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六 >
  • 维摩经义疏卷第六_香积品第十

      香积品第十
    此品来意。有十种因缘。一者三时利益。从经
    初至不二法门。谓食前利益。此之一品。谓食
    时利益。菩萨行品。食后利益。二者。至人住于
    三事。说十二部经。一知他心。二者说法。三现
    神通。上已明说法。今次现神通。知他心。总贯
    斯二。三者佛事有二。一以此土法门。二用他
    土法门。上明此土法门。今辨他土法门。四者
    室内说法。明二种因果。一法身因果。二净土
    因果。上多明法身因果。今辨净土因果。五者
    此经之宗。明于二慧。上明不二法门。即是实
    慧。今辨请饭香土。谓方便慧。六者从此经初。
    至入不二法门。谓因二入不二。即收用以归
    体。此品已去。因不二有二。即从体以起用。七
    者此经始终。正明不思议解脱。不思议解脱。
    凡有二种。不二法门。不思议之本也。香积佛
    品。辨不思议之迹也。八者诸佛菩萨。说法有
    二。一依世谛。二依第一义。不二法门。依第一
    义说。香积佛品。就世谛门说。九者利益众生。
    善友无定。不二法门。明多人共说。香积佛品。
    一人独说。十者徒众有二。一者此土。二者他
    方。上多利此土之众。今品通益彼此。问。请饭
    香土。既名香积佛品。借座灯王。何故不称灯
    王佛品。答。上称不思议。从通以立称。今云香
    积。因别以受名。盖欲立品相避。故通别互举
    也。问。借座灯王。与请饭香土何异。答。上明
    以大入小。今辨以小包大。又上明默感。此则
    遣化。皆是互现。显不思议也。品开为二。初明
    净土因果。二时众得益。就初有两。前明净土
    果。次辨净土因。净土果内。前明彼土净门。
    次辨二国化意。初有三句。一身子念食。二净名
    施饭。三大众受食。于是舍利弗心念日时欲
    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身子念食。有三因缘。
    一者身心俱累。凡夫也。二心虽无累。而形须
    资待。二乘也。三者俱无。法身菩萨也。身子既
    受结业之形。心虽无累。而形须资待。古佛道
    法。过斋不餐食。今时既至。故生念也。二者自
    经初已来。盛谈菩萨之法。声闻之人不生深
    乐。是故念食。三者居士空室。身子扣关。盖
    是互相影发。弘道利物故也。但云菩萨当于
    何食。不念声闻者。以弟子自有乞食法故也。
    时维摩诘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
    行岂欲食而闻法乎。此第二净名设食。就文
    为两。此呵身子所念。八解脱内。前二解脱。观
    欲界不净。汝既受行。云何念于欲界揣食。又
    佛说八解脱。乃是无欲之嘉馔。养法身之上
    膳。云何方念不净之食。欲资养肉身。又夫论
    乐法情深。则不念躯命。况意存饮食。若欲食
    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此第二正
    明施食。就文为四。一许食。二示食方处。三众
    不能取。四遣化自请。且待须臾者。不失食
    时也。当令汝得未曾有食者。常食资于肉身。
    今设养法身之食。名未曾有。不化作者。恐致
    不实心之嫌。又欲令此土众生。见清净国。
    又因香饭。得弘道意及二国化流彼此交利。
    故不化也。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以神通力。此
    第二示食处也。入定现通。显净名神力。令众
    尊人重法也。示诸大众者。便大众见净土微
    妙。发心求生净国也。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
    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者。此出里数近远国
    名字也。佛号香积今现在。此示化主也。其国
    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
    虽示香土。起敬未深。今叹第一。则发希有意
    也。彼土无有声闻辟尸佛名唯有清净大菩
    萨众。上明国土化主。此示徒众。明唯有菩萨。
    使发大心。辨无声闻。斥小乘为鄙秽也。佛为
    说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
    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尔时彼
    佛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既有国土徒众。今次
    序教门。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供养彼佛及诸菩萨。上明菩
    萨是登地已上。今序天子即地前之人。此大
    众莫不自见。上明所见。今以神力。令众皆覩。
    合有十句经也。时维摩诘问众菩萨言诸仁
    者谁能取彼佛饭。此第三明众不能取。文有
    四句。初净名问。二大众默。三居士讥。四文殊
    答。初所以问者。既现彼国。显无力者不能致。
    推有力者令取饭也。以文殊师利威神力故
    咸皆默然。文殊将显净名之德。故以神力。令
    众默然。又利益应在居士。又请饭待宾。宜自
    往取。维摩诘言仁此大众无乃可耻。净名所
    以讥者。属于始行之人。又前明结座声闻不
    能升。今辨施食大众不能取。皆是显如来胜
    果。及示净名道高。使物欣慕故也。文殊师利
    曰如佛所言勿轻未学奖于未成。令不自轻。
    进修行德也。故净名之抑。文殊之引。共成熟
    之。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居众会前化作菩
    萨相好光明威德殊胜蔽于众会而告之曰汝
    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
    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汝往到彼
    如我辞曰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
    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愿得世尊所食之
    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乐小法者
    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此第四遣化
    自请。就文有四。第一正明遣化。第二化人受
    命。第三彼佛施食。第四还归本土。初所以遣
    化遣化者。借坐灯王。谓默感不思议。今请
    饭香土。遣化奇特。又欲引上方菩萨。从彼而
    来。使此众覩见。慕德进修道行。又欲以此法
    门。利益彼众。以是等缘故。当遣化往。时化菩
    萨即于会前升于上方举众皆见其去到众香
    国礼彼佛足又闻其言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
    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愿得
    世尊所食之余欲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
    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此
    第二化人受命。往于上方也。问讯如来小病
    小恼者。净秽虽殊。示有身者。不得无患苦也。
    又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未得免病。是以诸
    佛不得无病。问讯有二。一问所离。二问所得。
    少病问讯身也。少恼问讯心也。此二问讯所
    离。气力问讯于身。安乐问讯于心。此二问所
    得也。愿得世尊所食之余者。彼国菩萨。善根
    深厚。正感香饭。此土众生。志意下劣。但请食
    之余。彼诸大士见化菩萨叹未曾有今此上人
    从何所来娑婆世界为在何许云何名为乐小
    法者即以问佛。此第三彼佛施食。文有七句。
    一彼众问。二佛答。三重问。四重答。五正施食。
    六彼众欲来。七如来诫敕。初所以问者。欲显
    此秽土鄙蔽。今净国之缘。深生厌心。进修
    道业。又彼土大士。虽得神通。不能常现在前。
    以其不知故问佛也。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
    十二恒沙化土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
    今现在于五浊世为乐小法众生敷演道教
    彼有菩萨名维摩诘住不可思议解脱为诸菩
    萨说法故遣化来称扬我名并赞此土令彼菩
    萨增益功德。此第二佛答。娑婆此云杂会。又
    名杂恶。悲华经云。忍土众生。忍受三毒。以土
    从人。故名为忍。彼菩萨言其人何如乃作是
    化德力无畏神足若斯。第三重问。前总问此
    土。今别问净名。又欲显居士之德。发起众
    来之情也。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
    佛事饶益众生。第四佛重答。于是香积如来
    以众香鉢盛满香饭与化菩萨。第五佛正施
    食。香积如来。已利上方。今次益下界。故施食
    也。时彼九百万菩萨俱发声言我欲诣娑婆
    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并欲见维摩诘等诸菩
    萨众。第六彼众欲来。问。上方土胜化淳。何故
    来此。答。菩萨德犹未满。欲遍从诸佛谘受未
    闻。宿有因缘。是故来也。二彼土有诸浅行。于
    此有缘。但未能自往。须大菩萨引道令来。三
    此见彼来。有深利益。佛言可往摄汝身香无
    令彼诸众生起惑着心。第七如来诫敕。前诫
    其身。次诫其心。摄身香者。教门不同。此闻生
    解。彼闻起着。故须摄之。同。若然者。云何不
    摄饭香。答。佛神力故。能杜其惑原。发其道意。
    故不摄也。又当舍汝本形勿使彼国求菩萨者
    而自鄙耻。此见欣求。彼见自耻。故令摄本形
    又汝于彼莫怀轻浅而作阂想所以者何
    十方国土皆如虚空。第二诫心。亦者两句。初
    举法身土诫之。净秽俱空。即是实相。平等之
    土。诸佛法身之所同栖。未尝优劣。故不应起
    高下心。又诸佛为欲化诸乐小法者不尽现其
    清净土耳。第二举应迹土诫之。诸佛适时而
    现净秽。上方为净缘。而隐秽。下界为秽缘。而
    隐净耳。时化菩萨既受鉢饭与彼九百万菩萨
    俱承佛威神及维摩诘力于彼世界忽然不现
    须臾之间至维摩诘舍。第四化菩萨。还归本
    土。就文又八。第一从彼还此。二净名设座待
    宾。三菩萨就坐。四化人饭授居士。五时众云
    集。六净名劝食。七声闻疑念。八菩萨呵讥。时
    维摩诘即化作九百万师子之坐严好如前。
    第二文也。上明借坐。今辨化成。互现奇特。诸
    菩萨皆坐其上。第三就坐也。化菩萨以满鉢
    香饭与维摩诘饭香普熏?骋?氤羌叭?Т?br> 千世界。第四授食与净名。天香逆风四十里。
    今是诸佛果报故。并熏三千也。时?骋?肫?br> 罗门居士等闻是香饭气身意快然叹未曾有
    于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诘
    舍见其室内菩萨甚多诸师子坐高广严好皆
    大欢喜礼众菩萨及。大弟子却住一面。第五
    时众云集。前明显众。次辨幽众。长者主月盖
    者。彼国无王。唯五百长者。共治国政。月盖。
    众所推重。故种为主。诸地神虚空神及欲色
    界诸天闻此香气亦皆来入维摩诘舍。此幽
    众集。小乘云。色界无鼻识。何由闻香。又云。
    借识故得闻者。若前不闻。亦无因而借。又大
    乘明义。无微不察。故得闻香而至。时维摩诘
    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
    饭。第六净名劝食。前借坚。通劝大小。请饭。
    独命声闻者。互现其意也。又声闻局劣。谓饭
    少众多。心不敢食。故偏命大声闻。天食须
    纯。称为甘露。净土之饭。超胜人天。真甘露
    也。又涅??名为甘露。食此饭者。必当得之故。
    因内说果。大悲所熏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
    也。此饭是大悲之果。又从大悲起。及慈眼所
    视。名大悲所熏也。谓少不包多。称为限意。
    由不称施主。故云不消。此示其受食法也。
    有异声闻念是饭少而是大众人人当食。第七
    声闻疑念。异声闻者。异身子等大声闻也。身
    子虽是小乘。智慧胜故。敢量菩萨神德故。不
    生此念。化菩萨曰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
    如来无量福慧。第八菩萨讥呵。小德者。福德
    庄严小也。小智者。智慧庄严小也。岂可以小
    限量于大。四海有竭此饭无尽使一切人食
    揣若须弥乃至一劫犹不能尽所以者何无尽
    戒定智慧解脱智见功德具足者所食之余
    终不可尽。一切人食。时人多也。揣食若须弥。
    所食大也。一劫明时久也。而犹不尽。况此会
    乎。次举五身释之。五身五为正果。香饭为
    依报。以正果无尽故。依果无尽。又五身为本。
    香饭为迹。本既无尽故。应迹非穷。于是鉢饭
    悉饱众会犹故不赐其诸菩萨声闻天人食此
    饭者身安快乐譬如一切乐庄严国诸菩萨也。
    又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众香国土诸树之香。
    净土果有三。一念食。二施食。三受食。二章
    竟前。此第三也。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
    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
    说位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
    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
    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自上已来。
    明香饭为佛事。此下第二辨两国化仪。初明
    净土之教。次辨秽土法门。问。上云香积佛为
    众说法。何故今言无文字耶。答。彼土非都无
    言。正用香为佛事。如此土虽用音声。亦有藉
    神通等入道。皆是从多为论耳。又云。说法亦
    不必有言。即香能通达。亦名说法。彼诸菩萨
    问维摩诘今世尊释迦牟尼以何说法。此第
    二明此土法门。为四。一问。二答。三叹。四述。
    此初问也。维摩诘曰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
    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此第二答。为三。
    谓法譬合。法说又三。标释结。此初标也。大明
    佛化。凡有三门。一软语。二刚言。三杂说。杂
    说者。赞善毁恶也。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
    是诸难处。此第二释调伏也。难处者。前明三
    涂为三。今说五难。名为难处也。是愚人生处。
    外道生处。谓愚人生处。如生无想天。定寿
    五百劫。谓是涅??。后命尽时。起于邪见。拨无
    圣道。堕无间地狱。以圣人不生彼处故。名愚
    人生处也。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是口邪行
    是口邪行报是意邪行是意邪行报是杀生是
    杀生报是不与取是不与取报是邪?H是邪?H
    报是妄语是妄语报是两舌是两舌报是恶口
    是恶口报是无义语是无义语报是贪嫉是贪
    嫉报是?恼是?恼报是邪见是邪见报。前
    明八难果。今具说十恶因果也。是悭吝是悭
    吝报是毁戒是毁戒报是?恚是?恚报是懈
    怠是懈怠报是乱意是乱意报是愚痴是愚痴
    报。此说六弊因果。十恶世间障。此出世间障
    也。是结戒是持戒是化戒是应作是不应作
    是障阂是不障阂是得罪是离罪是净是垢是
    有漏是无漏是耶道是正道是有为是无为
    是世间是涅??。前说八难。十恶。六弊。此之三
    科。但明所离。此文已去。变示取舍也。犯不
    犯。据止义也。应作不应作。约行义也。障阂
    者。犯于止戒。不作行善。障圣道也。是罪者。
    前二为罪也。离罪者。持止作行也。以难化之
    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
    伏。譬如象马[怡-台+龙]??不调如诸楚毒乃至微骨
    然后调伏。此第二譬说。什公云。马有五种。第
    一见鞭影即得调伏。第二得鞭乃伏。第三以
    利锥刺皮乃伏。第四穿肉乃伏。第五彻骨乃
    伏。众生利钝。亦有五品。第一但见他无常。其
    心便悟。第二见知识无常。其心乃悟。第三见
    兄弟亲戚无常。其心乃悟。第四见父母无常。
    其心乃悟。第五自身无常。极受苦恼。加以苦
    言。然后悟也。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
    苦切之言乃可入律也。此第三合譬。非钩捶
    无以调象马。非苦言无以伏难化。彼诸菩萨
    闻说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释迦牟尼佛
    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
    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
    此第三彼菩萨叹。初叹佛。次叹菩萨。贫所乐
    法者。此土众生。无大乘法财。为贫。但有小
    机。称乐。佛隐大德。用小法化人。如法华云。
    脱珍御服。着弊垢衣。以化穷子。敢同其贫
    随。顺其所乐。而济度之。维摩诘言此土
    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
    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
    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
    为十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
    ?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
    愚痴。第四净名述成仍叹此土之教。问。净土
    无贫。可不须施。若无痴者。何用化之。答。痴
    有二种。一者于一切法不了。故名为痴。二者
    唯于诸佛甚深之法未悟。名之为痴。秽土具
    二种痴。净国有后一。今就前门也。说除难法
    度八难者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以诸善根济
    无德者常以四摄成就众生是为十。说除难
    法。谓以小乘法化众生也。以大乘法度乐小
    乘者。谓以大乘法化小也。以诸善根济无德
    者。谓以人天乘。用化于物。备五乘也。问。行
    此行十事。云何胜彼土修行。答。此土有十
    恶法。故十德增长。彼土淳善。施德无地。如多
    病处。医有遍救之土。无疾之所。医无施用。
    故百千劫行。不如一世也。彼菩萨曰菩萨成
    就几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自上
    已来。明净土果竟。从此已后。辨净土因。明净
    土果。使其现益。辨净土因。令来世往生。前问。
    次答。问意。从净名叹此土。菩萨一世修行。胜
    他方百十劫。若然者。深行之人。可有济物
    之功。浅行之者。欲住秽土化人。恐自不能救。
    亦不能益物。如小汤投冰。反助成结。故问。以
    何法而能自无患累。复能益他。令自之与他。
    俱生净土。维摩诘言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
    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此第二净名答。为三。
    标释结。此初标也。何等为八饶益众生而不
    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
    之。此第二别释八法。八法前四化他。后四自
    行。前四即慈悲喜舍。饶益众生而不望报。此
    慈心也。慈心与乐故不望报。代众生受苦者。
    此明悲心。问。众生受苦。是前业果报。云何可
    代。答。教化令起善灭恶。便离若得乐。故名
    为代也。所作功德尽以施之。明喜也。以喜
    除嫉。故能尽施。等心众生谦下无碍。此明舍
    心。舍治爱憎故。其心平等。既以等心。复能卑
    己尊人。谓嫌下也。以等心谦下。于怨亲之间。
    无复隔阂。于诸菩萨现之如佛所未闻法
    闻之不痴。初句敬人。次不疑法。菩萨是四生
    之桥梁。三宝之继嗣。视之如佛则已功德。
    故须敬人。佛所说经。闻即信受。不以未闻而
    生疑惑。故须信法。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上尊
    人重法。是自学处。为第五句也。此于何学处。
    不起恚阂。为第六句也。三乘虽殊。归宗不二。
    故无但违也。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
    调伏其心。此第七句。于受用事。不起烦恼。他
    种他获。故不生嫉。已种已得。何为自高。于是
    二处。善自调伏。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
    心求诸功德。此第八句。于修行处。能离过集
    善。省己过则自过消。讼彼短则短在己。此二
    离过也。众恶易增。功德难具。非一心专求。无
    以克成。此集善也。是为八。上标释已竟。今总
    结也。维摩诘文殊师利于大众中说是法时
    百千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千
    菩萨得诸法忍。上说净土因果。今第二时众蒙益
      菩萨行品第十一
    此第四会。重集?园。序其来意。有五因缘。一
    者上所说法。须佛印定。方得成经。然后乃可
    远流遐代。二者净名所现不思议事。方丈之
    众已见。?园之缘未覩。为化未周。故须此集。
    三者众香菩萨。来意有二。一欲见净名。二礼
    觐于佛。今欲遂其本心。故须此会。四者。上品
    但明香饭。以为佛事。今欲广陈佛事。有无量
    法门。五者上借坐请饭。略现神通。今掌持会
    众。手接大千。广示难思之道。菩萨行品者。凡
    夫行于生死。二乘心游涅??。并随二边。非
    履道行。今众香大士。将还本土。请为说菩萨
    正行。故以目品。品开为二。第一缘起。第二正
    说。缘起十句。一将欲来前现瑞相。二问瑞所
    由。三答瑞意。四要文殊往。五文殊许来。六净
    名掌擎大众。七众到已稽首。八如来慰问。九
    命令就坐。十受命而坐。是时佛说法于?罗
    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
    色。此初现瑞者。凡有三义。一为他方客来故。
    庄严处所。二发起?园众会敬仰之诚也。三
    表备开法门。他人悟道。阿难白佛言世尊以
    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
    会皆作金色。第二问瑞所由。大士所为。非小
    道能测。又令时众。知净名来。预生欣仰。有二
    因缘所以问。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
    与诸大众恭敬园?发意欲来故先指此瑞
    应。第三答瑞所由也。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
    利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第四要文
    殊师利来。凡有三义。一欲印定成经。二今
    众香菩萨。见佛闻法。三欲明佛事。有无量门。
    非止香饭。文殊师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
    第五文殊叹许。是时者。谓弘道益物之时。会
    上三义也。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
    子座置其右掌往诣佛所到已着地。第六净
    名现通。即是重明不思议事。掌不大而能持。
    众不小而被莲。又世之待宾。给以车马。大
    士迎送。运以神通。稽首佛足右?七匝一心
    合掌在一面立其诸菩萨即皆避坐稽首佛足
    亦?七匝于一面立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
    亦皆避坐稽首佛足在一面立。第七到已修
    敬。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第八如来
    慰问。各令复坐。第九命令就坐即皆受教。第
    十受旨而坐。众坐已定佛语舍利弗汝见菩
    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此第二次明正
    说。就文为两。第一印成。前说明佛事不同。
    二辨菩萨行。初又二。第一别明香饭之德。第
    二辨佛事不同。所以前问身子。凡有二义。
    一欲印定成经。二以大机小。唯然已见于汝
    意云何世尊我覩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
    度所测。不思议名。正显于此。良以二乘不能
    测度。名不思议。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所
    闻香自昔未有是为何香。问。上云。香气普薰
    三千。方丈?园。相去数里。云何不闻。答。以
    非分故。近而不闻。今将印定成经。及其明佛
    事。故得闻也。佛告阿难是彼菩萨毛孔之香。
    独言彼菩萨香者。示根本故也。又欲今身子
    自显是食之香。于是舍利弗语阿难言我等毛
    孔亦出是香阿难言此所从来曰是长者维摩
    诘从众香国取佛余饭于舍长者一切毛孔
    皆香若此阿难问维摩诘是香气住当久如维
    摩诘言至此饭消曰此饭久如当消曰此饭势
    力至于七日然后乃消。什公云。有人食香饭。
    饭不时消。心必厌舍。故不令久也。亦云应得
    道者。饭气时熏。不过七日。必成圣道。如七步
    蛇啮。势不过七日。事不须久。故不令过七也。
    释僧肇云。七日势消。饭之常力也。若应因饭
    而阶道者。要得其所应得。然后消也。吉藏
    谓。饭有三。凡夫感薄。但得七日。所谓下也。
    二乘小深。故得初果。正位罗汉心。然后乃消。
    所谓次也。大乘发心。乃至补处。然后乃消。所
    谓上也。以应三品众生故。初云七日。又阿难
    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
    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然后乃消
    若未发大乘意食此饭者至发意乃消已发意
    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已得无生忍食
    此饭者至一生补处然后乃消此饭如是灭除
    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有人言。饭是法门。
    非是饭食。故能令人得道。今诸佛即饭为法
    门。现此一用。令人入道。如有经云。菩萨有照
    法性天冠。着此冠时。一切法性。悉来现心。问。
    食香饭。云何令人得道。答。诸佛有善巧之言。
    亦有善巧之食。故听言散味。皆得道也。又
    世治身病。既其有药。今治心病。亦应有药。即
    香饭是矣。什公云。食此饭时。体安心静。发
    未曾有意。饭尚如此。何况道耶。有此妙果。必
    有妙因。极大信乐。深远因果。达因果即解
    缘起。解缘起则见实相。是故得道。阿难白佛
    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是香饭能作佛事。此下
    第二具明佛事不同。就文为两。第一正明佛
    事多门。二解悟入此门。有大利益。阿难叹者。
    饭本益身。遂令得道。故称未曾有也。佛事者。
    教化众生。令得悟道。盖是诸佛之事也。佛言
    如是如是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
    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如华严经如来默然。
    菩萨说法。又即此经。释迦无言。而净名弘道。
    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如须扇多佛。真形
    灭度。留化佛。利益众生。有以菩提树而作佛
    事。佛在树下得菩提。名菩树。此树随所见
    闻。而出形声。并得悟道。故以树为佛事。所
    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昔阎浮提王。得佛
    大衣。时世疾疫。王以衣着标上。以示众人。众
    人归命。病皆得愈。信敬益深。因是解脱。有以
    饮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众
    香国土。以香为地苑园。令人悟道。即其事也。
    有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作佛事有以佛
    身而作佛事。或示真形相好而得道。又如??br> 沙王。以佛像与弗迦沙王。因是得悟也。佛身
    者。令现身也。有以虚空而作事众生应以
    此缘得入律行。众生根性不同。好有者。存身
    以示有。乐空者。灭身以示无。如文殊师利。灭
    众色像。现虚空相。以化阿?世王。如密迹经
    说。有以梦幻影向。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炎如
    是等喻而作佛事。自有众生。令其感梦。而得
    悟道。或有现幻炎不真形色而得益者。或有
    以者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净佛土
    寂漠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
    事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
    事。有真佛土。皆法身菩萨。外无言说。内无
    识虑。而超悟于事表。正观实相。而得道也。阿
    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
    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什公云。佛
    事有三。一以善为佛事。谓说法放光等。二以
    无记为佛事。即虚空等。三以不善为佛事。谓
    示诸烦恼。医有三品。下品之流。药成非药。次
    品之者。能以药为药。上品良医。用非药为药
    也。八万四千者。三毒等分。此四是诸烦恼根。
    从一一根。出二万一千。合八万四千。从八万
    四千。出支流无量。故名为。八万四千法门
    者。贤劫经。有菩萨思惟。行何三昧。疾得八万
    四千诸度。因以问佛。佛答。有三昧名了法本。
    菩萨行之。疾得八万四千诸度。诸度者。佛功
    德有三百五十种门。一一皆以六度为因。便
    有二千一百诸度。用此对治四大六衰之患。
    四大成众生身。修诸度得净法身。故治四大
    也。六衰者。六尘恶贼。令人善法衰灭。修行诸
    度。起入佛境。不畏六尘。故治之也。四大为
    内。六衰为外。此之内外。由烦恼起。故治三毒
    等分。各有二万一千。合八万四千。是名入一
    切诸佛法门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
    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
    以为忧不碍不没但于诸佛土生清净心欢喜
    恭敬未曾有也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教化众
    生故而现佛土不同阿难汝见诸佛国土地
    有若干而虚空无若干也如是见诸佛色身有
    若干耳其无阂慧无若干也。此第二明深入
    此门。使得利益。就文为三。初明德同。次辨
    号等。三小乘不测。德同为二。初明佛慧等。次
    辨余功德等。佛慧等者。既入此门。则知佛土
    本是应物。而能应之慧。岂有异哉。故于净秽。
    不生忧喜。阿难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
    慧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
    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
    国土具诸佛法悉皆同等。上明慧等。今辨余
    德悉同。问。诸佛化仪各异。云何同等。答。诸佛
    同具一切方便。是故等也。是故名为三藐三
    佛陀。前明德同。此明号等。但号有多门。略说
    有三。次则为十。具陈无量。今略说也。此初。正
    遍知号。解无颠倒为正。智无不周。称为遍。决
    定法相。谓之知。名为多陀阿伽度。此云如
    来。亦名如去。体如而来。名为如来。体如而去。
    名为如去。又如诸佛来。故名如来。如诸佛同
    入涅??去。名为如去。名为佛驮。此翻为觉。觉
    有二种。一于烦恼障眠。而得觉悟。与二乘同。
    二于智障眠。而得觉悟。与二乘异。烦恼障。四
    住烦恼也。智障者。障如来一切智。即无明住
    地惑。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
    能尽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
    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
    不能受如是阿难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有限量智慧辨才不可思议阿难白佛言我
    从今已往不敢自谓以为多闻佛告阿难勿起
    退意所以者何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
    谓菩萨且止阿难其有智者不应限度诸菩萨
    也一切海渊尚可测量菩萨神足智慧辨才
    总持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难汝等舍置菩萨
    所行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一切声闻
    辟支佛于百千劫尽力变化所不能作。第三
    若德若名。非小乘能测。即是总显诸佛不可
    思议也。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
    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舍
    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
    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此第二众香菩萨。
    诸法还土。就文为三。一请。二说。三领悟。初
    有二句。一自悔过。二请法。自悔过者。明发彼
    土。虽奉圣教。及见此土不净。劣想自生。谓佛
    菩萨。亦有优降。既闻此佛事。方自悔责。唯然
    世尊愿赐小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第二诸
    法。有五因缘。一者此虽文字。而须彼法。彼虽
    无言。亦须此法。二国化流。彼此交利。二者既
    为菩萨。必须遍化十方。故请文字。诲诱余土。
    三者众香世界。复有不来之人。必问其正要。
    故须禀异说有若传灯。四者令彼菩萨果知
    佛恩。既但食香饭。自然悟道。闻此苦行等乃
    登圣。则知佛恩深。自励修德。五者虽嘱言在
    彼。而意实为此。佛告诸菩萨有尽不尽解脱
    法门汝等当学。第二佛若为三。初标二门以
    劝学。次释二门以释劝。三结二门以结劝。此
    初标也。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
    为法。此释二门。有为虚妄。必归磨灭。故称
    有为。无为真实。不可磨灭。故名无为。先此
    二句。标所学之法也。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
    住无为。此下明能学二门。复有三句。前总标
    二行。次别释二行。三合解二行。然不尽有为
    不住无为。凡有二门。一者不尽有为。入无
    为以化物也。不住无为。是方便不证空也。此
    是舍无为入有为。用斥声闻住无为舍有为
    也。二者秽土有苦。故名有为。净国无苦。名曰
    无为也。众香菩萨。乐于净土。弃于秽国。即是
    舍有为。而住无为。今对呵之。故明不住无为
    不舍有为。先斥声闻。此呵菩萨也。然净土之
    人。实无斯过。盖是寄彼。为斥此也。何谓不尽
    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此别释二门。即
    为二意。今先解不尽有为。大士者。以济物为
    怀。今入有化物。是菩萨本怀。故前明不尽有
    为也。慈悲是入道之基。树德之本。故发轸
    明之。声闻无之。故住无尽有为。深发一切智
    心而不忽忘。前是度众生心。今是求佛道心。
    亦大愿心。又是菩提心。树心深固。难可倾[禾*??。
    故历劫逾明。而无废妄。教化众生终不厌倦
    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
    善根无有疲厌。下济众生。上求佛道。此二为
    众德之根。然教化众生行四摄。此二句成前
    下济。护正法种善根。此二成前上求。以此众
    德。茂其枝条。道树日滋。不尽有为义也。下诸
    愿行枝叶之流。皆可滋茂。以成不尽之旨。志
    常安住方便回向。行善无定。随意所成。若有
    善巧方便。及回向道则不随三有二乘。速成
    正觉。故须心常安住。求法不懈说法无吝勤
    供养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
    忧喜不轻未学敬学如佛随烦恼者令发正
    念于远离乐不以为贵不着己乐庆于彼乐。凡
    夫见他乐则生厌。见他苦则心安。自乐则生
    着。自苦则心厌。菩萨见他乐则欢喜。他苦
    则起悲。自乐则不着。自苦则心安。在诸禅定
    如地狱想。禅有三种。一大乘。二小乘。三凡夫。
    凡夫禅多生我慢。二乘禅则独善。善烧善根。
    坏于佛树。故观如地狱。于生死中如园观
    想。生死虽苦。大道所因。菩萨好游。想如园观。
    见来求者如善师想。求者虽欲自益。而实益
    我。故想为善师。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见毁戒
    人起救护想诸波罗蜜为父母想。初句明施。
    谓舍身命贼。必能具一切智。次句辨戒。戒为
    人护。毁戒则无护。菩萨自已有护故。是护无
    护者。后句取四波罗蜜。为行转深。法身之所
    由生故。想为父母。道品之法为眷属想。助益
    我者。三十七品。如人有眷属相助成也。发行
    善根无有齐限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已佛土
    行不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恶净身口意。
    故或则少而心足。或财足而心少。今二事
    兼具。故能开门大施。此施。是相好之因。行此
    施时。必须净于三业。在因既净。妙报必随
    也。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
    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荷负众生
    永使解脱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念实相
    智慧。不起有无四句邪念。是真智慧也。行少
    欲知足而不舍世法不坏威仪而能随俗。不
    坏道仪。而能随俗。俯仰天下。皆谓我同。我独
    异人也。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
    不忘善别诸根断众生疑以乐说辨演法无阂
    净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无量开梵天道劝请
    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
    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故成菩萨僧
    心无放逸不失众善本行如此法是名菩萨
    不尽有为。能如上自行化他。则功德日增。不
    尽有为也。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
    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
    证。此释不住无为。以方便智。观空不证。名不
    住无为。问。大小二乘。俱辨三空。有何异耶。
    答。二乘空观。唯空于我。大乘空观。无法不
    空。既无法不空。即空法亦空。空法既亦空故。
    能不证空。小乘无相。唯有尽谛。大乘无一切
    相。小乘无作。不造生死。大乘无作。万法不造。
    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僧肇云。诸法缘会
    而有。缘散而无。何法先有。待缘而起乎。此空
    观之别门也。有人言。诸法体空为空。无空相
    可取为无相。无果所造为无作。无因可生为
    无起。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无常。为治常
    耳。岂使断灭不行善本耶。观世间苦而不
    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无我。谓
    人空也。虽空而有。故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
    不永寂灭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远离有三。
    一离五欲。二离烦恼。三诸法性空远离。远离
    是无为之别名。虽见无为远离之安。而身心
    不离有为善也。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诸法
    始无所来。终无所归。虽知无归。而常归善法。
    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
    断诸漏。观于无漏。异凡夫也。示现行漏。故言
    不断。异二乘也。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
    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观正法位而不随小
    乘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生无相本愿未
    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然虽知诸法无我
    无主。不以功德虚假而不修之。修如此法是
    名菩萨不住无为。总结不住无为也又具福
    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下此第
    三合解二行。上虽明不尽不住。今则合释之
    也。修福德。必涉于有。若住无为。则福德不具
    也。具智慧故。知有为如幻。不使染着故。不尽
    有为。又智之为性。必遍照诸法。若?舍有为。
    则智慧不具。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此下。初福
    慧一对为总。亦是自利。此下三对为别。复利
    他。慈悲与本愿。偏开福门。福门有愿行。慈
    悲为德。下句为愿。修慈以反无入有。以愿
    满故不住不尽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
    不尽有为。此下两对开智慧门也。初对集药。
    后对约知病。然集药必是从师故。不住无为。
    ?舍有为。则令群生隔绝。何能授药。故不尽
    有为。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
    尽有为。知众生病。必是照有。故不住无为。
    灭众生病。须入有故。不尽有为。诸正士菩萨
    已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不尽无
    阂法门汝等当学。下此第三总结二门。以劝
    学尽不尽。结所学之法体。无阂法门。结能学
    之行。不尽有为。无阙德之累。不住无为。无
    独善之阂。故云无碍。问。不尽有为。复有尽义
    以不住无为。复有住义以不。答。菩萨舍二
    生死。则尽于有为。证大涅??。则是住于无
    为。前云不尽者。令入有化物。不住者。不同二
    乘取证耳。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
    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众香散遍三千大
    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
    佛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
    方便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第三领解。欢
    喜称叹。还归本土耳
      见阿[门@(人/(人*人))]佛品第十二
    阿[门@(人/(人*人))]此云无动。亦名无怒。前以法立名。今从
    人受称。又上是因名。今为果因。又前人法
    合举。菩萨为人。行即是法。今境智双具题。见
    谓能观之智。阿[门@(人/(人*人))]为所观之境也。问。何故有
    此品耶。答。凡有四义。一者前为彼土说此教。
    今为此缘观彼佛。良以受悟不同。化门不一
    也。二上菩萨行品辨修行。今明行成故能见
    佛。问。二乘亦见于彼佛。应修佛行。答。乃见
    二乘佛耳。非真佛也。故五百声闻。在华严坐。
    但见丈六。与二乘身同修别异善根。不覩大
    乘真法身也。三者上说因门合。今明果法。
    四者自经初已来。略辨不思议。此文已去。广
    明本迹难测。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谓本不思
    议。次释移妙喜来入此土。谓迹不思议。问。上
    已明不思议。与今何异。答。总判始终。凡有四
    句。一大入小不思议。如借座灯王。二小充大
    不思议。如请饭香土。三以大入大不思议。运
    彼妙喜。入斯忍界。二土共处。而无增减。谓不
    思议。但此事易明。不待说也。品开三。一明
    法身之本。二辨无动之迹。三叹法美人。初
    父前问。次答。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
    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下佛问净名。凡有三
    义。一者经初已来。佛身光耀音时。时众但
    取人相。不见法身。故问净名令覩真佛。二者
    上净名云可见诸佛。时众谓佛可见有人能
    见。若尔还是佛见。非见佛也。故今明。法身息
    彼二观。问。众香菩萨。来见于佛。亦起惑着。
    何不破之。答。彼乃起劣想。岂生染耶。故待去
    乃说。三者将欲明无尊卑。无动佛来并释迦。
    恐有尊卑二心。故预明法身一观。所以问也。
    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下答。问。
    此经四会三处辨法身。有何异耶。答。方便品。
    对生死过患。叹法身功德。弟子品。开本迹不
    同。法身则无漏无为。应迹有生有灭。此品偏
    明法身体绝百非。形备万德。问。何故辨此三
    门。答要备三门。佛身方显。前须对生死过患。
    叹法身功德。令厌兹生死。欣求佛身。疑者今
    见佛身。犹是有为。未免诸漏。何足欣哉。故
    第二章开于本迹。有为有漏。此是应迹。无漏
    无为。方是法身或者闻法身累无不尽。德无
    不圆。便谓与众生异。是故此章明观身实相。
    观佛亦然。众生与佛无二也。具此三门。于义
    乃备。非止近通此部。远贯众经也。又初破凡
    夫。次斥二乘。后教菩萨。初对凡夫者。方便品
    凡夫问疾故。为说生死过患法身功德。次弟
    子品。正呵声闻。谓佛身与二乘同。故开本迹
    之异。菩萨便佛身谓常住。众生自在起灭。
    故今现身实相。观佛亦然。泯二见也。什公
    云。观佛有三。一观色形。二观法身。三观性
    空。三种观门。净名用性空门答。故云观身实
    相观佛亦然。今谓。此章正明法身绝四句百
    非性空义也。问。实相云何即是佛身。答。佛身
    绝四句。众生实相亦绝四句。是以实相即是
    法身。故大品云。如无有来去。如即是佛。问。
    如及实相。盖是真谛观境。云何是佛灵智。
    答。设此问者。盖是人师自心。非经论之语。华
    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正观论云。亦
    名如法性涅??。可言涅??亦无知乎。故法身
    无知。无所不知。如义亦尔。问。观身实相观佛
    亦然。云何名见佛耶。答。谓佛与身异。则是二
    见。非见佛也。得无二观。乃名见佛。我观如来
    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下此具释法
    身。体绝百非。形备万德。此初句明非三世者。
    欲辨法身非有为也。凡夫有为。必堕三世。
    既非三世。故非有为。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
    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色性。
    下五阴亦是有为故。次就五阴。明非法身。于
    一一阴。具三种观门。一不观色。非有观也。二
    不观色如。非空观也。三不观色性。遣非有非
    无也。以法身超于四句故。亦不观非有非无。
    非四大起同于虚空。下五阴为果。四大为因。
    果既非佛。因亦然矣。非因非果。故同于虚空。
    六入无积。下法身既非因果。亦超内外。以非
    外内故。不可积聚六入即成佛也。眼耳鼻舌
    身心已过下。前明非外入。此辨过内性。不在
    三界下。上六入过。容谓不在有六入处。或谓
    应在无六入处。故复云不在三界。三垢已离
    下。上明无三界果。此辨无三界因。以无三垢故。
    不在三界。自上六门。明如来离诸惑相。顺三
    脱门下。此明法身具于众德。以顺三脱门故
    离三垢。三明无明等下。三明有二。一天眼宿
    命漏尽三也。二依涅??经。一菩萨明。谓波若
    也。二诸佛眼。即佛眼也。三无明明。谓毕竟
    空。毕竟空者。体非慧性故非明。能生实慧故
    云明也。如五尘生五欲。亦名为欲。以顺三脱
    门故。能明无明等。又或者谓。三脱门是明。故
    次泯之。所以之明无明等。不一相不异相下。
    僧肇公云。无象不象。故不可为一。象而不象。
    故不可为异。接上生者。明无明等。便谓为一。
    如其非一。便随异相。是故今明不一不异。
    不自相不他相下。应身由物感故不自法身
    体寂故不他。僧肇云。不自而同自。故自而不
    自。不他而同他。故他而不他。无相之身。岂可
    以自他而观其体耶非无相非取相下。随他
    施为。故非无相。而德体常寂。无有分别。故非
    取相。此就合二身释。僧肇云。非无物之相。
    非可取之相。但就法身释也。不此岸不彼岸
    不中流下。生死本无故非此岸。涅??今不有
    故非彼岸。既无彼此。何有八正中流。又常在
    生死故不彼。不舍涅??故不此。双行二行。无
    所偏着。故不中流。而化众生下。向云不三。则
    似息化故。今云虽复不三。而常教化。令悟不
    三。观于寂灭亦不永灭下。既云化众生。似见
    有众生。则非寂灭。故今明虽化常寂。所以云
    观于寂灭。虽复寂灭。而常教化。故非永灭不
    此不彼下。既化众生。则在于彼此。法身无相。
    故不在彼此。又国土皆如。无此可在。名为不
    此。无彼可在。故云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下。不
    此而同此。故此而不此。不彼而同彼故彼而
    不彼。岂复以此而同此。以彼而同彼乎。盖明
    圣心。无有心以而同心也。不可以智知不
    可以识识下。圣人十智不知。凡夫六识不识。
    凡智识之生。生于相内。法身无相。故智识不
    及。无晦无明下。法身无知故非明。无所不知
    故非晦无名无相下。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
    相。故方圆不能写。题目不能传。无强无弱下。
    至柔无逆故。不刚。刚无不伏。故不弱。又运动
    天地而不刚。应尽无常而不弱非净非秽下。
    垢无不尽故非秽。果无不入故非净。又相好
    严身。非其净也。金锵马麦。亦非秽也不在方
    不离方下。妙非三界。故不在方。惑无不应。
    故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下。相不能迁。故非
    有为。妙用无穷。故非无为无示无说下。六情
    可不及。岂可说以示人。将言对人为示。以
    言因法为说。又应见者为示。应闻者为说。
    而佛不可见闻。故无说无示不施不悭不戒
    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
    下。以六度为体。故能如响之应耳。而言所应
    度者。则不度色。无度无不度。然后度耳。不
    诚不欺下。诚实也。欺诳也。不可以善善。故不
    诚。不可以恶恶。故不欺。又虚捐三事故不
    诚。终今得一故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下。
    乘如实道为来。善逝入灭为去。惊赴火宅为
    入。在门外立为出。而法身实无也。一切言语
    道断。下总结上来诸句。辨不可言也。非福田
    非不福田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下。慢之得
    罪故。非福田。敬之得福故。非不福田。非不福
    田。即应供养。非福田。即不应供养。有人言。
    法身无所受故非福田。应物受供故非不福
    田。又不同善人故非福田。不同罪人故非不
    福田。非取非舍。非福故非取。非不福田故
    非舍非有相非无相下。寂漠无形故非相。三
    十二相故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下。法身无
    相。则是真际。或者谓佛为异。故言同耳。不可
    称不可量过诸称量下。体非轻重。故不可称。
    边表莫测。故不可量。非大非小下。大于天地。
    不可为小。细入无间。不可为大。能大小者。其
    无大小也。非见非闻非觉非知下。非色故非
    见。非声故非闻。非香味触故。非三情所觉。非
    法故非意所知。离众结缚。既非见闻觉知。于
    何生结缚耶等诸智同众生于诸法无分别下
    智同群智之智。人同众人之人。以如斯观。故
    无分别。又同众人之智。故云等诸智。亦无大
    圣之佛殊彼众生。故云同众生。人法齐观。则
    息想念。故于诸法无分别也。一切无失无浊
    无恼下。三业离过故。一切无失。无失故无浊。
    无浊则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下。法身无
    为。绝于施造。孰能作之令起。生之使灭乎。无
    畏无忧无喜无厌无着。若有生灭。是可畏
    法。便欣生而忧灭矣。欣忧既生。故可厌着也。
    而法身并无。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不可以
    一切言说分别显示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
    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
    观。总结佛身。劝观察也。尔时舍利弗问维摩
    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下第二次明迹不思
    议。就文为二。初辨净名生无生义。次现无动
    佛土。身子致问。有三因缘。一者见其神德奇
    妙。来处必美。故问取从也。二者上云如自
    观身实相。实相无生。而今现有生。将成自观
    之义。故以没生问也。三者上已显法身。今次
    开迹用。是故问之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
    乎舍利弗言无没生也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
    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于意云何譬如幻师
    幻作男女宁有没生耶舍利弗言无没生也汝
    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
    法如幻相者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舍
    利弗没者为虚诳法败坏之相生者为虚诳法
    相续之相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
    下然善恶者。皆是虚诳相续败坏法耳。然凡
    夫。生则长恶。没则尽善。菩萨生则长善。没则
    尽恶。虽有没生同。长尽不一。然俱是虚诳
    败坏之相。何异幻化耶。是时佛告舍利弗
    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
    来生此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
    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维摩诘言舍利弗
    于意云何日光出时与冥合乎答曰不也日光
    出时则无众冥维摩诘言夫日何故行阎浮提
    答曰欲以明照为之除冥维摩诘曰菩萨如是
    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而共合也
    但灭众生烦恼?耳。下前辨无生。此出生处。
    应物而唱。来始非益。无生即是法身。生谓应
    迹。又诸佛说法。常依二谛。无生就真。生则约
    俗。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
    及其菩萨声闻之众佛知一切众会所念告维
    摩诘言善男子为此众会现妙喜国无动如来
    及诸菩萨声闻之众皆欲见。下此文第二。明
    现无动国所以。现有三因缘。一者欲令此会
    修净土行。故得往生。二者欲显净名不思议
    德。三者将还妙喜身本生处。舍兹净土。入斯
    秽国。明大士慈悲之缘也。文有四句。一大众
    欲见。二净名现土。三时众得益。四还归本处。
    此初文也。于是维摩诘心念吾当不起于座
    接妙喜国土铁围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须
    弥诸山及日月星宿天龙鬼神梵天等宫殿并
    诸菩萨声闻之众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无
    动如来及菩提树诸妙莲华能于十方作佛事
    者三道宝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宝阶诸
    天来下悉为礼敬无动如来听受经法阎浮提
    人亦登其阶上升忉利见彼诸天妙喜世界成
    就如是无量功德上至阿迦腻吒天下至水际
    以右手断取如陶家轮。下第二明现土也。就
    文为二。初念欲现土。次正示现土。罗什曰。胡
    本云如断泥。今言如陶家轮。明就中央断取。
    如陶家轮。下不着地。四边相绝。入此世界犹
    持华?示一切众。显菩萨示之不难其行。此
    喻也。作此念已入于三昧现神通力以其右
    掌断取妙喜世界。下此第二正明现土。凡有
    四句。一正现土。二释迦劝观。三大众覩见。四
    劝修净土因。罗什曰。断取明不尽来也置于
    此土彼得神通菩萨及声闻众并余天人俱发
    声言唯然世尊谁取我去愿见救护无动佛言
    非我所为是维摩诘神力所作其余未得神通
    者不觉不知已之所往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
    不增减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尔时释
    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等且观妙喜世界无动
    如来其国严饰菩萨行净弟子清白。此劝众
    观察也皆曰唯然已见。此明大众观见也佛
    言若菩萨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
    所行之道下。既现妙果。劝修净因也。现此妙
    喜国时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皆愿生于妙喜佛土释迦牟尼
    佛即记之曰当生彼国下。第三时众得益肇
    公云。千万为一那由他。时妙喜世界于此国
    土所应饶益其事讫已还其本处举众皆见下
    第四还归本处。佛告舍利弗汝见此妙喜世
    界及无动佛不下。此第三明叹人美法。以圣
    集难遇。经法难闻。故问汝见之不唯然已见
    世尊愿使一切众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获神
    通力如维摩诘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见是人
    亲近供养下。以身子因其所见。发愿叹人也
    其诸众生若今现在若佛灭后闻此经者亦得
    善利况复闻已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如法修行
    若有乎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此
    叹法也。手得经卷。虽未诵待。如人已得宝
    藏。但未用耳若有读诵解释其义如说修行
    则为诸佛之所护念下。行应于内。护念于外。
    理数冥感。自然之安也。其有供养如是人
    者当知则为供养于佛其有书持此经卷者当
    知是室则有如来若闻是经能随喜者斯人则
    为取一切智若能信解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为
    他人说者当知是人即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记下。此经正明菩萨之行。故闻经能随义
    而喜。必得种智。信解此经一四句偈。为他人
    说。则知菩萨道高。二乘鄙劣。故永不退大心
    必当成佛。故为佛可记
      法供养品第十三
    经有三分。序正已说命次辨流通。流通有
    二。一者赞叹。二者付嘱。即两品文也。法供养
    品者。法谓大乘了义。究竟之法也。如说而行
    自养法身。如行而说。养他法身。此二并以称
    会佛心。即是供养于佛。名法供养。品开为二
    一天帝叹法美人。二如来印述。初有三句。一
    叹所闻法。二美能闻之人。三结誓弘护。尔时
    释提桓因于大众中白佛言世尊我虽从佛及
    文殊师利闻百千经未曾闻此不可思议自在
    神通决定实相经典下。此初句叹法也。大品
    等广故难寻。此简其略故。叹未曾有也。智度
    论云。说智慧多。对出家人。明福德多。对在家
    人。今既明功德。是以天主。称叹劝修福。如我
    解佛所说义趣若有众生闻是经法信解受
    行读诵之者必得是法不疑何况如说修行
    斯人则为闭众恶趣开诸善门常为诸佛之所
    护念降伏外学摧灭魔怨修治菩提安处道场
    履践如来所行之迹。下此第二次叹人也。世
    尊若有受持读诵如说修行行者我当与诸眷
    属供养恭给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旷野有是
    经处我亦与诸眷属听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
    信者当令生信其已信者当为作护。此第三
    结誓弘护。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说吾
    助汝喜此经广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不可思
    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此第二明佛述
    成。成上三章。即为三意。此初第一述叹法也。
    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供养是经
    者则为供养去来今佛下。此第二述其叹人。
    初正述叹。次须格量。此初文也。天帝正使三
    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譬如甘蔗竹苇稻麻丛
    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一劫或减一劫恭敬
    尊重赞叹供养奉诸所安乃至诸佛灭后以一
    一全身舍利起七宝塔纵广一四天下高至梵
    天表刹庄严以一切华香璎珞幢幡伎乐微妙
    第一若一劫若灭一劫而供养之于天帝意
    云何其人殖福宁为多不释提桓因言多矣世
    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亿劫说不尽佛告天
    帝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是不可思议解脱
    经典信解受持读诵修行福多于彼所以者何
    诸佛菩提皆从是生善提之相不可限量以
    是因缘福不可量。此第二须辨相量。佛告天
    帝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时世有佛号药王如来
    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
    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曰大庄严劫名庄
    严佛寿二十小劫其声闻僧六十六亿那由
    他菩萨僧有十二亿天帝是时转轮圣王名曰
    宝盖七宝具足主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
    能伏怨敌尔时宝盖与其眷属供养药王如来
    施诸所安至满五劫过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
    亦当如我皆以深心供养于佛于是千子受父
    王命供养药王如来复满五劫一切施安。下此
    第三引往古事。述成天帝结誓弘护。就文为
    五。一明法供缘起。二正明法供。三闻法供得
    益。四会古今。五总结也。此即初文。其王一子
    名曰月盖独坐思惟宁有供养殊过此者以佛
    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养胜供养
    即问何谓法之供养天曰汝可往问药王如来
    当广为汝说法之供养即时月盖王子行诣药
    王如来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诸供
    养中法供养胜云何名为法之供养佛言善男
    子法供养者诸佛所说深经下。此第二正明
    法供养。深经者。谓方等了义。究竟之经也。一
    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清净无染非但分
    别思惟之所能得下。非但分别者。谓非智慧
    分别之所能得也。思惟之所得者。要由禅定。
    方乃得也。又要由正观。然后能得耳。非分别
    取相。思惟之所得也。菩萨法藏所摄。大明佛
    法。凡有二藏。为小乘人说。名声闻藏。为大乘
    人说。名菩萨藏。陀罗尼印印之下。陀罗尼是
    行。以念智为体。记法不忘为念也。知生法
    不生是智也。一者闻持。持教不忘。二者思
    议。持义不失。持义不失故。不可改。所以为
    印。又释。持有多门。此是实相总持。以实相
    对印此经。名深经也。至不退转。行深经。必
    得不退也。成就六度善分别义顺菩提法众
    经之上入大慈悲下。由慈悲故。能知深经。知
    深经。必入慈悲。以此经。教菩萨。化益众生。
    故可入慈悲也。离众魔事及诸邪见顺因缘
    法下。深经所说因缘。非定有无。故顺因缘也。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空无相无作无起能
    令众生坐于道场。先坐道场。正是入金刚三
    昧。若通论万行。悉能起道。名为道场。此深经。
    能令坐此二道场也。而转法轮诸天龙鬼干
    闼婆等所共叹誉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摄诸贤
    圣一切智慧说众菩萨所行之道依于诸法实
    相之义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法下。不
    依实相。而解无常者。则破常而着无常。若依
    实相。而说无常。则破常不着无常。谓明宣之
    义也。能救一切毁禁众生下。四重五逆。小乘
    不能救之。大乘无所不济也。诸魔外道及贪
    著者则能使怖畏下。外道为见。贪着是爱。
    深经能转其爱见。则于爱见生怖畏也。诸佛
    贤圣所共所叹背生死苦示涅??乐十方三
    世诸佛所说下。自上已来。正明法也。若闻如
    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此明如法修行。称会
    佛心。谓供养也。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
    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为供之供养
    下。此明如行而说。令诸人?值婪āJ怯直?br> 前人。资养法身。并称顺佛心。名法供养。又于
    诸法如说修行随顺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
    生忍决定无我无众生而于因缘果报无违无
    诤离诸我所下。此重明如说修行。为供养也。
    依于义不依语。语为教。义为理。本以教诠于
    理。如因指示月。故须依理。不得依教。依于智
    不依识。识以执着为情。智以达理为用。故依
    智不依识也。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智所
    知义。有了不了。故须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
    依于法不依人。法虽人弘。人不必尽能依法。
    法有定楷。人无常则。是故依法不依于人
    法。又一种次第。初依法不依人。如向释。二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向虽去人取法。但法
    有了不了。故次简于不了。令取了也。三依义
    不依语。就了义经。有理有教。故须依理。不依
    于教。四依智不依识。识所知理。不足可依。智
    所知理。方乃可依。故须依智不依识也。随顺
    法相无所入无所归无明毕竟灭故诸行亦
    毕竟灭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作如
    是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问。灭即是尽。今既
    云无尽。上何得云毕竟灭耶。答。前对虚妄谓
    有生。故毕竟灭耳。然十二因缘。本自不生。故
    今无灭。无灭故言无尽。亦上云毕竟灭。破凡
    夫有生。今称无尽。斥二乘有灭。是以后句云
    不复起见。不复起见者。上离凡夫生见。今不
    起二乘灭见。不复起见是名最上法之供养。
    结法供养。为最上也。简法供养有二。若于法
    起见。非最上法供养。若不于法起见。名最上
    法供养也。佛告天帝王子月盖从药王佛闻
    如是法得柔顺忍第三闻法供养得利益也。
    心柔智顺。堪受实相。未及无生。名柔顺忍位。
    顺忍有二。一在地前三十心位。二在六地已
    下也。无生亦两。一在初地。二居七地即解宝
    衣严身之具以供养佛白佛言世尊如来灭后
    我当行法供养守护正法愿以威神力哀建
    立令我得降魔怨修菩萨行佛知其深心所念
    而记之曰汝于未后守护法城天帝时王子
    月盖见法清净闻佛授记以信出家修集善法
    精进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萨道得陀罗尼无断
    辨才于佛灭后以其所得神通总持辨才之力
    满十小劫药王如来所转法轮随而分布月盖
    比丘以护持法?バ芯??从诖松砘?偻蛞?br> 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转十四那
    由他人深发声闻辟支佛心无量众生得生
    天上。上明得柔顺忍。今云获五神通。谓无生
    忍也。以具得二忍。即如说修行。名法供养。复
    能如行而说。令多人悟道。亦名法之供养也。
    天帝时王宝盖岂异人乎今现得佛号宝炎如
    来其王千子即贤劫中千佛是也从迦罗鸠孙
    大为始得佛最后如来号曰楼至月盖比丘
    则我身是。第四会古今。贤劫者。净居天。见劫
    初来时。水内有千宝莲华。即知有千佛出世。
    故名此劫。以为善劫。贤即善也。楼至翻为啼
    泣。事出他经。如是天帝当知此要以法供养
    于诸供养为上为最第一无比是故天帝当以
    法之供养供养于佛下。第五总结法供为胜也
      嘱累品第十四
    流通有二。赞叹竟前。今是第二次明嘱累。
    谓付嘱。累是凭累。付嘱凭累。使法流末叶。群
    生信解。故云嘱累。品开五段。一付嘱弥勒。二
    诸菩萨发愿弘宣。第三四王自誓拥护。四命
    持者受持。五大众闻法欢喜。信受奉行。初
    文又三。一付弥勒。二弥勒受。三佛述叹。于是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我今以是无量亿阿僧
    只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付嘱于汝
    下。不付阿难者。以其无有神力。不能弘宣故
    也。维摩非此土菩萨。故不付嘱也。文殊游无
    定方。故亦不付也。弥勒者以于此成佛故。以
    神力宣通。欲成弥勒功业故也。问。智度论云。
    法华经。是初密法故。付嘱菩萨。波若非秘
    密法故。付嘱声闻。此经未明声闻受记成佛。
    则非秘密法。何付嘱菩萨。答。波若有二种。一
    者与三乘共。二者独为菩萨说。寻大品既是
    三乘共波若。故付嘱声闻。此经虽非秘密。而
    独明菩萨不思议法门。非下位所知。岂是二
    乘能测。故付嘱菩萨。不凭累声闻也。如是辈
    经于佛灭后末世之中汝等当以神力广宣流
    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所以者何未来世中当
    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龙鬼神干闼婆罗刹等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乐于大法若便
    不闻如是等经则失善利如此辈人闻是等经
    必多信乐发希有心当以项受随诸众生所
    应得利而为广说下。前句正付嘱弥勒。此章
    谓劝弥勒宣也。弥勒当知菩萨有二相何谓
    为二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二者不畏深义
    如实能入若好杂句文饰事者当知是为新学
    菩萨若于如是无染无着甚深经典无有恐畏
    能入其中闻已心净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当知
    是为久修道行下。前之二句。明付嘱弘宣。今
    次。明通法仪轨。以为诫劝。凡有三双。初通明
    浅深二人。二须双辨受法人两过。三双明说
    法者二失。初明浅深二人者。若乐杂句。则应
    授之以文。若乐深法。则应教之以义。文者即
    妙旨之筌蹄。而新学智浅。未能忘言取理。唯
    文饰是好。义者妙旨甚深。言忘虑绝。自非智
    勇。孰能受之。故缘文义。辨深浅二人。弥勒复
    有二法名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何等为
    二一者所未闻深经闻之惊怖生疑不能随顺
    毁谤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闻从何所来二者
    若有护持解说如是深经者不肯亲近供养恭
    敬或时于中流其过恶有此二法当知是新
    学菩萨为自毁伤不能于深法中调伏其心
    下。此第二双明受法人两过。初则毁法。次则
    谤人。故诫之也。始闻为惊。寻之则疑。终复起
    谤。盖是毁法过也。谤人者。不能谘近敬养。乃
    说其人过失也。弥勒复有二法菩萨虽信解
    深法犹自毁伤而不能得无生法忍何等为二
    一者轻慢新学菩萨而不教诲二者虽信解深
    法而取相分别是为二法下。此第三双相说
    法人二失。一明外失。虽有深解。未为心用。尊
    己慢人。不能诲导听人。二明内失。虽得于深
    法。作有所得解。故取相分别。弥勒菩萨闻说
    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说我当远
    离如斯之恶奉持如来无数阿僧只劫所集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若未来世善男子善
    妙人求大乘者当令手得如是等经与其念
    力使受持读诵为他广说世尊若后末世有能
    受持读诵为他说者当知是弥勒神力之所建
    立下。此第二弥勒受旨。与其念力者。令所闻
    不忘也。佛言善哉善哉弥勒如汝所说佛助
    汝喜下。第三如来述叹。于是一切菩萨合掌
    白佛言我等亦于如来灭后十方国土广宣流
    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当开导说法者
    令得是经下。此第二诸菩萨。自誓弘宣。弥勒
    于此土流布。诸菩萨于十方阐扬。尔时四天
    王白佛言世尊在在处处城邑聚落山林旷野
    有是经典读诵解说者我当率诸官属为听法
    故往诣其所拥护其人面百由旬令无伺求得
    其便者下。第三四王发誓拥护。是时佛告阿
    难受持是经广宣流布阿难言唯然我已受
    待要者世尊当何名斯经佛告阿难是经名
    维摩诘所说经亦名不思议解脱法门如是受
    持下。第四命侍者受持。前命。次顶受旨。三问
    名。四答题。佛说是经已长者维摩诘文殊师
    利舍利弗阿难等及诸天人阿修罗一切大众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下。第五时众欢喜。信受奉行

    维摩经义疏卷第六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