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七 >
  •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一(上)

    吾先师昔居宝云尝讲斯典。其徒繁会竞录
    所闻。而窃形卷轴。况笔寄他手反羁乎旷远
    之旨。至于援证经论辞多舛谬。予每一临文
    不能无慨。近因讲次忆其所领大义撰成记
    文。仍采孤山索隐中俗书故实。用为裨助。庶
    览者不以事相之关情。但思理观之为益。时
    天圣五祀腊月三日记
    释题二。初正标题目。金等四字即所释也。
    文句二字是能释也。所释经题委在玄义。能
    释文句者文即经文。句谓章句亦句逗也。即
    以章句节其经文。令其诠旨各有分齐。故荆
    ?云。以由释题大义委悉。故至经文但粗分
    章段。题云文句良由于此。然立此二字盖谦
    辞耳。若观释经大义非少。又解诸经皆称文
    句。乃是通称。故以经题简之令别。二能说师
    号。住处得名如常所辨。二入文二。初定三分
    二。初的指所传。异于真谛所译七轴二十二
    品。故指四卷十八品也。世有足嘱累为十九
    品者谬也。以诸译本皆无此品故。二正判三
    分二。初引诸师判二。初总举不同。盈者进也。
    缩者退也。盖言诸师分割三分进退不同也。
    二江北下正明。初判三。初江北师。以四王等
    各于佛前发愿拥护说听之者。故云大誓护
    经。流水长者除病救鱼。萨?侍?由嵘硭腔?br> 等。为大悲接物。此师之意与下真谛新旧虽
    异大意是同。二江南师。与今分节三分似同。
    但昧寿量半品属序耳。三真谛师二初判文。
    真谛三藏于梁世重译此经。名金光明帝王
    经。更加四品。谓三身分别品。灭业障品。
    陀罗尼净地品。依空满愿品。足谶本十八凡
    二十二品而出疏解释。故云新文等也。二真
    谛下明义。仍斥江南以授记除病悉在流通。
    故云后师弟因果等也。合云师因弟果现文
    似倒。二今师下示今师意二。初约理破诸师
    二。初总斥人情。正斥真谛义兼江北。以此
    二师判师弟因果。并在正宗。意谓序分全未
    辨说修证之道。至流通分道味已歇微末而
    已。故总斥云是义不然。二夫三下别示经意
    二。初立意二。初明三分互通。杜塞也。三分共
    成一经感应岂得义理互不相兼。如初序分
    叙述发起。若不阙于下之二分。何名正通之
    序。正是序中所发所述。复是流通所宣流布。
    不尔何名一经正说。流通一段。若舍序正为
    通何法。是故三分各具三义。上中下语即七
    善中时节善也。妙经云。初中后善。若其杜绝
    何名善耶。二又众下众机遍益经所被机益
    有迟速。不必皆在正宗悟入。故云根性不定。
    何容序分全无法味。通中法味歇灭微末耶。
    既其不然。于流通中说流水因及信相果。复
    何所妨。弥益也。督率也。励劝也。二又法下引
    经。师即释迦也。达多品中明佛往劫以国
    王身事阿私仙求大乘法。故曰师因。持品授
    记波?耶输等成佛劫国即弟子果。古诸法
    师判法华经。自法师品后皆属流通。而人共
    许。此与江南判今流通有师弟因果。其意齐
    也。故云与义无妨。然不可定执故云与夺
    由人。二今下据义分今部二。初分经二。初
    定三分文。今分三分大同江南。但序盈半品。
    故引三师但破真谛。二序者下示三分义二。
    初正示。将者当也。正宗流通在序分后。今序
    当有二分之益。故云将有利益。正当机者当
    是对义。即正对机缘辨说常果忏赞之道也。
    筌鱼笱也。[罩-卓+弟]兔?也。筌[罩-卓+弟]喻言教。鱼兔喻义
    理。欲使言教流至将来。正像末时常令群生
    取于义理。故云不壅于来世也。二经曰下引
    经。二疑者下释难二。初立难。既称序分。合
    齐序品。安得复入正宗寿量半品余耶。二众
    经下释通三。初引他部例。净名经以佛国因
    果以为正宗。既无序品。诸师乃将佛国半品
    而为序分。若大品般若序品中云。佛知众会
    已集告舍利弗。菩萨欲以一切种智知一切
    法。当习行般若波罗蜜等。如此说者已是正
    宗。而文在序分。若涅??经常寿为正。既无
    序品乃以寿命品中集众为序。此约北本也。
    若南本者谢公治定。乃取寿命集众之文。题
    为序品。此等三经或序入正。或正入序。诸师
    分解不以为疑。安得独疑今判序分入寿量
    中耶。二斯乃下明此经意。斯乃出自集经者
    节品之意。盖以若将寿量品题。于天龙集信
    相室后安者。则令四佛断疑之文孤然而起。
    故云崭绝。崭锄衔切。崭岩山貌。若文孤起则
    如山岩之险绝。不相连属也。为此之故安寿
    量题于序段中也。三今从下约今意结。品虽
    属正义当序分。岂顺标题令义失耶。二序有
    下至释经三分也。初释序分二。初释品
    题二。初释序二。初标三义。经之序分义合
    有三。诸部之中或?一二盖阙略也。今经与
    法华等诸大部中皆具此三。二次绪下释三
    义。绪谓茧之绪也。凡茧之抽丝先抽其绪。
    绪尽方见其丝。今以五事在初如丝之绪也。
    冠去声呼。叙方将述当益。盖言叙述当时
    有正宗流通之益。故此序述下一十七品也。
    发谓开发物机之信也。起谓兴起圣应之教
    也。此序即以现瑞骇动物情。令信心??教
    必深益。三品者下释品二。初举梵翻名。二
    品是下就名释义二。初正释。此中文句俱在
    经也。以能诠教皆用四法。谓声名句文。此
    有二种。佛世灭后。若约佛世八音四辩梵音
    声相。此一是实。名句文身但是声上屈曲建
    立。此三是假声属色法。名句文身属第三聚
    不相应行。?酬际?某陕凼?哞べざ???br> 种。此则大小二宗所立有异。名句文者。唯识
    云。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
    依。若约灭后诸圣结集。彼土贝叶此方黄卷。
    其中所载名句文者。皆依形显色法建立也。
    今略举此二具足应四。气类相从者。如以四
    法同明发起等义。故节为序品。乃至同明赞
    佛之义。故节为赞品。今虽释序而品义贯下。
    二引例。律论二藏文句气类。咸有篇聚犍度
    之节段。犹经之品类。篇聚者。谓五篇六聚。
    一波罗夷。二僧残。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
    吉罗。此谓五篇也。于僧残之下加偷兰遮。即
    名六聚。若于吉罗更开恶说。复为七聚。?酬?br> 者。具云。阿?酬肌4嗽莆薇确ā<绰鄄匾碴?br> 度。此云法聚。亦以气类相从之法。聚为一段
    也。如八犍度论。谓一业犍度明三业。二使犍
    度明百八烦恼。三智四定五根六大七见八
    杂。思之可见。二从如下释经文二。初分三序。
    此虽分三。至下消文。但束为通别二序。二释
    三序三。初释次序二。初泛论名数二。初明
    数不同二。初正明数开合。地人者弘地论师
    也。六事者。一所闻法体。二能持人。三闻持和
    合。四说教主。五依止处。六闻持伴。或七则离
    于我闻。或五则合于佛处。二兼示众是非。此
    经正谈常寿之宗在信相室。故诸天龙及诸
    菩萨于此集听。说竟四佛不现。理合其众退
    散。灵山说序梦中金鼓。时处既异故皆不闻。
    约听常寿得是同闻。不预梦等故非同闻。以
    说此经时处不定。故同闻众不如诸经安布
    次比也。若义净新译最胜王经。列同闻众
    不异诸经。大师悬知梵本将至故注云云。二
    此之下立名多种二。初列释异名。凡有六名。
    皆上句标名。下句释义。印定义者。以如是等
    文如世符印。见此冠首知是佛经。故大论云。
    非但我法如是。三世佛经初亦然。为通名作
    本者。金口所谈皆安如是故通名经。经后
    序者。结集时在说经后故。经前序者。以佛遗
    嘱令安经首故。大论云。佛将涅??。阿难问
    佛。一切经首当作何语。佛答阿难。应云如是
    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与某大众。破邪序
    者。以一切外经皆以阿沤二字冠首。阿之
    言无。沤之言有。以其所计此二为本。显于
    部内不出有无。故立如是对破邪执不如不
    是。证信序者。大论云。何以不直说般若而说
    住王舍城。答说时方人令人信故。二天台下
    结归四悉。天台师者。章安对彼旧解故称智
    者为天台师。四悉檀者悉是华音以遍为义。
    檀是梵语此翻为施。诸佛圣人常以欢喜生
    善破恶入理四种之益。遍施众生。斯是感
    应之通相也。此之次序金口令安即是应也。
    即被灭后一切机缘即是感也。而其一序有
    六名义其意如何。今以四种悉檀收之。则一
    一名义皆有所归也。故初二二名是世界益
    施众生也。三四二名属于为人。第五破邪是
    对治法。第六信理属第一义。此四既未判于
    深浅。即当四教各具四也。二旧解下正释经
    文二。初依经释五义。二明阙同闻意。此依
    地论师六事分文故。若依五事现文唯四。就
    初为五。初释法体二。初旧解二。初引诸
    师释四。初旧解。二肇师。三真谛。四龙树。其
    四文义皆悉可见。至判四悉方定深浅。二此
    之下以四悉判。今明圣法若多若少若总若
    别。无非感应。感应不出四种悉檀。前判次序
    六种名义。是总是多。今判六事一一感应。是
    别是少。故如是二字诸师异释。今天台师用
    四悉檀而会释之。各得如来感应一意。岂同
    世诤是一非诸。旧解二字虽对文理。不分大
    小其语通总。又无生善三益之相。但得授受
    不谬之益。故属世界也。肇师虽有会理之言
    亦不简真俗。但生信顺资禀之善故属为人。
    真谛文理亦未分别。而论决定离增减恶故
    成对治。龙树信顺虽同肇师。而言信者言是
    事如是。此则能彰三谛之义。是事即俗谛。
    如即真谛。是即中谛。此于一句巧示三谛当
    第一义也。注云云者令如向辩。二今作下
    今释二。初约教。二观心。此之二释即教观二
    意双美而谈。迥出诸宗功由此也。初文分二。
    初通。约说约传明如。约解约受明是。此既通
    释。贯下别释必该四教。故知法相是四所诠。
    佛是宣说四教之主。阿难是四闻持之人。当
    分而言四皆海量。二别释三。初迭明破立四。
    即是四教一一破前不如不是。方立本教如
    是之义。初破邪立正。破外道邪显三藏正二。
    初破邪。阿沤称吉者。百论明外道问内弟
    子云。佛说何法。答云。略说二种恶止善行。
    外曰。汝经有过初说恶故是不吉。我师经法
    初说吉故。如广主经等初皆言吉。以初吉
    故中后亦吉。故曰阿沤称吉也。文乖等者。
    以正破邪不如不是。经初标吉而部内所诠
    唯是邪见。此文乖理非如也。邪见则不吉
    岂称阿沤。此理异文非是也。故百论破云。
    是吉是不吉此是邪见气也。二文如下立正。
    三藏教中文理相称。以无常生灭之谈称无
    常生灭之理曰如。此理称文曰是。二今谓下
    破异立同二。初破异。欲彰衍理先斥藏非。实
    有之俗而为能诠。不即真谛故非如也。所诠
    之真不含中理浅故非是。二摩下明同。通谈
    幻有当体即空不异名如。即空之真能含中
    道。不同三藏析空定浅故理名是。通教必通
    别圆二教。故文标云摩诃衍也。三今谓三下
    破浅明深二初破浅。欲明别理先斥通非。通
    教三乘同闻即空。而钝菩萨同二乘解。利根
    闻空不但空有兼能空空。既此各解望别非
    如。空中两证证空尤劣比中非是。二明深。别
    教不通二乘修学。虽复广摄微尘之众。唯菩
    萨根皆闻佛性次第修入。既无异解故得称
    如。无不证中故称为是。四今谓离下破离立
    中二。初破离。欲明圆理先斥别非。别虽谈中
    中唯佛界。虽复变造九界因果九非性具。须
    缘中道次第断尽方成佛界。佛与九异故不
    名如。初观出俗次观出真。至第三观双出二
    谛方证中道。中不即边故非是义。二文字下
    明中。能诠文字性本忘离。与理不异故称为
    如。唯空唯有唯色唯心。一一皆中无非佛法故
    名为是。文如理是义究竟成。二初破下结成
    四教。问前释四教通真含中得名理深。今结
    四教别教乃云破浅明深。岂可通教真中俱
    浅。答通理虽深。为摄二乘及钝菩萨故兼浅
    理。今结别教独菩萨法唯谈深理。故以唯深
    破于兼浅。与前列释义不相违。三此经下示
    部具四。二观心。以圆三观观于阴等。修恶之
    心即是性恶。名恶法界无法不收。体是三德
    复名三谛。称谛而照观境不异故名为如。境
    即正观者。境是本觉起为始觉。虽分新旧
    觉体不殊。故得名为境即正观是义方成。若
    不尔者境照境等四句岂立。经言等者。若观
    顽境偏小忘心假立真如等皆名邪观。今兹
    正观虽非约行。行人若欲摄事成理即闻而
    修。必须于所观心简于十境。阴境常有余九
    待发。于能观观须识十乘。上根修一。中根
    至七。下根具七。若自未解摩诃止观。当依
    师友一一咨询。明识药病方可修之。勿谓一
    句修行即足。下去观解准此应知。二我闻下
    释闻持二。初旧解三。初旧师。外人我见故
    多师心。阿难师佛故唱我闻。二真谛。我能
    受持佛所说法故是器义。简三非器显成三
    慧。虽未分于四教慧别。然释我闻尤过旧解。
    三释谓。彼明耳识从四缘生。一空二根三境
    四作意。今云不坏是根。可闻处是境。谛听是
    作意。唯阙空缘。下云因缘和合义可兼之。即
    四缘和合方发耳识。不言耳闻称我闻者。我
    是耳主故。新云耳识九缘生。备于唯识也。
    二师释下今释二。初约教释二。初我闻各释
    二。初明四我。此我我等例于大经生生等四
    句而立。然我是假名揽阴而有。阴法既有生
    生等四。我随实法岂不然乎。如释生生云大
    生生小生。此乃生灭生于生灭。揽生灭法成
    生灭我。故例生生成于我我。虽是空观而非
    体空。是故三藏当于初句。又复应知假实生
    灭众生本尔而不觉知。今禀此教称本而观。
    岂唯此教。下三皆尔。通教实法生即不生。
    故阴中我即无我也。故属次句。别人知阴不
    生而生。是故观于无我而我。盖由此教元知
    真我。见慢盛故。初观无我次破无我。建立于
    我后入真我。是故此教当第三句。圆人即达
    现前假实不生不生。揽常住阴而成真我。我
    既即中二谛皆趣。故云我无我而不二真我
    义。是故此教当第四句。教本被机故四我义
    配四根性。令后说者如上分别故注云云。二
    明四闻。我是闻主闻是我用。主是假人用是
    实法。然若解生义则闻义自显。但生是总
    论缘起。闻乃别从说听不无少异。从闻因
    缘而有余闻故曰闻闻。既从缘生终归坏灭。
    此闻生灭也。闻无四性当处无闻故曰闻不
    闻。此闻无生也。真虽不闻俗中有闻故曰不
    闻闻。此闻无量也。二谛即中故云不闻。中
    亦叵得复云不闻。四十九年不说一字。何有
    中边而可闻耶。此闻无作也。注意同前。二
    有四下我闻共释三。初闻者四能。三藏教中
    阿难一身而有四德故受四名。典藏出阿含。
    余三出正法念。今演小名对于四教义与名
    合。阿难梵语欢喜华言。佛成道夜生举国欢
    喜。因以为名。从缘立名符生灭法。传持三
    藏宜用此名。通教所说体事即理。异凡俗见
    宜用贤名。别教五谈尘沙佛法。多所主领宜
    典藏名。圆教始终诠法界理。既深且广宜用
    海名。二欢喜下能承四佛四。初三藏。此教
    析法空不含中。故见佛身唯是丈六。二贤阿
    下通教。观既体法显二种空谓但不但。钝根
    菩萨同二乘人唯见但空。无中实故非色心
    本。故佛元由誓无残习。幻出身智终归灰
    灭。色有分齐故云丈六。若利菩萨受别圆接
    解不但空。空是本觉中实之体。是妙色心佛
    位证得。所有身智称体无边。故名尊特尊崇
    奇特。亦名报身。?一佛身由利钝机见二种
    状。故云合身。通教佛身须作此辩。应了钝
    根见佛纵高十里乃至百亿。以依但空亦非
    尊特。有分齐故。若利人见丈六八尺。既依中
    道亦无分齐。是故下文金龙尊王偈赞三十
    二相。文句解云正叹尊特。三典下别教。
    此教初心便闻但中。中虽不具九界依正。非
    无佛界妙色妙心。是故见佛唯无分齐尊特
    身也。此教始终不共二乘及住空菩萨修证
    故也。四海下圆教。此教所说世间相常。故一
    切法无非中道。虽与别人同见尊特。彼兼别
    修此皆性具。故龙女云。微妙净法身具相三
    十二。欲彰全性是故从胜特名法身。故此教
    人观性德苦乐而兴与拔。以即理毒害为所
    消伏。修德三因名性德行。报应二身即名法
    身。盖欲以性而泯于修。苦则即拔无拔。毒
    则即消无消。行乃即修无修。佛乃即证无证。
    阿难传此无作四谛即说无说。是故亲承法
    身佛也。三此下部有四机。问上明四教今那
    但云三乘说听。答以三乘中声闻缘觉须论
    藏通。若明菩萨须该四教。三乘总论四教别
    辨。听既三乘说必四佛。既一音各解亦一身
    异见。前明合身其意在此。二观下约观心解。
    以上我闻各四句义。就于行者心观辨之。攀
    上等者。是有漏禅六行观也。攀上净妙离厌
    下苦?障。约于九地迭论上下。我我闻闻是
    三藏中生灭俗境。前约三乘知解生灭观之
    入理。今就凡夫不知而修但成世禅。既是
    俗境知与不知法本生灭。故当生生句。今宗
    解之或从所化机。或约能观观。析体二观俗
    异真同。前约俗异故将析法别对初句。今就
    真同故以析体共对次句。后之二观不殊前
    对。又前约教我闻四句可对四人。今论修观
    须就一人一念而照。故释签一心三观于一
    念心见四四谛。尚具四趣岂阙世禅。故说必
    次第约人辨相故。修无前后唯成圆观故。三
    一时下明和合二。初旧解二。初肇师。启
    开也。运谓时运嘉善也。会合也。即是机应善
    合之时也。二三藏下真谛二。初叙彼立义。此
    解同肇以合释一。而但就机论不高下合应
    之心也。若谓众生心不高下中平之时。即
    是与佛合一时也。故云平时即是一时。二私
    下章安释成。言私谓者。大师灭后顶师记录。
    此文句时自加此释。事非公灼故言私也。盖
    虑后人不解真谛高下之义。故为释出。高
    谓慢心自恃陵他不能奉行佛之道法。故云
    慢心不行。下谓耽恋五欲荒迷不舍何能受
    道。此之二心最为道障。欲令今人不耽不慢
    修于平时即感圣也。二师下今释二。初约教
    二。初约因缘总释。感应因缘合一之时也。
    不明感应与谁论一。未分三谛浅深之别。故
    当总释。二亦下约谛智别释二。初释时。问谛
    智但在机感应该生佛。双只既不同如何论
    总别。答智即是机谛即是应。智谛合时名感
    应一。何者。佛以三谛而为其体。不以此体应
    于众生。众生无由智合于谛。如须菩提石室
    观空。释迦叹言得见我身。岂唯谛理诸善亦
    然。如云若持五戒释迦如来在汝家中。故知
    佛以三谛诸善而为体相。众生修善见谛理
    时。即是感应合一时也。今明三谛即摄四教。
    如常所辨。二而言下释一。即前谛智合一之
    相也。先简不合。谓前思后知此乃觉观虚妄
    之心。若智发者思觉俱寂豁尔开悟。方与谛
    一故言一时。四教谛智一相皆然。二观解。前
    约教解是佛会开悟。今约观心是灭后造修。
    前分四教今在一心。文同意异。四明教主
    二。初旧解二。初真谛。未破无明名小菩萨。
    若证法身分显三义故不被异。三乘异外故
    但一义。菩萨双异外道二乘。故得二义而未
    平等。佛尽能异是故三义具足究竟。二释论。
    世尊当十故佛第九。此就合说。若调御丈夫
    开为二号则佛当第十。十号具足名世间尊。
    此是能觉。其所觉者。即世间等三双法也。
    初双约凡圣。世则六凡法。出世则四圣法。
    次双约小大。无常则凡小法。常则大乘法。
    后双约思议不思议。六凡三教是数皆可思
    议法。唯圆非数是不可思议法。此等法门于
    一心中朗然顿觉。故名为佛。二今释二。初约
    教。佛既翻觉。而有三身即是三种觉智所成。
    若一切智成于三藏丈六佛。依道种智有二
    佛者。此智论于界内外故。界内道种成于通
    教但空丈六。以钝菩萨为空出假故。界外道
    种成于通别但中尊特。以二菩萨为中出假
    故。一切种智成于圆教及通别教诸法趣中
    法身佛也。虽被四机?是三佛。此之三佛
    不可定一无差即差故。不可定异差即无差
    故。须忘一异是秘密藏故。而论一异跨节当
    分故。二约观。三观所觉皆云诸法者。一一觉
    于三谛也。故空觉三谛差别情忘名第一义
    空。故曰一相。假觉三谛皆能立法名如来藏。
    故曰种种相。中觉三谛遮照同时名第一义
    理。故曰无一异相亦一异相。前约教释故以
    三智别示三身摄于四教。今既约观须唯在
    圆。圆观若成四教三身。不求自获。尘去鉴净
    像现随形。令此分别故注云云。五住者下住
    处二。初双标。佛能住人也。城山所住处也。
    人必有法以为能住。如世恶人必以恶法住
    于家舍。善人善法住舍亦然。今云佛住王
    城耆山。岂得不以首楞严定为能住法耶。故
    普贤观云。释迦牟尼名?陈?谀恰4朔鹱〈?br> 名常寂光。牟尼是人寂光是法。此之人法自
    可分于能住所住。若望山城俱为能住。山望
    寂光为所住处。处随法转。其犹还丹点铁成
    金。故摩竭提阿兰若处名寂灭场。今之城山
    岂其不尔。故知不辨能住心法。但云色身住
    于土石。则大小心境之谈便成无用。是以
    双标能住所住其有旨乎。二真谛下双释二。
    初明能住法二。初旧解二。初真谛。此师释住
    不但色质住于城山。故明八种能住之法。一
    住大千显能住化广。二住依止显今能住。三
    住五分显于能住无漏五阴。五分者。谓戒定
    慧解脱解脱知见。谓无学道共戒灭尽定无
    生慧有余解脱照解脱智眼名为知见。谓自
    知是初果乃至四果也。是则前三并在于果
    方名法身。言寿命现在者。以入无余则五
    分灭故。灰身则戒定有余解脱灭灭智则慧
    及知见灭。故寿命现在五分得住。四住威仪
    行住坐卧皆有法则故能利物。五天住住禅
    定者。禅则四禅。定谓四空。是色无色二界天
    法故。六梵住住四等。众生无量我心常等故。
    四禅加修慈悲喜舍生梵天王。故云梵住。
    文无喜舍略也。七圣住住三三昧谓空无相
    无愿。此三圣人所修故云圣住。八大处住即
    常寂光言虑已绝。故云第一义也。此之八义
    皆是如来能住法也。二释论。大品云。佛住
    王舍城。龙树约四义释能住法。谓天梵圣佛
    也。真谛八法不出此四。是故大师以四摄
    之。论中天梵与真谛师天梵二住名义全同。
    而言定者四等定也。此则以二摄于二也。圣
    住与真谛圣住名义全同。而更摄得五分寿
    命。此则以一摄二也。佛住与真谛大处住名
    异义同。以一摄一。此则论四已摄彼五也。
    而论复云。于四住法中住圣住佛住法怜悯
    众生故。王舍城住今云迹住也。此义复摄真
    谛三住。以王城是依止处故。王城在大千界
    内故。四威仪不离王城故。问佛能住法是首
    楞严。论何须说圣梵天三。答如来自行实在
    楞严。为利他故住余三法。心若不住梵天等
    法口岂能说四禅四等。是故妙乐明论四住
    云。从广之狭将胜摄劣故。天摄机宽佛摄最
    狭中二迭论。故云从广之狭。佛住既胜无善
    不摄。故圣等三是凡小善明所摄耳。二今
    释二。初教。论明四住其义犹总。是故今家明
    四教佛住于三谛。复论兼独住法明矣。三藏
    所诠析法观拙。故成佛唯丈六身。但住真谛。
    通教所诠体法观巧能证二空。故所成佛随
    利钝机一身两见。丈六住真尊特住中。别
    教诠中修次第观。故所成佛唯一尊特。以须
    别修缘了庄严。故使此佛双住俗中。圆教
    诠中中具诸法。因中万行不修而修。果上万
    德成无所成。故即报应名为法身。唯住中道。
    前三教佛岂离法身。今就当分明四差别。是
    故四佛各以住法住于城山。二观。于一心中
    圆修三观住于三谛。以此住法住所居处。若
    念念不休即观行佛行住坐卧。经云。此处皆
    应起塔。即此意也。二王下明所住处二。初城
    二。初因缘释。此文虽略意亦可见。若欲备知
    当寻彼论。二观行释。上诸观解皆是附法。
    以如是等不借事义表观法故。此之城山是
    托事观也。如今王舍借覆盖义表于五阴。托
    自在义表善恶王。故妙乐云。以善恶王对无
    记舍。应知无记遍该八识。若善恶王唯第六
    识。以此第六通三性故。谓善性恶性无记性
    也。此无记性同余四阴为所观境。取善恶性
    为能观观。初心修观莫不用此第六心也。以
    由此心能起忻厌。分别名义作善恶因故。所
    言善者。对恶得名非究竟善。以此王数本由
    见爱熏习所成。圆名字人全未能伏。纵起善
    念不离见爱。故十境心皆名魔障。不思议观
    方曰善净。若直以此心观实相理。如用藕丝
    悬须弥也。徒增分别绝念无由。若体此心是
    性恶者。性恶融通无法不趣。自然摄得七八
    九识同为妙观。故得名为境即是观。能所既
    泯思议乃忘。圆妙之观初心可修。故妙乐云。
    忽都未闻性恶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须
    闻性恶者。以知性恶故则修恶本虚。三观十
    乘无惑可破无理可显。修德功寂是无作行。
    故以性德召此行也。此意若昧徒说心王为
    能观观。终非圆观。岂前三教非善恶王为能
    观耶。又须了知非独城山以阴为境。诸事法
    观皆须观阴。故妙乐云。又诸观境不出五阴。
    今此山等约阴便故。以诸文中直云境智。记
    文既云诸观之境不出五阴。则知记事附法
    无不观阴。言此山等约阴便者。盖此山城表
    阴义便。故明言阴。诸文不便故直云境智。
    虽为不便不言五阴。而所观境无不是阴。故
    上句云不出五阴。直云境智。即诸文云。观一
    念心即空假中也。虽不云阴且一念心非阴
    是何。有人据此执诸观境不观阴者。违文背
    义过莫大焉。又僻执云。唯止观中从行观法
    得简阴境。诸事法观不得简阴。斯是胸情自
    立规矩。诸文观法既不出阴。简有何妨。况
    妙乐中观阴。须明方便正修简境及心。简境
    岂非去尺就寸。简心岂非去其思议取不思
    议耶。安得固违执不简阴。此人又执诸文托
    事附法观心不可修习。唯止观约行观法方
    可修之。乃引义例谕邪师文为据。彼文云。十
    二部观寄事立名。虽有三观之名十境十乘
    不列。一部名下唯施一句。岂此一句能伸
    观门。今人谓事法观心便可修习。不假止
    观者。岂不全同往代邪师耶。今评义例验此
    人说。全昧荆?破立意也。何者。义例谕疑
    本为邪师错。谓止观十境十乘是渐圆观。唯
    顶法师十二部经观心之文为顿顿观。修之
    即得。是故荆?如上谕之。其意但是破彼邪
    师。将顶法师十二部下观心一句。具足伸
    于顿顿观门也。邪师既以止观十境十乘。自
    是渐圆。终不肯用入十二部事观中修。岂得
    同于正解之师。讲至城山等观之时。学者欲
    修即叙止观方便正修拣境等文。成其法行。
    若然。岂是十境十乘一向不列耶。岂是独将
    一句伸观门耶。又何尝云事法观心不假止
    观便可修习。又不云城山等观是顿顿法。那
    斥全同往代邪师耶。又法华玄义示诸文观
    心令即闻即修。释签云。随闻一句摄事成理。
    不待观境方名修观。先祖垂范昭然可鉴。如
    何固执事法观门不可修习。此人又全不许
    得法之师叙于私记教人修观。须自深谙止
    观法门方可修于诸文观心。若其然者。修观
    行人则全不藉教授知识五缘之中。善知识
    缘全无用也。四缘宁阙善知识缘最不可舍。
    故大师云。自能决了可得独行。妨难未谙不
    宜舍也。经云。随顺善师学得见河沙佛。又备
    谙止观十乘等法是大法师。是大禅师。岂诸
    文中事法观心皆须此人方得修耶。作此谬
    说障传法者宣示观门。障初心人依师进行
    所损弥大。学者知之。二耆下山二。初因缘释。
    山峰之势似鹫之头。或云灵鹫。此鸟有灵知
    人死时故。又多仙灵隐其中故。说文云。鹫黑
    色多子。二观行释。若妙经疏先以三字对于
    五阴。次观三字而为三德。达阴即理也。今
    此文略直以三字表示三德。虽不云阴义当
    体阴而为三德。须知阴是见思报法。此乃
    修恶即是性恶而为三德。其善恶王若非性
    具。何能常住秘藏之处。心数尘劳若非性恶。
    何由能得同入其中。二此经下明阙同闻意
    二。初正释。时五处四者。一耆山说序时。二室
    内说寿量时。三梦中见金鼓时。四梦觉诣耆
    山说时。五列众至金宝盖山王佛国赞释迦
    时。故时有五也。以说序说梦俱在耆山故
    处但四。二若尔下释疑问意者。四佛说寿在
    信相室。阿难在灵鹫何称我闻。然虽下答也。
    报恩经中众令阿难为佛侍者。阿难从佛而
    求四愿。一不受故衣。二不受别请。三不同
    诸比丘须见即见。四所未闻经重为我说。佛
    皆许之。又其得佛觉三昧者。佛加觉力如佛
    故名佛觉。能自通达者不待重说也。然阿难
    佛成道夜生。年二十五方为侍者。已前之经
    准向两义尚称我闻。况近在信相室中耶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一(上)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