖进为长也。
    问。但法身因增长真如。法身亦增长耶。答。本
    有渐显。亦有增长之义。种子二义。一广大。二
    甚深。令种子广大为增。令种子甚深为长。法
    身亦二义。令广大渐显为增。甚深渐显为
    长。此世及后下。出请护之时节也。此即现
    世。后谓来生。不但请如来慈阴现在。亦愿后
    生覆护。非止此世后生暂请如来。于一切处
    一切时愿佛常摄受。问。摄受与请护何异。答。
    覆护语通摄受。明别常摄受。所以为异。又请
    护明生善灭恶。摄受辨于人法。谓以法摄我
    为摄。我为弟子为受。问。何故不言过去摄受。
    答。过去事竟。不须请也。我久安立汝下。第二
    如来受请许护。佛言我前世已为汝作师。安
    立汝在正法中也。问。胜?之请。与今受请有
    何异耶。答。胜?但请二世。今许其三世。谓过
    去曾护。现在今护。未来当护。明我过去广劫
    已来。久安立于汝。是故今现世与汝相值。则
    知今日相值。未来亦然。此举过去证成现在
    未来也。此义一名异。始建曰安。终成为立。
    问。安立与开觉何异。答。令汝依福舍罪。名为
    安立。令汝罪福俱舍。名为开觉。又令发菩提
    心为安立。修菩萨行为开觉。又离生死厄苦
    为安立。渐入涅??门为开觉也。又久安立
    者。安立功德也。开觉者。开觉智慧也。今复摄
    受汝者。以法摄汝令住正法中。受汝为弟子。
    我为汝作师。未来亦尔。我以作功德下。此
    第三明请护事。就文为二。一者口请。二者身
    请。就初有二。初三句牒三世善。第四句请佛
    摄受。就初又二。两句别明三世善。次一句总
    牒三世善。我已作功德者。领佛前世以开觉
    之言也。佛所以前世开觉我者。良由我过去
    世已曾种功德故也。现在者。现世也。及余
    世者。未来也。如是众善本者。总牒三世之
    善也。故云众善也。善虽三世。其理冥同。故
    总言如是众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
    提根。故名为本。唯愿见摄受者。明我过去已
    生善。现生善。当生善。摄此三善。一者令莫向
    三有。二者令莫向二乘。三者令莫取相。次将
    此众善亦有三事。一者令此善与众生共。二
    者令我与众生共成佛。三者以此善同入实
    相。今请佛摄受如此之善。故言唯愿见摄受
    也。尔时胜?下。古注云。既颂美已毕。则法
    供理同。今标寄归诚。欲化洽亲属。此意明
    礼佛。佛既授记。则引亲属修净土之因也。
    今明上来口请。今身请也。众师解云。上是口
    请乞记。今是身请乞。今谓不尔。此乃是
    请佛摄受。上是口请摄受三世之善为菩提
    基。今是身请三世之善为菩提基。夫善向菩
    提。是为理之中极。必须心形俱至。故上口请。
    今明身请。而心通二处。问。何故口礼。何故身
    礼。答。为叹故口礼为敬故身礼。又于暗处则
    须口礼。于明处则须身礼。又盲人故即须
    口礼。为聋人故即身礼。又生自他身业善故
    明身礼。生自他口业善故明口礼。又师徒相
    去远故即身礼。相去近故即口礼。问。敬与礼
    何异。答。凡有四句。一者礼而不敬。如恶心礼
    也。二者敬而不礼。如善心叹佛及念佛也。三
    亦敬亦礼。谓善心礼佛也。四不礼不敬。谓敬
    无所敬礼无所礼。又有四句。一心礼而身不
    礼。如须菩提端坐念佛。名真礼佛。二身礼而
    心不礼。如调达礼佛。密欲害伤。三身心俱礼。
    即是胜?。四身心俱不礼。谓外道见佛。将口
    对心亦有四句。义推可知。佛于众中下。第四
    许摄受。即是与护事。而与授记者决也。以汝
    未来必当作佛。是故受汝众善为菩提基。又
    以受汝众善为菩提基。故汝未来必当作佛。
    互相释。又胜?叹佛请护。现在得记。未来成
    佛者。令一切众生学之。叹佛请护。现在得记。
    未来成佛。又授胜?记者。为利时众。以众
    中诸天及人见胜?得净土记。发愿往生。故
    与之记。又将欲明胜?受十大受。及发三大
    愿。乃至广为大众说法。故须前为授记。以胜
    ?现在得记。未来成佛。言必可信。则胜?所
    说宜应受行不须疑也。为此因缘。故授胜?
    记。就文为二。初明与记。二明得益。就与记
    中有二。一总明得记。二别明得记也。言即为
    授记者。总明得记也。法华疏内具释。一者记
    谓别也。佛记其不成六道及以二乘。当得作
    佛。以别于佛道。异于外道。故名为别。今授此
    记。故名授记。二者胜?行因。记得来果。此
    是有来果可记。故名为记。圣说授与。故名授
    记也。如地持中授记有六。一种姓未发心
    记。二已发心。三现前。四不现前。五时量时
    定。六时无量时不定。前之二种得记人。位地
    上下差别。前一在种性地。发心者位在解行
    已上。次二约处同异差别。同处对面而记者
    名现前。异处遥记者名不现前。后二约时分
    定不定差别。若记时劫数量名字。并记佛及
    国土名字者。名时定。若总言无量劫作佛。
    不委曲辨时劫数量及佛国土名字者。名时
    无量时不定。今胜?得记者。或是种姓。或
    是发心。经无成文。位地难定也。乃是现前授
    记非不现前也。若记近果。言无量劫人天中
    王者。应是时无量时不定也。记其远果。言过
    二万劫作佛号普光者。应是时量时定也。此
    六种授记。更有异释。如法华疏解。汝叹如来
    下。第二别明授记。就文为二。一明现因记得
    近果。二明当因记得远果。亦是当因当果。
    亦是菩萨因菩萨果。亦是佛因佛果。就初又
    二。初明因。次明得果。汝叹如来真实功德
    者。牒前善因也。以此善根下。第二明得果。得
    果中。前明时节。次明得果。今前释阿僧只劫
    义。依法华论。但明二种僧只。一明日月岁数
    不可数。谓小僧只。二劫不可数。为大僧只。有
    人言。三种僧只。二种同上。三大劫僧只。杂
    心说六十四劫名一大劫。所言六十四劫者。
    始从初火劫。终讫风劫。有六十四。六十四者。
    七火一水。过七水已。更经七火。方有一风。故
    合成六十四。合此六十四为一大劫。此大劫
    不可数。名一大僧只。善生经云。刀兵饥馑为
    一小劫。十九小劫为一中劫。俱舍云。八十小
    劫为一大劫。依璎珞经下卷亦明三劫。一里
    二里三里乃至四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
    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
    名一小劫。就小劫中自有一里二里乃至四
    十里也。六十里石。方广亦然。以梵天衣重
    三铢。梵天中百宝光明珠为日月岁数。三年
    一拂。此石乃尽。名为中劫。有八百里石。方广
    亦然。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即净居天百宝光
    明镜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
    大僧只劫。问。今经中明三阿僧只劫行行成
    佛。定用何等劫耶。答。智度论摄论等云。或
    四十里石。天衣三年一下。拂之使尽。又四十
    里城。满中芥子不[既/木]令平。有百岁人取一芥
    子。取芥子尽。名一大劫。取此劫不可数为一
    大僧只劫。望璎珞经即是彼小劫。多作此说。
    或可依璎珞经中大劫不可数名一僧只。问。
    为直取三阿僧只时节满即得佛不。答。不尔。
    若直数时节者。于时节中有或当空过。今取
    三僧只念念善相次。取三阿僧只劫善满。方
    乃得佛。问。三僧只劫善满者。亦取人天及
    二乘及佛因不。答。法华论云。凡夫善及决
    定声闻善非佛因。不得成佛。要取发菩提心
    行菩萨行善。满三僧只方得作佛。杂心中二
    种僧只。善行僧只。与劫僧只。善行僧只。即
    前善是。劫僧只。谓时节也。问。三僧只约位云
    何。答。初一僧只行行到初地。二从初地行行
    经一僧只到八地。三从八地一僧只行行到
    佛地。问。何故尔。答。初从凡至圣。次从功
    用到无功用。后从因到果。问。约值佛云何。
    答。智度论述小乘云。释迦过去为凡之师。
    值过去释迦佛初发心。至赖耶尸弃佛为一
    僧只。从赖耶尸弃至燃灯为二僧只。从燃灯
    至?称攀?鹞???弧4?称攀?两袷湾?br> 成佛复经九十一劫。小乘又云。前三僧只行
    有漏六波罗蜜。后九十一劫种相好业。龙树
    但破其行有漏六度及百劫种相好业。不破
    其三僧只。当知三僧只。此通大小乘为定数。
    通名劫者。梵云劫波。此云分别时节。梵云
    迦罗波。此云时也。问。何故火劫起烧世界
    耶。如第一义法胜经说。佛欲示众生令知时
    节。又示众生业果成坏。又示众生有劫火起。
    令其畏劫火故。预修善法。今谓或佛示现劫
    火。或众生报尽一期。是故劫火等起。问。既
    但三僧只行行成佛。今经文何故言无量阿
    僧只耶。答。有人言。此云无量者。依华严经是
    百二十数中一数之名也。非是泛尔。言无量
    也。僧只是外国语。此云无数。亦是一百二十
    数中一数之名。若尔。则无量无边及阿僧只。
    经是僧只劫。故下文作自在王则是初地。以
    一僧只劫行行至初地故。亦可依经无量无边
    僧只。即是僧只无量。僧只无边也。问。但三僧
    只行行。云何言无量僧只。答。此或可是时节
    僧只。非善行僧只。或可是小僧只也。于人天
    中。第二明得果。人天简恶趣。自在王简庶民。
    胜?受质五碍三滥。对此故言自在。古注
    云。居上化物。为自在王也。胜?未来形遍
    六道。无所不为。就胜言之故云人天之中为
    自在王也。一切生得处常得见我者。上明
    尊胜果。今得见佛果。虽得尊胜果。若不见
    佛。则行愿不成。故须明见佛也。又尊胜果者
    受世乐。见佛者求出世乐。又尊胜果者明受
    果也。见佛者行因也。又尊胜果下利也。见佛
    者上弘也。即显成上佛摄受义也。又自有尊
    胜而不见佛。自有见佛而不尊胜。今具二也。
    通而言之。赞佛一因。得此两果。别而言之赞
    佛感尊胜请摄受感见佛。随相似义也。以常
    得见我。则知我常摄受汝也。即?上愿佛常
    摄受言也。现前无异者。此一往美其叹佛之
    言耳。若后时悟解。则有胜于今也。过二万已
    下。第二得远果。前辨时节。次明得果。问。二
    万僧只劫当得作佛者。是何位人耶。答。有人
    言。此是第十地入住满三心外。更起胜进。金
    刚心中所经小劫。进入佛地方便。非是大劫
    僧只劫。今谓璎珞经说。无垢地菩萨千劫学
    佛威仪。谓象王视观等。无垢地即是等觉地
    金刚心菩萨。不云无量僧只劫学佛威仪。有
    人言。前云无量僧只劫为自在王者。此在初
    地。更经二万僧只修行方得作佛。经二万僧
    只劫者。此是水火等中劫。经言三大僧只
    行成佛者。此取数六十四为大劫之劫。满三
    僧只劫也。今谓经中多明水火等劫为三僧
    只。不取后大劫为三僧只。若必有文证者。亦
    宜用之。今言过二万僧只者。或可是劫僧只。
    非善行僧只。或可是小僧只也。当得作佛者。
    第二明得果。若长望文。自上来并是行因。今
    始明得果。就文为二。一明正果。二辨依果。两
    文各二。正果二者。一者别号。二者通号。诸佛
    立号义有多门。或从姓立名。如迦叶释迦
    等。或从光立名。如锭光等。或从声立名。如微
    妙声佛等。或从喻立名。如满月光佛等。或从
    因立名。燃灯佛等。今言普光者。从前见佛
    普放光明起心愿求。故成佛时名曰普光。古
    注云。照极无遗为普光也。如来已下。第二明
    通号。具足应十。明今略三。谓如来应供正
    遍知也。此三是十中之要也。彼佛国土下。第
    二次明依果。今且前论土义。古注云。国土是
    养众生封疆之域秤也。以理推验而实成佛
    者。则不必待乎记[?`/别]。既以权记。引于庸信故
    成佛必云封疆是妙。然封疆实是众生惑报。
    既以惑尽成佛。佛焉得有惑报之封疆哉。但
    道极则兼化物。故示居惑报之封疆耳。苟得
    摧级之旨。解亦无伤于佛实无土也。而众生
    惑报封疆复劣不同者。??由资善有浓淡。烦
    惑有厚薄也。若惑薄善浓者。致报则妙。惑甚
    善微者。报必秽恶。经论备明也。所以授净
    土记者。一表胜?心净故生净土。二欲引同
    行眷属发愿往生。就文亦二。初明无秽。次辨
    有净。无秽中有二。一无秽果。二无秽因。无
    恶趣者。无三涂苦也。无老病者。无人中苦也。
    中年夭丧名为衰恼。又解无衰恼者。明无天
    中苦。天中五衰相现。是故生恼。故言衰恼也。
    不适意苦。前明无人天内苦。今明无人天外
    违缘不适意苦也。亦无不善恶业道名者。上
    来明无恶果。此辨无有恶因。十恶破戒违理
    名为不善。造作称业。通人向于三涂名之为
    道。净土中尚无此名。况复其事。依摄大乘论
    云。净土中无七种众生。谓二乘外道等。如彼
    广说。彼国众生以下。第二明有净土。亦开
    为二。一有净果。二有净因。彼国众生。谓人与
    天。翻前诸恶趣也。色。翻上老也。老侵于彼
    壮。故以好色翻之。力。翻前病。病夺强力。故
    以力翻之。寿。翻衰恼。衰恼夭于长寿。故寿命
    翻之。五欲众具皆悉快乐。翻上不适意苦。胜
    于他化自在诸天者。净土是人中果报。胜彼
    天也胜有二种。一境胜。如他化自在天。此人
    五欲升降非并。无量寿经云。他化自在天比
    无量寿国。如乞人之比帝释。净土五欲他化
    天优劣亦尔。二受用胜。秽土五欲受用生罪。
    净土五欲受用生福。如香积饭等具二种胜
    也。彼诸众生纯一大乘者。上来明有净果。今
    辨有净因。即翻上亦无不善恶业道等。诸有
    修习善根众生者。此是住处众生。对诸恶趣。
    教化众生是净土业。如经说直心是菩萨净
    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如是
    等是胜?未成佛时所化众生修善根者。胜
    ?后成佛时得生其国。又他方世界大乘众
    生。见闻胜?国中纯说大乘。故发愿往生。如
    此众生愿生阿弥陀阿[门@(人/(人*人))]佛土等。又上明净
    土精妙。时众或谓难往生。今欲引之。若改恶
    修善者必得往生。胜?夫人下。上来明授记
    竟。今第二明大众愿生。就文为二。初正愿生。
    世尊悉记下。第二明佛如愿与记。授记之兴。
    正为此意也。佛所以记者。进此往生众生动
    一净土耳。尔时胜?下。自上已来明叹如来
    真实第一义功德门竟。今明受十大受。可作
    十门释之。一来意门。前章叹佛。明发菩提心。
    今次明修菩萨行。菩萨之行以止恶为本。故
    前明受戒。即菩提心菩萨行一双也。二上叹
    佛真实功德及以请护。此明就佛受于三归。
    归依既竟。次明受戒。即归戒一双。三上叹佛
    真实功德。此福既树。必招当果。故佛即授成
    佛之记。佛既记果在于当。此之当果。非行
    不得。行者无恶不止。无善不行。无人不度。上
    明当果。今辨行因。则因果一双。四上明净土
    有三。一无秽。二有净。三纯善众生来生其国。
    息一切恶。得土无秽果。修一切善。得土有净
    果。度一切人。得纯善众生来生其国也。以成
    上净土有三义。故明受三戒。五依璎珞经明
    有二本。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
    在佛家。以戒为本。上叹佛归依。即是信本。今
    欲生佛家。以戒为本。是故受戒。六涅??经云。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悉当成佛。要令持戒。然
    后见性。戒即是引出佛性。是故受戒也。七上
    请护中云。令法种增长。今受十大受等。即
    是法种增长之义。故有此章之义。第二释名
    门者。依下文云不思议大受。菩萨戒法深且
    广。难持难行。非二乘所持。故明不思议。又不
    持不犯为正法戒。名不思议。所言大者。一当
    体大。谓普息一切恶。普修一切善。普度一切
    人。二得果大。谓诸佛菩萨大人王大天王。三
    是大人所行故名为大。九道中。六道二乘皆
    不能行。唯菩萨能行。故名大也。四者时大。谓
    三大僧只劫常持此戒。五者永不失。一日之
    戒。日尽便无。一形之戒。形尽便灭。若一受菩
    萨大戒。虽经六道而戒法不失。故名为大。馥
    法师云。虚心敬纳。克已奉行。故称为受。第三
    明受戒不同门。依璎珞经受戒有三种。一者
    诸佛菩萨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
    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前受戒菩萨者。请为
    法师。教授我戒。我前礼足。应以如是语。请
    大尊者为师。授与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
    中品戒。三者佛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
    应在诸佛菩萨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
    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诸佛及大菩萨等。
    我学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第二第三亦
    如是说。今胜?现前值佛是上品。但是自誓
    受。非佛所授。但第二从法师受有二种。若依
    璎珞经。戒师不作羯磨方法。初令礼过去一
    切佛。次礼未来佛。次礼现在佛。如是三礼已。
    法僧所尔。次令受三归依戒法。次令忏悔三
    世罪。次后正授十无尽戒。若如地持。菩萨戒
    师前为作羯磨。然后授戒相。乃是前后方便。
    非正授戒。又如受五戒十戒。受三归已。说戒
    相者。方名受戒。此则受三归复说戒相。乃得
    戒。何以知之。如直受三归人。但得归不得戒。
    如受大比丘戒前羯磨。则已受戒竟。后说四
    重等。令受者坚持。非说戒相为受戒也。以此
    证知。须前作羯磨。方得授戒。而璎珞梵网无
    羯磨者。或可前略。或可教门不定。适时而
    用。问。菩萨戒师。为用在家人。为用出家人。
    答。通于道俗。璎珞经云。夫妻六亲。得互为师
    也。问。第三于佛像前受戒。若无佛像。得自誓
    受不。答。依普贤观经。但虚心奉请释迦为和
    上。文殊为?梨。弥勒为教授师。一切佛为尊
    证。一切菩萨为同学。不论有像无像也。问。何
    故戒法一种。要须受耶。答。欲显恶可顿止。以
    戒是止恶为宗。故有受法。以要期顿发故也。
    善难并生。余行皆是修善为宗。故无受法。以
    渐生故也。问。若恶可顿止。善不可顿生者。亦
    应惑可顿灭。解不可顿生。答。戒是止相。其相
    即静。故常有戒法。恶有顿止之义。余善是动
    相。修习方生。不可一时并修诸善。灭惑生解。
    并是行善。故与此非类。问。自誓发戒。与从师
    发戒何异。答。若从戒师作法成时。则一时俱
    发。今既心发口言。随发随生。非一时。问。授
    戒受戒。得何功德。答。璎珞经云。若能教一人
    出家授菩萨戒。胜造八万四千塔。其受戒者。
    堕在菩萨之数。超过三劫生死之苦。问。受
    戒而犯。何如不受不犯。答。璎珞云。有戒而
    犯。胜无戒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
    问。五戒有受一分。乃至具足受五。菩萨戒云
    何。答。璎珞云。十重戒中有受一分名一分菩
    萨。乃至二分三分。若受十分名具足受戒。十
    重有犯无悔。得使重受。八万四千威仪戒。尽
    名为轻。有犯得使悔过。对手便灭。第四戒
    体相门。?酬家陨?畚?濉3墒涤梅巧?切?br> 为体。譬喻部以心为体。璎珞云。一切菩萨凡
    圣戒。尽以心为体。心若尽者戒则尽。心无尽
    故戒无尽。故六道得受戒。但解语而受得不
    失。若依璎珞别明三戒体者。摄律仪戒。谓十
    波罗密摄众生戒。谓慈悲喜舍。摄善法戒。所
    谓八万四千法门。此以四等为化他。故是摄
    众生戒。十度是自行。故取为摄律仪。摄善法
    通自他。故取八万四千法门为摄善法也。第
    五戒所对治门。大宗此三种戒。则无恶不止。
    无善不行。无人不度。则五住地惑。通是所治
    也。然戒法以止善为体。止弃物之恶。为摄众
    生戒。止不修行之恶。为摄善法戒。除此二外。
    止起恶之心。为摄律仪。故三戒别治三惑也。
    又此三戒。行二乘三戒恶。摄律仪者遍防
    三业罪非。行二乘但防身口。摄众生者。不
    弃物之心。行二乘独善之行。摄善法者。誓
    行众善。行二乘偏近小行。第六作无作门。一
    云单用作善为体。二单用无作善为体。三合
    用作无作善为体然此三戒并有作无作。作
    即誓心。无作即是从心生戒远至菩提。小乘
    正以无作为体。作心罗难恒。大士即两取
    也。若尸罗与波若合用。则以心戒为本。常
    有心。则无作常生。第七通别门。通而为论。悉
    是摄律仪戒。皆有被物之用。通是摄众生戒。
    地持云。律仪悉总三聚戒。通名律仪。于律
    仪中分出余二聚。余残戒者是律仪。律仪既
    通。余二亦通。但约立意不同。故分为三。第
    八次第门。璎珞经。前明摄善。次明摄生。后明
    律仪。又初明无恶不息。次明无善不行。后明
    无人不度。今文明三戒次第者。前要须自行
    息恶。故第一明摄律仪。然后方能及他。故第
    二明摄众生。自行化他必须生善。通自行他
    化故明摄善法也。第九因果门。依摄大乘论。
    三戒为三德因。息一切恶为断德因。修一切
    善为智德因。度一切众生为恩德因。初一累
    无不寂。次一德无不圆。谓自成佛也。恩德亦
    令众生具得二事。则他成佛也。故受此三戒。
    若自若他一切成佛。即是不可思议广大之
    义。第十大小门。小乘无重受。大乘有重受。小
    乘有舍戒。大乘无舍戒。小乘有简众。大乘
    无简众。故奴婢畜生解佛语者。皆得受戒。小
    乘二师十师二十师。大乘唯一师。小乘防二
    业。大乘防三业。小乘尽一形。大乘至佛果。小
    乘随犯渐制。大乘未犯顿制。小乘戒有定
    数。如从十戒乃至五百。大乘不定。或六重。或
    八重。二十八轻。或四十二种。或十重四十
    八轻。涅??疏内具会其同异也。就文为三。第
    一经家叙列受戒之仪。第二正受戒。第三请
    证除疑。初是受戒前方便。次正受戒。后是方
    便。摄三为二。初两正明受戒。后一明受之意。
    菩萨所以受戒者。为欲止谤除疑。令尊人重
    道。然后始得开宗授法。尔时胜?闻授记已。
    此领前记也。恭敬而立者。正叙授戒之仪。
    佛处空。胜?在地。欲使空地言交。受法仪
    便。是故立也。又胜?礼佛。请佛摄受。佛即授
    记。故闻记欢喜。恭敬而立。非欲立而受戒也。
    又佛前授记。闻记欢喜。将欲受戒。更整容
    仪。尽于处悟。为受戒方便。是故立。或言
    立是将行之貌。胜?将欲受行戒法。是故而
    立。受十受者。上之受字。明内心能受。下之受
    字。明戒是所受法。为行者预纳。故称为受。
    又要心摄持故名受。十是圆数之名。菩萨戒
    法长而且广。是故称大。世尊我从今日下。第
    二明正受戒。释此不同。凡有五师。昙林云。自
    此章为十大愿。然下别有三愿一愿。故不同
    此释。馥师云。前五为止恶。后五为生善。不分
    三戒。第三师云。初戒是总。谓总要心发戒。总
    出所防。从第二已去。谓别要心发戒。别出所
    防。第四师云。前九受世教戒。后一得正法戒。
    随事防禁。名受世教戒。证实离过。名得正法
    戒。前九中。初一受律仪。中四受摄善法。后四
    受摄众生。第五师云。初五摄律仪。中四摄众
    生。后一摄善法。此五随人取舍。但今用第五
    师释也。问。何以得知初是摄律仪。答。初五并
    明息恶。故是摄律仪。五为二。前一总明息
    恶。于所受戒不起犯心者。若从来已曾受五
    戒八戒等。今于佛前自誓于所受戒不起犯
    心。又昔受但防七支。不防意地。今欲遍心。故
    不起犯心。若从来未曾受戒。今自誓于所受
    戒不起犯心。即是受戒。亦即是得戒。亦即
    是持戒。于所受戒者得戒有二。一从受得。
    是所受戒。二非受得。谓定共道共戒也。今是
    受戒。谓息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生。不起
    犯心者。不起不息恶心。不修善心。不度生心
    也。故即是受三得三及持三也。又戒法有二。
    一受。二持。但受易而持难。故前明难必得其
    易又本为持故受。故持为受本。故前明于持
    也。又持必得戒。受未必得。又恐物谓胜?是
    深宫之女。一时勇猛能受。未必始终常持。是
    故今前明能持即是受也。一一戒中有三句。
    初言世尊者。请佛证也。又佛是发戒之缘。故
    对佛也。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下。第二出受戒
    时节。今日。明持戒始也。乃至菩提。明持戒终
    也。无臂林云。梵本言菩提缦?罗。此云道场。
    又为对于二乘尽形。故明时长也。于所受戒。
    第三明受戒。前辨时长。今明防广。并是异
    二乘也。大品云。有身口意。即是菩萨?业。亦
    是犯戒。今知三业无生。故犯心不起。显胜
    ?位高也。世尊我从今日。第二四戒。别防四
    恶。今是不慢戒。止于慢恶。师父为尊。兄姊为
    长又但今年高德胜。便是尊长也。慢譬高山。
    法水不住。是故于尊不起慢者。敬事尊长心
    不慢故。尊长便得如法教授。具如戒中说。
    人坐比丘立。不得为说法者也。第三于诸众
    生不起?心。亦得前于上不慢。此于下不?。
    又前别明于上不慢。今总辨于诸众生不起
    ?心。此总别互得通二文也。菩萨以化物为
    首。若起?心。则于物隔碍。是故除之。问。于
    诸众生不起恚心者。此是何心。答。是慈悲心。
    以于众生起恚心者无慈故。以不?善根。是
    慈悲体故。金刚仙论师解四无量。言慈悲心
    体者。不?善根。是以对治?法故。问。慈悲治
    何等?。答。可?处?。以慈治。不可?处?。
    以悲治。又治杀众生心为慈。治打众生心名
    悲。又涅??经云。?有二种。一上。二中。修慈
    断上。修悲断中。又?有二。一有因缘。二无因
    缘。慈心者断有因缘。悲心者断无因缘。有论
    师云。修慈为除众生?觉。修悲为除众生恼
    觉。第四于他色身及外众具不起嫉心者。谓
    是喜无量。嫉妒他者。心无喜爱。故知不嫉
    是喜心也。色身。谓内之好报。及外之妙果。夫
    为菩萨本应与物内外好果。而今他自得之。
    应生庆悦。岂更起于嫉心。第五戒于内外法
    不起悭心者。林公云。自财为内。他财为外。
    梵本云尔。有人言。内谓己身。外谓妻子财物。
    菩萨发愿。为众生故。受身及妻子财物。今众
    生来取内外之物。则会菩萨。林公云。不起悭
    心。是舍无量。金刚仙论师解云。舍心体者谓
    无贪善根。问。舍心治贪。不净观治贪。此有何
    异。答。色贪不净能治。?H贪舍心能治。此中明
    悭心不能舍。贪心亦不能舍。是故能舍必破
    悭贪。经论说四无量不同。或言大悲拔苦。大
    慈与乐。喜心庆前脱苦得乐。见前人脱苦得
    乐其心放舍。今摄此四或为两双?之。谓敬
    上不慢。悲下不?。于他不嫉。于自不悭也。问。
    何故本命初即明不慢。答。胜?现居高位。多
    生慢心。前明不慢。故外书云在上不?x也。既
    于上不慢。恐于下起?。故明不?。又慢则不
    受他化。则自不成佛。?则不化于他则他。不
    成佛。过之大矣。故命初辨之。问。何故于慢
    ?后辨不悭嫉。答。前二为使。后两为缠。使
    重缠轻。故前离于重。后息于轻。则众恶都寂。
    问。缠既有十。何故偏明离二。答。嫉是下贱之
    因。悭是贫穷之业。大士方欲为尊为导。宜应
    离之。又悭则不施他财。嫉则忌他得乐。个是
    障慈之本。故偏明离。又修罗则悭色嫉味。天
    主则悭味嫉色。故九结因之以成。菩萨对此
    偏言离也。问。第一戒既是总。何故别明不慢
    不?不嫉不悭四种戒耶。答。有人言。此四重
    故。地持论中说此四种为波罗夷。地持论明
    四法。第四是痴心。即是今文之第一慢也。今
    之第二。当地持中之第三。即是?心。今之第
    三。当地持中第一贪心。今之第四。当地持中
    第二悭吝心。故偏说四也。世尊我从今日乃
    至菩提不自为已聚畜财物。此下第二明有四
    戒。谓摄众生戒也。所言四戒者。第一戒别明
    以财摄众生。第二戒通明四摄法摄取众生。第
    三戒拔众生现世苦果。第四戒断众生苦因。
    四戒两双。初二止自为之恶。后二止弃他之
    恶。初二止自为恶者。一明不自为受乐果。次
    明不自为行乐因。后二止弃他之恶者。初明
    不弃物更受苦果。后明不弃物行苦因。此四
    摄生义尽。初文为二。第一明不自为己聚畜
    财物。凡有所受下。第二明为救众生。问。菩萨
    何故不为身畜财。答。为身畜财。但身自得乐。
    为他畜财。则与一切乐。又为自畜财。则豪
    善不生。为他畜财。则恒发无作。又为身畜财。
    则属五家。为他畜财。则属自己。又为身畜
    财。不得常财。为他畜财。自得常财。又为己畜
    财。则长悭贪。为他畜财。则知足少欲。胜?受
    此一戒。令我等学之。愿一切人畜一豪财。不
    隔三宝。无碍四生。又为他畜财。不说净不犯
    长物罪。第二戒中亦开为二。初明不自为己
    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下。第二为一切众生
    行四摄法。问。行四摄法本是为他。云何言不
    自为己行四摄耶。答。自有菩萨虽行四摄。以
    摄善归己。是故今明为他行摄。则摄善与他。
    又四摄摄他。即似如贪他属己。是故明不
    自为己。问。前已明布施。与今四摄中施何异。
    答。上别明布施。今通辨四摄。又上直明布施。
    救其交切之苦。四摄中施。摄令住理。是故为
    异也。以不染爱心者。凡行四摄。摄取众生。多
    起爱心。令知能摄所摄皆空。故不起染爱
    也。无厌足心者。从今时至后际。常行四摄。故
    无厌足也。无碍心者。行四摄时。怨亲平等也。
    又不染爱者。行四摄时。于亲人不起染也。无
    厌足者。于中人无懈怠也。无碍心者。于怨憎
    人无隔碍也。离此三种。故能摄受四生也。世
    尊我从今日若见孤独下。此第三拔众生苦
    前明有苦。次辨拔苦。无父曰孤。老人无侍
    曰独。重牢曰幽。谓深远无人处也。枷锁称
    系患之轻者曰疾。重者称病。不安曰危。障碍
    为难。数穷称困。逼恼名苦。亦得以为五双。孤
    独一双。据无眷属。幽系一双。约罪轻重。疾
    病一双。据其差甚。危难一双。就其自他。困
    苦一双。据其内外。经本不同。或云厄难。或
    云危难。馥法师云。对下安隐。应云危难。对
    下饶益。应云厄难。则二义俱通。但厄是灾厄。
    危是危亡。此二皆是障难也。终不暂舍者。上
    来叙苦。今欲拔苦。初明不舍苦。必欲安隐。
    正明拔苦。安隐者。安隐上五双众生也。无二
    亲者。为作父母。无侍者。为作儿息。乃至困苦
    者。令得安乐。以义饶益者道理。非唯损彼
    而益此也。又安隐者。与出世乐因。饶益。与其
    出世乐果。脱苦已后。任其所从。不相妨碍。故
    名然后乃舍也。世尊我从今日。第四拔苦因。
    或亦前是拔现苦。今是拔当苦也。今总释四
    戒。虽有四戒。不出慈悲。前两戒大慈与乐。后
    两戒大悲拔苦。与乐中。初一与现乐。次一与
    未来乐。又初一与世乐。次一与出世乐。又初
    一与乐果。后一与乐因。大悲戒中亦二。初一
    拔现苦。后一拔当苦。又初一拔苦果。后一拔
    苦因。又初一别拔人间苦。后一总拔一切众
    生苦。故下折伏摄受。明世出世利。故知遍拔
    一切苦。又初一拔其轻苦。后一拔其重苦。又
    初一拔其少时之苦。后一拔其长时之苦。就
    文为三。第一叙恶因众略生明不舍。第二广
    明不舍。第三释不舍意。捕鸟故名为捕。养猪
    羊鸡牛。称之为养。余屠杀等。事别非一。不可
    具举。是故总言诸恶律仪也。以罪众生。各有
    律仪戒。品类不同。故言诸恶律仪又解恶法
    名律。无作之罪。合此律仪式。故称为仪也。律
    仪多少。经论不同。依涅??经说有十六。牛。
    羊。猪。鸡。为利故养。肥已转卖。即以为四。
    利故买。买已屠杀。复以为四。通前为八。捕鱼
    为九。捕鸟为十。猎师十一。劫盗十二。魁脍十
    三。两舌十四。狱卒十五。呪龙十六也。依杂心
    论说有十二。屠羊为一。养猪为二。养鸡为三。
    捕鱼为四。捕鸟为五。猎师为六。作贼为七。魁
    脍为八。守狱为九。呪龙为十。此十与前涅??
    经同。屠犬十一。伺猎十二。此异前。此十二
    与涅??所说有同异者有六。彼此是一。名字
    少异。一捕鸟。二捕鱼。三作贼。四屠脍。五守
    狱。六呪龙也。屠羊养鸡猪等。杂心中合之
    为三。涅??中说之为八。猎师伺猎。杂心中
    说之为二。涅??合之为一。是等彼此离合互
    异。杂心中屠犬。涅??中略无。涅??中养牛
    羊二种及两舌。杂心中略无。是等彼此有无
    互异也。如涅??中十六。略为四不善律仪摄。
    劫盗一种。即是劫盗。两舌是两舌。即是有
    绮语。余者是杀业。若通取呪龙。亦得名绮
    语。但多取呪龙为杀方便也。杂心中十二。略
    为二不善律仪摄。作贼一种。是盗不善。自余
    是杀不善。此等犹自狭于成实身口七不善
    律仪也。问几捕。几养。几非捕养。答。捕鸟捕
    鱼猎师是捕摄。养猪羊牛鸡是养。余非捕养。
    正作恶因。未肯受化。始终须拔。故云终不舍
    置也。我得力时下。第二广明不舍。即是正断
    恶因也。力有二种。一者势力。二者道力。势力
    者。菩萨或时受于王位。能遮断之。或作天龙
    神鬼。令其舍离恶业。道力者。菩萨以道德之
    力。现通变化。断其恶业。问。前救苦中何故
    不尔。答。拔苦理亦须力。但今为明拔苦与乐。
    人皆乐从。不须强力。降恶就善。违情难化。人
    多不从。故求强力。于彼彼处者。所作恶者非
    一。故称彼彼。刚强应伏。伏令离恶。柔软应
    摄。摄令住善。故名折伏摄受也。何以故下。第
    三释折伏摄受之意。何以故者。即是问也。问
    意云菩萨。但应摄受。何故复行折伏。又问
    意者。菩萨何故行折伏摄受二种事耶。以折
    伏摄受令法久住者。此下即是答也。凡有二
    益。一令众生得世间益。二令众生得出世益。
    一一中有二句。初二句。第一令法久住。即是
    上弘大法。天人充满。恶道减少。下益众生。
    使其改恶修善。修善故天人充满。改恶故恶
    道减少。于如来所转法轮。第二得出世益亦
    二。初明佛转法轮。即是上弘大法也。如来所
    以不出世不转法轮者。良由众生无善感佛。
    众生若改恶修善。便感佛出世转法轮也。转
    法轮者。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而得随转
    者。佛今已解化于前人。前人依佛教修行。
    亦得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故言随转也。次合
    四句为三。一正明法久住。二正益人天。三终
    致出世。由行恶犯戒。则正法毁灭。恶道增长。
    障生无漏。令断其恶。故法得久住。天人增长。
    终置圣果也。见是利故者。见众生得世利出
    世利。是故行折伏摄受事也。世尊我从今日
    下。释此一戒不同。有人言。十戒为二。前九受
    世教戒。第十受正法戒。今明摄善法戒。然摄
    善即是正法。摄善之外无别正法。故三戒摄
    一切戒尽也。就文为二。第一正明戒体。第二
    解释。初言摄受正法终不忘失。有人言。正法
    者。即六度行也。摄者。摄六度也。故言摄受正
    法者。只以摄受正法不忘失故。六度便得成
    也。有人言。诸法实相理。名为正法。证法在
    心。名为摄受。一证常然。名不忘失。然正法语
    通。若理若行皆是正法。故备取此二现于后
    文。问。忘失是何惑耶。答。忘失是无明独一痴
    使也。何以故下。第二解释。此中应有问答。何
    以故。即是问也。问意云不摄受正法。此有何
    失。摄有何利。而言不得忘失。忘失正法者下。
    第二答也。就文为二。初明忘失之损。次辨不
    忘之益。损中又二。前别明损。后总结也。就别
    明失凡有二。一者。从初至摄受正法欲。明忘
    正法则退圣。随所乐入下。第二明不得越
    凡。初又二。第一明失乘三义。第二明失乘两
    欲。失乘三义者。乘有三种。谓乘性乘随乘得。
    忘失正法者。谓失乘性。乘性即是实相理。忘
    失正法则忘失大乘者。第二明失乘得。乘得
    即是乘果。乘由实相理成。既忘失实相。则忘
    失大乘也。忘大乘则忘诸波罗蜜者。第三忘
    失乘随。乘随谓因也。以随顺实相以修诸度。
    故以诸度故名曰乘随。问。此释出何文。答。
    龙树十二门论云。大分深义。所谓空也。若通
    达是义。则通达大乘。具足六波罗蜜。无所障
    碍。大分深义。所谓空也。所谓乘性。通达是
    义。则通达大乘。即是乘得。具足六波罗蜜。即
    是乘随也。彼论与此经文义全同。忘波罗蜜
    者则不欲大乘者。上来明忘正法失于乘三。
    今明失于两欲。初辨忘失六度之因。则于佛
    果大乘无欲乐心也。若菩萨不决定大乘者。
    决定谓信也。不决定。明于大乘无信。既于大
    乘无信。则于实相正法之理无欲乐心也。前
    明于佛果无欲。后明于理无欲。佛果望理。由
    理果成。故理为本。以果为末。故无本末二欲
    也。若欲于佛果。则欲于正法。若不欲于佛果。
    则不欲于正法。故文相接也。若约位论者。忘
    失大乘。谓忘失佛果。忘失诸一切波罗蜜。
    则忘失十地。于大乘不欲。则无内凡三十心。
    于正法不欲。则无外凡十信。此四摄一切位
    尽。从本以至末也。此四位得成者。初正法
    实相观明晦。故有四种阶位。故忘失正法。失
    此四位。后摄受正法中亦明四位。谓广大无
    量。得一切佛法。八万四千。今之四位。即是后
    四中。则是无量及得一切佛法之二位也。今
    之大乘。即是后得一切佛法。今之波罗蜜及
    二欲。此三位并摄入后之无量。后但明二者。
    无量谓因。得一切佛法谓果。但明因果二义。
    故今三位属因。一位属果。今欲广忘失之果
    过。故开为四。后欲明因果之义。故合之为
    二。至后当显。随所乐入下。上辨明忘正法故
    退圣。此明忘正法故不得越凡。既于实相之
    理无欲乐心。则随虚妄所乐便入三有。故永
    不得越凡。有人言。就位释之。凡有六阶。从
    上向下次第论忘失。忘失正法者则忘大乘。
    是第一阶。谓失佛果。诸佛得果大人所乘。故
    云大乘。乘依理成。理是正法。故不成彼乘。是
    以言忘。忘大乘者则忘波罗蜜。是第二阶。失
    十地行。十地所行名波罗蜜。忘正法者。非直
    失彼佛果大乘。亦失十地波罗蜜行。波罗蜜
    义后当释之。忘波罗蜜者则不欲大乘。是第
    三阶。失初地心。初地发心求佛大乘。名欲大
    乘。忘正法者。非直失波罗蜜行。亦失初地欲
    大乘心。不决定大乘。则不能得摄正法欲。是
    第四阶。失解行心。不决大乘。犹前文中不
    欲大乘。欲于大乘。决定趣向。故名决定。解行
    发心。求初地上摄受正法。名摄正法欲。忘正
    法者。非直失彼初地之中决定欲心。亦失解
    行摄正法欲。则不能得随所乐入者。是第五
    阶。失种性心。前一不能。括通此句。乐入。犹
    前摄正法欲。前正法欲。于初地上摄受正法。
    愿乐趣入。故名乐入。种入种性所行。随彼
    乐入。名随乐入。忘正法者。非直失前解行
    地中摄正法欲。亦失种性随乐入行也。永不
    堪任越凡夫。是第六阶。失种性前善趣行
    心。善趣位中修习净信。能越凡地。忘正法者。
    非直失前种性随乐。亦失善趣。故不堪忍
    越凡夫地。良由诸行皆依理成。故忘理者。诸
    行皆失。此皆应得不得名失也。我见如是下。
    上来第一别明过失。今第二总结也。又见未
    来下。上第一明忘失正法之损。今第二明不
    忘之益。而言未来者。若据胜?一人。据今受
    时为现在。说后时为未来。若就二人。胜?
    为现在。胜?已后为未来。摄受正法菩萨者。
    出未来证理之人也。无量福利者。还翻上失
    也。此受十大受者。结归大宗也。菩萨摩诃萨
    义。如法华疏释。得实慧故名菩萨。得方便慧
    名摩诃萨。又得般若故名为菩萨。得大悲故
    名摩诃萨。又具智慧故名为菩萨。具福德故
    名摩诃萨。声闻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缘
    觉中根。从义立名。缘者十二因缘名为义。菩
    萨上根。从果立名。菩提者无学果智也。求
    此果智。故名菩萨。声闻一超。但能超凡。故受
    一名。菩萨二超。故有二名。菩萨者超凡也。摩
    诃萨者超圣也。所谓有大心大行大愿。故名
    摩诃萨。法主世尊现为我证下。第三请证除
    疑。就文为二。初明请证。次辨除疑。所以须请
    证者。十戒难行。恐胜?有言无事。是故请证。
    佛既现前证我。必能行此十事。即是如说而
    行。凡有二句。初明佛亲现前。简非隔世。则对
    面前故名为现。唯佛世尊下第二句正请。明
    佛内心现知证法。自有对面。未必现知。今
    对佛面。佛复现知。而诸众生下。第二除疑。
    就文亦二。初明除疑请瑞。第二明大众疑除
    欢喜发愿。就初又二。前明生疑。次辨除疑请
    瑞。而诸众生者。辨所为之人也。善根微薄者。
    显须为所以。亦是起疑之因也。或起疑网
    者。正明生疑。薄善则疑。厚善不疑。所以称
    或。以十大受极难度故者。上明起疑之因。今
    明起疑之缘。即释生疑也。度谓究竟。恐胜?
    但有十受之初言。未能究竟到度彼岸。是故
    疑也。故俗书云。靡不有初。??擞兄铡1嘶虺?br> 夜非义饶益下。出生疑之过也。非义饶益。谓
    失现在善法利也。不得安乐者。疑既在心。或
    当起谤。则未来受苦。故云不得安乐也。又非
    义饶益者有苦。不得安乐者无乐也。为安
    彼故下。第二断疑请瑞。前请瑞。问。何故偏请
    华及音声。答。华令彼见。声使其闻。问。佛何
    故不自发言印证。答。不须佛言。空自声出。如
    自所誓。则取信为易也。又佛若发言。谓是
    人情。是故默证。正明感瑞。彼见妙华下。第二
    覩瑞疑除欢喜发愿。初明发愿。世尊悉记下。
    明佛记其所愿也。尔时胜?下。十五章二章
    已竟。今第三次明三大愿章。可作七门释之。
    一来意门。第一叹如来真实义功德。此善必
    种至菩提。故佛为授记。如来既记。果在未来。
    此果非行不克。故第二胜?对佛自誓受十
    大受。明修取果之因。因义虽多。不出止行两
    善。受十大受。即是止善。今发大愿。此明行
    善。问。三种戒中。初止一切恶。可是止善。第
    二修一切善。第三度一切生。云何亦是止善。
    答。第二戒止不修一切善之恶。第三戒止不
    度一切众生恶。故三戒并用止善为体。问。上
    亦有作义。云何判为止善耶。答。虽有作义。
    而意为止不作之失。故止门所摄。又求于佛
    果不出行愿。就行愿门相对者。上十大受名
    为行门。今三大愿即是愿门。又十受事难。誓
    期遐远。要须以大愿故扶持。故次十受而明
    三愿。又若作分外内义。上来明内分之行。
    今明分外之行。以明自誓受戒。是分内行。愿
    者求分外之事。未得者愿得之。问。上云我从
    今日乃至菩提。岂非分外胜进行耶。答。凡受
    三种戒。一切人皆得。此三戒在心。而发愿
    要求。未得之事令得。故愿是分外胜进解也。
    若文钩锁相生者。上第十受。明摄受正法终
    不忘失。是故今发愿。愿得正法智。乃至守护
    正法也。又前云令法种增长。上十受及以三
    愿。即是法种增长之事。第二释名门者。名
    一切愿摄大愿章。好体应云三大愿摄一切愿
    也。于出世道??求名愿。亦是期心名愿。故地
    论云。愿者发心期大菩提故也。此愿义广。故
    称为大。此三大愿。总收一切诸愿。故言摄大
    愿也。又此三愿能得大果。能大利益。又是大
    人所发。故名为大。问。愿之与誓有何同异。
    答。亦同亦异。同者。如智之与慧。眼之与目。
    异者。以即事而行为誓。如十受等。要期未得
    为愿。第三体相门者。正以菩提心为愿体。如
    法华云。一切智愿犹在不失。以愿得一切
    智。故名一切智愿是菩提心。又地论云。愿
    善决定者。初地中说发菩提心。即是本分中
    愿。应知也。第四相摄门者。初一愿自行。成上
    摄律仪戒。第二外化愿。成上摄众生戒。第三
    护法愿。成上摄善法戒也。第五与十愿同异
    门者。第一愿。是十愿中第二愿摄。第二愿。
    是十愿中增长众生心行愿摄。第三愿。非实
    愿境界摄。须检十地十愿文也。第六自他门
    者。若论愿意。唯他非自。故此经云。以此实愿
    安慰无量众生。若以境别心。初一后一是自
    利愿。第二是利他愿。又前二显正愿。后一
    摧邪愿也。第七论位门者。有人言。初二愿境
    通于上下。第三愿境始从初地乃至金刚。若
    论愿心是地前也。就文有二。第一胜?发三
    大愿。二如来述赞。前发三愿。即是大愿。后佛
    述赞。明此三愿广摄多愿。即是大愿摄一切
    义。初中胜?复于佛前发三愿者。经家总举
    也。言尔时者。发愿时也。胜?者。举发愿人
    也。所言复者。前已辨行。今更明愿。所以言复
    也。于佛前者。发愿处也。发三愿者。正举愿心
    也。泛解发义有其四种。一前未生心。今忽起
    意。是故言发。二前已生心。今彰在口。所以言
    发。三先有愿心。今起行意。是以言发也。四先
    修行心。今始得证。是以言发。今此发者。就初
    言耳。胜?现在初起要期。名发三愿。作是言
    下。寄言显心。别明三愿。即是第二彰口名发。
    以此实愿安慰下。此明愿心所为。菩萨所以
    兴愿者。为欲安慰众生故也。众生既处生死。
    无归无救。常有恐怖。今以大愿摄受安慰。
    问。前受戒初通明不起犯戒之心。故则为一
    受。今总明安慰。何故不总为一类。答。亦得
    相类。但今安慰明发愿意。未正明发愿。即指
    下三愿以为安慰。不别为一愿也。问。受既有
    十。愿何故但三。答。互相类。止亦得三。即上
    三止。息恶。修善。度人。愿亦得十。如愿止一
    切恶。乃至不忘失正法。但受别明一一止恶。
    故数满为十。愿是总相说罗。故但为三
    也。此愿必有行来应之。故名为实愿也。又
    真实心起愿。故名实愿。又此愿实能利物。故
    名为实。又以此愿实能得果。故名为实。以此
    善根。于一切生得正法智。正明愿体也。指前
    叹佛归依受戒。用前实愿安慰众生善根。得
    正法智慧。故言以此善根也。三愿者。初名
    求正法智愿。第二名说智愿。第三名护法愿。
    言于一切生者。下谓未来一切受生身也。上
    明乃至菩提。今云生处。互举也。佛无生处。今
    约菩萨云生处也。正法智者。下有人言即六
    度智也。所言正者。此中论境不出有无。智不
    出权实。五度是缘有之心。波若是缘无之心。
    如有解有。如无解无。于正法道理中生。故言
    正法智也。有人言。正法智者。谓证真如慧此
    单取空智。隔凡成圣。导远众行。以空理为
    正法愿智此。又释。以同归之解为正法智。
    三乘为方便。以一乘为正法。解一乘为正
    法智。又释。取解常住法为正法智。后二是
    成论师释也。今明正法者。不可说其权实及
    以境智。如华严云。正法性远离。一切言语道。
    一切趣非趣。悉皆寂灭相。当知内外并实。
    缘观俱寂。不知何以目之。故强叹为正法智
    也。我得正法智已下第二名说智愿。得如实
    悟。还为众生如实说也。前是智慧心。后是大
    悲心。又前是智慧心。今是功德心。又前是自
    觉。后是觉他。又前是如说行。后是如行说
    也又佛敕弟子常行二事。一圣默然。二圣说
    法。前是圣默愿。后是圣说法愿。问。此正法
    智。起自何位。为物说耶。答。菩萨从初发心自
    学此智。得在初地。究竟在佛。为众生说亦复
    如是。今初发心。即学此智。得在初地。究竟
    在佛地也。我于摄受下。第三大愿。有人言。然
    此非是用身命财布施。名之为舍。证实离相。
    得净法身。舍离无常身命财等。故名为舍。
    与涅??经中。破坏一切诸结烦恼及诸魔性。
    然后要于大般涅??放舍身命同也。护持正
    法者。上明舍身命财。求所离欲。舍无常身命
    财。此明求所得。非谓降伏恶人。兴通圣教。
    名为护法。盖乃证法在已不失。名为护法
    矣。今谓经文及古旧意不同。此经正明舍
    身命财。弘通大法。谓护法愿也。或有众生须
    舍命得正法智。或舍二或舍三。而得正法智。
    问。初是自行愿。次是化他愿。今第三是何
    愿耶。答。通自行化他也。以护持正法得金刚
    身。欲自得金刚身。亦须护法。令他得金刚身。
    亦须护法。故通自他也。又护法正成化他
    之行。以天魔外道学三乘及有所得人。欲坏
    正法。正法不宣。众生便不得闻而生智慧。故
    须摧邪显正。众生使闻生法智也。所以护法
    属化他行。问。三愿是四无碍中备几无碍。答。
    前一愿是法义二无碍。以识正法名为正法
    义。故名正法智。第二是后二无碍。无厌心是
    乐说无碍。为众生说是辞无碍。第二有四。一
    法。二譬。如是菩萨下。第三合譬。此三大愿
    者。第四如来叹印。所以叹印者。一合理。二
    称物机。三可圣意。又上受十大受。空中有于
    瑞证。以释物疑。今乃无瑞证。正为大圣印
    述。即知其愿不虚。令人信受。又欲使一切众
    生。同此胜?发此三愿。故须叹述也。又胜
    ?虽发三愿而不明大义。佛述中举圣。即是
    释其大义也

    胜?宝窟卷上(之末)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