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经疏部七 >
  •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第五

    四观三般若三。初标。二释三。初约圆总举。
    总举一心空假中三。是三般若。何者下略示
    三相。以即一而多示假相。即多而一示空相。
    非一非多示中相。于一念心而论三相。不前
    不后亦不一时。二寄次别释三。初假次空后
    中。初一心一切心别示假也。假在初者。假
    有二种。若在空后即建立假。若在空前即生
    死假。欲明凡夫从心生过。警于初学。有漏之
    心念念常造六道三障。令知其过动习空中。
    以求出离。故于三观示假在前。日夜常生无
    量众生者。谓一业成百千万生受报不尽。一
    一果报皆有假名。如诸经律所明来报。那不
    自省辄谓无生。十二因缘喻如钩锁相续无
    际。故云。一心一切心。此生死假即建立中所
    治之病。举病显药假观立也。二一切心一
    心别示空也。既知心有则生诸心。欲寂诸心
    当观心空。须约四性检一念心生灭叵得。一
    心既空一切安有。故举小火小珠。喻一心空。
    烧薪澄海喻一切空。故云。能观心空。从心所
    生一切诸心无不即空。欲明空观其相显故。
    故寄二乘分齐而说。三双亡二边故。烦恼非
    一非一切。别示中也。现前一念若定空者。下
    能舒出一切有心。若定有者。何能卷归一空
    心耶。不空不有无状无名。强称中道。复以识
    智示其边中。经云。不依识者非真实识。是虚
    妄识。凡小依之着有沈空二种之乐也。经云。
    依智者非二乘一切智。及菩萨道种智。是一
    切种智也。故属圆教。佛及菩萨达二边中。
    故名求理。欲示中道观相明故。故斥二观。
    其实三谛一心圆照。三依圆对智二。初对智。
    言如是观者即一心三观者。示三观相须寄
    次第。为明对破三种惑故。显三谛故。若能一
    心修此三者。自成圆观。何则顿破三惑则一
    空一切空也。顿显三谛则一假一切假也。三
    皆妙故则一中一切中也。此三方是圆三般
    若。二明圆。据大论文。三种观智实在一念。体
    是秘藏故。离前后及并别等。大经依智智体
    如是。初心依止即名佛行。三结。例如前说。
    五观三菩提三。初标。二释三。初约圆总举。如
    三般若。二寄次别释。以次第三显圆顿意。亦
    同前三般若说。但今假观列于空后。复明药
    病是建立假。又前般若体是三智。但于一念
    略明修相。不须借义示于观法。今菩提翻道
    是能通义。又菩提心体是四弘。大集经云。未
    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灭者
    令灭。四皆度生。令三观中皆云度心数之众
    生。乃是借彼度他生义。成今三观度已众生。
    故知附法含托事义。文自为三。初破假入空。
    先举生死为所破假。即一切心也。起非次第
    故交横缭乱。乃举四物喻缭乱相。如丝之乱
    如沙之多。如蚕自缚如蛾自然。此四喻于
    世间因果。是故总云。为苦为恼。次若知下
    正明即空菩提心观。若空观相前三识中已
    曾略示。是故今文但云知空。此菩提心度义
    通义。并约见思即空而说。二破空出假。先举
    空过。经云。空乱意等者。经即涅灭斥小之文。
    小乘诠空为寂灭之理。以有为妄乱。大乘诠
    中为寂灭性。乃以空有俱为乱意。虽离有乱
    仍被空乱。今修观时心若着空。即指此心数
    为空乱意众生。此空心数望彼见思。而得名
    智。今论假观此智是乱。故云智乱甚盲?。
    小乘证空得三无为。谓择灭无为非择灭无
    为虚空无为。此处灭心。菩提善根不得生长。
    故斥为坑。是大乘怨鸟者。大论三十云。譬
    如空泽有树名奢摩黎。枝觚广大众鸟集宿。
    一鸽后至住一枝上。枝觚即时为之而折。泽
    神问言。?鹫皆能任持。何至小鸟便不自
    胜。树神答云。此鸟从我怨家树来。食彼树子
    来栖我上。或当放粪子堕地者。恶树复生为
    害必大。是故怀忧。宁舍一枝所全者大。菩
    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诸外道天魔等。无如
    是畏而畏二乘。二乘于菩萨边亦如彼鸟。坏
    彼大乘心永灭佛乘心。今取此义明破空出
    假成菩提观。次若真下正明假观菩提心相。
    真即假故依空建立也。此菩提心度义通义。
    并就尘沙即假而说。凡论假观不出三义。
    谓知病识药应病授药令得服行。今从分别
    下。以四分别明四悉檀。寄此四悉总明三义。
    可不不同即世界。时宜生善是为人。以药治
    病即对治。逗机会理是第一义。此四明了
    即假观成也。三破边入中。先举二观未免
    生过。今为所舍。而以见思及尘沙惑。为浮沈
    病。空假乃为二病之药。以病偏增故药偏用。
    药存成病着。若堕二边增无明病。故须两
    舍。次非空下。正明中道菩提心观。此中度义
    通义皆约无明即中而说。心无能所。名不住
    法。此法方可住于中道。三依圆对法二。初
    明圆。说欲相显须寄次第。观就理融则无前
    后。前三般若已明其意。二对法。今三菩提就
    异名说。真性菩提三皆妙绝故。亦名无上。实
    智菩提三皆荡相故。亦名清净。方便菩提三
    皆自在逗会无遗故。亦名究竟。三在一心故
    三各三。以体融故发即俱发。是故当体名金
    光明。三结。如前。六观三大乘三。初标。二释
    三。初总立观法。二约境明观。附三大乘修圆
    三观。必须境观义符于乘。以乘是运义。三
    种大乘无法不运。性既具运故逆顺修法尔
    而运今体逆修。念念四运。运运即性。性是三
    谛乃成三观。顺修妙运此文分三。初明四运
    为境观一念者。趣举一念也。心随境迁起灭
    更运故一一念无不四运。从未至已终而复
    始。凡愚不觉为运所迁。故以闭目喻凡不觉。
    舟行喻于四运心疾。二明三运为观。圆教行
    者知刹那心。性是秘藏。秘藏遍含未始暂缺。
    故无一运非空假中。得此意者四运愈迁三
    观弥进。故止观云。薪多火盛风益求罗。所以
    大师常示众云。实心系实境。实缘次第生。
    实实迭相注。自然入实理。实心系实境者。三
    观系三谛也。实缘次第生者。四运迭迁也。四
    运是境。境为观缘。如薪助火。实实迭相注者。
    三观实心注三谛实境。此之实境还注实心。
    相注不已。自然从于观行相似。得入初住实
    理之中。此乃以三观运运于四运。亦是四运
    之运运三观运。皆得名为以运运运。三明对
    失显得若迷三谛但随四运。则生死无穷。若
    观四观即是三谛。则涅??在即。三以观对
    乘二。初约法对。三乘为大车。三谛是道场。
    不动而运。无到而到。二约人叹。三乘即一乘
    等者。理乘为车体。故高广无过。随乘为白牛。
    故行疾如风。得乘为具度。故庄严绝比。虽三
    而一虽一而三。此微妙乘乃是观行。观音普
    贤大人所乘。故名为大。三结。如上。七观三身
    三。初标。二释三初立观显法。二约心明观。于
    一念心修三身观。必须境观皆有身义。故先
    明一心能起十界。即显一念具十界身。次于
    十界即起三观。则彰十界无不三身。初文为
    三。初明十相今家妙解华严心造。乃有二义。
    一者理造造即是具。二者事造通于三世。造
    于十界。谓过造于现。过现造当。现造于现。皆
    由理具方有事造。故十界身一一皆是全性
    起修。虽全是性而因成感果无少差忒。如破
    戒心成。能造地狱种种苦具。宿豫严待。故
    十界身皆有假实及以依报。无有一物从外
    而起。二辨难易。良以众生无始熏习。恶多善
    少。致令心念多缘恶身。未驾五乘先游四趣。
    登难坠易。谁曰不然。修观行人于十界心。常
    当循省。三结唯心。法譬可见。次文者。于此心
    境而修三观。显于三身。分三。初空。五受阴洞
    达空无所有者。语出净名。受阴心也。五者五
    处生受。谓受有受无受亦有亦无受非有非
    无。及受不受。亦名五取阴。观此一阴空无所
    有。则令十界皆不可得。翻地喻心。空草木
    顷尽一切身空。二假。若就一念观十界空。
    已具三谛。今斥空者。欲显假观立法功。故
    复虑圆人退大取小。故寄二乘斥空灰寂。空
    心不能起十界应。乃彰假观无身不现。言同
    六道者。必是文误。此文自云为现佛身及三
    乘故。三中二。初着二斥偏。斥意亦同假观
    斥空。二亡三显中。问正为明中中何须亡。答
    末陀摩经自注云。末者莫义。陀摩者中义。莫
    着中道也。释签据此立中道义。故知亡中方
    是中观也。文中初列十三不得亡于身假。亦
    不得身如下。亡于身空如是空义也。亦不得
    身性下。亡于身中性是中义也。空中各合具
    亡十三。略举初后故云乃至也。语遣情则
    三谛俱亡。论显理则三谛俱照。八尺身性五
    胞相性。乃至修性及修者性。身十三法既皆
    云性。具义善成。且举人身以为语端。理合十
    身身身十三。一一皆性。则彰十界各具十法。
    一一即性。就此论忘故毕竟清净。方显十身
    皆即中道。三以观对身。三结可解。八观三涅
    ??三。初标。二释。三种涅??皆具四德。方名
    圆极。故今观三。一一皆成常乐我净。观法既
    同乃就三境而辨三相。虽于一境显一涅??。
    须知一一无不具三。若不尔者。何能令三皆
    具四德。此义前文已曾委示。文分为三。初约
    报心观性净。报心无记本净易彰。心性既寂
    岂唯寂染。净亦本寂。是故本性不染不净。
    若可染净性则生灭。故云。染故名生净故名
    灭。以不生灭四德义成。既云生灭不能毁故
    常。验于不染不碍不受三句。皆须言生灭避
    繁故略。具四德故名性。离生灭故名净。故名
    性净涅??。二约起心观圆净。妄念烦恼宜观
    圆净。圆净是智须论破惑。用三正观破三妄
    念。应三谛性。令三妄念不染故净。不毁故常。
    不碍故我。不受故乐。四德显故圆。三妄泯故
    净净故不生圆故不灭。故名圆净涅??。三约
    诸数观方便净。诸数造作是故托之。观方便
    净。诸数不行者。不随妄念造生死业。而随正
    观作不思议业。乃是转于八万尘劳。为八万
    三昧及总持等。诸数既转故。不毁方便不染
    方便。不碍方便不受方便。令方便净成四德
    也。四德益他故名方便。诸数不行故名为净。
    净故不生方便故不灭。此乃诸数当体成方
    便净涅??。三结。可知。九观三宝三。初标。二
    释三。初立观显法。二附法明观二。初约谛智
    及和就名共论三宝。二约修性及和克体各
    立三宝。二释意者。盖以三宝修性相对。有开
    有合。初则约开论合。故以九义立一三宝。次
    则约合论开。故就三名立三三宝。初文三。
    初依经立名。一体三宝。佛名曰觉。法名不觉。
    僧名和合。二约义释相。此之三宝既与三德
    同出异名。三德互具一一论三。是故三宝三
    不孤立。不觉是性余二是修。二修各三一性
    亦三。性中之三既未觉悟。同名不觉。虽未觉
    悟理本谛当。故名三谛是为法宝。全性起
    修成三谛智。既能觉悟故名佛宝。此三觉智
    与性三谛相应和合。故名僧宝。非三谛法无
    三智佛。非谛智和无三脱僧。三结归宝义。此
    佛法僧谛智圆极。妙用广大实可尊重。宝义
    成就。非专极果五即皆然。次文分三。初约性
    德三俱不觉。三谛在性未起修德觉了智故。
    是故三谛皆名不觉。而此三谛性是三德。中
    是法身故当法宝。真是般若故当佛宝。俗是
    解脱故当僧宝。若其不指迷中三谛为三宝
    者。何能彰于性摄二修。不以不觉便无佛
    僧。二约修德三俱是觉。三智在修俱能觉了。
    是故三宝皆立知名。盖此三智亦是三德。知
    中之智体是法身。故当法宝。知空之智体是
    般若故当佛宝。知假之智体是解脱。故当僧
    宝。不指三智为三宝者。宁知觉智能摄理性
    及化用耶。三约相应三俱和合。三智在修故
    皆属事。三谛在性故皆属理。三谛三智既
    皆相应。是故约和明于三宝。以由此三亦
    是三德。故对三宝。中事理和体是法身。故
    当法宝。空事理和体是般若。故当佛宝。假
    事理和体是解脱。故当僧宝。虽是三德以
    就谛智相应义故。三俱解脱。若此三义非
    三宝者。那彰三脱合三谛智。且如今家于谛
    于智及以解脱。一一须三是何意趣。若读
    今文观心三宝开合二释生惊疑者。当知未
    解一家教观三三之意。徒说徒行契证无分。
    又事理和者。一念十界可分事理若此三智
    契九界三谛。名与事和。若其三智契佛界
    三谛。名与理和。事和则有三教三宝。理和则
    有圆教三宝。一念事理不分而分。其义宛尔。
    孤山第三意有三三。破此义云。又云中谛不
    觉名法。真谛不觉名佛。俗谛不觉名僧。夫佛
    陀梵语。觉者此言。托事成观安得违义。岂佛
    陀翻不觉耶。此皆昏醉之谭。于理何益乎。
    释曰。佛翻为觉人谁不知。前科立名。不觉名
    法宝觉名佛宝。和名僧宝。此之名义皎然如
    日。今重释中次文佛宝三皆云知。岂非觉义
    以翻于佛。今云。真谛不觉名佛宝。俗谛不觉
    名僧宝者。盖欲令人解于法宝。即具佛僧。此
    之三宝以法为主。是故三宝皆言不觉。以由
    真谛是性德般若。义当于佛。俗是解脱故得
    名僧。而皆未有觉不觉智。是故三宝通名不
    觉。彼人不晓法宝真谛是性般若。故妄破云。
    不觉翻佛。次佛宝具三皆从知立。僧宝具三
    皆从和立。故思益云。知觉名佛。知离名法。知
    无名僧。三皆云知。乃于觉义开三宝也。觉
    义既然。理合不觉及以和义。各开三也。佛世
    机利不须遍说。如此方名一体三宝。乃与三
    德无二无别。若不然者。安可一念融妙而观。
    如此等义若非四辩之亲宣。孰臻三宝之极
    致。故知正言似反他莫信之。昏醉之诬谅招
    涂炭矣。十观三德三。初标。二释三。初直
    列三观。二约观明德二。初正观德二。初约圆
    示观二。初示观。圆妙三。德体必互具。一一
    皆三。不纵不横方名秘藏。大师示位虽居五
    品。能知如来甚深秘藏。即以秘藏为谛为观。
    融一切境。今体一念性是三德。即以三德而
    为三观。故明三观一一融摄。三观之首皆言
    即者。指一念心即三谛故。初云即空非即偏
    空。乃观一念即圆空也。此空能破三谛相着。
    故云一空一切空也。言无假无中而不空者。
    非独空观于法破相。假中亦能于法破相。何
    者。以空破相即真破俗。以假破相即俗破真。
    以中破相双遮二边。此三顿破名毕竟空。空
    既破相有何积聚。然具三谛不纵不横。即秘
    密藏。此藏具足常乐我净。名般若德。次云即
    假非即偏假。乃观一念即妙假也。此假能立
    三谛之法。故云一假一切假也。言无空无
    中而不假者。非独假观能立于法。空中二观
    亦能立法。何者。以空立法即俗立真。以假
    立法。即真立俗。以中立法。双照二谛。此三
    顿立名为妙假。既摄三谛不纵不横。名秘密
    藏。此藏具足常乐我净。名解脱德。次云即中
    非即但中。盖指一念即具德中。此中能妙三
    谛之法。故云一中一切中也。言无空无假而
    不中者。非独中观于法绝待。空假亦能当处
    绝待。何者。以空中故真谛绝待。以假中故俗
    谛绝待。以中中故双遮双照俱绝对待。此三
    顿绝名为圆中。既摄三谛不纵不横。名秘密
    藏。此藏具足常乐我净。名法身德。此三德观
    列诸句者。但在离于偏破偏立及别观中。得
    此意者。能所既寂言虑都忘。故得名为不思
    议观。如是方显三德秘藏。二明圆。从一中至
    无所畏。皆华严文。所言一者。趣举一法也。
    无量者。一切法也。若以三谛收一切法无有
    余也。复于三谛随以一谛名之为一。如是一
    三展转生起。如示观文说。有兹观解。闻一不
    畏减于三德。闻三不畏增于一实。当知下复
    以一多而为四句。显不思议。离纵横等成秘
    藏观。二寄佛明德二。初明德从观立。佛体命
    力从三观成。况复体等是空假中。不可分于
    能成所成。二明德受藏名。二叹心境二。初
    据经叹要。诸佛皆具真性实慧方便三种解
    脱。今但云解脱。亦是一中解多之意。此之
    三脱与其三德无二无别。但佛法太高初心
    为难。心佛无差观心则易。是故令于心行中
    求。盖众生心即空假中。中是真性。空是实慧。
    假是方便。高下虽殊其性不二。故使观心得
    佛解脱。今观十法其意皆然。二例三无差。他
    生他佛三德三脱。己心三德岂与观殊。三结
    法归题。题标三字。既是三德当体之名。故以
    三观对于金等。义当三观显三德也。三结。
    例前。三对斥邪空显观心功德三。初叙彼邪
    空。今立观法皆依佛言。佛令依经修观契理。
    复教设像托似观真。经诠佛心。像写佛质。
    此二不敬观何由成。今作理观以为正修。
    恭敬事仪用为助道。世间愚者不知此意。妄
    执痴空。见今观心。复敬经像谓乖平等。难今
    修观三身不成。乃执佛经及以佛像。同余纸
    木。我于经像不生敬心。于余纸木不生慢心。
    自行化他三身义足。以此痴空。毁今正助合
    修之行。二以事对破。彼执痴空词既虚诞。故
    但以三事验其恚慢。三身不成。初破平等义
    不成。汝于庙敕既须敬畏。于佛经像何以轻
    慢。畏慢既起诸使炽然。平等不成法身安在。
    二破智慧不成。师学两分憎爱俱立。既生憎
    爱验是愚痴。愚痴非智报身则失。三破化他
    不成。痴空非智方便则缚。执凡愚见生憎上
    心。我慢相传师徒必堕。三毒邪气转入他心。
    化益全无。应身何在。二明今观德。邪空之
    辈妄毁观心。以事验之其过略尔。今立观心。
    复敬经像有何功德。略论有二。所谓有方便
    慧。有慧方便。此二俱解为三身因。即显痴空
    二种俱缚。非三身本。二功德者。于凡夫位修
    圆实慧。以敬经像方便资故令慧不缚。以不
    缚慧导恭敬善诫劝众生。故复能令方便不
    缚。三身因者。有慧方便能成应身。有方便慧
    能成报身。所显实相即是法身。岂同痴空立
    三身耶。二约义重明二字。真谛所译七卷
    别名。金光明下复安帝王。今之谶经唯标三
    字。故前文云。若依四卷题但作三字。无帝王
    两字。若依经文有经王之义。若说不说俱亦
    无妨。大师释题前虽据文且论三字。今复约
    义重明帝王。故翻译章备举真谛华梵二文
    而言。此师译题最为委悉。乃是作今重释张
    本也。释中先约真谛解。真谛译此经后。以
    统摄义释帝王字。乃将三身分对三经。意云。
    诸经各说一身。此经具有三身名义。故能统
    摄华严等经。是故得帝王之目。分割三身优
    劣大教。具如疏斥。必是赴机且作此释耳。
    二明今师释二。初明应具三义三。初标名略
    示。欲约教观圆对三法。故示帝王必具慧义。
    即以神谋圣策。并帝是贵极。王是朝会。合成
    三义。谓帝慧王。二释出三义。此义于他仍是
    譬喻。若据今师皆是当体。三引经证成。初
    取所游深广法性。证贵极义。若从能游乃属
    慧义。次闻者思惟。虽在于因。然其初心即
    用果智。此显圆宗因果不二。甘露虽理从能
    开入。及能处食。皆是圣智雄略之义。诸佛
    菩萨。以朝会故佛得常住。菩萨庄严乃至诸
    河焦干希有事现是利益义。孤山第四事误。
    破此文也。而言事误有四。其一云。夫附法
    成观。只观前文所谭法相。且此文唯释识本
    三字之题。及以观心反用真谛立题帝王二
    字。其二云。厥或直用犹可从容。况复擅加
    慧字。其三云。又加其帝王二字之闻。而云
    帝慧王。如至尊之号可以文武圣神等字。于
    皇帝二字中间着邪。其四云。又云。慧者是神
    谋圣策。帝则贵极至尊。王则万国朝会。此
    解释者。出于经乎备于史乎。载于子乎见于
    集乎。苟四者不谭则是胸臆谬说。智者圣师
    岂其然乎。今释其一者。大师重明帝王之义。
    甚非径庭。先叙真谛局解次陈今之正义。今
    义又二。初明应具三义。次依三义解释。释
    中自有二意。初约教义释二。约观行释。教观
    显然如指诸掌。是前文已用教观。释其谶
    译三字题讫。今复用教观。解真谛译。帝王
    二字何曾但附谶译三字之法。而约真谛二
    字明观。若观此破尚读文不委。况观道深致
    何劳拟议乎。释其二者。今师解经要在显义。
    以真谛所译。文虽标二义合具三。如世帝王
    岂不具慧。故云。今明帝王应具三义也。立
    此三义为能诠名。以召所诠十种三法。以三
    召三令理可识。至唐义净重译此经。名最胜
    王。果符大师所立三义。极尊释帝与最义同。
    慧之圣神与胜义合。以新译验三义宛然。况
    约义加文显有其例。如今文句释经五戒。欲
    令义显。乃于各各忿诤之下。加于人人不信
    之句。财物损耗之下。复加亏失礼度之文。
    何不破擅加二句。使令文句成讹说耶。释
    其三者。今明帝王具慧义者。意用三名诠乎
    三法。以十三法唯有三宝。佛在于初。八种
    皆同三德次第。今欲准此。帝诠法身。慧诠般
    若。王诠解脱。顺所诠故。故安慧字居二之间。
    大师宣扬多从义便。释妙法则先法次妙。释
    观世则先世后观。以今重明帝等三义。乃是
    法性当体之名。尚非譬喻。安得全同皇帝尊
    号。况复自云帝王合具慧义。非谓令将经题
    添于慧字。那忽掩其义而责其字。深见人情
    也。释其四者。若谓解释帝等三义。非经史子
    集。即后人擅加者。且如忏摩梵语悔过华言。
    今经文句不分华梵。直以首释于忏。伏释于
    悔。及黑白等五义释之。又以鉴义训于梵
    音。此等出何经论典籍。何不责其文无所出。
    令皆成谬。岂非大师善巧说法。务在显理以
    开人心。又既云。智者圣师也。所说名教固
    非凡情俗学所能逮及。安得齐我之闻见斥
    圣之辩才。巫蛊之言谁当信受。二依三义
    解释二初约教义释二。初明十种三法皆具
    三义。问前以十种三法释金光明。其义已显。
    今那更将十种三法。释帝慧王。且尊重名金。
    照了名光。应益名明与今贵义慧义及朝会
    义。道理无殊。何须用此重对十法。岂非繁
    [?`/仍]。致令往者谓此等文是人谬撰。有何所以。
    须重释耶。答?心读文谓为稠沓。精详其义
    各有所归。何者。前譬喻释。以金光明为世
    物象。可以比况十种三法。至当体释虽舍喻
    从法。但云法性可重名金。寂照名光。应益
    名明。而且未示十种三法一一当体名金光
    明。观心十法虽从当体。而非约教。是故今
    释显从教示。一一三法即贵义慧义及朝会
    义。皆是当体名帝慧王。虽帝慧王与金光明
    三义。稍同而前从譬喻今从当体。义势天殊。
    纵使前后皆从当体。而前文自释金等三义。
    今释帝等何曾重述。又诸三法若也各具帝
    慧王义。则令人深信一一三法皆是经王。
    以即在题非远取义故也。二明十种经王皆
    能摄法二。初标列。二释相二。初正明摄三。
    三初摄法门。三道在迷故摄惑。识别名义故
    摄解。三菩提摄发心行者。填愿行也。三大
    乘摄发趣位者。发真趣果位也。乘游四方
    直至道场故。三德摄理者。果后秘藏究竟理
    也。前文既明彼彼三法无二无别。验知一
    一悉皆互摄。前文既曾委论互义。故今但示
    各摄相耳二摄众教二。初摄诸部。三道摄净
    名者。不即三障显三解脱。安得名为不可思
    议。三识摄楞伽地持等者。以此经论多用三
    识显事理故。问经题本是佛世法门。岂可豫
    摄灭后论耶。答今以经题所召法门。即是诸
    论所诠之义。乃以所诠摄于能诠。故云三识
    摄地持等。况诸菩萨。为显大乘尊经妙义。故
    造诸论。诸论所说违此经耶。若其不违理应
    摄属涅??。明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悉当作佛
    故。大品等五时教者。仁王般若云。大觉世
    尊前已为我等。说摩诃般若金刚般若天王
    问大品等般若。今日如来放大光明。斯作何
    事。至佛定起。无问自说仁王般若。仁王对前
    四种般若。即当第五。此五般若说各一时。故
    得名为五时教也。菩提愿行多出方等诸部
    经故。理随得三成一大乘。法华开会故。新译
    华严合于理智。但名法身。并于垂应以为二
    身。旧经明义即一而三。故与此经三身相摄。
    涅??三宝及以三德大经最显故。问真谛云。
    三德摄三涅??正断二乘断见。般若正遣凡
    夫有着。华严正化始行菩萨。今经通为八位
    人。故称王也文句破云。作此偏说。无智之人
    于诸经起轻慢。此义不可。今那得用十种三
    法分对诸经。却同真谛被破之义。答真谛所
    释分割三德在于三经。是别异义故为所破。
    今以三法非纵横义。摄于一经。摄彼彼经亦
    复如是。且如大品题称般若。义至三故诸法
    融净。维摩所说亦名解脱。以具三脱故不思
    议。须知今立十种三法。一一三法非纵非横。
    而高而广。竖彻极果遍收诸法故。以十三分
    对诸部。如前真谛分于三德。对道前等三种
    之位。大师广斥。至今自立法性甚深。乃用十
    种三法之义。对本有等三种之位。故知他将一
    法以摄一经。类今三法而摄一经。山毫相绝。
    学者应审。若谓不殊太无眉目。二摄一切。上
    诸经论并是大乘。且举世人共见闻者。故云
    当道。接淘ヒ病5?グ送蛩那Хú亟晕??br> 摄。须知八万该乎一代。无一名义暂离十种
    三法经王。故文句云。于九种经中而得自在。
    三摄六位二。初明十法本位。苦道有分段变
    易故。云一切五阴。烦恼有通惑别惑。故云
    五住。业有漏无漏等。故云一切合。云三识有
    一切心王心数。此二是本有位。三因至三涅
    ??。此六是现有位。三宝三德是当有位。此位
    前文已委说。故但举三道余皆例知。此说乃
    是十种三法本分之位也。文略九种本位摄
    法。故云乃至及注云云。现行印本误将并书
    云云。而为以字也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第五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