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六 >
  • 大般涅槃经疏卷第六_哀叹品下

      哀叹品下
    复次蹑上文来。大地譬佛宝。诸山药草譬法
    宝。为众生用譬僧宝。次合文者我法亦尔是
    佛。出生甘露是法。而为众生是僧。三从何等
    名为下。是释秘密藏。先出他解。次帖文。地人
    云阿梨耶识在妄惑。内称秘密藏。成论人云。
    当来果佛在众生外一切众生当得佛果此理
    属人。是亦内即时未有。是亦外外故非内内
    故非外名秘密藏。涅??本有。论云。众生身内
    有佛亦非密身外有。非身内非身外有。非非
    内非非外有。并非密也。众生即是故名为密。
    前两种解为此论破(云云)。若昔教说者。隐故
    名秘覆故名藏。谓无常覆常相覆无相。不了
    覆了。令常等隐名秘密藏。如形残人如外道
    论等。种种譬喻下文广说是名昔教秘密之
    藏。今经开敞如月处空清净显露不如昔教。
    但以正法微妙不可思议绝名离相众生不解
    名为秘密。法界包含摄一切法用不可尽名
    之为藏。故下文云。不纵不横不并不别是秘
    密义。三法具足无有缺减是其藏义。文义炳
    然那忽余解。举涅??论破诸人师。举涅??经
    破方便教。大风卷雾清汉?P然(云云)。今释秘
    密藏。文为三。一譬三点。二譬三目。三合以三
    德。此之三文一往而言是从事入理。三点是
    文字此约言教。三目是天眼此约修行。三德
    是佛师此即约理。又是佛印印于教行。凡有
    言说与此相应即秘密教。修习相应是秘密
    行。证得相应是秘密理。故约三释称理教行。
    初三点中言云何如世伊字外国有旧新两
    伊。旧伊横竖断绝相离借此况彼横如列火
    竖如点水各不相续不横不同列火不竖不同
    点水应如此土草下字相细画相连是新伊
    相。旧伊可譬昔教三德。法身本有般若修成。
    入无余已方是解脱无复身智如竖点水纵而
    相离。又约身约智分得有余解脱横一时有三
    法各异如横列火各不相关。新伊字者譬今
    教三德。法身即照亦即自在。名一为三。三无
    别体故是不横。非前非后故是非纵。一即三
    如大点。三即一如细画。而三而一而一而三
    不可一三说不可一三思故名不可思议。不
    可思议者即非三非一名秘密藏。如世伊字。
    此句是兹经之根本。为显斯义广立问答致
    二十五品洋洋无尽。若失此意全迷根本将
    何指归(云云)。次约三目释者。摩醯首罗居色界
    顶。统领大千。一面三目三目一面。不可单言
    一三纵横若并若别。能严天颜作世界主彻
    照三千若不纵横严主照世一切皆成。三德
    亦尔。纵横并别秘藏不成。不纵不横秘密藏
    则成(云云)。次约三德释秘密藏者。果地众德
    但言三者盖举略兼诸。法身之身非色非无
    色。非色故不可形相见。非无色故不可心想
    知。虽非色而色充满十方巨细相容不广不
    狭。虽非非色亦可寻求。能发众生深广智慧。
    故曰如来色无尽等即法身德。般若者非知
    非字。非知故不可动虑分别。非字故不可言
    说书绅。亦非不知非不字。非不知故不同灰
    灭。非不字故不同偏空。虽非知无所不照。三
    谛遍朗极佛境界凡圣并明。虽非字而半满
    具足。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诸字悉了法
    界。流注若悬河海涌不可穷尽。净名云。能以
    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
    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即般若德。解脱者非
    喧非寂非缚非脱。非缚故五住不能系。非脱
    故十智不能虚。非脱而脱。二边之所不拘。如
    百句解脱中说。非缚而缚。为讷钝邪痴阐提
    外道所缚。故有病行婴儿行。住首楞严示现
    善恶。随所调伏众生之处虽鄙必施。如医疗
    病如华在水无染无著名解脱德。佛身业不
    可思议法身则摄。佛口业不可思议般若则
    摄。佛意业不可思议解脱则摄。故知三德摄
    一切德。又大品名为色净般若净受想行识
    净般若净。法华云。如来庄严。又云六根清
    净。总诸经异说悉为三德所收。包含总别囊
    括事理。以略收广不逾三德。若偏纵横。并别
    一异皆非秘藏。文云。法身亦非。般若亦非解
    脱亦非。不纵不横不并不别。三一相即。一中
    无量无量中一。非一非无量者是名秘藏。从
    我今安住下。第四结秘密藏安住三法此结
    三德。入大涅??结秘密藏。如世伊字是结三
    点。文略不结天目。然佛常安住三法而言我
    今者。盖随缘宜故云。为众生故名入涅??即
    此意也。第三从尔时诸比丘去。是疑执章文
    为三。一执二请三疑。佛上斥夺。夺是所证未
    能即舍是故有执。佛说新伊一闻不解欲学
    须请。今昔两教皆是佛说。何故一伪一真故
    有斯疑执。文为两。一叙悲苦。二正陈执。初文
    者其闻佛说安住三法。名入涅??了不思惟
    安住之义而生去此住彼之解是名悲苦(云云)。
    次从世尊快说去。是陈执。他云述上闻法上
    未曾说但执昔教。就执为二。初执后叹。执又
    三。一约教执理。二约行执理。三正执理。快说
    者执昔之教壮之言快。此教快能诠理故也。
    次譬如象迹者。执昔之行。行是进趣中胜故
    以大迹为譬。行有智断想是智之初门举初
    为言。从精勤去。是执断断思则知亦断邪见。
    是故语后不言前耳。及无常想者惑去智亡。
    从世尊若离无常去。正执理此理中适非离
    非不离。若离无常应不入涅??。若不离无常
    犹具诸惑。以非离非不离故能断诸惑。冥理
    会真。岂复过此斥言是伪(云云)。他解离者则昔
    教为非。若不离者则昔教为是。观文难见。次
    从世尊譬如农夫去。是叹也。叹上三执。秋时
    耕者。法有二能。一草不生二水地肥。肥即叹
    教草死叹断。又肥即叹行。农法叹理。秋耕叹
    教。象迹叹行。无常叹理(云云)。次世尊譬如帝
    王去。是请。上闻新伊欲欣修学。如来若去从
    谁禀承因是则请。上讥请中多作亲譬佛斥
    非真。今不敢作亲譬但作主师。譬正是统训
    义宽故也。合有五譬。初一请主譬。后四请师
    譬。观合譬文是请学新伊。何者罗汉已破四
    住无知。无明是所未除既举别惑知请新伊。
    初恩赦者通为声闻未除两惑者作请呪师譬
    亦通为声闻未除无明者作请。香象譬偏为
    学人未除思惑者请。疟病譬偏为无学人未
    除一边者作请。醉人譬通为一切凡圣作请。
    前二譬如文。第三香象譬中。先譬次合。合中
    云。五十七烦恼者。解者有三。五五盖也。十十
    缠也。七七漏也。数人言。欲界四钝。贪?痴慢
    通迷五行。五行者见谛四思惟一。五行上各
    有四四五二十。上两界各除一?则五行下各
    三。三五十五两界成三十。就欲界二十成五
    十。通心七使即七漏为根本。论人云。见谛十
    使迷四谛为四十。思惟四使又迷四谛四四
    成十六。合见谛为五十六并无明是为五十
    七。兴皇云。五门观一一有三倒。谓想见心三
    五十五。约三界成四十五。又四谛各三倒。三
    四十二足前成五十七(云云)。醉譬中行三业恶
    得报合中服药吐惑(云云)。三从世尊譬如芭蕉
    树去。是疑教昔教若非佛不应说昔教。若是
    佛不应非。今教若是何不早说。今教若非云
    何称实。是故致疑。就文为三。初明无我。次引
    证。三明用。芭蕉约行阴。浆滓约色阴。七叶约
    三阴。次引佛说一切法无我我所。三如鸟迹
    空中下。明无我用者。昔教能除见思故也。所
    以明无我者。佛昔教明无我我修无我。若
    有我者无有是处。云何今日说言有我。故举
    无我为疑教端。第四从尔时世尊赞诸比丘
    去。是破执除疑。文为二。先赞次破。初文者。
    上有三意。何故独赞无我。无我是执疑等本
    故也。何故赞之。世间问答法尔故也。又初以
    无我破邪其能服用。又将欲夺而先与之。又
    执劣感胜即四悉意也。次佛破为三。初破其
    偏理。下文云。是三种修无有实义。二破其偏
    行。下文云。先所修习悉是颠倒。三破其偏教。
    下文云。先所断乳此非实语。此三意各二。谓
    腾执酬破初破偏理。先腾次酬。初腾为三。一
    接赞腾执。二作譬。三世尊下结叹。醉有二过。
    一倒乱。二乖善。三结叹文二。初结醉过与不
    修者。二叹无过与善修者。次佛破者即以酬
    为破。于中为二。初破不倒乱是倒乱回醉与
    之。次破善修非善修。回不善修而与之。初破
    倒乱为四。一诫听牒起。二明其倒乱。三出不
    倒乱。四结过归之。诫听中言牒起者。重牒彼
    计。但知文字不知其义者。文是语言义是理
    趣。醉亦闻语不晓语意。亦自有语而无实录。
    汝亦如是闻他流转他不流转。自言善修实
    非善修。次倒乱中提日月来者。正破倒乱譬
    也。众生者。他云。正寄比丘泛指众生。今谓不
    尔。既回醉与之。当知比丘即是众生我计无
    我者。破其倒乱。亦是破其执。于无常无我为
    是。汝以无常无我为是。此是亦非实非无我
    横计无我。如彼醉人于非转处而生转想(云云)。
    三我者去出不倒乱者。即常乐我净汝之所
    非则不非。乃非其所是佛者觉义以自在故
    名我。常者法身不从缘生故常。乐者即是涅
    ??。涅??无受名为大乐。净即是法。法即无染。
    汝所非者而今则是。是义不知良由于醉(云云)。
    四汝等比丘下结归者。即回醉还之。比丘谓
    常是倒无常不倒。佛回无常是倒常是不倒。
    如日月不转醉见回转。日月岂醉醉者过耳。
    常乐我净实非无常。横计无常是倒者过。次
    从汝等若言去。破善修非善修文为四。初双
    标两修。次双明八倒。三双回过还之。四专举
    胜修初中云。汝等若言者。是标其善修无有
    实义。斥善非善如醉伪言而无真实。次标胜
    修。夫相对者义有广略。或作十门八倒六行
    等不同。今但略对三次从苦者计乐去。是双
    明八倒。汝行八倒云何自树称为善修。文云。
    是人不知正修诸法。三从汝诸比丘去。是双
    回八倒而反归之文为二。初回常乐四倒归
    之。后回无常四倒归之就初又二。初正回倒。
    次三番料简。初如文。次三番者。谓世出世有
    不有倒不倒等。初世出世者。夫至理如空非
    世出世惑之者成倒名为世间。解之者成德
    名出世间。无明覆汝唯倒非德。彼若救云。若
    是倒者云何名为常乐我净。次世间法下。有
    不有故于世间料简字义。义如下说但有其
    名是故非德而无其义。三何以故下。有倒无
    倒是则但有四倒三倒显其无义。旧云。三心
    无倒识心是倒。又云。识心无倒余三三倒。想
    有想倒。受有心倒行有见倒。又通别二释三
    倒通在四心之中。差别对者识心心倒想受
    想倒行心见倒。又凡有心缘境即心倒。通是
    想像即想倒。通能分别即见倒。又初心妄计
    即心倒。心缘成想是想倒。想成水执是见倒。
    又见倒在凡夫。心倒想倒是学人。无学则无
    倒。今谓何故却以倒还比丘。是等比丘妄谓
    心尽心实不尽无漏心空想遍见故。故成三
    倒一倒具四。成十二倒故结过还之。问世间
    亦有常乐我净。出世亦尔者亦应言。世间亦
    有无常无我出世亦然耶。答例二乘无常无我
    即是世间诸佛无常无我无上方便。即出世
    间。问有名无义(云云)。世间出世间倒德非倒
    德胜修劣修并应四句分别。又世间唯倒无
    德。出世唯德无倒。即倒不倒是世倒之德。起
    方便用是出世之德。例余一切诸义悉然旧
    云。无常无我是劣修。常乐我净是胜修。又云。
    单修者劣。双修者胜。又非偏圆修乃是胜修。
    今问属当诸修与谁分别(云云)。单胜修者是次
    第人双胜修者是不定人。非偏非圆者是顿
    人(云云)。四从何等为义去。是专明胜修。文为
    二。一对劣明胜。二劝胜修。若通论其劣备有
    诸过。但偏破甚者生死有缚着故无我。声闻
    更进趣故非常。外道以苦舍苦故是苦。有为
    多染是不净(云云)。偏举胜破劣如经。今通意者
    初文云。我者即如来只标三宝摄一切法。常
    即法身。此标三点摄一切法。乐即涅??。此标
    四德摄一切法。净即无为。此标法界摄一切
    法。然此诸义不纵不横不一不异不可思议
    故得是义故得是胜次若欲下。劝修如文。次
    从时诸比丘去。是破其偏行亦名酬请。文为
    二。初腾请。后酬请破行。初腾为三。一领旨叹
    佛。二因叹正请。三要命结请如文。从尔时佛
    告去。是酬请又二。初诃不应。次正酬。初诃者
    如来去住非汝境界。汝既不能知佛往来。宁
    得随去故言不应。次酬请为二。初以人酬。次
    以法酬。汝前请住正欲学法。今留人法于学
    顿足更何所请。人酬中为三。一标付嘱人。次
    叹人同如来。三释叹初二如文。第三释中意
    者如王委任大臣。巡者行也。佛欲巡行余方
    故委任迦叶。从汝等当知去。以法酬请又二。
    初酬请。次破偏行。初酬中有法譬。合譬中从
    春时去为偏行作譬。旧云。闻思修慧。观文不
    会。今随河西朗师。分文为两。先明起惑失理。
    后修学求理。初一句是起惑。春时者年初。物
    生譬起惑之始。又因惑生解故言春时。有诸
    人等二句失珠之处。旧云大池是无常教。朗
    师云。是生死海。浴字或作沼多作浴。乘船游
    戏三句失珠之缘。旧云。闻慧解浅故云游戏。
    河西云。恚慢心如乘船五欲乐如游戏。失琉
    璃宝喻失佛性。旧或言。失理或失解。没深水
    中一往没失非永失也。旧云。圆理蕴在无常
    教下故言没深水中。又佛性理为恚慢生死
    所没不能得现。次是时诸人下。习解求理为
    二。先依昔教偏修即是伪修。二明今教圆修。
    即是胜修。初云竞捉者。即是偏修无常苦观
    而习学之。瓦石自伤害譬苦。草木虚浮譬无
    我。砂砾水底分分离散譬无常。各各自谓无
    非得理。次欢喜持出下。譬今教圆修。旧亦三
    慧今意不尔。犹是偏修之未明理未极。故言
    乃知非真。一往为四。一悟昔非真。二由佛性
    力令众生悟。三明信解。四明慧见即是得理
    初文即今教起已方悟昔非。旧两释欢喜向
    前持出向后。庄严云。欢喜持向前出非真向
    后。今皆为一句。次是时宝珠下。由佛性力始
    明真修。此闻今教说于佛性由佛性力令众
    生悟。在水中者佛性非远。只在生死五阴
    身中水澄清者由佛性力令众生悟。三于是
    大众下。明一往信解喻之如见而未得取。如
    月形者中道圆理究竟无缺。四是时下慧见
    也。安徐者处在生死如在涅??故言安徐。次
    汝等比丘不应下合譬。又四。先合偏修。次合
    圆修。三复应当知下重合偏修。四欲得真实
    下重合圆修。此中经文是留心处故存旧解
    请勿嫌烦。今释此章。诸比丘虽闻新伊未除
    旧执。谓佛无常所以请住。虽信法常未信佛
    常。口虽请新意犹从旧。佛诃其旧执云。汝等
    不应作如是语佛酬其请新故言所有正法悉
    付迦叶。如来缘谢故去迦叶机兴故付。内同
    佛德外委大臣秉正法教乃指圆伊而作依止
    酬其所请。此中为学新伊者故。故言法付迦
    叶。下文为不学新伊者故。故言迦叶无常不
    堪付嘱各各为缘。今初以法酬请中为二。一
    法说破。二譬说破。法说者汝欲学新伊。应改
    迷生信犹存伪执真法不染故云。汝先修习
    无常苦者非是真实。次譬中又二譬合。初如
    春时去先开。放逸失宝譬。次开求得不得譬。
    亦名有方便譬无方便譬。春时者年物俱新
    适悦时也。譬五尘六欲是耽湎之境。诸人者
    总譬放逸之徒在大池浴者大池譬生死河。
    浴譬恚慢爱憎等也。乘船譬乘诸业。游戏譬
    着可爱果失琉璃宝者譬无解。因于放荡慧
    解潜昏故言失耳。故此章破行失为便非先
    解。后失着乐翳解义言失耳。没深水中者生
    死阴覆也。从是时诸人去为无方便求解不
    得作譬。诸人者通是迷徒别拟三修。悉共入
    水者信于初教义如入水求觅是宝者作劣三
    修。竞捉瓦石者证三为真。自谓得者言得灭
    度。欢喜持出一句譬上称叹象迹。第一善修
    无我内执在怀故言欢喜。向佛称叹故言持
    出。譬上封执生疑之意。乃知非真者为有方
    便求解得者作譬。譬闻今教破昔理行非实
    方知苦无常等伪同瓦砾故言乃知非真。都
    从上来合作六意。共消求得之文。夫宝珠者。
    珠是本有非适今也。而众生着乐沈没水底
    拙观推求竟不能得即理宝珠。以闻今教知
    前不实知字知义。始自今经即名字宝珠。是
    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者观行
    宝珠。依教观理。理为所诠故言犹在水中能
    诠如所诠。所诠如能诠故言以珠力故水则
    澄清。于是大众乃见宝珠故。在水下犹如仰
    观虚空月形者相似宝珠。仰观于月仿佛类
    珠似解邻真故言乃见。相似位明矣。虚空譬
    相似常。月圆譬相似乐。月光譬相似净。非上
    非下以上比下。自在无阂譬相似我(云云)。是时
    一人譬分证宝珠。以一名人。人得其门故言
    一人。方便力者道前圆修。安徐者安于生死
    作涅??解。微妙正观徐详审谛不昏。教水不
    动心波与理相应。即分得宝珠。此约六位显
    有方便胜修之人求得宝珠约行义便。汝等
    比丘者合得失两譬又二。而复两番合者。初
    番合三修得失。后番合四修得失应用此意。
    遍历诸法皆有劣胜两种修也。故文云。在在
    处处常修我想常乐净想。岂独今经非止一
    境触处成观思之。第三从尔时诸比丘去。是
    破疑教章。文为两。初腾后破。初腾具昔教行
    用理如佛先说教也。而修学者行也。离我慢
    等用也。入涅??者理也行理等已破竟。语势
    相成正意在教。昔教若是今不应非。今教若
    是。何不早说(云云)。就破为两。先叹问。次答。答
    又二。先譬后合。譬为四。一譬四倒病。二譬三
    修药。三譬三修病。四譬四德药。就初为六。初
    倒病者王是也。内?常净外举我威贪引取
    乐是为病者。次秉倒师者外道着常净为顽
    着我乐为?ㄐ安∈σ病H?攀苄暗埂N胶翊?br> 俸禄信邪术也。四纯用乳药者倒药也。色白
    是常味甘是乐腻润为我称药是净。即邪药
    也。五亦复不知自是邪也。六是王下亦不自
    知病王不别者是病者不知是倒病也。已略
    对竟。重更释文。王者王领为义。如受化者亦
    有徒属。譬之为王。无明为?。着乐为钝。世
    智为少智。医譬外道。其实不能治病。而亦欲
    为众生疆请。春秋传云。心不则德义为顽口
    不谈忠信为?āM獾酪喽?D谖拚娼狻M馕耷?br> 说。俸禄者受化众生供养外道。纯用乳药者。
    总明药少病多俱不知药病。不知病起根源
    者。众生三毒八倒由于取相取相缘于无明
    其所不知不知病也。虽知乳药是不知药。佛
    假说我横计即离。乍言青白黄黑(云云)。风冷
    热病者逗药失所。风喻?冷喻痴热喻爱。是
    王不别者何但不知药亦不知病。次复有明
    医者。譬三修药。文为三。初说明医。二治病
    缘。三正治病。初文明医晓八术。一治身。三
    治眼。二治胎。四治小儿。五治创。六治毒。七
    治邪。八知星。内合佛知八正道能治八倒病
    (云云)。今通论医有十种。一者治病但增无损或
    时致死空见外道也。恣行恶法善法既亡慧
    命亦死。二者治病不增不损常见外道也。投
    岩赴火不生禅定不能断结。三者唯损无增
    即世医所治差已还发断结外道也。四治病
    差已不发所治不遍即二乘也。五者虽能兼
    遍而无巧术六度菩萨也。六者治无痛恼而
    不能治必死之人通菩萨也。七者治难愈病
    而不能一时治一切病别菩萨也。八者能一
    时治不能令复本圆十信也。九者能一时治
    亦令复本而不能令过本圆中心也。十者能
    一时治复令过本圆后心也。今之明医即第
    十医。通达常无常等二鸟双游即是八术。次
    从是时旧医去。是治病缘为二。初同后异同
    为三。一同生业。二同学业。三同化缘。初同生
    业者。明如来托生王宫纳妃生子而众生不
    知咨受反生贡高如文。次同学业者。乘羊车。
    学书后园讲武脱冠遣马诣阿罗罗六年苦行
    等。四十八年者。中阿含云。就外道学必先给
    使四十八年。然后与法宗师云。自佛出世凡
    五十许年法华已来至涅??时始明久本。前
    三时教唯明此身成佛无别本身。然师弟之
    敬必自终身则犹是外道弟子故言四十八
    年。从法华已来别有本身。所余二年始非其
    弟子此解太漫。又开善云。四十即四禅。八年
    即八定。六卷云。四十八年。冶城云。八禅中各
    有六行厌下苦?障攀上胜妙出合四十八。
    依天台止观中四见为根本。一见三假一假
    四句一见十二句四见合四十八句。即是邪
    法四十八年。三共入见王者是化缘同然外
    道实无观机之智邪化先出故言是同。次是
    时客医为王说去。即是后异又为二。初少异
    后顿异。初文云。医方者如为提谓说五戒文
    鳞三归技艺者即是神通。如瑞应中明。治国
    疗病者三归翻邪入正。譬如治国。五戒治五
    恶譬之疗病。又归戒者皆能翻邪治恶。时王
    闻已即是归正驱令出国即是舍邪从是。时
    客医去即是顿异。又二。先观机顿异。次设教
    顿异。初观机中有问有答。实非显灼二往复
    也。初求愿者唯观一初教之机也。次王即答
    者根缘冥对右臂身分者右手动便譬初教中
    无常苦。便余身分者譬后机教并皆随顺此。
    即已有大机意也。又解右臂譬我见。余分譬
    诸惑。作此解者于初教便彼客医言。我不敢
    多者此重观机但唯须初教一机多伤损者我
    是生惑妨害事多。若闻正教犹故计我。当断
    善根之首。横死者以解断惑。此是寿终以惑
    障解此名横死。时王答言下众生受化。复传
    未闻即上中下皆得悟也。次尔时客医去。即
    正施教此中举五味者。即五门观。辛譬不净。
    苦譬无我。咸譬无常。甜譬空。酢譬苦(云云)。三
    其后不久下正治。众生复起无常之病。前破
    邪常说无常教。众生不解定执一切皆是无常
    还复成病。譬如痴人谓鹿为马。智人语言。此
    鹿非马。虽知鹿无马而执无为马。何处复有
    无是马耶。故无马是病。起无常倒。复有多种。
    一谓佛果无常此病易见。二谓生死无常此
    病难见。何者生死即是真常。佛性既谓无常
    宁不是病。文云。王复得病者众生病也。文为
    二。一正起病。二根缘扣佛初如文。次即命
    是医下根缘扣佛如遣使命医。古本云。我今
    病重困苦欲死四医占王病下。说今真常四
    德之药。文为四。一一往为说。二众生不受。三
    如来重说。四众生方受。初文又四。一正说。二
    开权。三显实。四病药相治。初即如来正为说
    常次我于先时下开权。古本云。所断乳药是
    大妄语。今经治定止言昔非实语明昔权宜
    说非究竟。三今若服下。显实即显今时常乐
    之教。四王今患热下病药相治无常譬火。能
    烧世间故言患热。今圆常之药犹如乳味能
    治热病。次时王语医下。众生不受即前诸比
    丘疑执不受常住之言文中有四。双惊双讥
    贬如来褒外道。狂耶是一惊。热病是一惊。故
    云双惊。狂谓失心之病。今惊如来为是失本
    无常之解。热病者是惊如来为更起于邪常
    惑耶。汝先言毒。今云何服。即是双讥。汝先言
    毒。今云何服。即是以昔讥今。今既令服先那
    言毒即是以今讥昔。回互此语即两讥也。欲
    欺我耶者还成上意。三先医所赞下。是贬咎
    如来。如来误我驱逐旧医。四如汝所言下。褒
    外道如文。三是时客医下如来重说即是此
    中破执释疑。文中有四。一止其所说。二正为
    释疑。三重问。四重答。此初即一往止其所说。
    次如虫食木下正为解释。又二。先譬后合。此
    中通体是譬。今更为譬。作譬明外道横计之
    我。偶与正我名同而非解理如虫食木。次大
    王当知下合譬可寻。三时王问言下重问。四
    客医答言下重答。又二。先唱两章门。次释两
    章门。初唱章门者。初即毒药邪常章门。二即
    甘露真常章门。次云何是乳下释两章门。又
    二。先广释甘露。后略解毒药。所以尔者。既广
    识甘露反此即毒不劳繁文。就初释甘露章
    又三。牒释结初牒可见。次若是乳牛下释章
    门。旧解七事初事者。本明于乳而言牛者欲
    明乳从牛出譬教是佛说。此言牛者为犊子
    时不食酒糟等后成大牛其乳则善。譬为菩
    萨时已不起断常果时多得。诸法师云。酒糟
    能令荒醉以譬五欲之爱。滑草滑利则譬利
    使。麦[麦*弋]?涩以譬钝使。兴皇云。酒是真味糟
    糠则无譬横说求真无复真味。又云。酒清浮
    在上。糟沈浊在下。譬断常高下。滑草譬贪欲。
    麦[麦*弋]譬?恚。次其犊调善下第二事明复有
    善好眷属放牧之处。第三事所行境界不高
    不下。二解一云。慢心为高。爱心为下。又云。
    二乘为高。凡夫在下。饮以清水下。第四事明
    唯有般若清水无戏论驰动不与特牛下。第
    五事外譬特牛是无乳之牛内合。诸恶知识
    断常之人不受中道圆常之教。即是特牛饮
    食调适下。第六事旧云。禅定之水譬之如饮。
    智慧资粮喻之如食。明定慧二事并得所宜。
    又云。正以此慧方便自资不令失所故言调
    适行住得所第七事。旧云。精进勤策名为行
    取舍调停故言住。又云。常在中道平正故
    言行住得所。次除是乳已下释毒药章门。
    今明是义不然。何者既举甘露破于毒乳应
    辨常义破于无常。何用利钝两使释滑草麦
    [麦*弋]。复将矜己以蔑人。解高原下湿此与声
    闻断。见思何异。共二乘无我我所何殊。同
    于无常如何破病今所不用。今释七事牛譬
    教主。即喻法身常身舍那尊特异于无常丈
    六。乳譬常教。此乳亦名醍醐。下文云。牛食。
    忍草即出醍醐。是其义也。酒糟者酒清譬无
    为定。糟浊譬有为定。佛不耽染真谛三昧如
    不食酒。不味者俗谛三昧如不食糟。滑草麦
    [麦*弋]者泥洹智易得如滑。分别智难生如[麦*弋]。佛
    智非一切智非道种智。其犊调善者得中道
    理柔和善顺。不处高原下。湿者不以涅??为
    证不以生死可住。饮以清水者非五欲淤泥
    非无明?浊离此二边。即佛性清水不驰空真
    不骤俗假。不与特牛同群者特牛无乳。譬无
    慈悲明佛有不共慈悲。饮食调适者入空为
    饥出假为饱。中道不入不出。即不饥不饱。行
    住得所者住秘密藏是住得所。二鸟双游是
    行得所。如此释者。符经合义。常破无常文理
    俱会岂与他同。四从尔时大王下众生受化
    又四。一受教传化。二余人不受。三重为说。四
    方信受。初文前自信受后更传化。即上根
    人自得解已传化中下皆令得悟。次国人闻
    之下中下不受。三王言下重复传化。四尔时
    大王下上中下根俱时领悟次汝等比丘下。
    合譬。上本有两药两病。今此合中但合两药
    不合两病。所以然者。本疑经教有说不说。若
    昔非者即不须说。今若是者何不早说。今用
    此意除疑为邪常故不得早说。今常复破邪
    常病故只得说于昔空无常今直合。两药令
    于教门可解故不复言病文中。初合无常之
    药。后合真常之药。上譬中先明始同后明末
    异。今亦偏合此先合始同。今言如来为大医
    王。正合前时有明医晓八种术。出现于世者
    今合从远方来。次降伏一切下合末异。初合
    渐异即合共入见王说种种医方及余技艺治
    国疗病等。次欲伏外道下合顿异。即此教意
    无我无常合前和合诸药。谓辛苦咸五味。次
    比丘当知下合此教意前结外道之非。后结
    今教为是。为调众生为知时故须说此无。三
    如是无我一句二解。一云此语向后。二云此
    犹属前有因缘故。合前真常之教。合后又三。
    第一正说。二简外道之非。三说如来之是

    大般涅??经疏卷第六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