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六 >
  • 维摩经义疏卷第一

    玄义开为四门。一定浅深。二释名题。三辨
    宗旨。四论会处。夫至趣无言玄藉弥布。
    法身无像物感则形。故知无言而无不言。无
    像而无不像。以无言而无不言故。张大教网。
    亘生死流。以无像而无不像。则住如幻智。
    游戏六道。是故斯经人法双举。言其人者。所
    谓净名。以净德内充。嘉声外满。天下藉甚。故
    曰净名。岂止降魔劳怨。制诸外道。亦五百声
    闻自称不敏。八千菩萨失对当时。所言法者。
    谓不思议解脱也。内无功用。不假思量。外化
    幽微。物莫能测。谓不思议也。纵任自在。尘累
    不拘。道贯双流。二慧常并。谓解脱也。余以
    夫开皇之末。因于身疾。自着玄章。仁寿之终。
    奉命撰于文疏。辞有阔略。致二本不同。但斯
    经。是众圣之灵府。方等之中心。究竟之玄宗。
    无余之极说。故诸佛之所谘嗟。弟子之所晓
    者也。但至趣冲邃。妙契其门。遂使妄执五
    时谓理犹未满。或虚谈四教称之为半字。致
    令无择起于胸衿不救出自?吻。般若信毁
    之文。法华譬喻之说。盛陈报应。实可塞心。
    吉藏案。成实论师。开善智藏。执于五时。谓
    此经为第三时抑扬教也。招提慧琰。用四时
    教。谓此经是第二时三乘通教摄也。虽执三
    二阶差别。同谓此经明果犹是无常无常
    辨因未得尽理。故义非极满。教为半字耳也。
    吉藏。谨案诚文。考其得失。宜?五四之穿凿。
    立一极之玄宗也。此经方便品云。诸仁者是
    身无常甚可患厌。当乐佛身。佛身者即法身
    也。盖毁生死无常。赞法身常住。令厌兹生死。
    欣彼法身。则逼引之教成。欣厌之观立。若
    生死无常法身复起灭者。则同可厌弃。何所
    欣哉。又说生死无常。以破常见。明法身常住。
    斥于断灭。令远难二边。显于中道。若生
    死与法身同无常者。则但斥于常。未破无常。
    则洗病不周。显理由未足。又说生死无常。
    破凡夫保常之迷。明法身常住。斥二乘计断
    之执。故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若生
    死与法身同起灭者。则但超凡。犹未越圣。
    以此详之。故知常矣二者。弟子品云。佛身无
    漏。诸漏已尽。佛身无为。不堕诸数。无漏则五
    住因倾。无为则二死果尽。盖辨法身常也。出
    五浊世。现行斯法。度脱众生。云病须乳。此明
    应迹无常。所以开本迹者。以浅识之流。取信
    耳目。于如来身。起轻劣想。故彰阿难不达。同
    彼愚迷。净名高呵。以开法身之喝。使悟妙
    本无为。迹有生灭。若谓法身犹是无常。则同
    浅识之昏蒙。受净名之诘责矣。又若未被
    呵。谓佛无常。则迷同浅识。既已闻高责。犹执
    封起灭。则过甚遇蒙三者。阿[门@(人/(人*人))]佛品。明法
    身非有为非无为。即是非常非无常。体绝百
    非。形备万德。乃为究竟法身。常与无常。皆是
    对治之用。若谓无常。则未达其遍用。何由鉴
    其圆本。以三处计之。则人常义显四者。观
    众生品天女章云。但以文字故曰三世。非谓
    菩提有去来今菩提既超三世。则无相无为。
    所以常住。寻如来为能证之人。菩提为所证
    之法。人法既常。则理为究竟。便验半是虚谈。
    满为实说。寻味之徒。宜改旧辙也。救曰。寻夫
    立义宗者。取净名室内之说。以为正也。前
    三之文。乃为由序。次之一句。复是流通。未
    足证常。不应辄引。故旧辙须依。新宗宜弃。
    (开善招提同作此救)答。上所引文。则斯经四会。方便品谓
    ?骋?跫?5茏诱录慈C园始会。天女说谓方
    丈重集。阿[门@(人/(人*人))]佛品即?园再会。二在室内所
    谈。两居方丈外说。何得谓前为序分后是
    流通也。又设序明常住。正说起灭。则正浅
    序深。义成颠倒。又法身常住不可思议。如
    其起灭。何名莫测。又若是常住。即教圆理满。
    宜持之者。则重法尊人。若是无常。便非了
    义。禀教之流。起轻劣想。进无弘法之功。退有
    误物之累。以文义往推。故知圆极。问。既斥五
    时之教。复呵四宗之说。云何判于佛教。答。
    夫四生扰扰。为失虚怀。六趣纷纷。??由封
    滞。则知回流苦海。用取相为源。超然彼岸。以
    无着为本。但累根匪一。故荡惑多门。统其要
    归。凡有二辙。一随小志称曰小乘。二顺大
    机名为大教。但一化终始。开为四门一者显
    教菩萨不密化声闻。即华严教也。大机已熟。
    故显教之小志未堪不宜密化。故罗列珍玩。
    正为宗亲。穷子?地。未堪授宝二者显教声
    闻不密化菩萨。即三藏教也。故诱引将顺正
    为二乘。更遣余人不化菩萨三者显教菩萨
    密化声闻。即般若等教。严土化人正教大
    士。付财命说密化小志四者显教菩萨显教
    二乘。即法华教也。以大士疑除故正教菩萨。
    罗汉作佛即显化声闻。此之四门。始自寂灭
    道场。终乎吉祥福地。明一化始终次第之说。
    理无不统。教无不摄。但四门之内。三属菩萨
    藏收。显教声闻不密化菩萨。为声闻藏摄。问。
    若佛初成道。但显教菩萨不密化声闻者。何
    故华严教门亦有明小乘法。如贤首品云。或
    说声闻小乘门。或示缘觉中乘门。或说无上
    大乘门耶。答。一化之教。复有傍正四门。一
    者。正显真实。傍开方便。即华严教。正为菩
    萨。说于大因。令趣大果。谓正显真实。亦傍令
    大士识二乘是权诲余小行。故傍开方便二
    者。正隐真实。正开方便。即鹿苑教门。说三乘
    究竟。正隐一乘真实。不明小是权说。故正
    开方便门三者正显真实。傍闭方便。即般
    若等教。以叹大乘究竟。故正显真实。未明三
    是权化。故傍闭方便。问。以何文证般若等
    教已显真实。答。法华信解品云。一切诸佛
    所有秘藏。但为菩萨演其实事。而不为我说
    斯真要。此指般若时事。故知大品已明真实。
    问。般若净名既未开三乘是方便。云何已显
    一乘为真实。答。显佛乘真实。凡有二门。若是
    法华。对三乘方便。显一乘真实。若是般若净
    名。毁小乘为劣。赞大乘为胜。故大乘真实也。
    四者。正显一乘真实。正开三乘方便。即法华
    教。故法师品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即
    其事也。四门之义。三属菩萨藏收。正隐真实。
    正开方便。声闻藏摄。若照此二种四门。具
    识三世诸佛教意也
      释名第二。凡有二门。一明名本。二解本名
    名本为六。一摄总为三。二会三为二。三会
    二归一。四泯一归无。五分大小。六考同异。维
    摩诘不思议解脱本者。谓不二门也。由体不
    二之道故。有无二之智。由无二之智故。能
    适化无方。是以经云。文殊法常尔。法王唯
    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故以不二为
    众圣之源。夫欲叙其末。要先寻其本。是以建
    篇论乎不二法。问。不二法门既为理本。请闻
    其要。答。一道清净故名不二。真极可轨所以
    云法。至妙虚通故称为门。盖是总众教之旨
    归。统群圣之灵府。净名现病之本意。文殊问
    疾之所由。既欲闻之。今当略说。大明不二。凡
    有三阶。一众人言于不二。未明不二无言。
    所谓下也。文殊虽明不二无言。而犹言于无
    言。所谓次也。净名鉴不二无言。而能无言于
    不二。所谓上也。良以道超四句。故至圣以之
    冲默。不二为极。意在于斯。问。夫法身无像。
    物感则形。至趣无言。而玄藉弥布。则是像
    于无像。是言于无言。乃见文殊之言深。净
    名之默浅。三阶之论。意所未详。答。三阶之
    说。为明理深浅。未辨应物垂教。以末难本。岂
    诸玄宗。今当为尔重舒其意。夫不二理者。
    谓不思议本也。应物垂教。谓不思议迹也。非
    本无以垂迹。故因理以设教。非迹无以显本。
    故藉教以通理。若然者。要须体理无言。然后
    乃得应物有言耳。众人虽言于理。未明至理
    无言。则未诣于理也。文殊即唱理无言。而犹
    言于至理。亦未称理。净名鉴理无言。而能无
    言于理。始诣理也。以如理无言故。能无言而
    言。称理无像故。能无像而像。众人未能如理
    无言。安能无言而言。未能如理无像。安能无
    像而像。故文殊之言浅。净名之默深。三阶之
    论。意彰于此。难曰。三阶之说若成。不二之言
    即坏。何者。既称不二。宁有三耶。如其有三。
    何名不二。即事相违。义如??J。答。盖是以教
    惑理。故谓相违。若识理一教三。则有如符契。
    何者。众人以言遣法。未息遣法之言。文殊欲
    息遣法之言。故借言以止言。斯二虽殊。同
    未免于言。故以言为教。净名欲息文殊之借
    言。故默显于无言。则用无言表理。是以教有
    三阶。而理无二辙。问。至理无言。而文殊言于
    无言。可得以言为教。净名鉴理无言。而能
    无言于理。云何亦称为教。答。盖未妙寻其旨。
    故有斯疑。若审察之。则前通已显。何者。净名
    寄默然之相。以显无言之理。所诠无言。则为
    是理。能表之相。称之为教。是以教有三门。而
    理无二矣。问。至理无言。而文殊言于无言。犹
    未极者。亦至理无相。而净名相于无相。岂诣
    至理耶。答。文殊既言于无言。亦相于无相。净
    名既体理无言。故能无言于无言。亦体理无
    相。则无相于无相。故名相并遣。乃妙穷不二。
    问。净名既体理无相。何故相于无相。答。若不
    相于无相。何由得止于言。为欲止于言。故
    相无相耳。问。若尔者。在言虽止。而相复在。
    其犹逃峰趣壑。俱不免患。答曰。言犹名也。故
    名则为妙。相犹形也。在形则?。既悟理无名
    言。即领道非形相。故峰壑俱逃。患难都免。
    问。若尔者。则众人之言未极。净名之默始诣。
    何不直显无言。而迂回三辙。答。仲尼之遇伯
    雪。可目击而道存。妙德之对净名。亦二默
    而相领。但玄悟之宾既冥。级引之教须明。
    故开此二门。以通入不二。问。玄悟之宾既
    冥。级引之教尘沙。何故。唯敞二门。而不
    旷开阶位。答。初门以言泯法。次则借言止
    言。后门假默除借言。斯乃理无不备。教无不
    周。故但明三矣。问。净名既为一经之主。不二
    复是众经之宗。何不自谈。而命众共谈。答。
    盖欲寄人优劣。以彰教有浅深。众人止为翼
    从。示道根尚劣。但能以言泯法。未能息泯
    法之言。文殊既衔高命。而亲对击扬。则神机
    为次。既能借言泯法。复能假言止言。净名
    当今教主。则悟入最深。故寄默然。显理都绝。
    问。唯就教主。亦约悟缘。答。所以托迹三人。
    本为引物。下根悟浅。但诣初门。次机小深。渐
    阶第二。上人彻理。郁登玄堂。合三为二门
    第二复三双。初以语默二摄于三门佛敕弟
    子。常行二事。一圣说法。二圣默然。说实相
    法。名圣说法。观实相理。名圣默然。从实相
    观。说实相法。说实相法。还入实相观。故动
    静四仪。皆合实相。答言若默。并应般若。今
    此三门。还依圣旨。众人以言泯法。文殊借言
    止言。同就言明不二。谓圣说法。净名无言明
    不二。谓圣默然。若尔者。要由众人之说。故显
    净名之默。因净名之默。以显众人之说。命
    众共谈。意在于此。次就绝名体二以摄三门
    总收万化。凡有二种。一者物体。二者物名。此
    二是生累之所由。起患之根本。故善吉问云。
    众生在何处行。如来答曰。一切众生皆在名
    相内行。名谓名言。相谓法体。众人以言。历泯
    诸二。明无物体。文殊借言止言。净名寄默以
    息借言。同辨无名无相。无名无相。则纷累斯
    寂。故门虽有三。唯摄此二。次就假名相二
    以摄三门经云。无名相法。强名相说。欲令因
    此名相悟无名相。盖是垂教之大宗。群圣之
    本意。若尔者。众人之与文殊。寄名以辨不
    二。维摩默然。借相以明一道。故虽有三门。
    唯名相二迹。以因名相之迹。显无名相之本
    次会二归一第三。问曰。初建三门。后明二
    彻。观其文释。似如究丽。考其大旨。则不二
    未成。何者。若明不二之理无言。应物之教有
    言。则无言之理不可有言。有言之教不可无
    言。则理教天乖。何名不二。答曰。斯乃晓不
    二无言。而未悟言即不二。故教满大千而不
    言。形充八极而不像。故无言而言。虽言不言。
    无像而像。虽像不像。乃为一致。何谓天乖。难
    曰。若言即不二。则文殊之言常默。若不二
    即言。则净名之默常言。三阶之论浑然。二
    辙之宗便丧。答。三阶之说。寄迹浅深。二辙之
    言。提引末悟。如其穷达。即不二常言。言常
    不二。未始不二。未始不言。故莫二之道始成。
    得一之宗便建。次泯一句归绝门第四。论曰。
    夫有无相生。高下相倾。有有故有无。无有即
    无无。因二故不二。若无二即无不二。是以经
    云。不着不二法。以无一二故。斯即非语非默。
    不俗不真。绝观绝缘。何二不二。问。若非真非
    俗。无二不二。今以何因得辨不二。答。无名相
    法假名相说。不知何以目之。故强名不二。难
    曰。既非二不二。何不强名为二。答。失道之
    流。多滞二见。为泯斯二故。强名不二。不强名
    二。问。斥何二见。强名不二。答。二病纷给。略
    明三种。一凡夫爱见。二小乘烦恼。三菩萨劳
    累。此经。坦平等之大道。开不二之洪门。无
    累不夷。无人不化。故方便品破彼凡夫。弟子
    品斥于小道。菩萨章呵于大见。然后收此
    三。问归一道。令悟不凡不圣非大非小。等
    释迦之掩室。同净名之默然。适化无方。从
    缘小大。原夫能小大者。岂小大之所能。良由
    非小非大。故能大能小也。分小大门第
    五。问。净名不二法门。与龙树正观。有何等异。
    答。不二待二以得名。正观对邪以受称。约义
    不同。义体无异也。问。若不二即是正观。此
    经呵凡斥圣。排大破小。盛谈不二。于义既周。
    龙树三论。更何所辨。答。佛世根利。寻经自
    通。末俗庸浅。待论方悟。则知净名破之于前。
    龙树申之于后。不应闻经起信听论生疑问。
    成实?酬加胁欢?宀弧4鹪晃抟病:我灾?弧?br> 智度论云。声闻法内。不说生死即是涅??。此
    经辨生死即涅??。名为不二。而成论十六卷
    文不说生死即涅??。以此推之。知无不二。问。
    考寻成实。盛辨法空。空理忘言。则是不二。何
    得云无。答。龙树论云。空有二种。一者小乘折
    法空。二者大乘明本法空。而此经云非色
    灭空。色性自空。名为不二。寻成实论二百二
    品。但明以实折假用空过实。不言非色灭空
    色性自空。以此推之。知无不二。问。何故小乘
    不明相即。答。若有相即。便有并观。则非
    声闻。是故小乘不明相即。问。声闻何故无并
    观耶。答曰。大士利根。照空即游有。鉴有即
    知空。故道贯双流。二慧能并。小乘智劣。入空
    即失有。出有即舍空。既取舍行心。故无真俗
    并观。问。?酬急P K煺塾诖蟆H?凼卮蟆?br> 破斥于小。斯即大小杜绝。诤论交兴。成实
    探大释小。融会二教。令小有入大之功。大
    有接小之义。则小大兼明。诤论便息。不应偏
    谓但弘小乘。无有不二。答曰。夫立论序者。盖
    标一部之大宗也。十二门序云。今当略解摩
    诃衍义。此?看蟪酥?脊橐病3墒德坌蛟啤9?br> 我正论三藏实义。此标小乘之宗致也。跋摩
    自云。正弘小教。未曾宣唱兼辨大乘。故论旨
    须依。人通宜弃。问。安知三藏唯是小乘。答
    曰。法华经云。亦不亲近小乘三藏学者。智度
    论云。佛法有二。一小乘三藏。如牛迹水。二摩
    诃衍藏。譬彼大池。故知三藏定为小矣。问
    曰。寻诃梨之序。乃正标三藏。而探取般若
    无相。以释小乘。故小大兼明。焕然可领。答
    曰。虽有此道。已漏前责。寻三藏之内。自辨
    法空。小乘之宗。即有无相。岂假探大而释
    小乎。必苟存之。请重研究。为是大论兼释
    于小。为是小论兼释大耶。若是大论兼释小
    者。建首应标。故我正论大乘实义。不得初
    释三藏也。若是小论兼释大者。无有是处。
    所以然者。智度论云。大能包小。故大兼释小。
    小不含大。故小不释大。进退征之。即知专
    是小乘。不兼大矣。又罗什亲翻成实。非
    明大乘。以此详之。即可知矣。问。若成实为
    小。何故世所盛传。答曰。浅法符情。物皆易
    受。正言似反。谁肯信之。问。成实若小。梁武
    崇大。何犹禀学。答。梁武初虽学之。后遂弹
    斥。着大品经序。呵成实师云。若执五时之说。
    谓般若净名未圆极者。无异穷子反走于宅
    中。独姥掩自于道上。法水所以大悲。形山
    所以流恸。梁武初学成实?酬肌N派闵狡芟?br> 寺高丽朗法师。从北山来。善解三论。妙达
    大乘。遣智寂等十人。就山学之。而传授梁武。
    因此遂改小从大。又齐司徒敬陵天宣王。
    博涉内外。经律兼通。常虑慧日沈辉。每欲纲
    维正法。为时学人专弘成实。遂翳障大乘。仍
    删改成实。凡有九卷。以助通经文。众事推之。
    必非兼弘之说也问。若成实为小。三论是大。
    则二教分流。何俟相斥。答。原佛兴世。本为大
    乘。但根性未堪。故推示小教。虽复说小。意
    在诠大。而保实之徒。遂守指忘月。保小拒大。
    如五百部。闻毕竟空。如刀伤心。是以。龙树破
    彼小迷。令趣大道。若不呵责。便违本誓。譬如
    稚子。未有所知。取枯骨木枝。以内于口。父
    母见之已。恐为其患。故左手捉头。右手挑
    出。假使血流。终不舍置。四依破病。其义类
    然。又诸方等教。盛毁声闻。以执小乘。多好谤
    大。如其谤大。则永没无间。故涅??经云。菩
    萨从初发心。起大誓愿。令我怖畏二乘道果。
    如借命者怖畏舍身。法华经明。豪贵长者譬
    大乘人。除粪穷子譬学小教者。大品经云。
    譬如痴大。不从大家求食。而反就作务者
    索。龙树释云。大家者大乘教也。痴大者学
    小乘人也。作务者所谓奴。客喻小乘教也。
    不从大家求者。不学大乘求佛道。反就奴
    客求食者。喻学小乘佛法欲证法身也。如
    斯等教亲自盛呵。四依出世。造大乘论。申明
    佛旨。还复排斥。何所疑哉。同异门第六。问
    曰。义宗已盛谈不二。未详不二是何等法。答
    有人言。不二法门。即真谛理也(此成实论师所用也)。有
    人言。不二法门。谓实相般若(实相是真谛理。能生般若故名般若。
    此智度论师之所立也)。有人言。不二法门。阿梨耶识(此云
    无没议。此旧十地论师之所用也)。有人言。不二法门。即阿摩罗
    识(此云无垢识。摄大乘论师真谛三藏之所用也)。四宗之内。初二约境。
    后两据心。虽识境义殊。而同超四句。故释迦
    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骋?K菇岳砦??br> 御。故口以之而默。岂曰无辨。辨所不能言也。
    今先总问四宗。次别开十句。众师既云理不
    可言。为有不可言之理。为无此理乎。若有斯
    理。即是有门。何名绝四。若无此理。则智
    无所会。凡不可隔。圣何由成。极臆论坏。
    二门之内。谓有理也。又终有此理。而不
    说其有无。犊子计我有理存焉。竟复何异。
    (注犊子计我存第五不可说五藏者三世为三。无为是四。第五非有为非无为)又若真不可
    说。俗谛则有言。有言之俗不可无言。无说之
    真不可令说。即成两执。何名不二。救曰。盖
    是未悉义宗。故兴斯问耳。今明俗虽可说。即
    真不可说。真虽不可说。即俗之可说。故相即
    义成。不二便立(此成实众师同作此释)。难曰。请问相即。
    为是一体。为二体耳。如其一体。即真俗互
    同。以俗即真。真绝俗亦绝。以真即俗。俗言真
    亦言。若真绝俗不绝。即俗不即于真。若俗
    言真不言。即真不即于俗。以二难互征。即
    进退皆屈。斯一体义坏。若真俗异体。便不相
    即。如其相即。则异体不成。斯乃二路并穷。辞
    理俱丧。以此详之。真俗不立。真俗不立。则一
    切义崩(吉藏谨依龙树提婆二大士之难。末学谓非深责者。谤四依人也)次别开十
    门。以辨得失。义匠并云。道超四句。故至圣
    以之冲默。今宜就绝四。详其是非第一天竺
    外道九十六师。略而言之。不出四种。第一迦
    ?陈拗从小5诙?焕寄羌莆蕖5谌?嚷摒??br> 明亦有亦无。第四长爪梵志立非有非无。
    (迦?陈薹??鹜废扇恕8焕寄鞘橇?χ?跏住e嚷摒?粤?χ?谖濉3ぷ﹁笾臼巧崂?ゾ艘郧谘Р幌炯糇ΑJ?br> 人以此目之也)若尔者。并堕四门。无绝四之义。故无
    不二之道二佛灭度后。五百论师。诸部异宗。
    亦不出四句。如犊子计有我有法。名为有
    见。方广执无我无法。名为无见。萨婆多谓
    无我有法。即亦有亦无。诃梨云此俗谛有我
    有法。故非无。真谛无我无法。故非有。如此诸
    部。皆堕四门。无绝四之义。故无不二之道。既
    无不二之道。亦无有二。理教俱失(外国名波?富罗此
    云犊子。佛灭三百年出。执有人法义。萨婆多翻为一切有。执三四是有。所以为名也。又方广是大乘经名。以
    学大乘。从法为名也)。又萨婆多部。不得法空。计有尘有
    识。二方广道人。执邪无之义。明无识无尘
    三心无之论。计有尘无识(肇公不真空论辨之云。心无者。无心于万物。
    万物尚无。肇详之曰。此得在于神静。而失在物虚也)。四唯识之义。执无尘
    有识。如斯等说。亦堕四门。故无有不二。问。
    有尘有识。是?酬贾从兄??N蕹疚奘丁7焦?br> 邪无之说。无识有尘。人师自心不经圣口。然
    此三可得弹呵。唯识之义者。盖是方等之宏
    宗。折征之渊致。讵可非之。答。考天亲唯识
    之意者。盖是借心以忘境。境忘不存心。萧然
    无寄。理自玄会。非谓尘为横计心是实有。末
    学不达其旨。须斥之。故咎在门人。非天亲
    之过矣。次复论四句。一者有有有无。名之为
    有。二者无有无无。目之为无。三者亦有有有
    无亦无有无无。为亦有亦无。四者非有有有
    无非无有无无。名非有非无。次明重复四句。
    总上复明四句皆名为有。所以然者。有此四
    句。故悉名为有。次无此四句。名之为无。亦有
    四句亦无四句。为亦有亦无。非有四句非无
    四句。为非有非无。次明竖深四句。初阶绝单
    四句。次门绝复四句。第三绝重复四句。虽复
    次第渐深。而惑者终谓窈冥之内有妙理存
    焉。则名为有。若无此妙理。则名为无。亦有此
    理亦无此理。名为亦有亦无。非有此理非无
    此理。为非有非无。若然者。犹堕四门之内。何
    有绝四之宗。故知生心动念即便是魔。若坏
    无所寄方为法尔。所以经云。是法不可示。
    言辞相寂灭。净名所以杜言。释迦所以掩室
    者在斯一门。次明绝四句句。绝四句句者。
    非理超四句名绝四句。乃明虽复洞绝而宛
    然四句。故名绝四句矣。问。何故明此义耶。
    答。禀教之徒。闻上理超四句。便谓窈冥洞绝
    同哑法外道。是故。今明至道虽复妙绝。而
    四句宛然。所以经云。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
    岂可妙绝不能言耶。次明四句绝。前明理虽
    洞绝而宛然四句。今明虽说四句而常是绝言。
    如天女之诘身子。汝乃知解脱无言。而未悟
    言即解脱。故教满十方。即是常绝。次明一
    句四绝。如一假有绝于四句。所以然者。假有
    不可定有。假有不可定无。假有不可定亦有
    亦无。假有不可定非有非无。故此假有。绝于
    四句。问。何故明此义耶。答。或者闻真常
    无言可得绝四。未知即一假有便具四绝。
    故次明之。第十绝一假有。依玄论可明也
    第二次释本名。由体不二之理故。起无二之
    智。由无二之智故。能适化无方。以适化无
    方故。施教非一。施教非一故。称谓不同。则知
    不二之理为立名之本。前释其名本。今次论
    其本名不同。略明二种。一总释众教。二别
    解此经。总释众教。凡有五门。立名不同门一。
    切众圣敷教说经。凡有二种。一者宜说不
    别立名。如大品等。九十章内。无有侍者问名
    如来答题。良以一部明波若事显。即知是波
    若经。不繁别立。二者说经亦立名字。如云此
    经名为大般涅??。良由名义未彰。故须别
    立。此立名不立名一双也。就立名之内。复有
    二种。一佛自立。如云为诸声闻说大乘经。名
    妙法莲华。二待问方立。如金刚般若待善吉
    问名如来始答。此谓自他一双也。就自立名
    内。复有二种。一序品已立。如金光明之流。二
    正说方立。众经多尔。此序正一双也。待问立
    名。复有二种。一说经未竟。随一义说。即立名
    字。如小般若等。二说经究竟方始立名。即
    此经是也。谓前后一双也。就说经竟立名。复
    有二种。一者但立一名。众经多尔。二者立于
    多称。净名之流。故云一名维摩诘经二名不
    思议解脱。此一多一双也。众经虽旷。立名
    略有十种。问。华严一部。何故文无立名。答。
    此经凡十万偈。传译未尽。立名当在后也。于
    阗国有龙树传云。华严凡有三本。大本有三
    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次本
    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此二
    品并在龙宫。龙树不诵出也。唯诵下本十万
    偈三十六品。此世唯有三万六千偈三十四
    品。故知华严名在后分矣。菩提流支云。佛灭
    度六百年。龙树从海宫将名也。立名转不
    转门二。三世佛经立名有二。一名字不转。二
    随佛世异。如过去二万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
    名妙法莲华经。现在释迦同有斯名。此理名
    字不转。二者随佛出世立名不同。如十二部
    内伊帝曰多伽经。拘留秦佛出世之时。名甘
    露鼓。拘那含牟尼佛名为法镜。迦叶佛时名
    分别空。释迦兴世称为界经。盖是适缘不
    同。故随时异也(通名既转。别名应然。互相类也)释首题门三。
    天竺经题在后。而初皆云悉昙。悉昙者。此云
    成就。亦名舌法。而回后置初。译经人之所
    立也。问。众经何故首题名字。答。欲令因名知
    法。因法起行。得解脱果。又根欲不同。说教
    非一。若不别立名题。则诸部不分。为令众部
    分别故。别立名题。又诸佛说法。有略有阔。阔
    即一部之文。略即一经之题。摄阔为略。为
    受持故。开略为阔。为解义故。又摄阔为略。为
    利根人。若闻经名。即解其义。如龙树等入于
    海宫。但看经题。具鉴文理。开略为阔。为钝根
    人。闻名未悟。寻文乃解。是故众经首题名字。
    具义多小门四。自有一义立名。或但从人。或
    但因法。或但就譬。次二义立名。或人法双
    举。或法譬两题。或因果合说。次三义立名。
    如胜?为人。师子吼为譬。一乘大方便为法。
    华严亦尔。大方等为法。佛即是人。华严为
    譬。问。众经皆是佛说。何故华严独标佛耶。
    答。华严偏题佛者。此是佛初成道说之。故题
    于佛。自尔之前。未有佛说。从此已后。不须标
    师。是故斯经独标佛矣。又华严七处八会。
    是佛入华严三昧。说此法门。故须标佛也。
    又华严七处八会。加菩萨说。容谓是菩萨经。
    非是佛说。是故。释云诸菩萨等承佛神力。在
    佛前说。即是佛说。故佛题也。人法差别门
    第五。众经从人立名。凡有四说。一从能说
    人立名。如维摩等。二从所为人受称。如提谓
    经等。三从能问人立名。如文殊师利所问经
    等。四从所说人受称。如无量寿佛经等。以说
    无量寿佛之事。故以标名。就能说人。复有五
    种。一者佛口自说。二者弟子说。三者诸天说。
    四者仙人说。五者化人说。此即弟子说也。
    但弟子所说。多从人得名。如来所说。多从法
    受称。所以然者。佛说无量。若皆云佛经。则
    诸部无别。令欲分诸部各别故。从法受称。弟
    子若从法立名。即师资相滥。如直云不可思
    议解脱经。不题净名者。容谓此经即是佛说。
    今欲简师子不同。故从人受称。故佛经不从
    人。为欲别法。弟子不从法。为欲简人。问。人
    法双举。凡有几种。答。略有二种。一者人法双
    题。合为一若。如仁王般若等。二者人法两
    举。开为二名者。谓人为一名。即维摩诘所说
    经。法为一名。谓不可思议解脱。次释此经。
    前总论人法。次别解释人。此经人法双题。凡
    有五义。一者。法不孤运。弘之由人。故如来
    命文殊于异方。召维摩于他土。爰集?骋?9?br> 弘斯教。题净名。标说教之主。辨不思议。明所
    弘之法也。二者。题净名。尊其人也。标不思
    议。重其法也。以净德内充。嘉声外满。闻其名
    者。孰不尊敬。重其法者。既云不可思议解
    脱。禀其道者。谁不重哉。三者欲互相显释。故
    人法双题。所以称为净名者。以有不可思议
    解脱之德。此即以法释人也。次标不思议。
    举经之宗旨。题净名。辨法起之所由。故举
    人以成法也。四者。欲明通别两义。标净名。
    即为明人别。题不思议。辨其法通。所以然
    者。此经凡两化主。一者佛说。二者净名说。若
    但题净名之人。无不思议法者。但得净名之
    说。便不该佛说。若明不思议。则具含二教。故
    人法双题。五者。此经立题。具足三业不可思
    议。标维摩诘者。举能说之人。辨意业也。次云
    所说经者。明其口业也。次明不思议解脱
    者。序其身业也。此之三业。即是次第者。前
    明意业察机。次口业说法。后则身现神通。
    问。何故身业独云不可思议。答以后贯初。
    则三业皆类。又身现神通。不思议事显。故偏
    说之。别释人凡三门。初翻名。外国称?衬β?br> 诘。罗什僧肇翻为净名也。道生昙诜。云无
    垢称。真谛三藏云。具存梵本。应言?衬β挹?br> 利帝。?吵莆?稹Dβ尬?浮<?畚??:?br> 而言之。谓灭垢鸣。初从所得为名。次从所离
    为目。灭垢犹是所离。以声闻天下。故称为鸣。
    鸣亦名义耳。言虽阔略。而意无异也。因无
    因门二。总论立名。凡有二种。一有因缘。二无
    因缘。有因缘者。在名既多。则因缘非一。略
    有四种。一从生处立名。如天趣故名为天。
    余道亦尔。二从相貌受称。如有黑白长短等
    相。即以为目。三从过失得名。如贼盗之流。四
    从德行为目。如法师之类也。无因缘立名者。
    涅??经云。低罗婆夷。名为食油。实不食油。是
    为无因强立名字。河西道朗云。低罗婆夷。此
    云[燕*鸟]雀。维摩立名。具有二义。一者据法身而
    言。体绝百非。形超四句。故名相斯绝但为出
    处。众生强立名字。故是无因缘强立名也。问。
    法身绝名。物惑有字。即是因缘。何名强立。
    答。法身不可名。而为法身立名。故是无因缘
    强立名耳。若就物惑立名。名因惑立。即
    是有于因缘。故一名之内含二义也。次明有
    因缘立名者。若无因立名。此据法身。有因立
    名。就于应迹。维摩既托质?骋?O执痈改浮1?br> 有名字。以其生时具有净德。依德立名。故号
    净名。次即如来印叹。兼世人嗟美。以有二
    义故立净名。问。一切菩萨皆有净德。何故维
    摩独受其名。答。如诸大士虽皆有慈。弥勒即
    以慈德为称。今亦然矣。又此是在家菩萨。示
    同尘俗。而心栖累表。世所希有。故偏受斯名。
    旧传云。佛喻经说。净名姓王氏。别传云。姓
    雷氏。祖名大仙。父曰娜提。此云智慕。母
    姓释氏字喜。年十九嫁。父年二十三婚。至
    二十七。于提婆罗城内生净名。净名有子。字
    曰善思。甚有父风。如来授记未来作佛。吉藏
    未得彼经文也。论德位门三。问。是净名是
    何位人。能真俗并观。答。方便品云。净名得无
    生忍。不判浅深。但释无生并观。凡有三说。有
    人言。初地得无生忍。即能真俗并观。此江
    尚灵味寺少亮法师之所说也。有人言。七地
    无生。真俗始并。此关内什肇等之所说也。有
    人言。七地虽复并观。未能常并。至于八地。始
    得全并。净名即是八地已上人也。此江左河
    右诸师之所同释也。有人言。文殊师利。本是
    龙种上尊佛。净名即是金栗如来。相传云。
    金栗如来出思惟三昧经。今未见本。吉藏
    谓。从初发心。即学无生。习于并现。故涅??
    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但
    寄位浅深。开四重阶级。一者对地前凡位。但
    名顺忍。未有无生。亦未能并观。初地称圣。始
    得无生。二观方并也。仁王璎珞摄大乘论。并
    有斯文。二者。初地以上六地已还。无生犹
    浅。并义未彰。与顺忍之名。至于七地。称等定
    慧地。始是无生。名为并观。智度论云。前三地
    慧多定少。后三地定多慧少。故定慧不等。至
    于七地。慧定均平。云等定慧地。此说般
    若静鉴为定。方便动照为慧。大地妙于静
    现。拙于涉动。故定慧未均平。至乎七地。
    二用俱巧。名等定慧地。问。定慧既等。何故
    名无生耶。答。诸法实相本性无生。至于七地。
    得实相慧。从境受名。故云无生。如大论云。七
    地菩萨了人法皆悉无生。名无生忍。又不偏
    着有。有心不生。不偏着空。空心不起。故慧
    常方便。常慧。空有双游。无所偏着。故云无
    生。三者。七地虽得无生己能并观。但犹有功
    用。八地于功用心永不复生。名曰无生。四者。
    八地虽无功用。犹未究竟。究竟无生。在于
    法位。方便品云。久于佛道心已纯熟。当知
    是佛地无生。金栗如来。即斯文已显无生。
    具在四处。众师偏执一位。故失其旨也。问。何
    故从发心乃至佛地。皆叹无生。答。夫心若
    有生。即有所著。若有所著。即有所缚。便不
    得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心既无生。即坏
    无所寄。众累以之而倾。法身由斯而建。是以
    龙树命宗标于八不。建首即论无生。意在于
    此也。问。旧说亦云净名得无生忍。与今何异。
    答。有所得人。俱云后身是净名。初心非净
    名。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后心净诸见。既称
    净名。初心净诸见。亦是净名。故此经方便品
    破凡夫。弟子品斥小道。菩萨章呵大见。今从
    初发心净此三见。即是净名。问。初心后心皆
    净三见。初后何别。答。初心净见则。明。是故
    为异问。若前心起三见为有。后念破三见为
    无。既是有无。还为垢染。何名为净。答。不言
    前起三见为有后净三见为无。但了前三见
    本自不有。今亦不无。故名为净。难曰。夫有有
    有无。名之为有。无有无无。斯即是无。还堕有
    无。何不名染。答。智度论云。破二不着一。乃
    名为法忍。今若能退忘两是。进泯二非。萧然
    无寄。乃名为净。难曰。若遣是忘非。乃名净者。
    夫有是有非。斯义即非。无是无非。乃名为
    是。犹滞是非。何名为净。答。本以退忘两是进
    息二非冀。玄悟之宾。怀无所寄。今遂循环名
    数。遂堕相心。即取悟无曰。若内息情想。
    无心于内。外夷名相。无数于外。无数于外。
    即缘尽于现。无心于内。即现尽于缘。缘
    尽于观即无缘。观尽于缘即无观。无观无
    缘。纷累都寂。乃曰为净。宁滞是非。问。若
    缘观俱寂。岂非灭智灰身。问答并遣。便同
    [病-丙+恶]法外道。答。天亲龙树。盛许恶言。故云
    汝证我法时。汝尔时自恶。但恐犹未达。今
    陈之。夫论恶者。言而常恶。辨其言者。恶而常
    言。言而不恶。所谓凡夫恶而不言。名二乘观。
    故云至人缘观俱寂。而境智宛然。故应?动
    神?静。智?寂照?明。宁以恶法目圣
    心。灰断谤玄道。次释所说经。净名妙德内
    克。托疾兴教。故称为说。经者。梵本名修多
    罗。凡具五义。一曰涌泉。义味无尽。二曰显
    示。显示法人。三曰出生。出生诸义。四曰绳
    墨。裁邪取正。五曰结?。贯穿诸法。此土往翻
    目之为?。?能持物。教能诠理。又翻为经。经
    者训法训常。正释由义。体可模楷为法。物不
    能改为常。由文悟理。故称由也。次释不思议
    解脱。不思议解脱名。略有三义。一者不二法
    门。盖是实相之理。心行既断。意不能思。言语
    亦灭。即口不能议。名不思议。既虑绝言忘。
    即系缚斯净。名为解脱。十四章经。正为
    闻于不二。故知不二是不思议解脱之本。二
    者。由体不二之理。故有无二之智。由无二之
    智。故能适化无方。既道贯双流。即心无功
    用。故能不思而现形。不议而演教。名不思议。
    纵任无碍。不为功用所拘。称为解脱。三者。内
    有权实之本。示形言之迹。并非下位菩萨二
    乘凡夫所能测量。名不思议。于内外自在解
    脱于碍。称为解脱。不思议体。但有理。智与
    教。依体立名。亦唯此三矣。不思议同异门二。
    不可思议。名教以多。略陈枢要。凡有五种。
    一闻不闻不思议。二大小不思议。三通别不
    思议。四者本迹不思议。五者内外不思议。闻
    不闻不思议者。大品经云。诸声闻等。闻与不
    闻。皆欲得闻。当学般若龙树释云。佛说不可
    思议解脱经。声闻在座。并皆不闻。唯菩萨得
    闻。净名等经。辨不思议。大小俱闻。故云闻不
    闻不思议也。有人言。释论所引不思议解脱。
    是净名经。吉藏捡释论前后。是华严经。净名
    大小俱闻。故知非也。第二大小不思议者。智
    度论云。小乘法门。有五不思议。一众生
    业行不思宜。二世间不思宜。三龙神力。四
    坐禅人力。五佛力。大乘法内明。六十劫说
    法华经。众谓如食颂。小乘教门。无有此事。
    谓大小不思宜也。第三通别不思议者。然
    论大乘经。通皆是不思宜。如肇公云。始自
    佛国。终讫法供养。其文虽殊。不思议一也。
    若境若智。若声若形。皆是诸佛菩萨无碍法
    门。凡夫二乘有所得人。不能测度。故是通不
    思议也。别不思议者。虽通唱不思议。或者
    谓但有其言而无其事。故别示巨细相容而
    无增减。据事而观。渊不可思测。假令二乘穷
    劫思之。而不能得解。况复能作因见斯事。
    便信诸佛菩萨有深妙道。非二乘所知。故稍
    鄙小心。欣慕大法。亦令未发心者发菩提心。
    已发心者增进深入。故明别不思议。问。何以
    知有通别义耶。答。题称不思议经。即一部
    皆不思议。谓通义也。别不思议者。别有不思
    议品。示不思议事。谓别也。第四示本迹不思
    议者。肇公云。统万行以权智为主。树德本以
    六度为根。济朦惑以慈悲为首。语宗极以不
    二为言。此不思议本也。至如借座灯王。请饭
    香土。室抱干像。手接大千。不思议亦也。详
    肇公此意。以理能发智。即理为智本。智能
    说教。即智为教本。若以理智对教。即理智
    为本。教为其迹。由理发智。故外吐于教。谓
    以本垂迹。藉教通理。谓以迹显本。故名本迹
    不思议也。第五内外不思议者。如前释之。内
    无功用。不假思量。外化幽微。物莫能测。故名
    内外不思议也
      辨宗旨第三。已知名题。宜识旨归。故次明
    宗致。宗致不同。凡有四说。有人言。此经名不
    思议解脱。即不思议解脱为宗。如般若教即
    以般若为宗。涅??之流。万类皆尔。有人言。此
    经用二行为宗。言二行者。一成就众生。二净
    佛国土。此经初明净佛国土。后辨成就众生。
    一部始终。皆明斯二。故以二行为宗。有人言。
    此经以因果为宗。但因果有二。一者净土因
    果。二法身因果。如佛国品。明净土因果。如方
    便品等。辨法身因果。一致始终。盛谈斯法。
    故以因果为宗。吉藏谓。非无上来诸义。但师
    资相承。用权实二智。为此经宗。如法供养品。
    天帝白佛。我虽从佛及文殊师利闻百千经。
    而未曾闻是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经
    典。照实相名为实慧。观神通谓方便慧。故
    用二慧。为此经宗。问。何故但明实相及以神
    通。答。实相为入道之本。神通化物之宗。不
    动实相。而能现通。虽现神通。不乖实相。故动
    寂不二。权实宛然。斯二既要。用为宗旨释。僧
    肇云。统万行即以权智为主。权即方便。智
    谓实智。此既关内旧义。故述而无作。别释二
    智。成实论师。总收二智。凡有五时。一小乘
    教。以照四谛之理为实智。鉴事上方法为
    权智。二大品教。照真谛空为实智。鉴俗谛有
    为权智。三净名经。以知病识药为实智。应病
    授药为权智。四法华教。照一乘之理为实智。
    鉴三乘方便为权智。五涅??教。照常住为实
    智。鉴无常为权智。吉藏谓。五时之说。无文
    伤义。上已呵之。初教二智。略不须辨。寻般若
    经。具五二智。大品云。般若备说三乘之教及
    护持菩萨之法。既云具说三乘。即知亦有小
    乘二智也。智度论释毕定品。明须菩提闻法
    华经时。明一切众生并皆作佛。又闻波若经
    说菩萨有退。是故。今间是菩萨为毕定。为
    不毕定。佛答云。初心后心一切菩萨并皆毕
    定。详此文意。既云毕定。则皆成佛。无摄二
    乘。此与法华。更无复异。故知亦有三一二智
    也。法尚品云。诸佛色身有去来。法身无去来。
    照色身有去来。即是无常。名为权智。鉴法身
    无去来。故是常住。称为实智。即知大品具五
    种二智。不应言但辨空有二智也。净名经亦
    具五种二智。如身子答天女。以无所得而得。
    即是会理之心名小乘实智。那律天眼事上
    知见。谓声闻权智。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
    又。谓空有二智。明不二法门。无复声闻心
    及菩萨心。寻不二之理。即是一乘实智。开大
    乘为三乘权智。佛身无为不堕诸数。为常住
    实智。现处五浊无常名为权智。故知净名亦
    具五智。法华具五者。初叹小乘人德。即三
    藏二智。安乐行品明菩萨观一切法空。又知
    因缘有。即空有二智。寿量品依法华论具明
    法报化三身。即是常无常二智。涅??具五。不
    俟明之。则诸经皆是五二智。不如成实论
    师之所判也。问。若众经皆具五。二智。乃为
    一教。何名多部。若。众经虽皆具五。不无傍
    正。大品正明空有。余义为傍。净名动静为端。
    余皆泛说。法华照三一为主。涅??以常无常
    为宗。傍论余义。故诸教为异也
      释会处第四。有人言。经无大小。类问三
    分。谓序正流通。此经品凡十四。亦裁三别。初
    有四品。在室外说。目之为序。次有六品。居室
    内说。称为正说。后之四品。还归室外。谓流
    通分。所以然者。净名托疾方丈。念待击扬。前
    之四品。但明如来说法述德命人。为问疾由
    致。故称为序。次有六品。在于室内。宾主交
    言。盛谈妙道。因之为正。后之四品。说利
    既周。出于室外。来至佛所。印定成经。远被
    来叶。故称流通。此成实师科经文也。有人
    言。此经凡有三会。始自佛国。竟菩萨品。谓?
    园初会。问疾品去至于香积。谓方丈次会。从
    菩萨品竟于一经。谓?园重集。此十地论师
    之所解也。吉藏总用一文。双征二释。方便一
    品。既在室内说之。何谓前四品并居室外。
    又室内说法凡有二时。方便一品。是其初集。
    略说法门。问疾以后。?骋?丶?>咝?畹馈:?br> 得以前说为序。后谈为正。此斥初解也。若谓
    此经何有三会。是亦不然。既重集?园为二
    会者。亦再聚方丈。宁非属集。又佛国品明
    净土因宗既为会者。方便品辨法身因果。宁
    非会耶。以此详之。后通亦谬。今所释者。华严
    一部。凡有七处八会。此经始终。而有二处四
    集。言二处者。一?园处。二方丈处。?园是
    佛所住处。方丈为菩萨住处。又?园出家所
    栖。方丈俗人居止。又?罗女以园施佛。造立
    精舍。谓他业所起。八未曾有室。盖是净名自
    会?k兴。?罗园在城外。方丈在城内。法显传
    云。相去三里。在城南也。所言四会者。一?
    罗会。二方丈会。三重集方丈。四再会?园。
    以此详文。应为元诸。问。华严不起寂灭道
    场。现身七处八会。此经可得然乎。答。彼经明
    不起。此经明起。起与不起。皆不思议。故华严
    名不可思议经。此经亦存斯称。问。不起而往。
    不可思议。自此至彼。何名莫测。答。虽有去
    来。竟不往反。故净名叹曰。善来文殊。不来相
    而来。虽来而不至。亦不去相而去。虽去而不
    动。则宛然从就。未始往来。故是难思。可以华
    严为类。问。此之四会。前后云何。答。详其终
    始。凡有二种。一时事次第。二集法前后时事
    次第者。一方丈初会。二?园次会。第三重集
    方丈。第四再会?园。问。何以知然。答。五百
    长者愿行相符。为法城等侣。访道参玄。无
    时不集。而宝积已至。净名不至。当知有疾。
    以其疾故。国内近众。皆来问之。因以身疾。略
    为说法。与数千人。皆发道心。即方便品。故
    知前有?骋??帷5?跫??薄H颂熘谏佟@?br> 益未多。犹不足畅其神慧其称现疾之怀但
    佛与净名。既同为化物。两心相鉴。居士既
    托疾方丈。佛在?园说法。为之集众。故遣使
    问疾。声闻菩萨皆静不堪。故次有?园之
    会。仍命文殊。击扬净名。具宣大法。故有?骋?br> 重集。但化事既周。同到佛所。如来印赞。复谈
    妙道。故有?园再会。以时事摧之。必如此
    也。二集法前后者。夫欲结集成经。必须先明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处与大众俱。若发轸即
    序净名时处者。则不得成经。胜?之流。事亦
    如是。故先明?园会也。?园之集既竟。将发
    遣使。问疾之端。宜追序方丈初会。叹净名
    之德。令生时众尊仰之诚。序其有疾。发如来
    慰问由致。故有方便一品?骋?嵋病:笾?br> 二集不异前。通开此经。虽有四会。唯例华
    严。亦开三分。第一从初会宝积偈已来。明
    于序说。次从偈后长行至阿[门@(人/(人*人))]佛品。辨于正
    宗。三从法供养品竟经。明于流通。问。通别二
    序。但属初会。云何是序分耶。答。通别二序。
    宜两望之。四集往分。则属初会。为成一经。
    宜称序说。后之二品。其义亦然。以法集分
    之。则属后会。若望一经。称流通分也。就序及
    流通。各开为二。正说分三。序开二者。如是六
    事。谓遗教证信序。宝积奉盖。发起正宗。名发
    起序。流通二者。法供养品。谓赞谈流通。嘱
    累一品。明付嘱流通。正说三者。第一从宝
    积问至佛道品。明二法门。次不二法门品。明
    不二法门。三从香积竟阿[门@(人/(人*人))]佛品。还明二门。
    所以开此三者。至理无二。为众生故强说二。
    故初开。二门。欲令受化之徒因二教门悟不
    二理。故明不二法门。既识二表不二。复须从
    不二起二。故重明二门。又虽有四会。不出三
    时。第一从初竟不二法门品。明食前说法。第
    二者香积一品。食时演教。三从菩萨行品竟
    阿[门@(人/(人*人))]佛品。谓食后敷经。又虽有四会。约处但
    有三章。第一从初竟菩萨品。谓室外说法。次
    从问疾已去讫香积佛品。室内敷经。三从菩
    萨行品已去。还归室外说法。问。若尔还因
    旧说。以何非之。答。依时事次第。则二处四
    会。若集法前后。但有三。故不同旧说。又约
    修行次第。亦开为三。第一从初竟菩萨品。谓
    破三病门。第二从问疾说香积佛品。明修
    行门。第三从菩萨行品去。辨行成德立门。
    三病坊菩萨道。宜先破之。在病已除。方得
    修行。复有第二门。既修妙行。行成德满。故有
    第三门。就此三门。各开三别。初门三者。初二
    品破凡夫病。次弟子品破二乘病。第三菩萨
    品破菩萨病也。问。初品明净土因果。方便品
    明法身因果。云何偏破凡夫。答。初虽通为三
    人。但后既有斥小乘与菩萨。故初二品破凡
    夫也。第二修行门三段者。从问疾品至佛
    道品。正明菩萨实慧方便二行。次不二法门
    品明。二慧由不二理成。第三香积品。辨从不
    二起于二用也。第三得成德立。开为三者。
    菩萨行品。初明佛事不同。辨无碍行成。次从
    不尽不住。明善巧行立。第三阿[门@(人/(人*人))]佛品本迹
    二身。谓果德究竟也
      佛国品第一
    此品受名。凡具二义。第一长者[南*犬]盖。如来示
    土。从神通所现立名。故云佛国品。二者宝积
    问净土之行。如来答佛国因果。从所说受称。
    以目品名。问。众经之首。皆云序品。此教建
    章。何故题为佛国。答。众经初品。纯明序义。
    设有正说。正短序长。宜称为序。此品不纯明
    序。又序短正长。故以佛国为称。问。正有多
    门。何故初明佛国。答。适化名宜。不应致问。
    但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盖是菩萨要行。此经
    明大士法门。是故。初集辨于净土。次会已去
    明成就众生。是以建篇标于佛国。又下经文
    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心为万行之主。故佛
    国贯众品之初。如是者。若望一经。具足二
    序。一证信序。二发起序。立如是六事。证传经
    可信。为证信序。合盖现土。发起正宗。名发起
    序。证信利于未来。发起益于现在。化洎两世。
    故双明二序。问。何因缘故。有六事耶。答。佛
    将涅??。尔时阿难。凡发四问。一佛灭度后。依
    何行道。此问正解。二者如来去世。以谁为师。
    斯问正行。三者恶口车匿。云何共住。此问
    明妨解行之缘。四者经初安何等语。此问
    明解行之教。佛答云。当观念处破除烦恼。
    依此行道。受戒律训诲。可以为师。恶口之
    人宜须默摈。心自调伏。佛经初首。宜称如是
    我闻乃至与大众俱。盖是遗旨之言。侍者所
    问。故有六事。六事者。一如是。二我闻。三一
    时。四教主。五住处。六同闻众。问。众经之初。
    何建言如是。答。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
    度。以信故则言此事如是。若不信则言此事
    不如是。故知如是则是信也。问。如是。为目
    信体。为据信相。答。信体即是内心。外言如
    是。则表内心诚信。故如是之言。为信相也。
    问。如是为目通信。为主别信。答。若信佛法为
    正。即不信外道之耶。名为通信。但佛经有大
    乘小乘权教实教。信大之信。非小信之信。名
    为别信。则具含通别。问。如是为目能信。为明
    所信。答。具含能所。如有信之人。则云此事如
    是。此事则属于所信。如是名为能信。取所信
    之义。则云我闻如是。明能信之义。如是我闻。
    故集法藏人。经初两出。问。如是称信。为明阿
    难信心。为明余人信。答。通辨一切群生有信
    心者。则入佛法。故智度论云。如人有手至于
    宝山。随意所取。若其无手。则空无所得。有信
    心人。入佛法宝山。得诸道果。若无信心。虽解
    文义。空无所得也。我闻。明阿难亲承音旨无
    传闻之谬也。问。阿难是佛得道夜生。年二十
    五。方乃事释伽。五十年说法。唯闻其半。何以
    一代之教。皆称我闻。答。智度论明。阿难登高
    坐。答大迦叶云。佛初说法时。我尔时不见。如
    是展转闻。乃至波罗捺。展转闻者。报恩经云。
    阿难请求四愿。一不受如来故衣。二不受别
    请。三出入无时。四所未闻经。请佛为说。是
    以。众经皆称我闻。问。阿难以何力故。能传佛
    教。答。释道安云。十二部经。阿难得佛意三
    昧之所传也。金刚华三时经云。得法性觉三
    昧。能宣传众教。闻。阿难何故称我闻耶。答。
    一欲息诤竞之心。二生物信受。阿难是三乘
    之小乘。四果之下果。若不称闻。则物情不信。
    诤竞便起。问。有几阿难耶。答。集法藏经云。
    凡有三种。一阿难。此云饮喜。持声闻藏。二
    阿难跋陀。此云欢喜贤。持缘觉藏。三阿难伽
    罗。此云欢喜海。持菩萨藏。吉藏谓。但是一
    人。随德立称。方便示三。故法华云。我与阿
    难。于空王佛所。同时发心。故知是大权。随物
    异见。问。闻实是耳。何故称我闻。答。涅??
    云。阿难闻法。如泻水之异器。有三种。一
    者不覆。谓无散乱心。二者不漏。谓无忘失。三
    者不臭。谓无颠倒心。以三德自在。故云我也
    又阿难从佛闻法。莫生三慧。则自在称
    我。问。佛法无我。何得称我。答。说我有三。一
    邪见心说。如凡夫外道。二慢心说。如诸学人。
    三名字说。如诸罗汉。阿难了知实相非我非
    无我。随世俗故。称之为我。即无我而我。不闻
    而闻。称为我闻。一时。如是谓所闻之法。我闻
    为能传之人。一时以下。证传法可信。智度论
    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说若无时。则闻不可
    信。故须明时。问。但应言时。何故称一。答。一
    谓一部之经。盖是说一部经时。故云一时。又
    是众生心行可定之时。称为一时。又是机教
    符会。无差异时。称为一时。此皆虽释两字。
    若合解者。即目时为一。如云一日一岁。离
    于时别有一耶。佛在。明说教之主也。佛法有
    五人说。一佛自说。二弟子说。三诸天说。四仙
    人说。五化人说。此经乃是净名所说。不题净
    名。非佛所说。而题佛者。若标净名。则不成
    经。今欲成经。故题佛也。又标佛者。明阿难亲
    从佛闻。不从外道天魔边闻。故标于佛。梵音
    称佛陀。此云觉者。一曰自觉。异彼凡夫。二者
    觉他。简非小道。三者觉道穷极。简非菩萨。又
    天竺名佛以为天鼓。贼若应来。天鼓则鸣。贼
    若去时。天鼓亦鸣。天鼓鸣时。诸天心勇。天鼓
    鸣时。修罗摄怖。诸佛亦尔。众生烦恼应来。佛
    说法令不来。惑累将灭。佛说法令灭。佛说法
    时。弟子心勇。佛说法时。众魔慑怖。是故名佛
    为天鼓也。所言在者。即是住也。但住有二种。
    一者内住。二者外住。内住有四。一者天住。谓
    住布施持戒。二者梵住。住四无量心。三者圣
    住。住空无相无作三昧。四者佛住。住诸法实
    相。外住亦四。一化处住。如释伽牟尼住娑婆
    国土。二异俗住。三世诸佛不住俗人舍。皆栖
    止伽蓝。三未舍寿分住。佛寿无穷。为魔王启
    请。而舍无量寿。唯留八十。四者威仪住。谓行
    住坐卧。皆名住也。今内栖实相。外住?园。盖
    是无住而住。住无所住。故云住也。?骋?肴C
    罗树园。此明住处。说若无所。则物不信受。故
    次明之。处有二种。一者通处。即?骋?氤恰6?br> 者别处。谓?罗树园。亦喧静双举。道俗兼明。
    然至人形无定方。宁有适处。但为生物信故。
    委具题之。?骋?胝摺?吃坪玫尽N蕉喑鼍?浮?br> 耶离翻为博严。即平博严净。但天竺小国。即
    国为城。大国则城为国别称。?骋?胝摺<?br> 小国也。吉藏案善见?称沛丁N舨?揶嗤醴?br> 人怀任。忽生一片肉。形如赤槿叶。夫人以器
    盛之。流于江水。江水边有一道士。依放牛
    入住。见器接之还家。经半月。一片忽成二片。
    又经半月。二片各生五胞。却后半月。一片成
    女。女白银色。一片成男。男如黄金色。道士念
    之。以慈力故。两手出乳养之。道士因以二儿
    与牧牛人。语之云。可以二儿为夫妻。觅平博
    地。安处之。二儿年十六。牧牛人见平博地。纵
    阔一由旬。为起立宫舍。因合为夫妇。生一男
    一女。如是十六回生儿。牧牛人见其子多。更
    为开阔造舍。凡造十六宅。如是三过。开阔此
    处。故自此地。以为博严。?罗树园者。什公
    云。似桃而非桃。旧翻为捺。盖失经旨。有一
    女。从?罗树生。容貌美丽。世所绝伦。人欲见
    者。输三金钱。?罗树女。舍园为佛立精舍。如
    只陀之类。以施主标色也。与大比丘众。此
    第六序同闻众。序同闻众。凡有二义。一者大
    众围?。则佛德益尊。既尊其人。则受其道。二
    者为成信义。若侍者独闻。未足可信。与众共
    听。则所传为实。总该大众。凡有四人。一影
    向众。在座默然二发教众。即击扬问道。三当
    机众。闻教领悟。四结缘众。未来远益。就序众
    文。人科为二。初明众集。次辨佛说经。众集
    又两。前明圣众。次辨凡众。圣主之内。初明
    声闻。后序菩萨。问。何故先明声闻。后序菩
    萨。答。凡论众集。皆就显示教门。以为次第。
    声闻形备法义。心具智断。以其两胜。故初
    序之。菩萨心虽会道。而形无定方。故居其次。
    凡夫心形俱劣。宜最居后。但须此释。不假余
    通。声闻众内。须科二文。初标其名。次唱其
    数。所言大者。智度论云。一切诸众最胜故。天
    王等大人恭敬故。大障碍断故。名名之为
    大。比丘者。盖是出家之总号因果之通名随
    言往翻。凡有三义。一者破恶。谓除身口七非。
    二者怖魔。必断三界烦恼。则使魔惊怖。三者
    乞士。谓从俗人乞食以资身。从如来乞法以
    练神。兼退无积蓄之累。进有福物之功。有斯
    大利。故名乞士。问。余经俱叹二众。此教何故
    不叹小乘。答。声闻常众无会不集。更无异人。
    故有时不叹。菩萨多有新众。又德量深远。众
    经离叹。叹不可尽。故常须美之。又声闻形
    备法仪。心具智断。远近皆识。故不须叹。菩萨
    迹示同物。反常会道。浅识不达。谓是凡夫。所
    以须叹。问。若唯叹菩萨。不美声闻。亦应但诘
    声闻。不呵菩萨。答。有得大小宜并双呵。无依
    二众理应俱叹。但终为归大莫舍小心。故
    犹美菩萨也。菩萨摩诃萨。第二序菩萨众。
    科为五门。一标号。二唱数。三叹德。四序名。
    五总结。具足梵音云菩提萨?誓???省5?br> 为存略。如向所标。菩提为道心。萨?试浦谏??br> 谓道心众生。摩诃为大。谓大众生也。以具
    足慧故名为菩萨。具方便慧云摩诃萨。具智
    慧故名为菩萨。具福德故名为摩诃萨。又具
    般若故云菩萨。具大悲故名摩诃萨。问。何故
    声闻缘觉但有一名。菩萨之人具存二号。答。
    小乘但异凡夫。唯有一称。大人双异道俗。故
    有两名。言菩萨者。异彼凡夫。凡夫不求菩提。
    不名菩萨。摩诃萨者。为简二乘。二乘但求小
    道。无摩诃之号。三万二千。第二唱数也。众所
    知识。第三叹德。为二。初历别叹。次总结之。
    历别叹者。经师穿凿。强生阶位。今但依句释
    之。则焕然可领。众所知识者。大士处世。以慈
    惠益物。如日月升天。感益之徒。谁不知识。又
    远众则知而不识。近众亦识亦知。知其内德。
    识其外形。又知义则深。识义则浅。成实论云。
    可知法者。第一义谛也。可识法者世谛法
    也。大智本行皆悉成就。前明外所识。今美内
    行成就大智者。谓如来一切种智也。本行者。
    六度十地。是大智家之本行。三万二千。因位
    已穷。故本行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众所
    知识。由本行成就。本行成就。由佛威神建立。
    始起为建。终成为立。又外为诸佛威神所建。
    而菩萨内德成立。建立有二。一暂建立。谓一
    时加与令具辨慧。二从初发心至成佛道。常
    护念位助。令道根成就。问。诸佛平等。普应
    护念。何故独建立菩萨。答。天泽无私。不阔枯
    木。佛见虽普。不立无根。为护法城。上明德由
    佛建。今欲报恩。所以护法大士。外防邪难。内
    宣正道。则兴法为城。受持正法。外有护法
    之功。内有受持之固。始则领受在心。终则秉
    持不忘能师子吼名闻十方。内秉妙法在心。
    外能师子震吼。夫心有依着。处众便畏。怀无
    所寄。则宣道绰然。既能师子吼。则德音远震。
    故名闻十方。问。前已云众所知识。今何故复
    称名闻十方。答。上正一国逾扬。今则十方
    赞仰众人不请友而安之。前举名叹德。此将
    德显名。真友不待请。如慈母之赴婴儿。但不
    请二。一者未有善法。诱引令生。二者过去虽
    有道机。现在无有欲乐。而方便起发。始则安
    之以善根。终则宁之以佛道。绍隆三宝使不
    断绝。不请明乎下化。绍隆辨于上弘。华严经
    明法品。三番释之。初令众生发菩提心。故佛
    宝不断。为物宣说十二部经。故法宝不断。受
    持一切威仪行法。故僧宝不断。次云赞大愿
    故佛宝不断。分别演说十二因缘甚深之义。
    故法宝不断。修六和敬。故僧宝不断。次云下
    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故佛宝不断。护
    持正法。不惜身命。故法宝不断。善御大众。心
    无忧悔。故僧宝不断。又直释云。菩萨说法化
    于众生。众生得成于佛。复化众生。所化众生。
    复得成佛。如是众生不尽。三宝不绝降伏魔
    怨制诸外道。绍隆明于显正。降制辨乎权
    耶。外国称为魔罗。此云杀者。以能害慧命。
    故称为怨。但说魔不同。凡有二种。一者四魔。
    二者八魔。四魔者。一烦恼魔。为生死因。二天
    魔。为生死缘。阴死二魔。是生死果。阴为其
    通。死为其别。故因有内外。果有通别。故立四
    也。言八魔者。四同上说。复有无常无我无乐
    无净。破佛果四德。故名为魔。小乘不以为患。
    故不说之。依大乘义。入烦恼魔摄。言降伏者。
    小乘见四谛降烦恼魔。入无余涅??。降于死
    阴。以神通呪术。伏彼天魔。大乘降伏者。得无
    生忍。降烦恼魔。得法身故。降于阴魔。得无生
    忍及法身。故降死魔。得无动三昧。降于天魔。
    降八魔者。若知如来常乐我净。故除四倒。名
    降四魔。降阴等四。不异前释。吉藏谓。义论则
    具含四八。就文但降天魔。大士德过三界无
    敌。降天魔。则天无敌矣。制外道。则人无敌
    矣。怖之以威为降。屈之以辨称制。人天尚其
    无敌。四趣何故足论。悉以清净永离盖缠。降
    制则外离众部。永离则内除结缚。有所得
    心覆于正观。称之为盖。系缚行者。目之为缠。
    大士怀无所依。故云悉以清净。又云。盖即五
    盖。谓贪欲?恚睡眠悼悔及疑。缠者十缠。谓
    无惭无愧忿覆悭嫉睡眠悼悔。小乘但明十
    缠。智度论明五百缠。盖亦应有无量盖也。心
    常安住无阂解脱。前叹离行。今美得行。无
    阂解脱。即是此经不思议解脱也。不二正
    观。恒现在前。谓心常安住。虚通自在。名为无
    阂。尘累萧然。故称解脱。念定总持辨才不断。
    既常安正观。则无德不圆。念不断则慧逾明。
    定不断则心常一。持不断则忆识强。辨不断
    则化无碍。备此四门。则万行自在。通称不断
    者。凡夫功德。经胎则失。二乘更不复生。故不
    名不断。菩萨经身不失。历劫逾明。故云不断。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
    具足。上美四德。今叹十行。诸波罗蜜。具横
    竖二门。竖则配于十地。横则一位具十。初地
    始得正观。初离凡夫。于身命财。不生贪着。故
    能弃之。配于檀度。又檀为行首。喜是地初。所
    以相配。二地内心离恶。修行十善。故配持戒。
    三地信忍位满。能忍于辱。故忍在三地。四地
    修习道品。?ゲ咧谛小9室跃??溆谒牡亍N?br> 地观乎四谛。学于五明。非定不发。故以禅为
    五地。六地顺忍位满。能观十二因缘。宜用般
    若。居在六地。七地即空为有。善巧义彰。故以
    方便起于七地。八地更从诸佛。受异法门。
    具起诸愿。故居八地。九地入法师位。具四无
    碍辨。于境有强用。故力在九地。十地因位已
    满。决定无疑。故智为十地。此文从布施至方
    便为七。力为名八。无不具足即愿与智。故
    备于十矣。若横论者。即一正观。具足十门。不
    悭之义。名曰檀那。决了无疑。称之为智。吉
    藏谓。十度横竖。义乃有之。如详文意。但以七
    法。如肇公云。法身大士。得无生忍。以心无
    为。德无不为。故施极于施。而未尝施。戒极于
    戒。而未尝戒。以施极于施。故不证无为。而未
    尝施。不滞于有。不证于无。名曰沤和。不滞于
    有。称为般若。故于一一门。皆备二慧。名为具
    足。不言具足配九地十地也。逮无所得不起
    法忍。上无不具足。叹其行远。逮无所得。叙其
    位高。大士所以具众行者。以位在无生忍故。
    举位以释于行。逮之言及。如人不逮称之不
    及。无所得。即无依无受不着不住之义也。动
    念生心。毕竟寂然。称为不起。安耐实相。不悔
    不疑。故称为忍。已能随顺转不退轮。上美自
    悟。今叹化他。一顺实相。二顺机缘。三顺佛
    旨。故言随顺。又佛为真转。菩萨未及。但随顺
    转。自我之彼故名为转。一得不失。称为不
    退但。不退有三。一位不退。谓不退为二乘。或
    云外凡七心。或云十住七心。二行不退。所修
    众行。不可倾动。位居七地以下。三念不退。八
    地菩萨。念念法流。心心寂灭。今所叹者。正
    据第三念不退也。无生法忍。流演圆通。不系
    于一人。是轮义也。善解法相知众生根。以善
    解法相。知众生根。故能转不退转轮。又上
    明自悟无生为物演说。谓一相门。名为实慧。
    今识法知机。谓无量相门。名方便慧。盖诸大
    众。既识法知机。则智德过物。故映盖大众。
    得无畏力。既能盖众。故处众无畏。失畏生
    乎不定。大士既无不足。故无可畏。大论云。
    菩萨自有四无所畏。一得总持。二知根欲。三
    不见难己不能答者。四有问能答。善决众疑。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以
    具此诸德。故在众无畏。心以智慧为严。身以
    相好为饰。严心可以进道。饰形可以靡俗。舍
    诸世间所有饰好。大士修于净业。感身相已
    圆不假世间所有外饰。又菩萨为尊形者。故
    云严身耳。岂以俗饰而在心哉。名称高远?
    于须弥。内严福慧。故外名高远。自在高而
    不远。远而不高。上名闻十方取其远。今?于
    须弥明其高。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所以德树
    名流。由深信罕固。信有二种。一者闻信。如闻
    药能治病。二者证信。如服药病愈。验药为良。
    今所叹是后信也。物不能坏。由若金刚。法宝
    普照而雨耳露。深信喻若金刚。明解譬同神
    宝。如海生妙宝。能放光明。而雨甘露。雨如
    意珠也。法宝亦尔。能放意光。雨法甘露。于
    众言音微妙第一。上美形心。今叹口业。岂止
    随类普同。而复微妙第一。深入缘起断诸邪
    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上叹三业德圆。今美
    结习已离。问。上已明永离盖缠。与今何异。
    答。上明无结。今辨无习也。了达十二缘起毕
    竟无生。如八不等。明其悟正。断诸邪见。叹离
    于邪。但离邪有二。一者。断诸邪见。所谓超凡
    有无二边无复余习。即是超圣。问。大论云。为
    菩萨时断烦恼。得佛时断习气。若无余习。与
    佛何异。答。习有?细。今但断?。无能习。所
    以云无。犹有染法细习。故与佛为异。依地持
    论。明十地菩萨断烦恼障习已尽。至佛除智
    障始穷。此经明尽。据烦恼障习。智度论云。不
    尽约智障未倾。演法无畏犹师子吼。夫畏生
    乎结习。结习内倾。故外说无畏。问。上明得无
    所畏能师子吼。今何故重说。答。前明一切处
    无畏。今约演法一事无畏。又上明能令他畏。
    今辨不畏于他。其所讲说乃如雷震。正智流
    润如雨。辨音发响如雷。自有慧而无辨。辨而
    无慧。既叹大士无畏。则具兼二也。雷喻有五。
    一慈云普覆。二慧雨流泽。三法音远闻。四惊
    无明昏寝。五生长善根。无有量已过量。上明
    断诸邪见。叹因累已倾。今辨以能过量。明果
    患尽。又三界分段果报名为有量。法身菩萨
    入无畏境。形不可以像取。心不可以智求。故
    云已过量也。集众法宝如海导师。上叹法身
    自德。此美应迹化他。引导众人。入大乘海。采
    众法宝。必获无难。了达诸法深妙之义。善知
    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大士德既无穷。则
    叹不可尽。略以二慧。结其大归。了达诸法深
    妙之义。即是实慧。善知众生往来所趣。谓方
    便慧。虽知诸法毕竟空。而能了众生心行。虽
    了众生心行。而常毕竟空。是以。菩萨得无二
    观也。住谓过去。来是未来。及心所行现在也。
    又知心所行。即知因。往来所趣。谓照果。近无
    等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上结叹
    菩萨二慧已。今所美者。邻乎极果。故云近也。
    无等等者。即所近果名。论佛无等。唯佛与
    佛等。是故号佛为无等等也。又实相无等。唯
    佛与实相等。名无等等。佛自在慧。以下出所
    近。果德照尽。空有名自在慧。十力降天魔。无
    畏制外道。十八不共简异二乘。三科既是要
    门。是以别说。关闭一切诸要趣门而生五道
    以现其身。前叹仰邻极果。此美府顺群生。
    夫法身无生。而无处不生。以无生故诸趣门
    闭。无处不生。而生五道。为大医王善疗众病
    应病与药令得服行。上叹现生五道。此明受
    生意为治烦恼疾。智度论云。老病死苦及贪
    ?痴。自有生死已来。无人能治。唯有大士。善
    解救疗。无量功德皆成就。上来第一谓历别
    叹。德既无穷。述不可尽。故以四门。总而结
    之。无量功德。结正果德。无量佛土皆严净。结
    依果行满。其见闻者无不蒙益。叹形声益物。
    诸有所作亦不唐捐。美三业利世。如是一切
    无量功德皆悉成就。总结四门。前别叹。其名
    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第
    四序名。上虽总叹德。今宜出别名。以四等观
    众生。为等观。以智慧分别诸法。名不等观。具
    此二义。名等不等观。又实慧观一相门。为等
    观。方便慧观差别门。名不等观。具此二义。为
    等不等观。定自在王菩萨者。于诸定门。入住
    出自在无碍也。法自在菩萨者。以智慧门说
    法自在。法相菩萨者。功德法相现于身也。光
    相菩萨者。光明之相。现于身也。光严菩萨者。
    以光明庄严身也。脱大严菩萨释宝积菩萨
    者。积聚智慧宝也。辨积菩萨。积聚四辨也。宝
    手菩萨者。手内出无量宝也。宝印手菩萨
    者。手有宝印。又解印者云相。手有云宝之
    相也。常举手菩萨者。上示涅??。令物乐也。常
    下手菩萨者。下示生死过患。使物厌之也。常
    惨菩萨者。众生苦轮转恒转。大士悲心常切
    也。喜根菩萨者。于实相内生喜也。喜王菩萨
    者。喜有二种。一不净。二清净。今是净喜。故
    名为王也。辨音菩萨者。于四辨内从辞辨得
    名也。虚空藏菩萨者。实相慧藏如虚空也。执
    宝炬菩萨者。执慧宝炬。除众?冥也。宝勇
    菩萨者。勇于德宝亦得宝。故能勇也。宝见菩
    萨者。以慧宝见诸法也。帝网菩萨者。幻术经
    名帝网。此大士神变自在。犹如幻化。故借帝
    网。以名之也。明网菩萨者。手有缦网。放光明
    也。无缘观菩萨者。观实相时。内外并冥。缘观
    俱寂也。慧积菩萨者。积聚智慧也。宝胜菩萨
    者。功德之宝。超胜世间也。天王菩萨者。天有
    四种。一假名天。人王是也。二生天。从四天王
    至非想天是也。三净天。诸余贤圣是也。四第
    一义天。十地菩萨是也。今是第四。故云天王
    也。坏魔菩萨者。行坏魔道也。雷电得菩萨者。
    因雷电光而得悟道。从事得名也。自在王菩
    萨。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此三菩萨。义
    可解也。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以大法音。
    消伏强刚。音声震击。若二山之相搏。两雷相
    搏也。香象菩萨者。青香象也。身出香风。菩萨
    身出香风亦如是也。白香象菩萨。其香最胜。
    大士身香亦如是也。常精进菩萨。始终不退。
    不休息菩萨者。上从得以受称。此因离过以
    为名也。妙生菩萨者。生时有妙瑞也。华严菩
    萨者。以三昧力。能现众华。遍满虚空大庄严
    也。观世音菩萨者。此菩萨凡有四名。一观众
    生口业令得解脱。名观世音。二者观身业。名
    观世身也。三者观意业。名观世音。四者名
    观世自在。总鉴三业也。得大势菩萨者。有大
    势力。以大神力。飞到十方。所至之国。六反震
    动。恶趣休息也。梵网菩萨者。梵谓四梵行。网
    言其多也。宝杖菩萨者。凭杖法宝。故云宝杖
    也。无胜菩萨。严土菩萨。金髻菩萨。阎浮檀金
    在髻。珠髻菩萨。如意宝珠在其髻内。悉见十
    方世界及众生行业果报因缘也。弥勒菩萨。
    此翻为慈。是其姓也。字阿逸多。南天竺婆罗
    门子。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此言妙德。罗什
    云。从小至大。故二人在后。又云。二人在此方
    为大。余方为小。亦应在后。吉藏谓。三万二
    千。不可具载。故以二人摄之。弥勒菩萨。此
    云大士。文殊他方菩萨。又弥勒当成正觉。
    文殊以曾作佛。又弥勒受于佛位。文殊不受
    佛位。故曰王子。以此三双。总收一切也。如是
    等三万二千人。第五总结也。复有万梵天王
    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听法。自上
    已来。明于圣众。从此以后序凡众。圣有二。
    一者声闻。二者菩萨。凡众亦二。初明幽众。次
    序显众。梵翻为净。谓色界初天。尸弃译为顶
    髻。又翻为火。吉藏谓。顶有炎如火光。在顶
    如髻。义既兼两。故译人互翻。法华经云。三千
    大千世界主梵天王名尸弃。则知但有一天。
    而言万数者。从余四天下来也。释僧肇云。或
    从他方佛土来也。复有万二千天帝亦从余
    四天下来在会座。梵为色界之主。释是欲有
    之初。又梵为空住。释是地居。又梵得那含。释
    证初果。自胜之劣。以为次第。并余大威力诸
    天龙神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等悉来会
    座。上序二天。今明八部。大威力者。除梵释以
    外。取诸余天也。龙有二种。一地住。二空住。
    龙是畜生。就道而言。不及鬼神。次在天者。一
    果报势力最大故。有五不思议。而龙力为一。
    二者梵王为千佛请主。龙王护千佛经藏。三
    龙兴云注雨。调适阴阳。于物有益。故次天也。
    神者。罗什云。受善恶杂报。似人天而非人天
    也。夜叉。此云轻捷。又亦翻为贵人。凡有三
    种。一在居地。二空住。三在天上。佛初转法
    轮。地夜叉唱告。空夜叉闻。空夜叉唱。天夜叉
    闻。如是展转。至于梵世。所以有此三品。初但
    施余物。故不能飞行。次施牛车。故能游空。
    有次修因转胜。与天同住。守城池宫舍。干闼
    婆。此云香阴。谓以香为食。及身出香。是诸天
    乐神。住在香山。诸天心念须作乐者。其身异
    相。即飞上天而奏乐也。阿修罗。此云无酒神。
    凡有二说。一过去持不饮酒戒。感得此神。二
    现世采华酿海为酒。而遂不成酒。海变为苦
    咸。故称无酒。?称派撤??欢苏?D谐蠖?br> 女妍也。迦楼罗。此云金翅鸟。亦翻为凤皇。具
    有四生。食四生龙。卵生金翅但食卵生。胎生
    食二生龙。湿生者?n三生龙。不能食化生。化
    生鸟具能食四生龙也。紧那罗。翻为疑神。头
    有一角。面似人。见者疑云。为人耶。为不人
    耶。故为疑神。亦是诸天乐神。与干闼婆。番次
    上下。而小劣于香阴也。摩睺罗伽。此云地龙。
    又大蟒蛇。亦云腹行。此八部并变为人形。
    来在座听法也。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
    夷俱来会座。上序幽众。今明显众。比丘犹是
    乞士。尼翻为女。优婆塞云清信士人。优婆
    夷为清信女。尼夷虽异。同目女。但欲分道俗
    异。故译经者两出。彼时佛与无量之众恭敬
    围绕而为说法。上来第一明众集。此第二序
    佛为说法。文有三句。谓法譬合。问。何故明佛
    说法。答。佛与净名。二心相鉴。净名托疾方
    丈。如来?园说法。为之集众。然后始得遣
    便慰之。问。说何等法耶。答。相传云说普集
    经。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第二譬说叹佛
    也。须弥为妙高山。亦云安明山。出水三百三
    十六万里。入海亦然。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
    于一切诸来大众。第三合譬叹也

    维摩经义疏卷第一

    弘安七年十一月六日于禅院加点了定谬多
     矣        东大寺大沙门圣然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