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六 >
  • 维摩经义疏卷第四_菩萨品第四

      菩萨品第四
    具足梵音。应言菩提萨?省F刑嵩频馈H??br> 名众生。道谓所求之法。众生为能求之人。上
    弟子之称。敬让合论。今则菩萨之名。人法双
    举。此品来意。有五因缘。一者命之次第。前则
    命小乘。今次命大士。二者破病前后。上破小
    迷。今呵大执。三者欲具显净名之德。小乘不
    堪。未足彰其道高。今大士辞让。始显其德远。
    四者欲彰文殊之德。声闻不堪。菩萨惮往。而
    文殊独能击场者。则知位超大小。处众独尊
    故也。五者欲述昔法。以利今会。问。但后二品。
    显净名德。方便品。亦显德耶。答。约人而言。
    方便品。对凡夫。日显净名德。弟子品。对声闻。
    以显其德。今品对菩萨以显其德。又方便品。
    净名自显其德。弟子菩萨二品。他人显德。品
    开为二。一别命四人。次诸菩萨总述不堪。别
    命四人。即为四段。就弥勒章。又开为二。初命。
    次辞。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
    疾。此初命也。所以前命弥勒者。以其是补处
    大士。又当于此土成佛。从胜至劣。如弟子之
    次第也。弥勒此翻为慈。南天竺婆罗门姓。以
    为名也。又过去作国王。因见此丘入慈三昧。
    有十八利益。因发愿。世世行慈。又母怀之。即
    自慈心。以是二缘。故名慈也。字阿逸多。此云
    无能胜。是婆罗奈国辅相之子。生时具足相
    好。波罗奈国王。名梵摩达。恣夺国位。欲密
    害之。就其又索弥勒。父知王心。即云。外家
    以将去。还舍。密遣人送往。南天竺婆婆离家。
    弥勒外家。姓婆婆离。有发发绀色。手摩膝相。
    总明博达。以已所知。用教弥勒。弥勒始七
    岁。从受学。一日所集。胜余历年。遂穷秘奥。
    舅欲显其德。设无碍大会。量财既少。遣二弟
    子。往弥勒家。觅物相足。二人于路。闻有佛名。
    回首观之。为虎所食。因此善故。即生天上。婆
    婆离。久待不还。则以家财。七日大施。最后有
    一婆罗门。来乞财物。而财既尽。空无所得。则
    大?恚。语婆离言。我有呪力。能破汝头。作于
    七分。婆离大怖。前二弟子生天者。空内语之。
    汝不用愁。今有佛出。可归凭之。其问天为是
    谁。答以上事。时婆离本读谶书。知有佛应出。
    则遣弥勒并十六人。观佛。定有三十二相八
    十好。不久。令其默念作三问。一我为是谁。二
    问身几相。佛悉知之。具答三问。时弥勒定
    知是佛。与十六人。从佛出家。十六人得罗汉。
    而弥勒不取漏尽。愿求作佛。佛即授记。弥勒
    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此第二辞
    不堪。就文为三。标释结。此初标也。问。净名
    弥勒。俱是穷学之位。何故净名能呵。弥勒受
    屈。答。凡有二义。一者相与化物。得失随宜。
    ?短迭应故也。二者据位而言。弥勒当绍
    尊位。净名久已成佛。既因果不同。故有优劣。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
    不退转地之行。此第二释不堪。就文为三。一
    被呵之由。二能呵之旨。三时众悟道。兜率此
    云知足天。其王名删。兜率天来人间听说法
    也。此天以弥勒将上为天师。豫怀宗敬。故常
    来听法。不退转行者。则无生法忍。谓勉位行
    念三种退。故云不退也。时维摩诘来谓我言
    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此第二能呵之旨。就文为二。初呵授
    记。次呵得菩提。呵授记。明无人能得。呵菩
    提明无法可得。即人法俱空也。又呵受记。明
    无能得之因。次呵得菩提。辨无所得之果。谓
    因果俱寂然。净名弥勒。深浅不同者。弥勒唯
    见其一。不覩其二。虽说欲无常。叹不退法。未
    悟诸天深着一生受菩提记。?欲虽去。细染
    寻生。是以净名双泯因果。令?细都息。若作
    二人始终益物者。前要须弥勒说欲无常。叹
    不退法以息?。净名辨因果俱空。以除细。破
    受记为三。初牒。次呵。后结也。言一生者。弥
    勒现在人间。次在天上。后下生成佛。依智度
    论。数此以为三生。但现在人间已受生故。不
    复数之。后下生成佛。属能佛身。亦不数也。
    但取生天之身。故云一生耳。问。若尔类小乘
    义。一生天上一来人间。便得道者。应是二生。
    辨得名一往来。则定是二生。何名一生。答。
    斯义应类。但小乘之人。望身尽入于无余。故
    受二身名为二生。弥勒不取身尽。但下生之
    身。既其属佛。对彼天身。以为一生也。为用何
    生得受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过去生
    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
    现在生无住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则时亦生亦
    老亦灭。此第二正破。就文为三。一三世门破。
    二无生门破。三如门破。三世门破者。就三世
    内。捡无一生。是故无有得一生记。过去是灭
    无。由无生故。无得记。未来未有。则未有生。
    亦无得记。现在一念不住。亦无有生。故无得
    记。引佛语。偏说现在不住。以或人多谓。现在
    有生。所以得记。故引证破之。若以无生得受
    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弥勒受一生记
    乎。此第二亦就无生门。捡无受记。夫论有生。
    必在三世。三世既无。则既无生矣。惑者谓
    三世乃无受记。无生之内。应有受记。故次斥
    之。无生则是实相。实相真实之法。故名为正。
    与邪隔别。称之为位。此实相之理。言应虑
    息。超四句。绝百非。故无得记也。为从如生得
    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
    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
    此第三就如门。以破受记。什公云。此亦因其
    所存。而遣之也。夫受记。要由得如。本未得而
    今得。似若有起。如起则累灭。亦似有物。于
    如内灭。故先问其起灭。以明无起灭。今谓。上
    二门。就生无生二理。捡无受记。今斥了悟之
    心。亦无受记。夫论得记。体如故法忍生。体
    如故烦恼灭。尔时得记。是故问云。为从如生。
    为从如灭也。问。但应言法忍生灭。云何乃言
    如生灭。答。法忍不离如故。言如生灭。也然
    法忍则如故。如无有生故。则法忍不生。烦恼
    则如。如无有灭故。烦恼不灭。故无得记也。
    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
    如也于弥勒亦如也。上就如门作难。今就如
    门设并。就文为二。初定关。次设并。此举凡圣
    人法。以定关也。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
    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此第
    二设并也。凡设三并。一并受记。二并菩提。三
    并涅??。此三即为次第。要先得记。次得菩
    提果。后得涅??果。此三关之内。皆先并后释
    并也。凡圣一如故不二。如无变异。名为不异
    也。此释并也。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者一切众生皆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
    菩提相。此第二就菩提。以设并也。若弥勒得
    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
    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则涅??相不复更灭。此
    第三就涅??。设并也。是故弥勒无以此法
    诱诸天子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亦无退者。此第三结呵。平等之道。实无发心。
    亦无退者。而以不退行。诱其发心。示其受记
    者。岂不诳哉。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
    菩提之见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
    以心得。第二次破菩提。菩提以寂灭为
    相。而诸无碍生死。尊菩提虽同胜求。更
    生尘累。宣开以正路。令舍分别。曷为示以
    道记。增其见乎。菩提。盖是大觉之真智。超有
    无之域。出言缘之外。不知何以目之。强名
    菩提。故此菩提。不可身心得也。寂灭是菩
    提灭诸相故。前破其着相。此示其真道。菩提
    是能会之智。实相为所契之境。境既无相。智
    便寂灭。故言寂灭是菩提。不观是菩提离诸
    缘故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观生于缘。离缘
    则无观。行生于念。无念故无行。断是菩提舍
    诸见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诸
    愿故。真道无欲。障诸愿求。不入是菩提无贪
    着故。入谓受六尘。顺是菩提顺于如故住是
    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不二是菩
    提离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虚空故无为是菩
    提无生住灭故智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
    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
    故诸入内外六入也。内外俱空故诸入不会。
    合谓烦恼业和合。烦恼本空。故无所合。故会
    据现果。合就其因。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
    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外无形色之处。内无可
    名之实也。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无乱是菩
    提常自静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无取是菩
    提离攀缘故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无比是菩
    提无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诸法
    幽远难测。非有智之所知。菩提无知故。无所
    不知。无知而无不知者。微妙之极也。世尊维
    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此第
    三明众悟道。弥勒说有。以息尘欲。净名明空。
    以除微累。是以诸天。应期悟道。故我不任诣
    彼问疾。不堪有三。标释已竟。此第三结也。佛
    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光严弥勒
    不同者。弥勒为出家。光严即在俗。故次命。又
    弥勒为深行。光严是始心。又由受记故。坐道
    场故。上呵受记。今斥道场。就文为二。一命。
    二辞。此初章也。光严童子白佛言世尊我不
    堪任诣彼问疾。此第二辞不堪。就文为三。谓
    标释结。此初标也。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出??br> 耶离大城。此第二释。就文有七句。此初明。光
    严出城有二义。一欲益物故。托在出城。二光
    严欲诣佛道场处。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
    作礼。城门是人以凑处故。得多明化功。作礼
    者。迹同乡党。现修长幼之礼。又为行深浅故。
    有尊卑之敬。即问言居士从何处来答我言
    吾从道场来我问道场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
    道场无虚假故。所言道者。谓无上正遍知佛
    果道也。所言场者。凡有二义。一者即指佛果
    众德之为场。故此经文。以佛地众德用为场。
    二者既用果为道。以因为场。因能感果。如起
    道之处。名为道场。故万善之因。是通觉之
    所由。菩提之根本。修心之用地。弘道之净
    场。但因有二种。一者六度万行。二者四谛等
    境。皆能生道。故名道场。此之境行。为真道场
    也。菩提树下。起道之处。名为道场。谓应迹道
    场也。又由本垂迹。能起迹。本为道场之。
    直心者。谓内心真直。外无虚假。斯乃基万行
    之本。坦进道之场也。发行是道场能辨事故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心既真直。则能发
    起修行。既发起修行。则事无不辨。既能发
    行。则树心弥深。树心弥树。则功德转增。菩
    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直心入行转深。则变
    为菩提心也。此心真正故。所见不谬。凡弘道
    者。要始此四心。四心既生。则六度众行无不
    成也。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持戒是道场得
    愿具故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阂故精进
    是道场不懈退故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智慧
    是道场现见诸法故。此无所得六度。并能生
    道。故名道场。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
    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故悲是
    道场忍道场憎爱断故。前明无得六度。此辨
    无缘四等。慈心者。欲与众生乐也。慈虽假想。
    与众生乐。从慈起累见其受苦。其心悲恻。
    则入悲心。观其得乐。心生欢喜。故名为喜。仁
    慈生爱。爱生着。着生累。悲生忧。忧生恼。恼
    生憎。慈悲虽善。而累想以之生故两。舍一
    平等。谓之舍行也。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
    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
    故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什公云。一惠施。
    惠有二种。施下人以财。施上人以法。二爱
    语。爱语复有二种。于下人。则以??语将悦。于
    上人。则以法语慰喻。皆以爱心。作爱语也。三
    利行。利行亦有二种。下人则为设方便。令
    得俗利。上人则为作方便。令得法利。四同事。
    同事亦有二种。同要人。则训以善法。同善
    人。则令增善根。随类而入。事与彼同。故名
    同事也。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闻而不能行。
    则与禽兽同听也。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
    心之性也。强刚则观邪。调伏则观正也。三十
    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三十七品。为趣涅
    ??。是无为之因也。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小
    乘中说四谛。大乘中说一谛。今言谛。是则一
    谛。一谛实相也。俗法虚妄。谓言有而便无。谓
    言无而便有。是诳人也。见余谛谓言。必除我
    惑。而不免妄想。亦是诳也。今一谛。无此众过。
    故不诳人也。从一谛乃至诸法无我。是诸法
    实相也。即一谛中。异句异味。由此一谛故。佛
    道得成。一谛即是佛因。故名道场也。缘起是
    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十二缘起。因
    缘相生。无穷尽也。悟其所由。则智心自明。智
    心既明则道心自成然则道之成也乃以缘
    起为地故即以为道场也。诸烦恼是道场知
    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
    知诸法空故。烦恼之实性。众生之无我。诸
    法之空义。皆道之所由生也。降魔是道场不
    倾动故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师子吼是道场
    无所畏故力无所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
    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降魔兵而不为所动。
    游三界而不随其趣。演无畏法音。而无难。
    其佛三十二业。而无一阙。三明通达。而无
    碍。斯皆大道之所由生也。一念知一切法是
    道场成就一切智故。二乘法。以三十四心成
    道。大乘中。唯以一念。则确然大悟。具一切
    智也。夫有心则有封。有封则有疆。封疆既形。
    则其智有崖。其智有崖。则所照不普。至人无
    心。无心则无封。无封则无疆。封疆既无形。
    则其智无崖。其智无崖。则所照无际。故能以
    一念。一时毕知一切法也。一切智。虽因行
    标。盖亦万行之一耳。会万行之所成者。其唯
    无上道乎。故前所列众法。皆为场也。如是善
    男子菩萨若能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所有
    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
    矣。若能应上诸度。以化天下者。其人行则游
    道场。止则住佛法。说是法时五百天人皆发
    阿耨菩提心。此第七时众得益也。故我不任
    诣彼问疾。此第三结也。佛告持世菩萨汝行
    诣维摩诘问疾。命四菩萨为二双。弥勒。持世。
    出家大士也。光严。善德。在家菩萨也。就义而
    论者。通是万行。三义论之。生道能。名为道
    场。怡神之义。称为法乐。济物之功。名为法施。
    此章亦二。前命。次辞。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
    堪任诣彼问疾。此第二辞不堪。就文为三。谓
    标释结。此初标也。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住于
    静室时魔波旬从万二千天女状如帝释鼓乐
    ?歌来诣我所与其眷属稽首我足合掌恭敬
    于一面立我意谓是帝释而语之言善来?x
    释迦虽福应有不当自恣当观五欲无常以
    求善本于身命财而修坚法。此第二释不堪。
    又开为三。一被呵之由。二能呵之旨。三称叹
    净名。此初文也。外国名波旬。此翻为杀者。谓
    常欲断他慧命故也。亦名为恶中恶。恶有三
    种。一曰恶。二曰大恶。三曰恶中恶。若以恶加
    已。还以恶报。是名为恶。若人不杀己。无故
    加害。是名大恶。若人来供养恭敬。不念报恩。
    而反害之。是名恶中恶。恶中恶。魔王最甚也。
    诸佛常欲令众生安稳。而反坏乱。故言甚也。
    诸外道诏波旬。为欲界生。亦名花箭。帝释
    是佛弟子。知其不疑。故化常释形来也。持
    世不作意观他意。故不见也。又解。持世是
    定身菩萨。入定观则知。不入定观则不知。
    ?x尸迦者。过去时姓也。三坚法。谓身命财也。
    身既无常。便应运使为善。命既危脆。便应尽
    以行道。财有五家。便应用为施与。此等皆无
    常所不能坏。谓之坚法。即语我言正士受是
    万二千天女可备扫洒。因其说法故。可诡以
    从善。实欲以女乱之。我言?x尸迦无以此非
    法之物要我佛门释子此非我宜。向教其行
    施。彼既从之。理应为受。然非所宜。夫施者之
    怀。唯欲人取。故言勿向语其施。要我使受
    也。言沙门释子者。明己理所不应。非苟逆人
    善也。所言未讫维摩诘来谓我言非帝释也是
    为魔来娆固汝耳即语魔言是诸女等可以
    与我如我应受。此第二明能呵之旨。文有二
    意。一明是魔非释。以呵持世不识魔之邪伪。
    二纳受诸女。显持世不能生女之善。此初文
    也。如我应受者。我为白衣。应受女施。又施。
    本除悭利物。不应择主。既能行之。便应与我。
    我是受此物者。魔即惊惧念维摩诘将无恼
    我欲隐形去而不能隐尽其神力亦不得去即
    闻空中声曰波旬以女与之乃可得去魔以畏
    故?a仰而与。魔尽力不能去。则显邪力之劣。
    道力之胜。以量其轻重。施女有胜不去。故
    以女与净名。尔时维摩诘语诸女言魔以汝
    等与我。示三从之礼。属魔。则受魔教。属菩
    萨。则从道化。故受而诲之。今汝皆当发阿耨
    菩提心即随所应而说法令发意。教菩萨法。
    萨法有三。一令发菩提心。二教修菩萨行。
    三令得佛道。今将示菩萨行。故前令发心。复
    言汝等已发道意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
    五欲乐也。此正为说菩萨行。所以明法乐者。
    凡有二义。一者诸女。虽发道心。既始入佛法。
    未能深乐。若值五欲。还念旧乐。故为说法。以
    法乐代五欲乐也。二者女人之性。唯乐是从。
    如鱼之依水。故为说法乐。既得法乐。则深见
    五欲之过。不生贪染。天女即问何谓法乐答
    曰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乐离五欲。
    此之四句。则明四信。言四信者。佛为良医。法
    为妙药。僧看病人。戒为禁忌。具此四事。则烦
    恼病愈。所以初明四信者。魔天以不信正为
    本。既回邪入正。故前明信也。乐离五欲。则是
    信戒。以爱欲多。毁戒故也。乐观五阴如怨贼
    乐观四大如毒蛇乐观内入如空聚。以诸天
    女深着爱欲。?彼妙身。虽发心生信。而滞情
    难遣。故呵其阴界。使生厌心。乐随护道意。前
    明诫门。今辨劝教。将护道意。令不堕三界及
    乐二乘也。乐饶益众生乐敬养师乐广行施
    乐坚持戒乐忍辱柔和乐?ゼ?聘?朱?ú?br> 乱乐离垢明慧乐广菩提心。上将护道意。谓
    自发心。今令他发心。故云广也。乐降伏众魔
    乐断烦恼乐净佛国土乐成就相好故修诸功
    德乐严道场。道场如释迦文佛。菩提树下。初
    成道处。三千二百里。金刚地为场。诸佛各随
    国土之大小。而取场地之广狭。无定数也。乐
    闻深法不畏乐三脱门不乐非时。三脱。空无
    相无作也。缚以之而解。谓之脱。三乘所由。谓
    之门。二乘。入三脱门。不尽其极。而中路取证。
    谓之非时。此大士之所不乐也。乐近同学乐
    于非同乐中心无?碍乐将护恶知识乐亲
    近善知识乐心喜清净乐修无量道品之法是
    名菩萨法乐。初标法乐。次问答释之。今总结
    也。于是波旬告诸女言我欲与汝俱还天宫。
    先闻空声。畏而言与。非其真心。故欲俱还。恐
    其不去。复以天宫诱之。天魔是权。前欲令净
    名化之。故将其来。今欲使其传化。所以要其
    去也。诸女言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我等
    甚乐不复乐于五欲乐也。已属人矣。兼有法
    乐。何由而反。魔言居士可舍此女一切所有
    施于彼者是为菩萨维摩诘言我已舍矣汝便
    将去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魔知净名心
    无染着。本为化之。今化之既说。故从索也。
    净名所以施女者。前欲化之故取女。若是他
    人。化不从也。今欲令诸女于天宫传化。故施
    女。又前示福田故取之。今为施主则舍。又
    前矣示威力。后以恩被。又前取女令修行。后
    施女而起愿也。居士以女还魔。则魔愿具足。
    故因发愿。令众生得法愿具足。此是维摩愿
    也。于是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
    昔在魔宫。以五欲为乐。今在菩萨。以法乐为
    乐。复还魔宫。修何业耶。维摩诘言诸姊有法
    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将远流大法之明。以
    照魔宫痴冥之室。故说此门也。无尽灯者譬
    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
    姊夫一菩萨开道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
    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汝等虽住
    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女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
    生尔时天女头面礼维摩诘足随魔还宫忽然
    不现。讫此文。是能呵之旨也。世尊维摩诘有
    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辨才。此叹净名也。故我
    不任诣彼问疾。此是三结也。佛告长者子善
    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此章亦二。一命。二辞
    不堪。此初文也。善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
    诣彼问疾。此第二辞不堪。就文为三。谓标释
    结。此初标也。所以者何忆念我昔自于父舍
    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
    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此第二释不堪。
    就文为三。一被呵之由。二能呵之旨。三明得
    益。自于父舍者。从父得财。简异非法得物也。
    又云。祖考承相。有此施法。善得。承其继嗣。
    绍前业也。作此施法。三年聚财。七日大施。开
    四门。立高幢苦天下。诸有所须。皆诣已舍。
    然后倾家而舍。此施法有二。一用婆罗门外
    道书作礼法。以求梵福二直大布施而已。今
    用前法也。时维摩诘来入会中谓我言长者
    子夫大施会者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
    会何用是财施会为。此第二能呵之旨。净名
    至七日满。而来呵者。凡有三义。一者以其俗
    施既满。将进以法施。故先讥其所设。以明二
    施有劣也。二者七日期满。满则成功。成必
    持着。故至七日。而来呵也。三者善得净名。
    俱为益物。善得施财。净名惠法。若不前诱之
    以财。则无亦导之以法。所以用法呵财者。财
    施养肉身。法施养法身。又财施但得欲界报。
    法施得三界及出三界报。又财施有前后。法
    施无前后。又财施有尽。法施无尽。又财施通
    愚智并能。法施以智人方解。故以法呵财。我
    言居士何谓法施之会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
    时供养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财施。不能
    一时普用。法施有二。一者为他说法。名为法
    施。此则一音所演。一时普至。二者。菩萨起
    一一行。皆为利一切众生。故无前后也。又如
    一起慈心。则十方同缘。一时等施。故无前后。
    何谓也谓以菩提起于慈心。前明四等有。法
    施是慈心所设。故初明之。又四无量心。能一
    时普缘法界。故初明也。凡夫起慈。为生梵天。
    二乘则为求功德。菩萨则为求佛道。度脱众
    生。今欲令其求佛道。以起慈心。故言以菩提
    相而起慈心。又慈欲与乐。此缘佛乐以与物
    也。又以菩提起慈。亦是真实慈。能实益物
    也。以救众生起大悲心。悲心意在拔苦。若以
    实救为悲。悲之大矣。以持正法起于喜心。欲
    令彼我。俱持正法。喜以之生也。又喜本欣彼
    得离非法。是意存法也。若以持正法为喜。喜
    之实也。以摄智慧行于舍心。凡夫及小乘。为
    舍怨亲。故行舍心。今欲令其为平智慧一切
    舍离。以行舍心。又舍心中。唯见众生。无分别
    想。同于无想。欲令其舍心中行智慧也。以
    摄悭贪起檀波罗蜜以化犯戒起尸罗波罗蜜
    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蜜以离身心相起?忱?br> 耶波罗蜜以菩提相起禅波罗蜜以一切智起
    般若波罗蜜。前明四等为法施。今辨六度为
    法施。菩萨起行。一一行皆有三意。一求佛道。
    二度众生。三不违实相。故此文六度以三双
    辨之。初二为物破悭起檀。摄犯起戒。次两以
    二空。起二行。无我起忍。是人空。离身心相。
    起精进。谓法空。后二是二智菩提。谓一切种
    智故起禅。次一切智。起波若。波若实慧故。以
    萨般若心起波若。又菩提是佛福德庄严故
    起禅。一切智是佛智慧庄严故起般若。又菩
    提是佛心行故。前云寂灭是菩提。则智是止
    行。以起禅则止也。一切智是佛观行故。故起
    波若。波若是观也。教化众生而起于空。存众
    生则废空义。存空义。则舍众生。善达法相。
    空虚其怀者。终日化众生。终日不乖空。不舍
    有为法而起无相。随化存有。名不舍有为。知
    有常寂。名起无相。示现受生而起无作。随有
    现形。名现受生。知生无生。故名无作。护持正
    法起方便力。夫欲建立正法。必须善巧方便。
    以度众生起四摄法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于
    身命财起三坚法于六念中起思念法。六念
    者。念佛法僧施戒天六念也。于六和敬起质
    直心。以慈心。起身口意业为三也。四得重利
    养。与人共之。五持净戒。六修漏尽慧。非直心。
    无以具六法。非六法。无以和群众。群众不和。
    非敬顺之道也。身口意慈。是内心同也。同戒
    谓行同也。同见谓解同也。同利则财同。同行
    解谓法同。又同见谓心同。同戒谓身同。同利
    资身心外具同行。昔二众乖诤故。佛说此六
    和敬之。正行善法起于净命。凡所行善。不
    以邪心。为正命也。净欢喜起近贤圣不憎恶
    人起调伏心。近圣生净喜。见恶无憎心。以出
    家法起于深心。出家则能深入佛法。具行净
    戒。以如说行起于多闻以无诤法起空闲处。
    忿竞生乎众聚。无诤出乎空闲。趣向佛慧起
    于冥坐。佛慧深远。非定不趣。解众生缚起
    修行地。己行不修。安能解彼。以具相好及净
    佛土起福德业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
    于智业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慧
    业。大判六度为二。前三为福。后三为慧。若具
    福慧。如车之二轮鸟之双翅。就福慧。各开为
    二。福德门二者。一感内相好。二感外净土。慧
    门开二者。照有名智。鉴空为慧也。断一切烦
    恼一切障阂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业。断一
    切烦恼。谓除烦恼障。则智慧业也。一切障阂。
    谓报障也。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业。业障也。
    此二明福慧业。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
    于一切助佛道法。还总结福慧也。如是善男
    子是为法施之会若菩萨住是法施会者为大
    施主亦为一切众生福田。起行利物。名为施
    主。堪受供养。故名福田。法施之人。具兼二德。
    行财施者。但是施主。非福田也。世尊维摩诘
    说是法时婆罗门众中二百人皆发阿耨菩提
    心我时心得清净叹未曾有稽首礼维摩诘足
    即解璎珞价直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此以下。
    第三明得益文也。七日施。而此物在者。最所
    重也。以上维摩诘者。现崇法施情也。又净名。
    知其七日舍财。由自未尽。故说法施。令舍其
    所珍也。净名不肯受。本来为说法呵财。又欲
    开后平等之施。兼使善得?@重。故不受之。我
    言居士愿必纳受随意所与维摩诘乃受璎珞
    分作二分一分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
    奉彼难胜如来。上虽示以法施。未教善得财
    施。故施极上穷下。明施心平等。以成善得财
    施意也。上直明善得财施。净名法施。未明运
    二施之心。故施穷上极下。名运施之心也。一
    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以彼佛威德
    殊胜。国土清净。将欲发起众会令生胜求。故
    先举施。然后使其见也。又见珠璎在彼佛上
    变成四柱宝台四面严饰不相障蔽。为善得。
    现将来果报。如此之妙也。四柱宝台者。佛果
    四无量心。高升下覆也。无所障阂者。一德不
    阂一切德也时维摩诘现神变已作是言若施
    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
    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法
    施城中乞人见是神力闻其所说皆发阿耨菩
    提心。至此亦是得益文也。故我不任诣彼问
    疾。此第三结不堪也。经明福田不同。有言。施
    凡报劣。施圣报胜。此据田之厚薄。故获福少
    多。今言尊卑一相者。可具二义。一者佛为敬
    田之胜。众生是悲田极。故云等也。二者众生
    与佛同是实相。故本无有二。约正观心施。所
    以平等。文称等于大悲者。依肇公释意。在齐
    尊卑一相报。以平等悲心而施。故言等于大悲
    也。又解。大悲者。所谓佛也。今施下乞人令等
    佛大悲之相。故言等于大悲也。此实是财施。
    而称法施者。得平等观。非财施之能。故云具
    足法施也。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
    述维摩诘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此第二。三
    万二千菩萨。各辞不堪。但文不备载耳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此品来意。有八因缘。一者弟子品。是声闻小
    道。菩萨品。为因位人。故并不堪闻疾。文殊
    师利。为往古诸佛。故堪问疾也。二者至人变
    谋无方。隐显殊迹。修短迭应。适物之情。以机
    悟嘱在文殊。故往问疾。三者上命诸人。述其
    昔法。次命文殊。述其今法。四者上命不堪。
    因他显净名德。今因命堪。净名自显其德。五
    者上命不堪。多明净名智慧。今因命堪。具显
    其通慧。六者上命不堪。破三种见。谓凡夫二
    乘及菩萨也。今因命堪。始得入菩萨法门。七
    者上因命不堪。明其人尊卑。今因堪问。显
    其法妙。八者自上已来。辨其由序。此品已去。
    明其正说也。文殊师利。此云妙德。首楞严经
    明。曾已成佛。号龙种尊。五十三佛中。文殊是
    欢喜藏摩尼宝积佛。现在此方常喜世界。而
    示现为游方菩萨。华严经云。从东方不动智
    佛金色世界来。又云文殊为无量诸佛母。法
    华经云。是释迦九世祖师也。就此文去。凡
    有六品。大开二章。初之一品。略明二智。次有
    五品。广明二智。就此品内。复为二别。一明命
    问疾。二者受命。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
    维摩诘问疾。此初命也文殊师利白佛言世
    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此第二次明受命。就
    文为三。一问疾前事。二正明问疾。三问疾后
    事。初章为二。一辨受命而来。二明因来故至。
    各为四句。初章四者。一明欲受命而往。前叹
    净名之德。便往者起难遭之心。二正受命而
    往。三大众随从。四文殊与众俱往。此初章也。
    深达实相。实相难测。二乘虽达。未穷其源。犹
    如兔马。大士妙尽边底。譬彼马王。善说法要。
    上叹内达实相。今美外巧说法。谓善以约言。
    而举多义。美其善得说法之要趣也。辨才无
    滞智慧无阂。辞辨圆应而无滞。成上善说法
    要。智慧周通而无阂。成上深达实相。一切菩
    萨法式悉智诸佛秘藏无不得入。近知菩萨
    之仪式谓分内之解。远悟诸佛之秘藏。谓分
    外之解。身口意三种密。名为秘藏。降伏众魔。
    谓摧邪。游戏神通。即显正。神通变化。是为游。
    为欲引物。于我非真。故名为戏也。又神通虽
    大。能者易之。于我无难。犹如戏也。又游通化
    物。以之自娱。故名为戏。其慧方便皆以得度。
    大士。德不可尽。故末用二智结之。慧谓实慧
    也。方便谓方便慧也。穷实慧之原。尽方便之
    底。故称为度。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此
    第二受命而往。其德若此。非所堪对。当承圣
    旨。然后行耳。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
    四天王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师利维摩诘
    共谈必说妙法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
    天人皆欲随从。此第三大众随从。既有胜圣。
    必说妙法。故率欲闻所未闻。弟子甚多。但云
    五百者。余声闻。专以离苦为心。不求胜法。故
    不同举。五百弟子。智慧深入。乐闻胜法。所以
    共行。又此五百。以是内秘菩萨。外现声闻。欲
    斥小扬大。故偏举之。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
    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骋?氪?br> 城。此第四文殊正往。上顺佛旨。下益机缘。
    故与众俱往。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
    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通力空其室内除去
    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牀以疾而卧。此第二
    明不来而至。就文亦四。一空室待宾。二文殊
    默领。三居士慰问。四文殊酬答。所以空室待
    宾者。凡有六义。一以室类如来刹土。二欲总
    摄群生。以为侍者。三借座灯王。四答普现色
    身问。五请饭香土。六凡诸空论长悉由之。又
    亦得生后五品。空无牀座。生不思议品。空无
    侍者。生观众生品。天女现身。且是其事。空无
    眷属。生佛道品。空理无二。生不二法门品。空
    无饮食。生香积品。问。何故唯置一牀。以疾而
    卧。答。空室则明实慧。以疾而卧。辨方便慧。
    又空室为明波若。卧疾以明大悲。又空室。具
    上六义。卧疾。欲显菩萨大悲之病。及众生痴
    爱之疾也。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
    诸所有独处一牀。此第二文殊默领。言见之
    者得其旨。上空室现疾。既表空悲二道。权实
    两慧。今还领此意也。时维摩诘言善来文殊
    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此第三净名
    慰问。言不来相而来者。有人言。法身无来。应
    身有来。故云不来相而来。有人言。真谛无来。
    世谛有来。故言不来相而来。有人言。实法无
    来。相续有来。有人言。法界体无来。法界用有
    来。有人言。中道无来。假名有来。今明此文。非
    但近是宾主交言。以相慰问。远贯一经。该通
    众教。故前以此言。标其篇首。如大品无住住
    之言。涅??不闻闻之旨。所以标此言者。为时
    众谓文殊从?园而来。及以净名相见故。今
    明文殊。来是不来而来。见是不见而见。异凡
    夫二乘人也。以能不来而来。不见而见故。为
    善之极矣。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已更
    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
    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此第四文
    殊师利酬答。成净名之意也。若来已更不来
    者。此明三时无来义也。来已则来。事已谢
    故无来也。又言去已更不去者。?园望方丈。
    则见文殊有去。方丈望?园。则见文殊有来。
    故明去来义也。来者无所从来者。此明?园
    空也。去者无所至。此明方丈空也。来去既尔。
    见义亦然。且置是事。第二正明问疾。就文为
    两。一请停傍论。二正问疾。不来来。不见见。
    虽是一化夫宗。而言异于辨疾。圣旨未宣故。
    宜息傍论也。文殊师利言居士所疾宁可忍
    不。此下第二正明问疾。就文为两。初明居士
    疾。次辨众生疾。此二亦是深行菩萨。及发心
    之人。二种疾也。初章有三。一论疾体。二论空
    室。三论疾相。初文。前问次答。问有二意。一奉
    述佛问。二自发问。初有三问。前问疾之轻重。
    可忍为轻。不可忍为重。故言宁可忍不。疗治
    有损。此第二问对治之损也。不至增乎。此第
    三问不治之增也。世尊?@?ブ挛饰蘖俊4俗?br> 腾圣意。结前生后也。居士是疾何所因起。此
    第二文殊自发问亦有三。一问初问病因。因
    何得病也。其生久如。此问得病来久近也。当
    云何灭。此问对治病。何时可灭也。维摩诘言
    从痴有爱则我病生。此第二答问也。上有六
    问。但答后三。兼前三也。如答病因。及久远问。
    即兼答初病轻重。及后病增之问。若答病灭
    之问。即兼答第二病损问也。就答后三问。即
    为三别。但次第不同。前答第二久远问。次答
    第三病灭问。后答第一病因问。从痴有爱则
    我病生者。众生。以痴故起爱。爱故受身。身故
    有病。以愍彼病故。则有菩萨之病也。众生之
    病。无始有之。菩萨。悲众生故起病。则病亦久
    矣。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一切众生病灭
    则我病灭。此答第三病灭问。有法譬合。菩萨
    之病。为物故生。彼病既灭。则吾病亦灭。所以
    者何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若众
    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夫法身无生。况
    复有形。既无有形。病何由起。然为彼受生。不
    得无形。既其有形。不得无病。若彼离病。菩萨
    无复病也。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
    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
    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
    亦愈。此举譬及合答。释上病灭之问也。又
    言是病何所因起。此答第一问也。问本在前。
    今答居后。故称又焉。不前答者。但说病生灭
    久近既明。则大悲自显。是以前答生灭。后答
    大悲也。菩萨病者以大悲起。菩萨前悲无穷。
    与痴爱但生后悲无尽。共群生俱灭。但众
    生病原。起乎痴爱。菩萨疾本。生于大悲。问。
    菩萨病。因众生起。云何因于大悲。答。因众
    生。有大悲。因菩萨心悲。故有菩萨身病。文殊
    师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无侍者。此第二以
    论空室。净名。前明空室。然后示病。此明由空
    故起慈。即说实慧。生方便也。文殊。前问大
    悲之疾。复问空室者。示大悲即空。亦由方
    便故。明实慧也。初有二问。一问空室。夫人所
    住。应有资生之物。而今廓然都空。何故尔耶。
    又凡病者。理必须侍。何故无耶。所以并问二
    事者。以俱无二事故。合问之也。问空室。明无
    法。问无侍者。显无人。维摩诘言诸佛国土亦
    复皆空。答二问。即为二别。答初问凡有二番。
    平等之道。其理无二。十方国土。无不空者。
    曷为问一室空耶。而举佛土者。惑者谓。众生
    虚妄。依果可空。佛土真实。则不可空。又众
    生无力持故可空。佛有力持。则应不空。故
    今明。佛得自在。尚不能使己国为有。况众生
    土耶。又问以何为空。汝室以无物故空。十方
    佛土。宛然现故有。何得空耶。答曰以空空。
    上空。是空慧空也。下空。是前境空也。要当
    以空慧观之。然后一切空。非是无物然后空
    也。又问空何用空。法本自空。何用空慧空诸
    法耶。答曰以无分别空法故空。法虽自空。必
    须空慧。若无空慧。则于我为有。用此无分别
    空慧。故得其空得其空即于我非有也。所
    以名无分别空慧者。无智之生也。起于分别。
    而诸法无相故。智无分别。故以无分别智。观
    诸法空也。摄大乘论。正以空智为无分别智。
    又问空可分别耶。自上已来。明前境空。此下
    已去。欲辨智空。体空之慧。乃不分别。故知诸
    法空。即此能观之慧。而体是有。可得分别耶。
    答曰分别亦空。此明空慧亦空也。若慧异于
    空。则是分别。以慧亦空。故无分别。所以云分
    别亦空。又问空当于何求。上因正观以明空。
    惑者谓。空义在正。不在于邪。故问空义之所
    在。以明邪正不二也。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
    求。六十二见。即毕竟空。故就诸见。以明空所
    在也。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上泯邪正。今
    齐缚解。故问诸见当于何求。答曰当于诸佛
    解脱中求。诸佛解脱。即毕竟空故。与诸见不
    二。所以求诸见于解脱。又问诸佛解脱当于
    何求。此欲明众生与佛不二。故发斯问也。答
    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惑者谓。诸佛解
    脱。在乎正观。众生心行。居爱见烦恼。故明众
    生与佛本无二相。爱见烦恼。即大涅??。故就
    众生心行中。求佛解脱。又仁所问何无侍者
    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此答第二问
    也。前明空室。以显于空。今答无侍。以显于
    有。所以然者。以空室故。则上摄佛土一切皆
    空。以无侍故。下摄群生。以为侍者。又上明空
    室。则辨法空。今论无侍。明乎人有。法空。谓实
    慧也。人有。即方便慧也。故此经始末。皆有
    二慧。所以者何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
    不舍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魔
    乐着五欲。不求出世。故云乐生死。外道虽求
    出世。而执着己法。故云乐诸见。大悲。观生
    死同涅??。故能不舍。观诸见同正见。故能不
    动。不动不舍。故能得之为侍。问。不动不舍。云
    何为侍。答。不动不舍。是得正观。得于正观。
    则资养法身。为其侍也。文殊师利言居士所
    病为何等相。此第三次论疾相。论疾相。应在
    问空室之前。但今欲空有互相成显。前明疾
    有。次辨空室。今欲将空室类疾亦空。故问
    疾相在空室后也。即事而观。似若无病。而云
    有病。未见其相。是故问之。又四百四病。各有
    其相。大悲之疾。以何为相。是故问之。维摩诘
    言我病无形不可见。大悲无缘。无所不缘。以
    无所不缘故。应物有病。亦应物有相。以其无
    缘。则明我无病。无病故得有相耶。又解。应物
    有病。故托病方丈。而无有实。故称无形。又问
    此病身合耶心合耶。惑者。闻病不可见。将谓
    心病无形。与心合故不可见。或谓。身病微细。
    尚身合故不可见。故问身心合耶。答曰非
    身合身相离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身相离
    者。明身空也。离是空之异名。心如幻者。明心
    空也。身是外形。所以云离。心动无方。故言幻
    也。身心尚无。病与谁合。以其无合故。不可见。
    又问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于此四大何大之病。
    身心本是四大之所合成。身心可无。而四大
    或有。四百四病。因四大起。今是何大之病。罗
    什云。外道但说三大病。不说地大。佛法具明
    四大起病。故一大不调。百一病总。四大合
    论。则有四病四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离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亦复如是。若即四大有
    病者。四大各处。则应有病。而四大各处。则
    无有病。故知不即。若离四大有病者。四大合
    时。应无有病。而四大会。遂其有病。故知非离。
    非即非离。因缘假合。则知病空。而众生病从
    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菩萨与众生病。
    俱非即离。但众生病。从四大起。菩萨病。从众
    生起。非实四大违反而生。尔时文殊师利问
    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病菩萨。此第
    二明众生病。即是始行菩萨也。就文为二。一
    明慰喻。三辨调伏。慰喻。就前无病之人。安慰
    晓喻有疾之者。调伏。据抱病之人。自调伏其
    心。以始行之人。既受此身。复萦病苦。则恋生
    畏死。便增长生死。不得习于正观。故晓喻安
    慰。令身处疾自行化他。又调伏。明抱病之人。
    有其心病故。须自调也。又慰喻。令其集善。调
    伏。令其离恶。又慰喻。令习有行。调伏。使悟
    空解。约位分者。慰喻。是外凡夫三十心前人。
    调伏。就内凡夫三十心已上也。上辨净名病。
    初地已上至佛也。故此品具明一切贤圣。初
    奉。前问次答。然慰喻有疾。应自文殊。而问
    净名者。凡有三义。一白时众注心有在。二
    者取证于病人。乃所心审慰喻之实。三者
    本是无病人。能慰喻耳。净名虽复现疾。实自
    无疾。故能慰喻也。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
    厌离于身。就答内为三。初正答。次总结。正
    答为二。前就行门明慰喻耳。次就愿门明慰
    喻。行门明慰喻行。初就所离行。次明所得
    行。但慰喻多门。若为贪生畏死具缚凡夫。则
    不能为说无常。正可将护其意云。不久疾愈。
    若慰声闻之人者。为说无常。令疾断烦恼
    早入涅??。今此文。慰喻菩萨。令舍远凡圣。自
    行化他也。说身无常者。此破常倒。异凡夫也。
    凡夫之人。贪着此身。恋生畏死。不观无常。故
    不为说无常。今始行之人。知身必磨灭。岂
    可贪哉。不说厌离于身者。破无常倒。异二乘
    人也。二乘观身无常。而便厌离。欲入涅??。故
    今安身处疾。自行化人。不应求证二乘也。说
    身有苦不说乐于涅??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
    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或有虽闻无常。
    犹谓不苦。故为说苦。或有虽闻于苦。犹谓苦
    乐有主。为说空无我。譬如大树。非一斧所
    倾。累根既深。非一法能灭。故具说四非常也。
    虽见身苦。不乐。涅??之乐。虽知无我。不以众
    生空故废于教导。虽解身空。而不取涅??毕
    竟之空。故能安住生死。与群生同疾。故慰喻
    之者。令其识所应行及所不应行也。说悔无
    罪而不说入于过去。上为利根人。说菩萨行。
    今为钝根未悟。更说法。又上破八倒。就离烦
    恼门。以明慰喻。今就离业门。以明慰喻。今日
    之病。必由前罪故。令其忏悔。故云说悔前罪。
    既言有前罪。则似业有性罪。从未来至现在。
    从现在入过去。是故今明不入过去。不入过
    去者。罪本性空故。无罪可谢入也。次己之疾
    愍于彼疾。上就烦恼业门。以门慰喻。今就
    苦报门。明慰喻也。令其推己而悲物也。我今
    微病。苦痛尚尔。况恶趣群生受无量苦耶。又
    我有智慧。犹弊疾苦。况不达者乎。推己愍
    彼。是大士兼济之怀故。闻此法。则不恋生畏
    死。宜自行化他人。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
    饶益一切众生。无数劫来。受苦无量。今苦须
    臾。何足致忧。但当力疾救彼苦耳。忆所修福。
    外国法。从生至终。所作福业。一一书记。将终
    之时。令傍人为说。令其恃福。心不忧畏。念于
    净命。自念从生至终。常行正命。必至善趣。何
    所忧耶。又勿为救于身疾。作诸邪业。以救命
    也。勿生忧恼。疾者多忧。多忧故生恼。故明
    从忧无益。横致恼耳。常起精进。病好懈怠。
    故劝令精进。假使身逝命终。而意不舍也。当
    作医王疗治众病。上就行门。明慰喻。今就愿
    门。明慰喻。令其因疾。发弘誓愿。当作医王。
    疗治一切身心疾也。菩萨应如是慰谕有疾
    菩萨令其欢喜。总结之也文殊师利言居士
    有病菩萨云何调伏其心。此第二明调伏。外
    有巧喻。内有善调。则能弥历生死。与群生同
    疾。辛酸备经。而不以苦。此即净名现疾之
    意也。前问。次答。调伏者。心犹奔逸之马。难可
    禁制。故以善巧方便。先调而后伏也。今将明
    调伏之法。故前问之。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
    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
    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此第二答。就文为三。
    一明自行化他调伏。二明自行化他调伏有
    其得失。三明非调不调乃名调伏。初文又三。
    一自行调伏。即是实慧。二化他调伏。谓为方
    便慧。三合明自行化他调伏。即合明二慧。初
    文有三。一众生空。二诸法空。三空病亦空。用
    此三门。调心令伏也。初文四句。一将来况
    本。今既有苦即推苦。苦由于病。病由于身。身
    由妄想。妄想既不实。身亦不实。身既不实。苦
    岂实耶。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
    无主身亦无我。此第二句。以本况末。前就隔
    世。推无我。今就即世。推无我。又前就身因。
    今四大。是身缘故。并无我。唯见四大。不见
    一主。如其有主。则应有我。而实不尔。故知无
    主。四大是身本。本既无主。身为其末。岂有我
    耶。又此病起皆由着我是故于我不应生着。
    此第三句。显出其过。泛论病起有二。一由过
    去世着我。备生结业。结业果报则现受苦。二
    由现在着我故心恼。心恼则病增也。既知病
    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第四句结除我也。什
    公云。其病本者。所谓我也。僧肇公云。我本
    者。即上妄想也。因有妄想故。见我及众生。若
    悟妄想是颠倒。则无我无众生。当起法相。自
    上以来。重推无我。自此文去。假法破我。虽于
    空为病。于我为药。故借法除我。应作是念但
    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释法想
    也。五阴诸法。假会成身。起唯诸法共起。灭唯
    诸法共灭。无别有真宰主其起灭者。既除我
    想。唯见缘起诸法。故名法想。又此法者各不
    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前句明
    唯法。此句辨非人起。以诸法缘合则有。缘散
    则离。聚散无先期。故法法不相知也。彼有疾
    菩萨为灭法想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
    颠倒者是则大患我应离之。此下第二。次辨
    法空。前借法以除我。此法于我为药。于空为
    病。所以除之。非实有法而除法也。颠倒故有
    法。所以须离。云何高离离我我所。我为其
    内。自外诸法。皆是我之所有。所有。是对我
    之法。我既已无。所有岂独立耶。云何离我
    我所谓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
    内者我也。外者一切法也。此即相对为二。谓
    不念之。行于平等。故称离也。云何平等谓我
    等涅??等。我者。穷下之人也。涅??者。极上之
    法也。极上穷下。齐之一观。故称平等。所以者
    何我及涅??此二皆空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
    空如此二法无决定性。因背涅??。故名吾我。
    以舍吾我。故名涅??。二法相待。则有名生。既
    相待有名。则无决定。所以空也。得是平等无
    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此第三明空病
    亦空。自上以来。破有明空。有既不立。空亦
    无从。谓非空非有。始名正观。是有疾菩萨
    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
    取证也。此下第二。次明化他调伏。就文亦三。
    初明为物受生。二明为物忍苦。三即除物病。
    无所受者。即是空病亦空故。心不受着空有
    也。而受诸受者。心虽无所受。而为物受生及
    生中苦乐等。以为物受生。则具行众行。名为
    佛法。若未具众行。亦不灭三受。而取二乘涅
    ??也。设身有苦当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我
    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此第二。次明为
    物忍苦。我有功德智慧之身。既尚苦痛如是。
    况恶趣众生受苦无量耶。故起于悲。我既因
    三空自调。亦当调伏一切也。但除其病而不
    除法。将欲寻物病原故。前释断义。菩萨自断
    我及空等三病。今复须断众生三病。者实无
    三法可除。但除空谓病耳。如眼病故见空华。
    但除眼病。无空华法可除。故云不除法也。又
    一义。不除者。但破众生执性有等病。不除因
    缘假名法也。故涅??云。但断取着。不断我
    见。我见者。即佛性也。此二各有其义。非无两
    释也。为断病本而教导之。此第三。正明为
    物断病。前标病本教导二章门。次释二门。此
    初标也。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为
    病本何所攀缘谓之三界。此释病本章门也。
    上说菩萨自寻病本。以理安心。故能处疾不
    忧。今明为断众生病故。推其病原。然后应
    其所宜也。标神微动。则心有所嘱。心有所
    嘱。名为攀缘。攀缘取相。是妄想之始。病之本
    也。妄想既缘。则美恶以分。美恶既分。则憎爱
    并炽。所以众结烦于内。万病生于外。其能缘
    之心。既是妄想。所缘之境。不离三界。所以然
    者。三界外。是无漏无为。而妄想之心。是有所
    得故。是有为有漏。故是三界也。云何断攀缘
    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何谓无所得谓
    离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此
    释教导断病本章门也。病本既是有所得。断
    病则是无所得。无所得者。心不得一切法也。
    若心得一切法。则心有所生。心有所生。则心
    有所缚。不得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若心无
    所得。则心无所缚。故得离生老病也。所言
    无所得者。即不得内外二见。名无所得。非别
    有无所得也。故云内见外见是无所得。内外
    者。内有妄想。外有诸法。名为内外也。文殊师
    利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为断老病死苦是
    菩萨菩提若不如是已所修治为无惠利。第
    三合明自行化他调伏。有法譬合。以能如上
    断自他病本。即是调自他之心。病本既断。则
    老病死除。以兼断自他故。是菩萨菩提。异二
    乘也。所以遍言菩提者。菩提以实益为道。
    若兼断自他。则得于寂观。故能有实益。若不
    尔者。则于己无利。于物无惠。譬如胜怨乃可
    为勇。此譬说也。老病死等。是菩萨怨。亦是众
    生怨。又众生怨。即是菩萨怨。以菩萨观物如
    子。子怨即父怨也。若不除子怨。父怨亦不除
    也。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此合譬
    也。二乘但除自怨。菩萨则有兼济之道也。彼
    有疾菩萨作是念如我所病非真非有众生
    病亦非真非有。此第二。明自行化他调伏。有
    其得失。就文亦有三。一明自行调伏得失。成
    上自行。二明化他调伏得失。成上化他。三合
    明自行化他调伏得失。成上合明自行化他
    也。所以须得失者。世人相与欲为菩萨自行
    化他。鄙于二乘。欣乎大道。但学菩萨行。有巧
    不巧。故成得失。以须明之也。初文但辨其得。
    略不明失。如我此病非真非有者。叙菩萨自
    悟也。众生病亦非真非有者。明众生未达也。
    上论生老死是身病。计我及攀缘。是其心病。
    此之二病。非真亦非有也。有人言。非真即非
    真谛。非有即非俗谛。即中道正观也。又言非
    真者。非是真实。即非性实也。非有者。亦非因
    缘假有。故双非性假。悟病空也。所以了病空
    者。若病是实有者。则自他病不可除。以其非
    真有故。可得除之。以其可除故。悲心即生。弘
    誓便起。故有兼济之道也。作是观时于诸众
    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此第二明化他得
    失。若能如上。了自病及众生病。非真非有。而
    起悲者。则唯得不失。但此观未能。见众生
    爱之而起悲者。名爱见大悲。见即见使。爱谓
    爱使。此虽悲心。杂以爱见故。宜应舍之也。所
    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此释上
    舍离爱见义也。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妄想因
    缘故。横生爱见。故名之为客尘。除此客尘。而
    起悲也。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
    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
    夫有所见。必有所滞。有所爱。必有所憎。此有
    极之道。安能致无极之用。若能离此。则法身
    化生。无在不在。生死无穷。不觉为远。何有爱
    见之覆。疲厌之劳。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
    解缚。爱见既除。法身既立。则所生无缚。亦能
    解彼缚也。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
    有是处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是故菩
    萨不应起缚。此引佛诚言。证于大悲义。劝
    舍缚也。何谓缚何谓解。前引佛言。今解释缚
    解。此标二章门也。贪着禅味是菩萨缚以方
    便生是菩萨解。此约定慧二门。释缚解章门
    也。今前就定门。贪着禅味。有二种过失。一彰
    自行。二彰化他。所以为缚。若为物受生。则彼
    我蒙利。名巧方便。故称为解。又无方便慧缚
    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此就
    慧门。以释缚义。前标二章。一明慧之缚解。二
    标方便缚解。慧缚解者。无方便故慧缚也。若
    有方便。在慧便解也。方便亦然。无慧则方便
    为缚。有慧则方便解也。何谓无方便慧缚谓
    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
    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此释
    慧缚解章门。前释于缚。次释于解。所言慧方
    便者。此义不同。今依罗什意。观空不证。涉
    有不着。此之二巧。名为方便。六地已还。未
    能无碍。当其观空。则无所取着。及其出观。严
    土化人。则生爱见。故拙于涉动。妙于静观。然
    观空不取相。虽是方便。而但慧受名。故此文。
    但取涉有不着。名为方便。问。详什公解意。直
    是释慧与方便二义不同。未见慧方便缚解
    之所以。请为通之。答。初门随有起染。名无方
    便。入空自调。称之为慧。如此行者。不能以空
    慧。导于涉有。令无所著。故此空慧称之为缚。
    又不能即三空。而修严土化人二行。故此空
    慧则称为缚。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
    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
    自调伏而不疲厌是名有方便慧解。此释有方
    便慧解章门也。什公云。七地已上。得于并观。
    故能动静不二。名有方便慧解。问。此云何名
    慧解耶。答。严土化人。随有不着。名方便。入
    空自调。称之为慧。如此修者。能以空导有。不
    着故。方便义成。而在慧方解。又能即三空而
    修二行。故名慧解。何谓无慧方便缚谓菩萨
    住贪欲?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是
    名无慧方便缚。此释方便缚解章门也。今前
    释缚门。若是慧之缚解。就六地已还。七地
    已上。论其缚解。此对就初发心已上及圣位
    已还。论其缚解。又初对。约二乘。以对菩萨。论
    其缚解。二乘为缚。菩萨为解。此对。就凡夫。
    以对菩萨。论其缚解。凡夫为缚。菩萨为解。若
    然者。则具摄众义。无不尽矣。今先明无慧方
    便缚者。不能观空断惑。故名无慧。以涉有行
    善。名有方便。如此修者。以无慧涉有。而为诸
    使所染。故名方便缚矣。又不能即二行而游
    三空。故名无慧方便缚也。何谓有慧方便解
    谓离贪欲?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德本回
    向阿耨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此释有慧方
    慧解章门也。此明观空除惑。名为有慧。涉有
    修善。名有方便。如此修者。以有慧故。导有行
    不着。故名为解。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
    是观诸法。从上非真非有。讫至此文。劝菩萨
    依斯文以起观行也。又复观身无常苦空无
    我是名为慧。明无我是名为慧虽身有疾常
    在生死饶益一切而无厌?呈敲?奖恪I侠?br> 一周。约空有明权实二慧。亦是空悲二道。今
    就五门观。以释慧与方便。既约五门观。以明
    实慧。则实慧具照空有。如照无常苦。即有慧
    也。照空无我。谓空慧也。故知实慧具照空有。
    问。照无常苦。云何是实慧耶。答。此身实是无
    常。故名为实。又观无常。实能破常倒。故名为
    实。又此文是大乘四非常故。名为实也。二乘
    观无常。而厌生?乘馈S?肽??。名无方便。大
    士观无常。而能不厌。即善入?M难。故名巧方
    便也。又复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是病是
    身非新非故是名为慧设身有疾而不永灭是
    名方便。此偏就身病。以明权实二慧也。此是。
    病身。身即为病。既无别体。何得以身为故。
    用病为新。既悟无新故。则无病与身。便入实
    慧。故称为慧也。既有此慧。而能与物同病。不
    取涅??。故名方便。问。何故就身病不相离。
    及无新故。明实慧耶。答。以始行之人。厌病着
    身故。今此身病。既不相离。何故厌病而保着
    身邪。又令了悟身之与病。相假而有。无实
    故空。为此因缘。故作是说。文殊师利有疾菩
    萨应如是调伏其心。第三明两舍观也。此文
    远结调伏一章也。近结上二慧得失。能悟如
    斯得失者。为调伏心矣。不住其中亦复不住
    不调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
    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
    伏心不调伏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自上以
    来。明于调伏。今明非调不调者。惑者闻调伏
    之言。便舍不调住调。则心犹未调。若能调不
    调两舍。心无所依。得正观者。始是调心法也。
    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不永灭度是菩
    萨行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非垢行非
    净行是菩萨行虽过魔行而现降伏众魔是菩
    萨行虽求一切智无非时求是菩萨行。此文
    历法。明于正观。为其调伏。或凡圣两忘。或
    因果俱离。或遍泯而俱游。或二舍而偏用。
    并易可明也。无非时求者。一切智未成。而中
    道。取二乘证。谓非时求也。虽观诸法不生而
    不入正位是菩萨行。正位者。小乘取证之位
    也。三乘同观无生。慧力弱者。不能自出。慧力
    弱者。超而不证。虽观十二缘起而入诸邪见
    是菩萨行。观缘起是断邪见之道。而能反同
    邪见者。非二乘之所能也。虽摄一切众生而
    不爱着是菩萨行。摄谓四摄法也。四摄是爱
    念众生法。今明爱而不着也。虽乐远离而不
    依身心尽是菩萨行。小离离愦闹。大离离身
    心尽。菩萨虽乐大离。而不依恃也。虽行三界
    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三界即法性故。现生
    三界。而不坏法性。虽行于空而殖众德本是
    菩萨行。行空欲以除有。而方殖众德本者。即
    空为有用也。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
    行无相。欲除取众生相。而方度众生者。以无
    相无碍相也。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
    行无作。欲不造生死。而方便。现受身者。无作
    不碍作也。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
    行。无起者。于一切处。毕竟不起心也。而方起
    一切善行。以无起而无所不起也。虽行六波
    罗蜜而遍知众生心心数法是菩萨行。六度
    并是无相法也。无相。应无所知。而方遍知众
    生心行。以无知而无所不知也。虽行六通而
    不漏尽是菩萨行。大士。观漏即无漏。故能永
    处生死。与物同漏。岂以漏尽。而异于不漏尽
    乎。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着生于梵世是菩萨
    行。四无量行。则应生四禅地。而偏言梵者。以
    众生宗事梵天故。举其宗也。又四禅地。通名
    梵也。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是菩
    萨行。禅谓四禅也。定谓四空也。解脱八解脱
    也。三昧空无相无作也。菩萨行其因。而不取
    其果。可谓自在行矣。虽行四念处而毕竟不
    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小乘。观四法而取
    证。菩萨虽观此四法。不永离而取证也。虽行
    四?ザ?簧嵘硇木??瞧腥?小P〕诵兴?br> 正?ァ9τ萌艟烤埂I崛肽??。菩萨。虽同其行
    而不同其舍。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
    是菩萨行。虽同小乘。行如意足。而久得大乘
    自在神通。如意足。是神通之因也。虽行五根
    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小乘。唯自
    修己根。不善知人根。菩萨。虽同自修。而善知
    人根。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虽
    行七觉分而分别佛之智慧是菩萨行虽行八
    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是菩萨行。此明现行
    浅法。而内已实。入深法也。虽行止观助道之
    法而不毕竟堕于寂灭是菩萨行。止观与定
    慧异者。定慧为果。止观为因也。初系心在缘。
    名为止。深达分别。称为观。此二是助涅??之
    法。菩萨因之而行。而不须随涅??也。虽行
    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
    虽现声闻辟支佛威仪而不舍佛法是菩萨行
    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
    萨行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
    佛土是菩萨行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
    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虽得佛道空
    竟。而现行因。即果不碍因也。说是法时文殊
    师利所将大众其中八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此第三问病后事。经本不
    同。或言天众。或云大众。无所妨也。然应是
    大众也
      不思议品第六
    大明化物。凡有二门。一者说法。二者现神通。
    问疾一品。明其说法。今此一品。次明神通。则
    形声益物也。又上品。初明能化之疾。有空悲
    二道。亦是权实而慧。次明所化之疾。亦空
    悲二道。权实两慧。说如此能化所化二慧者。
    并是为教菩萨修行义也。今此品明修行得
    成。便有无方大用。故有不思议品。问。以何为
    不思议体。答。通而为论之。凡有三法。一不思
    议境。二不思议智。三不思议教。据能化为言。
    由境发智。因智说教。欲令所化之流。藉教悟
    理。因理发智。故此三门。义无不摄。言不思议
    境者。即是真俗二谛。然二谛未曾境。教据表
    理而言。故二谛为教。约发智之义。故二谛名
    境。通而言之。此真俗二境。皆是因缘假名无
    所得义。非是凡夫二乘。有所得人。所能思议。
    故二境名不思议。据别为论。真谛即诸法实
    相。心行处灭故。意不能思。言语亦断故。口
    不能议。谓真谛不思议也。俗谛亦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如假有。不可定有。故定有心灭。假
    有不可定无。故定无心灭。不可定亦有亦无。
    非有非无。故有所得定四句心能灭。亦定性
    四句所不可言故。是俗谛不思议也。次明二
    智不思议者。实智即是波若。波若念想观妄。
    言语亦断。故心不能思。口不能议。权智则变
    动无方。如大小容入。非凡夫二乘。下地菩萨。
    所不能思议。名不思议也。所言教不思议
    者。内有二智。谓不思议本。外示形声。即不思
    议迹。谓以本垂迹。由外不思议迹。得示不思
    议本。谓以迹显本。具如玄章所明。就此品内。
    大开二章。一明实智不思议。二明权智不思
    议。初文有五。一身子念座。二净名呵诘。三身
    子答。四净名呵。五时众悟道。尔时舍利弗见
    此室中无有牀座作是念斯诸菩萨大弟子众
    当于何坐。身子生念。凡有二义。一据迹为言。
    法身大士。身心无倦。声闻结业之形。心虽无
    结。身有疲劳。故发止息之迹。以其于弟子内。
    年耆体劣。前生念也。不欲现其累迹。又必知
    净名悬鉴其心。故但心念而不发言。二者就
    本为论。净名与身子。既是大小之人。相与化
    物。故净名空室。以待宾。身子念坐。而发教。
    长者维摩诘知其意语舍利弗言云何仁者为
    法来耶求牀坐耶。此则净名。将辨无求之道。
    故因诘之。所以然者。须坐之念。迹在有求。
    有求则乖理。非所以来意也。舍利弗言我为
    法来非为牀座。上确定二实。而身子进退堕
    负。若其为法。不应念坐。如其念坐。何名为法。
    而身子。偏答一问。本为法来。但形有劳。故求
    坐耳。又形安。则法入神。所以念坐。终为法也。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
    况牀坐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非有
    界入之求非有欲色无色之求唯舍利弗夫求
    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夫求法者
    无见苦求无断集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所以
    者何法无戏论若言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
    是则戏论非求法也唯舍利弗法名寂灭若
    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法名无染若染于
    法乃至涅??是则染着非求法也法无行处若
    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法无取舍若取舍
    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法无处所若着处所是
    则着处非求法也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
    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
    非求法也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
    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此摄六根。以为四用。
    眼为见。耳为闻。鼻舌身三根。为觉。意根称知。
    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则求有为非求法也是
    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此章
    明无求。其旨有二。一者显实相之理。超四句。
    绝百非。言语道断。心行所灭。不可以有无等
    求实相。此即释不思议境也。二者欲令行人。
    契于实相。亦息一切有所得心。所以然者。夫
    心有所求则有着。有着则有所缚。便不得离。
    况乖乎实相。故令心无所求。以心无所求故。
    心行断言语灭。即实智不思议也。以实相不
    可求。则无数于外。以实智无所求。则无心
    于内。故境智并冥。缘观俱寂。乃为理极。真不
    思议也。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
    眼净。以悟缘观俱寂。内外并冥。则有所得尘
    累皆息。故称法眼净也。但法眼净。有二义。据
    小乘。则是须陀洹果。约大乘。谓初地菩萨。以
    大乘初地为见道故也。肇公云。此文是大乘
    法眼净也。尔时长者维摩诘问文殊师利言
    仁者游于无量千万意阿僧只国何等佛土
    方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师子之座。此第二次明
    权智不思议。上辨无所求。乃契于实相。故
    能遍给一切群生所求。就文内。大开为二。一
    略相权智不思议。二广释权智不思议。初文
    十句。一净名问。二文殊答。三净名借座。四灯
    王遣座。五大众称叹。六净名命菩萨就座。七
    菩萨受教而座。八净名教声闻就座。九身子
    等不能。十重教令礼灯王。此初。净名所以问
    者。一欲令宾自选妙极主。则应言取与。是
    故问矣。二欲令时众起敬信之心。若不问而
    取容。是幻化所造。今问方取。则知实有座来。
    所以借他方座者。又有二义。一者欲显诸佛
    功德依果殊妙。令时众起求佛之心。二欲因
    往反之事。令二国化流也。文殊师利言居士
    东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国有世界名须弥相其
    佛号须弥灯王今现在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
    旬其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第
    二文殊师利答。肇公云。由旬。天竺里数不定。
    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
    里。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此第三净名
    借座。香积品。有彼菩萨来。故遣化住彼。灯
    王佛国。无有众集。故但默现神通。又是二品。
    互明奇特。此辨以大入小。彼明以小宛大。
    故彼明遣化。此示默感也。即时彼佛遣三万
    二千师子之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此
    第四灯王遣座。净名。虽以神力往取。彼佛不
    遣。亦无由致之。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
    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皆悉苞容三万二千师
    子座无所妨阂于?骋?氤羌把指√崴奶煜?br> 亦不迫作悉见如故。第五时众称叹。问。以
    大入小。小不增。大不减。不可思议。今既称
    其室广博。则是增小。何名莫测。答。自内而观
    其室广博。自外而观本相如故。则无所增也。
    问。自外而观。本相如故。可不增外。自内而观。
    其室广博。应增内耶。答。净名。实能不增于内。
    但欲取二种不可思议。一者大坐入小室。而
    小室外相如故。是大小不思议。二者欲明其
    室内外不思议。唯方丈一室。自内而观。则见
    其大。自外而观。犹是方大。故是内外不思
    议也。又解。于内不大。以人见其室容于座故。
    谓改小室。故次言本相如故。本相如故。竟外
    相不大。内亦不增也。尔时维摩诘语文殊师
    利就师子座与诸菩萨上人俱坐当自立身如
    彼坐像。第六明令菩萨就坐。其得神通菩萨
    即自变形为四万二千由旬坐师子座诸新发
    意菩萨及大弟子皆不能升。第七受教而坐。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就师子座。第八重教
    声闻。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广吾不能升。第
    九声闻不能就座。自有二义。一者维摩诘神
    力所制。欲令众生。知大小乘优劣。若此之悬
    也。二者诸佛功德之坐。非无德所坐。理自冥
    绝。非所制也。维摩诘言唯舍利弗为须弥灯
    王如来作礼乃可得坐。第十劝礼灯王。既是
    灯王。业起礼之。则承佛神力。故得坐也。于是
    初发意菩萨及大弟子即为须弥灯王如来
    作礼便得坐师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
    如此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于?骋?氤俏?br> 所妨阂又于阎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诸天
    龙王鬼神宫殿亦不迫迮。此下第二广释不思
    议。就文为五。一身子就坐称叹。二净名净释。
    三迦叶抑扬。四时众蒙益。第五净名重叹不
    思议。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
    不思议。第二净名解释。解脱体者。谓权实智
    也。犹是一正观。为众生故。异称说之。或作解
    脱之名。或为涅??之称。或受般若之号。又立
    一乘之目。今言解脱。凡有二义。一者体则无碍。
    二者用则自在。自在者。夫欲为而不能。则是
    缚也。应念即能。解脱无不能故。名为解脱。
    大士能然。凡夫二乘。下位菩萨。莫知所知能
    然。故名不思议。此出解脱名也。若菩萨住是
    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
    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
    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
    名不思议解脱法门。自此以下。十三复次。释
    解脱之用。即是以迹显本。十三复次为三。初
    十一事。就依果外法。明不思议。次一事。就内
    形。明不思议。第十三一事。就音声。明不思议。
    初明大入小而无增减者。有人言。大实不入
    小。但以神力。令物见入。有人言。大实容入
    小。故使物见。今谓。具有二义。一实不入。能
    令见入。二实能令入。适缘所宜。问。小大既不
    增减。云何容入。答。有人言。既称不可思议。
    故高推圣境。无以释之。有人言。大无大相。故
    大能入小。小无小相。故小能容大。今谓。二释
    并皆不然。若无大小相。何所容入。小大若定
    性。不容亦有定性。不容定不容。不可令其见
    容。故定性少大。亦无容入。今言容入者。以因
    缘假名容入故。大称小大。大得入小。小是大
    小。故小能容大。问。小既不增。云何容大也。
    答。如一寸之镜。悬在于壁。而照见天下。天下
    之物。究现镜内。而物不减。镜亦不增也。又
    以四大海水入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
    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
    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又舍利弗
    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
    陶家轮着右掌中掷过恒河沙世界之外其中
    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
    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舍利弗
    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
    以为一劫令彼众生谓之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
    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
    生谓之七日。自上以来。就法体自在。明不思
    议。此之一事。约时延促。明不思议。问。前就
    法体。辨大小容入。既无增减。今明时之长短。
    云何有延促耶。答。不思议多门。非可一类。
    前是无增减。论不思议。今还增减。明不思议
    也。问。无增减可不思议。既其增减。何名不
    测。答。凡夫二乘。下位之人。不能促一劫为七
    日。延七日为一劫大士能然。故是不思议也。
    又虽促一劫为七日。而一劫宛然。虽延七日
    为一劫。七日如故。所以谓不思议。问。云何得
    尔。答。如人一夕之梦。见百年受乐。而一夕不
    长。百季不短。大士所为如是也。又舍利弗
    住不思议解脱菩萨以一切佛土严饰之事集
    在一国示于众生又菩萨以一佛土众生置之
    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舍利弗
    十方众生供养诸佛之具菩萨于一毛孔皆令
    得见又十方国土所有日月星宿于一毛孔普
    使见之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大风菩萨悉
    能吸着口中而身无损外诸树木亦不摧折又
    十方世界劫烧尽时以一切火内于腹中火事
    如故而不为害又于下方过恒河沙等诸佛世
    界取一佛土举着上方过恒河沙无数世界如
    持针锋举一枣叶而无所娆又舍利弗住不可
    思议解脱菩萨能以神通现作佛身或现辟支
    佛身或现声闻身或现帝释身或现梵王身或
    现世主身或现转轮王身又十方世界所有众
    声上中下音皆能变之令作佛声演出无常苦
    空无我之音及十方诸佛所说种种之法皆于
    其中普令得闻舍利弗我今略说菩萨不可思
    议解脱之力若广说者穷劫不尽。问。外道二
    乘。亦能于群像。变乎众声。与大士何异。答。
    凡夫小道。不能圆应群像。普变众声。故与菩
    萨异也。又大士。能令声至有顶。无音可闻。形
    遍十方。无像可见。凡夫二乘。不能尔也。故言
    不思议。是时大迦叶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
    脱法门叹未曾有谓舍利弗譬如有人于盲者
    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
    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智者闻是其
    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
    断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此第三迦叶称
    叹。以助扬大道。贬斥小乘。令菩萨不退胜心。
    声闻深自鄙耻。又令未发大心者。因此发心。
    乐小乘者。藉斯改志也。问。前云大入于小。唯
    应度者。乃能见之。身子既如盲对像。何能见
    大座入于小室。答。大明众生。凡有三种。一者
    不见大入小。亦不达其所由。此凡夫不得见
    闻之流也。二者虽见大入小。而不能解之。即
    二乘人也。三见大入小。复能悟之。此菩萨上
    根人也。前云唯应度者。乃能见之。此取上
    根之人也。身子谓见而冥然不解。故譬之为
    盲。一切声闻闻是不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
    泣声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
    受此法。所失处重故。假言应啼泣耳。二乘
    忧悲永除。尚无微泣。况震三千。迦叶将明大
    小之殊。抑扬时听。故非分者。宜致施望之泣。
    已分者。宜应顶受之叹也。若有菩萨信解不
    思议解脱法门者一切魔众无如之何。但能
    信解。魔不能娆。何况行应者乎。大迦叶说
    是语时三万二千天子皆发阿耨菩提心。第
    四时众发心。迦叶既是声闻。亲自贬小为劣。
    扬大为胜。则理必然。故诸天闻之。而发求佛
    心也。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
    阿僧只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
    脱菩萨以方便力教化众生现作魔王。此第
    五。净名重叹不可思议者。上十三义。但述不
    思议之顺用。未明违用。则义犹有余。故因迦
    叶所叹。复叙其违用也。又因迦叶云。信解不
    可思议者。魔不能娆。而十方亦有信解菩萨。
    为魔所娆者。将明不可思议大士。所为自在。
    欲化始学故。现为魔王。非魔力之所能也。
    此明不思议。成迦叶意。又迦叶十方无量菩
    萨有人从乞手足耳鼻头目髓脑血肉皮骨聚
    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马车乘金银琉璃车渠玛
    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贝衣服饮食如此乞者多
    是住不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而往试之令
    其坚固。此略明大士违用。凡有二种。一示为
    天魔。二现为乞人。余趣类可知矣。所以前为
    乞人者。结业菩萨。于施度未极。是以不思议
    菩萨。强从求索。令其无惜心。尽具足坚固。亦
    令众生知其坚固。亦使其自知坚固。问。不思
    议大士。悬鉴人根。何假逼试。答。今从乞求。
    同魔试迹。故以试为言耳。亦从待试。而后
    进。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有威德
    力故行逼迫示诸众生如是难事凡夫下劣无
    有力势不能如是逼迫菩萨譬如龙象蹴踏非
    驴所能。释上菩萨逼试之能。截人手足。离
    人妻子。强索国财。生其忧悲。虽有目前小苦。
    而致永劫之大安。次举驴象为喻者。此譬能
    不能二义也。象中之美者。称为龙象。非二物
    也。是名住不思议解脱菩萨智慧方便之门
    也。不思议体。者境智及教。而正用二智为
    体。故今总结之。智慧即空智也。方便为权
    智也。此二无谛。故称为门。又逼物悟入。复
    称为门。又正观未曾权实。为众生故。强称为
    二。此能通不二。故称门也

    维摩经义疏卷第四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