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六 >
  • 维摩经略疏卷第十_释香积品

      释香积品
    香是离秽之名。而有宣芬散馥馨香之用。故
    无量义经道风德香熏一切。理中无上戒定
    慧香芬芳叵竭。故名为香。积是聚集为义。积
    诸功德集成法身无所积集乃名为藏。若从
    佛题品称为香积。从国以标目应号众香。今
    依正报胜人以标名故称香积品。此品来意
    正为室内明非真非有之中。能道观双流净
    秽俱显圆通不碍融会无方。入不二门双亡
    二边正入中道。此品双照二谛净秽俱融。广
    上非真非假之文。成于道观双流之义。显出
    圆通自在之用。今文异上双照二谛之用。上
    问疾品未广明双用结成菩萨行具举诸行。
    虽知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
    是菩萨行。今文还释上二用明净秽二土相
    涉。文中处处释出净土之意。故知此经始末
    并皆释成佛国因果。其义宛然。此文明净秽
    二土之行。既尔诸行亦然。举此以例诸也。故
    有此品文来。就此品大为二意。一明身子
    念食二明大士讥诃。身子是起教之人为两
    事故须念食。一者诸佛道法过中不餐。此诸
    大人食时将到故须起念。二者上文云应以
    何法起菩萨根。上来室内敷说胜法音声佛
    事即是。音声起菩萨根。次应用香味二法起
    菩萨根。时众将用鼻舌两根闻于大乘禅悦
    法喜。机在不久故身子扣此机端而致念也。
    大士诃者。明其二乘八解久有禅悦。不以自
    资而外念求食是故讥之。第二讥诃为五。
    一讥.二许食.三遣化请.四二土佛行化不同.
    五时众得益。一诃如文。二许食中云且待者。
    机时未至故。未曾有者明身子八解之中无
    此法喜禅悦也。三请食中为四。一入三昧.二
    遣请饭.三到彼问讯.四受饭而还。就入三昧
    为三。一入三昧.二现请饭之国.三大众皆见。
    今言彼国以香为佛事用香诠理。鼻根受道。
    无有声闻纯诸菩萨者此语似如实报之国莲
    华藏土。然同居之土亦有秽净。亦有一乘之
    化无三差别者。未知彼土定判属何。文云天
    子皆号香严。既有天子胜人之名复似随缘净
    土。但天语是通何必如此间之天人。或可用
    菩萨为第一义天人。以权者名菩萨。实者是
    天人。或应如此然未敢定判。第二遣请饭
    为五。初觅请饭之人。二文殊神力众无言者。
    三净名诃。四文殊引证为答。五化作菩萨设
    门讯请饭之解。二文殊神力咸默然者为二
    意。一明宾主之仪设食。本是主人何客容为
    致饭。二为欲显净名胜德故今默然。三净名
    诃如文。四文殊引佛语为答。勿轻未学若有
    得不思议解脱致饭不难。其未得亦有得义
    故不可轻。其余如文。三到彼问讯宣旨。问
    讯为二。一正宣旨问讯请饭。二彼菩萨嗟叹。
    就宣旨中为二。一礼敬.二宣旨。就彼诸菩萨
    嗟叹中为四。一叹未曾有.二生疑.三问佛.四
    佛答。佛答中为三。一正答国土近远化主功
    德.二重问大士之德.三佛答甚大。四蒙饭
    而还为四。一佛遣饭。二九百万菩萨俱发心
    欲来.三奉授饭与大士.四命大弟子共食。
    就九百万菩萨来为三。一陈其欲来.二佛诫。
    三与化菩萨俱来。就佛诫中为三。一摄香诫.
    二摄形诫.三勿轻心诫。心诫中又释出居秽
    国之意。明诸佛国土皆如虚空有何定净秽
    之可取。故不应生轻心也。如文。俱来为三。一
    俱承力来.二净名化座.三菩萨皆坐。第三就
    授饭中为二。一明饭香熏烈遍此大千.二明
    有缘应得此饭者缘召自来。自来中为三。初
    诸居士等来.二月盖来.三诸神来。四命食
    中为四。一命食.二劝舍小心.三异声闻窃念.
    四化菩萨弹。次劝莫以小意食者。不消此令。
    其若不发心慕大此味势终不自消。如涅??
    毒鼓虽无心欲闻近远皆死。诸菩萨食者即
    悟无生。此是近故而死。二乘虽前未死到法
    华中皆舍小发大名之为死。四化菩萨诃中
    为二。一叹饭功德.二述饭功德。四二土菩
    萨问答二土佛行化不同。此正是品之来意。
    为将此证成道观双流。中道菩萨能净秽俱
    游通达无碍。然机悟不同所以诸佛方便随
    其根缘以之起教。若是此方耳根利。用声诠
    理。化刚强之人名为秽土。彼界鼻舌两根利
    用香味为教化。于纯一大乘无三差别。名为
    净土。今但欲明净秽双游故此土属秽彼土
    为净。若究寻其义未必全尔。何以故至如西
    方是净土。宝树池流皆说无生忍声。又莲华
    藏国别教之土。纯诸菩萨色像无边音声无
    边。此中犹有音声为佛事。何得定判声属秽
    土。若耳根起道通净秽二国。鼻根起道亦应
    如是。何以故知。若香在彼国纯化大乘。曲入
    娑婆遂使三乘同禀香味。既三乘蒙香味入
    道者。岂不是香味通于秽国耶。例如释迦寂
    灭道场声色无边尊特之佛名为净土。为罪
    众生作三乘化即名秽国。彼净国之香来化
    娑婆亦复如是。凡夫食之正位乃消。正位服
    之发心乃消。发心服之无生乃消。即是分纯
    一之香逗于三种。岂不香通垢净。今正辨净
    秽俱游据别为语而判净秽。问佛命菩萨令
    摄身香何不摄饭香。答饭亦被摄。何故尔。饭
    在彼国周流十方。得来娑婆止熏三千之界。
    灭折一乘之饭逗彼三乘。亦是摄义。但菩萨
    辞游异土故佛诫之。饭是佛遣已自裁量。无
    容佛自命佛令灭饭香。今以义往惟。三乘
    同服止薰大千。则知已摄。今言令菩萨摄香
    非是摄除永尽。摄是止节。筹量为义。契当根
    机不令过分。呼此为摄耳。次料简正傍但香
    积之土香为正教。如菩萨在香树下即入德藏
    三昧便得悟道。名为利根。其有未悟之者即
    与大众方共坐食。故知味为傍也。此正傍两
    道逗钝利两根。今娑婆国人钝故。是故香味
    相带而来。正助两门化于钝者。例如此间病
    有轻重药有通别。受身常病故言为轻。四大
    增动外来内发故名为重。以身常饥苦故即
    用通药。来治食饮补养。得食病止。不得必死。
    此是通药以治轻病。若病增剧兼加诸疾者。
    今时此食非复其治不能愈疾。更加余味苦
    涩辛酸大黄巴豆助此食味。共治重病病得
    除愈。故言别药以治重病。今正助两道亦复
    如是。若利根之人如快马见鞭影即驰。但用
    正不须于傍。钝马加之杖捶苦楚方去。是故
    须正助相成。同是一杖而马有利钝。同是一
    香而用有正助也。此间声义亦尔。利者一闻
    即悟。钝者假诸方便。或眼见神通心思诸境
    假助方悟也。此中二土菩萨互有问答。净名
    问者意欲显他方起根不同净秽有异。故须
    问。第二答律行者。即大乘波罗提木叉。如净
    名为优婆离教二比丘。其如是者是真奉律。
    无二边之非得中道之行名之为律。第二彼
    菩萨问净名为六。一问.二答.三彼菩萨称叹.
    四净名述成.五更问此土菩萨行.六净名答。
    初答为二。一开五众之教化刚强众生。二譬
    显。今言六度乘但处中者明初开三藏之时
    菩萨未断结。但有大心化物。行行不在三
    应供之限。非五种佛子。故次人天乘属凡
    夫数也。就人乘中先举果苦。即是说三恶道
    却论因。令知恶业过患即止其因也。因者即
    是三业开为五戒。义开身业为三戒。口四戒
    为一妄语。即摄得三口过。意为一饮酒戒。故
    邪命摄得意之恶。是故意口二业不开。但开
    身业为三合五戒制人乘也。邪行者邪僻之
    法招得三途邪恶果报。愚人者行三恶业智
    人者行三善业。禀五戒人乘也。次开五戒为
    十善。具明因果。即是天乘。从悭去是六蔽明
    度即是菩萨乘。次从是结戒去是声闻乘。三
    藏之教结戒者明如来初制此戒。故云是结
    戒。顺故若持违故为犯。不动是?衬峁恃允?br> 应作。动非?衬峁什挥ψ鳌2ㄒ萏崦?笊崭?br> 障。故是障碍。忏法除灭故非障碍。或云是事
    遮为障碍。不遮为不障碍。犯七聚故是得罪。
    三种羯磨忏故是离罪。又作法取相无生三
    种忏故是离罪。结戒藏是净是垢去是定藏。
    言戒是乱心杂法垢法。定是寂静名为净法。
    欲界中多浊恶名垢。四禅中离五盖等名净。
    又味着诸禅名垢不贪不味为净。从是有漏
    无漏者是慧藏。有漏者如从凡夫至??等也。
    无漏者苦忍真明发即是无漏。从此无漏之
    法即分为三乘。修此无漏行六波罗蜜破除
    六蔽。修行之时虽未断结发无漏。而望无漏
    修行至树王下发真。入无漏道。与二乘不异。
    故知同约无漏开菩萨乘。破六蔽执者如菩
    萨戒中说。破悭蔽除饿鬼业。破犯戒弊除地
    狱业。破?恚蔽除畜生业。破解怠弊除修罗
    业。破乱心蔽除人业。破愚痴蔽除天业。六
    道因谢六处苦除名之为道。六蔽断除名灭。
    证有余时究竟永寂。约无漏开声闻乘。以
    无漏心修四谛观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约此
    无漏开支佛乘。以无漏法修十二因缘观。无
    明灭则老死灭为支佛乘。虽约此无漏开于
    三乘无漏不殊。观法有异故为三乘也。是正
    道是八正也。有为者方便道中。无为者发真
    见谛所得断名无为。又从须陀洹至罗汉所
    得智慧名有为。所得断名无为。无为即是有
    余涅??。是涅??者即是无余涅??。问三乘各
    有观法亦各有戒不。答戒是和众。若复别立
    支佛之戒即是二戒二众。不名为和。故戒不
    别立。三乘是观法所习不同故须分别。菩萨
    在俗非僧数摄故别开戒。二乘若为白衣不
    入僧名为支佛。一世无二佛不许别众同声
    闻众。众既同不开戒(云云)。第三彼菩萨称叹
    为二。一叹佛二叹菩萨。第四净名述成其叹
    为二。一总叹二历别十事。此中不述叹佛者。
    明如来任运自在故不可思议。但诸菩萨未
    同如来犹有缘累。而能如是劳谦故述此也。
    言此国一世为行多净国百千劫数者。但净
    国众生善根纯熟易可开晓。用功则易。此间
    烦恼稠密度脱为难。如释论中云。菩萨成佛
    时欲令国无三毒之名当学般若。即难云。佛
    是医王出世为治人病。国无三毒出世化谁。
    答虽无邪三毒而有正三毒。虽有正三毒易
    可化诲。此间娑婆有邪三毒尘劳尤重。虽闻
    无音不即得悟。就此应作二譬往释。如大猛
    将能退强敌其勋则重。静于小寇勋绩不多。
    治难愈病是医最胜。治易差病小复为劣。今
    娑婆众生烦恼怨贼最为坚靳。而能方便使
    得解脱。比之净土约此论胜。此土见思最为
    尤重。而能逗药设方便令法身慧命不断。故
    得饶益力多。复次如人微贱之时能曲相接
    解衣推食。捐施无几济乏事深。惟此厚恩常
    思报答此。至位在方伯或复高迁之日。念其
    昔恩酬泽则厚。若施富贵人物恩报事微。娑
    婆之国最是贫善法处。而能施以法财令离
    困苦。遂得发真断结富七法财。是追念昔恩
    实为重大。为发真七财之人说法力用事弱。
    用此二义譬于此国菩萨能化为胜净国比之
    为劣。若作传望浅深从凡至圣。处处有怨贼
    义处处有贫法义。至如同居之土自有净秽。
    净者贫病乃轻于秽国。比之方便有余犹是
    重贫病者。方便有余比别教实报国复是重
    者。实报圆教十信及初住十住未及十行。十
    行未及十回向十回向未及十地。如是传传为
    重。今取凡夫最初坚靳须好勇将用妙医药。
    是故言胜也。次历十事。用此二义约十法而
    明。一一法中作此二义。如以布施摄贫穷者。
    即是破其悭贼治其贫病施其富贵之财。如
    净戒摄毁禁。即是破其犯戒之贼违律之病。
    施其净戒之财历十法乃至四教。具作(云云)
    第五彼菩萨问成就几法无疮疣之行。得生
    净土之行者即是观解。大乘之心疣者起余
    缘念累此正行。行杂故名疣。如诃阿难中增
    谤损谤。损谤名行损。若起诸妄见即是增谤
    义。约此明乘急戒缓戒急乘缓。俱急。俱缓。明
    于行疣。大乘之行观解纯熟。乘急者行净戒
    无数犯。不起身口之非。此明无疮疣即是乘
    戒俱急得生净土也。若是乘急戒缓者大乘
    之观乃当真正。不能防禁身口。毁损于戒此
    是有行而戒污故是有疮疣。以其有乘故生
    辄见佛。行有疣故生杂杂同居秽国也。若但
    戒急而无乘是则为声闻缘觉。俱缓是凡夫
    (云云)。六净名答。上来十行约权化大士以辨
    难思胜行。此中无疮八法约实行者。行不杂
    秽克生净国也。八法在文。第五时众得益如文
      释菩萨行品
    正说中为三段。佛国品是如来当宗演畅。第
    二从方便品去至香积品大士助扬圣化。第
    三从此品至阿[门@(人/(人*人))]品还归佛所印定成经。此
    二品来意有五。一大士助佛阐扬。有缘之众
    缘缚既尽化功已毕须还佛所。二佛初明佛
    国因果。大士助宣此义。殊辞异辨。若不还归
    印定物或疑网不除。是故须归佛所复宗明
    义。故师弟相对复宗敷演更明佛国。三室内
    既是别座当机之徒或生疑纲。为断此疑还
    于佛所对扬。四机宜应在佛所得悟。不从余
    人故还佛所也。五虽室内诠量至道不蒙佛
    印。则不成经。为印定故须往佛所。品之来意
    如此也。菩萨行品者。此中香积来者分别
    菩萨法门明净佛国土垢净之行。菩萨依此
    而行故名菩萨行品。就此二品文为二。第一
    从此品首至叹未曾有。净名掌擎大众同入
    庵园名为归佛所。第二从佛述阿难如是如
    是去讫阿[门@(人/(人*人))]品。名为复宗说佛国因果。彼有
    时发始开二品为二。初品明佛国之行是复
    宗明义。次见阿[门@(人/(人*人))]佛品正明显果。初为二。
    一掌擎大众俱往?园。二阿难闻香即发疑
    问。就第一掌擎中为六。一现相.二阿难见相
    白佛.三佛为说.四维摩唱欲往.五文殊同往.
    六用神力擎往?园。初同金色者表净名所
    化之者缘缚已除。皆入性净常寂之土同一金
    光。六擎大众中为二。一到佛所申敬.二佛
    慰问。申敬为三。一大士申敬.二诸菩萨申敬.
    三释梵申敬。二慰问为三。一慰问.二命复座.
    三奉命复座。第二阿难疑问中为二。一佛
    问舍利二阿难疑香。就问舍利中为四。一问
    汝见大士神力为乎。二答.三更问如何.四答
    是不思议之法不可以思议心智图度测量。
    佛所以问者亦为印成室内之事。亦为室内
    怀疑未了者。若闻佛印即不复有疑。无疑故
    生信印故成经。从阿难问中为二。一问香.
    二问消。问香中为五。一阿难问.二佛答.三身
    子云我身亦香.四阿难问得香之缘.五身子
    答从净名得饭。就问消中为三。一阿难问.二
    净名答.三阿难称叹。就答中为二。初总答二
    别答。总答云。此香随于饭饭若消者香亦随
    消。更重问久如消。即别答为二。一事.二理。
    事者答七日方消。譬如世食持身止饥一日
    乃歇。此食七日乃消。又譬如服一种药药持
    身七日可消。药势熏身至其疾愈。此是事解
    若理解不尔。约声说转法轮中。此土有半
    满之教若二乘名半字大乘名满字。若半字中
    三转法轮一示二劝三证。示者示于四谛见谛
    故发真。二劝劝断思惟惑。三证无学道。故
    名三转。今香来诠半理亦诠半字三转法轮。
    此中具其义。用前七日为方便五停心总别
    念处约暖顶四法。今言凡夫位食此香饭转
    入七方便乃消。七方便中食者转入正位乃
    消。不入即不消要见谛发真乃可消也。此名
    示转。从正位食者不入思惟不消。得入思惟
    乃消此名劝转。若思惟食者不得无学不消。
    得心解脱成无学乃消此名证转。四处辨消
    即是三转四谛法轮示劝证义宛然也。复次
    此香诠大乘满字三转义者。先责半字未入
    正位。食饭入位乃消。如身子等已断三界证
    心解脱得尽智无生智。此饭复进何果。若不
    进果饭则不消。若进果即是大乘义也。当知
    罗汉虽证四果三界结断。若未发大乘心犹
    是大乘理外未是方便位中。故法华云止宿
    门外住立草庵。若能发大乘心即名饭消是
    住方便位也。故云七日乃消。从此方便位食
    者入正位乃消。即如身子于法华中入佛知
    见蒙授记别名为正位。约大乘中作三根。未
    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若入发心即是欲知
    根。从发心食饭至无生忍乃消名知根。无生
    中食饭至补处乃消名知已根。即是香教诠
    三无漏根。故云转满字法轮逗于大乘有缘
    之者。譬如上药去譬显。明身诸毒灭者何但
    灭三界分段之毒。上通教别教变易别毒实
    报中无明分分之毒皆能消灭。此应将毒鼓为
    喻释成此义。莫论远近闻之皆死。具如前释
    (云云)。第三阿难叹未曾有。昔但闻声诠半满三
    转法轮。而今香中具足劝示证等。故叹未曾
    有。第二因阿难问即明复宗。就此为二。一
    从此去讫品明佛土不同起根各异者。此即
    是品之来意。五重中之两意也。若化功已毕
    即是掌擎大众入庵罗园是其义也。次室中
    疑情未决或复须印。即是佛告舍利弗。汝见
    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中意即是印成室内
    所说。亦是有疑皆断也。若大士称扬虽复别
    论余法皆为显于净国。净国既显复宗还归
    佛说。即此中文意也。又众生机悟在佛。上开
    宗中长者子前问果次问因。佛前答其果二
    答其因。果中有二。一明果二解释。因中亦二。
    一明因二解释。此中复宗亦具二意。一复宗
    说果即是佛国佛事不同。二复宗明因即是
    诸菩萨行。就果中为二。一正明果二释其意。
    因中亦二。一正明菩萨行二释前后相对。义
    意孱齐故知是复宗明义也。上果门明义。一者
    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二调伏众生取土。三
    随以何法入佛慧取土。四以何法起根取土。
    今此果门亦备四义。成上当宗佛国之说宛然
    是同。但不次第前后为异耳。良由言不叠出
    语不重安。所以互说欲令行者不定执前后。
    类如法华三周说法名异义同。又如涅??三十
    六问答中义相对当名字不同。义意若正名
    异非嫌。此中虽前后不次而名义孱齐。今第
    一释上第四。虽复名殊其义是一。第四释上
    第一具列在文。此中释起菩萨根有十三句。
    明诸佛国起根不同同用六尘之法来起六根
    也。若?酬济魃?侵拾?坏猛ㄓ谟喑尽Q鄣?br> 见色不能兼用。大乘明义则异于此。根尘之
    中则能互用圆通诸法。如眼见纸墨之色。此
    色能诠一切诸法。若空若假若中世出世一切
    诸法无不具足。只是一墨而已。含容之德圆
    通无碍。故大品云一切法趣色是趣不过。乃
    至一切法趣味是趣不过。于食若等于法亦
    等。当知根尘备一切法。故用此尘起菩萨根
    也。今将一尘为语者此是从胜为名。如鼻根
    入道最利故用香尘起之。如身根利故用光
    明触之。此间耳根利故用声尘起之。未必但
    有声尘便无五尘。如此间以声为佛事。亦放
    光明亦香云香盖衣服等以为佛事。但从胜
    者为正其余是傍。故的判声为佛事。余国若
    举一尘者亦复例尔。光明为佛事者。放光
    明触身具诠诸法随触得解。何但他国以光
    为佛事此国亦以光明化人。如说诸大乘经
    皆放光明骇动一切。但非此国入道正意佛
    事正通意耳。当知光明中具足一切法。如思
    益所辨。又如大品放光。众生遇者即发菩提
    心。如华严明有光名无贪灭诸贪欲弊等。皆
    是以光为正皆具诸法也。但小乘中或言光
    到触或言不到触。大乘明不思议而辨到触。
    化人为佛事者如须扇多佛。留化佛度众生。
    或有佛有所施作利益众生。用化人化菩萨等
    起众生根。又如说般若化菩萨说般若。即是
    此间以化为佛事也。菩萨为佛事者。或有佛
    土纯用菩萨为眷属利他导众。佛但为尊主
    而已。此间亦有此义。如说华严四大菩萨说
    诸地功德佛但为主。当知亦用菩萨为佛事。
    此菩萨语既通不可定判安在化人。故属根
    尘也。菩提树为佛事。佛在其下得道庄严此
    树。放光说法调熟众生。若作覆阴清凉以作
    佛事即是起于身根。别作观树亦经行即是起
    于眼根。如此间亦坐菩提树得道。经中或应
    有用菩提树为佛事处即释此意(云云)。园林台
    观此亦有覆阴观覩两义。不可判定。所属相
    好者即是色尘起眼根但见相好。相好自有所
    诠能令物悟解。如此间说般若时或现尊特
    身巍巍或现常身断疑。当知亦用相好为佛
    事。虚空者但示空相。空相能诠诸法如不二
    门中云。四种空种为二。若达四种空与空种
    不异即入不二法门。若见此虚空为空。空则
    无见见则非空。豁无障碍。因悟诸法但用此
    为佛事。故如阿难欲见佛腹。佛言授头即见
    腹中空无所有也。如虚空藏来至此界一切
    诸法空。此间亦用空为佛事。梦幻十喻作佛
    事。常说此法。此法多有所诠。或有悟梦幻空
    乃至悟梦幻非空非有。具如通教。以十喻被
    大小乘。小乘但取梦幻空菩萨得有。若地论
    师以十喻为诳相者。此乃得小乘之空永失大
    乘之有。若言既是诳相般若以此为佛母者。
    母既是诳子亦不实。故知梦幻义通。不可定
    执则失大乘之意也。若言有佛土用梦幻为
    佛事此之佛土则诳相不实。音声者如此国
    起耳根也。寂寞者示心轮。虽无言说不妨有
    寂寞之乐。若非乐者何得言作佛事耶。若
    佛不示心十地不知。若示心者昆虫能知当
    知。是示心义。此间亦用无说无示为佛事。如
    净名杜口文殊称叹。佛或时默然身子亦默
    然。广说则无量略示有十三种国也。齐此是
    复宗明佛国。释上第四起菩萨根义也。第
    二从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为佛事去。是
    释上第三明入佛慧义。此为二。一善门二恶
    门。从威仪进止去明善门即是净国义。四魔
    尘劳去明恶门是垢国义。上文明随众生用
    何国入佛慧。佛慧者法华名为佛知见。此中
    明入佛法门。但诸佛现国垢净不同。为令众
    生得入佛慧。若众生应见善法威仪进止安
    详光相尊特入者即为现之。宜用恶入者现
    为四恶烦恼而令得入。如华严云女人示贪
    欲法门。若凡夫人为此堕落。善财一触即悟
    无量百千法门。此则是示欲魔入佛慧。如善
    财满足王行如幻法门。忿咤杀无量人。因是
    得悟。即是因恚魔得入。如见婆罗门投岩赴
    火放身一去佛法现前。即是用痴魔入佛慧。
    从此三毒起等分。四分生八万四千尘劳诸
    使众生入佛慧。既善恶两门不同故诸佛现
    垢净二国。虽复垢净之殊入门一种。第三
    若入此门见净不喜见垢不忧此。释上第二
    调伏众生而取佛土。但诸佛为柔伏一切刚
    弱之人示有垢净。那得见此净秽而起高下
    忧喜之心。心若忧喜不名调伏。无忧无喜是
    调伏相。譬如良医为差病故授甘苦二药。药
    虽有异差病无殊。若见此医处二种药为愈病
    故。不于医所生憎爱心。佛亦如是。但为调伏
    众生不可见净垢为疑也。第四从诸佛平等
    去是释上第一诸佛为教化众生故而取佛土
    此中明十方如来功德平等。一身一智慧。力
    无畏亦然。既其平等那忽一佛国净一佛国
    垢。垢净既殊何谓为等。但为教化众生于平
    等中而起慈悲作等不等。为化众生致有垢
    净不同耳释成上四种土义。一无乖僻。证知
    复宗宣说。结撮始终成就前后明净佛国义
    第二从诸佛国土去是释成四种垢净之意。显
    出方便随缘性净寂光之土。就此为四。一就
    虚空结释.二略明身智.三广明身智.四约三
    号。今就虚空结释。对上佛国辨果意即用譬。
    如有人欲于虚空造立宫室终不能成依地即
    成。虽复依地若无虚空即亦不成。此言菩萨
    直就法性真空之理。则无万行功德诸波罗
    蜜庄严法身。若依俗谛则有成就众生净佛
    国土。虽复万行功德终是约法性空有所成
    就。若无法性空凡有所作则不能成。今此结
    释与上立宗同明随缘之土。为化众生欲令
    调伏使入佛慧起菩萨根。虽砂石为地七宝
    为地。乃至方便有余自性实报种种之国。约
    于众生而有若干差别之异。性净之土为极
    智所栖无有垢净高下优劣之事。故引虚空
    无若干为譬。虽虚空无若干而遍若干之国。
    若干之国不得离无若干之空。终不离若干
    之外别有一无若干空也。今四种随缘之土
    虽复垢净不等。皆约常寂光土故有随缘化
    他。常寂光土亦遍方便之国。离方便国无
    别寂光。故经云其佛住处名常寂光。遍一
    切处无处不有。极智所观观一切法无非法
    性。故知法性名为常寂。经言无明明者名毕
    竟空。毕竟空即是无明之性此性明故名为
    寂光。常住不变名之为常。是故同虚空无有
    若干。释成垢净土也。第二次略举佛身智
    释成二种之国。如释迦丈六弥勒千尺至万
    延量。此即应身差别化物大小而有短长。若
    是释迦三藏之佛所得智断。获五分法身无
    碍之慧。与弥勒所得无碍之慧。正习俱除复
    有何异。十方诸佛一身一智慧力无畏复有
    何异。常寂法性此处无殊。或但为应身随现
    长短之像随缘优劣差降不同。故有丈六千
    尺垢净之异耳。故言以身智释成垢净之国
    也。第三广明身智。若作广略明义此前属
    略后属广。若作思议不思议明义。略属思议
    二谛三藏佛无碍慧。从广明身智属不思议
    二谛明无碍慧。非但不思议真谛异于思议
    三藏中真。不思议之俗亦异于三藏若干之
    俗。身智差别亦复如是。何以故。若三藏中取
    应生父母之身辨其若干。取真谛五分法身
    辨无若干。极智栖于法性常寂之境此处无
    有若干。若明色身门内长者尊特之身莲华
    藏中大相小相现此胜应为若干。取极智所栖
    常寂法身之境为无若干。当知真俗永异也。
    今十方佛色等者一者应身垢国。行化亦皆
    同等。法身妙色湛然安住此处亦等。智慧等
    者应身三藏佛。十力无畏慈悲亦等。乃至法
    身胜应十力无畏亦复不殊。姓等者应身刹
    利婆罗门贵姓中生。其事一等。法身之性.习
    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乃至妙觉法性
    亦皆同等。化众生等。应身是化有余众生。胜
    应亦是化实报中众生。此诸处既等。垢净依
    报亦复是等。何但诸佛独有净国。释迦亦有
    净国名为无胜。而在西方何但释迦独娑婆
    行化。涅??云一切诸佛亦于此中现转法轮。
    故知诸佛皆有随缘若干之国。等有常寂无
    碍之慧。故言广约身智释成垢净之国也。此
    之身智国土互得相释。若是为众生故而取
    国土致有净秽之殊。是则依报优劣不等。依
    报既不等为众生所受正报身智亦复不等。
    此是将国土释身智为此义。故即是以身智
    释国土。约此即是显于净秽(云云)。第四约三
    号释二国者为二。一正释三号.二辨义广难
    受。一正释者三藐三佛陀名正遍知。若三藏
    明正遍知。正者对六十二见偏邪得名。观真
    不观俗虽名遍知。若望大乘终名为偏非究
    竟正也。知者穷真遍俗皆悉明了。释论明知
    知于数法非数法。若常无常皆知皆遍知非
    数法即是真谛。其慧无若干也。遍知数法即
    是俗谛。深识根机随缘方便有若干也。约此
    故名遍知。自觉者觉真觉他者觉俗。觉俗故
    即是随缘方便若干不同。觉真即是性净无
    碍之慧无若干也。不思议中正者观中道名
    正。三谛普照名遍。知三谛故名知。但中道之
    中非数非非数。非常非无常。深悟此理名无
    碍慧。双照二谛俗中差别。知病识药随缘方
    便。垢净不同调伏众生故有若干也。真俗自
    觉觉他例前(云云)。故名正遍知也。多陀阿伽
    度名如法相解如法相说。若三藏中明如法
    相解者。即是契于真如之理亦称俗理。而知
    亦名如法相解。是无碍慧无有若干。应以何
    法教化何法调伏何法入佛慧何法起根。机
    感差别而作若干说之。虽复异说皆实不虚
    故言如法相说。故名如来。释成垢净之义也。
    不思议中如是。佛驮名觉亦名知例如前释
    就二辨三句广中为五。一明三句义广阿难
    所不能持。二明假使多阿难亦不能持。三明
    阿难悔责。四明佛慰喻。五释不能持义如文
    第二明彼菩萨请菩萨之行。即是对上复
    宗明佛国因即为三。一请法二佛为说三称
    叹还本。请中为三。一悔责二领解三请法。请
    法者始香积之国以香味二法来此度人。今
    欲将此土之法还彼作佛事所以请也。彼菩
    萨虽是大乘之机得悟中道。而于双照二谛
    犹未深远于小乘断伏俗中未了。是故如来
    为说双照之义令其化道无壅。譬如王国备
    有文武两种随其静乱用有兴废。无贼之世
    器钝人羸有寇之时兵利将勇。今明十方佛
    法具有三谛之义。但娑婆多难于权化为明。
    诸菩萨等于双照纯熟。彼土善根深厚。于中
    道实慧速得通达。权道有疑。菩萨欲游于十
    方须遍行三谛。故须请也。佛上答因义有
    二。一横明二竖明。此中亦二总释别释。虽与
    上文名异义同也。今就第二佛答中为三。
    一总标劝学二释三结释。又二。一略释二广
    别释。别释中为三。一先明不尽有为二明不
    住无为三叠释二种。就明不尽有为中为三。
    一标二释三结释。中凡历四十句以明不尽
    有为。今言尽无尽者不尽于俗。而广行万行
    不住于无为不同灰断。真俗俱照道观双流
    净秽融通权实自在。俗谛是生死有为可尽
    之法故名为尽。真谛是涅??无为空法名不
    可尽。故云尽无尽门。众生应以此门得度。即
    以此法起菩萨根入佛慧也。亦是释成室内
    所明如是疾者非真非有之意。若入此门乃
    能净秽双游道观自在。则不为净名所诃。私
    问若香积土菩萨方请此法云何能游此娑婆。
    私答以权引实故有斯问。以实随权故能游
    娑婆(云云)。文中禅定如地狱生死如园者。此
    借子在难父在宅。虽有五欲常如受苦。若得
    拔难其心乃悦(云云)。第二从不住无为者亦为
    三。一标二别释三结。就释中历十六句广明
    不住无为如文。第三就叠释不尽不住即释
    成上佛国之中横竖二意。横则十七句。句句
    之中皆约四教四门以明横相。竖则从真心
    彻至佛果有十三句之浅深。亦有结释横竖
    之义。今此中先历四十句广辨不尽有为。次
    十六句广辨不住无为。对上横竖明法相深
    广之意。次有四双叠释三种权实二智。自地
    竖深化他愿满释成横竖义。前横竖说中不
    尽在前不住在后。叠释中不住在前不尽在
    后。后前互辨者明无前无后前后双融之意。
    今言不住无为则是于实谛无滞。自行事成。
    不尽有为则是于俗谛遍知化他无壅。权实
    双照自他兼达。若三谛圆明自能深彻。则是
    无碍慧无有若干。若以化他无所壅碍故能
    垢净双游方便若干也。就此叠释中有四双
    初福德智慧为一双。二慈悲誓愿为一双。三
    识药授药为一双。四知病灭病为一双。约此
    应明权实二智。自有自行权实自行化他权
    实化他权实。自修中道之理为实。双照二谛
    为权。此是自行明权实。若是自观二谛之理
    为实为他说二谛为权。是名自行化他明权
    实。若化他明权实者此则约缘无定。或说权
    为实或说实为权。或于权中而辨权实或于
    实中而辨权实。逗机深浅逐物便宜不可复
    定。约此判思议不思议三种二谛。若是自行
    权实一向判属不思议二谛。若自行化他权
    实此中亦属不思议亦属思议。何故尔。如通
    教所明二谛。含中道在真谛中。故言三乘人
    同以无言说道断烦恼入涅??。若是合真入
    俗者如涅??云。我与弥勒共论世谛。五百比
    丘谓说真谛即此义也。虽不彰中道之名而
    有其义。其义两属故名为通。通者通于二乘。
    见真谛之空。若通别教圆教则亦见于空亦
    见不空。能通见空即是思议。见不空即是不
    思议。见空智慧如萤火。见不空智慧如日月
    日月照用既广治惑亦大。二乘人智慧既小
    所断亦小。若菩萨自行则见空不空。化他利
    物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故知自行化他权实
    亦属思议亦属不思议也。若化他权实一向
    是思议。二谛何以故思议。二谛无中道体故
    明真时则永寂如空。明有时如石里有金石
    金有异。于永寂之空真俗条别。是则以永寂
    之意而测真。如石金之心以解俗。故言是思
    议二谛。但思议之真有渐顿义。譬如金石渐
    渐融冶稍稍消磨矿尽金现。思议之真亦复
    如是。故有三种。如一切森罗对目千种万形。
    原其同是四大此乃名下所诠。如四大虽复
    遍成诸物俱是无常生灭之法。名为中道。如
    生灭虽复迁谢同是无生无灭入于真谛。此
    岂非渐顿也。不思议则不如是。为有中道之
    本体约体明二谛名不可思议。譬如如意珠
    能雨种种七宝。珠中毕竟无所有求不可得
    只言毕竟空而能雨宝。不思议理亦如是。非
    真非俗毕竟清净而能真俗具足圆备一切。
    真俗俱不可图度故称不可思议。若约此珠
    以辨通教者如珠不雨宝时。则无有金银相
    貌此与凡珠何异。即是于俗破之求宝毕竟
    空无。此空与真谛断空何异。约此明可思议
    相是三藏思议二谛也。若知其功能发愿求
    宝能于空中即出种种资生之物。此空不同
    二乘之人入真空也。所出之宝异于世间珍
    玩。此不同凡夫俗有如菩萨深见不思议二
    谛亦是开合。真俗具出二种如前。今将三种
    权实释于不尽权实双游之义也。复次历四
    教明不尽不住。三藏教明若观真断结以空
    为证。则同二乘灰断住于无为。何由能得三
    阿僧只成就佛法。故不得住于无为。不尽有
    为者慈悲六度本约有修行教化俗中众生。
    若入真则无此事。若断尽诸有之因因尽则
    果亡。云何得处三界广行佛法。今以不尽有
    为结漏而修佛法。能成道转法轮以三藏化
    他权实具足也。通教不尽不住者。若尽有为
    则同二乘。若住无为乖菩萨道。是故方便从
    空出假利益众生。如空种树。巧妙方便故不
    尽有为。不取空证故不住无为。别教不尽不
    住者。若但用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是为
    住无为尽有为。今虽得入中道之理。但尘沙
    佛法悉未现前皆知皆学。岂得保此中道。应
    须照俗。是故从中反照二谛名不住无为。若
    除二谛之俗更无俗可观。今照此二谛遍行
    一切佛道。故言不尽有为。不保中道故言不
    住无为。圆教中还约别教明义。若但观中即
    是尽二谛。不照二谛即是住无为。今三谛圆
    观一时能了。了真不住于真。了俗不尽于俗。
    不住不尽一时双照权实俱明(云云)。若此间多
    恶故治兵讲武多。以化他二谛逗之。于自行
    二谛未了。故香饭来此。便三乘之人近远皆
    如身子之流。食此饭者至发心乃消。于法华
    中开佛知见。即是三种权实而得具足。彼土
    无恶但制礼作乐。唯以自行权实。于化他权
    实未了。是故?@?デ氪朔奖慊瓜慊?痢J┳?br> 佛事令彼实行之者三种权实皆悉圆通自在
    无碍也。问彼土菩萨在香树下得功德藏三
    昧。一切佛法皆在其中。云何言于化他权实
    未了。答有二义。一者彼虽具有彼土不行此
    化。则于二乘小道知根知药不得明了。二者
    彼土虽净有权有实。实者但禀一实之教未
    禀方便。是故请法也。复次将福德誓愿识药
    知病四双历四教。一一作相分明成就(云云)。今
    且约圆教作之。福德庄严是五度之法。必须
    遍约有作无作两种四谛。彼土中修行诸度具
    足尘沙佛法。若于分段中修福德满。能坐三
    藏道场作佛教化众生。故言不尽有为也。若
    方便有余中行福德满。即于其土坐道场。乃
    至别教圆教报土福德满。即坐道场作佛。今
    为遍满此等福德庄严故不尽有作无作二种
    有为。为智慧。故不尽有为者。境能发智。若却
    分段有余变易等。何所观察。既不识分段尘
    沙境界相貌。是则智慧不满。智慧不满不能
    得随缘诸土而坐道场。故不尽有为为增智
    慧故。此是用福慧二严结成上菩萨行也。第
    二双不尽有为者。欲以大慈大悲拔苦与乐。
    此之慈悲何但拔思议二谛有作之苦。与其
    思议真谛之乐。亦拔不思议无作四谛之苦。
    与其中道究竟之乐。若分段苦尽即能道树
    断结为三藏佛。乃至变易苦尽即为别教之
    佛。以此大慈大悲利益一切故言不尽有为
    也。满本愿者则是昔时起四弘誓愿。广缘有
    作无作二种四谛。起此誓愿愿既未满。那得
    尽有为也。第三集法药亦如是。尘沙佛法约
    有而论。深浅根机大小性欲善恶对治。若色
    若香一切万法悉须遍知。未具佛法不应灭
    受而取证。是故不住无为。无为之中无病无
    药无能授所授。今欲作度老病死大医王。授
    与众生治烦恼药。岂得断尽有为。以不尽故
    能作三藏佛。知二乘四谛因缘法药治分段
    之病。乃至能作别教圆教卢舍那佛。授与中
    道法药。若尽有为无此等也。第四众生是有
    为。今住无为则不入有为巨海。何得识知其
    病贪欲?痴种种相貌。既不识病差机说法
    是众生怨。妄授于药非是明医。为知病故不
    住无为。为灭病故不尽有为。所言灭者非是
    灭无之灭。诸佛菩萨随所调伏众生之处名
    为解脱。自于中无缚能解他缚亦不缚不脱。
    能令众生得不缚不脱。名之为灭为调伏。故
    不尽有为得解脱。故名为灭病。第三结如
    文。第三称叹还本。彼菩萨闻此方便化他
    权实之法欢喜解悟。敬礼辞还本土。上文初
    请法时惭愧悔过者。悔于化他权实未明。故
    忏悔除盖请于胜法即得开解。三种权实具
    足圆满。此是他土来此得益也。若是此土悔
    过得益者。如身子等食香饭已于法华中惭
    愧克责自悔过咎。既其克责覆盖得除开佛
    知见入于佛慧。受记成道自行化他三种权实
    宛然圆满。即是此土蒙他得益也。二土双游
    垢净不二成就圆满双观之义究竟此在(云云)
      释阿[门@(人/(人*人))]佛品
    阿之言无[门@(人/(人*人))]之言动。净名以不思议之力接
    妙喜之界。令此间四众见无动世尊及所居
    之国。因此为名称无动品。但此部经文凡三
    处现于佛国。如佛国品答长者子竟。因身子
    之疑现于净国。二者入室论道其事将讫。藉
    身子念食现香积之界。三者出室还佛所。复
    宗辨道明菩萨行。显净名所居妙喜之国。当
    知三处说法除众生惑累。缘缚既尽净土业
    成。现相正当表此。上文辨菩萨之行明佛国
    之因。此品乃现妙喜示佛国之果。因果之门
    以明出室复宗之唱。成上佛国因果之义证
    知。此经用佛国因果为宗。其文显现就此为
    二。初明法身体用。二明所居净国。诸佛既有
    法应二身。亦有性净随缘两土。净名极地大
    士亦同诸佛二智。非垢非净。为是义故不舍
    妙喜而能垢净双游。二身二土利益众生令
    得解脱。下文自说日月为除?冥游于世间。
    菩萨示行两土除诸痴惑。观身实相即是同
    佛法身无碍之慧。无若干也。方丈卧疾托病
    兴教。即是同佛应身方便引接。处妙喜界补
    无动尊。即是同诸佛有于净国。居娑婆土助
    释迦扬化。即是同诸佛示有秽土随缘利益。
    净秽双游圆通无碍。同于诸佛所得权实。喻
    如十四十五之月。以简佛菩萨异耳就第
    一明法身中为二。一佛问其法身。二身子问
    应身。就佛问为二。一佛问二大士答。就答
    中为四。一总答二别答三结四简邪正。总
    答中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者只自观己之实
    相与佛实相不殊。佛之实相与己无异。故大
    品云诸法如实相。即是佛实相无来无去故。
    此为三意。一者寻末取本。二者就位。三者观
    心。寻末取本者明大士是金粟如来所得法
    身。与今释迦法身不异。故上文云。诸佛种性
    色身悉皆平等。是故得知观己实相与佛实
    相一种无异。故言观佛亦然。二就位者明大
    士位。居十地补处之位邻次于佛。当绍尊位
    只十地之相与妙觉之尊所得实相复有何
    异。三观心者如上文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
    心行中。求一切众生心相即菩提相。众生如
    佛如一如无二。实相者即是佛。故经言游心
    法界如虚空。是人即能知诸佛之境界。观己
    心性既是实相。即是与诸佛心相义齐。譬如
    人射法(云云)。若正观此相具如入不二法门亡
    于二边正显中道。此中重明其意。所以如来
    问者。以上来辨无碍慧无若干。诸佛身智功
    德平等。佛欲显大士法身与诸佛不异。是故
    问其云何观法身。若辨法身法身必有所指。
    所指之处即是佛国。故有此问也。他解。应身
    之佛则有封疆界城国土之名。法身冥寂有
    何国土。今解不尔。诸佛法身尚非垢非净。而
    能随缘双游垢净。今佛法身非境非智亦双
    照境智。何意不得辨于国土真境界耶。故金
    光明云。不可思议智境不可思议智照。此不
    思议之境岂不是法身灵智所栖。普贤观云
    ?陈?谀恰J羌?罘ㄉ矶?杂型撩?<殴?br> 遍一切处。此岂非真国境也。第二别答观
    三世中前际不来者。如见有未来之法入于
    现在。可得是生是来。可得是有边无边。本不
    见有未来之来。何况更有来入现在。是故前
    际不来。后际不去者。若有法灭入过去可得
    言灭言去。可得云如去不如去。今不见有法
    入过去者。是故后际不去。今则不住者。若有
    法在于现在。可得言在言住。可得言常与无
    常。今不见可得法在现在者。何得言住。故三
    世求不可得。他解金刚已前无常乐我净。金
    刚已后常乐我净。今解不然。金刚已前常乐
    我净。何以故。佛性之法本自有之。非适今也。
    金刚已后无常乐我净。何以故。经言十地菩
    萨更无量劫倒修凡夫事。若法身起应六道
    同凡夫生灭即是亦应有无常乐我净。是故
    同他而不同也。他释。应只是化化只是应。今
    解不尔。应能为化化不能为应。如凡夫外道
    五通之仙诸天神鬼。皆能有化。此不能为应。
    所化亦是暂时权有。不能卒其始终。今辨应
    是应同。同其始终一期之法名之为应。如来
    以无分别心任运之智随机有感。应而用之
    无所为碍。不劳运念犹。如明镜有像即现而
    影像相似更无差异也。如天仙所化作念经
    营方能有化。如尽运念动手图写人形。未必
    全不动念。妙不妙约此两譬可知。不观色者
    心如幻师作种种色。若知幻师是诳则不得
    所幻之色。今色从心幻师幻出。尚不得此心。
    何处见有此色。故不观色。不观色如者若
    见色与如异是则泯色入如。今不见色如之
    别故不观色如。色性者或言如只是性。性只
    是如。或有此义。今圣人不容重说一法。两唱
    所表今将此性为佛性不观色。是空俗。不观
    色如是空真。不观佛性是空中道。以其计中
    道有佛性而起顺道爱生是为顶堕。故上文
    云。我及涅??是二皆空。唯有空病空病亦空。
    今不观性是无顺道爱故不观性。非四大起
    者虽观是身不于四大起惑如凡夫。不于四
    大起解如二乘。无惑无解故言不起同于虚
    空。是名实相。六入者能积聚六尘构造生死。
    不同凡夫六入积聚。故眼耳已过过于凡夫
    六根境界。不在三界者出真俗故。三垢已离
    者无三种国之垢。顺三脱者缘一实相顺三
    脱故。三明与无明等者。无明之源即是实相
    法性。此之法性无与等者无有智能等。此名
    无等等。三明者天眼能彻照未来。漏尽达于
    现在。宿命穷观过去。达无明之始。虽复十住
    不见其始。唯佛能知始终。既云观身实相观
    佛亦然。佛穷无明之始。今知其始等于无明。
    漏尽者能知五住之漏。无明惑尽故言等。一
    相是真谛之相。异相是俗谛之差别。今实相
    非真非俗故非一非异。不自者游行诣他国
    名他相。遇到父舍名为自相。此应用真修缘
    修自生他生广破。绝离此等自他入于实相
    也。非无相者非涅??。非取相者非生死。非生
    死非凡夫。非涅??非二乘。不此岸非俗谛。不
    彼岸非真谛。不中流非诸烦恼。离此离彼之
    此岸违非此非彼之彼岸。而化众生者此总
    明法身应用。不此不彼即是不生死不涅??。
    不以此不以彼即是观二谛之智境智双明。
    不可以智知者散诸法故即是真谛。不可以
    识识者聚诸法故名之为识。即是生死俗谛。
    无晦无明即是解惑解惑。即是生死涅??。名
    即世间。相即出世。故真谛名为实相。无强无
    弱者生死是刚?之法名强。智慧是扶理易
    悟名弱。非强非弱故是实。相不在方者法性
    不在生死封疆。岂有于界域故言不在。不离
    者只常寂光土。亦是于方遍一切处故言不
    离。非有为非无为如无尽门也。无示无说如
    维摩杜口也。不施非是檀度之彼岸。不悭不
    同凡夫秘吝之此岸。六度例尔。涅??审谛为
    诚生死虚假为欺。不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
    不去是乘从三界中出到萨婆若。离此去来。
    不出非二乘。不入非凡夫。言语道断如净名
    杜口。非福田如诃须菩提。非不福田如慰喻
    须菩提。非应供养如诃须菩提。非不应供养
    如来正觉是名应供。同真际等法性冥契真
    实也。不可称量即是不思议解脱之法。乃至
    动亦如是。同众生一切众生亦如是。无分别
    者入一实相不见高下。无失无三种漏落三
    土也。无喜无厌等皆约三土烦恼以明。无已
    有当有等。应约涅??释三世偈以释此意
    三结。四简邪正如文。第二舍利弗问者。舍
    利是起教之人。既知大士法身实相同于诸
    佛。次显应身随缘化物无方大用之能故问
    也。此问犹??三藏之意。若三藏之佛没则不
    生。若三藏菩萨犹有惑累则有于生。若尔问
    其何没而来生此。就此为二。一弹折身子二
    佛发其所居之国。就初弹折为二。一身子问
    二答。答中为五。一先反质二譬显三问四答
    五引佛语为释。反质者汝解脱之中尚无没
    生。我法身中那得没生。汝既不尔何得以此
    为问。二譬如幻师幻没幻生。此岂是实若
    无实录不得谓有没生。第五引佛语释中云。
    菩萨虽没不尽善本。不同二乘灰身尽智名
    尽善本。菩萨不灭智所作功德亦不可灭。以
    此善本能益众生。不长恶不如凡夫之积集
    不尽善本。不同二乘之灭没。由善本不灭故
    能应于垢净之国。俱不长垢净二国之善恶
    也。佛答净国中为三。一佛说其所居随缘
    净国。二身子称叹。三大士释出。就释中为五。
    一问日共?合不.二答.三问日何出.四答.五
    释出齐此。是明人同诸佛有法应二身也(云云)
    第二从大众渴仰欲见妙喜去即是现于净
    国。是大士所游居处。此有三意。一验大士之
    净国。二令时众起净国之行。三令发愿往生。
    是故有此一段文来。就此为七。一大众饮渴
    欲见.二命令现.三奉命移取.四佛劝时众修
    行.五大众发心.六利益已还本.七身子称叹。
    今言大众渴仰欲见者。闻上妙喜之国是大
    士所居。是故一心渴仰。第二佛命令现为
    二。初明佛寂照鉴知知其有念。二正命令现
    第三奉命现为六。一心念欲移妙喜山林
    世界.二正现神力.三得神通者觉惊怪.四佛
    称是净名所为.五不得通者不觉.六入于此
    土无损减。第四佛劝时众修无动如来之行。
    就此为三。一劝观彼土严净。二时众对曰已
    见.三正劝修无动行者。如佛国中答长者子
    所明。又如入室安慰调伏行于非道通达佛
    道。如尽无尽门即是净土行也。第五时众发
    心修行为二。一发心二发愿。有十四那由他
    即悟者。皆是上来种种说法种种神变。正说
    将竟。现此净国俱蒙如来劝发。是故一时便
    有十四那由他得悟也。二发愿者净行深微
    不易可辨。立誓生彼于彼修行。此中佛记即
    应当生。得记有二。一远二近。若是立誓之后
    必定生彼。即是近记。若是修净行因必招净
    土之果。如彼佛国。即是远记。第六如文
    第七身子称叹为六。一佛问见不。二奉答唯
    然.三为一切众生发愿.四自蒙有寄.五叹闻
    经功德.六况出福深。就况出中约六番往释
    如文。若依此语意即是流通段。今明身子小
    乘之人。非是任持大典故不属流通。但为流
    通作于起发也
      释法供养品
    此品正明帝释弘经护持大法。即是第三流
    通段。凡有二品。流通是从譬得名。如淇源
    耳释从上被下名之为流。无所壅隔名之为
    通。今用此无上法宝实相之经被下代众生。
    使无壅隔。季末有缘皆令沾润。此是慈悲纯
    厚故也。此文为二。初从此品明天帝护法。
    格出月盖法之供养明护持之利深显弘经
    之德重。二从嘱累品去。明大圣?@?ジ吨鲋?br> 重当令季像必得宣通。就前为二。一天帝称
    叹弘经二如来述成其意。初为三。一叹法二
    叹人三发誓。今言天帝欲护持大典修习胜
    门。有持此经志存覆育。即是以法供养法身。
    如释论云。迦?陈奚?砩?δ?ね邮欠ㄉ?br> 生处。为报恩故多在二国说法。二国之中为
    报法身多在摩伽陀国说法。护持即是法供
    养也。复次天帝共梵王同请说法。如来受请
    观机知不堪大乘仍开小教。小教既兴次应
    说大。今此不思议解脱犹是酬其昔请。释论
    云。说般若犹是酬梵王天帝之请。天帝既蒙
    酬请欢喜护持。若作是言天主得阿那含不
    应流通大教者。此是三藏中谓为那含。华严
    说天主住十不可思议法门。岂不堪弘通此
    法。复为天主率化群下最为风靡。就叹法中
    先叹不思议解脱之用。次叹实相之法。非法
    无以成人非人无以显法。故须双叹百千经
    者即是初教阿含等经。阿含中亦授弥勒之
    记。何妨对文殊说法。复次通教别教之中未
    曾闻此圆教法门具足之道。体用难思昔所
    未闻。就叹人中为二。初释闻经功德次况
    出如法行者。闭众恶趣是止善。开善门是行
    善。行即是观止即是定。此中约因果两判。为
    佛护念者明其修止行两因。深契道理是故
    加于可加。故言护念。但佛普护众生。众生无
    疮毒不得入。若修此止行之因即是信心疮
    义。亦得护念。观心者只止观调心名为觉。一
    切邪念纷动即用止观二法观之。不令缘念
    得起。是则常为觉心所护。降伏外道即是伏
    见思两惑六十二见诸邪计之道。得菩萨道
    已能降烦恼魔如前说。乃至四魔八魔十魔。
    故上文云。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
    成已于诸法无?碍。志能摧伏诸外道。即是
    发心修学圆观之人。入初发心时即能八相
    成道。名之为佛。降魔劳怨度脱一切修治佛
    道者即是外化。为八相之佛而内心于法身
    中修治道地满残余佛法。安处道场如光严
    中辨道场相。履佛之迹行佛所行住佛所住。
    诸佛如是来我亦如是来。皆是邻果往叹。若
    有持读者去是第三发愿弘宣。第二从佛言
    善哉去。是述成天帝上三段。一述其叹法.二
    述其叹人.三述其发誓。第一吾助尔喜者明
    此经是三世佛不思议菩提。即是述其叹法。
    言三世佛不可思议菩提即是实相之法。佛由
    此实相得菩提也。第二从男女受持此经则
    为供养去来今佛去。是述其叹人。就此为四。
    初格量功德.二问.三答.四正格量。就前格量
    中为二。一格现在供养佛二格灭后起塔。第
    二问如文。第三答为二。一答多矣。二释其不
    可尽所以。大乘经中多格量供养生身不及
    法身。何以故。如此正言生身之福不动不出。
    法身功德能动能出。出离生死故言福不趣
    菩提。二能趣菩提。于实名了因于余名生因
    生因是缘因。福德不动不出不至菩提。功德
    有尽。于实名了因。实即实相了因照了。与实
    相相应能趣菩提。功德不尽同虚空等法界。
    岂得与前福德不动不出有限之法为量。供
    养生身名为生因不趣菩提。供养法身实名
    了因能趣菩提。是故格量不可限极。金刚般
    若云。住相布施如人入?则无所见。不住相
    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东方虚
    空不可思量。南西北方亦难测度。法供养为
    最。复次大品云。实相是三世诸佛之母。母若
    得病诸子忧愁。若实相之法不广被众生。约
    众生故言实相病。若止供养一佛于余佛无功
    德。若谤一佛于余佛无罪。若供养佛母实相
    之相即于三世十方佛所俱得功德。若毁谤佛
    母则于诸佛为怨。是故述天帝云。诸佛菩提
    皆从是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第四正格量
    中亦述其上叹信法两行。闻是不思议之经
    信解。是述成上信行人。修行福多即是述上
    法行。第三述其发誓弘经护持流布。从过去
    药王佛去文为四。一明过去法供养之因由。
    二明王子月盖。三结会古今四结释述成
    就因缘由籍中为三。一明有佛。二明有王敕
    示诸子令兴供养。三明诸子奉敕宣行。第
    二从其王一子名月盖去文为九。一王子独
    坐思惟求胜供养.二空中惊觉.三仍问胜法.
    四天劝问如来.五往请于佛.六佛为解说.七
    闻法得顺忍.八佛记其护法.九出家为道为
    法供养。就第六佛为说文为二。初明胜妙之
    法。二从若闻是等经信解者明供养之心。就
    胜法中为四。一从佛言去明最妙之法。二菩
    萨法藏者约法论因。三从能令众生坐于道
    场去是约法论果。四从诸佛贤圣去是为佛
    所叹印其因果。今释第一所说深经者。然实
    相之理非深非浅为深浅两缘。于非深浅之
    中作深浅二说。浅者即是三藏通别之经。深
    者即是圆极之教。故言深经。深经相貌即如
    大士上来所说观身实相之义。即是清净之
    深经也。难信者如一微尘中有大千经卷。人
    无信者。实相之理止在心中无劳远觅。近而
    不识说之不信。故云难信。难受者若有所受
    则有所行。若无所受则无所行。信受实相则
    能修行。若不信受不能修习。微妙者即是不
    思议解脱之异名。亦是三德微妙我法妙难
    思。清净无染者不为三种见思所染。犹如虚
    空无诸净秽。非思量分别能得者动念运想
    所不能契。无念无分别自然流入萨婆若海。
    亦非三藏通别方便之人所能测度。二明因。
    菩萨法藏所摄者明菩萨法藏闻持前行。三
    德秘密之藏不纵不横无所积聚乃名为藏。
    含受诸法悉入其中。陀罗尼印者陀罗尼名
    为能遮能持。持善不失遮恶不起。不起不失
    名之为印。至不退转者即是遮持诸善无有
    退者。亦是无生法忍不退之位。成就六度者
    (云云)。善分别顺于菩提。即是善能分别诸法
    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众经之上者在三藏通
    别教诸经之上故。入大慈悲即是起无缘之
    慈。如上三十二种慈。离众魔即是离八魔十
    魔等。亦是离三种之爱。天魔属生死为爱流
    转。菩萨离此故名离魔。及邪见者亦是三种
    方便中一切诸见。自此之前皆名邪见。实相
    之中皆离此等诸见。顺因缘者因缘之性即
    是实相。顺此实相深观诸法。具生法二空因
    缘即法空也。缘实相修二空三昧。三约果明。
    坐道场者若能如此圆观实相入涅??。般若
    名为住。住发心住时即能八相成道随缘作
    佛。故云初发心时即坐道场。转法轮者是圆
    顿渐三教。故言转法轮。天龙共叹者既坐道
    场为佛利益一切人天敬仰。入佛法藏者安
    处诸子秘密藏中也。圆教摄四十二贤圣。偏
    教摄二十七贤圣。皆佛法藏也。一切智慧者
    皆令禀偏圆之人得入佛慧。法华云如是之
    人我今亦令入于佛慧。说众菩萨所行之道
    者。菩萨以实相为道。虽复禀余教终引归实
    相。依实相义者若因若果无得离于实相。约
    此实相辨于偏圆之教。故法华云若深智者
    为说此法即说于实相。又云若不解此法于
    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即是说偏渐之教。
    宣说无我住空寂灭等也。能救毁禁者方便
    教中皆乖圆极名为毁禁。若入圆中无复方
    便之过。亦是小乘中毁重之者无忏悔处。若
    是大乘能有无生正观洗浣。故言救诸毁禁。
    诸魔外道怖者断除爱见两种之心。故无五
    怖。第四诸佛称叹即契于实相。初心即能作
    佛。故为诸圣之所嗟叹。背生死者背三种生
    死也。示涅??者即是示百句解脱也。十方佛
    所说者一切佛道同皆共说此实相也。第二
    从若闻如是等经者是明供养之心。就此为
    二。一明信行二明法行。若闻说实相之法即
    于闻中生解。通达无碍名信行供养之心。若
    闻不闻如法修行观因缘空断诸妄见。见实
    相理得无生忍是名法行供养之心。复约四
    依释之。于法了不可得是名依义。诸佛之教
    本为逗物根宜。不可定执故不依语。识是具
    烦恼法不可依识。不了义经是三方便。教非
    实故不可依。了义是可依。人是生身故不可
    依。达无明源底者知本来不生。故毕竟无灭。
    观因缘无有尽者即是痴如虚空不可尽。第
    七闻法得柔顺忍者即为二。初得顺忍之益
    二解宝衣报恩供养。若作圆教明柔顺忍者。
    柔是柔伏即是十信。铁轮之位六根清净。若
    发真明入理即得无生忍也。解衣供养为二。
    一供养二发愿行法供养。请威神加被使得
    降怨宣通大法。第八佛记者。但记其后代
    是弘法护持之人。与物有缘能兴立大法。未
    见记作佛之文。远而为论亦应即明出我齐
    文未有。第九明出家修道行法供养。就此
    为二。一明出家护法。二明化人多少。百万发
    菩提心是用圆教所说。十四那由他发二乘
    心是用方便诱引。用此圆偏两法导利众生。
    故是法之供养。第三结会古今如文。第四
    述成上发愿弘经护持宣布。亦护行经之者
    悉使和安
      释嘱累品
    此品流通文中第二。前明天帝发誓弘经。此
    辨如来金口所嘱。嘱是付嘱为义。以无相之
    实法付嘱弘护之人。累是烦劳荷负之义。今
    将此大法专为己任。令外难消转内行宣通。
    故称嘱累也。就文为三。一佛付嘱弥勒.二
    付嘱阿难.三大众闻经欢喜。付弥勒中为二。
    初佛付嘱.二弥勒受旨。就佛付嘱为三。一正
    付嘱此经.二释.三简得失。正付嘱中为二。一
    付嘱尊经.二命神通守护。以无量僧只所集
    付汝者。若按迦旃延所解三藏中。明三阿僧
    只习学佛法。百劫种相佛道现前。此是三藏
    小乘浅近之法。修学研行劫数为少。若按释
    论弹于此义。佛法无量岂是三只所学能遍。
    乃经无量亿僧只习尘沙佛法诸深法门。乃
    可圆满大乘深妙。是故学劫亦多。今言无量
    劫所习。故知是大乘妙典付之弥勒。第二
    当以神力广宣令无断绝。即是命令守护。但
    以此大法付嘱弥勒者。正明次绍尊位。智断
    方圆与物有缘。神通具足堪能弘护令不断
    绝。若末代众生去圣既久非唯神根?浊。亦
    乃障碍多兴。如多宝处必饶怨贼。道高魔盛
    妨难则生。若不得圣力冥扶则外难侵逼。若
    蒙神光加被亦使心解开通。内因外缘既整
    法宝则无断绝。是故命以神力加诸众生堪
    闻之者。此中应引优波鞠多为魔所恼。令无
    数人不得悟道。遂令受化之者为魔所惑。用
    神力缚于魔。一切闻经得益不可称计。亦恐
    是用神力弘经之意。第二释者从所以者何
    未来世去。即为二。初明末代亦有得道之机。
    次明不闻斯经则失善利。前明末代有得道
    之机者。但凡夫缘悟不同。或见法王面前得
    益。或因去世渴仰生悟。故经言应以灭度得
    度者而现灭度。如为治狂子故实在而言死。
    留诸香药色味芬芳悔懊心生。服药即愈。若
    不见佛克责精进愧不值佛世。因是入道得
    出烦惑。故佛去世后一百年十万出家九万
    得道。当知佛后之机亦复无量。此应引鞠多
    佛在之时求出家。觅智齐身子。佛言不得。即
    退还外道法中。佛因记之。此人得道之机在
    佛灭后。后为阿难弟子度人无量。得道恒沙
    时人敬誉为无相佛。即是释未来世中天人龙
    鬼有发心之缘。乐于大法必得度脱。不可不
    弘如此胜教使其闻也。第二从若使不闻是
    经则为大失者。但闻三藏方便之说则失大
    乘毒鼓之利。普贤观云。法将灭五百岁时一
    心修此法华三昧即得六根清净。故知末代
    亦能有入大乘之机。若不闻此经永失法利
    故须宣通。三从菩萨有二相去是简得失。
    就此为二。一简得失二广举非释。得失中为
    三。一标相二略解释三约人释。若是三藏教
    中多就因缘历别事相之中以明诸法。若依
    此学者是新发意人。诸大乘经别圆之说无
    依无倚离诸心识。言深经者即是贪欲即是
    道恚痴亦复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若
    离是三法而求菩提者。譬如天与地。指此三
    毒之性能通达三毒实相不可得。犹如虚空。
    而能出生一切佛法。彼经云深达此法者亦
    不破于戒。深达此法者亦不着无碍。行人多
    谓三毒是道。而着此无碍毁于正戒正见。何
    谓是达于三毒之性。其达此者无毁无着。乃
    称经意。实相之法非因非果说为因果。故言
    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今三
    毒之性亦非因非果而说为因果。说为因者
    即言三毒是道具足一切佛法。说为果者一
    切众生常寂灭相不可复灭。若能闻此贪欲
    之中辨因果二道无毁无着。不生恐畏。当知
    是久行菩萨。如此菩萨但好实相深法。不复
    乐于文华才藻绮饰之言释于贞干之法。以
    此往推知是久行菩萨也。若乐言辨发言藻
    丽文字章节。乃当一往悦于听者终成添水
    之乳。医于实相非久行所行。以此简之知是
    新发意菩萨。如即时人数论分别问答言有
    眉眼。亦闻大乘无倚之说。谓为晃荡不生信
    乐。此中应引须达请佛为老母说法。老母十
    方背佛佛十方现形要不信受。后阿难化为
    轮王。方便引接心地欢喜。信伏心生还归于
    佛闻法修道。何故如是。此是往日沙弥和尚
    多说实相甚深之语。闻不能解不生信慕。?
    梨多说因缘诸法事相。教化事会其心。心生
    爱?。由是缘故。今闻我语了不入心。机在阿
    难回心入道。阿难虽复令其生信终归于我。
    乃能得道。故知文饰之法乃是悦耳之缘。非
    究竟之旨。方便引入为进悟之渐。故所不论
    耳。实相深法能作得道之要。毒鼓之譬此之
    谓也。约此明新发心久行二种之人。但看饰
    辞直语则知得失。第二从复有二法所未闻
    经去。是明广举非。就此为二。前明二法释前
    新学毁谤不近。后明二法释前久学不应轻
    慢取相。前毁谤不近者。此中如喜根菩萨但
    说实相之法。明一切法中有安乐性。胜意禀
    三藏法威仪无缺持戒头陀。忽闻喜根所说
    与其学习相违。心大惊怪毁?璺贪?豢闲?br> 受。即时作法摈此喜根。摈法亦成即入地狱。
    此是新发心人禀方便教毁谤般若不信深经。
    如此之人须深浅知。二者或时不谤此法。然
    于持法之人者无敬近心。或复有时说其过
    恶。此亦是失相。皆非久行调伏心者。第二
    举轻慢取相。大品明。菩萨若于同住新发心
    人生轻蔑相。谓此人无所知晓。起此一念慢
    心却损无数劫功德。更还受罪。如其罪报竟
    方能发心。乃复今日德行。以此而言轻慢之
    心大为过罪。非唯障得无生忍乃更受罪殃故
    简为非。次复有菩萨虽解深法而取相分别
    阶梯渐次。取相分别生决定想。复是动念之
    法非究竟道。何以故。诸法实相清净湛然尚
    无一相。何况有二无言无示。言之者失理示
    之者乖宗。以此分别思量之心何能契会寂
    灭之法。如三时四时五时半满四宗六宗等
    义。皆名法师。探采经意而制立名目。判释义
    门欲言当理。皆非一极无言之术。今家正意
    则不如是。圆融法界冥契真极。不欲令心与
    众生乖诤。虽复立此四教直欲通释诸经之
    文欲穷源底。终不定执四教之义。或时三教
    二教一教无教八教出没不恒。多少无定转
    变自在随人消释。不令此心介尔有着自执
    己见非他所解。若作如此但是诤论非入道
    方法。南岳师说偈。狗见影便鬪。鬪之不肯罢
    遂至渴而死(云云)。今约此简非约营道之意。
    但行人心路不同。虽复种种不出二修。一圣
    说法二圣默然。须识己心便宜方便。若有沈
    塞于默然之道不得开心应须听法。或近善
    知识能开人心。或从经卷寻求义理晓发此
    心。或时听法纷动不能静摄寻经讨义于事
    纷结。觉于心补无深利益。即应冥目束体自
    静其心入默然道。语默两行调伏其心。研?
    和适善能取与简择真伪。如是时中任修寂
    静。如是时中任修智慧。譬如天地或晴或雨
    调节阴阳。是则万物得生。若纯雨不晴则种
    子烂坏。若纯晴不雨芽嘴干枯并不能发生
    万物。要须调适然后乃善。行者如是一向默
    然则沈昏?塞。若纯用分别诸见竞兴。此则
    权实不合导师不生。善巧运为豁然入道。夜
    见电光则入圣法。是为学道之者善识是非
    简别邪正也。故大论言时雨数数堕五谷数数
    生。法雨数数雨善法数数生。若不将圣说圣
    默数数调御实相谷不生也。若偏着知见终
    无入理。故云虽读百千经邪见长诸非。吾我
    毒甚盛虽谓怀常子。石女终不生。若于圣说
    法中能闻即悟。通达诸法自在明了即是信
    行。闻不得悟四念思惟。深彻深照得其边底
    是名法行。圣默然中亦有信行法行。如是禅
    观之时随观一境。则遍通诸境心地开明无
    纤芥之疑碍。如空中风是名法行。若策观之
    时不能得悟加功慊到娄娄不晓。若从善知
    识闻若经卷中见。豁如空中无云表里洞彻
    此是信行人。又从受化为语。如闻而行是圣
    默然。如行而闻是圣说法。第一弥勒白佛
    者正明奉命受旨。就此为三。一弥勒受旨。二
    诸菩萨受旨。三四王受旨。就初为二。初受旨
    次述成。初中又二。初受诚旨二受劝旨。从
    奉持如来无数劫去是受劝旨。就此中为二。
    对上二种。一奉通经旨二奉神力护持旨。此
    中自云与其念力而建立之。若依安乐行有
    所说法冥空益其念力。亦如人说法时思量
    只至一条二条。此至说时即见三五节意。或
    可是心入义门而能明识。或是冥空助念加
    被其人。第二佛述成。第二诸菩萨受旨发誓。
    第三四王受旨发誓。第二命阿难宣经者。
    阿难迹居小道复得罗汉之身。入无余之时
    则生分永尽。何得奉宣大经。此意止令传持
    无谬结集法藏。故命宣经。若就本为语能持
    十方一切佛法。岂容灰灭不能宣布此经。就
    此为三。一佛命.二问经名.三佛答二种名。要
    旨者即是实相。实相总摄诸法。得要即得诸
    法也。三大众闻经皆大欢喜

    维摩经略疏卷第十

    贞和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染江南之[少/兔]毫写
    山上之鹅教虽不遁讲众?@?ブ?济?炭?br> 继门主奇妙之高迹而已
    时元和二年丙辰九月上旬摺之
    本云此略疏十卷依无古点山门竹林房盛宪僧正自江
    户新本被送越之间贵命因难辞自去春二月初至于当
    月十四日点朱终功毕问疾品已前本经无之故谙令推
    量本经文句分文若相违之处后贤本经见合可校之即
    课当山例讲众之初学点朱写留但忽卒至于武州江户
    遣之故不能校合朦气多疾凌之令点之故谬错有之乎
    又第八卷之内前后错乱之处质之押纸付文二丁在之
    后见可细寻之
     宽永十八年辛巳六月二十一日于莲乘院奥隐居闲
     亭快伦记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