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六 >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三

    二就两下随文释义二。初略叹形声两益二。
    初分科。二初又下随释二。初叹形益二。初分
    科悬示二。初分科。二大经下悬示三。初引大
    经。亦色非色者以显佛性不离色心非色即
    心也。金刚身者应体即法。不可毁坏故。二今
    初下配今义。先明今叹目净摄金刚身。叹胜
    摄劣者荆溪云。准凡叹圣耳。况应身之相教
    门自分。故圣相中莫若毫髻。今从眼说。故云
    眼胜。况眼具五。从名复胜故。且叹之以形于
    劣。次力无下明今叹心净摄力无畏。三举下
    总结要。二目者下随文释义二。初叹色功德
    二。初事释二。初总释二。初正解。肝悲等者白
    虎通曰。肝系于目。肺系于鼻。心系于口。脾系
    于舌。肾系于耳。今且准凡而拟于圣。凡夫悲
    时必内动于肝。然后目中有泪。故曰肝悲则
    目泪。荆溪云。如来即以利物表悲。利必在智。
    故眼表智。肝表于定。智动定用犹如肝悲则
    目泪也。大论等者荆溪云。既悲生于智。智由
    于定。定用即悲智用也。肝悲目泪况之可知。
    二释疑二。初问。荆溪云。既寻胜应以得法身。
    胜应有相。法岂有耶。二答二。初正答二。初正
    示眼。荆溪云。答意者佛眼既为四眼之体。四
    眼即是法身之相。故使寻相见无相也。况无
    相之相诸相中上。故引法华即其事也。二余
    下列余相。二证成。荆溪云。法华意者佛具五
    眼。四不独立故三十二即法身相。吾今此身
    即是法身。斯言有在。二但眼下别释二。初通
    示略消二。初通示五眼二。初约用释相。又能
    双照至事理者荆溪云。故知。五眼但是体用
    而已。若从修观肉眼居首。今从叹佛故体用
    同时。约教下若约当教则各有五眼。如常所
    论。若以偏圆相待总而明之唯圆佛眼。别教
    法眼。通菩萨慧眼。藏菩萨肉天二眼。若约二
    乘则两教俱得慧眼也。若论圆意一心三谛
    即具五眼。照心因缘生法即肉天二眼。真谛
    慧眼。俗谛法眼。中谛佛眼。三谛既不纵横。五
    眼岂应隔异。荆溪向云但是体用。斯言有征。
    是则佛眼为体。四眼为用。体用不二中边一
    如。四教总别美在中矣。六即简滥高下常分。
    二金刚下引经证。具于一眼中具五眼用。故
    知。五眼不可分张。二今宝下略消经文。文中
    先消法。次如青下消喻。二今略下别明帖释
    二。初帖解经文二。初广约别圆。荆溪云。前通
    释中悉从极判。故云穷源及遍法界。今从别
    说。故分五差。虽复五差仍以教分属别圆也。
    何以知然。肉眼有顶天见。界外慧眼能破内
    外见思。既能过于两教三乘。验知。义当别圆
    教也。唯圆不应。别说五用。唯别不应。天慧通
    外。但是为令五相区分故于圆中而兼别说。
    因禅离盖者离五盖也。四大造色者四大为
    所造。四微为能造。以四微和合造成四大名
    四大造色。问微义可知。大义云何。答地水火
    风遍处皆有。故名大也。大即周遍为义。大论
    五十七云。如佛说四大无处不有。故名为大。
    二藏下略示藏通。荆溪云。正以别圆收前。次
    以形斥通藏别圆但成次不次别。藏通但四
    义立于五。况复依禅依真不同。具如法华疏
    记那律中明。二问下释疑别证。二观解。荆溪
    云。既云一心。五不应别。不别而别。暂属对
    之故此应云??细境即中道也。二叹心功
    德二。初事释二。初总释。二别释。总释已当因
    缘。别释即是约教。上下科分多尔。然对下观
    解即四释中唯阙本迹。或时义立。初总二。初
    正释。文中先释心净。次释已度。中先简通。初
    义立。但通故。大经下引通难别。次今约下示
    别。因果区别用消已度。若从通义佛心名禅。
    不可过故。二问下释疑。荆溪云。次难别中从
    因。所以既有通果。何事立因。答中引大智论
    及以涅??。并证从因。则为因果各有文也。且
    引翻名助从因义。故弃恶言定不唯果。二
    约教下别释二。初藏通。荆溪云。三藏亦云
    永离法爱者法爱语通。此中但是于禅离爱。
    但当教佛于禅自在。故云离爱。所以罗汉但
    云无间超入超出。然论自在犹不及佛。又今
    约教者皆附前文从因义边。佛无所断。故云
    自在及以无明永尽等也。即于已度义便故
    也。又藏通中一时之言但约当教真谛以说。
    二别圆荆溪云。别圆九禅义须约位分别。故
    知。名同其义永异。所以两教并有重玄及以
    真缘。不约位消何由可判。文为二。初引地持。
    明九种大禅者一自在。二一切。三难。四一切
    门。五善人。六一切行。七除恼。八此世他世
    乐。九清净净禅。委释名义如法界次第下卷。
    菩萨依第九等者即等觉后心入此禅也。得
    菩提果出过清净者菩提果即佛心。佛心无
    惑。超等觉上故云出过清净。清净即第九禅
    也。此约下通示九禅次位也。地前修自性者
    荆溪云。未入初地。未具佛法。未名一切。当位
    别修。故名自性。佛果出果者佛心出过九。故
    二圆二。初正释。准别明圆。还以自性在凡余
    八在圣。究竟离虚妄者此初住分究竟非极
    果究竟。显自性清净心者则本具三千于兹
    分显。既具佛法名一切禅。二引证二。初引光
    明证成。如来显能游之智。无量甚深是所游
    之理。横周法界。故无量竖彻三谛。故甚深。过
    诸下显佛心境智出过九禅。二引璎珞斥谬。
    集八禅众者即自性禅乃至此世他世禅。即
    是集地前地上菩萨也。昔在华严等者荆溪
    云。所言昔者一家五时皆有结教。以璎珞经
    结诸方等故指华严以之为昔。犹隔鹿苑璎
    珞在后。道理必然。故知。他释非但八禅不成。
    昔义未允。二观解。荆溪云。观心中取本有理。
    名为心净。能观此理得已度名。故诸禅语摄
    别地前及前二教。二叹声益二。初正释形声
    益者荆溪云。准前开章?合云声。今加形者
    形未必声。声必有形。开章依别。释义从通。况
    复经文久积净业。及以导众义兼身口。故得
    双明。文中先释久积净业四字。荆溪云。文中
    双约身心两果者二业相成方具相好。无畏
    等相好神通是身果。离结称理是心果。次外
    称下释下三字一句。外称至根缘释称无量。
    能于至以寂释导众以寂也。以用也。用悉檀
    导众至寂灭理。故疏文作已了字者误也。形
    声下释。故稽首尚书曰。拜手稽首。孔安国曰。
    拜手头至手。稽首头至地。又解下以种智导
    众行。至果已息。故云已寂。约此则应作已了
    字。荆溪云。重释导众向者自行释。上句则前
    约自行。后约化他。此句前约化他。后约自行。
    自他相藉故也。二上句下结释。上句即久积
    净业。下句即导众以寂。荆溪云。示释成相。又
    上形益中兼出心德以显于形。故知。声益亦
    依于心。故以色释色。以心释心。声从于口三
    轮具足。故知。以能导众必专于心故用二义
    以释两字。若用此以字以字向下。谓以寂故
    稽首也。若用此已字已字向上。谓导众已也。
    二广叹形声两益二。初分科。二既下随释二。
    初广叹形益二。初叹释色心用二。初叹释色
    用二。初叹色用神变。是法身至于色者荆溪
    云。然其神变通于一切。具如止观记释种种
    神变中。今此且从所变事释。既引一切悉趣
    于色而为神变。岂隔于心方得名为一切法
    趣。以此神变有法身本故也。问今应叹土。何
    以叹形。答形必依土。验正知依。况事似隔从
    理必同。依事似殊其理无二。二释色用一行。
    释成色用者若据经文诸佛演法之言似明声
    益。何谓色用。故荆溪云。色心之言声亦属色。
    况举说验形。其形方实。若不验说杂魔外故。
    问闻佛说法乃是声益。何名形邪。答形声者
    须从化主。今此但是化事所现。况复见佛及
    佛说法皆属于色。况复说法亦是色用。是故
    可得释成于色。从若非佛去释于得益之相。
    非辨形声。问此下荆溪云。此既现土。亲能表
    土。何名为由。由但正报仍分近远。答中意者
    然此颂中先叹于由。次颂表发。故不可以由
    为表发也。故于答中便破他释。二叹佛心用
    二。初叹心用。叹佛心用者前标章中形益色
    用。今云心者荆溪云。心有用。故色方有用。如
    前略中亦以心释形声两益。一切诸法皆趣
    于色不隔于心。色方有益。益如前释。得三昧
    王三昧等者以法在人人方称王。法力等者
    法不出谛。力即自在。于谛自在法方有力。
    超过者三昧是断。谛观属智。二俱超过。是
    故云也。既出十界。三界通外。七圣财者谓信
    戒闻舍慧惭愧。荆溪云。今以道谛名圣财者
    其实财通一切诸法。亦以无作圣财理通。如
    云闻等不可局。故其实通四。灭是所证。苦集
    须破。故不言之。为属色用心用耶者声教属
    色。屈曲藉心。况复答中引无尽意色即是心
    故。故云通也。但能施是心者此语尚通方便
    教意。应云施由心妙财方有法。是知。由于能
    施心融方乃可云施由心也。二释心用。权智
    分别世谛相者荆溪云。此约跨节。指一实理
    为第一义。诸教浅深皆名世谛。问上多约三
    谛等者如略叹形声仍约五眼及九大禅。故
    此禅眼三谛具足。答中合真入中通教含中
    二谛也。合真入俗别圆复俗二谛也。已料简
    者玄文问云。?应取圆教不思议真为体。何
    得取理内通别真谛为体。答法华正直舍方
    便但取圆真为体。此经犹带通别方便。故取
    理内三种方便皆得为体。今意同前。故指玄
    文。荆溪云。但此开合亦是一往。今应以一期
    佛法事理相对。通论二谛亦得名为合真入
    俗。故此方等具有五种三谛离合。次又解下
    以凡夫所解为随情。以圣人所证为随智。荆
    溪云。以情智言之者应如法华玄文七重跨
    节也。二结叹色心用。二广叹声益二。初叙意。
    上现尊胜等者先以形表声。形声俱正。次以
    正表依。正为依序。二不有下正释二。初释声
    益二。初释法不有无二。初总释二。初正解。荆
    溪云。说法不有等者文既双非。又云说法。当
    知。双非即是中道。恐人不了。又更从说。何等
    法下于所说法释出其意。不可说于所非之
    法。故知。能非即所说也。能非即是中道法也。
    何者下更举所非释出所说。所说必非凡小
    法也。且举凡夫二乘便耳。亦应更云异于三
    教出假。菩萨多说中道者方等四教前二无
    中。前非正意。故得云多。二料简二。初对二
    谛简。荆溪云。上用二谛等者指上善能分别
    等文。智既照谛。说必依智。何得前后二三不
    同。答意如前。二对邪小简。荆溪云。外道等者
    欲简诸教众多双非显圆双非。故设斯问。答
    中具答双非不一。二约教下别释二。初正约
    教。单复具足者复重也。有无两亦双非单四
    也。有有.有无乃至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
    复四也。有有.有无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
    无乃至双非为头亦尔具足四也。尚无下向
    无二教非有之空。何况别圆非无之中。若得
    方便等者荆溪云。此约夺边但云非有。虽有
    四门夺但成无。故云非有。三藏教去虽复与
    之有此灭。故亦得是有。但成有无尚无第三。
    何但双非。故前二教必无双非。次别教云藏
    性者须简别圆。真如为惑所覆名藏别也。即
    惑是理。理具诸法名藏圆也。一门即四门等
    者既达三谛互融。岂有四门隔异。空门真谛。
    有门俗谛。两亦双非?是中谛遮照。于此下
    圆着须破。何况偏小及以凡外。金铁二锁贵
    贱虽殊系缚一也。二今简下判经意二。初独
    叹圆融教释。二复下俱叹四教释。二以因下
    释因缘法生二。初类同缘起有二种。如前说
    者荆溪云。如前叹菩萨德中明。有迷悟二种
    缘起。迷即十二因缘。无明为本。悟即观十二
    因缘。智能灭无明。今亦二种苦集是迷。道灭
    在悟。悟兼利物。迷全已愚。迷乃可尽。悟必须
    兴。皆约中道双非理也。二然体下正释。体非
    至有生者指上句经也。以双遮故不生。有因
    下正示缘生义。以双照故生。二结声益。四教
    明三种至云云者荆溪云。若有我者则有造
    作。若有造作当来有受。故知。无我则无造受。
    但前二教约界内真。后之二教约界外真。此
    中正约作时无我。非谓不作方名无我。故知。
    作时作体本无。虽曰本无业不败失。?缘本
    无得论。约观修令无我。故约佛说作受本无
    而众生作及佛菩萨作不败亡。故得用结不
    有不无。通别无明等者界内界外皆以苦集
    为恶。道灭为善。此就大纲。若纲目细论则各
    有善恶。且如界内苦集总包六道三善三恶。
    道灭则于界内名善以无明全在望界外仍
    恶。界外善恶可以比说。当以地住相望高下
    以明善恶。唯圆佛果究竟之灭无恶可论。故
    荆溪云。唯佛独善唯善不亡。二叹劣应远由
    二。初分科。二随释二。初叹形益二。初叹应
    色。有言元吉等者此本尼拘陀树。佛依得道
    因立嘉名。荆溪云。魔王等者如止观记。中夜
    入四禅者一切应佛成道入灭转法轮等皆在
    此禅。知常无常等者常即定法。无常?是不
    定之法。于三学中如?衬岵亍S行姆钢囟ㄎ?br> 业障。名之为定。余戒不障故名不定。众生数
    即正报。非数即依报。二叹应心二。初正解义。
    无心意等者荆溪云。心意?是识想两阴。受
    即受阴。行字平去二声俱得俱属行阴。能所
    别耳。倒即三受者谓。苦受乐受舍受。受即三
    苦者苦受苦苦。乐受坏苦。舍受行苦。行即行
    阴者解经行字。无业故无集等者惑业和合。
    故名集谛。由有集故能招苦果。大品五受五
    行者荆溪云。有受必行。无五见受行者大品
    第三行相品云。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密。
    时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亦行亦不行亦不
    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不受亦不受。身子
    问空生。何故不受。答般若空故自性不受。五
    门者荆溪云。?是五受以门为名。门从教立。
    受在内心。于内受中由受故行。故皆有五。二
    如佛下引事证二。初正引大论第一云。有外
    道梵志名长爪。是大论师计一切论可破。一
    切语可坏。一切执可转。故无实法可信可敬。
    如舍利弗本末经中说。其是舍利弗母弟。以
    姊怀智子论议数负。耻己不如。因更游学。学
    讫还国觅甥不见。往难佛云。一切论可破等。
    佛以一句责云。汝见是忍不。思惟千久不得
    一法入心。乃云。沙门瞿昙着我置二负门中。
    若我答忍是负门?。众人皆知。云何自言不
    忍而今言忍现见妄语。若答言我见不忍是
    负门细。无人知者。即便答言。是见亦不忍。佛
    言。不忍是见将何破他。众人无异。何用自高
    而生慢为。长爪于是不能答佛。自知堕负世
    尊不彰我过。不言是非心调。柔软得法眼净。
    长爪所计即属单四见中双非见。或当单四
    见中后三见及无言见。若言一切不受即似
    无见。荆溪云。众人无异者指于诸起见者。小
    小避就但云众人。二释妨二。初问。后时者荆
    溪云。将于长爪及以身子得道之时望佛初
    坐树下之日。所以长爪却在后时。二答二。初
    叙古违经二。初叙古释义。受八禅定者谓。四
    禅四空。此但通举。其实?城之后先从阿罗
    逻学无所有。次从郁头蓝弗学非非想。二今
    谓下斥古乖经。以凡夫时者即为太子时也。
    二又恐下正通前问。提谓因缘如瑞应及提
    谓经。说五戒即人天教也。五行木火土金水
    也。行者老聃云。行天之气也。白虎通曰。火者
    阳尊。水者阴卑。木者少阳。金者少阴。土者大
    包。二阴三阳尊者配天。六甲者甲头也。一甲
    五行一日。六甲六十日。一年之中甲经六匝
    行三十六历数列次也。有当来僧者以未入
    鹿苑未度五人故指五人为当来僧。从是已
    后者从初伏提谓至后。后涅??时皆以不受
    破诸外道。如涅??中破六师十仙也。二叹声
    益二。初分科。二随释三。初叹转法轮四。初释
    初句二。初释法轮。文中以二义释。轮谓可转
    义能坏义也。经三七日者大则已闻顿说。小
    见三七停留。盖有所表也。初七欲说圆。二七
    欲说别。三七欲说通。既并无机。故受释梵请
    说三藏生灭四谛也。二释三转。眼智明觉者
    暹云。俱舍云。于见道中法忍名眼。法智名智。
    类忍名明。智名觉。观见名眼。决断名智。照了
    名明。惊察名觉。又眼总知三世。智知过去。明
    照未来。觉知现在。?是三明之异名。三转各
    生此四。故名十二行也。大千者四大洲.日月.
    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
    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中千千倍名为大千
    界。二释第二句。三种药中等者此引涅??陈
    如品文证今不净义也。不净慈心因缘名三
    药。贪?痴名三病。理事相隔。故药病互无。今
    云不净。其义例尔。大集云者引真实理证本
    来净。陈如但见小实理耳。三释第三句。拘邻
    即陈如。梵音楚夏也。五人者暹云。一拘邻如。
    二??亦马星。三拔提亦摩诃男。四十力迦
    叶。五拘利太子。见谛得戒者十诵明十受。此
    当其一也。故彼文云。十种得戒。如佛自言善
    来比丘自然已得具足戒。如摩诃迦叶自誓
    因缘得具足戒。如?x陈如见谛故受具足戒。
    如波?波提比丘尼以八敬法受具足戒。如
    达磨提那比丘尼遣信受具足戒。如须陀耶
    沙弥论议受具足戒。如耶舍比丘等善来受
    具足戒。如跋陀罗波楞伽三归受具足戒。如
    边地第五律师受具足戒(于五人中须一人是第五律师如涅??记委明)国
    中十人白四羯磨受具足戒。一人不名僧宝
    者以四人方成僧。故荆溪云。此破古也。若余
    四人非见谛者陈如一人纵是比丘不名僧
    宝。何名三宝现世间耶。先具此三然后依之
    立相从三。六师所说如涅??经。四释第四句。
    不约一体者荆溪云。有二义故。一者渐化之始
    未须一体。二者以一体三消经文不便。二叹
    法妙人天受益。以斯妙法者荆溪云。今问。他
    人若从名定应同法华。故须简于名义异同。
    今无漏智等者非但无漏过于世智。于无漏
    中佛必异于三乘弟子。三十四心无间断。故
    佛无退转。极更不起。是故得有一受之言。大
    经云。等者此引治他证自不退。治他既尔。验
    自可知。案婆沙及昙无德。有退无退者取无
    退边以证不退。然婆沙中具有二文。今举退
    边。成论依空一向不退。兼双引之。非即双用。
    又复婆沙约修道边。有漏智断即无无生。但
    有尽智。者则有退也。见谛不退二论则同。犹
    如大海者海有三义。深广含众流。法药无量
    如海之广也。三总结叹。以大悲三念处之德
    者荆溪云。一切诸佛皆具此三。谓得供不高。
    逢毁不下。于不毁供而不生痴。此意多在应
    化佛耳。文中但引女毁梵赞。第三略。无八风
    亦但举于违顺。后文自列。故此未具。须弥者
    此云安明。入水最深。故名为安。出诸山上。故
    名为明。所言妙者新译云独有。兹山四宝所
    成。罗睺三摩等者诃慰之极数必至三。因身
    子驱而安慰之诃身子云。汝何以轻大龙之
    子。语罗云言。莫啼莫啼。诃调达者调达从佛
    索众。佛诃之曰。疑人无知。我尚不以众付身
    子目连。况汝痴人食唾者乎。一香涂下此约
    色心具出二种三念相者。虽即由境方具三
    心义但成一。今各明者欲显二相令后行者因
    外识内。二正述叹现相二。初分科。正述叹。因
    表发等者荆溪云。前已破古。故由前二由方
    有表发。二奉微下随释二。初总述叹现瑞。三
    表发三。初述叹奉盖。因小果大者荆溪云。五
    百各各俱献微盖。盖微曰小。合表寂光。大中
    之极。岂过于此。未达表旨故云莫测。此乃为
    后净土因果之先兆也。何者由献故受。由受
    故合。由合故喜。由喜故请。由请故说。由说故
    闻。由闻行因。由因感果。复有种种因果差别
    即成种种净土之行。今从胜说。故云无方。又
    从总说但云因果。二正述叹合盖现瑞。表发
    应身之事者荆溪云。之事两字主彼所说之
    事故也。三述叹大众欢喜。二别述叹三密二。
    初分科。总示。即是三轮等者转自与他能摧
    他惑。二义名轮。既无过失。不须防护。二大圣
    下随文别释三。初叹身密。净心者下二义释
    净心。初约闻教。次约修行。又初是浅位。次是
    深位。譬如一月等者月必依空。空喻法身。月
    喻报身。影喻应身。众水喻四机。或见下现四
    教身也。二叹口密三。初叹辞法二辨。佛尚非
    梵音等者荆溪云。大音无声。梵音?是随于
    国土一类而已。梵尚非梵。余何所论。举胜况
    劣。他皆准知。二叹义辨。三叹乐说无碍辨。三
    叹密意二。初叙意分科。佛心非权等者佛心
    空中。故非权实。空中即假能现权实。良由理
    具方有事用。约十界通明则九权一实。约四
    圣别辨则三权一实。今约对四教机。且从别
    辨以前六道但是生机之所耳。三种权实二
    智者自行即圣人心中所证。化他则凡夫心
    中所解。自他相对即圣凡共论。圣虽照权对
    凡名实。以真证故。凡虽照实对圣名权。以情
    解故。是知。约自行即全夺。唯圣有二智故约
    化他即全与。凡夫亦得论二故自他即半与
    半夺。于凡夺实而与之权。此意甄明三如指
    掌。二初一下随文释义二。初约三种权实二
    智以叹意密四。初约内外叹自行。内智圆满
    者二智俱圆也。由内具智故外有用。荆溪云。
    稽首十力等者?由具力。方能外用。此即同
    体权实之体用也。二叹自行化他。荆溪云。稽
    首住于不共法者以不共故。故能导物。此从
    不共为名。以导物故。故有不共。此从导物为
    名。左右共论。故为二义。三叹化他文有两释。
    其义皆通。以对前二成三种故且取化他以
    命科也。即是化他权实明智断者荆溪云。断
    缚到岸。其名既通。义分偏圆即权实也。况复
    众言理含权实。或断众结为权。权到彼岸为
    实。据答问文通释为便。四总结。是总结上二
    种权实之智断者既云二种智断。即是结第
    三科也。以智断在第三科明故。以向释经通
    自他故。若准荆溪所释其义尽善。盖二字误。
    应云三种权实等也。故荆溪云。稽首能度等
    二句云结三权实者。三中一一皆有能度永
    离之义。自度度他自他相对其义并通。结上
    三者若自度世。亦自永离。结自行也。能度结
    他永离结自。即自他也。度他令他永离度世
    并结他也。广本亦作二字。今准荆溪释义恐
    广略二本并写误也。二约三种二谛结叹密
    意二。初标示。三种二谛者例前权实与夺区
    别。亦应历七重二谛各述三种。二初下随释
    三。初约随情二谛。皆随凡心所解也。二约随
    情智。随情无染者如莲华不染泥水也。三约
    随智二谛。皆入一相者真俗不二皆圣证故。
    二正说分二。初悬谈义旨二。初分章述意二。
    初分章命宗者命召也。宗主也。于此一经召
    佛国以为主也。复宗等者荆溪云。复犹复也。
    佛初自说佛国因果而为宗。今重明之。故云
    复也。况对净名弹诃文殊往复皆顺佛旨。是
    故如来重更说之。亦得称复。二所以下述意。
    次第述三科意皆初云所以是也。成前普集
    等者正必有依故。尚书符者尚书秦置也。初
    秦代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号尚
    书。尚犹主也。魏晋齐并曰尚书台。梁陈后魏
    北齐隋则曰尚书省。尚书云。龙命汝作纳言。
    诗云。仲山甫出纳王命。王之喉舌。并尚书之
    任也。符者唐置符宝郎。属门下省。周礼地
    官掌节。春官典瑞。即其任也。其符节尽纳于
    宫中有从则请郎主于出纳也。凡符信皆藏
    其左班其右还以合之。一曰。铜鱼符起军旅
    易守长。二曰。传符给邮驿通制命。三曰。随身
    鱼符明贵贱应征召。四曰。木契所以重镇守
    慎出纳。五曰。旌节。山国用兽节。土国用人
    节。水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刻姓名者则官
    纳之。不刻者传而佩之。夫旌以专赏。节以专
    杀。奉旨者奉天子旨也。以喻净名奉旨而弹
    诃也。开境者谓开拓土疆也。以喻净名伐邪
    小之寇拓大乘之境。至尊天子也。二问净下
    释难显宗六。初叙昔弹诃非助佛国难。二初
    问难。已前弹诃者谓。诃五百八千悉叙昔事。
    荆溪云。问如何得知诃皆在昔。答五百八千
    皆云忆念我昔曾于。知是已前。今说净土去
    命时近。故知。诃时悉在前也。二答释三。初正
    答。冥会佛意者冥暗也。会合也。暗合如来将
    说佛国之意也。二世下举喻。阃域也。将军者
    秦置大将军。汉以韩信为之。武帝以卫世为
    之。位在三公上。明帝以窦宪为之。初拜威震
    天下。尚书以下欲拜之皆先伏称万岁。尚书
    令韩棱曰。自古无此礼帝乃止。孙子曰。将在
    军君命有所不受。古语曰。阃以内寡人制之。
    阃以外将军制之。天心帝心也。何必侍诏者汉
    书云。唯闻将军之命不闻天子之诏。荆溪云。
    若非涉情先行后奏。弥副圣怀。三合结。述昔
    等者荆溪云。对佛述时契故默印。昔日弹诃
    等者当弹诃时佛国因果其言未兴。普集同席
    尚自未说。故使尔前但助二缘。况今经中具
    足依正。又普集前诸大乘经但多说正。故弹
    斥日总助成之该于二缘。故云通助。二释中
    间九品无佛国义难二初问难。荆溪云。问意
    言。前云净名助佛扬化近闻向来通助正报。
    若尔此中应当别在依报。依报既是别意所为。
    应须处处尽明依报。净名所说品数虽多若论
    依报其义未几。盖不足言者非谓全无。唯有
    空室现妙喜等。盖少许耳。二答释。荆溪云。答
    中意者何必说于土名。方是净土因果。行即
    是因。因必招果。即是其义。何固守名。三释中
    间九品无佛国言难二。初问。难荆溪云。始即
    佛国。终谓?园。前问犹通与其小分。故云盖
    不足言。乃由答中但以行因而为答问。其行
    犹总未足决疑今九品中二义不成。一非佛
    说。二无土名。而净名说何者是依。二答释二。
    初引佛国文。二净名下以九品类。荆溪云。答
    意者从义非语理出常途。岂执国土之名而
    亡方便之说。故从此下乃至宛然即其事也。
    四释符成净国义不分晓难二。初问难。二答
    释二。初总标。皆有此义者荆溪云。如问中三
    义。净名一诃具其三理。乃至九品意亦如之。
    况净名始终悉成三义。故从法华下义出其
    三。二如下别示三。初示净名符成。荆溪云。
    初引法华举佛自净佛土成就众生。成就众
    生永永不已。化主既然以励诸下。此类下正
    明净名但符成如来净土。二净名下示净名
    自净。三弟子下示弟子等净。弟子菩萨者荆溪
    云。弟子即弟子品。菩萨即菩萨品。五释声闻
    入灭非净佛国难二。初问难。荆溪云。菩萨可
    尔等者净土之行必须愿生。小乘亡生。生灭
    义反。何得引同菩萨事耶。二答释二。初正答
    声闻净佛土。所以至此义者引前第四番中答
    辞以总责也。深求从本则小乘净国。浅问从
    迹则小乘取灭。如法下正答也。荆溪云。从本
    说之方有其事。故受折者皆是能同。二又问
    下更显佛国为经宗二。初引文立宗。荆溪云。
    此别酬问意。即更通引显成佛国为宗义也。
    因此往复者荆溪云。往复乃是通指九品。二
    若不下责古成今。荆溪云。破古意者此将已
    释以难古非。故以空室用表极净之佛土也。
    以破古释所生诸品意。斥古人虽见经文十
    方佛土皆空之文亦未肯以宗为佛国。净名
    意以十方三土亦复皆空。良由室表常寂光
    空当知。古人未晓经旨。六释一名解脱非关
    佛国难二。初问难。问意者此经既以佛国为
    宗若立异名应名佛国。既云解脱。则佛国义
    乖。荆溪云。此经虽即人法双题恐单人名表
    法犹滥。故从法称以为其问。二答释。答意者
    此经通名不思议解脱经。中别品有不思议。
    名议相符既明依报。则佛国义显。荆溪云。
    答中还从别名以答。故不思议最显佛国。但
    今意明不思议义有总有别。总对一部。故名
    为通。以法对人亦复如是。是故人法二意不
    殊。二就半下正释经文三。初佛国半品明大
    圣对机命宗。说佛国因果二。初分科。二随释
    二。初宝积请说二。初同类堪闻。先已发心者
    荆溪云。问此之五百何处发心。疏既不云此
    难定判。或是此生此会已前。或普集见闻胜
    报人法。或复适来覩佛神变。或当闻向宝积
    述叹。或可具经上来诸处。或再。或三。但所见
    闻。悉属方等含于四教发。岂不然。但机宜闻
    净土行教。是故复须更请问耳。何者发心之
    中上求唯一。下化犹通不出权实。历教诠理。
    取土摄生。是故更须问净土教。是故宝积述
    发为请。令得闻于净土心因果。此云至道心
    者梵云质多。此翻心也。经中已翻。此言心者
    相带来耳。但发心至分真者荆溪云。问既通
    列菩提。六即之中不列理即及究竟者其理
    可然。何以不云观行即耶。答今此发心对佛
    述行。观行功薄。故不足论。况观名通相似等。
    别教相似分证非无观行。从胜立名。方称所
    述。若欲通收理何不可。?恐长者位已过之。
    言相下更从教简。于此三中但云相似者相似
    居中。名字无位。分真正当无生之位。故须正
    约相似位判。皆约内凡者通性。地别。三十心
    圆十信。所以约三教者诸长者子义通衍故。
    问下荆溪云。问意者长者但云发菩提心。今
    何依据而云相似耶。答下唯明通位者以人
    杂小乘故须简示。别圆二教约忍论发义准
    可知。荆溪云。答中意者亦简无生及观行位
    故。故知。尔前发义不成。前已论竟。今重问者
    欲简异耳。如通教中相似初心尚未能发。故
    知。名字虽有发义去无生远。兼复通漫。此亦
    约于次第者耳。二正请说二。初分科叙意二。
    所以下随文正释二。初请果。二请因。二如来
    答二。初分科。二随释四。初赞许。二诫听。念
    之生修慧者荆溪云。念前闻思所依之境。当
    如闻思而修行之。通于四教。应此方等。是故
    闻已必于思修。儒书尚云。学而不思则罔。又
    曰。修身慎行恐辱先也。俗教所论思修俱浅。
    但有其名无出世实。三受教。四正答二。初分
    科。二初文下随释五。初正答二。初答果二。初
    正答三。初标章。总答二。初事释二。初总示。
    然土不在至已如前说者荆溪云。问既非四
    句。土定在谁。答?缘定属以成性过故。四句
    中皆云不在。言四句者破凡非圣。凡理本来
    亦无性过。众生业力不可思议。佛菩萨应亦
    复如是。岂两难思。合成性过。离二无别。不可
    思议。应知。思议即不思议。况不思议理可思
    议耶。若离若合皆不逾理。作此观之诸土永
    寂无可说示四悉示之随闻获益。余何可论。
    二众生下别解二。初释众生。二所言下释之
    类三。初正明有为缘集等者荆溪云。诸缘积
    集有为无为一切悉然。应知。有为即缘集名
    有为缘集。若以无为为缘集者名无为之缘
    集。及开中下寂光者合而言之在果报中。此
    三土众生等者荆溪云。若作都迷即二。同居
    及以有余。若兼分迷即指同居有余果报。若
    全取分迷即是果报及中下寂光。是故文中上
    句云。及开中下寂光也。故取分迷皆在无为
    缘集故也。二约教。三释难三。初释三土既别
    不应同是无为难。三土者方便果报及中下寂
    光也。所迷理同者同迷中道故。二释所迷既
    同。不应三土差别难。问意者所迷既同土?
    应一。答意者惑断深浅须分土别。所迷理同
    故并号无为。初意中次第示四教生三土不
    同。初明藏通唯生方便。五人者藏二乘通
    三乘也。受变易等者于释论二死则属变易。
    于摄论七死则属方便。开七合二。二收七尽。
    七名如第二记。次别圆下明别圆凡圣备生
    三土。断通惑者俱内凡位。别七住已上圆七
    信已上俱生方便土。及见下见不空。即分证
    中道也。即别地圆住已上俱生果报。若十下
    以寂忍三品对十等妙。故所以十等名分寂
    光土。寂忍即寂光也。分证既深别名寂灭。有
    后即十。无后即等。虽复下次意也。所迷理同
    故同称无为。三释土既有四。集亦应四。难四
    种缘集者一有为。二无为。三自体。四法界。此
    论师所立。今家但用二名。故此研问。荆溪云。
    此问意者论师既立四种缘集。今家又立四
    种众生。何不以四而对于四。有为生灭等次
    第对之。答中一往亦暂许之。言有妨者因斥
    论师。自体法界不殊无为。名异义同。何须别
    立。若于无为义分三者容有是理。然此三集
    并在别圆住地已上。故不以三对三众生。欲
    离无为以对三者无为即是初地已上。自体
    即是第十地也。法界可对等觉也。然实不及。
    直名无为。无为悉是障中无明。故须总合为
    一无为。二观解。荆溪云。观心者为对二种缘
    集分明故。今且以二种缘集次第以对三观。
    观相粗存缘集未尽故也。应须更论一心三
    观一时俱破二种缘集。即约六即及缘集尽。
    二别释三。初叙意分章。二依章释义五。初横
    约同居。满愿成佛如法华经。量其所居者所
    居眷属多少也。多则宅大。少则宅小。修善多
    少等者众生修善多则庄严胜如弥陀。众生
    修善少则庄严劣如释迦。第三句中今明菩
    萨调伏等者调伏即次句。准此文意前之二
    句并后二句之方便也。故知。教化调伏本为
    佛慧起根。四随诸下释起根句。意亦如是。言
    起菩萨根者既云要因六根起根取土。当知。
    下文光明寂默仙菩萨等并在同居净秽二
    土。以今文中亦且在前二土故也。具如下文。
    菩萨行品者彼品佛为阿难广说佛土。谓佛
    光明菩萨化人佛衣服等总十七事。以此四
    句在于二土故名为横。一一别对。故名为竖。
    二竖对四土二。初标示。竖对者荆溪云。随其
    土体对惑增灭得有诸土多少不同故。名为
    竖。二初文下正释二。初前三句配三土。具缚
    者三惑全在故。净秽亦尔者国土品类亦无
    量也。能调难调者见思烦恼凡夫所不能调。
    故曰难调。二后二句配寂光二。初正释二。初
    释义引类。荆溪云。总别见中者以根对境得
    总别名。根六慧一随宜不等。非即有于总别
    之土。如声闻下引类也。总相谓四谛总明因
    果。别相谓十二因缘别明三世因果。二故华
    下引证释成二。初引证。二即是下释成。由于
    根尘了达三谛具足诸法故得名佛眼。佛意
    亦由三谛具足名无灭修。二料简因果与夺
    等者荆溪云。因之与果俱得无生寂灭种智。
    与则寂光通因通于中下。夺则寂光别在极
    地。以上下位俱得无生寂忍种智。别则寂忍
    不通下因。三类通四土。如前四义者指前横
    释同居具四。复当今文类通四释。四通寂光
    等者荆溪云。其中寂光唯用中下教化调伏。
    佛慧渐深起根成就。入于究竟常寂光故。四
    约观心二。初正明观法。二初示行愿二。初约
    事成观行二。初总摄生土。境是心之所依者
    心即能观。观即众生也。境即所依犹国土也。
    众生者下证能观是众生义。二今因下别摄
    横竖。向约事释有横有竖。今附事成观一一
    明之。文为二。初附竖成观。荆溪云。观心中云
    多少者即是因缘及空假中对论多少。如初
    观心未敢遍缘且缘因缘。于因缘中随对随
    照。故云少也。观境稍熟次心遍揽即名为多。
    次空假中多少准说。境即如土。或增或减。次
    及不次准例可知。此释初句也。调能下释第
    二句。次如是下释第三句。次起菩萨下释第
    四句。二复次下附横成观。荆溪云。初对初句。
    调与不调即第二句。入与不入即第三句。起
    与不起即第四句。二深识下约观起誓愿。荆
    溪云。约观明起誓。横取四土以对四心。但约
    二种缘集作之。缘集在因。最宜对观。文为二。
    初观有心起誓。且摄经初句。二观空心起誓。
    即摄经四句。多少即初句。二若但下结示相
    须。荆溪云。结上观中须必行愿事理相资。故
    竖对属行横对属愿。行人下事释。横竖本在
    观心。故将向文以观行者既云观心。须在于
    己。以诸众生不出心故己心既尔。他心亦然。
    是故文云意在此也。二引证结要二。初引证。
    荆溪云。引大集者证事须观。观成心净。心净
    必能事净故也。二行人下结要。从此而起者
    皆从观心而起四土。五约教帖文。或断不尽
    即是圣人者。若约藏通断不尽者即三果六地
    已还俱在圣位。若约别圆断不尽者即六信
    六住已还犹是内凡。今望藏通总云圣耳。见
    真中道者即别地圆住分证中道故。无为未尽
    者上地无明犹在故。无为将尽者即十地等
    觉也。为此所化取中下寂光 荆溪云。约教
    中于一一句皆约四教。各历四土至果报中。
    有别教者存教道耳。至寂光中云圆教者通
    中下耳。又从有余以取果报用别圆者用别
    地前及教道耳。三此释下结意准文。下文多
    倒释者荆溪云。菩萨行品具足述前四义。不
    阙而不次第。第一释第四。第二释第三。第三
    释第二。第四释第一。下文虽章安续补亦不
    违于先师之旨。三结成二譬显二。初分科。二
    随释二。初开譬二。初开成譬。荆溪云。四不可
    说名为空者谓。都无说是则失于四不可说
    旨。故须依于四不可说有因缘说。具足悲智
    取土利生。能于空中以见不空。教化调伏入
    慧起根。乃于众生有所成办。故云空地。随意
    故有。无碍故空。故云四不可说故名为空也。
    地者即为悲愿所依。空即地也。言宫室者生
    之所依。为生取土土成物益。二开不成譬。二
    合譬二。初合成譬。若纯用下荆溪云。此经斥
    二乘。而云通教菩萨亦何能净者何故复云
    通教菩萨有净土因。然为遮其取证空耳。二
    合不成譬空。二答因二。初分料叙意。互相
    涉入者横历诸行皆竖穷心源。竖穷心源亦
    横收诸行。故云不得相离。故前下前作横说。
    后作竖说也。广长至表此者荆溪云。广表于
    横长表于竖。并现于盖正表相资横竖不二
    而横而竖。又十方诸佛以表于横。诸佛说法
    亦可表竖。并在盖中。不二亦然。须更互帖释
    者所释经文须达文旨。若经文横论即须竖
    义帖释。若经文竖辨即须横义帖释。广长相
    在。身土亦然。故表不二。二今先下随文释义
    二。初横历诸行修因二。初分科。二初三下随
    释三。初约三心二。初分章。二随释四。初别明
    二。初配名。三种菩提心者即三乘道心。二释
    义三。初直心。二深心二。初正明深心。二通前
    料简三。初明约小修大。荆溪云。此问意者经
    云。直心深心是菩萨净土等。既此二心是二
    乘心。菩萨何以行二乘心。答中虽借通教义
    仍未显。故引法华而通释之。虽为摄物行二
    乘心元期净土。故得引释。二明兼带二乘。问
    此中等者荆溪云。经文但云直心深心。如前
    所释并是菩萨行愿本体。若消文中净土又
    无二乘之心。乃是妄加二乘之语。答中意者
    但云直深。不云二乘者既带方便。故不的云。
    是则云二乘则妨大。云菩萨则妨小。意既兼
    含。故但云直深而已。言准望者荆溪云。今经
    此言冥有其旨。未可即行彰灼说之。此座二
    乘显用之。元皆是修于净土之人。故知。菩萨
    修二乘行为摄生法。若欲显说须依大品法
    华经意。问准望法华可有此理。大品如何。答
    一切诸法趣于谛缘。是摩诃衍会法之言。良
    有以也。故有诸法趣二乘心。问虽作此说亦
    未消于大品之文。大品但云。三乘共位菩萨
    十地皆学皆行。何会云是净土行耶。答既不
    取证理在摄生。修净土因而为摄法所摄亦
    通二乘心也。通教尚尔。别圆灼然。次引大论
    者既云有土纯声闻僧。即是声闻来生其国。
    既有所引。岂无能引。谛缘下结难也。即是能
    引之人行也。三明三终显一。从多为论者荆
    溪云。若望诸土道理合有未开显者。故云十
    方不无此事。但闻显者多。是故前消教化等
    文虽有横竖通约诸土于中岂无未开显者。故
    此经文理须十方横竖消释。然虽犹有未开
    显土匆若时合移入他邦。或用密教当土开
    之。若法华疏释照东方。一切开者为引同故
    但照于同证。经意别不可一准。三大乘心。二
    通明二。初正示通义三。初示义。?是一自性
    清净心者即三千三谛之一心也。此约一心
    而有三号。谓直深大也。释义如文。二菩下
    释成无作四谛者阴入皆如无苦可舍。烦恼
    即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
    死即涅??无灭可证。而此四法?是一心本
    无造作。故名无作。名深法忍者三道即三德。
    故名深也。一实谛者别圆证道同显三谛。包
    融无外故名一实。超出二边故名一实。若约
    教道实为惑覆既不相即。义与圆殊。三今此
    下结示。无三差别等者荆溪云。故约三心以
    明三德。又此三心义虽通于别圆二教然亦
    不可前后并别。言三德异名者大乘即解脱。
    深心即般若。直心即法身。大乘但由悲愿得
    名故对解脱。即是初心住于三德者既对三
    德。理合各三。二对昔显今。昔论等者昔指
    普集等诸方等经。今明等者荆溪云。尔前诸
    经但明正报。唯说三身对于四教。前二教佛
    俱名应。故若以依因对于四土者同居有余
    俱名应土。故今身土或四或三。依因者取土
    利物因也。若对缘集有为无为及以生死分
    段变易国须分四。即二同居方便实报二集
    二死各分二故。三观心。空假二观三心等者
    荆溪云。还借前来通别二释至此文中共成
    观义。三心别者具如别释。若作通释空假三
    心亦含于大。以通菩萨亦入空观。乃以谛缘。
    假三心者藏通菩萨自观谛缘。亦具三心中
    三心者而云一三三一者。二未即中中必即
    二。凡观万境皆不二故。若分圆别对此二教
    初心后心别教初心义当空假。与前两教三
    乘义同
    四释经三。初释直心二。初总述。前约教明等
    者荆溪云。前普集经准教修行取法身果。今
    非无教。但于教行更加悲愿成净土因。问此
    前后文皆云此经并约依因。此中何得还引光
    严以证彼正。答道场是处义当依因。亦可用
    表能依法身。况复今经双表依正。故列诸行
    并具二途。问何故等者此还用前别释为问。
    直通缘度。岂独谛耶。答中二意。一者从便。二
    者摄他。是则二俱用彼别名以成通义。二别
    释二。初正释二。初释直心二。初示五种直心。
    直心有五等者荆溪云。一往似竖。如下布施
    以望持戒亦名为横。一一复通五种直等亦
    得名竖。是则竖中以五望五复可为横。亦名
    为竖。然终是横。专对于横良有以也。一世间
    直应有多种。如三界中见爱各别。引谚云。痴
    直者但世间诸直以痴为本。以是而言亦具
    贪?。下之通别具如前释。谚者俗言也。此五
    下判权实也。二今圆下明菩萨圆修二。初修
    观行。知一切法等者知即能观观。一切法即
    所观境。一切之言不出十界百界。咸即空中。
    故并双非。非九界即非权。非佛界即非实。空
    中即假而能双修双用。修前四直是修权。修
    圆教直是修实。修成有用还用五直以化于
    他。故云双用。此中初修在名字位。修成双用
    皆在五品。于五品位能化他者即止观所明
    圆人上根出假也。智者即其人乎。然此双用
    约于佛世有显有密。显为方等当教菩萨。密
    为此中两教二乘。密但探用法华之意。非
    今部体。若论用教不无其理。故云教他修五
    直行。此文凡有四心。一自作。二教他。三赞
    叹。四随喜。自作属双修。教他赞叹随喜并属
    双用。荆溪云。圆菩萨下明修净土行相者一
    切菩萨具此四心方名大行。今具后极故是
    圆也。收下三故四心之相阙一不可。具如止
    观记引大论文也。故于五直亦具四相成净
    土行。道理虽然识其旨故。若实行者前二教
    人以前二三而为权也。别圆准说可以意得。
    各诱令入当教之实。若本圆人但以同体之
    摄而摄取之。又复通人亦云修于净土行者。
    若任当教虽有其文乃寄利人堪被接者。二
    菩萨下入相似位既从观行转入相似。双用
    五直倍胜于前二。若入下释来生。故知。住前
    修于五直 若入初住八相成道则前所化来
    生其国。文为二。初明分真成佛。此即释经菩
    萨成佛时也。故知。经云菩萨正指住前。成佛
    之言乃在初住。故荆溪云。又成佛之言不必
    妙觉。通取别圆地住已上。从此位去皆八相
    故悉以十界身土取生。或复古佛垂迹利物。
    今文正在菩萨实行。故成佛言必须通晓。下
    去诸文大旨悉尔。从似入真以成化相。分真
    果中三土不同。以常寂光无成佛义。若开中
    下准说可知。二即现下示所化来生。此即释
    经不谄众生来生其国也。文为四。初生同居。
    初则赴缘等者明施五时化也。二生有余。三
    生实报。无二边等者荆溪云。当地中惑名之
    为谄。惑断名直。四生寂光。此约中下寂光。即
    十地等觉。二义既下结斥。直心有五。生国有
    四。故曰众多。此总结示也。岂可下斥他解也。
    二释深心分文节释。准直心可见。文或有阙
    望上说之。下去皆然。亦何离于十二缘者法
    门无量因缘收尽。若事若理者于五深心一
    事四理亦可四事一理。缘觉深心等者荆溪
    云。通中存别。意仍在通。次但具有下分于横
    竖。通别兼具。具于四种四土故也。三释大乘
    心。即四教大乘等者荆溪云。问前别释大乘
    唯在别圆。直深二心唯在二乘。今此文中何
    得通四。答前别此通。理数然也。故通释中虽
    皆五释于大乘中复除世间。思之可见。今谓
    直深之心世间皆有。大乘之称唯在出世。故
    使疏释大乘唯言四教。又复应知。虽例有五
    释今此大乘望前二心全除世间分除余二。
    以藏通大乘非二乘故不同直深但约三乘
    也。上求下释其名也。夫大以包广为义。四教
    菩萨既俱上求佛果下化众生包含上下。广
    大明矣。二乘自度。求化俱无。包广义乖。故
    名为小。各缘下乘以运载为义。依境起誓修
    行填誓自运则从因到果。运他则出凡入圣。
    自他俱运。乘义在斯。二约自行二。初来意。
    荆溪云。若无三心等者真实是直心。高是深
    心。广即大乘。二布施下正释六。初布施二。
    初释布施二。初示五种布施二。初标。荆溪
    云。布施有五者亦是菩萨与二乘所行施等
    为净土因。故离为五。及四菩萨施者藏通兼
    二乘。略标菩萨耳。二世间下释二。初世间
    事施即六道施者荆溪云。然世间直深亦合
    离。六及于六中各更委分。非法财施者或非
    理求财。或施乖正法并名非法。若持十善去
    人天二道各开多类。人开四姓。天分三界。于
    人中更有居士摄在四姓。言四姓者一婆罗
    门净行也。守道居贞。二刹帝利王种也。君临
    奕世。三?成嵘碳忠病C城ㄓ形蕖K氖淄优┤?br> 也。勤身稼穑。凡兹四姓婚嫁不通。飞伏异路。
    此言居士或是婆罗门姓。或是刹帝利姓。如
    ?成崂牍?凭邮空呓允峭踝濉5?栽诩也?br> 仕别称居士。若婆罗门姓不出家者亦名居
    士。文中备明施相。即五人因也。若轻心等者
    心非殷重曰轻。定日定财曰局。择人可施曰
    限碍。若胜品下天施。初文至得生是欲天因。
    若持戒转细去是色天因。无色可例。二若三
    下四菩萨施择觉等者荆溪云。择法属慧。今
    在施者为成施。故施不得慧不成出世。尸??br> 代鸽者大论云。如释迦菩萨本名尸?场5霉?br> 命救护陀罗尼。视诸众生如母爱子。帝释与
    ?呈佐赡ス释?灾??呈鬃鞲搿5凼妥饔ァ8?br> 入王腋举身战惧动目作声。鹰在近树而语
    王言。还我鸽来。王言。我发愿度一切众生。鹰
    言。我非一切耶。而夺我食。王言。汝须何食。
    鹰言。我须新肉热血。王乃持刀自割股肉而
    授与之。鹰言。令轻重等勿见欺也。王遂持秤
    称鸽鸽身转重。王肉转轻。乃至尽身。广如辅
    行第五引之。释迦鹿王代彼而死者大论云。
    昔波罗奈王入山游猎。见二鹿群数各五百
    各有一主。有一鹿王。身七宝色是释迦菩萨。
    复有一王。是提婆达多。菩萨鹿王见王杀其
    群党起大悲心直至王前。诸人竞射飞箭如
    雨。王见此鹿无所忌惮必有深意敕令勿射。
    鹿至王所跪白王言。王以小事一时令鹿受
    于死。君若以供馔当差次送每日一鹿。王喜
    其言。于是二主各差次送。次当调达群中有
    一母鹿。白其主言。我死分当而我怀子。子非
    死次屈垂料理使生者不滥死者得次。王怒
    之曰。谁不惜命。次来但去。母思惟言。我王无
    慈横见?怒。即至菩萨王所白言。大王仁慈。
    如我今日天地旷远无所控告。以事具陈。菩
    萨王言。若我不理枉杀其子。若非次更差后
    次何遣。唯我当代。思惟既定即自送身。遣鹿
    母还群。菩萨鹿王到其王门。众人见之怪其
    自来以事白王。王亦怪之。王问曰。群鹿尽耶。
    而匆自来。鹿王言。大王仁慈人无犯者。但有
    慈茂无有尽时。但彼群鹿归告于我。我愍之。
    故若非分差是亦不可。若纵而不救无异木
    石。是身不久必不免死。慈救苦厄其德无量。
    若人无慈与虎狼何别。王闻是语即从座起
    而说偈言。我实是畜兽。名曰人头鹿。汝虽是
    畜生名曰鹿头人。以理而为人。不以形为人。
    我从今日始不食一切肉。我以无畏施亦可
    安汝意。具如彼经者暹云。须大??经云。有婆
    罗门食竟便语太子言。拘留国人也久闻太
    子好行惠施名闻十方。我大贫穷。欲从太子
    有所乞丐。太子言。不于卿有所爱惜。我所有
    尽施人无以相施。婆罗门言。若无物者施我
    两儿。以为给使可养老者。如是至三。太子言。
    卿故远来欲得我男女。奈何不相施。时两儿
    行戏。太子呼语儿言。此婆罗门远来乞汝。我
    已许之。汝便随去。两儿走入父腋下泪出且
    言。我数见非婆罗门是鬼耳。乃至儿不肯去。
    广如经。十种布施者暹云。旧华严第十十无
    尽藏品明施藏。中云何等菩萨施藏。此菩萨
    修十种施。所谓修施法.最后难施法.内施法.
    外施法.内外施法.一切施法.过去施法.未
    来施法.现在施法.究竟施法如经广说。又离
    世间品云。菩萨有十种施。何等为十。所谓平
    等心施无恶众生故。乃至云三种圆满清净
    施施者受者财物平等清净如虚空故。地持
    九种之施者暹云。彼论第四云。一自性施。二
    一切施。三难施。四一切门施。五善人施。六一
    切行施。七除恼施。八此世他世施。九清净施。
    生死后际者谓。究竟涅??也。如来檀者达施
    即法界故。檀波罗密者达施三谛法界名到
    彼岸。三谛即彼岸也。一切法趣檀者檀即法
    界。法界遍摄无法不在。故发趣品云。一切法
    趣檀。是趣不过檀尚不可得。云何当有趣非
    趣。二自行下明菩萨圆修。此文极略。准直心
    说之二。后成下释来生。二持戒。四种持戒等
    者事戒无别。能持心异故成四别。例施可知。
    若作别说则藏通持篇聚。别圆持梵网。正语
    等者于八正中此三属戒。三忍辱。并忍为本
    者荆溪云。夫忍者为端正因。故出世忍能感
    相果。故得以为一切相本。四种修相止观记
    具明之。四精进。但约众行者谓。勤修五度得
    精进名。自有别体者谓诵经礼佛为精进也。
    谓正勤者勤断二恶。勤生二善。并属精进。故
    以此四并根力觉道为八。此还就初义明精
    进也。五禅定。六智慧二。初正解二。初正解智
    度。二上来下通前类义。二释疑。荆溪云。问意
    者等智有漏依根本禅。若正定之言义通五
    者后四正定位在内凡。世禅全有有漏凡夫。
    何意名为正定聚耶。答意者分别方异合说
    何妨。正定望散亦可通用
    三约化他二。初悬示。岂行六度等者荆溪云。
    如向六度菩萨非不用之化人。但法属自行。
    今四无量非不自行法属化他。于今四六皆
    成大行咸具自他。二四无下随释八。初四等。
    无量从境。四等从心。境虽无量我心常等。四
    教下三教皆言法缘者荆溪云。非谓三慈中
    法缘慈也。法名既通。故皆云法。但是众缘之
    法耳。谓生灭无生无量之法也。于无量中着
    法缘字者即四无量家恒沙佛法耳。即三谛
    中恒沙佛法故知。此云法缘非三慈中之法
    缘也。故知。法字亦可通五。谓凡夫事法等。圆
    教独当无缘名者从胜说耳。二四摄并非凡
    小所行等者荆溪云。如前三心直深通大。大
    不通小。以名局故是故通中亦须别也。但可
    通诸大乘而已。今亦如是。如前六度及四无
    量。理通大小。故此四摄及以大乘并下方便
    回迥之文不通世间及两二乘。彼教必无其
    事故也。又四无量及以四摄历教别释修相
    证相不易分别不可具存。故并略列。言四摄
    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约所同边诸教似同。
    细寻智愿高下永别。以其上兼下故也。乃至
    位位节级不同。即如本迹高下四句。今多分
    从下劣凡夫难化者说。其名必通。理不可壅。
    所摄众生等者能摄则有四教之脱。所化虽
    通世间之法菩萨化人无不皆令至解脱。故
    弹指合掌其例可从。故今从于摄之本意。三
    方便荆溪云。问自行等三及破外等三有何
    差别。答有同有异。从名则异。从义故同。虽有
    异同离合复别。言义同者自行等三名虽有三
    法但成二。自他相对无别体故破立等三亦
    有三名亦但二义。破立二种通成自行教他。
    故但成二。若尔何须重列。答经论逗机各有
    其旨。四道品此法二乘有分者荆溪云。以四
    谛法二乘初心即须观故。况复四四各各不
    同。生灭具用二乘之法。故云有分。三十七品
    具如止观及记并法界次第。非此可具。若准
    婆沙有漏道品。例前为五有何不可。但凡夫
    外道所修行者亦是佛法行者所修。未发无
    漏名有漏耳。但外道法无念处名故。五回向
    令来生至具足也者荆溪云。若不回向施福
    有限。唯感富乐。回向极果。及与众生令福具
    足福智乘戒体用事理一切无阙。若尔于等
    六度皆悉具五。岂不具足。何须别立此一门
    耶。答必须方便方乃具足。若尔回向复还托
    于诸行。诸行虽皆不云回向。回向又亦不云
    诸行存没虽异诚无别体。何须别立。答虽相
    导引所治各别得名又殊。施为悭治。乃至智
    为愚治。回向自为自利近果之治。所以有愿
    无行令修六度则以六度为名。若有六度无
    回向者令修回向。即从回向为名故也。六除
    难。暹云。成论明。菩萨设四轮摧八难。一生中
    国轮能摧五难。谓三涂北洲及长寿天。二修
    正愿轮摧世智辨聪。三植善因轮摧生盲生
    聋。四近善人轮摧佛前佛后。至善吉等者荆
    溪云。彼章亦?对于二乘辨界外难。亦不更
    约方便果报。若欲略明则有余中三十心人
    为三恶道。住无我法名为北洲。地前法爱如
    长寿天。未有初地十种六根。名诸根不具。地
    前智浅如世辨聪。不穷中理如佛前后。若实
    报中位位相望节节作之。此并障于中道理
    也。是故结云约四土简至具辨者以向来意
    一一思之。此非容易不可滥述。七守戒。讥者
    广雅云。讥刺也。问也。说文诽也。荆溪云。四
    句者准经正用四中第二。是净土因。讥他得
    宜第三通用。初心菩萨未全自守。故不论之。
    第四句中不讥一半。理亦可通。由不自守。故
    亦不应。唯于初句都无所取。次引大经证第
    三句。故初句中既不自守讥。何益耶。其身不
    正虽令不从。故第二句不令而行。若见机者
    定用第二第三句也。第二自行第三利他即是
    净土行也。假使三子等者长者凡有四子。喻
    佛亦然。北远云。一谤法。二四重。三五逆。四
    十恶。前三名由杖而死。以不可枚故十恶犹
    可忏悔。有生善义故要当苦治。章安疏中更
    约教释则前三被诃名由杖死。于圆起着亦
    宜弹折。故如一子要当苦治。今文证戒且同
    远释。既云但见四机不谬。还须依凭章安所
    解。罗什注云。上说戒度今复言戒者义不在
    戒也。欲因戒以明不讥。彼阙不讥彼阙故莫
    知其阙。莫知阙则无犯禁之名。以此为行。故
    获此为果则众恶都息。故以十善次也。总前
    凡三释各有其致。学者去取之。八十善二。初
    总示。一止二行者止则但止前恶不恼于他。
    行则胜德利安。一切通称善者善以顺理为
    义息倒归真。故云顺理。此是止十善者正示
    经文也。谓不杀至不邪见并是止前恶事。若
    放生布施礼敬实语和合语软语饶益语不净
    观慈忍智慧名为善行。次第对不杀盗?H妄
    两恶绮贪?痴明之。后四约四教者荆溪云。
    止恶义通从行愿别。问此十善与前尸罗同
    异云何。同何假列别相如何。答尸罗相通对
    一人说。今离为十以对多人。暹云。前文持戒
    中明十善。是约十善上更加持戒。此单修十
    善不受律仪。二命不下别解。二竖穷心源。修
    因二。初叙意分章。十三番相资成净土因者
    荆溪云。初资第二。乃至十二资于十三。细寻
    具如下解释中。上从直心等者上释诸行。诸
    行相望故名为横。一一皆从世间至圆。其义
    虽竖但经一往直列而已。终成横行。况虽竖
    释但约教判浅深不同。是故穷源研于心念。
    令从浅行直见深理方乃名竖。二一约下随
    章释义三。初约教。荆溪云。令出圆教穷源易
    显故须约三教释成竖行。文为二。初简示。声
    闻经中无十方佛者然小乘宗计不同。亦有
    说有者。如昙无德戒本云稽首礼诸佛。又小
    乘定于光中见十方佛。此皆言有也。萨婆多
    戒本云。稽首释师子则不言诸佛。是无十方。
    然多分说无。故今云无也。古人谓。四分分通
    大乘者见彼说十方佛。故而不知小乘宗计
    各别。成身子疑者荆溪云。三藏教中无净土
    教。但以烦恼润业而生。故于秽土成佛。无爽
    匆闻衍门说有净土。故使身子由是致疑。又
    依衍门方有变地。故用按地以斥身子。岂成
    助于身子之疑。若三藏中立净土教与昔教
    反。佛无可以释身子疑。无行无人者有六度
    行无净土教。教无行缺终无成佛。无净土因
    无行之佛有教无人。六度之行有因无果。行
    既无果反成无行。问若尔何故前释直心等
    文而皆具五。世直尚成菩萨之行。三藏何失
    云无行耶。答从本则有。据迹说无。有教无人
    良可信矣。须泛论者通别二教犹非正意。?
    可泛论以为较量。二今为下正释三。初通荆
    溪云。约通教释。初以直心对于见地而云登
    地见理者何耶。答于通教中上根菩萨初地
    见真。义当三人共位见真。入第三地为深心
    者此十三句中云深心者非前三心之深心
    也。故前深心但是初发之深心也。望声闻人
    得名深耳。第四去云事理俱行乃至智慧。以
    对十地皆从成就别别言之。通教初心既事
    理俱行。亦应合有教化调伏乃至起根得名
    处别。故别对之以成竖义。通教尚尔。况复圆
    耶。言善慧者借别名通。故所列地不标地称。
    但云初地乃至十地。唯此第九暂借别名。至
    第十地摄后三句并结成地。借此十地者正
    借别也。经文但云从初至后虽无地名既云
    登地已见真理。岂可必用干慧等名。通教初
    地未名直。故故可借别以名于通。初地断见
    仍成通义。又复通教地前无贤。故第十地含
    于三句。初之两地俱名为直。故使第十含于
    三句。问通教菩萨有净土行者菩萨知有十
    方诸佛。二乘云何。答虽同一教大小义别。二
    乘道理不合知之。虽与二乘同坐解脱自鄙
    不发。永不求故又菩萨虽知佛犹永灭。永灭
    乃与取土义乖。故知。此佛无人有教。教既权
    施不称因行。故于权教不须苦穷。二别教二。
    初对十地位。二对十四般若。荆溪云。初释已
    将诸句对地。次复更约十四般若者对开合
    边。其名便故以理合。故名通初后。故合地前
    者合三十心为三。后取等觉成四。开十地为
    十。故有十四。疏本作含地前者字误耳。若依
    十四般若。然欲解释出其理者即如向来消
    文者。是故一家释义以义消文。必不以名而
    局于义。故云无往不通。故知。以名拘义无处
    不壅。三圆二。初斥别。二今以下显圆二。初约
    初住二。初正示诸句。寂照之智者从初地至
    等觉。但名照寂。妙觉一位方名寂照。故璎珞
    经云。等觉照寂妙觉寂照。今约圆义初后相
    在。于阿字门具一切义故知。初住分有寂照
    分入寂光者若约前文则以寂忍三品配三寂
    光。今此乃以初住理显名下寂光。二住已上
    名中品。唯佛名上。二当知下结显圆融。四十
    一字者大品四十二字以喻圆位。并备众门
    者荆溪云。于十二句句句遍摄前十七句及
    以十万一切佛法。故句句下随其之言。义通
    横竖。发心正行等者圆人初心既在初住始
    得无生。既断无明理合唯在果报土中。傍为
    取机化下二土。即是方便及以同居何妨。亦
    得化分寂光。下二非正。故名为傍。二初住下例后位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